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六大绝招

2024-05-05

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六大绝招(通用10篇)

篇1: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六大绝招

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六大绝招

美国一位心理学教授用3年的时间,研究了两万名青少年,研究发现:能够把日常生活的事情经常向父母倾诉的青少年,较少出现学习成绩欠佳或染上吸毒、酗酒等恶习的现象;多数的事实是,孩子满11岁之前,通常什么都跟父母说,父母总是他们最先想到的倾诉对象。但是从十二三岁到成年的那几年里,情况会变得完全相反,他们会先去找朋友倾诉,然后也许是老师或辅导员,最后才轮得上自己父母。同时,越来越多的父母都感觉到,他们已经很难跟10几岁的子女进行足够的沟通。通过众多教育专家的研究和为人父母者的实践证明,以下六种方法是帮助父母消除与子女之间隔阂的好办法。

一、做一个好听众

随着年龄的增大,许多青少年认为坐下来同父母细诉衷肠是一件很别扭的事。而对于父母来说,必须设法让子女觉得那样做是很自然的,其诀窍就是要让家里时时有一种“聆听的气氛”,这样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要跟人商谈,自然会来找你。

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好办法就是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并做一个好听众,而晚饭是全家共聚的好机会。可惜这一点往往被一些父母忽视。同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很少同父母一起吃晚饭。父母如果每天晚饭时肯留心听儿女说话,会让儿女觉得自己受重视,而创造这样的“聆听气氛”会很有效。

二、学会与子女平行交谈

用平行交谈的方法跟青春期的儿女谈话往往能引起热烈的反应。所谓平行交谈,即父母与子女一起从事一些普通活动时进行交谈,但重点要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的内容,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这种谈话方式会让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轻松自在,而对父母来说尤其如此。几乎从事任何活动都能得到这种相处的机会,例如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或进行体育活动。

一位父亲就很会利用这样的机会:“我常常和14岁的儿子在清晨打羽毛球,那时候我们往往谈起某位老师或学校里发生的某件事情,但都只是随便聊聊,不是严肃的讨论。我发现儿子很喜欢这种形式的谈话,从这种活动中我也较好地了解到儿子的情况。”

三、只做顾问不做“指导员”

有时父母提出的意见即使很好,孩子们也不喜欢,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指导员”,而是顾问——只会细心地聆听,协助他们做出抉择,不是插手来干预他们的事情而是建议他们改弦更张。要是孩子把事情搞砸了,不宜直接干预、批评,孩子不喜欢别人指出他们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更不需要别人教他们如何走出困境。父母应该协助子女仔细检讨这件事,青少年往往能自行想出叫人拍案叫绝的解决方法。

四、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天地

青少年需要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并非完全由父母来控制,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渴望有自己的空间,父母尽量不要擅入他们的房间,不要让他们觉得只有跑到外面才会有这样的空间。一位家长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说:“孩子的房间里常常挤满了他的朋友,他们或谈天说地,或吃东西,或玩电子游戏,虽然经常吵吵嚷嚷,但我觉得这并不要紧,因为只要孩子没有变坏,很安全就行了。”

当代的青少年越来越渴求有自己的私生活,他们往往因此变得感情冷淡、喜欢独处,不肯与父母在一起。有些父母被十几岁的孩子避开或推开会感到很难过,其实这是青春期子女正常的表现,很多父母不明白的是,尽管孩子想避开父母,却不希望父母也这样对待他们。

五、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很多专家建议,做父母的把不想直接向子女说或可能不中听的话写下来。因为把话写下来,你的话就会显得很有分量,一般人会认为白纸黑字更加可信,而且可以一看再看。

有一位美国的母亲发现她14岁的女儿已经开始同男孩子约会了,她想向女儿强调性爱可能引起的危险后果,但是每次刚刚开口,女儿就不耐烦地说:“这些我早就知道了。”于是这位母亲就写了封信给女儿,她在信中细说了她的忧虑,还说她知道自己不能对女儿凡事都要过问,然后她把信放在了女儿的床上。女儿一直没有表示收到过这封信,直到三年后的一天,母女俩正在厨房里忙着,女儿突然开口说道,她正在等待那个人的出现,因为“那封信影响了我”。

六、不要无所不问

青少年通常不会把很多有关自己的事告诉父母,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你应该把孩子告诉你的任何事情都视为礼物,加以珍视。

曾有一位身为人母的同事,有一天她15岁的女儿回家后就抽抽搭搭地哭泣,但没有告诉她原因。于是她陪女儿坐在沙发上搂着她,过了一会儿,女儿就走出房间不哭了。那位母亲始终不知道女儿为什么哭,但她明白那一天女儿需要的不是自己的提问而是慰藉。几年后母女俩谈起这件事时,女儿已经记不起哭泣的原因,但是她说她记得当时母亲在她身边,而对女儿来说,母亲在身边才是最为重要的。

对刚刚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进行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与之进行对话的过程,要不断地重新调整与孩子间的关系,要进行坦率的沟通。青少年真正需要的是这样一个引导者:一个成熟而明白事理、在他们需要帮助时,能够立即伸出双手援助的人。而对于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来说,看着自己的儿女慢慢地成长,并且渐渐地了解他们自己,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这就是最大的安慰。

篇2: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六大绝招

――从成都52中的实践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德育再次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焦点。

近日,本报记者收集到来自学校和教育界关于德育的各种声音,就德育存在的问题、德育工作者正在进行的思考与实践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和理性的思考。

诚实是德育的基础,德育如何更诚实?

