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心灵的世界

2024-05-09

走进孩子心灵的世界(精选10篇)

篇1:走进孩子心灵的世界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从成都52中的实践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德育再次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焦点。

近日,本报记者收集到来自学校和教育界关于德育的各种声音,就德育存在的问题、德育工作者正在进行的思考与实践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和理性的思考。

诚实是德育的基础,德育如何更诚实?

成都52中是一所工读学校,一所具备优质教育资源的特殊教育学校,有很多被认定的“坏”孩子。可是,校长马海军说:“他们不是坏孩子,他们受到过太多不诚实、不公正的待遇。”

老师不让交作业,他就不交;老师说出去,不准上课,他就逃学;老师说不准考试,他就不去学校。最后,老师又说,这孩子没救,他就自暴自弃;

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父亲严格管教,同时又有求必应。一个月他也见不到父亲几面,但钱一直有。于是,摆阔,旷课,打架。最后父亲说,你天生就是造孽的。

……

在一些德育工作者不恰当地对待他们的同时,另一方面,应该看到未成年人的道德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成人社会的映照。成都华西中学德育处副主任李原松举例说明――

学校坐车春游,车来了,尚未停稳。男生、女生全都朝着车子疯跑,抢位子,占地盘。成人社会,这事不鲜见;

有学生在校园骑车,护卫队阻拦。3分钟后,“110”来了,学生打电话说“有人侵犯我的人身权利”。这种事,报上多得是;

……

“教育者、家长、成年人,都不是德育的权威,更不是道德的化身。诚实是德育的前提,没有人是完美的,社会也不完美。”这一观点,成了成都52中许多教师的共识。他们认为,诚实是德育的基础,未成年人不是“被教育者”,而应该是校园事件、社会情景中的一分子;应该把未成年人当成“社会人”,应该让他们知道每天经历的都是真实的人生,要让他们从小就诚实做人。

成都52中做了一些“重塑”诚实的工作。以抽烟为例。好多到52中的学生都有吸烟的历史。

“就算一个孩子24小时不间断吸烟。也并不能代表他‘坏’。”马海军说,“吸烟的孩子就一定是坏孩子”,这个观点是谁的?成人的。实际上,成人有压力,孩子也有压力。本来,孩子可以不采用这种形式减压,但是,当问题已经出现,是夺了烟骂一顿有效,还是缓和疏通有效?

成人容易把硬性规则强加给孩子,德育如何更真实?

很多孩子都有“编作文”的经历:学雷锋,扶老奶奶过马路;路上捡了几块钱,交给老师或是警察叔叔;有同学受伤了,他立刻跑上前去帮助,甚至天天接送……这些贴着“美好道德”标签的作文,往往是能得高分的。老师不会去核实,有的还会鼓励:今后参加中考、高考,就这么写。

有人总结说,孩子们接受的德育,童年时代是听童话,少年时代是看“说明文”,反正与实际有一段距离――德育难道就是搞一个模子的“思想道德工程设计”?

孩子们有着对自己的认识,即使在那些被认定的“坏”孩子的身上,“善良”总是多于“卑劣”,孩子需要认同与欣赏。这是成都52中的德育工作者树立的信念。学校让每个刚来的孩子填“行为规范自测表”。被认为“很坏”的孩子,在对自己的认识上,也总是“好”多于“坏”。

但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成人们容易把硬性的规则强加给他们。比如“遵守纪律,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却不创设易于孩子吸收的体验情景,只是一味地“要求”、“强加”。对孩子来说,这些只是一些既定的词组,这些词组实际上可以转化成一些场景:遵守纪律是什么?就是在踢足球的时候,犯规了要被罚下。孝敬父母是什么?就是上学回来,如果觉得很累,想想上班回来还要做饭的妈妈,是不是更累呢?团结同学是什么?就是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比如一场辩论、一次研究性学习,需要团队合作,需要共同出谋划策和齐心协力。

但是,很少有人为孩子们精心设计,更没有人“蹲下来”听他们讲内心的需要。有的仅仅是按照成人的思维与方式准备的“教育”。这一点,许多学校已经认识到了。

成年人中坏的“潜规则”,面对孩子时总是以“坚决不准学习、不准效仿”的模样出现,却同时又被成年人毫无顾忌地实施着,比如言而无信、谎言、背叛、争斗……孩子在无知的情形下,进行着无意识的模仿,最后成为“坏孩子”。

德育需要真实,真实的场景,真实的问题,在真实的经历中,真实的犯错误中真实地成长。

到成都52中的孩子,刚去的时候好多人想过“逃跑”。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孩子自觉自愿地留了下来。只因为52中的老师很真实,52中的生活很真实。

刚送孩子到52中,许多家长说:“只要让我的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其他都不在乎。”两年或三年过去了,家长们的要求却变了:或是考虑花钱让孩子上重点高中,或是设想让孩子立即工作。

可是,孩子们怎么想?52中今年要毕业的两个初三班,50几个学生大多想考职高,想学点有用的`东西。但是,家长们大多不同意,他们怕孩子“又学坏”。

仅此一项,被修复的规则又被破坏了。52中正在尽力“救”孩子,但是,谁又来救助家长们,救助这个社会?

