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用爱走进孩子的内心

2024-05-10

教育随笔~用爱走进孩子的内心(通用14篇)

篇1:教育随笔~用爱走进孩子的内心

用爱走进孩子的心

“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是由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是其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这是陶行知的人生信条。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多起由于幼儿教师缺乏爱心和责任心而造成的恶性事件。这些事情对幼儿教师的形象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严重伤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从事幼儿教师这份工作一个学期以来,虽然带班经验不多,但坚持尝试使用陶行知先生的的爱满天下教育理念,对面对那些可爱的孩子,我深刻地知道爱心是多么重要。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面对的是3-6岁的孩子,他们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我们的爱护,似春阳般的去熏陶,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的幼儿来说,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由此看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我认为幼儿的品德教育。爱,是永恒的主题。

用语言来交流,用汗水来培育 用爱来传递,让孩子感受爱、接受爱,正是因为爱仿佛给孩子绘画出了斑斓的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老师的爱心以及博大的胸怀,那张开的双臂给孩子的是温暖,是鼓励、是信心。使孩子觉得老师是可以信赖和依赖的,这样的教育才会为成功迈出第一步。记得又一次,高子辰小朋友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抹眼泪,老师和阿姨都问他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可是他只是一味地抹眼泪,并不讲话。我看到情况,走过去把他抱在腿上,拿纸巾帮他擦干眼泪,轻轻的问他:“宝贝,给白老师讲一讲发生了什么事好吗?”他这才拿开一直揉眼睛的小手,羞涩地看了我一眼,告诉了我他不开心的事。其实并没有的什么大事,只是高子辰小朋友是一个年龄小,语言发展相对较弱,又比较腼腆的小男孩,平时家里照顾的比较细致,在幼儿园难免会有些不适应,不过,孩子虽然年龄小,他仍然能感受到谁是可以信赖的人,只要你用真诚的爱心来对待他,让他感受到家人的感觉,他就会很信赖你。从那以后,这位腼腆的小男生早上来园时会大声和老师打招呼了,笑容也多了—虽然是很腼腆的笑。

正如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所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应该是我们所有教师的共识。愿所有的教师心中都充满真爱,把不同的爱献给不同的孩子,让我们把真爱的种子种进孩子的心里,相信它能生根、发芽,并结出喜人的硕果。

篇2:教育随笔~用爱走进孩子的内心

20xx的春天,在这个温暖而灿烂的季节里,我又结识了37个天真可爱的孩子。花开的季节,如孩子一般,明亮绚丽,刚刚钻出来的嫩芽,在雨露与阳光的滋润下,也一天比一天翠绿耀眼,万物复苏,一切都充满了生命力,迎接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孩子们都知道,春天来了,他们就常在一起讨论自己家里的院子里会开出许多漂亮的花;这里的小树又将重新变绿了,他们喜欢在阳光下做自己喜欢的游戏,我就在一边看着他们玩耍嬉戏,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透过温暖的阳光,我仿佛也看见了十几年前的自己,孩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几米刺眼的阳光将我的目光落到我的左边,只见我们班的小语孤零零地坐在板凳上,看着小朋友们玩游戏,他两手放在衣兜里,表情中流露出一个孩子不该有的忧伤。刚开始地时候,我也早就注意到这个不善言谈,不爱笑,总是两手放在衣服口袋里地小男孩,也听其他老师说过这个孩子有一个特殊的“家庭”。他的妈妈生下他后就离开了家,只有一个几乎麻木的父亲。现在,他已经七岁了,对于家庭地往事,他可能曾经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记在心里,有着一般孩子没有的心理特征,看得出,他并不幸福,也应该从小就不懂得撒娇。第一次和他说话时,我问他:“妈妈呢”,他居然流泪了,哽咽着说:“打工”,如此简单地两个字却说的那样吃力,这或许就是心理上的安慰吧!他也许清楚,“妈妈”这两个字与他的世界无关吧,他总是不主动和小伙伴玩,只有在他游戏的时候,不经意间,我才能偷偷看见他微弱而真实地笑容,我怕惊动他,多希望他能一直像那一瞬间一样开心。

这里全托的孩子在园一呆就是十天,除了放假,就是周五的下午,他们的家人才会走很远的路程,来看看他们,给他们洗澡,换衣服,每到这天的时候,别的孩子的家长都会赶来看看宝贝,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坐在那里,孤独的眼神让人心疼,你相信,他居然只是个幼儿园地孩子吗!?给他爸爸打电话,让他来看看他,他那父亲居然急促地说:“我很忙,没时间,就麻烦老师了”说完便挂了电话。任何人对孩子的关爱都取代不了父母地爱。原来他的父亲在山上做什么小生意,已经失败的婚姻,难道还要注定他是一个失败的父亲吗!?我看得出,每次周一上学时,他那父亲送他来,他都会用一种期待爱地眼神看着他爸爸,他多希望父亲也能像其他父亲一样,温柔的摸着孩子的头,说“周五我来看你”,可惜他连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愿从未实现过,眼眶盈满了泪水,低头走进教室,刹那间,心就像被坚硬的石头狠狠敲了一下,那种疼,我无法言谈。他的父亲话很少,就像孩子送进园就与他无关了,他从不主动问小语在园的情况,你已经身为人父,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们都感到很气愤。就算一个男人的婚姻失败,事业失败,哪怕一切都失去希望,你还有孩子啊!他是你最大的希望与寄托!在自己孩子地心目中,父亲永远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你得把母亲流失地那份爱一起给他啊!让他知道,没有妈妈,自己也很幸福!

每次让孩子们画画的时候,一般的孩子都会用非常亮丽的颜色,丰富的画面内容,一个个大大的笑脸,一切都笑得灿烂极了,写照出孩子美好的内心世界。在37幅画中,唯独小语的画让我“眼前一亮”黑色与灰色坚硬的线条,勾勒出一颗歪歪斜斜地小树,两个小人,没有眼泪的哭脸,几个冰冷地月亮和星星都是哭脸,内容简单,但却描述出他深远的内心,他无论画什麽,总是习惯用嘴角朝下地表情,他只是个孩子而已,不应该忧伤的,我问他“去画个笑脸”他没有说话,在我的逼迫下,坚硬的线条勉强画出一个连他自己都看不习惯地笑脸。我好像装满几口袋阳光,走进他的内心深处,再把阳光散出来,洒满他心中的每个角落!

小语地饭量很好,每顿都吃很多,他在家里,几乎不会吃到好吃的,父亲毕竟是男人,怎么可能像妈妈一样细心地照顾好孩子,小语的父亲也很少与他有心灵上的沟通。父母,不只是让孩子不冷不饿就行了的,比起物质上的关心,心灵上更需要得到真实的爱,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口吻,都会让孩子觉得;我好幸福;小语的父亲,这些你给不了给他一个温暖的童年,有那么难吗?

