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个人的辩证关系

2024-05-08

社会与个人的辩证关系(精选6篇)

篇1:社会与个人的辩证关系

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

利益关系,即公共利益与公共利益关系、个人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是一切问题的实质和基础,也是政治和法律的基础。“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归根结底,就是以上所说的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在政治上和法律上的表现。”[1]因此,认真研究各种利益关系,科学地揭示其内在规律,对我国的经济、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拟就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即国家或社会与社会成员个体间的利益关系作一探讨。公共利益是由社会总代表所代表的,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形式上或实质上的全体或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即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是单个社会成员所具有的各种利益,包括自身的特殊利益和所分享的公共利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

一、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同一性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同一的。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互相转化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关系。

1.利益转化是为了实现社会公正。公共利益作为一种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是从个人利益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种独立利益的,类似于代数中公因式的提取,因而是从个人利益转化而来的。这种转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起初,它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随后,则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最后,才是以政治关系为基础的。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正是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不论是单个的还是共同的)脱离的独立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然而这始终是在每一个家庭或部落集团中现有的骨肉联系、语言联系、较大规模的分工联系以及其他利害关系的现实基础上,特别是在我们以后将要证明的各阶级利益的基础上发生的。”[2]

然而,作为公共利益主体的社会总代表,只是抽象的人格主体,并不能真正消化公共利益,最终仍需将其分配给社会成员享受,这类似于代数中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因此,公共利益最终仍将转化或还原为个人利益。这种分配在人类历史上也经历了公正、不公正再到公正的发展过程。

从个人利益到公共利益,再由公共利益还原为个人利益,就完成了利益转化的一个周期。通过一周期的利益转化,实现或达到了社会公正,即社会成员基本上平等地占有了利益,社会的贫富悬殊得以缩小。我们假设:A、B、C、D和E分别代表各社会成员,他们的个人利益总量分别为500、400、300、200和100.如果从利益总量为200以上的社会成员的利益中提取100个单位量的利益作为公共利益,则A、B、C、D和E的个人利益量分别还剩有400、300、200、200和100,而公共利益的总量则为300.如果将这300个单位量的利益平均地分配给上述社会成员,则A、B、C、D和E的利益量分别为460、360、260、260和160.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利益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有利于穷人,而且也有利于富人,因为在穷人得到物质利益的同时,富人却得到了安定、和平的社会发展环境。因此,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间的这种互相转化,达到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间的一致。

2.社会公正与分配公正。如果利益转化规则和机制不合理的话,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反而会加剧贫富悬殊,或者说只能达到个别社会成员所希望的“社会公正”。如果从个人利益总量为200以上的各社会成员中提取100个单位量的利益作为公共利益,然后按各社会成员在全社会利益总量中所分别占有的比例即33%、27%、20%、14%和6%对公共利益进行分配,则A、B、C、D和E的个人利益量分别为511、387、260、242和118.这样,A的利益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一个单位量的利益;D和E的利益也增加了,而B和C的利益减少了。如果从A、B、C、D和E的个人利益总量中各提取50个单位量的利益作为公共利益,然后按他们在全社会利益总量中分别所占有的比例对公共利益进行分配,则A、B、C、D和E的个人利益量分别为532.5、417.5、300、185和65.这样,在社会成员中,富的就越富,穷的就越穷了。如果从A、B、C、D和E的个人利益总量中各提取50个单位量的利益,被A独占的话,则A、

[1][2][3][4]

篇2:社会与个人的辩证关系

近年来,胡锦涛同志在几个重要会议上先后提出了“加强反腐倡廉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新要求。“加强反腐倡廉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先后提出,并不是偶然的,这不仅因为二者都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化,更因为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反腐倡

廉,反腐倡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反腐倡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题中之义,是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一、反腐倡廉思想在中国的确立

