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互联网+精准资助”模式探索

2022-09-12

有报告显示, 未来五年我国将加快推进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1], 其目的在于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2015年3月5日,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4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2]。对高校而言, “互联网+精准资助”将成为一种趋势。

一、“互联网+精准资助”的内涵

精准资助, 是指精准识别资助对象, 通过差别化的资助形式, 提升资助目的与资助对象需求之间的契合度, 最大程度发挥资助的效能[3]。那么, “互联网+精准资助”则可理解为将互联网与精准资助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的作用, 提升资助工作的精准性。

二、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资助体系主要包括奖学金、勤工助学、国家助学金、贷款和减免学费等资助政策。它的建立和施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帮助了大批的贫困生。但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 高等教育资助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注重经济资助, 忽视资助育人功能

纵观高校的资助政策, 很大程度是从经济上帮助贫困学生, 注重经济的直接资助;而且资助的种类多、额度大。但这些资助的育人功能却常被人忽视。学生还未进校时, 就可以拿到家庭经济调查表。贫困生入校后即可向学校提出申请资助。由于目前高校的资助面非常大, 大部分学生可以很轻松就拿到资助款。由于得来容易, 自然不会珍惜。很多学生拿到资助款后, 或大吃大喝, 或购买昂贵电子产品及其他奢侈品——不仅资助育人的功能无从体现, 还在学生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众所周知, 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的最高层级的需求。贫困生不仅需要物质资助, 更需要精神鼓励。有调查显示, 贫困生希望高校关注其个人发展, 提供经济、扶心、明德、立志、强能一体的资助服务, 认为对自己最有帮助是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实习机会及实践平台, 朋辈之间微小关怀能带来巨大鼓励[4]。

(二) 贫困认定过程中, 可依据参考的数据较少, 精准认定较困难

对贫困生的认定, 各省市、各高校都出台了相关规定, 但这些规定大都千遍一律, 采取的是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普遍运用的函调、证明方式。当前, 国家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口流动性变得极强。继续采用这种认定方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为这些规定存在着不少的漏洞, 比如:很多学生拿着空缺的家庭经济调查表去当地盖章, 回学校后再根据政策要求填写相关的金额。

在信息化时代, 高校的资助工作在信息化建设中 (特别是电子信息档案的建设)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高校之间、高校与当地资助部门、政府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还未建立, 信息系统还相对独立, 资源还未能跨系统、跨区域进行共享, 可依据参考的数据较少, 导致高校在贫困认定中, 很难把握学生家庭情况的真实性, 尤其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更难把握。这样极易造成认定环节的片面化、情感化、不精准化。

(三) 缺乏可持续的监管机制

从目前高校的资助体系来看, 不论是国家助学金, 还是生源地贷款, 都只需要学生在评定时提供材料, 然后组织评选。但评选结束后, 学生拿到了资助款, 后续却没有相应的监督环节。的确, 高等院校对学生获得资助后的监管机制是不完善的, 也是不持续的, 其未能发挥资助款的真正作用, 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高校实现精准资助的途径

(一) 借助互联网, 建立贫困生数据库

高校、资助中心、政府要充分利用互联网, 实现部门信息系统的对接或信息共享, 为资助认定、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当地资助中心要建立贫困生数据库, 将贫困生的家庭详细数据入库。具体数据可以由贫困生所在的村委会或者街道负责人录入, 内容包含贫困生的家庭成员、家庭收入、证明图片、居住条件等相关情况。并与高校、资助中心形成资源共享, 切实做到有据可依, 提高认定过程的真实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二) 借助互联网, 完善认定及监管机制, 实现个性化资助

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学生就读高校所在地的消费水平、学生日常的消费记录及家庭收入情况等数据, 进行个性化评定、个性化资助, 而不是单纯的划分档次, 推行同档同金额。

同时, 建立高校精准资助机构, 确定机构的规格, 明确职责, 配备合适人员, 设立专项经费, 鼓励资助工作者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 提升资助的精准性, 加强资助后的监管。利用互联网, 建立资助预警模型, 及对资助对象的消费行为、考勤、学业成绩进行动态监测, 发现异常行为, 立即预警。如通过设立受助学生相关数据的限定值, 一旦超出预警模型限定值, 则自动生成预警信息, 提供给资助中心和学院, 再对预警学生进一步审核, 如发现学生有不符合资助条件的, 就可随时调整资助方式, 从而提高资助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三) 借助互联网, 实施“阳光教育工程”, 发挥资助育人功能

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还是立德树人, 高校所有工作都应紧紧围绕这一根本任务进行, 资助工作也不例外。在互联网时代, 高校资助工作要实现育人功能其实并不难。“阳光教育工程”就为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阳光教育工程”具体包含“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维度的工作, 对在校贫困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他们分别是“党旗红”感恩教育、“暖心橙”励志教育、“黄土黄”爱国教育、“新草绿”生态文明教育、“碧云青”赏识教育、“天空蓝”创新创业教育、“高尚紫”爱校荣校教育。各高校可结合现在学生追求自由, 乐于在虚幻的世界, 如微信、微博、QQ等交友平台中发声, 喜欢晒朋友圈, 钟情于网络APP社交模式等特点, 利用“互联网+”的及时性、交互性、广泛性等特点, 定期推送时代性与实用性兼具的育人信息, 通过资助政策宣传、励志电影推荐、志愿服务心得分享、健康知识介绍、心理测试、理财培训、“自强之星”评选与风采展示、资助中的典型案例分享、榜样模范案例宣传, 采用微视频、故事、诗歌、音乐等形式, 建立完整性和层次性的涉及关爱、感恩、责任、合作、自强、诚信、生态文明、自我赏识的育人内容, 让学生在有益“快餐文化”的感染下, 逐步实现思想上、精神上的脱贫。

在互联网时代, 高校职能部门要牵头设计开发APP应用平台, 设计与贫困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相符的资助育人课程, 供贫困生免费自选修读。可以采用理论课程与实践体检课程相结合的形式。理论课程主要以资助政策宣传、资助申请流程解读、感恩励志故事分享、诚信守法为主要内容。而实践体检课程则侧重于项目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心得分享、角色互换体验等为主要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建立讨论区, 汲取好的建议和做法, 不断完善和调整课程体系, 切实有效地推进“阳光教育工程”, 潜移默化地资助育人。

在信息化时代, 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互联网, 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自由、共享、开放、快捷等特点, 将资助工作融合于互联网中, 采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方式, 切实开展“阳光教育工程”, 不断完善“互联网+精准资助”运行模式, 提高资助工作的精准性, 实现资助育人这一最终目的。

摘要:在大数据背景下, 高校资助工作要做到精准化, 必然要与互联网结合起来。针对目前高校资助工作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借助互联网, 建立贫困生数据库系统;借助互联网, 完善认定及监管机制, 实现个性化资助;借助互联网, 实施“阳光教育工程”等途径, 以实现精准资助。

关键词:高校,“互联网+”,资助,精准性

参考文献

[1] 王雪婧.“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贫困资助工作问题的研究[J].科教论坛, 2017, (2) :61.

[2] 孙维佳.“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资助文化建设[J].教育管理, 2017, (5) :128-129.

[3] 季超, 王玲.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优化教育策略, 2016, (22) :100-101.

[4] 蔡颖, 许志敏, 钟慧娜, 赵楚洪.互联网思维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现机制与路径选择[J].煤炭高等教育, 2016, (34) :59-63.

上一篇:浅析中西方多子女家庭教育之差异下一篇:学校内涵发展的策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