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技能

2024-05-08

地理技能(精选十篇)

地理技能 篇1

按地理技能的性质,可以分为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类。智力技能是头脑中对事物进行的比较、分析、综合等智力活动方式,其活动是借助于头脑内部的语言实现的,如在阅读地图的过程中,头脑对地图上的图例、比例尺等均通过语言形式赋予其意义,从而开展认识活动。目前,也有人认为智力技能观应是一种学习观,认为智力技能的形成“与广义的知识掌握并不是两回事”。由此,可以把智力技能看做一种广泛存在于学习的各个领域、经过练习而形成的认识活动方式。操作技能是通过机体运动实现的,例如,学生对岩石和矿物的鉴别,主要通过观察、动手触摸和硬度比较等机体活动实现,这可视为操作技能。

一、地理技能的主要构成

地理技能大多属于智力技能,具体表现为:

1. 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技能。

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地理分布,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原因,等等,这一切一般都需要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

2. 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技能。

学习区域特征常常需要通过运用比较的方法;掌握地理成因则又常常需要进行分析和综合。

3. 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评价的技能。

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对自然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地理学科经常涉及的教学内容。

二、学习地理技能的个性差异

不少中学地理教师发现,有些中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较高,而有些则相反。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学生学习地理技能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

1. 解决问题熟练程度的差异。

例如,学习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各种地形,有些中学生能很快判断出山脊或山谷,而另一些中学生则需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做出判断。他们先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再作此垂线,然后是比较垂线中央与两侧的高低,最后才能做出判断。可见,前一部分中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他们能够“跳跃”过某些步骤而直接找出答案。而后一部分中学生只会一步一步地按教师讲的步骤做,而缺乏在较高层次上把握问题实质的能力。

2. 解决问题准确、全面程度的差异。

例如,学习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有些中学生可从数量(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结构、地区分布、开发利用等方面对知识进行整理,并将其纳入头脑中业已形成的“框架”之内,在答题时,回答一般比较准确和全面。而另一些中学生则需花费较多时间背记各种自然资源的特点,他们不善于发现这些知识在组成上的共同特征,结果回答问题时,就时常错答或漏答。

三、学生经验在地理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一般认为,学生地理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学生按教师安排的步骤进行练习的过程。其实,这样的认识尚不够全面。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还经常相对独立地探索简便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按此进行练习,从而对技能形成产生影响。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经验起重要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自己相对独立地发现一种快速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被以后的学习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有效的。例如,有高中学生认为课本提供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比较抽象,计算也有些复杂,故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定义,利用平面几何知识,用图解法来求正午太阳高度角。

二是学生相对独立地发现一种学习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此方法,但实际上,此方法是有问题的,即在某些情况下此方法不适用。例如,有学生认为,凡是在分层设色图上,绿色的地区为平原,并据此作为地形类型判断的一种方法。实际上,这样判断存在问题,例如,某些盆地在分层设色图上也呈绿色。

可见,学生经验在地理技能学习中可能起到促进学习的良好作用,也可能起到形成错误判断的不良作用,这应引起地理教师的重视。

四、地理技能的教学

不少地理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提出地理技能的教学应着重注意以下问题:

1. 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例如,为使学生掌握在南极洲地图上判别任意两地间方位的技能,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经线上两地的方位,再使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纬线上两地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学会判别任意两地之间的方位。

2. 善于发现难点,突破难点。

一些比较复杂的地理技能,一般涉及若干步骤,其中某一步骤可能是整个技能学习的难点。例如,关于地球上任意两个时区的区时换算,学生一般都知道“相隔几个时区,时间相差几小时”,但不少学生搞不清楚从一个时区的区时换算为另一个时区的区时,到底是加上时区差还是减去时区差。可见,这一步骤成为整个区时换算中的难点。有教师给学生总结出一个计算口诀,即在时区分布图上,不过日界线,“自西向东算,加上时区差;自东向西算,减去时区差”。学生熟记此口诀并据此进行计算,结果,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区时换算的技能。

3. 教师要提倡学生相对独立地“发现”学习的规律,并相对独立地学习技能。

地理技能 篇2

21世纪的中学地理教学将有何新的内容,三言两语很难说清,请先读一读下面引言中的三段文字。

一、引言

1995年第3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发表中国科学院陈述彭院士就中学地理教材的看法答中学生问: “中学地理教材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科学的进步„„我希望中学教材有更多的地理科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提高环境意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995年第10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牛文元研究员的《面对21世纪的地理学》 一文,其中提及地理学基本特征之一是“以人地关系的研究为指导,朝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互补等目标前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并指出在今后15年中,地理学应高举可持续发展的旗帜,为解决中国的一些问题贡献出特别的力量。

21世纪的中学地理教学当然要顺应国内外教学改革的潮流——“教会学生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有两应两不应的要求:(1)受教育者不应死背大量知识内容,而应有相当程度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2)受教育者不应被要求什么都知道,而应知道如何寻求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如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指导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教会学生吸收信息、运用方法对知识进行加工组织的能力。

综上所述,对照新编高中地理教学大纲(1997年试用、2000年全国通用)规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要点(包括知识要求、智能训练要求与思想教育要求),它将作为编写新教材的依据、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依据。由此可见,21世纪初期,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可列出下列图式:(附图 {图})

对上图说明如下:

二、人地关系

以往的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也曾强调以“人地关系”为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然而实际上教材中的反 映显得枯燥,不着实际,或者泛泛而论,缺少生命力。曾任国际地理学会主席的怀特撰文说:“由于忽视了人地关系的总体把握,地理学失却了应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全球问题的机会”。看来,整个地理学界都存在着人地关系思想如何具体贯彻的问题。最近我国新编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试图在此问题上大胆地进行探索,力求在地理教学上对人地关系的结合点能有所突破,这意味着充分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智力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德育价值和美学价值等等。学一点,用一点,从而显示出地理知识的生命力。

三、可持续发展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发表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很快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共识。江泽民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也提出:“ 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目前,世界各国针对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努力寻找一条如何实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因素相互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细观这五个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正好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所以,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点就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主旋律,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

四、高一年级《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

由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1)生态可持续发展、(2)经济可持续发展、(3)社会可持续发展、(4)人口可持续发展、(5)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主题。据此,剖析高中新地理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一年级《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要点,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三、二、一4个字。

所谓“四”,乃指教学大纲第一至第四单元,以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等四大环境取 代了传统的四大圈层知识体系,构建一个新的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知识体系,这成为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改革的 一个显著特点。它们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阐明四大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领域的生存空间和多样化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也展示出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或破坏浪费,并正在为改善环境质量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总之,这四部分知识的本质,是在探讨什么是生态的不可持续发展、怎样才是生态的可持 续发展。

所谓“三”,指新大纲第五至第八单元,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的旅游活动等,这四个单元涉及的知识,基本上是讨论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的发展概况,一方面侧 重“人与物”的共同发展,以及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旨在研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另一方面,也谈到“ 人与人”或“人与社会”如何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二”,指新大纲第九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和第十单元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两大问题存在着联动关系,造成全球性的粮食、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片面追求单一性目 的发展经济所带来的苦果,也就是生态不可持续发展和经济不可持续发展酿成的后果。如果这些问题能获得很好地解决,那么,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都可以朝着协调和谐的方向发展。

