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习题)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24-04-24

(毛概习题)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选6篇)

篇1:(毛概习题)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方针政策。

【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关于建设和谐文化;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教学内容】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文化的前进方向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文化的前进方向

毛泽东: 在民主革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

强调建设无产阶级思想为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文学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剔除其封建的糟粕等思想,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邓小平: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江泽民: 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胡锦涛: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整体。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结合和相互协调,才能构成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三方面的有机统一和结合,就是我们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综合标志,它主要由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科技、教育、文化等因素构成。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讲综合国力,不能只讲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外交力,还要讲文化力。文化力的实质是文化对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最终表现为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文化力表现在哪些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理论指导力、理想凝聚力、道德教化力、舆论导向力、科技创造力、法纪整合力、艺术熏陶力。“理论指导力”是指科学的理论所揭示的事物发展规律对人们思想的指导作用。“理想凝聚力”,是指由科学理论所昭示的奋斗目标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巨大鼓舞和凝聚作用。“道德教化力”是指高尚的道德风尚对人的言行的正确规范、对人际关系的融通协调、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对各行各业工作的促进作用。“舆论导向力”是指新闻事业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社会的神经系统,对社会生活所具有的强大而敏感的导向作用。“科技创造力”是指科学技术创新发明的能力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能力。“法纪整合力”是指法制纪律作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规范,与道德互为补充,对人们的社会行为的有力匡正。“艺术熏陶力”是指各类艺术通过体现在作品中的思想性、艺术性、形象性和典型性,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潜移默化,并给人以美的享受。以上几个方面,分别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经济政治又反用于经济政治,它们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汇聚成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的“文化力”。这种文化力毫无疑问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把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顺应时代潮流做出的一个重要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发展。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文化建设能够使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劳动者,帮助人们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激发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发扬革命精神,调动他们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的热情和干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邓小平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邓小平指出,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因此,“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先进的教育科学和文化给人以知识,成为一种智能的力量,会大大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各级领导干部从事现代化建设的管理能力,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把发展教育和科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这是因为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愈来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实践证明,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没有发达的教育和科学的管理,没有大批的知识化人才的脱颖而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无从谈起。邓小平认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智力文化水平的高低,集中反映着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总体水平。其发达程度同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并常常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智力水平的提高。而人的智力水平的提高,又要受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制约,受到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必须要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必须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思想上保证了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人们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文明的过程中,必须有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以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果不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听任封建主义思想的侵蚀,放任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泛滥,人们就会陷入思想混乱和精神危机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脱离正确的轨道。

邓小平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获得了重大发展,但是,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改革开放的形势不相适应,对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还存在着各种消极腐败现象,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相容的。究其产生的原因,客观上是由于在改革开放和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中出现的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的渗透与侵蚀;同时,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与陋习也会沉渣泛起。市场经济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其消极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可能模糊、减弱和动摇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助长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和拜金主义,诱发追名逐利、投机钻营等不正之风。从主观方面来看,由于我们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缺乏应有的重视,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机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一度出现比较严重的滑坡,一些人失去了理想和精神支柱,个人主义恶性膨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乘机腐蚀了部分意志薄弱者。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指导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和原则: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总体部署时,明确突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

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1、关于建设和谐文化

为什么要加强和谐文化建设?

其一,是促进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帮助人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文明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的发展。

其二,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需要。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解决、相得益彰,主张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其三,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其四,是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需要。建设和谐文化的具体要求: 其一,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其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其三,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其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建设和谐文化的方针政策:

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必须坚持重在建设。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意义:

(1)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思想基础的需要。

(2)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3)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 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 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

才能形成全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 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我们必须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们,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和谐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这一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支柱。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党的十六大根据国内外的新形势和新情况而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新论断。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结晶,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价值取向和文化理念,对民族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起着激励、鼓舞和促进作用。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优良传统;

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

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长征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红岩精神:救亡图存、不畏艰险、和衷共济、勇于牺牲。

西柏坡精神: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 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大庆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64字创业精神”、伟大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优良传统。

六十四字创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

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抗击非典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协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并渗透于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按照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教育和科学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关系: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

(1)思想道德建设对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表现在:第一,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谁服务的方向。第二,思想道德建设对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第三,思想道德建设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既能改造和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也能改造和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而人们认识能力和思想觉悟的提高,都会推动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向前发展。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条件

