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牧区

2024-05-01

农村牧区(精选十篇)

农村牧区 篇1

一、积极组织, 认真准备

根据旗委、旗政府组织的科技“三下乡”和“五下乡”的活动要求, 根据各股室的业务分工, 选派5名业务骨干, 提前一个月根据各自的业务性质进行宣传培训准备, 分别是:《天气预报与科右中旗气象灾害防御》、《人工防雹与增雨》、《雷电灾害的危害与预防》、《生态环境与气候》将上述内容制成电视讲座、幻灯片课件和宣传单, 分别跟随科技下乡工作队到16个苏木 (镇) 进行科技培训和宣传。将科技文化知识直接传授给农牧民, 每当气象的讲座完后都有热烈的掌声, 通过培训和宣传我们深知广大农牧民对气象服务工作的需求和渴望。

二、气象服务心系广大农牧民

去宣传和培训, 首先就是让他们能听懂, 会应用, 不要把高、难、深的气象原理拿去讲, 要将一些气象知识通俗一些, 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 要讲一些经常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一些气象灾害, 培训和宣传不是将他们培养成气象工作者, 而是让他们通过培训掌握气象原理, 如何防御气象灾害, 趋利避害, 如何应用气象信息, 我们心系农牧民, 想农牧民所想, 将气象服务更好的应用到农牧民的实际生产、生活中。要求参加宣传和培训的工作人员必须了解本旗的气候, 各地的无霜期的长短, 大于10度有效积温, 全年降水量, 第一场接墒雨和透雨日期, 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日期, 如何观看天气预报, 当地各季节易出现的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所讲的内容要和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 要围绕群众所需进行宣传和培训, 使气象服务体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气象服务走进农村牧区, 体现气象工作的宗旨

目前广大农村牧区对气象的了解只是通过天气预报节目有所了解, 但有很多农牧民也只是片面了解, 对预报时效、地理位置, 天气强度一知半解, 有时误解成预报不准, 对当地的气候了解的更少, 不知如何调整种植结构, 不知如何选用高产品种, 连年广种薄收, 防御气象灾害能力低下, 所以我们在培训时要有针对性, 教会农牧民如何收看天气预警报, 首先要看预报时段, 自己所处位置, 再看天气强度, 会不会影响生产、生活, 如何根据天气变化安排生产、生活和防灾, 如何根据当地的无霜期和有效积温选择高产优良品种, 如何根据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选择适宜播种期, 以免造成热量资源浪费, 在出苗后干旱时要增加锄耘次数, 起到保墒作用, 在打雷天如何防雷, 人工增雨和防雹的作用, 如何预防早霜, 在接羔保畜期如何避免冷雨湿雪的危害, 如何利用秸秆加工发展舍饲养殖保护生态环境。大家在讲解时深入浅出, 让老百姓学得懂, 用得上, 通过气象科技培训和气象科技宣传, 使广大农牧民更加了解气象工作, 更加知道气象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铺就农村牧区小康路 篇2

——察右后旗农村公路建设再掀新高潮 2009年以来,新的交通局领导班子组建后,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农村牧区公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市交通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共实施公路建设项目40余项,预算总投资20656.4万元, 其中,投资262.71万元完成的土牧尔台镇神州路连接线工程;投资224.69万元完成的杨贵村道路工程;总投资120万元完成的连接贲红镇蔬菜基地、乌兰哈达红格尔图马铃薯区、白科线—千年古榆、208国道—火山道路工程;投入资金697万元新建通村公路69.7公里;投资4000万元完成了四王柱至袁家房至韩庆坝通乡三级油路60公里中的40公里;投资757万元新建或改建砂石路151.4公里;投资14595万元完成26.03公里的园区道路、市政道路,察右后旗农村公路建设又迎来了新的建设高潮。截止目前,全旗农村牧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82.595公里,农村牧区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53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全旗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到100%,通沥青、水泥路达到22%,农村牧区公路通行能力再上新台阶。

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形成的坚强堡垒,有力地促进了全旗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察右后旗农村公路建设能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公路建设的主管部门———旗交通局有一

个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领导班子,有一支敢于拼搏、团结战斗、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

——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做表率。新班子组建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行业理念,使交通工作更加赋予人性化。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和党组议事制度,做到交通建设、运输管理、资金划拨、基建等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解决好交通建设中的征地拆迁补偿清查、拖欠农民工工资和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等热难点问题,不断强化交通工作爱民、利民、为民的意识。在廉政问题上,加大了源头治腐力度,针对路网项目、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廉政监管相对薄弱的实际,进一步加强项目决策、招标投标、资金使用、建设质量等主要环节的廉政制约机制建设。全系统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层层夯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政风行风测评连续名列全旗前茅。

——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抓落实。察右后旗交通局以机关作风建设为重点,完善和落实了局机关24项制度,用制度约束干部职工的行为,努力树立廉洁高效,勤政务实的交通机关形象。通过开展学习十七大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公路文化演讲和依法行政、廉

政知识竞赛活动,成功举办了全旗文艺汇演、交通秧歌队等系列有影响的大型活动,展现交通职工依法行政、文明管理、廉洁高效、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近年来,在自治区、市交通局的指导带动下,行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全行业文明建设遍地开花,先后获得自治区文明单位、乌兰察布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等几项荣誉称号。

——严把质量关,修建放心路。察右后旗交通局在通乡公路建设中,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实行项目建设招标投标制,邀请上级交通、发改、财政等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加强招投标的监督,全面推行合同管理制、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监理监督制、廉政合同制,严格技术标准,严把施工工艺和原材料进场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在通村公路建设中,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加强对通村公路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和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推行通村公路建设竣工验收制度,与补助资金拨付挂钩,所有项目均须竣工验收,质量达到合格以上,方可拨付补助资金。通过以上措施,重点建设项目优良工程率达100%,农村公路项目质量均达到合格以上。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公路规划上,贴进农民意愿,坚持“六个结合”,即:把农村公路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村资源开发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农村生态保护相结合,与解决农民出行难、增收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根据农民意愿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依靠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力量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在建设标准上,因地制宜,要求设计单位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发展状况、地形地质特点,合理确定技术标准,科学选用技术指标,做到最小限度地占用耕地、最大程度地节约土地,实现农村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二、快速便捷的农村路网,为察右后旗农牧区经济发展发力。条条新建的农村公路像舞动的飘带盘旋在山地之间,不仅改变了昔日穷山僻壤的落后交通状况,还成了察右后旗农牧民奔小康的“助推器”。

——平坦的乡村公路,为农村经济建设加油。路通了,道平了,运输方便了,农牧区的群众开始搞养殖、跑运输、办加工厂。乌兰察布市号称“中国薯都”,而察右后旗就是乌兰察布市最重要的马铃薯种植地区。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的农民就尝到了农村公路工程带来的甜头。该苏木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因交通的便利得到了扩大,种植的农户多了,形成了更大的产业规模和集群效益。每到秋季,该苏木便客商云集,马铃薯价格不降反升,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到了日本、韩国。盛产胡萝卜的当郎忽洞苏木,以前路不好走,外地的客商不愿意来,村民只能把胡萝卜和三轮车拉到外地卖,现在则是大货车排队进村收购。如今,百姓的钱袋子渐

渐鼓了起来,他们种植的劲头也更足了。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极大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通行条件,促进了察右后旗农村牧区种植养殖业和产品精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使10多万农牧民受益,通村公路带来的社会效益日益突现。

——不仅要走得了,还要走得快,走得好。随着察右后旗农村公路建设的加快,农村客运也得到了大力发展,班车通达深度不断延伸,班车数量明显增加、档次明显提高。在实现了“路修到哪里,班车就通到哪里”的同时,一大批与之相配套的农村客运站也相继建成。十一五以来,察右后旗交通部门共投入农村客运站建设资金245余万元,已建成7个农村客运站,实现了全旗乡苏木镇全部建成客运站的目标,使运力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客运网络进一步优化,客运安全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2010年下半年,经过历时一年的努力,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二级长途汽车客运站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客运站硬件配套齐全,软件设施先进,周围环境良好,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察右后旗的群众正由“走得了”向“走得快、走得好”迅速转变。公路的畅通,加速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转,形成了城乡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

察右后旗农村公路建设不但有效改善了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客运网络的发展,较好解决了农民

群众出行难、乘车难的问题,而且在激活旗域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中显示了强劲的带动效应。

浅析少数民族农村牧区语文教学 篇3

一、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成。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文字是人们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字是音形意的结合体,也就是说大多数汉字有一定的形体有一定的读音表示一定的意义。从形体上看汉字的结构可以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工作这法上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几种。尤其是面对小学农村牧区的学生。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向学生渗透,落实到课堂上帮助学生识记文字,学习语言。在小学阶段教授汉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汉字的构词法。尤其是利用形声字和会意字,是应该重点掌握的。例如跟身体有关系的字都是月字旁,如胳膊、腿、背等。再如跟谁有关系的,就用三点水旁,清、漂、湖等。作为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师,就应该将这些字归好类,让孩子们尽快的找到规律,快速记忆,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克服语言障。

农村牧区孩子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让孩子们学习汉语,首先没有语言基础,所以自然不容易接受。读课文时都有少数民族语言的味道,这就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先让学生发好每个汉语的字音,然后再阅读课文,由情入手到词再到段。并且将孩子们的发音划分标准,如普通话测试一样,分为一甲,一乙,二甲,二乙等级别。让孩子逐步提高把学习普通话能力放在教学语文的之中。保障语文教学实效性。孩子们为提高自己普通话等级,奋发读书,勤恳读书练习,现在都能说一口流利普通话为学习语文打下基础。

三、体现字典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农村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字典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可以说在阅读时字典不能离手,随时可以查找字的读音、词义。我教会孩子读书就动笔读书,也要查字典求确义,理解汉语的博大精深。在语文教学中也提倡快速查字典,能力,為此班级经常查字典比赛、听写大会,突出了字典在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地位。孩子们经过这样的训练后,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克服了语言不通的障碍。学好语文,并能用好语文。现在我们每天都能收获到孩子们的成功的笑容,也让我体验到教语文的乐趣。

