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集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2024-04-25

曾集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共10篇)

篇1:曾集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曾集小学“师德”演讲比赛活动方案

根据《关于开展沙洋县师德教育年系列活动的通知》(沙教师【2017】1号)要求,2017年5月8日为 “师德演讲”主题活动时间,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讲主题

不忘初心 立德树人

二、演讲时间

演讲时间:5月8日下午六点

三、演讲地点

曾集小学三(2)班教室

四、参赛对象:分教研组进行预赛取教研组前4名参加学校的决赛。决赛名单如下:

韩美琴 赵春霞 张凤群 梁 静 陈琴芝 孙 峰 曾华群 李玉梅 罗金玉 赵莉莉 官卫林 罗琴芳 陈中立

五、领导机构

为确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举行,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组 长:杨全瑞 副组长:陈中立

组 员:全体班子成员

六、活动要求:

1、演讲内容:要求主题鲜明、深刻,内容充实具体,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富有启发性,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从“讲师德,讲奉献”和“品位”等方面确定内容(题目自拟)。

2、演讲过程:要求脱稿,使用普通话。每位选手的演讲限时5----6分钟,(超时或时间太短均要酌情扣分)

3、演讲稿必须由自己撰写,稿件必须打印且上交电子文档。

4、教师选手必须穿正装。

4、活动贵在参与,任何个人均不得弃权或罢赛,否则按50元的标准惩扣津贴。

七、比赛程序

按抽签先后顺序进行决赛。

八、评分标准

(采用100分制,评委现场打分、现场亮分。每位选手的起评分为80分。)

(一)主题(30分)

1、主题鲜明,思想性强(15分)

2、联系实际,贴近生活(9分)

3、层次清楚,逻辑性强(6分)

(二)语言表达(30分)

1、普通话标准(10分)

2、语言优美,准确简明(5分)

3、抑扬顿挫,铿锵有力(8分)

4、表达流畅,口齿清晰(7分)

(三)艺术表现(30分)

1、富有激情,感染力强(7分)

2、精神饱满,声情并貌(7分)

3、着装整洁得体,自然大方(5分)

4、气质佳、形象好,仪态端庄(5分)

5、肢体语言使用恰当(6分)

(四)演讲效果(10分)

1、观众反应好(6分)

2、时间掌握好(4分)

九、奖项设置

教师奖项(颁发奖金及荣誉证书):设特等奖2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奖品:学习生活用品

十、评 委

杨全瑞 陈学圣 鲁范萍

十一、工作人员

1、主持人: 赵莉莉

2、记分员: 李学龙

3、现场拍照: 官大银

4、证书制作: 官卫林

李德法 刘凤芝丁开军 叶群芳 曾集小学

2017年5月3日

篇2:曾集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开展“清洁乡村,美丽家园”活动的

实 施 方 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在“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和引导曾集小学学生积极参加村庄环境整治活动,带动广大家长培养良好生产生活习惯,共同创建洁净美丽家园,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清洁乡村,美丽家园

二、活动时间

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

三、活动内容

1、举行一次启动仪式。举行“清洁乡村,美丽家园”活动启动仪式,通过宣读倡议书、家长代表发言、学生代表发言、签名宣誓仪式等形式,引导广大学生充分认识个人居住环境与社会人居环境的共存关系,从而达到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目标。

2、印发一份倡议书。拟定并印发《“清洁乡村,美丽家园”倡议书》,让学生将倡议书带回家,倡议家长学习文明守则,改正不良习惯,将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到每一个家庭和村组。倡议书一式两份,一份由学生和家长共同签名后上交学校存档,另一份由学生张贴在家中。

3、悬挂一条宣传标语。在校内醒目位置和所在村组中心 1

位置分别悬挂一条以“整治村庄环境、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内容的标语,营造浓厚活动氛围。

4、办好一期黑板报或宣传栏。以“清洁乡村,美丽家园”为主题,向学生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学生养成文明、卫生的良好习惯。

5、召开一次家长会。召开“清洁乡村,美丽家园”活动家长会,宣传爱护街道(村庄)环境的意义及要求,努力构建互动的家校联动机制。

6、开好一次主题班会。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召开“向家长捎句话”主题班会,组织学生与家长一起学习文明公约,增强他们的文明意识。

7、参加一次义务劳动。借助元旦、春节、元宵及植树节等节日契机,集中组织师生及家长,共同深入所在村组,清除垃圾及“牛皮廯”,清除庭院中杂乱无章的物品,绿化房前屋后、村庄道路以及村庄周边空地,美化街道村庄环境,年前、年后至少各开展一次。同时,成立志愿者队伍,经常性深入村组开展卫生清扫活动。

8、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在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深入家庭所在的村组,开展街道村庄环境状况调查活动,撰写调查报告,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爱护街道村庄环境的意义。明年春季开学后,组织评选优秀调查报告并进行展示。

9、制作一张宣传卡片。精心制作宣传卡片,下发到每个学生及家长手中,使其能随时对照要求督促自己及家长爱护身边环境。

10、征集一条文明短信或警示语。发动广大师生和家长,2

围绕“清洁乡村,美丽家园”的主题,积极创作文明短信或警示语,并开展优秀短信、警示语评选活动,借助“家校通”短信平台向学生、家长播发优秀短信、警示语,每月至少 1条以上。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策划活动方案并认真实施,落实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二)精心组织,抓好落实。采取多种形式强化文明礼仪和环境保护教育,并把活动内容向家庭和社会延伸,使此项活动开展常态化。在组织各类活动时要确保安全,学生出校活动必须按程序报批。

(三)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充分利用橱窗、展板、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积极做好校内宣传活动,营造活动氛围。并积极利用公众媒体,对活动及典型进行宣传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并对活动的成果和亮点进行总结。

曾集小学

篇3:中学校园网建设方案

一、学校概况及建设规模

笔者的母校是一所县级重点中学,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有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各三座,学生餐厅、行政办公楼、体育馆各一座,实验楼两座。学校现有52个教学班,13个现代化的实验室,3个多功能计算机教室,每一个多功能计算机教室内配备了80台计算机。学校现有3栋学生公寓,每栋公寓共6层,203个房间,每个房间8个床位。其中图书馆和教师办公室按学科分布在行政楼内,学校为每位教职工配备一台计算机。

校园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逐步细化分步实施。鉴于目前的学习、教学和管理的需要和建设经费及利用率的考虑,并非学校全部的楼宇设施都必须架设网络。本次规划校园网的出□干线使用千兆连接分别连接至CERNET和Internet,目前IP地址按照上网计算机所在位置采取静态分配。校区内部采用100Mbps/1000Mbps光纤交换网络实现高速互联,光缆连接全校大部分主干信息点,初步规划是在行政楼(单人办公室每间一个信息点,集体办公室至少四个适具体情况而定),三栋教学楼(每间教室两个信息点),两栋实验楼(每间实验室两个信息点)架设网络,但要为日后三栋宿舍楼、餐厅和体育馆的网络铺设留有接口。目前餐厅和体育馆可以先只提供闭路电视,待日后完善计算机网络的架设。

二、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面对信息化浪潮,国家教育部已在2000年10月明确要求,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涌现和完善,社会对学校的要求也不再是原有的“教师教,学生听”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以教师的教为辅”新型教学模式,这就要求学校能利用校园网为师生提供更多的可共享的、方便存取的信息资源。因此,校园网的建设是一项既反映国家先进教育精神的一项举措,又是全校师生发展提高的一个平台,而且一个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繁荣。

目前,全校师生正致力于把学校发展成为省级的示范性高中,学生成绩作为一项评估因素已不是障碍,硬件建设也基本满足要求。而要实现学校升级,不仅要发挥学校特色,还要积极学习其他高级中学的先进经验并且要扩大自己的影响,校园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有力的平台。并且在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里,校园网的建设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当前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并日趋成熟,为校园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因此,我们更应该一鼓作气,加大力度进行校园网的建设。

三、总体设计规划

总体设计是校园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程蓝图,是搞好校园网建设的核心任务。需要从对象需求分析入手进行一系列的建设计划并最终付诸实践。

