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分析报告

2024-05-04

粮食分析报告(共8篇)

篇1:粮食分析报告

一、库存粮食的复查情况。

根据省粮食局关于“各地、州、市粮食局复查范围不少于被查粮食企业10% ”的要求,我局 在自查工作结束后,及时组成复查组,由粮食库存检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道龙同志带队, 于9月16日至20日到六枝和市直储企业开展复查工作。检查了2个省级储备粮代储库,1个市级储备粮储备库,占独立核算企业的30%,检查库存粮食38100吨,复查粮食数量占粮食库存量的52.7%。 在此期间,省粮食库存检查工作组到我市进行复查,肯定了我市这次粮食库存检查工作,同时对我市的库存粮食管理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

二、我市库存粮食管理工作中一些作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做法:通过近几年开展清仓查库工作,我市在粮食库存管理工作方面,采取 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制度,切实避免了工作的漏洞。

1、实物库存管理方面,各级储备粮实施了挂牌、建卡和“三板两本”等管理制度,粮食入库坚持标准,粮情检查严格执行《储粮技术规范》,粮食进、出库基本上达到日清月结;积极推广应用以“双低”为主的科学储粮技术,广泛开展“一符四无”粮仓活动, 确保储粮安全。

2、账务管理方面,形成了定期核对制度,统计账、会计账、实物保管账基本上能做到一月核对一次。

3、安全生产方面,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结合每年三次的粮食大普查工作开展安全检查活动,避免了各种事故的发生。

4、加大了储备粮质量监管工作的力度, 定期对扦样送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品质鉴定,并依据鉴定报告实施轮换,避免了粮食陈化。

(二)存在的问题:

1、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购销市场化后,粮食收购工作出现新情况,入库的粮食质量超过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保管工作难度加大。

2、会、统、保三家的统计口径尚未完全统一,仍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3、地方储备粮要在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上狠下功夫,严格按照储备粮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附件:

1、xxx年粮食库存自查汇总表。

2、xxx年库存粮食储存(收获)年限情况汇总表。

篇2:粮食分析报告

无棣县位于山东省北部沿海,辖个乡镇,人口,耕地面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粮食消费人口逐年增加,粮食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为全面掌握粮食供需情况及发展趋势,保障地方粮食安全,按照省粮食经济学会和粮食行业协会文件要求,我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粮食供需平衡及粮食安全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并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搞好粮食供需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县粮食安全形势总体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的基础比较脆弱。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二、“十一五”以来粮食供需平衡、保障粮食安全基本情况及主要经验做法。

“十一五”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我县粮价也始终处在波动之中。面对新的供需形势,坚决

1执行上级部门关于做好粮油供应工作、稳定粮食价格的指示,从保护农民利益和消费者的大局出发,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了粮食供需基本平衡。

一是落实了粮食安全保障措施。制定了《无棣县粮食应急预案》和《无棣县粮食应急保障实施方案》,完善了粮食应急采购、加工、供应和储备系统。对已确定的1家粮食应急采购单位,2家加工单位,1家储备单位定期进行检查,明确采购、加工、供应、储备义务和职责,确保紧急状态下能够拿得出、调得动、用得上,满足市场需求,维护市场稳定。

二是落实了粮食经营者最低库存。对粮食经营者核定最低库存,使粮食经营者经常保持一定量的合理库存,以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防止在粮食市场紧张时出现囤积居奇,促使粮食经营者在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积极入县收购,增加社会存粮,提高粮食安全系数。

三是进一步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十一五”以来,我们不断完善储备粮体系建设,2009年建立县级地方储备粮2500吨。针对地方储备仓房老化问题,对部分仓房进行了改建新建,新增仓容3000吨。

三、当前粮食供需平衡、保障粮食安全形势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粮食的产量与消费量的变化情况

2006年,全县总人口万,其中农村人口万,县城人

口;耕地总面积万亩,粮食总产万吨,其中小麦总产万吨;城乡人均占有粮食公斤。

2010年,全县总人口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万人,城县人口万人;耕地面积5万亩,粮食总产万吨,其中小麦总产万吨,城乡人均占有粮食公斤。

从2006年到2010年的5年间总人口增加万人,增幅;耕地减少万亩,减幅;城乡人均占有粮食减少公斤,减幅。出现人口增加、耕地减少、粮食总产减少、人均占有粮食减少的趋势,我县粮食供需呈紧平衡状态。

(二)社会粮食库存减少,保障供给能力较弱

2005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成之后,我县仅建立了2500吨的地方储备粮小麦库存,没有达到产区存粮能够满足三个月的消费要求,保障供给能力较弱。同时农户存粮呈逐年减少趋势,主要是由于农村人口转向非农业产业较快,农村居住条件改善,自留口粮观念淡化,收购价格政策优惠,粮食逐渐趋向商品化,农民边卖自产粮,边买自用粮。农民留粮不断减少甚至消失的趋势,势必增加商品粮的供给压力。一旦粮食市场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形,粮食保障供给能力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

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以来,国有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仅负责地方储备粮的管理和执行国家最低价收购政策,退出粮食购销业务,现有2500吨县级地方储备,仓容4500吨。对纳入管

理的粮食购销、加工、转化用粮企业,落实最低库存规定,保障地方粮食安全。

各类粮食多元经营主体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灵活优势,其作用日益凸显,成为保障当地粮食供需平衡的主要力量。它们与粮食主产区建立了稳固的原粮和成品粮购销关系,为维持无棣县需求粮源的不断供给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四)保障粮食供需平衡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影响粮食供给安全的大背景压力和风险依然较大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供给紧张的状况得到缓和。就无棣县粮食供给安全和风险来说,本地产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万吨左右。今后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设用地挤占大量农用,要恢复到以前的粮食种植面积几乎没有可能。粮农家庭存粮逐年减少,粮食消费人口逐年增加。就全国大背景来看,粮食产区与销区分布不均衡,我县地方储备规模及周转仓容不足,这一状况如遇粮食市场波动,对稳定粮价,保障粮食安全存在困难。所以,保障我县粮食供给安全的压力和风险依然较大。

