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

2024-04-08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精选8篇)

篇1: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

第12课 了解身边的“历史”

——学习与探究活动之二

活动主题

主题词: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调查建国五十年来北京市的变化,调查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活动目标

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调查建国五十年来北京市的发展简史和了解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并探究其原因,切身地感受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能在教师指导下,学会使用有关书籍查找资料和开展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主动分析、思考问题的探究能力,学会撰写小型调查报告。

通过小组合作调查,培养互相帮助、集体协作的精神。丰富历史知识,激发想像力,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活动准备

1、将全班学生按掌握的资料和兴趣分为四个小组:第一小组调查的主题是“北京的昨天”(1949年解放初);第二小组调查的主题是“北京的今天”(1949—2003年);第三小组调查的主题是“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第四小组活动的主题是“北京的明天”——模拟向市委、市政府写出建设北京的建议。

2、向学生布置调查的各项要求:(1)布置同学查阅书籍(可上网、到学校图书室或书店查找)。搜集有关图片。老照片、实物和音像制品;

(2)确定第一、二组同学调查的内容,制出调查表格,填写有关数据;(3)第三组同学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制定调查计划,拟定访谈提纲,向家中长辈及亲戚邻里等调查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请部分家长做好准备,谈亲身体会;

(4)第四组同学在查询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北京概况”的小文章,并模拟向市委、市政府写出建设北京的建议。

3、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撰写小型调查报告。

4、指导学生明确本课应达到的目标,以便学生了解评价的依据。

5、指导学生根据已收集的资料,分组讨论,制定出各组具体方案,教师将各组方案中最有特色又可行的内容提出,设计出总方案,每组学生负责完成最有特色的工作准备。活动过程

(情景布置)在教室中悬挂中国行政区图、北京行政区图,张贴有关贵阳风景名胜、市政建设的新老照片,家人不同时期穿着照片、60—70年代的粮票和市票及各种购物票证等,形成一种氛围。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是“了解身边的‘历史’”。本册书的前言就己经告诉了大家,历史就在你们的身边,就在我们大家的身边。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历史,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乡镇、每个社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各自发展的历史。历史就是己经过去的一切,它不能重复,也不能修改,但人们却能从中察往知来,给你带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历史就是你们脚下肥沃的土地,积淀着先人们的聪明才智,等待着你们去汲取。

我们生长在北京,就应该了解北京,热爱北京,长大了建设北京,“北京的昨天、今天、明天”就是我们这节活动课的主题。

经过同学们的精心准备,让我们共同穿越时光的隧道,了解北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吧。

首先请第四组的同学代表,给我们介绍一下“北京”的由来。学生:(略)

老师:这位同学的介绍既精炼又正确,谢谢他。下面再请第四组的同学代表,利用墙上的地图,给我们介绍一下“北京概况”。

(学生介绍略,然后老师总结)下面我们请第一组的同学代表,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填写好的1949年北京市基本情况简表:

(内容涉及全市人口、城市建筑面积、工业生产总值、全市生产总值、人均居住面积、学校教育(高等学校、中学中专、小学、在校人数)交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教师:谢谢这位同学。从以上表格中的内容和墙上贴出的这些老照片当中,我们可以想像出什么?请举手回答。

生:(回答略)老师总结:刚解放时,北京经济落后,城市破旧,人民贫困,生产力水平低下,市场萧条,商品匮乏,交通闭塞,基本处于封闭状况。

新中国成立至2003年,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北京市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请第二组的同学代表 实物投影仪上出示填写好的“2003年北京市基本情况简表”,并把表中的内容与1949年表中内容加以比较。

教师:谢谢这位同学。这位同学把1949年与2003年北京市基本情况加以对照,同学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昔日贫穷破败的北京,已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我们为北京的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北京五十年的变化,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触摸到了,下

面我们请第三组的同学代表介绍一下,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变化的情况。

生A:主要介绍近二十年衣着方面的变化。

老师总结:在穿着上,我们曾经历了长时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窘境,那时是一衣多季,每年每人一丈五尺七寸的布票,领了一年又一年,衣料主要是棉布,毛织品是贵重品,化纤品是稀罕物。人们的衣着式样老套,颜色单一,男女老幼不分,衣着基本上是为了遮体避寒。然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的衣着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男士们穿上了西装,女士们穿上了各式套装、裙装。不同季节穿的服饰让人眼花绦乱。衣着消费从遮体避寒到追求时尚款式和质量。

请家长代表甲介绍近二十年来北京人食品消费的变化(可以事先录音):食品消费从票证定量维持生存到追求营养口味。谢谢家长。

请家长代表乙介绍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居住条件的变化:告别没有卫生设备、上百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窄小潮湿的住房。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一座座新建的设施齐全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到2003年,住单元式配套房的家庭已达73.5%。绝大多数家庭彩电、冰箱等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北京城乡居民生活已经步入小康水平。

下面请第三组的同学代表乙介绍一下近二十年来北京市人民出行的情况:告别乘车难,车少人多、道路差的烦恼,如今地铁、城铁、大巴、中巴、的士,普通车型、豪华车型任你选择,火车四通八达,飞机航线增多,使人们感到出行十分方便。

下面我们放几段录像,让大家直观形象地感受近二十年来,北京人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情况。并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生活的城市五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每个家庭近二十年来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放录像,略)

