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2024-05-11

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

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007-12-12 17:01:5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掌握我镇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根据旗人事局的安排部署,我们安排专人,对全镇农村人才队伍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人才队伍现状

全镇现有干部50名。(包括司法)其中:女14名,占28;大学及以上文化

程度的16名,占31,大专程度的20名,占40,中专以下程度的14名,占28,;30岁及以下的6名,占12,31岁至40岁的28名,占56,41-50岁的16名,占32,平均年龄岁。

镇干部中,共有副科级以上干部18名(包括司法)。其中:女1名,占;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7名,占,大专程度的9名,占50,中专程度的2名,占,35岁及以下的3名,占,平均年龄41岁。

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镇干部工作的岗位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对象是农民群众,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前沿执行者,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任务的最终落实者。镇干部队伍的思想、组织建设及工作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党在农民心中的形象,直接影响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事关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大事。我镇一贯重视农村基层

干部队伍的建设,近年来,通过教育培训、优化结构、竞争上岗等措施,使乡镇干部队伍成为全镇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军力量。

1、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结构,提高工作能力。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加强镇领导班子建设,镇干部实现“四化”目标,镇党政领导班子中,35岁以下干部共3名,占%。目前全镇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3岁;大专以上学历的9名,占100。

2、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提高乡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大规模培训乡镇干部。镇党委积极鼓励干部通过党校和自学等方式提高学历,先后有42名乡镇干部通过参加党校学习和自学取得大专或大学学历。同时及时组织干部参加上级举办的政策理论、法律知识等各项培训,截止目前,全镇干部共参加各类理论培训班6次,培训乡镇干部50余人次;举办科技知识培训班13期,培训乡镇干部60余

人次;为开拓基层干部的眼界和思路,尽可能创造外出学习、培训、参观的条件。积极选送乡镇干部参加市级以上有关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今年,我们选派3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到华西村参观、考察、学习,开拓视野,提高素质。有力地促进了本镇的工作。

4、把镇干部放到合适的岗位,激发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我镇特别注重镇干部的使用,把理论素质较高,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群众认可的干部放在重要的岗位,真正让干部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有的镇干部对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机遇和挑战认识不清,本位主义严重,跳不出吃“财政饭”、拿“固定工资”的束缚;有的干部工作方式上仍习惯于过去的“大包大揽”,对服务意识认识模糊,放不下架子。

有的乡镇干部心态不够端正,部分所学专业不能对口,自认英雄无用武之地,工作不安心,厌倦农村工作,创新意识不够。

2、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由于工作需要,乡镇部分机构职能上划,导致乡镇职能削弱,增加了协调难度;乡镇干部进出不畅,干部分布不合理,虽然加大了乡镇领导干部交流力度,但一般干部交流出口不畅,干部长期工作在固定的区域,造成思想僵化,工作无动力、无激情,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

3、条件所限引进人才难。全镇每年考出去的大学本科生很多,但真正回当地工作的却寥寥无几。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缓慢难留住人。由于我们属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环境较为艰苦,面对沿海发达地区工资收入高、工作和生活条件优等各种诱惑力,“孔雀东南飞”现象较为突出。而激励机制跟不上也难吸引人。由于我们经济基础薄弱,一些国家出台的政策性“津补贴”很难到位,加

上同一地区行业、部门、单位之间执行的工资标准差距较大,乡镇财政紧张,福利待遇低,有时工资不能按时发放,挫伤了基层人才的积极性,导致了基层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差。

四、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考虑与打算

1、要坚持不懈地抓培训,全面提高镇干部的素质。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全面提高镇干部的整体素质。在内容上,一是要突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培训,破除封闭保守的小农经济思想和长期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思维定势。二是突出业务能力的培训,重点抓好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要突出思想作风建设,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在形式上,将组织培训、党校学习同坚持过组织生活、自学、实践锻炼相结合,将学习理

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2: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7149平方公里,辖8镇11乡172个行政村,是一个有着17.8万农业人口、5.46万贫困人口和5.48万返贫人口的国扶贫困县,全县现有农村实用人才1713人,其中农民技术员130人。农村实用人才的学历结构上,大专1人、中专及高中317人、初中及以下1395人;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362人、36—45岁951人、46—55岁368人、55岁以上32人;行业分布上,种植业721人、养殖业678人、其他行业314人。

二、近年来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各级政府重视,加强舆论引导。天祝县十分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宣传,着力打造适宜实用人才成长和创业的氛围。一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意义和成果,使农民认识到在农村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二是充分发挥特色农业发展尤其是高原无公害夏菜和日光温室建设中典型乡镇、典型村、典型户的示范作用,通过宣传“土专家”、“田秀才”的典型事例,以组织观摩、外出考察、举办人才工作座谈会的形式,推荐他们的成功经验,借以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立志成才的积极性。三是政策和政治上支持和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近年来县上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重奖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发展中的先进乡镇、先进村和示范户,完善了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二)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培训工作。县委、县政府把教育培训作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基本途径。近年来,县委组织部成立了人才办,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通过“双培双带” “三建一促”、“互联共建”和“十百千”争先创优活动,建起协会党支部13个,创建党建示范点和党员培训产业示范基地56个,配备大学生村官12名,村党支部第一书记50名,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和乡镇村站点191个,覆盖了全县所有的乡镇村组。人事、农业、畜牧、科技、林业等有关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把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与发展天祝特色农业、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相结合,坚持开展了农民技术员培训、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多种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近三年类全县共举办农村各类培训338场(次),共计培训乡村干部和农牧民21000多人(次)。

(三)扶持重点产业,促进技术应用。全县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将大田无公害蔬菜、日光温室、舍饲育肥等确定为重点扶持产业,采取提高补助标准、加强技术服务、政策扶持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户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高技术含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全县坚持“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菌则菌、宜畜则畜”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强力推进日光温室建设,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加强技术服务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不仅使日光温室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实施,而且培育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带动了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劈山建棚创奇迹,斩断穷根奔小康”,经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松山镇的日光温室建设得到上级肯定,2007、2008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日光温室建设先进乡镇。该镇结合山旱地特点和本地气候条件,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农牧民积极探索,创造出了菇菜轮作的日光温室种植模式,大幅提升了日光温室效益,培育了一大批日光温室方面种植养殖能手。在阿岗湾村,马德银是群众公认的日光温室种植能手,他带头尝试成功了一棚两茬“菇菜轮作”日光温室种植模式。为降低农业新技术应用风险,提高结构调整的实效,全县各乡镇非常注重培植典型示范户,对调整积极性高、调整效益好的农户因势利导重点扶持,如华藏寺镇树立了日光温室种植能人景文章、养殖能人拜德宽等农户为“现身说法”的典型。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先后多次组织农户到永登、赛什斯镇等地学习典型,开阔调整思路,增强调整信心,加大调整力度。全县建成了以2592亩果蔬食用菌日光温室,4500.3亩养殖暖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培育了以哈溪人参果、赛什斯食用菌、金强川高原无公害夏菜为品牌的天祝特色农业。

