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感恩教育

2024-05-14

重视感恩教育(通用8篇)

篇1:重视感恩教育

重视感恩教育,提高育人效果

摘要:“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的育人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全力参与,共同构建感恩教育的环境和氛围,让感恩教育真正走进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在我们的言传身教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与构建,最终学会去感恩、懂得去感恩、胸怀感恩之心,力行报恩之举,用真情回报社会、回馈生活,做一个心存感激,知恩报恩的人。

关键词:感恩资助育人

感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健康的心态,报答社会的良性循环。在资助工作中,对于受助者适时、系统地进行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唤起受助者的感恩心,对感恩有清醒的认知并激发起其感恩行为,有助于受助者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有助于受助者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助于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生的政策体系。这些资助方式在资助贫困生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每种方式在发挥其独特效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何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已成为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而急迫的课题。对此,助学工作应更新资助理念,从规范管理和实践运作两方面构建公平、高效、操作性强的“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资助体系,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在逆境磨砺中健康成长。

一、助困育人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制定了许多资助方法,资助体系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基本解决了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但是,学生资助工作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由于现实沉重的经济压力、城乡之间的差别、消费水平的巨大反差、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人际交往的不适应、就业压力、理想与现实的反差等等问题的存在,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往往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主要体现为自卑、焦虑、抑郁、敏感多疑、麻木冷漠、逆反偏激几个方面。

(2)资助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认定机制存在缺陷,各地对“贫困”的界定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认定标准。资助力度不均衡。如对国家现有奖、助、贷、补、免五个部分之间相互协调性不强,对多种救助项目的统筹安排和对贫困生实际情况缺乏充分了解,造成教育救助力度不够均衡。资助对象定位欠科学。现行各项贫困生救助形式是以无偿或半偿为主,渗透着传统的救济思想,在把经济困难的学生视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贫困生是未来拥有较高预期收益的人群这一基本情况。

(3)助困育人工作失之偏颇。物质资助为主,能力培养不足。现在学生助困主要是“授之以鱼”的给予性资助模式为主,“授之以渔”的自我发展激励不足。被动性应对为主,主动开拓助困资源不足,造成了有学生申请才予以办理。“强势关心”为主,不够细致化,不能够针对个体予以更为细致地开展工作。这样的帮助往往会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些甚至会伤害到他们相对脆弱又自卑的心灵。

二、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1)感恩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生在受助之后是否具备感恩的意识,是衡量其人格素养的一个基本标尺。感恩是一种做人的道德,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拒绝感恩是德育的失败,是不文明的表现。通过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可以强化德育价值功能,使贫困生正确看待所受资助,怀感恩心、做诚信人,学会感恩、学会回报,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提高德育教育水平。

(2)感恩教育是贫困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可以培养他们感恩回报的观念,这种观念在实际生活中必然转化为学习和前进的动力,这就为贫困生的成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人才最重要的素质是道德素质,一个不具备感恩思想的人也绝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贫困生具备了感恩意识说明他们具备了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这就有助于贫困生建立相互信任、理解、尊重的良好人际关系,克服自卑、嫉妒、无望的不良心理和仇视、怨恨、冷漠的心理情绪,从而真正激发他们胸怀感恩之情、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本领,自立自强、奋发成才、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3)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是需要具有和谐思想的人,大学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宝贵人才,贫困生作为学生的特殊群体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对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使他们具备和谐的思想、健全的人格,怀感恩之心、存感恩之情,对于提升贫困生的道德修养有积极的影响,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三、面对现实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要从道德认知层面去教育学生知恩、识恩,让学生知恩于心。

道德认知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对外部规则的建构,是品德形成的基础。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和知晓“什么是恩?”,亲身体会和感受“恩与惠”,要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和他人对他们的恩爱,只有“知恩”,才能“报恩”,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帮助和资助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对大自然的赐予、祖国和社会的培养、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等要心存感激。班级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班会、课外活动、生活学习等主渠道,挖掘其中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把感

恩教育融入到生活实际中去;点拨学生知恩识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各种恩惠。通过知恩识恩教育,让学生怀感恩之心,产生报恩的情怀。

良好的感恩氛围对受助学生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如果感恩教育气氛不能很好地营造,生硬地针对受助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无异于给受助学生贴上贫困的标签,从而导致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对经济资助工作本身会形成不必要的障碍。所以,学校作为感恩教育的主体,应倡导各班级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主题鲜明的感恩教育,通过讲道理、明事理,把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融合,让受助学生的心灵在温馨平等、受到尊重的氛围中接受洗礼。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学校橱窗、班级板报、网络等宣传阵地,开展讲述感恩故事、创办感恩小报、设计感恩广告、编排感恩节目、举办演讲比赛、主题征文、算一笔亲情账等活动,使感恩教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排解受助学生的孤独情绪,养成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同时,学校的制度、教师的行为都会影响学生的感恩心理,尤其是作为思政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要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其感恩言行更能激发学生的认同感。所以,学校要努力营造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五恩一体的系统感恩环境,使受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和教育。

