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与文化翻译

2024-04-13

中国社会与文化翻译(精选6篇)

篇1:中国社会与文化翻译

二、省略法

省略法指的是省略原文中累赘或不重要的信息。一般用于以下两种情况:首先是名人名言、诗词歌赋等。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本是中国特色文化的一部分,汉语旅游文本中经常出现。但是如果对理解译文没有多大帮助,照译出来反而使译文拖泥带水,而删减并不影响译文的主要信息和功能,就可以用省略法突出主要信息,使译文更为简洁,迎合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其次是华丽的辞藻和虚化朦胧的表达。这是汉语的一大特色,也是很多汉语旅游文本惯用的表达手段,往往只是为了渲染气氛或顺应行文习惯的需要,本身并无多大实际意义。而在英语中,这些介绍往往让人觉得拖沓冗长,抓不到重点。因此翻译时可以省略那些华而不实的“溢美之词”,保持译文简洁明了。

例3:崂山,林木苍翠,繁花似锦,到处生机盎然,春天绿芽红花,夏日浓荫蔽日,秋天遍谷金黄,严冬则玉树琼花。其中,更不乏古树名木。景区内,古树名木有近300株,50%以上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著名的有银杏,桧柏等。

译文:Laoshna ScenicAreaisthickly covered wihttrees of many species,which add credit for its scenery.Among them over 300 ale considered rare and percious,half of which ale plants under top-level protection.Themostf~tnlous species include gingko an d cypress.

原文用许多夸张性词语形容崂山的景色,如“林木苍翠”、“繁花似锦”、“玉树琼花”。在西方人眼里,这些四字格缺乏实际内容,夸张有余而真实感不足。因此,译者将这些虚化朦胧的四字结构省略,只译出原文主要内容,使译文景物描写真实客观,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

三、借译法

借译法就是借用英语文化中人们比较熟悉的人物事件来解释翻译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内容。可以让西方游客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印象,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例如周恩来总理有一次在接待外宾时说到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便告诉翻译把它解释为西方的罗米欧和朱丽叶,这样客人便很好地理解了中国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纽马克在A TextbookofTranslaiton一书中提到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即用译人语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原语中的文化负载词。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互相替换的两种文化负载词很难说完全对应,但它们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程度的对应。所以在旅游文本中用借译法能使译人语读者更容易接受,文本的呼唤功能也更容易实现。如:借ChineseCleopatra译“西施”,借Chinsee Cupid译“月老、红娘”,借ChineseRobinHood译“济公”。

借译法其实是一种变通手法,可以更便利地向外国游客介绍旅游文本中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年代、地名、人名或事件,可以使游客将陌生事物与自己文化中对应的事物联系起来,便于理解和交流。这一方法对于译本的可接受性很有帮助,但是如果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考虑,借译法淡化了中国文化特色,应该是在增补解释法行不通的情况下才采取的一种方法。

旅游文本译文是国际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和渠道。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译者应该以中国文化为取向,尽量保留中国文化信息,尽量多地宣传中国文化,时刻牢记传播中国特色文化的重任,让古老神秘的东方文化施展魅力,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来华旅游。

篇2:中国社会与文化翻译

论文关键词:旅游文本;增译;省略;借译;中国文化传播

旅游文本包括景点介绍、广告标语、告示标牌、民俗风情画册、古迹楹联解说等内容,是一种对外宣传资料,其中景点介绍最具旅游文本特征,也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文化是旅游的核心,是旅游活动的魅力所在。旅游文本翻译在一定程度上是向外国游客介绍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让他们在看懂文本内容的同时了解相关的地方文化、风土人情等信息。时巴中国特色文化传递给国外游客,以便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从而更好地向外界传播中国文化也是中文旅游文本翻译的目的之一。而译文质量直接影响外国游客对中国的了解,影响我国独特文化的传播。因此,翻译此类资料时必须采用相应策略,以提高译文质量,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与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旅游文本的翻译有其自身特点。旅游文本只是通过景点介绍来增加人们的旅游信息,吸引人们前来旅游观光。因此,译者拥有较大的自由度,翻译过程中不应拘泥于原文的表达形式机械处理,否则译文很难被读者理解。而应分析文本的预期功能和目的,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有的学者提出了“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的原则。在中文旅游文本的英译过程中可以采用增补省略、借译等翻译策略。