第九、第十单元还是全书的归纳和总结,并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确什么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原则和实施策略,进而呼唤全球直至个人共同努力,为实施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所谓“一”,即指新教学大纲和新教材自始至终皆以人地关系为指导思想。

五、高中限定性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

高中限定性选修课程是指高中文科学生二三年级必选课程。也是文科学生高考的考试内容。

高二年级地理选修课,是以专题形式探讨人口与环境、城市的地域结构、文化与文化景观、领土与国力等人文地理内容,重点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突出社会可持续发展、人口可持续发展对于精神文明建设 所起的重要作用。

高三年级地理选修课,属于区域地理研究范畴。从空间维度考察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全球各地区—各国家—各省、市—各县、乡镇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均有不同,各自的区位优势也有差别,因 而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和步骤就会因地而异,各具特色。

大纲以中国作为区域地理案例,了解中国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区域差异,以及在区域国土整治和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而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 ——兼论发展观的演变

(二)人类历史是一部发展史,在每一个历史进程中,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进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范围和深度就会不断扩大和加深,导致“发展”的内涵愈来愈加丰富,人 们的发展观也随之而不断地变化。

一、发展观的演变

1.产业革命前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活在纯自然环境中,采野果,打野兽,人们的生活、生存主要靠适应一定的地理环境;而自然环境本身则靠系统内部的平衡以及靠系统本身的功能调节来维持稳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人类选择了较优越的自然环境从事生产活动,基本上能达到满足人类最低的生活需求,加之农牧业本身的生存性与农牧业产品的可再生性,能使生态与

生产实现自然循环。所以,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总体上是协调的。那时,还没有现代工业、农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不大,并不危及环境容纳、清 除这种代谢产物的能力。

2.产业革命后——20世纪50年代以后

50年代,很多大国迈向现代工业发展阶段,人们唯一追求的是尽快实现工业化,认为环境是一种“公共 财富”,是一种特殊商品,它能够供每个人消费,每个人都可以轻易获得和享用,只从短期利益着想,尽可能 去多占用一些公共资源,多生产一些产品,认为:只要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能满足人类生活的较高要求,就叫做“发展”。这种经济奇迹掩盖了资源的耗减和“三废”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根本没有考虑环境资源是 有限的,更意识不到环境的管理与保护问题。甲厂排放废物,乙厂也在排放,谁也不愿多花钱去清除治理环境 的污染物。

60~70年代,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大规模地兴建了污染较为严重的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 工业,现代农业也广泛使用增加型技术,如发展石油农业,大量投入化肥、农药、地膜等。此时,人类虽已进 入现代化社会,但同时也进入环境严重污染的时代。大气污染、气候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人们逐渐觉察到经济高速增长的代价换来的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而且也认识到环境资源并不是无限供给的.于是不得不着手污染后的治理工作(即先污染、后治理)。导致人们误认为经济增长加治理污染就等于发展,并未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环境质量下降,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的。直到1972年,联合国斯 德哥尔摩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才将“发展”看作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发展的过程。

80年代,人们进而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两大主要原因:一是人口过多过快地增长,直接增加了环境 压力;二是植根于社会经济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经过众多的生态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潜心 研究,才促进人类“环境与发展”这个问题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解决好环境问题要求把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从相反(掠夺式开采环境资源)转变为相成(既保证人类需要,又保护环境质量)方向发展。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也称为布伦特兰委员会),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我 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这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90年代,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会议上,发表了“里约宣言”和2 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很快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公认,也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里约宣言”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这一定义的进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时间维度,提醒人们注意:当代人对自然资源的主观要求和有目的的活动,不能削弱人类未来生存条件的基础,贻害后代人的生活质量。

如果说这一定义还有欠缺之处,那就是应当把空间维度也提到一定的高度上去把握。所以,1995年1 1月2日国际保护联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等三 组织在一份特别报告中又指出:“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努力,国际的、地区间的、国家级的、省级的以及最基层的。其成功与否则取决于这一战略与当地的实施机制及自然环境结合的程度。”这样,可持续 发展的空间维度就有了“质的规定性”,即:

1.部门持续发展 例如,工业持续发展、农业持续发展、交通、住宅持续发展等等。

2.区域持续发展 例如,区域间的、国家的、地区的、城市乡村的持续发展。

3.全球的持续发展

这样,把持续发展的一般原理与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发展战略密切地结合了起来。

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其特征

“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而满足其需要”,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总原则。可持续发展观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观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或实施持续发展的几个具体原则:

1.系统性 一般将持续发展系统看作是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5个子系统有机的组合状态和协调发展的运作过程。可持续发展既然是由5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大系统,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就必定会产生整体功能。

2.和谐性 从表层状态分析,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的和谐协调发展;从深层次思考,可持续发展将促使人类的观念,从单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化为“ 与自然界协同发展。”以求人与自然互惠共生。

3.公平性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类需求、改善生活质量,特别注重公平性原则,它包含:① 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优先考虑缩小贫富差距,给全体人民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②代际间的公平— —指明任何一代对环境、对资源都不能处于优先或绝对支配地位,要留给子孙后代以同样的公平利用资源和环 境的能力和权利。③地区间的公平——既要满足本国、本地区人群的基本需求,又不对他国、他地区人群满足 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4.持续性 强调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资源的永续利用,便无从谈起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意味着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必须在后续时段中,使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至少不能低于目前的水平。可更新资源要使其增殖、再生;不可更新资源要能找到替代资源。

5.渐变性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同环境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达到统一,这是一个发展过程,由传统发展模式转化为持续发展模式也是一个发展过程;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建立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生活消费模式,这更需要一个渐变过程。所以,持续发展是渐进的,但必须是不间断的、高效的质的变化。

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行动纲领,涉及每个人的利益、后代人的利益。所以,需要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关心,积极参与。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很广,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发展、区域持续发展等等。以下将分别加以阐述。

[附注] 本文及以下连载文稿,主要参阅《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国家科委科技司、山东师大、山东资源与环境学会主办)杂志上刊载各位学者、专家的论文中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论点、资料,进行整理汇编而成,特致谢意。

生态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可持续发展所探讨的范围是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即研究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寻求改善环境、造福人民的良性发展模式,促进社会、经济更加繁荣昌盛地向前发展。

一、人类生态环境

1.主体 人类(活动)

2.环境要素 环境资源既包括土地、水、矿物、生物等自然资源,也包括生存空间、容纳污染物能力的资源、充足的阳光以及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幽美的风景等(在日本,把后三者称为社会的最高财富)。

3.环境的功能 主要体现在:①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②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的结果。

4.人类与环境 二者的相互关系图示为:

(附图 {图})

分析上表,得出以下结论:人类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是需求与供应关系、排放与纳污关系、改善与被改善关系,这些关系最终都涉及到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容量)问题。

5.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的科学定义: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阀值(或对人类活动支持能力的阀值)。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可以从环境对人类活动提供的物质、能量的限度方面加以衡量。有学者将它表示为:人类经济活动(载荷现量)/环境承载力

