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仓小人的成语故事

2024-05-03

臧仓小人的成语故事(精选9篇)

篇1:臧仓小人的成语故事

【成语】臧仓小人

【注音】zāng cāng xiǎo rén

【解释】臧仓:战国时鲁国人。臧仓是个奸诈的小人。指进谗害贤的小人。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小人

【相反词】正人君子

【押韵词】超迈绝伦、过眼烟云、蹄闲三寻、独立不群、遥夜沉沉、逐队成群、孤傲不群、色艺绝伦、杀富济贫、丧胆亡魂

篇2:臧仓小人的成语故事

臧仓

作者:王安石朝代:北宋 位在万乘师,孟轲犹不遇。

岂云贫与贱,世道非吾趣。

意行天下福,事忤由然去。

篇3:臧仓小人的成语故事

2009年, 贺友直先生被授予“中国美术终身成就奖”;2011年, 他被评为“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 但转身就将奖金全部捐赠给了家乡贫困学子。而后的2012年, 年逾九十的贺友直先生凭记忆画了《儿时玩耍》54幅作品;2013年92岁高龄的贺友直先生将昔日街巷景象用一图一文的形式展现, 以《走街穿巷忆往事》感受百年上海城市变迁过程中的滋味和得失。

本次展览精选了贺友直先生系列风俗画《儿时玩耍》《二十四孝故事》《新加坡双林寺建寺历史画》《十二月历图》《水浒十丑图册》等作品, 以及中华艺术宫收藏的《山乡巨变》《朝阳沟》《我自民间来》, 涵盖了贺老各个阶段的创作, 配合连环画出版物及相关文献的呈现, 呈现一个更全面、更立体、更真实的贺友直。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特撰文回忆和怀念这位连环画大师。

今年的三月十六日深夜, 我乘飞机刚刚抵达缅甸机场, 一打开手机便收到身在新加坡的张美寅先生发来的短信:“贺老走了。”我的眼泪顿时夺眶而出, 不能自已。临上飞机前的中午才与贺老女儿小珉通了电话, 得知老人病重住院, 万万没想到竟走得这么快!到了酒店与小珉联系得知详情后久久不能入睡, 思绪万千……

贺老是我最为敬重的画家之一。他就像我的父辈长者, 相识多年, 每每和他相处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和幸福感。2009年我邀请贺老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了个展, 他携师母及家人参加开幕式。活动结束后我特地为他准备了花雕老酒, 他见到乐得像小孩一样, 师母说不愿意让他喝, 他顿时严肃起来, 我为他倒了一整杯, 对师母说:“贺老就是这点爱好, 喝了一辈子啦, 让他继续喝吧。”师母准许, 他遂开怀畅饮起来, 脸上洋溢的喜悦丝毫不像一位年迈的长者。

多年来, 我一直关注他的作品, 并始终想为北京画院收藏几套。他告诉我:“家里的重要作品都捐了, 你不要急, 等我再画你来选, 不满意我再画!”这番话令我十分感动, 便耐心等着。去年十一月, 贺老致电给我说有一套54幅《儿时玩耍》可以给画院收藏, 但谢绝收藏费, 并寄来出版的画集。我喜出望外, 即刻携夫人健琪赶赴上海贺老家去拜望。得知我们前来, 贺老和师母竟早已在门口迎接, 着实令身为晚辈的我们过意不去。曾听贺老描述过他家的房子, 但没想到如此之小, 房子不到30多平米, 画桌有一平方米多点, 周围满是书籍, 但井井有条。贺老高兴地介绍他的房间, 说刚在凉台上装了个洗澡间, 心满意足了!我不由得心里一阵酸楚。见到这套精彩的作品之后, 我便与他商量今年夏天再为他做展览, 张美寅先生也要把他收藏在新加坡的几套作品捐给画院, 他十分高兴地说:“几年没有到北京了, 借机看看老友。”哪曾想世事无常, 贺老没有按期赴约, 提前驾鹤西去了。他曾说, 我要走就希望走得快, 不给大家找麻烦, 算是如愿了。但他的离去给我们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也留下发人深省的思考。

人们往往对存在的视而不见, 失去了才学会珍惜。贺友直先生, 这位几乎快被人遗忘的连环画大师, 在离世之后在社会上产生的巨大反响, 并不令人意外。

他是一位大彻大悟的智者。他只接受过小学教育, 但他从丰富的生活经验中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 如何从生活中发现美, 如何从各门类艺术中汲取灵感和营养, 用他天才的独特视角导演了这些影响深远的连环画作品, 他从不满足。但人们对这位低调谦逊的老头儿的存在并不以为然。

他是一位内心强大甘于寂寞的学者巨匠。中央美术学院讲课最受欢迎的老师是他, 但有些人觉得他是“画小人儿书”的, 学历不高缺乏学术。他无私地把自己作品都捐给了国家, 并不在乎国家是否给他的物质奖励。可当他得知国家授予他终身成就奖时, 他特别激动, 他在乎的是国家对他艺术成就的肯定。他的每套作品在历史上都有特殊的价值, 但在拍卖市场上并没有什么价格, 只因他从不吹嘘。他并不关注人们对他如何看, 用一生的精力投身于艺术, 专注于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 硕果累累。他早已登上中国美术史及连环画史上的巅峰, 独树一帜。

他是用连环画这门已近乎绝迹的绘画艺术形式, 记录失去了的人文风俗最后绝唱的艺术家。在《申江风情录》《老上海三百六十行》《儿时玩耍》《走街穿巷忆旧事》等作品中, 他用自己超乎寻常的记忆力, 细腻生动地表现了二十世纪民间风俗与风情, 具有特殊的史料和艺术价值。在我眼中, 贺老本人就是活生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是一位平淡天真乐观豁达的老者。风趣, 幽默, 善解人意且知足常乐, 善于思考却又大智若愚……在贺老身上能够发现太多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并不富裕, 但安于清贫, 经常与师母开玩笑, 家里其乐融融。

