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改革总结报告

2024-04-29

课程体系改革总结报告(精选6篇)

篇1:课程体系改革总结报告

《经济法学》课程体系改革论证报告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动因

(一)适应现代法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这一决定的实质就是强调将应试教育单一的教学目标转变为素质教育开放多元的教学目标。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构建和法治化进程的渐趋加快,社会对法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现代法学教育的目标也应由单一知识型向综合素质型深刻转变,即融传授法律知识、培养运用法律的能力和提高法律职业素质于一体。这就要求经济法教学也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手段,探索素质教育培养途径。

(二)因循经济法学科的特征

1.内涵与外延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体系庞杂。经济法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历史背景,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因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内涵与外延取决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故经济法作为一个部门法所涵盖的法律内容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加之各届政府、各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法本身的内涵理解有所不同(如有的学者将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均纳入经济法的范畴之中),从而使得经济法学科的内容非常广博,体系异常庞杂,且知识的跨度非常大,缺乏如民法、刑法那样从总论到分论脉络清晰的体系框架,这就要求经济法的教学必须讲求体系清晰,充分体现经济法为“国家干预经济之法”的本质特征。

2.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实践性较强。经济法学科涵盖了与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的诸多法律知识,如公司(企业)法、破产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房地产法、证券法、银行法、税法、价格法、对外贸易法等等,而这些法律又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适用的,因此实践应用性较强。这就要求在经济法教学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将枯燥的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转变成解决实际经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能力。

3.与经济学等多学科紧密联系,所涉的知识领域广泛。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是为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其制定和实施有着深厚的经济学根源。同时国家干预亦有失灵之处,因此为提高国家制定和实施经济法律政策的有效性,必须借鉴和吸收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这就要求在经济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以帮助他们理解经济法律制定和实施的背景。

(三)反思经济法教学的现状

经济法学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在我国建立起来的一个新兴的学科,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和实践中对经济法理解的偏差,使得经济法的教学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1.教学内容混乱。经济法的立法、研究与教学是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才产生的,而在我国,这门学科教学、研究的开展则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研究的时间较短,理论体系尚未完善,不仅与民商法等学科的边界尚未完全厘清,而且经济法学研究内部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体系构建等基本理论问题亦存在诸多分歧。因此,各经济法学者和教师在编写教材和讲授《经济法学》课程时往往按照自身的理解,自成体系,且在外延上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往往陷入学者们的理论研究丛林之中而不得经济法之最基本要义,不利于其学习、运用经济法律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2.经济法内涵把握存在严重偏差。实践中普遍存在僵化地认识经济法应用型学科的特征,将经济法律知识介绍的全面化、表面化和简单化等同于能力培养的应用化,很多教师采用“大

经济法”,即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的观点,以求经济法律知识介绍的全面性,却往往使学生无法准确把握经济法的内涵本质、法律价值和功能,将经济法等同于“与经济有关的法”,从而偏离了经济法教学的正常目标。

3.满足于经济法律知识的简单介绍。很多教师满足于简单介绍经济法律知识,而未能适当地阐释立法的精神和原则,帮助和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法律的内涵,提高其应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或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只能僵化地套用法律规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法律适用的要求。

4.倾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因受大陆法系概念化、程式化传统法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老师采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注重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法学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学生内在智力的开发以及法律思维素质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法律条文,而缺乏思考和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

(四)契合我院经济法教学的要求

作为公安院校,我院是以教学为主的专业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应用能力较强、知识面较宽等特点。因此,作为法学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的经济法学的教学应着眼于传授经济法律知识、培养运用经济法律的能力和提高法律职业素质于一体的法学素质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立足实践、开拓视野、传授方法、注重应用”为宗旨,以能力塑造为本位,强调经济法知识介绍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实务性,旨在使学生对经济法的学习形成了一个从点到面、从关注现象、思考问题到掌握知识、分析运用的系统的良性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经济法学课程改革的目标

基于上述原因,并结合经济法教学与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多年教学的实践,立足于充实和完善课程的内涵建设,借助于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我们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实践,对经济法学这门课程的体系和内容作了全面的规划与优化,旨在实现下列目标:

(一)夯实基础

虽然法学教育与职业教育高度统一的美国法学教育倍受推崇,但在我国目前法学教育起点低(法学教育的起点为无社会经验和其他学科专门知识的初中、高中学生)、教学目标多元化、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况下,法学教育仍应采取基础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即在坚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成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法学基础知识教育仍是基础和根本。因此,我们进行经济法学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和基本目标是夯实经济法律理论基础,让学生对经济法的内涵、体系有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这是运用经济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前提。

(二)拓展视野

如前所述,经济法较之民法、刑法等其他传统法学学科所涉及的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知识更为广泛,而这些知识对于正确理解和应用经济法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经济法教学往往只强调其作为法学学科的属性,而忽视了其与社会经济实践的联系性,因此在教学中只注重对经济法律知识本身的讲解和灌输,使得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加之经济法律变化很快,往往是学生还没毕业,所学的经济法知识就已经过时了。有鉴于此,我们对经济法课程讲授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更新与优化,融入许多关于经济法律制定和实施的背景知识,并借助小组化学术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思考法律问题,学习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其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将经济法单学科的学习转变为对经济学、社会学、诉讼法学等多学科的全面学习,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相关知识的整合程度。

(三)增强实践能力

随着现代法学素质教育目标的确定以及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并且鉴于经济法实践性强的学科特征,我们在保证必要的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运用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教学、组织学生旁听、观摩法院审理等多元化手段,旨在帮助学生将枯燥的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转变成解决实际经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其法律职业素质。

三、经济法课程体系的构建

经济法学作为教育部确定的14门主干课程之一,担负着培养学生经济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任务,是学生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训练,培养运用法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同时,经济法学较之于其他课程还是一门新兴课程,各种学术观点纷呈叠出,我们在总结比较各方观点、各种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以李昌麒教授的“需要国家干预论”为基础,以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介绍最能反映经济法内涵和本质特征的法律知识为目标,力求行成一套具有特色的教学体系。