廉政思想在中国起源较早,早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父系氏族社会,我国便形成了原始社会的纳言民主监督制度。这个制度监督的是经部落联盟议事会选举产生的监督制度。在夏商周三代的地方机构中,便有了类似当今纪检监察官的前身——“方伯”,他们“受命于王,以监察一方,谓之伯”。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政府中,一般都设执行反腐败任务的监察机构和官属,有的设郎官,专职司监察,已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网,实施对地方官吏的经常性监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有了《秦律》这个中国第一部廉政法规。三国时期的察人举官制度,也是有口皆碑的。唐朝庞大的廉政监察体制与开明的纳谏弹制度,为“大唐盛世”奠定了根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带头以廉自律,令卫士“砸夜壶”,抵制亲姐姐穿“贴绣铺翠”衣,以古训“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自律,使宋朝廉风颇盛,这个朝代的包公就是个典型,其名流芳千古。元朝首创在地方建立监察机构,从中央到地方自成独立的监察系统。明朝形成了廉政醒贪教育和地方三重监察网,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惩治贪官最严厉的时期。清朝多元多轨的监察制度,医治了清王朝的“痼疾”,延缓了这一腐败王朝的衰亡。尽管这样,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并没有出现廉政清明社会。直到新中国成立,真正意义上的廉政建设才成为可能。

我党一开始就具有坚定的反腐倡廉立场。1944年3月,郭沫若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此文引起毛泽东的极大关注。次年黄炎培访问延安,提出了中共能否走出历史兴亡的“周期率”问题,毛泽东当即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在这里首次提出了用民主监督来反对腐败现象的思想。《甲申三百年祭》和“周期率”问题后,我党将廉政建设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政权建设,对反腐倡廉做了深层次的思考和全面细致的工作。新中国诞生前,毛泽东离开西柏坡赴京,在上车前说:“进京赶考去!”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反腐败的决心与气概。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这段时间内,经过党内整风与“三反”运动,从中央到地方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收效十分显著。1989年以后,我党下大力气反腐败,将之当作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特别是十四大以后尤其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形成了廉政建设的大气候。可以说,我党的反腐败思想至此才算真正成熟,并日臻完善。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和中央纪委领导集体,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摆到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进一步理清和完善了反腐败的战略思路,新的反腐败重要举措频频推出,民主监督的力度明显加大,依法治腐的步伐明显加快。2005年1月,中央正式颁布实施《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该《纲要》既是一个着眼全局的体系,又是一个遵循规律的体系,还是一个注重预防的体系,更是一个依靠民主、法制和德治多管齐下防治腐败的体系。可以说,我党的反腐败思想至此才算真正成熟,并日臻完善。

二、腐败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破坏力不容忽视

我们所构建的和谐社会,不是专制集权式的也不是平均主义式的,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这个和谐社会里面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处于一种协调状态;城乡居民贫富收入差距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社会稳定,人民之间诚信友爱……。胡锦涛更全面阐述了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但腐败即是社会最“不和谐”的因素之一,因为腐败首先侵害的,正是作为和谐社会基石的公平与正义原则。纵观人类历史,腐败就像是一个存在于社会肌体上的毒瘤,它阻碍社会的前进,摧毁破坏国家政权,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甚至激化社会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发展到不可调和之日,往往是社会大规模剧烈冲突之时,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兴亡更替正是如此。腐败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篇3: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个人发展,社会发展,辩证关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社会发展是指社会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革演进过程, 个人发展是指社会每一个成员的成长与进步过程, 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既有不同的规定性, 又有着密切联系。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间内, 过分的强调公有制, 限制了私有制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人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开放后, 私有制开始逐步得以发展, 理论界开始把个人发展的程度当作是社会发展的尺度, 大力提倡个人发展, 导致了当前国内贫富两极分化较为严重的现象。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清晰的认识到:个人发展是目的, 社会发展是手段;个人发展是内容, 社会发展是形式;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的最积极因素。如果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割裂开来, 就不能全面认识整个人类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就不能正确看待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1 个人发展的内涵、目的、动力与意义