真正的大师, 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高大上”。正相反, 二十世纪的所有能够称得上大师的艺术家们正如贺老一样是很普通的人。但你会发现他们充满智慧, 具有人格独立的高尚质量, 满腹经纶而不露, 他们享受孤独与寂寞, 名和利在他们看来是天上的浮云, 他们看重的是历史对自己的认定, 他们永远是谦虚的, 永不满足。也正因如此, 他们的艺术最终能够达到巅峰, 并被历史所铭记。

贺老走后, 我与师母商量, 在十一月二十一日贺老95岁生日之际, 为他举办纪念展。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有贺老捐赠的《儿时玩耍》, 张美寅先生捐赠的《水浒十丑图》《二十四孝》《十二月历图》《新加坡双林寺建寺历史画》及上海中华艺术宫的藏品。我们相信, 这将是对贺老最好的怀念方式。

篇4:小人国里的莎翁故事

木偶剧《哈姆雷特》只是节选了几段剧情加以演绎,表演形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两个卫士在城楼上的对话,这段表演使用了杖头木偶,表演者的身体完全隐藏在城堡后面。第二段,哈姆雷特回国奔丧,这时演出加入了另一种木偶,由三个演员分别操控木偶的眼、嘴、手、脚协力完成一个木偶的动作、表情。演员们一反传统木偶表演中仅仅躲在幕后操纵木偶,而是与木偶一起走到台前,观众在欣赏木偶表演的同时,还能观察到木偶演员的声台形表。起初这样的表现形式令人感到既弱化了中国传统木偶的精髓,又削弱了观众对人物角色的代入感,但转念一想发现这才是巧妙之处。莎士比亚的剧作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如果演员们在表演时只是僵化地模仿,并念着莎士比亚式的独白,那么必定无法引起共鸣。因此不妨“将计就计”,让三个演员和木偶同时出现在台上,这种间离效果会让观众跳离这个角色本身,而是从木偶单调的动作中思考整个剧作想要表达的含义。这一段表演将布莱希特的戏剧观、莎翁创造的角色和中国戏曲的精神相互融合,带给观众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观剧体验,并且这种感受也只能由中国传统戏剧中的木偶可以作为合适的载体。

在演出的高潮部分又引入了另一种表演形态——皮影戏。通过城楼两边的白色幕布,老哈姆雷特的鬼魂影子和哈姆雷特具体人形木偶在故事中形成虚实对比,将两人虽在夜晚相聚却已经阴阳两隔的状态呈现出来。现代对于木偶剧的理解已经不再局限于曾经的形式,而是冲出传统的框架,正是这种改变,才让木偶剧可以在一个较大的舞台上拥有更多调度变化的可能性,让在一部剧中同时出现多种木偶品种不再感到突兀,让木偶剧成为更加独立并且具有自己独特舞台魅力的一种表演形式。之后,随着老哈姆雷特开始讲述自己的遭遇,导演运用倒叙的手法将哈姆雷特的叔父毒害他的全部经过以皮影戏的方式在幕布上展示。木偶剧《哈姆雷特》的导演几乎将各种可以在舞台上展示的艺术形式杂糅,虽说不是尽善尽美,但是其中大胆独到之处还是有非常多值得人们在木偶剧的继承和弘扬中借鉴的。

应当多鼓励学生们多进行这样的尝试与创新,让中国传统木偶剧与西方表演形式的融合更加自然,在这一过程中挖掘到属于中国木偶剧特有的艺术语汇,这样中国的木偶表演才能走出新的发展道路。

篇5:孔子眼中的君子和小人

关键词:君子,小人,《论语》,朋党,利义,小大知,言行

一、言行之道异也

“言”是孔子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 在人类社会的伦理实践中, “言”与“仁”密不可分, “仁”为“言”之基, “言”为“仁”之用。这里的“言”是正言, 而其中“言”与“行”的关系又尤为孔子所关注, 因为“言乃行之主”, 孔子在回答弟子子张提问时就曾说:“言尤寡, 行尤悔, 禄在其中矣。”教人言语少冒失, 处事少唐突, 是谋取并保持禄位之道。此外,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得出言之三原则:

1、言必有信

2、慎言

3、先行后言

这些原则在论语中的具体表现有: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学而?第一) 说的就是君子要慎言。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说明作为一个君子, 要言行一致, 以言过其行为耻。

“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说明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更高一层, 不仅要慎言, 要言行一致, 而且要现行而后言。

子曰“巧言令色, 鲜矣仁”。 (花言巧语, 一副讨好人的脸色, 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子曰“巧言乱德”。 (花言巧语, 惑乱道德)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 而敏于行”。 (君子说话要谨慎, 但做事要勤快)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 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 (花言巧语, 装出和善的样子, 过度谦逊, 这种态度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 我也认为是可耻的。)

从上述几则中可以看出, 孔子对于花言巧语的人的鄙视, 人不可“巧言令色”这应是我们立身处世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基本立场而永远不可以改变, 这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基本界限而不可逾越。这就是孔子眼中君子与小人一方面的区别。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 人要学会灵活性, 面对当今文明程度并不是很高的现实社会, 我们又不能一味追求直言直语, 毫无情面。人既要保持一腔正义, 又要讲究实际策略, 以高超的技巧在社会中周旋, 不至清至察, 原则和灵活并重, 才能更好的生活在当今社会中。

二、朋党意识差别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能团结人, 却不拉帮结伙, 小人只拉帮结伙, 却不团结人)

子曰:“人之过也, 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人有各种类型, 什么类型的人犯什么样的错误, 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 就能知道他的精神境界如何了。)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 群而不党。” (君子庄重矜持而不同别人争执, 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随声附和, 小人同流合污而不和谐。)

自古以来就有群党之分, 群是敬业乐群, 不是结党营私, 群而不党就是周而不比, 为什么君子要群而不党呢?被所谓的群党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给皇帝的上疏《朋党论》说:“大凡君子与君子, 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 以同利为朋。”“小人所好者, 利禄也;所贪者, 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 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 或利尽而交疏, 则反相贼害, 虽其兄弟亲戚, 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 其暂为朋者, 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 所行者忠信, 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 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 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 此君子之朋也。”在孔子看来, 这就是君子和小人在交友方面的区别。但是今天看来, 并不是所有普通人交的友都是伪友。也并不是所有的普通人都结党营私, 同流合污。所以我认为这里的“小人”是含有贬义的小人, 是指卑鄙之人。