成都52中是一所工读学校,一所具备优质教育资源的特殊教育学校,有很多被认定的“坏”孩子。可是,校长马海军说:“他们不是坏孩子,他们受到过太多不诚实、不公正的待遇。”

老师不让交作业,他就不交;老师说出去,不准上课,他就逃学;老师说不准考试,他就不去学校。最后,老师又说,这孩子没救,他就自暴自弃;

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父亲严格管教,同时又有求必应。一个月他也见不到父亲几面,但钱一直有。于是,摆阔,旷课,打架。最后父亲说,你天生就是造孽的。

……

在一些德育工作者不恰当地对待他们的同时,另一方面,应该看到未成年人的道德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成人社会的映照。成都华西中学德育处副主任李原松举例说明――

学校坐车春游,车来了,尚未停稳。男生、女生全都朝着车子疯跑,抢位子,占地盘。成人社会,这事不鲜见;

有学生在校园骑车,护卫队阻拦。3分钟后,“110”来了,学生打电话说“有人侵犯我的人身权利”。这种事,报上多得是;

……

“教育者、家长、成年人,都不是德育的权威,更不是道德的化身。诚实是德育的前提,没有人是完美的,社会也不完美。”这一观点,成了成都52中许多教师的共识。他们认为,诚实是德育的基础,未成年人不是“被教育者”,而应该是校园事件、社会情景中的一分子;应该把未成年人当成“社会人”,应该让他们知道每天经历的都是真实的人生,要让他们从小就诚实做人。

成都52中做了一些“重塑”诚实的工作。以抽烟为例。好多到52中的学生都有吸烟的历史。

“就算一个孩子24小时不间断吸烟。也并不能代表他‘坏’。”马海军说,“吸烟的孩子就一定是坏孩子”,这个观点是谁的?成人的。实际上,成人有压力,孩子也有压力。本来,孩子可以不采用这种形式减压,但是,当问题已经出现,是夺了烟骂一顿有效,还是缓和疏通有效?

成人容易把硬性规则强加给孩子,德育如何更真实?

很多孩子都有“编作文”的经历:学雷锋,扶老奶奶过马路;路上捡了几块钱,交给老师或是警察叔叔;有同学受伤了,他立刻跑上前去帮助,甚至天天接送……这些贴着“美好道德”标签的作文,往往是能得高分的。老师不会去核实,有的还会鼓励:今后参加中考、高考,就这么写。

有人总结说,孩子们接受的德育,童年时代是听童话,少年时代是看“说明文”,反正与实际有一段距离――德育难道就是搞一个模子的“思想道德工程设计”?

孩子们有着对自己的认识,即使在那些被认定的“坏”孩子的身上,“善良”总是多于“卑劣”,孩子需要认同与欣赏。这是成都52中的德育工作者树立的信念。学校让每个刚来的孩子填“行为规范自测表”。被认为“很坏”的孩子,在对自己的认识上,也总是“好”多于“坏”。

但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成人们容易把硬性的规则强加给他们。比如“遵守纪律,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却不创设易于孩子吸收的体验情景,只是一味地“要求”、“强加”。对孩子来说,这些只是一些既定的词组,这些词组实际上可以转化成一些场景:遵守纪律是什么?就是在踢足球的时候,犯规了要被罚下。孝敬父母是什么?就是上学回来,如果觉得很累,想想上班回来还要做饭的妈妈,是不是更累呢?团结同学是什么?就是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比如一场辩论、一次研究性学习,需要团队合作,需要共同出谋划策和齐心协力。

但是,很少有人为孩子们精心设计,更没有人“蹲下来”听他们讲内心的需要。有的仅仅是按照成人的思维与方式准备的“教育”。这一点,许多学校已经认识到了。

成年人中坏的“潜规则”,面对孩子时总是以“坚决不准学习、不准效仿”的模样出现,却同时又被成年人毫无顾忌地实施着,比如言而无信、谎言、背叛、争斗……孩子在无知的情形下,进行着无意识的模仿,最后成为“坏孩子”。

德育需要真实,真实的场景,真实的问题,在真实的经历中,真实的犯错误中真实地成长。

到成都52中的孩子,刚去的时候好多人想过“逃跑”。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孩子自觉自愿地留了下来。只因为52中的老师很真实,52中的生活很真实。

刚送孩子到52中,许多家长说:“只要让我的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其他都不在乎。”两年或三年过去了,家长们的要求却变了:或是考虑花钱让孩子上重点高中,或是设想让孩子立即工作。

可是,孩子们怎么想?52中今年要毕业的两个初三班,50几个学生大多想考职高,想学点有用的`东西。但是,家长们大多不同意,他们怕孩子“又学坏”。

仅此一项,被修复的规则又被破坏了。52中正在尽力“救”孩子,但是,谁又来救助家长们,救助这个社会?

真实地教育孩子,为何就这么难?

没有孩子能听得进大道理,德育如何更踏实?

在成都市52中,记者听到了子白的故事。

,子白的父母送他到成都52中,准确地说,是把他“骗”到学校。在德育处门口,子白和父亲对打。父亲没有还手,一直往后退,最后转身就跑,跳上汽车,头也不回加速驶离了学校。

子白的父母都是大学本科生。对子白,他们无条件地爱,溺爱。子白的“回报”是:谁也管不住,谁的话都不听。为了不上学,他在家里拿着菜刀说,谁再提上学的事,就砍谁。父母怕他,看见他就战战兢兢。

子白刚到52中的第一个月,有一系列事情发生:自残、自杀、绝食,仔细策划过逃跑……整整一个月,父母没来看过他,也没有打过电话。

班主任雷加明、生活教师张果见证了这一切。这一个月,他们冷静处理了子白制造的一系列“事件”。这一个月,雷加明和张果也没有回家,轮流和子白谈话。谈话的时间不定,有时从傍晚到深夜,甚至凌晨。最终,子白流泪了。可是第二天,他照样可能准备逃跑或是挑起一场事端。尽管如此,雷加明和张果知道,一切都在变好。一个半月的时候,他们提出让子白回家一趟。接到通知,子白母亲坚决反对。经协商,勉强同意由张老师陪同在家住一夜。可是,敲开门的一刹那,张老师就看到了两张紧张的脸。一句话没说,子白进了自己的房门,把张老师留在了门外。张老师和子白的父母第一次坐下来谈话。

吃晚饭的时候,张老师敲开了子白的房门。

桌上都是子白最喜欢吃的菜,吃饭的4个人,一句话都没说。饭后,张老师提议看影集。影集很老了,记录的是子白小时候:在母亲怀里,在父亲身边,在家里,在旅游景点……看的时候,子白有了笑容。

