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保险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2024-04-29

关于医疗保险情况社会调查报告(精选10篇)

篇1:关于医疗保险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医疗保险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

医疗保险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职工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社会或企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为了让人民群众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国家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抓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家不仅将全民医疗保障作为一项社会福利,更是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切实使人们的健康有了保障。本文从经济发展、医疗资源合理化配置等方面提出了一点建议。

关键字:医疗保险制度现状、现存问题、医疗保险的改进

正文:

一 公费、劳保医疗制度的沿革及现状

1、公费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制度是根据1952年政务院发布的《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建立起来的。政务院《指示》明确规定国家对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工青妇等团体,各种工作队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经济建设等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和革命残废军人,实行公费医疗预防制。1952年8月,政务院又将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人员范围扩大到在乡干部和大专院校的在校生。同时,为了控制用药与不必要的检查,国家还制定了十一类西药和大部分中成药的基本药物目录、大型设备检查的规定及公费用药报销范围。

公费医疗制度是我国对享受对象实行的一种免费医疗保障制度。由于公费医疗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因此,这项制度实质上是国家或政府保险型的保险制度。

2、劳保医疗制度

劳保医疗制度是根据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及1953年劳动部公布试行的《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等相关法规、政策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适应范围主要是全民所有制工厂、矿场、铁路、航运、邮电、交通、基建等产业和部门的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参照执行。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在企业医疗所、医院、特约医院医治时,诊疗费、住院费、手术费及普通药费由企业负担,贵重药费、住院的膳食费及就医路费由本人负担。劳保医疗制度是我国五十年代初建立起来的另一种福利型医疗社会保险,它是我国劳动保险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企业职工实行免费、对职工家属实行半费的一种企业医疗保险制度。

3、公费、劳保医疗的历史作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它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缺医少药的历史,较好地保障了职工的基本医疗,提高了职工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公费、劳保医疗制度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建设,维护了社会稳定。

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这种传统医疗保障体制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一是职工医疗费用由国家和单位包揽,缺乏合理的医疗费用筹措机制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因此造成的财政负担是极其巨大的。二是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同时实际现状是大量的医疗资源浪费,政府和企业买单使得医患都不注重药品等的实际使用率。三是医疗保障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覆盖面亟待拓宽。

二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探索及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型,传统的医疗保障制度日益显露出机制上的弊病,改革成为历史的必然。目前,我国已基本确立了新型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框架。这一改革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以前,以控制费用为中心,对公费、劳保医疗制

度进行改革完善

(1)1985年以前,主要针对需方,实行费用分担措施。例如,个人要支付少量的医疗费用,即所谓的“挂钩”,但各地分担的比例不同,一般为10%--20%。此后,职工个人的费用意识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医疗服务的过度需求。

(2)1985年—1992年,重点转向对医院进行控制,加强对医疗服务供方的约束。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改革支付方式,将经费按享受人数和定额标准包给医院,节支留用,超支分担,激励医院主动控制成本和费用开支;②制定基本药品目录和公费医疗用药报销目录,以控制药品支出;③加强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管理,即提供经费的政府和享受者所在单位等,都要承担部分经济责任。除此之外,一些地区还建立了大病统筹制度,即以地区和行业为单位,由企业缴纳保险费,形成统筹基金,对发生大额医疗费用的患者给予补助,使医疗保障的社会化程度有所提高,企业之间互助共济、分担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这些措施对控制费用的迅速增长,缓解经费紧张和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现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阶段:1992年—1998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试点1992年,广东省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职工医疗保险改革,从而拉开了对我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序幕。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在我国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

之后几年,各地的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也逐步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一些试点城市筹资水平偏高,财政和企业负担比较重,基金征缴困难,导致覆盖面窄,企业参保率低,推动试点工作的难度大。二是医疗机构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滞后,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行为不规范,药品价格虚高,这是造成医疗服务成本高,费用支出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从制度的改革和机制的建立上来考虑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

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全面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1998年11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会议,1998年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这是国务院在总结各地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决定》明确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政策框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覆盖全体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国务院国发„1998‟44号文件的发布为标志,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

但是,在政策喜人的情势下,很多问题我们同样不能忽略。

三、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现存问题

(一)医疗卫生的政府投入二元化与公立医院行为异化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卫生体制也进行了改革。政府逐渐从投资办医院走向利用政策办医院。医院既吃政府(财政投入),又吃患者(高利收费)。面对补偿机制二元化,对于医院来说,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享受政策投入利益,直接取决于医院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医院的级别越高,业务量越大,医院和医生的药品纯收入越高。政策办医院的初衷是解决医院财政补偿不足,结果医院的公益性质不保。公立医院行为的异化是政府始料不及的,而且,现有医改措施难以扭转和矫正。

(二)社会医疗保险欠公平、低效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农村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开展,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原有的合作医疗制度纷纷瓦解,农民完全沦为自费医疗。农村直到2003年之前基本没有任何医疗保障,90%左右的农民靠自费医疗。200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表明,44.8%的城市居民和79%的农村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险。2003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

另一方面,以“第三方付费”为特征度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缺乏对医方道德风险的有效控制。在这种背景下,仅仅通过补贴需方而建立全民医疗保险体系的效果是有限的,它即便可以做到全民覆盖,也难以真正解决人们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管办不分与政事合一

医疗保险市场是由供方(医生)、需方(患者)和第三方即医疗保

险机构组成的,政府是介于三者之上的监管者。

由于政府的投入主要依靠政策性投入,医院的补偿主要依靠市场。于是,医院对医生的权力(大处方)是激励的,政府对医院的趋利行为是默认的。可以说,医生、医院、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人员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结成了利益同盟。这也是“管制俘获”的天然温床。监管者被监管对象收买,二者形成合谋。一旦发生医患纠纷或医院和医生违规,政府主管部门首先保护的是医院和医生,而不是患者。这不仅影响监管对象对监管的预期而放松对自身的约束,而且使本来严格规范的监管措施形同虚设。

四、中国医疗保险的改进与展望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明确政府责任方式和范围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是新医改的经费保障;明确政府责任方式和范围,使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相匹配;加强医疗保险费的征缴力度,建立稳定的城乡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筹资机制,实现基本医疗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医疗保险的立法步伐,构筑起医疗保险法律保障医疗保险制度

