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纯洁的心灵

2022-10-08

怎样做好一个孩子王, 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那么稚嫩, 他们乳臭未干, 他们好动爱闹, 他们喜怒无常, 但他们是祖国的希望, 我该怎样和他们交流, 怎样“开启他们智慧的钥匙, 走进他们的心灵呢?”是我选择了教育事业以来一直思索的话题。在此, 我想谈谈几点做法。

一、责任心是走进孩子心灵的重要保障

责任心并不是虚无缥缈的, 它孕育在每一个为师者心中, 时时刻刻都激励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对待学生更应该以绝对负责的态度去开启心灵之窗正确引导, “放任自流, 置之不理”只能让他们步入歧途, 只有老师强烈的责任心才能使学生全心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应该主动地投入学习, 从而认准自己启航的方向, 看准目标, 接过老师手中的火炬,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时, 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却能达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身正”, 对班主任来说尤为重要。教师要为人师表, 言行一致, 以高尚的道德, 良好的个性教育学生, 做到“以德感人, 以德服人, 以德育人”, 我要求学生做到的, 我会首先做到, 如我要求学生不迟到, 我就会在学生到校之前到;我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 我就一定会按时批改完作业。做不到的事就不说, 说到就一定要做到。老师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 这样教师就能在他的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从而, 学生也会以你为榜样, 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二、爱心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前提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苛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是学生的第二个母亲, 随时都应以慈母的关怀去爱护、疼惜每一个学生, 在引导之中不乏关心、呵护、寻求那一颗颗求善求美之心, 让其在温暖、舒适的怀抱中领略其中的韵味, 独自畅游, 从而激起爱的浪花为继续前行加油、鼓励。陶行知先生有名言:“爱满天下。”确实, 爱是教育的源泉, 教师有了爱, 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和爱心, 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虽然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 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师要善于以自己的感化力达到使学生体验到应有的情感。“师爱”就是真正开启和通往学生心灵之路的金钥匙。小学生, 特别是后进生, 往往对老师怀有一种敬而远之、爱而怕之的复杂心理。课堂上回答问题总是缩手缩脚;课间活动时, 好学生总喜欢围在老师周围说长道短, 而后进生却远远地离开教师。对于这种情况, 课堂提问时, 我先对每个学生察言观色, 估计某生能回答这个问题, 就让该生利用答对问题的机会在同学面前获得自尊、自信和荣誉感, 以达到调动该生在课堂上自觉、主动回答这类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活动时间, 我又主动接近和参加后进生游戏的行列, 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调整他们不平衡的心理。这样逐渐达到了情相融、心相通,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 大部分后进生上课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课间也能围在老师周围谈论语文问题或说说家常等, 有时还和老师说说心里话。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开始增强, 学习风气也有根本好转, 学习兴趣也开始提高了。

三、交心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多侧面”的特点决定了学生不稳定的性格, 顽皮淘气中不乏聪明伶俐和乖巧, 偶尔表现出成熟的气质却又总摆脱不了幼稚、单纯的味道。因此老师必须多接触学生, 互换心声, 了解性格, 教育学生不可能一蹴而就, 更不能“恨铁不成钢”, 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注定想大胆地尝试, 老师必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心理、循循善诱,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在谆谆教诲中明之以实、导之以美, 潜移默化, 在一次又一次的交谈中不断自我鼓励、自我补偿、自我完善, 从而为自己的进步搭起又一个阶梯, 进而步步登高。在交往中, 师生培养感情, 互相信任, 建立融洽的关系, 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无意中起着信号感染和动力的作用, 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功能和心理催化作用。教师要用满腔的爱换取学生的亲近与信任, 使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产生“双向交流”。师生之间的感情应是既亲热又陌生的。只要师生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 学生就能“亲其师, 信其道”, 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老师真诚的爱是帮助学生克服自卑的良药。“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来温暖”。对有强烈自卑感的学生, 教师只能用自己火热的心去温暖他们的心, 用爱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 从而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 细心发掘他们的闪光点, 唤起他们的自尊, 激发他们自强。

四、童心是走进孩子心灵的润滑剂

一个老师的成功不是在乎很多学生怕他, 而是有很多学生因敬慕而愿意主动接近他, 老师随时都应保持学生一样的童心, 与学生打成一片, 成为“孩子王”, 走进他们的学习、生活圈子。从而使他们主动亲近老师, 视为挚友, 但老师又绝对不能完全沉溺其中, 要以成人的理智, 不失时机地驾驭他们, 在此过程中, 不断挖掘其闪光点, 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随时保持充沛的精神状态, 满怀激情地学习, 向正确、全面的方向发展。要正确发现并开发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 就绝对不能单凭分数论英雄。教师要具有一颗童心。当拥有童心时, 孩子们会主动和你交流, 乐于与你接近, 有时还会和你讲悄悄话, 如此一来, 在言谈举止中, 孩子的喜怒哀乐尽收眼底, 他们的心态、他们的学习状态一览无遗。这方便我们及时调整一日活动、教学计划。当拥有童心时, 师生之间仿佛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良好的亲和力会使得孩子愿意把老师当作学习的伙伴, 问题的导师。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浅议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下一篇: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操作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