(2)要从道德情感层面去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情怀,让学生感恩于情。

情感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感恩教育的实质是一种情感活动的过程,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这是道德动机产生的基础,也是学生知恩欲报、知恩图报的情感动力,感受到他人恩惠和欲求报答是一个人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情感基础,要让学生对周围给予自己关爱和帮助的人心存感激.所以班级指导教师要通过平常的小事来进行感恩感悟、书写感恩家书、感恩宣言、感谢信等一系列教育,引发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让他们能知恩图报。

为了达到感恩成效,可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如成立自强社、爱心社、志愿者团队,让贫困生找到自己的团队,相似的经历、相同的感受,使他们易于交流,可以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缓解心理压力,获得归属感,通过学生团队的力量整合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受助学生可自己组织管理,完成岗位职责,充分锻炼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同时通过整合一些教育的关节点引导受助学生的感恩行动,如在母亲节、教师节、建党日等节日来临之际,有计划地引导或组织学生以团队的形式举行一系列感恩实践活动,用各种形式表达对父母、对师长、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养成在实践活动中感恩的习惯。

(3)要从道德实践层面去引导和实践,让学生感恩于行、报恩于举。

感恩教育要体现于道德实践中。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

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实施感恩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班级指导教师要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将感恩教育落实到行动中去,要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感恩教育要化抽象为具体,化说教为行动,就要以活动为载体,从小事、实事做起,增强其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召力。我们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感恩教育:通过组织学生清明节到烈士陵园给烈士扫墓;帮助父母做家务,节约父母的血汗钱;参加志愿者活动,植树造林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感念烈士恩情,就要发奋读书报效祖国;感念父母之恩,就要刻苦学习,珍惜父母血汗钱,以优异学习成绩回报父母;感念社会之恩,就要学会与人和睦相处,懂得回报。在开展活动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教育不是完成任务或做一两件好事,要在思想意识里渗透感恩的思想,每一件事情里渗透对他人的感谢,把感恩作为快乐的事情来做,享受付出的快乐,享受付出的牺牲,享受感恩的生活。

四、明确目标,清晰思路,拟订今后工作设想

(一)逐步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建设

1、根据国家政策和工作需求,加强资助机构建设,人员配置,力图成为中职学校资助工作新的亮点。

2、加强助学工作考核体系建设,建立激励机制,规范工作程序。

3、科学设计针对不同学生的资助方案。

4、建立学生助学金使用效率的评估和检查机制。

5、建立资助工作投诉机制,保障学生投诉渠道通畅。

6、建立专职人员学习机制,提供学习目录,指定学习内容,定期学习小结,旨在助人成长。

(二)不断促进资助及信息管理水平

1、理顺关系。加强信用会作社与学校合作,提高办理国家助学金的效率。

2、加强培训。加强对班主任及助学学生干部的助学政策培训。

3、有效监督。加强对受助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情况的监督和教育工作。

4、科学认定。改进和加强贫困学生认定工作,建立全面、准确的贫困学生数据库,实施信息动态管理,保障信息通畅、及时。

5、扩大影响。进一步加大资助工作宣传力度,扩大学校资助工作影响力。

(三)努力提升助学育人效果

针对当前贫困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自卑感、对社会和学校缺乏认同感、感恩奉献意识淡漠、缺乏诚信、缺乏爱心、对集体漠不关心、以自我为中心等思想问题,有计划、有组织的结合经济资助开展思想教育。

1、以班级为主体推进感恩、诚信教育,举办富有特色的主题活动,提高实效性。

2、以阳光助学服务中心为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及社团作用,以贫困学生为中心,将资助与育人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形成校园良好助学氛围,帮助贫困生成人成才。

资助工作中进行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感恩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备更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有利于提高受助学生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受助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同时对经济资助的长效运行有推进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胡传统美德,我们应当加以继承肯发扬。正如安东尼罗宾说: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对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恩之情。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创造各种环境,利用各种资源教育受助者从感恩父母做起,从说一声谢谢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常怀感恩之心,常修为善之德,做到自尊、自爱、自信。同时,更要教育学生,要倍加珍惜学习机会,励志成才,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报效国家,才是最大的感恩。

参考文献:

[1]李鹏昊.以人为本理念下贫困生教育工作探析[J]教学研究 2009,(3)52—53

[2]李从松 贫困对贫困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青年研究[J]2002,(2):5-9

附:翟海琴1981年2月女江苏泰兴泰兴市七圩小学

***

篇2:重视感恩教育

西和县兴隆初级中学刘畅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转变,一股股课改的热潮涌现,学生的能力和成绩并存提高,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身边每每发生的一幕却勾勒出我的思考:顶撞老师,嫌弃父母,损坏公物甚至拿营养餐的牛奶喷着玩„„难道教育缺失了感恩的成分?