此值>1,表明人类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索取,大于环境对经济活动的支持度,环境已严重超载。

此值=1,表明环境基本处于满负荷状态。

此值<1,表明尚未满负荷,允许进一步发展。

这里不能不提到环境承载力还具有“可调节性”特征,它可因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而发生变化。例如,跨流 域调水,可使缺水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提高;滥伐森林也能使该地区承载力下降。

由此说明:提高环境承载力和调整人类经济发展行为是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两条基本途径。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环境系统(或资源生态系统)的稳定,取决于其物质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的流量等级和节律。它与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包括突发事件的出现)有关,更多地受人类活动强度的影响。当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和排放的废弃物没有超过资源生态经济及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时(即上述人类经济活动/环境承载力≤1),既能满、足人类对物质、能量的需要,又能保持环境质量,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加之,生态系统又能通过 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环境自净能力,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正常运转。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不断地产生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就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反之,人类的干预程度超过资源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阀值(即超过承受极限或上述公式的值>1时),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也不再能起作用。于是,系统内的营养物质循环、生物小循环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大循环都受到严重的障碍,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处于破坏状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面临着自然界的惩罚,这种恶性发展,是生态的不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恶化、生态失调、对持续发展的挑战

近些年来,全球面临的四大问题已对人类生存条件构成了现实和长远的、直接和间接的、地区和全球的威胁。这四大问题的威胁是:

1.温室效应及气候变暖 地球的气温在过去100年中上升了0.4~0.5C,导致海平面上升10 ~15厘米,致使沿海城市、港湾、工业区、农田,将可能面临“没顶之灾”,生物自身的生长节奏也被严重 打乱,甚至出现部分物种濒临灭绝的危险。

2.臭氧层损耗及氟氯烃污染问题 臭氧层被称为“人类核保护伞”。1995年10月10日的一次观 察,南半球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已达两个欧洲大小,联合国环境署发表的报告不无忧虑地指出:南极臭氧空洞 正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增大。它将打乱生态系统中复杂的食物链,导致一些生物物种的灭绝,地球 上2/3的农作物会减产。据统计,大气圈中臭氧含量每减少1%,皮肤癌病例将增加10万人。

3.生物多样性锐减及森林死亡 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指出:整个地球环境现已全面恶化,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24小时有150~200种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全球森林以每年46 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这意味着“大自然总调度室”将失去作用,森林“基因宝库”也将不复存在。

4.资源空心化、生态失调 地球上的资源数量有限,自从人类进入高度文明社会以来,在200多年传统工业以及之后的现代农业促动下,人类按主观要求盲目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滥采、滥垦、滥伐、滥牧,更令人气愤的是有些发达国家采用了跨国资源掠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生态侵 略”,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能源危机,“资源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人类不得不大声呼喊:“地球只 有一个”,“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己”。

以上所述,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已构成对“可持续发展”的空前挑战。

四、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

环境是人类生态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物质资源,其所有者是生存于其中的全体人类,而使用者也是全球人类。因而实现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唯一选择和基本任务。

1.资源的永续利用 资源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可更新资源再生能力的有限性,制约着人类对可更新资源的 利用耗竭速率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增殖速率。如果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超过资源承受的阀值,人类需要通过投入必要数量的活劳动力及物化劳动来人工繁殖这些资源(如人工造林),使这些资源年更新总量的增长等于或超过其利用数量,才能保障资源的永续利用。须知资源永续利用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不可更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特征决定了资源利用要开源与节约。例如,加强勘探新资源、开发新能源、向海洋要宝、开发太空资源、寻找代替资源以及解决贫矿、伴生矿的采、选、炼技术研究和利用问题。总之,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2.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利用与保护是辩证统一的,光利用不保护,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或短缺,光保护不利用,环境资源的价值无从发挥。保护是使资源增殖,保护是为了更好、更多地、永续的利用。破坏性的开发利用固然不对,但封闭式的保护观念也应改变。正确的理解,应当把保护资源与持续发展统一起来。例如,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采取了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的途径,已使258个种和种群、植物354种、6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

针对不同的资源可以采取不同的保护利用内容,对于可更新资源应合理有效地利用、促进更新充分利用; 对于不可更新资源要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寻找替代资源。

3.环境保护与提高环境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环境保护包含自然环境与资源 和防止污染及其它公害两大部分,前者上文已经说明。所谓污染即指将工业三废、农药、化肥和生活污水、垃圾等,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污染和毒化环境。为了防治污染,很多国家制定了环境立法,进行环境管理、监督,规定了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要求在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以及对环境的损 害速率不能超过环境的纳污、同化、降解的自净能力。例如,中国政府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 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境保护政策和环保技术政策、环保产业政策等。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上也强调:“如果在发展中不注意环境保护,等到生态环境破坏了以后再来治理和恢复,那就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任何地方的经济发展„„都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和可持续的。”

地理课教学应重视地理技能的培养 篇3

地理技能分为地理智力技能和地理操作技能两类。智力技能是头脑中对事物比较、分析、综合等智力活动方式,其活动是借助于头脑内部的语言来实现的。比如在阅读地图过程中,头脑对地图上的图例、等值线等均通过语言的形式赋予意义,从而开展认知活动。

在教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课时,安排学生测量学校所在地的经度这样一个技能活动。 具体步骤:

①观察时间选在北京时间十一时—十三时之间。②在操场上直立竿子,观察竿影并用粉笔将竿影末端划记在水泥地板上,并记录下即时时间。③每隔一或两分钟重复第②步所做工作;至结束时,地板上将出现一段由竿影末端组成的点。④将各点连接起来组成一段弧线。⑤选取弧线中最接近竿子直立点的一点,用直尺将此点与竹竿直立点连接起来,得到的直线就是一段经线。⑥根据记录到的竿影最短时的北京时间与十二时的差值,从而推算出学校所在地的经度。

通过以上技能活动使学生懂得地方时的概念,及与北京时间的关系,知道:

①太阳高度达一天最大时为当地正午(地方时12时),日影最短,阳光将从正北或正南或从头顶照射下来。②地球不停自转,各经度地方时不同。经度每差一度,时间相差四分钟。记录下日影出现最短时的北京时间,可知此地正午地方时十二时与北京时间(东经120度的地方时)的差值,从而推算出与东经120度经度差值。

以上活动如果单纯由教师口述,学生所接受的知识甚少。而通过此活动,学生既动了手,又动了脑,知识的掌握寓于实际实验活动中。因此可以把智力技能看做一种广泛存在于学习的各个领域的经过练习而形成的认知活动方式。操作技能是通过机体运动来实现的,如学生对岩石和矿物的鉴别,主要是通过观察、动手触摸和硬度比较等机体活动来实现的。

在教外力作用一节时,教学生做一组实验。

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动吹风机向里吹风。

要求:(1)写出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2)实验二中风力不同所吹扬起的砂粒有何不同?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3)这两个实验证明了自然界的何种现象?

