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作业

2024-04-09

内部控制作业(精选6篇)

篇1:内部控制作业

内部控制作业

要求:

(1)从以下三道案例分析题中任选两道,各作为一次作业并提交。(两次作业不要写在一起);(2)手写,不要打印;(3)在第18周之前提交。案例分析

(一)2013年8月16日11点05分上证指数出现大幅拉升大盘一分钟内涨超5%。最高涨幅5.62%,指数最高报2198.85点,盘中逼近2200点。11点44分上交所称系统运行正常。下午2点,光大证券公告称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有媒体将此次事件称为“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

事件经过

2013年8月15日,上证指数收于2081点。

2013年8月16日,上证指数以2075点低开,到上午11点为止,上证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

2013年8月16日11点05分,多只权重股瞬间出现巨额买单。大批权重股瞬间被一两个大单拉升之后,又跟着涌现出大批巨额买单,带动了整个股指和其它股票的上涨,以致多达59只权重股瞬间封涨停。指数的第一波拉升主要发生在11点05分到11点08分之间,然后出现阶段性的回落。

2013年8月16日11点15分起,上证指数开始第二波拉升,这一次最高摸到2198点,在11点30分收盘时收于2149点。

2013年8月16日11点29分,上午的A股暴涨,源于光大证券自营盘70亿的乌龙指。

2013年8月16日下午13点,光大证券公告称因重要事项未公告,临时停牌。

2013年8月16日13点16分,光大证券董秘梅键表示,自营盘70亿元乌龙纯属子虚乌有。

2013年8月16日13点22分左右,有媒体连续拨打光大证券多名高管电话,均显示关机或未接通。

2013年8月16日14点23分左右,光大证券发布公告,承认套利系统出现问题,公司正在进行相关核查和处置工作。有传闻称光大证券方面,下单230亿,成交72亿,涉及150多只股票。就此,市场一度怀疑乌龙事件操作者为光大证券葛新元的量化投资团队。事发时葛新元在外,不久即辟谣称事件和光大富尊葛新元团队没有任何关系。

2013年8月16日14点55分,光大证券官网一度登陆不能,或因短时间内浏览量过大以致崩溃。

2013年8月16日15点整,上交所官方微博称,今日交易系统运行正常,已达成交易将进入正常清算交收环节。

2013年8月16日16点27分左右,中国证监会通气会上表示,“上证综指瞬间上涨5.96%,主要原因是光大证券自营账户大额买入。”“目前上交所和上海证监局正抓紧对光大证券异常交易的原因展开调查。

2014年2月19日,光大证券原策略投资部总经理杨剑波诉证监会一案已被法院正式受理。

2014年8月5日,包巨芬等投资者诉光大证券内幕交易责任纠纷一案在上海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审持续至近18:00,在最后阶段,审判长认为控辩双方都存在责任,建议庭外调解,如调解不成再择日宣判。

2014年12月26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法院判决驳回杨剑波诉讼请求,杨剑波当庭表示上诉。2015年10月7日晚间,光大证券发出提示性公告称,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支持或部分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一审判决,该公司将依法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原告律师团队还梳理了多达171只个股在内的索赔股票清单。

2015年12月24日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就郭志刚等57人分别起诉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涉及“816事件”民事赔偿纠纷案做出判决,令光大证券共计赔偿原告损失425万元人民币。要求:

从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对光大证券的内部控制(尤其是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分析。

案例分析题

(二)2004年12月初,全球的财经媒体都在错愕中将注意力聚焦在一起爆炸性的事件:一家被誉为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却因从事投机行为造成5.5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一个在层层光环笼罩之下的海外国企“经营奇才”,却沦为千夫所指的罪魁祸首。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简称“中航油”)的巨额亏损,有可能是其投机过度、监管不力、内控失效后落入了国际投机商设下的“陷阱”。中航油新加坡事件是一个内部控制缺失的典型案例,监控机制形同虚设,导致其违规操作一年多无人知晓。中航油是经我国政府批准于2003年开始从事油品套期保值业务的,以后擅自扩大了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相比较套期保值业务,衍生品期权交易风险极大,且不易控制、不论是中航油内部,还是中航油集团,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上都暴露出重大缺陷。根据中航油内部规定,损失20万美元以上的交易,要提交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评估;累计损失超过35万美元的交易,必须得到总裁同意才能继续;任何将导致50万美元的交易,将自动平仓。在累计多达5亿多美元的损失之后,中航油才向集团公司报告,而且中航油总裁陈久霖同时也是中航油集团的副总经理,中航油经过批准的套期保值业务是中航油集团给其授权的,中航油集团事先并没有发现问题。有一点可以肯定,和所有在衍生工具市场上发生的巨额亏损一样,中航油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控制缺陷。不仅在衍生金融市场,在企业经营的其他领域也不乏其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无数的事实一再证明,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将会使一个个名噪一时的“企业帝国”崩塌于旦夕之间。

要求:

(1)请分析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发生巨亏的主要原因。

(2)这一案例反映了内部控制存在何种局限性?如何克服这一局限性?(3)中航油作为母公司应从这一案例中吸取哪些教训? 案例分析题

(三)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始建于1956年的吉首酒厂,1997年7月在深证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酒鬼酒”,股票代码为000799。自上市以来,酒鬼酒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中国驰名商标”。2012年11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确定50度酒鬼酒样品中含有塑化剂(DBP)成分,其中DBP最高检出值为“1.08mg/kg”.2011年6月卫生部在其签发的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中规定,DBP的最大残留量为0.3mg/kg。酒鬼酒中塑化剂DBP明显超标,超标为260%。

1事件回顾

2012年11月19日酒鬼酒被曝光被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查出塑化剂超标2.6倍。

2012年11月19日酒鬼酒公司开始停牌。

2012年11月2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确定50度酒鬼酒样品中含有塑化剂成分,其中DBP最高检出值为1.08mg/kg。

2012年11月12日23点58分,酒鬼酒微博上发出一则声明称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衷心感谢广大消费者、投资人、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人士长期以来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并“对近日发生的所谓酒鬼酒‘塑化剂’超标事件给大家造成的困惑与误解表示诚挚的歉意”。酒鬼酒在声明中强调“未发现人为添加‘塑化剂’”、“不存在所谓‘塑化剂’超标”等字眼。酒鬼酒同时还称,“可以放心饮用”。

2012年11月22日,酒鬼酒于晚间再发公告,表示就该事件向消费者及投资者道歉,称公司将整改,但仍强调不存在限制酒类含塑化剂量的国家标准。

2012年11月23日,酒鬼酒复牌跌停。

2012年11月25日,酒鬼酒受访时表示已找到塑化剂的三大来源“包装线上嫌疑最大”。

2012年11月27日,酒鬼酒否定全面停产,称不会召回问题酒。2012年11月28日,酒鬼酒发布《股票异常波动公告》,表示公司未全面停产,正积极进行整改,将于11月30日前完成整改工作。酒鬼酒股票于当月的23日、26日、27日、28日均跌停。

2关于塑化剂

塑化剂,又称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塑料产品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而塑化剂加入白酒之中,会使酒类黏性更强,留香更久,看上去提高了白酒的档次和品质。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并且会对人体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甚至会扰乱人类的基因。塑化剂对于健康的危害有相当广泛的动物实验数据,不过对于人体的健康风险,无法进行实验研究,只能根据动物实验数据来估计。食品添加剂专家表示,塑化剂的毒性就像汞具有毒害一样已经被业内人士广泛认可。