教育“孝”为先,而“孝”无非是我国优良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感恩”的影子所在,笔者认为,感恩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和替代的作用,学校应重视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是心灵的净化剂

他身上不是李宁,就是乔丹,父母满身补丁;他有免费的牛奶鸡蛋面包,父母见都没见过;他的手那么的细腻,父母的厚茧刺人;他三步就坐车,父母永远“11”号„„他们还说穿不好、吃不好、歇不好,狼心面对父母及社会的恩赐,这类学生很多,不妨进行点感恩教育,用大量的现实去涂染他们的心灵。面对自己的学生,发现他们变了,端正了自己的品质素养,也懂得了生活的来之不易,达到了净化心灵的目的。

二、感恩教育是前进的动力源泉

他的父母离异了,他的母亲出车祸了,他的父亲在建筑队出事了„„很多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失去了才懂珍惜,后悔以前没听妈妈的唠叨,后以前悔敌对爸爸的教导,后悔没疼爱过父母。对有些孩子来说,失去带来的挫折成为了他们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学会了用感恩去对待另一位亲人,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学习。而部分单亲的孩子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我们应该用一颗爱心去择时择机教导他们,让他们从感恩中挖掘自己的人生挫折,使之变为一种前进的动力源泉。

三、感恩教育是传统美德的多元化体现

老师批评,手插裤兜头朝天;同学之间不看自己有什么,嫉妒别人自己没什么;父母给钱送礼没感谢,还嫌少;家里来客你“老大”,不让座不倒茶;家座“四条腿”,校座“三条腿”;教室卫生三秒脏„„美德丢失的很“干净”。如果懂得感恩他人劳动、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他们能有这种举措吗?学会感恩就学会了美德。

篇3: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高校学生普遍缺乏感恩之心

由于受社会上一些消极思想的影响,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金钱至上等,有些学生功利心变得很强,造成索取意识增强,感恩意识淡漠。不少学生只注重自我感受,而不太在意对他人的感激与尊重。近年来不少大学生不顾家庭实际情况只追求个人享乐,盲目攀比、超前消费、荒废学业。不懂得感激和珍惜,不能以善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环境,不愿用自己的付出回馈他人和社会,这便是“感恩”意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

1对长辈的养育、对他们所付出的艰辛丝毫无反应

现实中,有的学生不能体谅父母的辛劳,无休止地索取———买手机、买电脑、泡网吧、下饭馆、买高档的服装等等。在他们眼中,父母是理所当然要提供给他们这些的。他们甚至会以欺骗的行为来谋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2004年底,南京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位辛酸的父亲”的信,2007年10月,东北农业大学内出现的“一封母亲的来信”,都以极为相同的形式折射出当今不少学生不愿与父母沟通,缺乏理解,对父母的感情淡漠,不体谅父母的辛劳。这样的“控诉”不只是对部分缺少感恩情怀的年轻人的谴责,也让我们看到了其背后隐藏的教育问题。

2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的冷漠

记得一位哲人曾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对他人冷漠的流行病早已侵蚀了学生的心灵,他们表现出逃避责任,对身边的师长同学缺少了必要的关爱,对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缺乏清晰的了解,更为严重的还会做出一些令人吃惊的恶性事件。闹得举世皆知的马加爵事件,正是冷漠导致的悲惨事件。此外,2005年7月,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报道了深圳歌手丛飞用义演的300多万元钱,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而自己因患胃癌晚期欠下17万元债务,患病期间受他资助现已在深圳工作的那些大学生,没有一个去看望他。在这些学生眼中,他们无视身边人的关爱,是他们不理解还是感受不到?他们怀着消极的态度对待一切,甚至会把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是有目的性,他们看不到人性的善。这种丑恶的心灵所带来的灾害是无法想象的。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当前,大学生中感恩意识的缺失比较普遍。面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孝顺和关心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很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着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

1来自家庭的原因

如今,我国绝大多数家庭只养育一个孩子,孩子从小就备受家人呵护和娇惯,形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家长不能够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诲,由于代沟、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保护过度、孩子的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平衡等因素,久而久之,容易使孩子产生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的性格,造成孩子贪图享乐的思想,认为得到别人帮助是“理应”的,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懂得感恩,毫无丁点感恩的意识。

2来自学校的原因

我国的传统教育一直存在着某种偏差,重应试教育而轻素质教育,学校把教育的重心集中在提高学生的考分上。目前,多数高校仍然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就容易造成学生精神世界空虚,不能怀揣一颗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也“重管理轻教育”,一味地追求学生出工作成绩。更让人担心的是,由应试教育衍生出来的考试文化与竞争文化盛行,这将误导孩子们对成功的认识,他们对自己获得的成功只会看到自身的努力,而往往忽视别人提供的协助,自然不会对社会与他人有一颗感恩的心。

3来自社会的原因

当今社会舆论对感恩之心的宣传严重缺失,无意中丢失了舆论引导这块阵地,更多地关注“新奇”去了,导致相当一部分青年头脑中缺少感恩观念。此外,道德败坏、诚信缺失等不良现象屡见不鲜,这使得学生不能够正确判断是与非、对与错,有时甚至出现“好”的事情被误导为“不好”,严重影响了青年人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这也从某种角度造成了感恩意识的缺失;网络这一重要传播媒介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向人们传播了许多负面新闻,这对于那些思想尚不成熟、道德有待提高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三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感恩是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中国有古语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据历史记载事例更是举不胜举,例如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费尽千辛万苦,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尽管后主“乐不思蜀”,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今,人与人之间过于冷淡,学生对“感恩”二字更是陌生。台湾著名作家刘墉也在他的一篇励志文章中,劝勉一些年轻人要心存一颗感恩戴德之心,永存感恩之情。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

