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小学如何优化少先队组织建设

2024-04-22

牧区小学如何优化少先队组织建设(共6篇)

篇1:牧区小学如何优化少先队组织建设

牧区小学如何优化少先队组织建设

摘 要:本文在结合新一轮课改取得的成效的前提下,在简单分析牧区小学的教学现状后,为了更好的服务全体学生,对牧区小学如何优化少先队组织建设提出了五点建议:发挥自主性、注重整体性、增强主动性、做好干部培训及辅导员自身素质提升。

关键字:牧区小学;少先队;组织建设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轮课改既为我们少先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我们少先队创造性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近年来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为广大贫困的求学牧区小学的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但是牧区小学的教学的各个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少先队在学校担任许多常规工作,少先队在学生之中可以起到表率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构建和谐校园,推进学校教学工作,所以应该做好少先队工作。

一、发挥少先队自主性建设、创造性工作

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是学生必须进入、存在于教育的世界中,并让教育世界成为人创造有意义的生活世界,少先队教育应更多地倡导学生的自主建构[1],各项少先队活动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需要、现实状况出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种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生活方式。在少先队组织建设的过程之中,要在追求学生精神与理智发展时,要更多地注重满足他们的情感、感官、想像等一系列的心理需求,保护和提升他们原发性的生命活力,着力培养以情感为核心的心理能力。所以这就对我们对于少先队组织建设有了一定的启示,少先队组织建设,应该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自身的主体创造性,必须改变用抽象的、无生命的规章、教条教育学生的方式,要让学生能够热情地参与,少先队员可以得到“启示”“反思”,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与自我生成,从而能够进行创造性工作。

二、注重整体性,强调少先队员的组织的和谐性

少先队组织建设教育应将零散、分项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让学生接受来自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影响,并产生整体性的体验、认同与接受[2]。所以,少先队教育应自觉投入课程改革中,与少年儿童精神世界的成长整合。当今社会要求人与世界和谐共生,要求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并与大众文化融合,要求人格整体发展。因此,课程综合化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综合实践活动便应运而生。少先队教育活动就是综合实践活动之一。少先队工作的开展,以往常常是独立活动,将事物从复杂的背景中隔离出来,进行就事论事式的教育;将本来连续的认识过程,简单地分割成一个个阶段来处理;将事物整体分割为部分,忽视各部分间的相互联系,年复一年地按时令特点等进行相同模式的标准化教育。这样不能够兼顾少先队组织建设的整体性,不利于少先队员组织和谐性的提升。所以对于少先队员的组织建设工作,一线工作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三、增强队伍主动性,打造规范化的队伍

少先队组织建设的优化,我们必须有一个较好的认识,那便是少先队组织建设的优化离不开少先队活动的开展,少先队离不开活动,少先队活动室少先队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法。辅导员是少先队的领路人,要不断探索更要不断地激励少先队进行少先队活动,不断推动少先队事业的发展。坚持每周三的例会制度,队干每人一本少先队伍工作手册,记载的内容包括:就职宣言、分工职责、分工职责、会议记录和工作记录等。队干部的年龄和工作能力都不相同,应该采用以大帮小、以老带新的原则,这样可以使得新的的队干可以迅速地进入角色。对于活动的开展,可以从很多方面着手,比如:宣传我国党中央的最新政策,开展主题队会活动,学唱爱国主义歌曲,或者进行相关的创新比赛。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可以丰富队员的精神世界,取得一定的影响。

四、注重队干部的培训,发挥榜样性作用

少先队队干组织在队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对队干部的培训一直是我校少先队组织建设的重点。[3]为了进一步提高大中队干部的思想素质和管理能力,提高少先队的工作水平,我们定期开展队干部的培训工作。我们实行集中培训和分岗位体验培训结合,培训内容有队干的服务精神与指挥能力培训、队干部职责、如何当一名中队长、中队活动模式训练、出旗训练、广播员训练,升旗仪式训练,各种执勤队伍工作方法与实际操作训练等,让队干部熟悉和掌握少先队工作的方法和自己的工作职责,提高了他们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服务少先队。

