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有关的成语与诗句

2024-04-19

和马有关的成语与诗句(共9篇)

篇1:和马有关的成语与诗句

咏马

杨师道

玉鞍金络过丹墀,骨相峥嵘毛亦奇。

世上殊多千里马,老肥御苑未曾驰。

羸疲岂任盐车重,伯乐见之不胜嗟。

此马若遂千里志,追风犹可到天涯。

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天马歌》

汉武帝刘彻

太一贡兮天马下,霑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杨师道 玉鞍金络过丹墀,骨相峥嵘毛亦奇。

世上殊多千里马,老肥御苑未曾驰。

羸疲岂任盐车重,伯乐见之不胜嗟。

此马若遂千里志,追风犹可到天涯。

《天马歌》

汉武帝刘彻

太一贡兮天马下,霑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李颀 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葡萄入汉家。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的成语

马不停蹄 马齿徒增 马到成功 马耳东风 马工枚速 马牛襟裾 马首是瞻 马放南山 马角乌头 马毛猬磔

马前泼水 马首欲东 马瘦毛长 马咽车阗 马空冀北 一马平川 驷马高车 走马观花 快马加鞭 老马识途

驽马恋栈 万马奔腾 一马当先 倚马可待 汗马功劳 把马轻裘 驽马铅刀 鞍马劳顿 走马上任 天马行空

戎马倥偬 万马齐喑 铁马金戈 匹马只轮 盘马弯弓 率马以骥 人仰马翻 兵强马壮 蛛丝马迹 车水马龙

牛头马面 墙头马上 鞍前马后 人困马乏 车辙马迹 兵荒马乱 牛高马大 心猿意马 青梅竹马 指鹿为马

盲人瞎马 招兵买马 悬崖勒马 塞翁失马 香车宝马 伯乐相马 千军万马 厉兵秣马 非驴非马 单枪匹马

森牛流马 声色犬马 乌焉成马 脱缰之马 毁车杀马 呼牛作马 骑马找马

篇2:和马有关的成语与诗句

1、指鹿作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同“指鹿为马”。

2、万马齐喑: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

3、乌白马角: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4、阵马风樯: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5、心猿意马: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6、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7、跃马弯弓: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8、玉堂金马:玉堂:汉代殿名;金马:汉代宫门名,也称“金门”。旧时比喻才学优异而富贵显达。

9、信马由缰: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

10、土牛木马: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11、獐麇马鹿:比喻举动匆忙慌乱的人。

12、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13、倚马七纸:比喻文章写得快。

14、悬崖勒马: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使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15、走马到任:指新委官员急速到任。后亦泛指接任新职。同“走马上任”。

16、意马心猿: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17、竹马之友: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18、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19、跃马扬鞭:跳上马背,扬起鞭子。形容勇往直前。

20、饮马长江: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谓渡江南下进行征伐。

21、走马章台:章台:汉长安章台下街名,旧为妓院的代称。原指骑马经过章台。后指涉足妓间。

22、香车宝马: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23、下马冯妇:以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

24、洗兵牧马:洗擦兵器,喂养战马。指做好作战准备。

25、饮马投钱:比喻为人廉洁,不损公肥私。

26、脱缰之马:比喻没有了约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27、五马分尸: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28、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战争。

29、竹马之交: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30、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31、铁马金戈: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②谓战事,兵事。

32、枕戈汗马: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

33、燕昭好马:燕昭王喜爱骏马。后作求贤之典。

34、天马行空: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35、走马看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36、一马一鞍:比喻一夫一妻,白头偕老。

37、衣马轻肥:穿着轻暖的皮袍,坐着由肥马驾的车。形容生活的豪华。

38、天粟马角:天雨粟,马生角。谓不可能实现的事。

39、倚马千言:倚马:靠着战马。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千言立就。形容才思敏捷。

40、一马平川: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广阔的平原。

41、走马上任: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42、选兵秣马:选好兵器喂饱战马。指作好战前准备。