三、利义之辨

子曰:“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君子懂得的是义, 一般人懂得的是利) 。

子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 如果有所争, 那一定是射箭吧!相互作揖然后登堂;走下堂来, 然后喝酒。这种相争, 也是君子之争。)

子曰:“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君子心里想的是道德教化, 一般人心里想的是乡土田宅, 君子心里想的是法度, 一般人心里想的是实惠。)

子曰:“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 一般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说之不以道, 不说也, 及其使人也, 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说之虽不以道, 说也, 及其使人也, 求备焉。” (给君子做事容易, 却难以博得他的喜欢, 不用正道去博取他的喜欢, 他是不会高兴的, 等到他用人的时候, 是量材而用;给小人做事很难, 却容易博得他的喜欢, 虽然不用正道去博取他的喜欢, 他还是会很高兴的, 等到他用人的时候则求全责备。)

子曰:“君子上达, 小人下达。” (君子通达于仁义, 小人通达于财利。)

君子和小人对举, 指出了二者不同, 在于对于利义态度上。君子不会追名逐利, 不为名牵, 不为利役, 巡礼而行, 光明磊落, 俯仰无愧, 所以心里总是安稳的。而一般人患得患失, 心里才总是局促不安。并且因此君子才能做到全面看人, 更多的看一个人的长处, 包括品德和才能, 所以君子有才之士在君子手下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小人则相反, 他胸无大志, 目光短浅, 对人求全责备, 所以有才之士在小人手下, 发挥不出应有的才能。通过利义之辨, 孔子最想向我们阐释的是一个“和”的观点, “和”应该选贤任能, 应互相扶助, 各得其所, 物尽其用。把“和”作为治国之策可以达到“治”。“和”应该作为我们做人的原则。争与不争体现了君子和小人本质的区别。

四、小知和大知之辨

子曰:“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何谓“大知”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告诉了我们。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区别大概就可以用一个“知”字来衡量。君子“大知”而一般人只能利用一些“小聪明”。

布陈绝粮, 从者病, 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 (子路对孔子说, 君子也有没有办法的时候吗?孔子回答说, 君子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 信念也不会动摇, 但是一般人在困难面前就管不住自己, 而无所不为了。)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来考验他, 却可以接受重大的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 却可以用小事情来考验他。)

子曰:“君子不器。” (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 要有多种技能。)

君子之所以可以成为智者, 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要比一般人高多少, 而是应为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子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 不要施加于别人身上。由此可以推理出, 自己想要的东西, 也许别人也想要, 因此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也就意味着可能会吃亏, 看似好像并不是很明智的做法, 但是从做人的原则来看, 这样是“大知”, 从长远来看也是大知, 谁都不愿意和斤斤计较、自私的人共事, 前者更得人心, 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因此表面的吃亏实际上是一种为自己品质的投资。而那些似乎处处精明的人, 正像孔子所说是只可小知而不可大受的。

五、总结

篇6:《群山之巅》小人物的温情故事

作家苏童说:“大约没有一个作家的故乡会比迟子建的故乡更加先声夺人了。”

迟子建出生在中国最北的小村子——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作为中国当代最具才华的作家之一,迟子建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冰天雪地的北方。她的笔触始终抒写着黑土地浓郁的风情、鲜活的人物、浑厚的历史和多彩的现实。她被称为是来自北中国的“极地之女”。

“大约没有一个作家会像迟子建一样历经二十多年的创作而容颜不改,始终保持着一种均匀的创作节奏,一种稳定的美学追求,一种晶莹明亮的文字品格。每年春天,我们听不见遥远的黑龙江上冰雪融化的声音,但我们总是能准时听见迟子建的脚步。”苏童继续说。

的确,当1月8日下午迟子建携新书《群山之巅》参加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举行的新书首发式时,书迷们送上鲜花,怀抱鲜花坐在嘉宾席上的女作家,连同她的小说,都带着“一种春天的气息”。

对故乡的又一次书写和发现

1964年的元宵节,迟子建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乳名“迎灯”。她的父亲喜欢传统文化,尤其喜欢曹植的《洛神赋》,便用曹植的字“子建”为女儿取名,迟子建的名字因此而来。

童年时,迟子建远离父母,与外祖母生活在一起。北极村住户稀少,迟子建所住的“老街基”,只有3个小孩,这使得她觉得很孤单。外祖母家有很大的一座木刻楞房屋,房前屋后有广阔的菜园,院子中有一条大黄狗,迟子建就与菜园的瓜果和狗都成了好朋友。

“我常常嫌垄台下匍匐的香瓜长得太慢,因为我盼着早点吃它们的甜肉。我还曾戴着一顶防蚊帽用木棍去捅马蜂窝,看着它们如何‘炸营’。我还帮着姥姥抬粪给苞米地上肥,也去黑龙江边洗衣服或捕鱼。”迟子建回忆。

漠河是全中国最北的地方,这也造就了北极村不同的生活景观。漠河几乎上是全国唯一能看到北极光的地方,“夏天的时候,晚上11点还可以在篮球场上打篮球。太阳落下去两个小时以后又升起来;冬天的时候,则恰好相反,冬天黑夜漫长,下午3点多太阳就落山,第二天早晨8点多才升起来……那里的小学生,冬天到教室的第一节课要点蜡烛。可是夏天,3点钟天就大亮,还没有睡醒,阳光就把你照醒”。

漫长的白夜和漫长的黑天交替,“当世界都是黑暗的时候,故乡的人吃完晚饭,没有任何可以娱乐的事情,就坐在火炉旁边,嗑着瓜子,喝着茶,听大人们讲故事。全是鬼怪故事,讲得我晚上都不敢出去起夜,很害怕,觉得黑夜里到处都有鬼在游走”。