像小语这种情况还有,这些父母,你们曾经也是孩子,孩子的要求并不高,用你们的多爱 他们一点,不行吗、别因为婚姻失败、事业失败、生活上的压力而放弃未来,孩子是你们最大希望和寄托,为人父母,更是一种神圣的责任,用爱来对待孩子,至少,在他长大后,他(她)也会自豪的向所有人说;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有一个伟大的爸爸(妈妈),多少年后,他也会为人父母,我相信,他(她)一定会用爱来灌溉孩子的成长之路,你 会感到很欣慰,自己原来把爱给了他,他又将这份爱一直延续下去。

篇3:教育随笔~用爱走进孩子的内心

教育是一门艺术,对中职教学工作而言,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艺术性工作,班主任必须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构建师生心灵桥梁,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逐渐下降,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中职班主任必须掌握沟通技巧,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愿意接受教育。下面就中职班主任的沟通艺术进行分析。

1.中职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方法

中职学生和普通中学生和高职院校学生有很大的差异,在心理承受能力、学习能力、自控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差,这就需要班主任掌握科学的沟通方法,搭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桥梁,用真诚感化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让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接受教育。

1.1 倾听法

倾听是中职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常见方法,班主任在和学生沟通交流时,要学会倾听,认真倾听,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对学生提出的建议,班主任要认真的记录,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尊重。在学生与班主任沟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有眼神的沟通,要全神贯注的聆听学生的心声,通过眼神的心领神会,对学生表现现出肯定接纳的意味,从而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亲切感、信任感,这样学生就能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吐露出来。班主任在聆听学生的内心想法时,切不可用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武断的处理问题,这样学生很难感受到班主任的真诚,就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埋藏在内心深处。在我的班级中,就曾遇到比较特殊的两例学生早恋及逾越行为的情况,当时我在处理的时候,尽可能的采取了理解,倾听的方法,并且换位思考,将自己的学生时期的感情生活也和学生做了提前的沟通,用自身的经历令学生感同身受,获得了学生的信任,最后学生也是将真实的情况都告之与我,我也尽可能的做好与家长的沟通,最终比较圆满的处理了学生早恋及行为逾越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青春期情感问题的伤害。

1.2 询问法

中职班主任在和学生沟通交流时,要学会有效的询问,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语言沟通时,要夹杂着询问的语言形式,这样就不会造成班主任突然询问,学生不答的尴尬场面。班主任和学生沟通时,要积极主动的询问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力所能及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帮助。

1.3 观察法

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不仅要学会倾听,还要学会观察,从外到内观察学生的表现,从学生的细微动作中,了解学生的内心变化,从而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中职学生的情感控制能力普遍较弱,尤其是一些家庭有缺陷的孩子,这一类的孩子通过仔细观察,很容易就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通过不露声色的提醒,劝导,引导,批评等手段,能够有效及时的解决孩子在情绪上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学会情绪处理,慢慢的成熟起来。

2.中职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沟通的策略

中职班主任和学生的沟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想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沟通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中职班主任要真诚、理解、尊重、关爱的和学生进行沟通。

2.1 真诚的沟通

中职班主任要真诚的与学生沟通,将心比心,在平等、真诚、诚实的基础上与学生交流,以情感人,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切不可以命令的语气和学生沟通,班主任要将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缩短学生与自己的距离,从而营造良好的沟通范围。班主任真诚的与学生沟通,能让那些不真诚的学生感到压力,时间一长,学生会在这种压力下,和班主任坦诚的交流,可以说真诚是班主任和学生沟通的前提,班主任只有在沟通中流露出真诚,才能有效地达到与学生沟通的目的。

2.2 充分理解学生

中职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时,要充分理解学生,很多时候班主任会站在自身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没有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学生犯错后,就会对学生批评教育,这样往往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班主任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积极的理解、开导、鼓励学生,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还能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身。

2.3 充分尊重学生

班主任要想与学生敞开心扉进行沟通,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同等的地位进行交谈,这样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使得学生毫无保留的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中职班主任的工作十分琐碎,特别是近几年,中职班主任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导致中职班主任很多时候无法保持良好的情绪,但由于中职学生的内心十分脆弱、敏感,如果学生犯错后,班主任没有谅解学生,也没有尊重学生的感受,而是一直批评学生,那么中职学生就很有可能走上极端。因此,中职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交流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控制好情绪,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包容学生。

3.总结

中职班主任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能打破师生之间存在的隔阂,构建师生心灵桥梁,促进中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中职班主任要掌握沟通艺术,真诚的对待学生,充分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从而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摘要:中职班主任是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班主任与学生的良好沟通交流,对和谐师生管理的构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中职班主任要掌握沟通艺术,关系、爱护学生,从而促进中职教育目标的实现。文章从中职班主任沟通方法出发,分析了中职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沟通的策略。

篇4:教育随笔~用爱走进孩子的内心

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国家教育政策的大力支持,孩子们受教育环境越来越好,可是却越来越听到身边的家长、教育者们的叹息声,感慨着“如今的孩子,越来越难管”,“现在的小孩子,怎么都这么叛逆”,诸如此类。在经历过“90后”大潮的洗礼,如今“00后”已算正式登上教育舞台,在很多人眼中,他们更“有个性”,更“独”性,更“自我”。而在我眼中,他们这一切自主的行为都表现着他们独立的思考能力与特殊并带有鲜明特点的自我想法。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和学习生活中,他们“根根分明”,但也不得不说这给教育者、管理者增加了一定难度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去深入摸索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深层次的精神需要,理解他们一系列不恰当行为背后所隐藏的真实情感与心灵渴求。

我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他很调皮,上课喜欢捣蛋,喜欢在大家都专心学习听课的时候发出各种声音。各科老师都对其进行过批评,可是他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依旧我行我素。在很多教师各种批评教育都全然无果的时候,我开始对这个孩子产生好奇,去了解观察他。他从小就跟姥姥一起生活,爸妈都在韩国打工,而他的姥姥基本管不了他。而他的手中总是有很多零花钱,拿着这些钱和朋友一起玩。我听说,在朋友中,他是很讲“义气”,重感情的。我开始重新审视眼前的这个小孩子,我在想为什么这样一个有感情的孩子却总是让自己看起来冷酷顽劣,是不是跟他爸妈长期不在身边有关呢。

我决定要跟他心平气和地聊聊天,不敢说是谈心,因为我不确定他是否会接纳我并敞开心扉。谈话的开始他还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随便说着,当我问到你爸妈多久回来看你一次的时候,这个像猴子一样的孩子突然变得像大人一样严肃正经地沉默着。我轻轻地问,“那你……想不想他们?”他还是依旧不说话,眼眶似乎湿润了,倔强地别过头去,不想让我看见。我突然觉得很难过,像做错了什么一般愧疚着,我假装没看到去倒了杯水给他。这一次的谈话就此中止,我带着他去吃晚饭。我笑着和他聊天,他显得扭捏羞涩,有些拘谨,我觉得这个孩子其实很可爱。

回来后我把他的家庭背景、他在课上和在生活中的表现都结合在一起仔细地分析研究,发现这个孩子的内心其实是有些内敛的,他不喜欢把真实的自己表现出来,甚至有些自我防卫。从小爸妈长期不在身边,让他缺少安全感,心里也很孤独,他常常陷在自我的想法里。他在课上异常的表现,是因为他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来表现自己的存在感,甚至希望通过给朋友花钱得到关心和拥护。其实他心里只是住着一个渴望被关心和在乎的小男孩,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怎么做才是正确的,长期的自我保护也让他不轻易相信任何人。接下来,每隔一段时间的聊天谈话,渐渐地验证了我所有的想法。与此同时,他对我的抵触与防御也在渐渐消失。我把他当作是我的朋友一样,对他提出建议,如,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关注,但这种认可和关注应该是良性的,如果只是靠哗众取宠,破坏纪律让别人看见自己,就算别人看见你也不会认可你的,他们心里也不会喜欢你。相反,如果你能从另外一个方向出发,去做一个优秀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当你站在一个高度上,别人自然就看见你了,不用费心去故意让别人看见你,而且他们更是满心地钦佩与赞叹,对你自己也有很大提升,这样的结果不是更好么?诸如此类,对于他的一些不合宜的行为习惯,我委婉地指出,并提供给他更好的可供选择的方案,他似乎也满赞同的,并且做出了改变。在课上,他再也不吵不闹了。即使他偶尔会忘记,我的一个眼神他就心领神会,安静学习。真是个聪慧的孩子。最终,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着。过了几年,他的爸爸妈妈把他接去韩国了。我时常会想起他,因为不仅是我改变了他,更是他教会了我。