(一)功能需求分析

由于学校本身是一所普通高级中学,根据学校管理和教学的要求以及立足于晋升为省级示范性高中这一目标,再结合当前教育信息化趋势下,国家对中小学应提供服务方面的一些要求和学校的长远发展需求,确定校园网应提供以下基本服务:

(1)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不仅是学校自身资源还可以是外界的教育信息资源和其他一些相关资源。

(2)实现图书文献资料检索、借阅自动化。克服以往图书馆作用发挥不到位的情况。

(3)实现学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透明化和快捷化。

(4)能够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

(5)可以依托校园网、广域网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

(6)能够创建学校网站,使之成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

(7)要为广大师生提供宽松、开放、易用的网络环境。比如:进行心理辅导、考试心得交流等。

(二)网络的服务类型

根据以上功能需求的分析可以初步确定:网络除具有WWW、远程登录(Telnet)、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E-mail)、News、BBS等基本功能外,还要具备视频点播(VOD)、办公自动化、网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功能和远程教学功能。

(三)网络拓朴结构

网络拓朴结构是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该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

(四)校园网建设技术设计原则

校园网建设技术设计的原则包含了整体的设计原则和分别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及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一个完整的校园网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分成两个环节:网络集成方案设计和信息系统集成。其中信息系统集成是目的,网络集成是手段。网络集成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结构化布线与设备选择、网络技术及设备选型。

1. 校园网建设的整体原则

其一,系统性。校园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校园网建设无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网络的规划、设计、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以及网络的使用、扩充等均以系统的眼光来看待。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从全局、长远的角度出发,以体现其整体最优性。

其二,先进性。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网络结构、开发工具,所选用的网络设备采用成熟的技术,在保证成熟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所采用的标准要统一并支持目前业界最新的网络协议,网络标准应符合国际标准。

其三,开放性。系统设计应采用开放技术、开放结构、开放系统组建和开放用户接口,以利于网络的维护、扩展升级及与外界信息的沟通。

其四,灵活性。采用积木式模块组合和结构化设计,使系统配置灵活,满足学校逐步到位的建网原则,使网络具有强大的可增长性;所选用的网络设备具有高扩展性,使得用户数量的扩展应对网络影响很小。比如:中心交换机应是插槽式的,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求,交换机应有足够的插槽。

其五,可靠性。具有容错功能,管理、维护方便。对网络的设计、选型、安装、调试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和分析,确保系统运行可靠,投资合理,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2. 网络技术选型

千兆位以太网技术以简单的以太网技术为基础,可为网络主干提供lGb/s的带宽,并且它利用自然的方法来升级现有的以太网、工作站、管理工具和管理人员的技能,故方法简单而且成本效益高。千兆位以太网与其他速度相当的高速网络技术相比,价格低并且设计灵活,故建议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

千兆位以太网使用的传输介质有光纤、5类非屏蔽双绞线(UTP)或同轴电缆。目前,千兆以太网支持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和同轴电缆。为了保证网络的运行速度,要实现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

为避免物理网络的束缚引起的网络堵塞,便于管理和节约开支,要根据需要将划分相应的逻辑子网,也即vlan,以便网络中的站点可灵活地加入到不同的逻辑子网中。

3. 结构化布线

校园网为园区网,楼群间子系统采用光缆连接,可提供千兆位的带宽,有充分的扩展余地。垂直子系统则位于高层建筑物的竖井内,可采用多模光缆或大对数双绞线。把管理区子系统并入设备间子系统,集中管理。楼内布线包括水平布线和主干布线。水平系统采用超五类双绞线,采用暗装墙内的方式。

在技术标准方面,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性能要符合国内、国际标准和相应规范,并满足各个系统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仅能满足校园内网络应用的实际需求同时又与国际互联网等信息高速公路连接。布线系统应采用符合国内、国际标准的名牌布线产品,技术上要领先,同时要经过国内、国际广泛和较长期使用,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在考虑到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以目前的实际应用出发,以需求与应用为主,做到其性价比高和实用性强。

4. 校园网设备选型

硬件是架构校园网的基础硬件产品要选择兼容性好、扩展性强的设备,并且考虑综合设备的性能价格等因素,而且其设备厂家必须能够提供良好的售前及售后服务。鉴于学校刚刚完成校区建设,因此,在校园网建设时要选择“好用、够用、适用”的网络技术,建议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国产品牌来实现。

交换机设备的选择。选择可信的技术指标像交换容量(Gbps)、背板带宽(Gbps)、处理能力(Mpps)、吞吐量(Mpps)等众多技术指标,紧紧抓住“满设置时的吞吐量”这个指标。采用分布式的产品模块以满足校园网运行的音频、视频及数据信息量越来越大的需求。确保性能稳定和安全可靠,另外要考虑冗余能力、散热方式等。最后要确保功能齐全并且易于管理。建议选用Cisco的园区交换机6509,3550和华为的汇聚交换机6506以及2403来实现。

路由器设备的选择。路由器产品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成为实现各种网络内外部连接、骨干网间互联和骨干网与互联网互联互通业务的主力军。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是路由器技术的领导者,在因特网上流动的数据大多都会通过Cisco的设备,其中绝大多数是Cisco的路由器。推荐使用Cisco 1600系列路由器,它是Cisco公司为中小型网络接入Internet而量身定做的,是中小企业和校园网的理想选择。

服务器的选择。因为要利用校园网传输和存储大量的视音频信息以及数据库的管理等,所以服务器系统CPU要选择处理能力强、I/O处理能力强、系统稳定高,一般采用4路及4路以上的服务器系统,由于数据库系统的高稳定性要求,一般要求使用冗余电源,最好是以N+1冗余电源来实现。中学服务器绝对拥有量不高,可采用塔式服务器,其相对比较容易放置。还要求服务器与机柜系统相搭配以易于管理,硬盘与电源多采用热插拔,以便在出现故障时迅速更换。

传输介质的选择。在中心交换机到各子网的传输介质选择方面,应以应用需求为主,适当考虑成本。由于校园网分布范围较广,在中心交换机到二级交换机之间,线缆以多模光纤为主;如果距离超过多模光纤的极限,需要采用单模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防火墙。校园网存在内网带宽大、出□带宽小的特点,网络健康状态差的首要表现就体现在出□网关设备性能不足、带宽利用不合理上。传统的防火墙、路由器等产品只能是对内网的流量尽力而为的转发,超出的流量只能丢弃,这样既没有改善网络的健康状况,也没有保障内网大多数用户的利益。

防火墙选择要考虑以下几点:可使得接入多条宽带线路并用并且互为备份;产品支持策略路由,可以指定学校内的部分客户端只能访问教育网线路,而其他客户端可以按最优路径访问;要优先保证关键应用的带宽并且针对每个IP进行详细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建议使用天网流控防火墙,它通过特有的ABTQ技术,公平合理分配学校的出□带宽,在公平的条件下尽量让学校查询学习资料拥有更多的可用带宽资源。

5. 供电设备选择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UPS电源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电力部门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UPS电源不同于一般的稳压电源或电源调节器,它是专为保障计算机及其外设正常工作的保护性电源。一般UPS电源是由充电器、逆变器、静态开关、蓄电池、控制器组成。校园网络主服务器(如域名服务器、WWW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等)和其它主干网络连接设备,因此需要后备时间较长的UPS保证供电。选择设备参数如下:UPS功率为:40KVA,延时3小时;UPS通过Web方式实现远程监视;UPS通过软件实现网络管理功能;后备电池使用大力神、松夏两个任一品牌;主机使用APC。

6. 信息系统集成

是指利用网络体系控制信息的有序流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更有效地形成、整理、使用各类信息,分成内部信息建设、外部信息建设。内部信息是指封闭在校园内部的各类信息资源,对内部信息的建设包括校园办公系统、校园内部主页、内部电子邮件、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系统、校园IC卡管理系统、内部信息服务系统等;外部信息是指与校园外部相互交流的信息,对于外部信息的建设包括外部主页、电子邮件、远程教学等等。

四、网络软件及应用管理

(一)安装网络系统软件及管理和基本应用软件

网络布线完成之后还只是“裸网”,需要安装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和应用软件后方可利用。