43、问羊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44、蛛丝马迹: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45、铜围铁马:比喻坚固的阵势。

46、以鹿为马: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

47、招兵买马: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48、鲜车怒马:怒:气势强盛。崭新的车,肥壮的马。形容服用讲究,生活豪华。

49、童牛角马: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50、走马赴任: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51、以毛相马:根据毛色判断马的优劣。比喻从表面上看问题,其所得认识往往与实际不符。

52、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53、仗马寒蝉: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54、朽索驭马:用腐烂的绳索驾驭奔驰的马。形容倾覆的危险十分严重。多含戒惧之意。亦作“腐索御马。”

55、野马无缰:没有拴上缰绳的野马。比喻任意行动,没有约束。

56、以渴服马:使马忍渴受训,从人驱遣。比喻用苛政治民,不能使人真心顺服。

57、万马奔腾: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篇3:和马有关的成语与诗句

一、中西方文化中的“猴”文化

中国人过春节的时候,都会联想起当年的生肖。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渐渐对中国的生肖文化产生了兴趣。不仅在中国,世界很多国家都发行当年的生肖邮票,以表达对中国农历新年的祝福。

1. 中国文化中的“猴”文化。

猴年了,先来看看中国的猴文化。长久以来,猴子被中国人视作吉祥物,它的吉祥之意在于与古代爵位之“侯”同音。猴子的形象深入中国人的心,可以说是因为吴承恩整理创作的《西游记》,该小说塑造了孙悟空这一神猴形象。孙悟空勇猛、乐观,却又叛逆,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历经八十一年,终于修成正果。跟美国电影里的蜘蛛侠等超级英雄一样,孙悟空就是说中国文化中英雄的化身。

2. 西方文化中的“猴”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猴子被用来形容灵活、聪慧的人,具有褒义。而在英语中,如果你用“a little monkey”来称赞西方小孩的话,他可能不会高兴。因为在英语中,“little monkey”有“淘气鬼、捣蛋鬼”的含义,而非夸奖“聪明、机灵”的用法。因此在英语中,monkey多与顽皮、淘气的形象有关。

二、汉语和英语中与猴子相关的成语和习语概况

汉语成语言简意赅,多具有较为固定的形式,大多数都含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成语往往源于古代流传下来的故事,因此从文化角度看汉语成语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汉语中与猴子相关的成语概况。

在汉语中,有不少关于猴的成语。例如,朝三暮四,成语中虽没有“猴”字,说的却是养猴人与猴子的故事,现用来比喻变化多端、捉摸不定。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以讥讽依附权贵窃取名位之人。树倒猢狲散,比喻有权势的人一垮台,依附他的人就跟着散伙了。

这些都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内容。

2. 英语中与猴子相关的习语概况。

To monkey around鬼混,胡闹。

It is very dangerous to monkey around in the factory.

在工厂里胡闹是非常危险的。

Monkey business捣鬼;恶作剧。

You must stop the monkey business if you don’t want to get into trouble.

你要是不想惹麻烦,就不要干那些非法的事。

To make a monkey(out)of someone愚弄、戏弄某人

It is impolite to make a monkey out of someone in public.

当众愚弄某人是不礼貌的。

Monkey see,monkey do跟风,赶潮流

It is a case of monkey see,monkey do.He does everything that his brother does.

