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的激发与培养

2024-04-29

浅谈技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的激发与培养(精选6篇)

篇1:浅谈技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的激发与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技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的激发与培养

作者:汤 宁

来源:《职业·下旬》2009年第08期

培养技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对于学好应用文写作来说至关重要。基于此,笔者在技校应用文教学过程中就提高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感作了些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帮助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通过目标设定影响动机。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目标显著相关,教师帮助学生设定经努力可实现的、合理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实现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激发潜在的学习动机,并在学习活动中持之以恒,直到实现长期目标。要减少学生失败的机会,尤其避免对写作较差的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如果让学生感到即使十分努力也难获成功,这就不利于激发其自我效能感。

再者,自我效能感具有很强的行为动力的作用。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调查报告、经济文书、法律文书等高难度的应用文写作。

二、引导学生积极归因

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老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进行合理的归因,指导他们用积极、客观的态度,分析应用文写作成败的原因。当学生完成应用文学习任务时,要引导学生归因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这种稳定的内部可控因素。对写作能力差,或由于写作不认真而导致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则引导他们做出努力不够的不稳定的归因,这样可消除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害怕心理,从而改变写作态度,提高写作的信心与兴趣。当然,也不能一味强调努力不足,这会使学生觉得力不从心,挫伤其自我效能感。

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反应和言语评价也会影响学生自我归因。学生感知失败时得到的是同情,会做出自己无能的归因;如果得到不满,反而会加倍努力,这样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其写作自我效能感。因此表扬学生要恰当。当学生完成了便条、通知等简单应用文的写作,老师大加赞赏,会降低学生对能力的自评。若学生完成了总结、报告等相对复杂的应用文,老师大加赞赏,则会使其做出能力强的归因,提高写作自我效能感。

要培养积极的归因方式,还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适度指导和帮助。要根据任务难度不同、学生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不要“无缘无故”帮助学生,在学生确实遇到困难时再给予帮助,既要帮助学生分析造成困难的原因,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具备克服困难的能力,调动其发挥能力、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三、增加学生成功的体验

学习者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技校学生基础普遍较薄弱,学习上屡受挫折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厌学。在教学中应设法增加学生在应用文学习活动中成功的体验。具体方法如下:

1.个体化奖赏和合作化奖赏有机结合要将个体化奖赏和合作化奖赏有机结合。个体化奖赏要求学生综合分析自己成绩并进行“自我竞赛”,即同过去的自己比,从自身进步中认识、发现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增加自信心。尤其对中、下水平的同学,要增加其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合作化奖赏强调小组之间的竞赛,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完成同一个目标,要注意为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创设取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这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各组推选出优秀的应用文习作,作者代表小组上台汇报,展示自己的文章,再评选出最优秀的文章进行奖励;在班上开辟展示窗,将部分优秀习作进行张贴;收集学生的作业,告诉学生会作为教案进行保存。学生的习作一旦成为范文,其写作热情和积极性就会迅速提高。

2.利用和发挥学生的优势智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这八种智力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学生的每一种天赋(智力)都可成为帮助学生取得写作成功的手段。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天赋,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天赋取得成功,建立起强烈的写作自我效能感。

四、改革评价机制,激励学生

教学评价直接或间接地对教学实践起着导向作用,教学评价对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应用文教学评价时,不能一味的以会不会、写出的文章语句通顺与否来作为评价标准,因为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他们的学习效果。要采用发展性评价,尊重学生的差别,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与评价。基础好的同学鼓励他们上台写作,参与对例文的点评,在小组讨论中担当主持人,代表小组进行发言;基础稍差的同学,鼓励他们进行仿写训练,写作一些简单的应用文,并及时给予表扬,以此激励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积极的评价会使学生增强自我效能,消极的评价会贬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技校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多为中下等,似乎已习惯了在学习上得到的责备多表扬少,然而其内心其实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关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需要教师的培养和呵护,需要教师用激励的言语启发他们的潜能、肯定他们的进步。因此教学评价应注重发挥激励功能,看到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亮点,发掘学生作文中的积极因素,及时加以肯定、表扬、鼓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推动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学习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感必将进一步激发,取得更大的进步。

教师还应把学生的自我评价作为学生发展的自我激励源泉,给学生提供更多自评的机会,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的习惯,发展和提高其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其写作自我效能感。

