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教育

2024-04-17

现代大学教育(共6篇)

篇1:现代大学教育

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作者:杜方波时间:2008-08-13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在解决高校的宏观布局和规模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调整内部管理体制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这些改革并没有真正破除体制性障碍,新的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随着近年来大学精英们要求重塑大学精神的呼声日趋高涨,现代大学理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大学教师和管理者所接受,这为新的大学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但是,高校要真正按照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办学,还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一、大学制度是实现大学理想的根本保证

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指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有大学。„„否则,社会所赖以取得新的发明和明智判断的涓细的智慧溪流将会干涸。”也就是说,大学自产生以来,其本质特征就是探索和创新知识,在知识探索和创新中不断接近于真理。而大学制度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保护大学的利益而保护人类的智慧和真理。因此,大学制度具有终极价值意义。中世纪的欧洲大学是近代意义上的大学的源头。中世纪以来,大学在形形色色的社会组织中之所以能不随社会变迁和政治更替而改变其宗旨并生存下来,其根本原因在于有以独立和自由精神为基础的大学制度作保障。为了防止政府、教会以及世俗力量干预大学事务、冲击学者独立地探求真理和管理大学事务,产生了大学自治制度;为了保证学者不受任何外在约束、自由地表达见解并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无限接近真理,产生了学术自由制度;为了保证学者地位平等和权力公允以及大学按照大多数学者的意志发展,产生了大学内部的民主管理和学者治校制度。虽然中世纪的大学制度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当今的大学制度有所差异,但它奠定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规定了大学制度的精神内核。正是以学术自由、学术机构自治以及机构内部的民主管理等为主要特点的、具有大学制度意义的制度体系的产生,才保证了大学这种学术机构的延续和发展。

二、大学制度创新是大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要不断主动调适自己,变革大学制度中不相适应的部分、创新大学制度的内容。这从大学制度变革与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

中世纪以后大学的发展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的巨大影响。人文主义者的价值观成为当时大学的主要价值追求。大学理念的变化引起大学制度的变化:一是更加强调大学的绝对自治。由于人文主义的理想与社会现实存在巨大差距,只有确保大学按照自身的价值观去运行,才能有效地维护人文主义理念,因此大学制度要确保大学的行为不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干预。二是寄宿制与导师制的建立构筑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天堂,使学者和学生不受干扰地学习人文思想。这种制度的变化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大学学习,带来了大学的第一次大发展。

18世纪至19世纪,德国的大学通过制度创新逐步成为世界大学的中心。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在洪堡的大学理念的影响下,将科学研究纳入大学的重要职能,产生了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制度,带来了大学制度的一系列变化。首先是研究机构的设立使大学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机构转变为传授知识与创造知识并重的机构。其次是教学自由与学习自由制度,既保证了教师的教学和学术研究

不受校内外各方面的干涉,又保证了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科目、任课教师以及转学。

第三是大学内部管理权更多地集中于基层学术单位,教授在领导研究所、接受资助、设置课程、组织考试等方面拥有较大的权力。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大学制度创新,带来了大学史上的又一次辉煌。大学职能的扩展促使大学由教学机构向教学研究机构转变、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使人才培养的方式和质量都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美国大学制度的创新,世界大学的中心逐步转移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在校长范·海斯的办学理念影响下,率先将社会服务纳入大学。社会力量的广泛介入和大学对社会的主动适应,带来了大学制度的一系列变革。首先是大学直接服务社会制度。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园区制度的实施,直接推动了以“硅谷”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制度,使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适合社会的需要。第二是研究生教育制度的诞生,使研究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才培养阶段从本科教育中分离出来,使得人才培养方式向更高层次扩展。第三是社会中介制度的建立,既缓解了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矛盾,又加强了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联络沟通,同时也保证了大学竞争的平等性。第四是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制度的诞生改变了大学的决策机制;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规范化提高了大学运转效率;原来只有教授参加的民主管理的方式改变为所有的权力主体都可以参加;大学的组织结构也由原来的校、系两个层次转变为校、院、系几个层次。美国大学制度的创新,使大学更能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大学在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己也发展壮大起来了。

透过大学制度发展演变的历史可以看到,大学制度对大学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促进和制约作用,每一次大学制度的重大变革都带来了大学职能的巨大调整、引起了大学自身的发展壮大。可见,制度的进步与创新是大学进步与创新的必要条件。