(四)加强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各乡镇以农科站、畜牧兽医站为主,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轮流培训,逐步实现每名农民掌握一至二门实用技术,努力使更多的农民从体能型向技能型、智能型转变,培养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每年轮训农牧民5000多人(次)。在此基础上,各乡镇通过“公推直选”共产生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科技助理员50名,建立了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上下联动,开展各种技术咨询服务活动,成立了日光温室、大田蔬菜、舍饲育肥等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科技应用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的作用,及时传递各种农业科技信息,推广农业新科技,强化服务、贴近服务,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会重视不够,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育上力度不大。一方面各级政府没有对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给予充分重视,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组织、人员、经费保障不力。另一方面,农民对待人才,特别是那些稀缺的技术人才,缺乏风险共担意识,有利则皆大欢喜,失败则要科技人员独担风险,缺乏培养本地实用人才的土壤,致使实用人才的积极性不断降低。各乡镇虽然每年按计划开展了培训工作,但由于实用人才大多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十年、几十年的实践积累,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绝大多数为初中以下水平,且从事专业杂乱、技术种类繁多,培训专业的设置很难适应实用人才培训的需要,致使对实用人才的培训工作举步维艰,只能停留在对种植、养殖等带有共性专业的培训上,而对企业经营、农村经纪人、家政、建设等方面培训力度仍不够大。

二是小农观念尚未真正破除,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有待加强。由于农村实用人才观念落后,普遍存有小农经济思想,等、靠、要思想,影响着实用人才整体作用的发挥。部分实用人才在参加结对帮扶致富方面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帮扶中也仅局限于“亲帮亲”上,真正起作用的实用人才还只是占少数,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不够普通。

三是缺乏有效扶持引导,农村实用人才数量不足、结构失衡。政府用于实用人才扶持培养的经费有限,对实用人才的开发缺乏配套的政策扶持,农村实用人才仅靠自我发展是不能够发展壮大的。其一,管理机制滞后。人才管理机制滞后。农村实用人才比较分散,他们有各自的经济利益,既是合作主体又是竞争对手,人员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落后,组织协调难,对其管理的思路、办法、方式严重滞后。其二,激励机制滞后。群众对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参与积极性不高。虽然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新的技术推广应用及农业产业化调整工作的主要载体和主力军,但因缺乏配套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激励机制,无法调动其积极性、能动性。其三,人才总量偏少。从调查数据来看,全县17.8万农村人口中,获农民技术员证书的农村实用人才只有130人,占0.073%,农村急需的技术人才短缺,较大的人才总量缺口,严重影响了农村新技术、农业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延缓了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其四,文化程度偏低。在统计出来的1713名实用人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人,中专及高中以上317人,初中及以下的1395人,占总数的84%;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农民技术员只有130人,不到现有农村实用人才的1/10。农村实用人才多数是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自学成才的,这种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专业培训较少的情况,既影响了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也影响实用人才示范作用的发挥,制约着现代农业的深度发展。其五,年轻人才偏少。相对于城市,农村是一个发展严重滞后的区域,现有的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在为城市培训高素质的人才,现在农村回乡初中、高中毕业生大多不愿务农而选择出外打工,另外通过职业技术学校培训的青年学生也都选择了到外地打工就业。全县35岁以下的农村实用人才为362人,占总数的21.13%;36岁至45岁的农村实用人才为951人,占总数的55.52%,46岁以上的农村实用人才为400人,占总数的23.4%。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实用人才中青年人较少,中年人较多,偏大的年龄构成,影响了实用人才作用的持续发挥,也不利于对其进行的再培训,再提高。其六,人才结构失衡。农村实用人才中生产技能性人才最多,而对于农业生产质量,促进农村快速发展,提升农民素质的经营人才和能工巧匠,比例较小。

四、原因分析

(一)观念陈旧,对人才内涵理解狭窄。好多人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是人才,只有那些在行业领域领先的才是人才,认为农村是有人无才,忽视了对农村人才的教育培训,致使农村需要的对农村熟悉,掌握农业实践技术的人才严重缺乏。

(二)渠道狭窄,对农村人才培训不力。目前,在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途径中,通过上学、参加各类培训成才的只占少数,多数是靠自学成才的,据有关数据表明,一个农民如果参加15-90天的培训,各项费用支出将达到1000元。这对于现阶段的农民来说,依然是难以承受的。

(三)宣传不足,对农村实用人才尊重不够。对农村实用人才和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对农村实用人才和人才工作的先进典型缺少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对人才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不够浓厚。

