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

2024-05-25

司法行政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共7篇)

篇1:司法行政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保司法行政工作正确方向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保司法行政工作正确方向

“在全体政法干警中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

念教育,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在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开展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于确保司法行政工作的正确方向、促进司法行政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月17日,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吴爱英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说。

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司法行政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在司法行政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大意义

吴爱英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质上就是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司法行政系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于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持司法行政队伍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确保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绝对领导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也是司法行政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使广大司法行政干警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自觉接受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员干警切实增强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和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于确保司法行政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确保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坚持司法行政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开放的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样,在促进人们观念更新的同时,一些西方的法律制度和法治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些消极影响,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司法行政队伍。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就是对政法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正本清源,用正确的法治理念和价值取向统一执法思想,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念,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各种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侵蚀,确保马克思主义在司法行政工作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坚持司法行政工作的正确方向。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要求,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采取多种措施狠抓队伍建设,司法行政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也应当看到,在少数司法行政干警中,仍然存在着执法理念不端正的问题;在一些单位和执法、执业环节和岗位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格、不文明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中心环节,就是要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进一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切实端正执法思想和理念,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执法理念和执法行为上存在的偏差,始终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人民矛盾凸显的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司法行政机关执法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通过教育活动,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头脑,明确权从何来、为谁执法、为谁服务以及如何执法、如何服务等根本问题,才能确保司法行政工作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吴爱英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和罗干、***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当前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按照中央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切实组织好、开展好。要认真制定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搞好教育培训,组织广大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重点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批示和罗干、***同志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认真学习中央政法委编写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使广大司法行政干警深刻理解

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发挥表率作用。要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学习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与学习中央政法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相结合、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查找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把教育活动搞实、搞活,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入脑入心,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紧密联系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罗干同志在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关键取决于能否紧密联系政法干警思想和工作的实际。”吴爱英强调,要按照罗干同志的要求,紧密联系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思想实际,紧密联系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实际,扎实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真正在思想上搞清楚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防止什么,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司法行政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坚持用正确的法治理念和执法观念武装头脑,指导司法行政工作实践。

吴爱英指出,要通过教育活动达到“五个务必”:务必使全体司法行政干警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要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维护宪法权威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的观念和自觉接受监督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法制宣传职能作用,认真贯彻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实施。

务必使全体司法行政干警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要树立和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增强公仆意识,在思想上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实践中始终做到执法为民、服务为民,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工作手段,满腔热情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法律服务职能作用,大力发展法律援助事业,使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法律帮助;广大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要立足本职、奉献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务必使全体司法行政干警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要确立合法合理、及时高效、公开公正的执法观念。广大监狱劳教干警在监狱劳教执法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认真落实狱(所)务公开,坚决防止和纠正减刑、假释、保(所)外就医等执法关键环节和岗位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实现和维护司法公正;广大律师在法律服务工作中要本着对法律负责、对当事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职业操守负责的态度,始终坚持依法办事,坚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维护法律权威,促进司法公正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务必使全体司法行政干警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要树立和强化大局意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地把司法行政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自觉地服务大局,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有所作为。同时,要善于利用大局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的改革发展。

务必使全体司法行政干警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要确立党的领导是确保司法行政工作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的观念,自觉接受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司法行政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司法行政工作中的贯彻落实,确保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

吴爱英要求,在教育活动中,要紧密联系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思想实际和司法行政工作实际,认真查找、深刻反思一些干警思想上和某些工作岗位和工作环节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教育方案,提出整改措施,切实加以解决。要通过教育活动,有力推进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建设,促进司法行政队伍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狠抓落实,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断推向深入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司法行政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任务十分繁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内容丰富,要求很高。”吴爱英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处理好落实今年各项工作任务与搞好教育活动的关系,做到“两不误、两促进”。要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两个教育一起抓,切实提高司法行政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正在开展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和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岗位练兵活动、落实“双六条禁令”结合起来,突出加强监狱劳教人民警察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教育,提高规范执法水平。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正在开展的律师队伍建设和公证岗位培训活动结合起来,强化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理想信念教育、服务为民教育、执业纪律教育等,保证律师、公证法律服务工作的正确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到司法行政执法和服务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自觉克服和纠正不正确的执法、服务理念和行为,努力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热情、优质、高效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在司法行政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中结出丰硕成果。

吴爱英说,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司法行政干警头脑,是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她强调,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把集中教育和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纳入队伍建设、干部培训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进教材、进课堂,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成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司法行政干警指导工作实践、规范执法和服务行为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从而不断提高司法行政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执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2:司法行政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

当前,全国政法系统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这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着力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认真学习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人民法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重大命题,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人民法院只有牢固树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确保人民司法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确保在司法工作中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才能增强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和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才能提高法院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人民法院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人民法官的头脑,保证人民法院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政治本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要通过深入的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要密切联系法院队伍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教育广大法官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防止西方法治理念的负面影响,清除极左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在思想上真正搞清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防止什么。

