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过程

2024-05-12

计算机组装过程(精选6篇)

篇1:计算机组装过程

一项新研究揭示染色体复杂的组装过程2011-06-27来源: 上海沪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一种新的实验技术,对基因组中所有成分实现高度控制,生成均匀一致的染色质串珠结构,并开发出分析染色体结构的计算机工具,揭示染色体复杂的组装过程。新研究在用DNA链人工包装染色体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也为基因组生化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染色体由DNA链和相关蛋白质缠绕弯曲,高度压缩包装而成。研究小组首先从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完整的DNA染色体组,经过培养提纯,然后加入相等分量经纯化的组蛋白。组蛋白是DNA链缠绕成染色体的基本材料,这样包装过程就开始了。经过包装后,细长的DNA基因链包围着一颗颗组蛋白形成串珠一样称为核小体的小结,均匀分布在未打结的DNA链上。

核小体是一种染色质结构,进一步卷曲压缩则成为染色体。之前其他研究显示,组蛋白和DNA也能各自沿着DNA链制造一些核小体结点,但这些串珠的整体结构却和细胞内形成的染色质大不一样。研究小组找到了一种新方法,在实验中加入了酵母菌提取物和ATP,染色质改造酶从ATP中提取了必须的能量,沿着DNA重新配置核小体,重新构造出与细胞内染色质一样的人造染色质结构。

领导该研究的研究人员说,染色质改造酶会很活跃地包装核小体,排除每个基因最初所遭遇的障碍,生成了位置均匀一致的核小体珠链。如果没有酵母菌提取物和ATP,在实验开始时核小体只能随机散布。最关键的是,研究小组还开发出一种计算机图形组装算法,成为从外部研究染色体成分的有力工具,这样,科学家就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超过6万多个核小体形成染色质的排列方式,从而首次在实验中实际探测到了染色体的结构、功能和它们的组成基因。

染色质组装过程中的缺陷会导致多种疾病,包括一些癌症和慢性紊乱。更直接地研究染色质属性和其组装形状,有助于理解疾病形成并找到相应疗法。

文章链接:中国安防展览网

篇2:计算机组装过程

实验二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装

实验目的1.认识和会使用微型机硬件组装中的常用工具。

2.了解微型机硬件配置、组装一般流程和注意事项。

3.学会自己动手配置、组装一台微型机。

实验内容

1.了解微型机硬件配置、组装一般流程和注意事项

2.自己动手配置、组装一台微型机

实验步骤

1.检查所有需要安装的部件及工具是否齐全

2.释放身上所带的静电

3.基础安装

(1)安装机箱电源

机箱后部预留的开口与电源背面螺丝位置对应好,用螺丝钉固定

(2)安装主板

•在机箱底板的固定孔上打上标记

•把铜柱螺丝或白色塑胶固定柱一一对应的安装在机箱底板上 •将主板平行压在底板上,使每个塑胶固定柱都能穿过主板的固

定孔扣住

•将细牙螺丝拧到与铜柱螺丝相对应的孔位上

•安装主板注意事项

切忌螺丝上的过紧,以防主板扭曲变形

主板与底板之间不要有异物,以防短路

主板与底板之间可以垫一些硬泡沫塑料,以减少插拔扩展卡时的压力。

(3)CPU和散热器的安装

•CPU的安装

把主板的ZIF插座旁拉杆抬起,把CPU的针脚与插座针脚一一对应后平稳插入插座,拉下拉杆锁定CPU。在CPU内核上涂抹导热硅脂。

•安装CPU的散热器

卡具的一端固定在CPU插座的一侧; 调整散热器的位置,使之与CPU核心接触; 一手按住散热器使其紧贴CPU,另一手向下按卡夹的扳手,直到套在CPU插座上; 把风扇电源线接在主板上有cpu fan或fan1的字样的电源接口上。

卡具的一端固定在CPU插座的一侧;

调整散热器的位置,使之与CPU核心接触;

一手按住散热器使其紧贴CPU,另一手向下按卡夹的扳手,直到套在CPU插座上;

