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要有爱心

2024-05-07

班级管理中要有爱心(精选10篇)

篇1:班级管理中要有爱心

班主任工作论文:班级管理要有爱心、责任心

班主任工作论文:班级管理要有爱心、责任心

魏寿兴

(青海省大通县第四完全中学)

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品德如何,学习成绩的优劣,纪律的好坏,多半是与班主任的工作紧密相连的。要当好班主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的班风、学风及精明、强干的班干部队伍,离不开教师的严、爱与家长的密切配合。

一、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一个班级的学生能否健康快乐地成长,主要是看他们的精神面貌――班风、学风的好坏!因此班集体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严格的.制度和纪律,正确的舆论与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1.经常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集体,需要有一个自己的规章制度,并且能够公平严格的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小学生做出了详尽的规定。教师应该在班会的时候,把这些规则详尽地解释给学生知道。应该让学生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做什么会得到表扬,做什么会得到批评。

2.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教书育人也是学校的责任。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我国现在也在实行以德治国的方针,因此我们在学校一定要注重这方面的教育。

二、培养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需要培养和使用好班干部,这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班干部能不能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能否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关键在于班主任对他们的正确培养和指导。

1.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的交流,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根基。而且做班干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心。选择班干部也是体现班级选举的一项重要活动:(1)要选择各方面比较优秀的榜样人物。(2)要选择学生中威望比较高的学生。(3)要选择对于班集体有热情,愿意做奉献,去维护班级的学生。

2.选举了班干部之后,教师还要做好正确的指导工作。因为学生在一个小集体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是家庭教育无法涉及的。而且学生也要尝试融入这个集体中,成为集体的一员。

3.做班干部的坚强后盾。班主任要积极调动全班学生支持和配合班干部的工作,这是培养优秀班干部的最佳途径。作为班干部,难免会面对委屈和困难,甚至会有误解,所以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精神支柱。

总之,凭着纯洁善良的爱心,凭着一丝不苟的责任心,凭着真心诚意的信心,就能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更应该润物细无声,从细节去打造自己的品质。

篇2:班级管理中要有爱心

文/胥阳

泰戈尔曾经说过:“伟人多谦虚,小人多骄傲。”谦和与高尚是近邻,谁越谦和,谁也就越接近高尚。谦和像一件神奇的衣裳,谁穿上它,谁就会变得更加俊美。而班主任放下架子,就是要使自己变得谦和,这样才能在班级管理上和学生同甘共苦,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大家庭,让学生喜欢班集体。

一、放下“架子”,做有亲和力的班级管理者

“摆架子”是指在生活中喜欢装腔作势,有意显得威风、了不起的样子,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处处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居高临下。在学校,很多班主任喜欢“摆架子”,甚至把这种“架子”当作管理班级的重要手段,认为学生只有“怕”你,才会听你的话,于是他们在学生面前颇有威风,让学生天天“提心吊胆”。其实,如果我们班主任不乱摆架子,亲和一点,更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护。

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受系里的委派负责接新生入学。有一个刚刚报到的小学弟,带着一大堆行李来到了本系的一楼楼道里时,突然想上厕所,这时看到楼道里有个老头儿,就叫住他并让他帮忙看一下行李,老头儿似乎很忙,但是没有拒绝,默默地替这个新生看着,直至这个新生从厕所里出来。

后来这个新生才知道为自己看行李的人竟然是外语学院英语系的系主任,简直有些惊呆了。那一刻,他对我们系主任肃然起敬,后来他努力地学习,并积极地竞选系学生会委员,为英语系的学生会工作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或许在某些人看来,系主任是一个系里的举足轻重的人物,怎么能替一个小小的新生看行李,如果换作自己,说不定要痛批这名学生一顿,然后拂袖而去。但是这位系主任并没有摆领导的“架子”,反倒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并用自己的行为感染了学生的行为。

事实上,我们班主任放下架子丝毫不会影响自己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反而会让学生更加尊敬我们,让学生觉得班主任与自己走得很近,那种感觉更会被学生所珍惜。因为那证明班主任信任自己,认可自己,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激励,会让学生对班集体更有热情。“伟大”来源于对待“小人物”上。班主任与学生是平等的,虽然身份不同,但是人格没有贵贱之别,谦和地对待自己的学生,能够增加自己的威望和影响力,会让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热情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积极建设自己的班集体。

