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

2024-05-09

技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精选十篇)

技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 篇1

一、充分认识提高职业素养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 社会生产和发展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其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国制造”的品质和竞争力。从企业用人角度来看, 员工的良好职业素养是企业核心的竞争力之一。很多成功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第一就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其次才是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近年来, 从企业反馈的信息中发现, 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 首先是职业道德, 其次是工作态度、服务意识和沟通合作能力, 很多企业把人品、敬业、责任感作为聘用员工的先决条件。从个人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 职业素养是实现自身价值, 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砝码。

二、分析学生现状, 增强改进德育工作的紧迫性

一是信仰和追求的缺失。技校学生一般都是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的落选者, 他们在学校中基本上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他们经常受到批评, 没有明确人生规划和目标, 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上课开小差, 下课手机上网, 对职业和未来一片茫然。

二是纪律和道德的失范。现在的技校生大都是“90”后, 很多来自农村留守孩子, 从小缺少行为规范的教育, 个别学生入校前就养成了说脏话、打架斗殴、抽烟的不良习性。作风比较散漫, 纪律性差, 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部分学生对学校、老师的教育和管理有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三是集体和团队观念的淡薄。现在技校生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上升, 无论家境好坏, 都是父母的宝贝, 这些孩子突然来到学校, 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 缺乏理解、包容的合作意识, 有的甚至为一点小事拳脚相加, 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 遇到困难或挫折时, 相互埋怨, 相互指责。

四是是非善恶观念模糊。技校学生大都处于半成人状态, 学生意志薄弱, 自控能力差, 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部分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和习性, 迷恋网络。

三、改进德育工作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几点建议

1.成就一个“梦”, 树立职业目标和理想, 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首先, 要引导学生建立职业意识, 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 有目的、有步骤、全方位的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其次, 组织学生到各自专业对口的企业参观学习, 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 认识所选专业的职业特点和工作内容, 达到强化学生职业意识的效果。其三, 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实习活动, 特别是打工与做义工, 在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活中了解优秀企业文化的内涵, 体验人生, 了解自己的能力, 为自己将来的职业勤奋学习, 成就职业理想。此外, 还可以邀请一些就业、创业明星到学校现场说法, 让学生分享他们就业创业的成功经验和感受, 让学生重拾信心, 增强学习动力, 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职场的挑战。

2.突出一个“严”, 从养成教育着手, 促进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

技工学校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 既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 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难点, 必须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 才能取得成效。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从新生入校开始, 学校就要通过军训等活动, 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按条令、条例要求去做, 让学生感受严格的纪律性, 使学生养成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的好习惯, 做到事事排队, 就餐节约, 着装整洁, 说话文明;保持整洁划一的内务卫生, 从豆腐块式的被褥到床底整齐排放的鞋子, 从帽子腰带摆放的位置到洗漱用具的陈列, 从衣柜物品的放置到室内的卫生都严格按照学校的管理的标准来要求。在管理中突出一个“严”字, 加快学生角色的转变速度, 自觉检验自己言行举止, 并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 持之以恒, 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 开设礼仪课堂和讲座, 组织学生讨论, 开展礼仪示范和训练, 让学生不断在学习生活中修正个人的语言和行为习惯。3.体现一个“和”字,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创造丰富、活跃的校园文化, 来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学生这方面的品质和能力, 学校应积极拓宽途径, 为学生创设更多更好的平台, 促进其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一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参与性强的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 如拓展训练、演讲比赛、体育比赛、职业技能大赛等等, 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 既让学生充分展示才能和风貌, 又让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 促进个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同时还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完成一个项目、一个任务没有团队精神, 没有合作意识, 就不可能度过难关, 取得成功。二是完善校园文化设施, 培植校园文化, 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 做文明学生”的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创建各类自我管理组织和团队, 引导学生从一言一行做起, 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三是突出职业特色, 主动与企业文化对接, 汲取企业文化中的丰富营养, 探索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4.强化一个“训”, 设置情景, 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实践活动

这方面德国职业教育特色值得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是以“实践为导向”, 因此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都带有极强的实践性特征,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习理论知识和行为方式,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合作能力、质量意识、纪律意识等职业能力和素养。在德国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就是这种职业教育的一个回报。

5.奉献一片“爱”, 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 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

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老师) 不仅应具有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管理能力, 更需要具有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良好的师德等人格魅力, 都将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俗话说:“学高为人师, 德高为人范”, 更重要的是要把爱作为教育的桥梁和纽带, 在教育学生的时候,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犯的过错, 用不同的口吻和语气教育学生, 在达到批评效果的同时尽量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实践证明:理解、尊重和热爱学生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 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 更是高尚的人际关系, 教师只有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看待, 主动地尊重学生, 用真挚的爱心来沟通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用细致的教育来感化他们的思想, 用真诚的行动来开启学生的心扉, 才能换来学生真挚的敬意, 使学生“乐其师而信其道”, 进而启迪他们自尊、自信、自强, 引导他们升华情感、信念及健康的心理素质, 确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人生追求, 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地完善自己, 在未来职场中赢得竞争的优势。

摘要:作为培养职业劳动者的摇篮, 技工学校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 既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 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难点, 应主动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把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提高作为技工学校教学的重中之重。

职业素养养成计划 篇2

摘要:在职场上要成功,关键不在于一个人的能力和专业知识,而在于他的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企业所需要的,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也是大学生成功进入优秀企业的“金钥匙”。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对大学生而言是很重要而且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我认为市场营销班毕业生应当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以及我在未来这一年里要做出哪些努力来进一步完善我的职业素养,使之在我踏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路上助我一臂之力。

关键字:素质冰山、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职业意识、理论知识、敬业、合作

正文:

著名的“素质冰山”理论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人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我们能看到的水上部分代表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其仅仅只是表面的现象,不能用来区分绩效优劣。而水下看不见的部分则代表着个人的态度、责任心、特质等等,这些才是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关键因素,可以用以鉴别一般者和绩效优秀者。那么,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成是一座水中漂浮的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部分只有整体的1/8,它代表着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这些是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的,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它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大部分的职业素养是人们看不见的,是隐性的,但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并且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因此,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着眼于整座冰山,并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

一、市场营销班毕业生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

(一)应当具备的显性职业素养

1、专业知识的掌握

对专业知识的深入掌握在实际工作是很重要而且很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会得到发展,在实践中慢慢总结新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是进行实践操作的强大后盾,因此,作为市场营销班毕业生如果想从事营销工作,对营销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其日后营销实践是有重大意义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可以让他在营销实践中少走弯路,这是很有帮助的。

2、学习的能力

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强与弱直接影响他日后工作的效率,走向社会,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内容,是否能够较快学会工作的技能、较快的适应工作环境对评价一个员工绩效优劣的一个重要考察因素。因此,作为大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工作

中就应当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让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快速适应工作环境。

(二)应当具备的隐性职业素养

1、爱岗敬业

不管正处于什么样的职业都应当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可以使工作者对工作充满激情,只有当一个人热爱他的岗业时才有可能脚踏实地的工作,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果一个人不能尊敬一个职业,那么他的工作热情肯定是很低的,这样直接营销到其工作效率。因此,爱岗敬业是一个员工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同样对于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市场营销班毕业生而言也是一样的,应当具备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来面对工作。