(一)课程体系的安排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开设的《经济法学》课程包含的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课时数为:

1.课程使用教材:谭玲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3月版。

2.总授课时数:8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学时68学时,实践教学学时12学时。

3.在课程内容体系上主要从四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经济法基本理论:介绍经济法的兴起、定义和调整对象、基本原则、法律地位、体系构成等基础理论(4学时);

第二部分:市场主体法律制度:介绍各类企业法律制度(18学时);

第三部分:市场规制法律制度:介绍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房地产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等内容(30学时);

第四部分: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介绍财税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价格法律制度等内容(16学时)

4、实践教学安排:模拟法庭(4学时)、小组化学术讨论(4学时),案例分析(4学时),此外,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旁听、观摩法院诉讼案的审理、裁决,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法律工作者开设专题讲座,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二)课程体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解决的重点:鉴于经济法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对此,法学界对经济法存在不同的认识,因此我们力求从中国的国情和现实的经济立法现状出发,兼收并蓄国内外经济法各种观点,力图构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重点解决经济法的基本理论范畴和经济法制度体系建设。在经济法的基本理论范畴方面,主要解决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基本原则、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等基本问题;在经济法制度体系建设方面,主要解决经济法主体法律制度、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等。课程解决的难点:

1.解决国家如何正确行使干预权的问题。由于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对此容易引起人们的歧义。为此,我们将围绕着国家干预是尊重市场体制的干预、国家干预是授权和限权有机结合的干预、国家干预与经济自由是有机统一的主要内涵来开展教学活动。

2.充分认识经济法是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双重干预之法,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辨证统一之法,是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均衡协调之法,是私法与公法互动交融之法。

3.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从多维度揭示经济法的本质属性。

4.正确处理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和社会法的关系。鉴于经济法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学科,对此,法学界对经济法存在不同的认识,因此,我们将通过介绍最能体现经济法本质特征的内容以阐释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和社会法的关系问题。

(三)课程体系的特色

1.优化经济法学理论教学体系,体系完整,结构清晰,突出经济法内涵和特征。经济法是一门内容繁杂的综合性学科,横跨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等诸多领域,我们通过对其进行选择、精简,立足阐释最能体现经济法内涵的内容,发掘这些制度中所体现出的经济法(或国家干预)属性。并将之体系化,在保持内容全面的同时,力求重点突出,使学生可以获得关于经济法最基本的知识和系统的认识。

2.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实践,有利于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协调和统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讲授内容均与社会经济生活紧密联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司法实践中经常用到的法律知识,为开展实践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过来,实践教学的开展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从而使得理论教学能与实践教学相得益彰,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

3.与相关课程合理衔接,优化法学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经济法是“调整民法无力解决的、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并以此为界分的标准,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劳动法、环境法等其他课程相协调。

我院经济法学课一般是在第三个学期开设,在此之前,已经开设了民法学课程,与此同时或之后将开设商法学、行政法、劳动法、环境法等课程。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简单重复其他课程所要涉及的制度,而重点讲授这些制度中与国家干预相关的内容。具体而言:

(1)凡先行课程(如民法)讲授过的内容一般不再重复,必要时作简单的提及:如在民法总论部分已经介绍过“合伙”,在经济法课程中即以与公司企业进行比较的方式简单提及。

(2)凡是后继课程将要讲授而与经济法相关的内容,则按照经济法的内涵界定进行分配和取舍。例如经济法学和商法学都要讲授公司法、证券法的内容,在经济法课程中着重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规制的角度讲授市场监管的内容,而商法学则从商组织、商行为的角度介绍微观的具体制度,而对于票据法这类偏重于商行为规范的内容则完全放在商法学中讲授,经济法学则不再重复。(3)对于内容相对独立、已开设专门课程的内容,如劳动法、环境法等,则在经济法课程中不再讲授,仅在“经济法概论”部分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简单介绍,从而避免重复,优化教学资源。

四、经济法课程的内容特色

根据上述经济法课程体系的构建,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经济法课程的内容,形成了广泛性、纵深性、新颖性、及时性、有效性的内容特色:

(一)广泛性

鉴于经济法与社会经济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我们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仅讲解经济法律的知识,而且通过课堂讲解、小组化学术讨论、开列书目,指导学生课后自学等方式,尽可能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经济学、社会学等知识,如股票、债券和基金的基本知识、现代公司的经营策略、国有股减持、商标侵权的方式及认定方法、商业秘密的保护策略、商品房购买中的风险防范、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金融危机等等,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学习经济法律知识的积极性。

(二)纵深性

我们在注重知识传授广泛性的同时,并不满足于简单的知识介绍,而是运用经济学基础知识和法学基本原理,分析现行立法利弊,对经济法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予以诠释,通过观点介绍、争议评析等方式,寻求晦涩法律条文中的立法思想和法律精神,并重新审视和总结以往的立法经验,引导学生学会去理解法律制度背后蕴涵的法律精神和法律原则,学会探讨和分析各项法律制度的合理性、效益性以及存在的不足,学会将具体的社会生活现象提取为抽象的法律关系,学会用理性的思考代替感性的思考,学会用法律的评判代替道德的评判,从而为日后的法律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新颖性

我们在介绍经济学、社会学的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经济法律的同时,将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法、制度分析法、供给-需求分析法、公共选择分析法等方法运用到经济法律制度的讲解之中,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开拓其视野的同时,也让其对相关的法律知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及时性

1.关注前沿热点问题。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经济法也面临层出不穷的热点问题,如食品安全、证券市场虚假陈述、商业贿赂、商业欺诈、税制改革、金融自由化等,我们都及时地将这些前沿问题融入教学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热点问题,开拓学生的思路。