在这个孩子身上我明白了,教育是需要用爱去呵护的,不单单是所谓的批评说教。老人们常说“孩子是最通灵性的。”他们的世界比大人们纯净简单,他们能感受到真心,我一直这样相信着。人啊,都是相互的,都是将心比心的,对孩子们更是如此。若不是真心相待,由衷地为孩子们好,只是机械式地教着书,功利地寻求班级的成绩,对那些成绩差却更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弃之如敝屣,嫌弃之不及,披着冠以爱之名的虚伪大衣,凭什么奢求得到孩子们的信任,如果作为教师,没有把孩子接进自己心里,又凭什么指望教育能走进孩子们心里。

篇5:用爱感化我们的孩子教育随笔

记得刚开学的那一天,归老师打电话叫和我搭班的张老师去抽签,说是上一届有几个孩子没达到年龄被退回幼儿园的。我当时觉得好笑,干嘛要抽签,后来才知道,因为退下来的几个孩子中有几个特别调皮,没有老师肯要,所以要抽签。很不幸运,张老师抽中了朱周翔这个小朋友,他在上一届大班里就曾是一个很令老师头大的孩子。

在和他接触的日子里,更是让我见识了他的“与众不同”,不知道什么叫坐,也不知道什么是站,睡觉跟刺猬一个形式,蜷缩着身子,吃饭偏食,所有常规一塌糊涂,最严重的嘴巴特老,不管上课还是下课,时常听到他喊着告状,谁、谁、谁不乖了。你对他严厉一点吧,他就在那边哇哇哭个不停,真拿他没有办法。我也想过对他和蔼一点,试图跟他做朋友,他不理你,冷处理吧,他调皮得更加厉害。而让我意想不到的,也是改变朱周翔的竟然源于我跟他的“悄悄话”。

一次户外活动的时间,所有的孩子都兴致很高、三五成群地玩着,只有他,因为捣蛋,没有合怍的伙伴。我便悄悄地过去拉起他的手,他没有拒绝我,我跟他说:”朱周翔,你跟老师一块玩吧。”他生硬地回了我一句:“为什么?”我蹲下来,俯在他耳边,对他说:“因为我喜欢你啊!”然后,我俩便疯狂地玩了起来,没想到,却把其他所有孩子都吸引了过来。等我悄然退出他门的游戏后,朱周翔很自然地成了孩子们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就这样,朱周翔融入到了孩子们中去,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了自己的小天地,他的转变让我的期待也终于变成了现实。

孩子终究是孩子,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和观点去要求他们,但孩子又不是孩子,他们同成人一样,有自己的思想,同样想得到应有的尊重。

往往听到教师和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其实,不是孩子不行,是我们大人不行,是我们急于求成和拔苗助长的心态在作怪,总是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缺点,用显微镜对待孩子的优点。

对于班里的“特殊孩子”,有人给他们冠予了“坏孩子”的称号,因为别人说他们坏,他们也“一坏再坏”。其实,我更喜欢把他们叫做“与众不同”的孩子。“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本质都是好的,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有些孩子的精力更加旺盛,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他们更加有个性,所以说他们是“与众不同”的,我想,这样称呼对他们更公平。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以也不可能有一样的孩子,这就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幼儿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从而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想,无论是怎样的孩子,总有一种教育方法适合他。教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种艺术。

跟朱周翔相处的过程中,没有刻意的教育方法,只是一句俯在他耳边的悄悄话,只是一个大手拉小手的小游戏,我们也许只是转变了一个孩子,而孩子赢得的却是他的一生。

放下老师的架子吧,要想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就赶快用我们博大无私的爱教会孩子们如何做人,学会感恩,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吧。要想成为孩子们的好老师,就要首先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允许他们的“没大没小”,允许他们对你“直呼其名”,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去拥抱他们,亲吻他们,敞开心扉容纳他们的同时,你也已经走入了他们的心中。

篇6:教育随笔~用爱走进孩子的内心

非常开心来到张家界,这是我第二次来。第一次大概是四年前,我带着家人来过一趟,那次纯粹是来旅游的,被这里的美好景色所陶醉,流连忘返。后边天门山的那个山洞,我带着我的儿子爬上去过,当时他才五岁。990级台阶,小家伙一口气从第一级一直爬到最后一级,中间都没停下过,结果他爬到顶上时我还在半道,我就知道自己已经老了。这个世界总是在不断交到年轻人的手里,年轻人总是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座的大部分老师应该都比我年轻,有很多老师看上去才刚刚大学毕业,你们将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再次来到张家界,带着另外一种责任,因为这次不是来游山玩水的,我也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游山玩水的时间。昨天晚上我还在成都工作,从成都飞到张家界本来应该是晚上10点,但飞机晚点,到了12点半才落地。明天早上我在北京还有一个会议,所以今天下午我就要飞回北京。这次可能连抬头看一眼天门山的时间都没有了,但我依然非常开心,因为在这次以后,我就跟这儿的所有老师建立了一种密切的联系,一种不需要用语言交流的感情纽带。以后再次到张家界的时候,我不用担心自己没饭吃,我走进在座的任何一位老师家里,你们都会热情招待我吧。当然这个前提条件是基于我今天的讲话,能不能让大家有所收获,如果没有收获,我以后就没脸再来张家界了,来了也会被大家一棍子打走。

民盟中央的“烛光行动”培训对象是农村教师,我们教的孩子,很多孩子是农村的孩子,尽管有些孩子已经把户口转成了城市户口,但是他们的学习状态,依然是农村孩子的学习状态。我们的老师们,主要是在为农民子弟服务,为他们的前途提供帮助。

在我心目中,农村老师无比重要。因为农村孩子的出路,他们未来是否有理想、是否愿意奋斗、是否有奋斗能力,全部依赖于农村老师的教育。我们知道,农村的家长一般来说只能教孩子人品,只能让孩子把农民那种朴实勤劳的性格带出来。而且我们也都知道,现在大量的农村孩子,其实父母都不在身边,因为很多父母都是把孩子变成了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看着。这样的话,本来应该完成的事情,就会缺少一块,导致农村孩子的成长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老师,甚至百分之八九十依赖于我们的老师。如何来这些孩子们?如何来解除这些孩子们从学习到生活,再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困境?如何让这些孩子最后得到优秀的成绩,使他们能够跟城里的孩子进行竞争,使他们的未来有一点出路?我们身上所担的责任比城里的老师要大很多很多。