从当前人民法院工作的实际来看,还存在一些与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司法为民的宗旨观念淡薄,特权思想较为严重。少数司法人员以管人者自居,“以法治民”思想严重,高高在上,在司法过程中要求服务对象为司法活动提出种种条件,满足司法机关和人员的工作需求,一味强调服务对象的对其服从服务,造成了司法活动中主仆地位颠倒。二是司法效率不高,审判质量较差。少数审判人员不负责任,办事拖拉,造成少数案件久拖不决,久执不结,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有的审判人员不注重学习,专业素质较差,导致案件经常出现差错。三是服务大局意识不强,办案的社会效果不够好。有的办案人员就案办案,或偏离了法治的轨道,或忽视了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没有很好地考虑群众的诉求,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导致办案社会效果不佳。四是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较为严重。地方保护主义、本位主义的执法观,损害了法制的统一。由于司法机关现行的人、财、物管理体制受制于地方,有的司法机关往往以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为重,在涉及重大经济利益的案件中争取管辖权,对一些执法难度大、无经济利益的案件又相互推诿,或者为“保护”本地企业及本系统部门不顾司法公正,偏袒一方当事人。五是执法不廉、司法不公的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少数审判人员办关系案、人情案,对当事人吃、拿、卡、要,严重损害了人民法院的形象。

上述问题的存在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不同,但根源还是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科学的执法观,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一些司法人员的执法思想、执法观念产生混乱,执法工作出现偏差,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树立,制约和阻滞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步伐,范文《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导司法实践、推动司法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人民法院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作用,在结合实际、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下工夫,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同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结合起来,使广大法官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紧密联系“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实际,牢牢抓住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规范体系;要紧密联系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实际,确保人民法院改革向纵深推进,突破长期影响和制约法院工作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束缚和保障性困扰;要紧密联系法院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及时解决人民群众通过诉讼途径表达的利益诉求,最大程度地维护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具体而言,我们在司

·法活动中要始终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要坚持公正司法。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人民法院是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司法是对人民法院最根本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赋予了司法机关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就明确提出“公正与效率”是21世纪人民法院工作的主题,把公正作为人民法院工作的首要价值目标。对此,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法官革命化、职业化建设,着力提高广大法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保障公正司法的各种有效的监督防范机制。切实加强对审判工作的管理,加强案件质量评查和执法检查,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加大公开审判力度,不断完善司法公开的内容,丰富司法公开的手段和形式,增强司法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以公开促公正。

二是要坚持为民司法。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去年,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人民法院确立了“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由此可见,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为此,要切实加强广大法官的思想教育,解决“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做到慎用权力,心系群众,把司法岗位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平台,把司法活动作为保护和实现人民利益的途径,真正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法,本着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办案。要坚决克服和纠正司法领域的官僚主义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参与诉讼中遇到的困难和民事判决执行难问题。认真落实各种司法便民、利民、护民措施,实行网上立案、上门立案、巡回审判、预约开庭、司法救助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制度,方便群众诉讼。要贯彻群众路线,实行专门机关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加强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熟悉民情、了解民意的作用,促进司法公正,真正做到“人民司法,司法为民”。

三是要坚持高效司法。司法公正不仅体现在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上,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在效率上。“迟到的正义也是不正义”。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司法不公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审判效率低,办案周期长。有的官司虽然打赢了,但由于拖的时间太长,当事人遭受的损失已无法弥补。因此,提高司法效率是当前审判工作的一项重中之重。要积极推进审判方式改革,建立和完善高效快捷的审判运行机制。加强案件审限的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案件在审限内的结案速度。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建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缩短办案周期。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开展审判工作,逐步实现网上立案、网上审案、网上批案,提高办案效率。

四是要坚持文明司法。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司法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弘扬司法文明,关键就是要做到文明司法,坚持法治与德治并重,自觉克服态度粗蛮、方法简单、居高临下的做法,以人道的、人性化的方式对待当事人和群众,充分体现法治的人文精神和司法的人文关怀,努力把人民法院建设成为“最讲理、最文明的地方”。要认真执行《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法官行为规范》,大力倡导司法礼仪,规范法官言行,切实做到严肃执法,热情服务。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多渠道、多形式接待上访群众和当事人,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严格执行纪律,做到依法执行,文明执行。坚持实行诉讼引导制度、诉讼风险告知制度,引导当事人和群众依法、有序诉讼。加大诉讼调解和执行和解力度,切实转变审判作风和工作作风,争取审判工作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五是要坚持廉洁司法。司法不廉是导致司法不公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民法官作为公平与正义的化身,应该做到清正廉明,一尘不染,让人民满意,让群众信任。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法官廉政建设,纯洁法官队伍,提高人民法官和人民法院的社会公信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法官对贪赃枉法行为不愿为、不必为、不敢为、不能为的激励、保障、惩处和制约机制。不断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主动接受法律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民主监督,严肃查处利用审判权、执行权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损害当事人利益、伤害人民群众感情的人和事。

篇3:司法行政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

然而,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理念的树立断然不会是一日之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的理念会受到其传统信仰、历史习惯、文化渊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法律无疑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所以,法治理念的树立必须因地制宜,必须与所在社会的文明和谐互融,而非普世统一。因此,树立中国公民的法治理念是具有其特殊性的,如果不能够把握这种特殊性,就无法深刻理解树立法治理念过程中所经历的顺逆和成败,也不能真正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由于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所以,中国人民的理念受到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中,儒教思想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传承从未被彻底割裂。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到孔子奠定儒家学说的基础,到汉武帝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致到今天面向世界的孔子学院,儒教逐渐从诞生之初发展为封建统治者心目中的官学,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导思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代表。儒教所强调的“礼”,一度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和社会运行的制度化保障。不可否认,儒教思想确实孕藏了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代表文化。但是,如果始终不加区分地以传统“礼制”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的制度工具,那么,“法治”建设的目标就会受到阻碍。事实上,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礼”中的一部分内容也确实曾经或正在扮演着与“法治”相悖的角色。

