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教育环境的创设

2024-05-04

班级教育环境的创设(共8篇)

篇1:班级教育环境的创设

班主任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艺术

所谓班级教育心理环境,主要是指中小学班级教育中出现的能给教师及学生强烈感觉的一种精神表现或景象,是某种占优势的群体态度和情感的综合反映,是影响班级教育活动所特有的无形的育人因素。这种心理环境是在班级教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心理背景。通常,健康而积极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能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的积极因素。我在班级的教育调查研究中发现,有经验的班主任都十分重视并善于创造良好的班级教育气氛,使教育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此间,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师生才能够有效地进行着情感交流。相反,有的班主任不注意班级教育中的人际关系,甚至动辄讽刺挖苦、厉声训斥,学生情绪自然就冷淡、消极、恐惧不安,即使班主任理论水平较高,讲得比较深入,学生所获也是微乎其微。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从而获得较为满意的教育效果,应成为班级教育活动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笔者以为,创设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强化师生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教育意识 班级教育心理环境是一种微观的社会心理环境,对于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师生来说,它同样具有一般社会心理环境所具有的生存价值和发展价值。这里所谓的强化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教育意识,主要是指班主任要利用多种形式使科任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班级教育心理环境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专门设计和组织教育的特殊环境,对于师生身心的健全发展,具有着其他环境的班主任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艺术不可替代性。确立了这样一种明确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教育意识,就有可能使关心、维护班级教育心理环境成为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这种教育意识主要包括:

1.接受教育意识。班级教育的目标、任务、方法和制度,只有为师生所了解和接受,才能变为自觉的行动。因此,每个个体必须具有接受教育的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服从正确的指挥和协调,履行个体的职责和义务。

2.合作教育意识。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只有让师生在自觉接受教育的同时又积极参与教育,才能激发师生的主动精神,使班级教育卓有成效。

3.自我教育意识。班级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应该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摆正自己在班级群体中的角色位置,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控制、自我教育,从而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4.创造教育意识。有效的班级教育不仅应该具有主动性、自觉性,而且应具有创造性。教育不能墨守成规,必须不断开拓创新,不能习惯于静态的教育,更要借助于动态的管理。只有具有了创造教育意识,才能创造性地建立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

二、建立起班级教育信息转换的心理机制 班级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育内容浓缩成可输出的编码信息,在一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向学生输送,同时及时接收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以矫正自己的输出。值得注意的是:班级教育心理机制(表现为亲密合作的师生关系)对班级教育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有着强烈的制约作用。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机制能够保证信息流通渠道畅通无阻,为教育信息的输送及反馈信息的回收创造先决条件。学生在合作式的活跃有序的心境中才能完善自身的接收系统,与教育者配合默契,教育者才能得心应手地依照一定的秩序向学生输出教育信息。在此情况下,学生接受教育的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在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背景下,学生对教育者敬仰、信赖,他们很清楚教育者承认他们的自我价值,所以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他们会利用各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利用语言、文字或非语言媒介(如表情等)将反馈信息及时而真实地回输给教育者,从而有利于教育者有效地实施教育控制。

三、运用理性感化的班级教育方法 所谓理性感化的班级教育方式,就是指坚持民主思想,主张通过理性和宽严得当的方法来教育学生,运用班主任及有关教育者自身的人格感化力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它要求教育者处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循循善诱地教育学生;以身教代言教,以诱导代惩罚,禁用一切压抑专制的方法,但又不使学生滥用自由,走上放纵的道路。从根本上讲,理性感化的班级教育方法,是对压抑专制和自由放任两种方法的调和,它意味着学生通过教师理性的感化是能够遵守秩序、遵守班级行为规范的。这种教育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班级纪律,又不至于过分呆板,也不会流于放纵和任性,从而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运用理性感化的班级教育方法,还要求班主任在班级教育中注意消除不民主的现象,如“只有某种价值判断,没有之所以如此的具体理由”、“只承认一种观点、排斥其他同样正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一家之言,并将其视作不可更改的定论”、“缺乏实事求是、知错就改的勇气”、“对某些教育命题,没有留出必要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分析和质疑”、“学生讲自己观点的机会不均等”等。这些缺乏民主、沉闷、压抑的班级教育现象的存在,既会影响教育的效果,也不利于学生潜在思考力的挖掘和开发。