改革是为了保障全体劳动者的基本医疗需要而由国家强制实施的,具有强制性、互济性、公平性的特点。因此,为保证其目标的实现,只有通过法律途径由国家立法实行。医疗保险基金是为参保人员在出现疾病风险时提供资金保障而建立起的一道健康安全网,是全体参保人员的“保命钱”,其作用的发挥意义深远且重大。

(三)建立科学的监管体系

建立严格的医疗服务供方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逐渐形成市场化的医生与医院自律机制;加强对国有基本医疗保险公司的监管;建立社会化的信息平台,加强公立医院、社会医疗保险机构的信息披露,促进卫生保健资源共赏,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公共舆论、公众传媒、行业协会以及相关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医疗服务的供方、需方、保险方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和医疗关系。

结束语

医疗体制改革还要靠政府,政府、医院与社会非营利医院要成为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以此来体现公共事业的社会公益性质。政府大包大揽的想象得到改善,使百姓享到了实惠,使它情系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为他们行善事,谋福利。医疗体制改革的成果已显著成效,人们也从中受到益处,使和谐社会的构建步伐更加稳定的前进。医改坚持三个原则不变:一是坚持走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能盲目照搬外国模式;二是坚持公共事业为人们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医疗机构不能变成追求经济利益的场所;三是政府加大投入维护居民的健康权。目前医改正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我相信在国家调控,政府的努力下,医改的道路越走越宽。人们的利益得到保护,健康更加有保证。

参考文献

[1] 《社会保障学》 主编曹信邦

[2]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 主编陈佳贵

[3] 《社会保障概论》郑功成 编著

[4] 《中国统计年鉴》

[5] 《医疗保险――21世纪社会保障系列教材》仇雨临 孙树菡著

[6] 《医疗保险学》周绿林 著

[7] 《医疗保险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 编著

[8] 《医疗保险政策解答与业务咨询》

篇2:关于医疗保险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09年工作要点,市二届人大常委会将在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社会保险工作情况的报告。为了配合会议审议,市人大内司委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社会保险工作情况报告的方案》要求,由市人大内司委领导带队,赴弋阳、横峰、玉山、德兴、婺源等县(市)进行调研,并听取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汇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去年以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围绕“忠诚服务、致力民生”的工作宗旨,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社会保险工作进展平稳。市、县两级政府不断健全完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落实了社会保险机构、编制、人员、经费。为应对经济危机,省、市政府出台了“五缓四降三补贴”政策。在劳动保障部门的努力下,社会保险工作有较大进步。今年1-4月,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6.48万人,征缴基金2.8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77万人,基金征缴11379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78.58万人,基金征缴1709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28.22万人,基金征缴1180.74万元;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26.55万人,基金征缴475万元;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16.57万人,基金征缴127万元。

2、扩面征缴工作取得新进展。市政府将扩面征缴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层层实行责任制。通过政策驱动、宣传发动、部门联动、监察促动等有效措施,社会保险工作扩面征缴有了新的突破。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创历史新高。1-4月,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完成全年任务的102.1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完成全年任务的104%,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完成全年任务的105.8%,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完成全年任务的99%。

3、宣传工作不断加强。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社保政策法规的宣传,加大了工作力度。通过举办政策咨询会、发放宣传材料、举办文艺活动等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开展了一系列有深度、有广度的宣传活动,使社保政策法规走进了千家万户,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4、强化服务、政绩显著。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先后投入资金用于计算机网络建设、经办大厅和劳动力市场建设,极大地方便了参保职工。全市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95%以上,社会化发放和支付率达100%。通过计算机网络,在劳动保障系统的职业介绍、劳动仲裁、社保经办、劳动监察等窗口中,实行“一站式”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同时,加大了队伍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全面超额完成省里下达我市的民生工程中劳动保障指标任务,连续几年荣获全省劳动保障系统综合先进单位和多个单项工作表彰,市养老保险经办大厅被评为全国优秀服务窗口。

二、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我市社会保险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不够。劳动监察缺乏强有力的执法手段,对有恶意欠费的企业缺乏有效制约,影响了社保扩面、征缴和清欠工作。二是部分企业和个人参保意识淡漠,虽然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了有力宣传,但少数企业和职工参保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尤其是私营企业主考虑自身利益较多,不愿为职工参保,部分城镇个体劳动者、灵活从业人员对社保认识不足,不愿参保。三是社会保险扩面难度大。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参保率较高,扩面空间十分有限,市、县两级劳动保障部门扩面压力非常大。四是劳动保障部门人员不足,经费短缺。全市劳动保障部门的人员编制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确定的,随着工作项目的增多,工作压力的增大,工作人员明显不足。在经费方向,部分县没有落实省政府规定的扩面征缴激励机制,正常工作经费又有限,严重影响了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开展。此外,按照“金保工程”要求,我市必须上小型机,并完善局域网及省、市、县三级联网配套设备,资金缺口较大,严重影响“金保工程”顺利进行。

三、几点建议

社会保险是民心所向,民生所系,民利所依。针对当前社会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

1、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清欠工作。要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提供积极有力的支持。要健全完善社保扩面、征缴、清欠工作新机制,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舆论等手段强化征缴,探索建立扩面、征缴工作的长效机制。要继续加强社保费征缴监察和稽核,解决企业缴费基数不完全的问题,要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征缴情况,对欠费大户实行动态管理,跟踪追缴。要以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意见,采取有力措施,依法强制征缴,积极探索跨地区社保关系接转衔接问题,消除参保人员后顾之忧。

2、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工作水平。要加大资金投入,狠抓社会保险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之间信息共享;要保证社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完善参保人员的社保基础信息;要切实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组织建设,解决劳动保障机构的人员、编制和经费问题,加强对经办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社会保险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3、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工作。要认真吸取有关社保案件的深刻教训,提高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意识,强化监管手段,加大监督力度。要与时俱进,及时修订有关政策、文件,要健全行政监察、内部监督、审计监督以及法律监督、社会动态分析和预警机制,及时研究社会基金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完善社会基金责任追究管理办法和社保基金监察力度,提高社保基金管理的透明度,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