把风扇电源线接在主板上有cpu fan或fan1的字样的电源接口

上。

(4)内存条的安装

打开反扣,缺口对着内存插槽上的凸棱,垂直插入插槽,用力插到底,反扣自动卡住。

(5)安装主板的电源线

主板20针的电源接头插在主板相应的插座

(6)连面板各按钮和指示灯插头

•SPEAKER表示接机箱喇叭(一般是四针)

•POWER LED表示接机箱上的电源指示灯(一般是三针)•KEYLOCK表示接机箱上的键盘锁(一般是三针)

•HDD LED表示接硬盘指示灯

•POWER SW表示电源开关

•RESET SWITCH表示接重启开关

(7)安装显卡

拆下插卡相对应的背板挡片,将显卡金手指上的缺口对应主板上AGP插槽的凸棱,将AGP显卡安装AGP插槽中,用螺丝固定,连接显卡电源线。

(8)安装显示器电源接头接在电源插座上

15针D-sub接口接在机箱后部的显卡输出接口上。

(9)开机自检

将电源打开,如果能顺利出现开机画面,伴随一声短鸣,显示器显示正常的信息,最后停在找不到键盘的错误信息提示下,至此基础

部分已经安装完成。可继续进行下一步安装。

若有问题,重新检查以上步骤,一定要能开机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安装,以免混淆组装测试。

4.内部设备安装

安装主板

(1)软驱的安装。将主机和显示器分离,拆除机箱上为安装软驱预留的挡板,将软驱由外向里推入机箱下方软驱固定架内,拧上四颗细牙螺丝,调整软驱的位置,使它与机箱面板对齐,拧紧螺丝。

(2)安装硬盘。将硬盘由内向外推入硬盘固定架上,将硬盘专用的粗牙螺丝轻轻拧上去,调整硬盘的位置,使它靠近机箱的前面板,拧紧螺丝。

(3)安装光驱或DVD驱动器

拆掉机箱前面板上为安装5.25英寸设备而预留的挡板,将光驱由外向内推入固定架上,拧上细牙螺丝,调整光驱的位子,使它与机箱面板对齐,拧紧螺丝。

(4)连接电源线和数据线。把电源引出的4针D型电源线接在硬盘和光驱的电源接口,按照红对红的原则连接硬盘和光驱数据线,通过硬盘和光驱数据线让硬盘和光驱分别接在主板IDE1和IDE2接口。安装软驱电源线和数据线,注意软驱的电源线接头较小,要避免蛮力插入,以防损坏,数据线一号线和接口的数字1对齐即可。

(5)安装声卡,连接音频线

(6)安装网卡等扩展卡

(7)开机自检

连接电源线 键盘连接到KB口,主机和显示器相连接。再次开机测试,开机后若安装正确,可检测出声卡和光驱的存在,硬盘则必须进入BIOS中查看,在自动检测硬盘(IDE HDD AUTO DETECTION)画面中即可看到安装的硬盘有关

连接电源线

键盘连接到KB口,主机和显示器相连接。再次开机测试,开机后若安装正确,可检测出声卡和光驱的存在,硬盘则必须进入BIOS中查看,在自动检测硬盘(IDE HDD AUTO DETECTION)画面中即可看到安装的硬盘有关信息。

(8)整理机箱内的连线。线时注意:将面板信号线捆在一起。用不到的电源线捆在一起。音频线单独安置且离电源线远一些。将机箱外壳盖起来。

5.外部设备安装

将调制解调器安装在适当的串口上。

将打印机连接到并行口上。

将音箱音频接头连接到声卡的音频输出口SPEARKER上。麦克风接到声卡的MIC IN口上。

实验小结: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装是对计算机硬件的更深层的学习和了解。在此次实习中我认识了计算机硬件组装的常用工具,记住了计算机硬

篇3:计算机组装过程

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具体思路是:根据确定的职业岗位,先分析其典型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得出完成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要求,按照职业要求设计专业知识模块和项目案例,分解工作任务,形成教学情境。从而实现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学习规律将职业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进行整合,归纳出相应的行动领域,再转换为学习领域。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把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针对特定职业岗位的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在专门构建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职业从业知识、技能的传授,以使学生有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从容应对、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在技术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中,劳动者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包括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具备这种综合素质的劳动者为目标(2),而通过根据实际工作过程设计的学习情境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课程定位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和售后技术支持的技能,前导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实务》,后续课程是《局域网组建与调试》,在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基于以上,这门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3)。