一、国与国之间的“礼”胜于“法”

虽然,新中国一直在国际社会的活动中遵守和应用国际法的规则和原则,坚持以国际法作为规范国家行为和维护国际秩序的制度工具,并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塑造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是,国际法是源于近代欧洲的产物,并非中国自古以来的外交准绳。在封建体制下的中国,有一种被统治阶级奉行的表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2)。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只有“一个国家”,并没有接受“国际”的概念。这样的观点导致古代中国与周边的国家形成了一种以中国的政治文化为中心的“世界”秩序。

相对于政治,文化才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的真正基础。从对外交往的实践中不难看出,古代中国用以调整对外关系的制度是“礼”,而并非“法”。在传统中国的对外交往中,并没有出现“主权”和“平等”这样的概念,而是引入了儒家孔教的“仁”与“从”的原则,将调整家庭关系和君臣关系的“三纲”沿用到对外关系之中。而在这种模式的对外交往中,中国一直在扮演着一个类似于家长的角色,并要求周边国家像孩子一样给予自己尊重和服从。尽管中国也逐渐开始了解一些更遥远的国家和文明,但从未将其视为平等的主体。直到清朝,这样的对外态度依旧没有明显改变。“乾隆皇帝在回复英格兰乔治三世国王的布告中明确表示,天朝的控制及其广大,外国需遵守朝贡制度的规范,不得肆意妄为。”(3)朝贡制度是古代中国运用“礼制”进行对外交往的一种突出表现。在对外关系的历史经验当中,朝贡制度对于交往双方的益处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朝贡的形式使得中国的统治者可以确信自身的安全、不受侵犯和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前来朝贡的国家可以获得中国的庇护,加强与中国的文化和商贸往来,甚至经常得到超过其贡品价值的封赏,从而直接获得经济利益。(4)然而,虽然朝贡制度在交往中具备这些优势,但是作为一项依靠礼制而建立于不平等主体之间的交往模式,朝贡制度否定了国家主体在平等的基础之上进行对外交往的可能,为对外关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在朝贡制度当中,不平等性的典型表现便是“磕头”这一礼节。“磕头”是封建礼教要求卑者向尊者表达敬意的一种形式,广泛地存在于家庭和国内关系之中。而中国的统治者也将这种礼节适用于对外交往之中,使得交往主体之间存在巨大的尊卑之别,无法在对外关系中构建基于主权平等而形成发展的现代国际关系,也就无法衍生出国际法律规范和法律秩序。

由此可见,在传统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时候,并没有国际法的概念。封建统治者只是将适用于家庭关系和国内关系的“礼”的内容引入对外交往关系之中,以礼治替代法治。由于礼制当中存在着对于尊卑礼仪的强调,其他国家丧失了与封建中国平等交往的基础,从而无法构建相对持续和稳定的国际法律秩序。虽然,“礼制”并不足以成为此后侵华势力制造冲突和战争的借口,但礼制中的尊卑划分确实无益于国家间的平等交往与合作。

二、公民之间的“礼”胜于“法”

传统中国对外的礼制交往,实际上是国内统治和交际的“礼”向外的延伸。在封建专制的社会内部,“礼”中的许多内容被更广泛地用以维护帝王的独裁统治。而这些内容,经历了数千年的沉淀,已经成为了部分群众内心根深蒂固的思想,成为了推进现代法治社会建设,树立法治理念的障碍,甚至成为滋生违法犯罪的温床,变成了文化的糟粕。此类的事例与实践不胜枚举,本部分仅对三个阶层之间的不良现实进行简要地分析例证。

(一)官与民之间,依“礼”不依法

在新中国,依照法律的规定,政府公职人员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接受人民监督的公务人员。(5)然而,在古代中国,官员则是对皇帝负责,管理百姓的统治阶级的组成部分。自西汉以来,官员便被定位为百姓的父母。《汉书·循史转》载,“(南阳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可见,在封建体制之内,官员与百姓之间的良好关系的典范,便是如同父母与子女一样。所以,在古代中国,官员以父母的定位对百姓负责,而百姓则参照子女对父母之礼来对待官员。如此一来,官员对百姓不是服务而是管理,百姓面对官员不是平等而是服从。因此,以官为尊的“官本位”理念一直存续于中国的封建社会。由于思想的传承性和滞后性,“官本位”也在部分当代中国人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法治建设的阻碍,甚至成为违法犯罪的思想根源。