五、今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对人才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只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才是人才,要善于从农村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要看高一点,看远一点,更新观念,打破传统的人才开发理念,既要立足本土,激活现有人才,又要面向外界,吸引外来人才,切实把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作为人才工作及农村经济服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加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培养造就“永久性”农村实用人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要深刻地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往往既是技术能手,又是农村社会活跃分子,他们既承担着农村实用技术传播的重任,又承担着传播农村致富信息、带动农民观念更新和协助乡村有关工作的重任。这支队伍既是农村普及科学的骨干,也是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多种手段广泛宣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带头作用的先进人物,宣传实用人才在促进农业开发、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中的巨大作用。通过宣传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人才对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让人才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重视,从而使他们扎下根来,尽展其能,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再创佳绩;农村实用人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带领农民科技致富奔小康,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力量。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其荣誉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和重视,激发农村实用人才报效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篇3: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自2010年开始天祝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政策项目机遇, 连续4年出台了对养殖暖棚、养殖场 (区) 建设的补助政策, 即农牧户建暖棚面积达70 m2补助60元/m2;建成的养殖场 (区) 建棚面积达700 m2以上, 经验收合格的补助90元/m2;另外, 近年来对建成的养殖场 (区) 、养殖暖棚还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贷款扶持。由于强势扶持政策及市场的拉动效应, 养殖暖棚、养殖场 (区) 得到了快速发展, 同时有力的推动了全县畜牧业的转型跨越发展和畜禽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养殖。截至2013年末, 全县规模养殖场区达780个, 较大规模的养殖园区达2个。其中养牛场61个、养羊场679个、养猪场26个、养鸡场4个、特种养殖场10个。养殖场 (区) 现存栏的畜禽中肉牛有4 517多头、肉羊15万余只、猪2 594头 (其中蕨麻猪450头) 、鸡15万只、岔口驿马100匹, 特种动物有蓝狐800多只、祁连鹿1 200余头、长白山野猪50头。养殖肉牛品种主要有天祝白牦牛、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安格斯牛;养殖羊品种有甘肃高山细毛羊、藏羊 (天祝草地型藏羊和外调的欧拉型藏羊) 、小尾寒羊、特克赛尔、萨福克、南非美利奴羊、湖羊等;养殖的猪品种有长白、杜洛克、约克夏猪等;养殖蛋鸡品种有海蓝褐和罗曼褐等。养殖场区使用饲草除本县生产粗加工的人工牧草、农作物秸秆及自做的青贮草外, 不足部分有外调的扁豆草、小麦秸秆、玉米秸秆青贮草和全株的玉米秸秆青贮草。精料除本县生产的豌豆、小麦、青稞外, 大部分来自临近县 (区) 和凉州区、金昌市、张掖市等饲料加工厂生产的浓缩料和预混料, 品牌各异。

1 主要建设模式

1.1 农户、个人投资创办型

农户、社会个人投资或县级财政扶持、信贷支持建设的规模养殖场, 由建设者自行畜禽养殖, 可占全县规模养殖场的大多数。

1.2 专业合作社型

由养殖大户牵头投资入股建设、统一经营管理。这类在全县规模养殖场占很小比例。

1.3 企业投资创办型

有个别加工、营销企业转产投资建成的养殖场, 由于投资大, 建设规模较大, 起点较高, 运行相对规范, 这在全县只有个别养殖场。

1.4 互助合作建设型

这类多数属养殖小区。由农户集资和其他项目投资相结合, 集中建设而成, 产权属分散农户, 但基本具备养殖场 (区) 要求的要件及附属设施, 由农户分散经营管理。在防疫和销售上基本能达到统一, 这种类型在全县各乡镇较普遍。

2 养殖经营模式

2.1 全舍饲型进行封闭式管理

常年以舍饲开展畜禽养殖和购进架子畜短期育肥。养殖方式较精细, 利用配合饲料和粗加工的人工种植牧草、青贮草及糖化饲料。养殖成本较高。

2.2 半舍饲半放牧型

养殖场 (区) 多建在纯牧区, 一方面是规模养殖大户, 另外有较大面积的天然围栏草场。夏季放牧繁殖, 冬春季舍饲育肥。养殖方式较粗放, 主要以人工种植牧草、收割的天然牧草和部分的配合全价饲料。除少数牦牛养殖场外多属肉羊养殖场。除冬春季对母羊进行补饲外, 秋季对羔羊进行短期育肥出栏。养殖成本较低。

2.3 养殖加营销型

养殖场以繁殖育肥和贩运销售有机结合, 既有定期不定期的舍饲养殖, 又有收购育肥和随机出栏, 养殖经营方式机动灵活, 能及时抓住市场价格波动的机遇, 实现了养殖返销效益的最大化。

3 养殖效益分析

3.1 肉牛养殖

据调研, 一头肉用品种的架子牛收购价7 000元到8 000元, 育肥17个月, 屠宰胴体重可达385 kg, 毛收入达19 250元, 扣除养殖成本9 750元, 如果市场没有太大波动, 养殖一头育肥牛平均收入可达2 000多元。收购一头3~4岁公牦牛市价3 000到4 000元, 平均活重达160 kg。育肥3个月平均可净增肉20 kg左右, 屠宰率达52%。在春节前后屠宰, 把握了季节反差和市场价格上涨的有力时机, 每头获净利润达1 500元。

3.2 肉羊养殖

据调研, 全舍饲养殖场养殖适龄母羊产羔后进行育肥3~4个月, 每天羔羊饲料费用2元左右, 每只羔羊扣除饲料成本180元, 出栏价到1 000元, 可实现净利润820元。除去母羊饲养成本600余元, 每只基础母羊可实现纯收入220元;半舍饲半放牧养殖场养殖基础母羊产羔六月龄出栏售价700元, 除去母羊饲养成本60元, 每只基础母羊可实现净收入640元;养殖加营销模式, 以市场效应和养殖效益相结合, 养殖效益比以上两种更好。此类养殖场平时有一定数量存栏肉羊, 通过向外收购、短期育肥、随机出栏的经营模式, 年进出栏的肉羊数量较大。另外此类养殖场由于能贩养结合, 养殖方式灵活, 能及时活切准市场脉搏, 可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3.3 良种猪养殖

据调研, 1头3月龄育肥猪毛重70 kg, 育肥3个月可达110 kg, 屠宰率75%, 胴体重达82.5 kg。扣除成本1 440元, 可实现纯收入300多元.

3.4 蛋鸡养殖

据调研, 一只雏鸡购进均价3.5元, 需120 d才可产蛋, 各类成本需花费30元。产蛋鸡每天平均喂配合料0.12 kg, 市价0.34元, 122.4元/年, 消毒防疫需2元/年/只。人工费用、电费等10元。合计成本167.9元。平均1只蛋鸡一年可产蛋275枚, 可实现效益196元, 蛋鸡淘汰出栏均价可买18元。合计214元, 扣除成本可实现纯收入46.1元。如果一个养鸡场年养蛋鸡7万只, 每年正常淘汰出栏蛋鸡7万只, 年可实现纯收入322.7万元。

4 取得的成效

一是加速了草原畜牧业的转型跨越发展。通过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建设, 以相对封闭化经营管理和舍饲养殖、育肥出栏, 根本上转变了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农牧民养殖观念, 降低了养殖成本, 提高了养殖效益, 从而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原的压力, 促进了草原生态保护, 也推动了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应用, 加速了草原畜牧业的转型跨越发展。二是加快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进程。以中央现代农业肉羊产业项目、牛羊大县建设、国家退牧还草工程项目、省级种畜禽场创建等项目的扶持和省市县级标准化示范场创建, 有效推动了已建成和再建的养殖场的标准化改建和创建, 也示范引领了全县养殖场的标准化建设, 树立了养殖场经营者的企业化经营理念, 提高了养殖企业的科技含量, 一批实用畜牧技术初步实现了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在高寒牧区从无到有, 而且进程加速。

