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公益:精准扶贫新模式 结合中国知网

2024-04-14

浅析互联网+公益:精准扶贫新模式 结合中国知网(精选2篇)

篇1:浅析互联网+公益:精准扶贫新模式 结合中国知网

浅析互联网+公益:精准扶贫新模式

近期,正在从事扶贫工作,一直对互联网+模式来推动扶贫比较感兴趣,近期,全国的互联网+扶贫大会也召开,谈到了许多创新的方法和措施。结合课程和具体工作实际,结合互联网+公益,来浅显的谈谈对精准扶贫新模式的认知。不到之处,还请老师批评斧正。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伴随着社会高度发展,社会服务职能不断完善,公众的社会参与理念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的不断提升,精准扶贫工作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政府、企业、高校、公众共同参与,多方合力共同推进减贫脱贫工作的局势正在逐步形成。青年人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参与公益活动热情和积极性极高,加之青年人具有极强的创新、创造性及敏锐的“互联网+”思维,在推动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和我国精准扶贫事业的进程中将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互联网+公益”的大生态爆发出了空前的力量,这将有力地推进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

一、精准扶贫与公益众筹

2013年11月,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精准扶贫就是针对扶贫工作中存在针对性不强和效率不高这一现象,运用科学有效程序、方法和相应的资源,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从社会参与和公共治理视角下认为扶贫工作是社会公众之事,政府、社会和扶贫对象各司其职,共同构成扶贫主体,多方合力共同推进减贫脱贫工作。

和结项反馈。善款公开透明,项目执行快速。

(三)公益众筹项目发起人趋于年轻化。不同类型的青年社会组织具有不同的特点,伴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公益众筹模式也亟待创新,在项目发起人中,青年人占有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归结于,青年人有着渊博的知识,善于利用互联网,乐于分享,敢于尝试新事物;青年人在经济方面匮乏,但是有着强烈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欲望,公益众筹很好地弥补了这一软肋,给青年人提供了一个实现想法的平台。

三、互联网+公益众筹参与精准扶贫可行性探析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及国家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进程中,无论是从大环境下的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青年人自身层面,都有利于青年人借助互联网+公益众筹参与到我国精准扶贫的建设中来。

(一)国家鼓励创新扶贫形式

中央早就提出,要不断完善社会扶贫帮扶形式,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扶贫参与主体,到贫困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帮扶活动。在实现精准扶贫的进程中,要进一步创新机制,营造全社会关心扶贫、爱心助贫的良好氛围,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青年人在创新创造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相对于普通民众,他们更乐意付出和奉献,但是往往缺乏相应的资金。因此,青年 的责任感,积极对过错人员进行整改并加以严肃处理,真正意义上做到责任大于一切,实现的相互监督。

(二)建立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需要建立有效的培训基地,扩展贫困地区农民的眼界和思维,增强农民使用网络、移动设备等的熟悉程度,为众筹扶贫项目的正常运行做铺垫。另一方面,引进专业的人才队伍也是十分关键的,扶贫项目可以与当地的高校进行合作,邀请高校大学生来此实习、工作,也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邀请相关企业的高管、专家莅临指导。

(三)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保障机制。如今,基础设施建设中相对重要的两项是网络和交通。首先,针对边远农村地区网络信号差的问题,当地政府应当着力增强网络信号的稳定性。其次,加大网络信号在偏远地区的覆盖率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提高生产区域的网络覆盖率。最后,需要完善偏远地区的交通条件,对道路狭窄的公路进行扩宽,对道路崎岖的公路进行修正,对联系较为密切的地区之间建设高速公路和高铁站,提高物流速度。

(四)建立必要的政府参与机制。以上诸多保障机制的建设都离不开政府的参与,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国情决定了政府在互联网众筹扶贫模式中的关键和基础作用。政府需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将发达地区的优质资源引入到落后、边远和贫困地区,积极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贫困地区的优质人才进行补贴,为金融监管提供制度保障,努力营造良好的众筹扶贫发展环境。

五、结语

篇2:浅析互联网+公益:精准扶贫新模式 结合中国知网

实现精准扶贫

按:2016年9月2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苏晓云在“湖北省扶贫开发协会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蔡甸论坛”发表了主旨演讲,重点阐述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信息化作为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制高点,推进“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健康发展,探索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改革与深化。

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充分认识推进“互联网+”与精准扶贫的深远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当前,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呈现出更多的活力和更高的参与度,为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推动下,近两年来,我国贫困地区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网上交易持续快速增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扶贫效应。据报道,现在,全国已有832个片区贫困县在阿里巴巴上卖东西,一年卖了215亿元,其中,网上销售超过亿元的国家贫困县市有38个。这只是一个阿里巴巴,如果全国统计,那就相当多了。由于有了电商和互联网,农民很快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市场发生了什么。实践证明,“互联网+”开启了新一轮的经济革命,“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脱贫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农村贫困社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有效途径。

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面对这些海量信息,特别是大数据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湖北省扶贫开发协会的首次扶贫论坛,选择了“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其宗旨、目的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信息化作为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制高点,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推进“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健康发展,探索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改革与深化。