要求:(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哪些?应怎样进行风险识别?(2)试对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的风险应对措施作出评价,并给出你的建议。

篇2:内部控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略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略

三、是非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内部牵制是以不相容职务分离为主要内容的流程设计,是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和基本形态.(√)

2、COSO报告对我国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方面都具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3、风险管理框架是对内部控制框架的扩展和延伸,它涵盖了内部控制,并且比内部控制更完整、有效。(√)

4、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前就有“内部控制”这一概念。(×)

5、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形式上借鉴了COSO报告5要素框架,同时在内容上体现了风险管理8要素框架的实质。(√)

6、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是由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构成。(×)

7、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适用于我国所有的企业。(√)

8、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监事会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9、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审计指引三者之间是没有联系的。(×)

10、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只适用于我国的上市公司。(×)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内部控制5要素的内容。略

2、你认为应该如何通过完善企业文化等来降低执行内部控制相关规定的难度? 略

五、案例分析题(40分)

案例资料:◆ 中航油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简称“中航油集团”)的海外控股子公司,1993年在新加坡成立,当时主要从事石油贸易,并争取到了中航油集团2%的进口权。2000年,中航油进口权增至98%。公司成立之初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后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一举扭亏为盈,从单一的进口航油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业务,并于2001年12月6日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短短几年间,其净资产增长了700多倍,股价也是一路上扬,市值增长了4倍,一时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据报道,新加坡公司从1997年时的21.9万美元,迅速扩展到2003年时净资产超过1亿美元,总资产将近30亿元,创造了“国有资产疯狂增值”的辉煌业绩。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新加坡公司在取得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授权后,自2003年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在此期间,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这是一种像“押大押小”一样的金融赌注行为。陈久霖和日本三井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 戈利银行等在期货交易场外,签订了合同。陈久霖买了“看跌”期权,赌注每桶38美元。没想到国际油价一路攀升,陈久霖“押了小点开盘后却是大点”。2004年10月以来,新加坡公司所持石油衍生品盘位已远远超过预期价格。根据其合同,需向交易对方(银行和金融机构)支付保证金。每桶油价每上涨1美元,新加坡公司要向银行支付5000万美元的保证金,导致新加坡公司现金流量枯竭,2004年10月26日至今,被迫关闭的仓位累计损失已达3.94亿美元,正在关闭的剩余仓位预计损失1.6亿美元,账面实际损失和潜在损失总计约5.54亿美元。由于公司的期货交易大多使用银行借款,与此同时,法国兴业银行等多家债权人上门逼债。并被迫于2004年12月1日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消息震惊国内外市场。

新加坡公司从事以上交易历时一年多,从最初的200万桶发展到出事时的5200万桶,一直未向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报告,中国航油集团公司也没有发现。直到保证金支付问题难以解决、经营难以为继时,新加坡公司才向集团公司紧急报告,但仍没有说明实情。

从新加坡公司上报的2004年6月的财务统计报表,公司当月的总资产为42.6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11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为73%。长期应收账款为11.7亿元人民币,应付款也是这么多。从账面上看,不但没有问题,而且经营状况很漂亮。但实际上,2004年6月,新加坡公司就已经在石油期货交易上面临3580万美元的潜在亏损,仍追加了错误方向“做空”的资金。由于陈久霖在场外进行交易,集团公司通过正常的财务报表没有发现陈久霖的秘密。新加坡当地的监督机构也没有发现,中国航油集团新加坡公司还被评为2004年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

◆新加坡公司从事的石油期权投机是我国政府明令禁止的。国务院1998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取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允许进行套期保值,不得进行投机交易。”

1999年6月,以国务院令发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期货交易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禁止不通过期货交易所的场外期货交易。”第四十八条规定:“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限于从事套期保值业务,期货交易总量应当与其同期现货交易量总量相适应。”

2001年10月,证监会发布《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导意见》,第二条规定:“获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能从事套期保值交易,不得进行投机交易。”

新加坡公司违规之处有三点:一是做了国家明令禁止不许做的事;二是场外交易;三是超过了现货交易总量。

◆新加坡公司是中国航油集团公司的海外控股子公司,其总裁陈久霖,兼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他先是被任命了成为中国航油(新加坡)公司的总经理,其后又一路升至总裁。因为在新加坡的成功,陈久霖还被提升为了中国航油总公司的副总裁。

据了解,陈久霖在中国航油集团公司重组、与民航总局脱钩前是一名普通干部。脱钩后,上级管理部门提出要提拔陈久霖担任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航油集团公司班子绝大多数人不同意。但上级主管单位领导说:“这是上级已经做出的决定。”陈久霖就这样被提拔为集团公司副总。

最初公司只有陈久霖一人,2002年10月,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向新加坡公司派出党委书记和财务经理。但原拟任财务经理派到后,被陈久霖以外语不好为由,调任旅游公司经理。第二任财务经理被安 排为公司总裁助理。陈久霖不用集团公司派出的财务经理,从新加坡雇了当地人担任财务经理,只听他一个人的。党委书记在新加坡两年多,一直不知道陈久霖从事场外期货投机交易。

◆新加坡公司成立有风险委员会,制定了风险管理手册。手册明确规定,损失20万美元以上的交易,要提交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评估;累计损失超过35万美元的交易,必须得到总裁同意才能继续;任何将导致50万美元以上损失的交易,将自动平仓。损失超过500万美元,必须报告董事会。但陈久霖从来不报,集团公司也没有制衡的办法。2004年6月,陈久霖还在新加坡公开表示,新加坡公司只负责帮助客户采购,佣金收入相对稳定,风险很低,不会受到油价高低的影响。在具体期货操作上,在新加坡公司严格的风险管理系统总体控制下,不存在较大风险。多达5亿多美元的损失,中航油才向集团报告,而且中航油总裁陈久霖同时也是中航油集团的副总经理,中航油经过批准的套期保值业务是中航油集团给其授权的,中航油集团事先没有发现问题,并建立相应的管控机制。

要求: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出发分析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分析中航油在内部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分析中航油在风险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分析中航油在控制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分析中航油在信息与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分析中航油在内部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说明:在分析时一定要紧扣所给案例内容进行分析 内部控制作业2 第4章至第5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略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略

三、是非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9、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券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10、11、12、13、14、15、16、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出现临时性资金短缺的,可以通过长期借款方式获取资金。(×)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全过程业务。(√)

办理资金支付业务的相关印章和票据可以集中一人保管。(×)对于企业的关键财会岗位,可以实行强制休假制度。(√)

企业进行现金盘点,应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企业的内部管理部门根据需要可以自行开立银行账户。(×)项目决策与项目实施属于不相容岗位,应分离。(√)

9、对于固定资产应建立维护与保全控制制度。(×)

10、企业应当避免销售人员直接接触销售现款。(√)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现金控制的要点。略

2、采购业务循环包括哪几个环节?其控制目标包括哪些? 略

五、案例分析题(40分)