五、加强榜样示范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替代性经验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利用榜样示范激励学生是提高其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常用途径。教师的言行举止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且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品质修养,重视“从我写起”,“下水导练”,教师的下水作文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与某一学生水平相似的其他学生的替代性经验对该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教师要注意用同等条件同学的成功范例激发学生写作的自我效能感。引导学生学会与榜样作积极比较,形成期待效应,进而转化为自我效能。笔者教学时会精选符合学生实际的例文,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讲授总结时,选用了学校学生会主席的工作总结和05级优秀毕业生的经验介绍。由于两篇范文都是本校学生所写,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觉得总结并不枯燥,也不难写,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又如,讲授求职信时,笔者挑选了几篇学校优秀毕业生写的求职信例文来丰富教学内容。这些求职信不仅内容新,而且用电脑编辑之后,图文并茂、漂亮典雅。学生看了很羡慕,情不自禁想进行尝试,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运用所学电脑知识,设计自己的求职信,有效提高了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此外,要注意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好坏搭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必须协同努力。有些学生学习方法欠缺、效率不高、写作较弱,将他们与写作功底较好的同学安排在一起,让他们学习别人的优势,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些学生学习认真,文字功底较好;有些学生观察能力较强,思维比较活跃;有些同学喜欢阅读,逻辑思维能力强,他们的方法和经验对周围同学能够产生榜样的效能。

六、创设宽松和谐的写作环境

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会降低。要让学生在应用文写作过程中保持兴奋轻松的情绪状态,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愿望和学习兴趣,产生主动参与、乐于写作的积极心态。比如鼓励学生模拟创业,让学生自己确定创业公司的经营理念,进行市场调查,撰写策划书,组建团队,集思广益,积极查找资料,主动学习相关应用文的写作,感受了模拟创业时的热烈氛围,写作时就有了一吐为快的欲望。

学习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的心理障碍,提醒学生一切学习活动都必须尝试,难免会出现错误,学习不能怕出错。教师不能过多地批评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而要宽容

对待犯错,消除学生紧张、羞怯的心理。学生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中,不用担心会因自己写作中出现错误或与教师的看法不同而受到老师的指责,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写作自我效能感,乐在其中,教师也实现了寓教于乐的初衷。

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教师要做到尊重信赖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赞赏学生的闪光点;应深入到学生中间,做学生的朋友,建立平等、尊重、信任、激励、合作等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自由、轻松、融洽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培养和发挥自主创造性,逐渐解除害怕应用文写作的心理,改变学习态度,以此提高写作自我效能感。

创设宽松和谐的写作环境还包括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应用文写作的过程。比如讲授调查报告,讲完相关理论后,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并采用参观、访问、座谈等形式进行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写成调查报告。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尽情发挥创造力和主动性,切实掌握了调查报告的写作,还可以展现自我,体验到课外学习给生活、给应用文写作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从而增强写作效能感。

在技校应用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帮助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培养学生合理归因,引导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利用榜样示范作用,采用激励的评价机制,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等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兴趣和情感,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篇2:浅谈技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的激发与培养

论文摘 要:社会的巨变对人们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自我效能感是人们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是成功地完成某一活动的关键心理因素。本文以自我效能感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小学生的重要性,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小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基本途径,即体验成功、确立学习掌握目标、对学习进行积极归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论文关键词:小学生 学习自我效能 心理素质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理论是近年来心理学领域,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都拉(A。Bandura)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提出来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某一成就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和推测。舒尔克(D。H。Schunk)和日尔曼(B。J。Zimmerman)等人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和人们的成就有直接的正相关,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活动中表现出适当的自信,会取得更多的成功,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则表现出自卑,影响其自身能力正常的发挥,降低人们取得成功的概率。学生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成功完成学习的能力的推测和判断。小学生正处于刚刚进入学校学习不久,自我意识增强,比较关注自我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重视自己在群众中的地位。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小学生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当的学习自我效能可以弥补学生学习能力的不足,而过高或过低的自我效能则会限制学生学习能力的正常发挥。

一、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小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

自我效能是对特殊任务的自信,是对可能的操作结果的整体范围上的评价,而不是对单一的结果评价。自我效能这一概念对于目标和期待都是很重要的。当目标是自我设定时,高自我效能的人比低自我效能的人设定更高的目标。高自我效能的人能更好地分配目标,为获得目标能够发现和使用更好地任务策略,有更多的积极反馈。当自我效能较高时,人们会有较高的期待,当自我效能较低时,人们则会有较低的期待。

