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考评方案

2024-04-25

师德考评方案(精选8篇)

篇1:师德考评方案

华杰双语学校

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暂行方案

根据《赣榆县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暂行办法》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暂行方案。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和考核工作监督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监督学校师德考评工作,考评办公室设在德育处,具体工作由德育处落实。

1.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顾问:柏萍 吴树业

组长:杨国诗

副组长:单进清祁昌志

组员:李跃文 谢殿春 杜军方 张东青 周建厚 周兵 王为良 李峰 宋波 张家波 朱传松 徐根茂

关毓兵

2.考核工作监督小组:

组长:杨绪兵

组员:惠晓丽张文霞王婧冯晓飞王云堂于波宗谷继忠张宇

二、目的意义

进一步规范我校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深入推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

三、考核程序

(一)宣传发动

学校根据县教育局师德师风考核要求,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进行宣传发动,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文件,发放《告全体学生及家长书》说明考核要求,明确师德考核工作的目的、意义、要求和程序。

(二)组织评议

学校考核小组在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的基础上按照《赣榆县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标准》组织评议。评议分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和考核小组评议等五个方面进行。

考评总分100分,教师互评占20%,学生评议占25%,考核小组评议占55%。

1.教师互评。考核小组组织中学教师大学科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小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在会议上公开述职,组内成员针对每位教师述职情况进行无记名投票互评。

2.学生评议。学生评议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考核小组组织人员深入每个班级随机抽取10名学生对所有该班任课教师进行公开无记名投票评议。

3.考核小组评议。考核小组结合教师平时的师德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对每位教师进行实事求是、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填写《赣榆县中小学教师师德考评登记表》小组评价内容,存入教育局统一印制的《个人师德档案》,由学校存档备查。

6.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及考核小组评议的优秀率均不高于30%,评议结果在领导小组指导下分年级统计、汇总,然后交考核领导小组统一考核。

(三)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查实当年师德考核确定为“不合格”。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

2.侮辱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3.组织和从事有偿家教,或暗示、推荐、强迫学生参加各种机构补习的,在社会培训机构兼职或兼课从事中小学学科类补习活动并从中获利的;

4.工作时间不务正业,工作效益差,服务态度不好,学生、家长或其他教师意见较大,在学生、家长中和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5.在各级各类评比、招生、考试及职称评定等工作中弄虚作假,或唆使学生作弊的。

6.因擅自离岗、离职或工作失职造成学生安全事故的;

7.向学生和家长索要钱物、要求家长办私事、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教辅资料等造成不良影响的;

8.捏造事实无事生非进行人身攻击,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不良言论,以非正常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的;

9.违反学校规章制度,不服从学校管理,蓄意辱骂或威胁他人的;

10.受到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处理,及违反“五严、六严”规定和“五个不准”,给学校及教育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结果运用

1.师德考核分为三个等次:优秀、合格、不合格,其中优秀比例不超过教职工总数的30%。考核结果按总分20分计入学校教师综合考评并按教育局要求作为教师校内外交流的重要档案资料,记入教师个人档案。

2.作为教干选聘、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培训进修等重要依据。全年综合考核结果应纳入教师绩效工资考核,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在师德考核为“优秀”的教师中每年择优评出若干“师德标兵”“师德模范”,在全县表彰,同时择优推荐参加市、省、国家级表彰。

4.师德考核“不合格”者,2年内不得申报高一级教师职务;同时学校和教育局组织培训,经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将根据省市有关规定予以解聘。

5.对评议中学生、家长不满意率较高或反映存在严重师德问题的教师,教育局相关科室要组织调查处理,并将查处结果记入教师个人档案。

4.《赣榆县中小学教师师德考评情况汇总表》和考核工作总结于12月份报县教育局师资科存档。

附件:考评使用的相关表格:

1.《赣榆县中小学教师师德考评登记表》(用于学校存档)

2.《赣榆县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标准》(用于考核小组评议)

3.《赣榆县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评分表》(用于教师互评)

4.《赣榆县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调查表 》(用于学生评议)

5.《赣榆县中小学教师师德考评情况汇总表》(报局师资科存档)

篇2:师德考评方案

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更应该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师德保障。为此,特制定长春小学师德考核奖惩制度如下:

一、热爱教育是师德的灵魂。“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遵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对利用教师职业便利谋取私利,诸如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乱发资料者,在晋升职称、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2、教师不得有违反法律法规、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有损教师形象声誉的言行,不得参与赌博、封建迷信和色情活动,不得将学生带入寝室内进行作业辅导、补课、谈话、开会, 以及娱乐活动等。

3、教师不得在参与各类考试工作中徇私舞弊; 不得在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评选优秀教师、晋级等活动中弄虚作假。一经发现上述行为,情节较轻者批评教育,重者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4、教师不得敷衍塞责,无教案上课;不得随意停课;不得让学生家长批改家庭作业或学生代改作业。一经发现上述行为,按比例实行师德量化扣分。

5、学校通过师德量化记分,8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下为不合格。不合格者考核定为“基本合格”等次。

二.热爱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一)关心、爱护、教育好每一位学生。、以父母、兄弟、朋友之情,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不管学生的家庭、社会背景、经济条件, 以及学生本人的品行、学业、智力、身体、性格如何, 对每一位学生都应倾注爱心, 一视同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心理、智力、能力、身体的全面发展, 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基本素质。、坚持正面教育, 不偏爱学生, 不歧视学生, 不简单粗暴对待学生, 不讽刺、不挖苦、不侮辱学生, 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如罚跪、罚自己打自己、罚抄写作业、拉出教室外等)。