在几年前,发生过一起典型的出纳员贪污、挪用公款案。这是一个国有小企业,财会部门设置有财务经理、会计、出纳三个岗位。其中出纳员是一个刚从职业高中毕业的18岁小女孩。按单位惯例,出纳负责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并掌管空白支票和企业在银行预留的法人代表印章、财务章,自己从银行取回银行对账单并负责与银行对账。小女孩有一个男朋友。一日,男孩要小女孩找钱为她买一辆摩托车,百般无奈,小女孩只好仗着胆子拿了一张7000元支票为小男孩买了摩托车。从此小女孩每日提心吊胆,一为祈求别被发现,一边积极凑钱还账。可每月几百元的工资,还钱谈何容易。小女孩明白,她偷拿的支票只要银行的对账单一来,就可能被人发现,于是,她每天有事无事的都往银行跑。银行对账单终于取到了。她赶紧把对账单拿回家,照着原对账单,将偷拿的那一笔款去掉,重新再打一张,又跑到街上刻了一枚银行的萝卜章盖上。回单位后像模像样地又作了一张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小女孩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一个月,可什么事也没发生。这之后的小男孩变本加厉胃口越来越大,小女孩的胆子越来越大,在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共八次以此手段挪用公款近120万元。只是小女孩不再自造银行对账单了。直到小男孩携款外逃后,小女孩才如梦方醒,自知罪孽深重和走投无路,只能投案自首。要求:指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说明:认真学习以下内容后再进行分析:

一、货币资金的授权批准及岗位分工控制制度

(一)货币资金的授权批准制度

1.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批人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2.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货币资金业务,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 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3.对于重要的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防范贪污、侵占、挪用货币资金行为。

4.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

(二)货币资金的岗位分工制度

岗位分工的前提是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货币资金岗位分工制度设计的宗旨是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既包括企业财会部门内部的出纳岗位与会计岗位的分工,也包括与货币资金运行有关的业务岗位分工和货币资金审批的领导岗位分工等。因此,货币资金的岗位分工制度是溶于企业各级领导的岗位分工、各业务部门的岗位分工、各管理职能部门的岗位分工和财会部门内部的出纳岗位与会计岗位分工等一系列岗位责任制度中的。货币资金的岗位分工制度要求建立出纳人员、审批的领导、专用印章保管人员、会计人员、稽核人员、会计档案保管人员及货币资金清查人员的责任制度。在这一系列岗位责任制度中,涉及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货币资金的收付及保管应由被授权批准的出纳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接触。

2、出纳人员不得同时负责总分类账的登记和保管。

3、出纳人员不得同时负责非货币资金账户的记账工作。

4、出纳人员应与货币资金审批人员相分离,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

5、货币资金的收付与控制货币资金收支的专用印章不得由一人监管。

6、出纳人员应与货币资金的稽核人员、会计档案保管人员相分离。

7、出纳人员应与负责现金的清查盘点人员和负责与银行对账的人员相分离。

二、认真学习《内部控制》教材89——99页的内容

内部控制作业3 第6章至第8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略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略

三、是非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7、18、19、20、21、22、企业不编制预算或预算编制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缺乏约束或盲目经营.(√)财会部门不能负责预算管理工作。(×)

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预算会加大预算的工作量。(×)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拟定合同文本。(√)

债务人不按期偿还债务,担保方不承担连带责任。(×)

研究项目未经科学论证,或论证不充分,可能导致创新不足或资源浪费。(√)23、24、业务外包会计处理不当,不会导致财务报告信息失真。(×)信息与沟通控制主要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进行有效沟通。(×)

9、企业应当建立数据备份制度,月备份是为了防止意外的数据丢失。(×)

10、内部报告不需要评估。(×)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说说全面预算控制的失控风险。略

2、对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如何控制? 略

五、案例分析题(40分)

案例资料:成立于1763年的巴林银行集团,拥有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显贵阶层的客户,是英国伦敦城内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商人银行集团。然而在欧洲金融界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这样的银行却因为内部控制的原因,最终栽在一个年龄只有28岁的员工尼克.里森之手。里森是巴林银行的一个区级职员,他在负责巴林银行在新加坡的工作时,既是首席交易员,又是清算部经理。从1992年开始,他利用一个按巴林银行总部规定本该废止但他却私自保留的一个叫88888的帐户进行不受任何约束的期货交易,结果造成高达1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最后透支的金额超出整个巴林银行几亿美元的资本,将整个巴林银行赔了精光,导致这座曾经辉煌的金融大厦轰然倒塌,最终走向坟墓。毫无疑问,巴林银行内部监督的失败是其倒闭的根源之一。

巴林银行内部虽有审计部门,但其只是调而不查,权威性极差,在里森违规操作期间,巴林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其现象有所发觉且向管理当局也出示过有关报告,但它的行动也仅次而已,在没有引起当局的重视下就此搁浅。截止到1993年12月的15个月中,新加坡期货公司的交易活动造成的损失为1900万英镑,但却上报利润900万英镑,如此谎报利润竟未被审计查出。里森为隐瞒损失,用剪刀、胶水和传真假造花旗银行有5000万英镑存款,内部审计竟然没去核实花旗银行的帐目。

在里森进行违规交易所造成的损失达到5000万英镑时,巴林银行总部曾派人调查里森的帐目,资产负债表也明显记录了这些亏损,但巴林银行高层对此视而不见,轻信了里森的谎言。从1993年年底开始,对里森的专门交易负有责任的罗恩.贝壳和作为股本产品部门负责人并对股本产品的风险承担责任的玛丽.沃兹.两人对新加坡期货公司的交易性质或是否可能获利都不是真正了解.1994年7月,资产负债表明显记录了里森的损失已达5000万英镑, 但巴林银行高层对此仍视而不见, 且巴林银行董事长彼得.巴林发表过一段评语,认为资产负债表没有什么用,因为它的组成在短期间内就可能发生重大的变化.管理高层的疏忽和监管不力是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重要原因.要求:分析巴林银行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以下分析仅供参考:

巴林银行倒闭案

成立于1763年的巴林银行集团,拥有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显贵阶层的客户,是英国伦敦城内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商人银行集团。然而在欧洲金融界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这样的银行却因为内部控制的 原因,最终栽在一个年龄只有28岁的员工尼克.里森之手。里森是巴林银行的一个区级职员,他在负责巴林银行在新加坡的工作时,既是首席交易员,又是清算部经理。从1992年开始,他利用一个按巴林银行总部规定本该废止但他却私自保留的一个叫88888的帐户进行不受任何约束的期货交易,结果造成高达1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最后透支的金额超出整个巴林银行几亿美元的资本,将整个巴林银行赔了精光,导致这座曾经辉煌的金融大厦轰然倒塌,最终走向坟墓。毫无疑问,巴林银行内部监督的失败是其倒闭的根源之一。

第一,内部审计监督不力。巴林银行内部虽有审计部门,但其只是调而不查,权威性极差,在里森违规操作期间,巴林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其现象有所发觉且向管理当局也出示过有关报告,但它的行动也仅次而已,在没有引起当局的重视下就此搁浅。截止到1993年12月的15个月中,新加坡期货公司的交易活动造成的损失为1900万英镑,但却上报利润900万英镑,如此谎报利润竟未被审计查出。里森为隐瞒损失,用剪刀、胶水和传真假造花旗银行有5000万英镑存款,内部审计竟然没去核实花旗银行的帐目。