2、粮食市场流通体系还不健全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基本形成了以多元粮食经营主体为主的市场调节体系。但是,现阶段多元粮食经营企业存在经营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个体利益驱动明显等缺陷,很难发展成为市场影响力较大的龙头企业或大型集团。粮食供过

于求时,经营者心态谨慎,能做则做,做不了就歇业,粮源边进边出,库存不稳定;粮食供不应求时,则会采取多进少出,待价而售,甚至囤积库存,对稳定供求和市场粮价带来负面影响,这表明目前形成的以多元经营主体为主的粮食市场流通体系还难以稳定发挥调控市场的作用。

四、保障粮食供需平衡的对策、建议

(一)认真落实各项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稳定无棣本地粮食生产能力

一是要强化和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要切实控制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和速度,严格保护耕地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只要耕地资源不减少,粮食生产就有保障,三是要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稳定的粮食收购政策,落实国家会弄政策,真正使农民增产、增收、增效,从而形成良性的农业循环机制,提高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加强地方储备粮建设。粮食储备主要是用于调节粮食供求,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严重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情况。因此,应加大地方储备粮建设力度,改变我县地方储备粮规模过小,仓容不足的问题,保障地方粮食安全。

(三)培育粮食市场体系,增强市场调节和配置粮食资源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资源主要由市场合理配置。首先要继续鼓励和扶持多元粮食经营主体发展,营造良好的粮食流通环境,不断增加市场粮食流量,提高市场调节能力。其次要重视政

篇3:粮食分析报告

1.粮食的含义及粮食需求量的构成

1.1粮食的含义及统计方法

我国的粮食概念与世界通行的粮食概念并不一致。

按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的粮食概念, 是指谷物, 主要有小麦、粗粮和稻谷。粗粮包括玉米、大麦、高粱、燕麦、黑麦、荞麦和其他杂粮等品种。国外在统计粮食产量时, 一般指谷物产量。而我国统计的“粮食”概念,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2]。狭义的粮食只指谷物类, 主要是指小麦、稻谷、玉米、大麦和高粱等;广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豆类与薯类的集合。这一广义粮食概念的形成, 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均谷物产量很低, 需要实行高度集中的统购统销政策, 因而把有助于实现温饱水平的豆类、薯类亦加入谷物产量中加以统算, 以确保人人有饭吃的低标准“粮食安全”[1]。因此, 从1953年起, 国家修改农业统计口径, 之后由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粮食产量概念均为这一广义粮食概念的统计口径。从20世纪90年代起,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和统计摘要, 均在粮食总产的栏目中另列出谷物总产量指标, 但一般公开采用的仍是包括豆类、薯类的广义粮食概念。据《中国统计年鉴》的解释, 粮食产量计算方法是:豆类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 (包括甘薯和马铃薯, 不包括芋头和木薯) 1963年以前按每4kg鲜薯折1kg粮食计算, 从1964年以后按5kg鲜薯折1kg粮食计算;其它粮食一律按脱粒后的原粮计算[3]。

也就是说, 与FAO的“世界粮食总产量”进行比较, 我国统计的“粮食总产量”中应当剔除豆类和薯类产量, 这样统计口径才一致, 才有可比性。然而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未予扣除, 致使联合国粮农组织对我国谷物库存量的估算偏高。

1.2粮食需求量的构成

粮食需求量通常由口粮、储备粮、备荒粮、饮食业用粮、饲料粮、种子以及工业用粮等部分构成。一般, 发展中国家因人均占有粮食少, 70%~80%用于口粮, 而用于饲料及其他方面的粮食仅占20%~30%;发达国家人均占有粮食多, 20%~30%用于口粮, 而用于饲料及其他方面的粮食要占到70%~80%。总的趋势是人均粮食占有量在300kg以下时基本上不能提供饲料粮, 人均粮食占有量在400kg以上时饲料粮约占20%以上, 人均粮食占有量在750kg以上时饲料粮约占60%以上[4]。

2.我国有关部门和学者采用的人均粮食标准概述

2.1有关部门的人均粮食标准

中国农业科学院1982年10月~1985年12月主持开展的“中国粮食和经济作物发展研究” (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委托研究课题) 中, 以卢良恕院士为首的课题组经综合分析、预测、推导, 提出我国粮食的社会总需求量 (包括口粮、储备粮、备荒粮、饮食业用粮、饲料粮、种子以及工业用粮等) 为5000~5250亿kg (当时按12.5亿人计算) , 折合人均400~420kg。并于1986年发表了《人均400公斤粮食必不可少》的论文[5,6]。这应当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权威性结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认为, 一个国家人均年粮食消费量在250~400kg时处于温饱阶段, 人均年粮食消费量在400~600kg时才进入粮食消费的小康水平[7]。将人均年粮食消费量400kg定为满足温饱水平的上限和小康水平的下限。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96年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 其中对未来几十年中国粮食需求量进行了分析:2030年人口达到16亿峰值, 按人均占有400kg计算, 总需求量达到6.4亿t左右[8]。

国务院于2001年颁布实施《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9], 据此预测, 2010年达到小康水平, 人均粮食需求按420kg计算, 全国粮食需求总量是5880亿kg左右;2030年人均粮食需求量按440kg计算, 全国粮食总需求量7040亿kg左右[10]。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卢良恕院士 (2004) 再次指出, 人均粮食占有量400kg仅仅是初步小康型标准。卢良恕院士主持的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在联合多部门、跨学科专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本小康社会 (2010年) 、全面小康社会 (2020年) 、向富裕阶段过渡时期 (2030年) 3个阶段的食物安全目标。其中, 2020年我国全面小康社会食物安全目标为粮食总产量6.56亿t, 人均占有437kg;2030年向富裕阶段过渡时期食物安全目标为粮食总产量7.46亿t, 人均占有472kg[11] (见表1) 。