晚上10点,子白说要睡觉,张老师和母亲一起将他送进房里。看他睡下,张果和母亲都没有离开,一人坐一边,陪他说话。凌晨一点,临睡前,子白对母亲说:妈妈,晚安。

走出房门,子白的母亲立刻哭了。

儿子已经很久没有叫过她妈妈了,“晚安”更是天外之音。

第二天,情况更好了。中午吃饭,子白要添饭的时候,母亲刚准备伸手接过孩子的碗,子白说:“妈,我自己添。”下午要走了,出门前,子白回了头:“爸爸、妈妈,再见。”

走在半路上,张老师的手机响了。

电话里,泣不成声的父亲说:“我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谢谢老师,我的儿子又回来了。”

今年,情况更好了。家里将代管费交给子白,他完整地交到学校;回家后,子白也不外出,让母亲买了试题,在家复习。

“德育,用‘教’的办法通常不见效。没有孩子真正听得进大道理,打动他们的往往是细节。但是,很多家长和教师总是缺乏耐心,德育必须是踏实的,要一步步,慢慢来。”这是张老师的体会。

成都52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不比其他学校更高。但是,这是一个将德育,也就是做人教育放在首位的学校。做人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所以,52中的老师很踏实,工作做得很到位。

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52中这样的环境与土壤。德育工作,如今在不少学校正在遭遇“评价危机”和“师资危机”:德育工作无法量化,“重智轻德”的残酷并未完全消除;年轻教师越来越多,没有经验,自身也不成熟……

在这个意义上,52中是得天独厚的。马海军意识到这一点,他说:“52中已经从特殊学校成为特色学校,但最终,我们应该是一个特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德育教师指导的特长学校。”

篇3: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六大绝招

在众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友谊占有重要地位,它和爱情一样,是童话作品永恒的主题。《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也不例外,这是一篇语言优美、蕴涵丰富的童话故事,“友好”就像是一条线,把课文内容“拎”起来,对帮助学生理解童话思想内涵有很大的帮助。这一堂课我们跟随作者的文字,在黄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一个和谐相处、充满无限情谊的自然界的角落。

亮点一:营造氛围,熏陶美好情感,体现童话本体价值

课堂伊始,黄老师就通过亲切生动的语言和精美的简笔画为我们创设出了一个奇妙美丽的童话世界。这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而且为他们迅速了解松鼠和小熊家的地理位置、理解剧情埋下伏笔。“你知道他们最后是怎么交上朋友的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走进童话独特的意境,黄老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充满阅读期待,自己带着问题去读书,从文本中寻找依据,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

亮点二:夯实基础,培养语文能力,凸显童话学科属性

童话教学既要关注课文人物的命运和文字所承载的思想情感,更要关注表达这些人物命运、思想情感的载体———言语表达。根据本课的主要言语表达特色,在教学中,黄老师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尝试采用多种形式,力求识用结合。如:借助拼音自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游戏,巩固认字—揭示偏旁特点,理解字义。如: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老师就紧紧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比一比”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随机引导“飘”字带风字旁,是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在生字书写环节,黄老师通过词语“祝福”引出本课新偏旁的对比学习,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让孩子们观看视频了解“衣字”旁和“示”字旁的演变和含义,彰显汉字独有的魅力,适时进行语文文字的熏陶。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这两个字也许较难区别,黄老师又安排了填空练习、说话训练,充分巩固这两个字。最后引导学生书写“祝福”,师生互评,活动的开展由简入难、环环相扣,既有效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让孩子们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培养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情感,整个教学活动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亮点三:以读为本,提高语文素养,运用有效教学策略

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潘新和教授说:“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生的言语心智法门的。”

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时,黄老师让学生找到描写小熊快乐的句子,学生一下子找到了“乐坏了”这个词,老师立刻抓住这个词进行朗读训练,“乐坏了是什么意思?你什么时候会乐坏了?你乐坏了会有什么表情和动作?现在你们能不能体会小熊看到纸船的心情?让我们带上表演再来读这一段。”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紧紧抓住关键词“乐坏了”等进行细细揣摩,品读出文字的意蕴,逐渐走进文本,慢慢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引领孩子们体验“一把抓住”这个词语时,孩子们经过多次朗读后,只能读出“形”而未读出“神”,老师巧妙设计的角色体验,创设的生活化情境引领孩子们叩击文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创设的一个生活情境,让孩子们进一步走进小松鼠的内心深处,所以孩子们能读得入情入境,令人耳目一新、为之振奋。在教学中,因为注意了挖掘独特的语言现象,领着孩子们反复朗读,让他们读得有滋有味;在反复读的基础上,孩子们很自然地领略语言的魅力,感受和洞察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老师巧妙地将内容的理解、语言的揣摩、情感的体验都融合在了一起,达到了“到课文中走个来回”的效果。

当然,亮点的背后也总有遗憾。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黄老师在学生辨析“漂”与“飘”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捕捉这一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进行很好的利用,而是按照教学预设直接点出这两个字的区别,学生的认识问题依然存在,为后面的教学留下了隐患。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教学机智及时干预,通过追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给学生正确的航标。

当然,瑕不掩瑜,小荷才露尖尖角,初为人师的黄老师已初具风范,短短的一节课已经在这群乡村孩子的心里播下了想象的翅膀,在童话般的年龄感受和体验到了童话的无限魅力,让童话真正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

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疏通生字新词,并能有感情地读好词语。

2.区别学习“漂呀漂”和“飘呀飘”,并灵活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

4.区别学习“示”字旁和“衣”字旁,并学写词语“祝福”。

5.体会朋友之间互赠祝福的美好情感,能向身边的人送去自己的祝福。

教学重难点:

1.区分“示”字旁和“衣”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讲故事导入

1.讲故事导入,配合简笔画,创设情境,开拓学生的想象。

2.这个故事好听吗?谁能帮老师给这个故事取一个名字呢?引出并板书课题,齐读正音。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1.自由读一读课文的1~6段,疏通生字。

