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装饰施工与材料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2024-04-22

室内装饰施工与材料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通用9篇)

篇1:室内装饰施工与材料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室内装饰施工与材料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室内装饰材料、构造、施工工艺课程教学的整合,研究多种教学方法与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关系,希望建立相对合理的课程结构关系,使学生能够完成从理论学习到了解构造实景,最终完成设计实物的教学过程,体验到学习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 室内装饰施工教学 教学方法 学习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4.045

室内装饰材料、室内装饰构造与室内装饰施工是室内设计及相关专业的主要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掌握在室内设计的实施过程中的装饰材料、装饰构造以及装饰施工的相关知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这三门课程往往是由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学期进行教学,而实际上,这三门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却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分别的讲授造成了教学的很多障碍与弊端。

本文试图通过对课程的教学改革,根据室内设计行业中助理设计师与室内装饰技术施工人员的相关工作岗位能力,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构,希望将这三门课程进行整合,以工作过程为向导,以岗位的职责为评价标准,消除教学的障碍与弊端,提升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材料、构造与施工的相关内容,为能胜任室内设计相关岗位的职责打下扎实的基础。

1教学中的问题

1.1 课程之间相互重复

装饰构造、材料与施工这三个知识群相互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在进行其中一个知识群的教学的时候,如果不涉及其他两个知识群,那么知识就会变得很孤立。比如在讲构造的时候,如果不讲材料,构造就很难讲的清,讲施工同样离不开构造与材料,所以在分开进行室内装饰材料、室内装饰构造与室内装饰施工教学时,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课程的重复,教学的体系就会出现矛盾,造成课程知识点的碎片化,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不能从完整的知识体系出发,全面了解课程的知识点。另外,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同的课程有大量的知识点重复,也会影响备课的效率,从而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

1.2 教学的逻辑性混乱

教学是一个科学的过程,需要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计划,要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课程的逻辑结构来进行教学安排,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室内装饰材料、室内装饰构造与室内装饰施工这三门课程如果分开教学,那么通常是由不同的老师来组织教学的,而不同的教师会以自己的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对课程有不同的安排,甚至有矛盾的地方,那么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或者因为课程安排在不同的学期,造成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前后知识点无法衔接,造成教学逻辑的混乱。

1.3 理论性教学过多

室内装饰施工与材料类的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课程的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仅仅靠课堂的理论讲解是无法真正掌握知识点的,而现有的教学往往受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的限制,造成理论性教学过多的情况,使得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如在讲授顶面装饰构造时,如果大量的教学时间被用于讲授吊顶的分类方法、吊顶的建筑结构,而不具体地结合材料、施工工艺去学习,在具体的吊顶结构面前去认知,从具体的施工程序上学习,那么学生就会迷失在理论的大海里,无法获得具有实践作用的知识。

2课程改革的设计思路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邀请室内设计行业的专家进行指导,同时通过对室内装饰行业的人才需求的调查,将装饰构造、材料与施工这三个知识群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优化课程的内容与结构,降低了理论部分的比重,增加了大量的案例内容的比重。在讲授理论知识时,穿插实际案例的讲解。在课堂建立虚拟的案例的场景,把学生带入虚拟的场景中,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使原本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起来,通过学生兴趣的建立,使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的模式,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积极的学的模式。

确定的课程内容,是选择以施工现场为背景,以相关职业人员的直接需要为依据。根据照施工部位,以装饰施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并以之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同时,以实训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内容。

3课程学习目标

3.1 知识目标

(1)掌握室内装饰施工施工程序;(2)掌握室内装饰材料的特性;(3)掌握室内装饰工程构造;

3.2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识图,绘图(主要是大样图、结构详图)。(2)具有装饰材料、施工设备与机具选择鉴别能力。(3)具备装饰施工中各项目的施工操作和技术指导能力。(4)具备装饰施工中各项目的质量检查、验收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施工项目的综合管理能力。

3.3 素质目标

(1)通过建立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课堂,让学生拥有较强的职业意识。(2)通过分组练习,让学生拥有团队合作的意识。(3)通过教学实践过程中创新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4课程整体设计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析,按照课程的设计思路,我们将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如表1所示,第一模块是课程的导入,解决本课程的一些基本问题。第二模块是对于材料的认知,第三模块通过对地面、顶面以及墙面构造的学习和调研完成对室内装饰三大面的结构认知,最后第四模块,通过具体的装饰实例来深化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5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

5.1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以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在讲授地面装饰构造时,就设计出教学楼地面装饰构造与材料调研、地面装饰材料调研等任务,通过具体的任务,使学生从身边的案例开始,培养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5.2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就是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手段模拟营造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的教学方法。由于图片、视频、动画等教学手段各有优缺点(见表2)。因此,我们根据它们的特点,并结合课程内容有选择性地加以运用。

5.3 实践型教学方法

创造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到装饰企业、装饰材料市场去调研、实习,以便进一步消化和吸收课堂及实验课所学知识,在实践教学是,通过具体的课程任务书,布置具体的实践任务,将在现场遇到的问题反馈给老师,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掌握解决的方法,提高实践技能。

6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

课程的考核方法采用过程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本课程满分为100分,过程考核占50%,综合考核占50%。其中过程考核是依据学生上课的考勤情况、课程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课堂互动表现、学习态度等方面由教师综合评定成绩,主要是考核的是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能力。综合考核是依据学生项目实践的完成情况、作品的展示效果及过程是否具有规范性,由教师综合评定成绩,主要考核的是学生专业方面的能力。

7总结

在所有的设计课程中,装饰构造与施工是为数不多的偏重理工类知识的课程,授课方法一般也沿用工科讲授为多。材料课程、施工工艺课程与构造课程没有科学合理地整合起来,造成课程资源浪费,与其他设计课程群脱节。本门课程通过多材料、构造、施工工艺的整合,希望建立相对合理的结构关系,希望学生能够完成从理论学习到了解构造实景,最终完成设计实物的过程,体验到学习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室内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是室内设计与相关专业的教学主干课程,是从事室内装饰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经过整合,使得学生能够将天马行空的创意空间设计落实到具体的材料、构造与施工技术上,希望通过这样的整合与改革,能够积极地推动室内设计的教学改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教师能够更有效率地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学校能够更有效地组织教学,装饰企业能够得到更有行业针对性的人才。

篇2:室内装饰施工与材料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Independent School “Decoration 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 Of” Study