一、增补法

增补法是指增添适当的理解原文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如历史事件发生年代,名人身份及其在历史上的贡献名胜古迹所蕴含的建筑文化、历史典故等。中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赋予了旅游文化丰富的内容,古老神秘的东方文化是吸引许多国外游客来华旅游的重要原因。但是,英文读者因文化差异,对富含文化背景的译文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进行旅游文本英译时,译者应该增加相应的文化背景解释,努力将原文中的特色文化传达到译文中,以满足国外游客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理,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例1:有机绿茶产自云南高山云雾之中,清明前精心采制。茶香宜人,富含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常年饮用,包您健康。

译文:e organic green tea growson the mountm Deak admistthe cloud and mist and is carefully coliccte and prepared before Qingming Day.The tea has a goodsmellwith a variety ofnutrients,which prove tO be efectiveto your heMth.So keep drinking all the year orund,andyouwilenjoygoodhealth.

此英译文本对原文本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处理不当。首先,对重要节气“清明”只进行音译显然欠妥,严重影响英语读者理解“清明”的真正含义;第二,了解中国茶文化者都知道,生长在“高山云雾之中”是茶叶质量好的一个重要条件,虽然该词语的英译与汉语“字当句对”,但对英语读者恐怕难以起到与对汉语读者相似的“劝说效力”,因为onthemountainpeak不能充分传达源语所蕴藏的“言外之力”。中文读者一看到“产自高山云雾之中”就会想到“茶叶质量肯定很好”,而英文读者看到growsonthemountainpeakadmistthecloudandmist则很难有这样的联想,这会直接削弱茶叶对外推销的力度与外宣效果。为此,需要进行增补,在以上译文后加上whichendowsitwithuniquequalitynadhealthpreservationelements。另外,对“清明”这一传统中国节日也可以作出解释,在音译“Qingming Dya”后加上“which is a Chinese festival,usually on hte fifth fo AEirl”,从而向外国游客更好地介绍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也让他们了解到采茶的最佳时间。

在翻译过程中,对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等信息的文本就更有必要采用增补解释法,便于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例2: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旁证了建筑长城所付出的巨大代价——除了钱币,还有众多建筑者的躯体。

译文:hTe legend thatthecollapse ofhte GeratWallwas cause({bythe cry ofa womna named Meng Jiang-nv,whose husband died in the construciton fo the Great W all,is an evidence showing htta the price of building thiswonder ofhte wodd Was notonly money,butalso the livseofcons~a’uctors.

篇3:论英语翻译与中国文化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 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 宣扬个人主义至上, 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 “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 “强者” “英雄”。有本事, 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 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 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 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更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 中国文化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 “走出去”, 成为从我国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谢天振教授在清华大学 “中国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高峰论坛”的演讲中指出, 我们在 “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这个问题上其实存在着严重的认识误区。

很长时期以来, 我们国家从高层领导到普通百姓在 “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 即把这个问题简单地理解为一个普通的翻译问题, 以为只要把中国文化典籍和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 中国文学、文化就自然而然地 “走出去”了。然而, 中国文学、文化要 “走出去”, 是否只要迈过语言翻译这 “第一道坎”就万事大吉了呢? 答案恐怕远非如此简单。

上述思维方式的背后涉及的是对翻译的认识问题。迄今为止, 我们对翻译的绝大多数认识, 包括翻译理论、思想、主张、标准、目标等, 都是建立在 “译入” ( in - coming translation) 而不是 “译出” ( out - going translation) 基础上的。具体而言, 这些认识都是站在接受者立场上对其从事的翻译活动展开的思考。传统译学理念的转折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方, 很多学者意识到翻译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一种简单的语言文字的转换活动, 翻译现象也不是简单孤立的文本翻译行为, 翻译行为本身, 包括翻译的方法、策略甚至翻译的结果, 必然要受到翻译所处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语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这样, 人们开始将目光从单纯的语言文字的转换层面跳出来, 关注的主要问题不再是文本等值和忠实问题, 而是开始关注影响翻译活动的诸多外部因素, 如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 开始关注 “权力关系和文本生产”的问题, 并阐释翻译与译入语文化和文学体系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