5 存在的问题

5.1 养殖资金不足

由于市场饲料价格和基础畜禽价格上扬, 但养殖场个人资金有限, 仅仅依靠县级补助和财政贴息贷款, 在完成圈舍建设后, 流动资金紧张, 进畜数量不足, 养殖运行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 难以实现预期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效益。个别养殖场 (区) , 为节省资金, 基础建设较粗糙简易, 特别是净污道不分, 场区环境脏乱, 附属设施功能不全, 为后期正常进畜标准化、规范化养殖制造了难度。有些养殖场在建设上过度追求建棚规模和占地面积, 结果难以按要求进畜养殖, 甚至出现空棚和闲置棚, 造成了资金、资源的浪费。

5.2 疫病防控形势较严峻

部分规模养殖场 (区) 消毒防疫等附属设施建设不完善、不配套, 病死畜和和粪污处理达不到无害化要求, 经营管理粗放, 防病意识不强, 没有严格落实封闭管理制度, 疫病传入和传出的风险加大。特别是个别乡镇, 没有标准的围墙和附属设施, 每户一棚,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导致难以统一管理, 运行不便, 不但防疫制度难执行, 而且也难以实现预期运行效益。少数养殖场 (区) 建在临近水源地和干线公路附近, 埋下了污染和疫病传播的隐患。近年来, 好几个养殖场集中建设, 不同畜种在园区内混杂养殖, 增加了疫病互传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5.3 饲草料缺乏的瓶颈制约问题凸显

天祝由于气候冷凉, 特别适合青贮的饲草, 如甜玉米和玉米都不能种植, 养殖必需的精料基本靠外调。大规模的养殖场 (区) 建设, 舍饲养殖畜禽的规模扩张, 饲草料缺乏逐渐凸显。此外, 全县大多数养殖场 (区) 饲草靠粗加工本地自产的人工牧草供应, 青贮、氨化利用与规模化养殖育肥不配套, 青贮设施建设空间很大。预计全县需青贮草在10万t以上, 目前每年青贮只有30 000 t左右。

6 对策建议

6.1 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 强化防检疫措施的落实

一是县、乡政府及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已建成的养殖场 (区) 的监管力度, 促使其防检疫制度的严格落实, 特别严格要求养殖场 (区) 的附属设施规范化运行。要突出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和按月补免工作, 全面落实动物防疫制度、养殖场 (区) 养殖档案管理制度、粪污无害化处理制度, 确保疫情监测到点到面, 严防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动物肉食品安全事件。二是加强与临近养殖场 (区) 的动物疫病联防工作, 建立坚强可靠的防检疫屏障。三是强化环境污染控制和消毒灭源工作, 使其尽快实现肉食品安全生产和粪污、死尸、垫料等的无害化处理, 形成消毒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四是对一户一棚分散经营的养殖场 (区) 要利用租赁和承包形式, 使一户或几户以专业合作组织模式开展生产经营, 并要按要求补建相关附属设施, 使其能发挥预期效益。五是对外引进畜禽品种时一定要有畜产品管理和动物防疫监管部门的参与, 并要严格实施隔离和防疫监测措施。

6.2 强化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 竭力提高养殖效益

一要下大力气对养殖场经营者开展科技培训和企业化经营管理的培训, 尽快转变其养殖经营观念, 全力推动由粗放的经营管理向精细化、标准化生产管理的转变。二要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积极推广黄牛冻配改良、绵羊和猪的人工授精改良技术、饲草料加工转化等新型实用的养殖技术, 进一步提高其科技含量和养殖经营水平, 提高畜种的生产性能和品质。积极推行技术人员联系规模场 (区) 承包服务责任制, 落实联系技术人员基本待遇, 切实提高使用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 使其在使用中发挥效益。

6.3 对新建的养殖场 (区) 加强备案管理

对新建的养殖场 (区) , 畜牧部门、乡镇一定要严格备案登记, 特别是畜牧部门要严格审核把关和技术设计, 要远离水源、干线公路及村社居民点, 要将附属设施作为一项硬指标落实, 不得以任何理由精简甚至忽略不建。

6.4 抓好饲草料加工转化, 解决缺乏现状

在引导扶持农牧民和养殖大户做好优质牧草种植, 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的前提下, 要积极引导发展草产业加工, 切实提高饲草料尤其是粗饲料的加工转化能力, 推动饲草料加工转化的专业化和产业化程度, 培育壮大尽可能利用本县资源开展饲草料加工的龙头企业, 降低饲草料成本, 从而有效破解天祝县饲草料缺乏的制约“瓶颈”。

6.5 加强政策项目扶持, 增强发展后劲

要抢抓国家和省市政策机遇, 继续抓好原定项目的实施和再争取工作, 利用中央现代农业肉羊产业资金项目、牛羊大县建设项目、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双业”贴息贷款等政策, 加大养殖场 (区) 建设的扶持力度。尤其要把“双业”贴息贷款政策作为加快养殖场 (区) 足额进畜的重要抓手, 加大信贷支持, 切实解决好养殖场 (区) 建设不规范及进畜资金不足的问题。特别在抓好已实施了项目场 (区) 的后续管理工作的前提下, 对将要实施项目的场 (区) 一定要从严筛选, 严格按项目规程操作监督实施, 切实其发挥预期效益和示范引领作用。

6.6 加快产业化经营, 促进养殖场 (小区) 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 以养殖场 (区) 为主要基地, 积极打造天祝高原肉羔、天祝白牦牛肉等绿色肉食产品品牌, 最大限度发挥其市场效应, 培育发展有实力有长远发展规划、有社会责任的龙头企业和真正能实现以专业合作组织章程经营管理运行的规模养殖专业合作组织, 按照“龙头企业+养殖小区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采取订单养殖和合同收购的形式, 将养殖场 (区) 与龙头营销大户、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结合起来, 通过建立有效的产销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 促进规模养殖场 (区) 的可持续发展。

6.7 推进生态养殖、安全养殖, 发展循环经济

篇4: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点和根本

(一)从“三农三牧”问题的本质说起

我们研究问题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笔者认为,农牧业、农村牧区和农牧民问题,本质上是人与土地、人与草场的关系问题。人与土地和草场的关系,表现为利用土地和草场,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以满足人的需要。纵观农业和畜牧业发展历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多,人的需要不断扩大,而耕地却不断减少、草场退化沙化,土地和草场的产出难以满足人的需要。用什么思路、采取什么措施处理人与土地和草场的关系,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