五、少先队辅导员自身素质提升,做好组织建设工作

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年儿童的亲密朋友。建设一支勤奋敬业、积极进取的高素质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少先队工作,提高少先队教育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关键。牧区小学的少先队辅导员更是任重而道远,少先队辅导员应该从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少先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胆创新、探索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和少先队工作新思想新方法,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工作水平等三个方面入手,认真听课、交流、消化,在领悟新形势下少先队工作理论和思想、学习少先队先进工作方法和经验的同时,总结并思考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以更加崭新的理念,更加昂扬的状态,为推动我区少先队事业实现新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静.优化小学少先队组织建设[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9):37-37.[2] 戴雅娟.加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少先队工作――浙江省农村学校少先队工作现状调研[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9,27(3).[3] 童成乾,星全成.青海省农牧区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1(5).

篇2:牧区小学如何优化少先队组织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是一个全新的历史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的大背景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个全新的重要课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目前在牧区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那么,怎样才能适应牧区的新形势,把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抓实、抓出特色呢?根据自己在乡镇工作的经验,认为:只有把握好当前牧区基层组织面临的形势,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用新思维、新方法处理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才能实现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突破,促使牧区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中大显身手。

当前牧区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大致有六个方面:一是班子问题,即人的问题,部分村干部观念陈旧,适应能力差,开拓意识不强,只求平安过日子,不求发展,多年来村的面貌没有多大改观。二是选举遗留问题。由于村两委换届引发的一些台上台下矛盾,造成部分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三是政令畅通的问题。一些牧区干部素质低,业务水平差,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履行职责不到位,使上级的政策,精神在落实过程中大打折扣,造成政令不畅,群众有怨言。四是难点村问题。各个乡镇受到牧区复杂的宗族、历史因素影响,往往出现1-2个工作难点村,这些村虽不多,但影响不小,各项工作都因此留尾子,严重制约了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榛子镇新一届领导班子针对以上问题,意识到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全面加速,率先突破、奋力赶超、率先发展”为主基调,坚持以人为本,抓好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维护牧区稳定,为促进镇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为调动牧区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增强牧区干部岗位的吸引力,关心和爱护牧区党员干部,我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创新牧区党员干部关爱机制,推动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有以下尝试和建议:

一是设立互助救济基金机制。每年组织党员进行一次互助救济基金募捐活动,设立专项救济资金,对体弱、病、残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或暴风骤雨重大事故,导致生活困难的党员,由所在党支部递交申请,经党建办调查核实进行审批,根据情况确定救助金额。

二是困难党员结对帮扶制度。对困难党员实行结对帮扶,党政班子成员、机关党员、基层党员干部与一名困难党员结成帮扶对子。每年走访慰问帮扶对象至少两次,帮扶金额不低于200元。

三是走访慰问党员制度。于每年“七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开展走访慰问党员活动,包括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并定期组织一次老党员和老干部座谈会,通报工作情况,征求意见、建议。

四是牧区干部工资保障制度。实行牧区干部结构工资制度,分为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奖励工资三个部分。基础工资根据各村人口划分五个档次;绩效工资根据年终目标考核结果确定;对重点工作和创新工作单独考核,根据完成情况,给予奖励。

五是基层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体检制度。镇党委每年组织任职三年以上、能够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村级班子坚强团结、村内和谐稳定的牧区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进行健康体检,所需费用由上级列支。

六是牧区干部离任补助制度。对任期内工作业绩突出,因年龄、身体等原因正常离任,连续任正职10年以上(含10年)的村干部,根据连续任职年限,按照规定标准给予一次性离任补贴。

篇3:如何做好小学的少先队建设

一、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

“升旗仪式”也是德育建设的主阵地。我校的升旗手实行轮流制,每周一师生肃立在鲜艳的国旗下,唱响庄严的国歌,聆听国旗下讲话,接受一次又一次深刻的教育。此外,国旗下讲话主体、形式、内容也丰富多彩,并结合学校活动适时开展。

二、注重常规教育

自新的《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出台后,大队部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学守则活动,要求每位队员熟读牢记,并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同时,不断强化思想教育,每个年级分层次、分年级提出学习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守时、讲信用、讲秩序、讲道德和爱公物活动。大力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 通过活动的不断深入、进行,促使孩子在过程中达到自律的效果,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一致支持。