篇3:关于医疗保险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1998]44号) 和《河北省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总体规划》 (冀政[1999]12号) 文件精神, 确定了泊头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的原则和任务、有关政策规定, 时间安排和实施步骤, 组织领导和整体情况看, 制度运行平稳, 基金收支基本平衡, 参保人的基本医疗保险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二、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以来, 虽然在制度上覆盖了所有的城镇职工, 但是仍存有一些共性的问题有待解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部分历史遗留问题未能妥善解决。

泊头市是历史上有名的“铸造之乡”,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轻工产业比较发达, 国有和集体企业也比较多。进入八十年代以后, 随着个体和私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加之生产设备落后、产品单一、管理体制不灵活、资金运转困难、企业人员多、包袱重等因素, 许多企业逐步停产、停业。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政策性关闭破产的一些国有企业尚有部分退休人员不能参保, 更何况关闭破产的集体企业人员较多, 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 因而这部分人群也无法纳入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范围。由于改革在前, 实施城镇医疗保险在后, 多数企业在破产、重组、转制过程中没有预留医疗保险资金, 虽然政府采取了一次性缴费先建统筹基金的办法解决了部分有缴费能力企业的退休人员3700人的参保问题, 但是经营困难的企业仍无力支付参保费用, 造成参保率不高。

(二) 医疗体制改革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滞后。

目前,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着“单兵突进”的困境, 医疗保险管理体制和机制已基本健全, 具体政策和管理规范也是可行的, 但由于缺乏法律规范和强制力, 协调难度大, 管理成本高, 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违规行为难以查处。主要原因是医疗卫生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滞后。医疗机构为了追逐经济利益, 尤其是不规范的医疗行为、欺诈现象, 再加上医院管、办不分, 药品流通环节过多, 价格失控, 这就形成了医疗消费居高不下, 加重了参保人员的负担, 造成了医疗保障资源的消耗, 制约了医疗保险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 医疗保险机构管理服务能力技术手段不能满足需求。

虽然基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是管理能力仍显不足。首先在硬件上医疗保险机构人员编制紧缺, 经费投入和支持不足, 基础设施 (业务厅、室等) 紧张, 其次对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 对违规、违法行为查处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手段。特别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扩面工作的开展, 人员大量参保, 管理工作量日渐增加, 造成管理人员队伍长期高负荷工作,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在扩面、控制医疗费用、监督医疗质量等方面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三、结合城镇职工医保工作实际, 应采取的对策

(一) 拓宽筹资渠道, 妥善解决企业遗留问题

针对关停、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 以及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具体情况, 分类解决医疗保险问题。由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是市县级统筹, 应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出台扶持政策, 由地方财政适当投入一定的配套资金或补贴, 解决好关停、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保问题。通过督导企业, 多方筹资, 在此基础上降低缴费比例, 合理调整起付标准, 妥善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医保问题。

(二) 加大力度规范企业保障行为, 扩大参保面

目前参保人员多数为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的职工及离退休人员。主要原因, 一是私企为节约成本不愿为职工参保;二是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不高;三是灵活就业人员对国家医保政策认识不足, 加之工作中断期间自己没有能力承担全额医保费, 认为参保意义不大。对此建议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 制定行政规章, 使用行政手段规范企业行为, 为职工缴纳医保费用。同时制定多种参保方案供灵活就业人员选择, 可参加综合医疗保险, 也可以参加住院医保或大病医保等。不断改进医保的参保接续办法, 方便职工参保。

(三) 整合医保资源, 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全市统筹。

按照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指导意见》 (国办发[2007]20号) 的有关规定, 结合地方实际, 应着手对医疗保障管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理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有关措施,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将目前分散属于多部门管理的城乡医疗保障工作, 明确由一个部门实施统一管理并协调各险种的经办服务, 这样可以减少人为区隔, 降低运行成本, 防止资源的重复浪费, 真正建立起制度合理、运转规范、保障有力的医疗保障体系。

(四) 加强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管理制度建设

今后重点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探索加强医疗服务管理的机制。积极探索双向转诊制度, 引导参保人员到基层就医。完善费用结算办法, 探索建立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协商购买医疗服务的机制;二是要提高统筹层次推动逐步实现地级统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调剂机制。三是逐步统一城乡医疗保险经办管理, 提高效率, 以方便参保人员。暂时难以实现统一经办管理的地区, 也要统一信息平台, 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四是充分利用社区 (乡镇) 劳动保障平台,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银行、邮局等社会化服务窗口, 为参保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摘要:为了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 更好的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为全体居民提供病有所医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运转六年来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分析。本文对泊头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面临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 并给出应对的对策。

关键词:泊头,医疗保险

参考文献

[1]、张梅.关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探索. 西华大学学报.2007, 26 (6) :101-102

篇4:关于医疗保险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调查分析

0.背景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且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左右,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性较大,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下,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明显,人口老龄化现象也越加严重,使得农村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多年以来,国家开展的社会保障工作多集中在城镇地区,相关学者对于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研究比较丰富,而对于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致使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城乡之间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日益扩大,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农村社会保障领域的欠缺,使得“三农”问题越来越凸显,城乡之间的矛盾增多。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方面,针对具体试点县市的跟踪研究较少。本研究则深入试点市县地区,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方式取得第一手资料,更加直观地对当前张家港市新农保试点工作状况进行分析,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实际操作方法,这对于解决张家港市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有一定的操作性,同时结合国外典型国家农村养老保险的经验对新农保制度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提出借鉴意义。

1.项目研究的目的

对老年人的养老保险问题进行调查。探究现阶段试点的新型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农村老年人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受益者,使农村老年人在有保障、有尊严、有安全的社会条件下生活,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存在的问题