一方面,一些官员将其依职位而取得的权力视为自己谋取私利、鱼肉人民的工具,以致滥用职权、中饱私囊。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为例,他身居高位,以权谋私,非法收受贿赂款物合计4109万余元,最终只能落得官败命丧的可耻下场。(6)另一方面,诸多群众深受“官本位”观念的影响,办事不是依法律、循规章,而是请客吃饭、行贿送礼。最终,他们或成为官员贪腐的滋生土壤,同样接受法律的制裁;或落得钱财被骗的可悲下场。(7)正是因为部分官员和群众基于传统“礼制”中的尊卑观念而产生了错误的定位,使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没能根据法制处理问题,而是要看“礼”数,以致“行贿受贿”类犯罪难以得到有效遏制,社会的不正之风甚嚣尘上。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公民法治理念的树立,阻碍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当然,行贿受贿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犯罪现象,但是中国传统中制度化的尊卑礼仪,无疑在思想层面为行为者提供了正当化的说辞。

(二)民与民之间,依情不依法

不但在官员与百姓这样有权力差异的阶层之间存在礼制规范,即使在同阶层的日常交往之中,彼此行事往往也会遵照“礼制”的要求。中国一直以“礼仪之邦”自称,崇尚“以礼相待”、“礼尚往来”等为人处事的行为之道。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深入理解礼制的精髓,却只是继承了礼的形式。最终导致人情事故繁多,干扰了正常的规则秩序。

在中国人的一生当中,很少有人从未收受过礼金和礼品。无论婚丧嫁娶、年节往来,亲友同事之间难免依托“礼金”、“礼品”来践行传统的礼制规范。如果仅针对私人主体而言,这样的依礼行事,虽然会增加个人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但并没有贬损社会的法律规范效力。可是,每个私人主体同时也在社会中扮演着公共角色。当存在人情往来的熟人拉关系、走后门的时候,受“礼”者通常都因碍于情面而难以拒绝。以常见的排队购票或挂号就医为例,经常可以看到通过私人关系插队、抢位的现象。此类破坏社会良好秩序的丑陋现象,尽管没有触及法律的底线,但却充分地表明“礼制”下的人情观念践踏了“法制”下的规范观念。这样的对于“礼”的践行,很大程度上妨害了在人民心目中形成规范意识和树立法治理念,进而会影响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

(三)亲与亲之间,依俗不依法

“礼”作为社会当中的思想行为规范,当然也体现于每一个家庭之中。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便是“礼制”框架下家长对于家庭成员行为的规范化要求。“三纲之中”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便是被内化到家庭规范之中的典型的传统礼教。即使在当代中国,父亲、丈夫是一家之长的观念也十分普遍,他们也因此在家里拥有着不得僭越的地位,甚至是独裁的权力。

这样的状况与我国的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规范是不一致的,甚至会衍生出许多违法犯罪行为,从而导致家庭悲剧的发生。对子女进行体罚与虐待、对妻子实施家庭暴力和性侵害、干涉家庭成员婚姻自由甚至限制其人身自由等犯罪事实屡有发生。2014年9月杭州张姓父亲体罚抄作业的女儿,导致女儿意外窒息性死亡。(8)2014年8月岳阳女子李萍因不堪丈夫暴力,防卫过当致其丈夫死亡。(9)2012年9月,辽宁省喀左县女子徐景荣因其夫屡施家暴,并干涉女儿婚恋自由,伙同儿女将其夫杨宝军杀害。(10)这一桩桩家庭悲剧,往往渗透着封建家长制的遗风,也显现出公民法律意识的的淡漠。即使在当代的中国,调节亲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往往是“习惯”、“风俗”和“家规”等传统行为规范,国家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完全深入人心。因此,这些家庭类犯罪的施暴者通常理直气壮、变本加厉;而受害者则无法有效运用法律的武器,往往选择忍气吞声、听天由命。这样的结果正是由传统“礼制”之中的糟粕内容所导致的,也从侧面反映出若想在公民心目中树立法治理念,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由上述分析可见,中国传统的“礼”中的一部分内容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某些公民思考和行事的准绳,无论在官与民之间、民与民之间,还是在亲与亲之间,“礼制”当中的一些规范内容不仅已经无法适应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更是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树立公民法治观念的巨大障碍。因此,在法治国家的建设中如何对待传统礼教,在礼制影响深远的社会里如何建设法治,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三、“礼”与“法”的调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礼制的内容博大精深。虽然由于历史和法治的发展,一部分“礼”的内容已经成为了文明的糟粕,成为了法治建设的阻力,但这样的事实并不能全盘否定“礼”的重要性,不能抹灭中华传统礼教的正面作用。社会真正需要做的是将“礼”与“法”进行有机的调和,在“法治”中讲“礼”,在“礼制”中尚“法”。

首先,相对于“法”而言,“礼”是更广泛、更高阶的思想行为规范。虽然法律可以保障国家平等外交,但并不能促进国家积极外交;虽然法律可以要求官员依法行政;但并不能保证官员热心服务;虽然法律可以维护社会基本秩序,但并不能提高社会风尚;虽然法律可以规定子女赡养父母,但并不能强制子女孝敬父母。因此,法律只是行为规范的最低标准,只是限制恶人生长的制度化武器。而“礼”则可以基于更高的道德水准指引社会主体的思想与行为,为培养善人(甚至圣人)提供灵魂的土壤。所以,“法”并不能取代“礼”,建立法治并不是要清除礼制。