On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摘要:装饰材料与施工是室内设计构思转化为实物的技术手段。《装饰材料与施工》课程是是学生由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课程。本文从教学方法的改善和更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探索、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条件的建设等四个方面论证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研究适合独立学院装饰材料课程的教学方法,使之更适合学生的特点与学校的特色,优化课程体系,建立更为科学、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室内设计;装饰材料;教学改革

随着人们对室内外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装饰材料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甚至关系到整个室内外环境设计的成败。装饰材料与施工是室内设计落到实处的具体细化处理,是构思转化为实物的技术手段。没有合理的、经济的、切合实际的装饰构造方案设计,没有和装饰构造相匹配、相协调的装饰材料,即使有最新、最好的构思,也不可能创造出一个完美实用的空间。合理、经济的装饰构造设计,应充分做到利用各种装饰材料的有关工艺特性,结合先进的施工技术,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手法,来达到设计师构思中所要表达的效果。

《装饰材料与施工》是环境设计专业非常重要的课程,是学生由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课程。只有掌握了装饰材料的设计方法,正确的运用,才能营造出具体而生动的室内空间,只有对材料的施工方法、室内构造的节点有充分地理解才能使室内设计方案变为现实,成为有实际意义的设计。因此,这门课程是所有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纵观各兄弟院校对这门课的开设情况,基本上围绕着以下几点展开:

1、讲解材料的物理化学成份、结构、制造工艺。

2、室内设计施工工艺、基本构造节点大样。

3、材料市场的调研。

4、装饰材料与施工专题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装饰材料与施工》最大的特点与难点是装饰材料品种繁杂。传统的教学模式给教学双方都带来很多局限性,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系统性差。常用的装饰材料包括金属、非金属及复合材料三类九种,不同材料之间的专业知识领域跨度大,缺乏关联性。教学中难以将繁杂的课程内容归纳成相互衔接的渐进过程,使课程的讲授条理性差,教师难讲、学生难学。

2、在各版本的教材中,所介绍的材料从外观质量、性能指标到使用条件等几乎都离不开参数表格。面对数目繁多、枯燥乏味的表格和数据,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

3、实践性强,教学条件相对滞后。装饰材料和工程密切相关,其装饰效果、使用性能等有关知识需要通过实际体验、实验分析来加强认识。由于受到课时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环节形同虚设,许多应用问题只能“纸上谈兵”,教学效果欠佳。这样的课程体系与特点总的来说能够让学生对室内设计涉及到的装饰材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施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还会独自的画出一部分施工图、节点大样图。但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课程完了还是有些

[2]

[1]懵懵懂懂的,一旦遇到实际情况就无从下手。

此外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还有不同于一般本科教育的特点:宽进、严出,因此独立学院的学生入学成绩普遍低于普通的二本院校,专业基础往往不好,学习主动性差,依赖性较大,加上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没有学习的兴趣,对材料的掌握也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只限于知道什么情况一般是用什么材料,什么部位通常是用什么材料,而没有自己的思考,思维很局限。即使能够画出这些材料施工的图样,但作为设计来说,很难做出让人满意的设计,创意平平,没有深度。在各种各样的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作品往往是在空间处理上独具匠心。因为对空间的设计手法教学很成体系与规模,具有很深的学术积淀。空间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这比较符合东方人的思维习惯。对材料的设计能力相对于空间来说,是比较弱的,比较肤浅的。学生的创造力与想像力难以发挥,最后设计的方案平庸无新意,缺乏艺术气息。

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材料构造课程的积极性呢?

德国包豪斯学院的教育理念就能给我们带来启迪。早在20世纪初他们就强调技术和艺术在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工厂车间,强调培养设计师的动手能力。而在艺术创造方面也施行先进的艺术创作方法。例如包豪斯学院著名的教育家伊顿特别强调学生对各种材料的感受,以现代构成艺术的方式训练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与深层次感受。这些训练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材料的功能与物理化学特性,更重要的是发掘每个学生对材料的独特感知,体现出材料的文化意义与性格特征,使产品与室内外环境更具有生命力迸发出强大的场所精神。

借鉴包豪斯的教育理念与后现代艺术的创作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装饰材料与施工》课程改革的探索:

一、教学方法的改善和更新

1.情境体验式教学

在装饰材料课程中实施情境体验式教学就是通过提供真实或模拟的装饰工程项目,围绕项目开展装饰材料与施工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按照项目的真实情境直接参与完成任务。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学生通过真实体验与全情参与,全方位的感受和学习工程项目所需的知识技能,逐步领会和探索独立工作的能力。创设的情境可分为真实情境与模拟情境。真实情境的体验即参与到真实的工程项目中。模拟情境则虚拟一工程项目,让学生分别扮演设计师和客户,现场开展业务的模拟,在此过程中,“设计师”要洞悉客户心理,在短时间内捕捉客户的需求信息,帮助客户分析出房间的基本结构和布局,指出不合理的空间布局并做调整,快速勾勒出所需设计的环境草图,“客户”则在洽谈过程中或配合或设置障碍。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强调学习内容的综合化和真实化。受个人能力所限,学生在情境中只能扮演极少的岗位角色,获取的职业信息也十分有限。因此,个人学习目的的完成有时只能依靠小组、团队有组织地分工合作来实现。这就需要在项目驱动下,教学组织形式必须从传统的以个体学习为主转变为以小组以团队协作学习为主。

2.研究式教学法

这种模式下,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配置合适的研究课题,例如对

[3]玻璃或金属等某一材料的专题研究,同时在学生搜集资料、整理学习知识,摸索、形成成果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引导他们成为研究课题完成的主导者,使他们越来越多地承担起自主学习的责任。确立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觉学习,把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生,把“要我学习”转变成“我要学习”。在此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鼓励者。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探索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由于多媒体课件生动、高效的优点现已成为现代化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手段。装饰材料与施工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的主动性不高,装饰材料课程的教学重点在让学生掌握最基本、重要的材料与应用。因此在课件中要体现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符合课程特点。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由课件展示。例如材料工艺流程由教师在黑板上边讲解边绘制就更能让学生理解工艺的前后过程。

