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化债工作总结

2024-04-28

全县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化债工作总结(通用2篇)

篇1:全县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化债工作总结

在我县第三批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县委、县政府地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县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工作进展较为顺利,为各乡镇、村委会及各中小学减轻了债务压力,为构建我县和谐的社会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这里就我县“普九”债务的基本情况、化解进度及在化解债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下通报,并就存在的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我县“普九”债务的基本情况

我县各乡镇、各中小学在2007年按上级要求对1986年7月1日以来至2005年12月31日前发生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数额进行了自查,上报债务金额为1145万元;2008年按省市有关要求又对漏报的项目债务金额及国有农垦场“普九”债务进行了自查补报,上报金额为2800多万元,两次合计4000多万元。省审计小组对我县两次上报的债务进行了审计,实际锁定我县“普九”债务2692万元,省里综合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校数、办学成本及县财政状况等因素确定对我县补助2599万元,县级应配套93万元,配套比例在全市是最小的。省、市都明确规定在2009年12月底要将“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全部落实到位,省里与市里签订了化解责任状,我们县政府也与各乡(镇)政府及县教育局都签订了化解责任状,县政府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制止新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发生的文件,严格限制新债的发生。

二、我县“普九”债务化债进度情况

我县“普九”债务化债工作根据上级拨款及本县实际情况对我县2692万元“普九”债务计划分三批进行化解。第一批债务化解工作是在今年5月份结束的,实际化解“普九”债务619万元(省里补助资金598万元,县本级配套了21万元);第二批债务化解工作是在今年9月份结束的,原计划化解1472.08万元(省里补助1421万元,县本级配套51.08万元),实际化解了1458万元,还有14万元是由于一些乡镇化债工作不到位被暂时扣留下来了。第三批债务化解共安排了资金600.79万元(其中省里补助427万元,县垫付153万元,县本级配套20.79万元),2009年就快结束了,但我们第三批化债工作还没有到位,任务完不成验收不合格省里不但要追究责任,还要扣留6%的化解补助资金(153万元)。在上次召开的化解“普九”债务动员大会上,彭县长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再三强调,要求各乡镇、各中小学校要认真做好化债工作,确保我县能顺利通过验收,确保省里的化债补助资金能全额到位。,三、化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县财政局、县教育局的督查情况及前两批化解工作中发现各乡镇、各中小学在化解“普九”债务工作中存在如下问题:

1、债务资料遗失或不全,无法证明债权债务的真实性,从而影响了化解债务的进度。

2、申报审批化债的数额大于账本上挂账的实际债务余额。

3、申报化债的债权人与合同中或账本中记载的实际债权人不一致,存在托收现象。

4、己化解完的债务又重复申报化解。

5、少数乡镇在清理“普九”债务时疏漏了债务及债权人,导致债务未被省里审计锁定。

6、部分乡镇没有及时对偿清的债务进行销号及账务处理,在债务挂账时没有发票,在化解债务后仍没有正式发票入账。

四、对存在问题相关处理意见

1、对于债务资料遗失或不全的,各乡镇务必要求各中小学、村委会补齐相关手续,实在不能证明债权债务的,县财政不给予化解。

2、对于申报审批化债的数额大于账本上挂账的实际债务余额的,县财政对大出的债务数不予化解;对在第一批或第二批己进行化解的,各乡镇要进行追回并归还县财政,否则在第三批化债资金中扣留相应数额。

3、对己化解完的债务又重复申报化解的,县财政不予化解。对在第一批或第二批己进行化解的,各乡镇要进行追回并归还县财政,否则在第三批化债资金中扣留相应数额。

4、对于申报化债的债权人与合同中或账本中记载的实际债权人不一致的,申报化债的债权人必须出具合同中或账本中记载的实际债权人的委托收款书,并做出不再要求偿还的承诺,同时各乡镇、各中小学要确保化债资金落实到位。

5、对于乡镇在清理“普九”债务时疏漏了的债务,由于省财政不能再给予补助,县财政不予化解,由乡(镇)自己妥善解决。

6、各乡镇要及时做好相关账务处理工作,偿清的要销号,没有完税发票的要按相关税率补齐税款。

明年一月中旬,省里将请会计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对全省“普九”债务化解工作进行验收,任务紧迫,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我县的“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向省、市及县委、县政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篇2:全县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化债工作总结