1.1 个人发展的内涵

本文所说的发展, 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 也不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发展, 而是发展理论所讲的发展。发展理论中的发展不是对原有发展的简单延续与扩展, 而是赋予了新型特殊内容和形式的发展, 这种发展在本质上属于创新。列宁说:“发展显然不是简单的、普遍的和永恒的生长、增多 (或减少) 。”因此, 个人发展的内涵不是简单的量上的扩张, 而是应当有新质的产生、新型质态的形成, 即个人发展应该看作是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三个方面。

1.2 个人发展的目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使人过上一种自由幸福自主的生活。在根本的价值追求上, 人类社会的全部发展活动都是为了这一终极目的而进行的。

个人发展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而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提升, 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等各种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拓展, 即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展开和占有, 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道德关系、交往关系、家庭关系等。其三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完善, 即个人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提升、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面拓展具有普遍性和全面性, 它不再受到压抑, 不再仅限于少数人身上, 而是每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不断得到提高, 个人素质都不断完善。

1.3 个人发展的动力

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既然分为三个方面, 那么个人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追求各种能力不断提升、社会关系不断拓展和个性不断完善的过程, 因此个人发展的动力应来自于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及其产生的需要。个人发展的根本动力则是人的需要:即需要各种物质和精神手段来不断提升其各种能力, 拓展其社会关系, 完善其个性。人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不可分性、多层面性、广泛性、不断升级的无限性, 构成了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的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1847年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 马克思又一次指出:“要仔细研究一下:……在每个世纪中, 人们的需要、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是怎样的;最后, 由这一切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还是依次研究人们的需要、生产力、生产关系等, 可见需要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直接动机, 是人全面发展自己的直接动力。需要的满足又引出新的需要, 从而产生新的行为, 使人不断地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为的是提升自己、拓展自己、完善自己, 从而全面自由地实现自己, 并由此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 人的需要进入了人的意识领域并以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 各种需要的提出、实现和满足, 就意味着人们趋向于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 是个人发展的根本动力。

1.4 个人发展的意义

人是一种最为追求意义的社会性动物。人的发展是追求意义的, 人对意义的追求同时体现在个人发展过程的至始至终。从形式上来讲, 个人发展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对发展主体“自我”的价值意义;二是对“他人”发展活动的价值意义。在内容上, 个人发展的价值意义也分为两种:一是个人发展的物的意义;二是个人发展的人的意义。个人发展的意义既属世界观的范畴, 也是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没有意义对这一内容的支撑和推动, 个人发展观将是不完整的, 也是盲目的。所以, 个人发展既要创造物的意义, 更要创造和突出人的意义。

2 社会发展的内涵、目的、动力与意义

2.1 社会发展的内涵

“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 从宏观层面上说, 社会发展是指国家或社会由落后到先进、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发达向发达、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进步过程, 具有自然属性。从具体层面上讲, 社会发展首先表现为一种新的重组, 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等五大方面之间及其内部的重组, 具有历史属性。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可以分为量变和质变, 量变往往表现为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 而质变则表现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分工和社会阶层结构的重新组合, 直至社会形态更替, 只有质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发展和进步。

2.2 社会发展的目的

人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基本要素, 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因此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中心内容、动力源泉、价值标准和最终目的。社会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人的发展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尺度和标准。

然而, 人们对于社会发展的本质和目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传统发展观过于看重经济和政治的量变过程, 甚至单纯把经济总量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 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结果导致了自然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社会公德沦丧、民生水平停滞等多重危机, 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严酷的现实和惨痛的教训促使人们不断反思并逐渐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核心是人的发展以及为人的发展提供保障条件的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2.3 社会发展的动力