他就是东施效颦,他哥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在上述句子和词组中,monkey大都跟“捣蛋、胡闹、捉弄”的意思相关。

三、汉语和英语成语、习语的异同之处

成语是从古沿用至今,经过提炼积累而来的,很多成语能在英语中找到相对应的习语。把中文中的成语和英文中对应的习语排列出来,进行对照分析,不难发现:汉语成语多来自于古代经典著作,大都可以找到出处,英语习语多源于口头流传,很难找到出处。汉语成语在用词上保留着古代书面语的庄重、典雅,英语习语则多具有口头语的用词和结构特点。汉语成语多来自于古代经典著作,用以说明一个道理,英语习语则以小动物和生活中的某一现象为借寓,阐明一个立论。虽然汉语成语和英语习语有着诸多的不同,但却都文字凝练,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寓意深刻。

四、汉语成语的翻译技巧——以与“猴”相关的成语为研究对象

汉语成语,往往源于历史故事,寓意往往不是其字面意义。成语结构紧凑,词序不能任意变换,成分不能随便更换。下面我们就以与“猴”相关的成语为对象,探讨其翻译技巧。

1. 同义习语借用法。

有些汉语成语和英语习语在结构、内容和感情色彩上都相符合,有相同的含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借用来翻译。

杀鸡骇猴,本意是杀鸡给猴子看。在英语中,有句习语“Beat the dog before the lion”,字面意思是打狗给狮子看,让狮子知道厉害。但是它要表达的意思跟汉语中的杀鸡骇猴不谋而合,所以,我们可以借用英语的同义习语进行翻译,而不是按照字面意思逐字翻译,这样更符合英语的文化背景,能让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猴年马月,指期盼的事情遥遥无期。而英语中有相对应的说法“Donkey's years”。这里的years其实是来自ears,因为驴的耳朵长,所以donkey's ears就指代很长的时间,后来演变成donkey's years意思不变,也是因为驴的寿命普遍较长。

2. 直译法。按照文字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前提是直译过去不会引起歧义或造成不解。

沐猴而冠:猕猴戴帽子。在翻译该成语时,因为成语本身的意思已经非常明了,我们可以将其翻译成“a monkey with a hat on”,这样,不仅能简单直白地表达汉语成语的意思,而且还能生动逼真地将其神情态度表现出来。

3. 意译法。

有些成语如果采取直译,外国人可能会感到迷惑不解,但却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具有相同含义的习语,则可采取意译策略,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将成语的意思传递出来。

五马六猴:形容不守规矩、不受管束的人。这个短语,我们在英语中找不到可以借用的同义习语,但是其表达的意思却很简单,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翻译成“Undisciplined person”,既能表达清楚汉语成语的内涵,又符合英语的文化及语法特征。

4. 增添法。

树倒猢狲散:有权势的人一垮台,依附他的人就跟着散伙了。可译成“Once the tree falls,the monkeys on it will flee helter-skelter,”其中helter-skelter是“手忙脚乱”的意思,是译文中增加的成分,增加之后形象生动,译文栩栩如生。

纵观以上汉语成语的英语翻译,不难发现,虽然两种语言中使用的动物可能不同,但所表达的意思却是尤为相近的。这就是充分考虑了译入语——英语的文化特征,采取了符合其特点的翻译方法得到的译文。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翻译汉语成语时,找到英语语言中对等的表达异常重要。

篇4:与数字有关的成语故事

东汉初期,有名清官会稽太守第五伦为官十分清廉,他甚至亲自铡草喂马,别人问他是否有私心,他毫不掩饰地说有,举例说侄儿生病时,他一夜十起去看望,每次都能安然入睡,而自己的儿子生病时,他一夜十起,心中有所牵挂就通夜难眠。

一夜十起的意思是:心里惦挂事情,一晚上起来十次,不得安睡。

二桃三士

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居功自傲,蛮不讲理,相国晏婴担心他们会闹事而影响国家安危,建议齐景公赐两个桃子让他们三人论功而食,结果他们有勇无谋,因争吃桃子纷纷自杀身亡。

二桃三士的意思是:士,武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比喻借刀杀人。

举一反三

有一天,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

举一反三的意思是: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三令五申

三令五申,原出于《史记》的《孙子吴起列传》。人们引申为“三令五申”,即反覆多次向人告诫的意思。例如某地政府向食品商店屡次告诫食品要清洁卫生,以免损害顾客健康,我们便可说:对于食品商店要保证清洁卫生,政府已“三令五申”,大家都早已知道了。