录像放完了,就刚才提的问题,我们来一个小小的竞赛。宣布规则:首先是必答题,老师随意在每组中抽一名同学回答,答对了小组加10分,答错了不扣分;然后进行抢答,答对了给小组加20分,答错了扣10分,最后哪个组的分数最高,就是今天的优胜组。请记分员同学做好记录。(抢答赛,略)从以上同学们和家长的发言以及有关录像、资料、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昔日的北京,已经成为历史,一个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北京就在我们的身边,但北京与东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下面请第四组的同学代表宣读他们模拟给市委、市政府的建设北京明天的建议书。

(宣读略)(总结)从同学的建议书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北京儿女们希望家乡更美好的强烈愿望,在跨世纪的征途中,北京人民要坚定不移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各

项方针政策,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市、开放改革、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我们深信,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筹办工作不断走向深入,北京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活动说明

教师: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调查建国五十五年来,北京市的发展简史和了解近二十年来,同学们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我们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引导学生做如下总结)

第一,北京市和每个家庭生活状况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正确指引、贯彻执行;(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市;(3)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4)北京市的优越自然环境,丰富的资源,温和的气候;(5)北京市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第二,切身感受到了“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三,通过调查,我们初步尝试了怎样去收集、查阅资料,怎样提取有效信息,尽管同学们的收获不同,但只要认真努力地去做,就会有收获。

第四,同学们能积极主动查阅资料、收集实物、撰写小型调查报告及建议书,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说明我们的同学有能力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第五,家乡的山水养育了我们,我们要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从小学好科学知识,长大建设北京。教学评价

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北京市建国五十五年来和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的巨大变化,并且知道以上变化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方法

查检法,评比、展览法和回访法。过程

老师对四个小组同学收集的资料、撰写的小型调查报告、填写的表格及模拟建议书等进行抽查。每组组长对全组同学的资料和作品进行登记,并组织全组进行评比,评出的优秀作品张贴展览。

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请不同层次的学生代表对本组调查的内容进行介绍,在抢答

赛时,必答题部分尽量抽平时成绩中下水平的同学回答。

师生交流:有意识地请平时不积极回答问题,或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同学谈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

让学生采访参加本节课学习的家长,征求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便于今后让更多的家长走进历史课堂,关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

评价总结

能参加本次调查活动,收集部分资料者均为合格。

比较积极参加本次调查活动,能查找资料、填表,能写出小型调查报告,能写出北京概况,能模拟写出向北京市委、市政府建设北京的建议者视为良好。

积极参加本次调查活动,主动争取发言,经小组评定为本纪优秀,或作品进行展览者为优秀。

篇2: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汉、汉武帝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预习设计】

一、认知前提:秦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但是却短命而亡,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教训?取代秦朝的是哪个朝代呢?它的命运会是怎样的?

二、新知认知:

(一)整体感知:通过浏览课本67—70页内容,初步了解本节课讲述了哪些内容?并写在下面。

(二)局部揣摩:

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自主学习任务,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

预习任务一:文景之治,阅读教材67-68页内容完成下列知识填空。

1、原因:(1)汉初 ;(2)统治者吸取 的教训

2、措施:(1)减轻农民的、和 负担。(2)注重发展,奖励耕作,关心。(3)提倡,以身作则。(4)重视。

3、结果: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库充裕。

预习任务二:汉武帝大一统,阅读教材68-69页内容完成下列知识填空。

1、措施(1)政治上:接受 的建议,允许诸侯王继续分封小诸侯国,削弱诸侯国力量。

(2)思想上:接受 的建议。“、”(3)文化上:推行 教育,在 举办。

2、影响: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预习任务三: 自己阅读教材,了解“光武中兴”等东汉的历史。

【课堂设计】

预习检查记录:抽查各班二、三组学生预习学案总体情况良好,各班同学都能完成并及时上交。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述了秦末农民战争,谁知道战争爆发的原因?”(学生回答)继续提问,“战争经过了几个阶段?一共进行了几年的时间?战争结束后又出现了什么重大事件?”(学生回答)“这场战争从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到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战争一共进行了7年,下面同学们推测一下,汉朝建立之初的经济形势如何?请用一个词来概括,并说明原因。”(学生回答)教师继续提问,“汉初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如果你是汉初统治者,你打算如何做?”(学生回答)

“下面我们走进第12课学习第一个部分内容,看一下汉初统治者是如何做的,同学们归纳一下。”

一、交流展示:

(1)各小组成员在每组1号的带领下共同交流并展示预习任务问题的答案,然后再由每组每一位同学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小组内能解决的问题。

(2)各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向对抗组提出或其他小组提出,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如果其他小组也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由教师进行点拨或精讲。

(3)学生交流完之后,教师让1、2、3组派代表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重要的简单知识点和难写易错字。让4、5、6组互相提问不方便板演的知识点。教师抽查提问7、8组学生。最后将展示成果进行点评并进行小组量化。

二、精讲点拨

阅读课本67——68页黑体字部分,找出汉初统治者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学生读书时间为3分钟)学生回答问题。

在汉初统治者中,提倡节俭最突出贡献的是谁,阅读67——68页小字部分,你想到了谁?秦始皇的哪些作法与文帝不同,试进行概括,(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做法子导致结局也不同的,正应了古人的一句话,“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节节俭败由奢。”

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有很多,毛主席只崇拜其中的五位,在《沁园春·雪》中他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今天,我们走进汉武帝,通过以前的积累,你知道汉武帝有哪些作为,才得到了毛主席的称颂?(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汉武帝的事迹,概括一下汉武帝)其实他之所以得到毛主席的肯定是因为他实现了汉朝的大一统——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西汉的大一统?学生读书并进行概括。