感恩不仅仅是一种美德要求,更是生命的一个基本要素。因为有了感恩情怀,人们才会以诚相待、甘于奉献、相互扶持,社会才会和谐发展。

首先,推行感恩教育,是弘扬民族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受中华民族推崇的儒家思想,正是通过忠、孝、节、义不同形式反应感恩的核心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几千年来,孝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团结,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功能。推行感恩教育,就是通过引导大学生感激党和政府的培养之恩、感激革命先烈的奉献之恩、感激父母前辈的养育之恩、感激老师先贤的教导之恩、感激学校社会的关爱之恩,来弘扬和继承中国几千年优良传统。

其次,推行感恩教育,是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使然。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教我们的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更要教大学生如何做人。思想政治教育一向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为宗旨,而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进而主动去帮助别人,是大学生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模式正不断地摸索完善,学生的美德教育虽然一直都在提倡,但都似乎未见卓效,更成为教育的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

最后,推行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较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继承、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大学生作为感恩教育的主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强化他们的感恩意识,可以引导大学养成礼让兼爱、和衷共济、热爱和平的性格,可以促进团结和睦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四如何开展感恩教育

1利用校园内外进行宣传教育和开展教育活动

善于结合传统节假日、重大事件,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发现、树立感恩典型,用先进人物的优秀品德和模范行为感染和影响学生并展开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引导学生把学会感恩作为改造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内容。通过校园内外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去感受去体会,对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更具长远意义。笔者认为单纯的教育活动不宜过多,否则没质量,这样也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和麻木,有实质性有针对性开展活动,才能让学生参与后由衷地感受到大爱的伟大。

2推崇创新型感恩教育

在面对四川地震救援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性,心理学也逐渐被世人关注。笔者认为,心理学对一个人的影响会是巨大的,特别是对高校学生而言。这就使德育和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更加有效。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全员参与、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方式,并充分注意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在紧张学习中不忘感恩,在成长进步中牢记报恩,教育学生如何识恩、知恩、施恩,成为传承中华文化、铭记知恩图报的新时期人才,也以此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融洽人际关系和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96.

[2]晴雯让.关于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的思考[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

篇4:重视感恩教育 懂得知恩图报

一、了解感恩教育

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说白了就是知恩图报。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式与方法,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的学生或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只有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才会理智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挫折,才能从容地面对一切思想上的是是非非,才能带来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感激,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报。一句话:感恩即善待了别人快乐了自己。

培养人的感恩的心,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是不可缺少的一步,这是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情感教育切入学生的个体心理世界,激发个体心灵共鸣,促使学生对某些事件产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强化他们的感恩心理,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他们道德情感的教育方法。

二、开展感恩活动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胸怀;“恩欲报,怨欲意,报怨短,报恩长”的经典诗句,都集中反映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学校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阵地,教育工作者应当成为文明传播的使者,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感恩,让感恩教育成为学生重要的必修课。孩子只有将道德原则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自己的原则,才会越来越少地依赖成人给予他们的道德引导;反复将道德行为付诸实际行动,德育目标才会实现。正如亚里氏多德在两千年前所指出的“我们反反复复地做,就习惯成自然了。”因此,结合开展的感恩教育,筆者在班级中又开展了一系列的感恩活动。1.以感恩为主题制作手抄报、黑板报。2.向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帮助过自己的人写感谢信。3.结合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重大节日自制亲情卡或小作品赠送父母、老师、同学,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4.开展我爱我校活动,如为学校捐赠图书,粉刷学校墙壁。5.开展“服务群众,回报社会”主题实践活动,如利用节假日清扫街道,到敬老院关爱孤寡老人等。6.利用校内宣传手段开办“中华传统美德”和系列讲座,举办“我过孝敬曰”征文和演讲比赛。通过开展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德育活动,晓之以理抓外律,动之以情重内修,逐渐唤醒一颗感恩的心,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三、学会感恩图报