2.1投保对象的担忧

以张家港市为例,市里再发布农保实施具体措施,要求村干部组建工作组挨家挨户,通过村广播等方式宣传,鼓励村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宣传过程中,村民的提问反映出对新农保的担忧。首先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可靠性。距离老农保不到几年的时间推行新农保,国家政策能否长期有效,关乎到农民能否安稳的拿到养老保险金。其次,质疑“保险”能否保住资金。因为养老保险是长线投资,农村对经济金融不熟悉,但是人们却了解通货膨胀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成本上的改变,担心几十年之后的每年几千元会贬值得厉害而变成废纸,折损现在利益投资长远是否合算。最后,看似自愿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具有变相强制参与的性质。60岁以上老人如要拿到基础养老金的前提是,子女参保养老保险,这让本想持观望态度的子女不得不参保。好在新农保缴费档次要求的缴费金额比较低,对年轻子女造成的负担不重,选择100元最低档次的较多,造成了低档次缴费占大多数的现象。

2.2农民普遍投保低,筹资难度大

虽然参保率高,但是农民的投保一般都在100元的档次,这个档次的特点是个人占比低,政府补贴所占比重较高,给农民的错觉是农民能享受到更多政府补贴。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担心风险,认为这样的固定长线投资不如把资金结余出来做现在事情来得保险,宁可自己把钱存进银行,也不乐意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由此造成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水平低,基金规模小,基金效益的增值受到影响,这严重危及农村养老保险存在。

2.3经济发展快对基金增值要求高,基金运营管理难度大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较好,“十一五”期间的GDP增长率在11.5%,但是通货膨胀也毕竟严重,去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1.8亿,1.96万亿元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每年的收益率只有不到2%,如何能跑赢通货膨胀达到保值甚至增值的目的,对养老基金而言是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初级阶段的养老保险金的保障水平较低,基础养老金平均每年才660元,500元档次的平均每年才1300元左右,而我国贫困线是1196元,将来养老金能否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要,能否提高相应基础养老金的给付水平,同样是个艰巨的任务。

本文提出的几条主要对策建议:

一是要加强新农保管理体制建设。

二是要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来完善新农保的外部环境。

三是建立科学的新农保筹资机制,核心观点在于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并合理划分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

四是建议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进程。

希望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行,改善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不足之处,使之早日成为惠及全体农村居民的又一重大社会保障政策。 [科]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商务印书馆,2008.

[2]刘昌平.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篇5:关于医疗保险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外国语学院法语系

刘振华

2012年2月12---2月16日

立学为民,治学报国

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

刘振华

调查时间

2012年2月12---2月16日

调查目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2009年起,开始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惠民富民。

中国农民几千年来都是以养儿来防老,靠土地作保障。国务院决定于2009年开始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这是中央财政对于农村养老分担的开始。施行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使农民的养老从养儿防老走向社会养老,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实现农民基本权利,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推动社会和谐,同时对改善心理预期,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也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背景下,2011年寒假期间,我在家乡山东省昌乐县进行了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情况的社会调查,深入了解政策落实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新农保”政策落实有一定客观的反映,对“三农问题”和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有一定的认识。

调查对象

山东省昌乐县北夏村全体村民、山东省昌乐县社保中心副主任臧同玉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自己设计了一张调查问卷,发放给调查对象,有效回收375份后进行了分析考察。

访谈法:直接采访调查对象,记录谈话内容,根据交谈内容进行分析。

文献法。通过查找报告、白皮书等统计资料,得到所需数据从而进行分析。

调查的过程和结果

2012年2月12日,以访谈法的形式,我采访了山东省昌乐县社保中心副主任臧同玉,了解到了昌乐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措施。

据介绍,昌乐县新农保基金实施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办法,已年满60周岁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不需缴费,每年可领660元基础养老金。

新农保基金中个人缴费分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800元、1000元、2000元8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按年缴费。政府对农村居民参保给予每人每年30-50元缴费补贴(省政府统一规定补贴标准,即每年缴费100元政府补贴30元,每年缴费200元政府补贴35元,每年缴费300元政府补贴40元,每年缴费400元政府补贴45元,每年缴费500元、800元1000元、2000元政府补贴50元)。有条件的集体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补助,鼓励其他组织或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不同缴费档次累计缴费年限,每月可领取养老金统计表

为全面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山东省昌乐县财政每年投入6000万元,将未入养老保险的城乡适龄居民全部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范畴。目前,已经有近15000名60周岁以上的老人领取到养老保险金,60周岁以上参保城乡居民待遇领取率达到100%,16-59周岁适龄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80%以上。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昌乐县在各镇(街、区)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新农保政策的同时,设立专门的办事窗口,使广大农民更快、更准、更直接地了解政策、享受政策。社保部门积极加强对各级农保经办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县社保中心副主任臧同玉表示下步,全县各镇、村将全面启动,利用典型示范、巡回检查指导、机关干部分组包靠等办法,尽快把我县新农村制度建起来,真正把这项顺民意、得民心的惠民利民山东省昌乐县北夏村“新农保”参保情况工程办实、办好。统计表2012年2月14日---2月16日,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我对山东省昌乐县北夏村全体村民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接受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北夏村全村475名村民

中年满16周岁符合参保条件的村民共

357名。在符合条件的357名村民中,我将他们按年龄段分为16-30岁、30-50

岁、50-60岁和大于60岁四个小组进行了统计分析:年龄在16-30岁之间的村民104人,85人参与“新农保”,参保率为81.7%;30-50岁之间的村民133人,123人参与“新农保”,参保率为92.3%;

50-60岁之间的村民66人,43人参与“新农保”,参保率为65.2%;60岁以上村民54人,全部参与“新农保”,参保率为100%;

分析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年满60周岁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不需缴费直接获得养老保险金,参保率最高,达到100%;30-50岁的村民思想观念较为先进,大多成家立业,育有子女,对养老问题较为重视,参保率较高,达到92.3%;16-30岁村民虽然思想观念先进,但一部分人尚未婚育,组建自己的家庭,对养老问题并不迫切,参保率低于30-50岁村民,为81.7%;四组村民中参保率最低的是50-60岁的村民,调查发现,这部分村民中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政策了解程度不够,由于与60岁以上村民年龄相近,以为无需参保,自己达到60岁以后也可以享受到国家补贴的养老金,参保率只有65.2%

调查总结

这次社会调查让我收获很大,通过采访山东省昌乐县社保中心副主任臧同,我从宏观层面对山东省昌乐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措施和落实情况有了一定认识,通过对昌乐县北夏村村民的问卷式实地调查,我从微观层面对“新农保”政策的落实有了更加细致的认识。