2.视频动画的使用。材料的施工工艺如果以视频的形式动态的演示室内构造施工的过程与步骤,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并且能更清晰的了解材料的施工工艺。施工工艺视频素材可以从网络下载或者购买,也可以由教师到工地有针对性的现场录制然后制作,第三种方式是用3Dmax、SketchUp等3D动画软件来制作模拟材料结构的层次和施工工艺的过程。讲授过程中重要的工艺流程教师必须辅以黑板绘制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装饰材料与施工》课程中一再强调技术的学习,让学生能正确的运用材料的构造方法,快速的进入社会工作角色,职业院校强调这一观点尚可理解,但所有本科高校都强调这一点有失偏颇。对技术的强调可以培养一个好的技术工匠,但绝出不了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对材料的创造性运用才是设计师成功的法宝。

除了使用功能,装饰材料在室内外环境设计这一概念化和经验化的空间形式之中还具有典型的文化意义。五湖四海阳春白雪的各种材料,共同参与到凝固化音乐的空间表现形式当中,这些零散的材料因为可以依凭人们的文化记忆和生活经验而构成深奥的语句,从而在某一空间形式中获得了语言符号的意义;其次,空间环境依赖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各种材料平日里所各自扮演的社会角色之间很可能隐涵着某些出人意料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或者存在着反差对比(如粗糙狂放的岩石和光滑洁净的玻璃),或者存在某种类似性(如木板与塑料),或者在某些特定场合碰到一起会具有特定的语意关联(例如在中国传统厅堂摆放的钟、瓶、带镜的插屏等)。因此,材料通过组合的方式能够使观者产生联想与思考,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无论怎样,一件精致的室内设计作品都无法回避词汇符号——材料,以及表达的语法——设计师对材料的搭配组合这二者之间的紧密关系。

根据设计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艺术经历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可以侧重从材料的文化艺术层面加强对装饰材料的讲授与讨论。要不断的调整教学内容,使其符合时代特点,避免

[4]过多枯燥的数据内容,使授课内容能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诱导学生对各种材料有更深层心理的、文化的思考,探索材料的本质特征,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物理特点上。引导学生关注装饰材料的使用历史、象征意义、材料的地域特点、材料的形式意义等,研究不同种材料的组合搭配、同种材料的组合造型、材料的表面加工、材料的连接方式等带给人的不同心理感受。

四、教学实践条件的建设。

材料不仅有视觉上的特点,还有各种肌理,要在生活中真切的感受才能对材料有所认识,才能在设计中合理运用。仅课堂讲授这种方式对学生掌握装饰材料显然是不够的。

深入开展市场调查是作为装饰材料课程必须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也是学生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手段。装饰材料市场类型多样,有综合市场,有建材超市以及一些分布在社区的小型建材五金店。调查可以分组分专题进行。通过市场调查,学生直接面对产品,了解产品的品种、规格、价格、性能等丰富信息。

除了材料市场的调查,多到工地现场考察无疑是最直接的学习实践方式。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学生和施工人员的课内外交流,多看工人施工,多收集施工图集,这种学习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是,上课的时间有时很难遇到实际的工程,即使遇到,由于实习时间短,而工程工期长,所以也看不到整个施工过程,还是加深不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因此,很有必要建立材料工艺实验室验证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可以选择工艺较简单,种类较多且具代表性的装饰构造,由老师示范并安排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实物装饰工艺操作。以木地板铺装工艺为例,可根据材料种类(实木、复合、强化及竹地板等)或工艺种类(工字纹、人字纹或拼花等)将学生分组,然后进行实物操作实验。

结束语:作为本科层次的一种新兴高等教育模式,在独立学院的《装饰材料与施工》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其生源、办学等特点,了解学生个性,发展特色的装饰材料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文化艺术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等多层次立体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独立学院学生对材料的创新设计与应用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能够创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作品的高素质设计师。

参考文献:

篇3:室内装饰施工与材料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一、中职建筑装饰材料课程的重要性

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是建筑装饰装潢专业中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 因为建筑装饰材料直接或间接左右了建筑装饰装潢工程中的诸多环节。如在建筑装饰装潢工程的设计、预算、施工环节, 设计师或技术工人需充分了解和掌握材料市场现有建筑装饰材料的属性、规格、价格等方面, 才能使所设计出的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材料的使用能够有的放矢, 才能使设计方案与施工后最终效果基本相同。建筑装饰装潢专业培养的是专业设计师和一流的技术工人, 只有出色的完成了建筑装饰装潢工程才能体现专业水平和自身价值。

二、中职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现状

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建筑装饰装潢专业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较为不利。

(一) 师资力量与专业性质相矛盾

建筑装饰装潢专业是一个知识经验更新速度较快的行业, 业内有句俗语:“三天不去跑市场, 坐等落伍去改行;俩月没下过工地, 工人为难活白忙”。以此来形容设计师对材料市场及时考察的重要性和施工工艺经验的淘汰速度。而中职建筑装饰装潢教师却往往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一方面学校的教学任务重, 难有闲暇之余去材料市场考察和施工工地学习;一方面专业知识淘汰速率快, 在课堂上只好数年如一日的讲授落后的知识和过往的经验。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在毕业后参加工作时难以应对复杂的工作任务和庞大的学识积累。所以, 我国中职学校建筑装饰装潢专业教师形成了一种“照本宣科、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 这无疑有害于建筑装饰装潢专业的健康发展。

(二) 教学材料成本高, 投资难度大

建筑装饰装潢专业的教学支撑不仅仅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还需要全面丰富的教学材料作教学主体。如各类基础建材、五金洁具、常见家具、装饰装潢样板间、学生实践工作室等等。但材料室、工作室的建立对中职学校来说前期投入较高、教学资源占用多、教学材料消耗量大, 学校在教学资源分配上难以倾斜。导致了建筑装饰装潢专业形成了一种“教师口述、学生耳闻”的奇特现象, 这也对建筑装饰装潢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 大班授课学生成材率低

建筑装饰装潢行业有着较高的就业率及经济效益, 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这个专业, 而我国中职学校的入学条件和专业筛选制度又不够完善。使得许多学生盲目报考, 生源素质良莠不齐。建筑装饰装潢专业是一个需要培养行业中高端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专业, 这是由社会民众的普遍观念造成的, 住房作为每个家庭的稀缺资源和刚性需求, 使装饰装潢的要求和品位逐步提高, 人们更希望请成熟的设计师作为自己不动产的增辉人, 所以水平较低、能力平庸的设计师往往难以在业内生存。这就需要中职建筑装饰装潢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优中选优、重点培养。而受教学资源及师资力量等种种原因, 中职学校往往培养出了众多的平庸之才, 以至于毕业生参加工作后难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造成中职学校名望的降低, 产生了专业发展的瓶颈。