2.根据阅读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请小老师带读、正音。

3.开火车读新词,要读出词语的意思和感情。

4.如果生字藏进了句子,还能读准确吗?指名读句子。

5.区别学习“漂呀漂”和“飘呀飘”,并做练习巩固。

三、朗读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的1~6段。

2.抓住“乐坏了”,感悟表演读小熊收到纸船后的心情。

3.感知“一把抓住”,体会表演读小松鼠收到风筝后的心情。

四、生字书写

1.由词语“祝福”引出本课新偏旁““示”字旁,和“衣”字旁对比学习。

2.观看视频了解衣字旁和示字旁的演变和含义。

3.根据口诀区别学写两个偏旁。

4.练写新词“祝福”,并巡视评析。

五、小结

篇4:走进心灵世界 给孩子求学的自信

上课的前几天,笔者发现一位男孩子,每次提问他,他都低下头,满脸通红地说:“老师,我很笨,不会做。”每次的家庭作业,他都是拿同班同学的作业来抄。问他为什么不问同学或者老师,他说:“我很笨,老学不会,以前我的作业都是抄的。”听后,我一阵愕然,便找了班级的几个同学聊天,询问他的家庭情况和以前的学习情况。谈话中,我发现他其实很爱学习的,只是人比较自卑胆小,没有良好的学习策略,基础知识薄弱。人的自信一半来自自己,一半来自别人。一个人如果从来就不欣赏自己,他不会拥有自信;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被欣赏,他就不会获得自信。当学生被老师家长圈满“不是”,甚至被涂得漆黑一片的时候,他的精神世界一定会变得黯然无光。人一旦迷失了自我,便会自卑自馁,自暴自弃。于是,放学后,我特地把他找过来,笑着说:“老师出几道题,会做的你先做,不懂的老师教你。”那个学生一听急了,头摇得像拨浪鼓,口里老说:“老师,我真的不会。”我拉着他的手说:“老师相信你会做,即使不会,老师也有信心教会你,难道你不相信老师吗?”他停下摇头望着我,说:“不!老师,我相信你。”我用手轻轻地击了他的手掌,说:“让我们一起努力!”我出了几道适合他水平做的题目,他忽地坐下,集中精力地做题,不一会儿就做好了。我拍手夸他做得真快,批改完他所做的题,发现他竟没有一道错题,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了个大大的“优”字,还画了个大拇指。迎着我赞许的目光,他竟有些害羞地抿嘴笑着,眼眸里闪着几点亮光。这一刻,我的心也震撼了,最美的是他那一笑。

许多学生学习困难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智力正常,学习成绩异常”。他们之所以成绩低下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1)反复失败,导致内在动力的丧失。(2)应试教育模式,使教师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或重视考试分数的倾向,客观上导致了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3)家庭环境的影响。

针对上述原因,结合这几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谈谈几点心得。

一、转变观念,树立自信

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较差,但他们同样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只是这种愿望和需要被扭曲了,被压抑了。面对学习困难学生,教师应确立的教育观念是:所有的学生,在有利的教学条件下,都能完成课程规定的任务,教师要有积极的期望,要相信他们具有学好的能力,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切实要求,用自己的教育信念去促进学生的进步。即使他们有反复,我们也不能灰心,仍一如既往地耐心说服教育,必定能促使其取得进步。

就学生而言,要变“我学不好”为“我经过努力,一定能学好”。教师要以攻心为上,通过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转化的信心,保证其能知难而上,不断进步。

二、享受成功的“高峰体验”,让学生走出反复失败的怪圈

“高峰体验”是一种高强度的情感体验,它能使一个失望者重新看到自己身上潜在的能量。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制订一个个切实的短期目标,使其跳起来摘到桃子,尝到成功的喜悦,让其在不断享受成功的“高峰体验”中,增强学习的信心,形成不断成功的良性循环,努力成才。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为什么这些学生智力正常,却屡试屡败?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所以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予以科学的方法指导,从而使其学之得法,学有所得,不断进步。

四、建立帮扶对子,共谱友爱之曲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助。”这是说学习要共同进步的问题。建立“一帮一”或“一帮几”的帮扶对子,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能获得其他学生帮助,在前进过程中亦有比较,从而使其保持高涨的热情,刺激其学习的动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原因,寻求解决的对策

有些学习困难学生经教育后能全力以赴于学习,但仍然不能提高成绩,这时,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是极其重要的,要使学生学会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原因之外,还要分析影响其学习成绩的还有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分别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成绩,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其克服困难的勇气,不断取得成功。

马卡连柯也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没有什么都不行的学生,问题在于教师站在什么样的角度,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表达。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给孩子求学的自信,坚信教师只要用情用爱用智用心,一定能浇灌孩子们茁壮成长。

篇5:让音乐走进孩子的心灵

一、优化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实现音乐与心灵的共鸣

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使学生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第一, 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要根据音乐作品本身的风格以及表达的具体内容来设定, 使学生通过合理的情境创设调动自身的各种感觉, 积极参与到音乐学校中去。创建与音乐作品相匹配的情境氛围, 有利于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表达的感情,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播放视频、讲故事、演话剧等都是有效的创建情境的手段。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音乐课教材第三版中《顽皮的小杜鹃》这一课时, 教师就可以租借几套小杜鹃的演出服, 并找几个学生换上, 在上课的时候播放《杜鹃圆舞曲》的同时让这几个换了杜鹃装的学生出来表演。这样的教学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教学的氛围。

第二,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音乐是内心情感的表达, 音乐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所以, 对学生倾听音乐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知音乐的魅力。例如在教学《叫我唱歌我唱歌》时, 就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欣赏音乐, 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音乐的氛围之中。

第三, 小组讨论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习能力将学生均匀划分为几个小组, 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建立一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在教学环节中, 教师还可以展开一些让学生以小组为主体解决教学任务的活动, 在规定的时间里, 让各小组成员依次回答有关音乐的问题, 评选出优胜组, 问题可以涉及音乐背景、音乐家简介、音乐的情感表达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间的交流, 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竞争性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寓教于乐, 寓教于思, 让音乐在心中升华