其次,凡事皆有两面,“礼”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于任何文化,弘扬与摒弃都不是绝对的。同样,对于“礼”的传播与继承,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区别对待。虽然“礼”曾让西方使臣不堪“磕头”之辱,但是“礼”也曾让西洋诸国增进与中国的往来;虽然“礼”催生了一些中饱私囊的贪官污吏,但是“礼”也塑造了诸多精忠报国的不屈烈士;虽然“礼”勾勒出一些繁文缛节、人情事故的社会丑态,但是“礼”也刻画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人间美卷;虽然“礼”可能为家庭成员带上难以反抗的封建枷锁,但是“礼”也可以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提供指引方向的明灯。所以,对于“礼”的内容一定要甄别良莠,有取有舍。

此外,“法”与“礼”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合作关系。“法”是“礼”的重要保障,“礼”是“法”的必要补充。如何取舍“礼”的内容,发挥“礼”的积极作用?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需要以“法”为遴选的标准。如前文所言,“法”是行为规范的底线,任何违反法律规范的“礼”都是需要摒弃的,而能够促进和完善法治建设的“礼”,则是需要传承的。同时,“法治”不是由冷漠的机器建设完成的,而始终是在拥有思想的人类社会中进行的,所以,“法律”必然需要由人来设立、解释和实施。因此,以“礼”的精华要求人、培养人,由良善之人立不恶之法,由良善之人避恶意释法,由良善之人履法之决定,才能使法的社会功效和内在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所以,“法”是衡量“礼”的底线标准,而“礼”则可以成为“法”的有力推手。

由此可知,“礼”与“法”不是对立的,不是相反相成的。二者在规范层面上存在着一致的追求,是相辅相成的。“礼”与“法”都是维护社会秩序、指引主体行为的规范内容。“法”可以更有效地指引公民甄别“礼”的良莠,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供制度化的标准。“礼”则可以用更高的道德水准促进“法”的建设、实施与改进。因此,只有努力实现“礼”与“法”的有机调和,才能在中国公民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法治理念,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四、结论

自古以来,“礼”在中国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在国际活动、社会活动、还是家庭活动中,礼制都是不可或缺的行为规范。然而,任何规范都需要根据时代与社会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礼”也不能例外。在当下的中国,“礼制”中的一些内容俨然已经成为了文化的糟粕,成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树立公民法治理念的阻碍。因此,无论是作为整体的中国社会,还是每个公民主体,都应该在法治的秩序下对“礼”进行甄别和取舍,从而将“礼”与“法”有机地调和起来,发挥“礼”与“法”之间相辅相成的作用。最终,中国的法治将成为传统礼教精华得以传承的有力保障,而礼教文化的精华内容又将成为法治文明的有益补充。“礼”在经过有选择的扬弃之后,无疑会成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树立公民法治理念的积极而强大的思想力量。

参考文献

[1]吴蕴慧.<礼记>的现代阐释[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2000)刑复字第214号.

[5]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2013)高刑中字第552号.

[6]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4)杭下刑初字第352号.

[7]MCDOUGAL Myres S.and REISMAN W.Michael,‘International Law in Policy-Oriented Perspective’,in R.Mac Donald&D.Johnston’s The Structure and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Law,(C),Hague: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83.

[8]KOSKENNIEMI Martti,From Apology to Utopia: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Legal Argument——Reissue with a New Epilogu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篇4:司法行政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

关键词:法治意识;法治理念;法治社會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062-01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规划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为此,在理论创新中,需要始终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实践探索中,更需要以法治引领改革,提高立法质量和完善法律体系,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公正司法,扩大法治宣传领域、全面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为此,从知与行的辩证角度分析,我们应从营造法治适用新环境、构建公民法律思维新理念、探索法治建设新举措为重点,不断完善和创新法治社会建设的手段和措施,落实法治社会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一、营造社会法治普遍适用的新环境

法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法治进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民众法律意识加强,法治参与范围扩大,需要抓保障权利全覆盖,创新综合治理多角度。把法治建设作为加强社会建设,落实全民学法用法新起点,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发挥法治效能。同时要通过法治环境的打造和法治社会的建设,实现政府有权不任性,创造经济运行良好环境,促进公开、公平、公正,展示透明政府良好形象;增强服务群众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法治政府的正面形象,以环境的适应来实现法治的有效执行和落实。

在新环境建设中,要确立法治精神新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通过细化立法、强化执法、全面普法、合力监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法治保障。其次,要加强法制教育新领域。提高领导干部实践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法制教育应重视法的起源、法的历史、法的精神、法的理论;要突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社会建设贯穿依法治理的现实案例;政治建设夯实宪法法制地位,强调带头遵守和维护宪法和法律,坚决与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作斗争。

二、构建以法律思维进行综合治理新理念

公平、守法、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环境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在实践层面,中国公民普遍缺乏法治传统和法制意识,法的意识远未渗透到我们一些为政者、执法者和公民的血液中,仍然更习惯或更相信“吏治”,而不是法治。以权干预司法审判,以红头文件替代法律文本,以权代法、带头违法具有普遍性,执法力度明显软弱,对全面转型社会发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运行、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崛起的法治社会建设十分不利。在实践操作中,要以一学三抓为着力点,构建以法律思维为核心的综合治理新理念。即以全面普法、深度用法为切入点,切实打牢法律思维工作基础,使法治“六进”活动落在实处。以抓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抓依法尽责,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责权、限权、慎权和依法尽职尽责意识,抓“阳光”政务,强化民主监督,构建法律思维指引下的法治综合治理现代化。