(四) 专业分支较多, 难以涵盖

建筑装饰装潢专业分支较多, 而绝大多数高校、高职及中职都是以培养设计师为主要方向, 造成了社会上设计人才过多, 竞争激烈, 甚至形成恶性竞争, 使专业发展前景黯淡。而建筑装饰装潢专业中的各类技术工种, 如水暖工、电工、瓦工、木工、油工等, 相对竞争压力小, 专业发展潜力大。本着中职育人的教学本质, 应对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有所倾向。但水电瓦木等工种教学资源过于分散, 难以全面涵盖和各项突出, 这是中职学校专业改革的一大难题。

三、中职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针对于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建筑装饰装潢专业存在的以上几点问题, 做出如下教学模式改革构想。

(一) 针对于师资力量与专业性质相矛盾

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在于传道、授业、解惑, 如果一名教师只能够传古道、授旧业、解表惑, 无异于是一名不合格的教师。学校应当制定相应教师进修学习制度, 以解决教师业务淘汰率高的问题。在面对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紧缺的情况下, 应建立健全教师轮岗下企业实践学习制度。在课程安排上有倾向性的将学期总工作周按合理比例进行教师教学与实践学习时间分配, 下企业实践学习时间应不少于总工作周的30%。并制定相应的企业实践规章制度, 让教师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强化教师业务水平和业务更新速度, 以达到既对学生负责, 也对教师负责的目的。

(二) 针对于教学材料成本高, 投资难度大

建筑装饰装潢专业所需建材可以划分为两类, 低成本建筑装饰装潢耗材类和高成本建筑装饰装潢商品类。简单的说, 就是分为力、水、电、木、油工种在轻工辅料施工期间所涉及到的大部分较为廉价的建材及工具和后期安装时较为贵重的室内洁具、家具、家电等。对教学材料进行划分后, 中职学校可以根据资金力量加强采购支出的可控性。低成本建装耗材按教学需要充分购置, 高成本建材商品按教学资源少购置或不购置, 以分配课时教师带学生去建材市场实地考察为解决方式。这样, 既解决了教学材料匮乏的问题, 也解决了高成本建材商品购置难、淘汰快的问题。而建筑装饰装潢示范间、学生实践工作室等硬件设施, 可以根据学校情况选择设立或考察解决。

(三) 针对于大班授课学生成材率低

建筑装饰装潢专业是一个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 设计师需要对整个施工流程的每个环节都较为掌握, 如接单谈单、设计方案、工程预算、选材备料、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工艺指导、后期完善等诸多环节。这就要求设计师门门都要精, 而当下我国中职教育体系只能做到普遍培养, 而无法重点选拔。使培养出的人才门门都懂, 门门不精。如何保证教育成材率是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职学校应在教学培养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潜质和兴趣爱好, 进行自主的专业方向倾斜, 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意愿, 将学生培养成为某一方面较为优秀的人才。具体操作可参考大学分专业制度, 如入学第一年学习文化课及专业基础公共课, 后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配为设计师方向或专业技工方向。这样才能使专业有序发展, 保证毕业人才的成材率。

(四) 针对于专业分支较多, 难以涵盖

建筑装饰装潢是一个工种分支较多的行业, 中职学校鉴于师资力量和学校规模有限, 难以进行全方面大规模的教学活动。纵观全国职业教育模式和当今行业现状, 中职学校应摆正自身教育受众和教学方向, 从一窝哄式的设计师培养目标转移到基础的水暖工、电工、瓦工、木工、油工等工种上来, 进行有重点有方向的专业性培养。就目前统计, 以纯工种类培养目标为主的中职院校在全国屈指可数, 建立健全一个或数个纯工种类专业是中职院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唯一出路。将一个或数个工种做强做精, 创建自己的品牌, 才是职业学校发展的王道。例如蓝翔、孙进、新东方等职业学校, 在全国已创立出了相当的品牌效应和民众认可, 这样才能使中职学校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四、总结

随着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国民普遍意识的改变, 生源的培养已从大量、普遍的教育转向少数、精英的教育方向上来。过去的教育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的社会现状和社会需求。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能够及时的认清形势, 改变观念。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可持续的道路, 为社会培养有专业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陆立颖.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

[2]王英钰.现代室内装饰构造与实训[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9.

篇4:装饰材料与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课程改革;社会需求;理论与实践

作为教师在我们通常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展示不同材料的使用性能同时带入材料的图片学习。由于课堂上理论学习过多,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装饰材料与施工技术课程有一下三点的教学改革:

第一、加强教师的自身能力

教师作为教授者,本身应该对装饰材料的价格、性能、如何使用了如指掌,同时对材料相应的施工技术、新材料的也要熟练掌握,此外与材料施工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应全面掌握。教师的全面丰富的掌握教学内容,才能更好的规划教学课程内容、难易程度,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接受程度灵活调整授课内容与教学进度。另外,教师也要调整好时间参与课外实践学习,特别是专业核心相关的项目设计与预算的工程,加强实践经验,进行自我总结把握好设计重点部分,分析学生今后在就业过程中需要哪些职业技能,在教学内容上就安排好。以这样的方式能更好的促使教师提高自身实践能力避免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同时也能把实践中需要掌握的带入教学。

第二、加强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

学生掌握课程的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这门课理论知识多、难以掌握,教学的设计安排是关键点。关于这部分可以分四块说明。

(一)调整理论知识教学的方式

对于装饰材料与施工技术课程来说,课程的开篇部分需要大部分的理论知识说明具体材料的性能特点,学生对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容易疲劳,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在进行理论教学的部分时,应”带入”的方式为主。首先,引出学习兴趣,教师提供一个具体材料施工的案例或材料的样品深入分析说明,其中一种或几种材料的运用和施工,让学习学习到材料知识同时重点关注老师分析材料与施工的步骤与思路,如分别列出重点、难点、创新点等,做好笔记与总结。接下来教师设计安排难度适中的相关的案例要学生自己按教师总结的思路步骤分小组找资料分析,自我学习自主思考,完成分析报告或PPT的找针对某种材料的分析说明,分组上讲台说明。每组学习报告或PPT讲解完成后教师现场点评打分总结之处不足予以修正。用此“带入”的学习方案让学生有压力的自主学习,同时在分组打分比赛的竞争中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建立自我风格的教学创意点