5、认真听取学生、家长意见,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主动关爱学生、矫正不良行为。、任何活动与节假日前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并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事故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火灾、水灾, 以及触电、溺水等灾害事故, 不得组织学生在第一线抗灾救险, 要采取紧急措施, 保护每一位学生的人身安全, 并及时报告有关单位和部门。、及时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4、学生处在险情或者急重病之中, 以及处于可能发生严重后果的事故时, 现场教师应主动迅速采取措施, 救护学生, 排除险情, 制止事故的发生, 实行首视责任制。、发现学生违反《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的行为, 都应主动教育处理。无法处理的应及时报告学校。

三、热爱学校是每一位教师的义务。

(一)关心学校, 提出学校改进工作的建议。、自觉宣传、维护学校的形象, 对外不散布有损于学校声誉的言论, 不做有损于学校利益的事, 努力为学校增添荣誉。、关心学校, 向学校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推进学校向前发展。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二)按时上班, 工作到位。、按工作作息时间表和有关要求上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工作主动负责, 讲求实效, 提高工作质量, 完成学校和年级组、教研组下达的各项任务。、工作时间不在办公室或走廊上高声谈笑, 非工作原因不随意离开办公室串门或做私事。上班时间不带小孩, 也不带小孩在工作场所和教学区校园内自由玩耍。严禁在办公室打扑克、麻将、下棋以及网络游戏。4、值日、值周教师应按时到位,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保障学生安全。5、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 以及学校召开的开学、毕业典礼和重要节日的庆祝、纪念性集会,所有教师都必须认真参加,遵守会议纪律。

四.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讲究卫生,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

2、维护教师形象。衣着整洁端庄,与教师职业相称;上班期间,在校园内不穿拖鞋, 在非体育运动状态下不得穿背心;女教师可化淡妆,非礼仪需要不佩戴耳环, 不染彩发、不染指甲; 男教师不留长发, 不蓄胡须, 不戴戒指。

3、校园内除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和教职工宿舍外均为禁烟区。学生面前不得抽烟, 校内大会议室禁止抽烟。

4、同事之间有意见, 不吵不骂, 不背后议论, 不搬弄是非, 通过正常途径交谈解决。不讲不利于团结的话, 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

5、不准以任何方式向家长索取钱财物品。

五.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渊博知识。常言道:“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知道,并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珍惜它,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六.育好人是师德的归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而产生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觉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篇3:浅谈师德考评方法

道德评价首先要确定道德评价标准, 如果没有评价标准, 那么就无法做出任何价值判断。重庆市教委制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 (试行) 》忠实于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09年版)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六条对于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这个评价标准对于教师的师德评价内容和范围都是很全面的, 对中小学教师师德具体考核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众所周知, 教师的道德意识会决定他的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 所以道德动机和行为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尽管如此, 人的道德行为和动机仍存在分离的可能性, 这时如果依然坚持从行为方式推断道德意识就会出错。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有的人做了不公正的事情, 却不一定是不公正的人。” (1) 造成道德意识和行为分离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 个体认识的片面性。由于人对许多事物的认识要经过许多环节和反复多次才能达到准确全面, 因而在此过程中稍有不慎或偏差, 就有可能造成认识上的片面和判断上的失准, 从而使行为者做出与其品质或本意不符的行为选择。比如某些体罚学生的行为, 并不是教师有暴力倾向, 也不是厌恶学生, 只是传统思想“恨铁不成钢”, 才采用了体罚的教育方法。

其次在于动机的复杂性。马斯洛认为, 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维度的, 这就决定了人的行为动机往往也多种多样。比如有的老师因为某个学生与自己有亲戚关系而对他照顾有加, 有的老师可能收了家长的好处才管理学生。这些行为的动机都是非道德心, 可是与出于奉献而关心学生的行为如出一辙。

第三, 人具有自控能力。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 正常成人会通过有意识的控制隐藏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感情。这就说明, 一概从行为推断道德人品不可能不出错, 许多人遵从道德, 遵纪守法, 并非出于自律, 而是因为惧怕受到社会赏罚机制的惩罚而不得不加以伪装, 而一旦在失去外在制裁力或处于社会赏罚机制鞭长莫及的场合, 他们便会原形毕露。比如某些教师在办公室, 教室等众目睽睽之下不会体罚学生, 但在没有旁人的监视时, 就会有辱骂体罚学生的过激行为。

因此人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存在分离的可能, 行为并不全都反映道德, 所以我们在道德评价中, 应当注意把道德评价与行为评价区别开来, 在进行评价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 既不能用道德为个别行为辩护, 又不能从个别行为推及道德。在实行道德评价之时就事论事, 不分对象, 不因人而异, 保证评价的平等公正;既不要因某人做了一件好事就轻易下结论称他品德高尚, 也不要因某人做了一件坏事就斥责他品质恶劣。比如对偶捐一次款的人就不宜称他具有奉献精神, 对偶说一次谎的人就不宜说他不是老实人。在具体师德评价的实施中, 抓住个体的典型行为事例, 又要全面的了解某行为发生的量, 把握好质与量的关系, 比如在问卷中, 可以运用到“从不”“经常”“总是”“偶尔”“几乎”之类表示频率的词汇, 这样才便于对师德做出合理的评价。

第二, 注意师德的境界有高低之分。一个人的品德, 有高尚, 低俗之分, 正如有“美德”“缺德”等评价词汇。而这种差别光靠平时观察难以分辨, 加之行为与道德也存在分离的可能, 这就需要用特别观察来了解一个人在特殊情境中的行为选择。