2.反映最新立法动向。我们在全面介绍经济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前的最新立法,或将具体内容融合于课堂讲授之中,或将法律法规索引于参考资料中,并对正在或即将进行的立法动向作出了说明,意在引导学生学会了解、关注经济领域的立法动向。例如公司法、证券法、个人所得税法修订之后,我们均在第一时间内向学生进行介绍。

3.吸收最新的教研和科研成果。经济法学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法律学科,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非常活跃。我们注意跟踪学术前沿,同时注重科学研究,将经济法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到教学中,实现经济法科学研究与经济法教学的紧密结合。

(五)有效性

鉴于经济法实践性和政策性相当强的特点,我们随时注意把握立法与司法动态,将司法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融入课程内容中来,供学生思考和讨论,力求使他们所学到的知识与司法实践相接轨,提高知识适用的有效性,从而增强其法律职业能力。

五、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情况

为配合上述经济法课程体系改革,改进和完善经济法教学,我们开展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

1.开展模拟法庭教学研究。为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应用能力,我们将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引进经济法的教学之中,连续十年在学生中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谭玲教授和范湘凌老师共同申报的教研课题《<经济法学>课程模拟法庭模式研究》,获得2005~2006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粤警院【2006】12号文),她们合作的《范例教学理论在经济法学教学中的创设性运用——法律专科模拟法庭教学法探微》荣获“广东警官学院2005教育教学研讨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2.开展小组化学术讨论教学研究。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自觉、自主、自立地学习经济法律知识,我们借鉴德国、法国等国家法学教学的方法,结合现代法学素质教育和我院学生的培养目标,探索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小组化学术讨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开设专题学术讲座。为将经济法的教学引向深入,进一步提高学生关注社会、学习经济法律知识的积极性,谭玲教授在法律系的教师中率先给嘉禾校区的学生开设了多个学术讲座:《产品责任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安乐死立法的价值评断》等,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4.积极参加学术研讨活动。为加强与各高校经济法研究学者及教师的交流,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我们每年均派教师参加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全国政法院校经济法研究会等学术活动,并于2004年11月1日-3日成功地承办了“全国政法院校经济法研究会2004年广州年会”,大大提升了在同行中的影响,而且我们及时地将参会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反映到教学中,做到 “以教带研,以研促教”。

5.积极参加各类法律培训。法律法规更新较快是经济学科区别于其他法律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为及时更新知识内容,反映立法动向,我们的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新法的培训活动:如2003年谭玲教授到北京参加了教育部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的“高等院校民法骨干教师

培训班”;2006年2月19日至21日,范湘凌老师参加了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主办的新公司法、新证券法培训活动。参加培训的教师及时地将立法的最新动向引入了教学当中。http:///law/Jpkc_law1/cailiao/06_jxffysd/jxffysd2-1.htm

篇2:课程体系改革总结报告

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创新意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农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需求论证

现代农艺技术以培养农作物生产、服务和经营人员为主要目标。忻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之长在特色,有“小杂粮王国”直称。按照“十二五”规划“稳定粮食”的总要求,重点培育和大力扶持“高产、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特色农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4,积极构建农业经济新格局,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以忻州市为例,忻州市依托“一县一业、一区带一品”的产业新格局,东部六县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甜糯玉米生产基地(种植面积20多万亩)、山西省重要的玉米商品粮基地(种植面积330多万亩)和全省重要的种子生产加工基地,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有50多家,每年制种面积超过30万亩;西部八县成为小杂粮生产加工基地,种植面积已达70多万亩。农业经济规模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新型农民。参照目前国家相关技术员岗位配置标准,忻州市需要现代农业技术人员2000多名。

二、建设目标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的新型农民和基层农技员为主要目标,主动适应忻州市农业生产,重点推动以甜糯玉米为主的特色玉米、小杂粮和以玉米、辣椒制种为主的现代种业三大产业发展与开发,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送教下乡”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普及文化、科技和法制知识,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通过示范校的建设,力争使年专业学历教育人数达到1000人。

充分发挥我校作为“山西现代农业培训基地”、“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

工程培训基地”和“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培训教育基地”的作用,每年培训基层农技人员3000多名。

三、初步成果

学校重视教学改革,注重课程内容开发与更新,组成由行业专家、技术人员和骨干教师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广泛征询各方的意见,从培养职业岗位能力出发制定课程体系,并对课程模式和课程结构进行改革。对专业基础课内容进行整合,将相关专业理论课程融入实践课程,按技能培养要求进行模块化组合,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新的实践内容主要由职业基础技能培养、职业基本素质培养和岗位专业技能培养三个方面构成。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和创业教育课程,突出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改革中,学校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重点加强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朝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在专业主干课程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远程网络实现与兄弟院校的资源共享。同时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模式,增加了一些具有行业和区域特色的综合性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一些专业试行了模块教学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专业课教学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理论与实践揉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开展综合实训和模块实训,定期组织技能比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改革考试模式,专业课以平时过程性技能操作考核为主,能进行实践考核的科目尽量采用现场操作考核,调动了学生平时训练的积极性,也综合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主干专业课程体系

一、《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是以生产过程为导向,采用了“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编写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对接。本课程以作物为单元构建课程体系,全书有11个单元,介绍了11种作物。每种作物以生产过程为导向,从种到收划分成6个项目,介绍典型生产过程,将知识点和技能点穿插其中。每个单元都明确提出“核心技能、学习目标、项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把学到的知识直接运用到生产中。每个项目设置了“知识基础”,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理论够用”的原则。每个单元后面的“课外研究、知识拓展”,使学生了解作物的新知识和新成果。如《农作物生产技术》按季节和作物生长规律开发了选良种、播种、保全苗、防病虫、收获6个教学项目,按认识规律和作物生长过程整合过程内容,开发项目化课程

二、《植物生产基础知识》

主要使学生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了解光、温、水、土、肥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控,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等,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主要使学生基本掌握当地主要农作物、林果、蔬菜病、虫、鼠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有效的防治方法以及预测、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等。