通过以上实验,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结论: (1)如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会形成小沟谷,并不断加深。如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则会沟壑纵横,坡面破碎。从而理解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形成。 (2)风力越大,吹扬起的砂粒越大。当停止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理解戈壁、沙漠的联系与区别。

以上活动,不用实验来操作,效果是不一样的,即使学生懂得了一些理性知识,但对实际的认识不足,理解不深不透。遇到一些实际问题还是不清不楚。

在实际地理技能的教学中,要通过反复练习和自我体验使实验动作和动作的结构更完善,更熟练 。具体如下:

1.方法要多种多样。如开展灵活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举办地理科普讲座、地理知识竞赛、进行天文和气象观测、地理小制作、地理野外考察、社会调查、撰写小论文……这样,让学生接触社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地理行为素质,拓宽视野。2.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例如,为使学生掌握在南极洲地图上判别任意两地间方位的技能,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经线上两地的方位,再使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纬线上两地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学会判别任意两地之间的方位。3.善于发现难点,突破难点。一些比较复杂的地理技能,一般涉及若干步骤,其中某一步骤可能是整个技能学习的难点。例如,关于地球上任意两个时区的区时换算,学生一般都知道“相隔几个时区,时间相差几小时”,但不少学生搞不清楚从一个时区的区时换算为另一个时区的区时,到底是加上时区差还是减去时区差。采取 “自西向东算,加上时区差;自东向西算,减去时区差”的方法,学生就容易掌握区时换算的技能了。4.教师要提倡学生独立地“发现”学习的规律,鼓励学生独立地学习地理技能。对于学生“发现 ”的一些可靠、有效的方法,教师要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推广,在学生中营造一种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气氛。对于其中一些不尽合理的方法,教师可帮助学生对其改进和完善。对于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方法,教师应予以指出,并帮助学生纠正。

新课程强调学生多参与、多操作、多实践、多探究和体悟,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嘴、多动眼,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起学生研究探索的欲望,激活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地理技能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和科学的思维品质。

地理教育工作者,抓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重大教育改革之契机,努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掌握地理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浅谈地理技能的培养 篇4

一、运用地图的能力

运用地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正确阅读和绘制地图。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能看懂地图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分析地图, 并应用地图说明地理问题, 使学生理解地图的语言。其中阅读地图包括看懂地图、熟悉地图、理解地图。

看懂地图就是让学生会在地图上识别各种符号和注记, 辨别方向, 能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并理解其实际意义。要使学生能看懂地图, 首先让学生打好识图的基础;如熟记地图上常用的图例, 掌握判断地图方向的方法等等, 使学生掌握看图的本领。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多看图, 久而久之, 学生就能看懂地图了。

熟悉地图就是让学生熟悉地图上一定数量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知道他们的位置。凡是中学新课标规定的知识, 而且也是讲过的, 让学生尽可能地落实到图上。在具体方法上, 就是要求学生多填图、查图、描图和在地图上旅游, 拼图游戏等等, 理解地图就是分析地图, 能在地图上分析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 能对几种不同内容的地图综合说明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间的相互联系, 并归纳出一个地区的区域特征, 理解地图是在看懂地图、熟悉地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 是阅读地图的最高阶段。

绘制地图就是要求学生掌握绘制简单的平面图、剖面图和勾绘略图、缩放地图等等。学生绘图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反复练习方能起效。学生练习得多了, 所绘制地图的质量就高了, 同时还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地理观察和地理调查的能力

这是地理教师指导学生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直接感知, 它是训练学生获得地理观察和调查的最直观、最生动、最有效的方法。

进行地理观察和调查, 首先确定观察、调查的对象, 应选择那些特征突出, 易为辨认的对象。其次确定地理观察和调查的场地。最后安排好观察的顺序, 即观察路线。同时做好地理事物的观察记录, 以便以后整理资料。

三、地理观测的能力

地理观测主要是培养学生使用各种测仪器进行观测的方法。如在气象观测中, 会使用气温表、气压表、风向风力仪、雨量器等各种常见的气氛观测仪器, 进行气温、气压、风和降水的观测、记录、统计和分析气象资料的能力。同时地理观测还是进一步学习地理基础知道与实际联系的有力手段。各种地理观测都比较复杂、漫长而细致, 观测技能的获得不能只靠地理课堂教学, 必须通过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活动来实现。

四、绘制地理图表的能力

用图表处理数量较多的地理数据可以使数据形象化、具体化, 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能够清楚地反映出地理事物发展和分布的规律性。因此, 当我们需要使用较多的地理数据时, 首先考虑将它们图表化, 所以培养学生绘制地理图表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指导学生去绘制各种图表。

五、制作地理模型的能力

如用乒乓球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 利用泡沫塑料、沙土等制作地形模型等, 这是培养掌握制作地理模型能力的方法。制作地理模型技术在学生今后的工作中是很有价值的, 而通过这种技能的培养, 还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地理技能的培养, 利用课堂教学来实现是不可能的, 可以通过地理模型制造小组的形式来进行。

2012年漳州市地理技能大赛 篇5

壹等奖

语文:漳浦一中 吴金碧 漳州一中

蔡小燕

云霄一中 方锦丽

数学:漳州三中 吴 攀 厦大附中 林运来

达志中学 陈智平

英语:漳州一中 孙碧娟 漳州立人学校 范 舒

漳州三中 物理:台投区康桥学校 芗城中学 化学:厦大附中 云霄一中 生物:实验中学 云霄一中 政治:漳州一中 云霄一中 历史:漳州一中 南靖一中 地理:漳浦一中 厦大附中 信息技术:长泰一中通用技术:长泰二中综合实践活动:长泰一中 语文:东山一中 台投区康桥学校 龙海二中

数学:东山一中 港尾中学 英语:东山一中 南靖一中

龙文中学 物理:诏安一中 漳州一中 阮氏玲玲 吴新友 厦大附中 蔡建川

黄耿阳 实验中学 陈 花

刘光亮 漳州一中 林迪玲

张惠珊 龙海一中 何陈洵

李 玉 漳州一中 王宝英

范渊志 龙海一中 杨莉铭

李晓燕 华安一中 庄建芬 林雪芬

贰等奖

陈翠芳 台投区角美中学 郭明贵 双语学校

洪达勇

林周梅平和一中 江良才 南靖一中 谢文英 厦大附中 王 君 漳浦龙成中学 王慧涓

林秀顺 南靖一中 方文川 漳浦三中 韩宪利

谢艺晖

陈颖芳

郭毅红

卢志攀

卢伟荣

杨梅凤 王晓玲

陈 晶 黄艺超

陈少华 张海英 林丽萍 吴伟杰

许小邻

化学:龙海一中 洪耀辉 南靖一中 沈建忠

漳浦一中 杨宽怀 漳州八中 廖晓宇 双语学校 林宗茂

生物:厦大附中 黄 海 芗城中学 黄 琼

龙海一中 梁柳琴 漳浦一中 胡春苗平和一中 周新新

政治:芗城中学 吴思明 华安一中 童婵娟

长泰一中 苏小芬 历史:云霄一中 朱燕妹 华安一中 林杏洲 地理:漳州一中 张志烜 东山二中 刘丽敏 信息技术:龙海二中 洪明娟 通用技术:漳浦四中 陈似勋 综合实践活动:达志中学 陈元龙