四、营造班级教育的和谐心理氛围 在班级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气氛,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情感,建立师生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和提高教育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营造班级教育的和谐心理氛围,应着重从下列三个方面努力。1.捧出高尚的教育爱心。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在班级中主要表现在教育情绪体验、教育语言、教育动作、神态及教育艺术感染力等各个方面。在施教过程中,班主任应保持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与学生接触要温和慈祥。2.赋予积极的教育情感。在班级教育过程中,班主任每一个细小的动作或微妙的神情暗示,以及积极的情感特征,都会起到调控学生情绪变化,达到师生心灵与情感沟通,提高教育效率的积极作用。因此,班主任要潜心设计教育情境,发挥具有情感特征的班级教育信息反馈和评价的作用,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受教育状态。3.增强教育的艺术效果。班主任教育艺术感染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积极情感投入的多少,班主任教育成功与否,又与其教育艺术感染力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因此,提高教育艺术水平,也应是班主任创设良好教育心理氛围所必需的。提高班级教育艺术水平的途径与方法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应是具有过硬的教育基本功和灵活的教育方法。此外,班主任的管理技能、敏感性、自信心等等也将影响到师生间的了解和信任,直接影响到能否有效地进行班级教育活动。

篇2:班级教育环境的创设

班级的环境是否有个性,是否清洁、美化、人文化,这体现了班主任的才华、风格、教育思想和思维方式.生动活泼,具有思考价值和导向性的文化环境,是向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前提.一、班级物质文化环境建设

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小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力和感染力。作为一名班主任,组织学生布置、设计、保护学习环境,亲手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经常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师进行精心“包装”,让教师的每面墙、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

1、布置教室

班训是班级整体精神、目标的体现,是维系班级师生为之奋斗的纽带,所以,班讯要悬挂应张贴在教室的后墙正中或其他醒目之处,师生每当走进教室,抬头可见;教室的正墙上,悬挂国旗校训或治学格言,侧墙上贴有“比一比:谁的红花多”栏、“学习园地”等专栏,还配有教室标语,它不仅可以装饰美化教室,运

用得当还可以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例如:为了约

束学生的纪律,我写了“纪律是集体的生命”的标语,置于教室的醒目之处,这八个大字,仿佛是老师的目光随时注视和提醒着

学生们,自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另外还可以设立少先队的“生物角”、“图书角”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生活,不仅可

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启迪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培

养学生爱国、爱校、爱班的情感,起到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教育

学生和激励学生的作用。

2、建设好图书角

图书角的图书可由班主任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又具

有一定意义的读物,也可以引导和鼓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最喜爱

看的书和报拿来,与他人交流,既可培养小学生的奉献精神,又

是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班级开展争做图书角的主持人,争做“热心读者”的活动;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读

书积极性,使图书角发挥其应有的“文化源”作用。

二、班级精神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表现为一个班集体的班

风、班训。班风是指某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和整体氛围,班风

一旦形成,对班集体和集体所有成员都有一种心理的自豪,自

律和制约作用,它是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通过全班同学共同和长

期努力逐步形成的一种精神力量。

班风是班集体中起主导作用和支配作用的精神力量,它体

现了班级的精神风貌,并能不断指导和调节班级成员的行为方

向,是班集体建设水平的综合反映,良好班风的形成是班集体

精神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培养健康的舆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优化班级心里氛围等内容。

1、健康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班级精神建设中,集体舆论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是衡量班级精神建设的标志之一。在此过程中,通过

舆论阵地(班会、晨会、板报等)建设,提高班级成员的思想素质和

判断能力,充分发挥舆论的评论、约束、同化、驱动作用。

2、和谐的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主要由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正式和非正式的小团体关系交错构成。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优化人际关系,通过多样化集体活动(如:爱心

工程、校园希望工程等),创设交往的舞台,位学生提供角色体

验的机会,构建关心人、关心集体的集体氛围,最大限度调动

班级成员的积极性。

3.进行常规培养。

常规对于我们班来说是一项比较薄弱的工作。学生入学后违

规现象经常发生,其原因一方面是规则偏多偏急;一方面是

儿童天性好动,自控能力较弱,绝非故意与原则对抗。叶圣

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生适应学校的规则是有个过

程的。

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忘戴红领巾。

(2)有时候在楼道内跑。

(3)有的同学特别爱买零食,在楼道边走边吃。

(4)还有的同学把玩具带到学校里来玩儿。

针对这些缺点,我采取了以下办法:

首先,在班里建立班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比赛。

其次,每个人建立一个光荣本,前面记录受到的表扬和得到的荣誉,时刻激励自己;后面纪录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及受到的批评,时刻鞭策自己 ;

然后,两周评比一次,表扬进步,指出不足,并给家长发表扬信。另外,我们还针对第三条缺点召开了主题中队会:零钱用处大。教育学生合理地使用零用钱。

4.培养得力的小干部。

小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一个好的小干部群体真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于是我开始采取措施进行小干部培训:

(1)进行民主选举小干部。由同学选出自己信任的小干部。并提出

希望。

(2)召开小干部会,发工作手册,明确干部职责及工作范围,对小

干部提出要求:以身作则、认真负责、主动热情、有创造性。

(3)一周一次总结,表扬长出,指出不足,进行工作方法的交流。

(4)定期改选,竞争上岗。

经过培训,小干部的工作能力增强了,班里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在我外出学习的时候,纪律也比较稳定,没出现过什么问题,让我比较放心,也得到了其他老师的肯定。

5.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

这学期,我们班里主要进行了以下活动:

(1)召开了“零钱用处大”主题中队会。

(2)我做小雷锋活动。

(3)一帮一同前进。

(4)在学校“每天节约一分钱”活动中我们班很突出。

(5)为大队会排练小合唱,等等。

(6)新年班里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小型游艺活动。

总之,要建立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环境,班主任需要向班集体和学生付出全身心的爱,需要进行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培养和发扬班集体的优良传统,需要与班干部和学生一起共同尽心策划和营造。

篇3:班级教育环境的创设

1 班级教育心理环境解析

教育心理环境是属于教育环境的一个方面。教育环境是指培养人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总和, 包括存在于人们生活周围的教育自然环境、教育社会环境和教育心理环境。要弄清什么是教育心理环境, 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心理环境。心理环境是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拓扑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指人脑中对人的一切活动发生影响的环境事实, 是通过主体对客观环境的认知, 形成具有一定情感和价值取向并影响主体行为的观念环境。 (1) 因此, 笔者认为, 教育心理环境可以认为是教育环境中的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对个体产生影响的各种观念环境的总和。教育心理环境是一种潜隐的教育因素, 常常被人们忽视。

所谓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是教育心理环境的又一分支, 属于微观的社会心理环境, 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样具有社会心理所具有的生存价格和发展价值。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可以理解为是在班级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强烈感觉的、稳定的精神表现或景象, 这种表现或景象主要是班级群体中某种占优势的群体的态度和情感的体现, 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 它影响着班级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的发展。健康、积极、和谐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是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 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 应该成为班级教育活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 教育工作者, 尤其是直接从事班级工作的班主任, 应该把创设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

2 当前高中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特点

当代高中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高中生心理的几种矛盾状况。高中生是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主要主体, 他们内心的心理特点和变化直接影响着班级教育心理环境所表现出的特点。高中生的内心心理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随着高中生身体的迅速发育和思维发展, 他们的心理独立性意识大大增强, 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 还不能完全独立, 在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 仍要依赖别人的帮助。这种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矛盾, 会激发较强的自我意识。在对高中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注意尊重高中生的独立性意识, 另一方面也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 心理封闭与渴望交往的矛盾。高中生越发成熟后, 有自己的秘密, 不愿意把自己内心世界轻易向别人敞开, 表现出一种封闭性。但当他们遇到烦恼、不开心的事情时, 又期望得到别人的理解, 渴望找到可以倾诉的知心朋友。这种矛盾的心理, 使高中生在陷入困境的时候, 会感到压抑和烦躁。笔者从事班主任工作很多年, 大多数学生不愿意把心里的事情与班主任分享, 总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后, 取得他们的信任, 成为他们的朋友之后, 才能真正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困惑。这种心理封闭与渴望交往的矛盾, 需要教育工作者多去体谅学生, 尊重学生, 与他们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

第三, 强烈的求知欲与识别能力低的矛盾。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较为重要的阶段, 也是学生吸收科学文化知识的良好时期。高中生在这一阶段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对任何事情都渴望了解和学习, 然而由于他们识别能力比较低, 不能分辨不良信息, 往往受这些信息的干扰和影响, 并把这种影响带到班级群体中, 使整个班级弥漫着“灰色”的迷雾, 呈现出不积极、不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

第四, 情绪化与理智的矛盾。高中学生容易情绪化, 在生活中容易感情用事, 难以及时理智地控制自己。不过在事后, 经过劝导之后, 又能理智分析问题。这一点, 笔者深有体会。有一次, 班上的两个同学因为一点小事情, 其中一个同学动手打了另一个同学, 笔者并没有责备他们, 而是跟他们谈话, 经过交流之后, 打人的同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破坏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还给其他同学带来不好的影响, 于是, 他主动给另一同学道歉。

第五,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高中生具有丰富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因此, 往往脱离现实去塑造理想中的自我。然而往往理想与现实相差甚远, 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存在着差距, 这就形成了一组矛盾。这类矛盾处理不好, 高中生的自信心将受到打击, 从而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 陷入悲观和消极的心理环境。此时, 教师积极的引导, 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显得尤为重要。