(1)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软件选用Windows2000、LINUX、NETWARE系统。

(2)网络管理系统。本网络中,网络中心采用网管软件对所有网络设备进行全方位动态在线监视与管理,网管人员在网络中心就可了解整个网络设备的运行情况从而进行整个系统的管理。

(3)数据库系统软件。要求数据库软件能与Web服务器做到良好的集成,支持多媒体,支持多种平台,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扩展性;系统运行稳定,有良好的容错能力。

(4)应用软件。在暂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的情况下,为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宜选用国产校园网管理信息系统、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和VOD视频点播系统(服务)。

(二)网络应用的管理

(1)确定IP。

(2)子网划分。可根据服务要求采用vlan进行子网划分,比如:分为办公、教学、科研、后勤、图书馆、宿舍等;并指定1P。

(3)通信协议选择(用TCP/IP)。

(4)进行安全管理。主要有硬件安全和软件安全,尤其为后者的安全控制。

(5)其他。随着校园网的投入设用,在其应用过程中不断发现解决问题,要求承办方免费提供一年的技术指导及系统的维护。

五、网络维护管理

校园网的建设,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要使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必须强化管理,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实行按章治校、依规办事。

(l)硬件维护管理包括网络的使用规范,上网的规范,场地的使用管理制度,信息点、教学平台、电子讲台、计算机的管理操作制度,维修保养制度等。

(2)软件维护管理包括网络教室及计算机软件的配置更新规范,教学软件、工具软件的培训推广应用制度,软件的购买、收集、操作制度,光盘、音像制品、素材库软件的使用保管制度等。

此外,还建议学校拟订出一套确实可行的校园网管理机制,防止校园网被破坏,建立设备的使用和保管制度、网络安全制度,以确保校园网运行畅通无阻。并且为了更好地实施上述管理方案,必须充分发动全校的教师,实行全员管理,人人定岗,明确职责,有奖有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强化管理的效果。

六、校园网资源建设和人员培训

校园网建设的内容很多,除了主干网络的建设以外,还包括许多应用项目。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要优先考虑其校园网信息资源建设,包括内部信息资源建设、外部信息资源建设、校园网站建设、资源信息库建设。待网络建设完成之后和学科教师、专家和技术人员商榷之后再定。

校园网的建立,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对教学制度、学校管理等将带来巨大变化。但是,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并非易事,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抓好人员培训工作。要积极更新观念,学校要动员教师积极参加培训,探索使用计算机的技术和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的方法。也要给学生进行培训,同样包含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技能和在网络环境下顺利进行高效学习的能力培训。

参考文献

[1]杨利军,余鹏飞.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方案.中国电化教育,2004,(03).

[2]王永明,肖红.北京九中校园网建设方案概述[J].教育信息化, 2003,(01).

[3]李娜.某高校校园网建设方案的研究教育论坛.电脑技术与知识, 2006,(04).

[4]洪明军,孙艾林.某中学校园网建设实施方案.教育信息化,2003, (06).

篇4: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1)确定全体职工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企业的命脉,关系企业的兴衰。现代企业不仅要实现物质价值,还要有文化价值,要充分认识企业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更是人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伦理智慧的竞争。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

(2)确立企业精神。培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培育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企业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内在潜力,是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和主要内容。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广大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并经过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必须是集中体现一个企业独特的、具有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企业的信念和追求,并由企业倡导的一种精神。培养企业精神,要遵循时代性、先进性、激励性、效益性等原则,不仅要反映企业本质特征,而且要反映出行业的特点和本单位特色,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理念。

(3)确立符合集团实际的企业宗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追求,它是以企业发展的目标、目的和发展方向来反映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理解做出的评判事物的伦理准则。企业作风是企业全体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体现企业整体素质和对外形象。

2.确立VI(视觉识别),统一标识、服装、产品品牌、包装等,实施配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还要以务实的态度不断完善企业视觉识别各要素,做到改进—否定—再改进—再确定。包含企业标识、旗帜、广告语、服装、信笺、徽章、印刷品统一模式等等。以此规范员工行为礼仪和精神风貌,在社会上建立起企业的高度信任感和良好信誉。

3.确立BI(行为识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是对外经营、社会责任等内容。要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将企业确立的经营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实践中,指导企业和职工行为。

4.以人为本,树立精干高效的队伍形象,打造精神文化。企业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建设企业文化就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把着眼点放在人上,分别达到凝聚人心,树立共同理想,规范行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形象扩大社会知名度的目的。为此要做好建立学习型组织;抓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培育卓越的经营管理者,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相关工作。

5.内外并举,塑造品质超群的产品形象,打造物质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应与塑造企业形象相统一,实现技术创新,做到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持之以恒,使之具备独特的技术特色和产品特色。创品牌,教育职工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企业的品牌声誉,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在社会上叫得响、打得硬、占先机,展企业精华。要做到在经营过程中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的统一;做到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所有职工行为及企业活动的规范化、协调化;做到视觉信息传递的各种形式相统一,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6.目标激励,塑造严明和谐的管理形象,打造制度文化。企业管理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战略、结构、制度是硬性管理;技能、人员、作风、目标是软性管理。强化管理,要坚持把人放在企业中心地位,在管理中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确立职工主人翁地位,使之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尽其责任和义务。强化管理要搞好与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创新、市场开拓、实现优质服务等的有机结合。还要修订并完善职业道德准则,强化纪律约束机制,使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提倡团队精神,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有效发挥团队作用。

7.寓教于文,塑造优美整洁的环境形象,打造行为文化。人改造环境,环境也改造人,因此,要认真分析企业文化发育的环境因素,使有形的和无形的各种有利因素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采取强化措施,做到绿化、净化、美化并举,划分区域,责任明确,做到治理整顿并长期保持卫生环境。要开展各种游艺文体活动,做到大型活动制度化,即:体育活动(趣味运动)会、企业文化艺术节等;小型活动经常化,即:利用厂庆、文体活动等形式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赋予各种活动以生命力,强化视觉效应。

企业文化现状评测

1997年,Pierre DuBois & Associates Inc.出版了一套企业文化测量和优化量表,其中包括用于组织分析的模型和用于企业文化研究的步骤。其模型包括七个方面:

(1)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和市场竞争等;

(2)管理哲学(包括使命、价值观、原则等)

(3)对工作情景的组织(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决策过程等)

(4)对工作情景的知觉(包括对工作的知觉和对管理的知觉)

(5)反应:组织行为(包括工作满意度、 工作压力.工作动机和归属感等)

(6)企业经营业绩(质和量两方面)

篇5: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目前,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基于数字化、交互式、多媒体的计算机教学平台已经成为各高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有线和无线网络的有效结合,可以不断满足师生在校学习、交流的需要,能够有效促进信息的获取,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随着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对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及教学管理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无线网络技术扩展校园网的优势

无线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红外线(IR)、射频(RF)微波作为传输介质,取代了传统的有线网络,提供了有线网络的所有功能。它包括IEEE802.11系列、蓝牙(Bluetooth)、HiperLAN、HomeRF技术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IEEE802.11系列。其具有移动性强、安装简便、传输速度快、运行成本低等优势。

1.移动性强

用户可以在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之间自由移动而不失去与网络的连接。网络覆盖范围大大拓宽,最大范围可达到50公里。

2.带宽很宽

适合进行大量双向和多媒体信息传输,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如:802.11b的传输速度提供可达11Mbps数据速率,而802.11g数据传输速率则提升了五倍,可达54Mbps,充分满足了校园网用户对网络速度的需求。对视频点播、在线教学以及大文件传输都是游刃有余[1]。

3.安装、维护容易

扩大校园网络范围、提升网络功能,使之尽量覆盖到校园的每个角落,是学校网络建设的重点。但选择有线网络扩展方案,依托现有的网络继续铺设网络线缆,将产生高额的费用。而对年久的建筑进行综合布线,网络造价和施工要求极高,不利于将来的维护。无线接入方式既可解决物理布线的困难,又可以把校园网的功能延伸到每个角落,且调试相对简单,能节省大量的维护费用。

4.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随着笔记本电脑数量的不断增多,学校有限的网络信息点已经无法满足需要,要真正实现数字化校园功能却无需作更多的投资,需要由无线网络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上网的需求。