借助译介学的视角, 我们重新来审视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 就不会简单地把它归结为一个仅仅关涉语言文字转换的翻译问题, 而就会注意到它与文化的跨国、跨民族、跨语言传播的方式、途径、接受心态等相关的因素。在涉及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议题上, 我觉得还有两个具体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是语言差, 另一是时间差。

所谓时间差, 指的是中国人全面、深入地认识西方、了解西方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而西方人对中国开始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也就是短短的二三十年的时间罢了。这种时间上的差别, 使得我们拥有丰厚的西方文化的积累, 中国的广大读者也都能较轻易地阅读和理解译自西方的文学作品与学术著述, 而西方则不具备我们这样的优势, 他们更缺乏相当数量的能够轻松阅读和理解译自中国的文学作品与学术著述的读者。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当今西方各国的中国作品的普通读者相当于我们国家严复、林纾那个年代的阅读西方作品的中国读者。明乎此, 我们也就能够理解, 为什么当今西方国家的翻译家们在翻译中国作品时, 多会采取归化的手法, 且对原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删节。

译介经典, 在西方却评价很低。

《红楼梦》的英译已经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 但迄今为止, 《红楼梦》120 回全本在英语世界里只有两个英文全译本: 1973 年英国翻译家霍克思、闵福德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 ( 简称 “霍译本”) 和1978 年杨宪益和戴乃迭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 ( 简称 “杨译本”) 。众所周知, 自这两个译本问世以来, 杨译本的质量和水平在我国翻译界一直备受推崇。然而, 一个也许是我们以前无意忽视、也许是有意回避、然而却又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且令我们颇感几分沮丧的事实是, 与霍译本相比, 杨译本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接受和影响 ( 从译本的印刷数、再版数、图书馆的借阅人次数以及译本的被引用率、相关重要文学选本的入选率等数据看) 却远不如霍译本。江帆在她的博士学位论文 “《红楼梦》百年英译史研究”里, 根据她在美国高校实地收集到的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指出: “首先, 英美学术圈对霍译本的实际认同程度远远超过了杨译本: 英语世界的中国或亚洲文学史、文学选集和文学概论一般都直接收录或援引霍译本片段, 《朗曼世界文学选集》选择的也是霍译本片段, 杨译本在类似的选集中很少露面; 在相关学术论著中, 作者一般都将两种译本并列为参考书目, 也对杨译本表示相当的尊重, 但在实际需要引用原文片段时, 选用的都是霍译本, 极少将杨译本作为引文来源。其次, 以馆藏量为依据, 以美国依利诺斯州 ( Illinois) 为样本, 全州六十五所大学的联合馆藏目录 ( I -Share) 表明, 13 所大学存有霍克思译本, 只有2 所大学存有杨译本。最后, 以英语世界最大的Amazon购书网站的读者对两种译本的留言和评分为依据, 我们发现, 在有限的普通读者群中, 霍译本获得了一致的推崇, 而杨译本在同样的读者群中的评价却相当低, 二者之间的分数相差悬殊, 部分读者对杨译本的评论甚至极为严苛。”

在今天我们纪念杨宪益先生去世的时候, 举出以上事实, 也许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甚至会被认为是对杨先生的大不敬。其实以上事实并不能动摇我们对杨宪益先生的尊崇, 也不会让我们对杨先生高超的译艺产生怀疑。我们之所以举出以上事实, 正是出于对杨先生的尊崇和热爱。我们唯有冷静地直面事实, 通过理性的、实事求是的分析, 引发国内翻译界、文化界的反思, 从而让杨先生以及让许许多多像杨先生一样正在勤勤恳恳地从事中译外事业的翻译家们的努力获得应有的回报, 在世界上产生应有的影响。

中国译界以往对这两种不同取向的翻译方法通常都是贬霍褒杨, 认为杨译忠实原文, 霍译 “用面粉和面包代替了大米, 餐碟代替了饭碗, 平锅变成了长柄锅”, 很不可取。然而如果我们能站在英语读者的接受立场来思考这个问题, 特别是考虑到我们与西方读者对彼此的了解之间所存在的时间差, 那么我们对这两个译本的比较, 也许会有另一个结果。