语文:云霄常山中学 胡雅京 桥东中学 许远芬 龙文中学

张玉芬 漳州一中

吴井清 数学:龙文中学 王丽钰 云霄立人学校 刘敏锋 华安一中 陈小娟 英语:龙海一中 郭毅娟 诏安一中 沈晓丹 长泰二中 林晓丽 物理:长泰一中 林晓珍 东山一中 林征妹 华安一中 童秀平

化学:诏安一中 沈晓玲 长泰一中 叶丽娜平和一中 蔡燕芳 台投区康桥学校 许章辉 台投区角美中学 漳浦二中 芗城中学 云霄一中 南靖一中 漳浦一中 叁等奖

南靖二中平和一中 长泰一中 华安一中 台投区康桥学校 诏安一中 芗城中学 双语学校平和一中 华安一中 云霄一中平和一中 台投区角美中学 龙文中学 东山一中 华安一中 潘杰玲 张 旭

林淑惠

方 谊

陈小影 游颖慧 郑炎英

陈华良 刘德芬 邹亦华

邹海平

许幼贤 郑 芸 张明辉

吴丹华 林月芬 孙海军

陈 勇 蔡三育

苏艺娟 朱海滨 李彩凤

生物:长泰二中 戴伟琴 龙文中学 王 琳

诏安一中 沈晓智 华安一中 郭秋丹 南靖一中 陈文辉 台投区角美中学 张巧真 东山一中 叶森木

政治:平和一中 卢素辉 漳浦三中 林艺纯

诏安桥东中学 高志民 南靖二中 庄丽球 东山一中 林早钦

历史:东山二中 陈巧珍 台投区华侨中学 黄雅芬 诏安一中 沈雄滨 地理:长泰一中 邱东亮

台投区角美中学 陈素美

漳州八中 陈 婷 华安一中 李海滨 信息技术:漳州正兴 杨俊凯 台投区华侨中学

蔡友宗 通用技术:台投区角美中学

陈洪华 综合实践活动:南靖一中 曾彩玉

港尾中学 长泰二中平和一中 漳州二中 双语学校平和一中 南靖二中 诏安一中 郭鸿阳

林坤龙 张婷婷 沈素玲 余娇琴 林建泰 谢艺君

吴瑶民

漳州市教育局

中学地理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研究 篇6

新课改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导,关注学生的主动思考,而提出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所以教师的提问就是启发学生创造的关键。目前我国关于课堂教学提问技能的研究比较少,而且过于笼统,专门研究地理课堂提问技能的就更少了。本文在对提问技能一般性把握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科对课堂教学中提问技能的研究方法,来试着探讨地理课堂中的提问技能。

合理安排和有计划的提问,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素质教育原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比较高水平的行为。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因此,教师只要抓住了地理学科的特点,抓住了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出恰当的问题,就可以把学生引入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自主地去思考、主动地吸收,从而使地理课堂变得精彩,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2课堂提问技能研究综述

2.1 课堂提问的内涵

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景,以引导学生积极、定向地思考而提出疑问的一种教学活动的行为方式。

课堂提问是推动课堂教学过程的动力,不仅可以达到反馈的目的,而且还是促进学生思维、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手段,是课堂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最好形式。

2.2 关于课堂提问技能的文献总结

目前我国关于课堂教学提问技能的研究比较少,过于笼统,局限与提问的类型、功能、原则几个方面,而且多有重复。对运用提问技能时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提问技能的方法这两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在对提问技能一般性把握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科对课堂教学中提问技能的研究方法,来试着探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提问技能时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提问技能的策略。

3 地理课堂提问的功能

3.1 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有选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心理活动总是集中于某种对象的,因此注意可以使我们的心理活动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同时具有一定的方向。在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可以促使学生的心理活动朝着教师引导的教学内容上指向和集中,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这时教师的提问恰好符合学生思维的特点,那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来思考、解决问题,主动求知,自然就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提问可以使课堂教学得到及时的反馈

反馈是实施调控的必要前提。教师恰当的提问,可以迅速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指导教师不断调控教学程序,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当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或冷场时,教师的一个导向性提问可及时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以此来控制教学方向。

地理学科的知识性和逻辑性都很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及时的提问,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获得反馈信息,灵活地改变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一步解释。这样才能保持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使其紧紧跟随教师的步伐。

3.3 提问可以刺激回忆、巩固知识、帮助学生把新旧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

这种问题一般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可督促学生回忆并及时复习巩固知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地掌握知识。

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很突出,地理概念、原理的获得离不开发人深思的问题的启发,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解题技能的巩固强化来自精心设计的问题的诱导。教师若能巧妙地提出系统联系前后所学知识的问题,就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当知识被系统地串联在一起时,它就很容易记忆,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也更加深刻,建构地理学科的思维模式,强化综合应用能力。

4 地理教师运用课堂提问技能时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的理念强调的是素质教育,教师满堂讲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关注学生自主性、关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成为主流。这种教学模式中,提问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提问技能不易掌握,所以很多教师对提问持有“可以不必学、不愿学”的态度,也有一部分教师对提问技能的理解不够,提出很多无效的问题,造成表面上的热烈活跃的课堂气氛,实际上这些问题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学生没有帮助,纯粹浪费时间。

4.1 提问的内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提问的目的不明确,很随意。比如说提问课本上的概念,学生机械地照课本来念,不经思考。还有“……是不是啊?”,“对不对?”等等这些没有任何意义的提问,学生只能简单的回答“是”或者“不是”,“对”或者“不对”,起不到启发思考的作用,还会形成学生的懒于动脑的坏习惯。

(2)对提出的问题的难易把握不好。由于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不明确,提问时出现两种情况。第一,提出的问题过于零碎、过于简单,学生“不用跳就能摘到果子”,这不利于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第二,提出的问题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难于回答,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还会造成课堂上的“冷场”局面。

4.2 提问的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1)提问过于频繁。课堂上提问的数量过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思路,同时还会造成学生的疲劳、反感情绪,破坏课堂的气氛。

(2)提问缺乏普遍性。教师怕成绩不好的学生回答不出正确答案影响教学,只提问成绩优秀的几个学生。每个班级中成绩差的学生还是占大多数的,教师这样提问就会挫伤大多数学生的自信心,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提问时机把握不好。提问没有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适时的提出问题,导致提问的效果不好。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及时提出相应的问题,加强学生的理解,若是讲了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后提问前一个知识点的问题,就会扰乱学生的思路,同时没有及时加强学生理解,不利于学生的记忆。

5 地理教师提高课堂提问技能的策略

5.1精心设计课堂中要提的问题

课堂中的提问不是随便想起什么就问什么,而是要在课前进行精心的设计,在什么时间提问什么问题,会得到什么样的回答,大概会遇到什么情况等等。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鉆研教材和教学大纲。这是提高提问技能的前提。只有吃透了教材和教学大纲,提出的问题才能契合教学目标、紧扣重难点,不然只能是浪费时间。

(2)把握提问的时机。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意”和“达其辞”的最佳火候。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时机,提出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问题,并及时“解惑”。

5.2 遵循课堂提问的原则

(1)语言要科学严谨、简明易懂。地理知识本身有着严密的科学性,课堂中的提问要有科学性,措辞要恰当,不能有歧义。如指图说明地理事物位置时,不应说上、下、左、右,而应说北、南、西、东等。