5.网络规模容易扩充

运用了无线技术,工作站和服务器之间无需物理连接;通过AP实现与现有有线网络的无缝连接,支持宽带接入和虚拟主机服务,有动态IP地址分配功能和防火墙功能,多人可以同时上网;同时支持动态接入,可以任意移动工作站却能保持持续的连接,在有效的范围内,传输信号可突破墙壁的限制[2]。

6.高安全性

在网络安全方面,无线网络可以融入到已有的有线网络安全体系之中,同时也根据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特征,提供了用户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可稽核性和保密性等各种网络安全需求,尤其能够避免无线链路层的防扫描和密码探测等威胁的发生。

三、无线校园网的具体实施方案

校园无线网络建设要能达到学校内各院系及部门之间的漫游应用,主校区与各分校区、合作学院等之间的移动漫游,异地远程教学和移动办公,实现全校学生档案、财务数据、技术资料等数据库的统一要求。在校园无线网络建设中主要存在四种典型的应用环境:第一是校园内的户外公共区域;第二是局部开放的室内大环境,如:典型公共教室、图书阅览室等;第三是房间多、用户数量不多但分布较散的楼宇,如:教学楼、宿舍楼等;第四是校区之间的连接环境。要实现的技术有:建立支持漫游的微蜂窝覆盖网络、设立无线中继点、覆盖开阔区域、无线网桥以及无线网络设备集中管理[3]。

1.室内连网方式

室内无线组网首先要确定AP的数量和位置,以充分合理利用设备。AP所放的位置以AP与无线客户端尽可能在视线以内为原则,可以放在天花板、墙壁等处,每个AP形成的无线信号覆盖区要交叉覆盖,而且必须是无缝连接,最后将AP连到局域网的交换机上。一般一台AP最多支持80台计算机的接入,在实际连接中以20~30台计算机为佳。AP的覆盖范围是30~100米。每个AP都应该有一个固定的IP地址,供网管使用。在连网时主要采用对等和接入两种方式。

2.室外连网方式

对于学校体育场、广场、花园、教学楼宇间以及室外大型活动等应急的室外网络接入需求,应根据需要覆盖的室外区域的实际情况,设计建立多个无线覆盖基站,采用重叠交叉无线覆盖的方式,在同一校区内采用有线主干网与无线网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有线网络的资源。在网络的每一端即每栋楼房或建筑物上接入AP,并在距离远或信号弱的地方外接增益天线。或者在校园内各建筑群采用点对多点的连接方式,将其中一个建筑设置为中心站点,其它建筑作为从站,利用全向天线把各站点覆盖在信号范围内。室外全向天线大约可覆盖1公里的半径范围。可以利用无线网桥的接入原理通过两个无线设备进行点对点的链接。由于独享信道,较适合两个局域网的远距离互连(架设高增益定向天线传输距离可达50公里)。此外,无线网桥起到网络路由选择和协议转换的作用。因此室外网桥连接方式提供了一种较为灵活、带宽适合并且较为经济的互连方式,如图1。

3.虚拟专用网络(VPN)

VPN是无线网络建设当中解决无线通信安全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案。

校园无线网络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其一,从物理上将整个无线网络隔离在有线网络之外,无线网络仅能通过VPN才能接入到内部网络资源;其二,无线网络用户只有在通过身份认证才能访问有线网络的内部资源,以防止非法的无线接入;其三,通过在无线接入终端和VPN网关之间建立一条具有安全机制的隧道,以实现对敏感数据的保护,防止信息被窃取[4]。如图2。

四、提高无线网络安全性措施

在无线网络中主要的安全性考虑包括访问控制和加密。因此,要做到加强密钥的管理、加强网络访问控制、做到定期进行审查、实时网络检测和严格AP的管理,从而达到最基本的安全目的:验证用户、授权用户接入特定的资源,同时拒绝为未经授权的用户提供接入;利用强有力的加密和校验技术,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窃听、插入或修改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的数据;确保不会因有用户占用某个接入点的所有可用带宽而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接入。

五、结束语

无线网络技术以其独有的移动性强、安装简便、传输速度快、运行成本低等特点成为有线校园网的延伸和补充,解决了有线网络无法克服的困难,使网络遍及校园内的每个角落,满足了信息化校园网络的全覆盖要求。

参考文献

[1]吴斌.笔记本校园网网络的构建及应注意的问题[J].网络建设, 2006, (7) .

[2]张华.无线校园网的建设[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

[3]吴秀娟.无线校园网建设初探[J].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7) .

篇6:无线校园网建设方案

在校园无线网络建设需求中,主要存在四种典型应用:

第一是校园内户外公共区域覆盖;

第二是局部开放的室内大环境,如大型公共教室、图书阅览室等无线覆盖;

第三是房间多、用户分散的楼宇,如教学办公楼、宿舍区等的无线覆盖;

第四是实现以地区教育局为中心的整个地区教育系统的无线联网。

一、室外区域无线覆盖方案

学校体育场、中心广场、教学楼宇间公共区域等,一般是学校需要实现无线覆盖的室外公共区域。根据需覆盖的室外区域的实际情况,可以设计建立多个无线覆盖基站,采用重叠交叉无线覆盖的方式,完成区域的无缝无线覆盖。实际无线校园网建设项目中,选用电信级室外无线AP,配合室外大夹角定向天线,即可成功实现系统设计目标。

二、室内区域无线覆盖方案一

室内覆盖区域的大小和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往往差别很大,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设计多种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一般来讲,针对局部开发的室内大环境,如图书阅览室、礼堂、体育馆、大教室等,网络用户数量较多而集中,推荐设计以单个AP小面积覆盖,多个AP整合交叉覆盖形成大面积覆盖区域,每个AP都独立接到交换机上,以保证有更高的带宽。实际无线校园网建设项目中,采用兼容802.11b/g标准的无线AP设备,完成无线网络的室内覆盖。

三、室内区域无线覆盖方案二

针对办公楼、教学楼等结构较为复杂的室内区域,可根据建筑结构具体情况,选用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A,采用高灵敏度的无线AP设备,配合分离式吸顶天线,以一个AP配合一个天线,或一个AP配合多个天线,完成室内区域的完全覆盖。实际无线校园网建设项目中,选用兼容802.11b/g标准的电信级无线AP设备,配合室内吸顶天线,完成楼宇内部无线覆盖。该无线AP支持使用分离式天线,可以适应无线设备与高增益天线的连接使用,以保障高质量的无线信号能够覆盖更远距离,同时增强设备在干扰较大的频率环境中使用的能力。

方案B,采用室外覆盖方式,选用室外无线AP,通过天线聚集无线信号,使无线覆盖范围更大、更远,穿透能力更强。设备与天线安置于楼宇顶部或底部,以无线信号向下或向上整体覆盖楼宇。实际无线校园网建设项目中,采用兼容802.11b/g标准的电信级无线AP设备,配合全向天线或定向天线,完成无线网络覆盖要求。

四、 校校通无线联网系统

以某地区无线校校通工程为例,该地区共有32所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目标是:以教育局为网络中心,实现32所学校的完全连网,同时要完成各学校的校园局域网建设。32所学校相对教育局在地理布局上呈辐射状分布,教育局与最近的学校距离5公里,与最远学校距离15公里。根据地理分布的实际情况,以教育局为网络中心,设定其中18个学校为无线网络一级节点,14个学校为无线网络二级节点,二级节点通过一级节点与网络中心相连。

篇7:高职院校无线校园网络建设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走进了人们的信息生活, 传统的有线网络不能满足校园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生活校园无线网的创建显得尤为重要。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是一种利用无线技术实现主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灵活接入以太网的技术, 这种技术使得网络的构建和终端的移动更加方便和灵活。

1 校园网络的现状

以我校为例, 有线校园网络已经覆盖了办公楼、教学楼、宿舍和学生食堂等校内所有建筑物, 在网上实现了OA办公, 学生管理, 校内监控和图书管理等日常管理。但随着Internet不断的向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渗透,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设备的普及化使得传统的有线网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不受地域的限制接入网络使得无线网络显现出优于有线网络的优势, 因此无线校园网络的建设变得非常有必要。