高中学生内心心理的五个方面的矛盾, 促使班级教育心理环境表现出一些负面的特点, 如, 不和谐、不团结、不积极、课堂秩序混乱、师生之间沟通阻碍重重等等。班级教育心理环境一旦表现出一些负面特点, 班主任教师就应该引起重视, 并积极采取适宜的方法和对策去解决相关问题, 当然, 班主任教师也要在平时班级管理工作中, 就要注意创设积极、健康并且和谐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

3 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举措

笔者曾在2012年3月到5月期间, 对浙江省临安市五所中学的30位高中班主任, 以及80位高中学生进行过《关于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看法》的问卷调查, 调查的部分内容以及结果, 见表1和表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大约63%的高中班主任对班级教育心理环境有所认识和了解;同时高达83%的高中班主任非常重视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创设;也有70%的班主任会竭尽全力去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而绝大部分高中学生 (85%) 喜欢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约81%的高中学生愿意去大家一同努力创设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班主任教师和同学对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热情和赞同, 笔者备感欣慰, 但是, 在实践中我们班主任教师又该如何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 来创设良好的教育心理环境呢?笔者结合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实践, 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创设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

3.1 提高高中班主任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

高中班主任教师作为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主体, 班主任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创设的效果, 因此, 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首要前提就是班主任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加强自身心理教育。可以从参加教育心理培训、不断积累高中学生心理教育知识、进行班主任工作反思、形成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创设组以及多与相关专家交流等方面入手, 去提高自身的教育心理素质。 (2) 心理素质的提高是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班主任教师付出许多努力的同时, 也要不断坚持、不断探索。

3.2 加强师生对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意识 (3)

在对部分高中班主任教师进行调查的时候, 也发现仍然又部分教师对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并不理解, 并且对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持无所谓态度;有些高中学生也不愿意与大家一起来创设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因此, 笔者认为, 加强师生对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意识, 是推进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常设进程的一个必要而必须的环节。加强师生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意识, 首先应该加强师生自我教育的意识, 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经常对自身的行为、思想进行反思, 从自我教育做起为良好班级氛围而努力;其次还应该加强师生的合作教育意识, 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的监督、评价和帮助, 来完善自我教育;最后班主任教师应该不断创新自己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 具备创造教育意识, 创造性地实现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创设与发展。

3.3 构建学生心理档案袋, 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每个高中生的心理压力, 有的来自学习, 有的来自家长或社会, 或者是它们中的组合, 无论是哪种压力, 高中生心理景况的形成是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 我们对高中学生的关注也应该是长期的、持续的。而学生的心理压力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班级整体的心理氛围。因此, 为每个高中学生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袋有其必要性。可以在每个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生活之处, 对他们做个心理测试, 针对测试结果给予有针对性的关注;在每学年或学期又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 记录学生心理的发展变化, 并在开设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 及时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必须持续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尤其是心理的发展。

3.4 促进师生交往, 实现沟通无障碍

班级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形成良好班级心理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罗杰斯说: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中, 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 才能真正地表现自己, 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4) 因此, 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往, 也是创设良好班级心理环境的有效策略。首先, 班主任教师应该主动融入到学生中去, 成为学生的朋友, 能让学生相信, 让学生从内心去接受教师。其次, 班级中同学之间也要懂得谦让, 每个同学积极参加教育活动, 增加彼此之间的友谊和情感。另外, 对于班级中自然形成的小群体, 教师要给予尊重的同时, 也要引导学生, 避免小群体之间完全隔绝, 产生矛盾。

3.5 尊重学生, 理性教育

青年学生的心灵世界是靠人格尊严支撑的。青年学生的自我意识, 在认识方面表现为自我自觉、自我观念、自我评价等;在意志方面表现为自我理想对自身行为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与控制;在情感方面则表现为自尊、自信、自爱等自我体验。 (5) 我们应该尊重学生, 使其享受到被尊重的权利, 从而能够去尊重别人、尊重班级和社会规范。当然, 班主任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 与学生一起建立班级制度, 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班级秩序, 对违反班级规定的要给予一定惩罚;班主任还要与学生一同管理班级事务, 让学生及时了解班级情况, 并能积极总结与反思。总之, 创设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就应该充分尊重学生, 但是也要与理性教育结合。

4 总结

目前, 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 尤其是针对中学生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建设进行研究的并不多。我们在认识到班级教育心理环境重要性的同时, 也要看到, 创设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探索是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教育工作者运用教育的智慧, 在实践中不断发掘, 不断认识, 总结出各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为创设良好班级教育心理环境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

①⑤李旻.构建和谐的高校教育心理环境[J].江苏高教, 2008 (2) :110.