当今,解决人与土地和草场的关系,要着眼于寻求土地和草场的产出量与人的需求量的平衡,既要提高土地和草场的产出量,又要减少对土地和草场的需求量。提高土地和草场的产出量,其途径是发展现代农牧业,提高土地和草场产出率。减少对土地和草场的需求量,其途径是转移农村牧区人口,从事非农非牧产业。在人与土地和草场这对矛盾中,人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人与土地和草场的关系,既要提高人利用土地和草场的能力,又要提高人不依赖土地和草场的能力。两种能力的提高,都要求我们大力培养新型农牧民。这既是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条件,更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目标。所以,发展现代农牧业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点,培养新型农牧民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根本。

(二)现代农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现代农牧业与现代工业、现代城市一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发展现代农牧业是农牧业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的过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以现代农牧业为基础,发展现代农牧业又必须以科技进步和工业体系的完善为前提。在现代工业、现代城市与现代农牧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依存关系,现代农牧业建设既不能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又不能超越和脱离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条件。目前,我区同全国一样,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行工业反哺农牧业、城市支持农村牧区的条件基本具备,发展现代农牧业有了相应基础。

(三)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思路

发展现代农牧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牧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牧业,用培养新型农牧民发展农牧业,提高农牧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和草场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牧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这 “六个用”是建设现代农牧业总的思路,也是其内涵和建设内容。“三个提高”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目标,也是现代农牧业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四)产业化是现代农牧业的基本经营形态

从发展现代农牧业思路六个方面的内在关系看,笔者认为,用现代经营形式即产业化经营推进农牧业,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基本形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是产业化经营的物质条件、技术支撑和产业载体;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牧业,是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要求;用培养新型农牧民发展农牧业,是发挥产业化经营主体的作用。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说明,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方向,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切入点。新型农牧民是推进产业化经营的主体之一,必须高度重视新型农牧民的培养。

(五)发展现代农牧业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首要任务

发展现代农牧业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两者实质上是一个问题,是从属关系。发展现代农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题中之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产业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与发展现代农牧业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和实际工作中绝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必须从发展现代农牧业上切入,必须首先抓好现代农牧业建设。

二、现代农牧业离我们有多远

(一)内蒙古农牧业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国家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其中三个人均粮食产量超千斤的省份之一。同时,我区又是全国5大牧区之一,草原畜牧业的基本经营制度、经营管理水平、产业化程度、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场利用建设制度等,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区农畜产品若干驰名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份额,已成为提高内蒙古知名度的重要媒介。内蒙古草原是国家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在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优势

一是产量不断增加。2006年,我区粮食总产量达到341亿斤,亩产达到520斤,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自1985年以来粮食产量首次连续3年持续增长。2006年牧业年度我区牲畜头数达到11051.5万头(只),肉类产量达到257万吨,牛奶产量达到880万吨,均创历史新高。二是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达到50%,农区畜牧业占畜牧业的比重达到70%,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达到52.6%。三是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有120户、过百万元的有1820户,鲜奶年加工能力达到760万吨,肉类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农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159亿元,完成增加值356亿元,利润达到90.5亿元。四是品牌优势显著。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等驰名品牌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全区无公害农畜水产品达到900个,产值达到65亿元;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到424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912万亩;有机食品产品达到145个。五是农牧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辐射带动农牧民24万户,免费测土1000万亩,农业保护性耕作面积700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牲畜改良比重达93.2%。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全区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7.7%。六是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草原建设总规模达到13964.3万亩,围栏面积达到8363万亩,禁牧休牧面积达到6.5亿亩,划区轮牧面积达到0.7亿亩。

(三)差距就是发展的潜力

内蒙古地域辽阔,各地在气候状况、水资源情况、土地质量、草原类型等方面差异很大,农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很不平衡。我区农牧业发展的差距在于: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草场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农牧业生产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农牧业增长方式粗放,土地和草场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低,单位面积产量低,2005年,我区粮食总产量排在国家13个粮食主产区的第13位、单产排在第12位;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工作薄弱,农牧业科技含量低,农牧业信息化和机械化程度差,农牧业劳动生产率低;农牧民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市场主体地位不平等,没有形成基地农牧户分享产业化经营加工、营销环节利益的有效机制,农牧业和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牧区贫困面依然比较大,富裕群体与贫困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很低;生态环境依然比较脆弱,在整体上远未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四)内蒙古发展现代农牧业正当其时

发展现代农牧业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各地的起点有差别,进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方式有不同,但无论是条件好的地方还是条件差的地方,都应该善于把握机遇,积极努力,在发展现代农牧业中有所作为。我们在认识上绝不能有现代农牧业离我们还很远,现在我们还谈不上发展现代农牧业之类的想法。多年来,我区农牧业的发展已经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有发展现代农牧业,才能缩小这些差距,解决存在的问题。我区建设现代农牧业正当其时。从总体上讲,只有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才谈得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只有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才能增加农牧民收入;只有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才能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只有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才能夯实新农村新牧区的产业基础。

三、产业化是现代农牧业的经营形式

(一)发展现代农牧业要从产业化经营入手

按照“六个用”的思路发展现代农牧业,必须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牧业,从农牧业产业化入手。笔者认为,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实现农畜产品增值。推进产业化经营,要大力调整农牧业结构,大力健全产业化三要素。

调整农业结构,要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适应市场需求,适应龙头企业加工的需要,着眼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分析优势劣势,突出当地特色,培育主导产业。处理好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的关系、当前生产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关系、主导产品与多元发展的关系。

调整畜牧业结构,要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一是调整畜种结构,以适应龙头企业加工的需求;二是调整品种结构,推进品种改良,以改善产品质量;三是调整畜群结构,合理搭配基础母畜、后备母畜、种公畜比例。通过抓好三个层面的调整,加快畜群周转,提高出栏率,减轻草场压力,提高经济效益。

(二)推进产业化经营就要大力健全产业化三要素

产业化三要素是指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牧民合作组织。完善现代农牧业的经营形式,产业化三要素缺一不可。