学习自我效能是学习者对学习结果的控制信念,对个体行为的成功是有重要作用的。自我效能体现了个体作为一个agency的能动作用。学习者相信自己的能力时,才会对学习结果有积极的期待,并努力缩小成就目标与期待间的差异。

1、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决定着其对学习行为的选择。人们倾向于回避那些他们认为超过其能力所及的任务和情境,进而可以避免失败的产生;而承担并执行那些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做的事情。有较高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会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而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千方百计地研究学习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不断地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尽力使学习取得良好效果。可见,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培养中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的承诺,并促进其学习胜任能力的发展。

2、影响小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态度

效能判断决定着人们将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或不愉快时的坚持性。小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学习上的困难容易使学生归因于自己能力的不足。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越强,就会越发努力地参与到学习中,遇到学习障碍就越能够坚持下去。遇到学习困难时,那些对其能力怀疑的学生会放松,或完全放弃;而具有很强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则以更大的努力去迎接挑战。比如,当小学生接收到对自己学习的消极评价,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就会总结教训,相信自己可以改正不足,取得成功;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则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失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3、影响小学生潜能的发挥

学习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与环境作用时,会多想到自己的不足。作用时,会过多想到个人不足,并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上更严重。这种思想会产生心理压力,使其将更多注意力转向可能的失败和不利的后果,而不是如何有效地运用其能力实现目标,束缚了自己能力的正常发挥;有充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则将注意力和努力集中于情境的要求上,并被障碍激发出更大的`努力,进而促进其潜能的发挥。但不同的学生受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对于先前已经具备很强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学生而言,偶然的失败不会影响其对自己能力的判断,他们更有可能寻找环境因素、努力不足或策略方面的原因。这样,失败反而能提高其学习信念,因为他们觉得,改进后的策略会获得将来的成功。小学生往往无法摆脱最初学习失败带来的各种压力而一蹶不振,影响到正常学习能力的发挥。

二、提高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基本途径

1、体验成功

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是成功的积累。因此,小学生自我效能感提高的关键是能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让他们感到自己没有白白地付出努力。即便是老师一点点的认可和鼓励,如一个点头动作、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对小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和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在对小学生进行评价时,在指出问题和不足的同时,一定要给予一定的积极评价,让其体验到学习的成功,这是提高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关键。

2、对学习效果进行直接而及时地反馈

当人们进行完一项活动后,非常想得到他人的评价。每一次努力之后,小学生自己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同时他们也需要来自外界的评价,因而及时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是提高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另外,最好给学生直接的反馈,在共同的情境中,针对相应的问题,教与学的双方进行交流,学生能清楚了解自己学习的优劣,在提高学习效能感的同时,使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中有明确的改进目标。当然,教师要注意不要把对某个学生的评价在其他同学中传播。

3、使学生确立学习的掌握目标

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明确的学习目标,越具体越好。同时,更要让学生树立掌握目标。戴维克等人把人们的成就目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操作目标,指向外界,人们的活动目标是为了取得外界良好的评价;另一类是掌握目标,指向任务本身,人们活动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和发展自身能力。他们研究还表明,掌握目标可以促进人们对所从事活动的持久兴趣,促使人们不断地克服行动中的困难,表现出坚韧的行为,使人们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小学生在学习中应树立掌握目标,从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出发,不断地克服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这样能够减少挫折感的产生,提高学习的内在兴趣,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4、对学习成败进行积极的归因

维纳等人认为人们将从四个方面对自己行为结果进行总结,即内部和外部,可控和不可控。内部可控的因素主要指努力,内部不可控的因素主要指个人能力。如何看待成功和失败的具体因素会影响自我效能感。小学生将学习成功归因于偶然的机遇,或者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都会降低其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如果将学习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而非能力不足,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教师应将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努力和能力相联系,将学生学习的失败与缺乏努力而不是与无能相联系,这样会使小学生的学习效能感有显著提高。

5、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人们会产生相应的满足感,也会增强其自我效能感。阿尔德夫的生存关系成长理论中将个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生存的需要是最基本的,主要是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是指友谊、爱和归属的需要;成长的需要是指个人在事业上、前途方面发展的需要。根据以上理论,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受。如在学校里创造一种和谐、自在的学习心理气氛,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自我,没有心理负担,轻松地进行学习,这样会促进学习成功,进而提高学习自信心。另外,当学生取得进步时,给以适当奖励,学生能从中获得自己进步的信息,会极大地增强自我效能感。在实施奖励时应注意,奖励与学生的进步情况相联系,奖励的形式以精神奖励为主,适当物质奖励。