第二,企业管理当局监管不到位。在里森进行违规交易所造成的损失达到5000万英镑时,巴林银行总部曾派人调查里森的帐目,资产负债表也明显记录了这些亏损,但巴林银行高层对此视而不见,轻信了里森的谎言。从1993年年底开始,对里森的专门交易负有责任的罗恩.贝壳和作为股本产品部门负责人并对股本产品的风险承担责任的玛丽.沃兹.两人对新加坡期货公司的交易性质或是否可能获利都不是真正了解.1994年7月,资产负债表明显记录了里森的损失已达5000万英镑, 但巴林银行高层对此仍视而不见, 且巴林银行董事长彼得.巴林发表过一段评语,认为资产负债表没有什么用,因为它的组成在短期间内就可能发生重大的变化.管理高层的疏忽和监管不力是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重要原因.内部控制作业4 第9章至第10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略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略

三、是非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5、26、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当形成工作底稿,详细记录企业执行评价工作的内容.(√)

为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同时为本企业提供内部控制评价服务。(×)27、28、29、30、31、32、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应当以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为基础。(√)

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不对外披露和报送。(×)

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引入的强制性要求。(√)

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企业监事会的责任。(×)注册会计师不应当对发表的审计意见独立承担责任,其责任因为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 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而减轻。(×)

9、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时,可以将企业层面控制和业务层面控制的测试结合进行。(√)

10、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一项或多项重大缺陷,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应发表否定意见。(×)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种类有哪些?各自出具的条件是什么?。略

2、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有什么差异? 略

五、案例分析题(40分)

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你所在单位的内部环境控制存在的问题(从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方面用文字描述出来); 说明:自己分析,不要抄袭1、2、对自己所在的单位简单地介绍一下

篇3:企业作业成本预算控制

一、作业成本预算控制设计依据

(一)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和不足

作业成本法理论基础是: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在计算成本时,要把各类资源消耗汇集为作业成本;控制成本的关键在于改进作业流程,识别和消除不增值作业,进而有效地控制成本。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在于将成本管理与基础作业紧密结合,通过分析作业、改进作业为企业决策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其不足之处是作业成本法是从核算角度分析成本动因,是一种事后控制;控制主体是各级管理者,由于利益的相关性限制,不利于操作者成本控制主动性的发挥。

(二)全面预算管理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成果进行全面的预测和筹划,通过对执行过程的动态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进行对照和差异分析,改善和调整经营活动,考评管理者的业绩,促进预算目标的实现。其优点在于有整体规划,目标明确,有利于对经营者的业绩评价和预定目标的完成。不足之处是预算管理是以未来目标为起点,未考虑现场作业实际和成本动因,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约束控制差异的发生,对预算目标偏离的责任不易界定。

(三)成本预算控制方法的特点

成本预算控制方法的特点是将确定的预算目标按照作业流程和作业环节来分解。以作业链的形式落实预算目标,弥补预算因客观性不足形成的目标差异,使预算更加符合生产实际,这也是预算管理在基础业务层的有益补充,便于预算深入到作业层次进行对比,进而发现预算差异,改进作业,有利于成本控制的精细化。通过在作业环节中引入预算管理弥补了作业成本法事后控制的不足,使控制资源消耗的关口前移。同时,现场作业人员承担的预算目标更加具体,责任更加明确,并与自身的经济利益挂钩,有利于在执行作业任务时主动减少、消除非增值作业,提高劳动效率,在作业链的基础上形成了经济责任链,使成本控制科学化。

二、实施作业成本预算控制的意义和有效性分析

(一)作业成本预算控制的必要性

煤炭企业长期受生产型组织管理机构的影响和制约,成本管理的重点一直放在各级管理者身上,现场作业人员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不高,成本管理靠职能部门按成本项目分解预算目标、控制资源消耗和投入等方式来进行,忽略了对作业的管理。另外,下达的预算目标由各级生产组织来完成,经济责任并未真正落实,造成预算与实际脱节、考核与分配失真。虽然采取了一些硬性的成本控制约束方法,但由于规划与预算指标的不科学、不公正,影响了各级生产经营者的管理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发挥,造成成本管理失控。因此,必须以作业为中心,设定具体的预算目标,通过作业流程的优化和经济利益的引导.实现深层次的作业成本管理和预算控制。

(二)作业成本预算控制的可行性

煤炭企业产品品种单一,地质条件复杂,生产战线长,回采、开掘、通风、运输、机电等各作业环节交织在一起,成本管理难度大。而作业成本预算控制方法,从单个生产作业环节入手,以每个作业环节的人、机、物、料等资源消耗为预算控制目标,逐步理清作业链_资源链_成本链。责任链,运用差异分析、效绩考评等手段激励约束生产作业者的行为,实现流程化管理的目的,符合煤炭生产的特点和经营管理实际。

(三)作业成本预算控制的适用性

作业成本法在一些行业有了成功应用的案例,而预算管理在目标管理、资源配置、内部控制、激励评价等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两者有机结合用于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实践,对于拓展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空间,完善预算管理的微观调控功能,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在促进煤炭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结果考核向流程控制转变,由行政约束向自主管理转变等方面。

三、作业成本预算控制的实际应用实施

(一)预算编制与分解

以作业成本为基础编制预算。一是梳理作业流程。成本预算的依据是生产计划,在编排好生产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作业流程的梳理,即“以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头为作业起点”、按照安装、生产、运输、提升、筛选这一个主要生产作业线,将供电、排水、通风等辅助作业分解纳入相关作业环节,界定清每一个作业环节的工作区域和责任范围,然后梳理出自井下工作头面至地面的一条条工序链;二是按照生产流程和作业需求,测算确定工序链中每一个作业环节的资源配置情况,确定消耗定额、人员配备、设备台数等量化指标;三是根据工资水平、设备功率、物资价格、安全投入等因素,确定每一环节的直接费用价值指标;四是将各个作业环节的资源消耗进行汇总,计算出每条工序链的直接作业成本预算。作业成本预算编制的关键点在于每个作业环节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而解决的有效途径是尽量划小作业单元,作业单元越小,资源消耗量越容易确定。预算的编制为预算的分解提供了详实的依据。预算的编制是以作业为基础,要想分解预算目标,实现对各级管理者及现场作业人员的效绩评价,只需将各自分担的作业内容和相应的预算值分析界定、筛选汇总。

(二)预算控制与分析

1. 流程控制。

将所有的作业按照工序流程梳理后,附以成本预算指标,就形成了价值责任链,在作业环节之间引入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把每一项作业都视为对上一环节的服务,由上一环节按照量化的预算价格收购下一环节的服务产品,对其支付费用;每个环节通过提供服务获取的收入减去本环节的实际消耗,余下的是报酬。这样来就将预算指标以价格的形式落实到作业链的各个工作环节上,通过上下环节之间的利益约束和控制,促使现场操作者尽量减少无效作业,主动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工作质量,在完成预算目标的基础上提高自身收益,达到预算控制流程化的目的。