2.2相关专家学者采用的人均粮食标准

鲁奇 (1999) 指出, 人均400kg的粮食消费水平为温饱水平上限、小康水平下限, 400kg~600kg为小康消费水平[12]。

陈百明 (2002) 分析认为, 2010年人均每日主要营养供给量若要城乡全面接近小康水平的标准 (即热量达到2620大卡, 蛋白质达到75g, 脂肪达到74g) , 则人均大致每年需要420kg的粮食;2030年人均每日主要营养供给量若要城乡全面达到小康水平的标准 (即热量达到2650大卡, 蛋白质达到77g, 脂肪达到76g) , 则人均大致每年需要450kg的粮食;2050年人均每日主要营养供给量若要全面达到富裕水平的标准 (即热量达到2750大卡, 蛋白质达到85g, 脂肪达到81g, 则人均大致每年需要500kg的粮食。并测算出我国2010、2030和2050年粮食需求量分别为5780.04亿kg、6990.75亿kg和7926.50亿kg[13] (表2) 。

3.基于粮食安全的我国人均粮食标准分析

国际公认的粮食过关线 (即粮食安全标准) 是人均占有粮食500kg[14], 而且只将谷物算作粮食[15]。我国粮食安全领域的主流观点是必须保障每年人均400kg粮食以上。刘振伟 (2004) 亦指出,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看, 人均占有粮食高于400kg, 粮食安全有保障;在350~400kg之间, 是紧平衡;低于350kg, 会发生粮食危机[16]。

然而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如韩俊、肖俊彦 (2005) 认为, 保障食物安全的粮食数量并不一定需要达到人均消费400kg[17,18], 以往按人均消费粮食400kg估计中国粮食需求量是偏高的。

从国内外经验和发展情况来看, 食物消费是刚性需求, 食物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解决温饱之后必然要求进一步增加食物消费和提高营养水平。食物消费结构要有较大的改善, 人均粮食占有量至少要达到500kg;而食物消费结构要得到根本的改善, 人均粮食占有量必须达到700kg以上。而当人均粮食消费量在300kg以下时, 基本上不能提供饲料粮;人均400kg以上时, 饲料粮约占20%以上;人均750kg以上时, 饲料粮约在60%以上[5,6,19]。

综合我国相关部门和多数学者的观点, 我国实现人均粮食400kg的目标仍属低的粮食消费水平。届时主要食物的占有量为:粮食230kg、肉24kg、蛋l2kg、奶10kg、水产品9kg, 仍处于温饱型向科学营养型的过渡类型, 只可以说是初步实现小康生活水平[19]。因此, 人均400kg粮食是调整食物结构、增加动物性食品、改善膳食构成、进而初步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所必需的、起码的标准。

粮食又是发展畜牧、水产业的基础。畜牧水产业是第二性生产, 肉蛋奶鱼等畜产品是依靠植物蛋白转化的。我国肉蛋等主要畜产品的95%来自农区, 水产品的50%以上靠人工养殖, 这些都需要大量饲料。目前饲料的蛋白质总量中大约有60%来自饲料粮, 精饲料中的能量有80%以上来自饲料粮。根据国内外资料, 生产1kg净肉大约需要6~7kg甚至7~8kg粮食。

鉴于此, 我们认为,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及和谐社会的背景下, 粮食安全标准不能过低。同时, 要充分考虑我国的耕地、人口等基本国情, 人均粮食占有量标准不宜定得太高。据统计, 2004年我国人均谷物产量仅326kg[20], 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54kg/人) , 更不及美国的1/4、法国的3/10、加拿大的1/5和澳大利亚的1/5。而云南的人均谷物产量则更低。因此, 在确定人均粮食占有量标准时, 不可能向国外 (尤其是发达国家) 看齐。据此思路, 经过综合分析, 按照过去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里将粮食消费的发展类型分为6类, 即低温饱型、温饱型、初步小康型、全面小康型、向富裕过渡型和富裕型, 并制定出各类发展型的人均占有粮食量标准以及相应的粮食安全状况 (表3) , 供开展区域粮食需求量和粮食安全研究时应用。

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多年建设, 我国粮食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全国粮食总产量已由1949年时的11318.0万t增至2006年时的49746.2万t[21], 57年间粮食总产量净增38428.2万t, 即净增3.4倍, 年均净增速度达5.96%。相应地, 人均粮食产量已由1949年时的208.9kg/人增至2006年时的378.4kg/人, 57年间人均粮食产量净增169.5kg/人, 即净增约0.8倍, 年均净增速度为1.42%。目前, 国内多数省 (市、自治区) 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2]。同时, 需要考虑到我国人口增长和粮食生产实际, 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全国人均粮食产量难以出现重大突破;而全面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较高, 其中人均粮食需要量一般达500kg以上, 这在国内多数省 (市、自治区) 是很难达到的过高型目标。更何况我国耕地资源在今后较长时期内还面临着因生态退耕、建设占用、灾毁等诸多原因而难以逆转地继续减少的趋势, “吃饭”、“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 有限的耕地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将日益增大, 需要在“吃饭”、“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寻求适宜的“平衡”点, 处理好“三生” (即生产、生活和生态) 间的辩证关系。因此, 在预测2020年 (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年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年) 国家和区域粮食需求量时, 我们认为, 宜采用稍高于温饱水平的初步小康型粮食消费标准, 即400kg/人。这意味着, 要在目前粮食生产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使未来一定时期内全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 确保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温饱水平而步入初步小康水平。

4.结论

人均粮食需求量是测算国家和区域粮食需求量, 以及制定耕地保护规划与政策、粮食发展规划与农业政策等领域的科学决策时常用的基础性指标。本文在阐述粮食的含义和粮食需求量的构成、梳理我国有关部门和学者采用的人均粮食标准基础上, 探讨了基于粮食安全的区域人均粮食需求标准, 初步得到以下结果和认识:

(1) 按照我国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可以将粮食消费的发展类型分为6类, 即:低温饱型、温饱型、初步小康型、全面小康型、向富裕过渡型和富裕型。本文还制定出各类发展型的人均占有粮食量标准以及相应的粮食安全状况, 供开展区域粮食需求量预测、粮食安全研究、耕地保护规划、粮食发展规划及制定相关政策时应用。

篇4:粮食分析报告

关键词:粮食安全;区域粮食生产;粮食安全贡献度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8-0463-02