农村老师与城里老师的差距,也就是城乡教育差距的问题。城里的老师有很多优势:第一,城里学校的教学条件好,因此学生就能够比较自觉地学习;第二,孩子的家庭条件比较好,所以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条件来安心学习;第三,城里的老师本身所得到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支持、教学培训比较多,所以更加容易把先进的方法用在孩子们身上。现在中国的教育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反差,农村的教学水平和城里的教学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孩子的前途和城里孩子的前途差距也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教育是否公平的问题。

我曾经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案:凡是面向农村学生进行教学的老师,工资应该比城里老师多出50%,这样才能使农村老师安心于在农村对农村孩子进行教学,也才能吸引有才能的老师进入农村。所谓的农村老师,不一定要住在农村,你可以住在城镇,但是你是在教农村孩子,能安心地教农村孩子。这个方案如果实施的话,就有两个好处:一是现在的农村老师大部分都会安心在农村工作;二是城里教学水平高的老师,也可能会有一些人愿意到农村去工作,教农村孩子。尽管老师拿多少工资不能作为自己要不要留在农村的判断标准,但一定是重要的标准。老师的灵魂必须崇高,但是如果老师们没有足够的钱去应付必要的生活支出,对精神的追求有的时候就会有难度。两袖清风仍还愿意献身教育的老师在中国有很多,但是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老师都这样。我一直认为越是贫困的地区,越是农村地区的老师,越应该享受国家更多的福利待遇、薪酬待遇。这样的话,农村的教学水平就能够不断改进。

我之所以每年都在讲农村的教育问题,是因为我本人就是一个农村的孩子,如果没有上大学,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也不可能有我自己认为比作为一个农民对社会所做的更多贡献。这个贡献是大是小、有或者没有,不是我来评价的,是社会来评价的。但至少今天我能从农村的小地方跑到张家界来跟大家聊天讲话,表明了一个农村孩子是可以有广阔天地的。这个广阔天地是怎么来的呢?这来自于教育,也只能来自于教育。这个教育的转折点很简单,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如果没有考上大学,他就不可能有后来的一切。

在农村,我还算是一个比较喜欢读书的孩子。所以小时候就一直在想:我一定要上大学。我小时候中国还没有恢复高考制度,是工农兵大学生时代。在我14岁的时候,我们村上有一个人被选为工农兵大学生了,送到洛阳外国语学院去学习。他比我大五岁,也算是小时候的伙伴了,这样一个伙伴去上大学这样一个事实,就使我产生了一种愿望,认为我也能上大学。因为当时选大学生的标准是劳动好,所以我就拼命劳动,获得了很多劳动的奖状。但后来“四人帮”被粉碎了,不久高考就恢复了。1976年的时候还是以劳动为主的工农兵学员录取标准,到了1977年的时候就各个省统考,考试通过了才能上大学。那年我高二,赶紧开始努力学习,准备高考。但明显时间不够,学了一年就去高考肯定是通不过的,所以第一年我英语只考了33分,连地区师范的分数线都没有达到。回去一边干农活,一边又复习了大半年,再去考,结果英语考出来55分,还是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这样,我就又回到农村去了。但是,我心里总有点儿不甘心,还想考第三次。

我们常常发现,一个不认字的农村人会充满远见卓识,一个大学教授却常常鼠目寸光。所以,一个人的远见跟文化知识关系不大。我母亲就是这样一位农村妇女,不认字却富有远见,她认为自己的孩子未来应该有一个更大的舞台。我母亲对我从小讲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农村人太苦了,你长大以后就当个先生吧。她每年都要给我重复几十遍。农村人说的当个先生就是当个老师的意思,我母亲看到那些老师,到农忙的时候也不用太干活,每个月都可以拿着粮票,到国家的粮店去领几十斤粮食,而我们农民干了一辈子,到年底粮食还不够吃。所以,我母亲认为,拔掉农根当一个老师是我最好的结局。她像念咒语一样地念,最后真的把我念成了一辈子的老师。到现在为止,尽管把新东方做成了教育企业,但本质上我还是一个老师。

老师一句话或者母亲一句话能改变孩子一辈子的命运。所以,我对老师有一个特别的要求,就是不管在班内碰到什么样落后的孩子,都应该鼓励他。你可以用纪律来约束他,你可以对他严格要求,但你不能侮辱他,把他看得一无是处。在我生命中我最喜欢的老师就是能够鼓励我、能够推动我往前发展的老师,不管你在什么状态上,他都会鼓励你,这样的老师是了不起的。

高中我在由一个破庙改造成的中学里上学,全班30多个同学,没有一个人想高考。大家都知道,农村孩子想考也考不上。但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是外语老师,因为是右派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下放到了农村,他原来是南京翻译局的,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化大革命前的南京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是相当高的。他走进我们班,让我们全班同学参加高考。当时他说了一句话,到今天我都记得。()他说:我要求全班同学参加高考,我知道你们考不上,但是我还是要求你们参加高考。因为,当你们高考完了,回到农村去干活的时候,当你们干得很累,拿着锄头仰天叹息的时候,当你们看着天上白云飘过的时候,你们一定会记得,你们曾经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奋斗过一次,尽管这是一次失败的奋斗。一个老师30多年前对我讲的话,我到今天依然能记得,说明这句话对我的冲击有多大。我下定决心,第一我要考,第二我要考上,等我考上了,我要让老师知道他的预言是错的。

前年我们高中同学30周年聚会,我专门开车从南京把这位70多岁的老头子接到了家乡,跟我们全班同学见面,考上大学的几个人向他表示感谢。一个老师得到的回报也许要30年以后才能出现,当然,这个回报最重要的是看到学生成才,为社会做贡献。所以,看到我们的学生流着鼻涕调皮捣蛋的时候,你要相信有可能他二三十年后会成为中国的栋梁之材,因此,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我们这个老师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他没有放弃我们这个班,而我们这个班后来还不止一个人考上了大学。

一个人的命运,有一部分是固定的,有一部分是可以改变的。你的出生是固定的,你出生在农民家里还是出生在富贵家里,由不得你选择,是天定的。你的个性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部分意义上也是由你的基因来决定的。但是,另外一部分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改变。我们在座的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可能会变成湖南省最优秀的老师代表,未来还可以到世界上更大的城市去游学或者读书。而我们的孩子们,也是通过自己努力和勤奋,改变自己的命运。

命运中的“运”字,可以分为偶然之运和必然之运。比如你今天来的路上,一低头在路上发现了100块钱,这是偶然之运;如果买了两块钱的彩票,结果中了100万人民币的奖金,这是偶然之运。偶然之运通常是一辈子只能发生一次的事情,对于99%的人来说,有的时候一辈子发生一次都不可能。

必然之运就是通过自己持续不断的努力,让运气变成持续不断的运气。人一辈子要追求的其实是那种持续不断的运气,而不是偶然的运气。那些只想追求偶然运气的人,永远只有抱怨心态。为什么?因为他期待好运而好运又不来,就只能充满抱怨。看到这个人被评为优秀老师,他抱怨为什么是他不是我;看到那个人嫁了一个好老公,抱怨为什么是她不是我;看到另一个人到大城市工作了,又抱怨为什么是他不是我。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这些人改变自己有可能是因为他们身上的某种能力和努力,而不仅仅是运气好。这样的人还会不断抱怨社会不公平,世道太黑暗。这个社会有没有不公平?有没有黑暗?有。但是,你在不公平的社会中,他也在不公平的社会中,为什么有的人就能抓住机会?为什么你抓不住?通常是你的能力和努力没有到位。

