质量屋的案例

2024-04-11

质量屋的案例(精选5篇)

篇1:质量屋的案例

搬出旧屋许久了,如今,它正像当初陪伴我们一样,陪伴着从老家投靠而来的表姐,

今天,终于可以与老友重聚了。

踏着那熟悉的破旧灰暗的楼梯,六层,那扇深绿色的大门,门边仍然挂着那只生了锈的奶箱――一切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熟悉。

进了门,我惶恐了――这还是我以前的那个家吗?除了那份仍然挂在墙上旧挂历,我几乎认不出来了这老友。

表姐让我们在那崭新的,与周围的陈旧格格不入的皮沙发上坐下,虽然比以前的实木沙发舒服多了,却仍让人不踏实――我起身,想找到儿时的痕迹。

在客厅,低头,便见到了那“千仓百孔”的木地板,一个个黄色的伤痕,与那深红的木地板本不相称,但伤痕多了,倒成了一种装饰,让人以为是刻意为之。

这是我儿时的第一个痕迹,还记得那时的我,拿了阳台的晾衣架,在客厅里挥舞着,想着像孙悟空那样降妖除魔――而我却不是孙悟空,铁质的晾衣架一次次从我手中滑落,投入木地板的怀抱,同时给它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疤。

独自徘徊在空荡荡的客厅,蓦地注意到了那还未摘去的挂历,灰尘啊,无情地落在了岁月的载体上,不留任何情面,掩住那些已经流逝的时间,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让人沉溺在新居的惬意欣喜中,得新欢,忘旧爱。

不由得伸出手,掀起挂历,一个个用圆珠笔画出的杂乱无章的黑洞映入眼帘。它乱,用无章法的线条勾勒出孩子本不该有的心之乱;它狂,用疯狂的笔墨渲染出年少轻狂;它无情,用无法抹去的墨渍洒在洁白的墙壁上,犹如在绝色少女脸上涂上了雀斑。

那是我小学三年级时的涂鸦,仿佛是觉得墙壁太单调了,想给它上点色,于是便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该走了,我放下挂历,收拾整齐,与表姐道别。

走出楼道,我不由自主地回眸,只见那小楼,夹在高楼大厦之间,略显破旧,格格不入。爸爸说它快要拆了,我鼻子一酸,不忍再看。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降生于斯。在这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切都在变化,唯有那蓝天与这旧屋,依旧存于我心,无法抹去。

篇2:质量屋的案例

我还记得在七岁那年的某个夏日午后,翻开了启发我对书本热爱的那一本绘本。随着家人搬到国外的我,那时就像是身旁笼罩了一层透明的墙,别人说什么、做什么,我听不懂,也看不懂,一切尽剩下茫然。然而那天,身形高大魁梧的图书管理员却在矮小的我面前蹲下,轻轻将一本绘本放在我手里。他说了些什么,我懵懂地听不懂,却在指示下借阅了那本绘本,随意找了个角落窝起,怔怔地看着封面——《祖父的狐狸》。

那时我还不知道,当我翻开这一页,就注定了之后人生会翻过的几千,甚至几万页。翻开的那一秒,就注定了之后逗留在阅读上的几百个小时,翻开了那一本书,就注定了我会爱上阅读。

当时的我就像是站在一棵巨大的神木前,仰首赞叹着那几乎通天的高大。旁边垂下了一座绳梯,那是先前同样站在此处仰望的人们细细编织遗留下的,通往的不是树顶,而是搭在树干上的树屋──那里存放了所有人最初的梦想,与最终的希望。即使知道在我们存活的短暂时间里,也许有许多事做不到,许多地方去不了,但在这心灵偏角的树屋,我们能留下寄托,盼望后世能记得,并代替我们将它实现……

这座树屋后来成了我心灵的休息处,伤心时得以逃避,疲累时得以慰藉,安静时得以沉思。在那里放松紧绷的心神,养精蓄锐,才能再次鼓起勇气回到现实的奋战。年岁渐长,我也提起了笔,细细的将纯白的纸染上丝丝墨色,留下自己的足迹。

篇3:质量屋的案例

1 对话联动督导组织的建立

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活动工作,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是我国当前医院工作的重点, 但如何开展工作尚缺乏有效的模式。实施“联动式”督导, 把医院开展的督导活动作为一级督导, 把行政科室互相监督评价作为二级督导, 把科室内部设立督导小组开展的督导作为三级督导。三级督导相互渗透、携手联动, 结合技术手段形成全院多个最佳督导单元。这些单元之间优势互补、互相协作、互相监督、共同发展, 形成互为关联的管理网络和持续发展格局。医院专门成立两个“联动式”横向组织——督导小组和干预小组, 其中督导小组承担主要的监控、评价工作, 分类整理督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反馈意见, 其成员主要包括临床药师、临床医师和护师;干预小组成员包括医疗质量负责人、护理部质量控制人员、感染控制专业人员及信息工程师等, 其职责是向具体责任方反馈督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提出具体干预措施, 并督导干预措施的具体执行。