教学内容改革成果资料

我校经过多年来的积极探索、吸收引进和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能力为本位,过程为主线的中职教育体系,即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专业种类、方向、特色,根据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确定课程,探索以生产过程为主线的教学新模式,成效明显。

一、多元化办学模式有了新突破。2009年,经山西省教育厅批准,我校成为开展“送教下乡”工作的试点学校。当年,招生突破5000人大关。

二、2004年,成功申报了农业部农业院校能力教育计划项目,成为山西省唯一一所试点院校。获得与全国25所一流农职院校相互交流发展的机遇,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参与农业部农业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园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项目,并率先在我校实施,走在了全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前列。

四、初步形成了全校各专业能力教学大纲,即实践教学体系。做到按岗位定能力、将能力分解到课程,并具体落实到实训项目。

种植系在教学改革活动中取得很好的成绩,主要有:

一、张飞云等本专业的8位教师编写的送教下乡教材《农作物生产技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2011年张飞云等四位教师承担中国职教学会的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十二五”科研课题《农业技能大赛对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的研究》。

篇3:课程体系改革总结报告

1 教学内容单一, 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

我院大学体育课程开设两个学年, 第一学年为特色专项教学, 按自然班上课, 由任课老师自行选择项目进行教学;第二学年为选项教学, 由同学们选择自己擅长或喜爱的项目进行学习, 打破自然班的限制, 按专项分班教学。由于师资力量有限, 第一学年只开设有篮球、排球、健美操、乒乓球、武术等专项, 第二学年增加了棋类、羽毛球、轮滑等项目, 表面看种类繁多, 其实结构不尽合理, 专项设置随意性较大、受限制性较大:我院女生占多数, 大多数同学平时就懒于进行体育锻炼, 体育课上人多场地少、器材受限制, 老师无法全面兼顾, 就更加不能有效进行锻炼;羽毛球项目为大家喜闻乐见, 但仅教二内有师生自制场地三块, 选项课上课时上百人在三块场地, 缺拍少球, 老师讲解后, 自主练习根本无法进行,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篮球本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项目之一, 但由于球篮高度不标准, 篮板年久失修, 水泥场地损耗球鞋太快, 容易受伤等, 导致课堂上同学们也活动兴趣不高;室外活动场地、器材的制约, 使同学们都把目光转向了室内项目, 如健美操、棋类、乒乓球等, 室内活动场地面积小, 可容纳人数有限, 数十人上百人涌入活动教室, 如下饺子一般, 锻炼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我院公体部仅有体育教师8人, 无法满足两个年级的教学需要, 大二选项课基本形同虚设, 大一每个教学班人满为患, 因教师过少, 在排课时往往由于时间段难于错开, 而在不应该安排体育课的上午1、2节安排体育课, 同学们往往空腹或刚吃过早饭, 身体机能还大多处于休眠状态, 突然进行剧烈体育运动, 对身体危害很大。

2 学习优秀院校经验, 构建适合我院特点的课程体系

本项目组在项目进行中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访谈等方法调研了河南大学、郑州成功经贸学院、郑州升达经贸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等省内外院校, 河南大学为我省体育界的龙头, 课程体系最为健全, 我院可在学习河南大学基础上, 构建适合我院特点的课程体系:河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同样开设两个学年, 第一学年采用必修课教学, 大一第一学期男生学习篮球的基本技术和长跑, 女生学习排球基本技术和长跑, 第二学期男女生共同学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和短跑;第二学年采用选项课形式, 开设轮滑、武术、乒乓球、健美操、篮排足球等项目;每个选项班不超过32人, 由学生自行在网上选课, 选课由教务处统一组织, 网上上传每位老师的姓名、授课项目、时间、地点等信息, 选课分三轮进行, 第一轮不论人数多少, 均分为32人一班, 如出现教师不足的情况就开始裁人, 裁掉的同学进行第二轮选课, 已选满的项目和班级不可再选, 开学后进行第三轮微调。

河南大学汇聚省内体育精英, 是省内体育方面最具专业性和权威性的院校, 其课程体系几经修改, 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相比较而言也最适合我院的实际情况, 建议我院参照河南大学构建我院大学体育课程体系:

大学体育课开设两学年, 大二体育课必须正规化起来, 健全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 要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 必须从课堂着手, 狠抓体育课堂教学, 课堂以内尚不能积极锻炼, 指望课外自觉锻炼, 无异痴人说梦。

针对我院实际情况, 大一可开设必修课, 必修课项目可适当放宽;大二开设选项课, 选项课人数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大一必修课第一学期长跑为必修, 其他可根据情况开设篮球、排球、武术、健美操等项目,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 提高同学们的有氧耐力和掌握一个项目基本的技术动作和健身手段;第二学期太极拳和短跑均为必修, 提高同学们的无氧耐力、爆发力和协调性。大二选项课开设篮排足球、田径、羽毛球、舞蹈、健美操、乒乓球、武术、体操共十个专项, 每个班级不多于40人, 通过进一步学习专项技术, 深入掌握该项目健身方法及原理, 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

我院现有体育教师8人, 2012-2013学年新引进2人, 共10人, 按照以上设想, 两个年级共需开设教学班级150个左右, 每位教师需承担15个班级的教学任务, 负担过重, 建议引入体育专业的辅导员或行政岗位工作人员兼职代课, 或外聘五位教师兼职代课, 我院每位教师每周承担12个教学班的任务。

篇4:课程体系改革总结报告

广东白云学院大学英语课程考试改革自2010年7月开始,大学英语教学部反复讨论大学英语课程考试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方案,并在2010、2011及2012级本科学生中开始逐步实施并不断改进。

改革主要内容涉及到课程考核办法即学生平时成绩的记录方式,学生平时成绩在学生期末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以及由此而带来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多个方面的改革。

