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24-04-16

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精选6篇)

篇1: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中期调整方案

为了认真实施好《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保实现《规划》的各项建设目标,拟对《规划》进行中期调整,特制定此方案。

一、调整的必要性

对中长期规划进行中期调整是规划本身的要求,《规划》已经实施了3年,应该对《规划》实施进行一次总结,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对各地在实施《规划》中的好经验予以吸纳,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予以解决,将国家的一些林业发展新思路、新政策等有机的融于《规划》之中,使《规划》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保证《规划》的各项目标顺利完成。

二、调整的依据

1.《规划》的任务及完成情况。2.二类调查数据。

3.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5.专题调研成果。

三、调整的重点

这次调整的重点是《规划》中的森林资源培育部分,支撑保障体系及其它原则上不作大的调整。对有些没有启动的支撑保障体系,按照事权划分自行启动。

四、调整的目标 1.全面实现《规划》中的2012年、2015年目标。

2.将调整后的规划任务按省辖市、县(市、区)分类型、分工程分解到2011-2015年。

五、技术方案

(一)造林更新面积的确定 1.宜林地造林面积的确定

以2007年完成的二类调查数据和同时期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依据。

(1)二类调查宜林地面积

二类调查数据中的宜林地面积包括宜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其它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它无立木林地)。

(2)国土部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可供造林面积确定

国土部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中可供造林面积主要是未利用地面积中的荒草地、盐碱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其它未利用地、滩涂等(沼泽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苇地不能造林,不作为造林面积计算)。其中荒草地、盐碱地、沙地、裸土地、其它未利用地可全部作为可供造林面积计算。裸岩石砾地中的裸岩和重石砾地不能用于造林,轻石砾地可部分用于造林,根据调研、典型调查结果,拟确定黄河以北地区、黄河以南淮河以北伏牛山山脊线以北地区、淮河以南伏牛山山脊线以南地区裸岩石砾地类可用于造林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0%、25%、30%。滩涂地中的嫩滩地不能用于造林,植树范围为干流堤防背水侧以外、无堤段河道管理范围以外。根据调研、典型调查结果,初步确定滩涂地可用于造林面积的比例为30%。将按照上述方法计算的可供造林面积减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各县(市、区)土地占补平衡需补充耕地的面积作为实际可供造林面积。

(3)本次调整宜林地造林面积确定

当二类调查的宜林地面积大于国土部门未利用地面积中的可供造林面积时,以国土部门未利用地面积中的可供造林面积为准;当二类调查的宜林地面积小于国土部门未利用地面积中的可供造林面积时,以二类调查的宜林地面积为准;县级政府规划在国土部门未利用地上新增宜林地面积大于按上述方法确定的宜林地面积,其超出部分列入规划实施范围;县级政府规划在国土部门未利用地面积之外新增宜林地面积,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省厅将根据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认真审查,并结合全省规划任务情况,确定是否列入规划实施范围。

将按照上述方法确定的宜林地面积减去2008-2010年已经完成的宜林地造林面积(包括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防沙治沙工程中的防风固沙林等,不含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中的生态能源林改培)作为今后的宜林地造林面积。

2.其它地类造林面积的确定

(1)平原区农田防护林造林面积的确定。按照《规划》中农田防护林造林面积减去2008-2010年省厅下达的计划面积作为今后农田防护林造林面积,也可以根据实际调减建设任务。已通过林业生态县验收的县(市、区)不再安排农田防护林新造林面积。

(2)生态廊道造林面积的确定。按照《规划》中生态廊道造林面积减去2008-2010年省厅下达的计划面积作为《规划》剩余的造林面积,再根据交通部门规划的2013-2015年将要新增的廊道长度进行规划(《规划》中已经包含了2011-2012年新增的廊道),占用耕地的每侧绿化宽度按照5米(县乡道3米)规划,计算出需新增加的造林面积,两者相加即为今后的造林面积。也可以根据实际调减建设任务。