三令五申的意思是: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篇5:与雪有关的成语有诗句

与雪有关的成语

鹅毛大雪、大雪纷飞、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程门立雪、雪花飞舞、傲雪凌霜、雪上加霜、雪中送炭、阳春白雪、报仇雪恨、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瑞雪兆丰年、冰雪聪明、风雪载途、囊萤映雪、凛如霜雪、束云担雪、粤犬吠雪、雪胎梅骨、白雪飘扬、白雪茫茫、萤窗雪案、雪虐冰饕、咏雪之才、流风回雪、露钞雪纂、雪飘如絮

与雪有关的诗句

波翻雪浪养云涛,亭压兰江意气高 —— 宋 · 常均《兰江》

但一点难忘,酒痕香帕,如今雪鬓霜髭,嬉游不堪深夜 —— 宋 · 孙惟信《望远行·元夕》

雪夜棹匆匆,未必有诗兴 —— 宋 · 赵必象《吟社递至诗卷足十四韵以答之为梅水村发也》

从君濯冰雪,满袖得珠玑 —— 宋 · 裘万顷《次胡伯仁韵》

一笑行抛汉水湄,野梅残雪照旌旗 —— 宋 · 李新《送知府王大夫》

绮疏飘雪北风狂,帘幕尽垂无事,郁金香 —— 唐 · 张泌《南歌子·柳色遮楼暗》

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 —— 唐 · 韩愈《辛卯年雪》

雪霜消后色,虫鸟默时声 —— 唐 · 齐己《禅庭芦竹十二韵呈郑谷郎中》

最忆去年飞雪里,煮茶煨栗夜深回 —— 宋 · 王禹偁《武平寺留题》

木末谁攀新萼,雪消自种前庭 —— 宋 · 谢逸《西江月·木末谁攀新萼》

低徊弄水雪,笑面会有由 —— 宋 · 李石《送黄安国同年》

轮蹄影绝冬深路,鸟雀声稀雪后天 —— 宋 · 寇准《冬日偶成》

粉翎栖画阁,雪影拂琼窗 —— 唐 · 徐夤《白鸽》

一千里外乡山杳,十二月中风雪深 —— 宋 · 陈著《浦城外界梨岭西水碓头阻雪三日》

养成丹顶鹤,瘦尽雪花骢 —— 宋 · 王禹偁《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

十二阑干风雪里,玉人扶醉下西楼 —— 宋 · 林石涧《雪中怀槐坡丹品》

如今踏雪来看冢,回首当时未寂寥 —— 宋 · 赵文《正月十四日大雪上信国公冢》

雪销酒尽梁王起,便是邹枚分散时 —— 唐 · 白居易《裴令公席上赠别梦得》

潇湘千里冻谁结,夜趣小伧驾桃叶,故人此心思见之,幸有寒光交雪月 —— 宋 · 李新《乘兴可以访戴》

幻迹信萍踪,虚衿皎冰雪 —— 明 · 张宇初《仲春喜晴》

我笑袁司徒,闭户雪中市 —— 宋 · 王之道《对雪二首再用前韵》

前时闻帝辇,随雪登山亭 —— 宋 · 魏了翁《至后再见大雪杨尚书约登天开图画阁分得平字》

江国幽香,曾向雪中闻 —— 宋 · 辛弃疾《江城子·戏同官》

欲极图书乐,少须冰雪天 —— 宋 · 陆游《堂东小室深丈袤半之戏作》

志士伤心髀肉生,寒儒努力在青春,课书恨人囊萤聚,览镜惊呼鬓雪新 —— 宋 · 程公许《览镜鬓间两三点雪》

依微谢女吟来雪,零落襄王梦后云 —— 宋 · 齐贤良《句》

春秋冬夏能无累,雪月风花都一连 —— 宋 · 邵雍《春天吟》

陌上风尘成底事,鬓边霜雪但悠然 —— 宋 · 张伯玉《罢新定至钱塘喜见孙观书记》

细雪繁飘远近来,三冬佳气一朝回 —— 宋 · 韩维《太素雪中惠小桃》

篇6:与牛和马的成语

释义 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出处 《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2.童牛角马