2 以我校为例对于无线网络的需求

由于我校园区面积比较大, 办公楼、教学楼、宿舍和食堂分布较分散, 如何能在现有的有线网络基础上扩展无线网络, 设计出有效、合理、稳定的无线网络方案显得尤为重要。设计方案以有线为主线, 无线为辅助, 保证在公共场所和无法使用有线的智能设备都能上网。因此无线网络在设计上要求1) 访问网络稳定、安全、可靠, 这就要求设置的热点密度合理覆盖面广, 不能再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反复登录的情况。2) 用户使用无线网络方便快捷, 要求网络的带宽合理, 能快速访问网络又不浪费带宽;3) 网络设置合理, 利于管理和扩展。

3 无线网络的总体设计

整体网络分为接入层、核心层 (图1) 。

3.1 接入层

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上行接入到接入层交换机。

服务器侧可以采用业务网络、管理网络、存储网络三个VLAN隔离方式进行组网。

在接入交换机划分VLAN, 将管理、业务、存储三个平面逻辑隔离。为简化组网提高组网可靠性, 建议接入交换机采用堆叠方式:

存储网络:用于承载服务器和磁盘阵列之间的专用数据访问。存储网络通过多路径确保链路冗余, 服务器与存储设备通过存储网络二层直接互通。存储设备为虚拟机提供存储资源, 但不直接与虚拟机通信, 而通过虚拟化平台转化。

业务网络:为用户提供业务通道, 为虚拟机虚拟网卡的通信平面, 对外提供业务应用。业务网络按应用系统的要求再细分VLAN进行访问隔离。

管理网络:负责整个云计算系统的管理、业务部署、系统加载等流量的通信。BMC平面主要负责服务器的管理, BMC平面可以和管理平面隔离, 也可以不进行隔离。

所有服务器、存储通过接入交换机连接后, 需要与客户的核心交换机对接。接入交换机通过堆叠保障可靠性。考虑后续扩展性, 建议采用2*10GE上行到客户核心交换机。

3.2 核心层

接入交换机上行接入核心层交换机。核心交换机也建议采用集群的方式。核心交换机采用OSPF或者静态路由的方式同上层设备进行对接:当采用OSPF对接时, OSPF发布地址包括核心交换机互联地址, 直连路由地址以及loopback地址。当采用静态路由方式时, 建议核心交换机同上级设备采用VRRP地址为网关地址。

4 WLAN的设计

在楼内和广阔区域可以采用设置多个AP的方法, 由于每个接入点只能覆盖一定的周边面积, 而且受到各种因素以及障碍物的影响, 各个接入点的覆盖面积还会有所差异。障碍物会造成信号衰减, 引起信号反射进而影响信号覆盖范围。为了过大覆盖面积, 一般将多个AP作为独立的单元同时部署, 提供重叠的覆盖区域, 允许用户在几个AP的覆盖面积内移动时可以无缝漫游。合理的无线部署能够实现整个校园的全面覆盖, 消除盲点。AP接入可以充分利用有线网络, 即在有线处接入无线。

无线网络的校园是和时代、社会接轨的重要标志, 虽然无线校园的实施框架和模型已经出现, 但是不同校园应用模型还会遇到各种问题, 如何制定出更成熟的模型是一项长期任务和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吕国生.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J].时代金融, 2014 (15) .

篇8:某中学校园网建设方案

摘要:中学作为实施基础教育重点单位,校园网的建设不可或缺。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对校园网的建设实施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校园网;服务类型;拓扑结构;网络应用;网络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2-0069-04

一、 学校概况及建设规模

1.学校概况

笔者的母校是一所县级重点中学,有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各三栋,学生餐厅、行政办公楼、体育馆各一座,实验楼两栋。学校现有52个教学班,13个现代化的实验室,3个多功能计算机教室,每个多功能计算机教室内配备了80台电脑。

2.建设规模

校园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逐步细化,分步实施。鉴于目前学习、教学和管理的需要和建设经费及利用率的考虑,并非学校的全部楼宇设施都必须架设网络。本次规划校园网的出口干线使用千兆连接分别连接至CERNET和 Internet,目前IP地址按照上网计算机所在位置采取静态分配。校区内部采用100Mbps/1000Mbps光纤交换网络实现高速互联,光缆连接全校大部分主干信息点,初步规划是在行政楼(单人办公室每间一个信息点,集体办公室至少四个,视具体情况而定),教学楼(每间教室两个信息点),实验楼(每间实验室两个信息点)架设网络,但要为日后宿舍楼,餐厅和体育馆的网络铺设留有接口。目前餐厅和体育馆可以先只提供闭路电视,待日后完善计算机网络的架设。

二、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面对信息化浪潮,教育部已在2000年10月明确要求,从2001年起,用5—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涌现和完善,社会对学校的要求也不再是原有的“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以教师的教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这就要求学校能利用校园网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多的、可共享的、方便存取的信息资源。因此,校园网的建设既是反映国家教育文件精神的一项举措,又是全校师生发展提高的一个平台,而且一个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目前全校师生正致力于把学校发展成为省级的示范性高中,学生成绩作为一项评估因素已不是障碍,硬件建设也基本满足要求。而要实现学校升级,不仅要发挥学校特色,还要积极学习其他高级中学的先进经验并且要扩大自己的影响,校园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有力的平台。在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里,校园网的建设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当前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并日趋成熟,为校园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因此我们更应该一鼓作气,加大力度进行校园网的建设。

三、总体设计规划

总体设计是校园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程蓝图,是搞好校园网建设的核心任务。需要从对象需求分析入手进行一系列的建设计划并最终付诸实践。

1.功能需求分析

由于学校本身是一所普通高级中学,根据学校管理和教学的要求以及要晋升为省级示范性高中这一目标,结合当前教育信息化趋势下,国家对中小学应提供服务方面的一些要求和学校的长远发展需求,确定校园网应提供以下基本服务:

(1)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不仅是学校自身资源,还可以是外界的教育信息资源和其他一些相关资源。

(2)实现图书文献资料检索、借阅自动化。克服以往图书馆作用发挥不到位的情况。

(3)实现学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透明化和快捷化。

(4)能够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

(5)可以依托校园网、广域网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

(6)能够创建学校网站,使之成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7)要为广大师生提供宽松、开放、易用的网络环境,比如进行心理辅导、考试心得交流等。

2.网络的服务类型

根据以上功能需求分析,可以初步确定:网络除具有WWW、远程登录(Telnet)、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E-mail )、 News、 BBS等基本功能外,还要具备视频点播(VOD)、办公自动化、网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和远程教学功能。

3.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是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

4. 校园网建设技术设计原则

校园网建设技术设计的原则包含了整体的设计原则和分别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及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一个完整的校园网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分成两个环节:网络集成方案设计和信息系统集成。其中信息系统集成是目的,网络集成是手段。网络集成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结构化布线与设备选择、网络技术及设备选型。

(1)校园网建设的整体原则

①系统性,校园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校园网建设无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网络的规划、设计、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以及网络的使用、扩充等均需要以系统的眼光来看待。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从全局、长远的角度出发,体现整体最优性。

②先进性,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网络结构、开发工具,所选用的网络设备采用成熟的技术,在保证成熟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所采用的标准要统一并支持目前业界最新的网络协议,网络标准应符合国际标准。

③开放性,系统设计应采用开放技术、开放结构、开放系统组建和开放用户接口,以利于网络的维护、扩展升级及与外界信息的沟通。

④灵活性,采用积木式模块组合和结构化设计,使系统配置灵活,满足学校逐步到位的建网原则,使网络具有强大的可增长性;所选用的网络设备具有高扩展性使得用户数量的扩展应对网络影响很小。比如中心交换机应是插槽式的,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求,交换机应有足够的插槽。

⑤可靠性,具有容错功能,管理、维护方便。对网络的设计、选型、安装、调试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和分析,确保系统运行可靠。考虑系统经济性,投资要合理,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2)网络技术选型