区域粮食生产,特别是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础。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粮食生产条件、农业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如何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科学量度区域粮食生产,是科学划定区域粮食生产指标任务、建立区域粮食生产补偿机制的前提所在。

1 我国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研究概况

1.1 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研究的意义

区域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近年来,随着对我国粮食安全的热议,作为全国粮食安全保障源头的区域粮食生产也备受关注。做好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不仅为科学评价区域粮食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而且对健全我国区域粮食生产体制机制、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前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的局限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我国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绝大多数都引用了区域粮食安全的概念,并且套用了粮食自给率、粮食储备水平、粮食产量波动系数、人均粮食占有量、低收入居民粮食保障水平等国家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1],部分学者利用耕地压力指数建立起了区域粮食安全量度模型[2],并结合区域粮食需求和供给,在综合粮食生产波动系数、耕地压力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粮食安全系数为指标的区域粮食安全量度模型[3],从区域粮食供求平衡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粮食安全,但均未站在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从区域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的角度进行量度分析。

曾福生等提出了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度的问题,并借鉴库茨涅茨的“农业四大贡献”理论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和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简单数据比较,但没有提出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度的计算方法,也未针对某一省份进行计算分析[4]。马树庆等提出粮食调出省也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保证国家粮食供给是粮食主产省粮食安全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然运用了粮食总产量、粮食稳产系数、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贮藏系数、粮食商品率、粮食市场状况等国家粮食安全传统评价指标作为区域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吉林省的粮食安全评价[5]。王兆华等提出了粮食主产区对全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率,并列出了不同年份粮食主产省份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率数据,但没有明确阐述贡献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6]。算分析得知,山东省粮食调出量由1995年的891.4万t,下降为2012年的294.4万t,波动式下降趋势较为明显;粮食安全贡献度也由1995年的16.73%,下降为2012年的2.72%,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图1)。从以上量度指标可以看出,近年来,山东省粮食产量虽逐年增长,但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却在不断减小,正从粮食调出大省向粮食产销平衡省份过渡。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审视,山东省近年来的粮食生产状况是不可持续的。

由此可见,粮食安全贡献度更能较为直观地反映出区域粮食生产状况,特别是区域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是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角度,衡量区域粮食生产是否具备可持续性的较为科学的量度指标,也是建立国家层面上的区域粮食生产补偿机制的重要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政策动态跟踪”课题组.粮食安全评估指标与方法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参考,2007(13):44-51.

[2]蔡运龙,傅泽强,戴尔阜.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J]. 地理学报,2002,57(2):127-134.

[3]刘丽丽,刘金萍,李建国,等. 区域粮食安全度量研究——以重庆市万盛区石林镇为例[J]. 中国农學通报,2010,26(6):348-354.

[4]曾福生,匡远配. 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6):662-666.

[5]马树庆,王 琪. 区域粮食安全的内涵、评估方法及保障措施[J]. 资源科学,2010,32(1):35-41.

篇5:粮食分析报告

一、自查情况

1、统一认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按照市粮食局关于开展2010年全市粮食库存检查工作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认真组织学习,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要求企业做好粮堆平整规范,搞好库点周围的环境卫生和排除各种安全隐患,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搞好整改,迎接上级检查。

2、建立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其他有关人员任组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开展库存检查工作,按照库存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查库的范围和内容,组织保证检查时间、方法和步骤,做好文件资料上报、管理、保密、保存工作,确保库存检查工作的措施和纪律要求。

3、精心组织,抓好企业库存自查工作

4月1起,由局领导带队粮食局、购销企业有关人员组成的检查组,按照“有粮必查、有帐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对粮食购销企业7个粮食库点进行库存检查。

一是对企业按照统计结报日的统计帐、保管帐、(来源:好范文 http:///)库存实物进行核对,通过检查核对,账实相符、账账相互、账务处理合规,收购贷款资金、库存粮食和贷款相对应,资金使用合理,实现账卡齐全,账账相符。

二是对企业粮食库存的粮食进行检查,此次检查涉及库存粮点7个,粮仓14个,检查粮食xx万公斤,其中县级储备粮xx万公斤,商品粮xx万公斤,检查品种均为稻谷,通过对库存实物采用测量计算,直接称重方法进行测算,所检查的粮食库存数量符合国家标准,水份、杂质符合国家粮食储存标准,所检查的库存粮食都做到了账实相符,质量和粮仓都达到“四无标准”,储粮安全,没有出现挪用公款和粮食亏库的情况。

二、统计时点与库存情况原则说明

篇6:粮食分析报告

一、粮食行政机关和国有粮食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领导廉洁和干部管理方面。

1、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部分领导干部中不同程度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2、粮食行政机关与粮食企业没有处理好政企分开的关系,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监督与服务的职能与权限,缺乏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个别单位“一把手”权力过大、过于集中,没有得到有效的限制和制约。领导干部权力的分离、制约和监督不够,缺乏民主决策机制,为个别人独断专行和不廉洁行为提供了条件。

4、一些单位和部门没有真正形成群众监督机制,领导干部活动圈子不断扩大,出现了对领导干部行为的弱监、空监现象。

5、干部管理方面“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机关内部管理较松懈,执行制度不严。一些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深入基层处理问题、指导工作上不够。没有很好的实行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人员轮岗制度,一些领导干部长期得不到交流,工作失去了热情和激情。

6、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能作用发挥不够。纪检监察部门缺乏责、权、利的相互统一,工作繁、办事难,往往处于被动状态。纪检监察人员工作长期得不到交流,工作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思想被禁固,得不到解放,积极性被挫伤,得不到发挥。

(二)财务资金管理和监督方面

1、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粮食部门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编制、资金收支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资金使用效益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对资金收支缺乏全面的全程监管。收支行为不够规范,存在“灰色”收支现象,国有资产的清理、登记工作存在漏洞。

3、企业财务行为不够规范。资金管理的“收支两条线”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不同程度存在着资产负债不实、虚列支出、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4、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财务公开”落实不够,机关、企业职工对本单位资金收支状况不了解。企业职工对本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了解。“暗箱操作”为别有用心的人隐匿、转移国有资产开了方便之门。