三、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大学制度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大学经过多年的积累、改革和完善,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制度建设和创新经验,是现代大学制度内容的主要来源。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的大学制度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以实用主义为指导在广泛的竞争机制上建立起来的美国大学制度,以“自治、竞争与对社会需要迅速反应”为突出特点,规定了较为广泛的大学自治权、较为完备的大学竞争制度、具有高度适应性和民主性的大学内部管理制度。德国大学制度以“给予学者充分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权利,为学者提供‘闲逸而好奇’的学术环境”而著称,体现出政府对大学直接控制、大学与社会关系疏离、大学内部管理松散等特点;但近几年则显示出扩大大学自主权、减少政府干预、增强大学与社会联系的发展趋势。英国大学制度体系比较完备,具有大学自治程度高、传统与现代结合较好、内部管理完善等特点。目前,提升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已成为英国大学制度改革的重点。日本大学制度产生历史较短,具有明显的集权化管理和计划运行的特点;当前,要求改革大学制度、减少政府干预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英、德、日四个国家的大学制度分别代表了世界发达国家大学制度的不同模式。尽管模式不同,但具有一些共同点:一是大学自治与政府管理有机结合。大学拥有法律赋予的自治权,政府对大学主要起宏观调控和资源支持作用,而中介制度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大学与政府的矛盾、促使大学自治与政府管理有机结合。二是学术自由是当然的事情,任何对学术的干预都被视为是愚蠢的行为。三是大学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更大程度上是以市场机制为纽带,大学以竞争方式获得社会资源,并成为多元市场主体的重要一员。四是大学系统特色鲜明、充满活力。

国立大学、地方大学和社区学院责任清晰、各具特色、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则是各分秋色,大学之间的竞争激烈而有序。五是大学内部管理在强调民主化的同时更加注重效率。大学决策民主化程度较高,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协调;内部资源配置开始采用市场机制,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六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办学的各个环节,师生权利得到保障,大学管理制度越来越人性化。发达国家的大学制度,代表着当今世界大学制度的先进水平和发展趋势,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无疑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四、我国大学制度的创新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拨乱反正、恢复重建、结构调整、扩大规模和加快发展的过程。高等教育要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借鉴发达国家的大学制度建设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笔者认为构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建立“若即若离”的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首先,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是大学与政府之间“离”的根据。政府对大学的主要职责是:实施宏观布局与结构调整、制订大学竞争发展规则、提供物质支持和政策服务、运用市场机制在大学之间配置教育资源等。政府过多过细干预的结果是大学偏离大学规律,因此必须切实落实大学的自主权,用法律的形式有效规范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其次,大学公共服务性作用的彰显和政府对大学的有效支持,是大学与政府之间“即”的根据。“高等教育越卷入社会的事务中就越有必要用政治的观点来看待。就像战争的意义太重大,不能完全交给将军们决定一样,高等教育也相当重要,不能完全留给教授们决定。”政府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大学的举办者,宏观调控是知识社会的需要。因此,平衡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保持既不过度干预又要有效支持的“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首要责任。

2、建立紧密联系的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在现代信息社会,大学与社会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是一种必然。一方面,大学是主要的“知识源”。社会对大学的需要从来没有像知识社会这么迫切,离开大学对知识的传播和创造,社会便不能进步,即使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小技术也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大学或大学培养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需要从社会中汲取能量来发展,离开社会的支持,大学难以为继。因为社会需要是知识的源头,大学是知识的加工厂,知识的商品化既是大学对社会的贡献也是大学谋生的手段。即使主要依靠政府拨款的公立大学,脱离社会的结果也只能是发展动力的丧失。因此,在现代知识社会,大学要么融人社会、要么自取消亡。大学与社会这种紧密关系的调整与维护,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又一重要内容。

3、建立既竞争又合作的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关系。

首先,社会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承担起如此繁杂的社会责任。追求办学特色是大学生命力的突出表现,现代大学制度必须保证大学的多样性和特色性。其次,大学竞争是大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使整个大学系统充满活力的必然选择,竞争的游戏规则是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再次,现代科学知识在向深度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综合化,许多重大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多学科的联合攻关才能解决,不是一所大学所能完成的。因此,大学合作是现代知识社

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大学制度必须为这种合作提供制度保证。

4、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相对于企业管理已有成熟的制度体系来讲,我国大学内部管理制度还处于探索之中:“激励一所大学是困难的”,其原因是现代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多元化巨型大学”,包括“多元的机构,若干个目标,若干个权力中心,为若干个顾客服务”。因此,合理调整内部结构、制订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效率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内容。从大学管理的历史来看,内部管理的民主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和管理的人性化是大学内部管理的重要规律。

总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在保障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前提下,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调节、大学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大学内部实行民主管理。笔者相信,通过社会、高校、政府各方的努力,我国高校一定能建立起既符合世界大学发展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既体现传统大学精神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能有效激励大学又能有效规范大学的一整套制度体系。

谈松华解读“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内涵

ZCOM杂志门户 2010-03-02 14:03:35 作者: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纲要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战略专题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回答记者提问。张珏瑛 摄

中国教育新闻网3月2日讯 今天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研制工作的有关专家和司局负责同志解读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发会上,人民日报记者问道:在这次规划纲要当中提出了十个改革试点,其中之一是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具体内容是哪些?以及目前困扰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利的难点主要在哪里?