装饰材料与施工技术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材料性能最终要落实到每个室内设计的方案中。不同的设计风格的营造是要靠不同材料搭配使用体现的。所以,本门课程的重点最终落在:室内设计风格的是哪些材料的搭配组合形成的上面。学生需要学会材料搭配组合以及施工的能否实现。但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看到学生做的设计作品各种家具材质胡乱搭配形成所谓的“混搭”风格,而实际上是学生本身不知道体现一种风格具体需要的材料,家具、做的造型施工能否做到等实际的问题。所以,在我的课程后半部分重点说明室内设计几大设计风格(现在流行的风格不是传统的设计风格)以及材料搭配组合、重点的造型的使用与施工,软装与硬装的结合。

教师总结好每种风格所需要的材料,哪些材料组合较好、哪些材料不适合此种风格 同时材料的品种、价格与施工方式等都要体现。学生边学边记录要点,课后马上安排风格材料搭配软装作业、效果图作业完成,在结合具体的室内设计案例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把知识全面掌握并巩固。

(三)增加校外教学实践

学校、系部以及教师建立校外实践、校企合作的网络体系,让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和设计操作之后有施工现场或设计公司实地踏查学习、操作,特别是一些较为生涩的施工技艺,在施工现场由工人演示施工流程方式,教师指导观察作为设计师、施工监理等不同职业需要掌握与了解的重要知识点。同时,建立校企长期合作定期在寒假暑假输送学生去企业实习,学生毕业后也有就业的大方向。

(四)创新网络学习方式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许多信息资源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学生也喜欢在网络上寻找资源。教师可以把学生这一兴趣点延伸到专业的学习上。如推荐经常更新作品的优秀设计师、网络很火的设计网站等,指导学生重点关注哪些专题,同时安排相关作业练习在制定的网络资源上寻找完成。

网络学习能避免一些带学生外出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可以由系部或专业教研室公共挖掘搜集资料,由于很多视频制作类网络资料需要收费,系部或专业教研室能够以教学需要的理由申请到一定的经费掌握资源库,安排好内容交给学生。这样现在较为流行很“火”的材料施工设计不一定跑遍全国各地也能在教室里学习到。而且这些方式能一定程度上促进学习用他们喜欢的方式从他们的角度去“好玩的学习”。

现在很多现代高校图书馆也建立了很多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有在课后的跨学科自由交流,同时没有上课时的学习压力。

第三、日常教学环境的调整

材料与施工的课程的作业一般都以绘制施工图,在教室做方案是主流路线。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单一。但很多专业院校硬件设施齐全,配备工作室让教师可以小班教学、分组指导。在没有专业工作室的情况下,如果能把1到2间教室固定分给一个班级并同意老师和学生自由规划里面的座椅和布局,这样也可以营造出小班、分组教学的工作室气氛对教学是很有益处的,学习设计的同学也能感受到从改变身边环境开始的设计之路。

以上三点是本人针对装饰材料与施工技术课程在改革上的一点建议,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室内装饰材料与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中国林业教育》,2010

篇5:室内装饰施工与材料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摘 要 《汽车美容与装饰》课程是现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帮助有关专业学生切实形成汽车产业相关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路径。本文阐述了以工作任务作为课程导向的必要性,对《汽车美容与装饰》课程在工作任务导向教学模式下的改革问题作出了简要的论述,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汽车美容与装饰 教学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1外在因素

市场调查结果表示,我国城乡居民的汽车保有量,正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高于30%的私家车车主已经形成要给汽车实施日常化美容养护的基本观念,有30%左右的商用高档汽车会定期进行美容保养操作。由此可见,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具备着稳定而光明的市场前景。

1.2内在因素

1.2.1理论设计与实践行为不能很好的接合

《汽车美容与装饰》课程具有选课参课学生群体数量规模较大,且学生往往对课程学习过程具备充分兴趣的实践特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路径中,往往还存在着先理论后实操的习惯性做法,这直接导致学生在进入实践性学习环节之后,忘记了之前学习过的理论性内容,导致理论学习内容与实际应用环节的严重脱节,从而难以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不利于课程教学工作效果水平的提升。

1.2.2教学内容设计体系过于传统化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环节的推进过程中,传统教学法依然在教师的应用实践过程中占据较大的时间比重,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使用,不利于现代教育事业的灵活性、实践性以及开放性特征的有效发挥,直接导致相关教师群体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被动性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灌输式的教学实践模式依然保持着其稳定的存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显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创造能力,逐步导致学生群体对老师的课内讲授行为形成了较为强烈的依赖性,不利于学生群体专业化实践能力状况的有效改善。

2课程改革的目的

《汽车美容与装饰》课程是基于工作任务而进行改革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任务方式去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自我学习、团体协作、相互竞争的环境,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后续拓展能力。

3基于工作任务导向教学模式下的改革思路

3.1课程的基本内容设置体系

《汽车美容与装饰》课程围绕其基本的专业技能培养和发展目标,同时涉及了多个方面的专业化知识与实践技巧教学内容,具体涉及了汽车清洗、漆面美容、内装饰美容、外装饰美容以及防护改装五个基本的门类,依照五个基本的技术门类,具体分化出外表清洗、内部清洗、发动机仓清洗、漆面护理与修复、彩条装饰、保护膜装饰、汽车内部封闭空间净化、GPS及电子狗选择和安装等具体教学任务环节。

3.2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

3.2.1教学环节设计

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当通过对现有发展环境之下的汽车美容行业的市场运作环境,展开细致地现状调查与分析,通过对汽车美容市场的调查,对市场上汽车清洗、汽车漆面美容、汽车内外装饰、汽车防护改装的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出其工作过程,其工作过程与实际的生产有着对应的联系。最后确定教学中学习的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与实际的工作岗位相对应,这样保证了教学的情景与工作环境相吻合,也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真实性、职业性和开放性,因此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设计对应课时的分配,以促进课程在教学实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客观发展。

3.2.2教学实施过程

根据5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展开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每个任务中都有两至三个学习的情境。学生在接受任务时要完成一个或多个相应的情境。在具体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完成和实施过程中,应当切实保障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化思考能力,将教师的教学指导行为设置在参考性实践地位,扎实有效地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职业生涯的稳定有序发展打下良好而充分的基础。而此时应该注意的是,指导教师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仅仅是引导者和咨询者,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完成相关的任务。

3.3教学工作的实施手段与方法

要依照相关行业的具体化教学工作实践需要,对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实施方式进行相应性的针对性改善,逐步引入并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形态,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因材施教,扎实有效地提升实际教学工作实?展?程的质量水平。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因素在学习效果提升过程中的作用,切实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性心理。教师在教学实务中可以通过现场教学、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法等模式来充分地发挥其引导者角色。

3.4考核评价体系

《汽车美容与装饰》课程的考核采用了多方面的评价体系,每个学生或每小组学生在完成指定的任务后,由学生本人、教师和客户(教师指定)来对其评分,之后根据这三个评价成绩来折算出该同学或该组同学的最终成绩。其中,客户评价占40%、学生自我评价占20%、指导教师评价占40%,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本门课程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

4结束语

《汽车美容与装饰》这门课程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改革,重要的是在探索一种更好的职业教育模式,为社会培育出一批实用性的人才。想要在工作任务导向的理念背景之下,实现《汽车美容与装饰》课程教学效果水平的有效提升,必须对相关课程教学实务中的有关的细节化发展现状,展开充分地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工作开展方案,重点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为其迈出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6: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习题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建筑装饰材料在装饰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正确选择建筑装饰材料的原则有哪些?