2 制订“联动式”督导模式工作流程规范

见图1。

3 利用“联动式”督导工作模式进行抗菌药物评价

在研究内容的执行上事前 (临床药师查房) 、事中 (临床用药督导) 、事后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检查) , 实行定期和随机相结合抽查方式到临床抽取运行病案和从病案室抽取终结病历等, 并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科室[3]。

3.1 注重运用流行病学的现况研究。随机抽样法加强了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从理论上符合病因、病理、临床药理, 加之最佳的给药途径, 在症状、体征、转归, 即药物起效时间、剂量、反应特征、疗程、给药途径进行个案追踪、系统追踪, 记录并加以分析, 以证明此方案的可行性。

3.2 针对给药频率方面符合率较低等情况, 尽管此结果与患者依从性有相当关系, 但与实践单位医师处方习惯有关。对此, 结合该实践单位开展的处方点评和医嘱点评等工作[4], 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和护理部门采取可行的改进措施, 如改进工作流程, 保证给药间隔等。

3.3 评价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疾病间的相互作用, 判断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优化治疗方案。如实施非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策略、转换治疗策略、联合用药策略、降阶梯治疗策略, 特别是在更换药物时要全面评估正确选择, 如完善实验室相关检查, 标本用药前采集并及时送检。治疗失败更换抗菌药物时, 应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进而全面指导临床用药, 改变经验性使用情况。

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探索。“联动式”临床用药督导模式将“关口”前移, 使患者用药情况及时得到调整, 减缓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和医疗质量, 并使患者药品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5]。该组织由院长直接领导, 各部门明确分工。其中,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工作的总体分工、安排与协调, 定期举行协调工作会议, 对具体工作进行规划、监督、总结和协调, 发现问题并讨论解决。该工作模式作为一种崭新的临床药学工作模式, 既能向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理论、技术等学术支持, 又能将学术行为与行政手段良好结合, 有助于临床用药模式的不断改进,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更能被医护人员接受及支持。此督导模式作为一种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不仅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需要, 更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要求, 对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改善医患关系、降低百姓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实施临床抗菌药物用药督导制度, 规范医院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联动式”督导, 事前、事中、事后实行定期和随机相结合抽查方式到临床抽取运行病案和从病案室抽取终结病历等, 依据联合用药及药效学指标进行临床用药督导和评价。结果 临床用药督导制度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结论 临床用药督导工作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值得推广。

关键词:督导,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袁浩宇, 林勇, 胡明, 等.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建立的方法探讨及实践[J].中国药房, 2010, 21 (22) :2101-2103.

[2]陈浩, 黄雷, 郑涤凡, 等.外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10 (9) :77-78.

[3]梁新亮, 秦玉花, 赵红卫, 等.临床用药督导制度的实践及成效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 2011, 31 (7) :40-41.

[4]关爱武, 李玲, 盛琳, 等.我院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现场调研[J].中国药房, 2007, 18 (25) :1994-1995.

篇4:屋的作文

书屋的东头,有一张书桌,书桌的上面是一个书柜。书桌的左上角放着一盏粉红色的台灯。每天我放学回到家,就坐在台灯下读书、写字。书柜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课外书、工具书、作文书等,它们就像一个小小的知识宝库,不断地给我提供着精神食粮。

书屋的西侧,放着一架雅马哈牌的电子琴,每天我做完作业,就坐在琴前,练习老师上节课教的曲子,它不仅解除了学习上的疲劳,而且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书屋的北侧,是三扇明亮的大窗户。粉红色的窗帘,在炎热的夏天,为我遮住了强烈的阳光;在寒冷的冬天,为我挡住了凛冽的寒风。

篇5:屋的作文300字

钢笔开口了:“文具屋里的居民数我最倒霉,主人把脏水给我喝,我好不容易一点一点都吐出来了,小主人又把我灌饱了,我就这样周而复始的喝了吐,吐了喝,我多么希望自己还是一块铁啊!”

铅笔抢着说:“我才是苦,小刀天天削我,我原先还是一个英俊小伙儿呢,现在……唉!”

小刀急了:“我才最倒霉!原来我是个心直口快的美眉,现在活像个没牙的老太太,我都破相了!”

橡皮不服气地说:“应该是我,小主人把我用得浑身脏兮兮的,还把我弄得奇形怪状的,倒霉死了!”

过了一会大家又说:“可是如果没我们的牺牲,小主人的墙上哪能有一张张的奖状?我们这样比有些不对,应该比谁做的贡献大!”

上一篇:试论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迫切性论文下一篇: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研究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