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论文

2022-04-26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教材内容相对滞后计算机新技术层出不穷,而计算机教材的更新又受到了时间的限制,致使计算机校本教材存在很多缺点,如品种有限、版本老化、内容相对滞后等。选用这种教材,既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有所掌控,又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论文 篇1: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实训教学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计算机在人们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作为中职教育中重要的技术教育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更不能一味的采用填鸭式教学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应该发挥中职教育的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强化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的实训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简要分析了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学现状,简要论述了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实训教学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并针对性的提出实训教学的有效展开策略。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组装与维护;现存问题;实训作用

1.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1.1 实训教学效果不能满足社会岗位需求

我国教育中实行应试教育模式时间较长,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长期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其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对于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来说就是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学生的实训教学则不够重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是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系统性,这就造成部分学生虽然通过了学校的专业技能考试,获得了上岗资格证书,但是实际应用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实际岗位的需求,不能很好的开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这对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有一定的局限。

1.2 专业师资职业实践经验不足

随着我国中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学校都存在着师资紧张的现状,许多学校的师资力量只能满足日常的理论教学,实训教师的师资队伍则处于不足状态。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实训教师又不愿意直接进入学校进行实训教学,一般的教师都能够进行计算机专业理论教学,但是由于缺乏职业实践经验,因此不能保证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队伍中缺乏实训能力的教师是阻碍中职计算机实训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1.3 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

计算机技术不同于其他理论知识,计算机技术有着更新换代快的特点,这就会造成技术更新换代与教材更新之间存在较大的时间差,直接造成学校教材内容跟不上计算机的最新技术。教学内容的落后也导致计算机实训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需要,无法实现与社会实际需要的无缝接轨。现阶段,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过时,计算机实际应用技能的更新升级的滞后,造成许多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难就业的现状。

1.4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弱

由于目前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实训教学不能进行有效开展,造成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弱,不能满足现阶段职场实际需求。许多学校只能拿已经淘汰或损坏的计算机设备供学生实训,更不能为学生们提供全系统的实训环境,造成学生只能学习组装与维修的理论知识和最基本的实际操作。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经不起职场的考验,学生进入职场,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胜任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类的工作。

2.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实训教学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分析

2.1 实训能够实现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开展实训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满足社会对中职教育的需要。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际动手能力是学生展开职业生涯的关键,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进入社会更加自信。实训教学能够实现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超过两年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一定时间的具体操作才能真正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实训教学能够实现中职教育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并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进而产生对新知识的需求,牵引学生追逐更广更深更新的知识,达到提高中职计算机毕业生的专业素养的目的。

2.2 实训能够强化学生的职业化技能水平

实训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符合新课标对中职教育提出的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要求。强化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也就是在提高其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如通过将为学生提供相关企业进行实地实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还能完成学生职业化的初级阶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职场的能力。

2.3 新课标对中职计算机实训教学的新要求

实训教学是中职计算机教学进行新课标改革的突破点和实施点,实训教学是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过程,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思想的进一步落实,中职计算机教学势必要强化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实训教学环节,能够将中职教育的特点体现出来,并且能够有效的促进中职教育向着新课标方向进行改革的步伐。实训教学能够丰富中职计算机的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标对中职计算机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3.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实训教学的展开策略

3.1 进行入门指导

实训课程不同于传统的理论课程的教学,既然是实训课程就要充分发挥实训课程的优势,教师要实现对实训地点、实训环境以及实训内容进行详细的计划,保证学生的实训效率。实训课程是建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的,不能完全脱离开理论知识。因此在展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训教学之前,教师要进行良性的引导作用,要将与实训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先引导学生回顾一下,然后根据实训安排向学生介绍一下可能用到的工具(包括工具软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训效率,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3.2 教师进行简单有效的示范

在进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进行简单有效的示范操作,教师的示范对于学生的实训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的示范能够从直观上为学生建立一个标准或者是模板,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时更能放开拘束,大胆的进行实际操作。并且教师规范的操作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实际操作习惯,对于重点环节的操作,教师要特别注意,可以采用分布讲解来降低内容的难度。

3.3 安排短期社会实践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模式实行的都是两年理论教学加上一年的实践,如果学生对第三年的实践机会没有把握住的话,就会对整个中职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除了安排校内实训教学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短期的社会实践机会,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来选择实践内容。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及时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还能了解到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更好的指导以后阶段的学习。比如可以安排学生到专业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企业进行实习,尤其是学校附近电脑城的维修门店,这种门店一般需求量很大,并且能够获得较多的实践机会。

4.总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在中职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教学地位。随着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的人才需求都将呈上升趋势,并且对于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大,加之新课标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中职计算机教学势必要改变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让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教师要不断创新现有的教学手段,注意吸取国外职业教育的优秀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其实际操作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真正发挥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乔淑云.提高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质量的途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23):99-101.

[2]李宁宁,邓丽.高质量就业的有力保障:项目实训[J].计算机教育,2010(10):143-146.