这些童年的经历对迟子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决定了她创作的视角,奠定她不同的文学气质。冷风、大雪、北极光、漫长的天黑,北极村是产生童话与神话的所在。它们给迟子建的人生和创作都注入了一种活力,使她总是不由自主用这种“接近天籁”的视角来叙述故事。

而《群山之巅》就是迟子建对故乡的又一次书写和发现。

迟子建说,自己写了30年小说,出版了80部作品,但从来没有参加过自己的新书发布会,这是第一次。只因这部《群山之巅》,是自己到了50岁知天命年纪的心血之作,是一部贴近现实的长篇小说,比《额尔古纳河右岸》更苍茫雄浑,比《白雪乌鸦》更跌宕有致。

《群山之巅》分“斩马刀”、“制碑人”、“龙山之翼”、“两双手”、“白马月光”、“生长的声音”、“追捕”、“格罗江英雄曲”、“从黑夜到白天”、“旧货节”、“肾源”、“暴风雪”、“毛边纸船坞”、“花老爷洞”、“黑珍珠”、“土地祠”等17章,在迟子建的笔下,文字有时如史诗般波澜壮阔,却又诗意而抒情。

它讲述的是一个在北方龙山之翼的龙盏镇上发生的故事,屠夫辛七杂、“小仙”安雪儿、执行死刑的法警安平、殡仪馆理容室李素贞以及绣娘金素袖等,一个个身世不同、性情迥异的小人物都有着诡异未知的命运。

“里面每一个故事都有我的回忆”,迟子建是一个关注生活的作家,她的创作一直围绕小人物进行,她擅长从生活的角度去描写一切,通过日常景观和小人物的甘苦来反映时代、书写历史。

小人物的尊严与勇气

在《群山之巅》的首发式上,评论家孟繁华说,“所谓‘群山之巅’,指的就是小人物的尊严与勇气”。

龙盏镇是北中国的一个乡镇,其中的自然和人物,以及乡村的生活,凝聚了迟子建对故乡的回忆和重新发现,有不变的风土人情和对故乡的回忆,也有时代变迁所引起的生活的改变。

这种对故乡的温暖回忆,加上对故乡变化的感受,构成了《群山之巅》的主体风貌。迟子建说,“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它所产生的故事,可以说是用卷扬机输送出来的,量大,新鲜,高频率,持之不休”。

迟子建的创作也一直围绕小人物进行,哪怕是写《伪满洲国》这样宏大历史题材的小说,迟子建也一直进行着小人物的书写,从最平常的生活的角度去描写一切历史,通过日常景观和小人物的甘苦来反映时代。

“我越来越觉得一个优秀的作家最主要的特征不是发现人类的个性事物,而是体现那些共性甚至循规蹈矩的生活,因为它们才包含了人类生活中永恒的魅力和不可避免的局限。我们只有在拥抱平庸的生活时才能产生批判的力量。”迟子建说。

迟子建相信文学性不只是存在于那些猎奇的、边缘的生活中,普通的、日常的生活同样蕴含丰富的文学性。

《群山之巅》里的很多人物,很多都来源于迟子建现实所得。“斩马刀”里向天借火的辛七杂,原型就是迟子建认识的一位卖菜老头。迟子建一直买这个老人的菜,菜下种之前,他会到迟子建家问她要多少,他下种时候心里好有数。卖菜老人肤色黝黑,留着络腮胡子,褲子鞋上全是泥巴,但面目洁净。那天,他来到迟子建家,太阳特别好,老人站在迟子建院子里说话,突然从腰间抽出烟斗,又从裤兜摸出一面凸透镜,照向太阳,然后另一个裤兜抽出纸条,凑向凸透镜,瞬间就把太阳火引起来。最后他点燃烟斗,怡然自得地抽着。迟子建觉得奇,问他为何不用打火机或火柴,老人撇嘴说,天上有现成的火不用,花钱买火就是傻瓜。《群山之巅》的开篇,辛七杂就是这么出场的,只不过纸条换成了桦树皮。

而“制碑人”中的安雪儿,原型则是迟子建童年生活小镇不远的一个山村里的侏儒。“她每次出现在小镇,就是孩子们的节日,不管她去谁家,都跑去看。她仅有5岁孩子那么高,却是个成年人,有一张成熟的脸,说着大人的话,孩子们把她当成了天外来客。她后来嫁了人,生了孩子”。迟子建曾在小说《热鸟》中,以这个侏儒为蓝本塑造了一个精灵般的女孩,在《群山之巅》中,迟子建让她“从云端精灵,回归到了滚滚红尘”。

这些小人物,他们生活的每个侧面,“有生之艰辛和不平,也有苦的快乐和诗意”。在迟子建看来,都折射着当前这个时代。迟子建一直用弘一法师临终手书“悲欣交集”来形容市井人物的情感世界,“这些烟火气十足的场所,散发着熟悉的柴米油盐气息,是文学的‘重镇’,因为它们让我看到了生活的真相。若想了解一个时代,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进小人物。在他们身上,你能感受到苦辣酸甜,看到希望,也看到苍凉。因为他们活在现实的矛盾当中,在尘埃里,可感可触”。

《群山之巅》寄托了迟子建都故乡小人物的情感,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的爱与痛,罪恶与赎罪,对于迟子建来说,“既是一种无言的幸福,也是一种身心的摧残”。

在写作《群山之巅》的过程中,迟子建腰椎还出了问题,加上更年期的征兆,“满心苍凉”,其间发生了两次剧烈眩晕,躺在床上的迟子建“无比伤感”。“看着窗外晴朗的天,心想世上有这么温暖的阳光,为什么我的世界总遭遇霜雪?”迟子建问。这也使得迟子建对《群上之巅》中的那些卑微的小人物有了更多的同情和理解,“他们怀揣着各自不同的伤残的心,却要努力活出人的样子,多么不易!养病之时,我笔下的人物也跟着‘休眠’,我能更细致地咀嚼他们的甘苦”。