本课程将从以工作过程导向思想为指导,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入手组织教学内容,将工作过程融入教学,从教学设计出发,课程内容设置与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实用性,提供配套的教学资源供学生使用,并适当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课程设计

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设计理念下,我们为课程寻找了一个合理的执行路径,课程设计思路为:首先进行学院周边市场调研岗位分析,确定本课程对应的岗位是计算机高级装调员,根据岗位分析的结果,确定具体岗位上的典型的工作任务,然后结合行业企业职业技术标准确定职业能力与素质,然后进行校企合作,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根据具体岗位工作内容修订和序化教学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特点,确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最后再次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参与考核评价。

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我们以计算机高级装调员职业标准和岗位工作任务作为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同时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后,课程内容进行了选取,根据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将选取后内容分为10个项目。分别是拆卸计算机、选购计算机、组装计算机、设置CMOS参数、硬盘分区格式化、安装软件、外设选购及安装、网络设置、备份还原、故障诊断与排除。

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注重体现工作过程化,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同时与企业密切合作,在每个项目完成的过程中,除了虚拟情境,要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与真实项目,感受企业文化,掌握工作流程,包括价格谈判等。其中设置CMOS参数、备份还原、故障诊断与排除是这门课程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高级装调员的重点考察内容,所以在课时分配上比重比较大。这是课程内容选取后的具体内容表。其中框线选取着的是证书重点考核内容。

实施方案

在课程实施上,以岗位工作流程作为教学组织安排的依据,具体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实训阶段和综合提高阶段。在基础实训阶段要为学生安排实现10个教学项目(虚拟情境、真实案例)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掌握计算机高级装调员各工作任务的工作流程。这一阶段占60学时。实训基地: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在综合提高阶段,要学生参与实现多个真实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使知识系统化。这一阶段占12学时,实训基地:以校外为主,校内为辅。

注释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周勇.对职业教育概念的回顾与思考[J].职教论坛,2003,(9).

篇4:计算机组装过程

关键词 工作过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由于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决定其在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方面要进行改革与创新。多年来,中职教育课程改革一直在进行,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综观各类教学方法,其中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法更加适合中职教学,更加适合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设置,笔者以中职学校普遍开设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为例,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1 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理论知识相对较差,那么给学生灌输较多的理论知识一方面接受不了,另一方面脱离了职业学校本身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特点。目前的中职教育定位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求与市场保持零“距离”,使学生毕业后能在求职中具备充分的竞争力,要求学校这个人才加工厂生产出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 因此,围绕工作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进行课程教学,因岗施教,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属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一种延伸,实践性极强。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简单地按教材顺序实施教学,也就是把一个个知识点串接起来,教师真正成了“教书匠”,这样容易造成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脱节。教师的工作不应当是简单地教教材,而是用好教材;课程教学也不等同于简单的单元组合,不能按部就班。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教师就更有责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會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候必须联系实际,对课程内容进行精选、扩充与整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

3.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设计简介

目前,很多中职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变以往按知识体系进行的课程教学设置,将实际工作的真实过程和场景引入到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具体地说就是企业中某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之一,它是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及与之相配合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特征是: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所需知识为核心,教学方式以情境教学为导向,教学环境以真实职业情境为代表。因此,要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岗位需求,因为企业对某类人才的需求正是对相应岗位的任职要求。通过对目标岗位的调查研究,归纳出其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总结出所需的职业技能,再分析出各种技能对应的知识点,做出课程项目设计,对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后实施教学,整个流程概括如下:面向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

这样,确定好教学目标、重构好教学内容后,下一步就是研究出与之配套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连接知识与能力、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有了好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授课内容。