老师补充,西汉建立之初,刘邦为了巩固统治,效仿西周,推行分封制,即封自己的亲属、功臣到西汉各地做诸侯王,建立“王国”。到汉武帝时,王国的诸侯王利用自己的权利,不听从中央的调遣,中央的权利受到威胁,即汉初的“王国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的?(学生读书,并进行回答。)

老师提问,“思想领域为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什么是“罢黜百家”?指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提问“董仲舒的建议为什么被汉武帝所接受?”(学生小组内讨论,回答。)

除在政治上,思想上,汉武帝在经济上,军事上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学生读书74页经济上的大一统,79页军事上的大一统,并概括汉武帝在经济上和军事上所采取的措施),这一系列政策的推行,汉武帝完成了汉朝的大一统,从此,西汉达到了鼎盛进期,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西汉后期,统治者昏庸无道,西汉灭亡后,东汉建立。自学东汉的统治,找出你最感兴趣的一件历史事件。老师着重指出以下两点史实: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基本史实。

三、反思拓展:(教师寄语:看看你这堂课的收获)

回忆一下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在对比一下他们在位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

处理:①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自己独立思考写出答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

②指导学生对秦始皇和汉文帝对修建陵墓的不同要求进行分析,分析是要结合他们所处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不同。

③由某几个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教师点评答案。

【板书设计】

【达标测评】(教师寄语: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1-7每题1分,第8题3分,共10分)

1.西汉初年,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出现了“治世局面”,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

A、文景之治 B、汉武帝大一统 C、光武中兴 D、贞观之治

2.如果你生长在汉武帝时期,要接受最高学府的儒家教育,必须到()A、洛阳 B、咸阳 C、长安 D、开封

3.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是在()A、文景时期 B、武帝时期 C、高祖时期 D、光武帝时期 4.向汉武帝提出削弱藩王势力,坚强中央集权的是()A、董仲舒 B、主父偃 C、朱买臣 D、李斯 5.“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相似的是()A、实施背景 B、根本目的 C、实施过程 D、实施结果 6.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是在()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 D、汉武帝大一统时期 7.实行过分封制的朝代是()

A、商、西汉 B、西周、秦 C、商、秦 D、西周、西汉 8.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措施及其影响?(3分)

篇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

一、运用材料情境, 让学生感知历史

创设材料情境是指教师运用历史图片、史料、FLASH动画、视频资料等, 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情境, 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得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 让历史本身的魅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各种形象直观的信息作用于学生, 必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学生的历史思维, 从而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镜头一】教师:在2010的上海世博会上, 中国馆有一镇馆之宝, 人气极高, 每天参观者络绎不绝。 (展示材料:《清明上河图》局部) 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汴京城, 你看大街小巷, 店铺林立, 来往客商市民, 络绎不绝, 既有本地的车马, 也有外来的驼队, 汴河上还停靠了无数大小船只, 这些说明了什么?学生:人来人往, 商业繁荣, 经济发展……教师:说得好, 人来人往, 熙熙攘攘, 正说明了宋代社会的繁荣。 (展示材料:《清明上河图》细节图多张) 教师:仔细观察这些图, 宋代居民的餐桌上都有什么呢?学生甲:我看到集市上有卖米的、卖肉的、卖水果的, 宋代市民吃的东西应该很丰富, 有鱼有肉, 瓜果蔬菜, 应有尽有。教师:观察很仔细, 分析得很有道理。 (展示材料:占城稻、煤炭、宋代五大名窑和景德镇的精美瓷器的相关图片及材料) 教师:再看这些图片, 想一想宋代居民可能吃哪种主食?又用什么生火做饭和取暖?使用什么器皿呢?学生乙:占城稻的生命力强, 已在黄河流域种植, 水稻可能已成为北方人民的主食之一。学生丙:煤炭的开采量很大, 书上的那段材料也说明煤已经是宋代市民普遍使用的燃烧材料, 宋代人烧煤做饭和取暖。学生丁:瓷器制作技术高超, 宋代人日常用具应该多用瓷器。教师:说得太好了, 说明我们同学预习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了。教师:京城内外如此热闹非凡, 每天的交易量必定十分惊人。 (展示材料:“北宋都城汴京城内外遍布商店铺席, 还有定期的集市贸易……‘每一交易, 动即千万。’”) 教师:由这段史料看, 汴京是一个消费型城市。那么在金银铜铁等重金属货币流行的古代社会, 沉重的金属货币必定会给大宗交易带来困难。今天我们往往习惯于刷卡消费, 因为它方便快捷, 那么宋朝人又是如何克服沉重的金属货币所带来的困难的呢? (展示材料:交子、会子、关子等图片) 学生戊:纸币。……这一环节中, 教师大量展示虽源于课本而又比课本更加生动直观的图片和材料给学生。诸如, 《清明上河图》的细节图, 占城稻、煤炭、宋代五大名窑和景德镇的精美瓷器, 以及交子、会子、关子等相关图片, 还有一些文献史料, 其中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学生通过《清明上河图》的细节图, 可以观察到汴京城商业很繁华以及城内百姓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情况;学生通过观察占城稻、煤炭和瓷器的图片, 知道了宋代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的进步;学生还通过观察交子、会子等图片, 了解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进而探究纸币出现的原因和影响。从读图研史的过程中, 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又提高了观察图片的能力和分析史料的能力。在教师设置的材料情境中, 学生仔细观察, 积极讨论, 求知的欲望、好奇的心理和解疑的要求被充分激发出来, 其间穿插教师的及时点拨, 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感知历史。