作者:施力仁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论文 篇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相对滞后

计算机新技术层出不穷,而计算机教材的更新又受到了时间的限制,致使计算机校本教材存在很多缺点,如品种有限、版本老化、内容相对滞后等。选用这种教材,既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有所掌控,又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理实—体不相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实验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受到教学条件、硬件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在教学中教师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学生很难理解、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技能。因此,学生不敢动手操作,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计算机硬件设备都不认识,何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3.教学习惯固化

教师往往有自己固定的教学方式方法,即使这种方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的教学要求,也不会轻易改变。例如,有的教师用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法,就很难使其改变,即使是教学意识上接受了,但教学行动上却没有变化。

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特点自编校本教材

教师通过网络、书籍了解当前最新最及时的资讯,并经常调研市场,做到校本教材图文并茂,并对教材进行及时的补充、更新与修订,使教材案例来源于生活也贴近生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以适应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发展力向。

2.选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主要锻炼和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巧妙相结合的能力,需要学生在熟悉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亲自动手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择项目教学法,把大的教学任务分成若干小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逐个小任务,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边给学生做_出指导—边通过手机给学生拍摄操作视频及照片。待学生操作完成之后回放,进行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

(1)学生自评、互评

学生在完成项目后,先让学生相互观察组装后的计算机,找出本小组和其他小组存在的问题,接着,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即运行计算机,相互讨论与交流并解决问题。最后,学生对本组的学习目标进行自评及组与组之间进行互评。这种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通过互评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共享,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级性。

(2)教师评价

在教师评价过程中,要先对学生组装计算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分析,同时与大家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接着,教师对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只进行优劣评价,还应该指出问题所在,给出具体改进建议等,并让学生去完善。最后,教师把拍摄的视频通过投影逐步分析,可以放慢速度或者回放进行重点讲解。这种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成功地转为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了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学校大力度支持教师培训

学校应该创造条件,利用假期让专业课教师到校企合作的单位中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打破原有的老思想、老观念。同时,也可以把企业的工程师请到学校中来,不定期地给教师和学生讲授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这样教师就能够引导学生与市场最流行的信息产业相接触。

总之,通过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的教学改革,学生能够在短期内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技能,了解最新的计算机硬件发展状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经上述改革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整体上更高效地完成了课程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作者:钮燕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论文 篇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也是动手操作要求最强的一门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是必要的、可行的。文章结合实例阐述了“行为导向教学”实施过程以及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行为导向教学 组装与维护 教学案例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方面的人才需求也与日俱增。因而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各种部件的分类、性能、选购方法,理解各主要部件工作原理、硬件结构、软件安装、相互联系和作用,并能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组装与简单故障的维修方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动手操作要求最强的一门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理论自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于这些要求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做到。而使用强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行为导向教学”将会较好的实现这些教学要求。

我校是江西省《中德合作江西职业教育改革项目》的试点学校,参加了“行为导向教学”的试验。本文就我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的电源与机箱一节内容的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的实践进行介绍。

一、课程背景

本课是我校中级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第1章的内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动手操作要求最强的一门课程。机箱与电源在整机中的地位表面上不如CPU、内存条等配件重要,但往往很多莫名的电脑故障就是因为选用了劣质的机箱、电源所致,因而不容忽视。合理正确的选购机箱和电源,是保证计算机正常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学情分析

在计算机应用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中开设本门课程,对学生学习来说有一点的难度,这是因为我校中级技工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对计算机的认识和接触相对较少。其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是建立在学生已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虽然在上学期开设了《计算机应用》课程,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各主机硬件组成部分的相关知识,如CPU、内存、主板、硬盘、光驱、显卡、声卡、键盘、鼠标等,但也只能说是纸上谈兵,略知皮毛而已。但相对上半期的学习内容来说,本章知识因为涉及到的纯理论性知识并不多,主要是采用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学习。配合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相信学生学起来会更有兴趣、积极性也会高一些。

三、教学目标

由于这是一节以了解和学习计算机机箱、电源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实训课,而且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感性认识不多,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具体阐述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计算机机箱电源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2)通过浏览教学资源网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具体的说,要让学生能说出计算机机箱的种类以及特点;能叙述机箱电源在整机中的重要性;正确应用基本的选购机箱和电源的方法;会根据不同的电脑配置选择合适的机箱和电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竞赛分组答题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协作和竞赛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

1.教法阐述

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接受能力,在教法方面,除了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主要采用当前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广泛应用的行为导向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把“为客户正确选配计算机机箱和电源”作为一个项目,围绕这个项目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同时,辅以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加深学生实物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热情进一步驱动后阶段的学习。

2.学法指导

“项目教学法”就是教师以任务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我会在每一堂课结课时顺带提出下一堂课要解决的教学任务,并设置几道相关的疑问,布置学生带着任务和疑问去预习教材内容,以备应对我在上课时的提问,对课前预习得好的同学我会及时予以全班表扬,也就是首先用项目任务来驱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思考

行为导向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的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在开展项目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想象力、创新能力。项目教学法包括了计划、实施和检查及成果展示的全过程。它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整个过程的教学方法。在利用行为导向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进行本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如下两个问题

1.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行为导向教学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是“双师型”的教师,老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咨询员、伙伴、朋友等角色出现在学生中,教学方法由注重“教法”转变为注重“学法”,为此,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2.项目设计的合理性

项目设计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可实践性,以保证学生可操作,并有收获。因此,项目的设计应采用结构化的方法,自上而下,逐步细化的原则;项目的实施,则采用自下而上,由易到难,逐步完善的原则进行。

(作者单位:江西赣州技师学院)

作者:游林华

上一篇:社会保障思想研究管理论文下一篇:大专师范院校音乐教学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