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创设班级文化论文

2022-04-20

【摘要】班级文化是班级在长期实践中沉淀凝聚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是班级整体风貌的象征,营造优良学风、构建和谐班集体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充分运用環境资源促进幼儿的成长发展,通过对教学环境的精心布置与班级文化的特色构建,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品格发展,并使他们初步形成社会适应力的目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环境创设班级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环境创设班级文化论文 篇1:

优化幼儿园班级文化环境创设策略初探

摘 要:幼儿阶段是人生中较为重要的阶段,对以实际操作活动和直接经验为心理发展基础的幼儿来说,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要使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必须营造一个适应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本文针对班级文化环境的创设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改善幼儿环境创设,进而优化幼儿教育做出贡献。

关键词:幼儿教育 ;环境创设 ;班级文化 ;优化策略

近年来,幼儿园环境创设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大家也充分认识到幼儿是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以发展的,要促进孩子和谐健康的发展,环境是重要的资源。广义环境观认为,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幼儿学习生活的班级环境,又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环境是教育的一部分,尤其是班级环境,作为幼儿园组织与实施之一的环境创设是很重要的一环,广大幼教工作者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目前我国许多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从班级文化环境创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仅供参考。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常见问题

1.环境创设的空间利用不够充分合理

一般来说,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该有利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但是,目前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大多数只重视室内和墙壁的布置,忽视幼儿园内其他空间对幼儿教育所隐藏的作用,使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功能大打折扣。

2.环境创设内容的片面化

环境创设内容的片面化主要表现在内容都比较简单、零散,缺乏整体布局意识,给人一种不平衡,不系统的感觉。只注重物质条件的提供,不注重教育过程对环境利用的需要进行创设,这种片面的环境布置,极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许多幼儿园,经常见“一棵大树”就占用了墙壁的很大面积,但又没具备什么教育作用,而且,长年累月的不更新,缺乏新意,这显然只是教师为了完成必要的工作任务而已。那样单一的创设手段,影响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减少幼儿动手操作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的机会。

3.环境创设过程忽略幼儿的介入

为了环境布置的完美性,现在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往往由成人“自编、自导、自演”,很少让幼儿参与,只是让幼儿充当教师布置环境的观赏者,机械地接受成人的安排,这样的布置过程,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主要表现为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特别是一些教师观念的滞后,环境创设在内容上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教师包办环境普遍,教师大多根据自我的需要考虑环境创设,例如:“我觉得这样好看,”或“这样不好看”,“小鸭子应画的逼真”,“卡通画不规范”,又如:有的老师嫌自己设计布置实在太麻烦,直接在网上买些粘贴画,毫无逻辑,又没有系统的贴在墙上,只是把墙壁填充得满满的,几乎没有幼儿教育的内涵,也没有考虑孩子的提议及感受,更没有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發。因此造成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纯粹追求环境布置的结果。

二、改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1.重视幼儿园三维空间的充分利用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尽可能多为幼儿提供接受各种知识或信息刺激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幼儿的无意识学习的能力,使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熏陶,吸收知识。

例如:在室内外的地面可画上各种图形、迷宫,涂写上颜色或数字、字母,又如:用空间布置去配合节日的主题教育,如中秋节的灯笼,国庆节的国旗、国徽等;班级内部的墙饰内容以近期相关活动的内容为主,例如:“春天的主题活动”,在墙上布置春天特征的植物,动物及人们的活动等;在室内外开设游戏区、绘画区、拼图区、自然风景区,科常区、作业展览区、天气记录区等,充分发掘可操作性的布置,并根据教育需要灵活更换用途或内容;在各班级的教室里设置阅读角、名人榜等,让幼儿在自己的班级中感受微文化,从细微的地方体现环境创设的教育意义等等。

2.环境创设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针对环境创设内容片面的问题,我们应该根据幼儿注意对象广泛、好奇心强的特点,布置内容系统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如在班级教室的同一面墙壁,有逻辑的创设一组系统的安全教育图,用故事的形式,通过主角移动,出现不同的安全教育情景。比如遇到火警拨“119”,过马路要走人行道等等,让幼儿在每天在教室里玩耍或放松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接受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培养自我保护的能力。这样迁移到其他环境创设区域,既能美化环境,又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让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不再仅仅停在物质环境的表面。

3.注重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过程的体验

现今幼儿园应该注重为幼儿提供获取新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的机会,又可使幼儿对自己亲自动手、动脑布置的环境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满足感。教师不能把精力放在“我想怎么布置,我想怎样创设”上,而应将精力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提供怎样的条件” 上。例如:教室里,要布置春天的主题墙,老师可以问幼儿,“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或者“春天来了,你喜欢春天里的什么呀?”等等,然后引导幼儿回答与春天相关的元素,又如:引导幼儿画一些与春天有关的图画,贴在教室的展示角等等。这种参与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在教师与幼儿合作进行创设的过程中还能促进师生感情,加强精神环境的创设。

三、结语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细微的体现在各个班级的环境创设上,环境创设又是一种班级文化的呈现,所以抓住班级的环境创设,也有益于改善幼儿园环境创设,优化幼儿教育。

参考文献:

[1] 尹华.以“创设环境”支持幼儿的学习与游戏活动. 《四川教育》,2016.