四、配乐创设情境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语文审美教育。

生活在大草原本身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青山绿水。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因此教学的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写景作文时,我把孩子们拉到大草原上,让孩子们边观察边写作。就像画家写生一样,并配以草原歌曲,让孩子们,在这种入情入境的氛围中进行习作。学生写出的作品更有真情实感,克服了写作中的无事可写和言之无味的写作弊病。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热爱习作,家乡是美的,音乐也是美的,充分利用音乐之美,热爱家乡,热爱美丽的大自然。在语文教学中遇到描写祖国大好山河的课文,我都为学生配乐教学如高山流水,草原金曲等。创设情境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那学好语文也就不成问题了。

老舍先生曾说:“每个星期才写一篇文章的作家绝对不是一个好作家。”我们虽然不一定要当作家,但要学好语文,作文还是要勤写的。每日都动动笔,不管写得是否够精彩,让这成为一种习惯。可以要求学生写一件小事甚至是一句话,这样日以继日,学生会越写越多,越写越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的作文水准定会日益提高,他们不难写出有创意的佳作出来。

总之,身为一名农村牧区的语文教师,我感到无比的自豪。用满腔的工作热情滋润大山的孩子。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博大精深。爱语文,用语文。我也会继续在这条路上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牧区语文教学途径,为孩子们服好务。

农村牧区 篇4

一、鄂尔多斯市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情况

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起步于2007年初, 在伊金霍洛旗率先启动。伊旗的试点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当地农牧民非常满意, 参保热情很高, 市内兄弟旗县也纷纷仿效。2008年3月, 鄂尔多斯市经过反复论证, 出台了《鄂尔多斯市农牧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至此, 从制度上将农村牧区养老保险覆盖到所有应参保人群。截至2009年6月底, 全市农牧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61705人, 占应参保人数520600人的69.48%, 基金累计收缴95731万元, 累计支出61228万元, 享受待遇人员达到134208人。现在, “养儿防老不如参加社保”成为鄂尔多斯市农牧民热议的话题。

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内容:

(一) 参保范围

凡年满25周岁以上, 男性60周岁以下、女性55周岁以下的农村牧区居民, 包括保留地的农牧民、被征地农牧民、进城务工农牧民工和自愿放弃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的农牧民等。

(二) 缴费方法和缴费比例

农牧民以鄂尔多斯市2007年度农牧民人均年收入 (2007年为6123元;2008年为6200元) 为缴费基础。农牧民总缴费比例为18%, 其中个人缴纳8%, 财政补贴10%。农牧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按缴费基数的12%划入。财政承担的比例按照各旗 (区) 经济发展状况, 市财政给予不同的补助标准;对经济发展好的东部旗区, 财政不予补贴;对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旗, 财政按10%的缴费比例分别给予70%或80%补助。养老金由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本养老金 (政府补贴养老金) =到龄时鄂尔多斯市当期月缴费基数×实际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额/计发月数 (男139, 女170) 。

(三) 领取养老金条件和标准

参加农村牧区养老保险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的农牧民、其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或以上的, 即可按月领取养老金。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以上、75周岁以下的人员可一次性缴纳15年, 且年龄每增1岁, 缴费年限减少1年, 最低不得少于5年, 75周岁以上人员不缴费, 直接从启动后的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基金中按月领取养老金。

(四) 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和险种的转换

具有市户籍已参加养老保险的, 因正当理由在旗区之间迁移的, 其养老保险关系也可以随之转移, 迁入地社保局应准予转入。

为了防止社保移民, 凡正当理由从外盟市迁入本市的, 如其在原籍已参加农村牧区养老保险, 并将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金转入本市后, 允许其参加本市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如原未参加养老保险的, 需在本市常住满2年后方可参保。

农牧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间流动, 原个人账户应转换为新险种的个人账户。

由低缴费险种向高缴费险种转换的, 按换算折抵的缴费年限和最低缴费标准, 从换算之日起前推补建个人账户。换算公式如下:应折低缴费年限=折算系数×原个人账户累计缴费月数÷12;折算系数=原个人账户本金累计金额÷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相同年限个人最低缴费本金。

由高缴费险种向低缴费险种转换的, 原个人账户与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退休时执行现行标准。

(五) 资金征缴与管理

农村牧区养老保险费的征缴由旗区社保局委托劳动保障事务所收缴, 由劳动保障事务所委托社保协管员 (主要由村支书、村主任、大学生村官等组成) 代征, 旗区社保局为参保人以个人身份证号码建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旗区社保局开设农牧民养老保险收入户、支出户, 各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开设基金暂存户, 按月定期将所收缴的养老保险费划入社保基金专户;旗财政开设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专户, 用于上解、下拨基金。

二、鄂尔多斯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 制度设计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在制度设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参保范围的确定。鄂尔多斯市将农村牧区“五保”对象和年龄在75岁以内的农牧民纳入了参保范围。对年龄在60岁以上、75岁以下的到龄人员采取一次性补缴办法, 农牧民补缴数额多达7000多元, 对困难群体在没有政策倾斜下, 加重了农牧民负担。二是交费比例的确定。鄂尔多斯市实行18%的单一缴费比例, 农牧民参保缺乏选择性, 在没有激励政策的支持下, 年轻的农牧民参保积极性不高。三是当年缴费截止期为本年度的6月30日, 不利于工作开展。这段时间, 一方面青壮年外出打工, 另一方面农牧民因农牧业生产季节性手中没有钱, 不能按期完成缴费。四是自愿参保与完成扩面任务相矛盾。农村牧区养老保险是坚持自愿的原则, 而市政府下任务要求2009年参保率达到75%, 各旗区扩面工作难度很大。

(二) 财政补贴压力大

鄂尔多斯市将财政补贴主要用于缴费, 对调动农牧民参保缴费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补贴标准数额较大, 管理成本较高。随着参统率的逐步上升、退休人员的增加和缴费基数的不断提高, 以及面临发放标准提高、财政承担部分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地方财政补贴压力很大。如鄂尔多斯市不仅对缴费实行补贴, 还对享受待遇的人员补贴, 双重补贴持续下去, 进一步加大了财政未来补贴的压力。鄂尔多斯市本级财政对旗区补助2008年达5亿多元, 2009年估计达6亿多元。

(三) 农村牧区养老保险扩面难度大

一是农牧民的参保意识不高。虽然在启动初期做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 有的还是积极性不高, 没有充分认识到参加养老保险是老有所养的好政策。特别是25-45岁之间的年轻人, 一方面认为自己年龄还小, 离享受养老金待遇的时间还长, 过早地参加养老保险不划算;另一方面因子女年龄还小, 将后还得考虑负担孩子读书成家等费用, 无力缴费。二是养老保险应参保人数难以准确确定。农牧民参保以户籍所在地为准, 近年来由于农牧民流动性大, 外出打工、读书等因素, 苏木乡镇无法与其取得联系, 这部分人不能及时参保。

(四) 养老保险经办能力不能适应工作发展需要

农村牧区养老保险是一项庞大的民生工程, 需要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设施、必要的工作经费及管理信息系统的保障。而目前这些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没有稳定的养老保险征收机构和人员, 养老保险费的征缴、发放工作以苏木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为主, 苏木乡镇干部、村主任、大学生村官、社保协管员共同参与办理。旗区、乡镇新农保经办人员无编制, 业务经费不足, 计算机管理网络不健全, 缺乏交通工具、办公场所, 参保登记、征缴保费、建立个人账户和养老保险资金归集与发放等一系列工作受到制约。

经办农牧民养老保险金存储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网点少, 工作人员不足, 养老保险业务代理量大。既要办理信贷业务, 又要收缴养老保险费, 同时还要发放养老金, 工作压力非常大。经常出现农牧民排长队现象。有的农牧民甚至跑了几十里路也领不到养老金, 还得在乡、镇住上一夜。同时, 办理养老保险的各种表格、票据和存折打印等工作也增加了信用社的费用支出。

(五)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运营水平低且存在风险, 保值增值困难

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运营层次较低, 隐含一定风险。由于农村牧区养老保险金收缴支付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网点最低设在乡镇苏木一级, 各嘎查村社没有。而养老金征缴、支付面对广大分散居住的农牧民, 收缴人员收费后不能及时存入信用社, 放在自己包里, 存在资金安全隐患。也有在收缴过程中, 因验钞技术跟不上, 收到假钞而遭受损失。另外, 基金缺乏统一规范的投资运营管理办法, 主要是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 由于银行利率和国债收益率的波动, 基金难以保值增值。

(六) 资金账户设置与管理问题

目前, 鄂尔多斯市办理农村牧区养老保险金的收支方式是:鄂尔多斯市所属各旗、区社保局开设农牧民养老保险收入户、支出户, 各基层社保事务所在信用社开设基金暂存户, 按月逐级将养老保险金划入旗财政社保基金专户;市、旗财政按月应发放的养老金逐级划拨到社保部门的支出户, 社保部门再将资金划入信用社, 由信用社发放。这种账户设置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开办初期一样, 设置了过多的收、支过度户。另外, 没有农村牧区养老保险金收支管理财务、会计制度, 暂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财务会计制度来核算农村牧区养老保险金。

三、建立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要充分考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长远目标,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以全体农村牧区人口为对象, 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为核心、试点先行、分步推进。建立起基本制度统一、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覆盖面广的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由于我区多数地区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 鄂尔多斯市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状况好、农牧民人口相对较少的地区, 试点工作走在了全区前列。通过对鄂尔多斯市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分析, 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 新型农村牧区养老模式的确立

1. 明确政府责任, 建立财政投入机制。

新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应该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 建立缴费激励机制的原则。自治区、盟市、旗 (县区市) 三级财政都应给每位参保农牧民适当补助, 各级财政每年的补助额应按上年度农牧民平均纯收入的1%左右计算。以2008年为例, 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56元, 人均补助标准应在46元左右 (2008年, 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盟市巴彦淖尔市7152元、最低的兴安盟3029元) 。在新型农牧民养老保险试点启动时, 自治区财政应根据各盟市人均可用财力状况 (2008年, 最高的鄂尔多斯市154, 111元、最低的乌兰察布市46, 058元) , 对困难地区提高补助标准。为了鼓励农牧民参保缴费, 地方财政对于缴费年限长、选择缴费标准高的农牧民适当给予激励补贴, 并明确具体标准。