二、立足实际,企业“互联网+”

精准扶贫正在健康发展

这次会上,专家的演讲、有关会员企业的经验介绍,充分展示了我省农业企业、特别是扶贫龙头企业,在精准扶贫中大力推进“互联网+”新模式,既为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新业态、新亮点,也为贫困农户精准扶贫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地处武汉蔡甸老区的省扶贫协会会员企业——武汉荷香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靠“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成功实现了公司、合作社、贫困农户的“三赢”。他们完善提升了荷香源公司的官方网站,在“淘宝”、“天猫”上开设公司独立的网店,在网上进行产品直销。同时,开设了荷香源公司公众微信号,开展产品微分销。他们与多家网站合作,目前已经与“一带一路农业与食品交易信息网站”、“中国莲藕网”、“融E购网”、“中国网库”、“抠抠网”等互联网平台联姻,推销公司产品。使企业用户和消费者对于“互联网+”和网上购物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体现了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的新思路。

省扶贫协会副会长单位会员——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参与产业扶贫,“十三五”期间计划在国家贫困县新建生物电厂200家,配套建设20000个村级秸秆收购点,通过产业带动,力争帮扶2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省扶贫协会副会长单位会员——罗田县刘锦秀的湖北名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推行“互联网+”,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2015年以来,服务带动养羊农户7700多户,年出栏肉羊达到15万只,年销售收入1.5亿元,形成了以罗田县为中心的跨县域连片发展的肉羊商品生产基地,建立了市场营销网络,打开了黑山羊特色产品的市场销路。他们的羊肉产品,通过电子商务等渠道,在星级酒店、大型超市、连锁专卖店等,已经销售到北京、广州、深圳、武汉等大中城市,为把广大贫困群体带入市场,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福祉。

还有许多会员企业,立足当地优势,结合公司实际,加强战略谋划,扎实推进“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为村出列、户脱贫和农业跨越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他们中,有的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的示范应用,有的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有的积极推动农业大数据创新发展、探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有的以标准化物联网监测示范基地为重点、建设覆盖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优势农产品区域的农业物联网基地,等等,都从不同层面,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和途径,推动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的健康发展,为我省产业扶贫提供了新作法和模式。

三、积极作为,扎实推动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

“十三五”是全面贯彻落实“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战略,加快扶贫攻坚和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对“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生产和精准扶贫所面临的资源环境数量与质量的双重约束日益严重。如何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的转型发展,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是新常态下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为此,特向协会会员企业提出以下几点希望:

(一)“互联网+”要接好贫困乡村地气。贫困地区农村互联网发展,要对接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民日常生活、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农业农村发展。要适应农业特点和精准扶贫目标,接好贫困乡村的地气,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探索可持续的市场运行模式。要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多层次服务平台,完善物流网络体系。要提高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打造农村信息“高速公路”,让贫困地区群众享受数据红利。要充分发挥协会企业和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的积极作用。

(二)加快推进“互联网+”产业扶贫的示范应用。“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前提是,“互联网+产业扶贫”。要坚持因地制宜,结合扶贫对象的区域分布、生产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量身定制”特色化、专业化、接地气的扶贫产业,以产扶贫、以产带贫、以产脱贫。一要坚持“以用为要”,依托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强农业物联网产业链。优先围绕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精细管理、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管理及溯源等领域,建立管用、实用、好用的物联网。二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力量,开展农业物联网研究,为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系统集成、批量生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三要建设“互联网+”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带动农业物联网整体发展。要针对产业扶贫靶向不准的问题,依靠“互联网+”,把扶贫对象发展产业与公司经营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贫困农户+互联网+会员公司”等模式,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通过“当家产业”辐射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让扶贫龙头产业真正发挥“龙头作用”。

(三)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对接,为农产品销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为农民打开了另一扇致富之门。抓贫困农村电子商务,主要任务有三项:首先是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其次是农业生产资料的电子商务,其三是休闲观光的电子商务。要培养农业电子商务的市场主体,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化培育,使其尽快成为农业电商的市场主体。要协调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对接电商平台,让贫困农户分享“互联网+”的增值利润,逐步形成“以销定产”的发展格局。要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开展生鲜农产品和农资的电商扶贫。

(四)积极推动精准扶贫大数据创新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的核心,在于推动传统产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要统筹现有和新增数据资源,以数据共享开放为核心,以大数据开发利用为着力点,逐步形成覆盖全面、业务协同、上下互通、众筹共享的精准扶贫大数据发展格局。要加强数据中心、农业智能服务系统、农业行政管理指挥系统、扶贫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农业智能模型系统和扶贫数据库的研发应用。要结合贫困地区实际,针对市场同类产品消费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找到市场的“热点”,帮助当地挖掘农产品的“卖点”,开发产业扶贫特色产品。要探索发展“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建立“地方特色馆”,推进农副产品、民族手工艺品、旅游产品等上网、进城,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用“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模式,扶持贫困地区农村实体经济,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贫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开辟长效脱贫致富之路。

上一篇:小学生作文我的理想600字下一篇:从江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