这表现在:第一,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为先进思想的传播,开拓人们的视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奠定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无论是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人们的思想觉悟,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还是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使人们的思想觉悟落实到建设本领上,都离不开科学文化知识。第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各方面的人才,提供各种设施和传播工具。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先进思想道德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第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发展,能迅速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冲破某些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道德风尚。在社会主义社会,移风易俗,改造社会,都需要通过普及教育科学文化,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来实现。而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有助于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塑造人们追求真理和献身事业的精神,使人们端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和培养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等可贵品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某些内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两方面内容的统一,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把这二者割裂开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也是十分有害的。既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又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改革文化体制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005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大力发展反映先进文化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包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既有主要体现社会效益的狭义文化事业,也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而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文化产业。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正式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是忽略经济效益,而是要以此为基本前提去讲求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正确结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离不开强大的文化产业的支撑。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发展文化产业,需要研究国际文化竞争的发展动态,以及经营管理经验,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范接轨,在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培养既通晓国际文化信息,又深知中国文化特色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文化产业人才。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新闻传媒业、图书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演出业、艺术品业等。形成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力量。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体育、旅游、信息等相关行业的联动发展,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

【参考资料】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3、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篇2:(毛概习题)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发展科学和教育

C.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是()A.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守信 D.爱国主义

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坚持用科学理论教育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

B.培育“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7.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A.重要内容 B.重要部分 C.重要基础

D.重要标志

8.党的十六大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明显提高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提出。A.精神素质 B.健康素质 C.品德修养 D.创新意识

9.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A.文化 B.教育 C.哲学 D.管理

10.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和科学事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我们坚定不移的()A.基本制度 B.指导纲领 C.发展战略 D.方针

11.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增强我国综合力和国际竞争力的()A.基础 B.根本要求 C.前提 D.决定性因素

12.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A.中心环节 B.根本要求 C.特定内涵 D.根本任务

13.把培养()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必然要求。A.“四有”公民 B.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C.“四化”干部 D.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4.坚持文化建设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繁荣()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要求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动力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的根本动力

1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指导思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

A.科学技术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B.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C.先进世界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D.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1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A.民主法制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7.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融入西方文明的文化

C.民族的文化 D.面向现代化的文化

1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宏扬主旋律和()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结合起来 B.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

C.发展民族文化统一起来 D.吸收西方文化结合起来

1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里的“文明”是指()A.物质文明 B.现代文明 C.古代文明 D.精神文明

20.在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中,核心和根本是处理好()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经济建设和民主建设的关系 D.改革开放和惩治腐败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包括()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E.科学发展观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包括()

A.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

B.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E.“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3.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 A.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B.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起巨大的反作用

C.物质文明是基础,对精神文明起最终的决定作用 D.精神文明是基础,对物质文明起最终的决定作用 E.物质文明发达了,自然带动精神文明的发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A.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B.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C.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E.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5.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其“四有”包括()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学历 E.有纪律

6.无论是对待民族文化还是外国文化,我们要坚持的方针是()A.取其精华 B.去其槽粕 C.洋为中用 D.古为今用 E.开拓创新

7.要认真贯彻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倡导包括如下内容的基本道德规范()A.爱国守法 B.明礼诚信 C.团结友善

D.勤俭自强 E.敬业奉献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主要表现是()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D.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扩大 E.教育市场化趋势的抬头

9.坚持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服务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它不仅决定着文化建设的目标,也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为经济建设服务

C.为人民服务 D.为社会主义服务 E.保持文化的公益性

10.当前,我们要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A.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B.教育公益性原则

C.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D.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E.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精英教育

三、辨析题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政治权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列宁却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行为可以不受道德规范。3.“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四、论述题

1.试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既符合集体主义原则,也符合社会主义物质利益。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试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五.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云南省文化厅、省公安厅、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工商局、省新闻出版局等部门在全省范围内联合启动了“云南省文化市场绿色行动计划”。计划力争到2010年创建“绿色文化市场经营场所”270家;实现省和16个州市均成立网吧、演出、娱乐等协会,全省“绿色网吧”试点达到85个左右,完成全省卡拉OK内容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等目标。这次行动计划的实施,是云南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有史以来参与部门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工作力度最大的一次。