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引导农牧民发展现代农牧业的重要带动力量。农畜产品的加工增值和营销增值只有通过龙头企业才能实现,龙头企业必须具备加工增值、营销增值的能力,必须承担让农牧民“利益共享”的责任和义务。2006年,我区销售收入过百万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820户、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20户。但目前多数龙头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与农牧民“利益共享”的有效机制。要引导龙头企业逐步建立健全与产业基地和农牧民合作组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产业基地是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载体。产业基地的意义在于其生产的农畜产品要满足龙头企业加工和营销的需求。建立产业基地,其途径只能是农牧业结构调整,能不能建立起适应龙头企业需求的产业基地,取决于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建立产业基地,要提高农牧业设施装备水平,加强水利建设、能源建设、公路建设、耕地和草场质量建设;要提高农牧业科技进步水平,加快建立完善农牧科教结合的体制机制、农牧业科技进村入户制度,加快发展农牧业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区各类产业基地的覆盖面不广,生产规模小,基础设施差,科技含量低。2006年,我区农畜产品加工能力过剩35%,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产业基地建设还不能适应龙头企业的需求。要加大建设力度,使各类产业基地逐步达到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的要求。

农牧民合作组织是农牧民取得市场主体平等地位的组织形式,是产业化经营的纽带。龙头企业与产业基地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这种关系靠农牧民合作组织这条纽带来联结。合作组织是农牧民实现“利益共享”、持续增收的组织保证,是农牧民维护自己的权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前提。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利于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有利于维护农牧民的合法经济权益,有利于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有利于促进农牧业规模经营,有利于经营能手与贫困户优势互补、共同富裕,有利于提高农牧民的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实践证明,农牧民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之间只有形成利益联结的紧密性关系,农牧民才能实现“利益共享”、持续稳定增收。目前,我区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18个,成员55.1万人,辐射带动农户84万户;牧民专业合作组织362个,辐射带动牧户1.7万户。我区农牧民组织化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数量少,规范差,能力低,作用有限。为此,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积极引导,健全其内部治理机制,加大扶持力度,使之健康发展。

四、现代畜牧业的前提是人与草原和谐相处

(一)人与草原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草原生态的多种重要功能和保护草原生态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意义,已经被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人与草原和谐相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把人与草原和谐相处作为基本前提。没有这个基本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发展现代畜牧业,都无从谈起。近年来,我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草原建设总规模达到13964.3万亩,退牧还草面积4000万亩,禁牧、休牧、轮牧面积达到72000万亩,但草原生态环境依然比较脆弱,还没有建立起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体制机制。发展现代畜牧业,实现人与草原和谐相处,必须坚持“保护优先,加强建设,科学利用,依法管理”的方针,必须实行草畜平衡制度和草场“三牧”制度。

(二)坚持“保护优先,加强建设,科学利用,依法管理”的方针

保护优先,就是把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实现人与草原和谐相处,可持续利用,永续利用,是科学发展的理念。保护优先,还是利用优先,这是对草原生态截然不同的两种理念。保护优先是一条总原则,要贯穿于建设、利用、管理的各个环节。保护优先,就要划分生态功能区,对草场分类确定利用强度;对退化沙化草场实行禁牧,使草原得到自然恢复;对已经丧失人畜生存基本条件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

加强建设,是为了恢复草原生态而采取的一种积极保护措施。加强建设,就是推进草场围栏化,实行人工种草、飞播牧草、轮刈、切根、补播等措施,提高草原植被覆盖度。在水资源和土壤、气候条件具备的地区,因地制宜地开辟建设高产饲草料基地,提高草原产草量。

科学利用,就是在避免草原退化、沙化的前提下适度利用,对草场的利用方式要有利于保护草原生态,有利于植被恢复,有利于永续利用。实行草场的春季休牧、划区轮牧以及牲畜放养与舍饲相结合,都是科学利用的有效形式。

依法管理,就是依法保持人与草原和谐相处,逐步做到依法保护、依法建设、依法利用,逐步实现人与草原和谐相处制度化、法制化。

开辟建设高产饲草料基地,是指在具备水源、土壤、电力等条件的地区开辟水浇地,种植青贮玉米、苜蓿等作物的高产饲草料基地。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度开发建设饲草料基地,努力提高基地饲草料产量,作为天然草原产草量的补充,是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和草场“三牧”制度的必要条件。建设饲草料基地,发挥饲草料基地作用,关键是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增加开发建设的投入、建立有效的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掌握增产高产的技术技能。

(三)实行严格的草畜平衡制度和草场“三牧”制度

草畜平衡指的是草场的产草量与草场所载牲畜数量的平衡。彻底改变超载过牧,有效保护草原生态,必须实行严格的草畜平衡制度。从本质上讲,草场所载牲畜数量过多是由牧区的人口过多造成的。实行草畜平衡制度,有利于促进牧区人口转移。如同农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样,牧区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草畜平衡制度,这是围封转移战略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牧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实行草畜平衡制度的关键是对牧民的草场进行产草量监测,以确定合理载畜量。

草场“三牧”制度是指禁牧、休牧、轮牧。因地制宜地实行禁牧、休牧、轮牧,是保护草原生态、增加草场产草量、提高草场利用率、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最有效措施。对草场退化沙化,已经失去人和牲畜生存发展基本条件的地区,要实行禁牧,依靠大自然的修复功能恢复生态。对用来放养牲畜的草场,都要实行春季休牧,保护青草发芽期生长。在春季休牧的基础上划区轮牧,以达到均衡持续利用草场。实行禁牧的关键是妥善安置禁牧区牧民的生产生活。实行休牧的关键是提供休牧期草料补贴。实行轮牧的关键是对草场合理划区和进行配套的围栏、水源建设。

五、培养新型农牧民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根本

(一)什么是新型农牧民

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和其他事业一样,关键在人。千百万农牧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主体,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主体,没有高素质的新型农牧民,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都无从谈起。只有培养造就千百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才能形成持续推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根本。那么,什么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呢?

