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技能

2024-04-10

读书技能(通用10篇)

篇1:读书技能

教师技能读书报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而作为一名即将毕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我们,需要多读一些相关的书籍,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这个学期,我读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零一条建议》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安奈特·L·布鲁肖。她是是美国教育界近年来涌现出的一位颇负盛名的作家兼演讲家,她曾从事过课堂教学工作,是全美国公认最好的、专门针对教师岗前培训项目——FIRST的负责人。这本书的宗旨就是帮助教师们有效地解决课堂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如何进行课堂综合管理?如何掌控课堂纪律?如何与“刺头”学生相处?如何与同事相处?如何合理安排时间?面对一些突发问题或难堪的局面,如何保持镇定并迅速找到解决方法?如何得当地运用教学技巧,因材施教,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等。书中呈现的是经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实用技巧和建议。只要你愿意尝试,必定会受益匪浅,教与学的能力将同时得到巨大的提高。

我曾利用周末带辅导班,但是班里有一件事非常令我头痛,那就是每次上课十分中左右,学生都静不下来,每次我都会喊好久才停下来,耽误了很长的时间,还不见效果。看完了《给教师的一百零一条建议》我明白了为什么学生走进来的一瞬间,有的教室马上乱成一片,有的教室则依然安静,学生们进来后马上就投入学习。是因为我不知每天必须为学生准备好系统化的“即时作业”,保证他们一

进教室就有事可做。那是么是及时作业呢?书中告诉我“即时作业”,就是每天都张贴在教室某个固定地方的一道题,学生一进教室就可以考虑回答。

它让我明白了,成功课堂管理的要素之一,就是从学生进入教室直到他们离开的最后一秒,始终都能积极参与到所有的课堂活动中来。忙碌的学生是成功的,也是遵规守纪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做别的事情。书中针对不同的方面给出了不同的案例及实质性的指导。例如要每天问候学生,给予使学生实质性的帮助,不要激怒学生等等。书中的每一条建议都行之有效,对于将要走上教师岗位的人以及刚刚走上这个岗位,经验缺乏的老师非常有帮助。这本书令我非常喜欢之处是在每一句的开头都是以一个有关教育的至理名言做为开头,清晰明了。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关心。教师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给予关怀。因此,教师要学会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难处与烦恼;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沟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总之,想要做好教师这一工作,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经验要学习,我会一直努力的。

篇2:读书技能

小学部:张红

总书记在中国工会十六大的会议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十六大报告精神,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就在眼前,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终将实现!。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是民族复兴梦,是人民富裕梦,是个人成功梦,是青春奋斗梦。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亿万中国人的美好心愿和共同追求。然而,实现梦想靠什么,不是标语口号,不是空谈奢望,靠的是亿万职工将个人的前途命运融合到国家民族的复兴伟业之中,汇聚起追梦圆梦的正能量,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万众一心,同频共振,用劳动和创造、用知识和技能托起中国梦。

每一个人在为建设祖国蓝图出谋划策时,都藏着自己内心所认可的“梦想”。“中国梦”,其实是千千万万人的小小“中国梦”所组合在一起的。这些小小“中国梦”组合起来,宏大而美好。劳动与以往相比,有了新的意义。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亿万中国人的劳动。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迈开步子,从一点一滴的本职工作做起。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可是我也有我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上好每一堂课,做好班任工作,能胜任任何一个岗位,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将来踏上社会后能真正成为国家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成为发光发点的人物。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的辛劳,一定会托起一个小小的“中国梦”,干好它,也是实现一个梦想。

梦想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中国梦诱人,但绝不虚幻。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也是个人的。每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拥有不同的梦想。工作安定、生活美满、家庭幸福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甘愿辛劳的最原始动力。让每一位劳动者共享中国梦,就能聚集起更大的怀梦、追梦的能量,就能形成集体的意识和共同的行动。“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中国梦,承载与寄托了所有劳动者的期望。通过诚实劳动追逐中国梦、实现中国梦,让劳动迸发出最猛烈最持久的光华与能量,这是时代赋予劳动者的神圣使命,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篇3:读书技能

建筑测量是建筑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技能教学是加深学生对建筑测量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提高学生施工方面的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 也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竞争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本人对测量技能教学是这样进行实践的。

一、分析教材内容, 确定技能教学步骤

技能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实践效应。为此, 技能教学必须对技能的操作体系进行系统的构建。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发展需要, 确定适合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技能目标,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 适当调整、补充、改造现行课程与教材, 加强教学内容和实际的联系。