我校2012级大学英语课程考核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笔试口试并进、主客观题型三结合的方式进行,最终成绩的评定通过终结性评估、过程性(形成性)评估和口语三部分实现。终结性评估指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过程性评估指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一、三学期为考查口语课程,二、四学期为考试课程。重点对原有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更易于操作和更有效。

本报告主要基于2012级“大学英语1”课程考核办法的改革。

一系列改革工作

1构建并实施创新课堂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改进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目的在于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力度,丰富过程考核形式,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让学生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效果。即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40%。

1、3学期为口语考查,2、4学期为笔试考试。艺术类班级单独命题制卷,普通班和提高班同一试卷,增强学生横向对比性。基于因材施教原则,2012级新生开学时根据新生高考的英语成绩取前500名进行入学水平测试,然后根据学生成绩并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挑选入学水平测试成绩前160-180名的学生进行口试,然后综合笔试和口试成绩将学生分四个班,每个班35~40人,作为我院英语提高班,彰显部分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的个性,进一步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全面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提高班学生允许局部动态管理,即:提高班学生当学期考核不合格的下学期自然转到普通班学习,普通班学生英语各方面表现优异者可在自愿基础上并经任课教师同意及推荐,可转到提高班学习。

2改进并完善形成性评估记录表

形成性评估记录表即平时成绩表,平时成绩总评由三部分组成,即课堂(内)活动参与记录(30%)、课外自主学习记录(20%)、考勤10%和奖励分。

(1)课堂(内)活动记录(30%)

主要包括课内练习、课堂小测验及课堂参与教学活动的综合表现情况。

(2)课外自主学习记录20%

主要包括对教材的预习及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

(3)考勤10%

教师每节课对学生进行考勤,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出勤情况。

(4)奖励分

以奖励分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的英语活动和竞赛。鼓励并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不同时期的校内组织的一些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沙龙、“感动白云”英语情景剧等活动或竞赛,对参与活动或竞赛的学生总评成绩进行一定的奖励。

3改进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公正性

为了提高评价的公正性,我们保持了评价对象与被评价对象的相对动态性。不只是教师评价学生,也包括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包括英语学习小组成员内部相互之间的评价,也有小组长对本组成员的评价,还有各小组长之间的评价,及英语小助教及课代表对各学习小组的评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督促学习,加强主体学习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判断性思维,增加团队学习意识和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对于英语水平基础比较好的同学也提供了更多的练习机会。

4“大学英语1”口语考试的实施方式方案的制定

2012级的“大学英语1”进行了口语考试。本次考试是我校建校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正式的口语考试。考试前一个月,大外部老师对考核形式、考核内容、考核时间、考核标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征求和听取了学校和学院领导对本次口语考试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口语考试方案确定后,对期末考试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口语图片的搜集、整理、筛选,朗读材料的筛选,考场人员的安排和配置,评委人员的考前培训等工作。另外,根据我校学生水平差异,对艺术类学生的教学和考核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

(1)非艺术类专业

口试内容分二部分:课文朗读和看图说话。

课文朗读:

本学期所学内容,1~4单元课文Section A,朗读内容单词量不得低于300个.

看图说话:

图片由各个任课老师准备,每个老师准备20幅图片,大外部公示讨论后选择其中15幅图片,提前两周让学生准备,然后考试当天由学生当场在15幅图片编号中抽签,半分钟后发言。发言时间是1~2分钟。

备注:第一、二环节每个学生不超过5分钟。(包括学生朗读课文、看图说话、评委老师打分、评委老师算分)

(2)艺术类专业

口试内容分二部分:课文朗读和看图说话。

课文朗读:本学期所学内容,1~4单元课文Section A,朗读内容单词量不得低于200个。

口语测试的内容主要为本学期的教材相关内容。

看图说话:

图片由各个任课老师准备,每个老师准备20幅图片,大外部公示讨论后选择其中15幅图片,提前两周让学生准备,然后考试当天由学生当场在15幅图片编号中抽签,半分钟后发言。发言时间是1~2分钟。

备注:第一、二环节每个学生不超过5分钟。(包括学生朗读课文、看图说话、评委老师打分、评委老师算分)

考试组织:教师2人/组,每次一个学生。为尽量使考试成绩客观、公正,任课老师自由组合,互相考查;尽量避开对本班学生的考查。endprint

5“大学英语1”口语考试的实施方式方案的执行

在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的第十九周,对我校12级非语言本科专业的所有学生进行了统一考试,考试分为8组,教师2人/组,每次一个学生。为尽量使考试成绩客观、公正,避开了任课教师对本班学生的考查。

二教师和学生对口语考试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为了了解教师及学生对大学英语考核体系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专门专人讨论并制作了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精密的统计和分析,以下是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80%以上的师生都认为口语考试有必要进行,因为期末有口试考试压力,37%学生平时增加了口语训练。46%左右的学生觉得期末考试应该口语考试和笔试相结合。21%左右的学生认为,口语考试时间比较短,没有充分展示学生实际水平。大约30%左右的学生认为考试形式有些简单,环节中应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环节。91%以上学生认为考前教师有必要对口语考试进行指导。有些班级学生针对所给话题进行了集体准备,因此有些学生就是死背材料,说法比较雷同。对部分学生而言起不了太大的促进作用。33%的学生认为口语考试一学期要举行2次。(期中、期末各一次)60%以上老师认为,口语监考时其中一位监考老师最好是任课老师,以便任课教师更好地掌握班级每位学生的口语情况。大部分教师认为口语考试是否有必要也要因专业特点而异。另外,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培养也要因专业而异。7%的学生希望有外教指导。文后附有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结果。