参考文献:

1。 Bandura A,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ing。 Educaional Psychologist,1993,28。17~148

2。 Schunk D。 H,Zimmerman B。 J。

Motivation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 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s,New York, Routledge,2007

3。 付桂芳。自我调节学习模型的建构。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

4。 Dweck C。S。 self―theories and goals:their role in motivation personality,and development。Psychological Review,1990。95。 256~273

篇3:浅谈技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的激发与培养

1 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

在足球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具体意义在于, 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 自我评判科学化、实际化, 能够让学生更为准确地定位自我, 更为细致、全面地了解自我在足球运动各学习环节中存在的优势以及不足, 同时了解自我的身体素质, 相对应的确定足球教学的学习方式, 自我提升方式, 同时能够增加学生的方案制定能力, 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的意识, 锻炼学生的精神力, 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在足球学习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乐趣, 体会到成长以及对于足球的锻炼积极性, 以及对于足球的兴趣更高, 学生自我效能感强, 能够相应地缓解教师的教学负担以及教学任务, 让教学进展更为快速以及教学内容更为丰富,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能够相应地缓和化, 这对于足球教学的发展以及足球教学的完善化实现有相应的促进作用。

2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突出, 对于足球教学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 同时对于学生的足球能力提升, 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有正面的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足球教学中应用研究的意义在于, 能够实际的确定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 来提升校方对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意识以及培养重视程度, 进而促进该研究的进展以及该课题的实现, 并且能够相对应的确定学生自我效能感在足球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来避免出现错误的理解以及错误的教学方案, 而导致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作用负面化。

2.1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足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方面具体体现为技术教学, 足球该项运动所需要掌握的技术以及所需要学习的技巧较多, 并且较为复杂, 学生在学习足球运动过程中, 较为困难的一点就是技巧学习, 技巧对于学生的自我领悟能力要求较高, 这一点同时也是足球教学的难点之一。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足球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表现为,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有依据有计划地制定学习方案以及学习流程,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能够使得学生更为全面详细地了解足球运动所需要掌握的具体技巧, 以及技巧的分类, 同时学生也能够了解各个技巧自身的掌握情况, 以及自身的学习情况, 进而确定需要提升的重要技巧类型, 需要锻炼的重点内容, 同时学生能够了解以及知晓不同形式的锻炼方式以及锻炼方案对于自身足球技巧的促进作用, 同时学生还能够进一步了解各足球技巧的锻炼顺序以及锻炼衔接性, 同步性, 有方向的确定锻炼内容以及锻炼手法, 制定技巧锻炼计划书, 同时制定技巧锻炼方案, 按照锻炼方案进行实际的锻炼, 利用自我效能感来确定该技术书的执行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进行调整改进, 在此之后, 再根据自我的进步, 调整改进计划书, 进而保证学生在自我效能感的督促以及帮助之下能够稳步提升, 在提升中感受到乐趣以及自信心, 同时学生的足球综合能力也相应的提升, 足球教学质量在该环境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2.2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足球心理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应用还表现在足球心理教学, 足球运动的提升以及足球运动的锻炼教学是较为困难的过程, 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抗压能力, 这样才能够实际的促进学生的足球综合能力提升, 不影响足球教学的进展, 同时能够相应的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在足球心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表现为, 学生自我效能感强学生对于自我的能力感知以及对于自我的了解更为透彻, 并且对于足球学习的进步以及方向有一定的计划以及一定的标准, 学生能够实际的将足球的提升分为各个细小的目标, 学生在该锻炼学习过程中能够实际的实现正确看待挫折, 正确看待失败, 吸收经验, 不断改变锻炼方式以及锻炼技术, 进步方向以及进步目标坚定化, 并且勇于尝试, 勇于突破, 勇于进发, 学生对于自我的进步更为重视以及更为了解, 能够踏踏实实的进行足球锻炼以及足球学习, 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能够实际的促进学生、鼓励学生进行足球锻炼, 学生的足球锻炼意志以及足球锻炼兴趣也会不断发展进步, 学生的自控能力以及学生的自我监督意识也会逐渐提升, 学生的精神层面以及心理层面有突破性的发展进步, 这对于学生今后发展以及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实际的促进意义, 这对于社会的未来发展而言也是一个有利的体现。