另一个个案是对 《熊猫丛书》英译中国文学的研究。从1981年起, 为了扩大中国文学在西方世界的影响, 国家外文局下属的中国文学杂志社主持编辑并翻译出版了一套 “熊猫丛书”, 是一个典型的国家体制下的对外译介行为。“熊猫丛书”持续了20 多年, 共出版了英文版图书149 部, 法文版图书66 部, 另外还有少量的日文和德文版图书。研究者耿强博士同样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以翔实的数据, 展示出 “熊猫丛书”在三个不同历史阶段 ( 上世纪的80 年代、90 年代以及进入新世纪以后) 其翻译、出版、销售数量的变化, 其在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等许多图书馆的馆藏数量的变化, 指出 “熊猫丛书”的翻译生产, “不仅受到本土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同时还要接受异域文化环境的检视与考验”。

由此可见, 那种以为只要把中国文化典籍或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 中国文学和文化就自然而然地 “走出去”了的观点, 显然是把问题简单化了, 而没有考虑到译成外文后的作品如何才能在国外传播、被国外的读者接受的问题。一千多年来中外文学、文化的译介史早就表明, 中国文学和文化之所以能被周边国家和民族所接受并产生很大的影响, 并不是靠我们的翻译家把中国文学和文化翻译成他们的文字, 然后输送到他们的国家去的, 而主要是靠他们国家对中国文学和文化感兴趣的专家、学者、翻译家, 或是来中国取经, 或是依靠他们在本国获取的相关资料进行翻译, 在自己的国家出版、发行, 然后在他们各自的国家产生影响的。我们即使出版了一本甚至一批翻译质量不错的中译外的译作, 但是如果这些译作没有能为国外广大读者所阅读、所接受、所喜爱的话, 那么凭借这样的译作, 中国文化显然是难以走出去的。

今天我们在思考 “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的问题时, 首先要树立一个国际合作的观念, 要积极联合和依靠国外广大从事中译外工作的汉学家、翻译家, 加强与他们的交流和合作, 摒弃那种以为向世界译介中国文学和文化 “只能靠我们自己”、 “不能指望外国人”的偏见。事实上, 国外有许多汉学家和翻译家对中国文学和文化都怀有很深的感情, 多年来一直在默默地从事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译介, 为中国文学和文化走进他们各自的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假如我们对他们能给予精神上、物质上乃至具体翻译实践上的帮助的话, 那么他们在中译外的工作中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而中国文学和文化通过他们的努力, 也必将在他们的国家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 从而产生更大、更有实质性的影响。

有鉴于此, 为了让中国文学和文化更有效地走出去, 我觉得我们有两件事可以做: 一件是设立专项基金, 鼓励、资助国外汉学家、翻译家积极投身中国文学、文化的译介工作。我们可以请相关专家学者开出一批希望翻译成外文的中国文学、文化典籍的书目, 向世界各国的汉学家、中译外翻译家招标, 中标者不仅要负责翻译, 同时还要负责落实译作在各自国家的出版, 这样做对促进翻译成外文的中国文学作品和文化典籍在国外的流通有切实的效果。与此同时, 基金也可对主动翻译中国文学和文化作品的译者进行资助。尽管这些作品不是我们推荐翻译的作品, 但毕竟也是中国文学和文化的作品, 而且因为是他们主动选择翻译的, 也许更会受到相应国家读者的欢迎。

另一件事是在国内选择适当的地方建立一个或几个中译外的常设基地, 这种基地相当于某些国家的翻译工作坊或 “翻译夏令营”。邀请国外从事中译外工作的汉学家、翻译家来基地小住一两个月, 在他们驻基地期间, 我们可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和作家与他们见面, 共同切磋他们在翻译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当然, 鉴于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语言差和时间差, 我们不可能指望西方也像我们国家一样拥有众多精通汉语的汉学家和翻译家, 因此, 通过合适的途径和方式, 我国的中译外翻译工作者也完全可以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一事发挥他们的作用, 作出他们的贡献。事实上,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件事上, 全靠我们中国人固然不行, 但全靠外国人也是不行的。

摘要: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精神财富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的总和.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文化中看得见, 摸得着的那部分, 因此也称之为硬文化.相对来说, 精神文化就是软文化, 而软文化则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西方硬文化的差异一目了然, 但处于深层结构的软文化的差异则须进一步辩证分析.中西方软文化的不同决定硬文化的差异, 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正在于此——即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的软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英语翻译,中国文化,联系

参考文献

[1]汪榕培, 卢晓娟.英语词汇学与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平洪, 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1.

