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一点感想

2024-05-05

英语教学中的一点感想(精选8篇)

篇1:英语教学中的一点感想

英语教学中的一点感想

张瑞芹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加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延深、扩展了教材的内容。除了教授课文中的重点单词以外,还扩充了一些相关的单词,同时让学生自主创设情境,操练所学过的语言文化知识。但是我对课堂的整体设计不够严密,整个课堂并未出现我所期待的亮点。

在本节课中,我从问学开始:What places of interest did you go? 引到本课的内容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紧接着,我用很多大家都熟悉的地方,如Beijing Hongkong America等 操练此句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体现它的交际功能,我一贯认为学生会应用英语是关键。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他们充分的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的内容自编自演谈话场景。

这样学生可以活学活用英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有的学生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有一些新点子自创情境,而且往往不局限于本节的内容。学生的表演的成功与否是我教学的落实与否的一大衡量标准。从整节课来看,教学时间合理的不够安排,学生没有充分练习课堂所学内容,没有能够很好的利用充分的想象力创设情境讲的大量的英语。如果能够给学生更多参与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操练,课堂效果会好一些,能够出现教学亮点

篇2:英语教学中的一点感想

东西给她了,以下是我去年在考试中的一点感想,希望对大家有用。

1、教材一定要用新版的,今年的教材应该和去年的一样,一定要用最新的大纲,很重要。

2、所有教材必须通读1--2遍,细到什么程度就看你时间了,但是必须要通读。

3、通读一遍以后买一本习题集好像矿业出版社有,然后做一遍习题,每做完一章回头看一遍相应的教材,尤其是不会做或者做错的题一定要找到课本的出处。

4、所有用到的法律必须要找到法律,全部阅读记忆一遍,用到的次数越多看的就应该越仔细,这个量很大,大概需要学习50多到60多部法律,当然重点法律就是那几个,比如:安全法、劳动法等等。

5、开始做题,找到开始有这个考试以来的所有真题做一遍,大概是2004年开始的,不管简单还是苦难都要做,然后把错题找出来,一道一道的找出课本的原文,保证以后不再错才可以。

6、做完真题就开始做网络上能见到的模拟题,好像建工网上有,量很大,这个可以有选择的去做,但是一定要做,并且是大量的做。

7、在考试前将近一个月的时候一定要完全进入到做题状态,保持自己的做题状态。

8、关于案例,这个科目大家说难的原因是他是个综合科目,管理,法律,技术都要用,但是更关键的是这一课需要大量的实际经验,如果你不是做安全工作的就比较麻烦,同样没有什么好办法,大量的阅读和做题。

9、关于考试,对于我来说参加工作时间后,基本上没有经历过什么正规的考试,上考场考第一科法律的时候,上场30分钟大脑一片空白,看不明白题,呵呵,不要紧张喝点水慢慢冷静一下,当然不能大量喝水,当心尿急,呵呵。

10,还是考试,法律,管理,技术的时间是绝对够的,所以不用紧张,慢慢做,看清题要保证一次作对,检查的时候要慎重,当心对题改错了,我就干了这事。关键还是案例,这一课的时间是绝对不够的,看清题就要答对,你基本上没有时间检查,但是最重要的是答

题的时候字体一定要工整,美观就最好了,用你的字体打动改卷的老师,不过同时还要保证速度,我就是写的太工整了就慢了,最后一道题竟然没有时间做了,老后悔了。

11、关于包过班,我没有上过也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我觉得一切还是要靠自己,因为出题的人事不允许参与培训的,所以漏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过我倒是听过一些培训班的课件,确实讲的不错,收益很大。

12、最后的问题是关于骗子,太多了,什么不用学包过,提前放题,考场发题,找人改成绩不一而足,我的原则一概不理。

篇3:初中英语复习课的一点感想

一、“俯视“考点

上复习课, 教师不能只就题讲题, 而应该纵观全局, ”俯视”各个知识”板块”, 找出各部分的联系。英语内容庞杂, 因此, 复习时尤其注意环环相扣, 形成复习链。

词法复习是整个复习链的起点。复习“词”这部分知识时, 不应只局限于词的音/形/义的识记, 而应引导学生寻找联系点。如词性的变化、同义、反义、同音等。只有这样才能理清知识, 连点成线。