真实地教育孩子,为何就这么难?

没有孩子能听得进大道理,德育如何更踏实?

在成都市52中,记者听到了子白的故事。

,子白的父母送他到成都52中,准确地说,是把他“骗”到学校。在德育处门口,子白和父亲对打。父亲没有还手,一直往后退,最后转身就跑,跳上汽车,头也不回加速驶离了学校。

子白的父母都是大学本科生。对子白,他们无条件地爱,溺爱。子白的“回报”是:谁也管不住,谁的话都不听。为了不上学,他在家里拿着菜刀说,谁再提上学的事,就砍谁。父母怕他,看见他就战战兢兢。

子白刚到52中的第一个月,有一系列事情发生:自残、自杀、绝食,仔细策划过逃跑……整整一个月,父母没来看过他,也没有打过电话。

班主任雷加明、生活教师张果见证了这一切。这一个月,他们冷静处理了子白制造的一系列“事件”。这一个月,雷加明和张果也没有回家,轮流和子白谈话。谈话的时间不定,有时从傍晚到深夜,甚至凌晨。最终,子白流泪了。可是第二天,他照样可能准备逃跑或是挑起一场事端。尽管如此,雷加明和张果知道,一切都在变好。一个半月的时候,他们提出让子白回家一趟。接到通知,子白母亲坚决反对。经协商,勉强同意由张老师陪同在家住一夜。可是,敲开门的一刹那,张老师就看到了两张紧张的脸。一句话没说,子白进了自己的房门,把张老师留在了门外。张老师和子白的父母第一次坐下来谈话。

吃晚饭的时候,张老师敲开了子白的房门。

桌上都是子白最喜欢吃的菜,吃饭的4个人,一句话都没说。饭后,张老师提议看影集。影集很老了,记录的是子白小时候:在母亲怀里,在父亲身边,在家里,在旅游景点……看的时候,子白有了笑容。

晚上10点,子白说要睡觉,张老师和母亲一起将他送进房里。看他睡下,张果和母亲都没有离开,一人坐一边,陪他说话。凌晨一点,临睡前,子白对母亲说:妈妈,晚安。

走出房门,子白的母亲立刻哭了。

儿子已经很久没有叫过她妈妈了,“晚安”更是天外之音。

第二天,情况更好了。中午吃饭,子白要添饭的时候,母亲刚准备伸手接过孩子的碗,子白说:“妈,我自己添。”下午要走了,出门前,子白回了头:“爸爸、妈妈,再见。”

走在半路上,张老师的手机响了。

电话里,泣不成声的父亲说:“我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谢谢老师,我的儿子又回来了。”

今年,情况更好了。家里将代管费交给子白,他完整地交到学校;回家后,子白也不外出,让母亲买了试题,在家复习。

“德育,用‘教’的办法通常不见效。没有孩子真正听得进大道理,打动他们的往往是细节。但是,很多家长和教师总是缺乏耐心,德育必须是踏实的,要一步步,慢慢来。”这是张老师的体会。

成都52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不比其他学校更高。但是,这是一个将德育,也就是做人教育放在首位的学校。做人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所以,52中的老师很踏实,工作做得很到位。

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52中这样的环境与土壤。德育工作,如今在不少学校正在遭遇“评价危机”和“师资危机”:德育工作无法量化,“重智轻德”的残酷并未完全消除;年轻教师越来越多,没有经验,自身也不成熟……

在这个意义上,52中是得天独厚的。马海军意识到这一点,他说:“52中已经从特殊学校成为特色学校,但最终,我们应该是一个特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德育教师指导的特长学校。”

德育需要踏实,急功近利,只会遭遇失败。

篇2:走进孩子心灵的世界

美国一位心理学教授用3年的时间,研究了两万名青少年,研究发现:能够把日常生活的事情经常向父母倾诉的青少年,较少出现学习成绩欠佳或染上吸毒、酗酒等恶习的现象;多数的事实是,孩子满11岁之前,通常什么都跟父母说,父母总是他们最先想到的倾诉对象。但是从十二三岁到成年的那几年里,情况会变得完全相反,他们会先去找朋友倾诉,然后也许是老师或辅导员,最后才轮得上自己父母。同时,越来越多的父母都感觉到,他们已经很难跟10几岁的子女进行足够的沟通。通过众多教育专家的研究和为人父母者的实践证明,以下六种方法是帮助父母消除与子女之间隔阂的好办法。

一、做一个好听众

随着年龄的增大,许多青少年认为坐下来同父母细诉衷肠是一件很别扭的事。而对于父母来说,必须设法让子女觉得那样做是很自然的,其诀窍就是要让家里时时有一种“聆听的气氛”,这样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要跟人商谈,自然会来找你。

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好办法就是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并做一个好听众,而晚饭是全家共聚的好机会。可惜这一点往往被一些父母忽视。同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很少同父母一起吃晚饭。父母如果每天晚饭时肯留心听儿女说话,会让儿女觉得自己受重视,而创造这样的“聆听气氛”会很有效。