特殊情境主要包括关键时刻和独处时刻。独处时刻是广义所指, 既包括无他人在场或自以为无他人在场的时刻, 也包括置身于陌生人环境中而无熟人在场的时刻, 还包括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无旁人在场的时刻。这时, 当事人自认为可以忽略社会监督并躲过外部制裁, 于是便会自动卸去伪装, 暴露出其真实品性。

关键时刻即他人落难、灾祸突发、外敌入侵、国家兴亡等危难危急时刻, 这时由于个人利益与坚守道义往往不能两全, 结果有人选择退缩, 放弃道义, 有人选择挺身而出, 勇担大义, 于是在平时看不出来的道德差异就会由此显现。比如在“5·12”地震中, 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 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 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这与只顾及自己安危的范美忠相比, 教师道德的境界自然不能相提并论。

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 承担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任。蔡元培先生说过:“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 要重在实行”。正确的师德评价标准, 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办好教育的重要环节。师德评价不能仅仅流于形式, 要落到实处, 做到公正、全面, 起到监督的作用, 这样才能在让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检查自己的意识和行为, 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师德情感, 树立师德信念, 终养成良好的师德习惯和行为。

基于以上评价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评价时, 必须注意全面观察与长期观察相结合, 一般观察与特别观察相结合。了解到道德与行为是既有一致的时候, 也存在分离的可能。正如俗语说“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对道德较为稳妥的评价, 就应奠基于全面观察与长期观察相结合, 一般观察与特别观察相结合的基础之上。

全面观察与长期观察相结合, 需要全面了解他长期以来在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经验表明, 在正常情况下, 即行为与品质统一的情况下, 一种品质的确会表现为一种稳定的一贯性的行为方式, 而他的各种稳定的一贯性行为方式, 所反映的就是他的整个道德。

一般观察与特别观察相结合, 是指在全面而长期的观察中, 既要留心观察他平时的所作所为, 更要注意观察他在特殊情境中的行为选择, 反映人品的各种稳定的一贯性行为方式都发生在日常生活中。

在具体师德评价实施中, 根据我们几年的师德考核评价的实践, 建议通过以下方式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以保证师德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学生评价。学生评价主要通过问卷、座谈等方式, 由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定性评价, 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引导教育, 以便学生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教师, 学生评价的权重在40%-50%。

教师互评。主要通过教师所在的年级或者教研组内进行评价, 要确定优秀的比例, 采用定性评价方式进行评价, 教师互评的权重应不超过30%。

领导评价。主要是通过学校师德考核领导小组对教师进行的考核评价, 要求师德考核领导小组的成员具有代表性 (如由学校行政领导、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等组成的教师师德考核小组) , 并要求各职能部门经常通报学校教师的各类信息, 使得考评组成员尽可能全面的了解教师各方面信息, 全面地对教师的师德做出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 领导小组考评的权重也不宜超过30%。

对于师德考察结果的使用, 一是应当反馈给受考核教师;二是学校应当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对教师评职、晋级、评优的重要指标内容。由此起到促进教师的自我反省, 监督教师行为, 促进师德建设的作用。

摘要:师德是师魂的核心, 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师德做出评价, 完善师德规范评价体系, 必须制定一套与师德规范体系相适应的能够真正促使主体道德成长的评价体系。在职业生活中教师的行为是否出于道德的动机, 合于道德的效果, 都应该是评价根据中的要素。对于这两方面的评价也应该有专门的方法。

关键词:师德考评, 师德意识,师德行为, 道德效果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苗力田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 第100页.

[2]马斯洛《人类动机的理论》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 1943年.

[3]韩东屏《论道德评价方法》[J].人文杂志第六期, 2011.

[4]刘文, 千永章试论高校师德评价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12) .

篇4:师德考评必须科学有效

古语虽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时代在变化,对教师的职责和道德要求也在变化,“传道授业解惑”几个字或许已不能完全涵盖教师的职责和道德要求。因此,出台相应的教师道德评价规定,为师德划出“红线”显得尤为必要。不过,进行师德考评想要取得预期效果,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考评机制,以下几个方面的细节应该引起重视。

其一,标准如何定?师德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要对其进行考评,就必须有具体的考评标准。这个标准应全面、明晰、具体,并且具有可操作性。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操作起来难以把握。笔者建议,相关标准制订出来以后,应向社会尤其是全体教师进行公示,以便查漏补缺、不断完善。而对于像性侵学生之类的恶行,或许已经没有必要做出什么量化,完全可以考虑实行“终身禁入制”——但凡出现这类恶行的教师,将被终身禁止进入教育行业。

其二,谁来考评?对教师的工作和师德有所接触和了解的人,主要包括学生、家长、同事、学校领导、教育主管部门等。因此,在进行考评时,都应该给予上述人群一定的发言权,以便全方位地反映真实情况。最应该警惕的,是在考评中出现“一言堂”,打多少分由学校领导说了算,进而将师德考评异化为一种不受制约的权力甚至整人的工具。

其三,怎样考评?师德考评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体的切身利益,对整个教师队伍的风气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考评流程、时间安排等方面一定要科学,既要扎实全面,又要深入细致,同时还要简单易行,不能因此给教师带来过多的压力,牵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更不能因此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众所周知,给道德做出量化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也容易引发争议。笔者认为,对师德进行考评,大体上应该遵循“量大不量小”的原则。对于那些常见的违背社会道德准则的行为,就应该坚决予以批评和否定;对于某些尚有争议,例如出于教育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惩罚教育的行为,就不宜或应慎重进行考评。此外,师德考评还应该常态化,只有定期考评,才能对教师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当然,从根本上说,师德考评与法律法规类似,只能起到守住道德底线的作用,要减少和遏制违背师德现象的发生,首先还是要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杜绝不合格的教师进入教师队伍,其次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常规工作,全面提升教师的道德素质。