谈松华说,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有三个层面的问题要处理好:

一是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因为现代大学制度是建立在依法确定政府和大学关系这个前提之下,所以纲要提出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这样一个原则,也是在这个原则下来确保大学办学自主权。这个原则的含义就是,政府和大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机构,大学不是行政机构,所以大学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它具有办学的自主性。管和办分开也是这个意思,政府是负责宏观管理,办学的权利是属于大学。

二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在纲要中提到有几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要制定大学章程,大学内部治理也要按照章程来实行治理,从这个意思来讲也可以说是依法治校,也就意味着今后我们的大学都要制定章程,来确定内部治理结构。我们的大学的领导体制是实行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又强调了教授治学,营造学术自由的氛围。大学治理中有一个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的关系,那就要在学术领域要充分尊重教授在治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

三是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因为大学自主办学是需要有社会参与和社会监督的,因此要建立社会参与、社会合作制度。纲要提出了可以探索建立董事会或者理事会的制度,同时还强调了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办学,也提出了大学要向社会公开信息,要实行年报制度,让社会对大学有知情权。也可以说,现代大学制度最终是要建立一种大学自我发展又自我约束的制度。

篇2:现代大学教育

提前考试大作业

学习中心:崇安职校

课程名称:远程教育导论

题目:

一、述教育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二、学生就所在地区的网络教育开展情况、学生选择网络教育以及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的实际,畅谈自己的体会与想法。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批次、层次:专升本

学生姓名:

学号 身份证号码:

提交时间:年月号 论述教育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由传统的模式转变为通

过现代化科技将教室传播到校外的模式。已经成为大多数院校的主要发展的教育途径,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那么,如何可以利用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于一身的现代教育技术来优化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如何利用它那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

一、创造更佳的教学环境

利用电脑及各种现代化设备把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化抽象的文字变为真实的图像创设出最佳的教学环境,可以直观的触发我们的联想与想象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对课程深层的理解与感悟。同时老师讲电脑代替了传统的黑板教学,使同学们在干净不受粉笔灰污染的环境中专心上课用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上课了。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有了很好的保障,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且通过PPT程序将教学重点提前一一列明,不易遗漏教学重点,同学也不会因为看不明白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内容而苦恼,使老师和同学都能轻松上好每一堂课。

二、知识要点清晰易掌握

通过现代化的电脑软件制作教案,就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对于课堂教学中重点环节的处理可谓形式各异,其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它独特的直观、直截、直露的优点,往往能立竿见影地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尤其是它能动静结合,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可感可视之物,所以老师在讲解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要点时,可以通过图例或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举一反三,使同学们更深刻、更透彻的了解知识点,其示范性往往能使同学在学习中茅塞顿开。

三、提供上课教学效率

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同时为老师也提供了更便捷的教学工具省去了上课时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教学要点的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教授更多的知识,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对于同学来说可以更清晰、更多的了解学习要点。

四、丰富教育资源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重新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打破课堂与课外的界限,传统文选型的结构体系始终无多大变化,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改革课程结构,丰富教学资源提供了契机老师可以对原有的教材资源加以补充、丰富发挥其特长尽可能的优化学习要点。

五、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区别

传统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现代化的差别很明显,老师们之前都做了很好的备课,教师教得也很辛苦,可是短短40多分钟,不仅仅讲不了多少内容,而且一味的在黑板上进行教学,很是枯燥但是简单的计算机技术的加入,就使课堂的教育有了不一样的效果,最简单的例子,学科教学与幻灯片的结合,不仅仅是教育方式变得新颖,而且完成了原来至少要2节课完成的学习任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其实计算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

我目前就读于江南大学的网络学院,继续我的学习生涯可以说计算机技术与教育的相结合创造出的远程教育方式,对于像我这样利用工作业余时间学习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接受继续教育的好途径,曾经只是想象一下,并不指望能够实现,不过时代的发展总是出乎我们的意料没想到现在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学习了。远程教育以建立校园计算机网络为寄出,利用综合教育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辅助学习、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建立全新的面向信息时代的新教育方式在减轻老师负担的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容量。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和使用我已经慢慢接龄群体的学生必须在熟悉电脑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同时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老师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我们学习进一步调动了我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时间比较自由只要将课件下载下来就可以随时进行学习。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几个月的学习,六、教育技术在远程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教育技术在远程教育开发中的应用是指教育学院及其学院教师与其他教学辅导和技术人员用来设计、开发和发送远程教育课程的各类教育技术。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各学科教学人员的技术培训,教育技术的掌握应用,要求广大教员在学科的教学中熟练掌握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手段并把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广泛应用在学科的教育技术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远程教育技术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教学设计专业人员使用技能运用专业的理论方法和知识技能完成远程教育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发送任务。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的普及,积极探索远程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课程的整合。远程教育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将远程教育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将远程教育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领域:如班级授课、小组学习、自主学习,成为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的手段。目前我们的教育学院,教师,教学辅导,教学技术人员结合当前教育模式要考虑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充分利用学校为实现远程教育作出巨大投入而建设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是如何尽可能多地将远程教育提供的优势资源引入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