2、团结合作

团结合作可以集中人们的智慧,创造出人们共同智慧的结晶。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的过一个诸葛亮”,可见团队的合作可以极大提高组织的效率。对于企业来说,更是需要各个部门的团结合作的,因此一个作为即将毕业的营销班毕业生在将来营销中如何与同事或者伙伴进行有效的合作则显得极其重要。合作让一个人懂得理解、懂得沟通、懂得接纳。只有这样,当大学生踏入社会后才不会过度的固执己见,这种职业素养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很重要的。

3、积极自信

积极自信让一个人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积极的心态会引导人们努力探索解决办法的途径,而不是遇到困难就自哀自艾。而且一个自信的人也容易得到客户的肯定,自信能成为行动的一种动力,觉得自己有可能完成任务并且能完成地很好,在这种思想的带动付出实践结果肯定很出色。因此,对于一个营销班的毕业生,要有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做的好。

4、富有责任心

工作本身可以说是一种责任。强烈的责任感会促使我们认真完成一份任务,而不是草草了事。一个出色的员工不仅仅是对企业负责,更是对社会、对自己负责的人。富有责任心也是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条件,因此,如果想要拥有更多的就业 计划,一个强烈的责任是营销人员所不能缺少的。

二、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

(一)培养职业意识

1、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

首先我要对自己的个性进行自我剖析:①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性格比较开朗外向,喜欢与人交往,在与人交往中我觉得我能得到快乐和帮助;②我将来想要做是什么:我将来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营销人员。③我能做什么:我可以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多多积累理论知识,这样可以为我踏出校园走向工作岗位时提供帮助,让我少走弯路;④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首先我是市场营销班专业的学生,我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如何成功营销的案例和知识,并且在福州还是有很多营销的实习或者兼职机会的,我可以利用这些来丰富我的营销实践经验;⑤个性倾向:我的兴趣主要是运动,比如跑步、爬山、打羽毛球等等,主要是一些比较运动性的,因此这让我更有活力,我想对我未来营销事业是有一定的帮助的。我的价值观主要是要做好营销工作要有一份热诚,即对工作要有热情和真诚,有一份责任心。通过以上个性的自我剖析,我觉得我还是挺适合做营销行业的。

2、对自己优势和不足的认识

我认为我的优势主要在于我性格比较外向,为人热情,喜欢与人交往,这点上就不会出现营销过程中羞于与客户交谈的弊端,也会让客户感觉到亲近,对我以后的事业是有帮助的。而且我对待工作是很有责任心的,分配一份工作任务给我我会认认真真的分析具体应该怎么做,并且尽最大的可能把工作做得最好。当然,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我性格有点急躁,不够有耐心,这对往后工作是很不好的,需要慢慢改正。

3、结合环境确定自己的发展反向

现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因此也出现了很多企业。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产品销售的好与不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要做好产品的销售,优秀的营销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则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市场上对营销人员的需求还是很大的。除此之外,现在处于大三第二学期底,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来校招聘营销人员来企业实习,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坚定了我的职业发展方向,我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营销人员。

(二)培养显性职业素养

我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营销人员,营销专业知识的掌握自然很重要,这将为我以后的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后盾。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没有精湛的职业技能,就无法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更不可能成为“状元”了。这就需要我坚持不断的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未来的趋势走向,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懂得上传下达。因此在校期间我应当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加强对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运用,并使学自己获得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具体体现在我在课前预习课本知识,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做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平时应当多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营销方面的课外书籍,学习营销调查与预测的方法、注意事项,营销环境的分析,营销人员应当有的心里素质等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还应多与老师进行学术交流,从老师那获得更多有关营销知识方面的经验。如果学校有开讲座,应积极参与,从中吸取别人丰富的经验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考试过程中坚持诚信考试,做到坚决不挂科,努力争取连年获得奖学金,用理论武器武装自己,为自己成为出色的营销人员而坚持不屑的奋斗。

(三)培养隐性职业素养

我应当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职业素养,隐性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首先,要培养自己崇高的职业道德,我应当先了解哪些行为时符合职业道德的,哪些行为时违反职业道德的。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慢慢开始有意识的进行培养,时刻提醒自己营销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守哪些职业道德规范,而且还要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周围违法职业道德的营销行为,并利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采用适当方式进行教导,让自己真正学有所用。

其次,我要培养自己敬业的工作态度,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地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只要真正的敬业,才能爱业,真正的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我要培养自己优良的职业作风,现在担任班级副班长,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要加强自己的责任心,保持谦虚、谨慎并时常进行自我批评、反思,慢慢总结自己在工作中的疏忽与不足。此外,我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因

为到了一个企业很多都是需要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来完成一个整体的任务的,这时候团队的配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配合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最后工作的质量。但是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因此我决定在平时学习和工作中多与他人一起合作,慢慢协调配合度以及合作过程中沟通、理解的能力。

三、总结

技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 篇3

关键词:技校语文 职业素养 培养策略

一、培养技校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技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因此我们要求技校的语文教师必须将培养学生的素养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来实施。职业素质可以通过教育、劳动实践等多种途径有效提高,其在职业活动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职业素质主要包括:学生胜任工作岗位的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除此之外还包括其他相应的一些素养。例如:团队素质、人文素质、审美素质、应变素质、创新素质以及终身学习意识等等。而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语文与职业素养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正是因为这种内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决定了在技校可以通过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素养。因此,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成为了现阶段技校语文教师探索的新课题。

二、技校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

途径

1.在阐述作者思想的过程中融入职业理想

技校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选自著名思想家或者文学家的作品,因此文章中作者所经历的不同于寻常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经历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启示,从而引发学生们对于职业理想的思考。所以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对作者思想过程的阐述,让学生们感受到融入其中的职业理想,从而使得学生们可以具体、客观地认识社会现状、职业要求,最终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以及职业理想。例如,教师在讲解语文课本中的《师说》时,“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这句话清楚地显示出了当时社会思想的局限性,这种“重知识轻技艺”的观点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事实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技工已经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技术工人,必须要正视自己的社会地位,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

2.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现代社会的技术分工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整个社会对于技术工人的职业态度、职业观念、职业纪律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因此要将对学生的素养培养融入到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去,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学习到职业道德。例如,《西岳群英谱》中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大学学员,《汉堡港变奏曲》中的敢于竞争、具有团队精神的远洋海员等等,在教师讲述这些人物形象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提出人物形象的优秀品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榜样,这样就为技术工人在今后的岗位上奠定了良好的素养基础。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可以举办“弘扬崇高的职业道德”的主题班会或是演讲活动,在积极乐观的学习氛围下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理念。

3.在口语与写作训练中培养职业技能

在现今社会中,随着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不断完善,我国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实施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的自主择业,应聘单位与求职者双向选择,这就要求技术学校的学生必须具有完善的职业技能。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口语和写作训练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例如可以着重介绍求职信的写作格式、特点与技巧。并且要注重学生在应聘过程中自我介绍的语言技巧,使学生在应聘、就业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有所用。

4.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接触未来岗位内容

技校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未来职业的相关内容尤为重要。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进行情景的设定,让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深刻体会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并且真正接触到未来工作岗位的基本内容,从而可以根据职业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培养出相应的职业素养。又或者我们可以采用顶岗实习的方法,真正地让学生们融入到工作岗位中,在现实工作中培养出高尚的职业素养。

通过以上探讨,可以看出技校的语文教育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特点,利用语文教学与职业素养之间的关系,发挥语文教育的潜力,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这一教育方法将会是学生成为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唐凯麟.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涛.职业素质缺乏阻碍大学生就业[N].北京青年,2005(3).