通过调查,我认识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是党中央国务院又一重大惠农政策,体现了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对这一政策,农村居民认可度较高,积极参保,推行迅速,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保证了农村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然而,由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政府相关部门对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部分农村居民并没有认识到“新农保”的优惠之处,甚至对这一政策存在错误看法,因而尚未参与“新农保”,未能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

针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听取政府公务人员和农村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个人认为,在“新农保”推进过程中还应当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省人民政府成立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并督促检查政策的落实情况,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试点县(市、区)人民政府也要成立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新农保相关政策,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工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新农保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等工作。

二、广泛宣传发动。新农保试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各级各有关部分要加强舆论引导,利用报纸、电视、明白纸、宣传

车、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真正使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城乡适龄居民积极参保。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支持农村干部带头参保,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严格检查考核。县政府把新农保试点工作纳入各镇(街、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政府督查室要定期、不定期调度检查,对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通报表扬,并给予适当奖励;对工作不力、进展迟缓、不能定期完成任务的通报批评,并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篇6:关于医疗保险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07年工作要点安排,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社会保险工作情况的报告。为配合常委会搞好审议,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和内务司法工作室于8月上旬对该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去年以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健全完善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基金监督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条主线,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清欠机制,稳步推进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项社会保险工作,初步形成以“五险合一、一票征缴”为框架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维护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和谐济南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社会保险工作进展平稳。市政府不断健全完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实现了市级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四落实的目标。截止今年8月份,全市企业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3.5万、92.6万、85.3万、56.7万、68.8万,共发放基本养老金51.8亿元,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

发放。积极为退休人员调整养老待遇。2006年,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达1018元,月人均增加养老金190元。今年前8个月,为24.2万名企业退休人员支付调待资金0.73亿元,月人均增加养老金129.8元,目前已经全部发放到位。

(二)政策法规体系日益完善。市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有关政策规定的同时,积极推进完善我市社保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为进一步增强社保费征缴、清欠和扩大社保覆盖范围的刚性条款,规范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提请常委会对《济南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现该法规已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为推进医疗保险工作,市政府在《济南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济南市城镇职工大额医疗费救助试行办法》等文件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研究我市国有(集体)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特困企业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的会议纪要》,分类解决特困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此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相配套的文件。配套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有力地规范了我市社保工作的运行。

(三)扩面征缴工作取得新进展。市政府坚持将扩面征缴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层层实行责任制。通过政策驱动、宣传发动、部门联动、监察促动、分行业推进、分重点突破等措施,推进社保扩面征缴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今年5月份,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截止8月份,共有171户2010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征缴额达到323万元。积极推进养老保险断保接续工作,今年前8个月断保接续4177人,征缴额达到645万元。分类解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截止6月30日,全市破产关闭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1010家共12万人全部纳入了医疗保险,基本实现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全覆盖的目标。

(四)宣传工作不断加强。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社保政策法规的宣传,加大了工作力度。在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同时,通过举办政策咨询会、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大型文艺活动等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开展了一系列有广度、有深度、有力度的宣传活动,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使社保政策法规走进了千家万户,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调研中发现,我市社会保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社会保险体系有待完善。由于缴费基数逐年提高,中断接续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难度逐渐加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需进一步扩大。由于流动性大等原因,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工作需付出更大努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亟待出台等。二是信息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长清区、章丘市和其它三县由于部分缴费政策存在差异,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也比较薄弱,没有与市区“五险合一”系

统实现联网。社会保险申报、缴费等方面,仍局限于窗口排队申报,效率不高。参保人员基础信息不够完善,致使部分职工在办理退休手续时遇到一些困难。三是执法监察力度不够。劳动监察人员配备少,执法力量相对薄弱,难以适应实际工作开展的需要。加上缺乏强有力的执法手段,对恶意欠费的企业缺乏有效制约,从而影响了社保扩面、征缴和清欠工作。四是部分企业和个人参保意识淡薄。虽然对社保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但少数单位和职工的参保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尤其是私营企业主考虑自身利益较多,不愿为职工参保。也有部分城镇个体劳动者、灵活从业人员对参加社保认识不足,不愿参保。

二、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清欠工作。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争取政府支持和有关部门配合,健全完善社保扩面、征缴和清欠工作新机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打一场社保扩面攻坚战,实现社保扩面工作的重大突破。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舆论等手段强化征缴,探索建立扩面、征缴工作的长效机制。要继续加强社保费征缴监察和稽核,解决企业缴费基数不实的问题。要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严格核实缴费基数,实行缴费公示制度,防止瞒报、漏报工资总额现象发生。要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布征缴情况,对欠费大户实行动态管理,跟

踪追缴。要以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抓紧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执法措施,依法扩面、强化征缴。特别对恶意拖欠社保费的企业,依法强制征缴,努力做到应收尽收。要积极探讨解决跨地区社保关系接转衔接问题,消除人员流动后顾之忧。

(二)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工作水平。要加大资金投入,狠抓社会保险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之间信息资源共享,逐步推行网上申报、缴费等业务功能。要保证社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尽快完善全体参保人员的社保基础信息,逐步解决工作环节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要抓紧出台我市关于被征地农民社保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要大力加强劳动监察队伍建设,研究探索行之有效的执法措施,加大执法监察力度。要切实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组织建设,认真研究解决部分县(市)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站)相关编制、待遇和工作经费等问题,探索健全工作评价系统和考核办法。要加强对经办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社保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工作。要认真吸取有关社保案件的深刻教训,进一步提高社保基金安全意识,强化监管手段,加大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要健全完善行政监督、内部监督、审计监督以及法律监督、社会监督等相结合的社保基金监管体系,健全社保基金动态分析和预警机制,及时研究社保基金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对违反社保基金管理规定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责任追究到人,坚决预防和杜绝挤占挪用社保基金现象的发生。要健全完善社保基金责任追究管理办法和社保基金监管制度,提高社保基金管理的透明度,真正筑就社保基金监管的安全网,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

(四)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工作的宣传力度。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做好社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注重发挥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基层宣传员”的作用,积极探索、运用多种有效形式,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把各项社保政策法规宣传到位,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注重政策法规宣传的针对性,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宣传活动,切实解决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认识上的不足和观念上的误区,强化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依法缴纳社保费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加社保的共识,营造参加社保利国利民的良好氛围。