中国先秦时期儒家的“财富”动力论认为:人们将广义的行为规范与具体的利益结合起来, 形成了当时人们利益获取行为的道德准则, 也形成了对财富和欲望本身的认识、追求和满足, 从而构成了较为稳定的发展观念。明朝时期著名思想家李贽的“私欲”动力论肯定了人的私欲, 肯定了谋利的合理性并主张个人私欲与集体之欲、人类之欲结合起来, 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西方德国著名的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创立了一套独特的社会动力理论体系, 即“绝对精神”动力思想。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任何事物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它们的本质都是精神上的, 任何事物的更替、发展以及永恒的生命过程, 都是“绝对精神”在运动。“绝对精神”动力论虽然属于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立场, 但“绝对精神”的运动过程——辩证法, 却揭示了世界上万事万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和矛盾本质, 而这一点, 也深深影响了马克思。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动力思想主要体现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 他提出并验证了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假说: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 可以在其背后发现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项事业的时代精神, 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 在一定的条件下, 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新教伦理”发挥了道德规范的职能, 为资本的生产经营者的意志、兴趣、情绪, 甚至心理状态编制了一个道德程序。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的“统治者”动力思想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得以体现:制度的发明与创新正是来自这些统治者, 这些统治者在不断的发明创造, 构建新的社会意识形态, 制定新的社会活动的各种博弈规则。因此, 这些统治者才是在真正意义上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迁和社会历史的进步, 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

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的“社会进化”动力论认为“学习机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并坚持认为“除非我们知道社会学习过程的一般结构和发展逻辑, 否则是无法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去划分社会的组成的”。

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的“社会动力系统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这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先秦时期儒家的“财富”动力论和明朝李贽的“私欲”动力论, 倾向于朴素唯物史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典型的客观唯心史观;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动力思想倾向于主观唯心史观;道格拉斯·诺斯的“统治力”动力思想是典型的英雄史观;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的“社会进化”动力论也是唯心主义的。只有马克思既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 确认了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 同时也确认了构成社会系统的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和互为因果的关系, 从而构建了以经济发展为始因, 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综合动力系统。

2.4 社会发展的意义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人类社会发展也正遭遇一种危机, 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物质结构危机, 如日益严重的自然危机、社会危机 (包括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结构失调、社会关系不和谐等) ;二是内在的精神危机——主要表现为发展价值错位、发展方向迷失、人在发展中异化、精神空虚感和失落感却日趋严重。

人类经历了或正在经历两次重大的意义危机, 第一次危机是“上帝死了”。19世纪中后期德国哲学家尼采发出了一个声音:“上帝死了。”于是人们的信仰崩塌了, 陷入了可怕的信仰虚无之中, 感到了焦虑、迷惘、荒诞、绝望和无意义。第二次危机——“增长的极限”。1972年, 米都斯等人在向罗马俱乐部提交的《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中指出, “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以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 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人们终于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发展之路是走不通的, 仅有科学并不能消除人类的苦难, 没有信仰和伦理制约的科学有时反而充当了害人的工具。

当今社会发展观中主要存在两大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物本取向和实证方法与人本取向和理解方法。注重物本取向和实证方法的人们往往以一种高代价的发展模式, 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实现了人的阶段性发展, 但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使得人们开始质疑自己所寻求的发展的合理性, 从而加剧了社会发展的意义危机。注重以人本发展取向的人们, 强调社会发展对人的价值意义, 注重文化价值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他们批判前者的物本取向的片面性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对自然的破坏和人性丧失的恶果。社会的发展不在于某些外在的可量化的指标, 而在于这些量化的指标对于人发展的意义, 在于是否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

3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对立统一

3.1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相对立和区别的

首先, 当我们把社会或国家与个人作为一对范畴提出来考察的时候, 可以把他们看作是一对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当我们把社会或国家作为主体的时候, 那么客体就是单个的人, 所以说离开了社会主体, 单个人是无法存在的;同样, 当我们把个人作为主体, 社会作为客体时, 则可以说离开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 那么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基石也就不存在了。其次, 当我们从价值判断的角度看时, 个人发展是目的, 社会发展是手段。从根本上说, 人作为社会的主体,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而作为社会客体的社会结构体系发展则是手段。人们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变革社会关系、推动社会结构体系发展和进步, 最终还是为了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最后, 个人发展是内容, 社会发展是形式, 如果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割裂开来, 孤立的考察个人发展或社会发展则是没有意义的。