[3]叶卫青.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6(1).

技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 篇4

关键词:良好习惯,职业素养,德育

职业素养是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就业创业能力的关键, 是学生获得事业成功、打造出彩人生的基础。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一个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我校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不断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职业习惯的养成, 规范学生校园行为、家庭行为、职业行为、社会行为, 以促使其形成良好职业素养。笔者结合我校教育实践和多年班主任及教学工作经验, 粗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 良好习惯是职业素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个体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 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诸多方面。学生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属显性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属隐性职业素养。隐性职业素养是中职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具体体现在很多方面, 如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

职业素养是可以培养、提升的。个体职业素养的形成是观念意识树立、思维方式建立和行为习惯养成3个方面相辅相成的结果, 主要通过行为习惯养成来实现。

习惯由个体积久养成, 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 是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习惯对人的影响十分深远, 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思维、行为方式、性格和命运。良好习惯养成在学生职业素养形成中具有主导性、基础性作用, 随着个体良好习惯的不断积累、泛化、整合、升华, 必然对其职业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良好的习惯会逐渐积淀, 成为个体良好的职业素养。

2 良好习惯养成的途径

在良好习惯养成过程中, 应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原则, 以教育为先导、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 从小事抓起, 注意积累, 逐步提高。经过调查研究, 认真总结经验并进行深入分析, 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措施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提高职业素养。

2.1 分析学生习惯现状, 整体构建良好习惯养成行动方案

目前, 部分中职生在自我意识、遵守纪律、学习态度、文明礼貌、生活自理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良好行为习惯严重缺失。例如, 缺乏长远目标, 专业思想不稳;缺乏进取心, 得过且过, 花费大量课余时间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逛街、上网等;自理能力低下, 生活缺乏计划性、合理性。为保证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有效实施, 必须制定一套具体翔实的行动方案。要求学校必须在全面深入剖析本校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基础上, 确立良好习惯养成目标和内容体系, 并做到目标体系层次分明, 尊重个体差异, 注重挖掘学生内在潜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应涵盖学生生活、学习、纪律、文明、交往、安全、劳动、锻炼、工作、礼仪等诸多方面。

2.2 为学生量身定制良好习惯养成档案

建立良好习惯养成档案, 且该档案不能千篇一律, 用相同模式机械地去要求、塑造学生, 必须充分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性。首先, 由班主任和学生本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个性、心理特征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梳理;以周为单位, 确定养成一个好习惯和改掉一个坏习惯的具体目标要求。其次, 设立班主任、任课教师、宿管、家长、同学监督栏, 对完成的目标予以确认, 加大督促力度;给予学生一周时间反省, 要求对自己的表现予以客观的评价、反思和总结。

2.3 不断提高学生对良好习惯的认知水平

提高学生认知水平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条件。要让学生了解习惯形成的原因、方式及类型, 学会区分好习惯和坏习惯, 理解习惯对人生成败的重要影响;认识到好习惯是一笔源源不断的财富, 能带来成功机会, 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资本, 而坏习惯是人生失败的根源, 从而产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兴趣、心理愿望和需求。让学生知晓习惯的行为规范和要求, 向学生提供行为模式和标准, 明确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这对学生的行为会起到有效约束和正确引导作用。

2.4 坚持行为训练, 养成良好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根据心理实验研究, 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变为习惯动作, 重复90天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坚持时间越长习惯就越牢固。

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过程中, 应根据心理学理论及行为习惯养成规律, 结合学生各方面特点, 拟定训练计划, 严格实施。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一项艰巨、长期、细致的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让学生不断超越自我, 坚持不懈, 才能逐渐从被动遵守行为规范转为主动遵守, 再到自动遵守。经过训练, 可逐渐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认真负责、刻苦钻研、勤奋好学、举止文明、礼貌待人、讲究卫生等良好习惯, 最终形成进取、严谨、认真、细心、耐心、富有责任心等良好职业素养。

2.5 躬行践履, 注重参加实践活动

在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中, 我们不仅重视知识传授、观念树立, 更要注重实践教育, 要身体力行, 躬行践履。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深入体验、感悟并主动践行良好行为习惯, 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使养成教育真正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必须坚持知行统一原则, 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实践活动。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团组织活动, 举行各种仪式和庆祝、纪念、调查、公益劳动等活动。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 学生生活更加充实, 既锻炼了意志, 又培养了道德情感,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逐步形成奉献、服务、合作、助人为乐等良好职业素养。

2.6 坚持日常检查督促, 奖惩结合, 不断激励强化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久而习之才能惯”, 我们必须制定各项制度, 形成长效机制, 以保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并组织学生实施检查评比, 不断健全监督机制。

在班内实行同学间互比互查、互纠互评, 班干部监督考评, 班主任、任课教师及时评估反馈, 奖惩结合, 对学生进行强化激励, 从而达到增加期望行为、减少不良行为的目的。

3 实施与成效

我校育人特色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自2009年开始实施, 在管理制度和机制、内容和方法、科学评价、队伍建设等方面已形成系统、有序、规范的体系。在实践中, 我校注重构建以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教育平台, 以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为载体, 用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人、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教育人、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引导人, 以培养和塑造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中, 我校主要从以下方面抓起。

3.1 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 规范养成教育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将对学生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其内在的行为习惯, 从而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我校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对于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起到重要作用。

3.2 重视道德践行, 养成良好习惯

我校结合日常教学及德育工作实际, 制定了培养学生“3个良好行为习惯”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明确养成目标, 分年级以班级为单位,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3.3 加强班级管理, 实现习惯教育长效化

班级管理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品德教育、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我校注重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抓好班级日常管理, 严格执行早操、早读、课堂、就餐、自习课、卫生、集体活动、夜休等纪律, 将道德教育贯穿于行为习惯训练中, 形成良好学风、校风。

3.4 及时检查反馈, 不断强化良好习惯

我校在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中不仅制订计划和要求, 而且勤检查、严督促, 及时掌握情况, 迅速做出反馈。值班领导、教师和学生坚持进行常规检查监督, 对检查结果予以通报、曝光, 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对违纪者及时指正,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以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3.5 构建德育评价体系, 完善评价机制

推行班级量化管理制度, 实行严明的奖惩措施。班级量化管理由政教处全面负责, 严格按照班级管理规定对各班进行考核管理, 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技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 篇5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学生职业素养;养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9-0039-02

一、始终贯穿道德品质教育

随着社会分工的愈加精细,协作的愈加增强,机械化程度的愈加提高,学生的技能素养也应不断提升,但是在技能素养都十分过硬的情况下,那些非专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软实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其中个人道德品质的养成则又是重中之重。