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而吐露新芽,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雪花为了感激冬的到来把大地母亲银装素裹。自然界尚且如此感恩,人更应该具有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渡过难关;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激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教会学生心存感激,那么孩子们就会多一分宽容,多一分自律,多一分热情……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喝水不忘挖井人”羔羊有跪乳之恩。一个人首先要学会孝敬父母,教育学生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热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小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如我国著名的女作家毕淑敏,她就是一个把母亲永远放在首位的孝顺女儿,她曾经说过:母亲无小事。当她从西藏调回北京工作时,买了房子后,她把最大的那间留给母亲,并把墙壁涂上母亲喜欢的颜色。其次我们要教育学生尊重老师,对老师有礼貌,我们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伟人、名人作典范,教育学生理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如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对他的小学老师徐特立说过这样的话“过去你是我的老师,现在你也是我的老师,将来还是我的老师”,他也会在佳节时送上对老师的一分深深感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他对异国的老师——藤野先生也有着深深的感激之情,他自己的书房墙上一直挂着老师的相片;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曾两次获诺贝尔奖,但她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时也会用一束鲜花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最后,我们要教育学生把爱父母、爱家庭、爱师长的情感扩大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的崇高境界,对他人的帮助怀有感激之心,教育学生懂得只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发现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怀着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人朋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的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因为孩子们心存感恩,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沟通多了,关系更融洽了;因为心存感恩,师生之间的欢声笑语多了,关系更亲密了;因为心存感恩,教室的地面和讲台变得更干净了,班上的劳动工具也摆放得更整齐了,学生之间的关心和尊重也多了。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感恩与图报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道德准则,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恩不报非君子”,不会感恩,不愿意感恩或者知恩不报既是缺乏修养、自私自利的表现,又是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现。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自己是受恩惠的,由此产生回报恩情的一种冲动,懂得对生活和对别人心存感激,学会理解关爱他人,通过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图报”能力,使其学会如何去报答父母、老师、朋友、他人、学校、国家和社会。

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在学生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感恩于赋予自己生命的父母,感恩于给予自己知识的老师,感恩于帮助、关心和爱护自己的那些人,感恩于祖国,感恩于大自然……这样就在学生的心灵中播种了爱心和希望,消融了许多的不满与不幸。当学生再把这种感恩之心付诸行动,并长期地坚持下去,我们就收获了学生高尚的品格,实现了我们的育人目的。

篇5:重视家庭教育

------莱阳市照旺庄中心初级中学年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一、确立家校共建的教育理念

十九世纪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有句名言:“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哈佛中国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同样认为:家庭是素质教育场所的第一选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学校是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我校一直将家庭教育工作列为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环境,增强了教育合力。家长学校建设不断走向规范化、系统化,为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健全家校结合的教育网络

1、建立宝塔式的组织网络。

首先成立家庭教育委员会,委员由学校主管领导、家长代表、校外辅导员和政教处教师代表组成。其职能是研究家长学校整体工作规划和家教实践中的问题,协调、组织与指导家长学校的工作。这个组织不是松散的集合体,而是以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实现教育的合力为宗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其次,各年级设立家长分校,各班建立家长委员会,其职责是贯彻落实家长学校计划,针对各年级、各班家长与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2、建立系列家长学校管理制度。

为了使家长学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依据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系列管理制度,例如研讨会制度、家长培训制度、表彰优秀家长制度、开展专题研究制度、家长学校考核制度、家长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制度。

3、定评价标准,规范各年级家长分校的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保证家长学校的质量,学校家教委员会制定了家长分校工作考评细则。包括评价指标、评价要素及权重。其中评价要素的内容包括:家长签到纪录、年级组长讲稿内容(家教知识、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本年级学生思想状况、心理状况、教该信息等)、班主任讲稿内容、活动特色;还对各年级家长分校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各分校要有计划、有总结、有典型材料,每次活动有授课人、有主题、有教案;另外,环境布置要体现主题等等。

三、实施多育并举的家教模式

1、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

每学期两次学校都会发出关于“家长开放日”活动的邀请书,受到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到教室听教师的公开课,和学生一起参加“国旗下宣誓”活动,让家长“走进班会“,让家长欣赏自己子女的文艺演出……

2、开展评选“优秀家长30强”活动

为了提高广大家长科学育子的水平,研究家教中的热点和难点,将家长点滴、零散的教子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减少家教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每年在全校学生家长中开展“教子艺术”征文活动。其中有谈教子经验的,也有谈教训的,还有谈针对家教中的难点提出自己的思考与探讨的。为了将家长的教子经验及时进行交流,每年开展评选“优秀家长30强”的活动,并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向获奖家长颁发了证书,请家长介绍经验。会后,家长反映强烈,认为这些家长讲的是家教实践中的切身体会,针对性强,有典型性,易懂、易学,非常好。

4、感人至深的“亲子活动”

今年“五〃一”长假,我们要求全体学生围绕“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这个话题,给父母写一封信,并让父母阅读、签名、留言,以达到两代人的理解、沟通,许多孩子含着泪水给父母写信。这次书信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在家长会上宣读了两封学生的信和两篇家长在孩子信上的感想,许多家长听了都泪流满面。

四、开展多元互动的家教形式

如何让家长参与教育的过程?如何营造家庭、社区的全程育人环境?如何为学生求知、做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尽可能多的实践和空间?我们非常重视开展多元互动的家教形式,达到家长与学校沟通、合作,共同优化育人环境的目的。

1、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如何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呢?从目前的形势看,除了学校自身的理念在变化外,学校的外部环境也在变化,所有社会中的风浪都会对学校产生影响,不良因素时刻在侵蚀学生,因此,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用家长的现身说法教育学生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第一,邀请家长参加主题班会,家长既是听者又是活动者。不少家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当前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剖析。今年5月中旬,初二年级以“诚信” 话题举行主题班会,邀请家长一起参加。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共同营造诚信氛围,共同创建诚信社会。