(2)提问要图文相结合。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地理教学的课堂提问中,或依课本插图设问,或让学生指图回答,或让学生填绘空白地图、板图,着意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分析图的基本技能 。

6 结论

提问技能是地理教学中很重要的技能之一,我们广大的地理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提高提问技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精心设计课堂中要提的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中才能运用自如。

(2)遵循课堂提问的原则。这是提高课堂提问技能的理论前提,有理论才能知道实践。

(3)教师自身加强训练。自我训练是提高技能的关键。

试析地理教师的技能与素养 篇7

关键词:地理素养,人文精神,教学活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 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地理教学的主导, 是地理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地理教师的职业技能与素养将直接影响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 作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 我们必须要具备高超的职业技能和完备的地理素养, 并且要很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

一、从地理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中看地理科学素养

地理科学素养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科学素养分为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和地理科学意识五个部分, 地理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必须与地理科学素养相结合。在地理科学知识方面, 地理教师要有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 如地理概念、地理术语、地理现象、空间分布、地理特征、地理规律等内容。总体来说, 地理科学知识涵盖了以下几个问题的内容:“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等”。在地理科学能力方面, 地理教师应该重视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 尤其是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课堂上要建立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 给学生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要重视对学生与教师学习效果的研究。在地理科学方法方面, 地理教师要具有课堂管理能力。教师能否有效地驾驭课堂, 对课堂地理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地理科学方法中包含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如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 但在地理科学素养的养成中, 更要侧重培养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科学方法, 如地理观察、地理实地考察或野外调查、区域综合分析、区位比较、地理实验等方法。在地理科学品质方面, 地理教师要具有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地理科学品质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 它对学生从事地理科学认识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 力图让学生领悟与感受地理学家在科学探索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精神。在与学生交往中, 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朋友, 放下教师的架子, 更多地了解和接纳学生, 积极地关怀学生, 恰当而开放地进行师生对话, 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亲切、友善的良好形象。在地理科学意识方面, 地理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要做社会生活的有心人, 随时发现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 引导学生共同开发, 让资源的开发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共建的过程, 增加师生学习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科学观、地理科学技术观以及正确理解和应用地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在实践中锻炼, 在锻炼中成长。

二、从地理教师教学人文精神中看地理人文素养

地理教师教学人文精神是地理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和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地理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人文地理知识和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两个部分。在人文地理知识方面, 地理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人口、聚落、文化、宗教、经济、旅游、人地关系等相关内容的地理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有关“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等价值观方面的内容, 主要包括全球意识、“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人口道德”意识、“资源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地理美等。此外, 教师要注意把教学实践与学生的未来发展融为一体, 使它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与教研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学生未来的发展培养要立足学生实际, 立足教学过程。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发展要多反思, 对学生的成长历程多教育。经过反复的教导和培养, 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紧密结合在起来, 最终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 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与成长。

三、从地理教师教学信息技术能力中看地理技术素养

地理技术素养是指对地理技术的正确辨别、全面理解与综合应用的能力, 它包括地理技术知识、地理技术能力和地理技术观点三个部分。在地理技术知识方面, 地理教师要掌握3S技术, 即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大气污染、水污染、各种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的防治技术;地震、火山、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的预测、防治技术;地理多媒体教学技术等。在地理技术能力方面, 地理教师要具有运用3S技术进行地理信息处理的能力;对水土流失、沙尘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进行防治的能力;对地震、火山、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进行预测与防治的能力;利用地理多媒体技术制作地理课件的能力等。在地理技术观点方面, 地理教师要知晓地理技术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明晰地理技术与地理科学、社会的关系。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的不断整合, 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置身于这样的一个高速发展的环境, 广大教师正经历着现代教育环境下, 人才培养观念、模式、方法的变化、整合与创新。要把提高地理教师学科素养与信息技术应用结合起来。地理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能力, 并把它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每一位地理教师必须从细微处入手, 思考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教与学, 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 掌握信息工具的使用, 并学会在自己的教案设计中,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 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优秀的地理教师必须要具备高超的职业技能和完备的地理素养, 并很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更好地学习与实践, 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从而更好地促进地理教师的自我成长, 最终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澄, 江晔.地理课堂教学技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段玉山.地理新课程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F.戴维.课堂管理技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刘英陶.教师职业技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5]李耀星.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

感悟高中地理教育培养学生基本技能 篇8

一、构建地理知识与生活桥梁, 让生活充满阳光

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教育资源, 生活中有地理, 生活中有阳光。作为地理教师, 将师生地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会贯通,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书本知识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备课活动中, 教师要常思考学生在有关地理课的知识点方面己积累了哪些地理生活经验, 现实中哪些地理经验可作为本次教学的辅助, 让学生怎样用地理知识指导生活, 促进学生积极关注地理生活世界, 用其诚和挚爱沟通学生书本知识与生活之间的桥梁。

二、怀平常心, 干踏实事, 做幸福地理教师

我一直认为教师是一个幸福的职业, 也是学生终生幸福的奠基人。教师要给学生以幸福, 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生活的人。作为一名教师, 心态上要做到清净心看世界、快乐过生活、平常心务实, 教学上踏踏实实备好每一节课, 做到有备而教, 精心施教。教师平常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优秀的教师能成就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 争做学生的良师。在课余关心爱护学生, 争做学生的益友, 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视留守学生为子女一样关照和关爱, 不断进行心理疏导, 让他们在校能感受到在家一样的温暖。尤其在班主仟工作方面, 我不仅用心教书而且用心当班主任, 在抓好班级管理方面积累了些经验, 自身成熟了很多, 也不断向高校输送了优秀人才。在过去的教书生涯中我以敏于好学, 勤于施教的工作作风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同行的敬佩、家长的称赞、领导的表扬, 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我, 享受到做教师的幸福。

三、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地理基本技能

通过课堂中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不仅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 而且更重要的是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心理健康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联系实际, 适时组织引导,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增强学生学习的方向性, 使学生知道要学习些什么和在学习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在合作学习中, 要教会或指导学生明确分工和互动合作, 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使学生学会归纳与概括, 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达到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发展。探究学习是教师创设一种类似学习研究的情境, 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利用发散思维采用相应的策略, 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需学习多学科知识, 更新自身知识结构, 以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特别是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中, 需重新定位角色, 地理教师不只是地理知识传授者, 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研究者、开发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民主、平等、合谐的学习空间, 让学生在各种学习中能选择好适宜自已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作为地理教师, 我认为在课堂上应主要培养学生以下能力:观察事物能力一一通过教材学会在学习知识过程中, 养成仔细观察并能快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思考问题能力一一课堂上鼓励学生带着思考学习, 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 提高学会反复思考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一一准确表述问题涉及的原理和规律;动手实践能力一一安排学生制作简易教学用具、演示相关知识的形成原理, 指导学生参与科学实验活动, 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撰写活动调查报告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合作探究能力一一互动合作是现代地理课堂的主要手段,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协作精神, 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从"教师讲授”到“学生探究", 是地理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 也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四、勇于探索, 乐于教研