释义 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出处 汉·扬雄《太玄经·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

3 土牛木马

释义 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出处 《关尹子·八筹》:“知物之

4 问牛知马

释义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出处 《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价),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

5 当牛做马:指辛苦的`干活,艰苦的生活

6 牛高马大:长得很魁梧.

7 童牛角马:童牛是没有角的马牛,角马是长出角的马。比喻事物失了真相或乱了套,是不沦不类的意思。

篇7:解析与物理有关的汉语成语

1.刻舟求剑:运动与静止的相对关系

从前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上沿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下了记号,等船停下后,他便从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没有找到。成语比喻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易知此人错选了参照物。因为船相对于剑是运动的,船和剑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想要确定剑的位置,应选择与剑的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如岸上的石头、树木、花草等。

2.一泻千里: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自然景观

成语本指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后比喻文笔流畅,气势奔放。

在物理学中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当相对高度越高时,水落到低处转化的动能越多,速度越大。所以“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的景象也突显了江水的流速之大。

3.沉李浮瓜:浮沉自有定数

三国·魏·曹丕《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指夏天把瓜、李等放在冷水中浸凉后食用。

为什么不说“沉瓜浮李”呢?因为这种说法违背了物理学的客观规律。众所周知,诸如冬瓜、南瓜等瓜类内部都有空心部分,正因如此,其重力比同体积的水要轻,全部浸没在水中时,F浮>G瓜,此时瓜要上浮。而李子、桃子等果实内有核仁,核仁的密度比水大,因此把它们放入水中时F浮

4.扬汤止沸:止沸还得从根源做起

扬汤止沸指的是反复从锅中舀起开水又倒回去,试图制止水的沸腾。比喻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把开水舀起来再倒回去,可以增加空气与水接触的表面积,从而加快水的蒸发。而蒸发是需要吸热的,因此降低了水的温度,可以暂时缓解水的沸腾。因为水还会从外界吸收大量的热,所以这种方法不能从根源处阻止水沸腾。

5.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持续低温才能结出厚实的冰雪

冰冻三尺,不是一天的寒冷所凝成的。比喻事情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

篇8:马的照片和马

或许是巧合,近几期《摄影世界》杂志也登了两次有关马的照片,看了之后颇有感触,说句不客气话,马的照片还能拍得更好,也就是说更有气势,更具美感,更能打动人心。在所有大型动物中,只有马具备这种特殊形态美的优势,大象老虎怎么拍都那一模样,要么太憨,要么太凶,不招人爱。在动物大家庭里,狗猫有幸被列入最可人的宠物之列,尽管它们真的非常可爱,但绝大多数狗猫仍属于不劳而获的享受阶级,在照片里可爱有余,英武不足。马,这种动物是少有的既对人类的GDP发展有较大贡献,又忠实勤劳,且外形挺拔英俊的动物,尤其在这后两点上,同样对GDP有较大贡献的牛与猪都与它相距甚远。

马同时也是一种昂贵的动物,最近英国女王下狠心买了一匹她早已相中的名种马,价格还算公道,50万英镑。没准是因为要进皇室豪门,卖马的没敢太黑。50万英镑超过500万人民币,够买一辆宾利的了,中国的煤老板舍得买宾利,但未必舍得买匹马。在中国开辆宾利是面子,买匹好马是自找麻烦,比养个人难多了,暴发户再有钱也能算出这笔账。