5、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落实制度不够。由于一些单位领导干部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得不到交流,对经济活动的行为长期得不到全面的审计和监督,导致个别领导小问题得不到纠正,发展成大错误。

(三)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方面

1、一些国有和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的改制和产权转让不够规范。存在着管理层自卖、自买的行为,信息公开程度不够、监督不到位,职工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的维护等问题。

2、政(企)务公开制度落实不够。公开披露本单位国有产权状况、国有资产转让信息等方面透明程度和公开程度不够。

3、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管不够。对重大投资项目缺乏全过程监管,导致了建设资金被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二、加强对粮食行政机关和国有粮食企业的监管

(一)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

1、督促机关、企业 “一把手”履职到位。“一把手”要对本单位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企业的廉洁经营以及下级的廉洁自律情况负主要领导责任;要组织领导班子讨论、研究有关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并作出安排部署;要了解班子成员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督促、检查、指导领导班子成员分管的工作落到实处;要督促检查下级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情况;要负责处理职工群众重要的来信来访,认真解决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要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教育管理好家庭成员和身边的工作人员,防止发生违纪违法和不廉洁问题。国有粮食企业领导人员作为代表国家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执行《廉政准则》及中纪委提出的有关规定。

2、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能作用。一是在全面履行教育、监督、惩处、保护

四项工作职能中突出抓好监督工作。二是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重点抓好企业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廉政考察和考核,并作为对干部的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三是发挥监督的组织协调作用。全力支持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主动查找和解决问题。四是研究制定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相关的配套制度。五是抓好责任制贯彻

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落实考核、责任追究工作。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市粮食局国有独资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之中。

3、规范领导权力运作,建立权力的制衡机制。绝对的权力必将出现绝对的腐败,只有对单位“一把手”的权力进行有效的限制和制约才能防止和减少腐败。实行领导干部权力的分离、制约和监督才能防止单位主要领导的独断专行,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上下勾结、内部勾结、内外勾结犯罪行为发生。坚持领导干部 “一岗双责”制度,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五必查”制度,即对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落实责任制情况每季度必检查,公开“述廉”时必检查,考察干部时必检查,召开民主生活会时必检查,年终考核时必检查。抓好 “三结合”即定期组织班子自查和个人自查结合;开展党风廉政调研和组织群众评议相结合;日常重点抽查和年底专项考核相结合。

4、明确监督职责,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政企分开是指政府机关与粮食企业的职能要分开,并不是分而不管,而是要转变观念和方式,由计划经济的管理向市场经济的监督转变。行政机关要正确行使监督与服务的职能与权限,真正做到监管有力、服务到位,在监督工作中搞好服务,在服务工作中加强监督,努力创新,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五个一”责任制新模式,即每项工作只确定一名局领导挂帅,一个责任部门牵头,一个责任处(室)承办,局纪检组一个“漏斗”下达责任目标,年底考核“一把尺子”量全体,从机制上有效解决责任不清、工作不勤、督察不力的状况。

5、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管制度。要严格把好选拔任用关,坚持德才并重的选人用人标准,形成优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用人机制就必须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要不断完善和规范领导干部任用工作中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考察、考察预告、投票表决、任前公示等程序和环节,力求做到规范、科学。从而防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暗箱操作、“一把手”说了算,个人专断等现象,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要坚持实行主要领导的任期时限制和领导干部、关键岗位人员定期轮岗交流或调整职权职责制度。

6、加强干部纪律监督制度。一是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干部举报信访监督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三是认真落实党委讨论任用干部之前征求同级纪委的意见制度;四是严肃惩处选人用人上的违规违纪行为;五是要建立领导干部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制度。六是建立干部推荐、考察、决策工作责任制,实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二)加强对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

1、深化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粮食部门预算管理体系,加强科学的预算编制,提高资金整体使用效益。

2、加强对资金收支的全程监管。规范收支行为,清理整顿单位银行账户,清理“灰色”收支,做好国有资产的清理、登记工作,制定出监督管理、规范运作的具体制度和办法。

3、严格财经纪律,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国有粮食企业严格按照《**市国有粮食企业资金管理办法》(成粮发[2003]1号)进行规范操作,严格资金管理的“收支两条线”制度,按照资金的使用渠道,做到专款专用。防止发生资产负债严重不实、虚列支出、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等问题。尤其要对改制企业的所有资产进行全面彻底的审计评估。特别是对粮食收购资金坚持封闭运行,对粮食风险基金筹措和使用直接介入,防止风险基金到位后又被抽回或挤占挪用,4、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大力推进财务公开,单位的成本费用和收益分配等财务指标和经营状况要定期如实的向职代会报告和向企业职工张榜公开,允许职工提出质询,并认真回答职工提出的疑点,切实防止隐匿、转移和暗箱操作。

5、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对企业领导干部在经济活动行为的审计和监督,坚决查处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作假账的单位领导人,卡住领导干部乱开支的路子。

(三)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

1、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监管。规范国有和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的改制和产权转让。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体系,依法规范企业改制,坚决做到严格报批、严格清产核资、严格财务审计、严格产权交易和转让程序、严格交易管理、严格依法保护债权人利益、严格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严格管理层收购,尤其对自卖、自买的行为要严格审查监督,规范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工作,使国有产权交易行为运作程序合法规范、信息公开、监督到位。对不正当行为要及时告诫或查处。

2、严格实行政(企)务公开制度。粮食收购资格行政许可、中储粮代储资格受理上报、省市级储备粮承储资格认定、仓储设施审批,以及单位的物资采购、企业的资产经营、粮油购销等都要按规定实行公开制度。要公开披露国有产权转让信息,使国有产权在公开的产权交易市场以竞价方式进行交易,保证交易公平、公开和透明。尤其要严格推行资产评估结果分类分项明细公示制度,将评估结果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公布于众,接受社会和群众尤其是本单位知情群众的监督,增强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工作及结果的透明程度和公开程度。