“文道结合”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而语文教学更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道德品质的养成,应该贯穿于整个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成为一种常态的教学行为。如在教学《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时,笔者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笔,把头脑中想到的自己有教养的行为和没有教养的行为罗列出来,这些行为可以是对父母、老师、亲戚、朋友的,也可以是对国家、集体、社会、自然的,更可以是对自己的。有教养的行为写在左边,没有教养的行为写在右边,标上序号,注意简明扼要。(这次活动策划是课堂上的即时生成。)“教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意为“精神和心灵的完善”,通过阅读《获得教养的途径》文本,学生基本上了解了“教养”的内涵,但这种理解还只是粗浅的。如何真正吃透其精髓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就需要从反思开始。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就是对将来行为的规范。反思的过程,就是心灵得以净化的过程,就是获得教养的过程。学生发言时能勇敢地坦陈自己以往的行为,谈到有教养的行为,眉飞色舞,面露自豪之色并坚信自己能够做得更好;谈到没有教养的行为时,不遮不掩,充满愧疚之情,但坚信自己能够改正。在这样的反思中,学生的内心经过了一次激烈的思想斗争,竭力地检讨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的“小”,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洗礼,从而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每一次课堂,每一个教学细节,都是道德品质养成的一个平台。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抓住语文教学的细小环节,挖掘出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成长点,让学生时刻反省检点自己,做一个精神和心灵完美的人。

二、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现代社会的劳动者不再只是混口饭吃的普通人才,而是德才兼备的智慧型人才。现代企业关注的是人才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他们身上具备的单纯的技术技能。中职学校应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会技能,以便于他们以后走向社会。中职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适应复杂社会所需要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积极拓展思维,寻求技能与素养的契合点,努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便利。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很高,但缺乏朗诵技巧。于是,笔者组织学生举办了一次诗歌朗诵会,让他们在朗诵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笔者再进行点拨。笔者部署后,提出了几点要求:(1)自由组队,自由选择诗歌,自行设计方案;(2)拟定自己的组合名称,并写下自己的宣言;(3)挑选主持人,拟好台词;(4)自主布置现场,营造会场气氛;(5)大胆创新,力主突破。很多学生都认真记下了笔者的意见,几个活跃分子尤为专注。诗歌朗诵会如期举行。每个组合都有自己的名称,都有自己的宣言,名称很有诗意,宣言也很有个性,诸如“听雪楼”“阳关三叠”“九月常春藤”等。有的组合选择了道具,用以营造氛围,比如“非常6+1”组合的7位男生在演绎戴望舒的《雨巷》时,用花伞作为道具,融入了自己的想象,很好地再现了诗中的情境。有的组合运用了回声法或者反复法,很好地表现了诗歌的韵味,比如“彧”组合的4位女生在演绎《雨巷》时,极尽变化,尽显缠绵悱恻的情怀。有的组合自创诗歌,展露才华,比如“听雪楼”组合的4位女生自行创作诗歌《千年》,演绎了千年的文化,抒发了年轻人的情怀。后排的一位男生自告奋勇地拍摄了照片,记下了一个个优美的瞬间,有台上激昂的表演,有台下专注的聆听,有百回千啭的柔情,也有直冲云霄的壮志……

此次诗歌朗诵实践活动,注重让学生更直观地接触语文教学资源,鼓励学生迈出传统课堂,通过活动实践去感受语文美和生活美,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朗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组织能力。

三、设置职业情境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如今,学生就业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自主择业的方式,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过程中,学生递交的就业材料及面试时的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语文教学不可忽视学生口语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要进行口语及写作训练,设置职业情景,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进入角色,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至关重要。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经常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进行口头训练,有时让学生把全班同学当作考官作自我介绍,有时教师充当考官对学生进行现场提问,有时把学生分成谈判双方模拟项目谈判……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把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胆量以及口头表达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仪表仪态、应变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中职语文教学应与专业紧密结合,以利于文化课服务专业课。在指导学生学写求职信一课时,笔者就直接把学生带进了微机室,在巧妙地讲解求职信的特点、格式和写作技巧后,就直接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下课铃声响了,每个人都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电子版求职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上应聘一课时,也是让学生模拟用人单位工作人员与应聘者两类角色,合作探究,集体讨论,然后得出最佳应聘方案。如此,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导者,学有所得,得有所用。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更应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提高活动能力。这样的学科内涵,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不能成为专业课程的附庸,而应该担负起更为重要的育人任务,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较强综合能力的优秀人才。这样的中职语文教学才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技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 篇6

一、高职院校需要强化职业素养教育

高职教育助推“中国制造”向“优质制造”“中国智造”转变,要切实提高吸引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压力。

(一)国家政策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提出“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要“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系建设同步协调制度,实现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的融合发展。”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评议指标》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优秀标准是“要有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成效显著”,形成“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合作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校企合作制度保障有力、可行,运行环境良好,制度文件完善规范;学校内部人事管理分配制度能够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这些文件虽未直接使用职业素养的概念,但如无有效的职业素养教育跟进,显然无法实现新要求。

(二)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是职业素养教育与职业技术技能教育“两张皮”,就专业教专业、就素养教素养的状况比较突出。专业负责人是关键却游离于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围绕和结合专业技术技能开展职业素养不够,专门从事职业素养研究的机构和人才更是匮乏。教育活动条块分割、重复建设、协调性差的问题明显。

其次,满足于使学生职业素养上手快,提后劲的有效办法少。高职院校缺少专业研究职业素养教育的人才,缺少系统化精深理论的支撑。投入职业素养研究与实施的力度不够,由于团队高精尖协作弱,散点式、小块状成果也多为单兵自发钻研。

第三,缺少校企深度合作的养成机制。国家相关政策只针对高职院校,企业不受教育部门约束,其参与高职教育主要还是个性行为。企业要效益、高职要育人之间的协调统一问题在不少校企合作中没有很好地解决,素养教育合作几乎空白。

第四,顶层设计和实施的针对性不足。不同专业的职业素养教育如同一盘棋、问题没有得到针对性的解决,职业素养教育动力疲软、氛围不浓、劳而少效。实施主体对职业素养教育的具体目标、内容等凭着感觉走,效果参差不齐。

第五,教多养少或重教轻养的状况明显存在。业界对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落实并无明确、精炼的共识,只能从国家对高职人才的性质定位和培养重点中模糊思考。教与养的关系没能处理好,许多高职仍试图教成职业素养,违背职业素养教育规律。

二、职业素养的教成与养成分析

(1)从语意表达上看

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而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或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显然,素养需要养成是一个基本的语言表达共识。教成的成果容易遗忘、丢失,而养成的成果却易成为习惯,深入扎根到潜意识之中,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故而把教师教过的都忘记后留下的才是真正的素养。

(二)从教与养对学生的作用上看

高职生的知识、理论、艺术、思想水平和其他大学生比较相对偏低,学习的基础、品质、习惯也较多缺陷。教是把知识、技能传给学生,学生较被动,前端教育结果证明教难以使他们出色。养是培养,学生较主动,可使之避开理解、记忆、思维方面的弱势,自主从细节性的职业行为示范、引导、反复落实中发挥其行动力强的优势,从而实现优秀。教偏重于外因,养更重视内因,内因才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

(三)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看

十二五规划明确把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作为重点,即要求人才有后劲。教成只能保一时;养成才可求永久。教成比较受制于时空条件,易致综合素质弱化;养成可突破时空限制,更易形成复合性。教成易形成“遵守”而不易形成“自主”,养成更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品格。