三2012级“大学英语1”口语考试的体会和经验

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英语教学不再是纯粹的灌输语言知识,而是更多地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课堂口语交流以及期末口语考试总体情况来看,学生的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较教改前有明显增强。教学模式的转变则由传统教师主讲型向着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模式转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提高班与普通班教学的分层实施,有利于满足不同起点、不同潜力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材施教。此外,教学评估体系也得到了更新,过程性评估和终极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体系改变了学生“轻平时,重期末”的学习观念,有利于学生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扎实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总之,2012级大学英语考试改革,让我们既重视教学改革实践,也重视教学改革研究。我们深信,随着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深化,教师的教学将朝着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会上一个新台阶。

四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是语音室的开发问题(网络自主学习监控)。

二是课堂小组展示时,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和课堂效果问题。

三是大多班级人数多,学生口语展示和练习时间极其有限。

四是教师需要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如:教师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语言驾驭能力,自身需要继续学习以拓展视野,备课问题(加强教师之间教学经验交流)。

五是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需要进一步调动,让学生持续长久配合教师。

六是口语考试考场布置、考核标准、考核形式及环节,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以便达到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是真正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附:

关于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大学英语1期

末口试的问卷调查

各位同学:

感谢你们参加此次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关于2012级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大学英语1”口语考试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将有助于口语考试方案的完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同学们的口语学习积极性,最终能讲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因此,请认真思考每个问题,并做出最客观的选择和回答。

(发放400份调查问卷,共收上来351份)

1.考前大学英语任课教师是否有必要在课堂进行口语考试指导?(351人作答)

A是B否C只给有要求的学生进行指导

A 320占91%B 12占3.4%C 19占5.4%

2.上学期大学英语教师是否在课堂上根据口语考试内容进行过指导?(350人作答)

A经常(5次以上)B偶尔(3-4次)C没有或1-2

A90占25.7%B198占56.6%C62占17.1%

3.你是否根据口语考试相关内容及评分标准进行复习?(351人作答)

A不了解评分标准,自主复习

B不了解评分标准,没有复习

C了解,并根据标准进行复习

D了解,但是没有根据标准进行复习

A138占39.3%B40占11.9%

C129占36.8%D61占17.%

4.初高中阶段你是否参加过比较正式的口语测试(高中也包括)?(351人作答)

A没有B有,请简要写出考试的内容和形式

A 105占29.9%B 246占70.1%

5.本次口语考试内容难度评价(345人作答)

A很难B还可以C比较简单D很简单

A 30占8.7%B 253占73.3%

C53占15.4%D9占2. 6%

6.对本次口语考试的形式评价(351人作答)

A很合适B基本合适

C比较单一,请写下更多可参考的口语考试形式:(师生交流,学生配对交流等)

A 26占7.4%B 276占78.6%C49占13.9%

7.对本次口语考试时间评价(351人作答)

A每个同学只有5分钟,太短了,没有发挥的余地

B还可以C时间较长endprint

A 72占20.5%B 266占75.8%C13占3.7%

8.口语考试,一个学期只进行一次,能够体现你本学期的英语学习水平吗?(351人作答)

A一次就够了B期中+期末,两次比较合理

C如果你有其他看法,请写在这里。A 205占58.4%B 117占33.3%C29占8.3% 9.你知道自己的口语成绩吗?(注意,不是期末成绩,而是口语成绩)(350人作答)

A不知道,但是想知道B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C知道,自己去老师那里查过

D只知道及格了E只知道不及格

A 153占43.7% B 17占4.9%

C96占27% D78占22%E6占1.7%

10.和英语笔试做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种考试形式(349人作答)

A口试,因为容易及格

B口试,因为可以督促自己开口说英语

C笔试D口试+笔试,各占一定的比例

A 42占12%B116占33.2%

C48占13.8%D163占46.7%

11.本次口语考试的监考方式评价:(348人作答)

A同意B.不同意,可以通过电脑录音来考试

C应该由外教考D你有其他好建议吗?请写下来

A 228占65.5B 90占25.9

C28占7.2 %D 5占1.43%

12.你是否因为期末有口试,而在平时增加了口语训练(351人作答)

A是,本来就喜欢口语

B是,增加了很多,本来不喜欢开口说英语

C.增加了一点,因为考试压力D没有,本来就不喜欢说

A 61占16.9%B 128占36.6

C 130占37.1D34占9.7

13.恭喜你,终于要完成此次调查了,最后一个问题是,你支持期末口试继续进行吗?(351人作答)

A支持B不支持

A 295占84%B 91占16%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韩海艳,魏丽娟.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及其反拨效应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刘汝荣,杨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期末英语口语测试及其反拨效应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3).

[4]王永,刘瑾,AlanLotz,等.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测试的研究和实践[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12).

[5]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6]吕长斌.大学英语口语侧试任务的效度研究[J].外语界, 2006(3).

[7]彭金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自主问题研究[J].外语界,2002(3).

[8]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9]阎志坚,武世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J].中国高等教育,2002(11).

篇5:学校课程体系改革阶段性成果总结

近年来,我校一直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决贯彻和执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不断加强管理,扩大办学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全校范围内推进课程改革。以改革促质量,以质量求发展,努力形成优势,办出特色,树立“品牌”,提高“品位”,力求在 “做优”的基础上,把学校“做大”、“做强”。将我校几年来推进课程改革的一些做法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培训,更新了观念建立了机构

实施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师,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因此,我校把培训工作放到课改工作的重要位置,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始终。

(1)加强校本培训,确保课程改革理念的更新

校本培训是学校全员参与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为加强校本培训工作,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理论,帮助教师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评价观,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首先,我们坚持每周业务学习的制度,采用集体学习的方式。邀请有关专家为全体老师做有关课程改革的专题报告,拓宽教师的视野。其次以教科研活动为载体,通过开设示范研讨课,让教师切实感受课程改革带来的效果,增进对课程改革的感性认识。

(2)加强业务培训,确保教师技能的提高

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一是狠抓学历达标活动。要求任课教师的学历必须是本科,学历不达标的责成参加进修。目前我校任课老师学历达标率95%,已达标的教师我们鼓励参加硕士研究生学习。二是开展长短培训,到施工现场锻炼,狠抓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要求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到现场、到公司广泛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了解本专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同时拿到较高的等级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