3.2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相依存和紧密联系的。

首先个人发展依赖于社会发展。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 将社会发展划分为三大形态:“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是第二大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 全面的关系, 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马克思从个人的发展角度考察了社会形态的变迁, 说明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个人发展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 个人发展的层次和状态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教育等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其次, 社会发展又受制于个人发展。马克思说过:“人是历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人是社会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程度受人类整体素质的制约。早期社会由于人类素质不高而受制于自然资源, 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 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人类由此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由此可见, 个人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和最积极因素。

最后,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细胞是个人发展;而个人发展又以社会发展为前提, 只有在社会发展中才能得以丰富和完善, 因此,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是个人发展的有机综合, 而个人发展在于社会性的发展, 也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物质资料不断丰富, 大大减少了个人花费在谋生上的劳动时间, 这使得个人获得了相对较多的自由发展时间。因此, 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4 我国在对待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上的认识和实际

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里, 我国经济基础差,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 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农村以集体所有制为主, 城市以全民所有制为主。这一时期片面强调高积累, 过分强调集体利益, 从某种程度上讲, 国家只注重社会发展而忽视了个人发展, 个人利益被看作是资本主义尾巴, 必须切除。在这样的背景下, 个人发展缺乏物质基础更没有社会支持, 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这在当时虽然有其合理性, 但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 在自然灾害的三年里饿死很多人, 社会发展的成果没有充分的惠及到每一个人。从发展目的和手段的价值意义上, 个人发展成了社会发展的手段, 而社会发展应把个人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却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由此造成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在目的和手段关系上的错位。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纠正了以往的片面发展观, 承认了个人利益, 从一定层面上看, 这是在社会发展的前提下肯定了个人发展。把个人发展当作社会发展的目的, 让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共同富裕的目的是要使每个人都富起来, 而不是少数既得利益集团的富裕。

可惜好景不长, 30多年的改革发展在成就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 社会中个人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各种矛盾不断凸现, 大多数个人发展的目的没有得到实现。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5 (早在2003年, 就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0) , 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 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超过了3.2倍, 考虑到非货币因素, 实际收入差距为世界之首。

我们肯定共同富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 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以致于在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上, 我们又步入了大多数人成了极少数人发展的手段的误区,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 可以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 尽管官方和主流媒体一直都在抵制私有化, 但私有制从一开始被当作洪水猛兽, 逐渐地被看作是公有制的有益补充, 最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在宪法中得到了与公有财产同等的保护。这是中国对转型经济理论与实践所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较好的说明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互为目的和手段的, 他们是并重的, 这也体现了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肯定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意味着我党在发展观上实现了由“物本”到“人本”的价值取向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把现实的人, 即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八大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 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 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强调物质文明建设, 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强调政治文明建设, 为精神进步和人的价值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强调精神文明建设, 促使人的素质全而提升, 在人格修养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强调民生建设, 切实保障每一个人的发展;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由此看出, 党和国家更加强调了以民生为重点的个人发展, 更好的体现了个人发展在社会发展中作为最终目的的地位。

篇4:社会与个人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成人教育 社会阶层 辩证关系

[作者简介]王萍(1965- ),女,北京通州区成教中心,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北京101100)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011-02

中国城乡的社会流动与教育程度的密切关系表明教育在社会流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的时代,知识水平较高的人拥有更多向更高的职业流动的机会。正如毕兰加(Belanger)所说的:“现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我们是否需要成人学习,而是成人学习有多么重要。”① 深入研究成人教育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成人教育促进社会各阶层的合理流动