[3]王令申.英汉翻译技巧[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

[4]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

[5]於奇.世界习语文化研究[M].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3.

篇4:中国饮食文化与汉英翻译

关键词: 饮食文化 翻译 翻译方法

1. 饮食文化与语言

自古以来,饮食就是中国百姓的第一要事。开门七件事,柴、米、油、鹽、酱、醋、茶都与饮食有关。郦食其向刘邦进言时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者以食为天。”《齐民要术》中指出:“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在面对自然灾害和苛政战争的时候,百姓最关切的仍然是填饱肚子。“吃了吗”是我国的国问,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爱护,更说明了“吃”在我国人民生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在中国的习俗中,不论婚丧嫁娶还是走亲访友,总是以吃作为重要内容和活动高潮。

中国人对饮食和饮食文化的重视,必然反映到语言当中。同大多数文化负荷词语的产生方式一样,汉语民族的具象思维方式在表达饮食的词语中也找到了充分表达抽象事物的途径,许多饮食方面的词语被赋予了深层次的文化含义。汉语中与饮食有关的词汇特别丰富,无论什么事都可以用饮食来形容,思索叫“咀嚼”,体验叫“品位”,嫉妒叫“吃醋”,幸福叫“陶醉”,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轻而易举叫“小菜一碟”。饮食用具也成了汉语中的常用词,“铁饭碗”和“大锅饭”是计划经济的代名词,“砸了饭碗”和“背黑锅”与倒霉有相似的贬义。

这种借物喻义是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各个民族共同的思维方式。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氛围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国和英语国家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饮食文化,这就使得他们对同一种食品或器具产生了不同的情感反应或不同的语义联想。

这些与饮食文化有关的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方所没有的东西,如中国的饺子、包子、汤圆、粽子等,西方的cheese,hot dog,各色面包等。这类词称为文化词(cultural words),是指在某一特定文化中具有的事物和概念,而另一文化中没有,从而在翻译中、双语转换时形成一种词汇空缺。Newmark把这种词称为empty words。

另一类词是文化负荷词(culturally loaded words/phrases)。这类词与文化词的不同之处在于:文化词所指的事物或概念是对方所没有的,而文化负荷词所指的事物或概念是对方有的,只是在词义的宽窄方面不完全重合(overlap),也就是说,只有某种程度的对等,不重合、不对等的部分有大有小,这也造成了对方的词汇空缺。这种不重合、不对等的情况大都是由各自社会文化的特点造成的。

文化负荷词视其构成和意义特点可分为三类:

A类:切分和归类不同的文化负荷词——culturally loaded words(phrases)due to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这一类文化负荷词语,所指意义之所以不重合,只有部分对等,是因为不同社会文化对客观事物和概念的不同切分造成的。例如中国普通人知道一两种茶的名称,在专业人士那里可以分出上百种,而大多数西方人恐怕只能叫出红茶(black tea)和绿茶两个名称。

所有这些由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对一些事物的不同切分和归类造成的词义不重合、不对等或词汇空缺,在翻译中往往构成很大的难题。

B类:联想不同的文化负荷词——culturally loaded words(phrases)due to different association。

B类文化负荷词与A类的不同之处在于A类词所指称的事物,由于不同文化的不同切分和归类而形成意义不重合,是客观的。B类文化负荷词所指称的事物是相同的,其不同的文化含义来自不同的社会文化给以的不同联想,这些联想往往带有感情色彩,是主观的。可以说A类含义的不同来自于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切分和归类,B类含义的不同来自处于某个特定社会文化中的人们所赋予的感情色彩。例如:All is fish that come to his net(放到篮里的都是菜),The great fish eat up small(大鱼吃小鱼),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在内行人前卖)弄,butter to butter is no relish(千篇一律),big cheese(大人物),whole cheese(自以为是,说话算数),cheese cake(女子性魅力),hard cheese(倒霉),no use crying over split milk(牛奶翻了,哭有何用),pudding rather than praise(好话不如实惠)。

C类:语用规范不同的文化负荷词——culturally loaded words (phrases)due to different cultural norms。