二、学会与子女平行交谈

用平行交谈的方法跟青春期的儿女谈话往往能引起热烈的反应。所谓平行交谈,即父母与子女一起从事一些普通活动时进行交谈,但重点要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的内容,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这种谈话方式会让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轻松自在,而对父母来说尤其如此。几乎从事任何活动都能得到这种相处的机会,例如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或进行体育活动。

一位父亲就很会利用这样的机会:“我常常和14岁的儿子在清晨打羽毛球,那时候我们往往谈起某位老师或学校里发生的某件事情,但都只是随便聊聊,不是严肃的讨论。我发现儿子很喜欢这种形式的谈话,从这种活动中我也较好地了解到儿子的情况。”

三、只做顾问不做“指导员”

有时父母提出的意见即使很好,孩子们也不喜欢,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指导员”,而是顾问——只会细心地聆听,协助他们做出抉择,不是插手来干预他们的事情而是建议他们改弦更张。要是孩子把事情搞砸了,不宜直接干预、批评,孩子不喜欢别人指出他们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更不需要别人教他们如何走出困境。父母应该协助子女仔细检讨这件事,青少年往往能自行想出叫人拍案叫绝的解决方法。

四、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天地

青少年需要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并非完全由父母来控制,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渴望有自己的空间,父母尽量不要擅入他们的房间,不要让他们觉得只有跑到外面才会有这样的空间。一位家长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说:“孩子的房间里常常挤满了他的朋友,他们或谈天说地,或吃东西,或玩电子游戏,虽然经常吵吵嚷嚷,但我觉得这并不要紧,因为只要孩子没有变坏,很安全就行了。”

当代的青少年越来越渴求有自己的私生活,他们往往因此变得感情冷淡、喜欢独处,不肯与父母在一起。有些父母被十几岁的孩子避开或推开会感到很难过,其实这是青春期子女正常的表现,很多父母不明白的是,尽管孩子想避开父母,却不希望父母也这样对待他们。

五、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很多专家建议,做父母的把不想直接向子女说或可能不中听的话写下来。因为把话写下来,你的话就会显得很有分量,一般人会认为白纸黑字更加可信,而且可以一看再看。

有一位美国的母亲发现她14岁的女儿已经开始同男孩子约会了,她想向女儿强调性爱可能引起的危险后果,但是每次刚刚开口,女儿就不耐烦地说:“这些我早就知道了。”于是这位母亲就写了封信给女儿,她在信中细说了她的忧虑,还说她知道自己不能对女儿凡事都要过问,然后她把信放在了女儿的床上。女儿一直没有表示收到过这封信,直到三年后的一天,母女俩正在厨房里忙着,女儿突然开口说道,她正在等待那个人的出现,因为“那封信影响了我”。

六、不要无所不问

青少年通常不会把很多有关自己的事告诉父母,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你应该把孩子告诉你的任何事情都视为礼物,加以珍视。

曾有一位身为人母的同事,有一天她15岁的女儿回家后就抽抽搭搭地哭泣,但没有告诉她原因。于是她陪女儿坐在沙发上搂着她,过了一会儿,女儿就走出房间不哭了。那位母亲始终不知道女儿为什么哭,但她明白那一天女儿需要的不是自己的提问而是慰藉。几年后母女俩谈起这件事时,女儿已经记不起哭泣的原因,但是她说她记得当时母亲在她身边,而对女儿来说,母亲在身边才是最为重要的。

篇3:走进孩子心灵的世界

在众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友谊占有重要地位,它和爱情一样,是童话作品永恒的主题。《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也不例外,这是一篇语言优美、蕴涵丰富的童话故事,“友好”就像是一条线,把课文内容“拎”起来,对帮助学生理解童话思想内涵有很大的帮助。这一堂课我们跟随作者的文字,在黄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一个和谐相处、充满无限情谊的自然界的角落。

亮点一:营造氛围,熏陶美好情感,体现童话本体价值

课堂伊始,黄老师就通过亲切生动的语言和精美的简笔画为我们创设出了一个奇妙美丽的童话世界。这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而且为他们迅速了解松鼠和小熊家的地理位置、理解剧情埋下伏笔。“你知道他们最后是怎么交上朋友的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走进童话独特的意境,黄老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充满阅读期待,自己带着问题去读书,从文本中寻找依据,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

亮点二:夯实基础,培养语文能力,凸显童话学科属性

童话教学既要关注课文人物的命运和文字所承载的思想情感,更要关注表达这些人物命运、思想情感的载体———言语表达。根据本课的主要言语表达特色,在教学中,黄老师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尝试采用多种形式,力求识用结合。如:借助拼音自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游戏,巩固认字—揭示偏旁特点,理解字义。如: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老师就紧紧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比一比”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随机引导“飘”字带风字旁,是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在生字书写环节,黄老师通过词语“祝福”引出本课新偏旁的对比学习,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让孩子们观看视频了解“衣字”旁和“示”字旁的演变和含义,彰显汉字独有的魅力,适时进行语文文字的熏陶。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这两个字也许较难区别,黄老师又安排了填空练习、说话训练,充分巩固这两个字。最后引导学生书写“祝福”,师生互评,活动的开展由简入难、环环相扣,既有效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让孩子们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培养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情感,整个教学活动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亮点三:以读为本,提高语文素养,运用有效教学策略