笔者理解,有文化的农牧民有较强的学习意识、自主观念和自强精神,常读书看报,了解党的政策,接受新事物快,勤俭持家、文明生活,家庭和睦、邻里和谐,讲究卫生、爱护环境。懂技术的农牧民有较强的科技意识、效益观念和创新精神,积极参加职业技术培训,有较高生产技能,掌握一两项先进适用技术,主要生产环节使用机械,生产效率效益较高。会经营的农牧民有较强市场意识、法制观念和合作精神,参加产业化经营,加入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有一定管理能力,勤奋劳动、算账生产,家庭收入来源多元化,收入水平能够持续稳定提高。

(二)培养新型农牧民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目标

目前,我区农牧民的综合素质与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大量低文化素质人口集中在农村牧区,直接制约了农牧业的发展、农村牧区的进步和农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农村牧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严重缺失,大大制约了农村牧区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各级政府的责任,就是立足于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解决好义务教育、新型合作医疗、农村牧区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28年的农村牧区改革发展实践证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牧区生产力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农村牧区人口素质的提高。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能动的因素。提高农村牧区人口素质,培养新型农牧民,增强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不仅关系到现代农牧业建设的成败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全局,其本身就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当前,我区和全国一样,已具备了为农牧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条件。事实上,基本公共服务首先不是一个资金问题,而是一个发展理念转变问题,一个制度安排问题。应当尽快打破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制安排,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培养新型农牧民应坚持全员性、针对性、长期性、公益性原则

坚持全员性,就是要扩大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坚持针对性,就是要分类施教;坚持长期性,就是把新型农牧民教育培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长期坚持下去;坚持公益性,就是对所有农牧民提供免费教育培训。

六、转移人口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一)农村牧区人口由农牧业向非农牧业转移是一个大趋势

这个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个规律性现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没有大批农村牧区人口的转移就业,就不可能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成功,也不可能有现代农牧业建设的成功。问题的焦点在于,是创造条件、积极引导、有序转移,还是盲目处事、被动应付、无序流动;是改革体制、创新机制、促进转移,还是因循守旧、歧视排斥、妨碍转移。问题的核心在于,必须使转移的人口有愿望转移,有能力转移,有产业和岗位转移,在新的产业、新的岗位上能适应、能增收、能致富。使转移的人口具备这些能力,这是培养新型农牧民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坚持“立足就业优先,发展城镇经济,提高就业能力,促进人口转移”的方针

立足就业优先,就是把顺利实现就业置于减少和转移农村牧区人口的优先地位;发展城镇经济,就是着眼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民营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其要义也在于此;提高就业能力,就是把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作为减少和转移农村牧区人口的关键环节来抓好。要坚持全员性、针对性、长期性、公益性原则,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牧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人口转移,就是用政策激励、制度保障农村牧区人口转移。

(三)创新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就业的体制机制

创新体制机制的出发点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要把农村牧区建设成为城市,而是注重社会公平,保证公民的基本权利,在基本政策、制度、体制上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逐步发展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事业,为广大农牧民提供与市民平等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让广大农牧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政策和制度。在户籍制度、就业政策、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子女就学等方面实行城乡统一的政策,将城市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向农村牧区延伸,建立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建立健全农牧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6年,我区享受农村牧区低保的特困群众42.75万人,发放低保金1.69亿元,人均年救助标准397元。今后要提高补助标准,扩大保障范围,应保尽保,使之制度化。

(四)结论:没有新型农牧民,就没有现代农牧业;没有现代农牧业,就没有新农村新牧区

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发展现代农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以培养新型农牧民为根本,大力发展农牧民素质教育,促进农牧民持续较快增收,这是推进内蒙古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基本途径。

篇5: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当前指导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就是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中的 “五个统筹”之首,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无疑更具有全局性和基础性的意义。要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消除城乡差距,率先走出一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互动发展的新路子。大力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交通运输工作,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道路交通的服务水平,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出行和致富的基本需求。

科左后旗交通运输局遵照中共通辽市委政策研究室文件通知精神,结合我旗交通运输实际,围绕“政府公共服务如何向农村牧区延伸”这一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方式采取实地考察、走访座谈及对相关材料分析等方式。现将调研报告汇报如下。

一、科左后旗交通运输概况及农村牧区公路公共服务现状

目前,我旗公路的路网构成是:2条高速公路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东线),境内总里程44.551公里,通辽-赤峰高速公路,境内总里程29.93公里;2条国道(G304)丹东-霍林河、(G203)明水-沈阳,总里程1092.786公里;1条省道(S305)金宝屯-阜新,总里程157.733公里;4条县道(甘朝线、查甘线、通库线、通阿线),总里程312.358公里,有路面里程295.6公里,均为三四级公路,另有1座大桥,1座中桥,4座小桥,83道涵洞;30条乡道,总里程783.90公里,有路面里程为721.84公里,均为三四级公路,另有1座大桥,155道涵洞;157条村道,总里程2008.796公里,有路面里程为1947.73公里,均为四级公路,另有9座小桥,254道涵洞。从总体情况看,目前全旗公路长期由于投资不足,个别路线超过使用年限,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致使有些路面损坏严重,不同程度影响和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1、交通运输供给能力不足,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总量不足,运网密度较小,通达深度不够,技术层次不高;总体运输能力对交通运输需求发展的储备较小,繁忙通道运力不足,高峰时期牺牲服务质量保运量的情况明显。具体表现在:

(1)农村公路客运站严重不足。根据2010年统计,我旗境内共有客运班线119条,客运班次179班次,客运班车173台辆,共设客运站13个,涉及12个乡镇苏木,262个行政村,年运输量1111班次,旅客周转量52921万人公里,货运量1105万吨,货动周转量67692万吨公里。

(2)偏远落后地区运网密度较小,虽然截止2010年底理论上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工程,但是由于撤乡并镇导致一些村屯并未能实现村村通,也从此失去了村村通的机会。

(3)通达深度不够,村村通砂石路,乡乡通油路并未能实现全旗各苏木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达或通畅,目前,我旗境内农村公路中等外无路面公路有139.88公里。

(4)境内大部分公路技术等级不高或超期服役,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运量要求,如X464查日苏-甘旗卡,修建于1995年,沥青碎石路面,设计等级为三级,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已超期服役;Y131金宝屯-二道河子,设计等级为四级,沥青碎石路面,修建于1999年,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已超期服役。