3.2 分析就业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合理设计好学习情境

中职毕业生应具有相应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目前,我校联想专班学生目标岗位群主要分为:计算机硬件的维修、计算机软件维护、联想服务器维护及技术支持和IT产品销售等。当今社会发展最快的应属IT行业,作为IT行业中的计算机可以称得上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部件产生,每天性能都在提高。而作为学校培养的计算机人才,要能够适应这种日新月异工作对自己的要求,这必然要求学校在开课以及授课上能够做到以市场的需求为主导。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内容涵盖了其中所需的许多核心职业技能。

计算机售后服务人员不仅需要有广阔技术知识面,更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维护操作,以便在计算机发生故障时迅速判断出问题所在,给出解决方案,使计算机恢复正常运行。这些职业技能通过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是不可能达到的,必须分典型工作任务、分阶段进行逐步训练。教学过程虽不能等同于工作过程,但合理的、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设计,可以将职业技能训练的各个环节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在课堂教学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 以就业为导向调整教学方法

4.1 重视教学中对工作情景模拟

对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应当采取以就业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方法。针对每一项基本职业技能和其中所涵盖的知识点,我们都依据实际工作过程精心设计了教学项目和案例,很好地模拟了电脑售后服务站工作过程。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我们采取了理论课、实践课、讨论课、情景模拟工作任务布置等多种授课方式。比如在情景模拟课中,首先布置一个公司中一天分配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调研途径去咨询,了解岗位工作过程,写出任务实施报告,再到课堂上分组充分讨论,给出各自的解决方案,然后教师再进行综合分析讲解,最后进行实践。实践证明,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对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将仿真服务站客户送修和站内工程师接待维修等工作环境。在学习一些具体知识点时,以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室为实践环境,将学生分成6组,从送修→接待→检测→维修→验机取机→回访等工作过程岗位做到每人都分配到对应岗位并轮流交换岗位体验和小组互评等举措,这样对学生掌握知识有很好的帮助。让学生提前体验到真实工作的流程,一旦到了实际工作环境就不会不知所措。

4.2 构建好课程体系规划

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笔者认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应抓住三点:一是计算机硬件组装;二是计算机系统及常用软件安装;三是计算机软件故障诊断排除。这样,学生学习时就能够把散乱的知识点都归结到这几个出发点,学习的针对目的性更强。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也会以此为目的进行探求解决,做到心中有数。在具体知识模块的讲解上,同样要教会学生树立全局意识。我们在许多教学案例的组织上都体现了这种思想。

在讲解理论课时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考虑:部件的介绍、硬件如何组装、常用软件的介绍及安装操作系统、硬件故障的解决办法、软件故障的解决办法、病毒的防治。 在讲解实践课时下三个方面去做:组装实习、安装系统、软硬件故障解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有结合不同类型电脑组装维护的案例。通过学习,学生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在现实操作中就会进行技能迁移,虽然学校里学习的是兼容电脑安装调试维护,但即使是笔记本电脑、品牌机和一体机,也都能够在遇到相应问题时制定出合理的方案解决问题。

4.3 加强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是我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它强调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如今,企业更看重的是员工的品质。在这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当中,学生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同时通过有效地方法去解决问题和困难,这样才会在职场当中更有竞争力,也大大增强学生就业的信心。

5 结束语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下,应发挥中职教育的优势,拿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脉搏,搭建贴近行业的实训教学平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紧跟目标岗位工作过程和方式的变化,实现与就业市场的“无缝”接轨。

篇5:计算机组装报告

假设你去电脑城买一台计算机(要求说明所买计算机的用途,计算机的用途自定),请列出所选计算机配件,并说明选择计算机配件的理由(要求对计算机配件的选择作必要的分析,能体现你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然后给出计算机组装过程。

要求字数在2000—5000之间。

我觉得作为大学生,电脑是必须品,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浏览网页查找资料,休闲时看下视频,听听音乐,玩点小游戏等等,而大学生利用电脑最主要就是用来学习吧。所以配置电脑首先要从用途和个人的经济方面考虑,尽量选用性价比比较好的配置,学会自己组装一台自己理想的电脑,不用没弄清楚自己的需求就过度追求高性能的电脑。

我想组装的电脑,性能不用过高,只要用来学习,上网看新闻,查找资料,与朋友沟通,支持较清晰的在线视频,欣赏音乐,玩下小游戏,支持安装一些基本的办公软件,最重要的是性价比要高。