三、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

我校少先队组织将始终不渝地抓好辅导员的配备、选拔、培训工作,落实辅导员的有关政策,为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辅导员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提高辅导员的少先队工作水平。组织辅导员认真学习《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领会、掌握《纲要》的主要思想和实施要求。加强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吸收热心少儿教育的老干部、老教师,为少先队的建设继续发挥余热。

四、重视升旗仪式,加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尊敬国旗,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必须做到的。我们学校每逢周一的早晨,在大操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要求全体队员穿校服,在国歌声中行队礼;然后齐唱国歌;接着,有本周辅导员老师在国旗下讲话。升旗时,我们要求全校师生严肃对待,一旦奏乐时,不管你身处何方,只要是在校园内,一律要向国旗行礼,队员行队礼,老师行注目礼 。用这样的方法,促使每一个队员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争取机会,能当一次升旗手。

五、班级特色建设及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少先队小干部是辅导员工作的得力助手,是联系广大少先队员和辅导员与学校的重要纽带,他们直接负责着每日学校日常工作的评比与监督。为此,在学期初我们就要求各中队配齐中队干部,并推荐优秀中队干部参加大队干部的竞选活动,担任学校值日干部的职务,由少先队干部对全体少先队员进行日常生活的评比,在班级体里面,加强小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少先大队成员的教育与培训,充分发挥其监督和示范作用,引导全校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在班级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文化建设特色,使班级文化建设符合儿童特点并办出新意,办出实际效果。同时依托学校的手抄小报,黑板报等并延伸到教室墙壁学习专栏,做好了校园内的文化环境布置,形成我校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

六、注重少先队员的养成教育

小学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我们注重狠抓养成教育、及时纠正队员不规范言行。对新生一入学,我们就从升旗仪式的排队、行礼做起,教他们做到升旗时行队礼或注目礼等。少先队协助学校教导处重视抓学生养成教育,及时纠正队员不规范言行。每周有行为习惯训练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七、抓好“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

通过开展家长会、家长接待日 ,让教师和家长互相了解队员在家、在校的表现情况,密切与家庭、社会联系配合,营造少先队员成长的良好氛围。在六一儿童节那天,我校组织全校师生、家长一同欢度六一儿童节。让家长参观学校教学成果展示、节目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在家长与学生交流感情的同时,也使家长更了解学校、更支持学校的工作。 同时,还要积极利用社会力量,聘请校外知名人士到校对全体辅导员进行、面对面等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在队干部的培训上,坚持定期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及时发现他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读报、上网阅读交流、互通信件等学习形式在无形中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少先队员素质的全面发展,潜移默化地培养了队员的道德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少先队取得的成绩与我们各位老师的积极配合、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我们现在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明确少先队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尽量利用有利时机对少先队员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让队员得到全方位的道德水平的提高。采用多种途径让队员们有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让队员们感受到少先队组织的凝聚力。并尽量配合上级开展相关的活动,丰富队员的学习生活,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

篇4:浅谈如何提高牧区小学语文教学

牧区小学语文教与学费时费力效果差,主要原因在于藏族学生受母语影响。藏族学生习惯使用的母语,与汉语差异极大,他们在汉文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很多的,他们使用的语文教材是汉语(而并非母语),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把汉文口译成学生熟悉的方言才能进行教学。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应重视民族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好主渠道作用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最切实、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落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寻求答案,解决疑难,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灵活运用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既教给他们“鱼”,又教会他们“渔”。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方式,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到教会学生读书的操作和操作方法上,即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析要少而精,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求得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的

在积极启发中创新,启发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启发知识来创新,基本形式有启发问题、启发猜想、启发概括。启发问题就是善于启发学生质疑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发猜想就是对提出的问题要敢于大胆地猜测、想象和联想;启发概括就是使知识在积累中不断选择,提炼,从而获得更新。当前启发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以一问一答当作启发教学的认识问题,把启发等同或局限于提问,事实上,教师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有感情的讲解、形象的动作手势、以及演示、参观、实验等,都会引起学生的联想,打开他们的思维,从而获得启发,开启在学生的疑点和难点之处,开启在学生似懂非懂之处。启发需要一个过程,不能都期望适时的体会。如果启发后学生仍解决不了问题,教师就需通过生动具体细致的讲解去完成,或者组织学生自己讨论。讨论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过程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之前的提出问题则是教师围绕教材特定设计的具体问题。一般采用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讲评的步骤。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学汇报、自觉提问、与他人交流讨论,甚至是争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课堂上营造师生合作、平等讨论、自由争辩的气氛,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就会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激活思维,诱发创新。