分析建筑测量教学内容, 主要有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及综合应用。根据这些内容并结合学生、器材等安排技能教学步骤。

技能实践内容及步骤:

二、结合教材内容, 选择技能教学方式

1. 单一技能训练。

以2~4课时为单位, 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交替进行。用理论指导技能实践, 在实践中总结理论经验。

技能实践需要理论指导。一台测量仪器中有很多螺旋, 特别是零部件在制动状态下旋转不符合操作规定, 极易损坏仪器。若不让学生触摸只许观看根本起不到动手效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应先介绍仪器的操作使用方法,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了解将要学习的技能是什么, 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动作样板, 建立起动作执行的定向印象, 让理论来指导技能实践。

技能实践中总结出操作经验, 不仅提高了操作速度, 也提高了精度。在水准仪使用中第二步, 粗平指圆水准器气泡处于居中位置。操作步骤如图所示从a到b, 再从b到c, 但如何使气泡处于居中位置呢?此问题留给学生琢磨去实践。经过多次练习, 最后学生得出一个规律:气泡的运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方向一致。然后由学生再训练两只手三个螺旋同时旋转, 一步到位以提高速度。

在精平这步中介绍了观察孔中看到影像符合成一条弧线即可, 并指出观察孔左侧影像的移动方向与微倾螺旋转动方向一致。但很多时候在观察孔中看不到两弧段。此时引导学生在侧面观察水准管气泡的前后位置, 然后让学生旋转微倾螺旋, 注意观察状态变化, 最后总结出规律。

在单一技能训练中, 教师按实践要求, 进行规范演示, 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 语言讲解与行为示范相结合, 示范动作正确规范, 讲解语言速度适中, 既结合理论知识又结合实际行为, 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学生通过对教师演示的观察、理解、模仿的基础上进一步反复练习、修正, 形成正确而迅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扎扎实实掌握单一技能操作。

2. 综合技能训练。

采用阶段训练的方式, 用集中的一段时间小组内分工合作, 对测量的单一技能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

1) 测定。要求学生把学校的平面图测定出来并绘制成图。事先将校园分区块, 每一小组一区块, 在本区块内完成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工作, 然后将各区块联系起来测出全校范围的平面图, 手工成图后再CAD制图。这样, 当学生拿到自己亲自完成的校园平面图时, 成就感自豪感不言而喻, 因而更加深了技能的印象。

2) 测设。结合校园环境及建设规划, 测设待建物, 这便是工程中俗称的放线。当学生看到所学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极大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 提高操作技能, 体现自身价值,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综合技能训练中, 教师创造学生主体技能活动的情境, 激励学生的实践热情, 了解技能实践的进展, 观察学生的表现, 捕捉有关信息, 发现有价值的教学因素, 引导学生深入持久探究。

三、分小组分步骤, 开展学生技能竞赛

学习竞赛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和尊重需要, 增强学生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激励好胜动机, 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技能教学不仅要解决应知应会问题, 更要学生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操作精度。为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考虑学生掌握测量技能的水平, 在训练过程中开展竞赛, 从速度、精度、态度等各方面检查学生动手能力。

a) 合理分组, 组织多形式竞赛。3~5人一组, 分组时, 兼顾学生个人学习情况、性格、相互配合等问题, 指派管理能力强认真负责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开展学生个体纵向竞赛、组内组间横向竞赛, 展开自我挑战, 战胜自我, 超越自我, 培养竞争意识, 树立集体观念。

b) 科学分步, 落实各细节训练。为提高技能水平, 加快操作速度, 确保精度, 在单一技能训练中, 对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 对路线、角度测量的速度精度进行步骤分解, 在每一环节上加强训练, 提高技能水平。

在开展学习竞赛中, 教师先辅导组长, 后组长辅导本组组员, 教师做宏观调控, 巡回指导。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又增强同学们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强化技能训练,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及时总结反馈, 恰当作出评价

结束指导是技能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完善, 是进一步对技能教学劳动成果的评判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在每一次技能教学结束后, 学生进行实践小结, 教师作总结评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实践过程, 得出本堂课的学习收获、成功之处及操作中的不足。教师对技能实践作出恰当评价, 讲评要讲到要点讲到实质讲到关键。根据学习对象的不同, 作出的评价也不同, 男女有别, 基础好差有别。坚持“以肯定为主、以表扬为主、以鼓励为主”, 肯定其可取之处, 委婉指出不足之处, 让学生欣然接受, 从而更积极有效地学习技能。

五、成绩与不足

1. 在测量技能教学中, 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动手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