在动物学里,马属于哺乳动物,类归奇蹄目马科。它的祖先可以追溯到5500万年前的“始祖马”,也就是说,早在人类来到这个世上以前,马已经有了。科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原先“始祖马”的大小只相当于现在的狗,从审美的标准来看,当时的马长得难看不说,更与擅长奔跑无关。大约3500万年前,“中生马”出现并开始有了马的模样。像人类一样,在后来的长期演变中,马的身型逐渐增高,四肢也渐渐发达起来。到了100万年以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马开始走进人类的生活,很快成为人的主要骑乘工具。马,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终于定型而不再改变。今天我们所经常提到的马,原则上都是经过人工驯化的马,欧洲的野马早在19世纪就已灭绝,而现在世界上仅存的蒙古野马,其踪迹也极为难寻。马的寿命通常只有20岁左右,最长的也不过30岁上下。不过马的成熟期很短,它刚一生下来就能站立,几小时后居然就能小跑,到它一岁时,体格就已长到成年的大半。5岁时则完全成熟。

众所周知,西方人喜欢马;在具有两万年历史的法国拉克斯岩洞壁画中,甚至已有了对于马形体的描述。而现在,西方人喜欢马的概念已经起了实质性的变化,被修正的说法应该是西方的有钱人喜欢马。尽管当你问到一个英国人或法国人甚至西班牙人这个问题时,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马是一种能够让你享受到生活乐趣的动物,仅此而已。这听起来似乎跟金钱多少没什么关系。但熟知内情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颇为圆滑的回答。现在除去所谓的上流社会,剩下的公民们恐怕就只有看马的份儿了。不过这又怎样?老百姓骑不起难道还看不起吗?再说英国盛行的赌马门槛很低,老百姓有点儿钱都能赌一把。只是天下的宝马绝对难得一见,至少不能让你在近距离之内看个够,想摸它一把更是不易。在宝马至上的西方国家,有身价的马,拿5辆宝马760轿车去换还未必能到手。阿拉伯纯种马和利比扎表演马吸引人类视线的程度,绝对要高于任何一款新式汽车。表演马竟然能走花步,甩着蹄子一颠一颠地走,我没见过真的,只在电影里见过。听说这种马极难训练,马背上一换人,脚底下一换地儿就走不出那步了——也不知道是瞎说的还是事实。

20世纪初,巴西是马匹最多的国家,粗略统计大约有1000万匹,其次是美国,有900万匹。说也奇怪,美洲土生土长的现代马在中期突然消失,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就像玛雅文明消失一样,直到现在也没搞清楚。如今的美国马是当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后从欧洲带过去的“移民”。16世纪,西班牙人将马装上船,同殖民者一道踏上中美洲土地,很快就同当地人打了起来,中美洲土著人从来没见过马这种动物,他们只有羊驼,看到骑马作战的欧洲人都给吓坏了,基本上是不战自溃,这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故事。中国拥有马匹的数量号称世界第三,超过800万匹,第四位是前苏联,后面依次是墨西哥、阿根廷、蒙古和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上述排名起了变化。上个世纪末,世界第一马国开始让位于美国,达到3500万匹之多,其次是俄罗斯,巴西则排到了第三位,在这些马匹大国中,排名第七的蒙古有著名的蒙古马,蒙古马属于骑乘马的一种,即不擅拉车,见长于骑乘。说也怪了,大自然的安排有时就那么天作人合,身高通常只有130-150厘米的蒙古马,正适合于个头矮小的亚洲人骑乘。蒙古马的一大特色就是它的耐力之强无可匹敌,善于长跑,在各种天气、地形条件下都有出色的表现。当年成吉思汗驰骋欧亚大陆,征城掠地,靠的就是蒙古马。