二、创设虚拟情境, 让学生体验历史

历史学科由于其过去性的特点, 很难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如果在课堂上创设新颖恰当的情境, 则有利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引发其自主探究,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一定会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镜头二】教师:假如你是一位阿拉伯商人, 久闻“瓷之国”的美誉, 也为了追求财富, 踏上开往中国的商船。经过长途跋涉, 历经风险, 终于在南宋时期某年到达了中国, 作为外国客商, 有哪些港口可供停靠呢, 你会选择哪个港口呢?请说明理由。学生甲:如果我是那位阿拉伯商人, 我可能会去广州、泉州, 或者明州, 因为宋朝政府为了鼓励海外贸易, 在这些港口设置了专门管理和方便海外贸易的政府机构———市舶机构, 还有专供外商交易的场所———蕃市、专供外商居住的地点———蕃坊, 以及专供外商学习汉语的学校———蕃学。学生乙:如果我是那位阿拉伯商人, 我可能会去泉州。因为课文中小字部分介绍说泉州港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还有那张沉船图片说明能拥有这么大商船的港口, 商业贸易肯定很繁华。学生丙:如果我是那位阿拉伯商人, 我可能会去临安。因为临安是南宋的都城, 有一首诗这样说:“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 (临安) 作汴州”。南宋都城临安的繁华一定不比北宋都城汴京差。这一环节中, 教师通过创设阿拉伯商人来华选择停靠经商港口的虚拟情境, 营造了一种历史氛围。学生则通过角色体验, 对历史进行积极探究, 尝试去解决疑难。学生甲运用课文中有关宋朝政府鼓励贸易的诸多措施, 诸如市舶司、蕃市、蕃坊、蕃学, 做出去到广州、泉州或明州的选择;学生乙通过课文中的小字内容中有关泉州港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的补充说明, 以及对考古发现的沉船图片进行分析, 做出去到泉州的选择;学生丙回答得更妙, 他运用已有的文学功底———诗歌, 做出去到南宋都城临安的选择。在教师创设特定的虚拟情境中, 学生带着兴趣去参与, 带着情感去体验, 带着疑问去思考。在学生自主探究和角色体验中, 学生体验了历史, 学会了把众多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在不经意中掌握和巩固了知识, 还培养了综合概括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此外, 更让教师欣喜的是, 学生利用自己的语文知识解决了历史问题, 意外地实现学科综合, 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三、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思考历史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习应从提出问题开始, 分析问题中发现, 解决问题后结束。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问题意识,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探疑和解疑的精神, 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全面提高其人文素养。

【镜头三】教师:现在穿越剧很是流行, 我们也可以玩一次穿越, 如果你身在南宋, 你会选择前往东京, 还是前往临安?请说明理由。学生甲:临安, 因为南宋时南方比北方经济发达。 (由此引出经济重心南移的话题) (展示材料:战国经济图、唐朝经济图和宋朝经济图) 教师:请仔细比较这几幅不同时期的经济分布图, 看出什么变化了吗?学生乙:战国时期北方经济发达;唐朝时北方依旧发达, 但南方有发展;宋朝时南方比北方发达……教师:说得很好。所谓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术较为发达的地区。从这几张图来看, 全国的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在宋代时已经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那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展示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四组材料。材料一:唐后期,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 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破坏。五代之际, 黄河流域政权更迭, 战乱不已。其后, 北方历经靖康之难, 宋金对峙……战乱不休。材料二:吴越王弘俶募民能垦荒者, 勿收其税, 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八卷。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 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材料四:西汉时, 南方人口2470685人, 占全国人口19.8%;唐朝时, 南方人口3920415人, 占43.2%;北宋时, 南方人口11224760人, 占62.9%。) 教师:仔细读懂材料, 看看你能不能从材料中读出有效信息, 来解释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发生南移?学生甲: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黄河流域战乱比较多, 北方经济遭到战争的破坏。学生乙:从材料四中看, 从西汉到北宋,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这样就把黄河流域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带到南方, 当然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学生丙:材料三说南方的自然条件比北方好。学生丁:材料二说南方政府比较重视农业生产, 采取措施鼓励人民生产, 赢得人心。……此环节中,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精心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层层思索, 步步深入。通过巧妙设置问题, 引出本课教学重点亦是难点的内容———经济重心的南移。继而展示战国、唐朝、宋代经济发展示意图, 引导学生思考。在得出中国的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结论后, 接着设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再结合四则材料, 引导学生论从史出, 最终完成对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探究。教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 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 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回答得既具有启发性又难易适中、有兴趣又能知难而进的问题, 既掌握了新知, 又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

篇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

(教师身着汉服,头梳堕马髻)大家知道老师穿的这身衣服的名称吗?它叫作汉服。还有我的这个发型,也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堕马髻。现在我这个整体造型展示的就是汉朝女子的形象。通过观察这个形象,汉朝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学生:朴素、洒脱)我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大家的回答:敦厚朴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推开这扇尘封、厚重的历史大门,梦回大汉。

大汉曾经而临怎样的历史形势呢?请大家阅读材料:《汉书-食货志》。汉朝经济繁荣,形势大好,这多亏文帝、景帝对国家的治理,我们将他们统治的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板书)。