面对事情的负面态度和消极态度,会给人带来一辈子无所作为的个性;相反,积极的态度能给人带来有所成就的个性。追求偶然的运气是一种消极态度,追求必然运气是积极态度。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消极和积极的关系。兔子撞上树桩,农夫捡到兔子,是偶然的运气。但是,农夫把偶然的运气视为必然的运气,在树桩边守候兔子来撞,到头来守候的不过是蹉跎的时光和幼稚的奢望。但当你发现兔子撞在树桩而死,推断这个地区兔子很多,把自己定位成猎人,通过一系列方法捕捉兔子,这将远胜于守株待兔。所以说,如果我们有能力把自己生命中所谓的偶然运气转化成必然的运气,那么我们的命运就会发生转变。如果农夫积极一点,他将是一个优秀的猎人,只因为消极等待,农夫蹉跎时光,结果一无所获。教育孩子如此,我们对待自己的生命也如此。所以我对学生讲,如其被动等待着某种机会的来临,还不如到处乱闯,自己想办法找机会。到处乱跑的结果一定能够碰上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以及不同的机会,这个机会也许就落到你身上了。这个到处寻找机会的过程就是奋斗的过程。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一个词:奋斗精神。我特别喜欢那种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境,身上总是具备奋斗精神的人,总是有着顽强不屈积极心态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走出自己的困境。

我特别喜欢一种人,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当作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来完成,最后达成自己人生意义的人。这里所说的意义和财富及社会地位没有关系。每年十大“”人物几乎没有有钱人,像我这样的,即使捐了一个亿,也绝对不会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大家就会说,他是应该的,他挣了这么多的钱为什么不捐。但是,一个老人天天蹬三轮车,每年把赚来的一千块都捐给了我们的学生,让学生有钱买书包、买课本,这样的人被评为让中国感动的人物,谁敢说一个不字。大家可能都听过这样的故事,一个富翁想进天堂,向上帝捐了一百万美元,结果这个家伙被打进了地狱;一个老太太总共捐了一块钱,就进了天堂。这个富人不服气,问上帝说为什么我捐了一百万进地狱,她捐了一块钱进天堂。上帝说,她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捐了出来,而你只捐出了百分之一。所以,人的贡献的大小,不在于你真的贡献了多少,而在于是不是用尽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去贡献。如果我们在座的老师愿意的话,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你一定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

农村孩子考上名牌大学的比例是很低的,难道是因为农村孩子脑袋笨吗?当然不是,是因为农村孩子没有得到像城市孩子一样的优秀教学资源。中国的教育水平目前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有的城市的示范中学,一投资就是两三亿,而农村的中学,连一百万的投入都很少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要做到什么?不是抱怨。既然我们已经承担了农村孩子们前途的责任,我们就要努力把这个责任承担好,让我们手下真的出现一两个、三四个,甚至五六个顶级的优秀的孩子,让他们能够从农村走向世界,回过来改变家乡、改变中国,这个是能够做到的。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每个人都不应该低估自己的力量。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待在乡村一辈子会有什么机会?但是,你鼓励农村孩子哪怕是上一个大专,哪怕到北京最差的大学去学习一趟,他可能碰到的就是人生的不同的机会和机缘。所以。鼓动孩子们主动出击,去寻找自己的生命和生命中可能存在的机会,这对我们老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于孩子们的一点鼓励,可能改变孩子们一生的命运。

面向未来的教育

面向未来的教育,首要是让学生认识自我,要培训学生的智商、情商和逆商三大商素,而不仅仅是开发学生的智力。目前中国的教育,仅仅完成了智商中考试能力的开发,甚至连学习能力都谈不上,脱颖而出的高考尖子,至今还没有问鼎世界级别的研究成果。我们中国人从来不缺乏这方面能力,华裔获得诺贝尔奖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中国的教育体制、机制性障碍是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发生偏差的重要原因。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情商和逆商的开发被忽视,三大商素的开发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什么叫情商?情商就是怎么让别人信任你、喜欢你的能力。被人信任的前提是具有讲诚信的人品、人格,拥有真诚的感情,这样才值得被人信任。同时,学会分享互助、互相帮衬,也是情商至关重要的内容。逆商就是教孩子如何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面对失败的抗打击能力和自我鼓励能力。我们往往把对孩子的逆商教育当作是对孩子的侮辱教育、挫败教育和打骂教育,而真正的挫折教育是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们从失败中站起来勇往直前。我们对孩子要学会不断鼓励,让孩子在鼓励中培养成就感。什么叫成就感?美国有一位物理学家,一次物理考试只有8分,老师鼓励他继续认真地学习物理,面对他畏难气馁的状况,老师用一个特别的方法,别的同学考试满分是60分,他只要考到9分就算合格。接着参加第二次考试,他考了28分,28分依然是全班最低分,似乎没法表扬。但这个老师将全班每一位同学这次考试的分数,减去上一次考试的分数,把剩下的分数写在黑板上,最后一个考28分的人,变成进步最大的人。这个学生从此在老师巧妙的鼓励中充满对物理的学习热情,最后成为一位物理学家。相信大家能够理解鼓励的重要性,给孩子的成长空间以及逆商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总而言之,三大商素决定了一个人的终身成果。其中智商只起到20%到30%的作用,面向社会主要是情商和逆商起作用。在培养孩子这三大商素的前提下,我们要积极培养孩子的三种“热爱”:首先让孩子学会热爱自己。热爱自己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盲目自大,而是实现一种生命奔放、激情四射的感觉和状态;其次是要热爱他人,要学会去理解他人、谅解他人、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第三要热爱自然,这个自然包括真正的大自然以及人生的一种自然状态。

如何真正实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教育?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大商数的培养之外,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实行心情教育。览观山峦叠翠,沐浴晨光雨露,欣赏漫天繁星,就是心情教育。我当年高考第三年时的英语老师,上课讲授充满热情,注重鼓动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对我们进行心情教育。江边言说故事,参观名人故居,爬山消遣,表面看来不过是浪费时间,但实际上我们在这种氛围中学会彼此相处、学会排遣杂念和享受愉悦心情,学习激情与效果在无形中得到提升。孩子的心情教育、家庭的心情教育,加上学校的心情教育,三者形成不可缺一的体系,三者良性循环才能实现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的心情教育不容乐观,我们现在的中学囿于各种考虑,没有魄力,也没有能力放手推行心情教育。我曾经与几个重点学校探讨过为什么不组织学生去春游。客观事实是这类活动难免不会发生意外,而一旦有意外,学校与家庭之间将会水火不容。因此,在目前状态下,家庭过多干涉、学校不敢作为,导致孩子的心情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相比较国外的情况而言,两者有着明显的差距。国外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挑战项目,这些项目往往是野外徒步二十天,没有任何现代化设备,锻炼学生野外基本的生存能力。项目启动之前,家长需先签生死协议书,如果一旦发生意外,学校不负任何责任,家长也深知个中利害。这种在国内看来不可思议的项目在国外却运行得非常顺利,这源于国外整个社会和学校教育配合一致。而置身于中国的家庭教育,孩子们缺乏自由发展的空间,被禁锢在校园与家庭里,没有奔放在天地之间的机会,即便有,也难以确保有那份奔放的心情。学习,学习,再学习,成为孩子们学习的诅咒。