②诸平.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建设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6 (4) :85-87.

③孙雪梅.班级心理环境与学生的成长[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 (6) :84.

篇4:班级教育环境的创设

一、加强班级硬环境建设,达到“宜学之境”

班级环境的建设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班级硬环境是指班级的各类设施,班级软环境则是指班级里所体现出来的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交际氛围和交际规则。

班级硬环境建设要达到“宜学之境”,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班级卫生。班级卫生情况给人的感官刺激最直接,明亮整洁的班级是每个学生都会喜欢的。如果班级里到处都是垃圾,则大家的感受都不会好,也就不乐意待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了。所以,从教以来,我一直非常重视引导学生把班级的卫生搞好,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卫生意识和环保观念,并在日常教育中加以落实,确保班级卫生保持良好状态。

在搞好卫生的基础上,班主任还要引导学生做好班级环境的整体布置。例如,要保持黑板周围没有张贴物,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全神贯注看黑板。在课室前面不要放置过艳、过沉或奇特的物件,如小鱼缸就不能放在讲台上,以免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功能实用的设施应安排合理,如班级章程、公布栏是不可缺少的,它们可设置在班级的后面。

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班级及学生年龄的特点对班级的灯光设置、布景颜色进行规划。这样的设置更有利于丰富教育环境的内涵。

二、加强班级软环境建设,注重“和而不同”

1. 建设良好的班级秩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混乱无序的班集体会使学生作风散漫,导致违纪违规现象增多,破坏班级形象。而良好有序的班集体,学生们会很有意识的去做自己该做的事,班级的计划任务也就能很好地完成。可见,班级秩序是班级软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

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班主任应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引导。首先,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建立一个有效的班级管理机制——班主任指导下的班委会分工负责制。班主任应大力培养班干部的能力,指导他们去管理班级,而不是代替他们去管理。其次,要订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班级纪律和管理制度。我每带一个新的班级都会根据班级特点,在全班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班规。这样形成的班级管理制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所以,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在此基础上,班级往往能形成一股内在的积极向上的力量。

2. 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既能促进学生间的团结与互助,也能增进师生间的信赖与关爱,还能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班主任在人际关系建设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学生在愉悦与平实的心态中学习、生活。那么,班主任在这一方面应如何努力呢?

(1)尊重、爱护学生,建立双向沟通管道。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生的许多激情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尊重”。所以,班主任应营造一个生生、师生间平等、尊重、互爱的交流空间。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宜公开表扬,忌当众指责;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忌暴风骤雨、喋喋不休。班主任还要以自己的爱心、耐心、苦心去换得学生的真心,让学生觉得你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2)拓展多元空间,建立互助合作的同学关系。班主任要多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我经常会组织学生进行篮球赛、乒乓球赛、辩论赛、专题知识竞赛。值得一提的是,与学生一起去爬山也是我组织班集体活动的一个有效方式。班主任还可以在课室里布署一定的“功能角”,如“英语角”“植物角”“图书角”等。从这样的多元的班级环境中,学生们总能找到和谐相处的空间。

3. 建设向上的学习氛围

有了良好的班级秩序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往往能产生自觉的学习要求,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班主任还应经常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加强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和形势教育,注意培养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善思善问、锐意进取的品质。总之,让要学生学习变为学生要学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会持续下去。

篇5:班级环境创设计划

一、围绕主题活动“神奇的翅膀”进行创设

1.如果我能飞:中班幼儿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中班幼儿通过小班一年的语言锻炼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因次在这个小版块的创设中我们把孩子的画的作品以及孩子创编的语言记录下来,让幼儿与主题墙进行互动。

2.飞机本领大:我们搜集了各种各样的飞机,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飞机以及各种飞机的作用,在下面的部分我们做了留白展示幼儿用各种形式制作的飞机,让版面贴近孩子的生活。

3.谁能飞 我们搜集了各种各样的能飞的东西包括鸟类、飞碟、宇宙飞船、蒲公英的种子、热气球、气球等,拓展幼儿的思维。我们鼓励幼儿继续寻找能飞的东西,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二、围绕主题活动“好玩的纸”进行创设

1.纸从哪里来 在板块中展示了纸的发明者蔡伦,以及纸的发展史,让幼儿懂得古代人没有纸是多么的不方便,而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有纸可以用是多么的方便。我们还展示了纸的制作过程,让幼儿知道制作一张纸有多麻烦,要爱护和节约纸,保护我们的环境。