人性意义上的春天

迟子建的小说有一种苍凉和忧伤之美,而温情则是化解一切的阳光。

苍凉和忧伤一方面是人性和生活赋予的,是北中国土地上的生命浮沉、悲欢离合,是生活的底色。另一方面则是迟子建看到了现代化对故乡的冲击,还有土地上发生的罪恶,内心的产生的一种悲凉。面对人与生俱来的苍凉,迟子建认为,“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个苍凉的世界上多给自己和他人一点温暖。在离去的时候,心里不至于后悔来到这个苍凉的世上一回。” 而时代的变化,人性的沉沦,也逐渐被迟子建更深刻地体会到,“我觉得,对当代作家来讲,我们所经历的时代是前所未有的,人性也从来没有这么复杂过。我说过,小时候我觉得满世界都是神灵,现在我却在人间看到了形形色色的鬼”。

而面对故乡所发生的罪恶,迟子建依然希望用爱去化解这一切,从没有绝望地进行尖锐的批判。

生在北国的迟子建,有与生俱来对温暖的渴望。“越是寒冷地区的人,越渴望温暖,因为我是一个在北极村长大的孩子,我对它的依恋永远不会消亡,因此,读者在我作品中,会看到一种人性意义上的春天。”迟子建说。

所以,《群山之巅》首先是苍凉而忧伤的,是对小人物命运和故乡种种变化的叹息。时代的变迁,给故乡以巨大的冲击,人物的命运随之浮沉。

小说中提到了“火葬”的施行在老人们内心所掀起的波澜。例如有一年的夏天开始推行火葬,老人为了避免火葬,都想赶在火葬施行之前去世。在这一年的春节,老人们觉得这是最后的年了,纵情吃喝,尽兴享受,除夕夜的饺子、初七的面、正月十五的汤圆,那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也不管是否消受得起,一碗连一碗,拼了老命的吃。“以往他们喝烧酒论盅、论两,现在论碗、论斤”。患糖尿病的,一天故意吃十几颗糖果,肝脏不好的人则以酒当茶……他们以这种“慢性自杀”的方式对抗丧葬制度改革。

这样的故事也是迟子建亲自看到的。她姐夫的母亲就因“多活”了一天,棺材只能劈了做柴烧,活过那个日子的老人,都对有朝一日被装进骨灰盒充满恐惧。迟子建也听到外婆埋怨自己活得长,不能带着棺材去见外祖父了。

其次,小说也是温情而宽容的。对于世间的罪恶,迟子建总希望用宽容和爱来对待。“虽然岁月让我有了白发,霜雪也由外部浸入到内心,让我感受到世态的寒凉,但只要进入文学,那种忧伤和美好的感觉依然在。文学不能改变世界,但它能拯救心灵。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好作家就是一个牧师。牧师用经义布道,作家用的是从心灵流淌出的文字”。

小说中,大学毕业的唐眉,没有选择留在城市,而是回到乡村诊所,而且带回了有病的同学陈媛,并表示不结婚,要照顾陈媛一辈子。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不给自己留退路,唐眉去医院做了结扎手术。

唐眉的所作所为不为外人和家人所理解,然而真相其实是唐眉为了赎罪。唐眉和陈媛是同学,她们俩同时爱上了一个研究生,但研究生选择了陈媛,唐眉嫉妒她、憎恨他,在实验室偷了一种有毒的化学制剂,下到陈媛的水杯里,导致陈媛夜里不睡觉、眼睛发呆,记忆力下降,脱发、寒战,只能退学回家。回到老家的陈媛,披头散发、破衣烂衫,像个叫花子,后母像牲口一样吆喝她。唐眉感觉陈媛的地狱就是她的地狱,发誓一生一世守护她。

殡仪馆的美容师李素贞因为丈夫瘫痪,外出和法警安平偷情,导致丈夫在家因煤氣中毒身亡。按照普通人的逻辑,李素贞是和情人合谋害死丈夫。但邻居没有人相信她会这么干,因为她心地善良,忍受负重,她们联名上书。李素贞被判缓刑,但她却提出上诉,请求重判,希望能在监狱里几年来赎罪。上诉没有成功,李素贞就每月只领半个月的工资,其他都捐给殡仪馆。

侏儒安雪儿被辛欣来强奸并怀孕,但她并没有仇恨,坚持把孩子生下来,并给孩子取名杜安来,她说孩子生在杜鹃花上,理应姓杜。可别人都知道,这名字嵌入了安雪儿和辛欣来的姓名。

辛欣来被抓时,养父辛七杂也赶到了。看到辛七杂,辛欣来说,“臭杀猪的,你来干屁呀”。面对杀死自己妻子的养子,辛七杂说,“我是来问你,你临刑前想穿啥衣服,我好提前给你预备下。你再不义,我也算你爹啊。”警察给辛欣来戴上手铐,他一脸不屑,辛七杂已老泪纵横。

从这些故事可以看出,温情是迟子建写作的特点。批评家吴义勤曾评价说,如果要评一个“温暖”、阳光文学“形象大使”的话,迟子建可谓是当之无愧。但迟子建式的温暖对于文学和现实的提纯不可避免会带来某种局限,太过温情的笔触也会遮蔽人生某些残酷的世相。

迟子建曾在《追忆的结局》中也表示过,她注意到了自己写作上的这一点,也产生了创作上的疑惑,但她随即又说,毕竟是对人间温情的一往情深使她犯下了“美丽的错误”,她在所不惜。

篇7:一个小人物34年的坚持

沂蒙山七十二崮像一位位母亲的乳峰耸立在山东省南部, 哺育着她脚下的山川、河流、土地、万物生灵。虽然看起来是那么贫瘠, 但自形成以来, 始终都不惧风吹雨打、饥寒交迫, 始终都在无怨无悔地奉献着。

沂蒙山人也像这些山峰一样, 书写着一篇又一篇奉献的篇章。战争年代沂蒙红嫂用乳汁哺育了中国革命, 新时期的沂蒙人继续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就在全国“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的典型九间棚精神诞生地——平邑县天宝山区, 一位为山区教育事业工作了34年, 至今连教师正式名份都没有的女教育工作者的事迹再次深深地打动了笔者。