心理学家说:“每个人其实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潜意识当中都在强烈地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过分表现的高他们一等,就是在无形中对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带来伤害,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排斥心理甚至是敌意。正如希腊学者希尔泰所说:“傲慢始终是与相当数量的愚蠢结伴而行。傲慢总是在即将破灭之时,及时出现。傲慢一现,灾祸必至,谋事必败。”所以说,班主任如果想真正管理好班级,必须放下“架子”,培养自己的亲和力。

二、放下“架子”,将命令口吻变成商量语气

班主任在分配任务时,要使学生能够非常愿意、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最重要的是要在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建立双向的,心与心的契合、沟通。如果你懂得用商量的口吻和学生交谈,给学生安排任务,那么学生不但会高兴地接受,还会快乐地按照你的指示去做好。因为从你商量的口吻中,学生能感到他们得到了班主任的尊重,班主任是信任他们的,是非常看重他们的想法的。

吴老师作为高三2班的班主任,在班级活动方面一直都是“大权独握”,他决定了的事情,任何人不得更改,他觉得学生不对的地方,学生必须改正。一次,年级要举办“一二·九”大合唱比赛,文娱委员把同学们对此次活动的设计汇报给她,可是她发现学生的设计方案和自己的想法有很多出入,就直接对文娱委员说:“去,把这个地方修改一下,还有这、这和这。”吴老师自己是根据一个老师的经验所进行的分析,认为自己懂得其中的关键,她提出的修改意见不能被怀疑。

可是文娱委员却感到莫名其妙,因为吴老师并没有告诉她为什么同学们的设计不好。所以她只好鼓足勇气问吴老师:“老师,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啊?您能帮我解释一下吗?”没想到,吴老师一脸的不高兴,冷冷地说了句:“叫你怎么改就怎么改,哪有那么多解释啊?”

当时文娱委员非常委屈,更加失望,她觉得班主任根本就不尊重同学们的创意,在活动中根本就不能体现出学生的内心的想法。在如此情况下,文娱委员第二天就跟班主任说她不想负责这次活动了,因为同学们都不理解。

让学生做事时,千万不要表现出“命令”的姿态,更不要以为只要下达命令就没问题了。作指示、下命令是必要地,但要注意用商量的语气去下达命令。比如,班主任可以这样说:“你看,如果这个地方这样修改一下,你觉得效果会不会更好一点?”同时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用商量的语气和学生对话会使他们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并虚心改正自己的错误,同时也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这样他们才会乐意听从班主任的意见,乐意为班级服务,而不是用抵触的情绪敷衍你的命令,应付你交给他们的任务。

班主任对班级很多的事情都拥有决定权,但如果总是独断专行,难免显得太过主观,不容易得到学生的拥护与支持。如果班主任善于征询学生的意见,就会给学生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会增强班主任的影响力。

三、放下“架子”,不要随便对学生说狠话

身为班主任,一个班级的总负责人,可以说是一个班级的最重要的人物,“手握重权”,难免会一意孤行。一旦学生违背了什么守则、常规之类的,犯了什么错误,班主任都可能很生气,甚至大发脾气。此时,有的班主任没有做深入的调查分析,不懂得体谅学生,就对学生说一些诸如“你再……我就……,如果……你就别……,你脑袋不好使啊?!”等等有伤学生自尊的一些话语。

其实,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学生也不一定服气,没准还会在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变得忧虑不安,也让班主任自己在学生心目中失去了威信和影响力。长此以往,学生会和你越走越远,慢慢地,你会发现学生和你自己有了距离感、陌生感。

名老师是高二3班的班主任,脾气有些暴躁。班级学生经常看到他在办公室里对犯错误的同学发脾气,动辄扬言要找家长。一开始学生们听他这样说都挺害怕的,生怕家长知道后会批评甚至责骂自己,于是在班级的时候都非常小心,诚惶诚恐、患得患失,担心犯了错误。

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们逐渐发现爱发脾气、爱对别人说狠话,是名老师的“日常习惯”,他就爱唠叨个没完没了,他只不过是说说而已,此老师并没什么“真材实料”。于是学生们摸准了明老师的脾气后就不再害怕他的威胁、狠话了。(班主任工作心得)名老师看到学生们有时候根本不听他的话,就更加生气,更加恼羞成怒,发更大的脾气,说更狠的话。可是明老师越这个样子,学生们对他越反感,更不用说树立自己的威信了。