篇5:师德考评制度

教师的师风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师风师德是校风的灵魂。为大力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师风师德水平和专业能力素养。根据《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用以规范我校师风师德。

一、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师师德考评,师德考评由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

二、师德考评共计100分,分为教师互评、学生测评、家长测评、学校评估组成。学校依据教师师德考评结果确定教职工总数的30%为师德优秀教师。

三、教师民主测评:由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评议。

四、学生测评:由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对该教师进行测评。(教师任教多个班级者,由学校办公室决定测评班级。)

五、家长测评:由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家长对该教师进行测评。(教师任教多个班级者,由学校办公室决定测评班级。参与测评家长人数不得少于班级学生人数的一半。)

六、学校评估:由教导处负责对教师一学期的业绩进行考评。

七、如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直接定为“不合格”等次。

1.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校内造成影响,在社会上造成影响的。

2.教师由工作失职,出现问题受到学校通报批评、受到区、市通报批评的。

3.由于失职造成学生较大不安全事故者。

4.出现违法违纪事件被公安机关处罚的。

5.学期内迟到早退超过五次,或有一次无故旷工旷课的。

6.不服从学校合理工作安排者。

篇6:学校师德师风考评细则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师德素养,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根据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考评细则:

一、考评分值10分

1、日常规范2分

2、廉洁自律2分

3、教育行为3分

4、教学常规3分

二、执行部门

1、学校成立师德师风考评领导小组,负责教职工的师德师风考评工作。

2、日常规范由党支部办公室负责,其它部门配合;廉洁自律情况由工会负责,其它部门配合;教育行为由政教处负责,其它部门配合;教学常规情况由教务处负责,其它部门配合。

三、计分办法

(一)日常规范2分

1、违反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令、法规的,一票否决。

2、在教师之间搬弄是非、散布谣言或吵架等影响教师团结的言行扣0.1分。

3、女教师穿奇装异服,浓妆艳抹;男教师穿背心、拖鞋进课堂每例扣0.1分。

4、上班迟到、早退、擅自离岗的每例扣0.2分。

5、不参加各类集会、会议(含教研活动)的,每例扣0.2分。

6、不服从学校各项工作安排的每例扣0.3分。

(二)廉洁自律2分

1、向学生及家长索要钱物和推销商品的每例扣0.2分,情节严重的一票否决。

2、以教谋私,通过家长为自己办理私事,造成不良影响的每例扣0.2分。

3、违规订购资料等,每例扣0.2分,收受回扣的每例扣0.4分。

4、班主任收费宣传不到位、违反收费规定、私自收费或搭车收费者扣0.2分。

(三)教育行为3分

1、私自搞有偿家教者,每例扣0.2分,情节严重者一票否决。

2、因教育、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安全责任事故的每例扣0.2分。造成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一票否决。

3、在学生干部培养、评先评优工作中明显不公,循私舞弊的每例扣0.2分。

4、不执行家校联系制度的扣0.1分。

5、出于各种目的,对学生进行打击报复的,每例扣0.3分。

6、教师有体罚或变相体罚等师德师风问题,情节轻微的扣0.2分,情节严重的一票否决。

7、对待家长态度粗暴造成不良影响的每例扣0.2分。

(四)教学常规3分

1、上课迟到每例扣0.1分,无故缺课,每例扣0.2分。

2、擅自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家长、学生反响严重的扣0.2分。

3、上课时间接听电话、抽烟的每例扣0.1分。

4、未经教务处同意私自调课者每例扣0.1分。

5、作业未及时批改每例扣0.1分。

四、其余事项

1、本细则计分分为四部分,各部分基分扣完为止。

2、每学年总评一次,计算每位教师考评得分,有疑义者,由校委会裁决。

3、本细则最终解释权归学校校委会。

2009年秋

李四光中学学校师德师风考评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进一步贯彻落实《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版)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教师行为,造就一支素质高,品德优的教师队伍。根据赣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考评细则。

第二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8年修订)是教师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对教师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最基本的要求。全体教师应严格遵守,自觉执行,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当名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第二章 量化考核内容及要求

第三条 爱国守法。(15分)

基本要求:

(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二)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权利和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考核要求:达不到基本要求的,按下列规定扣除该项分值。(本条款内可累计扣分,以下同)

(一)每学期抄、撰写5000字以上的政治理论学习笔记、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以上心得体会或理论文章。政治理论学习笔记字数不足的扣2分。没有学习心得或理论文章扣3分。

(二)不参加集体政治理论学习的,每一次扣1分。

(三)违背职业道德和《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并造成后果的,视其情节扣5-15分。

第四条 爱岗敬业(15分)

基本要求:

(一)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二)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认真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

(三)既教书又育人,不敷衍塞责、消极懈怠,不从事第二职业和搞有偿家教。

考核要求:达不到基本要求的,按下列规定扣除分值。

(一)敬业意识差,工作责任心不强。旷工一天扣5分,旷课一节扣1分。

(二)有事有病不履行请假手续,按旷工论处,请假超过规定天数的,每天扣5分。

(三)教师职责履行不到位,课堂教学不规范,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反映较大的,视其情节扣2-5分。

(四)因搞第二职业影响工作的,每发生一次扣3分。

第五条 关爱学生(20分)

基本要求:

(一)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位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辱骂学生,不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三)关心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健康成长,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考核要求:达不到基本要求的,按下列规定扣除该项分值。