三、教育技术

七、教育技术在远程教育学习服务支持中的应用 这是指教育院校及其教师与其他教学辅导和咨询人员用来同远程学习者进行双向通信交流、为学生提供各类学习支持服务的教育技术。它的实质是构建适合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所需的最优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利用教学资源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助学和同学协作学习为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双向通信技术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开创一种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和师生讨论、小组协作学习的新局面,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八、教育技术在远程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远程教育管理主要是指远程教育院校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及其他各方面的管理。就教学管理而言,远程教育是一种大规模的工业化形态的教育方式,是指针对学生的学习,系统提供以课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包括课程设置、资源分配,再到每门课程多种多媒体学习材料的设计、开发和发送;学生管理包括对学生学籍的注册和管理审批招生和档案管理、学习账号管理、学分制管理、班级管理、学习过程监督和评估管理等;除此,还包括教师管理、网站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安全与监控管理等等,所有这些都有大量的组织和管理任务,只有借助包括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在内的综合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和及时反馈,从而达到高效的综合管理目标。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因为它们都是运用技术手段来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所以两者又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教育技术对远程教育起着非常积极的支持作用;远程教育,尤其是现代远程教育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适应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去进行教学改革;现代教育技术为现代远程教育奠定了技术基础,使之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现代远程教育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撑,它们的协作发展,实现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新思想,实现了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继续教育的全民族化,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

信息时代的教育面临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教育所能提供的学习机会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研究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标准和分析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然后找出社会所需与教育现有实际能力的差距运用教育技术提供的方法系统地规划教育发展的方向。可见教育技术在教育现代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育技术对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分析研究是从现代教育理论出发利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与系统科学方法也是在现代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念、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对整个教育系统各个环节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为教育技术的应用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和管理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它在教育上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关键是自身的优化。因为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所提供的设备、技术、多媒体教材、人员培训、理论与教学方法及管理服务要科学、规范和符合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这就说明教育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波及教育的各个层次包括教育的规划、学习过程的设计、课程的开发、学习资源的利用、管理和教学评价等。可见教育技术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重要桥梁。

学生就所在地区的网络教育开展情况、学生选择网络教育以及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的实际,畅谈自己的体会与想法

10年我大专毕业从江北小城泰州来到无锡新区工作,新区的工业很发达,但是竞争更加的残酷激烈,有学历没资历不行,有资历没学历更不行,这样的状况往往会使我们错失太多的大好机会。特别是工作两年多后对此事有太多感触,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只有不停地学习进步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去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因为平时工作繁忙闲暇的时光甚少,很难再像大学时那样天天去课堂上课,看到同事们很多报读网络教育,我便去无锡网络教育名声最好的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咨询了一下,让我很惊喜,它不仅解决了时间与空间上矛盾,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我们可以在休息的时候去上课,也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真正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而且我们可以更好的把学习实践相结合。在众多开展网络教育的院校中我之所以选择江南大学网络教育,是因为他是全国最早开展网络教育的院校之一,以江南大学为依托,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办学条件,在本地区知名度最高,实力最强。

网络教育的好处在于它不仅可以把老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我们有时间、有精力真正用心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自身水平。通过学校的系统培训后,在我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让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视野逐渐开阔,技能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同时使得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成为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最佳途径。信息技术的使用符合了中学教学过程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实现信息化教学、媒体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使教学方式方法更精益求精,丰富多彩,声色具备。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通过利用无锡企业密集的优势,通过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达到互利共赢,企业为江南大学网络教育提供生源,给本企业员工提供相应的费用补贴和相关奖励政策,提高企业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同样江南大学网络教育通过对企业员工的系统教育,不断的为企业培养出更有知识更高层次的人才,促使企业不断的向前发展,获取更高的效益。企业员工通过在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学习深造,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自身更具竞争力和前进空间。

篇3:现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但是,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各种文化思潮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有些大学生理想信念也呈现出偏向性特征。其主要表现有:一是“物本信仰”倾向。“物本信仰”就是崇尚和追求物质为根本, 以追求金钱为目的;其人格特征是功利、享乐性的。“物本信仰”的实质是人的物质化, 是人的内在精神的缺失与主体性消解。二是“器本信仰”倾向。“器本信仰”就是崇尚技术和手段, 以拥有业务、智能、专长为根本目的;人格特征显示为功用、表现得狭隘。“器本信仰”的实质, 是人的工具化, 在社会信息化条件下, 表现为人的数字化、形式化, 人内在的人文精神、价值目标的缺失, 导致技术性思维强化, 精神动力不足, 社会责任感不强。

二、理想信念偏差的原因探究

(一) 社会因素

第一, 市场体制与竞争压力的因素。市场体制的竞争性与激励性, 社会主体与个体之间的直接比较, 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激烈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人们为了适应这种竞争, 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数字工程, 轻战略工程、灵魂工程。这一重一轻的价值取向, 使物质的、科技的因素具有价值优位;而思想、道德、政治等因素容易忽视而陷于物本倾向。这种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人文的价值取向, 往往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形成产生直接影响。