但是到了现在,情势大变,爱玩马的人已经不仅仅把马的耐力和能够吃苦的程度放在首位,而更看重的是馬的身型和暴发力。当代骑乘文化的一个重要择优标准是:马的体形要高大细瘦,挺拔伟岸,看上去英俊而机敏,如果要拿这些条件来衡量,蒙古马显然没戏。最符合上述条件的,一是西班牙马,二是英国马;前者的祖先是阿拉伯马和巴布马,英国马的血统有一半也是来自阿拉伯及其他的几匹纯种马。西班牙马和英国马又构成了今天的美国马。美国是现在骑乘文化和赛马事业最为发达的国家,这一方面仰仗于它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是秉承了自古以来在欧洲形成的“马上生活”传统。在美国,马是最大的宠物,也是最昂贵的宠物,在全美国号称有1500万名经常在马背上消磨时光的骑手,另有9000万名业余骑士,热衷于看赛马的人更是数以亿计。美国还自己改良成功了一个较为独特的马种,它蓝眼、红皮、白毛,外形俊秀,由于珍贵,所以通常它只在重大庆典活动时偶尔抛头露面。

玩马的人,最频繁从嘴里蹦出来的词儿就是“纯种马”这个词。纯种马是世界上公认跑动速度最快,血统最正宗的名马,在当今世界上的赛马场里,被骑出来竞速、下赌的马,几乎都是纯种马。纯种马的远祖在阿拉伯,老家则在英国,而今天它的最大家园是在美国。美国现有纯种马100多万匹,每年繁衍超过4万匹,在全美各地跑马场上驰骋的不下60万匹。美国人每年花在纯种马身上的金钱更超过100亿美元。美国后来又独立培育成功一种所谓的标准种马,好的难见,赖一点儿的拨给警方使用。我在美国见过这种马,此马身型高大,重量一般都在450公斤左右,成人脑袋才到马肚子附近,没点体力根本上不去,一般亚洲人骑在上面跟小鸡仔似的,被蹬一脚或许就没命。警察说骑这种马镇压游行示威最管用,居高临下,没人敢挡。

17世纪中叶,英国从中东引进了3匹阿拉伯马,这3匹远涉重洋来到英国的马,在当时是英国的国宝,据说只有在英国国王出现的时候人们才有幸一睹它的真容。阿拉伯马的特点是:不仅长腿缩肚,高大挺拔,而且神色很温和,不狂躁。活宝贝一到手,英国的贵族立即打上了将它同本国已有的赛马交配改良的主意,由于阿拉伯马不跟其他马杂交,所以英国人最早把它称为纯种马,并流传至今。当时引进的3匹阿拉伯马都是公马,为了传宗接代,英国人费尽心机找门当户对的母马与之交配,为了保留马的血统之正宗,所以在往下传代时,一律迁就父系,不按母系。然而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母子的血脉关系,应该近于父子,至少雌雄在遗传基因的比重上应该各占一半,据此而论,纯种马现已不够纯粹。另外,现在叫纯种马这个名字的马种,除了掺进了英国马的因素以外,还有西班牙、意大利,甚至日本马的血缘。可是在英国的上流社会,仍然对17世纪引进的那3匹阿拉伯马的后代实行严格的婚配限制,据考证,英国和爱尔兰的所有纯种马都源自于50匹雌马,老祖宗当然就是刚刚提到的那三匹。据说每匹纯种马的家族史都有详尽的文字依据可查,想蒙混过关绝不可能。

英国以前弄马主要是为了骑乘,这是自不必说的理由。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世界名马就像当时的各国文物那样,被大英帝国的军队从世界各地带回了英国。女王小时候骑的是专门培育的矮种马,中年时骑的是一只深色的纯种摩根马,著名的仆人布朗先生总是替她牵着马缰,她习惯于在马上看信和发号施令。现在的英国女王也受此影响,偏爱深色纯种马。晚年的时候,维多利亚女王却爱独自一人驾着一头毛驴拉的车出行,最后一次是1900年在爱尔兰都柏林街头,身边一个保镖都不带,竟成奇闻。

英国人爱赌马。西班牙和奥地利人则爱盛装骑马游行和观看马步表演。德国人和法国人偏爱障碍赛马。而美国人好像对所有与马有关的娱乐都发烧。总之,西方人的马上生活丰富多彩,让人痴迷上瘾,只是花费不菲。