(一)排挤、歧视后进学生,每出现一人次扣1分。

(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每出现一次的扣5分。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造成影响的,视其情节每次扣5-10分。

(四)带领学生参加有损于身心健康活动的,每次扣2分。

(五)对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制止不力,或在危急关头处置不当因此而造成不良影响的,视其情节轻重扣10-20分。

(六)因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造成后果的,每一次扣2分。

第六条 教书育人(20分)

基本要求:

(一)遵循教育规律,遵循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加强教学工作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并能根据不同学科,结合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尊重学生的主休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考核要求:达不到基本要求的,按下列规定扣除该项分值:

(一)教书不讲原则,育人态度差。视情节扣5-10分。

(二)不做深入细致、耐心的家访工作,动辄与学生家长出现争吵现象的,每次扣2分。

(三)因工作方式简单、不当,造成学生出走或其它失误产生不良影响的,视其情节每人次扣5-10分。

(四)强迫学生订购或指定学生购买各种教辅读物、测试卷或收费补课等,每次扣5-10分。

第七条 为人师表(15分)

基本要求: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和人格的修养。

(二)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做人诚信友善,自觉维护教师形象。

(三)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不利用职务之便暗示家长请客送礼谋私利,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考核要求:达不到基本要求的,按下列规定扣除该项分值:

(一)在校园内行为不捡,语言粗俗,打扮怪异,进行具有赌博性质的各种活动,每次扣5-15分。

(二)在校园内播放、收看各种不健康影视制品或向学生推荐不健康书籍的,每出现一次扣5分。

(三)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的,每发现一次扣3分。

(四)暗示或怂恿学生考试舞弊,甚至发生集体舞弊行为的每人次扣10分。

(五)在课堂内接打电话一次扣1分,随意停课、调课,每一次扣3分

(六)不服从学校分配的或临时性指派的工作,每次扣5分。

(七)在教职工中拨弄是非,搞小宗派,影响团结的,或和其他教职工打架斗殴的,视其情节扣5-10分。

第八条 终身学习(15分)

基本要求:

(一)热爱学习,崇尚科学,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做终身学习的带头人。

(二)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研修活动,发展专业,成就事业,争当名师。

考核要求:达不到基本要求的,按下列规定扣除该项分值:

(一)不参与继续教育学习,不接受新理念、新课程、新方法,因循守旧,教育教学观念、方式、手段落后。(扣5-10分)

(二)学期内没有教研任务,也不完成规定的教研任务。(扣3-5分)

(三)不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教学水平差,甚至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视其情节扣10-15分。

(四)没有个人研修计划和专业成长目标的扣3-5分。

第三章 考核测评原则及程序

第九条 考核测评坚持教育为主、重在规范,遵循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和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原则。

第十条 各校要加强领导,成立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教职工代表各占一定比例的师德考核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师德考核工作。

第四章 考核测评方法

第十一条 各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设计师德测评问卷,切实组织学生、家长及同行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进行问卷测评。可采用家访、召开学生和家长座谈会、设立师德意见箱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二条 每学年末,学校对教师职业道德情况进行专项考核。考核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学年考核与日常督查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结果上报教育局备案。如遇教师学年内调动,考核依据由原学校出具文字资料证明,后交调入单位备案使用。第十三条 学校师德考核领导小组负责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总分为100分,由个人自评分,学生、家长评议分,教师评议分和考核小组评议分组成。各项分值所占比例分别为:自评20%;学生评议15%;家长评议15%;教师评议20%;考核小组评议30%,计算教师的师德考核分。

第十四条 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根据最终得分确定等次。考核总分在90分以上者,定为“优秀”;75-89分,定为“良好”;60-74分,定为“合格”;59分以下者,定为“不合格”。对考核优秀的名单公示7天,考核不合格者,由学校指定一名领导成员与本人谈话,允许本人提出异议,再进行核实。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其师德考核直接认定为“不合格”。

(1)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情节严重,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向学生家长索要钱物等严重损害学校声誉的;

(2)参与赌博、盗窃、打架斗殴、封建迷信等活动,严重损害教师形象的;

(3)工作态度差,劳动纪律涣散,不服从学校管理,无理取闹,恐吓威胁学校领导和其他教职工,情节严重的;

(4)无正当理由连续旷工时间超过5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15天的;

(5)受党纪政纪或刑事处分的;

(6)玩忽职守,造成较大责任事故的;

(7)其它严重违反师德规范或违法乱纪的。

第十六条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档案,并将考核成绩、教师日常师德行为表现及各方评价等相关材料记入个人道德档案。

第十七条将师德考核结果填入汇总表并备案,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考核内容记入继续教育证书。

第五章 考核结果使用

第十八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作为对教师进行奖惩、培训、聘任等重要依据。职业道德

考评为“优秀”的教师,在评先评优、职务评聘、培训学习时,可优先推荐;职业道德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各级各类评先评优,专业技术职务考核“一票否决”定为不称职。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细则未尽事宜,可结合实际补充完善,与本细则一并执行。

篇7:通益学校师德考评细则

为加强全体教职工的道德修养,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师德考评细则:

一、考核内容:(总分:100分)

1、热爱、善待、宽容学生,不体罚、不变相体罚学生。体罚、变相体罚,一次扣5 分。

2、倡导教师文明用语,出现有伤学生人格、自尊心的语言或讽刺挖苦学生的,一人次扣3分。

3、上班时间穿拖鞋,男教师穿裤叉、留长发(过耳朵上边),女教师穿超短裙(裙底边在膝盖以上)、无袖上衣、无后带的凉鞋、抹眼影、披头散发,一项扣2分,教师随地吐痰,扔废纸、果皮、烟蒂废弃物等,一人次扣2分。