学生们马上要升入高三了,学校认真研究了3班学生对名老师的意见,并进行了深入调查,经校长室研究后,没有让名老师继续担任该班班主任。当这一消息传到班级,同学们没有丝毫不舍之意,甚至欢欣雀跃起来。

与学生沟通,首先要尊重学生,要礼貌的对待他们,这是班主任树立良好形象,树立自己威信的重要方式;其次,要言之有理,而不是乱说一气,更不能说狠话、发脾气。一旦你对学生说了狠话,就证明你与学生的沟通是失败的。学生表面上害怕,内心实则不服,心想:你没有理才说狠话。这样学生会对你更不尊重。以后你安排各种活动,学生们更不会配合。当你对某个学生说狠话时,不仅这名学生听了感到难受,伤心,其他学生听了心里也不是滋味。因为其他学生总会想:哪天你会不会用同样的狠话说他们。这极大地伤害了更多学生的感情。

事实上,对学生说狠话是一种威胁,可以视为对学生的不尊重,甚至是侮辱学生。当狠话成为一种习惯,学生们就会对你失去信任,慢慢地不再相信你说的任何话。你的威信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殆尽。狠话不中听,更不中用,想真正得到学生的信任,就应该和他们真诚沟通,以理服人,而不是以权压人。

四、结束语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芦苇的吟唱——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细思碎想》一文中提出:“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的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果放不下“架子”而进行“管制”色彩的教育,必然会剥夺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剥夺了作为“人”的生命发展的自由和自然性。这种管理必然是一种创造师生矛盾的管理,也把教师从“灵魂工程师”的角色悄然转化成了冷酷的“监工”,学生怎会发自内心的理解你,尊重你。

篇3:班级管理要有爱心、责任心

一、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一个班级的学生能否健康快乐地成长, 主要是看他们的精神面貌———班风、学风的好坏!因此班集体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严格的制度和纪律, 正确的舆论与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1.经常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俗话说,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作为一个集体, 需要有一个自己的规章制度, 并且能够公平严格的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小学生做出了详尽的规定。教师应该在班会的时候, 把这些规则详尽地解释给学生知道。应该让学生明确, 什么可以做, 什么不可以做, 做什么会得到表扬, 做什么会得到批评。

2.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教书育人也是学校的责任。所以,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我国现在也在实行以德治国的方针, 因此我们在学校一定要注重这方面的教育。

二、培养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 需要培养和使用好班干部, 这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班干部能不能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能否出色完成本职工作, 关键在于班主任对他们的正确培养和指导。

1.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 还有助于学生的交流, 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根基。而且做班干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心。选择班干部也是体现班级选举的一项重要活动: (1) 要选择各方面比较优秀的榜样人物。 (2) 要选择学生中威望比较高的学生。 (3) 要选择对于班集体有热情, 愿意做奉献, 去维护班级的学生。

2.选举了班干部之后, 教师还要做好正确的指导工作。因为学生在一个小集体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是家庭教育无法涉及的。而且学生也要尝试融入这个集体中, 成为集体的一员。

3.做班干部的坚强后盾。班主任要积极调动全班学生支持和配合班干部的工作, 这是培养优秀班干部的最佳途径。作为班干部, 难免会面对委屈和困难, 甚至会有误解, 所以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精神支柱。

篇4:班级管理要有爱心、责任心

一、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一个班级的学生能否健康快乐地成长,主要是看他们的精神面貌——班风、学风的好坏!因此班集体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严格的制度和纪律,正确的舆论与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1.经常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集体,需要有一个自己的规章制度,并且能够公平严格的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小学生做出了详尽的规定。教师应该在班会的时候,把这些规则详尽地解释给学生知道。应该让学生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做什么会得到表扬,做什么会得到批评。

2.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教书育人也是学校的责任。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我国现在也在实行以德治国的方针,因此我们在学校一定要注重这方面的教育。

二、培养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需要培养和使用好班干部,这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班干部能不能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能否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关键在于班主任对他们的正确培养和指导。

1.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的交流,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根基。而且做班干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心。选择班干部也是体现班级选举的一项重要活动:(1)要选择各方面比较优秀的榜样人物。(2)要选择学生中威望比较高的学生。(3)要选择对于班集体有热情,愿意做奉献,去维护班级的学生。