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潘新和教授说:“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生的言语心智法门的。”

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时,黄老师让学生找到描写小熊快乐的句子,学生一下子找到了“乐坏了”这个词,老师立刻抓住这个词进行朗读训练,“乐坏了是什么意思?你什么时候会乐坏了?你乐坏了会有什么表情和动作?现在你们能不能体会小熊看到纸船的心情?让我们带上表演再来读这一段。”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紧紧抓住关键词“乐坏了”等进行细细揣摩,品读出文字的意蕴,逐渐走进文本,慢慢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引领孩子们体验“一把抓住”这个词语时,孩子们经过多次朗读后,只能读出“形”而未读出“神”,老师巧妙设计的角色体验,创设的生活化情境引领孩子们叩击文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创设的一个生活情境,让孩子们进一步走进小松鼠的内心深处,所以孩子们能读得入情入境,令人耳目一新、为之振奋。在教学中,因为注意了挖掘独特的语言现象,领着孩子们反复朗读,让他们读得有滋有味;在反复读的基础上,孩子们很自然地领略语言的魅力,感受和洞察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老师巧妙地将内容的理解、语言的揣摩、情感的体验都融合在了一起,达到了“到课文中走个来回”的效果。

当然,亮点的背后也总有遗憾。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黄老师在学生辨析“漂”与“飘”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捕捉这一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进行很好的利用,而是按照教学预设直接点出这两个字的区别,学生的认识问题依然存在,为后面的教学留下了隐患。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教学机智及时干预,通过追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给学生正确的航标。

当然,瑕不掩瑜,小荷才露尖尖角,初为人师的黄老师已初具风范,短短的一节课已经在这群乡村孩子的心里播下了想象的翅膀,在童话般的年龄感受和体验到了童话的无限魅力,让童话真正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

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疏通生字新词,并能有感情地读好词语。

2.区别学习“漂呀漂”和“飘呀飘”,并灵活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

4.区别学习“示”字旁和“衣”字旁,并学写词语“祝福”。

5.体会朋友之间互赠祝福的美好情感,能向身边的人送去自己的祝福。

教学重难点:

1.区分“示”字旁和“衣”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讲故事导入

1.讲故事导入,配合简笔画,创设情境,开拓学生的想象。

2.这个故事好听吗?谁能帮老师给这个故事取一个名字呢?引出并板书课题,齐读正音。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1.自由读一读课文的1~6段,疏通生字。

2.根据阅读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请小老师带读、正音。

3.开火车读新词,要读出词语的意思和感情。

4.如果生字藏进了句子,还能读准确吗?指名读句子。

5.区别学习“漂呀漂”和“飘呀飘”,并做练习巩固。

三、朗读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的1~6段。

2.抓住“乐坏了”,感悟表演读小熊收到纸船后的心情。

3.感知“一把抓住”,体会表演读小松鼠收到风筝后的心情。

四、生字书写

1.由词语“祝福”引出本课新偏旁““示”字旁,和“衣”字旁对比学习。

2.观看视频了解衣字旁和示字旁的演变和含义。

3.根据口诀区别学写两个偏旁。

4.练写新词“祝福”,并巡视评析。

五、小结

篇4:走进心灵世界 给孩子求学的自信

上课的前几天,笔者发现一位男孩子,每次提问他,他都低下头,满脸通红地说:“老师,我很笨,不会做。”每次的家庭作业,他都是拿同班同学的作业来抄。问他为什么不问同学或者老师,他说:“我很笨,老学不会,以前我的作业都是抄的。”听后,我一阵愕然,便找了班级的几个同学聊天,询问他的家庭情况和以前的学习情况。谈话中,我发现他其实很爱学习的,只是人比较自卑胆小,没有良好的学习策略,基础知识薄弱。人的自信一半来自自己,一半来自别人。一个人如果从来就不欣赏自己,他不会拥有自信;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被欣赏,他就不会获得自信。当学生被老师家长圈满“不是”,甚至被涂得漆黑一片的时候,他的精神世界一定会变得黯然无光。人一旦迷失了自我,便会自卑自馁,自暴自弃。于是,放学后,我特地把他找过来,笑着说:“老师出几道题,会做的你先做,不懂的老师教你。”那个学生一听急了,头摇得像拨浪鼓,口里老说:“老师,我真的不会。”我拉着他的手说:“老师相信你会做,即使不会,老师也有信心教会你,难道你不相信老师吗?”他停下摇头望着我,说:“不!老师,我相信你。”我用手轻轻地击了他的手掌,说:“让我们一起努力!”我出了几道适合他水平做的题目,他忽地坐下,集中精力地做题,不一会儿就做好了。我拍手夸他做得真快,批改完他所做的题,发现他竟没有一道错题,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了个大大的“优”字,还画了个大拇指。迎着我赞许的目光,他竟有些害羞地抿嘴笑着,眼眸里闪着几点亮光。这一刻,我的心也震撼了,最美的是他那一笑。