她叫吕恩芝, 今年58岁, 个子看上去1.5米多一些, 脸庞黑瘦, 穿一身洗得泛白的粗布衣服, 微笑中透出一份温暖和文雅。从1976年初中毕业当老师, 她已在地方镇王崮山村小学工作了34年。

在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 吕恩芝对待学生胜过自己的孩子。她说:“自己的孩子教不好咱自己没话说, 但别人的孩子交到自己手里就要尽心, 承担起一名教师的责任。”“在我记事的时候, 我知道的只是每天看到她领着别人家的孩子去上学, 而我只有奶奶看护我。”她的孩子田平这样说。

她曾教过一个学生叫杨学钊, 父亲去世早, 母亲股骨头坏死, 平时靠爷爷、奶奶照顾。杨学钊入学后, 吕恩芝就挑起了照顾、教育杨学钊的所有责任。没有书包, 她就找来碎布在灯下为孩子缝补;没有学费, 就自己凑钱垫上;没有吃的, 就把平常舍不得拿出的鸡蛋煎给他吃。孩子的爷爷奶奶哭着对人说:“把孩子交给吕老师, 就像给孩子找到了主事的爹娘。”

1976年, 刚教学不久的她, 发现村里一个叫杨建英的女孩, 从小得了婴儿瘫。到了上学年龄, 父母嫌不方便, 没心思让她入学。当时教小学一、二年级的吕恩芝仍动员杨建英上了学, 杨建英不能走路, 每次上下学都由吕恩芝背着走完村子到学校3里远的山路。杨建英在吕恩芝教的班级上了两年学, 吕恩芝来来回回背了杨建英两年, 直到升入三年级, 离开她的教学班。后来杨建英还是辍了学, 很长一段时间, 吕恩芝的心情都为之感到沉重, 似乎是因为自己, 这孩子才辍学似的。

1991年12月, 她骑自行车到50里外的县城为班里学生购买教具, 回来时天下起了大雪, 在两县交界处的野鸡岭不幸滑倒在路上, 造成腿部骨折, 忍着钻心的疼痛, 她摸黑走了8个多小时。为了尽量减轻疼痛, 20多里路, 她走一段, 骑一段, 骑也疼, 走也疼, 直到后半夜才回到家。后来连着动了两次手术才逐渐恢复, 但却终生留下了骨髓炎后遗症。

吕恩芝患有严重的低血糖, 过度劳累或生活不规律就可能犯病。可是劳累和生活不规律又似乎是她的宿命, 她家种有6亩地, 劳动主要靠丈夫, 但丈夫也因病动过手术, 不能干重活。放学后, 吕恩芝就要到地里忙农活, 忙完地里又要忙家里。但无论多忙, 她也没有耽误孩子们一节课。她说:“耽误种地是一季子, 误了孩子是一辈子。当老师是良心活, 时时处处都要讲良心, 不能亏了孩子。”

一个田姓学生吃面包鱼中毒, 家长忙着经商没看出来, 吕恩芝看到孩子没精神就走过去, 发现这孩子已口吐白沫, 抱起来时身体已经发软, 她立即背到卫生室, 医生诊断出病情, 打针治疗期间, 她才通知家长;有的孩子不能来上学, 她就到学生家中去辅导;孩子渴了, 她倒好水总要自己先尝一尝, 防止水过热或过冷;孩子上厕所呆得时间长了, 她也要跟到厕所去看一看, 及时发现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每天早晨她都把每个孩子的小书包检查一遍, 防止夹带小刀或其他危险品伤到孩子。学校为她在教师办公室安置了办公桌, 但她从没有在那呆过, 反而将办公桌搬到了教室里。她说:“不敢离开孩子, 怕出意外。”由于劳累过度, 她多次晕倒在讲台上。

自己文化水平低, 吕恩芝就主动学习, 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主动看别人备课、听课;自己掏钱买来各个年龄段的心理学书籍, 探索教育孩子的方法, 设计在游戏中让孩子学习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她还买来教学磁带、教具增强孩子学习的趣味。特别是教育孩子尊老爱幼、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集体, 讲文明、讲卫生、讲道德、重安全。几十年来, 吕恩芝教出了1000多名学生, 其中100多人上了大学, 有的成了硕士、博士, 有的成了大学教授, 有的成了科学家、工程师、政府官员, 光在县城工作的就有300多人, 这对一个山村来说, 在当地是绝无仅有的。许多人提起吕老师至今都感慨万端、唏嘘不已。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教了34年学的吕恩芝在政策上至今还没有教师名份, 严格说来, 好像称阿姨更合适。但这又是她在心理上难以接受的。1976年, 参加工作后, 吕恩芝一直带一、二、三年级课程。最初没有工资, 只记工分, 1980年后, 每月可以拿到10元工资, 后来虽然逐渐增加, 但始终捉襟见肘, 到现在一个月也仅可领到400元工资。家中始终入不敷出, 这从笔者结束采访问吕老师要联系电话时, 她脸上的窘迫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原来, 为了省钱, 吕老师至今没有买手机, 家中也没有安装电话。

1984年, 学校开始办幼儿班, 当了8年民办教师的她, 不知道是因自己一直教初级班还是自己是女性的原因, 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学校让她改教幼儿班, 从此她成了一名幼师。就是从那时起, 让她的境遇越来越尴尬。由于政策的原因, 幼儿教师在许多方面与教师存在差异, 其待遇不要说和公办教师比, 就是和民办教师比也差了一截。在民办教师转正后差距就更大, 和她同一天参加工作的郭老师因当时保留了民师身份, 前几年受到政策普惠, 每月工资相当于她的5倍。就连吕老师所在的王崮山村人均年收入也已达5000多元。村子附近有许多果品厂, 打工一月收入也是她的三四倍。不光这些, 1996年至2001年间, 她的工资是每月180元, 由于是村里发放, 村里没钱就只有欠着, 至今那几年的工资也没有领到手。