三、完善以保障公民权利有效实施为核心的法治新举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中国特色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表明中国法制建设达到了新的起点,同时通过完善保障公民权利有效实施为核心的法治举措,形成理论到实践的高度统一,实现法治新起点。首先,树立法律的权威、确立践行法律先行的制度保障。所有社会法律实践者,既是法制宣传教育的主体,更要以身作则,做守法、遵法的模范,通过自身遵法守法用法,树立法治在社会层面的可信性,从正面树立和实现法律的权威,在具体实践中做法律的维护者。其次,带动公民参与力度,推动制度建设进程。以公民权利的保障和有效实施为核心,带动全体公民的法治参与、监督、执行和完善。通过全体公民的社会实践,实现点滴行动推动制度建设、影响公众观念、引领社会走向,诠释法治进程,实现影响力改变观念和进程。第三,创新宣传领域,强化监督体系。法制宣传应围绕以宪法为核心的知识普及,了解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宣传根本政治制度在实践中的所作所为;宣传司法制度程序,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罪刑法定等原则。构建系统的监督体系,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效推进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公民监督,真正落实中国司法工作新阶段提出“以人为本、司法为民”为社会法治新举措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需要全体公民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在创新法治活动载体、扩大法治宣传领域、延伸法治监督体系,在具体岗位中落实和贯彻依法治国的具体举措,将法治贯穿于工作的任何环节,始终树立依法实践的理念,做新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的领头人和实践者,做人民群众的权利保障者,真正实现国家、社会、人民的共建共赢共享,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法治国家不断探索。

篇5: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体会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当前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对政法队伍保持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政治本色,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以胡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提出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在全国政法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工作、审判工作、公安工作和司法行政工作,是政法队伍和政法工作适应现阶段形势的需要,是确保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也是切实提高政法干警维护社会主义法治能力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处在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我们要用好这个机遇期,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因素还大量存在。改革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有的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社会管理、经济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容易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导致刑事犯罪高发。同时,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日益增强,需要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面临新形势,政法队伍和政法工作必须主动应对新挑战,积极适应新要求,尽快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的能力、公正执法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些,必须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政法干警头脑,也就是说,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政法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坚定不移地坚持我国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综合国力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但不可否认,市场经济利益法则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在利益面前,政法干警思想上分不清私利与大义的界限,以手中的执法权力谋取私利,忘记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的重要使命,就会对社会主义事业造成损失。不仅如此,我们在学习借鉴国外法律制度和思想中的有益经验的同时,一些人对西方法治思想和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缺乏起码的政治鉴别力,有的甚至否定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造成了执法思想和执法活动的混乱。还有一些干警,受“左”的以及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创新意识不强、特权思想严重,依法治国的观念并没有真正牢固树立起来。对政法意识形态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任其发展,而必须正本清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统一政法干警的执法思想,保证我国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性质不变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切实提高政法干警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的保障。经过“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以及教育整顿、规范执法行为等活动,政法队伍的总体素质和执法能力、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可忽视的是,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现象,在政法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相当严重。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些干警的执法理念不正确。所以,非常有必要从端正政法干警的执法理念入手,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教育,让大家真正弄明白、解决好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重大思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政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无疑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契机。

篇6: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在践行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继全国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后,党中央做出的事关政法工作发展全局,事关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战略部署。在政法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于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方向,保持政法队伍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造就一支更加坚强有力的政法队伍,保障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目标和方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思考

所谓“法治”,是用法律治理国家。所谓“理念”,是人们的一种观念、认识和信念或价值观,是指“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类型。”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治本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整体把握而形成的一系列理性的基本观念,是对法律精神的理解和对法律价值的解读而形成的一种认知模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重大思想和理论成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理念,内 1

涵丰富,又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反映和坚持了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和坚持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反映和坚持了党的领导,反映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映和坚持了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原则要求,反映和坚持了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科学的、先进的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

任何法律都包含着理念和制度两个层面,只有制度层面的法律,而没有精神理念层面上的法律,这样的法律是残缺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法律制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制度建设在量上有了惊人积累后,法律权威的缺失却构成了目前制约法治进展与水平的关键性问题。制度的构建必须要有理念支撑。推进现代法治,既要重视制度构建与制度创新,更要注意发掘、培植与发展法治理念。理念是推动法治进步的一种内在的、隐性的但非常巨大的动力。法治的实现与否,关键不在于法律制度表层的建构,而是依赖于人们的自然习性和逐步养成的法治理念。如今我国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讲实质就是对司法理念进行变革。理念似乎是看不见的,但它却决定了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以及以后将要进行的司法工作的效果和成败,没有正确的理念指导或支配,司法改革就难以深化或推进。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将对我国法治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