第二,邀请家长参加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学校每次举办的大型活动我们都要请家长参加。2017年元旦,我校举行了“张扬学生个性演唱会”,展示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邀请部分家长一起观看,既让家长看到了孩子的杰出表现,又让家长在美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2018年春季田径运动会等等,家长都对自己的子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为家庭教育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定期召开家长会。

每学年都要召开四次家长会,期中两次、期末两次,每次家长会都由家长唱主角,主题紧紧围绕学生做人、成才、素养。家长会上既有学生成绩突出的家长介绍经验,也有家长谈自己孩子素养的提升,同时科任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不单单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谈及更多的是孩子方方面面的进步与提高,还有班主任的家教知识传授。使 每一次家长会都是交流会、恳谈会、会诊会,缩短了学校与家长间的距离,发挥了老师与家长相辅相成的教育作用,深受广大家长的好评。

3、组织家长参观学生宿舍和食堂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伙食跟不上,经常送好菜到学校,不利于学生形成艰苦奋斗的精神,有些家长担心子女洗衣服会影响学习,就经常把孩子的衣服拿回家洗,不利于培养孩子以“辛勤劳动为荣”的习惯。我们组织全体家长参观了学生宿舍和食堂,使家长认识到从小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性,并为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感到高兴。现在,再也没有家长来学校帮子女洗衣服了,使学生将劳动观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融入生活中,变成自觉行为。

4、家长、学生共同参加德育实践

每年三月份,我校都会组织部分学生到照旺庄镇敬老院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和老人谈心,给老人梳头,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品质,组织学生到校园周边打扫卫生,其中邀请家长和学生参与了“我为校园添一片绿”植树活动,“我为家乡文明环境出一份力”、“我为亲人献一份爱”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既让家长为学生做榜样,促进价值哪个提高自身素质,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热爱人民,奉献社会的品德。

5、班级QQ、微信群搭建家校互动新平台

每个班级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引领下,建立了班级QQ群。促进老师和家长,家长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互动,搭建起家校互动的新平台。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问题的归纳和梳理,有针对 性地引领家长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同时,家长能够从群相册和群文件中及时了解到学校、班级和孩子的最新动态,有的教师还定期组织QQ群论坛,引领家长针对近期关注的问题参与讨论,共同学习和提高。

6、坚持家访常态化,用真诚换支持,用耐心换诚心。

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每位教师每个学期根据学生的情况有计划地进家访,在家访时要求教师做到“两不”和“三要”。即:家访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要有针对性;要主动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联系;要与家长一起分析原因,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家访时,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家教的方法、学生的特长、发展优势、教师的期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及打算。

7、家教文摘、论坛引领家庭教育理念的学习

为了开拓家校沟通的新渠道,学校推出《教育,从家庭开始》文摘小报。小报内容以名家的家教文章摘录为主,每学期办3-4期,免费发放给全校所有学生。家长阅读后可以反馈意见,学校将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回收。这一举措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家长身先垂范,潜移默化,和学校共同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责任。

篇6:重视家庭教育

重视家庭教育,建设好未成年人教育第一课堂

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德育教育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对家长的教育培训,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家庭教育夫妻配合是关键,学校要实施家长素质工程,夯实家庭教育基础。引导家长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做表率,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一是创办特色家长学校。通过整合学校、机关、企业、社会资源,创办系列家长学校,组建家庭教育专家咨询团,建立集咨询、活动、指导、培训、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利用“教育咨询站”、“校长连心桥”等形式,实施家长与孩子“共识、共享、共进”教育,建立起家庭教育互动网络体系;二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建立“成功家教”报告团、“真情家教”讲师团,通过面授与函授、大课与小课、走出去与请进来、当面交流与书面交流、学校资源与社区资源结合,进行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和培训,以“学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为主题,让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和教学活动,激发家长的德育主体意识;三是创建学习型家庭。唱响“学习从家庭开始”主旋律,分层次设计智慧家庭、温馨家庭、民主家庭、特色家庭、诚信文明模范家庭等类别,组织每年评选学习型家庭活动,为未成年人树立文明、诚信榜样,让他们从榜样的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开展“书香家庭亲子读书主题活动”,家长与

孩子共读一本书,撰写读书心得,推动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使之与学校德育工作相得益彰,共同提高。家庭是人们最早接受道德教育的地方,高尚品德应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规范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形成好的家风。

篇7:重视美术教育

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

【关键词】 轻松 特色 地盘化教学 速写画得逼真 客观

任教期间,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其实是他们不了解,教改后的美术课被定为文化课,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美术教师不仅要有专业方面的技能,同时具备渊博的知识,以便于学科渗透,还要保持学生个性的发展极大的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才能胜任。

其实,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

我一直在思考,绘画不一定要像照片一样,关键是有自己的特色和真实的感受,这样的作品才有艺术价值。

那么怎样关注美术课堂教学呐?