篇7:关于社会保险缴费情况的说明

按照省、市相关规定,医院职工参加平凉市市本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每种险种应缴费额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在编职工缴费基数为本年1月应发工资总额,内聘职工缴费基数为平凉市缴费社会最低缴费基数。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20%,个人缴费比例8%;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2%,个人缴费比例1%;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6%,个人缴费比例2%;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0.5%,个人不缴费;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0.3%,个人不缴费。(失业保险费率自2015年3月1日起单位缴费比例由2%降至1.5%,职工个人缴费比例由1%降至0.5%)。

内聘职工个人应缴费部分1—6月医院已经代缴,本月从个人工资中一次性扣除,核算办法如下:

1.医疗保险个人负担部分,缴费基数为2205.45,个人缴费比例2%,扣款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6(去年4月新增的员工乘以3计算);

2.全年的大额医疗保险个人负担部分,每人60元;

篇8:关于医疗保险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1 调查方法和样本描述

1.1 调查方法

本文分析数据来源于笔者所带领的20名学生从2012年7月~2013年2月对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盘龙镇所进行的调查。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16~60岁盘龙镇农民, 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的方式对当地农民社会保险知识了解情况、购买相关保险情况及其他进行调查和了解, 所获得的数据全部真实可靠。调查涉及的农民主要为自给自足的小农户和半自给半商品经营的一般农户。此外, 本文部分数据来自南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盘龙镇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

1.2 样本描述

据盘龙镇政府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12年7月该镇户口在本地且居住本地的人口共21985人, 其中15~64岁共计17424人 (其中男性9036人, 女性8388人) , 65岁以上共计1145人 (男性535人, 女性610人)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 回收929份, 回收率为92.9%;有效问卷880份, 有效率为88%。从问卷情况看, 本次调查对象男性有383人, 女性497人, 分别占34.5%和65.5%;年龄16岁以下的有51人 (皆能独立完成问卷调查) , 16~60岁的有601人, 60岁以上的有228人 (皆能独立完成问卷调查) ;从家人最高文化程度看, 大多为本、专科以下;从家庭年收入看, 普遍偏低。

2 结果分析

2.1 家庭最高学历

通过spss13.0软件分析发现 (如表1) , 家庭最高学历水平变量在5%的统计检验水平上显著, 且系数为负, 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文化水平越高的农民家庭购买社会保险的越少。可能的原因是家庭较高文化水平有利于农户识别和把握生产经营活动总的盈利机会, 同时会降低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各种风险, 所以不愿意购买社会保险。

注:*.表示双侧检验的显著度在95%水平上相关系数

此外, 通过spss13.0软件分析还发现, 家庭最高学历水平与对社保知识熟知度、家庭参加医保人数、家庭参加养老保险人数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文化水平越高的农民家庭对社会保险知识的了解越多、越详细;文化水平越高的农民家庭购买医保的人数占家庭总人数的比重越高;而购买养老保险的人数占家庭总人数的比重越低。可能的原因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家庭更看重健康和医疗卫生保险, 而由于家庭文化水平较高在生产或家庭收益方面占有优势, 因此养老问题就相对的弱化了。

2.2 家庭年纯收入

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 (如表2、表3) , 农民家庭年纯收入水平变量在5%显著, 说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家庭年纯收入越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越多, 而购买养老保险的人数越少。此外, 农民家庭年纯收入还与缴费金额承受能力、缴费方式成显著正相关。

2.3 保险政策和知识

经调查发现, 93.8%的农民部分了解或完全不了解社会保险政策和知识, 而对社会保险政策和知识有所了解的农民中, 90.5%的农民只知道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 而对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险种全然不知。82.8%的家庭有2人及以上购买医疗保险, 47.2%的家庭有2人及以上购买养老保险;这一差距主要来源于对政策及知识的了解程度。另外, 调查结果显示, 只有19.8%的家庭是直接通过政府或村领导宣传讲解之后购买社会保险的, 21.7%的家庭是经过新闻和报纸报道而购买社会保险, 58.5%家庭是受子女、邻居、亲戚和朋友影响而购买保险的。此外, 在入户访谈中发现, 90%的家庭购买保险不是为了防范风险, 而是为了享受国家福利。因此, 政府应加强社会保险知识的宣传和讲解, 拓宽渠道、深入基层、促进官农沟通, 刷新农民社会保险理念。

注:*.表示双侧检验的显著度在95%水平上相关系数

注:*.表示双侧检验的显著度在95%水平上相关系数

2.4 农村医疗保险

根据调查, 90.4%的家庭购买了农村医疗保险, 家庭中有2人及以上购买的占82.8%。调查中发现, 82.6%的农民对目前的医保政策非常满意, 认为医保给他们就医带来了方便和实惠, 但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并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2.5 农村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调查发现, 由于当地乡镇企业较少、集体累积较少及经济条件的约束, 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主要依靠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两种方式。16%的农民认为政府的补贴力度大, 能激发购买欲望;23%的农民认为政府补贴力度适中, 但不足以激发购买欲望;24%的农民认为政府补贴力度较小, 完全不能激发购买欲望;37%的农民表示他们购买养老保险是为了自身利益并未考虑政府补贴。对目前还未购买养老保险的农户进行调查和访谈发现, 只有43.3%的农民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足而未购买, 3%的农民是由于子女经济条件比较好而不需购买养老保险, 53.7%的农民主要是因为对相关政策不了解、不大相信宣传而未购买。

3 相关建议

3.1 提高农民收入

实际调查结果显示, 收入越高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越少, 这可能是由于农民保险意识不强, 对保险认识不足以及对未来领取养老金没有一个良好的预期等。在目前社会经济压力下, 农民首先要解决子女教育问题、房屋建设、生活必需品等最基本最迫切的问题, 养老问题还未引起人们必要的重视。因此提高农民收入, 增强农民保障能力, 提高农民应对重大经济风险的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民参与社会保险情况。

3.2 加大宣传力度, 培养高素质的专职经办人员

调查发现, 农民对社会保险政策及知识的了解程度极大的影响了农民的购买情况。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杂志等多种渠道宣传社会保险参保条件、参保范围、参保程序、缴费金额、缴费方式、缴费年限等信息, 刷新农民思想。培养专职经办人员队伍, 主抓经办人员的宣传能力和业务素质, 提高政策宣传意识, 简化业务办理流程, 使其成为政府的基层代言人。

3.3 建立有效的参保激励机制

根据调查, 只有16%的农民认为政府的补贴力度大, 能激发购买欲望。因此, 政府应提高对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补贴力度。此外, 还可通过财政扶持、科技引进等方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让集体补助落到实处。

摘要: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以四川省南充市盘龙镇为例, 调查分析了我国西部农村社会保险情况, 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有关西部农村社会保险实施改进建议。

关键词:农民,社会保险,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吴罗发, 中部地区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愿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 2008 (4) :65-68.