2.选举了班干部之后,教师还要做好正确的指导工作。因为学生在一个小集体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是家庭教育无法涉及的。而且学生也要尝试融入这个集体中,成为集体的一员。

3.做班干部的坚强后盾。班主任要积极调动全班学生支持和配合班干部的工作,这是培养优秀班干部的最佳途径。作为班干部,难免会面对委屈和困难,甚至会有误解,所以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精神支柱。

总之,凭着纯洁善良的爱心,凭着一丝不苟的责任心,凭着真心诚意的信心,就能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更应该润物细无声,从细节去打造自己的品质。

篇5:作文中要有细节描写”

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是最有表现力的手法,是构成一篇最有生命力的文章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分很多种,比如说: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环境烘托等等。

文章有了细节的描写,就显得血肉丰满;文章的主题思想就更加鲜明突出;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就和盘托出。所以说这是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感悟能力的平台。

但细节的描写最容易在小学生作文中被忽略,被掩盖。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把细节描写的作用发挥出来,让它在文中闪耀“裙袂飞扬”的风采呢?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点来谈谈。

(一)、开篇欲语“景”有调,情到深入“景”来抒

景色描写不单只是单纯的景色描写,不单只是画面美的呈现。实际上还是情感表达的依赖,是情感的载体,是一个心理事件与感觉奇特的结合物。只要引导学生有效地结合在叙事文章中,这种效应的产生将不言而喻。

首先,开篇欲语“景”有调,就是说在文章事件的维幕未拉开之前,用景色描写点染气氛。

例如,苏教版语文第十册《16 爱如茉莉》一文的开篇就这样写到:那是一个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忽然对在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母亲问道:“妈妈,你爱爸爸吗?”

《17 月光启蒙》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22 大江保卫战》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转变成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很显然在第一个例子中“橘黄色光影”短短的一句,渗出了一个美妙温馨的境界,这个开篇与下文中叙写的母亲与父亲那种平淡无奇而又深刻的爱情增添了不少神韵。同时,一种幸福之感也油然而升,流溢全篇。同样,例2中所描写的“星星”、“月亮”、“篱笆小院”等景物不仅呈现出了画面美,更重要的是一下子就让人感到童年记忆的美妙、童年往事的深刻,“美好”两字流动心间。这两个例子的开篇点景,渲染了全文的氛围。从一开始就让幸福美好与温馨之感辉映。而例3的写景,更不言而喻,一种紧急、千钧一发的危急境况直面而来,一股“刻不容缓”的局势弥漫全文。

以上的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了,叙事文章的开篇恰到好处地用景色描写点染全文的气氛,来提高全篇的韵味,是妙不可言的。

其次要说的是:情到深处“景”来抒,情到深处的“深”可以是情感最激动的时候,最喜悦、愉快的时候,也可是最悲伤、最无法抑制的时候等。此时,借助景来抒情,往往比直抒胸臆来得有意境。

例如一个学生在续写凡卡悲惨结局时,是这样写到的: 第二天,凡卡没有醒来。第三天傍晚,他快要死了。

“院子里有一棵美丽的圣诞树,上面的金胡桃高兴地翩翩起舞,从不远处传来了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声音”

凡卡听着这说笑声。是最后一次了。

凡卡含着泪水,心停止跳动。寒风呼呼地刮,树木哗哗地响,在凡卡的头上不停地嚎叫„„

以上两个写景的句子,实际上已是情感抒发的载体了。在凡卡临死前作者没有直接痛斥给他带来悲剧的环境与人物,而是写到了“院子里有一棵美丽的圣诞树,上面的金胡桃高兴地翩翩起舞,从不远处传来了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声音”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衬出了社会的残酷,也流露了主人公内心对幸福依旧不舍的渴望,这些深刻的情感全在这细微描写中表露出来,无形间更增添了人物命运的悲惨。至于,下一句的写景处则更充分向读者展露了主人公的结局无限凄惨悲凉,以及作者本身无法言表的同情之心。

文中景色和画面,真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也正是这样提高了整篇文章的意境,使文章变得含蓄而诗意,这也正是学习写作的一种追求,是学生感受力的体现,同时在表达的过程中给予人审美的享受。