2. 实行个人缴费的“账户积累”管理。

新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要以个人账户为主、社会统筹为辅, 充分发挥个人账户自我积累、自我保障的作用。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资金进入个人账户成为个人财产。个人账户采取完全积累制, 可以随农牧民的流动而转移或退保, 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可扩充的养老保险模式。

3. 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

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要充分考虑农村牧区劳动力流动性大、收入低、与土地相联系等特点, 体现分层、分类、分步骤推进的制度取向, 逐步将农村牧区人口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失地人口中劳动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较大, 并且素质普遍较低, 面临着就业和养老的双重压力。被征地农牧民应该以“土地换保障”为基础, 处理好一次性补贴和长期性保障的问题。劳动适龄人口要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牧民工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牧民养老保险为主, 并为被征地农牧民提供长期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未参加上述保险的农牧民可以参加新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 旗县政府承担的费用可在土地出让纯收益中列支, 集体承担的费用可从土地补偿费中列支。

(二) 新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模式选择

1.参保范围。确定参保范围时要统一参保人员的最低年龄, 依据法律规定应该确定为16岁, 但考虑到20岁以下农村牧区居民的户籍、居住、求学、从业的不确定性很大, 账户管理成本高, 未来关系转移难度大, 选择20岁以上60岁以下为参保对象比较合适, 农牧民可以自愿参保。60岁以上老年人口由各级财政直接给予相当于基础养老金的老年生活补贴。

2.缴费标准。个人缴费以当地上年度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数, 以适应农牧民实际收入水平。费率确定在5%-20%之间, 有一定的幅度和弹性, 比较符合“保基本、可承受”的要求。缴费采取按年缴纳的方式, 适应农牧民收入不稳定的特点。缴费标准的制定要分层次、可选择, 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政策依据, 以供不同人群选择缴费标准。对于特殊困难群体 (重度残疾人、低保对象、计划生育对象等) , 政府在补贴上予以倾斜, 多渠道解决他们的缴费资金来源问题。

3.个人账户。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账户和基础养老金相结合的制度模式, 农保经办机构为每个参保人建立个人账户。个人缴费、相关补助和资助以及利息收入记入个人账户, 完全积累, 实行实账管理。个人账户资金按照不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计息, 实行分段计息, 待国家有关政策明确后, 可进行基金运作, 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4.制度衔接。试点实施时, 已参加旧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 继续领取原个人账户养老金, 并享受基础养老金;已参加旧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 应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 旧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 按新农保标准核算, 并享受相应待遇;已参加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返乡农牧民工, 可将保险关系转入户籍地参加新农保, 并将农牧民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转入新农保个人账户。符合领取条件的, 按新农保标准核算, 计发相应待遇;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牧区居民, 可将其新农保个人账户资金转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符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领取条件的, 享受相应待遇;未能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可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的部分资金转入新农保个人账户, 按新农保标准核算, 计发相应待遇。

5.关系转移。新农保参保人跨地区的关系转移, 可将其新农保关系及个人账户资金转入新参保地, 按新参保地有关标准核算, 并享受相应待遇;转入地尚未开展新农保试点的, 可将其新农保关系及个人账户资金暂存于原参保地, 待条件具备时转移。

6.征缴机构。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远远大于城镇企业职工人数, 且居住分散、地域广, 比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征缴任务重、难度大, 需要有一支素质高的征缴队伍来完成。借鉴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走过的历程, 不宜由一个部门既管收又管支。待条件成熟后, 同城镇职工五项社会保险征收一样, 仍由地税部门征收。

7.养老金计发。参保人员年满60周岁, 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 从次月起, 按月享受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基础养老金由各级财政补贴组成。因农村牧区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低于城镇人口, 个人账户养老金按原城镇养老保险办法计发, 标准为个人账户累计结存额除以120元计发, 可以确保新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三) 加强法制建设, 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1.加强法制建设。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长久的制度安排, 涉及劳动者生命周期或代际之间收入的再分配, 在制度设计上, 要以促进劳动力跨城乡、地区与部门的合理流动, 保证养老保险关系能在较大范围内转移为前提, 使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之间能有效衔接。完备的法律法规是工作的依据, 推行新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试点同样需要有法律和法规的保证。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要具有扩展性和兼容性, 具体缴费比例、待遇水平等可以有所不同, 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可实现转换, 循序渐进, 使两种制度逐步达到统一衔接, 尽快出台政策规定推动试点工作开展。

2.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建立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直接关系广大农牧民的切身利益, 政策性很强。各地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 加强对试点工作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的宣传, 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让更多的适龄农牧民参保。

3.规范管理服务。实行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 情况复杂、条件有限、难度较大, 必须切实加强对新农保工作的管理, 以保证农保工作的健康发展。明确规定农村牧区基本养老保险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和管理;明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是政府主管新农保工作的职能部门, 负责农村牧区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就目前情况, 因开展试点工作都是以县为单位, 暂时实行旗县级管理, 有条件的盟市可以提高管理的层次, 这是必然趋势。旗县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 具体负责本辖区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工作。并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 加强农村牧区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建设。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建到乡镇苏木一级, 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其人员、设备和基金征缴等所需的费用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解决。农村牧区养老经办机构负责农村牧区基本养老保险的结算和征缴、个人账户的管理、退休养老待遇的发放。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财政专户,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审计部门负责农村牧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为了保证管理到位, 要逐步建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会计、统计和审计等管理制度, 每年编制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决算, 按实编制和报送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会计和统计报表。

农村牧区教育事业发展材料 篇5

一、我旗义务教育现状

阿鲁科尔沁旗位于赤峰市东北部,总面积1427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26.63万亩,林地面积314.8万亩,全旗总人口29.97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1.66万人,农牧业人口25.15万人,全旗11个苏木乡镇,245个嘎查村,一个街道办事处。

全旗现有完全小学3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初中3所,全旗现有小学生20268名,初中生11860名,小学教职工2261名,初中教职工1148名。在实施“两基”达标的过程中,我旗坚持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布局调整与撤乡并镇及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灾后重建和国家有关工程的实施,以“一乡一校”、“几乡一校”为学校布局模式,以兴建寄宿制学校为主要建设方向,以扩大城区办学规模、农牧区适当集中、逐步实现嘎查村级不办小学、苏木乡镇不办中学为目标,积极开展了力度较大的中小学布局调整。目前,全旗初中已中由原来的26所调整到3所,小学由134所调整到2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增加到12所,教学点由62个调整到27个,全旗现有学校数比2004年减少了72.07%。旗所在地天山镇城区办学规模空前扩大,学生总数达到2.2万人,占全旗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农村牧区基本实现了以集中办学为主要模式的格局,撤并初中的苏木乡镇利用现有初中校舍通过改扩建,形成了小学阶段“一乡一校”的办学模式,未撤并初中的苏木乡镇形成了“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中小学布局结构的合理调整,减少了学校,减少了运行成本,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了办学效益,促进了教育体制改革,同时也满足了农村牧区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带动了城镇人口增加,促进了城镇化进程。

二、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尽管阿旗对农村牧区义务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两基”达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从总体上来看,在其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入不足、矛盾突出。

一些地方的办学条件有待改善,供求矛盾突出。阿旗是自治区贫困地区,地处偏僻,经济发展落后,财政状况一般,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基础教育的发展难度较大,有些地方的办学条件还相当艰苦,尽管政府已对教育投入尽了很大努力,但由于阿旗财政收入总量很小,财政对教育投入的能力极其有限,教育经费供求矛盾还很突出。

2、师资不高、队伍不稳

由于农村牧区中小学办学条件艰苦,教师待遇差,许多素质较高的教师流向城镇学校,造成了农村牧区学校好的教师调不进来,在校的教师留不住。同时,由于学校经费不足,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影响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影响了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农村牧区学校教师总体素质不高的现象,很难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

3、条件艰苦、设施落后

近年来,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办学条件要求逐年提高,相对而言,农村牧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特别是农村牧区中小学专用教室、信息技术教育等必备的设施普遍短缺,寄宿生宿舍楼和食堂用房相对紧张,许多学校新建了600多平方米的食堂,但还是不能满足全部学生用餐需求,有的学校一个宿舍就安排20多名住宿生,住宿条件还是比较艰苦。

三、建议及对策

(一)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一是旗政府要按照《义务教育法》和有关政策规定,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管好用好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要做好义务教育学校的规划、设置、布局调整和管理工作,指导学校教育教学,保障学校安全,抓好教师培养,均衡配置师资力量,并鼓励各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合理流动。二是要继续把稳定入学率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广大农牧民群众中深入开展义务教育宣传,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赤峰市支持困难学生就学的各项优惠政策,高度重视和解决农牧民工子女入学和农村留守儿童少年的教育管理问题,切实降低辍学率,防止学生流失,努力保证每一位学龄儿童少年都有学上。三是要加快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按照谁举债谁负责、先清理后化解、先化解后补助的原则,在摸清债务底数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和完善化解“普九”债务实施方案,分清化债责任,拟定化债计划,突出重点,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偿还对教师、学生家长等个人和工程业主的欠债。要建立健全债务控管领导责任制和债务监控体系,严格控制学校公用经费支出,严禁将用于偿还“普九”债务的资金挪作他用,坚决制止发生新的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债务。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用人机制

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和事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客观存在,这一矛盾也是制约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矛盾我旗尚有许多工作要做,要努力在发展中解决矛盾,在改革中革除用人制度上的弊端,创新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通过教育人才参与社会人才市场的大循环,解决“进得来、干得好、流得动、出得去”的问题。