2.3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足球训练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足球训练教学中的应用具体表现为,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体现能够帮助学生认清足球项目的锻炼重点以及足球项目的锻炼目标, 足球项目的难点以及关键技巧等, 这对于学生在足球训练教学过程中能够实现更好地把握方向以更好地确定方案, 能够掌握足球训练教学的节奏, 学生在心理以及身体素质都有所提高的基础上, 进行整体性的足球训练教学, 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确定足球训练的一般节奏, 在此基础上, 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 学生根据自我效能感确定适合自我的足球训练节奏, 以及足球训练强度, 有调整的进展训练, 实现在训练过程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 体现足球训练价值以及体现足球训练成果,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也能够让学生在足球训练教学过程中, 体会适合自我的足球位置, 同时把握配合的方式以及能够发挥自我最好状态的方式, 让学生在足球训练的比赛过程中能够实际体会足球所带来的乐趣, 让学生实际的展示自我, 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生的足球锻炼兴趣都会持续上升,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足球训练教学中的应用还体现为足球训练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自我判断来确定与其他学生的合作方式, 以及共同训练方式, 来实现共同进步, 来实现学生之间的契合度, 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化, 对于足球教学的氛围轻松化有实际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佳, 以及应用方向应用内容较多、较全面, 在此基础上, 足球教学的发展以及足球教学的进步也十分明显, 学生的足球锻炼积极性以及学生的足球学习能力、学习进展较高。

摘要:足球教学是现今我国体育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主要原因是足球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运动能力、反应能力以及精神力, 有效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学习兴趣, 全面提高足球教学的效果, 同时在培养学生足球锻炼的意识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自我效能感作为学生在足球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内驱力, 良好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对于提升足球教学效果起着很好地促进作用, 提升足球教学质量能够实际的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因此该文主要以足球教学中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为探讨对象, 分析自我效能感对足球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足球教学,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刘向阳.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4 (2) :81-83.

[2]马晓军.培养和激发自我效能感在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天中学刊, 2002, 17 (2) :38-40.

[3]张俊良.浅谈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 2011, 1 (5) :32, 34.

篇4:浅谈技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的激发与培养

培养技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对于学好应用文写作来说至关重要。基于此,笔者在技校应用文教学过程中就提高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感作了些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帮助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通过目标设定影响动机。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目标显著相关,教师帮助学生设定经努力可实现的、合理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实现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激发潜在的学习动机,并在学习活动中持之以恒,直到实现长期目标。要减少学生失败的机会,尤其避免对写作较差的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如果让学生感到即使十分努力也难获成功,这就不利于激发其自我效能感。

再者,自我效能感具有很强的行为动力的作用。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调查报告、经济文书、法律文书等高难度的应用文写作。

二、引导学生积极归因

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老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进行合理的归因,指导他们用积极、客观的态度,分析应用文写作成败的原因。当学生完成应用文学习任务时,要引导学生归因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这种稳定的内部可控因素。对写作能力差,或由于写作不认真而导致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则引导他们做出努力不够的不稳定的归因,这样可消除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害怕心理,从而改变写作态度,提高写作的信心与兴趣。当然,也不能一味强调努力不足,这会使学生觉得力不从心,挫伤其自我效能感。

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反应和言语评价也会影响学生自我归因。学生感知失败时得到的是同情,会做出自己无能的归因;如果得到不满,反而会加倍努力,这样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其写作自我效能感。因此表扬学生要恰当。当学生完成了便条、通知等简单应用文的写作,老师大加赞赏,会降低学生对能力的自评。若学生完成了总结、报告等相对复杂的应用文,老师大加赞赏,则会使其做出能力强的归因,提高写作自我效能感。

要培养积极的归因方式,还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适度指导和帮助。要根据任务难度不同、学生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不要“无缘无故”帮助学生,在学生确实遇到困难时再给予帮助,既要帮助学生分析造成困难的原因,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具备克服困难的能力,调动其发挥能力、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三、增加学生成功的体验

学习者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技校学生基础普遍较薄弱,学习上屡受挫折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厌学。在教学中应设法增加学生在应用文学习活动中成功的体验。具体方法如下:

1.个体化奖赏和合作化奖赏有机结合

要将个体化奖赏和合作化奖赏有机结合。个体化奖赏要求学生综合分析自己成绩并进行“自我竞赛”,即同过去的自己比,从自身进步中认识、发现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增加自信心。尤其对中、下水平的同学,要增加其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合作化奖赏强调小组之间的竞赛,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完成同一个目标,要注意为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创设取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这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各组推选出优秀的应用文习作,作者代表小组上台汇报,展示自己的文章,再评选出最优秀的文章进行奖励;在班上开辟展示窗,将部分优秀习作进行张贴;收集学生的作业,告诉学生会作为教案进行保存。学生的习作一旦成为范文,其写作热情和积极性就会迅速提高。

2.利用和发挥学生的优势智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这八种智力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学生的每一种天赋(智力)都可成为帮助学生取得写作成功的手段。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天赋,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天赋取得成功,建立起强烈的写作自我效能感。

四、改革评价机制,激励学生

教学评价直接或间接地对教学实践起着导向作用,教学评价对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应用文教学评价时,不能一味的以会不会、写出的文章语句通顺与否来作为评价标准,因为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他们的学习效果。要采用发展性评价,尊重学生的差别,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与评价。基础好的同学鼓励他们上台写作,参与对例文的点评,在小组讨论中担当主持人,代表小组进行发言;基础稍差的同学,鼓励他们进行仿写训练,写作一些简单的应用文,并及时给予表扬,以此激励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积极的评价会使学生增强自我效能,消极的评价会贬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技校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多为中下等,似乎已习惯了在学习上得到的责备多表扬少,然而其内心其实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关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需要教师的培养和呵护,需要教师用激励的言语启发他们的潜能、肯定他们的进步。因此教学评价应注重发挥激励功能,看到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亮点,发掘学生作文中的积极因素,及时加以肯定、表扬、鼓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推动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学习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感必将进一步激发,取得更大的进步。

教师还应把学生的自我评价作为学生发展的自我激励源泉,给学生提供更多自评的机会,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的习惯,发展和提高其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其写作自我效能感。

五、加强榜样示范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替代性经验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利用榜样示范激励学生是提高其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常用途径。教师的言行举止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且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品质修养,重视“从我写起”,“下水导练”,教师的下水作文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与某一学生水平相似的其他学生的替代性经验对该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教师要注意用同等条件同学的成功范例激发学生写作的自我效能感。引导学生学会与榜样作积极比较,形成期待效应,进而转化为自我效能。笔者教学时会精选符合学生实际的例文,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讲授总结时,选用了学校学生会主席的工作总结和05级优秀毕业生的经验介绍。由于两篇范文都是本校学生所写,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觉得总结并不枯燥,也不难写,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又如,讲授求职信时,笔者挑选了几篇学校优秀毕业生写的求职信例文来丰富教学内容。这些求职信不仅内容新,而且用电脑编辑之后,图文并茂、漂亮典雅。学生看了很羡慕,情不自禁想进行尝试,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运用所学电脑知识,设计自己的求职信,有效提高了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

此外,要注意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好坏搭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必须协同努力。有些学生学习方法欠缺、效率不高、写作较弱,将他们与写作功底较好的同学安排在一起,让他们学习别人的优势,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些学生学习认真,文字功底较好;有些学生观察能力较强,思维比较活跃;有些同学喜欢阅读,逻辑思维能力强,他们的方法和经验对周围同学能够产生榜样的效能。

六、创设宽松和谐的写作环境

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会降低。要让学生在应用文写作过程中保持兴奋轻松的情绪状态,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愿望和学习兴趣,产生主动参与、乐于写作的积极心态。比如鼓励学生模拟创业,让学生自己确定创业公司的经营理念,进行市场调查,撰写策划书,组建团队,集思广益,积极查找资料,主动学习相关应用文的写作,感受了模拟创业时的热烈氛围,写作时就有了一吐为快的欲望。

学习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的心理障碍,提醒学生一切学习活动都必须尝试,难免会出现错误,学习不能怕出错。教师不能过多地批评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而要宽容对待犯错,消除学生紧张、羞怯的心理。学生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中,不用担心会因自己写作中出现错误或与教师的看法不同而受到老师的指责,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写作自我效能感,乐在其中,教师也实现了寓教于乐的初衷。