总之,情、景名为二,而实不离。情到深处,景来抒“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二)、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位推崇真实作文的教师一定影响着他学生在不自觉中努力观察生活,用稚嫩的笔描写身边的人与事,以特有的童心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但写实不是一味地玩流水账,不是没有情感渗透地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也不是对经历的直白翻板,而是在生活素描的基础上,“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抓住生活中细小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往往丰富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从而起到烘托,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作用,使文章真实、生动、感人,同时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例:同样写《我的同桌》,有人这样写:

1、她有一双柳叶眉,柳叶眉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她的鼻子扁扁的。

2、也有人这样写:他那双智慧的眼睛从没停止过思考,大概由于这个原因,小小年纪的他,俊挺的鼻梁上方已有浅浅的几道弯了,那永不变的发型和他倔强的竖着的留海是他独特的象征„

很显然例2的描写比较精彩,抓住了人物的眼睛、鼻梁、皱纹以及发型等外貌,细微而无声地把一个人爱思考、沉静、倔强的性格特点生动地刻画出来,鲜明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可见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是字斟句酌,推敲锤炼。文能达意,文从字顺是真,知多识广,文情并茂是美,学生习作以文真笔实为底线,以言深意远为追求。虽一样的“真实”,却蕴藏着不同的韵味,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韵味难道不是学生习作时所向往和追求的文学美感,难道在表达的过程中不予人审美的享受吗?

(三)、虚实相生,同辉相映。“实”即“实境”,指直接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则是“虚境”,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又是伴随这种具象联想而产生的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一句话,现实描写与想象描写的相结合,是语感实践的重要体现。例一个学生这样写《校园的塔松》:

它们披着庄严的面纱.就像几经沧桑的老人.平时很少有人去探访,只有校长会偶尔给它浇水施肥而已!除了我和朋友有空在那玩耍之外.其实那里还是一个人间天堂.读书时,它像隔音墙,隔去外界吵杂的闲音.玩耍时,它回给你一个开敞的环境.....

当你在那里高声朗读一篇文章时,它们便会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你的文章,当你读的好时,它们会轻轻点头,那可能是在赞许你吧!或者是在为你高兴!

它们伫立在那里仿佛是为我们而生,为这校园而生,为这片土地而生„„..我爱那美丽而庄严的塔松!

这一部分的描写,乍一看写的是塔松,可描写塔松的实景却又有多少呢?呈现于我们眼前的分明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一位默默奉献的校长,一位精心培育我们的老师„„这些由塔松的沧桑萌发的虚景无不生动地叙述了作者心中的那些人和事。这种由实境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并非是照抄生活,而是要在设想中的虚境指导下对生活物象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这就是一种感悟能力的体现,是创造性思维的开拓,是虚实相生、同辉相映的体现,它具有无限的蕴含力。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作文缺乏联想就像一塘死水缺少活源,大胆想象、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被激活了,语感的表达就会更美了。

篇6:关于职场中要有目标建议

2、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我们都知道“旁观者清”、“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我们要主动向他人了解自己。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人的评价,同时又要客观、冷静地分析他人的评价,以便我们从多角度来认识自己。

3、通过社会比较认识自己。自我观察和他人评价难免会有各自的主观投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社会比较更好地认识自己。我们现在的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未来进行纵向比较,与同龄人或者有类似条件的人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更全面的纵横社会比较来正确认识自己。

4、通过社会实践认识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根据各种活动过程与结果来认识自己。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分析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组织开展活动来分析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读书活动,发现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及时的查漏补缺等等。通过具体的活动分析自己的表现及成果,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

5、通过反思总结认识自己。我们发现在以上四个步骤中,我们都是在发现和认识自己,很多人也的确是那么做的,但是还是不太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们还需要经常反思和总结自己。多写日记多记录自己,及时归纳和善于总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更好地把握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我们对自己各种身心状态和人际关系等的认识,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如自己的身高、外貌、体态、性格、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在自我认识过程中伴随着情感体验,如由身高外貌等引发的自豪、自信或自卑情绪情感。以及,在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过程中,我们是否有目的、自觉的调节和控制我们的行为和想法。我们要善于剖析自我,深刻认识自我,更好地认识外在形象和内在自我。

2、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我们都知道“旁观者清”、“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我们要主动向他人了解自己。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人的评价,同时又要客观、冷静地分析他人的评价,以便我们从多角度来认识自己。

3、通过社会比较认识自己。自我观察和他人评价难免会有各自的主观投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社会比较更好地认识自己。我们现在的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未来进行纵向比较,与同龄人或者有类似条件的人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更全面的纵横社会比较来正确认识自己。