2. 定额控制。

对每一项作业进行测算时,不仅考虑其价值指标,还要充分估计其实物量指标,即消耗定额。进行定额控制的意义在于:每一项作业的实物量消耗,既不能高于定额也不能低于定额,以保证作业项目的有效性。定额控制的关键在于控制权限的设定,现场作业时超过定额标准的一定比例,由不同管理层级的人员进行分析和审批。对于非操作和浪费原因要修改定额、调整预算,保证预算指标的合理准确,减少客观性差异的发生。

3. 项目控制。

将相关的单项作业组合到一起,就是一个综合的控制项目。如工作面安装、巷道掘进、皮带运输等,都是多个作业的集合,把这些项目比照工程管理,进行工期、质量和资金的投入控制和分析,对企业管理者和职能部门的决策与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作业成本预算分析可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如财务部门可以进行成本项目差异分析,技术部门可以进行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分析,区队可以进行人员配置分析,班组或岗位可以进行现场投入分析等。企业能够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标分析,通过价值和实物量的对此分析,找出成本预算差异的原因,改进工艺流程,最大限度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消耗。

(三)预算调整与考核

1. 预算调整主要是针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变动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

预算编制基础差异、资源配置差异、定额差异、价格调整差异,对于诸多差异要及时地进行调整,但由于管理和人为因素造成的预算差异均不予调整.以保证预算的严肃性。

2. 预算考核要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严格与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经济利益挂钩。

以调整后的预算为依据,与实际的成本投入情况进行比较,采用余额工资制或节余留用等方法,对作业环节或项目承担者的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优化成本结构,在保证预算目标完成的基础上,降低可控成本支出,提高职工收益。

(四)建立消耗定额数据库,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善现场管理制度

1. 建立消耗定额数据库。

作业成本预算编制的基础是各类作业的消耗定额,定额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要注意对各类消耗定额的积累、修订和补充。有效的方法是建立消耗定额数据库,对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资源消耗,按照作业进行分类、分期统计。积累的各类作业的消耗定额越多,越容易从现有数据中筛选出最优数值,为预算编制奠定详实的基础。

2. 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

实施作业成本预算要深入到基础作业层次,按流程和定额进行控制会产生大量的结算数据,必须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要充分运用企业内部的局域网络,在数据发生时(如领料、抄表、支付修理费、进尺测量、工序问结算等)由不同的部门或单位分别录入系统,相关部门按照同一数据源根据各自的需求分类归集、组合与筛选,实现信息共享,达到数据结算准确、控制及时有效、分析有据可依。

3. 完善现场管理制度。

各职能部门要及时分析、总结和提炼,以管理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并要求操作人员严格遵照执行。其环节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更容易被职工所接受,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地改进和提升,可为预算控制的有效运转提供保障。

摘要:作业成本法与全面预算管理法各有其优点与不足。实施作业成本预算控制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适用性。在成本预算控制中,煤炭企业必须实施低成本战略,不断加强对预算编制与分解、预算控制与分析、预算调整与考核,以及建立消耗定额数据库等成本控制,以达到不断改进和提升目的,为预算控制的有效运转提供保障。

关键词:煤炭企业,作业成本法,全面预算

参考文献

[1]常建华.煤炭企业会计核算[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12

[2]涂兴子.煤矿精细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05

篇4:内部控制的“家庭作业”

对于一家在业务上迅速走向全球化的企业来说,一切来的似乎太突然了,很多在国内市场上轻车熟路的做法已经显得不合时宜。走向国际化的五年来,也正是中材国际由一家普通的央企下属子公司转变为上市公司的五年。各方面的监管环境的变化,成为中材国际完善内部控制管理的动力和客观要求。

同大多数国有上市公司一样,过去中材国际的内控体系除了质量认证系统为一独立系统之外,尽管从制度上和执行上形成了公司自身的内控制度,但各流程的内控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管理,仍然需要加以系统化和规范的整理。为此,从2009年年初开始,根据国资委《风险管理指引》、财政部等五部委《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政策性文件,中材国际聘请了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帮助公司全面梳理内控体系,按照递进式、逐步推广的模式建立起中材国际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努力实现“速度、效益和风险”的平衡。

在中材国际,完善企业内控体系建设,被形象地称为做“家庭作业”。在王伟看来,中国企业做大做强,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内控问题。“这个坎儿过不了,企业做大做强无异于一句空话,风险控制是一个必修课,是我们中国企业真正成长为国际企业、卓越企业、跨国公司的必须先完成的‘家庭作业’。”

企业管理必修课

“作为总裁来讲,我现在每天90%的精力都在想,‘家庭作业’还有哪些要做?我们中国的企业,央企也好,其他国有企业也好,它的主要任务不是应该整天想着怎么样到海外闯荡天下,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越往前走,越是要做好‘家庭作业’。因为‘家庭作业’做不好,这个公司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不可能真正强大。”

现在的中材国际高级管理层中,每个月50%以上的精力用于做“家庭作业”。中材国际调集了公司管理层中的两名副总裁,全力以赴地专职于风险管理,并配备了专业精干的团队,专门进行风险管理的建设。王伟介绍说:“目前进行的是风险控制环境的改造阶段。我们自己内部的风险控制环境还不够,要从自己内部的改造开始。”

中材国际为什么如此重视做好“家庭作业”?不得不提及下面的两个案例。

2008年国庆放假期间,突然出现欧元对美元汇率暴跌的情况,当时中材国际为了防止欧元过快升值的风险,手中储备了一定数量欧元的现金。短短数日内就发生贬值,这一次汇率的大幅波动让中材国际再一次领略到了海外市场中风险的波诡云谲和不可控制性。“以前在国内时都是人民币来人民币往,根本不存在汇兑风险的问题。”王伟介绍说。“虽然风险是不可控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尽可能地做到提前预警,风险到来时做到尽量规避,尽量减少这些风险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2008年10月份,中材国际遇到一家沙特阿拉伯客户对其境外执行合同履约保函合同的索赔,严格地说应该是罚款,金额高达1680万美金,尽管这次扣款不会给公司财务造成重大的影响,但是金额占整个中材国际2008年上半年几乎一半利润。 “以前在国内市场上,如果出现工程延期的情况,基本上几个方面沟通协商一下就可以了,根本不会出现罚款的情况。”

发生在同一个月内的两次重大事件,给中材国际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教训,中材国际空前地意识到尽快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紧迫性。

严控子公司风险

按照刘志江董事长的介绍,中材国际的风险控制系统建设首先解决的是三个问题:第一,董事会必须建立相关制度机制问题,建立相关机制;第二有机制必须人到位的问题;第三,制度要形成体系的问题,中材国际一直在做这个工作。几年来,中材国际的风险控制体系正是遵循这样的思路逐渐完善起来。

在王伟看来,企业所能控制的都不属于风险,无法控制的才是风险,但是企业可以通过完善制度,争取提前预警,及时规避,这才是风险管理。

在中材国际的快速扩张中,根据项目需要在境外组建了为数众多的项目公司。这些项目公司散布在全球各个地区,规模偏小,且管理人员既有总部派出的,也有当地的聘用人员。如何对这些公司进行有效的管理,如何有效地实施对这些子公司的管理控制能力,以有效地节制成本,防范潜在的风险呢?成为摆在中材国际面前必须面对的课题。