多年来,同国外法律制度和思想的接触,一方面使我们有效地借

鉴吸收了其有益的成分,促进了我国立法和执法水平的提高。但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各种法治思想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在执法实践中,有的简单套用外国的一些“法律术语”,造成执法思想和执法活动的混乱;有的不从我国国情出发,片面崇尚外国的法律思想和制度,主张全盘照搬照用。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打着依法治国的幌子否定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打着司法改革的旗号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利用个案炒作诋毁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形象,企图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制造混乱,以实现其政治图谋。在警惕西方法治思想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左”的以及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依然存在。在政法队伍中,有的人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有的人特权思想严重,群众观念和人权意识淡漠。这些同样是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容的。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对此,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对政法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正本清源,用正确的法治理念统一政法干警的执法思想,牢牢掌握政法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坚定不移地坚持我国政法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

要紧密联系思想实际,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用法治理念武装头脑。使广大政法干警真正在思想上搞清楚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防止什么。同时,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同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结合起来,使广大政法干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清廉从政的意识,始终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坚决克服和有效防

止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牢固树立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的意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决克服和有效防止盲目崇拜、片面宣扬西方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价值观念的倾向;牢固树立严格依法办事的意识,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决克服和有效防止以权代法、以言代法以及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倾向;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意识,始终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坚决克服和有效防止脱离群众、骄傲蛮横、盛气凌人的不良倾向;牢固树立平等保护的意识,始终坚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坚决克服和有效防止滥用权力、执法不公的倾向;牢固树立政法工作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意识,始终坚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坚决克服和有效防止单纯业务观点的倾向;牢固树立党性意识,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坚决克服和有效防止把党的领导同依法治国对立起来,甚至削弱和淡化党的领导的倾向。通过学习教育,真正使正确的思想得到坚持,错误的思想得到克服,模糊的思想得到澄清,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观念得到更新,真正把政法队伍建设成为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高素质的政法队伍。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在践行

胡锦涛同志指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关键取决于能否紧密联系政法干警思想和政法工作的实际,在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要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一步端正执法理念。各级劳教机关要自觉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充分认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紧迫性、重要性,准确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在借鉴国外法治成果的同时,注意抵制西方法治思想的负面影响;在坚持社会主义法治优良传统的同时,注意纠正不合时宜的落后观念。

要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执法能力。在教育活动中,既要通过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回顾、查找和解决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要通过在执法活动中坚持和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着力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能力,服务经济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的能力,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

要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司法行政机关深化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本着边教育、边改进、边建设的思路,针对在教育活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抓住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岗位和环节,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同时,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内容和要求在各种规范化建设中加以体现,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得到贯彻和落实,使广大干警的执法行为更加规范。

要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法律素养。努力提高法律素养,是实践依法治国理念的前提和基础。司法行

政机关是政法机关,几乎每天都在与法律打交道。司法行政干警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学法、知法、懂法,是对每一个干警的基本要求。对于司法干警来说,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具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国家的重要法律法规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二是对与自己履行职责有关的法律法规要熟练掌握、熟练运用。必须切实增强法制观念。法制观念是人们尊重并自觉服从法律的思想意识。这是严格执法、正确履行职责的思想基础。广大干警一定要充分认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尊重和信仰法律的思想意识,做到不仅学法、懂法,而且要自觉依法办事。

要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改革方向。中央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对于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劳教机关要自觉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同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结合起来,通过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改革创新,使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始终沿着中央确定的原则和方向推进,取得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司法权威的预期效果。

篇7:司法行政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推进检察工作

朱 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党根据社会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对司法活动发展的观念、发展的内涵以及发展的规律进行的再认识,是对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落实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现代法治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取向,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的经验,借鉴现代法治理论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理念。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的特点和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关键。

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法治有两项最基本的要求,一是有良好的法律,二是这种法律得到普遍的服从。“良好的法律”,就是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法律。“普遍的服从”,就是法律的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都得到全面的实现。现代法治既是公平正义的重要载体,也是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机制。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建立并从法律上保障公平的机制、公平的规则、公平的环境、公平的条件和公平发展的机会,是社会主义立法要体现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法治制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保证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人权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对人的主体地位、尊严、自由和利益的最低限度的确认。它需要社会道德的支持和国家强制力量的保护,人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和动力。现代法律就是保护人权的一种制度安排和强制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开放的时代,承认和保护社会利益多元化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等权利义务关系,高度重视和维护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困难问题,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提高人权保障意识和依法执政的能力,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4、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宪法和法律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是否真正享有最高权威是一个国家是否实现法治的关键。在现代法治国家,都把树立法律权威作为实现法治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法律权威要通过立法建立具有客观性、确定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法律权威要通过执法、司法和守法保证任何个人、组织和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防止任何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我国宪法第五条对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5、监督制约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障。法治的意义就在于,既能充分地利用国家权力促进和保障公民权利,又能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腐败,保证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正确行使权力,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社会主义法治防止权力滥用和保证权力正确行使的基本措施是建立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之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

产生,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并通过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党组织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有机结合,保证了各个监督系统的整体协调和依法进行,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督体系。实现监督工作的法制化,保障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运行,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障。

6、自由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和尺度。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创造实现和保障人类自由的社会前提。社会主义法治就是创造和保障这种不断发展着的自由的社会控制系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才能保证人的尊严、价值和主体性得到尊重,保证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把公民权利作为构成社会关系和法律秩序的本位性要素,公民权利的平等保护不仅是社会主义法治优越性的体现,而且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公民权利平等保护机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树立权利本位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增强平等地保护公民的自由和权利的意识,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和尺度。

二、新形势下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检察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作为在国家法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检察机关,如何自觉主动地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具有现实的重要性。