千兆位以太网技术以简单的以太网技术为基础,可为网络主干提供1Gb/s的带宽,并且它利用自然的方法来升级现有的以太网、工作站、管理工具和管理人员的技能,故方法简单而且成本效益高。千兆位以太网与其他速度相当的高速网络技术相比,价格低并且设计灵活,故建议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

千兆位以太网使用的传输介质有光纤、五类非屏蔽双绞线(UTP)或同轴电缆。目前,千兆以太网支持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和同轴电缆。为了保证网络的运行速度,要实现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

为避免物理网络的束缚引起的网络堵塞,便于管理和节约开支,要根据需要划分相应的逻辑子网,也即VLAN,以便网络中的站点可灵活地加入到不同的逻辑子网中。

(3)结构化布线

校园网为园区网,楼群间子系统采用光缆连接,可提供千兆位的带宽,有充分的扩展余地。垂直子系统则位于高层建筑物的竖井内,可采用多模光缆或大对数双绞线。把管理区子系统并入设备间子系统,集中管理。楼内布线包括水平布线和主干布线。水平系统采用超五类双绞线,采用暗装墙内的方式。

在技术标准方面,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性能要符合国内、国际标准和相应规范,并满足各个系统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仅能满足校园内网络应用的实际需求,同时又与国际互联网等信息高速公路连接。布线系统应采用符合国内、国际标准的名牌布线产品,技术上要领先,同时要经过国内、国际广泛和较长期使用,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从目前的实际应用出发,以需求与应用为主,使其性价比更高,实用性更强。

(4)校园网设备选型

硬件是架构校园网的基础,选择硬件产品时,要选择兼容性好、扩展性强的设备,并且在选择过程中综合设备的性能、价格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该设备厂家必须能够提供良好的售前及售后服务。鉴于学校的资金状况,刚刚完成校区建设,因此在建设校园网时要选择好用,够用,适用的网络技术,建议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国产品牌来实现。

①交换机设备的选择

选择可信的技术指标,像交换容量(Gbps)、背板带宽(Gbps)、处理能力(Mpps)、吞吐量(Mpps)等众多技术指标,紧紧抓住“满设置时的吞吐量”这个指标。采用分布式的产品模块以满足校园网运行的音频、视频及数据信息量越来越大的需求。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和安全可靠,另外要考虑设备冗余能力、散热方式等。最后要确保功能齐全并且易于管理。建议选用思科公司的园区交换机6509,3550和华为公司的汇聚交换机6506以及2403来实现。

②路由器设备的选择

路由器产品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成为实现各种网络内外部连接、骨干网间互联和骨干网与互联网互联互通业务的主力军。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是路由器技术的领导者,在因特网上流动的数据大多都会通过思科公司的设备,其中绝大多数是思科公司的路由器。推荐使用Cisco 1600系列路由器,它是思科公司为中小型网络接入Internet而量身定做的,是中小企业和校园网的理想选择。

③服务器的选择

因为要利用校园网传输和存储大量的视音频信息以及数据库的管理等,所以服务器系统CPU要处理能力强,I/O处理能力强,系统稳定性高,一般采用4路及4路以上服务器系统,由于数据库系统的高稳定性要求,一般要求使用冗余电源,最好是N+1冗余电源来实现。中学服务器绝对拥有量不高,可采用塔式服务器,其相对比较容易放置。 还要求服务器与机柜系统相搭配以易于管理,硬盘与电源多采用热插拔,以便在出现故障时迅速更换。

④传输介质的选择

在中心交换机到各子网的传输介质选择方面,应以应用需求为主,适当考虑成本。由于校园网分布范围较广,在中心交换机到二级交换机之间,线缆以多模光纤为主;如果距离超过多模光纤的极限,需要采用单模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⑤防火墙的选择

校园网存在内网带宽大、出口带宽小的特点,网络健康状态差的首要表现就体现在出口网关设备性能不足、带宽利用不合理上。传统的防火墙、路由器等产品只能是对内网的流量尽力而为的转发,超出的流量只能丢弃,这样既没有改善网络的健康状况,也没有保障内网大多数用户的利益。

防火墙选择上要考虑以下几点:可使得接入多条宽带线路并用并且互为备份;产品支持策略路由,可以指定学校内的部分客户端只能访问教育网线路,而其他客户端可以按最优路径访问;要优先保证关键应用的带宽并且针对每个IP进行详细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建议使用天网流控防火墙,它通过特有的ABTQ技术,公平合理分配学校的出口带宽,在公平的条件下尽量让学校查询学习资料拥有更多的可用带宽资源。

(5)供电设备选择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UPS电源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电力部门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UPS电源不同于一般的稳压电源或电源调节器,它是专为保障计算机及其外设正常工作的保护性电源。一般UPS电源是由充电器、逆变器、静态开关、蓄电池、控制器组成。校园网络主服务器(如域名服务器、WWW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等)和其它主干网络连接设备,因此需要后备时间较长的UPS保证供电。选择设备参数如下:UPS功率为: 40KVA ,延时3小时;UPS通过WEB方式实现远程监视;UPS通过软件实现网络管理功能;后备电池使用大力神、松下两个任一品牌;主机使用APC。

(6)信息系统集成

信息系统集成指利用网络体系控制信息的有序流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更有效地形成、整理、使用各类信息,分成内部信息建设、外部信息建设。内部信息是指封闭在校园内部的各类信息资源,对内部信息的建设包括校园办公系统、校园内部主页、内部电子邮件、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系统、校园IC卡管理系统、内部信息服务系统等;外部信息是指与校园外部相互交流的信息,对于外部信息的建设包括外部主页、电子邮件、远程教学等。

四、网络软件及应用管理

1.安装网络系统软件和基本应用软件

网络布线完成之后还只是“裸网”,需要安装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和应用软件后方可利用。

(1)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可以选用Windows2000、LINUX、NETWARE系统。

(2)网络管理系统。本网络中,网络中心采用网管软件对所有网络设备进行全方位动态在线监视与管理,网管人员在网络中心就可了解整个网络设备的运行情况,从而进行整个系统的管理。

(3)数据库系统软件。要求数据库软件能与WEB服务器做到良好的集成,支持多媒体,支持多种平台,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扩展性;系统运行稳定,有良好的容错能力。

(4)应用软件。在暂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的情况下,为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宜选用国产校园网管理信息系统,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和VOD视频点播系统(服务)。

2.网络应用的管理

(1)确定IP;

(2)子网划分。可根据服务要求采用VLAN进行子网划分,比如分为办公,教学,科研,后勤,图书馆,宿舍等;并指定IP;

(3)通信协议选择(用TCP/IP);

(4)进行安全管理。主要有硬件安全和软件安全,尤其为后者的安全控制;

(5)其他。随着校园网的投入使用,在其应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要求承办方免费提供一年的技术指导及系统的维护。

五、网络维护管理

校园网的建设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要使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必须强化管理,制订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实行按章治校,依规办事。

硬件维护管理包括网络的使用规范、上网的规范、场地的使用管理制度,信息点、教学平台、电子讲台、计算机的管理操作制度,维修保养制度等。

软件维护管理包括网络教室及计算机软件的配置更新规范,教学软件、工具软件的培训推广应用制度,软件的购买、收集、操作制度,光盘、音像制品、素材库软件的使用保管制度等。

此外,还建议学校拟订出一套确实可行的校园网管理机制,防止校园网被破坏,建立设备的使用和保管制度、网络安全制度,以确保校园网运行畅通无阻。并且为了更好地实施上述管理方案,必须充分发动全校的教师,实行全员管理,人人定岗明确,职责分明,有奖有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强化管理的效果。

六、校园网资源建设和人员培训

校园网建设的内容很多,除了主干网络的建设以外,还包括许多典型应用项目。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要优先考虑校园网信息资源建设,包括内部信息资源建设、外部信息资源建设、校园网站建设、信息资源库建设。待网络建设完成之后和学科教师、专家和技术人员商榷之后再定。

校园网建设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将对教学制度、学校管理等带来巨大变化。但是,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并非易事,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抓好人员培训工作。 学校要动员教师积极参加培训,积极更新观念,探索计算机技术和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的方法。也要进行学生培训,同样包含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技能和在网络环境下顺利进行高效学习的能力培训。

参考文献:

[1]杨利军,余鹏飞.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方案[J].中国电化教育.2004,03.