三、开展课外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外活动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灵活性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开放课外设施,课外活动要为学生施展创造才能提供舞台,使学生的创造發明有场地、有设施。语文教师应利用学校图书馆,开展阅览导读服务活动,包括设立素质教育读书专架、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举办导读讲座等,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得到实践和拓宽,在课内培养的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还可以创办学生自己的报刊、电视台、广播台、剧团等。创新力要靠教育和实践来挖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干。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不断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5:牧区小学如何优化少先队组织建设

关键词:农牧区;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学生对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礎。

一、提高家长的认识,转变家长的看法

在农牧地区由于交通不发达、经济制约等因素,很多家长为了生活必须走出家乡去打工,这就使很多家长都有“学习没有用”的想法,家长就会不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小学生的很多行为习惯和意识都需要家长和老师进行引导,所以家长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多和家长交流沟通,在谈话的过程中告诉家长学习的重要性和掌握知识对于学生以后发展的影响,转变家长的原有想法,这样有助于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话就会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枯燥的事情,相反如果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多让学生动手,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任意拿小木棒摆三角形,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对三角形这一课题感兴趣,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在小组中有学习优秀的和学习困难的,由优秀的学生带动学困生进行学习,在互助学习中感染学困生,使学困生在组员的引导下学习数学、爱上数学。

三、注重实际应用和学生的发展

学生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生活更加美好,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学生的发展。例如,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应用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算交多少水费等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开心地学习知识。

总之,我们要联系农牧地区的发展情况合理地安排教学任务,根据实际生活为学生设置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中环.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才智,2013(22).

[2]郭其龙.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8(11).

篇6:优化少先队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少先队;文化建设;策略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及学生的特点,加强少先队文化建设,围绕少先队环境文化、活动文化与特色文化这三个“落点”,不断营造优雅的校园环境,开展丰富的活动、开拓特色的途径,优化少先队文化建设。

一、营造优雅的环境文化

环境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在少先队文化建设中,需要根据学校的德育目标,营造优雅的校园环境。

1.让校园文化更突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少先队的环境文化,营造红色主题的校园文化,这样的主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少先队队旗文化中,可以在校园布置上突出队旗的形状,发挥队旗文化在教育中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将每个班门口的班牌制成三角形的小队旗状,在教室走廊布置一些队旗的图案,在操场和草坪等地方布置成大队队旗或中队队旗的形状。二是让墙壁说话,可以在校园围墙,布置特长展示台、书画展示廊、读报廊等,还可以专门设计宣传栏,展示先进少先队员和先进标兵,展示各项比赛先进个人等。通过这样的布置,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发挥环境对学生的熏陶作用。

2.让阵地文化有特色。要发挥少先队大队室、少先队广播、少先队信箱等阵地在教育中的作用。在进行少先队队室的文化建设中,要发挥队室的教育作用:在队室中布置队旗、队徽、队歌及口号、宣言等,在墙壁上悬挂名人名言、名人图片等,展示大队的活动成果及获奖情况等,发挥队室建设对孩子们的激励作用,鼓励他们努力向上,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发挥红领巾的教育意义,将红领巾制成寓意深刻的摆件,置于会议桌上。以两面三角形的小队旗制成红领巾,体现队员间的平等协作关系,将小队旗旋转成大队旗,引申出大队与小队的重要关系,激励队员团结进取、合作开拓。在教室布置上,可以设置中队角,展示名人英雄事迹、人类的伟大成就、队员的代表作等。在以上的布置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让他们动手制作,让他们在动手过程中感受情感教育,克服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化。

3.让感官文化更流动。当前由于现代传播媒体的发展,现代化设施功能不断齐全,为文化宣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也让很多传统文化宣传形式消失。如校园广播、黑板报、书画展等被更为先进的设备所取代,这种流动的文化宣传形式不断与学生脱节,形式更丰富了、内容更美了、校园更现代化了,可是学生参与其中变得越来越少了。学生不需要像过去一样亲自去动手收集材料,制成作品了。网络、电子产品等现代化设备代替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活动。教师要不断反思,克服弊端,并尝试改变,带领学生亲身参与学校各种文化建设,发挥先进设备在流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二、开展丰富的活动文化