在科技发达,汽车昌行的21世纪,马的价值并没有因为交通工具的现代化和普及而走低,反而身价越来越高。百万富翁可以买得起一部上好的汽车,却很可能买不起一匹地道的纯种马。除此之外,世界上的马迷们都知道,“马上生活”的乐趣绝不等同于一般的驾车兜风。原本想,在超音速时代里,谁还在乎一匹骏马所带来的速度呢?其实不然,看看这些照片就知道了,它能向我们证明一个这样的真理:“世间万物,死的不如活着的好玩儿,人造的不如天生的好看”。

篇9:跟音乐有关的几个成语典故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相传,《韶乐》是东夷族的祖先舜帝创作的乐舞。为了教化民众,舜帝模仿凤凰的形状,用竹子制作了凤箫,创作了乐舞《大韶》,又叫《箫韶》、《韶乐》。西周初年,周公旦“制礼作乐”,将包括《箫韶》在内的六代乐舞进行整理,用于郊庙祭祀,形成了一整套礼乐制度。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精通音乐,他在公元前544年访问鲁国,因为鲁国是周公的封国,保存的先王礼乐及各国的国风甚为完备,所以他到了鲁国,就要求观乐。一直听了15国的国风,都不太满意。可是当他听到在鲁国保存下来的韶乐的时候,突然感慨的说:“多么好的音乐啊,就像这苍天无所不包,就像这大地无所不载,观止矣!如果再有其他的音乐,我不敢再听了。”

孔子在他34岁的时候,即公元前517年,来到齐国,正逢齐王举行盛大的宗庙祭祀,孔子亲临大典,耳闻目睹了韶乐的演奏盛况,不禁心醉神迷,常常忘形地手舞足蹈。之后一连三个月,睡梦中也反复吟唱;吃饭时也在揣摩韶乐的音韵,以至于连他一贯喜欢的红烧肉的味道也品尝不出来了。他还说:“想不到音乐的美竟然能达到这么高的境界!”后来孔子每谈及《韶》乐,仍然赞不绝口,称之为“尽善尽美”。

“三月不知肉味”是说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二、 响遏行云

〖出处〗《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扶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返,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是战国时代最杰出歌唱家和声乐老师。 薛谭是秦青的学生,他师从秦青学习唱歌已有三年,还没有学好,却以为已经掌握了老师的技艺,就要求辞别老师出门献艺。秦青并不阻止他。第二天,秦青在城郊的大路旁为薛谭饯行,唱起了一首抒发惜别之情的歌曲,歌声传遍四野,振动林木,高入云霄,好像连浮动的白云也在驻足聆听。此情此景,使薛谭领略到老师歌唱的艺术魅力,想到自己差得太远,十分惭愧,于是倒身下拜,请求老师收留他继续学习。终生不敢再提回家二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艺术是没有止境的;同时也警戒人们,一知半解,自以为是是学习的大敌!

三、 绕梁三日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据说也是秦青的弟子)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象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 “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四、 高山流水

〖出处〗《列子?汤问》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就摔破了琴,终生不再弹。

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五、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出處〗 《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

楚襄王向宋玉问道:“先生难道有什么不好的行为吗?为什么广大士民都说您不好呢?”

宋玉回答说:“是的,不错,有这么回事。但希望您能宽恕我的过失,让我把话说完。有一位在郢都唱歌的客人,开始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有几千人,接着他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有几百人,后来他唱《阳春》,《白雪》,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他时而用商音高歌,时而以羽声细吟,其间杂以宛转流利的徵音,这时都城里聚拢来跟着唱的不过几个人而已。这说明他唱的歌越是高深,能跟着唱的就越少。那些高洁的人物有如美玉一般的品行,超世独立;而那些世上的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我的行为呢?”

上一篇:大学生班徽设计大赛策划书下一篇:初中英语教研活动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