在游戏、听听唱唱、跳舞中接受音乐教学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加强音乐教育中关于道德品质的教学有助于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与音乐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审美教育不能只对教学对象进行说理教育, 在音乐这种舒适、自然地教学环境中培养道德情操, 是音乐教育所特有的一项功能。拿《祖国、祖国我们爱你》为例, 教师就可以将听、唱、跳融入进教学过程中, 首先让学生听, 进行初步的感受, 启发学生对中国的热爱之情。其次是唱, 在这一过程中, 不仅要教会学生唱这首歌, 更要对歌曲的历史意义、创作背景等进行介绍, 引导学生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可以联想到什么。同时让学生了解休止符、三连音、力度记号等音乐知识。接着又要不失时机的联系一年级学过的《国旗、国旗真美丽》, 恰到好处的结合两课中共有的爱国主义这个相同点, 将两个教材互相联系和补充, 启发学生编舞, 且歌且舞, 使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在听、唱、跳中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艺术形象和思想内涵,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寓教于思, 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

三、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交流中让音乐深入心灵

小学音乐课堂不仅仅是教学的场所, 更是师生间进行交流的场所, 现阶段的音乐教育要求创建“人性化”的教学观念, 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更要关注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在音乐课堂中,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 对于学生在教学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的提出解决措施, 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消除对学习的恐惧, 加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 及时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状况, 实现人性化的音乐教学课堂,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的场所, 教师要努力打造培养学生互助学习以及自主学习音乐能力的课堂, 为学生创建轻松的学习氛围。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也要积极的响应, 从而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夸奖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被教师关注的,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人性化课堂的魅力, 让学生真正的敢于了解和学习音乐, 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总之, 在课堂中实现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创造过程, 仍然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改进, 教师要努力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 学会和学生做朋友, 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感受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 并努力让音乐的美好打动学生的心弦, 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纳庆.让音乐走进孩子的心灵[J].成功 (教育) , 2013, 06:111.

篇6:走进孩子游戏,走进孩子心灵

一、专业的概念

专业是对某个领域无法替代的知识和技能的认同。

案例:傍晚离园时,一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鞋子左右搞错了,就去质问老师,如果你是那位老师,你会如何回应?

过去:不好意思,今天班级工作比较繁琐,下次我们会注意的!

现在:你的孩子在方位知觉上存在问题,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多注意他这方面的培养。

是的,过去我们的老师“要孩子怎样玩”,制订游戏目标,规定游戏材料;现在我们的老师“了解孩子如何在玩”,努力创设幼儿游戏舞台,提供丰富且可供孩子自由选择的适宜材料。

所以,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性,首先要把他们从繁琐的玩具中解脱出来,从呆板的预设和干预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真正和孩子一起,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孩子、理解孩子、相信孩子、支持孩子,让自己也变成一个孩子。

二、专业引领下的教师发展

关键词:观察—解读—支持

在一个高度自主和自由的游戏环境下,师幼互动呈现出最自然积极的状态,同时也更加考验着教师的专业能力。那么在游戏中教师的专业性是如何成长起来呢?这其中需要经历观察、解读、支持三个阶段。

1.观察中发现孩子的不同

教师的专业从理解孩子中来,而理解孩子首先要学会去观察他们,通过充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不一样的孩子,这些日常观察的素材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养分,幼儿出乎意料的行为不断提醒着教师抛弃主观臆断,更客观地评价幼儿。

案例:滚桶游戏

幼儿园有一批很大的五颜六色的桶,一开始玩,孩子都是钻过去,钻过去,有一天老师发现孩子在玩“毛毛虫”游戏,原来孩子用身体来作为两个桶之间连接的轴心……

案例:玩垫子

教室里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垫子,孩子们把这个垫子当做了“娃娃家”的小床、躺椅……

案例:玩轮胎

很多幼儿园在轮胎上都用绳子绷了一下,孩子们居然在这上面进行烧烤,就这样孩子的新游戏又产生了……

教师就是在这种通俗的游戏中进行观察,发现孩子无限的创造力,初步的规则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解读中读懂孩子行为

教师懂得去观察孩子,记录和发现有价值的幼儿行为可以算得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步,而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用专业的教育知识来解读这些观察发现,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就使得教师的专业发展进入了另一个层次。

案例:滚轮胎——探索表征

在中班主题教学活动中,有一个主题内容关于《有趣的滚动》,户外游戏时间,四五个孩子在一起玩起了滚轮胎的游戏,开始一男孩用一块木板架起来,创设了一斜坡;那边有一个孩子在台阶上滚轮胎。面对此现象,我们教师和孩子之间进行了互动。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我看到朵朵在滚轮胎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轮胎有的滚得远,有的滚得近(孩子开始讨论为什么有的远,有的近)

幼儿:在台阶上滚轮胎,嘴巴里发出了“嘣、嘣、嘣”的声音,而斜坡上滚就没有。

幼儿:因为在台阶上滚,轮胎是跳着下去的,斜坡上就是一直滑下去的。

教师:除了声音,你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表示轮胎滚动的不同吗?

幼儿:跺脚、拍手、音乐、敲击乐器、画画……

分析:此游戏孩子的发展是多元的。知道轮胎在斜坡和台阶上两种不同界面滚动是有区别的:台阶上—跳跃式滚动—“嘣、嘣、嘣”;斜坡上—连续滚动—注视“嘣”;知道斜坡上滚不需要费太多的力气:第一次斜坡上滚:小心翼翼,手扶住轮胎一直到斜坡处,慢慢放手。第二次:单手用力,迅速松手;而在台阶上滚,力气的大小对轮胎滚动距离的影响。第一次台阶上滚:单手扶,轻轻推。第二次:双手、弯腰、用劲往前推。

感悟:教师通过游戏行为解读幼儿的思维,支持幼儿的多种表征,鼓励幼儿通过多种表征方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经验。鼓励幼儿主动记录自己的探索过程,有效提高幼儿探索的目的性。

3.支持中促进孩子发展

在观察解读后去调整教育行为,从而支持幼儿的发展,应该说对老师来说是最难的一件事情,考验着教师的教育智慧和专业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专业的眼光不断思考放手和引导的时机和程度。