篇7:粮食调查报告

“门槛儿过低”失去行政许可的应有之义。行政许可制度的实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市场秩序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对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而采取的必要的控制手段。说穿了,之所以要对某种活动实行行政许可,就是不能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去从事这项活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少数公民某种权利的特许,同时,也是对大部分公民某种权利的限制。因此,行政许可的设定,除了有范围上的要求以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而且这种条件不能过低,如果过低甚至低到大部分人都可以从事的活动,那这种行政许可的设定就失去了它的应有之义。

“门槛儿过低”不利于政府掌控粮源,实施宏观调控。粮食收购之所以要实施行政许可,无非是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往往不是十分有效的。这是因为,粮食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是缺乏弹性的。粮食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消费品,其消费是不会因为价格的变化而出现骤减骤增。即使价格对粮食生产和消费有调节功能,但其作用因生产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增加当时可供的粮源而滞后。一旦粮食生产出现萎缩,往往又是不可逆的,且粮食生产还因自然条件的影响产生波动性。作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在耕地面积因实行工业化的过程中又不断减少、增加单产又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下,粮食的安全形势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对粮食收购实行许可就存在必然性。这种必然性的存在就要求粮食收购许可的“门槛儿”不能过低。否则不便于政府掌控粮源,更不利于实施经济上的宏观调控。“粮食少时多渠道,粮食多时少渠道”的状况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

“门槛儿过低”还可能带来相关问题。如一个个体粮食收购经营者,只需要50吨的砖瓦结构的粮食仓间,而这种存放50吨粮的仓间比比皆是,但要在这种仓间内即使短期(不谈长期)保管粮食,很难做到不被虫蚀和防潮霉变。如果要熏蒸杀虫,仓间的密闭条件又达不到要求,这就可能使到手的粮食受到损失。纵然损失是其个人承担,但从宏观的角度考量,损失量大可能影响“粮食安全”。再者,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规定,粮食收购经营者必须保持必要的库存量。之所以要核定经营者最低或最高库存量,其主要目的是要粮食收购经营者,在影响“粮食安全”突发事情发生时,履行社会义务,一个个体粮食收购经营者,只有50吨的存粮仓间,即使存满,又能履行多大社会义务?更何况,这些粮食收购个体经营者都是着眼于粮食经营可能带给他们的利益,他们不想也不可能承担多大的社会责任。

篇8:粮食分析报告

粮食大省或粮食主产区,主要指地理、土壤、气候、技术等条件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并具有一定经济优势的省份。根据农业部的划分,我国的粮食大省包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3个省和自治区[1]。其内涵包括:①粮食大省是粮食安全分工体系的内容。粮食大省是农业区域分工体系中的一种基本形式,是社会分工中农业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化和集中的结果。粮食大省作为以粮食产业为专业化方向的经济区域,既是工业化及城市化的重要配套工程,又是稳定国家粮食大局的基础。②粮食大省的基本功能。作出了食物、要素、市场和外汇贡献,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核心和支撑。粮食大省的稳定增产,对实现全国粮食的总量和区域平衡,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③生产、流通和消费大省。作为粮食大省,不仅应当能够自给并在丰年有余,还应当扮演粮食加工者、输出者的角色。④粮食大省必须立足于粮食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国家粮食安全政策有效实施角度,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

当前,粮食大省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一是种粮农民增产不增收,生产积极性下降;二是粮食大省的地方政府发展粮食增产与增负成正向关系。粮食大省一直没有跳出“背着包袱抓粮食,抓了粮食背包袱”这一怪圈[2],粮食大省往往成为财政穷省。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更多的问题和困难。国家如何来保障和提高粮食大省的粮食安全贡献度,促进实现“增产、增收、增财”的三重目标?本文的主旨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

1 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度的贡献

纵观我国50多年的农业发展历史,粮食大省的农业得到长足发展,承担着粮食安全的主要任务,并通过农业税和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货币和物质积累。尽管粮食大省生产同全国一样也经历了起伏波动的几个阶段。由于粮食大省有资源禀赋、粮食加工、农业技术和农业劳动力优势,因此,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而且还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粮食大省的贡献在哪里?贡献有多大呢?1961年,发展经济学家库茨涅茨分析了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将其概括为: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四个贡献。我们借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结合粮食产业链条的特点,来对库茨涅茨的“农业四大贡献”理论进行拓展。将粮食大省对全国粮食安全的贡献概括为“新四大贡献”:粮食生产环节贡献、粮食加工流通环节贡献、粮食消费环节贡献和粮食政策贯彻落实贡献。

1.1 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的生产贡献

粮食大省大多数处于平原或浅丘区,适合农作物生长,耕地集中成片,便于机械化作业;粮食总产量大、播种面积广、人均占有粮多、自给能力强、商品率高、品种全、净调出量大。粮食大省的农业总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54%,由此可见,全国13个粮食大省粮食生产的多少,左右着全国粮食生产的形势。下面我们来分析粮食大省的生产贡献。

1.1.1 产量和播种面积贡献

(1)产量贡献。1983年以前,粮食大省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量的比重在63%左右,1983年以后,这一比重在64%-66%之间波动,1999年以后基本稳定在65%以上。2006年,粮食大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74%,单产高于全国5.98个百分点。在1983年以来的所有年度产量比重都高于面积比重,表明我国粮食大省的粮食单产水平历年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播种面积贡献。1978-2006年粮食大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在60%-72%之间波动。2006年粮食大省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的69.9%以上(表1)。

(3)产量和播种面积的增量贡献。历年来我国粮食大省的粮食产量变动对全国粮食产量变动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粮食大省的粮食产量增减情况基本上决定了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减。由表2可看出,全国和粮食大省的粮食波动平均周期是3年左右。全国粮食波动主要是因为粮食大省产量的波动,除1994年和1997年外,1980、1985、1988、1991、2000、2001、2003年,粮食大省对全国粮食产量波动贡献率分别是78.89%、50.53%、103.38%、103.93%、69.55%、50.42%和92.34%。而全国粮食产量的增产年份,主要是粮食大省的产量增产所致。1978-2006年粮食大省粮食产量变动对全国粮食产量变动的平均贡献度为71.56%。1978-2006年粮食大省粮食产量增长对全国粮食产量增长的平均贡献度为60.28%。2006年,粮食大省的播种面积扩大较多。国家农调队(2007)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05亿hm2,比上年扩大72万hm2,增长0.7%。13个粮食主产省(区)粮食播种面积扩大了55.33多万hm2,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增加量的77%。我国2004-2007年连续四年的粮食增产中,播种面积扩大的贡献度为40%,依靠单产增加的贡献度为60%(简明统计资料2007年)。据粮农组织预测,未来世界粮食增产总量约20%来自播种面积增加,约80%来自单产的提高[3]。