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制定人才培养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编制管理,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构建教育人才资源高地,实现“组织开展教师资格认定清查队伍,创新选人、进人、用人机制构建队伍,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优化队伍”的工作目标。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加快实施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充实农村牧区教师队伍,尽快解决农村牧区中小学教师缺额问题。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积极稳妥清退原有代课人员,大力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切实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牧区教师素质。要关心农村牧区教师生活,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安心从事教学。要选好、用好农村牧区中小学校长,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强化学校内部和周边的社会治安,切实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要强化继续教育。我旗以提高学历层次为基础,以提高实际教学能力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得到全面推进,逐步形成一套教师继续教育的长效管理机制,到2005年小学专任教师合格率已达100%;初中专任教师合格率已达 97.8%。但是逐步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合理科学实施教育资源配置仍然是我旗今后一段时期内重中之重的工作。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要认真测算农村牧区学校生源情况和今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支持相对集中,规模适度的原则,全面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对于闲置的校舍、教学设备,要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运营,采取出售、租凭等手段,盘活部分闲置资产,与此同时,财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管理好这部分资产的收益,防止收益流失。对偏远地区学校进行特殊补助,修建电脑室、实验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添置电脑、多媒体、图书等教学设备,开通“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逐步改善农村牧区的办学条件,缩小与城镇学校的差距。今后,应进一步科学规划,精心安排加快实施中小学布局结构的合理调整,优化农村牧区教育资源,实现我旗科学的教育布局,合理的资源配置,为全旗人才培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对奈曼库伦两旗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

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自治区政协常委 包庆贺

前不久,由我带队组织通辽市政协文教委,办公厅以及部分自治区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委员和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参加的调研组,深入到奈曼、库伦两地,就两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通过走访农户、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详细了解了两地社会事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困难问题,共同探讨了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思路作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教育事业

近年来,各地把教育事业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基础教育得到了全面发展:一是合理调整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如奈曼学校总数由546所调整至现在的332所,库伦旗撤掉薄弱初中5所,4个乡镇小学改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小学由101所调整为30所,教学点由108个变为60个。通过布局调整,初步整合优化了教育资源,农村牧区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极大提高,促进了农村牧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是师资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继续教育、进修等,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都达90%以上。库伦旗近几年还放宽政策,给予优惠条件,从外地考试招聘了近70名外语教师,有效地缓解了外语教师缺乏的现状。三是学校硬件建设有了明显改善。学校教学设备、校舍、食宿条件都有了明显改善。

(二)卫生事业

近几年来,各地通过国家项目建设、引进外资以及当地政府投入等,重点对各苏木乡镇卫生院进行房屋改造、设备装备和人员培训等,卫生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村级卫生室的服务能力也明显加强。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如奈曼旗2006年全旗参加合作医疗的农牧民达303010人,参合率达83.9%,自2004年始至今年4月底,共为18.83万参合农牧民核销医药费用1602.65万元,其中获得5000元以上补偿的300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三)文化事业

两地根据旗内群众文化特色,分别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乡文化站、村文化室功能逐步完善,组织农牧民开展了丰富多采的文化活动,如库伦旗以安代艺术之乡为契机,定期举办以安代艺术为主要内容的安代艺术节,组织广大农牧民积极参与;奈曼旗举办广场文化周、民歌演唱会、秧歌赛等,进一步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层次和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地坚持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来抓,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都有一定的发展,但距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差距很大,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问题。

(一)教育事业

一是教育经费紧张。农村牧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自今年实施以来,学校的运转已得到基本保障,但教育投入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投入机制不健全,投入明显不足,农村牧区学校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学仪器设备短缺,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的现状,经费紧张问题成了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同时“两基”达标及基础设施建设致使学校负债累累,如奈曼旗的中小学负债达2270余万元,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沉重负担。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实施集中办学后,有效地整合优化了教育资源,但由于建设经费不足,集中办学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教室、食堂、宿舍严重不足,两间房子的宿舍住小学生40多甚至50多名,非常拥挤,一些地区还有一部分中小学在学校外住宿,对于学校的管理、学生的安全都带来一定的隐患。

三是师资力量有待加强。虽然各地近年来采取各种措施补充师资力量,但总体看,教师年龄老化,学历水平偏低等现状依然存在,特别是外语、计算机、音体美等学科教师严重短缺,目前大部分是聘代课教师任教,基层学校整体教育水平不高,如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偏低。如库伦旗,全旗平均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为56%,而有的乡镇只有35%,大部分初中生流失,造成农牧民子女整体文化教育水平不高,不利于培养高素质农业后备劳动力。

四是职业教育水平不高。由于基层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较低,大部分农牧民子女初中毕业后或外出务工或回家务农,能够进行职业培训的不到10%。这其中有学生家长传统观念落后,怕孩子花不少钱,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对职业教育不认可的因素,同时也有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职业教育水平不高,缺乏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等因素。职业教育还没有真正发挥培养新型农牧民主力军的作用。

(二)卫生事业

一是农村卫生工作薄弱。农村卫生工作机制不健全,城乡间、区域间服务条件和水平差距较大,80%的卫生资源分布在城镇,占总人口近90%的农牧民只能享受到20%的卫生资源,村卫生室基础条件差,功能不完善,服务水平不高,管理不统一,农牧民看病难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医疗机构缺乏稳定的财政经费保障,苏木乡镇卫生院医卫人员工资财政只按基本工资的55%发放,其余45%靠医院效益维持,卫生院只能靠服务收费维持生存与发展,加之苏木乡镇卫生院设备陈旧老化严重,医卫人员技术陈旧,有大量患者外流,势必会造成农牧民看病贵的问题,其运行机制不符合公益性事业性质,村级卫生员没有报酬,现行的计划免疫工作由防保人员免费接种,没有相应的补偿机制,造成基层卫生员对防保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三是卫生人才缺乏。由于工资报酬、工作条件、生活环境以及编制等因素,苏木乡镇中心卫生院很难招聘大中专以上毕业生,如奈曼旗近5年来基层卫生院几乎没有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同时,加之优秀人才外流,造成卫生人才的断档。村卫生员水平不一,大部分是市、旗卫校毕业,甚至有的还不是,这些人亟需进一步培训提高。但如库伦旗卫校已撤销,外出培训势必增加费用,加大了乡医培训的难度。

四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不高,保障能力不强。如奈曼旗自2004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参合农牧民住院经费用总支出为4527.25万元,其中合作医疗补偿资金1602.5万元,仅占总支出的35.4%。

(三)文化事业

一是基层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一些苏木乡镇文化站至今仍是“一个人、一间房,一张桌子、一张床”的现状,缺乏文化设施,不能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如奈曼旗义隆永乡当海村的业余小剧团,利用农闲季节演出,极大地丰富了本村及周边村屯农牧民文化生活,但是连最基本的设备如音响等都没有。虽然大部分村都建有文化室,但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缺乏图书、音像、器材等必要的文化设施,好的村屯就是组织群众在农闲时看看电影,过年时扭扭秧歌。有的村连这些也没有。村村通有线电视工程大部分到乡镇,有的到村,但到户的极少。因为到户需要交纳300元左右的安装费,并且每年要交纳100元左右的收视费,而现在的小型电视卫星接收器只有400元左右,群众一比较,还是自己买电视卫星接收器划算,因此,村村通有线电视工程进展艰难。但是能买得起电视卫星接收器的不到40%,其余的只能收看苏木乡镇的卫星插转台转播的一个节目。农村牧区群众文化生活形式单一,致使一些迷信活动、非法宗教乘虚而入,有所抬头。

二是文化事业经费不足。文化经济政策没有得到完全落实,不少苏木乡镇投入偏低,没有单列预算,文化经费严重不足,无法开展文化活动。同时文物保护投入偏低,没有专业的文物保护队伍,致使如奈曼南部新镇一带的古墓群、库伦的辽代古墓壁画遭到严重破坏。

三是文化人才缺乏。现在的文化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在六七十年代的有一技之长的当地“名人”,现有的条件招不来也留不住年轻的文化人,各嘎查村的文化人由于没有设备、场所,无法施展才华。文化人才断档现象严重。

三、加快我市农村牧区社会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教育事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是培训新型的农牧民,因此,要把教育事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一是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投入机制,在确保学校正常运转的同时,各级政府要制定合理的学校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加大投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更换增添新的信息化的教学仪器,逐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要继续扩大“两免一补”的范围,保证农村牧区中小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

二是要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抓住乡镇机构改革的机遇,进一步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提高集中办学水平,并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项目和资金,配齐配合教学仪器设备,提高农村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缩小与城镇学校的差距。在学校撤并中,要坚持把撤掉的学校资产归合并后学校,以助其扩大校舍、宿舍、食堂等规模,更好地改善办学条件。同时采取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学校以资抵债等方式,化解学校债务。

三是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要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培训力度,使之不断适应、胜任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同时要在人员编制、调转手续、工资待遇等方面放宽条件,大力补充农村英语、计算机、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并探索建立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对口支援制度,积极鼓励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农村学校教师到城镇中小学任教,互相交流学习,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力争通过3~5年,使农村教师整体水平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四是加强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和培育新型农牧民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加强农村教育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要积极向上级争取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项目和资金,各级政府也要集中财力向职业教育方面倾斜;职业学校要积极推广联合办学和“订单”培养,拓宽就业渠道,扩大招生规模。同时积极探索在初高中引进职业教育因素,与外地中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办学,让一部分初高中生毕业后直接到联办学校学习后就业。

五是要大力加强农牧民实用技术的培训。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牧业和生产实际的需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整体规划,有针对性开展农牧民生产急需的、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为农牧民致富提供技术保障。要针对目前外出打工的农牧民大多从事简单的体力活、劳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收入较低的实际,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在转移就业中增加收入。要大力抓好农牧民业余学校建设,并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撤并的校舍,把嘎查村小学、教学点办成农牧民教育中心,聘请农、牧、林、水等有关专家有针对性地定期上门培训,全面培育新型农牧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保障。

(二)卫生事业

一是要加大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健全旗、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要求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每个村办好一个卫生室,同时积极争取乡镇卫生院改造项目,重点建设好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招聘引进人才的同时,市旗乡三级要制定对现有卫生人员的培训规划,各拿出一定的资金定期培训,逐步充实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切实开展城镇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安排市旗医生定期到农村开展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和“卫生下乡”活动,缓解农村缺乏高素质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问题。

二是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尽早扩大合作试点范围,提高农牧民参合率,并且逐步提高补助标准,使更多的农牧民受益。