第二, 流动强化与风险压力因素。社会各个方面流动易变虽然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机遇, 但风险也不期而至。如果遇到一些非自己所能控制的因素, 就容易使一些学生形成即时性思维, 即“当下即是”。这种即时性思维, 只认定社会偶然性、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 不愿去探索必然性与规律性, 因而也会对揭示社会与人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理论产生排斥, 使具有理性特征的理想信念难以形成。

(二) 大学生自身原因

第一, 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中, 独立性、自主性逐步增强, 越来越多的学生自身修养, 自主选择自己的发展目标和确立理想信念。但青年学生缺乏生活经验, 三观正处在形成、稳定的过程中, 因而在形成价值目标时, 或过分相信自己在特定情况下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而拒绝思想政治教育, 或过分依赖环境而缺乏价值观确立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前者是对特定环境因素、理论知识不经自己全面、深刻思考的一种依赖, 后者是对变化了的环境依赖, 诸如盲目相信某种片面、错误的思想观点, 盲目追逐所谓时尚的社会思潮, 盲目崇拜某些明星人物等。

第二, 曲折性与反复性较大。处于青年早、中期的大学生, 社会生活经历、思维方式相对单一, 敏感但缺乏深度, 有激情但难以持久。当今社会不确定因素、偶发性因素日益增多, 使许多学生产生迷惘困惑和发展焦虑。这正是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尚未完全形成、价值判断标准尚未完全确立的主观表达。在这种状况下, 自主比较和选择往往犹豫不决、变动不居, 表现为反复性、曲折性。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一)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视野开阔, 见多识广, 形成了在比较中认识自己、判断得失、形成观念、选择行为的特点。理想信念的确定不能只依赖外部的灌输, 更要重视自主内化的过程。学校德育只是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外部条件之一, 主要要靠学生自主确立。所以在德育过程中, 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特有特点, 给予积极引导, 不能急功近利。大学生由于理想信念尚未形成或稳定, 他们在比较选择中会出现不知所向、不知所选的苦难, 或以不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行不合理、不规范选择, 因而要针对偏差, 通过综合性教育、比较性教育、引导学生有主体意识, 不产生依赖心理或者逆反心理, 在比较中学会选择。同时让学生感觉到学校德育不是一种灌输课, 而是为自己解决疑惑、排除困扰的指导课。

(二) 理想信念教育体现层次性。

理想信念教育体现层次性, 必须做到三个“贴近”, 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从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心、关怀入手,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寓教于服务中, 针对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问题, 找准症结, 真正把道理讲清楚, 把是非搞明白。重视青年的实际体验和情感教育, 以情感人, 以情育人。把解决理想信念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又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实际相脱节的弊病, 能够大大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 一定要进一步重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 进一步重视信仰教育规律, 进一步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 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真正使当代大学生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世界和平, 并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命运。在此基础上, 把深厚的情感进一步上升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信、挚爱和执着追求。这是理想信念教育的一般规律, 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方法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 , 人民出版社, 1979年。

篇4:通识教育与现代大学

关键词:大学理念;通识教育;人文教育;体系

一、通识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的位置

几年前,北京大学的教育改革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讨论。在关注这一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通识教育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语汇,甚至有的论者直接就通过通识教育的讨论来揭示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这一状况似乎表明,通识教育对于树立大学的理念和精神具有根本性意义。

通识教育是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的优秀成果,并以人文教育为主体内容的进行健全人性养成的根基式教育。关于人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哲学家张汝伦认为:“人文教育是通过文史哲的学习,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学生有独立的人格意志,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 [1] 可见,以人文教育为主体内容的通识教育的指向,是人的全面、和谐的健全发展。

中国大学在实践通识教育方面是走过弯路的。以清华大学为例,冯友兰在回忆清华大学往事时曾说:当时教授会经常讨论而始终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大学是培养通才还是培养专才;这个分歧如果用比较尖锐的说法来表述,就是大学是应该培养“人”,还是制造“机器”。解决这一分歧的是1952年全国范围的院系调整运动。当时政府只从经济建设的短期需要出发,滋生了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大批工科专业技术人员,而与实用技能训练无关的重要系科特别是人文学科则被取消,由此摒弃了本科的通识教育,造成了人文精神的流失。

其实,清华大学原是一所有着浓厚人文底蕴、文理工结合的一流综合性大学,上个世纪初在人文与科学方面群英荟萃,璀璨一时。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是十分重视通识教育的教育思想家。他在著名的《大学一解》一文中提出,大学教育“应在通而不在专”,“应以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为什么?“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 [2] 什么样的教育才可以称为通识教育?他这样阐释:“今日而言学问,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部门;曰通识者,亦曰学子对此三大部门,均有相当准备而已,分而言之,则对每门有充分之了解,合而言之,则于三者之间,能识会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之多,历史之久,文教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因缘与依倚之理,此则所谓通也。” [3] 梅贻琦对人才培养模式有系统、全面的思考:“难之者曰,大学而不重专门,则事业人才将焉出?曰,此未作通盘观察之论也,大学虽重要,究不为教育之全部,造就通才虽为大学应有之任务,而造就专才则固别有机构在。一曰大学之研究院……二曰高级之专门学校……三曰社会本身之训练。” [4]