3、简述装饰装修工程的设计原则。

4、叙述装饰装修工程的作用。

5、按装饰装修工程的部位分类可分为几类?并说出他们的名称,分别叙述内部及外部装饰的作用。

6、室内设备、设施装饰装修包括哪些内容?

第一章 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知识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 的性质。

2.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 来表示

3.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4.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等,在阳光作用下与大气中氮氧 化物、硫化物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毒性更大的二次污染物,形成光化学烟雾。

5.筑材料是指用于建造 和 所用的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

二、选择题:

1.孔隙率增,材料的()降低。A.密度 B.表观密度 C.憎水性 D.渗透性 2.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A.吸湿性 B.抗冻性 C.吸水性 D.渗透性

三、是非判断

1.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大,其保温隔热性能越好。2.材料比强度越大,越轻质高强.3.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4.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5.材料的耐久性是一项综合性能,包括有抗渗性、抗冻性、耐腐性、抗老化性、耐磨性、耐光性等。四.名词解释

1.亲水性和憎水性 2.堆积密度

五、问答题:

1.影响建筑装饰材料耐久性的因素有哪些? 2.建筑工程、建筑装饰材料的环保对策及措施建议有哪些?

第二章

建筑装饰用的基本材料 复习思考题:

1.水泥是一种最基本的胶凝材料。按在水泥熟料中掺人混合材料的比例及成分不同,可分为常用水泥品种有哪些?并分别写出它们的代号。

2.分别写出五大品种水泥的强度等级及特性?

3.石膏分为几类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特性及用途。

4.木材按什么来分类?并写出它们的名称及适用范围。

5.木材强度除自身的组织结构外,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6.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包括哪些?

第三章 砼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混凝土定义、分类。

2.砼基本组成材料是什么?并分别说出这些材料在砼中的作用。3.写出砼的特性。

4.影响砼和易性的因素是什么? 5.简述轻砼的特点。

第四章

石材装饰材料 复习思考题

1、常用的建筑装饰石材有哪几种?每一种石材的主要特点及用途有哪些?

2、石材表面加工可分为几种?并分别加于解释。

3、简述天然石材的选用原则。

4、为什么天然大理石一般不宜用于室外?

5、叙述天然花岗岩、大理石的常见品种及装饰饰品。

6、叙述文化石的定义、分类。

7、叙述文化石板材的储存和选用。

8、人造石材一般可为几类?每一类人造石材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9、写出石材新型材料的特点性。

10、写出天然花岗岩、大理石用不同施工方法施工的工艺流程。

第五章

木材装饰材料 复习思考题

1、木材一般分为几类?其特点各是什么?

2、木材产生班干缩湿胀的原因有哪些?

3、木地板有几大类?其特点各是什么?

4、木质人造板材一般包括哪些品种?其特点各是什么?

5、竹地板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6、引起木材腐朽的原因是什么?通常防止木材腐朽的措施有几种?并加于说明。

7、简述木材防腐处理的关键步骤。

8、木材的防火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并加于说明。

9、木材装饰材料的施工工艺主要施工工具是哪些?

10、叙述木地板的施工时材料要求。工艺流程。

第六章

陶瓷装饰材料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建筑陶瓷?陶瓷如何分类?各类性能特点什么?

2.什么是釉?其作用是什么?

3.分别写出常用釉面砖种类、代号及特点。

4.釉面内墙砖的性能特点有哪些?为什么不能用于室外? 5.陶瓷墙地砖的特点和用途有哪些? 6.陶瓷锦砖的品种、特点及用途有哪些? 7.简述装饰琉璃制品的特点及用途。

8.叙述装饰陶瓷的新品种的种类、特点及用途。9.装饰陶瓷发展趋势主要表现有几个方面?

10.按以下平面施工图,根据我们前面所学装饰材料品种,正确选择每间功能房的材料,并写出他们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操作要点。

第七章

玻璃装饰材料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的种类及性质。

2、玻璃施工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3、哪些玻璃适宜作玻璃幕墙,为什么?

4、中空玻璃有哪些特点?常用在什么地方?

5、简述平板玻璃分类及特点。

6、简述热反射玻璃特点及性能?

7、简述玻璃锦砖的特点及用途。

8、叙述点支式玻璃幕墙特点。

9、烤漆玻璃主要用在哪里?

10、叙述玻璃幕墙防火防震设计施工

第八章

金属装饰材料

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铁

B.铝

C.铜

D.锌 2.下列关于不锈钢叙述错误的是()。

A.不锈钢通常是指含铬12%以上的具有耐腐蚀性能的铁基合金

B.在不锈钢中,铬元素比铁活泼,它会先于铁氧化,生成极薄的氧化膜,可保护钢材不受腐蚀

C.铬氧化膜受损后,内部铬元素继续氧化,会自动生成新氧化膜

D.不锈钢无磁性

3.相对于钢材,下列关于铝材特点叙述错误是()。

A.比强度高

B.硬度低

C.延性差

D.价格相对较高 4.铝合金阳极氧化的目的是()。

A.提高强度

B.增强延

C.使表面具有各种颜色

D.使表面形成一定厚度氧化膜 5..青铜属于()。

A.纯铜

B.铜锌合金

C.铜锡合金或铜铝合金

D.铜铁合金

二、问答题:

1.何谓彩色钢板?

2.金属材料的冲击韧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哪些?