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成就感,让他们拥有更大的感和幸福感。孩子们的优势并不一定会自动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需要我们善于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和优点。如果任何一位老师不能够从学生的身上发现他的特长和优势并加以表扬,作为一位老师则难以称为合格的老师,应该退出这个行业,因为你放弃了孩子,扼杀了孩子的成长空间,也就意味着放弃了一个家庭,扼杀了一个家庭的未来。我们常常谈鼓励教育,实际上每一个孩子或多或少是有优势的,即便是发型、笑容、服饰这些细微的变化,同样值得表扬,我们毋须吝啬我们的语言和表扬。表扬有多种类型,学习仅仅是其中一方面而已,我们对孩子要学会不断地鼓励,让孩子在鼓励中培养成就感。

培养孩子向往伟大、走向伟大的品质和能力。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一辈子,生命琐碎;有的人一辈子,生命伟大。其实无论是伟大的人还是琐碎的人,日子都是琐碎的,可不可以把这些琐碎放置一处,就像把水泥和沙石混合起来,砌成伟大的建筑。人的差别在此处便可一见高低,有的人把水泥和沙石放在一起,永远是一堆水泥和沙石。对于学生来说,出生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但是归宿却是自己抉择的,以何种姿态行走,获取多大的成就,这是自己能够抉择的。所以,个人的成就虽然离不开先天条件,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后天的努力。而我们老师,就是学生后天努力的最大动力。

有一句英文是这样说的: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教育不是给人灌水,而是把人内心的火焰点燃。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点燃我们作为老师内心的火焰,也点燃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学生内心的火焰。我相信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能够做到,也相信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做到。

篇7: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教育随笔

苏霍姆林斯基说:“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太重要了。”是的,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了解孩子的需要。我一直在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不理我呢?”是我缺少亲和力吗?也不会啊,其他孩子和我还是比较亲热的。也许是我仍缺乏关注孩子个体发展、态度、情感上的发展需要。也许是我在引导其对待事物的态度的方式、方法不能再其身上产生作用,只是一方一位地在灌输,却没有考虑到孩子是否理解、接受、认同。看来要建立一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路漫漫其修远,需要时刻提醒我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做一名有思想的智慧型教师。

篇8: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可就在所有的孩子都在大人面前撒娇哭闹时,我却发现一个孩子却不这样:她一个人在旁边若无其事地玩着,不光光这样,她从一个桌子上爬到另一个桌子上,一个人在那大喊大叫,根本不像是刚入园的孩子。我当时以为她的家人肯定在旁边看着,可几天以后却发现她家人只是把她往幼儿园一放,转身就走了,我想:这孩子真听话,在家肯定父母教育得好。过了几天我把她拉到我面前问:“妮妮,前几天所有的孩子都在哭,你怎么不哭呢?”“我哭有用吗?我妈妈又听不见。”当她说完这句话时,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掉了下来。我才知道她妈妈是个聋哑人,她也不是不想哭,只是哭的时候没有人可以听见。在这一年中,我一直帮妮妮保守着这个秘密,在班级里我从来没有提到她妈妈是聋哑人。我还经常主动和她沟通交流,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当好老师的同时,也尽量去做一个可以用爱和她聊天的“妈妈”。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我们真正走进他的内心,我不断地问自己,怎样才能更好地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呢?首先,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必须先变成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句话让我明白我们要尽量做孩子的朋友和伙伴,才能使自己走进孩子的心灵,走进情感世界,关心孩子们的感受。我们可以和孩子打成一片,亲密无间。孩子和我们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我们是老师而高高在上,我们说什么孩子就得听什么,我们有绝对说的权利,而他们只有听的义务,这样对孩子太不公平,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我们要允许他们说,要听他们说,还要和他们一起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有时我们还要学会做孩子们秘密的守护者。拥有秘密是每个人寻求稳定心理的一种行为,也是一个人正常的防卫本能。如果自己的秘密被别人发现了,他就会觉得像是自己的宝物被别人抢夺走了一样,当然就会对抢走自己宝物的人产生憎恨,以使自己达到心理平衡。在孩子们心中,理想的老师应该是他们的朋友,应该是能够为他们保守秘密的朋友。相信一个能够答应孩子们替他们保守秘密的老师一定是一位能够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好老师。

同时,我们也要像妈妈一样爱孩子。爱就像一团火,能点燃孩子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孩子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孩子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霾,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爱,就是希望一个人好,并且愿意为他做一切能做的事,他们的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幸福。爱,更是让孩子忘却昨日的伤痛,昨日的失败。我正是以这样的心态,坚持不懈地做好我自己的教育事业。

篇9:大班幼儿教育随笔走进孩子的心灵

老师的爱不仅是情感上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责任感,孩子们更象一个五彩的世界,各自都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特点,所以每个孩子都需要用不同的钥匙来开启心灵之锁,需要我们用不同的爱来滋润孩子的心田。

肖秋涵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小女孩,平时也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总是一个人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我一直想打开她那扇心灵之门,走进她的世界。有一天孩子们在画画,郭笃娜跑过来说:“老师,肖秋涵哭了,没有人碰她,不知道她为什么哭。”我赶紧走过去说:“你怎么了?为什么哭了?”秋涵趴在桌子上一直哭,什么也不说。我一看原来是裤子湿了,我对她说:“老师知道了,不要哭好吗?”她看着我,眼睛充满了泪水点了点头。我把他带到休息室,帮她换上了干净的裤子。我问她:“肖秋涵,是不是刚才玩积木时忘了去厕所呀?”

“是的,刚才我在插建锌子,忘记去厕所了。”肖秋涵红着脸对我说。“以后可不要忘了,这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老师会帮你保密的。”“我以后不会忘了。”肖秋涵笑着说。我接着对她说:“秋涵,以后有什么事要告诉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我们做朋友好吗?”肖秋涵看了看我,眼里充满了信任:“好的,老师像我妈妈一样,也是我的好朋友。”我牵着肖秋涵的手说:“秋涵,我们一起去画画吧。”肖秋涵开心地答应了。

从那时起,我每天引导她和小朋友们相处,让他打开心灵那扇门,迎接快乐的每一天。慢慢地孩子们也走进了她的小世界,秋涵也变得活泼起来;每天听着她那稚嫩的童语,看着她那可爱的身影,我从心里为她感到高兴。

篇10:怎样走进孩子的内心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与自己说话的时间越来越短,即便是见面了也只是打个招呼,总是在需要钱物的时候才来找自己等现象时,说明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投资太少,以至于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已经越来越远,更别说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长们应该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抽时间陪伴孩子,和他们一起吃饭,一起逛动物园,一起玩游戏,如果你能和孩子成为好朋友,那就不可能不能融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长们永远都需要记住,陪伴是最好的沟通方式,也是最好的爱。

2.站在孩子的高度和孩子沟通

不论在什么时候,如果父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孩子沟通的话,那么孩子永远只能仰视你,无法与你正直好好沟通,更别说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只有当父母蹲下身来,站在孩子的高度与孩子沟通才能发现成长的奥秘和问题,与孩子成为朋友,甚至是死党,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尊重孩子,给与孩子在家庭当中的平等地位,让孩子参与家庭的重大决定,这些都是融入孩子内心世界的好办法。

3.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成长

更多的.时候,家长们都是以监护人为孩子负责的心理和方式去和孩子沟通交流,也就导致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产生逆反心理,故意疏远亲子关系。