[2] 陳仁平.谈班级环境创设与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文摘版》,2016.

[3] 毕岩.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探讨. 《中华少年》,2016.

[4] 侯静玲.浅谈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中外交流》,2016.

作者:周芳英

环境创设班级文化论文 篇2:

创设育人环境,创造班级文化,促进幼儿品格发展

【摘要】班级文化是班级在长期实践中沉淀凝聚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是班级整体风貌的象征,营造优良学风、构建和谐班集体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充分运用環境资源促进幼儿的成长发展,通过对教学环境的精心布置与班级文化的特色构建,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品格发展,并使他们初步形成社会适应力的目的。班级是幼儿园的主要聚集区域,是教师与幼儿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发挥班级文化凝聚、鼓舞、凝聚等作用,使幼儿在优良的育人环境中获得积极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文化;环境育人;品格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主要关注幼儿的文化底蕴、精神风貌、思想内涵等非智力因素,其价值理念是班级共同体学习发展的目标指引。班级文化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教师和班级成员共同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健康正确的班级文化既能够规范幼儿的言行举止、学习习惯与思想道德,又能够优化整体校园文化氛围。所谓“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教育作为“根的教育”,其应体现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为人的终身发展所奠定的基础作用。在幼儿园中创设良好育人环境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建设,教师要遵循“健康向上,自然活泼,诚信友善”的理念创设育人环境,让幼儿在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发展优良品格。

一、创设育人环境,尊重幼儿,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

幼儿的成长特点受到所处环境氛围的影响,根据幼儿可塑性较强、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教师应注重创设良好育人环境,通过“环境熏陶”潜移默化地养成幼儿的良好心性。教师要打造“软硬双环境”,一方面,“硬环境”主要体现在园区内部的设施上,即草地、水池、山坡、沙池等,给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与娱乐场所,使他们在可真实接触的环境中自由探索。幼儿园要加强园务管理,以“健康、快乐、文明、自信”为办园理念,打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另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幼儿独特的性格特点,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幼儿处于心智发育初期,个性还未成型,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熏陶感染,幼儿教师要理解幼儿的特殊行为习惯,如意义不明的发泄行为、脱离常理的想法和观念等,这便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幼儿的闪光点,以真诚的态度和鼓励的语言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让他们沉浸在理想的成长环境中。

二、创造班级文化,保教结合,引领幼儿的健康成长

班级文化的构成主要分为四部分:教师、环境、制度与人文。教师是构建班级文化的主导者与实施者,这便需要幼儿教师自身明确认识班级文化对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协调班级工作与幼儿需求的异质性。环境是班级文化的显性因素,幼儿教师要为幼儿营造温馨、舒适的班级环境,并在确立班级文化主题后,如:礼貌、关爱、互助等关键词,开设相应的教育活动,组织主题游戏。

制度是确保班级文化顺利构建与推进的保障,教师将班级中的一系列常规要求制定为班级管理制度,如、午餐行为、午睡习惯、卫生整洁等生活行为纳入管理制度中,并鼓励幼儿也参与到班规的商讨中,由此来激发他们的自主管理意识。人文是营造优秀班级文化的核心要素,即教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通过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与品格教育,培养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文精神。

三、实施家园共育,加强联系,培养幼儿的优良品格

家园合作教学理念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和家长或者监护人共同肩负起对于孩子的教育工作,双方之间要进行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商议出对于孩子的教育方法。家庭属于个体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主要受教育场所,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自觉承担起培养孩子优良品格的重任。通过实施家园共育,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可以为幼儿营造更全面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品格教育更顺利地开展。

当前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频率较少;对幼儿品格发展认知不一致;家园共育的方式浮于表面等,以至于幼儿品格教育未能起到良好效果。鉴于此,幼儿园可通过举办家长开放日、家访、专家讲座等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更真实地观察到孩子在园中与同伴的交往行为,客观认识到幼儿的问题处理方式。另外,家长通过学习专家讲座、与幼儿教师沟通、家长间相互交流等方式,形成更健全的育儿观。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环境育人的理念不仅是幼儿指导纲要的重点内容,还契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可以使幼儿在外界环境的感染下重塑认知,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积极健康的成长观念。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良好的育人环境主要取决于班级文化建设和家庭教育氛围,班级文化中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学习活动两方面,主要作用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与良好习惯,家庭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补充,同样需要家长配合教师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以培养孩子优良品格为目标,构建全方位的良好育人环境。为此,幼儿教师要清晰认识到环境的熏陶作用,通过创造优良的育儿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幼儿的品格。

参考文献:

[1]李芳,邹香梅.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发展[J].家教世界,2018(36):36+38.