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文化,立足本校实际,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有本校特色的少先队活动。

1.使常规活动“新意化”。以节日为载体开展的活动是少先队活动最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通过节日活动对少先队员进行德育,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并为少年儿童乐于接受的活动,是一种常规性的少先队活动。如,开展各种红色节日纪念、祭扫烈士墓等活动,使孩子增强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自觉树立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责任感,培养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如,开展儿童节、植树节、元旦等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参与,不断提高孩子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他们合作创新意识,如,在中秋节、春节开展各种相关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对祖国、对民族的认同感。

2.使体验活动“实效化”。体验教育强调教育对象在实践中获得的感知,在行为实践的基础上获得内心体验,从而内化并升华为个体认知的教育方式。例如,可以利用周边风景名胜区、名人故居的资源,让孩子们在参观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制作美丽的旅游纪念品。同时,组织孩子们在广场开展义卖,将义卖所得捐给贫困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获得了动手活动的机会,而且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德育说教活动变得生动而富有意义。

3.使创新活动“活力化”。为了提高德育活动的效果,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一张嘴说”的模式,创新德育方式,让孩子们乐于参与,在少先队活动中提高德育的活力。例如,教师结合“天宫一号”成功上天,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在校园开展航天知识竞赛活动、神舟飞船系列成功飞行知识介绍,培养孩子们关心国家、社会的情感,培养孩子们热爱科学、了解科学的情感。同时,开展评比活动,以“未来的航天器”和“平利用太空”“给航天员的一封信”等主题文章评比活动,以“航天器设计”等为主题的绘画大赛,通过系列的评比活动,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孩子们的情感。

三、推进校本的特色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围绕创建特色学校的主题,开展少先队特色文化建设活动。将少先队活动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开发适合本校、本地特点的校本课程。以“艺体教育”为重要途径,通过特色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孩子们的个性发展搭建平台,促进孩子们在广阔的校园环境中茁壮成长。

1.根据学生特点,设立特殊岗位。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组织,是少年儿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组织,少先队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作为教师,要根据孩子的特点,为他们提供成长的平台。如,可以设置图书管理员、艺体小教员、学生矛盾协调员、卫生监督员、多媒体管理员等岗位。让孩子们在岗位中获得充分锻炼,满足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2.开辟展示阵地,彰显队员个性。在少先队文化建设中,要关注每一个个体的成长,尽量让每位成员都能在活动中获得参与体验的机会,都有获得成功体验的可能,以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如,可以利用墙壁报、宣传栏等载体,设置光荣榜、班级之星、校园之星、成长点滴等展示平台,让孩子都有获得展示的机会。还可以开展各类竞赛活动,让孩子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自信心,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个性展示活动中,教师发挥必要的辅导作用,让孩子们发挥活动的主体作用,由他们进行收集材料,设计展台,展示成果等,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实践。

3.搭建个性舞台,享受成功快乐。为了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发展,贯彻“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少先队文化建设中,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需要,给予个性展示的舞台。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让不同的孩子能够在活动中,找到发展的机会。可以在班级开辟“我的个性成长”展示台,采用摄影展、记录本、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形式,展示每个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4.关注个性差异,促进健康成长。后进队员往往表现为成绩上的暂时落后或某些行为上的偏差,这就要求教师要辩证地看待他们,帮助后进队员的个性成长,不让一个孩子落下。特别是小学阶段,后进生的教育更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教师要特别关心这一群体。教师要给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收获成员对他们的关注与肯定,从而获得自信心,激发自身的潜能。

总之,少先队是发挥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重要机构,少先队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不断深化新课改的今天,更应该加强少先队文化建设,充分挖掘校本资源,以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静.少先队品牌活动的创新与发展[J].少年儿童研究.2012,(14).

[2]洪雨露.学校德育和少先队工作: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J].思想理论教育.2012,(14).

上一篇:驻经济薄弱村帮扶干部欢迎仪式上的致辞下一篇:教师“爱岗如己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演讲比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