父母越是对孩子要求严格,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就越是僵硬,后果可想而知。

其实,父母即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孩子的依赖者,孩子需要父母的关心和呵护,而不是训斥和指责,哪怕孩子真的犯了错,父母也要原谅孩子,亲子沟通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如同朋友一般与孩子沟通,和孩子共同成长。

4.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成长空间

现代的孩子成长的空间越来越小,每天都被学习和强制性兴趣爱好所包围。

以前的孩子,放了学想玩就玩,现在的孩子作业成堆,周末还有这样那样的实习班和兴趣班,难怪孩子厌学。

回到家,还要被父母们问东问西,不完成作业不给看电视,不给吃饭。

篇11:走进孩子内心,看见孩子成长感想

通过观看教研组讲评的《走进孩子内心,看见孩子成长》,也经过专业团队的老师们指出了以往老师写学习故事存在的问题:注意——两多两少(知识技能多,品质注意少;主观预测多,客观描述少);识别——两个不能(不能辨清学习品质,不能走进孩子内心);回应——大空(宏大活动,宽泛空洞)。让我明白在写学习故事时我们不能单单的只靠我们的主观来写,要考虑孩子的内心世界,要以幼儿的自主游戏为切入点,从幼儿的内心世界去考虑。

当在讲到“识别”时要求大家要注意孩子的个性品质(勇敢、自信、灵活、独立、乐观、同情、合作、信任、责任感…)、学习品质(好奇心、主动性、专注、坚持、想象与创造、探究和尝试、解决困难)、技能(五大领域)等,还对我们应该如何回应孩子,对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如何运用学习故事的模式对幼儿进行评价互动等问题也做了详细指导,明确了我们以后的教学方向。

同时还要求我们在观察孩子的游戏时,不能一味观望,要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的想法,点燃孩子的探索欲望,让游戏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了自己的专业水平离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次研修可谓一场及时雨,让我受益匪浅,这也将不断指引和促进我不断学习,从而丰富自己,使自己在以后不断的提升。

篇12:蹲下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天真幼稚的天性,可能会出现很多可爱的“错误”,这时候,我们应该正确地去对待、去解决。有时候,教师的笑容、暗示、交流、鼓励等都是解决问题的法宝。

有个很内向、很胆小的小男孩,记得刚教他的时候,我刚走出校门,实践经历不是太多,不知道怎么和小朋友相处,热情不够。这个男孩美术上的天分不高,经常是一节课下来都不知道画的是什么。有次上想象画课,其他孩子创作的热情很高,画出很多有趣的、想象力很丰富的作品。因为他平时总是遮遮掩掩,所以我也没太注意,快下课时,我走到他身边,呆了,其他小朋友几乎都完成了,他却只画了一个长方形的框,当时我真的很生气,把他叫出去,忍住火,说:“你告诉我,你画的是什么,这个方框代表什么?”刚开始我的声音还比较平静,问了几遍,他就是不开口,一句话都不说。他的态度让我心中的火一下子熊熊燃烧起来,“说啊,为什么不说话,你看看其他同学的作业,还有没完成的吗?”他始终低着头,而我还是高高在上地说:“抬头,把你的头抬起来,看着我。”他慢慢地抬起头,这时候我才发现他的眼里早已含满泪水,我的气焰一下子没了。在这个天真的孩子面前,我都做了些什么?我不小心伤害了他,真像一个刽子手。

冷静了一下,我想到了这个蹲下来的故事,我也蹲下身去,拉着他的手,让他的眼睛可以和我的眼睛平视。“对不起,是老师不好,吓到你了吧,男子汉不可以随便哭的哦,接受老师的道歉,不哭了!”我很真诚地向他道歉,抱着他等他平静后,我带着微笑轻声问:“现在能不能和我说说心里话啊?可以告诉老师你的想法吗?这个方框代表什么呢?”多次安慰询问之后,他终于开口了,小声地说:“老师,我实在不知道该画什么,还没想好。”是呀,创作就和写作一样,得有灵感才行。不好好想想,多构思培养灵感,怎么会写出好文章呢?“原来是没想好啊,那你怎么不和老师说呢,我可以帮你一起想啊!”“我害怕,其他小朋友都说我笨,我成绩不好,画画也不好,虽然老师没说过我,可是你看我的畫时没有像看到画画好的小朋友的画那样开心,那时你的眼睛都在笑,看我的画时不会。我怕老师不喜欢连画都画不好的我,所以我不敢。”

天哪,我都做了些什么,我刚刚还让他抬起头来看我高高在上发怒的样子。我无意中伤害了这个孩子一次又一次,他们是成长中的人,有着自己骄傲的自尊,我们无意识的言行举止就可能伤害到他们的自尊。除了言语的鼓励,我们更应以朋友的姿态和学生交流沟通,揣摩他们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想法,发掘他们的优势,珍惜他们的闪光点。

这件事后,我的态度缓和了许多,我喜欢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而不再让他们抬起头看我,因为心中充满爱,所以我总是在微笑中进行教学。因为爱,孩子们能从我的眼睛中感受到温暖。那个孩子告诉我,他喜欢现在的我,也喜欢画画了。对学生,我要少一些责备,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唠叨,多一些理解;少一点冷漠,多一些关爱;少一点浮躁,多一些清新。以学生为中心,时刻思考他们的想法,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教师应该蹲下身子,和自己的学生处于一个高度,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关爱每一个学生。

篇13:教育随笔~用爱走进孩子的内心

作为新时期的家长,相信大家都知道沟通的重要性,但有几个真正做到了与孩子有效沟通呢?今天,我们专门编选了一组与孩子沟通的文章,看看这些家长是怎么做的,希望对那些不擅沟通的家长有所帮助。

交流是每天的重头戏

作为家长,每天和孩子的话语沟通必不可少,作为一个细心的母亲,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一定能够通过聆听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情况。孩子心理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需要家长细致地体会,并适时地引导和教育孩子,正确地看待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并以乐观平和的态度去面对。

卓卓一天天地长大,懂得也一天天的多,有时候,卓卓不经意的话会让我的心灵为之一震,会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卓卓做作业时,如果我在旁边,他有时就会一边做,一边和我说学校当天发生的事情。有高兴的事情也有烦恼的事情。

儿子6岁时的一天,他说:“妈妈,别人都入少先队了,没有我。不过,我才不稀罕呢,我才不羡慕呢。”我知道,他是用这样的反话来维护那幼小的自尊心。我就引导他说:“你没有入队,是因为你现在的学习不够进步。如果你努力学习,老师是会看到你的进步的。”儿子没有说话,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他的变化:学习开始变得努力和认真起来。不久就光荣地入了少先队。

晚上睡觉的时候,卓卓说:“妈妈,我在课间的时候没有朋友,没有人来找我玩,真寂寞啊。”我说:“那你就主动找别人,要学会主动和别人做朋友。”卓卓问:“如果别人说不和我玩怎么办啊?”我说:“如果别人说不和你玩,你可以问问为什么啊,那你就知道原因了,还有,你可以换一个同学啊,那么多的同学,总是可以找到朋友的。”同时,我又告诉儿子,即使是大人的世界,也同样存在着孤独和寂寞。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孤独和寂寞,才能促使人们去更好地思考和专心地做事。

儿子7岁的一天早上,我和先生开车去送他上学,在车上,先生为了卓卓做作业出错的事情唠叨,说卓卓不细心,不努力,卓卓说:“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难道你小时候不犯错误吗?再说了,我们7岁的小孩还不懂那么多,哪能一下子什么都会啊。”我听了,觉得卓卓说的话确实有道理。

在卓卓和爸爸的交流中,我从没有阻止过儿子说话,而是让他把心中的所想按照他的思维有条理地完全表达出来。有时先生会埋怨我不帮他说话,我就告诉先生:如果你不让儿子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又怎么知道症结在哪里呢?不知道症结又如何去教育他呢?