学生参加技能抽测、等级考证、技能比武等活动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纸上得来终觉浅, 动手实践才是真”。实践表明, 加强技能教学, 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课程体系设置结构不合理, 专业实践课时偏少。

篇4:聚焦技能课堂,强化技能教学

关键词:技能;教学;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22-01

目前,我校正处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阶段,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出发,以教学环境场境化、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方式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多元化为方向,致力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尝试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指导技能课堂建设,促进课堂教学形态转变,形成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已成为其显著特征,现场教学与理实一体相结合的“教学工厂”型教学模式,现以本人参与市级课题《行动导向教学在电类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心得体会,结合本人在电子技能课堂中的教学实践,谈一下电子技能课堂的建设以及电子技能教学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创设教学环境

传统教学模式理论授课在教室,实践操作在实训室,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提高,因而如何更新教学观念,实施理论实践同步教学,提高技能教学实效,创设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技能教学环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产教结合为基础,创建集培训、实习、生产、鉴定为一体的“教学工厂”化实训基地。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应考虑设备的选型与配套,做到先进性、真实(仿真)性、实用性、经济性相结合,既考虑教学工位要求,又兼顾培训和生产配套,选用生产型国标设备。做到设备功能齐全、工位足够,满足学校日常教学、对外培训和协作加工需要。

(二)现代化技能教室建设。“教学工厂”内创设功能复合齐全、教学手段多样、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的教学环境,融生产服务模拟场景、数字仿真、模拟演示、虚拟现实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技能教室”,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支撑理实一体化教学,生动直观地展示知识、技术和生产服务岗位,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三)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组建。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发和优化网络课程、虚拟课程、名师名课,建立技能大赛赛场实录、电子产品加工过程影像等企业真实案例资源库,不断创新教材展示方式,实现多种介质立体化交融,便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二、更新教学内容,重构课程体系

在岗位(群)、岗位(群)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资格标准,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构建“理实一体、以岗定课、多证融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一是滚动修订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以专业对接行业,专业课程对接企业岗位为切入点,在充分社会调研的情况下,每学年对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滚动修订一次。二是修订和完善专业课程标准。规范执行国家和省公共基础课程、已有的专业课程标准,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发其它专业课程标准,并有效对接职业标准,有机渗透技能大赛标准。三是整合专业课程,创新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四是建立教材建设机制,创新教材应用。建立由行业协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企业和学校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针对专业岗位技能要求变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专业新岗位的校本教材。

三、改变教学模式,注重理实一体

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教学工厂”化实训基地的有力支撑下,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以“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模式改革,形成现场教学与理实一体相结合的“教学工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学、做的和谐统一,形成“五个合一”的鲜明教学特色。

例如:在讲解电类基本技能训练项目——万用表的认识与使用时,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讲解→示范操作→学生练习→教师讲评,教室与实训室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节,虽教师讲解的很清晰,示范的很标准,但因教学时空的差异加之学生的理解记忆较差,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实践操作时还是会损坏万用表。究其原因何在呢?未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未将专业课堂与实训车间融合,中间缺失了虚拟仿真操作——及时反馈评价环节。

以教学任务对接生产任务,以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为原则,系统设置技能训练项目。例如:借助“教学工厂”化实训基地内部的电子产品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以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模拟企业设置技术部、生产制造部、质量检验部和生产班组,实施校内生产性实习。或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实际生产中,在产品制作过程中感悟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并在体验劳动成果的同时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与成就感。

四、改变评价模式,注重多元评价

创新评价考核机制,建立多元评价方式。转变以学校为单一主体的教学评价方式,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建立以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以教学效果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模式,推行“教考分离”、“项目抽考”、“以证换证”等改革举措,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相结合,校内考核与校外实践考核相结合,技能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结合等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篇5:《教师教学技能》读书笔记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教学的科学和艺术是建立在教师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基础之上的,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广博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他的教学只能是照本宣科的生搬硬套;没有熟悉的教学技能,也就谈不上教学的技术,更不能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这是《教师教学技能》这本书中的一段话,它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教学”的重要性,作为教师就是要把自所学的只是传授给我们的学生,让自己的教学发扬光大,少说些漂亮的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

读了这本书后,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教学语言技能、教太变化技能、课堂教学设计这三方面,那么就让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来说说吧。