二、讲解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它并不是大汉建立之初就有的,相反,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可是先辈们面对这样的“烂摊子”,却能化腐朽为神奇。我们看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领读《汉书·文帝纪》)。汉文帝身居高位,却能和农民一样,挽起袖子来干活,这在皇帝里是非常难得的,可见其对农业的重视。(板书:重视农业)

汉文帝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生活十分朴素,他平时穿的都是用粗布做的衣服。正所谓:成南俭,败由奢。文帝、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奠定了汉室几百年发展的良好基础。这就是“文景之治”形成的第二点原因:勤俭节约。(板书:勤俭节约)

我现在讲个故事。有一个小姑娘叫缇萦,她的父亲是个行医之人,但却由于没有治好一个病人的病就被告发,缇萦既悲伤又气愤,上书文帝以求救父,说:“一个人砍去脚就不能再行走;割去了鼻子,不能再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贫女愿意替父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文帝看了信,深受感动,就此下令废除了肉刑。由此可见,文帝具有以德治同的思想。(板书:以德化民)

正是因为文帝、景帝在位时期重视农业、勤俭节约、以德化民,才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可是,要想在此基础上成就千古大业,就必须有居安思危之感。有时时局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大家看《汉书·主父偃传》,我们将其中反映的问题称为王国问题,说明大汉政治不统一。(板书:政治不统一)再来看《汉书·董仲舒传》,可以看出当时汉朝存在思想不统一的问题。(板书:思想不统一)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大一统的伟业。

三、讲解王国问题

首先,让我们看看王国问题是如何形成的?这是西汉前期的形势图,大家观察一下,与秦王朝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异常情况?(学生回答)对,这就是西汉初期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郡国并行制。(板书)这个制度既保留了秦朝创立的行政单位“郡”,还恢复了西周的分封诸侯的办法。这看起来不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吗?其实这是高祖刘邦为了击败项羽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他希望这些王侯能够拱卫汉室江山,可是事与愿违。大家请看,这是文景时期中山国第一代王靖王刘胜下葬时穿的殓衣——金缕玉衣。大汉规定金缕玉衣是皇亲贵族的专属,诸侯王只能穿银缕玉衣。这小小的诸侯王斗胆用金缕玉衣,由此你们可以看出什么?(学生回答:诸侯王实力强大)。现在大家就以组为单位,结合《汉书·主父偃传》,讨论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得出解决对策:“推恩令”、“削地夺爵”)(板书)

通过“推恩令”和“削地夺爵”,王国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但这就可以一劳永逸吗?还有什么问题?对,思想还不统一。

四、讲解何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假设你们是各地举荐上来的贤良方正之士,你们给大汉出出主意,究竟应采用什么思想来统一国人的思想呢?(学生分为法家、道家、儒家三组进行辩论)

各位说得都很有道理,董仲舒(点一名学生),你是前朝的博士,你来说说。

学生根据《汉书·董仲舒传》说道:臣认为您要以德来服人心,以儒家学说来统一国人的思想。

就按董先生的意思办!即日起,诏告天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板书)。那么董公,怎么样才能更好地确立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呢?

学生:为了更好地贯彻儒家思想,您要在长安设立一个专门教授儒家经典的机构。

嗯,此举极好,就将其称为“太学”,取“大学”之义,作为我大汉王朝的最高教育机构。(板书:设立太学)

篇5: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

一、识记与理解

知道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局面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理解大一统局面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比较、问题牵引、阅读回答、讨论交流和表演历史短剧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并增强历史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出现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对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重要作用。

重点:汉武帝为现实“大一统”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及其作用。难点: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措施的理解。

【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展示《沁园春·雪》诗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首词提到了我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封建帝王,我们已经了解了秦始皇,今天就让我们来领略汉武帝的风采。

【内容探究】

一、“推恩令”的实施

1.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景之治”,“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同时看似一派繁荣的“文景之治”的背后也暗流汹涌,存在诸多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4页第一段的内容,看一看在汉武帝即位后面临什么样的烦恼?

2.学生讨论后回答: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地方上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与官府分庭抗礼。

3.教师讲解: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5页第一段的内容找出答案。

学生回答: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其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4.教师讲解:“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封定封号。

5.教师可在黑板上用图示法演示“推恩令”的效果图,并指导学生看课本第55页的相关内容,问:“推恩令”的实行,有利于解决王国问题,那“推恩令”妙在何处?(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6.教师讲解:通过“推恩”这种相对和缓而“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侯国不再属于王国管理,而归中央直接管辖的郡管理。不费一兵一卒,达到了削弱王国的目的,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从而培养了侯国的忠诚。除“推恩令”的措施外,汉武帝还采取什么措施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管理?(刺史制度。)1

7.教师讲解: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皇权的问题解决了,汉武帝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教师过渡] 解决王国问题后,汉武帝可以高枕无忧了吗?相信看了汉武帝与大臣商议国家大事的一个场景你就会明白了。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教师可指导学生表演情景短剧:一日,汉武帝在长安召集诸子百家的学者,讨论治国方略。

生a(汉武帝):众爱卿,朕今天让你们会集殿堂,是想让你们给朕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统治国家才可永保江山呢?

生b(法家):启奏陛下,恕臣直言,用法家的思想治国最好。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严厉刑法,看今后谁还敢对皇上不忠!