2.纸的作用大 在这个板块中,我们让家长帮助我们搜集了各种各样的纸做的东西,让幼儿在与家长一同搜集的过程中增加了幼儿已知经验,为以后的主题的开展做了铺垫。

3.各种各样的纸 在日常的生活中纸无处不在,幼儿随时都可以接触到纸,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各种纸得名字,因此我们搜集了各种各样的纸进行展示,让幼儿能够知道生活中常见纸的名字以及他们不同的用途。

三、围绕主题“落叶飘飘”进行创设

1.秋天的果实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各种各样的果实都收获了,在这个板块中我们把果实分成了水果和干果,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秋天的树叶 幼儿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感兴趣,秋天树叶都落下来,我们抓住这个季节的特点对幼儿进行教育,我们让家长帮助我们搜集各种各样的树叶在版面中进行展示,让幼儿认识几种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树叶。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了树叶粘贴画,共同完成的同时加深幼儿对树叶的认识及亲子间的感情。

3.秋天的颜色 秋天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我们在板块上面展示了秋天里各种植物的颜色,下面是孩子在十一长假中到大自然中去验证秋天颜色的调查表,让幼儿感受和分享他们的收获,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围绕“欢迎你冬爷爷”主题创设“雪花飞舞”主题墙

该主题墙内容可划分为“植物怎样过冬”和“动物怎样过冬”两个板块。教师在前期做了小部分铺垫,其余的部分做了留白,随着季节的变化我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引导幼儿走进冬天、了解冬天、感受冬天,给孩子很多想象的空间。

篇6:班级环境创设心得

网络研修的学习,一改传统的、呆板的传授模式,科学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静态资源,另一方面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利用专家讲座、在线答疑、讨论板、感言等多种交互媒体提供动态助学,通过案例学习、问题探索、交流研讨、自我评价等方式帮助教师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自主学习的文化,最终形成学习共同体。最近我通过网络学习了刘晓颖园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针对班级区域环境的创设有一些思考,一些反思,一些心得。

区域活动是一种人为创设自然情景下的幼儿自愿、自发的游戏,是我们现在普遍采取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那么,如何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自由选择、自发探索、自主活动的一扇门呢?在实际工作中,我有这样几点反思:

1、教师角色的定位要准确把握。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首要问题。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的。也就是从活动的台前到后台,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正确指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

2、教师介入指导要适宜。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比如当孩子在很专注、很顺利地进行制作活动时,老师最好不要在此时去打扰他,以免中断孩子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活动。当孩子用橡皮泥在捏一个苹果时,不要去问:你在干什么呀?捏的是什么呀?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不能推动幼儿的活动,反而会影响孩子。

3、要体现教师的隐性指导。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是自我主宰世界。”在活动区中,如果老师的指导太突出,完全处在一种主导、主动、主持的地位,有时反而会限制、影响幼儿的活动。比如在指导创造性游戏时,当面对孩子的无所事事,老师此时的适时引导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老师的隐性参与指导要适度,只要达到引发、深入游戏的目的即可,不必长时间参与游戏,尤其是对中大班孩子。而且这种长时间的参与还会影响老师对其他孩子的观察和指导。此外老师本身还应该注意指导个别孩子时的音量,尽量不要影响其它正在活动的幼儿。区域活动基本以自然观察为主,要做到:静心、细心与耐心。静心是尽量不打扰幼儿自然的行为过程,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细心是注意捕捉幼儿行为表现中的有益信息和其发生的时间、背景等,必要时可做一定纪录。耐心是不要怕多花费时间,观察有时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获得一些有价值的资料。观察是教育的先导,只有充分观察、了解幼儿,教育指导才能有更好的针对性、也才有可能真正适应、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观察者。

4、材料提供的层次性。每个幼儿的能力水平不同,因此材料投放要兼顾每个层次幼儿,不能都简单,也不能都复杂,要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活动的机会和成功的条件。比如美术区操作材料、益智区投放的拼图等都应该体现层次性。

“多给孩子一点空间”是我们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在具体指导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变成一种灌输。记得有位专家曾经说过:老师教的欲望太强、太主动,必然使幼儿学习变得被动。确实如此,如果老师教的多多的,填得满满的,孩子们就失去了自由的空间。反之,当离开了老师的视线和关注,孩子们的主动性、探索性就会多一些。

篇7:小班班级环境创设方案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纲要》也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环境对于幼儿园日常教育和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针对小班班级环境创设提出拙见。班级环境创设,我分为主题环境的墙面创设和区域环境创设。班级环境在引导和支持幼儿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对班级环境进行创设时,作为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环境和活动环境。以下我将从班级环境创设的理念,班级环境创设内容两方面阐述。