成人教育的发展对于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各阶层合理流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成人教育的特点符合社会各阶层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成人教育的内容涉及理、工、农、医、文、史、哲、经济等学科以及各种生产技能技巧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而其层次又包括扫盲、初等、中等、高等及中学后、大学后等各个阶段,并且有徒工、技工、技术员、工程师、总工程师等各种技术等级的培训以及各种管理方面的教育。多学科、多门类、多层次的成人教育无疑为社会流动提供了条件,并且直接在调整社会阶层和职业集团之间的对比关系中发挥作用。(2)成人教育对象原有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年龄、行业、工种、职位等各不相同,加之对知识水平和知识种类会产生不同的选择和不断的选择,由此,成人教育必须具备较高适应性的能力,能够做到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满足成人对知识水平与知识种类的多种需求与选择,使之各得其所,进而提高个人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改变他们与社会阶层、社会职业集团的隶属关系。(3)成人教育根据社会各阶层成人的现状,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形式与手段,包括灵活的课时安排与采用多媒体、远程教学等,能够适应成人的学习时间安排,使之更为合理、高效。(4)社会各阶层受教育包括受成人教育的水平与程度直接决定了他们在新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中的位置。在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动过程中,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更有条件流向职业声望较高的科研、金融、计算机服务业、咨询服务业,从而使个人从分层结构中相对较低的位置上升到相对较高的位置。随着知识分子的迅速增加,产业革命的作用和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鼓励,必然导致社会成员构成的良性变化。由于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人们通过正规教育一次性获得的学历水平与程度已经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接受各种形式的成人培训教育,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人的社会阶层流动方向,并最终决定个人在社会阶层中的位置。

2.成人教育扩展了社会各阶层流动的空间与范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成人教育帮助各阶层劳动者获得个人向上流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成人教育通过使潜在的劳动能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能力促成各层次人才的流动。由于教育水平与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有着极大的正相关,因此,教育水平正以一种经济因素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影响着劳动者在社会生产劳动中的作用和地位,参与着人们的社会阶层地位或职业集团的归属过程。而成人教育通过对现实劳动者进行知识、技能、态度、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能使他们的生产能力、技术素质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提高,从而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2)成人教育调动了社会各阶层进行合理流动的主观能动性。成人教育通过一系列舆论宣传,逐步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同时通过越来越多得益于成人教育的成人学习者的言传身教,使各阶层成人切实感受到了接受成人教育为个人目标、个体价值实现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种激发成人学习动机的方式,能够极大地调动成人学习的积极性。由个体挖掘自身内部存在着的未开发的部分,个体根据已有的经验能力进行调整、发展。这样,作为一个已具有一定职业经验的个人,能够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有目标地充实调整自我,充分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积极地投入到职业生活中,通过职业的适应与创造或职业的再选择、再适应,获得职业上的自我实现和社会经济地位的改善,从而为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创造条件。在此过程中,教育因素的重要性便会愈益显现。(3)成人教育提供社会各阶层实现合理流动的必需手段。成人教育内容涵盖的广度及其现实性,能够帮助各阶层选择自己感兴趣、比较擅长的专业,并可以根据通过专业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等素养选择适合自我的职业,提高自我的社会地位,这就大大拓宽了选择的范围,提高了个人的自主权,从而避免了个人由于专业技能的缺乏仅仅局限于几个工种的选择而造成的被动局面,促进个人的发展。

一般来讲,影响个人实现合理流动的因素,除了国家制度、社会环境以及家庭背景等先赋因素之外,个人的综合素质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接受教育的水平密不可分,因此,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防止与时代发展脱轨,已成为成人首选与必需的手段。成人教育作用的彰显,不仅显示了它在促进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合理阶层结构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表明了接受成人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社会的合理流动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

1.社会合理流动的要求刺激着成人教育不断调整其内容、手段、目标、方向。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的进展,知识、技能对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同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的职业增加,它显著地提高了教育在获得知识、技能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随着社会各阶层对接受教育的渴求,成人教育不仅面对着适应变化发展的挑战,同时也拥有了很大的发展机遇。根据变化了的客观现实,成人教育应及时调整发展的战略、方向、手段、目标,并及时了解市场,把握市场的发展规律,选择适合各阶层发展需求的各种新兴课程,并及时淘汰那些已经过时的课程。这是社会变迁、科技迅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给成人教育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