严格控制海外子公司的经营范围。中材国际的做法是,使其完全成为执行中心,限制其财政权力,进行有效的风险屏蔽。对这些子公司的营业范围,注册时即明确只做项目执行,不许做其他经营,这样就把潜在的风险砍掉80%,屏蔽了重大风险。“对于海外公司的管理,先要把它的权力压缩到很小,进行经营风险屏蔽,然后再对它做事情的流程和规定进行确定,最后进行审计、检查,这样才出不了太大的问题。我们不像有些公司,他们到处布点,在海外的公司权力不约束,责任也不约束。它们在海外也可以经营,也可以签合同,也可以采购,也可以自己成为一个财务主体,甚至还可以成为一个利润中心。对我们来说,海外子公司只是成本中心,而不是利润中心。”王伟说。

不随意设置分支机构。是否设立海外机构,如何设立海外机构?中材国际的做法是根据国外法律来,一般来说,只有当地法律要求公司经营时必须在当地设立公司,中材国际才会注册设立新的公司,否则就只设执行项目部。同时,针对EPC项目中材国际才会设立海外子公司,专职做项目执行,EPC项目就是中材国际卖技术、卖机器的项目,这都有具体的规定。尽管不能保证绝对没有风险,但是基本上是完全可控的。几年来,中材国际尚没有海外子公司遇到重大意外的情况出现。

把这些卡死之后,子公司的项目经理根本不需要考虑怎么签合同和怎么样赚钱的事情,当然由母公司授权其做什么事则是另外一回事。“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地把风险进行屏蔽,给其太大权力的话风险你就控制不了。合同必须在北京签,既然把它作为一个成本中心,就应该按照成本中心的思想进行设计和管理控制。”王伟说。

内控环境建设乃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企业的内部控制需要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员工共同实施。在内部控制的各个要素中,环境要素是其他一切要素的核心,是其他要素作用的基础。当前中材国际内控体系建设的重点,即在于内控的环境建设方面,这里既包括硬环境的建设,也包括软环境的建设,在中材国际看来,内控软环境的建设更为重要。

“我们正在进行风险的识别、风险环境的评估,我们自己内部风险控制环境的改造、风险控制体系的运行、风险控制流程的设计等、一揽子风险管理体系正在建设中。”王伟介绍说。

中材国际走向国际化的几年来,决策层和管理层一直将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作为公司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既有对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水泥行业环境的分析和评价,也有对业主选择的分析和评价,既有对国外竞争对手的分析与评价,也有对国内竞争对手的分析与评价。这种分析与评价,成为公司管理层年度分析报告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会议上讨论。因此,加强风险管理的理念培养与教育,一直是公司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回顾过去几年应该说我们遇到了比较突出的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包括汇率的管理、外汇资产的管理、项目前期评估的管理、项目执行期间质量的管理,也遇到了我们标准与海外标准之间不一致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市场本身的,也有中国企业长期的内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王伟说,“这几年来我们的内部风险管理一直在推进,比如说我们作为一家传统国企向现代企业转型过程中,怎么合理高效地结算收入,怎么合理地通过我们的营收、利润、其他战略发展的信息以及合理的沟通,让投资者清晰地看出公司运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它不仅仅是投资者关系管理,其实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个生命共同体自觉性的提高,对公司长期的战略发展、融资能力的培育极其有益。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潜在地需要投资者生死与共,这是需要长期培养的。只有平时规规矩矩地面对投资者,当你遇到问题和挫折的时候,投资者才不会用脚投票离你而去,反而认为你这是暂时的困难。”

内部控制不能真正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成本,还有就是管理效率,如何能在不降低应有管理效率的基础上,投入合理的管理成本才是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值得注意的是,中材国际实施的内部控制体系,在适应中材国际项目管理特征的基础上,按照风险导向的内控体系建设路径,分阶段递进式地完成系统内控体系。中材国际将企业内控的有效性视为防范重大风险和重大损失的制度保障,同时将其视为一种风险管理的理念和一种无形资产的积累,视为公司健康持续运营的安全保障。

在具体的合同签署前,中材国际首先会通过充分的调研、风险评估和论证,以及确立风险应对方案,以从源头上控制项目风险。而在具体的资金操作层面,对于远期外汇交易套期保值和锁定成本均进行了具体的制度规定,避免出现单边投机套期行为。

一年多的努力,成效是明显的。仍然以汇率控制为例,中材国际现在有专门的人盯着汇率,有专门的人盯着外汇资产管理,内部已经建立起完善的汇率风险管理制度,结汇必须在三天以内,超过三天必须报告。在国际汇兑依然不稳定的情况下,2009年上半年中材国际国际汇兑损失已经降低到不足2008年同期的1/10,为公司减少成本开支、保证利润的稳定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篇5:《内部控制》辅修期末作业

考试题型:

一、判断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四、简答题(二题共18分)

五、案例分析题(22分)

六、论述题(15分)

一、简答

1.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至少应当披露下列内容:

⑴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 ⑵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⑶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 ⑷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

⑸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⑹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

⑺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采取的整改措施 ⑻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2.什么是资金活动?企业资金活动至少应当关注哪些风险?(1)资金活动是指企业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等活动的总称。(2)企业资金活动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一)筹资决策不当,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或无效融资,可能导致企业筹资成本过高或债务危机。

(二)投资决策失误,引发盲目扩张或丧失发展机遇,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或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三)资金调度不合理、营运不畅,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或资金冗余。

(四)资金活动管控不严,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抽逃或遭受欺诈。3.何为请购,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什么?其主要管控措施有哪些?

(1)请购是指企业生产经营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和实际需要,提出的采购申请。

(2)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缺乏采购申请制度,请购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过量或短缺,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3)主要管控措施:

第一,建立采购申请制度,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专门的请购部门,对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进行审核,并进行归类汇总,统筹安排企业的采购计划。

第二,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并根据市场变化提出合理采购申请。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先履行预算调整程序,由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后,再行办理请购手续。

第三,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采购申请时,应重点关注采购申请内容是否准确、完整,是否符合生产经营需要,是否符合采购计划,是否在采购预算范围内等。对不符合规定的采购申请,应要求请购部门调整请购内容或拒绝批准。

4.《指引》所称社会责任是指什么,履行社会责任中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1)指引所称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含服务)、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2)

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注册会计师黎明于2007年12月1日至7日对甲公司销售和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测试,并在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了解和测试的事项,摘录如下:

1.甲公司产成品发出时,由销售部填制一式四联的出库单。仓库发出产成品后,将第一联出库单留存登记产成品卡片,第二联交销售部留存,第三.四联交会计部会计人员A登记产成品总账和明细账。

2.会计人员B负责开具销售发票。在开具销售发票之前,先取得仓库的发货记录和销售商品价目表,然后填写销售发票的数量.单价和金额。

要求:根据上述摘录,请代注册会计师指出甲公司在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甲公司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缺陷有:

1.会计人员A同时登记产成品总账和明细账,不相容职务未进行分离。应建议甲公司由不同的会计人员登记产成品总账和明细账。

2.会计人员B开销售发票不能只依据发货单和价目表,因为实际销售的数量和结算价格可能会与发货单数量和价目表上的价格不一致。应建议甲公司会计人员B应先核对装运凭证和相应的经批准的销售单,并根据已授权批准的商品价格填写销售发票的价格,根据装运凭证上的数量填写销售发票的数量,再根据数量和价格计算出金额。案例分析二