4、通过社会实践认识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根据各种活动过程与结果来认识自己。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分析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组织开展活动来分析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读书活动,发现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及时的查漏补缺等等。通过具体的活动分析自己的表现及成果,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

5、通过反思总结认识自己。我们发现在以上四个步骤中,我们都是在发现和认识自己,很多人也的确是那么做的,但是还是不太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们还需要经常反思和总结自己。多写日记多记录自己,及时归纳和善于总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更好地把握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如何制定职场目标

1、明确自己想要完成什么样的事情,想要取得什么样的结果。

2、根据想要完成的事情,结合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合理制定自己的目标。然后再结合现实情况适时作出调整。

3、明确自己完成这件事的长期目标,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

4、明确为完成长期目标而制定的短期目标。

5、给完成总体目标所需要的应急缓冲时间。因为现实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给自己一个缓冲时间,当特殊情况发生时,只要能够在缓冲时间完成总体目标也算成功。

6、在实施目标方案的的过程中,根据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短期目标。有极其重大的事情在调整自己的总体目标和长期目标。

7、当目标顺利实现时,总结为实现目标而获取的经验和教训,不断让自己成长和进步。

如何完成职场制定的目标

1、停止幻想

目标的最大敌人是过度积极的幻想(即把一切想得太好)。对这种幻想的研究表明,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合作伙伴,考试失败或手术不成功都与过度积极的幻想有关。在你完成目标前,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好。

2、开始承诺

没能达成目标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缺少了承诺。加强承诺有一个有力的心理技巧――“心理对比”,先做一个积极的幻想,再冷静地考虑现实情况。这个技巧有一定的难度,但研究证实了这个技巧有好效果。

3、开始行动

篇7:化学教学中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内蒙古赤峰敖汉四家子中学吴月光

听了卢巍老师的讲座研讨,我对化学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是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更强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究竟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呢?今天我觉得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在引导学生元素符号时。把氢元素与H,氧元素与O联系的方法,就像汉字牛羊一样,我们应用时不能总是画出牛羊的样子,而且用简单的符号来代替,慢慢就形成今天的汉字,这样讲学生就浅显易懂,在国际上通用。再像工业制氧气中提到膜分离技术,学生会很困惑;今天卢老师的比喻太形象直观了,她把膜比喻成筛谷物的筛子,只有合适的粒子才能通过,其他的粒子就被挡住了,基本上达到了初步分离的要求,这样讲给学生通俗易懂、形象贴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引领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跨越一个又一个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

篇8:阅读教学中要有整体性眼光

一、重视课程安排的整体性

对于每一节课,我们教师都应当将其放置在整个的教学目标里面去思考,从整体出发设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能引导学生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思,步步为营。对于一些大篇幅的文章,常见的错误的做法就是将整篇文章按照段落割裂成几个部分,然后分课时将其一步步肢解,等最后讲解完成才进行归纳总结。这种方式严重破坏了一篇文章的整体性,尤其是对于特色分明、精悍深刻的文章。整体性阅读教学要求我们摒弃原来“割裂”文章的做法,倡导打破各段落之间的界限,虽然每个课时也是只完成一项教学目标,但这些目标之间无不是紧随整体,环环相扣。

例如课文《祝福》的教学,在分课时教学时,不是去划分段落,而是从整体的角度分课时研究整篇文章的人物形象、环境刻画、叙述手法以及思想表达等写作技巧。这样,每一节课都在围绕整体切实地解决问题,最后,所有的独立而完整的个体加起来便重新构成了一个整体,整篇文章的讲解也就完成了。假如一篇文章的知识点特别多,它们相互独立,即使彼此割裂也不会影响整体,就可以采取顾此而薄彼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例如课文《七根火柴》,就可以只关注“谁是主角”而忽略文章中的景色烘托;又如课文《药》,由于鲁迅先生主要是对比两个人物死亡的命运来表达对国民性的批判,所以在教学时也只需将重点放在两条线索上,而忽略“人物形象塑造”、“环境描写技巧”等内容。这里的忽略并不是忽视,而是抓住文章的主要方向,先将其解决,其余的细枝末节完全可以留待以后解决。

二、重视选材立意的整体性

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因此,在带领学生阅读时,要培养他们从整体的角度分析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中隐藏的思想主题。