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教师要做到尊重信赖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赞赏学生的闪光点;应深入到学生中间,做学生的朋友,建立平等、尊重、信任、激励、合作等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自由、轻松、融洽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培养和发挥自主创造性,逐渐解除害怕应用文写作的心理,改变学习态度,以此提高写作自我效能感。

创设宽松和谐的写作环境还包括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应用文写作的过程。比如讲授调查报告,讲完相关理论后,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并采用参观、访问、座谈等形式进行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写成调查报告。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尽情发挥创造力和主动性,切实掌握了调查报告的写作,还可以展现自我,体验到课外学习给生活、给应用文写作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从而增强写作效能感。

在技校应用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帮助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培养学生合理归因,引导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利用榜样示范作用,采用激励的评价机制,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等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兴趣和情感,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

篇5:浅谈技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的激发与培养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学习自我效能感、培养、高师音乐学生

论文摘要:自我效能实际上是指人们对成功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新课程标准下,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能有效帮助学生做好未来职业规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助于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音乐教育人才。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现象的发现及其理论的建构备受心理学家及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在人类个体和集体活动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代教育尤其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我效能理论在这一目标的实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该理论一经提出就被运用到教育当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扩大,如何提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课程改革新要求,做好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准备,是值得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习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

自我效能实际上是指人们对成功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理论上,自我效能具有四层含义:

⑴自我效能是个体对其能做什么的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和评估;

⑵自我效能是个体整合其各种能力信息的自我生成能力;

⑶自我效能具有领域特殊性,即个体对完成不同的任务,或达成不同的特定目标,其自我效能判断会有所不同;

⑷自我效能形成后最终会成为个体的一种内在自我信念。

班杜拉认为,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信息源获得关于自身才智和能力的信息进而形成自我效能。自我效能的信息源主要包括

⑴作为个人能力指标的亲历的掌握性经验;

⑵通过能力传递以及与他人比较而改变效能信念的替代性经验;

⑶使个体知道自己拥有某些能力的言语说服;

⑷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用以判断自己能力、力量或技能状况的生理和情绪状态。

学生自我效能只是对学生完成有关活动任务的自我效能的笼统的、概括的称谓。学业自我效能就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的学习和作业能力的主观评价。影响学生自我效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除了班杜拉提出的四种效能信息来源之外,还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影响因素。包括:⑴目标设立:学生设立了目标或赋予了目标,就可能经历实现目标的自我效能感,做出尝试实现的承诺,积极参加他们认为会实现目标的各种活动。⑵信息加工:对学业材料的认知加工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效能,因为在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材料的信息加工过程中,他们会获得有关自己学习情况的信息。⑶榜样:在学校情境中,学生是从同伴和教师那儿获取替代性自我效能信息,榜样在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⑷反馈: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已证明,反馈是影响学生自我效能的重要方式。⑸奖赏:奖赏实际上是一种外部强化,具有信息性和动机激发性。班杜拉指出,在个体掌握了某些知识和技能,显示出自己有能力时,外部强化的恰当运用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建立。

二、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中小学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师音乐专业教学改革便应运而生。新课程标准下,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具备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发展要求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高超的专业技术、精湛的教学技能,由此才能胜任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是教师教育、职业教育,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育,学生将以教师为职业,并为此接受一系列的相关教育;是审美教育,因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审美贯穿于整个音乐教育过程;是创新教育,音乐教育是促进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教育,通过音乐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是人文教育,音乐学科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门类,注重人类精神和人类道德的培养,是审美能力与完善人格并重的教育;是终身教育,音乐是陪伴人一生的学科,音乐教育专业是人类终身教育的基石,是终身热爱、学习、传授音乐的坚实基础。

高师音乐教育应当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学生音乐实践,鼓励其音乐创造能力的发展;突出音乐专业特点,加强师范教育,提倡学科综合;立足于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紧跟社会发展,注重学科发展的教学理念,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广的一专多能型教育人才。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1.正确理解新课标要求,设立正确、适度的学习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发展要求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较长远的学习目标是学好各项专业技能,成为未来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他们所受的是职业教育,他们是学习者,也是未来的参与者。为了让学生尽早地进入教师角色,就必须在高师学习阶段让他们尽早地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与内容,了解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和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新要求,帮助其做好未来职业规划。在此基础上,设立正确、适度的长期学习目标,为成为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做好一切准备,全面发展自身各项能力,逐步达到中小学新课标要求,有效地提高学习自我效能感。