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和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A公司作为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决定抢抓机遇,早作准备,全面启动内部控制体系实施工作,并指定财务总监负责拟定实施方案,该方案要点如下:

(一)加强领导,键全组织。为了提升内控工作的权威性,成立内部控制体系实施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总经理担任第一副组长,财务总监和各位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务部,相关部门参与其中。由财务部经理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以及其他日常工作。待时机成熟,成立专门的内控部。

(二)梳理业务流程,完善内控制度。聘请负责本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B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咨询,对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全面梳理现有各项业务流程,识别主要风险和关键控制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在梳理流程.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手册》过程中,应当只要围绕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展开,切实加强对各项经营业务的风险控制。

(三)狠抓宣传培训,统一思想认识。利用举办培训班.开设网络课堂.编发专题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培训,力争在3个月内将公司所有员工轮训一遍,全面掌握《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

(四)升级信息系统,优化控制手段。为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请本公司ERP系统提供商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协助制定信息系统建设和升级整体规划,经本公司信息网络中心批准后实施。

(五)开展试运行,做好全面实施准备。2010年11月,选择本公司部分职能部门.分公司和子公司开展内部控制试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积累经验,为2011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六)强化内部审计,增强监督效能。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等工作,并由审计部经理兼任审计委员会主席;审计部调整职责定位,在开展传统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对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七)组织内部控制评价,监督整改落实。2011年底;开展全公司范围内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全面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特别要将下属分.子公司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提高本公司总部对分.子公司的管控能力。

(八)借助专业力量,引入外部努审计。鉴于B会计师事务所近年来在本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中体现出良好的专业素质,根据促进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效实施的要求,聘请B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承担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以便于沟通协调.整合审计。

(九)实施绩效考评,落实奖惩制度。建立公司激励约束制度,将公司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对经评价.审计发现重大缺陷的责任单位及其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要严肃处理。上述实施方案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要求: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判断A公司实施方案中的(一)至(九)项工作安排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存在不当之处的,请逐项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答案:

1、第一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有:经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负全责,审计部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对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负责以及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5分)

2、第二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表现如下:

(1)不当之处:组织架构相关内容不纳入公司层面评价范围。(3分)理由:组织架构是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应当纳入公司层面评价范围。

(2)不当之处:在实施业务层面评价时,主要评价上海证券交易所重点关注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等业务。(3分)

理由:业务层面的评价应当涵盖公司各种业务和事项(或:体现全面性原则),而不能仅限于证券交易所关注的少数重点业务事项来展开评价。

(3)不当之处:为了减轻评价工作对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在本次内部控制评价中,仅采用调查问卷法和专题讨论法实施测试和评价。(3分)

理由:评价过程中应按照有利于收集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的原则,充分考虑所收集证据的适当性与充分性,综合运用评价方法。

3、第三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

(1)不当之处:现场评价报告无须和被评价单位沟通。(3分)理由:现场评价报告应向被评价单位通报。

(2)不当之处:现场评价报告只需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报审计部。(3分)理由:现场评价报告经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应由被评价单位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后,再提交审计部。

4、第四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对于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只进行内部通报,不对外披露。理由:对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必须对外披露。(5分)

5、第五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审计重点审计该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等。

理由: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关注、利用上市公司的评价成果,但必须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对被审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独立审计,不能因为被审计上市公司实施了内部控制评价就简化审计的程序和内容。(5分)

三、论述

1、何为发货,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什么?其主要管控措施有哪些?

2、《指引》所称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建设至少应当关注哪些风险?企业文化培育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有哪些?

(1)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2)①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②缺乏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和风险意识;

③缺乏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

篇6:内部控制作业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摘要】

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是企业规模和经营范围扩大后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两者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作用又相互独立。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实施的先决条件,推动内部审计的变革,而内部审计反过来监督内部控制,防止内部控制失效。为更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现代企业必须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二者的基本关系,以保障企业健康有序运行,对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避公司风险、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关系

一、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概述

(一)内部控制概念

一般意义的控制是指对一个物质、一个组织或一个系统的活动进行的约束或指导。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解释,“内部精致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全面、全程的控制。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标准说明》指出内部控制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设计的管理控制程序,为实现以下主要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

1.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2.对政策、计划、程序、法律等规定的遵守。

3.对资产的保护。

4.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

5.完成所制定的经营或计划的任务和目标。

该定义则是强调了内部控制的五项目标,即报告、合规、资产安全、经营和战略目标。内部控制的五个目标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目标体系。其中战略目标是最高目标,是企业使命相互联系的终极目标;经营目标是战略目标的细化、分解与落实;资产目标是实现经营目标的物质前提;报告目标是经营目标的成果体系与反映;合规目标是实现经营目标的有效保证。

(二)内部控制的演变

内部控制是组织运营和管理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科学管理必然要求。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等四个不同的阶段,并初步呈现与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交融发展的趋势。

内部牵制阶段

内部结构阶段

内部制度阶段

内部整体框架阶段

20世纪前

20世纪40年代-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后

20世纪90年代后

内部牵制阶段:20世纪以前,盛行的观念和实务都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主要表现为对会计账目和会计工作实行岗位分离和相互牵制。根据《柯勒会计词典》的解释,内部牵制是指“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和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内部牵制机能主要包括:分权牵制(权责分离)、实物牵制(实物责任制)、机械牵制(技术牵制)、和薄记牵制(会计系统牵制)。

内部控制系统阶段: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有权和经营权进一步分离的特点,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推动下,内部控制演变为涉及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人员素质、业务处理程序和内部审计等比较严密的内部控制系统。这一阶段是内部控制进入“制度二分法”或“二要素”阶段,即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部分,前者在于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后者在于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进入80年代,人们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重点从一般含义向具体内容深化,为区分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在1988年《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以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取代了内部控制系统,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强调其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这一阶段进入“结构三要素”阶段。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根据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COSO报告还明确了内部控制的五个构成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三)内部控制的种类

内部控制的种类可归纳如图1-1所示:

完整性控制

合法性控制

宏观控制

基础控制

正确性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

纪律控制

一致性控制

微观控制

实物控制

内部控制

计划控制

信息报告控制

内部管理控制

操作与质量控制

人员组织与训练

业务核算与统计核算等其他控制

图1-1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组织内部应用会计方法和其他有关方法,对财务、会计工作和有关经济业务所进行的控制。要强调的是,我国新修订的《会计法》十分重视有效地内部控制的建设,追究企业信息失真、管理舞弊、风险加大等问题的法律责任可以从内部控制根源入手。

内部管理控制——除了组织内的管理部门应建立管理制度,以此保持生产经营效率和保证个部门贯彻执行政策,还应根据一定的经营方针,为合理且有效地进行经营活动而设定各种管理。内部管理控制又称为“控制的再控制”。

理查德·L·莱特里夫博士和国际内审协会成员,把内部控制的种类分为:

1.预防性控制——为了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而预先采取的控制。

2.检查性控制——把已经发生和存在的错误检查出来的控制。

3.纠正性控制——对那些由检查性控制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控制。

4.指导性控制——为了实现有利结果而采取的控制。

5.补偿性控制——针对某些环节的不足或缺陷而采取的控制。

(四)内部审计概念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审计署4号令定义

内部审计定义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放大,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计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内部审计是独立地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审计主体