以鲁迅先生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为例,鲁迅先生意在通过追忆刘和珍君表达自己的悲愤,重在阐述对反动军阀的控诉,文章的主题在于此。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可能会不注意就把文章的重心放到了刘和珍的上面,对刘和珍的人格、刘和珍与鲁迅先生的师生情不惜笔墨地讲解,其实是背离了文章的整体,错解了文章的“立意”;又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其意在表达马克思对这个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但由于课文语言表达特别优美,有的老师便忽视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却将关注点集中到了一些句子表达上面,这是本末倒置的表现,可能暂时有利于应试考试,但对学生的长期语文学习却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整体是辩证的整体,实际教学中还是要善于辨别问题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整体的分析就完成了一大半。

三、重视整体中的“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是文章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术语,是指揭示文章主题思想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往往通过这一个词或句子的表达,整篇文章的思想便充分地得到突显,是文章的“眼”之所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寻找文眼,对其进行分析,能快速地感受文章的思想趋向。然而,对文章点睛之笔的分析,不能脱离整体,要联系整篇文章,倘若孤立出来,只局限于词句本身,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例如鲁迅先生的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它的点睛句是“活该!”,单拉出来看,这只是一个略带粗鲁的充满感情色彩的词语,但倘若联系整篇文章,而且发现它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然段而存在,尤其是加上了感叹号,就会感到这句话充满了力量和正义的嘲讽,让人感到畅快淋漓。

点睛之笔出现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如《荷塘月色》的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其中“不宁静”就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作者的心声,为后面的描写铺垫了一层情感基调;有的出现在文章的中间,如《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个“同”字,表达了作者相遇知音,感到命虽不同,却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惆怅与感慨;有的出现在文章的结尾,如刚刚分析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一句“活该!”主题立显;更多的是出现在标题里,像《坚强的战士》中的“坚强”。

篇9:班级管理中要警惕厌学现象

结合实际,分析厌学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是厌学的主要群体,留守儿童群体当中出现了较严重的心理危机: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自卑心理加剧,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与父母的疏离隔膜感增强。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必要的监督和关爱,学习主动性低,再加上祖辈们大多文化水平偏低,其家庭作业往往很难得到及时辅导,普遍对学习兴趣不大,导致学习自信心较低。另外,因为心理孤单以及对父母的思念,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全身心集中于学习,久而久之,特别是升入中学以后,便会感到学习压力增大从而厌学,导致成绩下滑,有的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

落后的教育观念是造成学生厌学的本质原因。中学教育的应试压力并未消失,初中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高中名校的择生标准仍旧是成绩,教师在抓学生成绩面前仍然不敢有半点的放松,初中学生的作业量在“减负”要求之中都没能实质性的减少,增加作业量来换取成绩,把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还在流行。这种无视学生主体性,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与要求的落后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实践,当然让学生感到厌恶,显然教学质量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

家长的高期望、教师的高要求与学生发展失衡是造成中学生厌学的“动力”。在整个社会呈现出的短期、快速追求发展的心态影响下,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也呈现出短期效应,追求学习上的快乐已成为次要的激励因素,严重背离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事实证明,以这种短期效应的心态来指导中学阶段学生的教育,正是学生厌学的“动力”。

个别教师的不良师德是学生厌学的催化剂。不可否認,一些学生的厌学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失误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教师的师德无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学生厌学的趋势中,不良师德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

与人际关系差有关。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文化、经济和涵养的家庭,他们的性格亦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际关系自然就差。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不良情绪甚至厌世情绪就会产生。因此,对这些性格存在缺陷的同学,不应漠然置之,而要伸出友爱之手,关心、帮助他们。

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治理厌学现象

班主任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治理厌学的内动力。厌学的学生一般学业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受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冷遇,因此他在学习上就会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学习对他们来说便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根本谈不上兴趣和爱好。因此,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提问时,向他们提出比较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应及时鼓励,这样他就会产生一种“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即使答错了,教师也不能埋怨和训斥。要在爱抚和激励中帮助学生树立乐学的信心,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内驱力,从而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

各科教师树立新型教学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治理厌学的启动力。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这一双边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由消极被动地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

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信其道—治理厌学的助动力。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他们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学了。因此,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在摸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归类,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找到师生心连心的通道,赢得学生的信赖和配合。作为教育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经常鼓励他们进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尽快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