[2]王永明,肖红.北京九中校园网建设方案概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3.01.

[3]李娜.某高校校园网建设方案的研究[J].电脑技术与知识( 教育论坛),2006.04.

[4]洪明军,孙艾林.某中学校园网建设实施方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3,06.

[5]冯博琴.计算机网络(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9:曾集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近日, 文化部出台了《文化部对口支援黎川县文化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明确指出, 文化部于2014-2020年对口支援黎川县文化建设有关工作, 将黎川作为基层文化有关工作先行试点县, 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倾斜, 努力构建人才、技术、产业、项目“四位一体”的对口支援格局。一是支援黎川逐步建设有特色的文化艺术创作基地;二是支持黎川打造文化旅游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基地;三是支持黎川油画、陶瓷产业发展;四是指导、支持黎川文化遗产保护;五是支持黎川增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六是支持黎川文化人才培养;七是加强对黎川的宣传。

篇10:曾集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关键词: 校企对接 高职校园文化 建设方案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应用人才、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劳动者的教育,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它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新时期,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但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指出:“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符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人才,就必须了解企业文化,了解现代企业对工人的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等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只有充分实现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建设基于校企对接的高职校园新文化,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

一、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学校发展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情绪情感等在内的有机整体,是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是学校的‘意识形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独特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校园文化,笔者将这种校园文化界定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简称为“高职校园文化”。

高职校园文化是指:存在于高职院校特定区域内,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为内涵,以高职校园为载体,以师生为主体,反映师生共同追求、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的总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是融入了更多的职业特征和职业素养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个性风格以及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中日渐成形的,能为全员所认可并共同遵守的、体现本企业特点的最高目标、经营理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以及这些理念在科技发展、社会化水平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企业所树立的公众形象。”2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层文化、制度层文化、精神层文化、行为层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的主体是实业文化、生产文化、经营文化,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和利益的最大化。

(三)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

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有文化的属性,都具有教育人、鼓舞人、引领人的作用。然而,其毕竟是两种不同领域和行业的文化,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别。理清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对建设基于校企对接的高职校园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虽然都属于社会文化,但它们从目标、价值观到行为特色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之处。(详见表一)

表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似点表现在:都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管理为手段,以发展为宗旨;都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但众所周知,校企两种文化在起源、发展历程、功能、特色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校企两种文化分属于社会文化中不同的类型,在价值理念、管理机制、组织结构、思维方式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不同领域文化的相互对立和排斥,存在明显的差异,有时甚至产生明显的文化冲突。

(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虽然在不同领域上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因为高职院校其自身的定位、培养方向等因素,高职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融入了一些企业文化的色彩。

[ P3]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内容都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可以按照多样发展、分类实施、创新规划等步骤来完成。[ P]

可以说,高职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一定企业化色彩的校园文化。狭义上说,校园文化是进行德育工作的氛围,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环境。从高职校的培养目标来讲,我们对学生就是要进行进入社会、进入企业前的素质教育和培训,包括文化理论知识、技术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人际关系、人文素养、工作方法与能力等方面,更重要地是让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好走上工作岗位的准备。而企业文化也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员工进行熏陶、引导和管理的,从而达到员工對企业的认同的目的。因此,从这点来讲,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有相通之处,二者都是围绕“管理”与“氛围”,从而形成特色。

因此,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适应需要,增强管理后劲,提高核心竞争力。其作用都在于发挥文化软实力在规范、协调和激励的作用。

“校园文化要融合企业文化要素,企业文化影响和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两种文化的互动、整合和无缝对接是大势所趋。”3正是因为两种文化存在着差异性和共同点,才可以取长补短,相互融合。

二、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意义

(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在高职教育的定位要求下,校企文化融合具有必然性。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应用人才、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劳动者的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就业预备期教育。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它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这种定位要求高职教育要更贴近实际、贴近企业,迅速适应企业的生产、管理需求,即毕业生能实现“零距离”就业。这是用人单位的普遍要求,也就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但事实上,大多数毕业生在刚上岗后,便表现出很不适应企业管理制度甚至被企业淘汰。

面对新的环境,毕业生心理准备不足,不能很好的胜任岗位——下不去;感觉到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用不上;企业管理模式同学校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方式有较大的差别——留不住,不能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致使毕业与就业的磨合期变长,与就业市场分离。毕业生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缺乏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在职业指导的过程中更是忽视了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

另一方面,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有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才可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师生员工的职业素养,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推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随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不断推进,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已经很难满足高职学生顺利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要求,校企文化对接已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所以,高职教育在当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背景下,高职校园必须认清校企文化的必要性。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实现“突出职业教育、按市场一线需求”的目标,从传统封闭的校园文化向开放型的校园文化转型,践行毕业生与市场无缝对接,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这将是今后高职校园文化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意义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有利于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与其说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不如说是企业人才质量的竞争。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无不需要人才、需要科技,而高职院校则既为企业提供合格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潮中也同样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压力,需要具有一线生产经营经验的实践教师、实训基地、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就业,迫切需要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才能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有利于彰显高职特色,提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提升企业人才的职业素养与综合素质。当下多数高职院校的精力主要集中于教学、招生、硬件设施建设等日常工作上,校园文化沿袭传统高等教育文化模式,缺乏高职教育特色,存在与企业联系不紧、与企业文化脱节的现象。虽然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仅是技能训练上的对接,而不是思想上的对接、文化上的融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的就业方向,而不同行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不同,这种职业素质和技能仅通过学校書本知识的学习是无法实现的。高职院校要通过包含一定的企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引导,并且通过校企文化的互动融合才可以使高职学生在学习基本工作技能的同时适当融入企业角色,平稳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过渡,提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与综合素质。

、 当前校企对接的现状与高职校园新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毕业生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缺乏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在职业指导的过程中更是忽视了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

(一)当前校企对接的现状

笔者所在的单位,每年对毕业生进行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企业用人需求调查,对不同专业毕业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每年企业均对高职毕业生有不同程度上的不满意,同时毕业生也在不同程度上感觉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的差异。从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知识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社会实践方面来看,我院2012届某系毕业生中,11%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与所学专业不对口(见图表一),有296%的同学认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技能的培养对他们工作最有帮助,同时,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及学生干部的实践经历,对他们开展工作也益处良多(见图表二)。此外,毕业生们认为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388%的学生认为如果再给他们一次上大学的机会,他们会着重增强自己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与高职类院校培养实践性人才的教学理念是相符的。在课程的设计方面,有457%的同学认为我院的课程设计基本合理,81%的毕业生认为一些该开的课程没有开,205%的学生认为理论课多而实训课少。大部分毕业生认为专业技能课和公共课(包括外语和计算机课)是最能帮助其就业的,可见,外语和计算机已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拥有专项技能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

图表一 广州某高职院校2012届毕业生就业对口分析[TS ]

图表二 广州某高职院校2012届毕业生成功就业因素[TS ]

事实证明,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毕业生的就业与社会、企业有很大关系,因此,必须在校企文化对接的基础上,建设具有特色的高职院校校园新文化。

(二)明确高职校园新文化建设指导思想

基于校企对接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旨,以培养人文修养培育为底蕴,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重在建设,加强管理,和谐发展,彰显特色,不断满足高职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通过实施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创新校园文化内涵,创建校园文化精品,提升高职院校文化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同时,要充分吸收现代企业文化的先进理念与思想精华,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努力使高职院校成为区域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三)立德树人,提倡能力本位,进行职业文化特色建设

所谓职业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习惯、气质、礼仪与风范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不同于企业组织管理的企业文化,是两者在不断融合中形成的一种具有企业管理和学校教育双层文化背景的结果。高职院校的职业文化源于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但又高于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是一种“仿真职业文化”。因此,高职院校首先需要培育铸造一批教书育人的人才——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通过教师去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科技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功能是通过教师和输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去实现的,所以立德树人是高职校园新文化的本质。