三是强化医疗机构管理,规范诊疗服务行为。继续深化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不合理的医疗服务流程,通过减化、归并医疗服务项目和程序,减少服务环节,方便病人就医。加强对医生行医的监督和评估工作,成立专家会诊委员会,监督医生所开处方及诊断用药的合理性。最大限度的减少药品采购中间环节,降低药品采购价格。

四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开展创建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示范科室活动,完善人性化服务和便民利患措施,融洽医患关系。选树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医护人员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业。

(三)文化事业

一是要加大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各级财政要根据财政增长,每年都要抓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到基层文化事业中,建立健全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配齐配全相应的文化设施,为丰富农牧民文化生活提供保障。同时要加大对现有文物保护的投入力度,在重点地区建立专业的管护队伍,或与当地公安部门联合组织管护队伍,加大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要动员社会各界积极踊跃开展捐款捐物捐书捐文化设施等活动,用社会力量充实农村牧区的文化设施。

二是要加强文化人才的培养、挖掘和使用。要积极通过招聘等方式引进文化人才,给其施展才能创造条件;对现有的文化队伍要进行必要的学习培训,提高其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能力;要大力挖掘广大农牧民中的文化人才,鼓励他们结合实际,自愿组合,形成民间文化团体,并在政策、资金、设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因为他们来自民间,知道广大群众喜好,所以,也最容易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喜爱。同时要创新文化事业的管理体制,走文化产业之路,把文化事业逐步推向市场,用市场手段搞活农村牧区文化,用先进的文化丰富农牧民生活。

三是要做强做大特色文化。库伦旗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安代艺术之乡”,同时还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奈曼旗的王府文化、“诺恩吉雅”文化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要以这些品牌文化为依托,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进一步做强做大,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以此带动当地的文化乃至经济事业的发展。

关于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方向的思考-高长久

内蒙古新闻网

09-12-11 08:42 【打印本页】 【字体:小 中 大】

【关闭】

相关新闻

为进一步摸清我旗农村教育情况,促进全旗农村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多次深入基层,对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制定了未来几年我旗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远景规划。

一、我旗农村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全旗有各级各类学校124所,在校生68758人,其中民族中小学、幼儿园15所。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8976人;义务教育阶段中学15所,在校生21475人;完全小学79所、教学点109个,在校生30768人;幼儿园23所,在校生5832人;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3052人,其中旗职教中心1所,民办职业高中1所,部门办中专1所,全旗教职工5961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4977人;专任教师4439人(高中347人、初中1137人、小学2528人、学前教育189人)。

二、近几年的主要做法

多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工程,大力实施“科教兴旗”战略,努力使基础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充分利用二期“义教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的有利契机,积极筹集资金,大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几年来,全旗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资金总额达7600多万元,新建翻建校舍76800平方米,维修校舍19400平方米,其中新建楼房23幢,全旗校舍建筑面积41.87万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1.19万平方米。

2、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不断优化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农村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我旗教育现代化进程,我们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制定了2009—2015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两基”攻坚期间,我们本着“立足长远、科学规划”的原则,以“均衡化、优质化”为目标,以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突破口,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累计撤并初中6所、小学110所、教学点98个。

3、加大现代化教育装备力度,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先后为9所中学装备了计算机教室,为3所高中初步装备了校园网络,光盘播放系统和卫星地面单收系统已基本覆盖全旗农村牧区所有小学和教学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图书室、实验室基本达标。

三、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需求的增加与教育投入的不足这一矛盾更加突出。虽然我旗近年来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仅凭几年的投入难以弥补教育长期以来的保障机制的缺失。今后我旗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危旧校舍维修改造和教育现代化装备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2、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问题。全旗师资配置不均衡、中小学部分学科教师短缺、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的学校没有音体美专职教师,音体美课不能保证,英语、微机任课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不高。

3、初中生流失严重,控辍保学的任务艰巨。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是目前农村教育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它不仅加大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也影响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巩固。目前我旗初中学生的流失现象较为严重,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4、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有实际困难。布局调整后,确实存在学生上学距离过远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对教育的投入成本(如住宿费和交通费的增加)等实际问题,需要我们从群众利益考虑,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

5、素质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当前,受社会就业、用人制度及教育自身基础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学生在校时间长、课业负担重,部分教师改革意识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小学、初中的非主要学科授课质量不高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远景规划总体目标

1、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使农村学校布局更加合理。要按照《翁牛特旗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改造,建设上必须遵循“集中建设”的原则,除预保留的寄宿制学校外,其它学校不作投入,力争在2015年以前全面完成布局调整任务。

2、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有长足进步,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小学抓实特色校建设工作,全力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学校,展示我旗素质教育成果;初中抓实控辍保学工作,提高在校生巩固率。在全旗农村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全旗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全部建成校园网,教师全部实现微机备课。经过几年的努力,把全旗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教室全部建成多功能教室,充分发挥现代教育装备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3、大力普及高中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认真做好生源预测,考虑未来几年生源减少的因素,加快对一中、二中、蒙中三所学校的改扩建工程,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以自身实力的提升来吸引生源,保证从农村向高等院校输送更多人才。

4、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旗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扩大职业教育在高中教育阶段的比例,培养更多的适合我旗农村经济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为旗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五、保障措施

1、转变观念,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合力建设高水平教育强旗。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大教育观,引导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教育纳入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把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并作为干部选择、任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落实教育强旗、优先发展的教育战略,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贡献,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保障。

2、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旗政府在依法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经费逐年实现“三个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做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增加对重点项目的专项资金投入,结合布局调整盘活现有教育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办学效益和经济效益,鼓励社会各种力量捐资助学,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3、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坚持依法治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依法治教重要意义的认识,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制度化、法制化,开展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研讨活动,健全各项教育规章制度。学校要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学,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增强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自觉性,逐步使知法守法、依法办事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

农村牧区 篇6

开展农村牧区劳动力认证培训是一项长期必须坚持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联动实施。多年来,尽管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用工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庞大的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队伍而言,差距还很大,培训工作仍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资金缺口大和政策不配套等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农村牧区劳动力认证培训的重要意义,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筹规划,分工协作,把农村牧区劳动力认证培训放到加强农村牧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采取措施,务求实效。

加强农村牧区劳动力认证培训,必须抓好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农牧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是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群体,传统经营意识强,自我学习的意识差,就业竞争力弱,组织培训的任务十分艰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把农村牧区劳动力认证培训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列入年度考核内容,向抓正轨教育一样抓落实,切实加强农村牧区劳动力认证培训的组织和引导。特别是旗县、苏木乡镇政府要组织工作组深入农村牧区调查研究,摸清劳动力素质状况,了解农牧民对劳动技能培训的意愿,实行农村牧区劳动力培训档案式管理,一村一册,一户一卡。同时,农业、劳动、教育等部门要加强合作,联动作战,制定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做好培训计划实施和劳动技能资格认证、资格证书颁发工作。

加强农村牧区劳动力认证培训,必须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体系。要按照专业化、特色化、信息化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劳动力培训体系,尽快形成教育培训、中介服务和信息经营管理的产业化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劳动力就业培训中心、农业广播学校、乡镇科技培训站、农村夜校等培训机构,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村牧区劳动力认证培训基地。近年来,由于高等院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多数中等专业学校以及部分高等专科学校生源严重不足,教学资源利用率普遍低下,而对于农村牧区急需培训的劳动力而言,又存在着缺乏培训基地的问题,为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培训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因此,各级政府要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部门与劳动部门、用人单位等,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使农村牧区劳动力培训和学校的市场化办学得以有机结合,全面加强农村牧区劳动力认证培训工作。

加强农村牧区劳动力认证培训,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取向合理确定培训方向。开展农村牧区劳动力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农村牧区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实现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必须有的放矢。一是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抓好转移劳动力对外界社会的适应性教育。农村牧区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加之长期受传统农耕思想的影响,对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和转产就业问题认识不足,应将解决思想观念问题作为第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加强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及外出就业基本常识的教育,使剩余劳动力消除思想顾虑,勇敢地走出家门谋求发展。二是以提高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为目标,抓好劳动技能培训。要以定向和订单培训为主要途径,根据社会需求安排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对象因材施教,根据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式和方法,力求使每个参加培训的农牧民学有所得,在取得结业证书的同时,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三是对于转移不转产的剩余劳动力,要抓好以农牧业适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培训,合格者给予发放绿色证书。

农村牧区 篇7

一、问题分析

(一) 农村牧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 但农牧民得益较少

农村牧区工业以矿产资源开采及其加工为主体, 其他工业类型所占的比重较小。农村牧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企业, 对当地农牧业剩余劳动力和城镇需要就业者的吸纳能力不强, 其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主要是增加了一些财政收入, 但有时还要以一定的草地耕地占用、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污染为代价。随着时间的推移, 矿产资源开采难度增加、开发成本上升, 甚至会出现矿产资源枯竭的现象, 这些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就要大大萎缩或者干脆撤离, 这样农村牧区未来的发展也确实有点令人担忧。农村牧区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等, 其生存与发展的境况相当艰难。牧区畜产品加工业、牧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发展不足, 大量畜产品不能就地加工、转化。牧区畜产品主要的交易市场及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主导者一般都在牧区的区域之外、离原产地很远, 牧民讨价还价的能力十分微弱, 一般处在被动的价格接受者和利益受损者的地位。

近年来, 农村牧区市 (盟) 的首府城市、县 (旗) 政府所在地的城镇, 拓展比较迅速, 其城市范围扩大, 城市人口特别是流动人口增加,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容市貌改善。然而,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合并乡镇 (苏木) 、集中办学等, 使得农村牧区的部分小城镇出现了萎缩、甚至荒芜的现象;这些小城镇机关搬走、学校停办、人口流失, 一些服务行业也十分萧条。而这些小城镇往往又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主要建设点等, 其发展不良, 不仅制约着农村牧区城市化的整体推进, 也使得城乡统筹的连接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支撑点和着力点不太稳固。

近年来, 由于“盟改市”、“县改市”、“乡改镇”等行政区划的调整, 导致了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加;但这样的“城镇化”目前来说还是低水平的, 公共设施、服务机构、人员素质、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是相对滞后的, 对农村牧区产业调整、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 对农牧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均不强。