生c(道家):陛下万岁!臣以为法家的建议不可取。秦朝的历史就是前车之鉴,用道家思想来治国最好,先辈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才有今天的成就。既然道家的思想这么好,那就继续用道家思想为妙。

生d(儒家,董仲舒):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用儒家思想治国最好,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儒家思想治国,既体现皇上您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臣以为要巩固统治,必须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生a(汉武帝):董爱卿言之有理,马上给朕起草诏书告示天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教师引导,重点强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措施实行后产生的重要影响: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学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5页第三段的内容,问:在思想上除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外,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在长安设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4.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已经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请同学们再阅读相关的内容,思考这两个问题:你如何看待汉武帝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措施?比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哪些相同之处?

5.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上述两个问题,讨论结束后回答。[学生回答]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利: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加强了中央集权。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其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第二个问题的答案:目的上,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实质上,都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影响上,都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还都产生了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进步的消极作用。

[教师过渡] 西汉初年,国家对货币管理和盐铁业的管理较为宽松,私人甚至可以铸造货币,这种局面对“大一统”极为不利。对此,汉武帝是怎么解决的呢?

三、盐铁专卖

1.教师展示教材第56页“材料研读”部分的内容和图片《五铢钱》。并提问:想一想,这种状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造成农业荒废,经济混乱,财政亏缺。)假如你是汉武帝,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在 2

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2.教师讲解:通过统一铸币、盐铁官营这两项措施,汉武帝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实现“大一统”提供了雄厚的财力资源。通过实施“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盐铁专卖等措施,汉武帝终于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课堂小结】

篇6: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

朝阳中学 薛洪莉

一、内容及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第十一课指的是汉武帝的“大一统”,其核心是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理解它的关键在于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汉武帝时期的改革措施,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统一措施,汉武帝时期的边疆政策。学生已经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影视、书籍资料对本时期的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且大部分人对此段历史比较感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汉武帝的“大一统”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本节内容和政治学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中国古代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文字图片资料等,运用材料教学法,让学生从感知到任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二、目标及分析

1、目标定位:了解汉武帝的改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和昭君出塞;张骞通西域以及对南部和西南地区的管辖;掌握汉武帝时期我国大一统格局的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2、目标分析:了解汉武帝的改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和昭君出塞;张骞通西域以及对南部和西南地区的管辖,就是要对以上史实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汉武帝时期我国大一统格局的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在掌握以上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认识到我国的大一统格局在汉武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三、问题诊断分析

由于学生认识问题,总结问题能力的缺陷,在理解大一统格局在汉武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问题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了解汉武帝时期加强统一的措施的基础上,与秦朝时期进行对比,达到掌握此问题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汉武帝的改革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使学生掌握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及补充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提供补充材料,提出问题并结合学生回答进行补充和总结。

补充材料: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族,字通,是汉朝的第7位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惠帝刘盈的侄孙子(刘盈为汉高祖刘邦的儿子),汉高祖的重孙子。其母王娡,在刘彻立太子同时被立为皇后。刘彻公元前157年生于长安,4岁时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谥号“孝武”,庙号世宗。问题1:什么是大一统?

“大一统”就是实现对全国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有效统治。问题2:汉武帝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加强中央集权

问题3:汉武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1)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削弱诸侯王权,加强中央集权。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由皇帝近臣组成内朝,作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百官为外朝,作为执行机构,实现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的目的。

削弱诸侯王权,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削弱亡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2)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权。全国分为13州,设刺史一名,负责监察官员和豪强地主。(3)加强中央的经济权。废止旧货币,由中央铸造五铢钱,通行全国;中央收回地方的盐铁运营权力。

例题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C)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变式练习:西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很大,已威胁到皇帝的统治,向皇帝建议实行“推恩令”来削弱诸侯国势力的是(C)

A.萧何 B.董仲舒 C.主父偃 D.卫青

问题二:汉武帝时期的思想“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使学生掌握汉武帝时期为了实现大一统,在思想领域采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

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及补充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提供补充材料,提出问题并结合学生回答进行补充和总结。

补充材料:董仲舒: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在研究他的思想体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问题1:汉武帝为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初期,诸子百家比较思想活跃,不利于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发展。问题2:罢黜百家的提出和目的。

汉武帝为了实现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学作为正统思想。

问题3:儒学正统思想地位的表现

(1)在长安设立太学,置《诗》、《书》、《礼》、《易》和《春秋》五经博士。(2)设博士弟子,跟随博士学习经书,成绩优异者可以为官。问题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如何?

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指导思想。对儒家思想的传播,提高官员队伍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例题二:董仲舒因功而受到汉武帝尊敬和后裔纪念,他最主要的功劳是(A)A.提出“独尊儒术”的主张

B.提出与匈奴和亲的策略

C.提出“焚书坑儒”的主张

D.提出“推恩令”的策略 变式练习: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B)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问题三:汉武帝时期是如何加强对边疆和边远地区统治的?(经略边疆)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使学生了解汉武帝时期时期是如何加强对边疆和边远地区的统治的。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及补充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提供补充材料,提出问题并结合学生回答进行补充和总结。

补充材料: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但从不结党干预政事。他对士卒体恤较多,威信很高。卫青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新篇章,七战七捷,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

霍去病(公元前140—公元前117),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中国西汉武帝时期名将,汉族,杰出的军事家。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经典之战:决战漠北。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

问题1:反击匈奴和昭君出塞

1、反击匈奴;为了消除北方匈奴对汉朝北部边疆的长期侵扰,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对于匈奴进行了长达30年的自卫反击战,成功的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原匈奴侵扰的困扰。

2、昭君出塞:

汉元帝时期匈奴分裂,一部南下降汉,其首领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许配给他,实现了北方边境长达50多年的安宁。问题2:张骞通西域 第一次通西域