句子结构则是复习链中的关键点。句子主干的提取和句子各部分语法功能的把握, 对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主谓一致以及各种时态的理解等都有极大的帮助。更是学生做好书面表达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教师要引领学生如何剖析句子结构。

复习时, 应该注意个部分的前后联系。复习前面的知识时, 及时进行必要的铺垫, 为后面的复习埋下伏笔。而后面的复习, 则要不断照应, 反复深化, 使复习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探寻规律

英语复习时, 我们往往喜欢“加法”, 印发大量的材料和练习, 强调学生多记多练。而学生的时间有限, 我们应该考虑用“减法”, 精简内容, 合并同类, 探寻规律, 以求高效。

比如基数词变序数词, 名词变复数特别是国人的变法, 动词的不定式, 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等等, 我们都能找出规律, 从不规则中找规则。

这样的知识归纳应包括重要、常见的语法项目。脑子里对知识有了高屋建瓴的清晰理解, 无疑也就提高了英语的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探寻规律, 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复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总结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

三、了解学生

学生是复习的主体。复习课要高效, 关键一点是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 清楚学生的薄弱点, 那些能力欠缺, 复习的节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有的复习课, 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 但学生总觉得是隔靴搔痒。虽然这样的复习课讲得十分精彩, 但对学生帮助不大。

比如我们常见的试卷讲评课, 要提高效率, 准备工作必须做细, , 教师要对全卷情况、每道题的答对率、各层次学生的差异性等了解清楚, 然后抓住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评, 这样的讲评才有针对性, 才会使学生有收获。同时让学生做好错题记录, 教师每周要进行一次错题反馈。

四、激发潜能

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 但往往处于沉睡的状态。特别是到了毕业班, 作业、考试不断增多, 学习压力在增大, 不少学生经历多次考试失败后, 逐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 产生学习无力感。这时他们特别需要精神上的鼓励。所以, 成功的复习课, 应该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 激发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外, 教师要不断和学生交流, 使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达到最佳结合。

五、培养能力、指导方法

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 要注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一是在单项选择和单词拼写练习中培养学生运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二是通过语篇训练让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最后, 还要注意回归课本, 熟读教材。这既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又有利于学生英语语感这种潜在能力的培养。

六、洞悉中考

作为毕业班的教师不仅要挖掘教材了解英语新课程标准, 更要深刻分析中考试题, 要熟读细品中考考试说明, 研究中考的命题思路, 把握考纲。让学生做有价值的习题, 争取短时高效。

七、融会贯通

复习课的最高境界是“通”。要让学生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找到在纷繁复杂题目后的规律。

学生每复习一个考点, 老师要引导他们寻找出这一考点与其他考点的联系, 是分散的考点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例如, 复习阅读理解的复习, 句子结构与段内的层次, 与篇中的段落, 无不相通。又如主从复合句的复习, 引导学生找出每句的主句和从句, 理清句子内的层次结构。要做到少讲多练, 要精选习题。

八、反思调整

复习课的好坏决定着中考的质量, 可见复习课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上好每一节复习课。教师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学生的获取知识的价值取向, 反思每一复习阶段的策略是否做进一步的调整:一方面要积极改进复习方法,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要对复习内容做以积极处理, 调整复习思路。例如, 习题课我们教师总是在黄金时间引领基础知识复习, 接近下课才涉及到阅读或写作由于时间紧草草收尾, 以至于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提高缓慢。介于此, 教师可以适当调整做题的顺序, 可从阅读着手。

九、写作课正规化

篇4:浅析关于“有效教学”的一点感想

叙写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的三点注意:

第一环节:明确学习目标(因为它是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

第二环节:设计评价活动方案(目的是评价的手段和工具要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学习结果)。

第三环节:设计学习活动方案(学习活动的安排应该能指引学生去证明自己的学习结果)。

下面就以九年级上册语文书中《唐雎不辱使命》一课为例,来做一个传统教学设计和新的教学设计的

对比。

一、明确叙写学习目标的意义

《唐雎不辱使命》学习目标设计对比

传统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复述、朗读的能力。

2.积累各种文言现象。

3.学会翻译课文。

4.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

5.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了解文章主题;学习文章的写法。

教学重点:

1.复述、解释、翻译、朗读、积累。

2.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新的学习目标:

1.学生能通过看课下注释明确字的读音,正确朗读课文。

2.学生能够结合语境、课下注释及工具书准确说出课文中文言词语的意思,尤其要说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3.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把文言句子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

4.通过联系以前学过的倒装句,总结倒装句的特点并辨析。

5.通过讨论、总结,会用自己的话准确分析概括唐雎、秦王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对比得出,基于课程标准叙写的学习目标是具体清晰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可观察和测量的。

二、明确评价设计的意义

《唐雎不辱使命》评价设计对比

传统的评价设计:

1.你回答很好,很准确,很有创意,或者你回答不够准确,不够全面。

2.你的作业完成得好或者不好。

3.你的测评成绩或者考试成绩理想或不理想。

新的评价设计:

针对目标设计的评价(评价是判断学习目标是否落实的手段)

1.学困生分段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句读)、全班同学纠错。(表现性评价)

2.出示学练稿书面检测字词,题型填空。小组互判,改错,再次小组内互测易出错内容。(选择式反应评价)

3.小组竞赛承包段落翻译,比出优秀组。其他组纠错。给出评分细则。(交流式评价)

4.出示幻灯片检测倒装句,提问个别中等生,当堂评价。(表现性评价)

5.讨论准确分析概括唐雎、秦王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并归纳学习课文“记言”的史家笔法和简洁传神的人物刻画方法。(论述式评价)

6.小组默写,组内互判、改错,给仍不会背的留课下作业,让他们利用课下时间给组长背。(交流式评价)

新旧评价设计的区别:

对比得出,基于课程标准叙写的评价设计是和学习目标保持一致的,是便于及时检测、了解、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而传统的评价往往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再进行,更多是事后评价,从而无法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

篇5:语文教学的一点感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但到底怎样去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许多观点虽然很独到,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过听一些课,我觉得现在的语文课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我怀疑像这样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我认为,如果平时都这样去教语文,是否有好的效果的,学生的语文知识是否学得扎实呢?

我想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还是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我校章财娜、鲁慧英、徐淑琴等优秀语文教师教学实践已证明,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小学生对教师的某些习惯的培养还不能理解到一定的高度,但对他们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习惯很重要:

一、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

二、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

三、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

四、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习惯;

五、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

六、好问的习惯;

七、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

八、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篇6:初中英语复习课的一点感想

沙西初级中学

林少平

复习是对学过的知识的盘点与回顾。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复习任务呢?我觉得至少应该注意以下九点:

一.“俯视“考点

上复习课,教师不能只就题讲题,而应该纵观全局,”俯视”各个知识”板块”, 找出各部分的联系。英语内容庞杂,因此,复习时尤其注意环环相扣,形成复习链。词法复习是整个复习链的起点。复习“词”这部分知识时,不应只局限于词的音/形/义的识记,而应引导学生寻找联系点。如词性的变化、同义、反义、同音等。只有这样才能理清知识,连点成线。句子结构则是复习链中的关键点。句子主干的提取和句子各部分语法功能的把握,对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主谓一致以及各种时态的理解等都有极大的帮助。更是学生做好书面表达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教师要引领学生如何剖析句子结构。

复习时,应该注意个部分的前后联系。复习前面的知识时,及时进行必要的铺垫,为后面的复习埋下伏笔。而后面的复习,则要不断照应,反复深化,使复习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探寻规律

英语复习时,我们往往喜欢“加法”,印发大量的材料和练习,强调学生多记多练。而学生的时间有限,我们应该考虑用“减法”,精简内容,合并同类,探寻规律,以求高效。比如基数词变序数词,名词变复数特别是国人的变法,动词的不定式,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等等,我们都能找出规律,从不规则中找规则。这样的知识归纳应包括重要、常见的语法项目。脑子里对知识有了高屋建瓴的清晰理解,无疑也就提高了英语的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探寻规律,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复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总结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三.了解学生