一、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特色教学

我要求学生看镜子或照片,摸一摸自己的脸,了解自己的特征,画一张有想法、有风格的表达“内心真我”的自画像,这一下,连那些平时画得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了,他们肆意涂抹、尽情挥洒,一个个仿佛都成了艺术大师,画出各种各样“野兽派”、“印象派”、“写实主义”、“立体主义”的作品,并且自豪的宣称:“瞧!这是内心的我!”、“这是想象的我!”“这是未来的我!”我趁热打铁,以“个性真我”为题,让他们在投影仪上展示作品,简要介绍自己作品的特色,一时间,学生们争先恐后、热闹非凡……

从这以后,嘲笑别人作品的现象少了,自我欣赏的多了,在课堂绘画练习时经常发现学生们进行“艺术交流”。

二、用“地盘化教学”形式入手进行鼓励创作。

本着爱护、宽容、信任、帮助的原则,引导学生用信心架起成功的桥梁,让学生在艺术课中发现自己、发挥自己、发展自己,借一句广告语说――“我自信、我成功!我的画面我做主,”打造风格独特的绘画作品。

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

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三、坚持“以活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 美术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然而,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支配下,多数美术教师仍然未能摆脱传统教学的“大框架”。

如:在美术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片面强调技法、技能训练;或过分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等等。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应该使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金子”,而应是“点金术”。

所以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不能忘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即在引导学生学习“双基”的基础上,让其认真仔细地去体验生活,观察事物的特征,描绘自己的感受,从而达到开发智力、培养审美、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能力的目的。

所以,面对目前美术教学的状况,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学会在活动中绘画,在参与活动中发现创作的乐趣。

“以活动促发展”的主张是活动教学的立论基础和实践切入点,是活动教学的灵魂。

它重视活动的独特价值,强调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张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

人的发展是在主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相互作用的中介便是主体的活动,正是主体积极主动的活动推动着主体发展的进程。

对学生的发展来讲,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学生主体自觉参与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来实现。

惟有活动,才能提供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惟有活动才能实现多种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确定性的转化,发展只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才有望实现,为此,教育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创造出学生的真实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去创作美术作品。

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主动发展。

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主动学习、主体实践为特征的方法论体系

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用生动的语言架起桥梁。

教学中可用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在课堂,注重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不是任务,是一种享受。

四、多方位重视美术教学活动。

从学校的现状来看,其突出表现为:学校领导重视文化课而忽视美育的现象依然存在,使美术教学改革存在着严重的阻力,再加之美术专业教师师资不足,教师外出学习参观机会少,创作时间紧,很难实现美术教学的目标;最后,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面对这种现状, 要重视美术教育,美术教师不管学校重不重视,首先要自己重视,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努力去慢慢改变,让学生或者下一代,能拥有良好的艺术教育而努力,要重视教学手段,不断学习为美术教学艳阳天的到来,做好知识储备。

五、美化育人环境,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前提。

学习环境对学生心理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美好的学习环境,会使心情愉悦,激发学习兴趣;恶劣的学习环境,会使学生心情沉闷,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通过美化育人环境,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六、以最简便的绘画形式速写激发兴趣。

速写顾名思义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

一般我们认为素描是训练造型的基础,而速写往往被忽视为画素描的附带行为,甚至有些人觉得画不画速写是无所谓的事情。

实际上,速写既有其在语言、手法上的独特性,同时又具备与其他艺术门类相互渗透的可能性;它既是造型艺术基础能力的一种训练手段,又是一种独立的造型门类;既可以被当成名词,指速写作品,又可以作为动词,指绘画的一种行为状态,一种绘画能力的实施过程。

我们翻开国外大师的素描集,很少能见到用较长时间画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即兴之作。

有的是为创作收集的素材,有的是画家情绪、生活的记录。

速写画得逼真、客观。

学生容易接受速写教学。

教师说明速写是艺考的基本科目也容易受到学生重视;再者速写不仅要求对事物仔细观察,也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收集大量素材,加深记忆力和默写能力。

也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贴近生活,热爱生活。

教育本身也是一门艺术,艺术在于创新。

教学方法和模式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要因学科的不同而不同,因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叶圣陶先生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由小学升入初中后,升学压力也更大了。

不少学生往往顾此失彼,这样像山水画教学这些模块就很难开展,一是笔墨纸砚等学具很难一下备齐,二来对毛笔的掌握也需要一定的连续时间,否则笔都拿不稳。

这时我就让学生用铅笔以速写的形式来画山水。

(一般学生都有2B铅笔作标准化试题),再结合一些范画和优秀学生作品,然后同学们体悟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山石树木。

于是,原本在这类课上因为没有学具或用不好毛笔而显得无所事事的学生都能动笔作画。

这样养成了习惯,在上诸如手工课(如纸雕塑),没有刻刀、硬纸的同学就会自觉地照着课本中的雕塑画速写。

这样不管上什么内容,教具、学具是否充分,课堂上都充满着一种积极学习的气生活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源泉,大千世界、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要抓住瞬息万变的世间万物,画家就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迅速描绘的造型功底,速写是画家迅速捕捉描绘对象的最简单、最便捷的基本方法。