一、基本做法

(一) 坚持尊重历史, 认真核定基数

上世纪90年代, 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 彬县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 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原则, 在全县积极开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先后投资1.96亿元, 新建、改建学校201所, 全面消除了D级危房, 配备成套远程教育设施学校201所,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125个, 建设多媒体教育29个, 计算机教室49个, 彻底改变了农村学校“危房子、土台子、泥孩子”的落后面貌, 1996年12月, 提前一年通过了省政府的“两基”达标验收。但由于全县经济总量偏小, 财政收入有限, 城乡群众收入水平偏低, 在“普九”建设中产生了巨额的债务负担, 导致乡村两级和农村学校债务缠身, 甚至出现了封校、封门、封教室等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过激行为, 教育负债已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一大隐患。对此, 彬县于2002年在全省率先推行了“村财务乡监管”制度, 规范债务管理, 采取各种措施予以解决。但由于县财政属“吃饭财政”, 财力十分有限, 化债收效甚微, 许多债务仍高悬未解。2006年, 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 彬县坚持“尊重历史, 立足现实, 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组织财政、教育、农业、审计和监察等相关部门, 组成县清理核查债务工作领导小组, 利用一个月时间, 逐乡逐校对全县16个乡镇的农村义务教育、乡镇政权建设和基层政法机构公益性债务进行了全面清理。在清理核查中, 坚持以原始账簿、凭证为依据, 以债权债务人共同确认为佐证, 经过公示无异议后予以确认。据统计, 全县“普九”教育负债总额3 347.04万元, 涉及全县16个乡镇152所中小学校, 负债最多的城关镇达388.39万元, 负债最多的学校达1 106万元。通过核查, 认定了债务规模, 确定了债务基数, 建立了统一规范的债务台账, 为化解教育债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坚持以县为主, 多方筹措资金

“普九”教育负债的债务主体虽然是乡村组织和农村中小学校, 但根本原因还在于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足, 是不完善的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机制造成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来, 彬县以增进社会和谐为目标, 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和地方财政形势趋于好转的有利时机, 以县财政为主体, 采取以奖代补措施, 多渠道筹措化债资金。在“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八大工程”的前提下, 从地方财政中挤出2 175万元。同时, 乡村两级和负债学校主动配合, 采取变卖、出租闲置资产, 挤压办公经费, 拍卖集体林权等多种方式筹集各类资金1 148.7万元。一些工程队负责人也积极响应, 主动放弃了部分债权。由此, 形成了财政出资、乡镇配套、工队 (债权主体) 让利的工作合力, 全县掀起了化解“普九”教育负债的工作高潮。

(三) 坚持用活政策, 整乡 (镇) 全面推进

在化债工作中, 始终坚持“用活政策, 整乡 (镇) 推进”的指导思想。即全县化债不搞一刀切, 由乡镇根据各自财力状况, 自愿选择是否进行债务化解。对自愿化债的乡镇, 县上要求其必须“以乡镇为单位, 整乡 (镇) 化解, 不准下欠一分债务”。由于全县采取了“一乡一策”的灵活措施, 充分调动了乡镇政府的工作积极性。永乐、城关、新民三个乡镇率先行动, 主动出击, 用可支配财力先行化解“普九”教育负债, 其他乡镇也因地制宜, 采取一村一策、一校一策等方法筹措化债资金, 推动了化债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 坚持规范运作, 兑付一步到位

为了防止化债过程中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 县财政局和综改办制定下发了《彬县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资金运作程序》, 保证化债工作有序进行。化债前, 以乡 (镇) 为单位再次公示教育负债情况,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进一步核准核实债务基数。化债中, 严把化债资金审核关, 坚决制止举新债化陈欠、通过筹资筹劳化债的做法, 从根本上杜绝债务反弹现象。在兑现过程中, 坚持区别对待、直接兑付资金, 即对有银行账户的债权人, 将兑付资金直接划拨到账户;没有银行账户的债权人, 将兑付资金存入银行, 制成存折, 直接发放到债权人手中, 以“资金直通车”的方式, 将所有偿债资金通过化债专户一次性直接支付给审核无误的债权人, 减少中间环节, 预防截留挪用现象的发生。

(五) 坚持完善机制, 严防新增债务

在做好“普九”教育债务化解的同时, 积极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从制度上防止新的教育债务发生。一是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全面推