当我听完卓卓的话,我知道儿子没有因为爸爸的脾气而压抑自己内心的想法,而是用他的道理来和大人有条不紊地沟通,这点难能可贵。而且,我也知道了,一个孩子,是多么希望大人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是多么希望大人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来对待他们成长中的错误啊。

现在儿子已经12岁了。每天,我和卓卓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交流。不仅是通过正常的语言交流,还通过文字交流。我为儿子建立了成长博客,把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成长的点滴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告诉了儿子地址,请儿子有时间可以浏览;同时我也帮助儿子建立了他自己的博客,我和儿子成为了母子博友。我和卓卓还在每周五晚上都登录自己的QQ,用文字对话的形式,交流出平时不想用话语交流的内容。

篇14:教育随笔~用爱走进孩子的内心

我们的家庭尽管是一个再婚家庭,却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们一共有两个男孩,老大叫雷昕钰,是自己亲生的,今年16岁,九月份开学后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二(6)班学习,老二叫王子麒,不是自己亲生的,今年14岁,开学后在海淀区清河中学初二(3)班学习。不管是亲生的或者不是亲生的,他们哥俩都成为了我的知心朋友。那么我是怎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呢?

2006年因为感情不和我同前妻离婚,当时老大在清华附中上初中,我就带着老大在离清华附中比较近的地方租房子,那时老大内心是比较记恨我们离婚的,曾经也做出过离家出走、吃安眠药的举动。

为了使老大能够健康地成长,我带着他过着既当爹又当妈的日子,每天早上送他上学,每天晚上接他回家。由于清华附中是重点中学,因此竞争很激烈,学习压力很大,老大喜欢打篮球,每天放学后通过去打篮球来减轻压力。晚上放学后我在学校门口等他,有时候等半个小时,有时要等一个小时,对于他的这份爱好我一直表示支持和理解,老大也对我的这份耐心表示感激。长期坚持打篮球,使得老大的体育成绩比较突出,很快竞选上了班级的体育委员,他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回家以后我还要给他做饭、洗衣服,老大做作业要做到晚上11点多,学习比较用功。平常考试结束后,考好了就鼓励他更上一层楼,增强了他的自信心;考不好了,就仔细倾听他的诉说,并同他一起分析考不好的主要原因,制定有效的学习改进措施。使得他从进校时的摸底考试倒数几名到班级的前10名左右,老大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周六、周日我常常同老大一起去打篮球或者游泳,同他的共同语言也越来越多,他从内心里越来越理解我。凡是碰到学习上或者工作上的问题喜欢同我沟通,很快成为知心朋友了。老大的自尊心很强,中考没有考好,自己还哭鼻子了,当我得知他的中考成绩后,没有责怪他,只是让他仔细分析没有考好的原因,并给他讲“祸福相依”的道理。

到了高中后,老大自己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常常挑灯夜战,他的成绩也就直线上升,后来又因为综合能力比较突出,被当选为班长。在学习和生活中经过一年的磨练,已经完全不用我操心了,成为了一个让家长在学习方面可以放心的孩子。

2008年我又重新组成了一个家庭,老二不是我亲生的,刚开始老二非常抵触我,我当时特别理解,但对他很有耐心,也很快同他成为知心朋友。

2007年老二刚来北京时性格很内向,由于北京与汉中的学习教材不一样,我给他选择了一个海淀区的重点小学——海淀实验二小上学。刚到北京上学时摸底成绩很差,老师建议留级否则会跟不上学习,我经过反复考虑还是坚持让老二上五年级。为了使他尽快适应北京的学习生活,我克服了工作紧张、压力大的困难,每天放学后都要对他的学习进行辅导,一般让他在十点半左右睡觉,有的题目可能要给他讲很多遍才能真正理解,但无论讲多少遍我仍然不厌其烦,慢慢地孩子的成绩逐步提高。

周六、周日我还会经常带老二参加一些应酬活动,逐步培养他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时我还带老二一起去打篮球,篮球成为我们交流的共同语言,很快老二的篮球天赋被我挖掘出来,成为班里的篮球尖子。这时,我就给老二讲一个道理,为什么你能成为你们班的篮球尖子?那是因为你比别人下了更多功夫,老二的自信心也逐渐增强。等到2008年夏天,我就给老二报名学游泳,由于老二学得比较慢,我就亲自教他游泳。两天以后,老二就学会了蛙泳,于是以后每天我让他坚持游泳700米,一个月后老二的游泳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同其他游泳几年的孩子进行游泳比赛了。随着老二的游泳水平的提高,我也及时地鼓励他,学习就如同游泳一样,只要你掌握了其中的规律,你也一定能成为学习中的佼佼者。因此等到老二小学毕业时,他的成绩已经成为班级的中上等,但他的体育特长也开始显现出来,同别人交往时也显示出少有的自信。因此,老二同我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多了,也就成为知心朋友了。

进入初中后,老二已提前进入青春期,受一些同学的影响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经常还会犯一些低级性的错误,很伤我的脑筋。为了改变老二的现状,我积极同班主任老师沟通,多方配合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每天对老二的作业进行检查、辅导和讲解,常常是晚上十一点多才睡觉,周六、周日辅导他复习功课,日复一日,交流多了,感情也就深了。

每当老二犯错时,我都会认真让他讲述犯错的经过,倾听他的委屈,并帮助他分析犯错的根本原因和严重后果,要求他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改正错误后还是好学生。一旦老二改正了错误,就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如果老二在学习上取得了一些进步,我也会适时对其进行表扬。慢慢地,等到初一下学期期末结束后,老二在各方面均有所进步。

今年7月9日,我被公司安排到杭州轮岗三个月。来杭州之前,我同老大、老二沟通,我走之后一定要他们多帮家里做家务事,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并同老二就学习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沟通,要求老二每天开始写日记,每周都会把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邮件的方式向我汇报。由于刚到杭州,对这里的气候、环境和工作都不适应,非常想家,也非常担心老二的学习。因此我会通过电话和邮件的方式同他联系,每天坚持看老二写的日记并进行批注,同时我也会把自己克服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经历定期通过邮件的方式发给他,目的是激励他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

每当我看到老二给我回复的邮件,“爸爸,您要多注意您的身体健康,我已经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了,我比以前用功多了,您放心工作吧,我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的!”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每当我看到老大给我回复的短信:“您要注意身体,我的学习一定会让您放心的!”我的内心感到无比自豪,浑身充满了力量,极大地增强了我战胜眼前困难的力量。

啊!父爱让孩子们感动,子爱更让我深思:只有经常倾听孩子的心灵之音,才能与孩子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只有经常对孩子的进步给予鼓励和肯定,才能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潜力;只有经常同孩子们进行交流和沟通,他们才能在我们的谆谆教导中健康、幸福地成长!

上一篇:县级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下一篇:数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