第二,高职院校要对学生进行职业观、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第一,高职校园应在引导学生在服从社会需要的大前提下,基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个人的意向、能力和条件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从而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第二,高职院校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结合企业要求,突出校园文化建设应紧密结合企业文化的特点和专业的具体职业道德要求,营造相应的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三,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所谓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必备的知识、技能、体质和情感等综合能力。可以通过学校物质环境的改善、教学环节的实施以及学生有计划地参观见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在其中渗透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

(四)思想到位,以市场为导向,建设高职校园“三个零距离”专业文化

要想建设有高职校特色的学校文化,思想到位、理论武装是第一步。高职校学校文化有别于普通高校、中等专业学校及其他高职院校的文化特征。如果说“学术自由、学校自治”是学者、教授们的理想追求和理想校园文化模式,那么,注重“理论够用,实践为重”,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并初步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则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特色促发展”是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那就是要树立企业化的办学理念。所以在教育实践中,学校领导除了要高度重视、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外,更应当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导入,反复宣传,使学校文化建设理念渗透到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去。

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应努力实现三个“零距离”:始终以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为导向,适时调整和更新专业结构,使专业设置的课程开发与企业和社会“零距离”配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实施课程体系改革,使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以优良的实践教学条件为支撑,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使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

四、 创新校企文化融合的多元途径,建设基于校企对接的高職校园新文化

总的来说,建设基于校企对接的高职校园新文化,其核心是确立校企融合的高职校园精神。校企文化融合的内涵就是主流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校园文化又对企业文化具有强烈的辐射和促进作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熔炉,校园文化要积极接纳并主动认识企业文化,这样才能发挥企业文化的功能。

要实现校企文化融合的创新,建设基于校企对接的高职校园新文化,不只是学校加企业的简单相加,需要全面多维立体的互动与融合。

(一) 通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动文化的互动促进高职校园新文化融合

1 通过在校企物质文化融合,构造高职校园新文化建设基础

高职院校要主动吸引企业进校园,通过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中厂”等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让学生在实训环境中感受到企业文化。高职院校可以对校园的人文景观进行整体规划,在实训楼、实训室等公共建筑内部,结合各设施的结构和用途,宣传职业文化、企业文化,让师生对职业和企业有更多的直观印象。按照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模式,高职院校可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创新创业教育,引进有关企业,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校园内走进真实的企业,进入真实的校园外职业氛围。

企业融入校园文化,可通过以下途径:在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型生产、研发基地,让高职院校中的专业走进企业的产品研发基地;在企业建设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企业职工专业知识推广培训相结合的“厂中校”,让高职院校中专业教师参与到企业人才培养、培训当中。企业也可让高职院校的应用科研成果在企业转化为新产品,在更高的物质层面体现高职院校的文化色彩,体现出“科技兴企,合作强企”的特色。

2 通过精神文化相互融合,促进校企精神文化对接

精神文化互动是校企文化融合的核心。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通过毕业生的潜在输出成为企业精神的形成要素之一,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精神是高职院校精神的延展。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工程,包括院校精神、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歌等。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使学院精神、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歌等,融合和体现企业精神文化的元素和精髓。同时,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衔接,借鉴和吸纳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的企业精神文化,如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等。同时,注重校园职业氛围、人文氛围的营造,在校园宣传栏或教室、实训室等场所,加强以优秀企业家的形象、经典企业名言等形式的张贴宣传,树立学生对企业的认可。将企业文化教育纳入高职教育的整体规划,使企业文化成为每位高职学生素质结构的一部分,从而对企业产生积极的认同意识。

3 通过制度文化相互借鉴,促进高职校园制度创新

高职院校要科学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制度文化建设属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机制建设,它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高职院校在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应注重汲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强化诸如诚信守信、遵法守纪、爱岗敬业、团结合作、充分执行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引入企业竞争、奖励、管理机制,在内部管理方面借鉴并引进企业化管理。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校园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文化相结合的途径,通过制度的执行和实施来体现职业文化内涵,使得到高职院校制度文化与企业文化互为借鉴。

企业要科学借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制度。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机构,有尊重人才、崇尚科学和传承创新文化的传统,有系统化的人才培养制度,企业可充分借鉴。

4 通过行动文化相互影响,树立高职校园新氛围

校企行为文化的融合,包括企业模范人物与教师行为的融合、企业员工与学生行为的融合等方面。

“企业模范人物是企业的价值观人格化,他们卓越地体现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某个方面,优秀的模范群体是完整的企业精神的化身,应当成为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规范。”4教师的行为举止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既是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同时又是学生成才成人的导师。由于学生与企业一般员工年龄的不同,教师的工作性质特征,决定了教师的言传身教责任更加重大,榜样的效用更加深远。

在实际上,企业员工与学校学生都需要提高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专业技能、心理和身体等诸种素养。企业员工的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群体团结、精益求精等行为文化是学生行为文化学习的参照物,需要在有目的的系统训练中养成习惯。

(二) 明确育人思想,结合企业需求,“六位”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意识

实践能力是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之一,实践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面对激烈的社会职业竞争压力,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各职业院校面临的新挑战。实践能力和职业技巧是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之一,可以从“人、材、组织、环境、监控、考核”六個环节,采用“六位一体”的综合工作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巧,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营造高职校园职业文化,树立学生的职业意识。

“六位一体”综合工作法是指:

人——包括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涉及的专兼职、校内校外企业行业的指导教师和学生;

材——包括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用到的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

组织——指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手段、组织形式和方法;

环境——指由校内实验(实训)室、实训场、实训基地、模拟工作环境及“教学做”一体构成的校园职业氛围以及由校企合作单位、校外实训基地、真实工作环境构成的职业氛围;

监控——指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督导、检查和控制;

考核——指对实践教学的结果评价。

(三) 深层次打造课程文化、专业文化,将校企合作渗透到专业教育中

“课程文化是指按照社会对学生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5高职校园课程文化集中表现为科学与人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和课程活动观,并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三个层面上展示其主要内涵及特点。

在课程文化的基础上,深层次打造高职专业文化,围绕“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特色促发展”的高职办学特点,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职业岗位的多变、学生需求的多样,加强专业与课程的整合。各个专业应该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要求,建立起各自的“专业文化”,把相应行业企业需要的不同素质要求贯彻于各专业的每个教育教学环节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考核以及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文体生活等都要体现出对这些专业素质的养成教育。

高职院校必须结合实际,不能盲目照搬他人经验、模式,应当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导入,反复宣传,使学校文化建设理念渗透到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将校企合作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实现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三个零距离”。

(四) 以活动为载体,开拓高职校企文化对接新方向

每所学校时常举办的诸如科技文化节之类的文化活动,这也是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的平台。从简单的学校搞活动商家出赞助,到商家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场所,提供各种技能培训等,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学校和企业在不断接触中日渐完善合作关系的过程。

同时,高职校园还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把企业文化以活动方式引入校园,将校园文化活动办到企业去,实现校企行为文化互动。具体如下:一是举办具有现代职业涵内涵的文化活动。有针对性地通过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活动和学校组织的校园活动积极围绕职业文化搭建行为文化平台。二是请进来。支持企业承办校园科技节等文化活动,宣传优秀企业文化;或邀请企业来学校开展展示产品等企业文化活动。三是走出去。把校园文化活动办到企业去,例如可在企业举办素质拓展、团队训练、技能竞赛、职业规划、创业教育等凸显职业特点的文化活动。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下厂定点实习等,举办校园开放周、校企合作洽谈会、创业者报告会、学生技能汇报展示会等活动,邀请企业界人士走进校园,使学校、企业建立起全方位的交流平台。通过多元化途径实现校企文化融合,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高职院校只有实现校企文化内涵式对接,才能从根本上开拓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新方向,实现校企合作从联合到融合。

(五)强化意识形态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建立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评价指标

高职院校由于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生源质量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同普通学校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首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企业,生产服务和管理线的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它的培养目标的应用性,其文化内核就是教职的结合;其次,高职学生从踏进校门那时起,就选定了自己今后就业的方向,学生要根据所选职业的岗位要求,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职业愿景并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第三,由于高职院校清晰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它必须紧密对接企业办学的特点,其校园文化也要随着社会、企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始终保持健康的校园文化;第四,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突出专业知识的渗透。

上一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父母的爱,撑起我成长的天空1000字下一篇:意愿文书应用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