词、词组、表达法的语用意义是深厚的,同时具有明显的社会文化色彩,特别是在制度习俗文化中更是如此。在问候、告别、婚礼、葬礼、礼貌、穿衣、饮食、出行等方面,各民族都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形式和内容。由于语用意义的不同而形成的文化含义词(语),我们把它们归入C类。

2.翻译方法

从以上中西饮食文化对比中可以看出,由于中西饮食文化的截然不同,中英语汇中与饮食有关的词语存在明显不同的联想意义,因此,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应该灵活采用各种翻译方法,传达出原文的意义。

2.1保留形象直译法

词的文化负荷(cultural load)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习惯,直译法能保留这些文化特点,不仅有利于文化交流,还可以丰富译语的表达力。如:

中国有句老话:“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毛泽东选集》)

As the old Chinese sayings go,“When a melon is ripe,it falls off its stem,”

and“When water flows,a channel is formed.”

又如: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

(刘鹗《老残游记》)

Admist the feverish bustling,there appeared on the stage a girl about eighteen or nineteen years old,dressed up just like the former. Her face was shaped like melon-seed. Her beauty was above the average woman—charming but not coquettish,and a clarity of complexion but not coldness.

2.2舍弃形象意译法

汉英两种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有时这种差异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汉语中食品的形象及其喻义,有的出于典故,有的在特定的语境中另有隐含之义。翻译时原语所依托的文化背景发生了变化,如果采用直译法,这些词语的喻义自然就无法為译语读者所理解,这时只能舍弃形象,译出其语用喻义。如:

狄仁杰推荐的姚崇数十人,后来都成为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资治通鉴》)

Yao Chong and tens of other people whom Di Renjie had recommended became famous ministers afterwards, and some people said to Di Renjie,“all the pupils in the whole country have been taught by you.”

又如:

第一天没拉着什么钱。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

The first day he made practically nothing;the second,business was very good.But then he was flat out on his back for two days becausehis ankles had swollen up so badly.

(老舍:《骆驼祥子》,Shi Xiaoqing译)

再如:

再说,这个事要是吵嚷开,被刘四知道了呢?刘四晓不晓得他女儿是个破货呢?假若不知道,祥子岂不独自背上黑锅?

(老舍:《骆驼祥子》)

What’s more,what if word of this spread and reached Fourth Master Liu’s ears?Did he know that his daughter was a tart?If he didn’t, then wouldn’t he put the whole blame on Xiangzi?

2.3释义(补述)

“小方,你倒没生病?哦,我明白了!鲍小姐秀色可餐,你看饱了不用吃饭了。”

(钱钟书:《围城》)

“Little Fang,you didn’t get sick?Oh,I get it!Miss Pao’sbeauty is such a feast to the eye*,and you got your fill just looking at her and didn’t have to eat.”

Literally,“someone beautiful enough to be eaten.”

(珍妮·凯利,茅国权译)

译者特地加注解释“秀色可餐”的字面意义。

又如:“铁饭碗”仅直译为“iron rice bowl”是不够的,在行文或口头表达中宜有补述。如:For a long time,Chinese workers have enjoyed the privilege of the“iron rice bowl” system, having a job for life. 甚至可以补充一句:If you were hired by a factory,you had no cause to expect to be fired.

还有我们常说的“吃大锅饭”,仅译为“eat from the same big pot”是不能传达其国俗语义的,有人对这一国俗词语作了一段较长的解释:It is a misguided kind of economic equalitarianism. Under this equalitarianism, among locals, units, and individuals, those who work hard and those who loaf are treated similarly, as are those who do a good job and those who do a poor job...具体在译文中如何处理,另当别论,但译者应该想方设法使读者了解其国俗语义。

2.4省译

当原语形象和喻义的结合关系对译语来说很陌生,难以移如译文,或者原语形象在上下文里不太重要时,可采用概略化或释义的方法只译出喻义。如:

只见他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

(曹雪芹:《红楼梦》)

Her eyes were swollen;her face was bathed in tears.

(杨宪益、戴乃迭译)

又如:

咱们奶奶万金之躯,劳乏了几日,黄汤辣水没吃,咱们哄她欢喜一会还不得一半儿,说这些话做什么。

(曹雪芹:《红楼梦》)

Madam’s health is what’s important. Here she’s been wearing herself out for days, and not a bite to eat or a drop to drink has she had yet. The least we can do is try to keep her amused. Why should you tell such tales?