从事地理教学多年了, 我深刻感悟到: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探索研究、反思总结, 才能将所见、所闻、所为、所思进行提炼、归纳、总结, 从实践认识上升为理论探索。我刻苦钻研地理教育教学研究, 广泛阅读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国学经典理论书籍, 奠定研究和思考教育的理论基础, 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 重视课堂教学质量,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着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素养。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必须加强学习, 这样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和质量观。

作为新时代的地理教师, 要继续努力工作, 加强自修, 愉快教书, 快乐育人, 积极探索新思路, 积极参与科研工作, 充分发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 通过实践, 力争成为一位名师。

摘要:学生学习方法传授和能力培养是地理课堂的主要目标。营造宽松融洽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 帮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方法。教师把教材变得妙趣横生、通俗易懂, 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开放的地理课堂是未来地理课堂教学的主流发展方向。

地理教学中承转技能的运用探究 篇9

一、地理教学承转的作用

1. 地理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巧妙恰当的教学承转能够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并增强求知欲。例如, 在学习太阳系时, 笔者承转时运用问题提出: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很准确的描述你家的地址, 那假如你在宇宙中遇到一个外星人, 他问你地球的位置, 你如何描述?这种有趣的问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接下去学习的太阳系充满期待。

2. 地理学习能力的“助推器”

地理学习能力, 是学生顺利进行地理学习时, 所必须具有的能力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对地理事物进行观察、认识、记忆等方面的地理认知能力;在掌握地理材料的基础上, 运用地理规律及理论的推理能力;绘制地图、图表等的地理应用能力;运用地理知识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地理创新能力等。恰到好处的教学承转, 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观察, 积极思考、推理, 动口、动脑、动手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例如, 在学习地球的自转时, 笔者请一位同学上台来转动地球仪, 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之后提问同学:你们从刚才的转动中看出了哪些信息?于是, 同学们纷纷发言, 有讲转动的方向的, 有讲转动的速度快慢的, 也有讲转动一周需要的时间的, 还有同学讲演示同学拿地球仪的姿势等等, 热烈的氛围正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考验。

3. 地理教学节奏的“调节器”

教学实践表明, 有效的课堂教学往往具有一定的节奏。人的思维具有间断性和跳跃性, 而不是连续不断的;当学生头脑中出现一个思维高峰后, 若能停顿3~5秒, 就会出现另一个思维高峰。地理课堂教学中, 如果有张而无驰, 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使人产生疲惫感, 学生的思维就会像拉过了劲的弓箭一样, 思维出现断裂的状态;反之, 有驰没有张, 又会使课堂教学松松垮垮,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张”“驰”应当有机结合、合理安排, 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跌宕起伏、抑扬顿挫的节律感。而教学承转的巧妙设置, 能有效调节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张与驰,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增加教学过程的韵律美。

4. 地理知识组块的“粘合剂”

一堂地理课中的教学内容往往是由几个组块构成, 逐步推进。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教师缺乏教学承转的设计, 仅仅通过“接下来是…”“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第一点是…, 第二点是…, ”来实现知识组块之间的教学推进, 就会使教学过程显得生硬、呆板。因为学生在对知识的前后联系缺乏认识的情况下, 会导致认知逻辑的混乱, 影响学习兴趣, 降低学习效率。这些知识组块之间的教学需要衔接, 需要粘合, 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承转来完成。

二、地理教学承转的方法

1. 语言承转法

语言承转法是地理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承转方式, 教师通过合理的语言描述, 或提问、或转折、或引用将前后两部分知识紧密连接。地理教学中常用的语言承转法有以下几种。

(1) 关联词承转。关联词承转是指地理教师借助表示转折、并列、因果、递进等关联词语, 来衔接教学内容前后的逻辑关系, 引出新的学习内容。例如, 在讲解“干旱的气候”与“绿洲农业”之间的承转, 教师可以用“新疆地区非常干旱, 但却被誉为瓜果之乡”引领承转。仅用一个“但”字, 不仅直接点明前后两个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而且也把教学过程自然地转入“绿洲农业”的学习。

(2) 比喻承转。比喻承转是指教师将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比喻手法, 用比较形象的事物来代替所学知识, 从而使前后知识间的关系更形象生动。例如:在学习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时, 笔者是这样来进行承转的:内力作用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 积蓄力量的过程很长, 但一旦发作起来就会很迅速且比较剧烈, 好比“胃痛”, 常年累月的坏习惯不断地伤害你的胃, 一旦疼起来就受不了;而外力作用能量来自于地球外部, 发作起来看似很温柔, 但由于作用时间很长, 所以最后也会对地表产生很明显的影响, 好比“挠痒痒”, 短期内很舒服, 但是挠上一天非破相不可了。所以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刚才的描述, 我们来概括一下两者的关系。通过比喻很形象也很自然地过渡到内外力关系的知识学习。

(3) 问题承转。问题承转是指教师利用刚刚学习过的教学内容, 创设一个问题情境, 通过教师提问或者引导学生自主发问, 产生认知冲突, 将教学引入新的学习内容的方法。例如, 在学习“中国的地质灾害”一节内容时, 教师可以运用疑问方式承转:刚才我们认识了地震灾害对我国的影响, 其实地震灾害对我国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会产生影响,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 我们来分析“我国的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

(4) 诗句承转。地理教学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 许多诗词名句也与地理密切联系。在教学承转中, 选择运用诗词名句进行承转, 能引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例如, 讲到锋面天气系统时, 由冷锋过境转到暖锋过境的天气变化时可用“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等诗句进行承转;讲“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时, 由“月球概况”过渡到“月相及变化”, 可用“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等进行承转。

2. 教学案例承转法

设计典型案例进行教学承转是地理教学承转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于典型案例的代表性强, 教学承转的效果往往很好。例如, 笔者在讲“工业区位的选择”, 由“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过渡到“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时, 讲述了印度博尔帕农药厂, 它的毒气泄露事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根本原因是由于该药厂建于城市的人口密集区, 选址不当所致;而美国一家农药厂, 虽也发生毒气泄露, 由于建在荒原上, 人口稀少, 损失小得多的案例。这里讲的就是环境因素在工业区位选择中的特殊作用, 引发了学生很强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

3. 教学活动承转法

教学活动是联系师生的纽带, 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直接源泉。组织教学活动承转, 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组织教学活动承转关键是要创设好“活动点”。例如, 在“水资源保护”的教学中, 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承转:教师将准备好的几块抽屉状木板上分别均匀铺50厘米厚黄土、带草皮的黄土、沙土、黏土, 用喷水壶喷水, 要求学生观察在同等降水量的情况下, 土质相同, 或植被覆盖率不同, 地形坡度不同的, 水土流失的情况;观察土质、植被、地形不同的情况下, 降水量不同, 水土流失的情况, 并思考: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水资源, 然后转入“水资源保护”内容的学习。

三、地理教学承转应注意的问题

1. 注重针对性

地理课堂教学过程总是按一定程序和步骤展开的, 各教学内容之间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关系。教学承转作为引导学生由一个教学内容学习转入到另一个教学内容的学习的方法, 要求教学承转具有针对性。因此, 在承转设计时, 地理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所要承转的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然后再选择适合于这类逻辑关系的恰当的承转方法, 才能帮助学生认识到所学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并将新知识的学习自然地融入已有认知结构中, 进行新的认知学习。