此外,成人女性流动机会与现象增多。向上流动是社会合理流动的重要表现,是女性发展的重要标志。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造成的男女两性在资源(包括能力、信息、资本和权利等)拥有量上的差异,使得我国社会流动女性在整体社会分流中处于劣势。她们要实现向上流动唯一能做的就是争取竞争资源,而竞争资源的获得通常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因而,接受教育是她们实现愿望的有效途径。同时,我国的女性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她们与流入地的人们存在着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乃至生活环境的差别。特别是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女性社会地位比较低,跟当地人的融合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技能的过程。这就向成人教育提出了各方面的要求,要求成人教育为她们提供一定的学习场所、适宜的课程设置以及相关的法律保证等。面临一系列社会流动所带来的新问题与新情况,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方向、内容、思路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女性教育所展开的教育教学实践,无疑丰富了成人教育课程的内容。

2.社会合理流动的结果激发了社会各阶层参与成人教育的内在动机。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先赋因素决定人所处阶层的现象已被打破。社会流动的加速,尤其是依靠接受教育水平等自致因素提升个人社会阶层位序已经成为个人谋求发展的主要因素。成人受整个社会教育水平整体提高、周围环境改变的影响,再加上个人的生活转换,个体在面临这些转换事件时,“只有激发其参与学习活动之动机,才能顺利地适应新的生活。”② 由于看到了接受再教育对个体的社会流动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社会各阶层必然会对接受教育所产生的价值具有强烈的期待,并随之产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强烈动机。期待与动机的结合,必然会促使他们参与到成人学习的行列中去,从而扩大了成人教育对象的队伍,加速了成人教育的发展。这是社会流动为成人所带来的主观方面的结果。成人教育,特别是成人职业技术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影响力日益扩大。因为,一个社会的经济体制与结构发生巨变给予其社会成员个人职业生活的冲击是激烈的。当今社会,没有人能限制社会成员寻找符合自己心愿的职业的权利,这要求人们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并且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重要的是应具备终生学习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为了保住目前的工作或得到一份新的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成人就必须继续学习或接受教育,也只有通过继续教育,才能使劳动者的知能进行新的组合,或调整到更高的层次,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预见,21世纪以后人类经济环境及职业环境已向人们提出了必须发展、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与素质、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就更加呼唤成人教育的发展。

3.社会流动产生的经验提高了各阶层的学习能力。人们对于新理念的初步理解程度和他们过去的经验有相当的关联。诺尔斯(Knowles)在研究成人教育学时,主要的前提之一也是成年人“累积的经验越来越多,成为日益丰富的学习资源”。③霍顿(Horton)认为人们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是形成日后带动社会改良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人们可从自身经验中寻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他们必须学习从自身以及别人的经验中得到借鉴。④

从个人以及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可以有效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这里的经验不仅仅包括学习过程中所获取的经验,同时也包括个人在工作、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利于个人学习的一系列要素。个人的社会流动方向除了向上流动、水平流动外,还包括向下流动。从客观现实来讲,每个人不可能只达到向上流动的目标,社会结构、阶层结构的状态决定了只要有人达到了向上流动,必定会有人向下流动。对成人个体来讲,无论是向上流动、水平流动还是向下流动,都是一种很好的借鉴经验,都可以从中了解到一系列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以此来指导以后的学习、工作,这里的学习包括学习个人和他人的成功与失败经验。这些经验用在各自的学习活动中,可以使各阶层更清楚自我的优劣势,做到取长补短,能够进一步提高成人的学习能力。爱尔兰(Ireland)对经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经验是非正式和正规学习过程中非常宝贵的资源”。⑤

总之,当代中国社会的合理流动与成人教育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合理的正向循环流。成人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形式、采用各种手段、选取适合社会发展特点与成人发展要求的成人教育教学内容,帮助各阶层成人具备了实现自我目标与发展方向、实现合理流动的条件与资本。同时,那些通过接受成人教育提高了个人的专业技能、学历水平,从而提高了阶层地位的各阶层成人会更加重视自我素质的提高,并自觉进行回流教育,接受继续教育,而且会通过自身榜样来感染周围的成人,扩大成人教育的宣传,最终不断壮大成人教育的队伍。

[注释]

①③⑤雪朗·梅伦,罗丝玛丽·卡法雷拉.终身学习全书:成人教育总论[M].杨惠君,译.台北:商周出版社,2004:6,254,265.