补充材料: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的地区等。

(1)目的:寻找西域盟国,共同对抗匈奴。

(2)经过: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历经11年到达西域,但大月氏不愿于匈奴未战,未达成主要目标。

(3)作用:加强了汉朝对西域各国的了解。

2、第二次出使西域:前119年(1)目的:联合乌孙夹击匈奴

(2)成果:西域各国遣使来朝,西域各国同汉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3、西汉对西域的管辖

(1)汉武帝大力争取西域各国,西域各国也反对匈奴倾向汉朝,汉武帝在新疆设使者校尉

(2)公元前60年,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直接管辖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西域地区,新疆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问题3:汉武帝对南部和西南地区统治的加强。

1、南部:铲除当地割据势力,设置会稽郡和南海九郡。

2、西南夷:在四川西部和云南、贵州北部设置郡县加强管辖。问题4:汉武帝时期边疆政策的成果

改善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对奠定国家疆域、巩固多民族国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问题5:汉武帝的“罪己诏”

汉武帝中后期,由于长期用兵,生活奢靡,导致人们贫困,农民起义不断。汉武帝在晚年下了一个“罪己诏”,宣布自今放弃有害百姓的政策,于民休息。例题三:小明同学对张骞的身份进行了定义,你认为合适的是(B)军事家 ②探险家 ③改革家 ④友好使者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问题四: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奠定。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使学生在学习本课前面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到汉武帝时期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促使大一统局面的奠定。

师生活动:学生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并总结。

篇7: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教案

课程目标: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知识与能力

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了解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从点到线寻找历史规律的能力;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象,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正反两方面的推理论证活动,增强对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的认识;积极开展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的活动,通过展览、讲解、想象,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通过对司母戊鼎铸造过程的资料阅读及想象,能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真实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高度智慧的”,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批注:

教学重点:甲骨文、金文的字体及汉字的演变;司母戊鼎 教学难点:汉字的演变、司母戊鼎为什么是商王权力的象征。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学生在阅读、观察、讨论中感知历史,自主得出历史结论 教 学 过 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商朝是谁建立的吗?甲骨文和青铜器是商代文明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代表,今天我们就走进甲骨文和青铜器,来了解它们。【新课教学】

一、青铜工艺

要求学生阅读第二目“青铜工艺”。教师帮助学生落实青铜技术产生、发展和走向鼎盛的时间。

多媒体从多角度展示司母戊鼎,同时选择局部展示它的纹饰。观看后,要求学生谈谈对它的感受。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注意落实两点:①造型雄伟。②纹饰古朴。

多媒体展示四羊方尊、铜象尊、大盂鼎图片,并适当补充材料,指导学生欣赏,说明青铜器的造型除了雄伟外,还有精美的一类。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归纳前面所见的鼎有司母戊鼎和大盂鼎,四羊方尊、象尊。在此,教师再次要求学生归纳青铜器的种类,从而说明青铜器种类繁多。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刚才看到的各种青铜器中,是不是见到了生产工具呀?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在商代青铜器为什么没有广泛地用于生产呢?学生讨论后,教师强调:这主要是由于青铜在当时还是稀少的,它比较贵重。

多媒体再次展示司母戊鼎,并提问:青铜如此贵重,为什么要拿这样多的青铜

铸这么大的一个鼎呢?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从这个鼎是用于祭祀的,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认识到商周时期权力的继承主要是通过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的。因而对祖宗的祭祀过程,也就是权力的认同过程。雄大的鼎也就是预示着权力的强大、稳固。教师解释“司母戊”三字的含义。

多媒体再次展示司母戊鼎,要求学生归纳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学生讨论后,教师注意从三个方面进行提示:①在青铜工艺方面;②在社会政治方面: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王权力的象征。③在文字方面:它是甲骨文字的发展。教师总结: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青铜时代。

二、甲骨文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找出本目的主要知识点。经过学生发言,最后确定本目有关甲骨文的主要知识点如下:①殷墟出土。②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③和今天的汉字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④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多媒体打出《商朝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让学生找出殷墟的位置。补充材料介绍甲骨文出土的情况。提问:王懿荣为什么能发现甲骨文呢?学生经过讨论发言,教师可概括为:①王懿荣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这是他平常刻苦学习、积累的结果。②王懿荣注意观察和思考,因而能够在很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做出重大的科学发现。

多媒体打出商代“全形卜甲”和“牛骨刻辞”的图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问:同学们在这些图片上看到了些什么?学生观看后,分组讨论,然后每组由一个代表发言。

综合后,得出如下结论:①形状不同,有的像龟甲,有的像兽骨。②上面有文字,而且不是写的,是刻在上面的。③上面有许多不规则的裂纹。④上面的文字有的多,有的少。

教师根据前两点得出“甲骨文”的概念,并强调文字是刻上去的。

用多媒体在商代“全形卜甲”和“牛骨刻辞”的图片中选出几个甲骨文字,放大后要求学生辨认;用多媒体打出它们相对应的今天的汉字后,请学生谈谈它们的造字方法。

多媒体显示一个刻有文字的甲骨,并打出其已被认出的文字,介绍甲骨文字的内容。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金文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本课第三目“金文”,了解金文的概念和价值。