(四)从职业素养的特殊性上看

职业素养涵盖面非常广泛,专业技能固然第一,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意识、职业行为等不可能通过单纯的专业教学全面完成巩固、累积和提升。因此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生无时不在职业氛围和职业状态中接受熏陶、锤炼、提高,如此才更有成效。提炼专业岗位、职场运作对职业素养的真正需求,深剖高职生综合条件和潜在动能,充分发挥师资力量、设备设施、经费保障等的作用,建立系统化的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模式才是王道。

(五)从企业用人和职业人士的反馈上看

快速进入角色,专业技能结合职业道德、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协作策划、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更能给企业和本人创造价值,这是职场共识。短暂的三四年“教”无法消除用人单位职业素养要求和毕业生职业素养实际之间的错位与落差,解决就业和招人“双难”矛盾的根本原因。强针对性的“养”可提高教育效率而适应雇主的要求,倒可能提供希望。

三、“融”式养成: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实现了“融”式创新。

(一)融体善本,系统设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

“融”“善”是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全面贯彻“融”为体、“善”为本的设计思路。《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实施意见》把职业素养教育视为学校“校企深度合作”的必然要求,“工学宽度结合”的重要保障和“文化梯度育人”的中心环节,要求教书育人各环节均高度重视强化融入学生职业素养的自然有效养成,并提供机制保障。学校、各职能部门、二级分院对此明确职责分工,组班子、搭台子、设基金、推项目、激师生、有考核,确保课堂教育、课外教育、氛围营造、典型示范四大养成途径有职业素养的充实内容和优良效能。系统的养成教育设计在融以至善的理念下全面变现: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协同互融,所有课程均考核通用职业素养;课程与课程互融、教学与活动互融、学习和工作互融、专业和专业互融、专业和实践互融、校内和校外互融、生活和创业互融。课外活动实践体系也随之系统化、专业化、特色化、协同化。

(二)架梯分层,全力打造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有效路径

把合理分梯、有机衔接的梯度化作为提升职业素养养成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视职业素养教育为学生素养教育和公民素养教育之间承前启后、内涵丰满、任务繁重、作用直接的特别重要一梯。把职业素养分出职业价值观、通用职业素养和专业职业素养三个层次;在每项养成内容上,又设计出一定梯度,使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跳动、跃层,实现整体融合下的架梯分层养成。层级越低,基本性要求越多;层级越高,个性化指导、获取功利的机会越多。提底、扩中、冒尖的要求和多样化的养成载体紧密结合,指导引领团队、设施设备全天候开放。为避免认知错位和效果损耗,减少上课归上课(包括上课忽视专业与素质的结合)、活动归活动的“两张皮”现象,力推一体式互补互融。职业价值观的重点养成实践段在大一,两个学期依次落实“始业职业认知教育”、校外实习基地(合作企业)“实地职业认知教育”,尤其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用职业素养养成用专业课程融入、思政课程结合、校园文化培育的办法细化落实。专业职业素养教育用专业课程突出、真实情境熏陶、校园活动培育的办法全面到位。

(三)研教思行,着重提升教师对学生养成职业素养的引导力

学校专门为提升教师的引导力聘专家、究规律、立课题、编教程。广大教师在研究探讨和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所起的作用,求得化教为养的科学思路、方法和技巧。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全体教师都撰写案例,剖析、提炼、交流亲历的育人故事,同伴互助提升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引导力。许多案例还发给学生,供学生学习、思考、讨论,形成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创造了职业素养养成的新亮点。教师进企业、进课堂、进社团、进寝室,与学生交朋友,在了解和解决学生实际学习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进入学生心灵,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到示范作用。贯彻“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实现四层三线联动:学校层面教学、管理、服务三条线;分院层面党建思政、学生工作、专业教学三条线;班级层面学习、活动、实践三条线;师生层面学习、工作、生活三条线,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提升了引导力。

(四)校企深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规格养成鲜活的职业素养

发挥校企共同体的体制机制优势,按照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规格,突出对职业素养中最鲜活部分的养成。学生接触到的是企业最新的设备、技术、生产任务;学生要完成的项目除教师设计项目、比赛项目之外,更有适合学生的企业项目。在二级学院达利女装学院,学生作业(作品)还直接进入市场销售。职业素养教育从目标设定到工作机制、队伍配备、项目推动、多元融合、工作网络、全方位拓展,完全在“校企共同体”深度联动下进行,学生积极应答性高。企业的精神、文化、岗位标准、价值观等融入学生职业认知、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行业企业的职业操守、职业规范、职业心理、职业作风等专业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敬业、学习、独立)、职业观念(诚信、守纪、责任)、职业能力(合作、创新、竞争)等通用职业素养同时共养。真实环境下学岗与工岗合一,使学生主动快速地进入角色、主动提问,教学化简为点拨,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增,职业素养养成与以往的慢热渐变形成了鲜明对比。

(五)多维使力,滚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饱满度与坚实度

针对职业素养涵盖面广泛,既要内化又要外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实现,杭职院常重视从多个维度同向发力。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规格要求,通过多个维度的反复强化使具体素养饱满、坚实且丰富起来。把职业素养教育延展到校园生活各方面、各细节,指导团队随时满足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特殊需求。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创业创新、勤工俭学、社团活动、网络生活、党建进步、环境建设等从不同领域发力,学生在“玩”转专业、“玩”转爱好、“玩”转快乐中获得新的职业素养,并可以个性化地养成。学分制、现代学徒制施行过程中师、生、企、社多方既有过程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调动养成积极性。职业价值观、通用职业素养和专业职业素养在多维滚动养成中实现高质。

杭职院2015年高考第三批录取分数线已处于全省高职文理科均第四的相对高位,2016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9%,学校在学生和企业中的吸引力持续增强,职业素养的“融”式养成无疑使学校实现了“骨干”意义。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能人才,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要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职业素养需要养成而不可能教成,因此高职院校迫切需要一个科学高效的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模式,以适应加快发展的形势。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融体善本的设计思路、架梯分层的路径建设、研教思行的引导力强化、校企深联的鲜活度保障、多维滚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饱满度与坚实度的做法为推动建成一条融合度高、适应性强、见效速快的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新路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校企共同体

参考文献

[1]王九成.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课程体系的构建[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3-26.

[2]谢纳泽.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多维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4(2):29-32.

[3]张建利,李文亮,车车.依托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升卓越金融人才职业素养的途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8):78-80.

[4]高海霞,段宏毅.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体系建设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43-59.

[5]潘俊.实践活动中的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4(3):29-32.

[6]叶绿美.高职文秘专业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模式初探: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18-220.

[7]郭春燕.试析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途径: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职业素养教育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132-134.