一、教学语言技能

教学语言技能师教师用正确的语言、语义,合乎语法逻辑结构的口头语言,对教材内容、问题等进行叙述、说明的行为方式。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水平,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在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诗选教学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所从事的是培养青少年一代的崇高事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我认为,我们的语言更是得做到通俗易懂这点,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语言发展正在逐渐提升,会说的句子是最基本的那些,不像小学生中学生那样,会说些生动的语句,用些漂亮的词,也能听懂反话等等,因此,平日里外面要慢慢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讲话。举个例子,我们班有一个小男孩,对老师的话他都不理不睬,唯独有一句话听得最认真:你不听话我让妈妈不要来接你。谁都知道这是一句谎话,但他却听得很认真,比老师讲一百句好话都有效,或许幼儿园的孩子就是这样天真可爱吧。在教学中也是如此,要让幼儿听懂自己的话,就要用最简单的方法让他接受。

二、教态变化技能

所谓变化是变化对学生的不同刺激。教态变化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激励作用、启发作用、强化作用,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身教反映在许多方面,而非语言教学行为单方面。教师的教态直接利用非语言佳绩呕血行为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启发幼儿对可她那个内容的理解,让他们更容易地接受新知识。

不管是身体的动作、面部的表情、眼神的交流、适宜的停顿还是声音的.变化,每一项都牵绊着幼儿的注意力,可想而知,教态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胆怯的幼儿,他很想说却又不敢说,这时教师如果走过去,温柔地看着他,笑眯眯地鼓励他,我想他会越来越不怕生的,

三、课堂教学设计

现在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同于过去的教学设计,它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着眼于激发、促进续二声的学习,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要求教师有效地使用各种媒体,发挥教师各种教学技能的作用,帮助学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通过评价、反馈,强化学生的学习。

说到教学媒体像我们平时的教学已不再是单调的图片形式,而是结合声音、幻灯片及动画片等形式进行的课件,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

我认为,课堂教学设计中,教案的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好的教案能让这堂课有声有色的进行到最后,一个普通的教案,只能平淡地结束这堂课,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怎样的教案呢?在反复课堂教学中,教案在时刻变化,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的一个教案《呼噜噜》经过五次的教学,改变了五次教案,在不断磨练中,我想我的课堂教学设计业在不断地进步。

如果黑板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师便是海上的水手。铃声响起那可,你用教鞭作浆,划动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课本。课桌上,那难题堆放,犹如暗礁一样不列,你手指生动如一只飞翔的鸟,在讲台上挥一条优美弧度——船只飘过……天空飘下来一片云,犹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远。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这考验教师的就是不同的教学技能,即因材施教。多阅读这类书籍有助于我们的快乐成长,不是有句话这样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吗?让我们一起 伴随着书籍,快乐的成长吧。

更多精彩的教师读书笔记推荐:

《理想教师》幼儿园读书笔记

《与幼儿教师对话》读书笔记

《你能成为优秀教师》读书心得

教师读书笔记: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

篇6:《儿童技能教养法》读书笔记

今天我想以一位家长的身份谈谈我读这本书的感悟:

我的孩子现在有一个令我头疼的毛病就是咬指甲,我尝试了很多方法,比如:打手、讲危害、转移注意力等等,结果都没改掉这个坏毛病。当我看到这本书中有一个这样的案例:12岁的女孩丽萨想改掉咬指甲的坏毛病。她首先要学习的是,留意到自己什么时候在“做”,或者最好是能够在没做之前就能有所察觉。这种察觉能够让她有意识的用一个另外的行为来取代咬指甲的习惯。丽萨自己有个主意,她一旦注意到自己在咬指甲或者想去咬指甲时,就就去用自己的手指做点儿什么事儿。她自己提议,要把指甲锉刀一直带在身上,这样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用锉刀来照顾指甲而不是用牙齿咬了。为了帮自己记住这么做,她甚至还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指甲锉刀挂在脖子上,这样就能随时取用了。

看完之后我很高兴,我知道该怎样帮我的孩子改正了。首先在孩子开始学习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之前,我让她学着觉察咬指甲坏习惯出现的时机和次数。只有当孩子开始能够觉察到自己正在“做”的时候,才有可能用另外的行为来取代坏习惯。其次,我让她想想再次咬指甲时,用什么方法代替。她想到的办法是用另外一只手抓住这个手指,挤压它。就这样我们实验了一段时间,她咬指甲的次数越来越少。

篇7:《中层经理核心技能》读书笔记

读过狄振鹏老师编著的《中层经理核心技能》一书,受益匪浅。狄老师不仅教我们作为一名中层经理如何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如何加强心智修炼,如何制定计划并进行目标跟踪,如何建设高效团队,还教导我们作为一名中层经理必须增强时间、效能观念,坚持时间管理原则,特别是在具体事务中,应该进行“黄金三问”;还介绍了有效授权、有效沟通、员工激励和培训的技巧,以及绩效管理和考评的方法。这些内容十分贴近实际,富有实用性。如果我们将这些知识真正学到手,对于我们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管理绩效的提升,将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下面择其感受最深的内容,谈谈感想。