可设在组织内部,也可在组织外部

组织内部的机构或人员

组织内部的机构或人员

审计客体

风险评估

内部控制

治理程序

经营活动

内部控制

财政财务收支相关的经济活动

审计目标

帮助组织增加价值

改善经营效率

适当性、合法性、有效性

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审计职能

咨询

确认(监督、评价)

监督评价

监督评价

审计特征

独立、客观

独立、客观

独立、客观

(五)内部审计种类和程序

内部审计的种类,是指内部审计按其不同的特征所作的归类。分类如下:

1.按照实行内部审计制度的单位性质,可分为部门内部审计、企业内部审计、事业内部审计。

2.按照审计主要目的可分为财务审计、效益审计。

3.按照审计的时期可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

4.按照审计的时间可分为中期审计、年终审计。

5.按章审计的内容可分为全部审计、局部审计。

6.按照审计的方式可分为报送审计、就地审计和巡回审计、联合审计。

7.按照审计的方法可分为详细审计、抽样审计。

8.按照审计的形式可分为预告审计、突击审计。

所谓内部审计程序,就是以先后次序为特征的内部审计活动的规程。内部审计的通常采用的程序可归纳如下:

遵循内部审计工作长期规划——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及其分期执行计划——制定项目审计工作方案——送达项目审计方案——送达审计通知书——采用就地方式实施审计——撰写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审计报告意见——向本单位负责任报送审计报告——像被审计单位送达经批准的“审计意见书”(间或同事送达经批准的“审计决定”)——整理审计资料立卷归档——进行审计后续检查。

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一)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

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五要素中,控制环境要素是指企业核心人员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包括个人诚信道德价值观与能力、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管理者观念与风格、组织结构、权限及责任划分、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与程序等。可以看出的是,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也是内部控制实施监控的重要途径。监控是贯彻于经营活动始终和方方面面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必须具有一定的特殊独立性,主要是独立的职能部门开展的内部审计实施的,也可以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监控通过内部审计实现对控制环境以外的控制要素再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通过不断的评价改正,促进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从1986年4月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第十二届大会上发表的《总声明》的解释中也可看出,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部分。其表明,“内部控制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他控制系统,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

(二)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作用

内部审计可以发挥的作用如下:

1.评价内部控制,参与重大控制程序的制定与修订

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完全融合在一起,内部竞争的运行过程则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这使得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内部审计师处在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中,对企业管理风格、企业文化、会计核算、控制程序等各方面因素都非常熟悉,也清楚各项业务活动的关键控制点,其相对独立并且在企业内部有较高的地位,使其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成为可能。内部审计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保护资产安全、防止舞弊的发生,其出具的审计意见对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及其员工、甚至总经理都具有强制性。以上叙述中,都证明了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权威性,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评价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信息以及执行上的充分优势。

2.监督内部控制的运行

内部控制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制度与程序组成的整体系统,为了确保这些政策与程序得到全面、准确地执行,需要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以建立和完善组织中的内部控制监控机制。从COSO框架中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分析,控制环境处于框架的基础位置,从构成角度了解到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在确保控制环境的基础环节,监督内控的必要手段。从部门角度分析,内部审计机构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直接受到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参透于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之中,因此对内部控制各方面进行监督最为有效。

3.提供管理咨询作用

由于内部审计师在内部控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其对内部控制极为熟悉,能够更好地提供管理咨询给企业的相关部门、组织或成员,促进被审计者对于自身业务的风险自我评价与自我控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防范风险的重要作用。

(三)内部控制对内部审计的作用

1.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得以实施的先决条件

内部控制系统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通过这五要素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保障了组织运营的环境。没有良好的环境,再好的内部审计制度也难以实施。内部控制保障内部审计实施的独立性、公正性、权威性。

2.内部控制推动内部审计变革

起初,内部审计理论处于财务审计的阶段,主要是应用“内部牵制”的思想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现在内部审计过度到管理审计的阶段,是内部控制制度目标的完善推动了内部审计的变革,使其地位提升到管理控制行为,衡量、评价其他控制有效性。1999年《内部审计实务准则》中对于内部审计目的的描述,最终使其完成由财务审计发展到管理审计以至战略审计的历程。

(四)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一方面,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关键的组成部分,完善的内部审计系统意味着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康运行,同时对内控其他组成部分产生重要影响,与其它组成部分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系统也是内部审计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内部审计不仅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监督,同事对公司财务情况、风险评估情况、人力资源、生产运行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监督发现存在的缺陷和风险,提出针对性建议。同时内部控制作为内部审计的作用对象之一,在审计过程中也发挥着特殊作用,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与高效运行对内部审计的其他作用对象提供了保障。在王兵的研究中也得出内部审计负责人专业能力在完善和改进内部控制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协同效应。两者相互包含,一方的变化与发展会同时引起另一方的改变,产生连锁反应,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可以使两者发挥的作用增加,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充分利用公司资源,使企业形成持续的竞争力。

(五)二者的最终目标一致

内部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审查和评价的方式,在成本效益原则上进行有效的控制,协助管理层,促进实现控制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经营管理合法合规,提高经营效率,实现最终企业战略目标。内部控制的实际操作中,经营管理部门需要不断修正和改进,修正和改进正是在内部审计部门提出的独立评价意见基础上进行的。由此可见,二者最终目标一致,内部审计目标是实现内部控制系统的目标,都是为了控制风险,提升治理、保证组织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三、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有效实施方法

内部审计帮助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和维持良好的环境,同时也能通过信息的交流沟通为内部控制的改进提供相当有用的建设性意见。研究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关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强化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并最终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实现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价值的方式如下:

1.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所产生的管理协同效应可以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使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系统实现作用最大化,从而使企业形成持续的竞争力。所以企业必须正确认识两者的包容与协同关系,实现两者作用的价值。

2.高度重视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框架必须和内部控制框架相协调,把控制目标的建立嵌入到风险管理过程中去,公司治理才能实现其有效性。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使企业充分了解自己所面临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从而保证企业生存,充分将内部审计融入企业管理,主动参与管理。

3.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替身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高效的有序的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建立在一个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和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团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部门定位清晰,深刻理解与运用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系统间的协同效应。持续不断的专业培训可以使内审人员更新观念,加强应变能力,提高审计团队总体素质。

4.强化内部审计职能并出具自我评价报告

基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结果,内部审计应当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一个整体全面的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具体可以使用高中低来评价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程度。另外也可采取将其量化统计百分比的控制风险标准来评价。

参考文献

方红星,池国华.内部控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蒋燕辉.现代内部审计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黄纪崇.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探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9).刘金星.论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公司治理质检的关系.会计之友,2009(2).刘明辉.史德刚.审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李健.公司治理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钱世昌.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6.时现.内部审计学.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史晓芬.重视内部控制研究与评价在审计中的发展.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5).王兵.内部审计特征与内部控制质量研究.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5(1).薛冰.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现代审计与经济,2007(4).阎达王,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会计研究,2001(2).杨小峰.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内部审计免疫功能分析.会计之友,2010(2).周春生.企业风险与危机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企业内部控制规范2010.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END

上一篇:运行车间卫生考核办法下一篇:向挫折亮剑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