许多学生学习困难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智力正常,学习成绩异常”。他们之所以成绩低下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1)反复失败,导致内在动力的丧失。(2)应试教育模式,使教师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或重视考试分数的倾向,客观上导致了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3)家庭环境的影响。

针对上述原因,结合这几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谈谈几点心得。

一、转变观念,树立自信

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较差,但他们同样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只是这种愿望和需要被扭曲了,被压抑了。面对学习困难学生,教师应确立的教育观念是:所有的学生,在有利的教学条件下,都能完成课程规定的任务,教师要有积极的期望,要相信他们具有学好的能力,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切实要求,用自己的教育信念去促进学生的进步。即使他们有反复,我们也不能灰心,仍一如既往地耐心说服教育,必定能促使其取得进步。

就学生而言,要变“我学不好”为“我经过努力,一定能学好”。教师要以攻心为上,通过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转化的信心,保证其能知难而上,不断进步。

二、享受成功的“高峰体验”,让学生走出反复失败的怪圈

“高峰体验”是一种高强度的情感体验,它能使一个失望者重新看到自己身上潜在的能量。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制订一个个切实的短期目标,使其跳起来摘到桃子,尝到成功的喜悦,让其在不断享受成功的“高峰体验”中,增强学习的信心,形成不断成功的良性循环,努力成才。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为什么这些学生智力正常,却屡试屡败?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所以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予以科学的方法指导,从而使其学之得法,学有所得,不断进步。

四、建立帮扶对子,共谱友爱之曲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助。”这是说学习要共同进步的问题。建立“一帮一”或“一帮几”的帮扶对子,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能获得其他学生帮助,在前进过程中亦有比较,从而使其保持高涨的热情,刺激其学习的动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原因,寻求解决的对策

有些学习困难学生经教育后能全力以赴于学习,但仍然不能提高成绩,这时,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是极其重要的,要使学生学会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原因之外,还要分析影响其学习成绩的还有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分别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成绩,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其克服困难的勇气,不断取得成功。

马卡连柯也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没有什么都不行的学生,问题在于教师站在什么样的角度,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表达。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给孩子求学的自信,坚信教师只要用情用爱用智用心,一定能浇灌孩子们茁壮成长。

篇5:走进孩子的心灵

走进孩子的心灵,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当教师的信条。多少年来,为了架起师生间相互依赖的桥梁,培养师生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我常利用班会、队会给同学们讲故事,给同学们选精彩的文章,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让他们在感受的同时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去爱每一个人,因为一个真正得到爱的孩子才会有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才会懂得真正去爱别人。

作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和生活中的朋友,我除了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并及时给予他们各方面的帮助外,我还与一些学生家长建立了电话联系,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在校情况进行交流,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以便更好开展工作。同时还利用家长之间的关系为一些下岗的家长解决工作问题。我准备了一本备忘录,记录了一些学生的个人信息,并通过自己的接触将这些同学的性格特征总结下来,还记录了和他们谈心的进展情况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解决情况,增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篇6:走进孩子心灵的随笔

孩子每个星期只回家两天,即使只有两天,妈妈想跟孩子说说话,孩子排斥着、拒绝着,并对妈妈发脾气,妈妈很痛苦,花了那么多心血,花了那么多钱“爱”孩子,但孩子连正脸都不看一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着过去不恰当的教养方式,现在孩子对抗着妈妈,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妈妈,妈妈很想找到方法走进孩子的内心。那么如何做呢?

第一、心态平和,包容孩子。

有的家长提起自己的孩子,会不自觉地贴上标签:犟小子、倔驴子、娇气公主、生气包、撒谎大王、不听话的主……并且在孩子面前象家常便饭一样脱口而出,这些负面标签就像自我实现的预言一样,在孩子成长的生活里会一一应验。有的家长虽然嘴上没有说出来,但在心里给孩子打上了烙印,认定孩子会怎样怎样。我为什么要提到这一点呢?因为这种隐藏在后面的想法,决定了家长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跟孩子说话。

例如,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很会顶嘴,你说一句,他有十句等着你,很烦人,这样争执下去,家长极有可能把孩子打了一顿。基于这样的想法,家长跟孩子说话时面目表情可能就会严肃而凝重,有的会皱着眉,有的会双臂抱在胸前,一副要掐架的样子。这样的气场就把你阻隔在了走进孩子内心的外面。

第二、跟孩子聊天的智慧。

你跟孩子说话,是想责备他,还是想关心他;是想发泄你的不满,还是想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有的家长说:“我当然想解决问题,但孩子不配合,说着说着愤怒升级,最后谁都不痛快。”家长的目的很好,但在具体实施中,又回到数落的老路上,孩子的反应有可能是:闷头不作声,你说你的,我消极对抗;顶嘴、争执;愤怒;也是不吭声,但自我感觉很自卑,很差劲。不管是哪一种,孩子拒绝了你,你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你没有帮孩子解开疙瘩。试想,有人训斥了你,你愿意高兴地跟他掏心置腹吗?答案是否定的。