积极为学生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治理厌学的支撑力。大多的“厌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由于经常受到冷落,心理上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消沉,认为自己是一只永远飞不上天的“丑小鸭”,因而自暴自弃。因此,教师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比如组织“故事会”、“演唱会”,“朗诵会”、“体育竞赛”、“小发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使其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进而逐步消除厌学情绪,树立上进的信心。

篇10:班级管理中要有爱心

曾读过一篇题为《做事只做一半》的文章,写的是一位母亲回答别人问她是如何把孩子教育得那么优秀,自理能力那么强时她的“经验”,她说:孩子很小的时候,帮孩子穿袜时只帮他穿一只,由于自己忙农活没空,那一只都是让孩子自己穿,孩子两只筷子都掉地上了,我帮他捡一只,另一只我让他去捡……读了这段文字以后,深受启发,好多时候,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班主任又何尝不是越俎代庖,剥夺孩子该有的锻炼机会呢!事实上学生具有展现自我的欲望,具有依靠团队的信心。因此,班主任要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该放手时就放手。在班级管理中要让学生自主管理,自我体验,大胆尝试,为他们走向社会积累一定的人生阅历。如班级的板报,班主任选好负责人,然后由负责人安排黑板的清洗、版面设计、美工、抄写、编辑等;如学校要举办运动会,班主任则可让体育委员安排具体事宜;有的活动,班主任则可安排班长去组织,做到班级的事情,事事有人做;班级的学生,人人有事做。对班级学生的纪律管理,可设立日常规范监督机制,让学生对班级日常规范进行自己监督、自己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如果不是很严重,那么根据班级的有关规范班干部自行讨论解决,班主任适时进行指导和引导。这样可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自治、自管的能力,又减轻自己的负担,更有利于班级集体荣誉感的形成。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该伸手时就伸手。

学生学生,他们来学校就是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其实学生学习知识也就是为今后更好的生活服务的。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就要想管家婆那样,该伸手时就伸手。作为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不能仅停留在“管”的层面上,而应侧重于一个“理”,更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如果带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教师权威意识,那就严重影响了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其实平等、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构建优秀的班集体。同样是面对班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个优秀的班级管理者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形成一定的预设和干预,既要防患于未然,也要亡羊补牢。信任学生,并不等同于放任自流。在学生遇到困惑和失误时,教师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跌倒时拉他们一把,在他们摇摇晃晃时扶他们一下,就是最好的服务。此时,班主任的成人经验对学生的成长是一种有益的资源和借鉴。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教育问题上,有许多事情,看起来是大事,其实并不似我们想象的那样重要,它对教育并不具有决定作用;相反,有些事情虽然看起来很小,却是涉及到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大原则问题。如果一道练习题学生会不会做,一次寻常的考试学生有没有考好等,这些是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很在意的事,其实对于学生的成绩并不具有决定性影响。如果是一个孩子不择时间和地点吃零食;孩子做事拖拉,或者没有条理;书籍、房间经常杂乱无章;喜欢穿奇装异服、理新潮发型;等等,这些生活的细节,看起来与学习没有任何的联系,其实却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所以,一个孩子的优秀与否,其实重要的不是看他眼前的成绩,而是看他习惯的养成。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确可能是两回事,但我们应该明白:学习无论如何重要,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正是在生活细节中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决定了这个人的学习习惯,最终影响和决定了孩子成绩的好坏。

教育无小事,小事即教育。有的班主任只对于学生的作业、分数看得很重要。其实,孩子一次作业不好,下次可以做好;一次成绩不理想,下次可以努力,但很多人却把上面所列举的事情看成了无足轻重的小事,很多人看不到这些小事情里原来藏着大原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要说,没有惩罚的教育也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更不是一个完美的教育。如今的学生,在家中大多在爷爷奶奶的爸爸妈妈的掌心捧大的,在学校,好多学生是在老师滥用赏识教育的赞美声中度过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的学生的给班级管理会带来很大的困难。那对于相对严重的问题,班主任应该以合作者的身份和班干部讨论,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处理。在讨论时,应该让当事人一起参加讨论,在讨论中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犯错原因以及不良后果。只有让学生在这样的不断讨论中才能更为有效养成一种规范意识,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规范,还要让学生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一些责任,比如让违纪犯错的学生自己去找些好事做,诸如主动帮值日生值日或利用课间主动去维护校园环境卫生,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上一篇:中层管理人员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关于压力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