4.简述不锈钢的特点。

5.写出钛古铜板的优点。

三、实作题:

1.简述轻钢龙骨铝扣板、铝挂板吊顶施工工艺。

篇7: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总结与复习

1、建筑装饰材料化学成分的不同分类: • 根据建筑装饰材料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其中,金属材料又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又分为无机材料和有耽材料;复合材料又分为有机与无机复合材料、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

2、建筑装饰材料的功能

(1)装饰功能;•(2)保护功能;•(3)室内环境调节功能;•(4)复合功能。

3、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原则)(1)装饰性;•(2)耐久性;•(3)经济性;•(4)环保性;4.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要关注那几方面: •(1).材料形式;材料形体与尺寸大小。

•(2).材料色彩;结合色彩与建筑的功能、环境氛围、人类的心理与健康等,多种因素精心选用。

•(3).材料质感;材料,可以作成有光的、平光的和无光的;也可以作成凹凸的,拉毛的或彩砂的。光泽是评定材料装饰效果时仅次于颜色的一个重要因素。

(4)耐久性 • a.力学性能;• b.物理性能;• c.化学性能

(5).经济性

16、试述安全玻璃的安全性指的是那几方面,并试述钢化玻璃和夹胶玻璃的特点。• 安全玻璃是指与普通玻璃相比,具有力学强度高、抗冲击能力好的玻璃。• 安全玻璃被击碎时,其碎块不会伤人,并兼具有防盗、防火的功能。• 夹层安全玻璃是在两层或多层玻璃之间夹上坚韧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中间膜,经高温高压加工制成。PVB膜有良好的粘结性、韧性和弹性,在夹层玻璃受到外力猛烈撞击而破碎时,这层膜会吸收大量能量,玻璃碎片会牢牢粘附在PVB中间膜上,玻璃碎片不会飞散,从而使可能产生的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 钢化后不能切割钻孔磨边等加工。

• 钢化玻璃一旦破碎,碎片为较细小钝边角的碎片,对人体的威胁较小。

19.试述强化地板的标准名称

俗称“金刚板”,标准名称为“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

23、什么原因会引起涂料饰面发花,颜色不均匀。• 原因(1)涂料本身质量原因。这是由于在涂料中使用颜料密度相差过大,造成密度小的颜料颗粒漂浮于上面,密度大的颜料颗粒在下部产生聚集,致使颜色分离。在涂刷及干燥过程中产生色泽上的差异,在刷涂或辊浮施工时,在刷、辊方向上易产生条纹色差;

•(2)施工不当造成涂刷不均匀、厚薄不均匀造成颜色深浅不一;•

(3)稀释比例不合适,树脂成分过少,展色不均匀;•

(4)基层碱性过大,涂料中使用不耐碱的颜料造成色泽不均匀。

24、防止涂料饰面发花,颜色不均匀的措施

• 措施:(1)选用适宜的颜料分散剂,使颜料处于良好的稳定分散状态; •(2)适当提高乳胶涂料的粘度,能减少密度相差较大的颜料分层的倾向; •(3)施工前要充分搅拌涂料,使之均匀。施工时,不要任意兑水稀释; •(4)施工涂布力求均匀,涂膜不宜过厚,涂膜越厚,越易出现浮色、发花现象;

•(5)为基层施涂封闭底漆。

25、如何防止内墙涂料涂膜起皮、脱落。• 措施:(1)施工温度应符合涂料的施工要求。如乳胶涂料应在5℃以上(最好10℃以上)施工,成膜助剂选用要得当,加量适宜,从保证乳液形成连续涂膜,不发生龟裂。不在雨天等湿度高的环境下施工。•(2)不能为降低成本而过多增加颜、填料用量;

•(3)基层应处理好,将疏松层铲掉,将浮尘、油污清理干净;

•(4)根据墙体的具体情况及所用涂料品种,选择粘结强度好的腻子。在厨、厕间等应选用耐水腻子。腻子层不可过厚,一定要等腻子干燥后再施涂涂料;

•(5)过于光滑的表面应用界面剂处理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增强涂料的附着力,减少脱落;

•(6)施涂不同涂料时,最好采取封底措施。27.装饰防水材分:刚性防水材科柔性防水材料。

如: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是柔性防水材料。添加防水剂的砂浆是刚门生防水措施。

28、为什么说防水剂能提高水泥砂浆的抗渗能力.因为砂浆防水剂:延缓水泥水化速度,减少毛细孔的生成,同时生成的结晶体填充其余的毛细孔,增加密实度,从而提高构筑物的强度并具有防水、抗渗、抗风化、抗冻融、耐腐蚀等性能。

29、防水涂料(柔性防水措施)如何防水?

在常温条件下涂布于建筑体表面后,形成连续的、整体的、具有一定厚度的胶膜层,阻隔水份的渗透。

30.混凝土楼板,墙体表面比较光滑,直接在上面批砂浆会粘结不牢。用什么措施解决?

篇8:室内装饰施工与材料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为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观念的宏观指导下,教学内容也要进行适当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教学内容应尊重“适度、实用、新颖”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选取出版年份较近的,并且内容符合现行施工规范的教材。建筑装饰是一个紧跟时代潮流、更新换代迅速的行业,前两年流行的装饰材料、施工工艺或装修风格,现在可能就已经淘汰了,那么授课内容就必须及时更新。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把教材中过时的,不再适用的材料、施工工艺,及时用新材料、新工艺进行替换,力争做到授课内容与时俱进。

(二)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增大实践部分的比例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主要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而且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施工技术应用方向,而从事理论方面及专升本的很少。所以,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适当减少了理论内容,增加实践操作内容,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实践基础。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在教学方法上,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减轻学生识记负担,注重能力培养

学生的时间及精力是有限的,理论学习时间占的多了,实践培养时间必然会减少。以往授课过程中,往往强迫学生强记很多检查允许误差值、材料参数等等知识点,考试也通常采用闭卷形式。学生需要识记很多知识,才能在考试中取得较好成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并不需要记忆很多知识。而且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是永远记不完的。因此,授课的重点因该放在对知识的理解上。

(二)课上充分利用多媒体

一些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流程,光靠文字叙述,学生难以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适当多展示图片,播放施工视频,做到直观、具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授课质量。

(三)在课堂上展示装饰材料、演示施工机具

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可以较直观进行授课,但与直接接触实物相比,效果还是会有差距。所以,在自己亲自动手装修过程中,购置了常用装饰施工工具、机具,如手打胶枪、电钻、电锤、电刨子、射钉枪等,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在课堂进行操作演示;同样,在讲授到相关装饰材料时,在课堂上展示相关材料实物。通过这些方式,有效地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取得了非常好的授课效果。