2009年3月,云南省全面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昆明、保山、临沧、大理、玉溪等地针对文化市场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切实有力的措施,开展取缔“黑网吧”专项行动,对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娱乐场所以及学校周边文化环境进行持续整治,成效明显。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出动文化市场执法人员57928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53644家,停业整顿198家。

根据材料,谈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征:献给世界的壮丽史诗

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出版《人类1000年》一书中将中国的火药发明、成吉思汗帝国和长征列为100件重要事件中。将长征列入,他们当然不是从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红色武装的军史角度来看待长征的,它表明他们肯定了长征的影响。我们在回首长征的时候,应该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去探寻中国历史上这一重要事件。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不畏牺牲、传播理想的远征,是信念不朽的象征,它虽然过去了多年,但依旧被世人追寻不已。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于1981年秋天宣布,他要来中国进行一次“沿着长征路线”的跋涉。他带着他的全家走上了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路。当这位西方政治家走到大渡河渡口的悬崖边时,他被这条湍急的河流和两岸险峻的崖壁震惊了,他被3万多中国工农红军在十几万国民党军的追堵中渡过这条大河的壮举震惊了。他后来说:“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中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重要事件之一,是中国献给世界的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长征突破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限,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丰碑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历史可以过去,但精神光照千秋。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永不磨灭的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同人民生死相依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人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那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相关理论,回答下列问题:(1)长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2)从大学生的使命、弘扬民族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角度谈当代大学生应怎样领悟长征精神?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B 5.A 6.B 7.D 8.B 9.B 10.D 11.D 12.A 13.A 14.B 15.D 16.B 17.A 18.B 19.D 2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E 3.ABC 4.ABCE 5.ABCE 6.ABCD 7.ABCDE 8.ABD 9.ACD 10.ABCD

三、辨析题

1.这两个命题是不矛盾的。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列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盲由于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不能真实有效地参与政治活动。因此,不能充分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民主权利,履行公民的职责。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列宁讲“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落后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相统一。

2.这一命题是错误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经济活动要有法律来保障。但是法律无法解决经济活动中的一切问题,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还需要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遵循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同时,法律的制定及实施也是以一定的道德标准为基础的。所以,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也要受道德规范。

3.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它说明精神文明要以物质文明为基础,但是应该指出的是,有了一定的物质文明并不意味着自然而然地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当前,我们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四、论述题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指道德高尚的人通晓义,而一般的人则通晓利。评价人的道德高尚与否,把是否讲道义放在第一位作为标准是值得肯定的,但片面强调义而忽视利则是片面的。

集体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客观要求。一个人的道德高尚与否,不在于要不要个人利益,而在于是否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是指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这样做是为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该观点只讲义不讲利,不符合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2.(必要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意义)

(1)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2)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巨大的精神动力;

(3)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4)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3.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 的基本内容:包括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的问题。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实现现代化需要教育、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更需要教育、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关系到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材料分析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能出现很多负面的问题。在文化繁荣的背后可能是文化的病症。由于利益的驱动,文化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可能影响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对文化环境中的受众造成不良影响。

应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并积极倡导主流文化,坚持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等。

2.长征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怕困难,团结一致的精神,爱国主义,与群众紧密联系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等等。

篇3: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发表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深刻分析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集中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首次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 并提出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 深刻蕴涵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 鲜明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共同愿望,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纲领性文件, 同时必将成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思想武器。

文化强国的政治方略

早在2002年11月, 党的十六大就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作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决策。

2007年10月15日, 党的十七大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 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方针。

2010年10月,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对“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再次作出战略部署……

可以说, 党的十六大以来所作出的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性决策、方针和部署, 无不使我国文化创造活力前所未有地竞相迸发, 让民族文化创造源泉不可阻挡地充分涌流, 极大地满足了全国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极大地丰富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涨热情。

事实上, 正如全会指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 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在革命战争年代,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高度重视文化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940年,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这篇光辉著作中提出:“我们共产党人, 多年以来, 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 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 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 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 而且有新文化。”他说, “一句话, 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这里, 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任务。这项任务提出8年之后, 我们迎来了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 也迎来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改革开放以后,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同样高度重视文化建设。1980年, 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 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 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他还强调, “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 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这里,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成为邓小平同志的一句反复强调的指导改革开放的经典名言。党的十四大以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继续高度重视。1996年,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必须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 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是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基础, 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同时, 我们必须始终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证, 也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这里, 两个“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 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003年8月,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 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我们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 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就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则是胡锦涛同志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做的一个崭新的结论。