(1)放手是一种无言的支持

案例: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在户外阳光自主游戏中,女孩拿着娃娃家的竹篮子在玩水池不停地装水,不管她怎么装,篮子里始终没有水,一会儿,她从材料框里找来了一块木板,垫在了篮子里面,再次去装水,这次,篮子有水了,但是马上从四周的角落流下去了,这怎么办呢?她再次到材料框里去寻找材料,这次,她找来了一个塑料袋套在篮子里,哇噻,终于为娃娃接到水了,游戏继续……

分析:过去,我们老师看到了,肯定会走过去进行制止和干预,告诉孩子竹篮子怎么可以打水呢,提醒孩子换种工具;现在,我们的老师学会了尊重,学会了等待。放手可以是一种无言的等待,等待的价值就是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空间运用材料、相互合作、解决问题。

感悟:专业的思考让老师懂得了,等待孩子的成熟,不是“代替”他们学习,每一次孩子的尝试都是有意义的,哪怕是失败的,因为我们不能用结果来评价,而是要用过程的发展性来评价我们的孩子。

(2)引导是一种思索后的推进

教师在游戏中的教育作用需要高度的专业性来支持,我们可以从游戏前、游戏中和游戏后三个角度来看。

游戏前——有准备的环境

有准备的环境到底是什么?准备一个由幼儿自己做主的环境,老师更多的是期待孩子在环境中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和创造力,我们的专业表现在环境背后的思考。

游戏中——支持游戏的推进

案例:“水战”——大班

孩子们玩打水战游戏,女孩追逐着男孩,男孩就是躲避,始终不还手,他跑来跑去,最终躲到了旁边的多功能厅,过了一会儿,男孩偷偷溜出来了,女孩一发现,马上采取进攻,最后,那男孩真的没办法了,就跑到在旁边摄像的老师身边:“王老师,救命!”女孩把水枪对准了老师,这时候,老师说:“我有防弹衣,你打不到我。”(当时老师穿了幼儿园发的围裙)就这样,孩子们都去寻找“防弹衣”,最后找来了雨衣,新一轮的游戏又将继续前行……

感悟:有时候教育契机是转瞬即逝的,教师在与幼儿共同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一句不着痕迹、非常自然的游戏语言推进幼儿的发展,这看似下意识的一句话,却是认真思考后的行为变化,体现教师的专业智慧。

游戏后——游戏中生成的教学

“游戏就是学习”,例如之前的“滚轮胎游戏”,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技能和认知经验,但这种自然积累的经验相对比较分散,就需要教师用专业的眼光进行有效的分类、筛选和提升。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幼儿在游戏中的综合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幼儿的游戏行为促使教师不断发展,在观察、解读、支持幼儿的过程中,需要持续的自我提升来解决各种出现的新问题。同时教师的专业成长又反过来影响着幼儿,支持他们进一步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幼儿是我们专业发展的土壤,走进孩子的游戏,走进孩子的心灵,他们就能滋养我们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篇7:让音乐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帮助幼儿自主学习

音乐教育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 不尊重幼儿学习的主体性, 在设计教育活动、组织教育过程中, 不是以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和学习特点为依据, 不考虑幼儿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愿望, 而是把他们作为一种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 教师的任务就是往这个容器里注入、灌输, 表现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 就是代替孩子说, 代替孩子做, 没有给孩子思维、想象、理解、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久而久之, 孩子对音乐活动失去兴趣, 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离开了教师的示范, 孩子就显得茫然失措。

孩子的被动学为主动学, 现代幼儿教育专家张雪门先生强调音乐教育要给儿童更多的自己体验、自由发表和自由创作的机会, 不应追求形式的成绩, 反对勉强儿童去机械模仿。他指出, 在教学中应首先引发儿童对音乐作品反应的内部需要, 激起儿童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如何让孩子能做到“留神地听”“主动地听”呢?为了激发孩子“听”的兴趣和需要我设计了多种教学手段, 让孩子带着问题听, 带着故事悬念听, 看着画面听, 听不出没关系, 再听一遍, 并不断激励、表扬孩子长了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 鼓励他们表达听后的感受。

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自主学习应是孩子智慧、情感、创造性的体现, 但由于以前的教学常常是教师示范在前, 幼儿模仿再后, 自主性、创造性根本得不到培养和发挥。通过研讨, 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 让孩子欣赏、感受、体验在先, 创造表现在前。如中班在上音乐游戏“狐狸捉鸡”时, 在欣赏作品的同时, 让孩子运用自己的感知, 充分讨论狐狸的音乐形象, 并集体创作、设计狐狸的狡猾小鸡的弱小等不同情绪不同形象的动作, 教师只是作适当的点拨和提示。幼儿从被动的接纳者转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自信心大增, 创造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加强音乐素养, 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教师自身教育能力的高低是影响音乐教学成败的关键, 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 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1.通过正确的观察与评价 , 了解每个幼儿

一个班上几十名幼儿, 由于家庭环境、性别、个性的不同, 他们在认知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 但他们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优点。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位幼儿的每一种特点, 才能客观的获得他们的情况。在活动中教师还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在成功的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 教师的观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正是由于教师了解每一位幼儿的情况, 在针对性的去观察, 才能掌握幼儿学习的情况, 为之后的互动奠定基础。

2.在设计教学活动适时调整自己的指导策略

有时幼儿的反应和表现是教师能够预见到的, 对于这样的指导教师只要在活动中实施就可以了, 但幼儿毕竟是一群好奇、好问、好动的孩子, 他们有时的表现会让老师事先也揣测不到, 这时, 教师必须全面观察, 及时调整自己的导策略。

3.层次分明, 突出重点, 化解难点

在音乐活动中, 怎样去化解难点, 让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难点呢?音乐活动《快快起床》中, 幼儿先是欣赏歌曲, 然后说说听到了什么并找出相应的图片, 再根据歌曲进行排序。其实这一环节是为之后的“轮唱”这一难点做准备的, 通过幼儿自己发现问题, 集体解决问题。通过图谱的不同变化, 让孩子感受、学习轮唱, 激发孩子的演唱兴趣, 让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会轮唱。