学生是复习的主体。复习课要高效,关键一点是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清楚学生的薄弱点,那些能力欠缺,复习的节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有的复习课,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但学生总觉得是隔靴搔痒。虽然这样的复习课讲得十分精彩,但对学生帮助不大。比如我们常见的试卷讲评课,要提高效率,准备工作必须做细,教师要对全卷情况、每道题的答对率、各层次学生的差异性等了解清楚,然后抓住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评,这样的讲评才有针对性,才会使学生有收获。同时让学生做好错题记录,教师每周要进行一次错题反馈。

四.激发潜能

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但往往处于沉睡的状态。特别是到了毕业班,作业、考试不断增多,学习压力在增大,不少学生经历多次考试失败后,逐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产生学习无力感。这时他们特别需要精神上的鼓励。所以,成功的复习课,应该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外,教师要不断和学生交流,使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达到最佳结合。

五.培养能力、指导方法 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一是在单项选择和单词拼写练习中培养学生运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二是通过语篇训练让学生掌 握各种题型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最后,还要注意回归课本,熟读教材。这既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生英语语感这种潜在能力的培养。

六.洞悉中考

教师不仅要挖掘教材了解英语新课程标准,更要深刻分析中考试题,要熟读细品中考考试说明,研究中考的命题思路,把握考纲。让学生做有价值的习题,争取短时高效。

七.融会贯通

复习课的最高境界是“通”。要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找到在纷繁复杂题目后的规律。学生每复习一个考点,老师要引导他们寻找出这一考点与其他考点的联系,是分散的考点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例如,复习阅读理解的复习,句子结构与段内的层次,与篇中的段落,无不相通。又如主从复合句的复习,引导学生找出每句的主句和从句,理清句子内的层次结构。要做到少讲多练,要精选习题。

八.反思调整

复习课的好坏决定着中考的质量,可见复习课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上好每一节复习课。教师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学生的获取知识的价值取向,反思每一复习阶段的策略是否做进一步的调整:一方面要积极改进复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要对复习内容做以积极处理,调整复习思路。例如,习题课我们教师总是在黄金时间引领基础知识复习,接近下课才涉及到阅读或写作由于时间紧草草收尾,以至于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提高缓慢。介于此,教师可以适当调整做题的顺序,可从阅读着手。

篇7: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一点感想

鲁迅中学政治教研组 周国云

高中政治课,在有些学生甚至个别老师眼中是一门需“下苦功硬记”的课程,甚至认为“政治课学习无巧门,考试时突击一下就可以得高分。”作为一名高中政治课教师,我则不这样认为。

任何一门课程,包括政治课都有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诚然需要记忆,但我认为,任何知识都有其“来龙”与“去脉”。如果老师能抓住和利用这些内在的“来龙”与“去脉”,那么政治课不仅会使学生明了知识(浅层要求),更重要的会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思维(中层次要求),使知识内化成学生自身的一种品质(高层次要求)。

在高中政治第二册第五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二节第三框题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时,在讲到:纳税是公民基本义务时,我没有急于直接去讲课本内容。而是先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权利与义务关系是怎的?”学生纷纷举手,甚至有些快言快语:“权利和义务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地;没有不尽义务的权利,也没有不享受权利的义务。”学生听完,纷纷点头称是。我也微笑点头,接着又问:“假如我是一位读书不多的人,谁能举个实例分析一下,让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学生们皱眉沉思一筹莫展。无人回答,我便启发:“交警及交通协管员和你们之间各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学生们于是活跃了。我们有行走的权利。“交警及交通协管员有按照有关法律管理交通的义务”,“我们有遵守交通管理的义务”,“交警及交通协管员有按时指挥交通的权利。”

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作为一个自然人和一个法人来讲有权利就必定有相应的义务。”又一个站起来说:“如果光强调某一个方面的权利,不讲义务,就会伤害到相应方面的权利。”……于是,我高兴的结束了讲课。

篇8:英语教学中的一点感想

一、高考英语阅读的发展趋势

1、选材风格保持一贯的连续性, 注重

了题材、体裁的多样化、交际化和生活化, 较为综合地反映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2、阅读量继续加大, 对阅读速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在篇章信息量增加的同时, 问题设项的表述信息也在增加, 而且形式多样化, 不仅有文字表述, 而且有符号、图像、图表等。