4、学校的集体活动,如例会等,凡应参加而未参加的一人次扣2分,不遵守纪律、开会时手机未调为振动或静音的或批改作业等做与本会议无关的事情一人一次扣2分。

5、不经学校批准,向学生摊派资料及其它商品,擅自收费,私设“小金库”。经查实一人次扣10分,造成严重影响的,并给予相应处分。

6、在校内外打架、骂人,酗酒闹事,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和社会秩序的,一人次扣8分,闹不团结的,造成严重影响的,一次扣10分。

7、品行不良,侮辱或猥亵学生或道德败坏的,与学生发生特殊关系或行为的每次扣10分。影响恶劣的,报请教育局或有关部门处理。

8、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影响集体利益或他人利益的扣除10分,对集体或他人造成较大损失的,除赔偿损失外,并扣除学期总分。

9、上班时间聊QQ或打牌、玩游戏、打麻将,下棋等活动,每人一次扣5分。

10、不服从大局,不及时或不按学校要求完成工作任务者(如报送材料,组织开展活动),每人一次扣2分。

二、考核方法

1、积分考核对应的处罚

月考核扣5—10分扣20元

扣11—20分扣30元

扣21—30分扣40元

扣31—40分扣50元

扣41—100分扣60元

篇8:中小学师德考评的反思与重构

然而近些年来, 师德败坏事件在我国中小学频繁发生, 师德滑坡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究其原因, 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 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却相对落后了很多。社会的急剧转型使旧有的社会道德体系趋于崩溃, 而新的道德体系却尚未建立, 社会中存在大量的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道德底线的行为事件。这一现象对中小学教师道德价值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开课外辅导班、乱收费、变相体罚学生等教师失范行为层出不穷;另一方面, 部分中小学对师德建设不够重视, 没能够及时有效地建立科学的师德建设机制与评价体系, 对一些师德有问题的教师没有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管理与教育。此外, 部分中小学教师道德素质不高, 并且对自身品德修养不作严格要求, 也是目前师德滑坡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 加强师德建设在当前是十分紧迫与必要的。

加强师德建设包括多方面内容, 对师德进行考评是促进师德建设较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所谓师德评价, 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标准, 对教师行为作出善恶判断、确定其道德价值、表明自己褒贬的一种实践活动。”通过教师道德考评, 可以帮助中小学教师明确道德修养的标准, 促使他们在教育实践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也可以通过考评结果来要求教师努力提升自身品德修养, 激励教师不断追求师德的崇高境界。然而, 目前中小学师德考评的制度文本与考评实践都存在着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对师德考评与师德建设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基于此, 本文在分析与整理部分中小学师德考评的制度文本与考评实践的基础上, 较为系统地归纳总结出目前中小学师德考评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分别从观念、制度与实践等三个维度对完善师德考评提出了一些意见, 以期我们的师德考评渐趋科学、高效与合理。

一、中小学师德考评的问题分析

1. 重视程度不够, 形式主义盛行。在古今中外的不同历史时期, 教师品德修养几乎受到了所有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的重视, 今日的教育学者依然不厌其烦地花费大量笔墨与精力来呼吁人们关注师德建设, 然而在中小学的教育实践中, 我们很奇怪地发现学校管理者对师德考评并不重视“, 走形式”成为了“潜规则”。在考评制度的制定上, 很多中小学没有依据本校教师师德发展的实际状况, 片面地照搬照抄其他地区或者其他学校的师德考评制度;在考评的实践中, 每位教师的品德考评结果都不会有太大差异, 如果一定要显得有区别, 那么学校领导的品德得分就会比普通教师高一些。这种“为了考评而考评”的现象在我国中小学大量存在。

究其原因, 主要有两点:一是现行的“应试教育”现状, 导致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管理者重视教师业务考核, 轻视师德评定, 教师只要能把学生的成绩提上来, 就能满足学校的任务要求, 即所谓“一好百好”。二是因为部分中小学教育管理者片面地将师德考评工作看成是机械性地完成上级管理部门所布置的任务。师德考评只要表面工作到位即可, 走个形式而已, 因而才会忽视师德考评制度本身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才会在实际考评中草率应付。

2. 功利性明显, 人性化淡漠。在很多的中小学师德评价制度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字眼:凡师德考核不合格者, 年度考核定位不合格, 实行一票否决制; 师德考核不合格者, 一律不得晋级晋职、评选先进。师德考评制度制定者将考评结果作为“校长任用、教师晋级、先进评定、绩效工资发放以及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评价的重要依据。”目前, 大部分中小学师德考评的制度文本与考评实践都试图以名利为诱饵, 吸引或强制教师们都能够参与到师德评价的过程中来。

诚然,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说服”很多中小学教师对师德考评抱有表面的热情, 但是教师在内心深处是被动性的, 他们对师德考评活动的意义与价值缺乏深入的认知, 在师德考评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到丰富的情感, 因而他们的参与行为只能是盲目的、外部功利性的。“评价的结果并不主要是为教师的自我改进服务, 而主要是为教师之外的主体如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等做决策服务, 这常常引起教师们的担忧与抵制。”外部功利导向性的师德考评忽视了对教师的精神肯定, 是对评价发展导向功能与激励功能的蔑视, 教师在评价中感受不到任何的人文关怀, 评价“筛差”的压力使其失去了改进与完善的动力, 应付了事成为他们直觉性的选择, 如此, 教师在师德考评中如何能够体验到职业幸福呢?