三、正确把握“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关系

“教师主导、幼儿主体”这句话十分精辟地概括了教育活动应有的正确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说, 教师向着既定目标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 但教师不能代替儿童实践, 也不能代替儿童发展。在实践活动中, 教师往往对如何把握教师主导与幼儿主动的比例、尺度有所困惑。通过实践研究我认识到, 在实施活动时, 教师应灵活地随时根据儿童的需要调整自己的参与和指导活动。当儿童表现出可以独立进行活动时, 教师应减少参与和指导, 当儿童表现出需要帮助时, 教师应增加参与和指导。

四、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培养幼儿兴趣

1.创设活动情景, 能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

《小狗抬轿》是一首古老又有趣的童谣, 配以熟悉的流行音乐旋律就成了一首活泼有趣的歌曲, 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因为歌词的情节性较强, 我在设计时就通过提供情节图片让幼儿排序, 帮助幼儿熟悉理解歌词, 在反复的检验图片过程中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感知音乐的旋律从而轻松地学会演唱歌曲, 并通过表情、动作、语调、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表现歌曲, 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自己去体验音乐的快乐。这种灵活机智、因势利导的方法能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教育。

2.艺术化的教学语, 能激起幼儿的兴奋度

如活动前后的师幼问好等常规, 就可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 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做律动, 表示音乐活动开始了, 既可突出音乐活动的特点, 又可激发幼儿的兴趣, 还可间接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挖掘和体验音乐作品所反映的情绪、情感, 然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 再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幼儿, 创设一种与作品相协调的带有整体审美情境的教学情绪场。教师可随着优美的音乐, 用简洁美妙的语言引导, 把乐曲的意境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起来, 让幼儿在美妙的音乐意境中畅想, 感受乐曲悠扬、清晰、欢快活泼的旋律美、意境美。

3.适当的节奏教学, 能激起幼儿激动的情绪

如音乐活动《大雨和小雨》, 歌词内容很简单, 为了使幼儿不觉得单调, 我从大雨和小雨的声音节奏入手, 运用黄豆和大米来演奏不同的雨声:大雨“哗啦啦”, 小雨“淅沥沥”;为了让幼儿在本节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在课前与幼儿共同了解、讨论下雨时的各种情形;其次, 考虑到在活动中能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演奏时的强弱特点, 所以在本活动中运用生动的节奏图谱, 通过幼儿亲自操作以鼓励、互动、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 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去。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总之, 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 把自己当作幼儿的朋友, 与幼儿平等相处, 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 我们要不断提高幼儿的兴趣, 把幼儿的听觉、视觉、动觉充分调动起来, 将教师“教”的策略转化为幼儿“学”的策略, 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实现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标, 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们要将每一个幼儿带进音乐美好的境界中, 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纯洁他们的心灵, 陶冶他们的性情, 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摘要: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学前教育阶段, 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 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 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篇8:走进孩子的心灵

问他对学校生活有什么不满、对老师有什么意见、对父母有什么要求?回答得很干脆:“没有”。再问他,有什么需要老师帮你做的?回答还是“没有”。通过别的学生进行侧面了解,他从没有什么愿望或想法流露出来。

一次次试图走进他的心灵,却一次次被拒于千里之外。

有一天,他母亲来校,说是放在家里的500元不见了,问他是不是拿了。他说没拿。后经观察和了解,钱的确是他拿到了学校,一部分用掉了,一部分放在箱子里不见了。把他找来,问他为什么要拿家里的钱?回答是:“我没钱,妈妈不肯给我。”又问,剩下的钱被别人拿走你怎么想?回答是:“没有想。”

这一回,距离似乎拉近了些,对他常拿别人钱的根源也基本掌握了,自己的钱被人偷走了,心里肯定不好受,只是自己数次拿别人的钱,这一次自己有了苦不好意思说罢了。接着开导他:“自己的钱被人拿走了心里很懊恼是吗?那你想一想,你拿妈妈的钱,妈妈懊恼不懊恼?你拿别人的钱.别人懊恼不懊恼?”他低下了头,看得出是后悔了。

要一点零花钱是正常的,可一个孩子从本不富裕的家中,悄悄拿走那么多钱就不正常了。为此我电访了他家的亲戚,了解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回家也没耐心教育孩子,且脾气不好,遇事不顺心就动粗、撒野。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他感受到的只有“用武力来征服别人,用衣物来包装自己,用手中的金钱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他调节自己情绪的手段是吃零食,引起别人注意的方法是搞冲突,得到别人关注的“原则”是唱反调。他之所以常做不符合常规的事,被人讨厌,其根源在自我意识的偏差上。

一个因家庭不够温暖而心理上出现偏差的孩子,首先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温暖,同时给予必要的道德引导,于是我从关心他的生活需求入手,从母亲的角度关注他对日用品的正常需求,对衣着的正常要求,帮助他与父母进行协商,然后得到满足。慢慢地,他从拒绝帮助到自己提出需要帮助的请求;从拒绝回答老师的提问到主动向老师说些什么;这说明他接纳了我。于是我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与他聊天、谈心,渐次拉进心理距离,让他感觉到老师喜欢他;适时地拿出一些看得见的事例让他判断、对照、比较,在评价中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对他委以重任,让他担任体育委员,让他在管理工作中,协调人际关系,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还把他的进步放大在同学面前,满足其被重视的情感需求。

渐渐地恶作剧不见了,一堆堆脏衣服不见了,顶撞老师的事听不到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特别是拿别人钱的告状声也长时间没有听到了。