我所选的配件:

CPU:AMD 速龙II X2 250(盒)¥360左右

主板:技嘉M52L-S3P ¥400左右

内存:金士顿 2GB DDR2/800 ¥250左右

显卡:影驰GT220加强版X2 400左右

硬盘:WD 320GB 7200转 32MB(串口/GP)¥300

液晶显示器: AOC e2043f20寸 ¥740

光驱:先锋 DVD ¥120左右

机箱:金河田 银尔系列F3150左右

电源:航嘉 冷静王钻石2.3版本200左右

键鼠/键盘:普通套装:70左右

总价:3000左右

配件分析:

CPU :AMD 速龙II X2 250 内置双核,处理器默认主频高达3.0GHz;外频为200MHz,倍频为15X,此外,二级高速缓存容量为2MB,这样可以提高CPU处理数据效率,缩短软件运行时间。价格360左右也是比较经济的,而且这样的CPU在面对日常的应用来说依然游刃有余,主流网游、查询资料、高清电影、办公需求依然不会造成系统的性能瓶颈,如果搭配一块中端性能的独立显卡效果会更好。

主板:技嘉M52L-S3P采用nVIDIA 520系列芯片组,支持nVIDIA nForce 520 LE北桥芯片,支持AM2 940系列CPU处理器,板载Realtek ALC883 8声道声卡,板载Realtek RTL8201CL百兆网卡,支持HyperTransport总线技术。电部分采用3相供电设计,用料为高品质日系滤波电容以及全封闭电感,可为处理器提供稳定电流。内存方面,技嘉GA-M52L-S3P采用

DDR2内存类型,支持通道模式,内存插槽数量达到了4个,内存频率为DDR2 800,最大支持16G内存容量。它可以满足中低档用户的要求,低耗电,总体还是可以的,只是稳定性一般。但是还是比较实惠的。内存:金士顿 2GB DDR2/800采用绿色PCB基板,它采用70nm工艺技术,采用了大面积覆铜设计,能有效防止电磁波的互相干扰。金士顿 2GB DDR2-800 内存编号为

“KVR800D2N6/2G”,正反面由16颗存储芯片构成。它的工作频率为800MHz,默认的工作电压为1.8V,针脚数为240PIN,CL延时为6。我认为它的稳定性比较好、兼容性尚佳,超频能力在同价位中也还算不错,同时具备完善的服务保障。在目前存储不景气的条件下,是用户选购的好时机,价格比较便宜。

硬盘:WD500GB7200转16MB(串口/RE3),这个硬盘容量硬盘容量500GB单碟容量250GB盘片数(张)2硬盘接口接口类型SerialATA2.0(3Gbps)接口速率150MB/s传输速率缓存16MB转速/分7200转/分磁头(个)4平均寻道时间(ms)8.7ms外部传输速率(MB/s)300其他参数平均无故障工作小时一百二十万个小时其他特点加强了防震和抗摔能力,并将性能提升了大约20%;即使在频繁震动的环境中,性能的提升也甚至能达到60%。它的可靠性高,能够很好地保护硬盘及当中存储的数据,工作温度低,也很安静,价格在三百左右,符合学生的经济条件。

显卡:影驰GT220加强版X2的做工及用料在入门级显卡中属相当十足型。搭配优秀的散热设计,整卡的稳定运行不成问题。另外,该卡采用的特殊斜向显存布局也为优秀的画面输出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充足的用料为核心及显存的高频运行提供了保障。可以稳定运行在625MHz的频率之上,而其所拥有的128bit 512M显存同样保持了1400MHz的高水平状态。此外,影驰GT220加强版X2的散热设计也充分照顾了整卡的需求。致密的放射状散热鳍片能够快速的将热量导出,而散热风扇也可以为整卡表面提供良好的散热气流。这样的显卡还是对得起价格的,比较大型点的游戏 他都能应付自如,对于一般的玩家爱好者是个不错的选择,从静音,省电方面可以选择它,性价比也比较高。