篇7:走进孩子心灵的随笔

比如:我女儿在上中学的时候,有一阶段脾气特别大,特别反常,当她提出的要求我感觉不合理时,我不想答应她的请求。这个时候她会说:“你随便吧,”然后就气呼呼地离开饭桌或者就不再跟我交流了,我女儿有午睡的习惯。我不让她看电视。有一天,中午放学回来,进屋就把电视打开。这是以前从没有的情况。我当时很莫名其妙,但我内心会有一个疑问?这孩子是怎么了?我把孩子对我的态度放在心里,不说她,只是每天有时间的时候问她在学校是怎么过的,有什么好玩儿的事情发生吗?在那段时间里,女儿经常说,“没什么,还那样”的话。在这期间,女儿跟我发脾气的时候,我就不说话了,我转移了矛盾的焦点,过了有半个多月,我在与女儿聊她在学校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她长出了一口气说:“倒霉的日子终于过去了。”我假装好奇地问她发生了什么倒霉的事呢?这时候,她才原原本本把她不愉快的事情说出来,“老师误解她了,不是她说话,老师批评了她,她无法解释。还有,跟同学发生了矛盾,男同学骂她了,把她气哭了,有的女生背后讲究她,说她如何不好,另外一个女生告诉她的。”这些都是在这个时期青少年非常看重的事情,同时,在这个时期也是学习解决矛盾的关键时期。是成长必然经历的阶段。这些问题在她的心里过去之后,她才能跟你讲出来。后来孩子的问题解决了,她告诉我,妈妈我开学不看电视了,放寒暑假的时候看一会。

有的时候,家长的理解,会让孩子更听你讲的话,家长的价值观也就能够影响到孩子。

家长是非常爱孩子的,只是我们的表达有问题。孩子遇到了困难,发生了错误,要给指出来,同时还要了解孩子有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这个过程就要运用沟通技巧

,我简单说一下沟通技巧。

其次,情绪要平静,不要带有情绪色彩与孩子沟通,其实不论成年人之间的交往还是教育子女,态度很重要,假如你办错了一件事,你的领导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批评你,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愤怒?紧张?以后,你再见到领导,你还敢跟他说你心里话吗?或者你再去找领导时,内心会不会是紧张的?在心理学里,“领导”的象征意义是“父母”。所以,我们成人都会产生愤怒恐惧紧张的心理,何况是心智发育不完善的孩子。带有情绪的教育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家长最关注的就是孩子的学习,当看到孩子作业不是因为不会而是马虎出现的错误时,家长一定会很气愤。在与孩子交流时会带有情绪。“这么简单的错误你也犯?会的错!不会的还错!你的脑袋想啥了?就你这样干啥能行呀?”一连串的指责都指向了孩子。大家想想,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会有怎样的反应?我在咨询中感受到会有以下几种情形,认为是自己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的人就会感觉到后悔,内疚,自责。认为错了就错了,这么点小错误说说就行了呗,干嘛还喊呀?下次记住就行了呗,这些人会感觉到很气愤。认为我一定不让这个错误再发生的人,内心就会感觉到紧张,害怕,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内心里下了N次这样的决心,而还是继续犯类似的错误。孩子犯错是一个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他经过这个犯错过程,他才能够知道怎样改进。他的这个改变不是因为家长对他的指责,而是他对自己的责任,是成长的责任。

最后是提出建议,建议不是指导,指导带有强制色彩,没有哪个人愿意被别人强迫

篇8:让音乐走进孩子的心灵

一、优化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实现音乐与心灵的共鸣

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使学生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第一, 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要根据音乐作品本身的风格以及表达的具体内容来设定, 使学生通过合理的情境创设调动自身的各种感觉, 积极参与到音乐学校中去。创建与音乐作品相匹配的情境氛围, 有利于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表达的感情,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播放视频、讲故事、演话剧等都是有效的创建情境的手段。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音乐课教材第三版中《顽皮的小杜鹃》这一课时, 教师就可以租借几套小杜鹃的演出服, 并找几个学生换上, 在上课的时候播放《杜鹃圆舞曲》的同时让这几个换了杜鹃装的学生出来表演。这样的教学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教学的氛围。

第二,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音乐是内心情感的表达, 音乐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所以, 对学生倾听音乐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知音乐的魅力。例如在教学《叫我唱歌我唱歌》时, 就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欣赏音乐, 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音乐的氛围之中。

第三, 小组讨论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习能力将学生均匀划分为几个小组, 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建立一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在教学环节中, 教师还可以展开一些让学生以小组为主体解决教学任务的活动, 在规定的时间里, 让各小组成员依次回答有关音乐的问题, 评选出优胜组, 问题可以涉及音乐背景、音乐家简介、音乐的情感表达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间的交流, 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竞争性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寓教于乐, 寓教于思, 让音乐在心中升华