长远目标不能及时地为学生当前的学习行为提供有效的.刺激和引导,近期目标将长远目标分成若干较容易实现的阶段性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观察近期学习目标逐步达成,体验成功的喜悦,达到自我强化的效果。这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逐步变得有职业技能,离长远目标越来越近,从而增强其音乐学习自我效能感。

2.对个人能力的准确定位

个体在身心发展、知识背景、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千差万别。学生对自身已掌握哪些专业技能、音乐学习的能力如何,自身的优劣势是什么,必须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这对于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新课程标准下,高师音乐教育是终身教育,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而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那些认为自己在理解材料时要经历巨大困难的学生较容易产生较低的学习材料的自我效能感,而那些觉得自己有能力应对材料信息加工的要求的学生就觉得自己是有效验的。”1在清醒认识自身能力的前提下,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一定学习策略,提高理解学习材料的能力,将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判断,促进学习动机的发展。

3.积极向上、成熟乐观的学习态度

情绪也是影响个体效能判断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情绪能够增强自我效能直觉,而消极情绪则反之,引发的情绪强度越大,对效能信念的影响越大。音乐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自我效能感有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音乐课程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要使学生达到这一目标,准音乐教师在专业学习中首先要有所体验。帮助音乐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师生团队合作、友爱关怀的协作精神,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学习、生活、就业的压力,从而不断促进学习发展,提高学习自我效能,形成良性循环。在未来的音乐教师职业生涯中,将自身所学所感所想传递给学生,从而达到新课标的新要求。

4.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成功的榜样示范能向学生传达出他们有能力,并能激发他们去进行尝试活动;而观察到失败,则可能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组织学生活动。”2在学习过程中,成功案例总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此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来引导学习过程,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远至中外为人类留下宝贵遗产的伟大人物,小到身边的老师、同学,他们的成功经验,行为中体现出的闪光信念,专业学习中的优秀品质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榜样的自我效能影响着学生,从而激发其积极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音乐学习的近期目标的达成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推动其对长远学习目标的完成。因此,音乐学生自身也可以成为榜样,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逐步地完成各阶段学习目标,取得更大的学业成就。

5.及时、恰当的学习反馈和积极归因

反馈是影响学生学习自我效能的重要方式。“……归因反馈的方式和时间很重要。将学习成功归因于机遇,或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都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而将学习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都会增强自我效能感。”3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教师针对学习情况,及时、适度、正确地反馈学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的反馈要准确,成功与否要清楚公正,不能含糊其词;学生的自身评价要客观,不能主观臆断。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成败分析,引导其进行积极归因,给予学生鼓励。而学生则能够对学习成功与否有客观的认识,并能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学习方法不得当,没有很好地掌握音乐学习的特殊规律,学习还不够努力刻苦,学习策略还有欠缺等因素,将学习失败的挫败感减小到最低,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自我效能感。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认清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做好就业准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师音乐教育要重视学生自我效能的培养,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从而实现培养合格的新型中小学音乐教师这一目标。

注释:

1.郭本禹,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3:109.

2.郭本禹,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3:111.

3.郭本禹,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3:112.

参考文献:

[1]a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郭本禹,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

篇6:浅谈技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的激发与培养

包翠秋

【摘要】: 拖延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尤其普遍。长期习惯性拖延是一种问题行为,会对个体的作业成绩以及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深入探讨研究拖延的内在动机和影响因素,不断完善已有拖延理论,为临床上拖延行为的矫正提供理论依据非常的重要和迫切。以往研究者在研究拖延与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时,并没有对拖延类型进行划分,这有可能会混淆研究结果。本研究对拖延类型进行了划分,在把拖延类型划分为唤起性拖延和回避性拖延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唤起性拖延、回避性拖延与自尊和自我性效能感以及归因方式之间的关系。自尊和自我效能感都属于一种主观的自我体验和评价,而不同的归因方式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自我体验和评价,据此认为归因方式在唤起性拖延、回避性拖延与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之间可能会存在中介作用,对归因方式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对52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1、唤起性拖延与自尊、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外归因方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2、回避性拖延与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外归因方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3、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回避性拖延能够预测低自尊和低自我效能感,唤起性拖延不能预测低自尊和低自我效能感。

4、外归因方式在唤起性拖延与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之间中介作用显著。

上一篇:出名的经典广告词下一篇:编号保留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