②黄富顺.成人学习[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121.

篇5:社会与个人的辩证关系

“和”就是和谐,所谓和谐,指的就是矛盾体系中的诸方面、诸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彼此共生的稳定状态,它是矛盾同一性在人类社会中的最高表现形态。

而和谐在现实社会中的根本原因是基本矛盾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匹配、相互适应乃。走向并达到和谐社会状态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社会冲突和矛盾斗争只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和环节。现实社会和谐作为社会发展运动中的一种状态和过程,决不是对社会差别、矛盾和社会冲突的人为否定和消除,单一的、完全同质化的社会无所谓和谐,也不可能存在。社会和谐是以承认社会内部的差别、矛盾和冲突为前提的,和谐社会状态的确立具有条件性和相对性,即使社会发展在整体上处于和谐状态时也不能排除某些部分和环节的不和谐。绝对和谐与绝对对抗一样都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现实社会中的和谐就是矛盾中“同一性”的方面,对某个观点,两个人的意见都不能被消除,都可以满足观点的要求,都是正确的;而“不同”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可以形成对立,正反的两个方面。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属性,两者是相互联结的。①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斗争中的同一,是对立面的同一,没有对立就无所谓同一。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是同一之中的斗争。如果对立面之间不具有同一性,没有斗争的“场面”、“范围”,就不可能相互对立、相互斗争。不具有同一性,矛盾着的双方就不能互相转化,因而也就没有发展。③只有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才构成矛盾。辩证法要求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割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结,就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只承认同一性,在绝对的同一中思维,或只承认对立,在绝对的对立中思维,都违背了客观世界的矛盾性。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无视矛盾的存在,而是要让矛盾双方各要素之间通过互相渗透达到转化条件,并促使其向着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方向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赖、互为存在前提、互相渗透,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这种关系的建立使事物保持着稳定、联合、团结、统一的状态,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的性质。这种性质的存在使得事物呈现出动荡、不稳定、变革的状态。矛盾的斗争性贯穿于过程的始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二者的统一表现在:同一性包含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制约斗争性。但同一性并非是无差别的等同,而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同一,这种同一的许多条件要通过斗争来建立,所以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是针对当代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的特点而提出来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和谐社会主要矛盾的斗争形式是非暴风骤雨式的,解决这一矛盾的路径必然是渐进式的改革。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各个群体各个阶层利益上的分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道德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各种矛盾的存在。这些矛盾绝大部分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应当运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处理,通过沟通、交流、引导、教育、宽容、理解等方式来解决,以维护社会的和谐性。但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也不可能是没有敌 矛盾存在的社会,由于国际上反华反共势力的存在,由于国内仇视社会主义制度及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的存在,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敌 矛盾,存在着阶级斗争。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中仍需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仍需要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打击敌人,保护人民,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局面。

总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矛盾分析法并没有过时,我们应正确认识“和而不同”。它仍然是们正确认识和谐社会的根本方法。

班级:10级金融班

姓名:kakayua

篇6:社会与个人的辩证关系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质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做僵死的教条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

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主体正确反映客体,主观认识符合于客观实际,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项反复才能完成,表现为一个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体现着人们主观认识和客观发展具体的历史统一。

任何真理同时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辨证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相互渗透相互联结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有绝对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就其任何具体真理就其正确反映及其规律而言,它具有绝对性,是绝对真理。就其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而言,它又具有相对性,是相对真理。绝对和相对,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伴而生,即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

第二:辨证转化

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辨证转化。真理是一个过程,它永远处在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列宁指出“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的、绝对的真理接近界限是受历史条件限制的,但是这个真理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我们向它接近也是无条件的。”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推移的过程。毛泽东说“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的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真理”所以说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界限是相对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可以辨证转化的。二者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并且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不断由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

总结:

上一篇:烟雨淹城涂万作阅读及参考答案下一篇:中山之光—中央领导人视察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