技校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的探讨 篇7

一、培养优良思想品德, 铸就学生光辉人生

人的行为是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有的人给他人带来的是幸福, 也有的人却给他人造成损害和不幸。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是有益还是有害,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想道德。人的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 不是一蹴而就的, 更不是先天就有的, 而是在成长环境中积极向上因素的耳濡目染, 沉淀积累, 以及个人自我养成的品德升华。这里, 列举三例。

例1:雷锋———这个经久不衰、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享誉中国大地, 成为一代代青少年和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是因为他平凡、纯洁、高尚、伟大, 愿“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例2:洪战辉———这个新世纪的大学生, 带着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去上学, 他那不离不弃、友善、勇敢、坚强、坚忍不拔、克服困难完成学业的励志之举, 成为2005年最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 这是因为他在磨难的生活环境中培养了自己有一颗善、孝、仁、爱之心。

例3:李凯军———这个普通技校毕业的当代高技能人才的楷模, 企业明星,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他用自己成长、成才、成功的人生轨迹证明, 做技工也能成才, 技能人才同样可以为国家为社会作出突出的贡献。这是因为李凯军在技校生涯中就铸就了自己永不言败、拼搏向上、誓夺胜利的顽强性格。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英模的人生光辉, 源自英模的优秀思想品德, 是他们的高尚人格、优秀品德, 铸就了他们的辉煌。有一句古谚语:“播种行为, 收获习惯;播种习惯, 收获性格;播种性格, 收获命运。”英模成功的轨迹是如此, 普通技校生也不例外。技工院校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其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专业、身心素质相比居核心地位, 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 就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就要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从而磨砺出健全的性格和完美的人格, 去收获人生幸福的命运。

二、加强思想品德养成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向上成长

1. 在与家长沟通中孕育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家庭是学生生长的土壤,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有什么样的家庭土壤, 就会孕育出什么样的幼苗。试想, 一个处处贪财, 爱占便宜的父母, 怎么可能教得出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子女?一个处处护短出口骂人动辄打人的父母, 怎么可能教得出文明礼貌的子女?那么反之, 肥沃的土壤、健康的家庭就可能孕育出健康的人格, 孕育出一代天之骄子。为促使家长的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符合良好思想品德养成教育的需要, 学院坚持每年召开两次家长会, 在每学年第一学期十月份召开一次家长会, 要求受处分生、旁听生或存在严重问题的部分学生家长参加, 旨在促使后进学生快速转化, 甩掉违纪或学习落后的帽子;在每学年第二学期的四月份召开第二次家长会, 要求该年度的全体新生家长参加, 旨在向家长反馈学院、学生情况, 促使学生竞争向上, 遵纪守法、顺利毕业。学院和有关处室领导及班主任, 均参加家长会并同家长们见面, 从国家、社会、学院的高度与学生家长们进行理论到实践的认识沟通, 让有问题的学生家长有所认识和改进, 让心灵健康的学生家长更上一层楼, 从而达到既通报情况, 又达到教育家长的作用, 为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搭建了平台。

2. 在营造良好的环境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学院是教书育人的神圣殿堂, 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主渠道。这座殿堂、这条主渠道作用发挥得好, 就能使原本不少有问题的学生或思想品德不健全的学生, 在学院这片充满阳光雨露的沃土中, 得以滋养, 端正人生的坐标, 从而健康茁壮成长;使原本思想品德比较健康的学生在学院这个百花盛开的地方, 能有个性的张扬和思想品德的飞跃。

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培养高超的技能, 全面提高素质, 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是我们技工院校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学院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 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

(1) 通过日常校园生活规范教育, 端正强化学生的荣辱观。比如, 通过每周更换“表扬与批评”及“校园风采”的橱窗栏, 及时表彰好人好事、宣传学院的亮点等, 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光荣, 什么是耻辱, 从而端正和强化学生正确的荣辱观, 激发学生自尊、自爱、珍爱声誉, 珍惜荣誉的上进心, 提升学生对违纪错误的认识深度, 强化学生文明守纪, 从我做起的决心。通过全院公开征集“文明语言”搜集“不文明语言”的活动, 让学生懂得应如何尊敬老师, 关爱同学, 善待他人。通过“5.12地震”等大型公益捐款, 培养学生的爱心, 促使学生科学的世界观逐步形成。

(2) 通过每两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 抓好班级工作。班主任会上, 主抓卫生、纪律、二课活动的学生辅导员、学生处处长及团委书记, 如实通报每个班级的各方面情况, 好的表扬, 差的批评。各班班主任则在每周日晚上的班会中, 将班主任例会的有关内容进行传达, 并结合本班情况召开主题班会, 对大家进行养成教育。

(3) 通过抓好学生干部工作,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院坚持每学期一次全院学生干部培训班, 每周一次的学生会各部及团委学生干部的例会, 发挥学生干部在各种大型活动和学生养成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如学生就餐值勤、晚自习值班、就寝前巡视督察等, 对学生养成教育起到了较好效果。

(4) 通过开展二课活动, 抓好素质教育。我院每学期安排二课活动二十多项, 其中包括迎新生晚会、五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赛、各类球赛、棋赛、拔河赛、跳绳赛、硬笔书法赛、放映电影、滨河护绿、路口执勤、专业技能竞赛等各种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拼搏向上的竞争力。

(5) 通过开展主题活动, 培养高尚品德。如通过三月的“学雷锋活动月”、四月“文明礼貌月”、五月“歌唱祖国文化月”以及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暨新团员宣誓仪式等, 锤炼广大学生积极向上、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6) 通过政治教育和专题讲座,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教育大会, 如纪律教育、国情教育、素质教育、抗震救灾英雄事迹报告会、特优生报告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报告会等;坚持每学期举办学生党校培训班;坚持每周一早上举行升旗仪式;坚持每周一次专题讲座, 如电影欣赏讲座、文学讲座、剪纸讲座、书法讲座、电脑讲座及全国学生获奖选手与学生面对面等。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教育, 吸引了广大学生踊跃参加, 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7) 通过各种学生社团活动, 增长学生才干。如广播站每天课余播放的校园新闻, 宣传好人好事, 弘扬正义;学院象棋社、书画社、文学社每周开展活动;学生报纸《青橄榄》、团报《北斗星》每月一期;宣传板报、学习园地每月出版一次等。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 增长了学生才干, 张扬了个性。

(8) 通过从小事抓起, 养成良好习惯。坚持常规检查, 如对学生仪容仪表的普查、课余时间违纪检查、对教室、寝室、清洁区、保洁区卫生巡查等。坚持卫生保洁制度, 每周分别有三个班对全院环境进行卫生值周和保洁值周, 由两名老师专门带领学生上劳动教育课, 培养了学生讲礼仪、讲卫生的习惯。

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 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 学院学生思想道德觉悟逐步提高, 各种违纪现象逐渐减少, 文明礼貌风气日益浓厚, 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广大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 有力地激发了学习技能的热情。2008年下半年, 学院每科90分以上的特优生达52名, 创造了历史新高;学生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技能大赛中均有好的名次。2008年以来, 有近二百名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有34名学生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有10名学生被确定为发展对象。有5人已经跨入党的大门, 成为预备党员。由此可见, 学生管理工作千条万绪, 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为核心开展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并使之成为自然和必然, 使之养成为一种上进的性格, 升华为一种高尚的人格, 促进全面发展。正如周济同志在2009年4月22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中所作的《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的那样:“要加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必要的文化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健康的身心素质,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当执著追求探讨的课题。

摘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就要探讨技校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从英模身上寻找成功的轨迹, 鼓舞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从行为规范的落实抓起, 从习惯养成抓起, 通过各种活动, 影响学生世界观的形成, 促其人格升华, 全面发展。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升华人格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 2005-11-10.