(3)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确保课改的有效运行。

面对课程改革的全新要求,建立了学校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协调整个课改的实施。学校成立了以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并明确由专业部具体组织实施。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除负责统筹、组织课改工作外,原则上每月集中一次,对在课改过程中的成效、存在问题、面临的困难进行总结、交流、研讨。领导小组对课改工作实行全程监控,并针对教师们在课改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对课改工作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确保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运行。

二、通过深入调研论证,制订了方案确立了目标

学校紧紧围绕省职教课改要求,经过认真酝酿,确定了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课程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运用现代化课程观,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推进改革。建立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紧紧围绕新培养目标中素质和能力基本要求和就业、创业发展方向,本着夯实文化基础、提高文化素养,强化技能训练,实现一专多能;拓宽就业方向,增强适应能力的改革,以模块化课程体系为基本模型,以全面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作为运作载体,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通过初步实践探索,取得了实效,形成了特色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需要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实施,稳步推进。近年来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改革:

1、调整课程目标——以职业需要和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

传统的课程教学以知识学习为目标,往往不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过于强调课程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学生的学习缺乏动力。我校在课程改革中,把职业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改革主要目标。

2、优化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本位职业实践为主线初步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近年来,我校对主干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各主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形成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课程由基础平台、选修课平台组成。基础平台由德育模块、文化课模块及专业课模块组成;选修课平台主要包括人文拓展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两个模块组成,以满足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需要。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基础平台中的德育模块开设有《道德法律与人生》(劳动版)、《经济与政治常识》(劳动版)、《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劳动版)等课程;文化课模块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专业课模块(职业群基础课程)开设有《机械制图与识图》、《机械基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等课程。通过这两部分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为适应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可能从事的岗位群的要求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选修课平台为任选课程,是我校根据学生在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性开设的课程,这部分课程为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专业知识及技能服务,具体课程主要有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喷涂技术、汽车钣金工艺。

3、整合课程内容——以项目课程为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形成综合化课程(1)职业群专业基础课的综合,以实用够用为度,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对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有机综合。删繁就简,避免学科型课程因过于强调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造成的单科教学周期长和课程间的交叉与重复。

(2)多种素质教育的综合,把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结合到教学中,努力培养中等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高尚品德修养和吃苦敬业的职业道德。

四、通过实践,师生教学相长,取得了明显成效。

1、通过课改,教师转变了教育理念,开发了多门校本教材或讲义。汽车材料、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指导等校本教材。

2、通过实践,教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无论在论文发表、课题研究、教学比武还是技能竞赛都获得了喜人的成绩。

3、通过课改实践,学生的心理素质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为了让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与生活,更好地推进项目课程的落实,我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了研究。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内心深处大都受到过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然而,同时他们又都有着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愿望,渴望有一个崭新的自我,希望被老师和家长认可。

篇6:语文课程改革总结报告

语文课程改革总结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校于2003年1月正式启动此轮小学语文课改。这一轮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新观念,更给我校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的语文素养有了极大的提高,语文教研的氛围空前浓厚,课堂教学异常活跃,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改变,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此轮课改,带给我们全体语文教师的是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

五年课改,五年求索,五年积淀,红杏枝头、绝胜烟柳,满园春色中我们成长了、成熟了、成功了。辽阔富饶的教育天地 “中国造”的、我们的教育专家和名校名师纷纷涌现,科研成果、学术研讨蓬勃繁荣,前所未有的教改浪潮风起云涌。时光并不短暂,路程却充满艰辛,虽不是唱赞歌庆祝凯旋的时候,但因为抉择,因为阵痛,因为蜕变,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足以自豪的成绩证明这场教育革命的正确、紧迫和继续深入、持久进行的必要。

二、主要工作

伴随着课改的春风,我校在教学教研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近五年来,我们通过“五抓” 的教学管理模式、“1+1”的科研模式,在课堂教研、理论提升、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锻炼了教师队伍,提升了办学效益,促进了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在常规细节上抓落实,保持教学质量持续领先。

一是抓备课。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课堂教学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大家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各学科继续进行集体备课,做到分工备课、形成个案、交流反思。备课实行“周检”制度,即每周星期五下午集中检查老师的下一周提前备课情况。尤其对老师的“二次备课”、“作业设计”、“教学反思”进行检查。好多教师的备课体现了个性化和特色化,闪烁着个性和共性融通的智慧。

二是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采用推门听课和领导驻段下课堂听课制度,促进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与课堂效率的提高。紧扣“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主题,先后组织了市、县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公开课展示,年轻老师的“练兵课”活动,同时要求每堂课都能围绕“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模式进行。另学校还多次承办了市优课展评、县优课展评以及县直片教研活动、送教下乡活动,通过组织教师观摩、参加上课,不断地锤炼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是抓作业。教务处对各科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抽查,其中优秀作业现场展示一次,要求学生作业书写规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薄本整洁,要求任课教师精心设计每次作业,批改认真及时,每次作业都有激励性评语;作业量适中,符合减负要求。

四是抓辅导。继续施行课外义务辅导的做法,每位教师为学困生建立跟踪档案,积极探索转化途径。做到对象明确,内容落实,辅导到位,记载详尽。另外,学校坚持每天检查的制度,确保辅导实效性。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早读课的管理,并就检查结果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

五是抓检测。质量检测是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终端显示,抓好质量检测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对全校语、数、英的单元考试的情况进行检查,期中、期末质量检测进行全面跟踪,要求各年级各学科对质量检测及时做出质量分析、数据统计申报。

六是抓特色整合。学校通过开展 “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建设,小篮球旋球达标以及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力图实现读书、习作、小篮球和信息技术四大特色间的优化与整合,寻找出一条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的有效途径。