(四)教师及学生到建材市场调研

在课上讲解一些材料、构造等,学生很难深入领会,有时候会展示一些材料样品,但也很难做到规格、型号齐全。所以,在必要时,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建材商场调研,并提交调研报告。学生通过市场调研,增强了对各种材料、构配件的直观感受,熟悉了就业后所要从事的行业环境,了解了市场行情。进行市场调研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让学生了解新材料,新工艺,紧跟时代潮流,抓住当下或将要流行的装修风格。

(五)学生施工实习,教师走访检查

为了学生能够更系统深入地了解施工工艺,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在期末及假期,安排学生到装饰公司进行施工实习,同时教师进行走访检查。通过实习,学生能更系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进行查漏补缺,找到差距,有针对性地扩充深化所欠缺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六)建立实习基地,校企联合培养

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大学与企业各自优势,在充分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专业业务技能。

三、教学考核改革

传统的考核模式通常是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成绩,通常平时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各占30%和70%,其中平时成绩通常根据平时上课出勤情况和平时表现核定。在这种考核模式中,理论内容占的比例较大,而实践方面并没有加以考核,从而造成学生被动的死记硬背理论应付考试,而没有时间精力深入理解施工工艺,更没有机会训练实践能力,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疲于应付。有的即使考试分数较高,但实践能力也很差,高分低能,很难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为了克服这种考核模式的弊端,在综合实践教学模式中,采用了包括平时成绩、实践能力成绩(包括市场调研成绩及节点模型制作成绩等)和考试成绩的综合考核模式,各项所占的比例依次为20%、30%和50%。

总之,通过产学研想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减轻学生负担,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业务技能,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闫帅平,张献梅.建筑装饰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

篇9:室内装饰施工与材料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字: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

引言:

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课程作为装饰设计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有这门课程,但是大多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都存在不少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所以说,针对于这门课程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一、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课程的内容

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课程是高职院校中针对于装饰设计专业所开办的,是以室内设计和装饰方向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综合工程技术与艺术的课程。这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在建筑装饰和室内设计方面的专业基本能力,以及对建筑装饰材料应用和施工工艺方面的掌握程度。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面比较广,对建筑施工、装饰设计、材料应用、建筑构造等多方面知识都有大量的涉猎,在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该门课程还要求学生掌握看图、作图、设计、艺术等综合性能力。总体来讲,这门课程是比较有难度的,需要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讲授,以便与其更加容易的接受和学习。

二、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课程的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开展的现状

建筑装饰材料構造与施工课程主要被林业、城镇规划、建筑环境设计类高职院校所应用,且根据不同类型的院校和专业,其授课的重点也都大不相同。在这些类型的院校中,对这门课程较为重视的主要为室内设计专业,该门课程可以说是这个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未来的发展都十分有益。

(二)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忽视理论方面的讲解。一些院校的教师,思想比较古板,认为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学习理论知识完全没有必要,这种错误的观点,被其应用到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课程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础理论知识欠缺,在面对实践应用时,往往抓不住要点,讲不清原理,致使职业发展受到限制。

2.缺乏创新理念,教学思维陈旧。该门课程一直以来都过度强调实践、设计、绘图这类技术型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忽视对于学生发散思维、创新的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在对该门课程进行学习过程中,教师仅仅根据课本上的要求和自己的经验,将某项设计方案和装饰艺术的材料应用等知识,以一种填鸭般的教学方式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这种刻板、固定的思维模式 ,使学生在以后面对相类似的情况时,只是把老师灌输给自己的案例从头脑中搬出来,而不去思考,不去改变,对于新式的材料和新的工艺都本能的去拒绝,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3.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因为长期以来的教学传统,使得高职院校的一些老师不愿去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按部就班的,理论上完全以书本为依托,实践上也是按照以往多年近乎制式般的实习流程进行学习。就其书本而言,因其过度的重视实践,致使课本内容冗乱、重复、陈旧,在对实际案例的处理上,不能完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其专业能力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毕竟还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性人才,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实践教学作为该门课程的侧重点。在实践教学的方式上,应多向发展。比如可以利用课内实训、顶岗实习、职业技能培训等教学手段,对其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实践中,还可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教学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定期进行实训,在校内,设置一些模拟实训设施,使学生能够直观的对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进行了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

(二)将教学内容分阶段、分模块的进行

此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技术性以及实践性、时效性特点,包含较多的新材料、新工艺,且在教学的过程中,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中,所以说,应将课程的教学紧密的结合于实践,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分阶段、分模块的教学。

(三)提高理论教育重视程度,优化教学模式

很多高职院校在针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时,过度的忽视理论教育,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效率低下。实际来讲,理论知识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针对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课程的教学时,应当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但是,以往的主要以课本为依托的教学方式需要改变,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应当适当的走出教室,对社会和市场中的与理论知识相关的材料和现场进行调研。

(四)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案例模拟的方式来进行的,主要是通过教师对于一个项目任务的布置,然后对其装饰材料和构造方式的选用进行分析,全程基本上都是由老师为主导的,这种过分的引导,使学生的设计作品基本上大同小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一个专业的室内装饰设计人才所必备的属性,所以,在培养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分析和想象,合理的对目标进行设计和创作。

(五)强化施工工艺及装饰材料认知的学习

1.施工工艺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强化对施工工艺的学习。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很多学生因为对施工工艺的了解不足,使其在图纸绘画和图纸阅读上的表现都不太尽如人意,所以说,施工工艺的学习很重要,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强化施工工艺方面的训练,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实践的培训和实习,使其对施工技巧和工艺的认知程度得到提高。

2.装饰材料认知的学习

为了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其对材料的认知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与市场相接轨,适时的向学生们展示近期市场上流行的新型材料,带领学生参观各个房地产、建筑装饰材料商以及家居设计单位组织的展销会,另外,还可以聘请专业的材料品牌专家为学生讲解材料方面的知识。这些做法都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材料的认知范围,通过积累,会使其以后的设计和创作更具特色。

结语:

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课程是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和环境艺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涉及范围较广,内容繁杂,加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都过于陈旧,这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是十分不利的,所以,针对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强化其对于施工工艺和装饰材料的学习,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淋雨.关于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实践课程改革的研究[J].才智,2012(36).

[2].王文婷.《建筑装饰材料与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城市建筑,2012(20).

上一篇:游击队歌音乐教案下一篇:客运站2011年春运安全保卫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