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显著促进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强国的当代经验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全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 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一是抓住思想理论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根本,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二是抓住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 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主线, 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融入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 融入新闻宣传报道之中, 使之转化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和全民族的自觉追求, 进一步夯实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三是抓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 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 文艺各个门类异彩纷呈, 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抓住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创新文化发展理念,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和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五是抓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 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 整个“十一五”时期, 全国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效果。据有关资料显示, 从2003年确定北京等9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和35个试点单位开展试点工作, 到2006年3月又一次确定全国89个地区和170个单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 再到出版、发行、电影、文化市场管理等领域改革全面推开, 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4000多家, 核销事业编制18万个以上。其中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领域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应转制的419家地方出版单位已完成转制402家, 2412家地方发行单位全面完成转制, 29家地方电影制片厂已完成转制27家, 362家地方电影公司已完成转制327家, 460家地方电影院已完成转制411家, 需转制的57家电视剧制作机构已完成转制52家, 38家省级党报党刊发行机构已完成转制32家, 2118家国有文艺院团中已完成转制590家, 3000多家地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已完成转制595家。此外, 北京、江苏、安徽、陕西、河北等省市已基本完成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任务。

整个“十一五”时期, 全国各地各部门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 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摆上重要位置,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对文化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 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 年均增长22.2%。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 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 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 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累计安排5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实施免费开放。中央和地方先后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投入近23亿元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投入46.9亿元用于“农家书屋”工程, 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 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在加大投入的同时, 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 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和基层倾斜, 比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 占全国的26.6%, 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此外,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全部已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83万个服务点覆盖90%的行政村, “农家书屋”已建成近40万家覆盖50%的行政村,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现数字化, 年放映达800万场。

整个“十一五”时期, 全国各地各部门把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与加大文化建设投入作为工作重心之一, 现有2/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文化强省”、“文化强区”的口号并进行大胆实践, 从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如果说, 2001年我国加入WTO时, 我们的文化企业与国际知名的文化“大航母”相比只是一条“小舢板”, 甚至全部出版企业的出口产值抵不上一个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全部传媒产业的海外营销收益比不上一个默多克新闻集团、全部院团的出口演艺收入比不上加拿大的一个马戏团的话;那么, 自2009年国务院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 并提出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 经营性文化产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形成一个全新的产业, 并呈现“井喷”之势。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蓝皮书可知, 201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1.1万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到“十二五”期末, 文化产业增加值有望占有中国GDP的5%左右。2008-2010年, 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4.2%, 高于同期GDP的年均增长速度。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广东已经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实现8000亿的产值将占GDP的比重达到8%。其中, 新闻出版业2010年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 同比增长20%;日报年出版总量440亿份, 出版规模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首位;年出版图书27.57万种, 总销售额1456亿元, 出版品种与销售总额位居世界第2位;印刷复制业总产值5746亿元, 位居世界第3位。再如, 影视业从2003年电影产量不到100部上升到2010年的526部,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从2000年电影票房不足10亿, 到2010年的100亿, 中国电影产业的票房从此进入“百亿时代”。又如, 全国26家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分别在A股市场和H股市场成功上市, 仅2010年就实现融资额104亿元。除了传统的文化产业如火如荼, 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主题公园等新兴业态的文化企业正方兴未艾。现代科技深刻改变了文化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 也赋予文化产业新的内涵、新的功能和新的形态, 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发优势。2010年, 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规模达到349亿元, 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23.7亿元, 比上年增长26.3%。国产网游产品不但在国内站稳了脚跟, 赢得了近70%的市场份额, 还出口美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地, 出口规模比2009年增长116%。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 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还将迅速崛起, 文化产业的领域还将不断延伸, 文化产业的奇迹还将应运诞生!目前三网融合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国家专门成立了三网融合协调小组, 并且确定了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试点方案及12个试点城市。毫无疑问, 这些文化产业的新业态, 在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发展文化和推动文化科技创新中是天然的合作者, 不仅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而且会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 势必形成新的文化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同样, 当文化创意融入传统产业即形成新的文化创意产业, 既可让传统产业涅槃再生, 也可让中国制造和加工业重放光彩。有专家称, 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已初步确立, 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需要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双提升。一旦植入民族文化之“基因”, 就会大幅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 必将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辟新的途径、新的领域和新的境界。还有,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 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 在演出、娱乐、艺术品、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出版物发行、印刷复制等领域, 已基本实现对国内非公有资本全方位全过程开放。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现有民营出版物连锁经营企业8家, 民营出版物发行企业11万个, 民营电视节目制作企业2800余家, 民营电影制片发行公司近400家, 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近7000家, 可以预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将产生更为充沛的动力、更为涌动的活力、更为强劲的生命力。我们完全可以算这样一笔账:现在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4200美元, 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 旺盛的文化消费需求将刺激文化产业的新一轮发展。按国际经验测算, 我国每年文化消费可达4万亿元, 但实际消费不足1万亿元。这就是说, 富集的文化消费潜力有待挖掘, 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有待拓展, 空前的文化发展繁荣有待进一步推动。