篇9:走进聋生的心灵世界

一、最基本的沟通技能———手语能力

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 如果不会手语, (包括打手语和看手语的能力) 不能“自由出入”聋哑学生的语言圈, 什么事情都得请手语老师帮助翻译, 是不可能走进失聪孩子的心里的。记得我新带一个班的语文时, 学生说:“廖老师, 你的手语和何老师的手语有些不同, 我们看不懂。”那时, 学生不太愿意和我沟通。为了能够有效地教学, 我每打一句手语, 都要问上一句, 你们看懂吗?我再把所说的话板书在黑板上, 经过半个学期的磨合, 我和学生终于可以自如地交流了, 学生问我的问题渐渐多起来, 在课下, 他们常常和我聊天, 谈论学校, 谈论同学, 谈论家庭, 我完全融入了他们的群体里, 成为了他们的良师益友。

二、最有效的方式———日记交流

作为语文老师, 每天布置学生写日记, 阅读批改学生的日记是最幸福的一件事。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是住在学校里的, 他们除了跟同学交流之外, 就是每天和老师交流, 平时都在上课, 大多数学的是书本上的知识, 学到的知识没有机会运用, 学了忘, 忘了学, 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的就是写日记了, 学生把自己每天的生活经历写下来, 与老师交流。学生最喜欢的是看日记上老师的批语, 逐渐地, 日记成了我与学生的交流工具, 日记是给聋生自己看的, 在这里, 觉得用文字更能彻底地表达情感, 学生经常用日记的形式给我讲他们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有问题时向我请教, 我总是耐心地写上很多句子, 一一给他们解答, 有时我会写上一些鼓励的话, 告诉他们进步了, 画上几个笑脸。有时他们犯错了, 我会给他们指出不足的地方, 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 然后自觉地改正错误, 这比在同学面前说他们的不足, 效果要好许多。

三、尊重、宽容学生是走进学生心里的重要前提

“尊重是相互的, 老师尊重学生, 同时也被学生尊重”———教育, 本身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每天老师见到学生, 总是要求学生向老师打招呼, 向老师问好, 而老师却很少先对学生微笑, 先向他们问好。记得有一次, 我看见一个学生正在打扫卫生, 我走过去, 先向他问好, 他受宠若惊, 以后每次看见我, 他都微笑着向我问好, 上我的课, 他非常专注, 而且坚持每天写日记, 尽管语句不通顺, 我知道他努力了, 每次我都认真地批阅他的日记, 给他的日记画上几个笑脸。这个聋生在被尊重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 获得了自信, 学会了感激。我知道, 聋生听力有好有坏, 能力有强有弱, 性格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公平地去对待他们, 有的学生调皮捣蛋些, 如果真犯了错, 就事论事, 真诚地给他们指出错误, 更应该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教学中, 课堂上, 多给一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一些机会, 对他们正确的回答, 我给予肯定和表扬,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有时, 学生暂时回答不出问题时, 我都会适当提醒与鼓励, 或者请他坐下再认真考虑一下。这样既缓解了学生紧张的情绪, 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而且还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就这样, 我通过一些不经意的细节, 把自信和希望、善良和宽厚播种在学生的心田里。

四、走进聋生生活, 成为他们的朋友

课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聋生可以有很多想法在课外时间来实现, 他们会对任何一件事物产生兴趣, 他们会疯狂地玩耍, 总而言之, 他们是快乐的、自由的、纯洁的。正因为这样, 在他们的内心里是多么渴望能与我们老师一起沟通和交流, 在大课间活动, 他们会满面笑容地欢迎我走到他们群体当中。我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 在我所教的班级有这样一群可爱的聋生, 他们下课时都会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玩他们所想玩的东西, 见到我时也总会友好的要求加入他们的队伍, 有一次我自然而然的加入了进去, 和他们在一起玩, 我感觉非常轻松, 学生们也是如此, 他们感觉到特别的幸福, 我和学生完全融在了一起, 成为他们最好的“玩伴”和“朋友”。

作为聋校的老师, 与聋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用一颗挚爱的心去理解他们, 宽慰他们, 引导他们, 走进他们的心灵, 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 我们一定能把他们教育好, 他们也一定能够自己教育自己, 促进他们的健康人格的发展, 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摘要:走进聋生的心灵世界, 用一双可以洞察学生心理的眼睛去扫描他们心里的每一个角落, 用一颗挚爱的心去读懂他们, 宽慰他们, 帮助他们。

篇10:走进孩子的心灵

一、把关爱送给孩子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他们不仅学业成绩差,而且在心理品质上也存在不少问题。由于长期失败的经历,强烈的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此,这种心态促使他们与老师、同学处于对立状态,这种状态严重影响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严重阻碍着班级优良班风、学风的创设。

二、把赞美送给学生

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班上的那一批中等生在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

我班的李娟就是这样一个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好像也改变了她自己。那是一个中午,我站在班级门口,看着走廊里来回走动的学生,无意中发现走廊里撒了一些饭菜,许多学生说着笑着绕着而过,好像没有注意到地上所撒的饭菜。这时,李娟走了过来,告诉大家不要踩了,然后急忙跑回教室拿来清洁用具,将饭菜扫净,又用拖布拖了一遍。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回教室后,立刻在班上表扬了李娟,并大力赞美了她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

三、把鼓励送给学生

班上有个女生叫叶蕾,是优等生班干部。一次,她的作业很马虎,我将她的作业拿给她看,责问:“你是班干部,是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你这样写作业,对吗?今天为什么写得这么潦草?”这位女生无言以对,后悔却已悄悄爬上脸颊。我不忍再责问,也未作任何补充或是暗示让她重写,只是提醒她下次注意就行。

第二日下午,我刚进办公室坐下,一个崭新的练习本赫然出现在我的面前。翻开一看,竟是叶蕾重新补写的作业,字字端正、笔笔认真,和先前的作业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我的内心突然涌动着感动和欣喜:这个叶蕾,真让我刮目相看。随即,我拿起红笔,在她的本上加上批语:“我不仅欣赏你的作业,我更欣赏你改过的作风,你能这样要求自己,真是太棒了。”

在周五的班队课上,就这件事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对叶蕾大加赞赏,我发现叶蕾那张小脸兴奋得通红通红,眼睛里盛满了浓浓的笑意、幸福和陶醉。及时批评、适时鼓励是一服良药,它能造就一个好学生,只要我们把握好尺度。

上一篇:以端午节为话题描写的初二话题作文下一篇:八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