3、提问深入。事实理解从单句信息理解向段落综合信息理解发展、关键信息多次设项、对长句的理解。

4、文化意识的渗透加强。

在“交际——结构———跨文化”教学模式中强调跨文化意识;以了解文化知识为目标, 各种文化习俗为重点、语言媒体以外语为主。

5、体现新的外语教学动向。

新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教学, 在高考理解设题时多次体现, 特别是设计深层阅读理解时表现更为突出。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的学习过程, 依据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获取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重视对学生的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跨学科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二、我的一点尝试:

1、培养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催化剂。朗文字典定义泛读的目的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建构对字词与句型用法的理解, 以及鼓励学生喜爱阅读。而我们的高中生长期以来学业负担和考试负担过重, 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再加上某些教师的误导, 成为了解题的机器, 为做题而阅读, 为考试而阅读, 慢慢地失去了对阅读的兴趣, 必然导致阅读量严重不中, 质量不高, 英语水平停滞不前。因此, 我们应该从兴趣入手, 引导学生为了获取知识, 为了获取信息而阅读, 而不是单纯为了考试。例如, 为了让学生领略英语语言本身的幽默, 我们要求学生每人去找一个英语笑话, 或电影里的某段精彩对白, 每节课上课前五分钟在班里说出来, 让大家用心去体会和享受语言带来的乐趣。我们老师分头去找些英语小品文和英语笑话, 让大家抛开考试题形, 先消除读英语就是做题的思维定势, 把对阅读的兴趣先培养起来, 兴趣有了, 读的多了, 还担心水平提不高吗?

2、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 要注意循序渐进

高考考试中要求学生在短短40分钟读完5篇文章并完成相应的选项。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速度, 又要又准确率。而这个速度和准确率就需要老师有意识的进行培养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开始所选择的材料难度要低, 趣味性要强, 让学生有选择地阅读, 并且对于阅读结果不划分等级, 目的是不打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此后,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及时调整阅读内容。我们都知道, 阅读可分为精读和泛读。“精”属于纵向的精耕细作, 相当于坐标系的纵轴, “泛”是横向的广种薄收, 相当于直角坐标系的横轴。而一个人的英文程度, 乃至综合学问, 是由纵横两个参数决定的坐标。因此, 原则上应该“精”、“泛”同时并举, 才能提高英文水平和综合素质。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泛读材料不同于精读课本上的课文。课文要求学生逐词、逐句地阅读宜细嚼慢咽, 其目的在于透彻理解。而泛读的目的则是扩大知识范围, 进一步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笔者认为, 每单元除了可以用来精读的一两篇文章, 其它的也可以用来做泛读材料, 老师还可以另外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每个星期做一两次课堂上的泛读是很有必要的。

3、阅读策略的培养

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 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在使用全文浏览、背景知识、关键词、上下文、问题查找、深层理解、选择注意、预测判断等策略上偏少, 有的同学甚至没有有意识地去使用阅读策略的习惯。我们知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利用这些认知策略参与信息加工过程, 有助于获取文章的深层含义, 达到对文章的深层理解。而培养高效的阅读技能是提高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 抓住关键词, 弄清作者的思想。关键词分为两大类:一是名词, 动词、数词、形容词等实词。根据这些词语就能看出句子或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情态动词、介词等虚词和短语 (if/though, even if/though, etc) , 根据这些词语就能推断作者的目的、意图、观点、立场及文章的逻辑关系。除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授有关的阅读策略以外, 教师还应该抽出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行有意识的策略训练。其次可以让学生列出自己所用过的阅读策略, 或相互之间交流各自使用策略的情况, 进一步提高训练的效果。

三、教师在进行阅读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阅读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在以下方面多家注意, 以免引发一些负面作用。

1、控制性教学活动过多。教师针对文章提出一连串问题, 弄得学生忙于应付 (回答) , 缺乏思考空间。

2、提问的角度把握不当。

许多问题属是非题。这种低层次的语言操练活动使得学生对阅读文章里的语言认识与理解只能停留在表层上。

3、综合性思维训练不足。

问答式教学贯穿全过程, 有时只能在几个学生的范围中进行活动, 大部分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缺乏诱发学生进行综合性思维活动的内容。这样, 就无法为多数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实践经验积累与发展的过程。

上一篇:文员个人求职简历模板下一篇:写夏夜的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