[2]蒋亚娟.浅析家园共育视野下的幼儿品格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212-213.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作者:于朦 高春慧

环境创设班级文化论文 篇3:

构建浓郁班级文化,创设快乐学习环境

【摘要】 教学和学习都是枯燥的,但我们要让我们的教与学要变得快乐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我们的教学往往因其枯燥而不被学生喜欢,而班级的文化和环境对教师的教学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和促学作用。学生的心理和心理素质还不够健全,在没有外界的促进环境下,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厌学。因此掌握学生的心理,用适当的手段来改变这种情况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班级文化 快乐 学习环境

教学和学习都是枯燥的,但我们要让我们的教与学要变得快乐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我们的教学往往因其枯燥而不被学生喜欢,而班级的文化和环境对教师的教学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和促学作用。学生的心理和心理素质还不够健全,在没有外界的促进环境下,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厌学。因此掌握学生的心理,用适当的手段来改变这种情况是至关重要的。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情感这条主线可以在由班主任在长期的班级管理中,形成一种愉快的气氛,这样,学生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下面,就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开展愉快教育谈一点看法。

一、首先班主任老师要转变教育思想,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确实把学生在繁重的课业负担的同时,还给孩子们欢乐,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针对此,本人对班级提出了班级目标“团结合作,努力向上,共同打造魅力班级”,学生反响好。

二、创设愉快的班级文化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爱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认真钻研班级基本情况和引导班级管理,用班级本身的美去感染学生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巧妙的德育安排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多样的德育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每个月的月考过后,学生每人一张白纸,书写自己的总结和下个月的反思。有一个学生平时爱开玩笑,他写的总结和反思内容很贴切自己的实际情况。我很欣赏的是他总共用了二十来句话,很押韵,并带有幽默的色彩。我让他在班会上念了出来,同学们哄堂大笑,但也对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另外,建立图书角、集体分享活动照片和视频、观看教育片等,都能给学生带来欢乐和一定的教育意义。每周日第三节晚自习由班干部和班主任总结并公布操行评分个人前三名和后三名、小组团体总分前三名和后三名,由小组长找到问题所在,和做出相关的措施以期望下次不再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样的方式既提高了小组团结合作精神和能力,也增强了班级的荣誉感。

三、要让每一位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习是一种劳动,学习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并不能满足于课堂教学形式的活泼多样,应该使学生变“苦”为“乐”,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尤其对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每一点在非学习上的进步,使他们感到,经过自己的努力是会获得成功的。

在班级中,班主任要多观察,对于每一个学生平时的习惯和成果记录在班主任工作本上,并结合这些实际情况给学生分享他们的成果、谈感悟、谈感想,告诉学生们应该怎么做。比如有个学生平时不怎么起眼,学习基础差,但是卫生大扫除中他总能积极表现;有个女生高一时学习一直落在后面,但是很认真,在近几次月考中都取了很大的进步并排到前几名;有个男生每天有写日记的习惯;还有个男生每天坚持上第四节晚自习等,这些在学生当中一传播,给大家都带来了正面的教育。

四、要教给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分不开的。经常会看到学生整天精神不振,趴在桌上,或者是学生大发脾气等。造成这种现象还没问学生之前时,我们就已知道学生一定是遇到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张绪坤老师告诉我们的学生“学会考试,更要学会做人”。有可能学生家中出了问题,也可能是同学之间出现了矛盾,也可能是与老师之间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等,这个时候,班主任以“攻心”为主,通过谈话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是比较妥当的。

五、讲究德育方法和德育艺术。德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德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德育中,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特点,灵活选用德育方法,同时要进行德育艺术的研究,通过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逐步形成自己的德育艺术风格。当学生喜欢你的德育方式,格外想听你的话时,学生就会喜欢你当他的班主任了。曾经有个学生和我说,老师我很欣赏你做事的方法——每次开班会或者是交待事情时,总是条陈清晰,用“第一、第二”这样的词语来统筹安排,并学会用关键词去提醒自己。

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困惑,我们老师也越来越困惑,教育的不快乐让我们都在思考快乐和学习的问题。但只要我们不断去努力,就一定能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到快乐。虽然这条道路上可能是有苦有乐,但我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我会一直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为学生快乐的学习不断奋斗!

作者:张胜春

上一篇:艺术文化转型分析论文下一篇:绘画创作构思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