速写的时间可长可短,工具简单,易于携带,便于操作,只要有笔、有纸,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画速写。

它能让学生迅速地接近生活、融入生活,为以后的创作起着极大的辅助作用。

同时,速写可以强化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在研究、再现、记录速写镜像的同时,画者、描绘物与画面往往是合为一体的。

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在高速发展,速写的部分记事功能被照相机替代,但通过现场描绘来创作作品与临摹照片的区别相信每一位美术工作者都有所体验。

同时,通过速写,能让学生抓住瞬间的感受和印象,培养训练学生眼、手、脑的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欣赏水平,并锻炼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坚信,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以上都是我要努力去做,为我成为一名出色合格的美术教师打基础!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即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相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都是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尹少淳.初中美术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8:重视教育的衔接

一、妥善解决前教育与当前教育不对称问题

每个学生都是前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果,前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基础。当前教育是否有效,与前教育有很大的相关性。学生的前教育和当前教育,由于众多原因,会发生不对称、不衔接的问题。小林的问题,从侧面看,就是在前教育中,小林形成的行为方式与当前的班级教育不够对称。根据小林的行为表现,我们可以推断小林的前教育(家庭教育或班级教育)比较重视关爱教育。或许在他过去的班级里有相关制度,如鼓励对同学生日或节日表示祝贺,对患病同学实施慰问和帮助,等等;或许小林的父母教育他要友好地对待同学。总之,小林认同同学间的互相关爱,但是目前的班级教育与前教育不对称,这使小林成了另类。

其实,前教育与当前教育的不对称问题,在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因此,无论实践还是研究都要重视教育衔接,如,将学段和年级的教育衔接作为研究课题,要求起点班级的班主任家访率为100%,等等。同时也要重视德育碎片化的问题,因为德育越是碎片化,越容易出现前后教育无序、杂乱的状态。有经验的班主任特别重视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前教育,确保当前教育能与前教育建构衔接、提升的关系,确保学生的品行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二、实施具有针对性、发展性教育

学生处在道德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要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重要的是通过对学生问题的甄别,客观地对学生所处发展阶段做出判断,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把学生问题回归到“阶段性不足”,即学生的大部分问题是其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使然。面对小林的问题,班主任不妨尝试做好如下工作:

1. 启发班干部以全体学生名义,真心实意给患病中的小林发一封慰问短信

这既是班级集体的应有之职,也是关爱他人的必要之举。为了做好这件事,可以不让其他同学知道目前小林的情绪,免得引起部分同学的抵触情绪。以后,班主任要在合适的时候使之成为班级制度。

2. 对小林进行个别化教育引导,促进小林的道德成长

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问题:

其一,按照科尔伯格的研究成果,小林目前道德发展处在“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换阶段”,处于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逻辑是,“所谓对的,就是能够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按照具体交换原则作公平的交易”。小林认为,他对同学进行了真诚的慰问和问候,同学也必须这样对待他。王老师需要启发、指导他发展到新的道德阶段。在肯定小林关心同学的同时,让他知道关爱、友善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值得传承与践行。同时要让小林知道,真正的道德行为,应该是一种规则、责任和自觉,应该持之以恒、不求回报。

其二,按照上海的行为规范教育条例,初中后期和高中阶段的行为习惯教育要注重道德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行为习惯教育中,由简单地守纪、守规,提升为对他人尊重、为善等道德品质。

三、提高教育衔接自觉

德育其实和教学一样,都有其内在的教育要求。《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德育的三大任务,首条就是完善德育内容体系,要求“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分别突出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理想信念的教育重点,形成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教育序列”。作为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一定不能忽视教育的递进和衔接。

1. 班主任掌握学生前教育成果的一般要求

首先,要充分运用学生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成果。关于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已有实证并详细阐述,如皮亚杰、科尔伯格等研究者普遍认为,儿童的道德始于“他律”阶段,即他们毫不怀疑并遵循来自父母和教师的道德原则和观念。第二个阶段是“社会秩序”阶段,儿童终于明白道德原则不是来源于个人的意志,而是来自社会,他们开始理解道德行为的目的和要求,并根据要求行事。第三个阶段是“自律”阶段,个体以学会自己思考道德问题并主动按照思考的结果行事。一般而言,重视这些成果的班主任,就会大大增强工作的自觉性。

其次,要增强理解学生道德实际的紧迫性。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已成为德育效果最重要的指标,其前提是是否了解、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方式很多,如访谈、调查、材料分析和行为观察等等。教师需要突破的是怎样理解学生。如小林因为同学没有发出慰问短信而拒绝上课,这确实是问题。但这一问题和学生的众多问题一样,应该获得合理的解读,即理解为,处在某一道德发展阶段的学生必然会发生的问题。每个学生都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班主任不必将其复杂化。

2. 重视学生前教育与当前教育的对接

上一篇:最新控烟制度下一篇:健康言语家庭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