3. 内容不全面, 且缺乏动态性。全面而合理的考评内容是实现师德考评的基础, 对师德内涵的理解是设定考评内容的前提。“师德不仅是教师品德问题, 而是教师所应具有的职业素养的综合表现。它体现在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等方面。”在教师考评制度的实际制定过程中, 师德往往被理解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 也有被理解为狭义的道德品质, 这都是对师德内容的窄化。“师德的内容是广义的, 包括政治、思想、道德 (狭义) 三个方面, 而每一方面又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次。”部分中小学师德考评制度的制定者由于缺乏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理解, 他们时常把视野仅仅局限在师德内容的某一方面上 (主要是思想政治素养与职业道德方面, 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师表, 温文尔雅, 仪表端庄, 举止文明等) , 抑或是某一层次上 (主要是认知层次或行为层次, 如: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在上课时间会客、接打电话等) , 从而不能够系统地把握师德的全部内容, 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师德评价结果的失真。

师德评价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作为新时期的教师, 不仅要继承前人的师德精神, 而且要解放思想, 开拓新的道德资源, 赋予传统师道以新的时代内容, 努力构建新时期的师德规范体系。”当下, 很多中小学师德考评制度的制定者在考评内容的选择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他们在传统的师道观念的选取上容易走向两个极端, 一者是选取了不合时代要求的传统师道标准, 另一者是对传统师道置之不理。

此外, 部分中小学师德考评制度完全采用国家教育部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这也是师德评价内容缺乏动态性的具体表现。它虽然坚持了师德评价的大方向, 但是没有能够结合本学校教师性格特点和本地区实际状况制定出相应的师德评价标准,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教师往往会因此而显得茫然无措, 师德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也大打折扣。

4. 盲目量化, 忽视质性分析。长期以来, 对师德进行完全的量化考评是学校思维的习惯模式。的确, 量化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是促进教育学理论研究进步与实践发展的重要推力器, 但其本身也存在着许多不合时宜的缺陷, 如忽视情境性与非典型性等。在目前的中小学师德考评实践中, 不少学校将师德考评标准分数化, 如“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8分) 、作风正派, 以身作则 (6分) 。”需要注意的是, 将师德考评标准量化为具体分数之后, 评价者根据教师的实际表现进行评分, 这就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评价结果的主观性, “不同的评价者对同一对象的某种道德行为就会作出不同的判断, 即使同一评价者对同一对象在两次不同的评价活动中也会做出不同的判断。”此外, 师德标准的分数分配合理性本身也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有的学校对师德强行量化, 但无法设定具体合理的量化指标。

由于师德的敏感性与特殊性, 师德的某些内容是不适合量性评价的, 如“热爱祖国, 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学校, 关心集体, 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内容。这些师德考评内容侧重于教师的内心情感, 具有模糊性与隐蔽性, 质性方法的运用在此类情况下是一个更为恰当的选择, 量化将会有损考评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5. 以罚代建, 缺乏个体性辅导。由于师德考评制度的外部导向性理念, 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往往将对教师予以奖惩作为该项活动的意志导向, 从而偏离了师德考评的宗旨与价值取向。对于一些师德高尚的教师, 学校往往授予其“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如推荐职务晋升和离职进修、提升绩效工资;对另外一些品德存在问题的教师, 学校会毫不犹豫地以通报批评、扣除奖金、在下学年工作中缓聘甚至对其“一票否决”等强制措施来威慑当事人, 而不是对其进行耐心细致地指导与个性化培训。如此一来, 这些道德存在问题的教师在考评过程中除了得到一个“道德有问题”的警示结果之外, 其他什么都没有得到, 他们依然不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有缺陷, 也不知道该如何修改这些缺陷。可以预见, 教师在此类师德考评中所获得的不是成长, 而是精神的失落、心灵的压抑与道德的茫然。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 造成一种“为结果而考核”的错觉, 大家在考核期间忙忙碌碌, 考核过后, 依然照旧, 无所改变, 正是对这一情况的真实写照。

二、完善中小学师德考评的路径探析

1. 积极转变观念, 树立“以评促建”的考评理念。观念属于认知范畴, 认知、情感与行为“三位一体”, 构成了人类心理活动过程的基本内容。中小学师德考评制度的制定与师德考评的实践过程都要求领导者与组织者积极主动地转变落后的、不科学的考评观念, 回归到师德考评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上来, 即促进中小学教师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师德考评的领导者与组织者树立“以评促建”的考评理念, 有助于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与测评方法, 也有助于为考评实践过程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克服师德考评过于功利化和以罚代建的缺陷, 确保师德考评过程与结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对于如何实践“以评促建”的考评理念, 笔者的意见主要有两点:

(1) 师德考评要转变外部功利性的价值理念, 立足于帮助教师体验职业幸福, 实现人生价值。师德考评不应仅仅注重其外部导向, 更应该注重其内部导向, 即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促进教师的自我实现。所谓教师的自我实现是指在尊重教师本性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潜能与创造力, 注重教师职业的心灵构建, 凸显教师的主人翁色彩, 促使教师在完善教学技能、形成专业情感与实现专业自我的过程中体验职业幸福与生命意义。同时, 树立“以评促建”的考评观念还应体现在师德考评标准的制定上。“师德评价标准的确定, 应在充分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关怀教师的基础上来研制标准, 实施评价。通过科学的评价, 让教师逐步成为一个受人爱戴的教师, 从一定意义上讲, 这也是一种对教师更高层次的关怀。”因此, 师德考评要转变外部功利性的价值观念, 坚持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追求生命的延伸, 如此才能明确师德考评的方向, 规范师德考评的过程, 实现师德考评的理想效果。