整个“十一五”时期, 从中央的战略部署到地方的独特创造, 从国家级、省级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到农民在家门口享受电影大餐, 从眼花缭乱的旅游文化节到热闹非凡的周末大舞台, 从广西桂林的“印象·刘三姐”、河南嵩山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到陕西临潼的“长恨歌”, 从北京的“功夫传奇”到上海的“时空之旅”, 从杨丽萍的《云南映象》等众多经典艺术远赴海外演出大受追捧到350多所孔子学院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落户遍起青睐, 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缓缓流动的“中国水墨”到巴黎埃菲尔铁塔飘逸的“中国红”, 中国的“文化航母”已经起航, 中国的“文化之旅”开始出征, 中华文化正以更加自觉、更加自信、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

就我区整个“十一五”时期文化建设而言, 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十一五”前便及时作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决策, 把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 相继提出“九大工程”和“九个一批”文化建设任务, 开创性地加强草原文化研究, 努力加大文化财政投入, 持续加速文化基础建设, 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民族文化事业和草原文化产业, 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 从而使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从起步就走上又好又快的创新与发展之路。由于目标明确、理论创新、政策对路、措施有力, 内蒙古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区特点的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协调的文化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文化基础设施普遍建立, 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文化产业茁壮成长, 文化市场渐趋繁荣, 文化精品、文化品牌和文化名人层出不穷。在过去的5年中, 不仅民族文化事业充满无限生机, 譬如陆续建成以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内蒙古体育馆、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文化展示、文化服务、文化交流和文化经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地标, 精心打造出以成吉思汗、王昭君为代表的民族历史题材、以乌兰夫为代表的革命历史题材、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民族民俗题材、以内蒙古人民收养南方3000孤儿为代表的民族团结题材等一大批颇有影响的草原文化艺术品牌, 连续八年成功举办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等30多个集文化娱乐、经贸洽谈、观光旅游等形式多样又各具特色的文化节和艺术节, 成功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以及元上都遗址被国务院列为2012年我国向联合国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 等等, 呈现出自治区成立以来堪称大发展大繁荣的可喜景象;而且草原文化产业蒸蒸日上, 譬如全区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出版发行业、广播电视业、文博会展业和民族工艺业已经成为其中的重点门类和主导产业群, 与后来逐渐兴起的广告和文化信息服务、文化艺术培训、文化工艺品生产销售等行业共同构成生产、传输和销售一体化的完整产业体系, 涌现出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电影集团、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等一大批大型文化企业, 同时拥有4个国家级、21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业已成为推动内蒙古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新的增长极, 增加值现已超过百亿元, 年增长率高于自治区同期GDP增速, 达28%;预计“十二五”期末, 增加值将达到1000亿元, 将占GDP的4%左右。事实证明, 内蒙古走出了一条事业与产业并举、发展与保护同步、特色与品牌共赢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实现了以建设民族文化大区为总体目标的历史性跨越。