(二) 农村牧区的社会发育度较低, 农牧业的传统性及粗放性还非常明显

内蒙古农牧民文化素质较低, 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才严重短缺,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据内蒙古第一次农牧业普查资料, 内蒙古主要从事农业的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1407535人、占19%, 小学文化程度3078485人、占41.54%, 初中文化程度2547881人、占34.37%, 其余高中文化层次的人也大部分集中在城镇, 真正到基层从事农牧业等生产经营的寥寥无几。据内蒙古第二次农牧业普查资料, 到2006年底, 内蒙古农牧民家庭劳动力中文盲的比例高达7.4%, 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3%, 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9%, 高中文化程度者占10%,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不足1%, 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重明显高于发达省区。

内蒙古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缓慢爬升, 由“八五”期末的34%逐渐增加到“九五”期末的39%, 又增加到“十五”期末41%左右, 2008年达到45.41%;然而, 我国“十五”期末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以上, 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升到了60%—80%的水平, 相比之下, 内蒙古农牧业的科技进步水平还比较落后。

在内蒙古的农牧业机械设备中, 20马力以下的拖拉机占拖拉机总数的76%, 且40%多的拖拉机超期服役, 玉米的机收面积只有5%左右;全区74%的农田没有灌溉条件, 灌溉饲草料地面积仅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0.4%, 设施农业面积占种植业面积的不到1%;一些作物品种已经推广使用了20多年, 变杂退化现象非常严重, 却还没有有效的提纯复壮和更新。

由于内蒙古农牧业的科技水平等相对低下, 农牧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所以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不高。2006年, 谷物单位面积产量, 全国为5322公斤/公顷、内蒙古为4980公斤/公顷, 内蒙古比全国低342公斤。2007年, 内蒙古粮食亩产量504斤, 比全国平均亩产低20%以上。内蒙古主要农产品的质量也较低, 玉米含油、赖氨酸、蛋白质不高, 花色品种欠丰富;小麦出粉率仅为60%上下, 而全国平均水平为85%左右。

(三) 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加剧

内蒙古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太阳辐射强烈, 降水量稀少, 蒸发量和干燥度大, 土地大部分为沙性质地等, 这些客观因素导致了农村牧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农村牧区本身又是旱灾、白灾、黑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多发区, 尤其是近年来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特别是草原退化沙化促使了这些灾害的频繁发生, 形成了恶性循环。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是草地、耕地、林地的退化沙化与水土流失也就是所谓的荒漠化问题。内蒙古沙漠化面积大约7.34亿亩, 水土流失面积2.79亿亩左右、居全国之首, 全区草场、农田、林地等潜在沙化面积占全国潜在沙化土地面积的76%。内蒙古横跨中国的西、中、东部, 紧靠华北、京津、东北等地区, 其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借助风力、水力可迅速地、直接地蔓延上述地区, 特别是威胁首都北京的生态安全。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自然灾害的加剧, 如农作物成灾面积, 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等都呈逐渐加大的态势。

(四) 农牧民收入与全国水平的差距较大, 牧民收入开始低于农民收入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2005年, 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2989元、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 我区比全国低266元;2007年, 我区为3953元、全国为4140元, 我区比全国低187元;2009年, 我区为4938元、全国为5153元, 我区比全国还低215元。2009年,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量排在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第15位, 其比上年的增长率排在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第30位。

近年来, 与农民相比, 牧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特别是人均收入的绝对额牧民也开始低于农民。内蒙古2003-2007年, 牧民人均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要比农民低近一个百分点。内蒙古农牧业经营管理站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6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98.4元, 2007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24.6元, 2008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59.7元。而牧民必要的生产生活支出大大高于农民, 如内蒙古2007年牧民人均消费支出要比农民高出2500多元。牧民的收入低于农民, 刚性的支出却高于农民, 这样牧民生活及生产水平的提高就显然不如农民快了。

(五) 农作物播种面积扩大, 粮食总产量增加, 但粮食内部结构不合理

2007年, 内蒙古农作物种植面积642.7万公顷, 比上年增加12.98万公顷;其中,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62.75万公顷, 比上年增加16.56万公顷。2007年, 内蒙古粮食总产量1750万吨, 比上年增长2.6%。然而, 内蒙古的粮食内部结构不合理, 在其2007年1750万吨的粮食总产量中, “粗粮”占85.8%、特别是玉米占64.1%, 小麦、水稻仅占14.2%;这就使玉米、粗杂粮等严重过剩, 小麦、水稻等的缺口增大, 粮食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加剧。

2008年, 内蒙古农作物种植面积686.08万公顷, 比上年增加9.93万公顷;其中,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25.45万公顷, 比上年增加15.27万公顷。2008年, 内蒙古粮食总产量首次达到2130.23万吨, 比上年增长17.6%;其中, 玉米、大豆和薯类产量分别增长21.5%、23.8%和26.4%。需要特别关注的是, 2008年内蒙古小麦的产量为154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2.5%, 稻谷的产量为70.5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3.4%, 小麦和稻谷产量下降的幅度都很大;说明在一定程度上粮食总产量的增长主要是“粗粮”增多了, 而“细粮”反而减少了;为了满足消费的需求, 我区小麦和大米的购入量要相应地增加。

2009年, 全区粮食播种面积8137万亩, 比上年增加255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了4%左右。2009年, 内蒙古粮食总产量1981.70万吨, 比上年下降7.0%。内蒙古粮食总产量, “九五”时期年均增长3.3%, “十五”时期年均增长6.0%;其中, 玉米产量“九五”时期年均增长4.0%、“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1.1%, 而小麦产量“九五”时期年均下降7.1%、“十五”时期年均下降4.6%。说明“九五”、“十五”和“十一五”的头几年, 内蒙古的粮食结构“粗粮”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六) 牲畜头数基本保持稳定, 但畜群结构和个别畜产品产量等变幅较大

2007年, 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10952.03万头 (只) , 比上年同期下降0.9%;内蒙古肉类总产量201.8万吨, 比上年增长4%;牛奶产量950.9万吨, 山羊绒产量6746吨。2003—2007年五年间, 内蒙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稳定在1亿头 (只) 左右。

2008年, 内蒙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0677.2万头 (只) , 比上年下降1.6%;其中大牲畜存栏达到1063.8万头, 比上年增长3.0%, 而羊的存栏为8442.9万只, 比上年下降了3.8%。全区肉类总产量219.37万吨, 比上年增长6.3%;牛肉产量43.1万吨, 增长6.1%;羊肉产量84.8万吨, 增长4.9%。2008年内蒙古部分畜产品产量增速回落的幅度较大, 如牛奶等;特别是小畜羊下降的幅度较大, 需要引起注意。

2009年, 内蒙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0858.5万头 (只) , 比上年增长1.7%;连续7年稳定在1亿头 (只) 以上。全区肉类总产量231.06万吨, 比上年增长5.3%;山羊绒产量7421.00吨, 比上年下降2.9%;牛奶产量884.57万吨, 比上年下降5.4%。牛奶、山羊绒等畜产品产量的较大幅度下降, 说明“三聚氰胺”的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以及羊绒制品销售的低迷等, 对我区奶牛养殖业、山羊养殖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对策建议

(一) 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 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牧区生态产业

虽然内蒙古的农牧业 (第一产业) 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还没有真正摆脱传统农业的“粗放型”与石油农业的“掠夺式”。为了农牧业产量与产值的增长, 往往就要过渡垦殖、掠夺式利用农牧业资源;这样,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土壤肥力下降, 局部的化肥、农药、农膜等污染出现, 农牧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农牧业经济发展也受到制约, 造成了农牧业生态与经济的恶性循环。为了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圈, 当务之急就是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 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研究、应用生态技术体系, 示范、推广适宜地域特征的生态农牧业发展模式, 逐步实现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合理、功能高效、良性循环。

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应把林草业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这既是加强生态建设, 防治沙漠化、水土流失, 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美化投资环境, 吸引中外客商的需要;也是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业, 生产高标准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的需要;对畜牧业发展所面临的草料不足, 也有一定的弥补作用。林草业的发展要与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京津周边地区沙源治理等国家、自治区的主要生态建设保护工程有机结合, 以发展保护性的林草业为基础, 同时兼顾商品性林业、草业的发展。

农牧业的竞争力主要立足于其产品的竞争能力, 因而调整优化农畜产品结构至关重要。现代农畜产品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农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高、符合国际公认的标准、适应公众的消费时尚与潮流, 以及农畜产品的生产成本低廉、花色品种多、精深加工产品多等。当前最受消费者青睐、最有市场竞争力的农畜产品主要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非转基因食品等。内蒙古符合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基本条件的地域很多, 只要生产过程与加工、运输、包装、储藏等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 完全可以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产品。

(二) 重视农村牧区的减灾、防灾工作, 实现预灾 (预警) 、防灾、避灾、治灾的有机结合

近年来农村牧区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日趋频繁, 给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建立有效的自然灾害防御系统, 对农村牧区减灾防灾、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自然灾害防御系统主要包括:农村牧区自然灾害发生规律、灾害性程度以及减、防灾技术等的研究体系;农村牧区自然灾害的预警体系;农村牧区防灾、避灾、治灾的网络体系等。

加强农村牧区灾害管理机构建设, 调整农村牧区生产结构与模式, 规范人们的活动方式及活动的强度, 以减少人为因素诱发、加重的自然灾害, 减少未来灾害的发生频率。另外, 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及我国在农业保险实践方面的经验, 探索适宜我区农村牧区规避农牧业风险的有效措施, 建立、健全农牧业自然灾害保险制度, 增强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解除农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并使其成为保障农牧民增收收入的重要手段。

(三) 加快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过渡的步伐, 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