一、班级环境创设理念

(一)班级环境创设要配合幼儿园的整体特色和环创理念,同时要突出本班的特色。本园的办园理念是“科技+艺术”,结合小班的年龄特点,我将环创特色定位于“重艺术兼科技”。

(二)班级环境创设要和教育目标相一致。幼儿园教育总目标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因此班级环境创设要涉及到这几个方面。同时要与教育内容和教育计划相一致,所以在班级环境创设时也要根据周计划、月计划和学期计划的不同,创设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

(三)班级环境创设要师幼共同参与。陈鹤琴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了解,也更加爱护。”因此,在班级环境创设时应让孩子参与其中。对于小班的孩子,参与的方式主要是征询孩子的意见,利用孩子的作品布置环境。

(四)班级环境创设材料的选取应多方面考虑。一方面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多采用废旧材料,不仅节约资源,同时对孩子的节俭品德产生隐性教育。另一方面寻找“会说话”的材料,比如春天的花朵,秋天的落叶,不断成长的豆子等。让孩子主动的去发现、探索身边的事物。最后考虑材料的安全卫生,孩子的身体是非常容易受伤的,因此在玩具的购买上选取“三无”的塑料玩具,避免尖锐、细小的物品。

二、班级环境创设内容

(一)主题环境创设

主题环境的创设必须有弹性,主题环境不仅要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更要根据孩子的需要而经常更新,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调动幼儿的主动性,从而实现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首先,教师要多关注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点、观察孩子的需求。

在创设主题环境时,孩子入园不久天气就将要转凉,树叶慢慢变黄飘落,草地枯萎,秋天的变化非常容易发现和引起孩子的注意和兴趣。同时根据季节和教育目标,我以秋天为主题设计《秋天的童话》:树林里,美丽温暖的小屋,可爱的动物。在一面墙上粘贴教师手动制作的几棵大树,在大树上粘贴幼儿收集来的落叶、经过教师美化的幼儿美术作品(如:手指印画、水果涂色画),同时加入立体的创设,让画面更有立体感和真实感。如:卡纸做的立体的栏杆,教师做的有立体感的动物,打开的窗户等。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也大大提高了环境所带来的教育价值。

刚入园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重,结合主题活动“我爱妈妈”创设墙饰,让孩子带来爸爸妈妈与自己的合影,在墙上做一个像房子的相框,边框上以粘贴、画等多种方式美化,里面贴上照片。在教学中,可以让孩子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跟爸爸妈妈说一句话等等。不仅降低孩子对爸爸妈妈的依赖,而且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的氛围能感染幼儿,为幼儿欣赏美、创造美奠定基础。

为了建立班级常规,可以设立《比比谁最棒》,教师自制评比栏,以楼梯为创作原型,将评比栏制作成可爱的、色彩鲜艳的卡通楼梯,将孩子的照片贴在背后带有钩子的星星上,根据孩子的表现将星星挂在不同的楼梯上。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长。

以上三种主题创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或者孩子的兴趣随时做适当的变动,同时将多面主题墙联系起来,避免独立拼接。最简单的方式是通过悬挂一些统一色彩或者统一形状物品的吊饰。吊饰的来源可以买现成的饰品,美观大方。也可以通过师幼合作自制,节省而富有孩子独有的童趣。

同时由于墙饰的内容和材料均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和幼儿关注的话题,所以幼儿很感兴趣也易于接受。

(二)区域环境创设

区域活动是幼儿的主题活动,由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合的活动场地、材料、玩具和学具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通过操作、摆弄、发现、讨论等活动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也是培养幼儿活动规则的最佳方式。

区域活动一般分为建构区、美工区、角色区、益智操作区、阅读区、自然角。在建构活动区时要考虑活动区的特点,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安全。小班的孩子主要是自主游戏,喜欢模仿,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因此,在创设活动区时要注意动静分开,相关邻近,避免出现教师看不到的死角。购置玩具时要数量多种类偏少,避免孩子争抢玩具,材料摆放位置要合理,以防发生安全隐患。

建构区有积木等大小型建构玩具,需要有塑料软垫,同时孩子在建构时要思考,所以环境要求较安静。益智操作区更需要孩子积极动脑动手,因此环境要求要相对独立较安静。而美工区和阅读区要光线明亮、较安静。角色区要热闹、宽敞。综上可以将建构区和益智操作区相邻,美工区和阅读区相邻,角色区选在独立的位置,自然角设在阳台或者窗台。区域间隔用玩具柜、书架、桌子等。每个区域的活动要求都要图文并茂的展现在同一颜色的纸上,粘贴到区角,纸的造型上采用可爱的小猫头像。(幼儿在每次进入区角活动前,教师以小猫的角色说明每个区角活动的要求,生动而富有童趣孩子容易接受。)举例:

建构区名称“快乐建筑坊”以悬挂(所有活动区名称都采用悬挂法)的城堡造型方式展现。墙面设计包含房屋建筑、生活物品(飞机、车子)的图片,孩子建构作品的照片,按照一定的造型粘贴。玩具柜上摆放教师和幼儿完成的作品。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时变动作品位置和形状,让孩子主动的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环境。益智操作区名称“神秘发现室”,用密集的吊饰与其他区隔开。美工区名称“美工工作室”,位置设定在主题墙《秋天的童话下面》,教师为幼儿提供多样的美工材料(橡皮泥、纸、固体胶、绳子,半成品画等)。

阅读区名称“兔兔书吧”,墙面设计以简单的小花小草为主配上认真看书的小动物,并悬挂吊饰(如:瓢虫/树叶/书的封面)。选择适合小班阅读的书籍,地面铺上塑料软垫/舒适的小椅子。

角色区名称“快乐萌秀场”。教师提供表演的服装、乐器、道具等。墙面背景设计为大舞台,自制话筒和话筒支架。

自然角名称“花草一家亲”,花草由教师和家长提供,放置在木架上。教师种植2—3中豆类植物,墙上贴有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日常生活中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丰富孩子的经验,亲近大自然。

三、其他班级环境创设

厕所的墙面设计以简单干净为主,材料采用购买的成品饰品,可以防潮和粘贴牢固。洗手台的墙面贴上洗手的步骤图示和节约用水标志。

家园交流站设置在教师门外,方便家长观看了解。内容包含孩子近期活动的照片和简单解说,孩子保健常识,育儿书籍推荐,孩子常出现的问题解决办法四大块。

篇8:也谈班级环境创设

一、审美感受——班级整体风格和谐统一

环境的美化, 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 欣赏美, 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在设计整个班级环境时, 我们首先定下了班级的整体风格和基调——水乡风情。围绕“水乡风情”, 我们将版面和墙面装饰渗透到各个区域, 利用黑色的即时贴在白板上勾勒出小桥、流水、瓦房、古寺、泛舟等画面。黑白为主的色调古朴素雅, 营造出水乡的宁静和雅致。马克思曾说过:“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孩子们在欣赏主题墙饰的时候, 最先感受到的就是色彩, 因为色彩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也最能传达信息。“水乡风情”也就传达给幼儿一种宁静的审美感受。而当幼儿将他们充满创意、色彩斑斓的作品展示到主题版面上时, 黑白的底色又能充分凸显幼儿的作品, 不至于有眼花缭乱的感觉。

二、启发智能——结合课程设置主题墙

环境创设应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 增长能力,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结合教育目标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季节的变换, 我们创设了墙面的主题栏。如春天来了、认识我自己等等, 根据主题的内容,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让所有的幼儿都参与到作品鉴赏中。除了主题墙的设置, 我们也会设置一些幼儿喜欢的主题作为展板进行创作和展示如“绿色环保”“爱牙日”“安全伴我行”“垃圾分类”等等。丰富的主题内容深深吸引着幼儿, 他们不但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而且通过他们的参与布置和看看讲讲, 也很大程度地获得了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的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孩子们在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探究、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自主创造——丰富的游戏区域

角色游戏为幼儿的感知、操作、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 给幼儿很大的自主和创造的空间。合理的空间、充足的时间和宽松和谐的氛围都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创造了条件。在游戏活动中, 孩子们自由地选择区域 (如娃娃家、水乡医院、水乡饭馆、水乡风情照相馆、数学乐园、水乡发廊、水乡超市等等) , 挑选感兴趣的角色, 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动, 老师不多加干涉, 只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给予适时的帮助、鼓励与指导。所以, 孩子们学得轻松, 没有任何压力, 无论是能力强的还是能力弱的幼儿都表现出了相当高的热情。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 获得了许多能力范围内的经验和知识。如喜欢数学的孩子会选择去数学乐园, 操作丰富的材料并且乐此不疲, 这种自主的学习和探究也锻炼了孩子的思考能力。

四、互动参与——师幼共同布置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创设以往多为教师的任务, 由教师设计、布置, 幼儿则处于被动接受影响的地位。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中, 我们也让幼儿积极的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来, 参与设计主题环境, 在《生日心愿》中, 幼儿自主确定主题的内容, 说起各种各样的生日心愿, 孩子们非常踊跃, 并且展示的形式也由孩子们自主选择, 有的选择剪贴、有的选择绘画, 形式和内容都很丰富。

上一篇:飘扬的词语解释及造句下一篇:kjvjbf2010年上半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