谈厨师个人职业素养的养成与提高 篇8

1 提高厨师个人的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的建立

1.1 厨师的职业道德也称为厨德, 要做一名合格的厨师, 首先就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厨德与医生从医的医德, 商人从商的商德一样, 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职业责任心、荣誉感、工作作风等体现出来。从事烹饪工作, 应当遵守与烹饪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业规范, 要求厨师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并有社会责任感和法纪意识, 用管理公式衡量厨德的重要性就更为显而易见:厨德= (专业知识+工作能力+爱心) ×职业责任心。责任心是厨德的精髓部分, 在公式括号中不为零的情况下, 职业责任心越强, 那么个人厨德就会越高, 可见厨德的修炼对个人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1.2 高尚的思想道德是厨师职业道德的基础

几千年来, 厨师的人员构成基本上都是子承父业或以师带徒的形式, 一代代沿袭至今 (包括现在的职业院校) 。很多从业者都是从小就随师入行, 但在文化知识、个人学识、专业修养、形象包装、艺术创造、营养保健等方面几无涉猎 (不包括职业院校毕业生) 。这就制约了厨师行业整体全面健康发展。而有了高尚的职业道德, 使得厨师有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及优良道德风尚的目标和要求, 规范自己的工作, 这样才能更好地去为企业和社会服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餐饮业的日益繁荣, 厨师的地位也得到了不断提升。但我们要紧紧抓住社会和人民给予的良好机遇, 弘扬德艺双馨, 废除旧的陋习, 树立新的理念, 倡导绿色餐饮消费, 以诚对客, 以礼待人, 在工作中真诚、谦逊、包容, 充分展示人格魅力之美, 发扬好的厨德, 爱岗、敬业、奉献, 视企业为自家, 认真踏实钻研专业技术, 努力服务于社会。

1.3 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培养高素养、高技术、高品位人才

现代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 消费者对餐饮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经常组织员工学文化、学知识、学技能、炼修养, 培养懂经营、善管理的综合烹饪技术人才并大胆使用这一批人才是适应餐饮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为弘扬中国美食文化, 推动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把具有高度爱岗敬业职业道德包涵着无私奉献的精神, 不求私利、乐于奉献, 在发扬中华民族烹饪文化上, 以仁爱之心学艺、修德, 把优秀厨师用于重要岗位, 我们餐饮业将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2 全面开展工作加强厨师基本素质教育, 适应新形势, 祛除社会旧形象

2.1 技术素质

做一名合格的厨师, 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素质。厨师技术素质就是指厨艺, 这也是厨师不可缺少的硬性条件, 它主要包括实操技艺、原料知识、营养与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厨师技艺的高低, 首先是基本功是否扎实。这就需要我们在文化教育领域要提前为行业从业者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烹饪原料的加工、菜肴的配制、火候的动用、调料投放的准备、芡汁的把握、装盘的美化等等, 都是厨师每天必做的基本功。很多大师、名师制作菜点一招一式都很美, 菜点出品就仿佛是一件艺术品, 他们所展示的厨艺水平, 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有些厨师不重视基本功, 在技艺上只注重花架子, 喧宾夺主, 这不仅与厨艺格格不入, 而是厨德低下的表现。厨师的职责就是研究烹饪, 学习掌握厨艺, 在技术上精益求精, 熟悉和精通对各帮菜肴的制作, 博采众长, 将我们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完美展示在世人面前。继承发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 在保持传统烹饪技艺特色的基础上, 积极创新和发展, 多与同行交流, 不断提高个人技艺。

2.2 业务素质

厨师的业务素质包括内容很多, 其主要方面是对行业方面要有运筹帷幄的驾驭能力。具体的说, 作为一名合格的厨师, 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素养、更要有较好的文化知识素养。业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现代营养、卫生等有关烹饪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要了解祖国的烹饪文化历史, 要懂得一定的民俗礼仪知识, 要有一定的美学修养和艺术创新基础, 更应该有勇于创造、大胆革新的精神, 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这样我们餐饮业发展才能更好地与时俱进, 适应现代餐饮健康、环保、养生的潮流。

2.3 管理素质

现代餐饮业将面临科学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新的理念。厨师中很多都兼任了一定领导职务 (宾馆酒店经理、餐饮部经理、厨师长等) , 从而要求我们不但要精于烹调技艺, 还要善于管理, 能有驾驭市场、统揽全局的本领, 管理素质的高低, 将决定企业亏盈的问题。如今, 好多厨师因文化素养较差, 对现代餐饮专业管理知识掌握甚少, 导致管理水平偏低, 缺乏适应和应变市场的能力。而各级职业院校和行业协会为提高厨师的文化素质和管理能力, 开设餐饮管理专业 (专科、本科) 职业经理人资格培训考试, 这一举措有利于提高厨师的整体素质, 也适应尽快建立餐饮职业经理人队伍。以人为本, 充分利用人才, 不断开拓创新,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同时敢于借鉴国外先进思想、理念、设备、技术等, 走出去请进来, 应对新时代餐饮市场的挑战, 全面提升厨师执业水准, 从而有力改善厨师群体的整体战斗力。

2.4 身体素质

优良的身体素质, 健康向上体魄, 象征着整个行业朝气蓬勃。厨师工作属于服务行业, 上班在人前, 下班在人后;做在人前, 吃在人后, 甚至有时业务忙起来, 连一顿完整的饭都吃不上。同时又是一种强度较大的劳动, 无论是加工切配, 还是临灶烹调, 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体力。没有健康的体质是承受不了的。厨师还要具有较强的耐受力, 工作环境的特点, 经受炉前高温、油烟的熏考等, 要求厨师要有较强的耐受力, 有人把这种耐受力形象的概括为“四得”, 即饱得、饿得、热得、冷得。厨师还要反应敏捷, 精力充沛。厨房工作一旦开始, 就呈现出高度紧张的状态, 特别是业务量大的时候, 犹如指挥千军万马一样需临阵不乱, 这就要求厨师具有敏捷的思维、熟练的动作和充沛的精力。厨师队伍身体素质的建设全面代表整个餐饮行业积极向上的一种气魄, 是主流, 是灵魂。

3 展望未来才能看到希望, 才能获得前进的动力, 才能更加有利于提高职业道德建设

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提升, 旧观念的祛除, 餐饮业的发展为厨师的参与发挥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 厨师的社会作用将越来越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人的各项素样普遍提高, 厨师队伍也不例外。随着餐饮从业人员社会地位的提高, 厨师队伍早已结束了过去“不识字, 学厨师”的历史, 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投身于烹饪工作, 使厨师队伍的整体思想、文化素养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 烹饪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烹饪艺术的深入研究, 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全国性、世界性的烹饪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所有这一切, 都为培养和造成新一代厨师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厨师的职业素养将越来越高, 可以说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与餐饮发展和厨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4 从媒体宣传及舆论导向方面积极展示厨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成果及巨大变化, 提升社会美誉度

总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厨师在人们面前的形象, 将再也不是目不识丁、满脸黑灰、满身油圬的“厨子”, 而应是能文能武、气质高雅的美食家, 是饮食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是促进社会经济、人类文明进步的生力军。烹饪是餐饮的主题、灵魂。有了高素质的厨师队伍, 人类餐饮发展的步伐将犹如21世纪的高速列车, 奔向更加辉煌的前程。

摘要:一个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的总和就被称为个人素养, 对厨师来说, 在工作中个人素养的体现就是厨德。德是才之师, 是成就事业的基础。要想树立厨师队伍的良好形象、提高厨房从业人员社会地位, 我们就必须对厨师个人在传播职业技能的同时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可以说要想做成事必先做好人, 具备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厨德是现代厨师最重要的素养之一。

关键词:厨师,职业素养,提高

参考文献

[1]华干林.厨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演讲[R].