注:以上资料根据农业统计年鉴1980~2007年数据整理而成。

1.1.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

粮食大省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现代化水平都得到了极大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06年,粮食大省的水库数量占到62.46%,有效灌溉面积占全国的70.4%,机电排灌面积占全国的83.0%,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全国的57.82%。农机总动力49495.5万千瓦,占全国的72.36%(表3)。

1.1.3 农业要素——资金、劳动力和科技贡献

(1)农民收入支持。据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2006年粮食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89元,比上年增加349元。家庭经营收入仍是粮食大省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人均纯收入2058元,约占总收入的56%左右。家庭经营主要是农业,农业主要生产粮食。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1676元(约占45.43%),其中农业1324元(约占35.89%)(简明统计资料2007年)。粮食生产收入是粮食大省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粮食的生产效益和生产风险对粮食大省农民的收入影响很大,农民收入也很容易受到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粮食的增产和减产很大程度直接决定他们的最终收入。

(2)劳动力贡献。粮食大省农业从业人口比重较全国平均水平要高,农业从业人员占全国的61%。庞大的人口基数保证了粮食的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从而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夯下了坚实的基础。以2006年为例,在农村劳动力中非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黑龙江为19.2%,吉林19.7%,湖南28.5%,而浙江为54.6%,广东45.3%,粮食大省平均比发达地区低20多个百分点(简明统计资料2007年)。就种植业来说,粮食大省的就业人数高于全国水平。以2006年为例,全国从事种植业人口为435.2万人,粮食大省占274.4万人,比例达到63.0%(表4)。

(3)科技贡献。科技具有促进粮食主产区建设的基础性、优质增产、节约和产业化效应。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和粮食品质方面,粮食大省有很大的优势。我国粮食大省农业发展科技水平较高,单位产量高,在农业集约、机械化、农资使用量上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表5)。2006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而粮食大省达51.3%。1999-2004年,粮食大省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18%,农业技术进步率为年平均1.77%,对农业产出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为24.66%。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人均第一产业收入的贡献率为14.8%[4]。粮食大省中的9个省机械化水平要高于全国水平[5]。因此,粮食大省的粮食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来说有比较优势。

1.2 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加工、贮藏和流通的贡献

粮食安全的核心是供给问题,集中体现粮食在其交换过程中发生的加工、贮藏和流通问题。围绕粮食的商品交换过程衍生出来的加工、贮藏和流通,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支持和保障。

(1)粮食大省的粮食加工方面的贡献。粮食大省的粮食加工水平普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06年,我国粮食加工转化增值比为1:1;粮食加工转化率为67%,高于全国48%的水平。2006年度全国粮油加工业统计显示,按现价工业总产值排序,全国粮油加工前10位的省区依次是:山东、江苏、河南、河北、黑龙江、广东、安徽、湖北、江西、福建。其中粮食大省占了8个,且排名前五位都属于粮食大省。2006年加工大米总产量3844万t,总产量超过100万t的有13个省区,粮食大省占了9个,且江西、湖北、江苏、安徽、黑龙江等5省就占了全部总量的55.6%。这些数据表明,粮食大省的粮食加工业相对全国的平均水平要发达。以河南省为例,2006年小麦总产量2577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20%左右,全省用于转化为工业品的小麦用量约332万t,占本省小麦总产量的12.9%。2007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260亿元;玉米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00多家,产品加工品种达到200多种。玉米加工业总产值和利润已分别占全省食品工业40%和63%,以玉米为主的粮食加工业成为吉林经济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

(2)粮食大省在粮食贮藏方面的贡献。粮食贮藏属于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部分。国家收储的粮食约1.5~2亿t,分别储藏在国家储备粮库、地方粮库和粮食加工企业粮库里。中央储备粮系统拥有1380多座国家粮食储备库,总仓容高达2.95亿t,其中主产区、主销区和基本平衡区储备粮比例保持在4.5:3.0:2.5的比例,即粮食主产区的储备粮应占562.5-675亿kg,粮食主销区应占375-450亿kg,粮食基本平衡区应占312.5-375亿kg”[6]。国家储备粮库占的比例大概能达到28.6%左右,而这些粮库大多集中在粮食生产基地,也就是说粮食大省的粮食贮藏,是处于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布局考虑。粮食大省农户的粮食储备是一个“第二国家粮库”,粮食主产区农户存粮比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多200kg左右。另外,粮食大省的地方粮食储备库和粮食加工企业的粮食储备,由于基础设施陈旧,存储能力短缺,仍然是粮食主产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瓶颈。

(3)粮食大省的粮食流通方面的贡献。粮食商品流通,是粮食商品由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多次买卖活动过程,它构成粮食商品流通体系。要使流通渠道畅通,必须让流通体系的每个要素,都协调运行、发展。粮食大省粮食商品量占全国的80%以上。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出售粮食720.11kg,高于全国82.47个百分点;散粮接发能力为31万t/h,低于全国水平。粮食经纪人数量为50-60万人。不过,目前粮食主产区,因为铁路运力不足,粮食运不出去,致使很多农户卖粮难,增产不增收。

1.3 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消费环节的贡献

(1)粮食大省的消费自我满足。即使粮食大省的粮食商品率达80%以上,粮食大省生产出的粮食当然一部分也由自己消费。2006年,粮食大省粮食产消差(产出-消费)10916万t,而从全国来看,消费超出产出953万t。2006年粮食大省粮食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水平38.58个百分点(表6)。粮食大省本身居民的一些粮食消费习惯,如节约粮食,减少粮食的浪费等粮食消费习惯,为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年人口流动粮食节约量3120万t。