说了中国之典型代表,再看国外之杰出人物。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认为耶鲁大学的特色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在美国最出色的研究型大学中,耶鲁特别重视本科生的教育。其次,在研究生院、专业学院以及耶鲁学院,我们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 [5] 对耶鲁大学的本科教育,莱文校长作了这样的定位:“本科生经历的核心是通识教育,它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6] 在耶鲁大学丰富的通识教育中,对艺术的欣赏、对文学的品读、对历史的辩识、对哲学的思考、树立科学精神,这些都是本科生需要培养的素养。

爱因斯坦并不是单纯的物理学家,而有着良好的人文修养。科学与人文是承载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科学在运用中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掌控,就会发生倾斜,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爱因斯坦就进行过尖锐的批判。他说:“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以及同它有关的选择理论,被很多人引证来作为鼓励竞争精神的根据。有些人还以这样的方法试图伪科学地证明个人竞争这种破坏性经济斗争的必然性。但这是错误的,因为人在生存竞争中的力量全在于他是一个过着社会生活的动物。”[7]

爱因斯坦也主张“通才”教育:“我也要反对认为学校必须直接教授那些在以后生活中要直接用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种观点。生活所要求的东西太多种多样了,不大可能允许学校采取这样的专门训练。除开这一点,我还认为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 [8]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悠久,1973年实施的“核心课程”通识教育体系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的借鉴、参考模式。而从2003年起,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开始深入检讨其本科课程计划体系,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委员会于当年11月份发表的检讨报告重申通识教育理念对于本科教育意义重大。通识教育改革亦由这一理念出发,改革重点是要令学生掌握更多选课自主权,使他们可以按各自兴趣发展,同时保证学生能够广泛吸收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知识。 [9]

我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因应大学教育进步的需要,通识教育一定会在本科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通识教育的当下意义

1. 消解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

教育是一个连贯、接续的过程。在当下中国,一个十八岁左右的青年进入大学学习,其大学教育的基础是由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所打造的。虽然政府已经提出施行素质教育等教育国策,但是,在教育的现场,很多教师和家长不仅依然而且变本加厉地奉行应试教育。一个孩子,一个生气勃勃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本来是为了享受自由、快乐的生命,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的,但是,孩子的生命的蓝天,却竟然被几本教科书给遮黑了。不是为了“存在”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习而“活着”;不是“我要学”(像77届的大学生那样)而是“要我学”;不是为了给生命带来精神的扩充和快乐,而是将生命变成了单纯学习的机器,——这就是应试教育下的“学习”的本质。

如果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学习状态低迷是一个事实,我认为,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应试教育扼杀了学习的兴趣、乐趣,造成了自我的迷失。要改变这一状况,加强通识教育力度,提高通识教育水平是治本之策之一。因为通过通识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省思人生,寻找积极的自我,思考生活的意义,激发学习的动力(不是为文凭学习,而是为发现自我、确立自我、完善自我而学习)。

2. 通识教育是大众教育的必行之事

当前,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教育”层面。当大学本科教育成为大众教育之时,通识、通才教育更是必行之事,当务之急。社会需求越来越多元,学业与就业不能完全对接是不可避免的状况,所以,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有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愿意学习、会学习、能终身学习的人才,才是以不变应万变,从而立于不败之地的方略。

3. 以通识教育培养信息时代的应对能力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并且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面对扑面而来的大量甚至过剩的信息,人如何成为驾驭信息的弄潮儿,而不被信息所淹没,这是信息时代给教育提出的新的课题和任务。有人提出大学要进行信息教育。所谓信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

我认为获得甄别、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主要依靠的不是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整体性思想和创新性方法,而在培养整体性思想和创新性方法方面,通识教育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对建立通识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

1. 应该把通识教育当作教育教学的一个体系来认识

众所周知,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领域。但是,将上述三个领域里的一些课程组合在一起,未必就称得上形成了通识教育的体系。通识教育,不是这三个领域里的课程的单摆浮搁的随意拼凑和组合,而是具有结构功能的一个教育教学体系。

我认为,要想使通识教育教学具有体系性,至少需要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第一,对人类建设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过程和走向,以及其中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成果有基本的学术把握。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重视有效地消弭以往实践过程中发生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分裂,尽力融合这两种文化。提倡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但是要反对唯科学主义;提倡人文精神,但是要反对反科学主义。