2. 增加趣味性

无法引发学生兴趣的承转, 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承转效果。事实上地理科学以研究人类居住的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为对象, 蕴含着丰富的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地理教师应善于充分利用地理学科所具有的综合优势, 密切联系生活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公民必备的地理, 巧妙地创设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情境, 在承转设计中提供出人意料的地理现象, 使学生产生好奇, 激发认知兴趣, 实现教学承转。

3. 体现创造性

每个地理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实践中也会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因此, 在承转的设计和实践中应体现创造性。一方面, 面对有变化的、有差异的教学对象, 承转的设计和实践是不同的, 承转设计和实践中应体现创造性;实践表明, 在一个班级适用的承转方式, 在另一些班级或许就需要改变;另一方面, 地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和时代性, 也要求地理教师要不断创新承转的设计和实践, 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 还要依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去创造更为有效的承转方法, 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承转不断更新, 使地理课堂教学保持活力。

承转是一堂课中各知识间紧密有机联系的有效环节, 如果一名地理教师能在每节课的备课环节充分考虑承转和过渡, 不仅能让学生对整节课的知识理解得更加系统性, 也能使教师对教材的结构和各知识体系理解的更深入。

摘要:每一堂地理课往往包含了多个知识点, 每个知识点之间又往往存在着各种联系, 如果地理教师能在备课时充分重视承转和过渡的运用, 那么对于学生理解前后知识的关系将会大有裨益, 也能使整堂地理课更完整。

地理技能 篇10

三洞沟峡谷位于长寿凤城镇,有乡道公路可进入景区。三洞沟为桃溪下切而成的一段峡谷,全长2.4公里,底顶高差达160米。两岸县崖绝壁,怪石嶙峋,树木葱茏,桃花溪水在此形成三叠瀑布蔚为壮观,此处风景奇佳,为长寿传统风景名胜之一,自古享有“两路桃花香十里,桃园三洞出仙家”的美誉。

借助依傍城区的地理优势,将此景区开发建设成为市民的休闲娱乐胜地。可在峡谷下游筑拦河形成湖面,形成湖上有瀑布,两岸有峭壁,壁上有绿树的独特景观。湖上可开设水上娱乐项目,两岸可开发建设高档别墅。

1 开展地理考察活动的意义重大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可见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同时,新课标倡导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围绕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开展地理调查,提出合理建议。课外考察活动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开展校园周边地理考察活动,可以让学生真实地了解到家乡的地理状况,激发和培养创造意识和毅力,在实地考察中,学生们提高了地理观察力,丰富了地理知识,懂得了如何注意协调家乡的人地关系,并在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地理问题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 三洞沟考察纪实

长寿二中地处长寿区河街桃花溪畔,三洞沟峡谷出口,临水而居。寒来暑往,同学们远眺三洞沟飞流瀑布,静听小溪流水潺潺,其自然、人文地理要素丰富,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校园是我们在校学习生活的小天地,能否走出校园,到周边实地考察,来检验书本,获取地理新知识,拓展视野,增强大家的实践能力呢?回答是肯定的。

1)准备工作:

(1)确定考察项目和考察地点(三洞沟河谷地貌);(2)成员分组(地理老师和班主任带领各班学生5人一组);(3)准备器材(根据考察内容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带齐资料、笔、书本,相机等)。

2)三洞沟考察过程。

走出校园,从桃花溪的长江入口处,沿着桃花溪右岸逆流而上,一路考察自然、人文地理,听从老师安排,逐一考察。

(1)地理方位的判读:请把正确的方向标标注在上图一右上角。标注长江、桃花溪名称;说说我校位于新桥的什么方向?

方法:利用太阳升落

【讲解要点】:首先提问大家有没有知道此地方位的?引出白天利用太阳升落判定方向,依据“东升西落,正午在南”,带领学生演示太阳升落过程,提问此刻太阳位置能否指示方向?

(2)天气描述:说说今天的天气状况,预测未来几天的可能变化,总结这个季节我们长寿区的气候特征。

【讲解要点】:提问此刻天气如何描述,并及时纠错,突出阴晴、冷暖、雨雪、雾霾、风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关系。

(3)判断地形:踏步桃花溪沿岸,目测三洞沟陡崖高差,识别山脊、山谷、冲积扇、河流台地等地形名称;解释三洞沟峡谷、冲积扇、河流台地的成因?思考三洞沟水电站的建设条件?

【讲解要点】:指出三洞沟是桃花溪长年累月不断下切侵蚀形成的河谷地貌。急流处侵蚀为主多暗礁乱石,缓流处多河漫滩、台地地貌。河流水能资源受制于落差大小和水量多少,三洞沟河段具备水电站的开发条件,都是河流流域面积小水量小且具有季节性,发电量有限。带领学生参观民国时期建成运行至今的三洞沟电站,理解相关知识。提醒并解释考察沿线山体崩塌、滑坡的危险性,讲解野外考察的避险技巧。

(4)岩石土壤植物探究:轻轻触摸各种树叶,想想它们与气候的关系?选好一片树叶拿回去制作一张书签好吗?伸手掏一块岩石、土壤,闻闻味道如何?想想岩石怎么才能发育成土壤?看看家乡土壤有什么共同点。

【讲解要点】:简单介绍四川盆地的地质历史,广泛分布的红色页岩(俗称石谷子,也是当地造红砖的主要原料)结构松散,易风化成土,在生物改造作用下发育成广泛分布的紫色土,非常肥沃,为天府四川奠定了重要的自然基础。鼓励学生感受泥土不同味道,讲明植物通过枯枝落叶肥土能够自我营养,指出农民耕地翻土的科学道理。山坡自然发育土壤与桃花溪冲积土的差别,思考河街菜地大面积分布的具体条件。

(5)为三洞沟开发提建议:地处城市中心的急流河谷地貌,急流瀑布、森林公园、明清古建筑齐聚,实属罕见,极具旅游开发价值,都是有地处城市下方,各种污染汇集,导致三洞沟环环境堪忧!如何让三洞沟更加美好,如何吸引更多市民来休闲、猎奇?请同学们思考。

【讲解要点】:鼓励大家捡拾考察沿线的垃圾,让考察活动成为一次环保行动,培养环保意识。

3 地理课外活动的反思

(1)优点:通过实际操作,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动手动脑,努力完成各项任务。通过考察活动给学生们以强烈思维冲击,知识获取更加真实直观,不易忘记;环保、爱家乡等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能很好体现。可见,这样的课外活动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了舞台;

(2)不足之处:内容较多,时间不足,学生的奇思妙想未能得以及时展现,问题探究较浅,启发思维不够深入,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不够紧密。

(3)改进思考:组建地理兴趣小组,分类培养,突出专业性是我们以后的选择,同时认真做好影视图文资料的整理提升,转化为乡土案例资源,推广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这样用少数学生参与的优质课外活动案例,促进课堂教学的活灵活现,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更加优秀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出版社.

[2]陈澄,樊杰.全日制义务教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梅桃源.地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票据法下一篇:中国画课程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