教师利用多媒体就“夏”与“学”两个字,结合课本的小字部分,来介绍甲骨文、金文与今天汉字的联系。【本课小结】

篇8: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

一是社会、家长、学生潜意识中给历史学科戴上“副科”“古板”“乏味”的帽子, 这一偏见导致历史学习效果不佳。二是部分历史教师的课堂预设不充分, 整堂课只是照本宣科, 形式呆板、僵化, 就像一台知识填鸭的机器, 致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提高兴趣离不开教学技巧的助推。笔者从实践中总结出以下教学技巧, 供参考。

一、讲故事:为历史教材的学习推波助澜

在历史教学中, 教材中正规的知识往往犹如水滴, 飘落在学生脑海中激不起半点波澜, 甚至转瞬消失;倒是那些“野史故事”却像瓢泼大雨, 常常在学生的心里激起层层涟漪。以笔者所见, 是野史不乏人性、没有官腔的特质, 更能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而这种共鸣, 恰恰是学习重要的推动力, 它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

(一) 导入历史名人的趣闻轶事以励志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 有待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人物带领群众拼搏进取的生平和品格, 能为学生形成正确的好恶感,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个性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例如, 近几年来,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红极一时, 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对有关专家、学者的观点虽然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但这一讲史形式却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欢迎, 其收视率非常高。据此, 笔者在历史课堂中尝试通过讲历史故事提炼人物品格的教学,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例如, 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第43页讲扁鹊时, 说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于是, 笔者引入了以下一则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加深了学生对扁鹊人品的认识。

最高明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 都精于医术, 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 中兄次之, 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 :“我长兄治病, 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 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 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 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 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 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 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 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通过这个故事, 学生对扁鹊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人品有了深刻的印象, 并从扁鹊的话语中得到启发: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认到这一点, 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 有时已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二) 引进历史小故事体味深刻哲理

引进和诠释历史小故事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深入了解历史人物,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智慧。中国历史中的许多成语故事, 如“背水一战”“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三顾茅庐”等, 短小精悍, 蕴藏着深刻的哲理, 能让学生悟出不少的道理。

例如, 在《中国历史》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中, 对华佗的介绍寥寥一小段, 犹如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于是, 笔者引进了下面一则故事。

对症下药

东汉末年, 有一个杰出的医学家叫华佗, 他的医术非常高明。有两个病人, 一个叫李延, 一个叫倪寻, 都得了头痛发热病, 找过很多医生也没治好, 于是来找华佗。华佗经过细心诊断, 给他们各开了一个药方。给李延开的药方是发散药, 给倪寻开的药方是泻药。他们俩一看, 心里就嘀咕起来:都是一样的病, 怎么用药完全不同呀?便问华佗这是什么道理。

华佗说:“吃药要看具体情况, 你们症状相同, 可是得病的原因却不同。倪寻的病是从内部伤食引起的, 李延却是从外部受寒造成的。病因不同, 当然用药就不能相同了。”

两人虽然心存疑惑, 但仍按照华佗的药方服药, 病果然很快就好了。

通过笔者讲解成语“对症下药”, 学生懂得了故事中的“症”原指病症, 现在扩展了这则成语的用法, 不光指治病, 凡是针对具体情况、具体问题采取恰当措施和方法的, 都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比喻。不仅如此, 笔者还引导学生动脑思考还有哪些四字短语有类似的意思。有的学生联想到了“有的放矢”:“的”指靶子, “矢”指箭, 意思是要有目标地射箭, 强调办事要有目的性、针对性;有的学生联想到了“因材施教”:“因”指根据, “材”指资质, “施”指施加, “教”指教育, 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以及“言传身教”“尊师重教”……尽管其中一些与“对症下药”并不完全贴切, 但学生敞开了心扉、开阔了视野, 在相互学习和认真倾听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了解更宽广、更深入了。

二、角色扮演:充分展示学生历史学习的悟性

初中生活泼好动, 整节课让他们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听教师讲课不现实。怎么办?让学生有效地动起来是个好办法。在教学历史相关内容时引进趣味野史后, 可以让学生动手动嘴动脑进行角色扮演。如在教学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起 (二) ”中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时, 针对其“仁”的学说, 笔者引进了下面内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三季还是四季?

有一天, 孔子的一个弟子在大门外扫地, 来了一个穿绿衬衫的客人, 问该弟子:“你是谁呀?”弟子很自豪地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学生呀!”客人说:“那太好了, 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弟子很高兴地说:“可以呀!”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弟子心想, 这种问题还用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摇摇头说:“不对, 一年只有三季。”“哎, 您搞错了, 四季!”“三季!”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 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 客人向弟子磕 三个头, 如果是三季, 弟子向客 人磕三个头。

恰好孔子正 从屋里走 出来, 弟子向前问道:“老师, 一年有几季?”孔子看了一眼客人, 说:“一年有三季。”这个弟子快吓昏了, 可是他不敢马上问。客人马上说:“磕头, 磕头!”弟子没法, 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后, 弟子迫不及待地问:“老师, 一年明明有四季, 您怎么说只有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变的, 蚂蚱春天生, 秋天就死了, 他从来没有见过冬天, 你讲三季他会满意, 你讲四季他懂吗?就是吵到晚上和这样的人都讲不通。你吃点亏, 磕三个头, 无所谓。”

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充分展示了学生历史学习的悟性, 赢得了阵阵掌声。在此基础上,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 各个小组自行选择一个人物, 进行讨论、总结, 并根据其行为, 寻找其性格品质。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及讨论总结, 学生品味了孔子作为思想家和教育家的风范, 对为什么“孔”文化能长久地占据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席位有了更多的理解。

上一篇:“首义杯”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大赛下一篇:信息技术教科研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