文化强国的高度自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文化一体化已成潮流。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认为, 我们正面临一个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确定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为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兴国之魂, 反映了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向的高度自觉。自觉之一, 是充分认识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及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进一步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自觉之二, 是充分认识当代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快速发展, 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自觉之三, 是充分认识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 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 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 牢牢掌握思想文化领域国际斗争主动权, 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自觉之四, 是充分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我国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不相适应, 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 必须把文化改革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硬道理, 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 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行动, 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和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除了“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和“三个关系”之外, 还可以分别概括为“十个不够”:即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一些职能部门对导向把握和舆论监督不够, 一些相关领域对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遏制不够, 一些社会成员对人生观和价值观严重扭曲重视不够, 以及有影响的文化精品力作还不够多,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城乡、区域之间文化发展不够平衡, 文化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文化技术人才队伍不够壮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去”不够, 等等。而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则可以概括为“十个亟待加强”, 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亟待加强, 文化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亟待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建设互联网和互联网管理亟待加强、文化产业体系建构和主导产业群形成亟待加强、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创造元素亟待加强、文化艺术批评亟待加强、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力度亟待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加强、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亟待加强。所以, 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 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抓紧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篇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挑战;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20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随着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其内涵也在日益丰富和拓展。“党的十八大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鲜明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推进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能够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使其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二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三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保证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文化软实力成了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因此,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文化建设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五部分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单纯的某一部分是不可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方面,文化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内在规定的思想精神层面的内容,规定和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思想意识方面的要求。文化建设提供和保障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以及各个方面的发展起着统揽全局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各个方面的物质基础条件,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物质基础和制度保证。

(二)文化建设能够增强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a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总和。当今社会,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关系着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因此,谁在文化发展中占据了主动地位,谁就能够更好的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文化层面的融合与斗争不断加剧,有包容也有对立,有输出也有输入。文化主权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文化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与选择不容干涉,如果说国土完整是我们在现实中不可妥协的底线,那么维护文化安全是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要坚守的重要任务。文化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也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三)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揭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要求就是推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意志,共同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同样的道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利于指导人们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对其充满信心。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人们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积极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有利于树立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四)文化建设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文化与经济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反映。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告别贫穷,打破封闭,实行市场经济,成为经济强国,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因此,也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文化建设战略目标,将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必须充分认识当前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

1.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济和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经济的发展能带动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的发展又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近年来,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经济非但没有像很多发达国家那样出现严重衰退,反而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国家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国家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人民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的收入均得到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与过去发生很大变化,开始关注对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总之,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文化的繁荣进步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条件。

2.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寻求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需求,用于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大幅度增加。在空闲时间,电视和电影成了人们主要的休闲方式,人们选择各种可能的方式来丰富多层次的精神需求。去公共图书馆看书,补充自身各种知识的欠缺;钟情于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参加歌唱和舞蹈组织,参加美术和乐器辅导班;还有人对古玩书画等产生浓厚兴趣并热情投身其中。总之,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多层次、多角度表现出来。而相对于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目前社会的文化供给还远远不相适应,供不应求,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发展多种文化形式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3.文化全球化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机遇。

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引发了文化全球化。目前,各国之间的文化交往逐步增强,各国的文化形式和内容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激荡,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性,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全世界出现的中国文化热、中国语言热、汉学热,其发展速度非常之快,表明世界也在重新认识中国。”并且希望对中国文化的内涵有更深的了解,这就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良好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文化形式和内容也涌入中国,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机会,从而丰富我国的文化形式。在这样的形式下,我国更需要加大力度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中国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4.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国文化产业带来发展契机。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也给我国的文化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历史经验表明,金融危机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有一个先抑后扬、先损后益的过程。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心理的变化往往能够带动一些文化产业的发展,一些反金融危机力量的兴起也会给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此外,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候,往往是人们的精神需求最旺盛的时刻,急切需要相应的文化带来精神领域的引导,形成人们的精神支柱,因此,符合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往往能够得到较快的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1.思想和价值观念多元化威胁主流社会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内的经济政治形势已经或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行为模式也突破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种种束缚,日益多元化。思想多元化是与我国目前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现象相适应的,但社会思想的多样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并不代表着整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可以多元,就像一首美妙的音乐是由不同的音符组成的,它们都要统一于共同的主旋律,这样才能演奏出美妙的乐章。如果一个社会缺乏统一的价值导向,或者这种导向不够坚定,我们的个人价值就会失去“主心骨”,就会偏离社会价值而不小心“误入歧途”,容易导致社会的思想混乱并产生社会动荡,整个社会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2.文化全球化使中国文化受到严重冲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和物质资料在全球流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与之而来的是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对中国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利用其先进技术,垄断了传播媒体,通过电影、电视、广告、国际互联网等向各个国家倾销其文化产品,将西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作为一种普世的行为准则向其他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推广,逐步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等,以确立其在文化领域的支配地位。外来的文化对中国构成的冲击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会使人逐渐忘记集体主义的精神,以自我为中心;功利主义不利于人们社会公德的培养。在文化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很大的冲击。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对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中国人开始羡慕西方的生活方式,并对其加以模仿,甚至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也主张学习西方,认为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式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是可以世人皆用的,倡导“全盘西化”,逐步排斥中国的传统文化,反对甚至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