首先, 进一步加强农田与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 积极推广良种培育、高效栽培等适用技术, 推进农牧业机械化作业, 促进土地草牧场的科学合理流转, 大力发展绿色农牧业、生态农牧业、低碳农牧业, 从而有效改善农村牧区尤其是农牧业发展的硬条件与软环境, 提高农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等水平, 加快农牧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第二, 有效实施种植业和畜牧业高产创建工程, 建设粮油高产示范田, 建设肉牛、肉羊、山羊、奶牛、生猪等的高产示范基地及其标准化养殖小区, 在提高粮食单产和改良牲畜个体品质等方面很下功夫, 从而大幅度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农牧业。第三, 内蒙古要做精第一产业, 发展集约化、现代化的农牧业, 就必须有发达的农牧业服务业、完备的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前提与基础来支撑;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服务业, 建立产前、产中、产后成龙配套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优化整合现有资源, 建立完善适合我区特点的农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农村牧区新型流通与农畜产品市场体系, 还要建立健全防疫、安全和质量监管等的体系, 从而有效地提高农牧业的技术化水平、标准化水准及其由服务纽带连接而成的农牧业规模化优势。第四, 要在确定主导产业、规划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等的基础上, 加快形成市场牵引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包容农牧户的农牧业产业化拓展新格局, 要有效推进龙头企业向大型化、集群化、加盟型方向发展, 建设一批集中连片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苏木乡镇, 创建一批具有地理标识的自主品牌, 不断完善“企业+基地+农牧户”的农牧业产业化模式, 从而促进农牧业及其加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

农村牧区 篇8

一、当前农村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牧区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 综合生产能力不强, 养殖业增收的强势效应还未显现, 农牧民人均收入水平不高, 农村人口偏大, 贫困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农村经济仍然是弱质经济, 农牧民仍然是弱势群体。全市生态建设地区之间不够平衡, 生态状况尚处于“整体遏制, 局部好转”的相持阶段, 森林覆盖率仍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 林沙产业刚刚起步, 实现绿色大市的目标任务仍很艰巨。客观原因主要是恶劣的自然地理和气候因素。十年九旱, 灾害连年, 丘陵沟壑纵横, 水资源严重缺乏。历史上几次大规模草原开垦、乱砍滥伐和建国后的三次大规模开荒种地使土地沙化严重, 两个48%的现实使得适宜人群居住生活的地界只有4%。所以无论是农牧业发展还是农牧民增收都显得收效甚微。主观原因:1.观念上不重视农牧业, 重工轻农的旧观念依然存在, 政策贯彻实施不到位, 对农牧民投入倾斜不到位, 从而出现了口头农牧业、口号农牧业、口粮农牧业的现象。2.体制性、机制性问题未有根本转变。林草资源转化利用率低, 利益驱动不强, 局部地区禁牧轮牧措施不力, 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依然存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有效的产业化运行机制未建立起来, 企业与农牧民未形成利益共同体, 使得基地发展后劲不足, 产品深加工不够, 附加值低, 产业链条短, 农牧民获利甚微, 龙头拉动乏力。3.政策支持不够, 对农牧业投入不足。表现为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不够普遍, 对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没有更加优惠倾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使得生产成本高, 效益低。

二、鄂尔多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对策

在今后较长时期内, 要围绕“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 尊重规律, 尊重实际, 以政府为主导, 以农牧民为主体, 从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出发, 全力实施三大战略性转移, 走集中建设集中发展的道路。

(一) 实施“转移收缩”发展战略, 推动农牧区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

将丘陵沟壑区、沙区、硬梁区的农区和水资源匮乏人畜饮水困难和水质不符合标准的村嘎查, 人均承浇地不足2亩, 或沙化面积超过60%以上的嘎查村, 确定为生态自然恢复区, 制定人口整体退出规划, 划定封禁保护区。对于两河流域等农牧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 在加快沿河工业带和城镇带建设步伐的基础上, 引导土地流转, 鼓励土地规模经营, 以促进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

(二) 实施“沿河开发”战略, 加强新农村新牧区规划建设

沿河和城郊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中心, 因此, 必须推进生产发展重心和生产要素向沿河和城郊集中, 在沿河、城郊及生产条件较好的农牧区, 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用工业化的思路经营农牧业。以城镇化的理念指导新农村新牧区规划建设。发展现代农牧业、避灾农牧业、观赏农牧业, 建设沿河高效农牧业经济带和城郊农牧业经济区。

(三) 实施“循环发展”战略,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型新农村新牧区

继续坚持为养而种、以种促养的农牧业生产思路, 依托科技, 推广配方种植模式, 把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结合作为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基础工作来抓。延长农畜产品链条, 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 在精深加工和系列产品上做文章。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 重点实施农村沼气复兴计划, 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治理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造成的环境污染, 保持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本区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 制定计划, 采取措施, 将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的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到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生活当中。形成农村牧区生产发展的良性循环、资源有效利用的格局,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型新农村新牧区。

(四) 加强农牧业科技应用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鄂尔多斯地区沿河发展农业的优势和其它地区发展畜牧业的优势, 大力引进和推广农畜产品先进适用技术, 加强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 将牲畜良种繁育、农作物优良品种栽培、优质技术和牧草种苗的培育作为系统工程来抓, 培育具有鄂尔多斯特色的农畜产品种子品牌, 提高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建设绿色大市和畜牧业强市, 在大量引进消化先进适用技术的基础上, 不断消化吸收创新, 尤其是在技术集成创新方面, 形成地区自主创新体系, 加强动植物保护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五) 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牧民

制定农牧民中长期培训计划, 鼓励社会各界尤其农牧业科技工作者和爱好者投身农牧业建设。通过宣传和地方性政策引入激励机制, 引导社会对农牧业的关注, 以提供倾斜性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作为杠杆, 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热潮。

(六) 深化农村牧区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开拓农村市场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巩固农村乡镇机构改革和12年义务教育成果。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农牧业财政金融支持体系。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 积极开拓农村牧区市场,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 依法保障进城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对于农村的贫困人口、失地农民和农转非人口要优先考虑纳入社保范围。继续执行并完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项目补偿政策, 对于转移进城的农牧民已就业的要纳入当地养老保险范围, 没有就业的入城农牧民要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转移的农牧民继续执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政府要有计划的建设一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 解决进城农牧民的安居问题。要出台一系列地方性政策和法规, 使各项制度建立健全, 体制改革深入到位。

(七) 处理好五个关系

农村牧区 篇9

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中往往存在着五大障碍:一是学校硬件环境不足以让每个教师都应用远教资源;二是学科教师对远教资源不熟悉, 教师对远教资源的运用还比较陌生;三是学科教师信息技术知识的缺乏所带来的种种困惑;四是教师实际操作演练少, 个别教师干脆不和远程教育打交道。这样既浪费了国家的财力和物力, 教师也没有从远程教育中获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学生也没有从远程教育优质资源中获得良好的教育。那么, 怎样才能让远程教育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一、远教资源与校园网相结合, 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远程教育资源与校园网相结合, 在硬件建设方面要以现代教育的思想全面考虑, 有超前意识。在教学中网上交互传送的都是图像、声音、录像等数字、视频信息, 其带宽要求高, 应考虑1000M主干, 100M交换到桌面的方案。信息点应分布到学校办公、教学、管理的所有地方,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班班通”。在班级教学中, 还应配置视频展台, 至于显示信息的工具, 目前有三种解决方案, 一是34吋大屏幕电视机, 最好是数字电视机, 二是大屏幕背投, 三是数字式 (或液晶) 电子投影机, 亮度、清晰度必须要高, 建议学校考虑1024×768分辨率、2500流明以上的投影机。

远程教育资源与校园网相结合, 在软件建设上由于各校的情况和要求不同, 管理平台的模块设置就不相同。解决的办法是先选用一套与学校要求最接近的管理平台, 然后与软件公司技术人员一起进行第二次开发, 在运用中逐渐完善, 这样才能适合学校的需要。

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可充分利用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优秀资源, 采取下载、购买、收集、改造和自己开发相结合的方法, 把收集到的课件进行编辑、增删以达到适用, 最后, 把所有的课件集中管理, 分科分年级建成一个课件资源库, 方便教师在备课时较快地自制课件。达茂旗的一些农村牧区中小学如大苏吉小学、乌克中学、石宝中学等将远程教育资源与校园网相结合, 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乌克中学2004年曾取到微软公司捐赠的一套多媒体教室, 加上模Ⅱ设备及原有的10台大屏幕电视机, 建起了校园局域网, 实现了让远教资源走进课堂, 面向学生, 用于教学的目标。这套设备的安装, 翻开了乌克中学教育教学史上新的一页。全校教师满怀信心, 表示一定要管好用好这套设备, 将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于教师业务培训和校本教研。学校积极探索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课堂教学模式, 初步实现将远程教育资源面向学生, 走进课堂的目的。大苏吉小学将远程教育资源与校园网建设列入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 以校园网为信息交流平台, 使学校建设朝着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迈进。学校坚持以远程教育为依托, 网络建设为基础, 资源建设为核心, 教学应用为目标, 管理体制作保证的原则, 利用农村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建立了《大苏吉教育网》, 搭建了信息交流平台, 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

二、宣传与示范相结合, 激起应用的热情

新鲜、新奇的事物总是容易被人注意的。远程教育网上的“同步课堂、示范课、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教育动态、课程改革、优质教案”等资源极其丰富、新颖, 教学资源栏目内容涉及各科, 主要提供的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良好素材, 包括视频、动画、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媒体资料、教学示例、习题精选等内容, 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和制作课件做了教育可用资源上的良好补充。为了广泛应用资源, 全旗各农村牧区中小学一方面采取座谈、演示等多种方式, 向教师主动介绍远程教育资源所提供的丰富素材, 让学科教师熟悉远教资源, 一方面组织教师应用远教资源上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全旗在举办农村牧区中小学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学科教师赛课活动。通过学校赛、全旗赛, 层层选拔, 让学科教师看到了远教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激发了广大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热情。

三、远教资源与校本培训相结合, 树立教师应用的信心

所谓校本培训, 简言之就是学校自主开展的培训, 它是相对于脱产集中培训而言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校本培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特点上:第一, 校本培训在时间上具有灵活性, 可以长期连续进行;第二, 校本培训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可以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 边学边用;第三, 校本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可以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安排培训内容, 掌握培训进度;第四, 校本培训省时、省力 (避免旅途劳累) 、省钱。对农村牧区中小学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校本培训是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作用的关键。