(2) 师德考评要转变以奖惩作为唯一结果的考评理念, 注重帮助后进教师提升品德修养, 实现师德考评功能与师德建设功能的统一。以奖惩作为唯一结果是对师德考评的机械性应对, 缺乏深刻的建设性价值, 教师品行在这类考评结果中只是被“定性”或“定论”。实践“以评促建”的考评理念要求师德考评坚持人性化的处理方式, 对于一些师德水平发展落后的教师, 学校要及时地安排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与培训, 给予其充分的时间与适当的条件, 帮助他们在道德修养上不断进步。

2. 建立健全制度, 发挥考评制度的保障功能。“制度是被制定出来保障和约束人们行为力求价值最大化的准则、规则体系。把人类行为规范化、有序化、确定化, 这就是制度的一般本质。”建立完善而规范的师德考评制度是师德考评实践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对促进师德考评过程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完善师德考评制度也有助于促进师德建设。科学而完备的师德考评制度使得中小学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有德可依”, 他们会依据制度标准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与举止。因此, 建立完善而规范的师德考评制度十分重要。对于如何建立健全师德考评制度, 我们认为需要把握两点。

(1) 建立健全师德考评制度, 需要在贯彻落实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师德建设指导方针的前提下, 结合本地区与本学校师德具体实情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为了促进师德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国家教育部先后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法律法规, 对教师品德修养的内容和方法做出了一般性的规定与建议, 中小学师德建设管理者在师德考评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与贯彻上述方针、政策的指导思想与具体意见。同时, 他们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 (如访谈、问卷、测验等) 有效地了解本地区, 特别是本学校教师师德的实然状况, 如:师德发展的总体水平、师德水平不高的原因、教师对师德的认识等。在对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与本校教师的师德实际状况这两方面内容不完全把握的前提下, 制定师德考评制度必然是盲目的、不科学的, 缺乏对教育行政部门政策的理解与贯彻, 会使师德考评制度的制定过程失去方向, 对中小学教师师德发展状况的不了解, 亦会导致师德考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因此, 这两点都不能忽视。

(2) 建立健全师德考评制度, 需要设置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中小学师德考评制度的考核标准需要体现出层次性, 既要有崇高标准, 也要有现实要求。“师德规范的不同结构应发挥不同的功能作用:理想发挥激励作用, 原则发挥指导作用, 规则发挥约束作用。”在师德考评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理解不同教师之间品德发展水平的差异。对于品德发展水平不高的教师要有最低的限度, 不容其触及师德的底线;对于师德水平高的教师, 设置较高的标准是对他们师德修养的一种肯定与认可, 也是对他们继续追求崇高的一种激励。由此看来, 这种不同层次的师德考核标准, 既满足了师德不同水平的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同时也为他们开辟出了“可期待的发展空间”。因此, 这样的层次性师德考核标准既具有科学性, 也具有可操作性。

3. 规范考评实践, 确保考评过程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考评实践包括评价人员的选择、监督人员的安排、评价过程的组织等内容, 它能否有效顺利地开展对师德考评具有决定性作用, 而确保考评过程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是促进师德考评实践有效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 对师德考评过程各要素进行合理的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 规范师德考评实践需要采用多元主体性的考评方法。多元主体性的考评方法要求领导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四类评价主体所评分数的权重分别是30%、30%、10%、30%。由于这四种评价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也具有相当程度的优越性, 所以在使用中要扬其长, 避其短。学校领导较一般教师具有更广阔的视野, 更丰富的经验, 因此更加具有权威性, 但是领导要严格规范自身, 避免“光环效应”“面子观”等有损于师德考评结果客观性的因素;同行评价基于个人经验, 对教师师德状况有着类似的认知与情感体验, 因而评价也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但要避免同行相互嫉妒的不正确心理; 教师本人对自身道德状况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 同时, 允许教师自评也是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但要做好防范教师完全不恰当的自我评价的工作;学生由于与教师相处时间长, 接触范围广, 且可靠性强, 因此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但由于其认识水平有限, 因此要引导其正确理解师德评价的标准。

其次, 规范师德考评实践需要对考评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 以保证其民主透明与高效运作。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有助于促进中小学师德评价过程规范化、结果科学化, 改善中小学师德考评流于形式的现状。为此,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监督师德考评必要性的认识, 并成立师德考评监督组织到各个中小学进行监督, 以确保师德考评方法选择的科学性、考评过程的公平性以及运作机制的高效性。与此同时, 学校领导也应该成立相应的监督组织, 负责监督评价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学校师德考评工作的费用支出合理性、考评过程的公正性、考评结果的客观性与反馈及时性等内容, 对考评过程中出现的“游说”、“找后门”等不正常的“人为因素”加以检举, 从而使学校开展的师德考评工作在规范的轨道上高效运行。

所谓师德评价, 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标准, 对教师行为作出善恶判断、确定其道德价值、表明自己褒贬的一 种实践活动。”

师德不仅是教师品德问题, 而是教师所应具有的职业素养的综合表现。它体现在教 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等方面。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 不仅要继承前人的师德精神, 而且要解放思想, 开拓新的道德资源, 赋予传统师道以新的时代内容, 努力构建新时期的师德规范体系。

师德考评要转变外部功利性的价值观念, 坚持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追求生命的延伸, 如此才能明确师德考评的方向, 规范师德考评的过程, 实现师德考评的理想效果。

上一篇:探究安培力教案下一篇:超市战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