一、作为一名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学会沟通技巧尤为重要。

对于一个单位来说,中层的位置是在高处,员工对中层当然很敬畏,中层管理者听到的不悦耳的声音会大大减少,倾听问题的机会也就随之减少。如果我们能放下自己的架子,主动深入基层,学会与职工沟通,就能看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一举两得。学会与上司沟通,能使自己的主张得到上司的理解、认可和支持,有利于自我目标的实现。

沟通是管理中最大的问题,对于中层管理者而言,沟通面牵涉到上级、下级、同级、客户及其他有关方面。在工作中出现摩擦和误会是常有的事,各级之间都会出现。不主动与上级沟通,很多问题就可能会被上级淡化甚至忘记。读懂上级,善于领悟领导的意愿,就能理解上级的不理解。不要在意上级说“不”,只需在意自己的工作是否到位。想成功,一定要懂得先付出;既要才高八斗,但又不能傲气冲天,拉近与上级的距离,将会使我们获得美好的发展前景。许多看似不起眼、漫不经心的安排,或许就蕴藏着我们发展的最大机会。着眼全局看问题,避免提过于理想化的意见,注意语气缓和,切忌掺杂个人情感。提出问题的同时,一定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不轻言放弃,不急于申辩,通过实际行动做出业绩,这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沟通方式与技巧。

二、必须时刻谨记:把事情办好才是硬道理!

毫无疑问,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能力的体现最重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分析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迅速、有效的执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问题在我们的手中转化为生产力时,便会创造效益。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先别说难,先问自己是否已尽全力;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每次至少要拿出三种解决方案,多角度思考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设想更多的可能性,寻求共赢或多赢点,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善于突破,善于找到常规外的解决方法,善于变阻力为助力,善于删除、合并、替代,在工作中脱颖而出也就不难了。

一流执行力决定一流竞争力,有条件要执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执行。抓住完成任务的“关键点”,制订、完善对工作有效的各种制度,掌握科学做事的程序,善于借用多种力量,就不愁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责任心铸造高品质,中层管理者是打造高效团队的关健。

“责任心铸造高品质”是一句很普通的广告语,有强烈责任感,不敷衍、不推卸责任的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栋梁。当下属犯了错的时候,中层管理者应该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视责任如生命。对集体负责、对工作负责,对上级和下属负责,其实恰恰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能为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我们除了对自己工作范畴内的事情尽职尽责外,还能主动承担额外的工作,这种承担,会让我们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位中层管理者,更多的.是承担一个团队的成败荣辱。在关键时刻,中层的状态往往决定全局的成败。有效地制定工作目标,积极与上级领导沟通,得到支持与帮助,了解团队内每一位成员的优势与劣势,把目标细分,分派合适的人负责具体的任务,这样我们的中层管理者就不会感到孤立、辛苦了。根据问题制定战术,作好战略管理与战略规划,运用认可、赞美、指导和荣誉激励法,激发各员工最大的内在能量。关心所有的人,但一定要关注最优秀的、最落后的和最想成长但又处于瓶颈的员工。企业要想健康、正常地运转,不但要有严格的奖罚制度,而且还要有能够严肃执行奖罚制度的中层管理者。这样做不但让下级有制度可依,还能树立自己的威信。

球队的实力,来自每一位球员。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要清醒地认识到:团队的高效基于所有成员的高效。中层需要建立和培植共同的愿景来影响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发挥团队成员间相互帮助的精神,形成共同成长的机制,巧妙地完成从承担自己到承担他人的转换。只有“因才施管、知人善任”才能激发员工最大潜力,只有“上下齐心,其利断金”才能使团队成员精诚合作,打造高绩效的团队。

篇8:21世纪技能读书心得体会

为了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这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都追求的不变主题。不然,社会就会停止发展。然而,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考察教育,就会发现,我们的教育是多么地严重错位。

细细观察当前的教育,我们所追求的更多的是知识,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分数。然而,时代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推广,知识在以几何级的速度在增长,一个人想记住全部知识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在快速增长的海量知识和信息面前会不会迷失自己。也就是说,我们如何在知识和信息的海洋里生存。