在人员培训内容方面应根据人员性质采取不同种类的培训。主管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 培训的重点主要在观念转变及对本校校园网的总体规划及总体框架的培训上。学校管理层的人员主要培训各功能模块的应用及简单维护。校园网管理和维护人员, 主要培训校园网硬件设备的连接及各种网管软件的使用与维护。使用网上教学软件的广大教师, 应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 例如学习如何打字和进行文字编辑, 然后再进行IE操作和具体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培训工作, 如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操作, FLASH动画的操作, 媒体播放程序的操作。在培训中充分利用天网 (远教IP接收) 和地网 (Internet) 上的资源, 能结合教学的科学理论使用网络资源库进行信息的搜索、获取、分析、加工、处理、传播。能结合农村牧区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 设计与自己的所任学科相整合的CAI网络课件。能使用投影和多媒体演播系统。积极推进教师信息化建设步伐, 对全体学科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普及与提高并重, 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能力, 要让熟练运用远教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成为教师的基本技能。农牧区各中小学都作了以下培训:《现代远程教育模型探讨》《农村牧区中小学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的课堂教学设计》《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如何讲课》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专题讲座。《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方式》《走进新课程》《自主创新模式的研究》《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以及中小学教学杂志上的一些文章等等。我们在安排培训内容时采取学以致用的策略。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 把现代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 每次培训的目标是完成一项任务 (一项理论、一项技术) , 学了就可以用。这样一步一个脚印, 使不少教师日积月累, 学完了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操作系统, WORD、POWERPIONT、EXCEL、用FLASH制作课件, 使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Internet浏览、下载文件、收发邮件, 计算机安全 (防病毒) 等。

实践证明, 搞好校本培训可以大面积开展农村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可以加强教师教育系统 (人网) 、农村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 (天网) 与计算机互联网 (地网) “三网”沟通, 建立和依托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 共建共享优质资源, 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进程,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 从根本上提高教师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

四、远教资源与校本教研相结合, 促进资源的应用实践

校本教研作为新课程实施中的一种方法性支持系统, 贯穿于其他各种校本形式之中。无论是校本课程、校本培训, 还是校本管理都必须通过校本教研才能得以实现。实践证明, 开展农村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是建立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长效机制的好办法。乌克中学市级远程教育课题———《模式二在农村牧区中小学教学运用方式研究》开题以来, 以科研课题为龙头, 先后开展了练兵课、教研课和教研月活动。

百灵庙中学在进行《学科常规教学整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课题实验之前, 有部分教师对资源认识不足, 把注意力放在了媒体展示一个板块上, 认为远教资源就是一个提供课件的资源, 反而觉得远教资源上的东西还不如在互连网上下载的课件好用, 就放弃了资源的运用。在科研课题开题以后, 学校就针对这一现象, 由学校教科室组织各学科教研员对“教学资源”进行了认真研究、全面认识。并组织学校有经验的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形成校本资源, 并向全体教师推荐使用。经历了初期的尝试应用、中期的辅助教学、发展为今天的精心整合, 摸索出了“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依托”“以教学设计为核心”“以现代远程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为根本”“以师生互动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策略体系, 通过营造“问题式课堂”“开放式课堂”“方法式课堂”“探究式课堂”, 开展系列师生“互动”教学活动, 实现了师生主体自我发展, 达成学科教学的新目标。

百灵庙一小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优势, 认真开展“每周一看, 每周一课, 每周一议”专题教研活动。其具体做法是:“每周一看”即单周为语文教研组活动时间, 双周为数学教研组活动时间, 坚持每周二上午第一节课观看利用远程教育设备下载的优质课例教学录像。“每周一课”即每周四在45岁以下教师中开展应用远程教育资源“说、上、评、改”活动, 推选教师上公开课、研究课。“每周一议”坚持做到上公开课的老师必须提前一周说课, 说课后全体教师展开讨论, 提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实时切入课堂的最佳运用方案;公开课上完后, 人人参与评课, 各抒己见, 共同提高。通过看课、说课、上课、评课, 该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快提高。

百灵庙二小近年提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校本教研”科研课题。学校确立了以科研课题为先导, 精心设计了以课例为载体, 以问题为起点, 以行动研究为途径,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的校本教研的基本操作流程, 力求让教师在研讨活动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其基本的流程如下:

(1) 观摩空中课堂, 集体交流备课。学校为了解决中低年级语文教师们提出的如何有层次地指导学生朗读的问题, 选一名正在培养的年轻教师来做这轮案例研究。在远程教育资源中选取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讲读课文的课堂教学实录, 组织中低年级语文教师一起观看, 边看便议论, 结合研究的问题进行集体备课, 并把远教资源上的课件根据实际加以修改, 形成第一次研究课教案。

(2) 同伴互助, 不断改进。由进行教学设计的向老师在一班上研究课, 教师们听课后一起评课修改教案;向老师又到二班继续上这课时教学内容, 听课教师再一起评课修改教案;向老师又到三班进行第三次课堂教学, 教师们又在一起总结归纳。

(3) 反思小结, 内化实践。在这同一课时教学内容、同一执教教师、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上三次研究课, 经过四次集体备课、反思、评价改进中,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收获, 无论是进行教学设计的教师还是参与研究的听课教师, 都要写一份教学案例、研究反思或者教学故事, 并发表到校园网上和远教资源博客上, 让自创资源与大家共享。同时教师们将自己的收获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再不断发现带有共性的问题, 作为下一轮课例研究专题, 让我们的校本教研从课堂中来, 回到课堂中去。从远教资源中汲取精华, 又再生远教资源。

农村牧区 篇10

1 农村牧区饮用水水源基本状况

本次研究主要以兴安盟科右前旗为例, 对该区域实际水源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1.1 科右前旗农村牧区饮用水水源的基本状况。

科右前旗全部农村牧区饮用水水源均为手压井或机井, 每年实际用水量约达到1861.5×104m3/a。经过重点调查科右前旗农村牧区饮用水水源后发现, 该地水源均为承压水或潜水。根据当地发展状况选取了科右前旗具有代表性的10个农村牧区村屯为研究对象, 年实际用水量约在156×104m3/a, 约有2.5万人用水。

1.2 经对科右前旗农牧区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从监测结果分析来看, 实施地下水监测的10个村屯中, 竟发现有一半未能达到符合饮水水质标准的水井。

从水源情况来看, 超标水质中, 含有的大多数超标物主要是氟化物、硝酸盐、大肠菌群、氨氮及高锰酸盐等。

2 农村牧区饮用水污染现状分析

通过近几年对水质监测结果来看, 在现场调查和研究后发现, 造成水质超标的问题较多, 实际状况如下所示:在地质状况的影响下, 很多污染物本底值较高, 含有的氟化物和总硬度浓度较高;饮用水设置在居民住宅区域内, 水源保护地区受人们长期生活影响, 大量生活污水排放, 同时很多露天厕所也容易造成水源大肠菌群、氨氮超标等问题。牧区主要以养殖畜牧业生存, 在饮用水周边放牧, 牛羊等粪便到处排放, 在长期积累下, 对水质产生了严重影响。农牧区产生的饮用水污染问题的原因, 与上述几种情况具有很大关系, 有可能是某一种因素产生的结果, 也可能是上述几种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

3 提高农村牧区饮用水安全的措施

农村牧区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上文分析可知, 农村牧区饮用水污染问题较严重, 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影响, 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 必须结合水质超标原因和特点, 有针对性采取措施, 改善当地水源水质状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 将农牧区集中式水源划分为若干个保护区

根据农牧区当地饮用水资源发展状况, 结合水资源污染问题, 必须尽快制定符合当地特点《饮用水水源划分技术规范》等文献, 利用规范化文件约束行为, 划分出规范合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域。申报内蒙环保厅审议后, 可以根据农牧区发展制定标准和规定等。对农村牧区的水源实施管理并监测水质变化, 了解水质变化原因, 有针对性采取一些可续发展措施进行处理, 保证当地饮用水健康,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2 进行农村饮用水水源监测工作

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既促进了农村当地经济发展, 也保证了居民的生命健康。实施农村饮用水水源监测时, 可以根据饮用水中存在的潜在威胁以及存在的重大隐患进行分析, 以环境监测部门或卫生部门为依托, 定期开展水源水质监测。为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展, 可以每年对农村牧区水源地的水质进行取样监测, 必要时可以每个季度对水源地的水质情况进行一次监测。每年进行一次重点水源水质全面分析工作, 及时了解当地饮用水状况, 主要对水源是否受到有机物污染或其它污染物污染等情况进行分析。

3.3 控制农村工矿企业和养殖业产生的环境污染

将农村周边工矿企业生产产生的污染以及养殖业产生的污染状况进行分析, 根据污染状况, 加强工矿企业和养殖企业的监测, 必要是可以建立农村工矿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环境监测档案, 做到早监测、早预防和早治理。同时根据农村养殖业污染状况, 加强种养殖业化肥、农药等污染监测, 及时掌握污染发生源、污染物排放量以及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确有效的开展污染源监测, 掌握污染源变化规律, 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防护。

3.4 保护好农村牧区水源一级水质

一级水源区域是当地居民用水的主要来源, 为了保证当地居民的用水健康, 禁止在一级保护水源区域内倾倒生活垃圾、畜牧养殖粪便和其他有害物质;不能在一级水源附近从事放牧活动, 保证一级水源水质健康, 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4 结语

农村饮用安全问题与当地农牧经济以及居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具有很大联系, 同时还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从近几年农牧区饮用水水源实际状况来看, 很多饮用水保护区都没有设置规范的水资源保护标识, 水源地经常无人管理。本文主要对农村牧区当前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然后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问题, 针对性提出了一些措施, 为促进农村牧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维护当地人民的利益, 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小康社会要求,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具有一定作用。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摘要:随着农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尤其是农村牧区饮用水。本次研究主要对农村牧区饮用水环境监测体系建立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选取农村牧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 根据水质监测和调查结果分析了该地的饮用水安全现状和水质超标问题, 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农牧区用水安全问题。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以保证农村牧区的饮用水安全。

关键词:农村牧区,饮用水,环境监测,构建体系

参考文献

[1]于秋颖.包头市农村、牧区饮用水环境质量现状与监测技术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2, 12.

[2]杜宇红.包头市农村、牧区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及优先整治方案[J].环境监测科技新发展, 2011, (03) .

上一篇:初中女子下一篇:计算化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