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农业”模式下的精准扶贫应用研究——以寿县为例

2022-09-10

寿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脱贫工作成为政府工作重中之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的兴起,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果能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 将精准扶贫与互联网有机结合, 那将更有效地促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多年以来, “三农问题”一直是关乎民心的热点话题, 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在互联网+时代, 如果无法改变农业的传统发展模式, 那么农业的发展就只能是在原地踏步, 应当结合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 引入“互联网+农业”的概念, 进一步推进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寿县是安徽省的农业大省, 农业资源非常丰富, 如果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 打造出高品质和多样化的农产品, 推动寿县农产品产业升级, 那么寿县的农民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获益, 同时农村的发展也会更上一个台阶, 脱贫工作一定会取得巨大突破。

一、文献综述

国外对“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应用研究较多, 主要是国外很多国家的农业发展模式本身就比较先进, 趋于“智能化”和“信息化”。以色列利用互联网+, 在温室种植和农业机械化方面有很大进步, 通过互联网实时对灌溉、施肥、温度和湿度等进行控制和管理, 还有装有自动化设备的拖拉机则能独立高效地完成全套田间作业, 这大大缓解了沙漠地区的贫困状况[1]。美国、德国、荷兰通过将3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 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实现精准化、集约化的现代智能农业[2]。

国内农业的发展一直是传统发展模式, 直到2015年“互联网+”关键词的提出, 互联网与农业结合的模式也开始被人提起, 如果将互联网与农业有机结合, 以一个新的模式发展农业, 那么农业的发展将会取得极大的进步, 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会有效提升;另外, 加之“精准扶贫”的号召, 以“互联网+农业”为基础的扶贫模式也开始成为新的脱贫路径。目前, 国内关于“互联网+农业”的扶贫研究较少, 而且大多是对某个地区或某片区域的实践进行理论分析, 定量研究也是非常有限。胡昌龙以秦巴山区为例, 研究了“互联网+农业”的精准扶贫应用情况, 提出了“互联网+众筹”、“互联网+乡村旅游”、“互联网+双微”、“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等扶贫模式, 这对其他地区的脱贫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3]。张亚明等分析了河北省贫困地区的“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 提出了河北省“互联网+农业”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同时也为河北省贫困地区尽早脱贫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建议[4]。郭文玲和张云沛系统分析了保定市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 提出了构建保定市“互联网+农业”的精准扶贫模式, 并为此提出了强化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电商服务系统、乡村旅游等多元治理体系的建议[5]。

二、寿县“互联网+农业”助力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

(一) 互联网知识培训和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

为提升贫困户的互联网知识素养, 将互联网与农业有效结合, 寿县相关机构已经邀请互联网人才对农户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是与互联网相关的基础知识。到目前为止, 寿县已培训贫困人口2453人。除了对农户进行必要的互联网知识培训, 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也提上日程。寿县同时抓住了线上和线下的交易平台, 在线上通过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对农产品进行销售, 在线下增加实体农贸市场的建设, 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二) “互联网+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应用

在“互联网+农业”扶贫新模式背景下, 寿县开展了扶贫新项目, 即“互联网+企业+合作社+农户”新模式。在互联网、企业、合作社紧密联系下, 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销售农产品, 扩大销售量, 直接提升农民的农产品收入。例如, 安徽仲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互联网+农业”扶贫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 该企业主要通过以高于市场价格或与市场价格相等的价格收购农户手中的农产品, 然后再出售, 同时, 积极引导农户合理地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这样农民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获益, 而企业自身也能获取较高的利润。

(三) 特色农产品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为了推进特色农产品的发展, 不论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还是销售, 发挥互联网在其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都是必要的。寿县已经开始了电子商务站点建设, 扩展至村级服务站点, 可以加速寿县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一方面, 可以加强农户应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的意识;另一方面, 也可以加强稻麦、果蔬等健康绿色的特色农产品在互联网平台的宣传。寿县正寻找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契机, 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农产品产销对接会, 利用区域合作发展优势, 借此机会打造寿县农业产业对接新平台, 进一步推进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三、寿县“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新思路探索

(一) 进一步培养“互联网+”新型人才

虽然互联网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 但是真正的互联网人才还是非常有限, 走“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的路子, 需要一批合格的互联网新型人才, 那么人才培养对寿县互联网的发展非常关键。培养“互联网+”新型人才可以通过政府组织开展相关专业培训, 引导农民深入了解和认识互联网;也可以通过相关机构邀请互联网企业的专业人员进入农村, 对农民进行宣讲培训, 同时引导农户进行实际操作, 提高农村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另一方面, 鼓励高校毕业生返乡, 鼓励他们带头发展家乡互联网产业, 尽早实现脱贫任务。

(二) 建立统一互联网信息平台

要将互联网与农业紧密结合起来, 就要保证信息的传播通畅, 利用互联网可以转变农业的传统发展模式, 使得信息更加透明, 从而有效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率, 所以建立统一的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非常有必要。在接受专业的互联网专业知识培训过后, 农户可以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过程照片或视频传到平台上, 让消费者了解, 这样不但让消费者放心, 同时通过不同农户的信息分享, 建立了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农户可以在该平台展示自己的农产品, 同样地, 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参与体验农产品的种植过程。通过互联网, 消费者可以选择任何自己喜欢的农产品进行投资, 这就为农业的发展注入了资金, 也就是“互联网+众筹”的农业发展模式, 这能够有效解决农业发展存在的资金问题, 进一步促进贫困户脱贫。

(三) 打造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寿县作为安徽省的农业大省, 如果能够发挥互联网的优势, 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这对寿县农业的新发展意义非凡。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 例如, 通过淘宝、京东等第三方交易平台, 能够为寿县的特色农产品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除此以外, 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建设乡村旅游, 基于寿县农业发展的优势, 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为农户谋发展。例如, 可以通过诸如参观农场、垂钓等农家乐活动, 有效发展乡村旅游, 农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 互联网用户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预约体验。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也会精准扶贫工作提高了新的思路。以国家级贫困县寿县为例, 系统分析了寿县“互联网+农业”助力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互联网知识培训和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互联网+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应用、特色农产品互联网应用的发展。为寿县推进“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进一步培养“互联网+”新型人才、建立统一互联网信息平台、打造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新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

参考文献

[1] 邓启明, 黄祖辉, 胡剑锋.以色列农业现代化的历程、成效及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7) :74-78.

[2] 赵洁.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与成功经验[J].农业经济, 2002 (6) :48-49.

[3] 胡昌龙.“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模式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15 (3) :52-55.

[4] 张亚明, 严玲玉, 石笑贤, 胡泽明.河北省贫困地区“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17 (3) :21-26.

[5] 郭文玲, 张云沛.“互联网+农业”时代保定市精准扶贫新路径研究[J].山西农经, 2017 (23) :19-20.

上一篇: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下一篇: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