篇9:关于医疗保险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关键词:外资企业 社会保险费 偿债能力 清欠

芝罘区社会劳动保险处近期接到多起举报案件,投诉企业拖欠社会保险费。按《社保法》第六十三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这些被举报单位大多是外商投资企业,经我处稽核人员对上述企业实地稽核发现,这些企业有以下几个相同情况:

1、企业多为亏损或微利企业业;

2、企业的银行存款和现金只有少量余额;

3、库存商品、原材料和产成品很少;

4、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很少;

5、厂房及机械设备多为租入;

6、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的发生额和余额很大;

7、部分企業应收账款余额很大。

综合上述情况,不难看出这些企业的可偿债能力几乎为无零,当企业出现拖欠工资及社会保险费的情况时,执法部门根本无法对企业进行强制执行。

人都说无利不起早,为何这些外资企业常年亏损,账面上常年有大量借款,从账上看几乎是举债度日,入不付出,却又能常年经营下去呢?让我们通过以下两个案例来分析一下:

案例一:某电子厂3名员工到我处稽核科举报,投诉企业拖欠工资,不缴保险,目前企业员工正在闹罢工,要求厂子立即发工资缴保险。我处稽核人员立即联系到企业实地稽核,并调取了该厂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的会计账簿及相关资料,具体情况如下:

1、从资产负债表分析,2011年年底资产总额为8.61万元,负债总额为44.18万元,2012年6月底的资产总额为9.66万元,负债总额为79.63万元。

2、从利润表分析,2011年该电子厂的全年销售收入为31.88万元,销售成本、费用及税金为21.39万元,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支出49.51万元,2011年亏损39.02万元。2012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仅为4.7万元,而销售成本、管理费用支出(其中职工工资占较大比例)等高达39.08万元,2012年上半年亏损34.37万元,致使2011年至2012年上半年累计亏损60多万。

3、该电子厂厂房是租赁,没有固定资产,加工原料价值极低,造成存货只有少许。

4、应付职工薪酬方面:职工工资欠发2012年6-7月,劳动保险欠缴2012年1-7月。

该电子厂经营期间的业务量少,而成本及费用又要正常支出,审核期内的现金流出为88.59万元,现金流入为36.58万元,净流出52.01万元,这些资金从何而来呢?营业期间的费用一直是由账簿中挂在其他应付款----**个人借款维持至今,截止2012年末其他应付款余额已达到190多万元。另外,该厂的销售收入一直很低,而工人人数和工资支付额相对收入明显偏高很多。2012年上半年工资额是销售收入的8倍多。这一现象不得不让人深思。

案例二:接到某服装公司职工集体上访,投诉企业拖欠社会保险费。经核实该公司自2012年1月开始欠缴社会保险费,至7月已累计欠费20多万,我处已对其下达了“社会保险催缴通知书”,企业也签了“清欠承诺书”,为确保社会保险能按约定及时收缴上来,我处稽核人员实地稽核了该公司,并对其账务账目及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

1、从该公司损益类账簿分析,在2011年其公司总收入为2935.39万元,总成本为2607.24万元,产生的税金、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等为314.30万元,当年实现利润为13.85万元。

2、对该公司2012年4月的科目余额表分析,到12年4月底为止,应收债权为587.11万元,应付债务为475.17万元,12年一季度损益类发生额显示, 1-3月产生的利润不高,属于微利企业。

3、从应收账款科目分析,截止2011年12月应收款余额达到300多万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欠费方为同一家外国公司,且该公司基本只为这一家外国公司生产。

该公司在08年成立,由于刚成立时经验不足,导致成本过高造成亏损,但是从公司近几年会计资料综合来看,企业现金流量状况较好,有一定盈利,但是企业的各项支出都是以现金支付,包括工资、费用、货款等大额支付也全部以现金结算,货币资金始终只有少量余额,至2012年6月末企业货币资金只有不足4000元的余额。我们对企业的进行了实地稽核,盘查了固定资产和存货,企业的固定资产原价30多万,扣除企业计提的折旧后,净值约为20万元。企业库存原材料及产成品数量极少。即使按《社保法》第六十三条执行,也基本无法清缴所欠的社会保险费。

篇10:关于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况说明

为进一步完善职工的福利待遇,建立“公平、合理、合法”的就业环境,现就社会保险的具体缴纳情况向员工说明如下:

一、社会保险的种类和作用

1、种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2、作用:

(1)养老保险:单位和职工每月按照一定的数额向县社保机构缴纳保险金,职工到退休时,缴纳够15年的,每月可从县社保中心领取退休金。

(2)医疗保险:单位和职工每月按照一定的数额向县社保机构缴纳医疗金,职工患慢性病或者住院时,可到县社保中心按照国家规定报销医疗费。

(3)工伤保险:单位按照规定向社保中心缴纳保险,职工因工伤、亡时,社保中心按照国家规定给职工进行赔偿。

(4)失业保险:单位和职工每月按照一定的数额向县社保机构缴纳失业保险,职工失业时,可到社保中心领取2年左右的失业金。

二、缴纳基数和比例

(一)缴费基数:以职工本人上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各种保险。

(二)缴费比例:

1、养老保险:公司缴纳20%,个人缴纳8%

2、医疗保险:公司缴纳6%,个人缴纳2%

3、工伤保险:公司缴纳2%,个人不缴纳

4、失业保险:公司缴纳2%,个人缴纳1% 举例:

职工王某2010年的月平均工资为1800元,每月从工资中扣缴的应有个人负担的保险数额如下:

A 养老保险:1800元×8%=144元

B 医疗保险 现为社保中心统一的固定数额:每月个人缴纳41.6元

C 失业保险 现为社保中心统一的固定数额:每月个人缴纳9.56元

三项合计每月个人应从工资中扣除:144元+41.6元+9.56元=195.16元

三、缴纳办法

1、员工入厂满一年后第二个月开始缴纳。

2、因享受不到相关待遇,男50岁以上、女40岁以上的职工不再缴纳保险。

四、保险享用

1、缴纳社会保险的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2、未缴纳社会保险的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每工作满一年公司发给一个月的相当于上公司月平均工资的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作时间低于半年的按半年计算。

四、其他

1、职工自己如果不愿意缴纳保险的,请写出书面申请,车间审批后转综合办办理。

2、因为社会保险需要公司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参加社会保险后,职工个人的月工资会相应下降。

举例:王某2011年7月的应发工资为1890元,扣除个人应该负担的保险202.36元,实发工资为:

1890元-202.36元=1687.64元 附:社会保险的相关政策

二〇一一年九月九日

社会保险相关政策

目前我国关于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由5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现就各种保险的相关政策宣传如下:

一、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1、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以其工资收入为缴费工资基数。

2、缴费费率:职工个人按其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计算缴纳养老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单位按核定缴费工资基数的20%计算缴纳养老保险费。

3、个人账户的记录:2006年7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调整为按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计入,单位部分不再计入。

4、职工退休条件: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

(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二)从事井下、矿山、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它有毒、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三)因工伤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该退休。

5、享受待遇条件及计发办法:(1)1994年12月31日之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之前)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按国家[1978]104号文件规定的条件和标准计发退休费。(2)1995年1月1日以后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其缴费年限(含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上的,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退还本人。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再发给1个月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标准的生活费。(3)计发办法: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由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基础性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月平均工资)÷2×1%×缴费年限。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如60岁相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50岁退休相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95个月)。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人员本人指数化平均工资、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系数1.3%的乘积。

6、个人账户继承:(1)个人在职期间死亡,其继承额为个人账户中的全部储存额。(2)退休人员死亡时,继承额按如下公式计算:继承额=个人账户余额×退休时账户个人缴费部分本息占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的比例。

7、丧葬费: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补助费为省辖市上企业退休人员3个月人均基本养老基金。

8、一次性抚恤金: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为其生前最后一个月养老金标准的20个月,退职人员只发丧葬补助费不发一次性抚恤金。

9、遗属定补

(1)条件:以死亡退休职工养老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供养直系亲属。(2)待遇标准:遗属为非农业人口,户籍在省辖市区的每月300元,在县乡的每月220元;遗属是农业人口,标准为每月150元,孤身一人的,在上述标准上再加20元/月。

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1、缴费基数核定:职工工资收入无法计算或低于本县上职工平均工资的均以本县上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职工工资收入高于本县上职工平均工资水平300%的,以本县上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基数。

2、缴费费率: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为上职工工资总额的6%,职工个人缴费率为上职工工资总额的2%。退休人员不缴费。

3、个人账户记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建立个人账户。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由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的全部和用人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的一部分构成,由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职工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划入个人账户的总比例为29.3%,其具体办法是:45岁以下(含45周岁)的在职职工以个人缴费工资的1.1%划入;46周岁以上的在职职工以个人缴费工资的1.6%划入。退休人员以本单位上平均工资的3.8%划入。

4、最低缴费年限:(1)男:30年(含视同缴费年限);(2)女:2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

5、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第一次:500元;第二次:400元;第三次及以后260元;最高支付额2.4万元。

6、大额补充医疗保险:每人每年96元,最高支付额20万元。

三、职工工伤保险

1、缴费基数核定:按照用人单位参保职工工资总额确定为工伤保险缴费基数,职工工资总额低于社平工资60%的,按60%计算,最高不得高于社平工资的300%。

2、缴费费率:各统筹地区工伤保险费平均缴费率原则上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1.0%左右。在这一总体水平下,各统筹地区三类行业的基准费率分别控制在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5%、1.0%左右、20%左右。

3、工伤事故的报告、调查及认证: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日内(重伤以上事故应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4小时内),向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送《工伤事故快报表》。

4、工伤认定时限: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5、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程度的等级鉴定。

(1)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2)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6、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范围:

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项目包括四大项:(1)工伤保险待遇;(2)劳动能力鉴定费用;(3)工伤事故预防费用;(4)职业康复费用。

工伤保险待遇主要包括四大项:

①工伤医疗待遇。主要是指治疗工伤所需的诊疗费、药费、住院费以及统筹地区以外就以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等。

②伤残待遇。包括一至十级工伤职工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至四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辅助器具安装费用等。

职工因工伤残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至十级伤残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27个月至7个月的本人工资。

一至四级伤残津贴。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至四级为本人工资的27个月、25个月、23个月、21个月。一至四级伤残津贴标准为:每月支付本人工资的90%、85%、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生活费护理费标准。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的,享受以下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每月本人工资的70%、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的,享受以下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③死亡待遇。包括丧葬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享受以下待遇。

(一)丧葬补助费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对于符合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条件的,发放供养亲属抚恤金(《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劳动保障部第18号),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公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薪留职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第三十九条中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7、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条件:(1)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2)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3)拒绝治疗的。

四、失业保险

1、缴费基数核定:失业保险缴费基数按照职工上所发工资为缴费基数、职工所发工资达不到社平工资的60%的按60%确定,上不封顶。工资基数无法确定的按上社平工资的110%计算。

2、缴费费率:失业保险缴费费率,单位按照所发工资的20%缴纳,职工按照所发工资的1%缴纳。

3、失业保险金待遇计发标准:失业保险金按当地最低工资的百分之八是确定。

4、一次性领取条件:农民合同制工人失业后按照规定可申请领取一次性的生活补助金。

上一篇:定城司法所2012年工作计划下一篇:钓鱼真快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