3.大众传媒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大众传媒时代,互联网、电视、广播及报纸等传播媒介,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报道,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被认识的世界,进而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实践行为。因此,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及其社会行为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应该重视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需要新闻舆论的支持。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盛行,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有主流的思想观念也有非主流的思想观念,一旦一些脱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通过这些大众媒介传播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当中,将会产生根深蒂固的消极影响,从而影响我国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的传播及普及,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此外,我们还不得不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问题。现实的网络安全威胁主要包括网络欺诈行为、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公民信息的泄露、淫秽色情的扩散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威胁网络安全,而且严重影响社会风气。网络覆盖范围广泛,参与具有交互性,言论发布具有实时性,主体具有虚拟性,这些特征决定了网络管理和建设健康的网络文化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4.公共文化服务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篇5:(毛概习题)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教学目标:

本章主要阐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解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主要内容,阐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方针政策,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针。

2.主要内容: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3.教学重难点:

(1)文化、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3)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2)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4)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6)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7)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5.参考书目: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2)邓小平:《在中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江泽民:《当代中国人的庄严使命》,《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人民日报》2006年9月14日

篇6:(毛概习题)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形成的依据和过程,了解国际形势在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曲折发展,了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了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全面认识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准确认识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难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教学学时:3课时

教学手段、方法:多媒体PPT、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节 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如何判断世界范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历来是观察和估量国际形势、制定和执行内外政策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首要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正是基于这种判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勇敢地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建立了全国政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密切关注世界上各种力量的消长和各种矛盾的变化,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继续坚持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防止的两点论。

2、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步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毛泽东还根据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先后提出了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称霸;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支持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等著名论断。3、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步形成了新的判断。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更深入地分析了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这一科学判断是对当今世界历史发展主流和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与科学概括。

4、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首先,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是有可能的。

其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个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第四,和平与发展问题成为时代主题,但这两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一方面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性、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向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于条件。但同时,世界仍然不安宁,全球发展平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安全威胁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日益明显,领土领海争端时有升温,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活动猖獗,局部动荡频繁,能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力量是国家实力的基础。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意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1、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生存、发展或实现某些方面重大突破时所面临的有利时期。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战略机遇期需要人们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战略机遇期是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变化的,可以延续的拓展。十八重申,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2、新形势下我国战略机遇期的变化

国际方面:一是国际力量对比向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二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多;三是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更多;四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深刻变化,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

国内方面:一是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强固;二是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三是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四是制度优势日益显现。

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

1、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

2、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原则、我们的追求。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中国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一,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第二,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共赢的发展道路。

第三,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第四,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第五,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第六,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国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第七,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立足本国国情探索出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党在建国时就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这一基本方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 根据国 际形势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确定并实施了不同的具体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我国外交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对国际形势做出新的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又对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外交思想。

邓小平鲜明地坚持独立自主,主张一切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国际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

冷战结束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继续开创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他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正确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霸权政策,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策经济新秩序;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努力发展大国间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江泽民还指出,我们外交工作的根本目标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国际环境,特别是和平的周边环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为祖国的统一大业服务。外交工作归根到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严格按照这一政策准则办事,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又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由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所决定的。我国和平外交的性质决定了外交工作要为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积极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符合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客观要求。

奉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必须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重在推进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发展成果。

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上一篇:南川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下一篇:jk 罗琳哈佛大学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