(2)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而调整粮食结构。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正在由植物类向动物类转变,而且这种趋势在一段时间将延续不断。对动物食物需求旺盛,必然刺激饲料业的大发展,从而对饲料粮的需求将大为增加。这些变化,对粮食的消费需求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要求粮食大省对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种植结构进行调整[7]。粮食大省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加工水平、消费习惯观念来适应粮食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继续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保障和支持。

(3)粮食大省的贫困人口粮食可获得性。粮食安全的主要内容也包括解决好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让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有充足的食物。而粮食大省的贫困人口还是数量庞大。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低于全国水平43%。

1.4 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的粮食政策贯彻落实环节贡献

(1)农业政策设计的瞄准区域主要是粮食大省。新阶段,农业政策设计的中心实际上就是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我国连续五个中央一号文件的主体: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都是围绕粮食大省的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的。

(2)粮食大省是农业政策的试验田。农业政策的影响在粮食大省更加突出和明显。农业政策包括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农产品价格政策、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劳动力转移政策、农业产业化政策、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和粮食补贴政策,都是在粮食大省开始试点并进行推广的。2005年以来的落实粮食直补、减免农业税、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等有关惠农政策,都得益于粮食大省的试点。为提高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中央财政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资金,重点投向粮食大省。国土资源部实行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向粮食主产区倾斜,4年项目资金达到116亿元。4年来,国土部门在13个粮食主产区省份安排项目997个、资金116亿元,占全部国家投资的66%,新增耕地可达18万hm2。这些项目中,重点对中低产田进行整理,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盐碱渍害治理的投入,推进节水灌溉示范,重点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提高了项目区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8]。

2 促进我国粮食大省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要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采取综合措施,改变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大、粮农收入低、自身经济发展缓慢的状况,实现粮食大省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国家应制定和实施“多产粮多收益”的农业保护政策和区域经济平衡政策。全面科学地评价粮食大省的贡献方式、贡献份额和经济实力水平。在利益分配上,由“单向贡献”向“双向互补”转变,制定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把农民的种粮贡献变为经济利益返还给农民。

2.1 实施粮食大省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战略

要运用综合经济手段向粮食大省倾斜,通过增强其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要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主要湖泊的综合治理。通过加固修复等手段提高重点病险水库的防洪保安能力,大力推广节水和旱作农业技术。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重点向粮食大省倾斜。②要充分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为劳动者创造更多、更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要拓展农业发展的空间,围绕粮食加工、运销等,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要鼓励、引导富余劳动力从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劳务输出。③依靠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农的路子。建立健全粮食科技投入机制,整合各种粮食科技力量,明晰粮食科技研发的目标和方向,完善粮食科技推广体系,增强农民的科技采用意识,释放粮食主产区建设中科技效应。④要树立大农业的观念,立足基本点,正确调整结构,走“两高一优”内涵发展的农业路子。实行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发展订单农业和产业化经营。要树立大粮食的观点,把粮食业、畜禽业、饲料业、食品加工业作为一个整体来抓。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⑤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整体的协调发。

2.2 强化粮食大省的粮食加工、贮藏和流通能力建设

要搞好结合点,搞活粮食流通,走大市场的路子。搞活农产品流通,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粮食大省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①应努力改善粮食主产区的储运和仓储条件,逐步培育和建立专业化的大型粮食储运和仓储企业集团,不仅建立中央级还要建立省属粮食储备库体系,加强管理,使主产区粮食的运输、储运、调控及时,转化有序,规避粮食生产企业加工运输及企业的市场风险。重点是完善粮食专项储备制度,建立健全粮食风险基金。②加强粮食主产区的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培育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林市场主体,建立包括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产权市场、期货市场在内的统一、健全、开放的农村市场体系。③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建立起直接的,形式多样的,相对稳定的产销联系。要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辅以行政手段,确保产区和销区按照合理的流向、数量,接收和调出粮食。加强对粮食大省的经济合作和经济回报,粮食销区应担负更多责任。建立粮食消费区补贴产区的制度。补贴形式可以通过价格和税收来体现;要加强产、销区域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大力提倡销区按调入商品粮的数量与吸收农村劳动力和技术输出、投资开发挂钩,互惠互利。

2.3 引导粮食大省粮食消费结构转换,保障贫困人口粮食安全

建立有序和谐的粮食大省粮食消费体系。积极引导粮食主产区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改善粮食消费结构,实现增加动物性食物和其他类别食物的摄入,在粮食直接消费需求下降的同时,保持营养结构更加合理。努力建立长效机制,维持农民收入稳定提高,维持农村地区消费价格的稳定。保障粮食主产区农民对粮食的购买力不下降。统筹粮食行业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发展,对粮食消费市场进行细分,满足居民对粮食多样化需求,并确保健康、安全、科学消费。注重加大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补助,以确保他们生活消费水平不降低。尽快规范粮食市场交易,建立诚信体系,维护消费者权益。

2.4 推进农业政策和粮食政策向粮食大省倾斜

充分利用国家的惠农政策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的机遇,不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国家在制定财政分配政策时,要向粮食主产省、主产区、县倾斜,切实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力投入。例如,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区域重点要向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倾斜;农机具购置补贴向粮食大省和商品粮基地倾斜;国家扩大对水稻良种补贴的规模,并对国家商品粮基地和粮食大省给予政策倾斜。促成国家将要出台的一些政策继续在粮食大省试验,提高粮食大省对新政策的适应性和纠偏性。

参考文献

文中资料未注明出处的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1]范小建.2006年中国种植业发展报告[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5.

[2]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粮食安全问题[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73-77.

[3]万宝瑞.深化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J].农民科技培训,2008(6):1-4.

[4]张冬平,冯继红.我国小麦生产效率的DEA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5(3):48-53.

[5]马翠萍;郭翔宇.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灰聚类评估[J].农机化研究,2008(8):85-90.

[6]丁声俊:我国粮食储备规模应占当年消费量25—30%,经济观察网,2008-08-18.

[7]夏春平,雷海章.粮食产业化经营是粮食主产区发挥产粮优势的有效选择[J].经营管理,2006(7):19-21.

上一篇:黄骅中学实习小组工作总结下一篇:新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