(5)总体运输能力对交通运输需求发展的储备较小,春运期间或学生放假期间客运量严重不足,有时会出现保运量而降低服务质量的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2、交通运输行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表现在:一是公路建设方面地方配套资金不能足额或根本无法到位,导致公路建设举步维艰,只能是依靠国家划拨的建设资金“量体裁服”;二是公路养护资金严重不足,导致公路养护机械化程度低、养护水平和效率不高。国省干线资金基本上能保障正常的养护与管理,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严重不足,导致部分县乡公路失养或不能及时进行大中修,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寿命,这样恶性循环,不能正常反映最初建设农村公路的初衷,农村公路不能正常发挥效能,使交通发展受到影响,同时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有待深化,一是公路养护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明确,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我旗目前实行的是“县道县管、乡道乡管”,交通运输部门或公路养护部门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和监管,但是目前并未能落到实处,一是因为养护资金不能到位,二是责任制度或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强。目前农村公路养护仍然依靠公路养护部门进行,由于资金不足,养护人员不足,养护道班缺乏,养护机械设备设备严重不足,只能采取重点路线、路段进行日常标准化科学化养护,其他路线、路段只能采取应急性养护,不能完全保证公路作用的正常发挥。二是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水毁、雪阻、沙阻等险情,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所以,我们要做到早预防早动手,加大病害处理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如水毁资金、雪阻资金。三是交通运输监管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方面是对运输市场的干预与指导方面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是对执法队伍的监督与管理方面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再就是对公路建设与养护的监督与检查方面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特别是制度的执行力度和相关责任追究力度的落实问题。

三、政策建议

交通运输业是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交通运输业要树立优先发展意识,继续加快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交通运输现代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1、加快城市交通网络建设,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和城乡界限模糊化,有必要将城市交通作为综合交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统筹规划,综合管理。加强城市和乡村公共交通道路和站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公交网络,为市民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的出行通道;同时完善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和区域快速干线的配套建设。

2、健全交通运输业市场经营机制,促进交通运输业良性发展。目前,我旗客运体制改革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市场化程度仍显不够,投资主体比较单一,经营权高度集中,运营能力不强,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切实转变职能,实现政企分开,退出直接参与的经营活动,全力以赴做好行业管理工作。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鼓励不同经济成份、不同行业的企业从事运输经营,放宽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入运输市场的门槛,积极引进民间资金投资交通运输领域,给企业以充分的自主经营权,引进竞争机制,营造公平市场经营空间,促进交通运输市场良性健康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更有保障的运力。

3、加大公路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完善公路网建设为重点,加快城镇和乡村的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对广大农村和偏远落后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重点建设农村公路,切实提高农村公路路面等级标准和通达能力,完善农村路网体系,健全农村公路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出行公交化。加快乡镇苏木和城市上等级公路连网建设,推动这些地区融合发展,增进经贸往来。

4、多管齐下,缓解旅客运输局部性季节性紧张状况。针对旅客运输相对集中,运力紧张状况主要发生在春运期间和学生放假高峰期,运送对象主要是返乡民工和学生等问题,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运政部门加强客运班车的管理,严禁超员运输;二是增加运行车辆的数量和班次,临时调度;三是可以协调学校分批次放假让学生返家,以均衡运输客流,减轻局部性运输压力。

5、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解决农村公路养护资金问题。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农村公路养护长远发展的关键。目前,自治区财政和汽车养路费在农村公路养护经费中所起到的作用只是补助性质的,养护的主体责任在地方政府。因此要想真正解决农村公路养护资金问题,各级政府必须要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如通过“上头补一点,财政挤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的办法,充分发挥地方、农民群众、受益企业的积极性,多方集资,使有限的政府补助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我们要加强资金管理,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专款专用,规范资金拨付程序,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强化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引导沿线村民投工投劳,养护好农村公路。

公路是“三分建设,七分养护”,目前农村公路存在着严重的重建轻养问题,特别是对我旗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措施与办法方面我们建议如下:

(一)建议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体制,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建议旗委、政府结合实际制订出台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拟定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和与之配套的奖惩机制,并逐级签订公路养护责任书,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并按管理办法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惩机制予以兑现,以促使管理措施到位。

(二)建议组建农村公路专业养护队伍。根据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原则,农村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落实日常养护人员,明确责任,确保有路必养。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放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我们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

(三)我旗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具体办法

一是加大投入,合理增设道班,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养护效率。

二是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加强路政巡查力度,加大对危桥险桥的管护工作,同时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资金,对桥梁进行改造或加固。

四是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完善沿线安保设施。应在陡坡急弯、与铁路交汇等危险路段设置警示等交通标志。

篇6: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是对农村牧区卫生院落实了“县办县管”的管理体制,人员、业务、经费统一上划到旗卫生局管理。

对卫生院实行了“六保一不”的管理模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六保一不”即:一是确保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工作优质高效;二是确保预防保健等社会性卫生工作任务的落实;三是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四是确保专项基金的提留;五是确保养老保险金的足额缴纳;六是确保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一不”就是职工工资与单位经济效益挂钩,当月不准发生亏损。这一管理模式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对卫生院的管理,在大部分卫生院扭转了亏损的局面。

二是对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实行了财务管理制。各卫生院的收支单据必须经卫生局财务监理的审核后方可入帐。有效地规范了财务管理,杜绝了浪费现象。

三是对基层卫生院的药品采购实行了统一审批管理制度。各卫生院在采购药品前必须将品种、规格、数量、采购地点、采购价格等报送卫生局经专职人员审批后方可进行采购,从而降低了药品采购成本,让利于患者。

四是对合乡并镇后的卫生院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重新确认了11所中心卫生院和17所卫生院。并对卫生院按重点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进行分类建设与管理,增强了中心卫生院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了重点卫生院的基本医疗服务功能。

五是在村级卫生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上,坚定不移地推行了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将村级卫生组织分为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两部分,村卫生室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承担预防保健等社会性卫生工作任务,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个体诊所为营利性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了村级卫生组织的管理,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六是前些年卫生经济政策难以落实,卫生院通过职工集资的方式引进新型医疗设备,提高了卫生院的诊疗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前些年卫生投入不到位,导致基层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负债经营,拖欠职工工资现象比较严重。

二是卫生院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突出。近8年来没有进入大中专毕业生,亟需引进专科以上医学院校毕业生,充实基层卫生院技术力量,需要制定吸引专科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卫生院工作的优惠政策。

三是还有7所卫生院的房屋和设备没有得到更新。有3所卫生院亟待新建业务用房XX平方米。

四是基层卫生院专业技术人才的业务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是基层卫生院的人员编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确定的,随着业务的开展、事业的发展,应重新核实卫生院的人员编制。

三、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落实卫生事业补助政策,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对卫生院的房屋建设、设备购置实行定额补助。

2、制定一整套卫生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吸引专科以上毕业生到卫生院工作,落实工资和编制等待遇。

3、协调编制部门重新核定卫生院、中心卫生院人员编制。

上一篇:街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童心幼儿园六一主持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