第二,通识教育的目标和指向,是人的全面、和谐的健全发展,因此,建构通识教育教学体系,必须了解年轻学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成长、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研究一个健全的社会人的精神结构的构成要素,并以相关的课程进行应对。比如,自我同一性问题,人与科学、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艺术与人的发展问题,人生价值问题等等,都是通识教育必须给予关注的。

第三,培养具有通才资质的教师。通识教育教学的体系性,不仅表现在整体课程具有结构功能,而且还要求不同课程之间的会通和联系。也就是说,理想的通识课程的教师,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中,除了是其中一个领域里的专家之外,还应该对另两个领域的相关知识有相当的了解,以使课程具有跨学科性和整体联系性。打造高水平的通识教育,应该致力于发现和培养这种具有通才资质的教师。

2. 通识课不是降格以求的专业课

通识课程应该有自己的独到的课程标准。比如,课程内容具有广博性和融通性,能够以简驭繁,深入浅出;课程重在启发思想、掌握方法,而非传授知识细节和技术技巧;理解课程内容不需要学生特别拥有特殊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难易程度等同其他相同学分的大学课程;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欲,养成自学的能力;能够养成分析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意识;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程能够启发学生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上述内容是否可以成为通识课程的一部分标准呢?

总之,通识课程不是降格以求的专业课,它对教师和教学有不同于专业课的要求。

3. 建设通识教育体系,需要进行科学的组织和规划

由于通识教育内容涉及的领域、学科之广泛,通识教育目标指向之高远,决定了其建设过程不能离开科学的组织和规划。

建立通识教育体系,需要学校对通识教育进行整体性规划、建设,而完成这一体系建设,需要规划、组织者和教师之间,实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良好互动。

既然是组织和规划,就需要进行制度建设,比如,制定通识教育的指导思想、教学原则、课程标准;比如建立课程招标和审批制度等等。

另外,学校在定岗定编、教学工作量的考核和升职、评优等方面,不仅将通识教学纳入估定、评价系统,而且给予特殊的奖励、激励政策,也是组织、规划中的有力措施,会十分有效地推动高水平通识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汝伦. 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A] . 见:季桂宝编. 思想的声音——文汇每周讲演精粹[C].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2] [3] [4] 梅贻琦. 大学一解[A]. 见:刘琅,桂苓主编. 大学的精神[C].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

[5] [6]理查德·莱文著. 大学的工作[A]. 转引自:张向晨. 耶鲁之为耶鲁:通识教育的作用[J]. 载:大学通识报,2006年5月创刊号。

[7][8]转引自智效民. 清华大学与通才教育[A]. 见:刘琅,桂苓主编. 大学的精神[C].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

篇5: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本、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

四、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第十七条 在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下,成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领导小组,负责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工作。答辩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6月和12月,具体时间学院另行通知。

第十八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采取指定答辩、抽查答辩和观摩答辩三种形式。

(1)指定答辩是指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为优秀的学生,必须全部参加答辩;

(2)抽查答辩是指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为及格以上(含及格,不含优秀)的学生,由网络学院负责抽选10%的学生参加答辩,被抽查到的学生由校外学习中心负责组织在当地或学院指定地点进行答辩;

(3)观摩答辩是指对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为优秀的学生,学院不定期采取抽查和学生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到指定地点进行的观摩答辩,参加观摩答辩的学生,不参加指定答辩。

第十九条校外学习中心根据本学习中心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数量和专业分布情况,按学科大类组成答辩委员会,下设专业答辩小组。每一答辩小组,包括答辩组长和成员,人数不得少于3人。答辩小组成员原则上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含副教授)的教师担任。答辩学生的指导教师不得作为该学生的答辩小组成员。

第二十条被确定为参加指定、抽查答辩的学生,必须在答辩前15天将毕业论文(设计)交校外学习中心,由学习中心转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成员应在答辩前仔细审阅毕业论文(设计)、拟出问题,而后参加答辩工作。网络教育学院届时将派出巡查人员监督答辩过程。

第二十一条每位学生答辩时间约为20~25分钟,基本答辩程序为:

(1)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开始并宣布答辩委员会成员;

(2)答辩学生首先应对自己所做的毕业论文(设计)的任务、目的、意义,论文的基本框架、内容及主要成果、结论以及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等进行陈述。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3)答辩委员会向答辩学生提出问题,提问和回答时间约10分钟。问题内容为选题的关键性问题,以及与论文(设计)选题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写作思路和写作内容等方面的问题。答辩人须认真回答提出的问题。

(4)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结束,由答辩委员就答辩情况交换意见,根据《毕业论文

(设计)成绩评定标准》给出答辩成绩,最终形成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书面决议,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评定表》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

第二十二条被确定为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学生,必须按时参加答辩,无故不参加答辩者论文(设计)成绩按不及格处理;因故不参加答辩者,毕业论文(设计)成绩降一级处理。

五、成绩评定

第二十四条 学院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审,给出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参加答辩的学生,该成绩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成绩。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学生由毕业论文答辩评委会根据该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原评定成绩和答辩情况给出答辩成绩,答辩成绩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成绩。(成绩评定标准见《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标准》)。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参考标准