笔者问她:“既然这样, 为啥还如此恋着这个岗位?这么多年的付出后悔了吗?”她说:“当老师是我所喜欢的工作, 也是我一生的寄托。虽然待遇不高, 但和孩子们在一起, 每当看到他们那纯真的笑脸, 就忘记了一切烦恼和不快。何况乡亲们都非常认可我。”的确, 王家庄、宝山庄、黄崖头、上下炭沟等周围四五个村里的群众都愿意把孩子送给吕老师教。乡亲们说:“把孩子交给吕老师。放心!”“不管将来政策变不变化, 不管外人咋看, 不管待遇高低, 我选择了教育这一行, 这一生就愿意为教育付出, 死也没有后悔这一说。”说这话时, 吕老师声音很轻很轻, 表情也非常坦然淡定, 但却充满着执著、坚定。

一个时期以来, 人们的思想发生了许多变化:在一般人眼里, 爱岗敬业似乎不再受推崇了, 默默奉献似乎有点犯傻了, 不求回报似乎在刻意唱高调了, 关爱、帮助他人都似乎是在作秀了……曾经的理想, 曾经的高尚, 曾经的榜样难道都异化了吗?

吕恩芝老师的事迹告诉我们:不, 他们仍然存在, 在人们的坚持里, 在人们的实践里, 在平凡人的故事里, 在社会的角落里……难道不是吗?郭明义、陈光标、谭千秋、李明素、许振超、华益慰, 哪个人没有一串动人的故事?哪个人没有令人惊叹、感佩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是的, 在有的人看来, 在名和利上, 他们可能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留下了许多缺憾, “不值得”“有点傻”是对他们惯常的评价。但是, 在孕育了雷锋、时传祥、焦裕禄的土地上, 仍然不乏有一大批人在感悟、践行、传承着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他人、拼搏奋进的精神。“自己的孩子教不好自己没话说, 但别人的孩子交到自己手里就要尽心, 承担起一名教师的责任。”“耽误种地是一季子, 误了孩子是一辈子。当老师是良心活, 时时处处都要讲良心。”“不管将来政策变不变化, 不管外人咋看, 不管待遇高低, 我选择了教育这一行, 这一生就愿意为教育付出, 死也没有后悔这一说。”这就是吕恩芝的思维逻辑, 说简单, 也不简单。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不图索取、乐于付出, 在没名没利的岗位上坚持了大半辈子。生活清贫, 却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她用个人的行动, 彰显了一个群体的精彩, 给我们增添温暖, 推动社会前进。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我们从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吕恩芝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吕恩芝老师是普通的, 但我们能用普通人世俗的眼光去理解她, 去评价她吗?

国家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各行各业不都有像吕老师这样的人在不计得失, 默默奉献吗?他们才是国家的脊梁。他们才让我们深刻感悟人生的选择和生活的态度, 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升华, 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无私, 什么是真正的奉献, 什么是爱岗敬业, 什么是人生的追求。

篇8:臧仓小人的成语故事

在任何一个领域,那些领军人物都起着“常为士卒先”的先锋作用,也最容易被人们关注。在文艺工作领域,文坛巨擘、画苑冠冕、曲艺名角们,写就鸿篇巨制,绘制丹青妙笔,演绎人生悲欢,他们记录着跌宕起伏的时代变迁,传达着温润心灵的昂扬态度。他们中的很多人位高名显、荣誉加身,确实是文艺工作领域的主力和旗舰。然而,如果我们要实现全方位的“出精品、出人才”,就不能忽略文艺工作领域那些灿若繁星的“小人物”,他们的文艺梦同样值得我们呵护。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追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我们会发现,如今很多耳熟能详的知名作家都是从“小人物”成长而来的。《小二黑结婚》的作者赵树理,引领了“山药蛋派”的质朴风趣;《白洋淀纪事》的作者孙犁,垂范了“荷花淀派”的清新朴素;《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作者周克芹,则刻画出了南方农村的巨大变迁……他们都曾是出身于农村的“小人物”。如果忽视了他们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背景,我们将难以全面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

现如今,“小人物”在文艺领域的力量虽然总体比较薄弱,但也有一些积极迹象。以文坛为例,河南省灵宝市苏村乡福地村的石淑芳,出版了《山女的世界下着雨》;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脑瘫诗人”余秀华,“从不去想诗歌能给她带来什么”,却凭借诗歌火遍了中国;宁夏西吉“乡村深山沟里的孩子”马金莲,不仅凭借《马兰花开》获第十三届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引起文学界普遍关注,最近还登上了《北京文学》的封面……这些孱弱的農村女子,虽以“小人物”自居,但却从不忘初心。从这些“小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淳厚素洁、令人动容的文艺梦,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呵护“小人物”的文艺梦,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创造条件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近年来,中央多次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2014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更让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工作格局轮廓日益分明。呵护“小人物”的文艺梦,正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等改革重点任务所蕴含的重要内容。

令人欣慰的是,与那些文艺名家相比,热爱文艺、怀有梦想的“小人物”不在少数。调查显示,中国现有2亿多农民工,其中2000万人热爱写作;据媒体报道,湖北钟祥有市级以上作协会员400多人,省级以上会员40多人,其中出身农民和工人的作家超过2/3。“聚沙成塔,积水成渊”,由此观之,如果有关方面能够善于发现并呵护培育“小人物”的文艺梦,中国的文艺工作将大有可为。

不可回避的是,与那些名家相比,甚至与已经成为舆论热点的余秀华们相比,如果想把蛰伏的梦想变成现实,多数“小人物”还面临诸多待解难题——维持生计的压力、亲友乡亲的不解、自我提升的坎坷等。成名或许需要机缘,但呵护不应只靠运气。如果要将“小人物”培育成人才,建设成队伍,推动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涌现,需要多方发力、多点开花,为“小人物”铺设更健全的成长路径、搭建更宽广的表演舞台、开创更完善的推广渠道。