在数字时代,我们需要哪些生活技能呢?这本书指出,当前我们学生严重缺乏一些基本技能和大量应用技能: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水准和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与配合能力;在不同团队工作的能力;技术运用能力;领导才能和项目管理能力。提出这个观点,有一个作者对未来工作的判断:工作变得越来越不程序化、手工化,而是越来越抽象、越来越以知识为基础和以设计为导向。

可以说,“学习如何学习”是我们今后教育的最大任务。也只有这样,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变化的环境中学习,将是伴随我们终身的。对于当前来说,如何利用一些数字化的工具进行学习,是我们自己以及教育部门的一个挑战。我们现在大部分学校都视电脑、手机为陷害学生的狼,这是对已经到来的数字时代的一种反抗与逃避。要学会与人相处,甚至是与不同价值观、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的人一起交流和共事,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较强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看一看这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巨变,想一想不久的将来变化的速度会比现在更快,它让我们感觉到,未来是多么的不可预测。我们现在所学的、我们现在的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难道能为大家为未来做好准备吗?大学毕业即失业,我想,这种状况与我们当前的教育错位有很大的关系。

篇9:读书技能

这本书真的好理论化啊~ 看过去的时候有好多都不懂,也无法联想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是怎样做的。所以,暂时搁置一下吧!

导论 教学技能的习得

从整个教学活动系统看,教学技能是教师面临教学情境时直接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体教学行为。

一、教学技能的含义

几种教学技能观:①活动方式说。②行为方式说。③结构说。教学技能被认为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认知活动结合而成、相互影响的序列。④知识说。操作步骤(程序性知识)

上述几种看法其实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教学技能的性质。

(一)教学技能是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行为方式

首先,教学技能与教学活动是不可分离的。其次,教学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学行为方式。再次,教学技能的外在特征是相对明显的。

(二)教学技能是一种富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高级技能

1. 教学技能是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交融 2. 教学技能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结合

认知心理学家把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关于“如何做”、“怎么办”的“为什么”的知识。

3.教学技能是规范性要求与灵活性要求的统一

从教师的教学工作实际来看,最基本的也是较难掌握的,是那些课堂教学中与学

生相互作用的开放性技能。

(三)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外化形式

事实上,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态度常常影响着教师的行为取向和自觉程度,而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是时时、处处支配着教师对行为方式的选择,决定着教师行动的逻辑。

二、教学技能的特点

教学技能和性质决定了教学技能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教学技能的习得与养成的过程中,成为教师掌握教学技能应当遵循的“通则”。

(一)教学技能获得的情境性

因此,教学技能的学习应当镶嵌于教学情境中,借助案例研究、行动参与等方式才有效。

(二)教学技能表现的默会性

著名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曾把人类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美国学者舍恩称之为“行动中的知识”,日本教育家佐腾学称为“实践性知识”。

如表现为决策的直觉、面对复杂情境的机智、自觉的调节教学的进程、处理常规问题的“习惯”等等。

(三)教学技能构成的复杂性

一个教师学习和掌握某一种教学技能不可能脱离整体的教学活动,他必须把各种教学技能整合起来,形成一种互补的、交融的复合行为结构,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三、教学技能的分类

这些行为大都具有功能性确定性、可感知性、可操作性、可度量性等特征

(一)从教学活动的过程看教学技能

根据上述,我们可以把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看作三个有机联系的阶段:准备阶段——师生互动阶段——反思改进阶段。

(二)从教师的工作结构看教学技能

这一分析表明,教师的工作技能可以分别归结为备课、上课与评课(评价的不同类别)备课:备学生、备任务、备目标、备检测 上课:启动:动机、兴趣、注意、目标

导入:复习、检查

展开:呈现、编码、尝试、反馈

调整:补救、补充

评课:以达标度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

以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作为评估教师教学的准则

说课与评议相结合,促进反思与改进

(三)从教学的行为方式看教学技能

可以将教师的教学技能概略地划分为三个实践上最易于把握的范畴:教学设计的技能、课堂教学的技能和教学评价的技能。

四、教学技能的掌握

认识教学技能的目的在于掌握教学技能,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一)教学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

1.教学技能的掌握要重视“知”与“行”的联系 2.掌握教学技能要处理好“学”与“练”的关系

联系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需要有明确的练习目的。

第二,要了解练习的结果

第三,反复训练,才能使活动方式达到熟练的程度。3.掌握教学技能要注意分析不同技能的特点

实习生和老教师的差别在于:

在教学中教师控制课堂教学场面和进行诊断评价,及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向学生确认、反馈正确信息方面,两者的教学行为方式运用却有较大差别。