在游戏、听听唱唱、跳舞中接受音乐教学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加强音乐教育中关于道德品质的教学有助于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与音乐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审美教育不能只对教学对象进行说理教育, 在音乐这种舒适、自然地教学环境中培养道德情操, 是音乐教育所特有的一项功能。拿《祖国、祖国我们爱你》为例, 教师就可以将听、唱、跳融入进教学过程中, 首先让学生听, 进行初步的感受, 启发学生对中国的热爱之情。其次是唱, 在这一过程中, 不仅要教会学生唱这首歌, 更要对歌曲的历史意义、创作背景等进行介绍, 引导学生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可以联想到什么。同时让学生了解休止符、三连音、力度记号等音乐知识。接着又要不失时机的联系一年级学过的《国旗、国旗真美丽》, 恰到好处的结合两课中共有的爱国主义这个相同点, 将两个教材互相联系和补充, 启发学生编舞, 且歌且舞, 使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在听、唱、跳中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艺术形象和思想内涵,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寓教于思, 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

三、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交流中让音乐深入心灵

小学音乐课堂不仅仅是教学的场所, 更是师生间进行交流的场所, 现阶段的音乐教育要求创建“人性化”的教学观念, 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更要关注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在音乐课堂中,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 对于学生在教学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的提出解决措施, 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消除对学习的恐惧, 加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 及时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状况, 实现人性化的音乐教学课堂,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的场所, 教师要努力打造培养学生互助学习以及自主学习音乐能力的课堂, 为学生创建轻松的学习氛围。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也要积极的响应, 从而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夸奖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被教师关注的,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人性化课堂的魅力, 让学生真正的敢于了解和学习音乐, 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总之, 在课堂中实现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创造过程, 仍然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改进, 教师要努力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 学会和学生做朋友, 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感受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 并努力让音乐的美好打动学生的心弦, 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纳庆.让音乐走进孩子的心灵[J].成功 (教育) , 2013, 06:111.

篇9:走进孩子游戏,走进孩子心灵

一、专业的概念

专业是对某个领域无法替代的知识和技能的认同。

案例:傍晚离园时,一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鞋子左右搞错了,就去质问老师,如果你是那位老师,你会如何回应?

过去:不好意思,今天班级工作比较繁琐,下次我们会注意的!

现在:你的孩子在方位知觉上存在问题,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多注意他这方面的培养。

是的,过去我们的老师“要孩子怎样玩”,制订游戏目标,规定游戏材料;现在我们的老师“了解孩子如何在玩”,努力创设幼儿游戏舞台,提供丰富且可供孩子自由选择的适宜材料。

所以,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性,首先要把他们从繁琐的玩具中解脱出来,从呆板的预设和干预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真正和孩子一起,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孩子、理解孩子、相信孩子、支持孩子,让自己也变成一个孩子。

二、专业引领下的教师发展

关键词:观察—解读—支持

在一个高度自主和自由的游戏环境下,师幼互动呈现出最自然积极的状态,同时也更加考验着教师的专业能力。那么在游戏中教师的专业性是如何成长起来呢?这其中需要经历观察、解读、支持三个阶段。

1.观察中发现孩子的不同

教师的专业从理解孩子中来,而理解孩子首先要学会去观察他们,通过充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不一样的孩子,这些日常观察的素材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养分,幼儿出乎意料的行为不断提醒着教师抛弃主观臆断,更客观地评价幼儿。

案例:滚桶游戏

幼儿园有一批很大的五颜六色的桶,一开始玩,孩子都是钻过去,钻过去,有一天老师发现孩子在玩“毛毛虫”游戏,原来孩子用身体来作为两个桶之间连接的轴心……

案例:玩垫子

教室里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垫子,孩子们把这个垫子当做了“娃娃家”的小床、躺椅……

案例:玩轮胎

很多幼儿园在轮胎上都用绳子绷了一下,孩子们居然在这上面进行烧烤,就这样孩子的新游戏又产生了……

教师就是在这种通俗的游戏中进行观察,发现孩子无限的创造力,初步的规则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解读中读懂孩子行为

教师懂得去观察孩子,记录和发现有价值的幼儿行为可以算得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步,而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用专业的教育知识来解读这些观察发现,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就使得教师的专业发展进入了另一个层次。

案例:滚轮胎——探索表征

在中班主题教学活动中,有一个主题内容关于《有趣的滚动》,户外游戏时间,四五个孩子在一起玩起了滚轮胎的游戏,开始一男孩用一块木板架起来,创设了一斜坡;那边有一个孩子在台阶上滚轮胎。面对此现象,我们教师和孩子之间进行了互动。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我看到朵朵在滚轮胎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轮胎有的滚得远,有的滚得近(孩子开始讨论为什么有的远,有的近)

幼儿:在台阶上滚轮胎,嘴巴里发出了“嘣、嘣、嘣”的声音,而斜坡上滚就没有。

幼儿:因为在台阶上滚,轮胎是跳着下去的,斜坡上就是一直滑下去的。

教师:除了声音,你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表示轮胎滚动的不同吗?