本栏目由陕西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开办

行乡财乡用县监管, 撤销乡镇一级的独立预算资格, 实行工资统发, 将教师工资和乡镇所有财政全额预算人员工资纳入县级预算, 通过工资卡直接发放到人, 避免了拖欠教师工资问题的发生。二是认真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 逐步免除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和课本费, 并为农村困难家庭学生发放了生活补助费, 促进了教育公平。三是逐步提高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保障了正常的教育开支, 并严格执法检查, 有效防止教育乱收费问题的发生。四是坚持以县为主, 足额预算各类校建资金, 不留缺口, 从根本上防止教育负债的再度发生。2003年以来, 先后新建了范公中学, 创办了紫薇中学, 建设了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改建、扩建了121所中小学校, 新添课桌凳4 500多套, 添置图书20万册, 购置各类教学试验器材6 500多件, 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156个, 建成计算机教室82个、多媒体教室45个, 全县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 先后有4个乡镇通过了省级教育强乡镇命名验收, 10个乡镇通过了市级教育强乡镇命名验收。全县各类教育基础设施投入累计达到1.6亿元, 未向群众收取一分钱, 未增加新的教育负债。今年计划由财政投资1亿元, 实施24个校建项目和城区学校通暖工程, 再创2个省级教育强乡镇和2个市级教育强乡镇, 力争年内通过省级教育强县验收, 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再上新的台阶。

二、化债效应

彬县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全面化解, 重塑了基层政府的形象, 消除了制约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增进了全县的社会稳定和大局和谐。目前, 债务化解后的积极效应已初步显现,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有效减轻了基层债务压力

“普九”教育负债是乡村两级债务的主体, 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环境, 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普九”教育债务全面化解之后, 乡村两级的债务负担进一步减轻。学校的校长纷纷感言, 再也不怕封门封校了, 教师终于可以安心教学, 学生终于可以专心学习了。

(二) 全面消除了基层干群之间的矛盾

按照“谁建设、谁负担”的工作机制, “普九”教育负债分别落在了乡镇政府、村委会、学校的肩上, 有些甚至转嫁到了当初建校时的干部个人身上。这种债务分布状况导致建校施工企业为追回工程欠款与基层干部发生了许多纠纷, 严重激化了干群之间的矛盾, 有些村干部为此外出打工逃避债务。这部分债务化解后, 不仅使债权人得到了有效补偿, 也把基层干部从这种旷日持久的债权债务关系中解脱出来, 干群之间因债权债务产生的矛盾得以彻底消除, 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农村社会更加和谐。

(三) 坚定了社会各界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信心

农村公共财政投入不足, 公共产品严重短缺, 公共服务严重滞后,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近年来, 由于农村“普九”教育债务的影响, 严重挫伤了建筑企业和社会各界投资农村的积极性。这次债务化解资金以直通车的方式兑付给债权人, 又一次赢得了民心, 重塑了基层政权的形象。许多工程队和债权人纷纷表示:原以为这些欠款没有盼头了, 也不抱希望了, 没想到政府没忘咱, 今年给偿还得一干二净, 政府还是可信, 亏不了咱老百姓!

(四) 探索了化解债务的新路子

目前, 乡村两级债务数额仍很庞大, 涉及世界银行贷款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征缴等方面, 虽然负债项目不尽相同, 债权债务主体各异, 但通过化解“普九”教育负债使基层政府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其它债务的有效化解。

三、工作体会

(一) 领导重视是前提

“社会事业, 教育为先”,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 基层党委、政府必须一手抓经济促发展, 一手抓民生增和谐, 在实施“民生八大工程”的同时, 坚持尊重历史, 积极稳妥地化解债务, 解决各类遗留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统筹发展, 提升民生, 增进社会和谐。

(二) 细心工作是法宝

农村教育负债数额较大, 历时较长, 债权债务错综复杂, 操作稍有不慎, 就可能会引发或激化新老矛盾和纠纷。因此, 工作中必须一丝不苟, 仔细核实, 直接兑付, 阳光操作, 才能保证达到预期效果。

(三) 资金到位是关键

彬县这次能够顺利攻克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这一难题, 最重要的一点是县财政列支了2 175万元专项资金, 承担了债务化解的主体责任。同时, 坚持一乡一策、一校一策, 区别对待, 以奖代补, 充分调动了乡村两级和中小学校化债的主动性, 保证了配套资金的如期到位, 为债务化解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四) 各方配合是保障

上一篇:我爱雪(700字)作文下一篇:深海浮潜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