(二)教学技能的掌握需要在反思中建构

1.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认真的反思

“反思被广泛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考尔德希德)2.教师要主动建构经验的意义

其实,教师对某种技能的独到理解与创造性运用都不可能只是“自动化”的行为表现,其背后一定凝聚着理性地思考和对规律的尊重。3.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在一定的文化脉络中习得的

(三)教学技能的掌握依存于教师的整体素养

教学技能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的外在化表现,其深层的依据必然是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学技能的掌握依存于教师哪些方面的专业素养呢? ① “专业精神”对教学态度行为的影响

② 教师的知识,包括学科取向的内容知识和实践取向的默会知识 ③ 教师的智能,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和特殊能力

④ 教师的“自我”,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能力等等。

篇10:读书技能

什么是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员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对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一是指具体的教学方法,从属于教学方法论,是教学方法论的一个层面。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2)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员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3)教学方法不同于教学方式,但与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可以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是一连串有目的的活动,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教学方法中,并为促成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的概念还有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为完成某一教学课题而运用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方法的程序及策略体系,它由若干个有固定程序的教学方法组成。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具有独特的功能。它们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教学实践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现代教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是传授——接受模式和问题——发现模式。

根据教学方法的形态分类。

这是我国教学论中常用的一种分类,它以学员认识活动的不同形态作为分类标准。①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②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

③实际训练的教学方法(包括练习法、实习法、实验法)。

④情境陶冶的教学方法。

美国教育学家拉斯卡认为世界上只有四种基本教学方法。

(1)呈现方法。把学习的内容呈现给学员,为其提供学习刺激。呈现方法具体包括:向学员讲授、谈话、演示图片、让学员阅读、示范和观察。学习刺激被学员接受后,学习就会发生,不要求学员作出任何特别的努力。教师的作用是正确选择合适的学习刺激,并以适当的次序呈现给学员,学员在其中是比较被动的。

(2)实践方法。不是将知识信息直接传递给学员,而是以提问的方式提供学习刺激,提供可以模仿的模式并通过特定的活动来进行教学。通常由教师提出活动的目的,组织学员的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信息反馈。实践方法包括指导学员学习某个确定的课题,给学员布置作业,让学习准备考试,要求学员模仿某特定的模式,进行活动训练,让学员朗诵等等。

(3)发现方法。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给学员提供活动的情境,让学员在这个情境中发现预期的学习结果。在提问学员时运用苏格拉底法,组织学员参加有助于引导新的学习发现的讨论会,要求学员设计实验,引起学员进入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发现。

(4)强化方法。这种学习刺激是在学员作出预期反应之后,对学员的反应进行赞许、奖励的强化。

编制程度学习的流程的几个原则:

1.积极反应原则。一个程序教学过程,必须使学员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使学员产生一个反应,然后给予强化或奖励,以巩固这个反应,并促使学习者作进一步反应。

2.小步子原则。程序教学所呈示的教材是被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的学习作铺垫,后一步学习在前一步学习后进行。由于两个步子之间的难度相差很小,所以学习者的学习很容易得到成功,并建立起自信。

3.即时反馈原则。程序教学特别强调即时反馈,即让学员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正确,这是树立信心、保持行为的有效措施。一个学员对第一步(学习的前一个问题)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回答),便可立即呈示第二步(第二个问题),这种呈示本身便是一种反馈:告诉学员,你已经掌握了第一步,可以展开第二步的学习了。

4.自定步调原则。程序教学允许学习者按各人自己的情况来确定掌握材料的速度。程序教学法相对显得比较“合理”,每个学员可以按自己最适宜的速度进行学习。由于有自己的思考时机,学习较容易成功。

教学的模式。

1.直线式程序。这是斯金纳首创的一种教学程序,是经典的程序教学模式。在这一流程里,教师把材料分成一系列连续的小步子,每一步一个项目,内容很少。系列的安排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2.衍枝式程序。这一模式同样把学习材料分成小的逻辑单元,但每一步比直线式程序的步子要大,每个项目的内容也较多。学员掌握一个逻辑单元之后,要进行测验。测验用多重选择反应进行,根据测验结果决定下一步的学习。这种程序有助于消除不同能力的学员之间的学习差异。

3.综合式程序。它是直线式和衍枝式程序原则的结合。这一模式遵循的始终是一个主序列,它与直线式不同的是,只有一个支序列来补充主序列;它与衍枝式不同的是,学员通过支序列的学习不再回到原点,而是可以前进到主序列的下一个问题上,这样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新教学原则”。