篇9:《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之比

一、君子与小人气质之比

我们初识一个人,可能他的品质、内涵等全都看不出来,但却能看出他(她)的气质,同样,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气质也有描述。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娇而不泰。”君子庄重,心境平和,气定神闲,没有骄矜之感;小人傲慢、自大,带有攻击性,充斥着骄矜的气息。这是君子与小人外在气质的表现,而外在气质往往是人内心的一种反应,孔子识人的能力作为典范流传至今,也许他就是凭着这些外在的气质,获得对人的第一印象吧。而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第一印象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们出席正式场合,一般都要先注重自己的外表和形象。孔子除了对比外,还对君子的气质有更进一步的描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没有像今天的小说一样描述君子的眼睛、鼻子、嘴都长什么样子,而是给人们一个轮廓上的感觉。在简单的言语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个气度翩翩,庄重文雅的君子形象。君子一定是内外兼修,既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更注重自己的内心修养,从内而外的给人以优雅的风度感。而小人无论怎样修饰自身的外表,也掩饰不住其内心的匮乏和精神的枯萎。这就是孔子眼中君子小人的外部形象之比,虽不具体,但却足以让人意会。

二、君子与小人律己之比

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四个人:自己、自己最爱的人、最爱自己的人以及和自己共度一生的人。也许后三者可以三合一,但自己却是每个人必须要认识的人,所以在孔子的眼中,君子和小人对自己的要求也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自立自强的形象已通过这短短的五个字跃然纸上。除此之外,孔子还说过“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则远怨矣。”此处虽没提到君子与小人的对比,但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于自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重视,自然在孔子的心中,君子必不可失自立自强的特质,而小人则正好相反,什么事情都要求别人,自己不愿意动脑筋,更不愿意出力气,对人更是求全责备。时至今日再看此对比,我觉得这不仅是君子、小人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问题,更是能力问题。君子孜孜不倦,善学勤思,最终会培养出自己自立自强的能力;而小人不善学习,懒散懈怠,投机取巧,甚至想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满足自己的欲望,最终只能导致其真的有一天想要靠自己,也没有那个能力了,这也是要做到君子求诸己的先决条件。自立自强的心态和自立自强的能力,缺一不可。

三、君子与小人原则之比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某人有原则,不会轻易违背自己的原则。其实在孔子那里,已经有了君子小人的原则性之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尚之风必偃。”看来我们今天说的墙头草两边倒,也就是孔子眼中的小人。君子之德不仅不会轻易消退,而且还会影响周围的人,尤其是没有原则性的小人。当然,这种原则性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是正确的,我相信孔子所说的君子的坚持是正义的坚持、善的坚持,我们也应动态的看待这种坚持,坚持每个时代对的东西,不能固守过时的、不符合历史潮流的东西不放。君子的原则性在孔子心中不只是停留在坚守上,更体现在和谐上。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虽然有不同的观点,却可以达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而小人即使有相同的立场,也会为自己的利益,不能相互融合、交流。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退让,那么即使是君子之间也会因为坚持原则而变得不和谐,甚至彼此伤害,孔子看到了这点,所以他要求君子要在坚守正确原则的同时懂得尊重他人,在分歧中达到合作,在区别中达到和谐,我不禁感叹:孔子,智慧也!在今天的社会中,每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爱情观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更需要孔子和而不同的智慧作为指引,使我们能和谐相处,友爱相待,达到共赢。

四、君子与小人追求之比

一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的追名逐利,有的追求公益事业,有的追求忠孝之义,等等。对君子的追求,我认为孔子的要求是对“义”的追求。孔子曾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直接道出君子不怕穷困潦倒,小人则不择手段的摆脱穷困之境。就如孔子所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所以孔子要求君子对财富的追求一定要取之有道,决不能违反社会“道义”。孔子曾赞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室,人不堪其忧,会也不改其志。”这一赞赏也就是对君子坚守“道义”,不为名利的肯定。君子和小人,在利益面前的差别是巨大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一再强调其追求之不同的原因。君子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需要物质的满足,但君子在利益面前,首先要用“道义”去衡量得到它的途径。可见,君子与小人不是追求的东西不同,而是追求的方式不同,就如我们今天所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用合法、合礼、合乎“道义”的方式取得所要的东西,这才是君子所为。

五、君子与小人境界之比

我认为境界即由一个人看待世界、对待事物的方式方法所表现出来的追求。所以在孔子看来,君子与小人的境界是天壤之别。在《里仁》篇中,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简单的十个字,却让君子与小人的境界毫无保留的暴露出来。君子追求的是“义”,我认为即是对“礼”的遵守,也是对天道(仁)的遵守。“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这也能明确的表现出我们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提倡的“仁”,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道家所讲的“天道”,道家的天道思想是形而上的思维方式,儒家的“仁”则是降落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生活方式上的思想。君子的追求是对天道的弘扬,是时刻符合“仁”的要求,无时无刻不希望达到天人合一,顺乎天道的境界。就像日月更替,四时转换一样,君子的境界也从未改变过。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追求一样的东西,但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追求有益的目标,这有益不仅仅是对我们自身有益,还要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更多的人。如果这样还是很难,那我们起码要对损人的事说不,做一个不损害社会的人。始终保有一颗向“仁”的心。

以上说了这么多君子、小人自比,我们不禁心里会想,今天的社会有君子吗?又有小人吗?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道德认知、风俗礼节都有或多或少的变化,所以我们也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君子与小人。我想今天的君子即是道德高尚,心系他人,做事合规的人;小人则是只看利益,其他不管的人。今天也许我们找不到完全的君子,也看不见完全的小人,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走在君子的道路上,向着君子的方向不断努力,用君子的品德不断审视自我,我相信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美好。

摘要:对论语的阅读不难发现,有好多君子与小人比较出现的语句,这些语句究竟说明了什么,在这些语句中,又能体现出君子与小人的哪些特质呢?本文通过对这些对比的归类,简要总结出几点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希望对今天我们理解儒家的君子与小人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君子,小人,区别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4.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局,2003.

[3]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11.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丑小鸭》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下一篇:《鹬蚌相争》教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