(杨宪益、戴乃迭译)

“黄汤辣水”本来指酒,译者翻译成“吃饭和饮酒”,符合原文的含义,不失为好的翻译。

2.5替代

用英语中的词语或成语替代。如:

要正经除非自己锅底没有黑。

(《小二黑结婚》)

The pot shouldn’t call the kettle black if it’s got soot itself.

汉语里有“添油加醋”一词,讲话的人或写文章的人为了使故事更有吸引力,就添枝加叶地增加一些内容。恰巧英语里也有add spice to和spice up,两个词组都很恰当地表达了这个意思。如:

“我的同学就添油加醋地叙了我一番,我有些不耐烦,说:‘我家死人,你倒有了故事了’。”

(阿城:《棋王》)

“My fellow student then told him a wellspiced version of my story,which irritated me‘I lost my parents,’I said,’and for you it’s just a good story?’”

(W.J.F. Jenner译)

又如:

少刻,有小鬟来调桌安椅,摆设酒馔,正是:琼浆满泛玻璃盏,玉液浓斟琥珀杯。

(曹雪芹:《红楼梦》)

Presently little maids brought in tables and chairs and set out wine and refreshments. Verily, glass vessels overflowed withnectarand amber cups brimmed withambrosia.

此处“琼浆”、“玉液”分别翻译成nectar和ambrosia。Nectar是希臘神话中众神饮的酒或甘美的饮料。Ambrosia是指美味芳香的饮料。译文借用西方现有的词汇表达中国酒文化的特点,基本意义相符。

2.6增译

(赵辛楣)一肚皮的酒,几乎全化成酸醋……

(钱钟书:《围城》)

The wine in Xinmei’s stomachturned to sour vinegar in his jealousy.

西方人也食用酸醋,但只认为醋是一种酸味调味品,很难把它与嫉妒联系起来,故译者在译文中增译了“in his jealousy”这一短语,以便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理解句子的隐含意义。

3.结语

饮食文化在英和汉民族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因此英语和汉语中有许多反映饮食文化的词语和表达法。有时候这些词语和表达法在英语和汉语中一一对应,但大多数时候由于文化不同,这些词语和表达法在对方的语言中找不到对应的表达法,因此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应该灵活采用各种翻译方法,尽量完美地传达出原文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2]胡兆量.中国文化地理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李振杰.汉英新词语汇编.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篇5:中国社会与文化答案(十)

(十)选择题

1、“至哉坤元”的“至”是什么意思。

C、最伟大的2、以下对中西方戏剧说法错误的是?

D、戏剧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文字类型。

3、改革开放之初,如此多的海外华人投资大陆建设,是受到了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A、叶落归根

4、改革开放的根本精神和首要经验是什么?

C、与时俱进

5、以下关于“社稷”的说法正确的是?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是非题

1、“孝”也是中国小农经济基础孕育出来的观念么?

2、叶落归根的最核心内涵是忠孝观念。

3、中国古代的天子概念和西方的上帝概念是相对应的。否

4、墨家的核心思想是重农抑商。

篇6: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考试答案

1.邓小平对小康社会内容的调整不包括(社会和谐)

2.亚洲农业比较发达的原因是(季风气候)

3.小农经济的耕作和生存方式是(群体聚居)

4.文化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不包括(心态文化层)

5.有教无类是(孔子)先提出的6.和谐理念,由对立的两方面组成,用于表示社会政治的是(民主-

专制)

7.科举考试是在(1901)年结束的8.我国目前的文盲率大概是(0.098)

9.印度与中国经济发展比较,不属于其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是(人

口多)

10.1949年以前,中国只有(4)亿人,到2010年,中国人口已经增

长到13亿

1.中国到魏晋时期也出现了像黑格尔那样的西方哲学思想(否)

2.中国古代文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温婉含蓄(是)

3.现在小康社会目标源自古代小康社会理想(否)

4.孔子大同社会的理想基本上没有经济方面的内容(否)

5.晏子是春秋时齐国人(是)

6.1949年,我国文盲率为60%,2003年,文盲率仅为9.08%(否)

7.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从来都是一党制(是)

上一篇:吟诵池上教学设计下一篇:“可恶”的小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