技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 篇9

作为职业教育者, 我们看到了那里的同仁们的大爱, 生的希望留给学生, 谭千秋老师用他的躯体救护了学生, 舍身取义啊!这是一个人民教师的职业素养在危急面前的体现。

北川县城毁于地震, 那里精神病医院有100多位患者。全体医务工作者不是忙着自己的逃生, 不是急着自己家人的安危, 而是冒着生命危险指导病人到安全地。为了鼓励患者, 护士站在即将倒塌的残墙边;为了寻找病人急需的药品, 医务人员冲进摇晃的医院大楼;为病人寻找吃的, 护士长扭伤脚, 只找到一包饼干, 刚一离开, 墙倒了, 护士长说:“为病人找到吃的了, 砸里面也值”;在守护病人的五天五夜里, 是院长下命令几个人才吃一块方便面。啊, 他 (她) 们不饿吗?饿是肯定的, 可食物紧缺啊, 他们身边有那么一群特殊的病人呀!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与大爱呀!

大灾大难面前, 我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我们的人民是坚强的, 我们的党和政府也是坚强的。灾难考验了我们的人民, 也考验了我们的党和政府。作为职业人也接受了生与死的考验, 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也得到了考验, 而且绝大多数的职业人经受住了考验。人民军队不愧为国家的钢铁长城, 在党的号召下, 成为抢险救灾的主力军, 也是恢复重建的中坚力量;恢复农业生产, 人民不等不靠, 农民经受住了考验;工厂出了产品, 并迅速地基本恢复到震前的产值, 我们的产业工人经受住了考验;大灾过后无大疫, 我们的医务工作者经受住了考验;学生走进了课堂, 各级党组织和行政部门组织人们生产自救, 恢复重建, 党和政府经受住了考验。这是我们人民的素养, 是我们职业人的素养, 是我们党和政府的素养。

我们是卫生系统的职业教育学校。作为教育者, 我们要向谭千秋这样的老师学习, 爱学生, 关心学生, 教育学生学习扎实的医药卫生知识, 并把这些养成自己自觉的职业素养;作为医药工作者, 我们要向北川精神病医院的医务人员学习, 关心关爱病人, 以过硬的医药技能为病人服务, 把这些培养成自己自觉的职业素养。

良好的职业素养, 能在关键时刻体现和激发出来。这是职业人在职业活动中日积月累养成的, 是良好职业品质的积累!我们卫生学校的全体干部职工有自己的良好职业品质, 我们的教师队伍是有着良好职业素养的队伍。我们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医药卫生工作者。

良好的职业素养要靠培养, 要靠养成。培养和养成, 是告诉我们培养一个合格的职业人的不容易,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者, 要有足够的耐心教育学生;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素养, 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种影响, 既要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去呵护, 又要像除草施肥培土杀虫一样严格地要求;还要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熏陶学生, 以各种有益的活动训练培养学生。这样我们的学生, 就会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会成为社会欢迎的有一定职业素养的职业人。

现在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有一定职业素养的职业人, 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有的是学生的底子薄, 没有扎实的基础学习, 有的则是心高眼低, 不能沉下心来学一门技能。这两类学生, 都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关爱和引导, 在现在金融危急的情况下, 不少农民工找不到适宜的工作, 很多的原因是没有一定的职业技能, 而有一定职业素养和技能的人, 不但能找到较理想的工作, 而且也有不错的待遇。现在已有不少的人, 在接受政府组织的职业培训, 并且已看到一定的效果。对于在校生来说, 学校对于底子差的同学, 也要做到不离不弃地培养他们, 不要将他们拒之教室门外, 不要拒之在校门之外。要做的是请进校门, 请进教室。相信只要我们有耐心, 我们会取得职业教育的成功的。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篇10

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 语文素养是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统一, 是语文能力和语文水平的表征, 由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语文品质三个方面内容共同组成。它既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本文将从培养策略方面进行探讨技校学生如何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利用语文课堂教学主阵地培养技校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教学是系统培养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 培养技校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利用语文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

这就应着重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 重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与口语交际教学并重的教学策略。

1.阅读教学。语文素养的提高要有多方面的积累:因此, 一方面学生需阅读优秀高质的文化作品量。另一方面, 技校教育是一种面向企业, 以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合格工人为目标的职业培训, 为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 应该重视实用性特点, 让学生多阅读实用文, 尤其是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和实际工作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应用文, 尤其是科技说明文。

2.写作教学。技校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其能否担负起与专业岗位相关的常用文种的写作。为了适应技校教育的特点, 应该有意识地将写作题材指向高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 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查阅、搜寻多种相关资料, 综合诸多学科知识, 比如物理学知识、化学知识、生物学知识等等。

3.口语交际。技校学生往往由于语言能力较差, 课堂上都不愿意发言。因此, 目前的技校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只见其人 (学生) , 不闻其声”。因此, 技校语文教师应该创设交际语境, 如利用课前5分钟说话训练、小型辩论会、话题演讲等形式, 鼓励学生口语交际。

第二, 构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是一项“活”的教育, 但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捆绑、束缚, 个性得不到张扬, 语文课堂中的语文素养培养大打折扣。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求“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设计的“活”, 即从训练学生的能力着想, 注重实用, 讲究实际, 使课堂教学体现出灵活多样化。二是教学语言的“活”。要使语言“活”起来, 教师必须投入情感, 注入哲理, 让学生陶醉、益智、发省。

二.利用课外活动培养技校学生语文素养

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技校学生往往在课堂上不愿发言, 但在课外活动中却相当活跃。因此, 可以利用技校学生的这个特点,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来提高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课外活动可以包括汉字兴趣研究小组、口语研究会、文学社、小记者团、读书会、书法小组等等。通过语文课外活动中小组成员的定期交流、讲解, 能够丰富其语言积累;通过语文课外活动中积极地搜集资料, 能够锻炼思维, 能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从而掌握一定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形成初步的语文研究能力。而教师在其中应扮演引导作用及要充分挖掘活动中的素养。而教师在其中应扮演引导作用, 充分挖掘课外活动中语文素养因素, 把它作为一种发展智力、提高审美能力、热爱祖国的教育活动。

当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培养技校学生的语文素养, 必须有机地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如:改变观念重视孩子阅读、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重视语文教育的多元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形式,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以期达到孩子语文素养培养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华, 杨晓.“语文素养”的话语祈望与精神诉求.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年, (6) .

[2]方亮.试论提升大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任务.高等农业教育, 第4期 (总202期)

上一篇:会计技能课程下一篇:女性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