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路上的一点感悟

2022-10-05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 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由于各种原因, 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度不够, 加之我国中小学美术课程, 长期受专业美术教育的影响比较深, 使课程目标的定位产生了偏差。新的课程标准, 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 能有效地传承文化, 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 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陶冶情感,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

1新课标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理论分析

课程标准与生活紧密相连, 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 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 “设计·工艺”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是: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 媒材特性, 进行创意和设计, 美化生活, 形成设计的意识。针对以上内容标准的教学活动有“贺卡设计”、“书籍封面设计”、“壁挂设计”等紧密联系生活的活动,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意在满足参与愿望, 因材施教, 适当降低难度, 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此, 教师要真正做到“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 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想象、概括、动手等能力, 逐步掌握学习方法。

课程标准没有为所有学生制定一个必须达到的硬性发展标准, 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 而是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既重视结果激励, 更重视过程激励, 满足学生成功的情感和精神需要。但同时, 在制定内容标准时, 又充分考虑不轻易让学生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 使学生不会产生消极的体验,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观念的革新中要做到, 转变不利于教学的传统旧模式, 打破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的传授美术技法的教学模式,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观。要想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教师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是关键所在。

2在现有美术教材中对新课标理论的探索运用

新课改是以新教材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新教材传达了新课标培养目标的三大领域, 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与方法。这表明, 教材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越传递知识的界限, 升华为培养人。能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学生观融入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成为课改工作能否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习方式的特点,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侧重某一种或几种交替进行。以前那种一刀切、一锅煮的现象应尽量避免和摒弃。要实行新的学习方式, 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如果连老师都是一个思想陈旧的人, 还怎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呢?教师要有的放矢地选用合适的学习方式, 不能为了追求华而不实的效果盲目乱用。此外, 要注意各种学习方式的特点, 力求有效。比如在探究性学习中, 要确定恰当的供学生探究的问题, 一节课之中, 问题不宜过多、过泛、过浅、过深;问题的指向性要单一, 否则泛泛而谈, 探而无效。

例如:在教材“造型·表现”册《人物造型与表现》这一单元的“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画”教学中, 我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因素的要求, 结合“课程是活动, 是经验, 教师是‘主持人’, 是‘沟通者’”的课程改革新思想, 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设计, 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本课内容, 使学生人人参与,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现能力、合作能力等。

(1) 在教学环境的设计上, 安排学生在教室内按小组坐好, 营造一种平等融洽、轻松愉快的气氛, 满足学生的需要, 力求让学生在活动的乐趣中学习知识, 增强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2) 在活动过程的安排上, 我设计为四个环节, 并且都用形象生动的词语概述, 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目标、态度等因素入手, 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 猜一猜:内容安排为人物模仿表演与猜测。老师准备一些描述人物的纸条 (如“董存瑞炸碉堡”、“年迈的老婆婆”等) , 让每组代表抽出并且表演, 本组同学进行猜测, 迎合学生好奇心理, 使学生在表演与猜测中体会“形”、“神”塑造人物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表现力、观察力与竞争意识。

(2) 想一想:引导学生思考, 哪些同学表演的好?为什么?引出“人物的面部表情”, 展示课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归纳总结能力。

(3) 学一学:组织学生讨论美术作品中“形”、“神”的含义及二者关系, 对学生的答案教师一律板书, 并引导学生讨论以“去伪存真”;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积极的心态,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然后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油画作品《纺织女工》以巩固加深。

(4) 用一用:教师用课件展示以下作品名称,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中国作品:《跃马》、《晴雯》、《蕉蝉》、《说书俑》、《狼牙山五壮士》。

外国作品:《沉思》、《教皇》、《少女》、《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必答:每组代表任选一幅作品共同欣赏分析人物造型的“形”与“神” (不扣分) 。

自由答:每个同学均可任意选择一幅作品欣赏分析人物造型的“形”与“神” (若成功则小组加分, 一般不扣也不加, 不好则扣分) 。此环节教师注意与学生沟通, 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肯定,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创造性思维, 表现能力等。

(3) 欣赏事先准备好的人物范画, 引导学生讨论:面部五官的刻画表现人物的“形”与“神”, 讨论后临摹作品中的“五官”。意在让学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空间、明暗等基本造型要素, 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4) 总结五官的结构特点后介绍作画步骤, 让学生在下节课以线造型的形式表现同桌等最熟悉的人物头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诚然, 课程改革的脚步刚刚迈出, 虽然我们在实施课程改革中作了一点尝试和探讨, 同时也积累了一点经验, 但“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探索的路很长, 实践中的困惑又会成为我们继续的课题, 我坚信一路走来, 通过不断的学习, 会充实更多的能量, 会坚定前进的脚步, 会看到多彩的果实……我还会进一步深入、扎实地探索, 为教育的改革尽一份力。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术课程标准的分析, 论述美术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因素、方法、措施等, 并结合自己在运用现有的美术教材进行的教学实践中, 对新课标理论的一些探索和运用, 阐述了美术课程新标准促进了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 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 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标准,积极性,需要,目标,调动

上一篇:前嫩公路伊春至北安东段高速公路多年冻土特征及路基设计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