1、从国家大局来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实现法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大把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落实依法治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给司法机关及其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要实现依法治国,就必须实现法治现代化,实现法治现代化,就必须实现司法者的现代化,而司法者的现代化,首先必须是司法者司法理念的现代化。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法治的进程就必须与时俱进,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司法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同步发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时代进步的呼唤,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依法治国对所有司法机关和司法工作者提出的根本要求。

2、从检察事业本身来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检察工作与时俱进,实现新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国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化,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制度、司法体制在发生变化,法律和司法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在发生变化,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发展环境,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检察工作。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检察工作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检察事业创造了条件,而检察工作也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而不能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检察工作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运用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对检察制度的价值、作用进行重新的思考定位,引导检察事业向更层次迈进。

3、从司法主体来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检察官立足本职、做好检察工作的基本要求。不同的法治理念追求不同的价值目标,也就会收到不同的司法效果,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奉行社会主义的法治原则,将法律置于崇高的地位,了解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司法活动最基本的规律和最基本的本质,才能使其所追求的工作目标与法律相符,与社会发展方向相符,与司法运行的内在规律相符,从而表现出更有司法思想的理性深度,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和全社会的尊重,从而增强司法工作的公信度。反之,法治思想落后陈旧,法治意识不强,在司法活动中固守原有落后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法治、曲解法治甚至破坏法治,或为追求单一的法律效果而丧失综合效果,与法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终结目标相悖,最终影响法治的权威。因此,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检察官从事检察工作,完成各项任务的基本要求。

三、检察人员应树立的司法理念

结合检察工作,从司法理念的层面讲,检察人员必须树立以下观念,从而自觉有效地指导检察工作实践。

1、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检察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它担负着通过法律监督来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实施,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法律监督活动得以顺利贯彻落实的重任。因此,检察人员必须要牢固地树立坚强的政治意识,增强接受党对检察工作领导的坚定性,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自觉地把检察工作置于党和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工

作大局中去正确定位。按照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去履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宏观框架内,去实现检察办案服务效应的最大化,社会负面效应的最小化,从而使检察工作与社会发展大局同频共振,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环境。

2、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建立法治社会,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法律至上的地位,崇尚对法律权威的敬重。检察机关履行保障法律正确统一实施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检察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必须确立惟法是从的真诚信念,养成只遵从法律的职业思维习惯,把法律作为评判一切个人、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行为的价值标准,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唯权重、不唯情扰、不唯利诱,树立以身护法,为法治献身的崇高精神,维护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

3、树立保障人权的理念。现代法律不仅是实现国家政治统治、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工具,同时也是公民防范司法擅断、保障个人权利的重要利器,更是实现社会正义目标的载体。社会主义司法活动的应然职能,就要求检察人员在执法活动中更新思维观念,转变过去单向、传统的专政和惩罚职能,对法律的认识要从绝对的工具主义向保护人权转变,彻底摒弃“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保护”倾向,牢固树立实体与程序并重的观念,把确保程序公正放在司法活动的突出位置。在发挥惩罚犯罪保护社会的固有职能的同时,强化保障职能,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体现人道,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同时表现人文关怀,切实保障人权,确保诉讼参与人应有的合法权益,并将其贯穿于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坚决杜绝超限办案、超期羁押、违法取证、刑讯逼供等严重违反诉讼程序和侵犯人权的现象,并要切实强化对其他司法机关违反诉讼程序现象的法律监督。

4、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的目标和要求,是司法文明的核心和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体现。这就要求检察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首先必须坚持以法律效果为基础,通过适用法律的公正,来体现主体保护上的平等,不因身份、地位、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经济主体的性质而发生适用法律的偏差或

偏袒,坚决抵制和克制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使法律适用符合民情民意,符合伦理之善,创造一种人人各得其所的正义。其次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效率是公正的保证,没有效率,公正就难以完全实现。如果司法效率低下,处理周期过长,公众完全有理由对其结果的公正性产生怀疑,社会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增强诉讼流程意识、诉讼时效意识、效率责任意识,严守办案时限,缩短办案周期,降低诉讼成本,减少当事人的诉累,提高办案效率,是司法公正及时得以实现的保证。再次坚持民主公开的原则,破除诉讼神秘主义,强化“监督者同样接受监督”的意识,进一步确立民主监督在检察工作中的地位,拓展检察诉讼公开的渠道,完善公开的内容,丰富公开的手段和形式,引入体外监督的机制,发挥外部监督和检察内部监督的互补作用,实现执法活动的阳光操作,最大限度地将检察权的行使置于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正执法和社会的认同度,提高执法的公信力。

5、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是检察机关的基本宗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就是要求检察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必须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始终贯穿于检察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把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自已工作的切入点,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摆正权利和权力的关系,消除特权思想,牢牢把握为“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个根本原则,树立正确的执法思想和良好的执法作风,真正带着对群众深厚感情执法,本着对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办案,以公正、严明、廉洁、优质、高效的执法行为,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使法的秩序、平等、正义的内在价值取向得以充分的实现,从而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惩治腐败、妥善处理群众诉求、保障社会安定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把“执法为民,服务发展”体现到全面的检察职能上来。

上一篇: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工作方案下一篇:农业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