幼儿:跺脚、拍手、音乐、敲击乐器、画画……

分析:此游戏孩子的发展是多元的。知道轮胎在斜坡和台阶上两种不同界面滚动是有区别的:台阶上—跳跃式滚动—“嘣、嘣、嘣”;斜坡上—连续滚动—注视“嘣”;知道斜坡上滚不需要费太多的力气:第一次斜坡上滚:小心翼翼,手扶住轮胎一直到斜坡处,慢慢放手。第二次:单手用力,迅速松手;而在台阶上滚,力气的大小对轮胎滚动距离的影响。第一次台阶上滚:单手扶,轻轻推。第二次:双手、弯腰、用劲往前推。

感悟:教师通过游戏行为解读幼儿的思维,支持幼儿的多种表征,鼓励幼儿通过多种表征方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经验。鼓励幼儿主动记录自己的探索过程,有效提高幼儿探索的目的性。

3.支持中促进孩子发展

在观察解读后去调整教育行为,从而支持幼儿的发展,应该说对老师来说是最难的一件事情,考验着教师的教育智慧和专业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专业的眼光不断思考放手和引导的时机和程度。

(1)放手是一种无言的支持

案例: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在户外阳光自主游戏中,女孩拿着娃娃家的竹篮子在玩水池不停地装水,不管她怎么装,篮子里始终没有水,一会儿,她从材料框里找来了一块木板,垫在了篮子里面,再次去装水,这次,篮子有水了,但是马上从四周的角落流下去了,这怎么办呢?她再次到材料框里去寻找材料,这次,她找来了一个塑料袋套在篮子里,哇噻,终于为娃娃接到水了,游戏继续……

分析:过去,我们老师看到了,肯定会走过去进行制止和干预,告诉孩子竹篮子怎么可以打水呢,提醒孩子换种工具;现在,我们的老师学会了尊重,学会了等待。放手可以是一种无言的等待,等待的价值就是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空间运用材料、相互合作、解决问题。

感悟:专业的思考让老师懂得了,等待孩子的成熟,不是“代替”他们学习,每一次孩子的尝试都是有意义的,哪怕是失败的,因为我们不能用结果来评价,而是要用过程的发展性来评价我们的孩子。

(2)引导是一种思索后的推进

教师在游戏中的教育作用需要高度的专业性来支持,我们可以从游戏前、游戏中和游戏后三个角度来看。

游戏前——有准备的环境

有准备的环境到底是什么?准备一个由幼儿自己做主的环境,老师更多的是期待孩子在环境中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和创造力,我们的专业表现在环境背后的思考。

游戏中——支持游戏的推进

案例:“水战”——大班

孩子们玩打水战游戏,女孩追逐着男孩,男孩就是躲避,始终不还手,他跑来跑去,最终躲到了旁边的多功能厅,过了一会儿,男孩偷偷溜出来了,女孩一发现,马上采取进攻,最后,那男孩真的没办法了,就跑到在旁边摄像的老师身边:“王老师,救命!”女孩把水枪对准了老师,这时候,老师说:“我有防弹衣,你打不到我。”(当时老师穿了幼儿园发的围裙)就这样,孩子们都去寻找“防弹衣”,最后找来了雨衣,新一轮的游戏又将继续前行……

感悟:有时候教育契机是转瞬即逝的,教师在与幼儿共同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一句不着痕迹、非常自然的游戏语言推进幼儿的发展,这看似下意识的一句话,却是认真思考后的行为变化,体现教师的专业智慧。

游戏后——游戏中生成的教学

“游戏就是学习”,例如之前的“滚轮胎游戏”,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技能和认知经验,但这种自然积累的经验相对比较分散,就需要教师用专业的眼光进行有效的分类、筛选和提升。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幼儿在游戏中的综合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幼儿的游戏行为促使教师不断发展,在观察、解读、支持幼儿的过程中,需要持续的自我提升来解决各种出现的新问题。同时教师的专业成长又反过来影响着幼儿,支持他们进一步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幼儿是我们专业发展的土壤,走进孩子的游戏,走进孩子的心灵,他们就能滋养我们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篇10:走进孩子纯净的心灵

走进孩子纯净的心灵 彭明容

《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的教学已接近尾声了,我像往常一样引导孩子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他们一个个异常活跃,争先恐后地举起自己的小手,生怕老师看到他们。我依次地将他们叫起来,让他们畅所欲言。“老师,那个大人为什么不帮小男孩捡鱼呀?如果是我,我一定会帮他捡的?”“老师,小男孩明知道鱼捡不完的,为什么还要捡呢?”

孩子们的一个个问题仿佛是一块块石击打在我的心际,使我的心灵一次次经受着巨大的震撼。很多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对哪个大人的行为习以为常,如果换做我们自己,也很有可能会那样去做。然而,和孩子们的所作所为比起来,真实让我们相形见绌,惭愧至极了,我们什么时候变得这样麻木不仁变得那么不屑一顾了,是世界的纷繁与嘈杂呢?还是让我们走进孩子稚嫩纯洁的心灵,净化我们的世界吧!面对学生的质疑,如果我当时能敏锐捕捉,巧妙利用,灵活调整预设思路,先赞许地点点头说:“我和你的想法一样,我也想对小男孩说:‘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拾不完的。’可他明明知道捡不完,还在一个劲儿地捡呀!多么用心,多么可敬的小男孩啊!”这样学生就能深切地感受到从小男孩身上折射出的“对生命无限珍爱”的光芒。

上一篇:轮椅上的霍金课文教案下一篇:写作学写游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