一、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把教学建立在高水平的难度上,同时注意掌握难度的分寸。高难度的含义之一是教学内容必须更新,用现代科技的初步知识取代“原始”教材,充分满足儿童的求知欲和利用他们的认知可能性。赞科夫认为“儿童的智力也像肌肉一样,如果不给以适当的负担,加以锻炼,它就会萎缩、退化”。高难度的另一含义是要学员通过努

力克服障碍,把精神力量发动起来,促进一般发展。

二、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赞科夫说:“传统教育学为追求所谓知识的‘牢固掌握’,就让学员反复地咀嚼他们已知的东西,这种做法导致了学员不动脑筋,精神消沉,这就阻碍了学员的发展。”他主张要“以知识的广度来达到知识的巩固性”。他据此提出这条原则,要求“不断地前进,不断地以丰富多彩的内容丰富儿童的智慧,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所获得的知识,把这些知识纳入一个广泛的体系”。

三、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传统教学论把直观性原则提到首要的地位,并据此提出教学要“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则。赞科夫强调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赞科夫认为在学员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经验与理论处于不断的相互作用之中。

四、使学员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这个原则与传统教学论的自觉性原则有些相似,但两者的着眼点有实质的区别。自觉性原则强调使学员理解教材,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它要求学员注意的对象是知识、技能和技巧,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外部”因素。而赞科夫的这条原则要求学员注意的对象则是学习过程本身,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内在”机制,教会学员怎样学习。

五、使全班学员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对“后进生”更需要在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并提出一系列的教学方法。他指出学员的上中下三等不是固定不变的,关键在于是否采取科学的教学体系和方法。这是对传统教学论的“积极性原则”的重大发展。

课的结构。

教师除了拟订课题计划外,还要做课的结构提要。每一门学科的课的结构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根据教学的基本原则,在各门学科的课的结构中又有共同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些共同的组成部分是:(1)向学员提出学习和认识任务,即激起学员对独立的和集体的学习和认识活动、对获得知识的兴趣和动机。这一组成部分通常都安排在课开始的时候。

(2)组织和控制使学员掌握教材、发展他们的能力和形成技能的过程。

这一部分是课的结构中基本的核心部分,由于组成它的实质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多样性,决定了它在不同的课上的多方案性。

(3)教师和学员个别的或集体的实质性评价活动。评价在课的结构中并不是孤立于学员的学习和认识活动之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伴随着学员完成学习和认识任务的过程同时进行的活动。

(4)根据提出的学习和认识任务,对课进行总结,学员提出完善自己的知识、技能、技巧的任务。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员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员理解教材,并使学员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员的情感。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

(一)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

(二)认识的直观原理。

(三)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

(四)诱发和利用无意识心理提供的认识潜能。

(五)人的认知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或理智活动与惰感活动)统一的过程。创设情境的途径初步归纳为以下六种:

1.生活展现情境。即把学员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员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员眼前。

2.实物演示情境。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时,应考虑到相应的背景。

3.图画再现情境。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

4.音乐渲染情境。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

5.表演体会情境。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

6.语言描述情境。以上所述创设情境的五种途径,都是运用了直观手段。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这对学员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性作用。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员的感官。学员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情境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陶冶功能和暗示(或启迪)功能。

1.情境教学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在教育心理学上讲陶冶,意即给人的思想意识以有益或良好的影响。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就像一个过滤器,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它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这种净化后的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定向性、适应性、信号性等方面的辅助认知功能。

2.情境教学可以为学员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员的适应能力。众所周知,人的社会化过程即形成“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实际上完全是环境——社会、家庭、学校、种族、地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员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2.愉悦轻松体验性原则。该原则根据认知活动带有体验性和人的行为效率与心理激奋水平有关而提出。该原则要求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或气氛中引导学员产生各种问题意识,展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寻求答案,分辨正误,这一原则指导下的教学,思维的“过程”同“结果”一样重要,目的在于使学员把思考和发现体验为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强迫或负担。

3.师生互信互重下的自主性原则。该原则强调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是学员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境教学的基本保证。只有师生间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教师对学员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前文所述的两条信息回路才有畅通的可能。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员积极、主动和快乐的基础上。

“三主”导读法。

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指导思想。

学员为主体,就是确认学员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也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员,让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阅读,自求理解,自致其知,从而根本改变教学中单纯由教师灌输知识、越俎代庖的教法。

教师为主导,就是在确认学员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是“导”。导,指引导、指导、辅导、因势利导;也就是根据学员的认识规律、思维流程、学习心理,正确地引导学员由未知达到已知的彼岸。

上一篇:指挥部安全处职责下一篇:地税系统岗位练兵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