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参考标准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主要是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真实质量和综合成绩进行审核,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综合评定,并给出终评成绩。

1.优秀(90~100分):学生对自己所做毕业论文(设计)的任务、目的、意义、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成果、结论以及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等陈述非常清楚;陈述时思路清晰、简明扼要、语言流畅、条理分明、态度认真;回答问题时思路敏捷、言简意赅、回答准确;毕业论文(设计)复评成绩在良好(含良好)以上。

2.良好(80~89分):学生对自己所做的毕业论文(设计)的任务、目的、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成果、结论以及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等陈述很清楚;陈述时思路清晰、简明扼要、语言比较流畅、条理比较分明、态度认真;回答问题时思路敏捷、言简意赅、回答正确;毕业论文(设计)复评成绩在中等(含中等)以上。

3.中等(70~79分):学生对自己所做的毕业论文(设计)的任务、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成果、结论以及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等陈述的比较清楚;陈述时思路基本清晰、语言比较流畅、条理基本分明、态度认真;回答问题基本正确;毕业论文(设计)复评成绩在及格(含及格)以上。

4.及格(60~69分):学生对自己所做的毕业论文(设计)的任务、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成果、结论等陈述的基本清楚;陈述时思路基本清晰、语言基本流畅、态度认真;问题回答基本正确;没有大的原则错误。

篇6:关于现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探讨

摘要: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是人际交往的行为秩序。我认为在高等院校鼓励大学生以身作则,学好、用好礼仪,推动大学生成为健康礼仪的表率很有必要。从加强高校教师礼仪修养,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榜样,开设礼仪课程,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探讨

礼仪,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一般而言,与“礼”相关的词最常见的有三个,即礼仪、礼节、礼貌。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被视为一体,混合使用。但严格说,三者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礼貌,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礼节,指人们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礼节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换言之,礼仪在层次上要高于礼貌、礼节,其内涵更深、更广。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文明程度越高,礼仪的运用和要求就越高,礼仪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作为现代大学生,首先必须明确,礼是道德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道德是做人根本,它反映了礼的高境界追求。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荀子就说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说

一个人学习了礼并按照它的要求去做,就具备了最高道德。可见,礼对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何等重要。如何使大学生懂礼知礼,提高其道德修养呢?笔者认为,只有让大学生重视道德是做人之本,知道礼是道德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倡导学好、用好文明健康的礼仪风范,才能将之固化成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首先,礼仪属于道德范畴,是对伦理学研究成果的具体运用,它反映了社会的道德关系,体现着社会的道德标准。例如我们去看望一位老人,应该穿着得体,带点礼物,用尊敬的语言问候老人。我们把穿着得体、尊敬老人、问候语言固化成为良好习惯,得到社会认可推广,就会变成一种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不可能很快认识到对方的道德品质如何,因为道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人际交往最先感受到的是对方的礼貌与礼节,当我们运用的是规范的、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礼仪行为时,人与人之间就建立了相互交往的良好基础。可见礼仪是道德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道德体现了礼的精华、礼的内涵;

再者,礼仪教育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其根本目的是教育、引导公民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相应的礼仪规则。在现代社会礼仪的温馨和柔性可以弥补法律的刚性和无情,彰显人性关怀,只有把法律的“禁恶”、“他律”与礼仪的“倡善”、“自律”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人身心和谐,乐于为善,既富于情感,更富于理智,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为人处世的本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在高等院校鼓励大学生以身作则

学好、用好礼仪,推动大学生成为健康礼仪风范的表率是很有必要的。

二、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加强高校教师礼仪修养,为学生提供直观榜样。

教师对学生心灵及人格的塑造,是其他社会成员所无法比拟的。教师符合礼仪要求的行为举止,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教育着每一个学生。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作用“首先是教师品格的熏陶,行为的教育,然后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礼仪恰恰是教师把这种“首先”和“然后”连接在一起的桥梁和纽带。任何时候教师都应按照礼仪的规范和标准行事,把礼仪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作为教师塑造自我形象的目标,在一言一行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礼仪示范榜样。

(二)开设礼仪课程,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讲授礼仪课程,也不能用同一种模式来教授不同内容,教师要根据礼仪课程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质,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我们就其中的两种方法加以说明:

1.案例分析法针对礼仪教学的特点,应增加案例教学的比例。案例来源非常广泛,可以是各种礼仪教学影响资料,也可以是生活实践,还可以从学生喜爱的明星或影视剧中选取。如现在很多学生喜欢“韩剧”,“韩剧”自始至终贯穿了人类的普遍情感和人性的温暖关怀,体现了儒家文化传统,教师可顺势引入家庭和工作中人际协作意识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同时教育学生讲文明礼貌、懂尊老爱幼、诚实守

信。

上一篇:年度先进集体申报材料下一篇:第三套通用技术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