显示器:AOC e2043f采用与众不同的银白色外壳,而超窄屏幕边框及近圆型底座的应用,使它突显出一种时尚而又前卫的科技魅力。其20英寸16:9液晶屏,1600×900的最佳分辨率,而它的50000000:1的动态对比度,外加250流明亮度及5ms的灰阶响应时间,不仅保证了画面流畅性,还使色彩的表现力更加突显,非常适合观看震撼的特技电影或表现游戏世界中的的绚丽场景。可以用它来欣赏高清的电影。而它所使用的LED背光技术,则在保证了画面显示质量的基础上,使AOC e2043f更节能环保,最大功率仅有28瓦,而待机时功率更是小于0.5瓦,非常的节约能源。它的质量也比较轻,方便用户携带。而它目前740元左右的售价,在与同尺寸的显示器相比,也只是属于中档价位,性价比比高,因此,从各个方面考虑,我会选择这个显示器。

光驱:我觉得光驱不一定要选贵的,普通的就行了,比如刻录功能不是必须的,对我们学生用处并不是很大,我们主要是用来读取教学光盘,所以普通的DVD-ROM就已足够。先锋 DVD-130D就不错,它是全规格的,可支持DVD-RAM、DVD+/-R DL,DVD-RW DL(可擦写D9)、DVD+/-RW、DVD+/-R等市面所有CD、DVD格式的读取。DVD-130

D同样采用静音设计,上机盖采用四方凹槽静音设计,并增设导流槽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光盘高速旋转时机器内部的气流环境,增强光盘运转时的稳定性,提高光驱读盘性能,并有效减震及降低噪音。总体来看,它还是不错的,价格也比较便宜,很值得选购。

机箱:金河田 银尔系列F3采用时尚银黑外观设计,给人比较好的感觉,面板中部提供2个USB接口和音频接口,使用方便。产品采用英特尔38°机箱标准设计,能够加强CPU及显卡散热性能,确保平台稳定运行。提供4个5.25英寸光驱位和6个3.5英寸硬盘位,可满足绝大多数扩展需要。产品背板可安装8/9cm机箱风扇,能够进一步加强机箱散热。做工方面,金河田银尔F3整体用料扎实,提供了大尺寸主板托盘,配合深抽工艺,强度更高,很好保护配件安全。价格比较好,从注重实惠的角度来看,是一款性价比非常不错的产品,适合学生使用。

电源:航嘉 冷静王钻石2.3版本300W的功率足够入门配置使用了,稳定静音方面表现的都很不错,性价比也非常出色,质量好,大风扇设计,散热也不错,而且供电也稳定,所以我会选择这一电源,经济又实惠。

鼠标和键盘: 普通即可,首先要手感好,耐用,而且价格也要便宜,就是性价比要好,普通的联想A6010鼠标就行(75元)

总的来说,以上的配件所组装点电脑,性能好是不错的,性价比也比较高,适合学生选购。

电脑组装过程

1、装机准备:工具(尖嘴钳,十字螺丝刀等),全部配件(机箱、电源、主板、CPU、内

存、显卡、光驱、显示器、键盘和鼠标、数据线和电源线、螺丝等)