(二)在研修模式上求创新,丰厚教师专业底蕴。

课堂教研“1+1”。新课程积极倡导灵动、有效的课堂。近几年,我们积极推进“1+1”互助小组课堂研修活动,通过“同题异构”这一形式,让新老教师同台献艺,最大限度地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也促使刚刚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能尽快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学校的骨干教师和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结成互助小组,骨干教师第一周上课,青年教师第二周仍然上这节课,骨干教师上课之前,本年级教研组聚在一起,共同研讨如何上好这节课,分析重难点以及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上好这节课,课后同教研组教师再坐下来研讨这节课的成败得失,为结队的青年教师同题备课、上课打好基础。青年教师上完课后,同教研组的老师再次地坐下来研讨,促使执教者进一步地反思与完善。全校30多位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直接参与了这种“1+1”课堂研修模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中等22位老师分别在全国、省市县优课竞赛中获一、二等奖。

理论提升1+1。(1)让阅读成为教师保持终生的良好习惯。老师要读好三类书:读夯实精神底蕴的书,读拓宽教育视野的书,读学生喜欢的书。每学期,学校都提出指定阅读与自由阅读这两个“1”的指导性意见,并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要求分别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舍得读书时间的投资,每周工作日中,规定每位教师必须腾出1-2课时,作为阅览室读书时间,使教师的读书时间得到保证。学期结束前组织全体教师分类进行闭卷考查,把教师读书成绩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师的考核之中,把教师读书作为每个教师日常工作职责和必须履行的义务。有重点地组织教师学习《有效教学》一书,定期开展“有效教学”专题讲座。学期末我们还组织了《有效教学》测试,对教师们所学的内容进行考查,对考查成绩优秀的结合开学初的有效教学论文评比情况和参与讲座的出席情况综合评定,评选出优

秀读书标兵。(2)让“博文笔友会”成为教师碰撞智慧、锻炼笔力的精神家园。近几年来,我们在“博文书友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博文笔友会”,组织有一定文字功底、撰写经验丰富的老师积极研讨教育中的热点问题,找准文章写作的切入点,有目的地进行理论研究。笔友会成员定期活动,每周星期二下午一节课后准时到阅览室集中。对带来的文章进行交流,研讨、修改,对修改成型的文章,由教科室组织集中投稿。老师们通过无障碍发表争鸣,交流工作体会,探讨写作技巧。目前参加“博文笔友会”的大部分老师都已经有文章见报,其中不乏发表20篇以上的佼佼者,有陆立海、孟大庆、姚海军、朱涵波、孟寒冰等。“博文笔友会”成为教师队伍中专业成长效果显著的部分老师的又一精神家园。近几年来,博文笔友会成员共发表论文近百篇,有12人参加县以上优课评比获得一、二等奖。(3)让“星期天”培训班成为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绿色通道。星期天青年教师培训班是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又一特色。我们将刚进实小工作时间在五年以内的老师集中起来,每周星期天上午组织他们学习,通过观看送教下乡录像课,三言两语的互动式点评、如何撰写教学日记、如何撰写教学论文、回忆难忘的师范生活等一系列活动,使广大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目前为止,参加培训的老师有几十篇论文发表,有3人在省、县优课评比中获一等奖。

课题研究“1+1”。(1)课题+活动=有效科研。一个优秀的老师在达到一定“底线”的时候要有更高的要求和目标。我们积极发展教学业务较好又有研究热情的中青年老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所有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都有自己主持的课题,所有县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全校没有不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参加研究的所有老师都有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每学期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本课题活动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以活动为载体,将课题研究的内容分为几块,融入到具体的活动中去,每次活动结束之际,课题组成员都要讨论这样一个话题:这次活动有没有完成课题预设的目标?还有哪些问题有待下一次进一步研究?老师们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提高了课题研究的有效性,为课题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2)课堂+沙龙=有效教研。课题研究离不开课堂教学,我们的课题研究在立足课堂的同时也延伸到了课外,组织了多次针对课堂教学的沙龙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有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沙龙活动,有针对同题异构的沙龙活动,有看录像评课活动,有如何上好语文教学第一课时的沙龙活动等等。所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有效的促进了我们的教学研究。“十五”期间,我们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得我校的15个研究课题能得以顺利结题。中央教科所“十五”重点课题“中小学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两个课题研究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十一五”期间我校顺利开题的各级课题共16项,所有的课题在本都已经至少开展了一次活动,重点课题已经活动多次,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课题研讨会、课题展示课、课题沙龙等。仅2008年,学校在教育科研、整体改革等方面就获得2项全国性的奖励,2项全省性的奖励,有3项“十一五”课题参加县阶段性评比获奖。

三、课改中的不足

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虽然收获不小,成绩喜人,但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实验教师的素质有待于提高。大多数教师没有参加省、市级的培训,对深层次的理解教材、处理教材能力较低,很难把握“改”的度。尤其是农村学校、信息相对闭塞、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要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他们想改,但又自觉不自觉地穿新鞋走老路,课标是新的,教科书是新的,但教法一时新不了。

(2)学生的思维发展了,但学得不够扎实,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中过于追求形式,看起来学生很尽兴,但跳跃性大,似有根基不稳的感觉,收效甚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施还达不到课改的要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还流于形式。

(3)评价手段难于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家长仍较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对其他方面的发展疏于重视。

(4)课堂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多了,学生活动多了,但课堂教

学秩序又乱了。

(5)课程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实验教师很难把握。

四、课改的困惑

1、语文课堂效率低下,众所周知。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这一命题仍将是我校今后教学中孜孜以求解决的问题之一。

2、按照新课程理念,教科书只是一种教学资源,已不再是《圣经》,教师是否有权删改教科书中的内容?如果被删掉的课文又是上级教学部门考试的考点,那老师是否要承担责任?

3、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同时也是教师实现自我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如何使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发现问题,进行课研工作并变成常态工作,而不是为了科研而进行科研。这就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来保障。

上一篇:职业运动员入团申请书下一篇:高频电子线路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