2、安装主板配件:先安装CPU,将拉杆拉起,与插槽成90度角,寻找CPU的切边,对

准插槽相应位置才能将CPU插入,装完CPU后,将散热风扇安装在散热片的顶部,最后,将风扇的电源接到主板上的电源接头。

3、安装内存,首先要区分内存种类,安装前,先要将内存插槽两端的白色卡子扳动,将其

打开,然后插入内存条,稍稍用力安入,确保内存被固定住。

4、安装电源,先将电源放进机箱的电源位,用螺丝将电源固定好即可。

5、连接机箱面板插针线和主板电源线,首先将主板安装到机箱,用螺丝固定住。之后开始

连接插针线,先看明白说明书上的接法,将个插针线一一接入对应的针脚内。然后分别连接USB接口线,连接前置音频接口线,连接主板电源线。

6、安装光驱和硬盘,连接好数据线,电源线。将光驱从外部缺口插入机箱内,用螺丝固定

好。将硬盘插入硬盘托架上,用螺丝固定好,再固定到机箱内。然后,确定数据线插头的方向进行光驱,硬盘和主板数据线的连接。最后把电源线连好。

7、安装显卡和其它板载卡。安装显卡前先仔细观察主板上显卡插槽对应的位置,将对应挡

板卸下,将显卡插入对应位置,稍用力将其准确插入,最后用螺丝固定在机箱上。声卡和网卡的安装类似。

8、连接键盘鼠标和其它外设。键盘和鼠标安装时注意插孔颜色和方向即可。显示器只需将

信号线连接到机箱对应插座上,将信号线上的两个螺丝拧紧。全部接好后,将电源线插头插到主机箱后部的插座上,稍用力往里安,确保接触良好。

9、再检查安装是否无误,之后进行通电测试。

篇6:计算机组装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维护工具。

3.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

4.认识计算机内部各部件的形状。

5.认识计算机内部各插座连线。

二、实验环境:

操作台,平口螺丝刀,+字螺丝刀,万用表,工具钳,卧式机箱,ATX主板,软驱,光驱,硬盘,显卡,网卡,声卡,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三、基本步骤:

(1)准备好组装电脑的配件和螺丝刀等工具;

(2)将CPU和内存安装到主板上(在此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主板跳线);

(3)安装电源;

(4)安装硬盘、软驱、光驱;(5)安装主板;

(6)安装显示卡、声卡等;

(7)连接电源线;

(8)连接数据线;

(9)装挡板;

(10)盖上机箱盖;

四、实验内容:

CPU的安装:安装CPU时先拉起插座的手柄,把 CPU按正确方向放进插座,使每个接脚插到相应的孔里,然后安装上CPU风扇,风扇是用一个弹性铁架固定在插座上的。当取下CPU时,先取下风扇;然后要先把手柄拉起来,再取下CPU。

安装电源:安装电源比较简单,把电源放在电源固定架上,使电源后的螺丝孔和机箱上的螺丝孔一一对应,然后拧上螺丝。

安装软驱、硬盘和光驱:先从面板上取下一个3寸槽口和一个5寸槽口的档板,分别用来安装软驱和光驱。把光驱安装在5固定架上,保持光驱的前面和机箱面板齐平,对光驱的位置进行调整,然后再把螺丝拧紧。然后把小软驱放到3固定架上,采用同样的方法安装。

安装主板:主板上的CPU和内存要先安装好,然后接CPU风扇的电源线。在底板上有很多个螺钉孔,选择合适的孔与主板匹配,选好以后,把固定螺钉旋紧在底板上。然后把主板小心地放在上面,注意将主板上的键盘口、鼠标口、串并口等和机箱背面档片的孔对齐,使所有螺钉对准主板的固定孔,依次把每个螺丝安装好。

接插电源线: ATX电源有三种输出接头,比较大的是主板电源插头,并且是单独的一个,连接时只要将插头对准主板上的插座插到底就可以了。接插数据线:新型的ATX主板上有一个软驱接口、两个IDE口。IDE口是用来连接IDE设备的,一般是硬盘和光驱。主板上的两个IDE口,一个是主接口,一个是副接口。我们用到的连接线有软驱线、硬盘线、鼠标连接口和打印机连接口。数据线上都有一根色线,一般为红线,接线原则是色线对应接口上第一根针。先接好主板这头,再接光驱,再接硬盘。

安装显示:把显示卡以垂直于主板的方向插入AGP插槽中,用力适中并要插到底部,保证卡和插槽的良好接触。

安装指示灯:三芯插头是电源指示灯的接线,使用1、3位,1线通常为绿色。在主板上,插针通常标记为Power,连接时注意绿色线对应于第一针(+)。当它连接好后,电脑一打开,电源灯就一直亮着,指示电源已经打开了。

PC喇叭的四芯插头,实际上只有1、4两根线,1线通常为红色,它要接在主板的Speaker插针上。在连接时,注意红线对应1的位置。把剩余的槽口用挡片封好。然后要仔细检查一下各部分的连接情况,确保无误后,把机箱盖盖好,安装好螺丝,这样,主机的安装过程就基本完成了。

五、实验体会:

上一篇:写小鸟的作文一年级下一篇:一期参观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