(3)环城防护林、村镇绿化造林面积的确定。按照《规划》中环城防护林、村镇绿化造林面积减去2008-2010年省厅下达的计划面积作为今后的造林面积。

已经批准成立的焦作新城区、许昌新区按照批准的城区规模和环城防护林带规划标准的下限规划环城防护林带建设任务。

由于新农村建设,对村庄进行合并、整体搬迁或者新建新型农村社区的,可对村镇绿化工程进行调整。以合并、搬迁的行政村数量进行计算,每个行政村造林面积按不大于50亩进行规划,但应扣除未完成原规划村镇绿化工程的行政村的造林面积。

3.更新造林面积的确定

根据确定的综合轮伐期,按照各县(市、区)二类调查的森林面积(不含经济林)和2008-2010年造林面积(不含能源林改培、经济林、园林苗木花卉)之和除以综合轮伐期作为年更新造林面积的上限(各县、市、区综合轮伐期见附表),可根据当地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森林采伐技术规程的要求,合理确定年更新造林面积。

(二)生态能源林改培面积的确定

按照《规划》生态能源林改培面积减去2008-2010年实际完成的面积作为今后的生态能源林改培面积,可结合实际调减建设任务。

(三)森林抚育和改造面积的确定

按照《规划》中的森林抚育和改造面积减去2008-2010年完 成的面积即为今后的面积。

(四)工程规划的有关要求

由于《规划》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中的生态移民工程按照退耕还林后续专项(生态移民)规划由发展改革、扶贫部门安排,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暂时没有安排,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的城市建成区绿化建设任务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安排,所以本次调整规划不再考虑上述三个工程,同时《规划》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生态能源林不再细分,本次调整规划的生态工程包括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含生态能源林改培)、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村镇绿化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等8大工程,林业产业工程包括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建设工程、经济林建设工程、园林绿化苗木花卉建设工程、森林生态旅游设施建设工程等4大工程。

工程的规划面积要与有关规划相衔接,并进行适当调整。规划的新造林总任务要和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相衔接;农田防护林改扩建工程要和省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相衔接;产业工程中的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经济林规划面积要与退耕后续规划相衔接,不得小于退耕后续规划的面积;园林绿化苗木花卉规划面积要与省花卉产业规划相衔接。

山区生态体系(不含生态能源林改培)、防沙治沙工程中的防风固沙林、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经济林、生态廊道和村镇绿化的山区部分原则上在宜林地上进行规划,农田防护林、城市林业、园林绿化苗木花卉、生态廊道和村镇绿化的平原部分原则上在其 它地类上进行规划。

(五)任务安排

按照这次调整确定的任务,全面安排2011-2015年森林资源培育任务。前两年主要安排新造林任务,后三年主要安排更新造林及森林抚育和改造。

六、调整的方法

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法。各省辖市、县(市、区)根据规划调整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按照省厅提供的统一模式提报资料和数据,省厅经汇总后,按照统一的审查办法对各地材料进行审查,形成初步审查意见后反馈各省辖市、县(市、区),各省辖市、县(市、区)认定后再反馈省厅,经省厅审定汇总、上报省政府批准后予以实施。

(一)制定规划调整技术操作办法

省厅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门的规划调整班子,根据规划调整方案,制定规划调整技术操作办法。设计统一的调查、规划表格,主要包括二类调查的各类土地面积、各类森林面积蓄积、分林种、分优势树种、分龄组面积蓄积统计表,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现状表,造林更新面积确定表,各工程的规划表等。

(二)省辖市、县(市、区)提供初步调整意见

各县(市、区)按照省厅制定的技术操作办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各种调查、规划表格。本次调整规划仍以县(市、区)行政区划为单位进行,国有林场按照属地管理纳入本级规划(与《规划》相一致),原则上不允许增加新的规划单位,各类调查统计、规划数据,除有特别规定外,均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逐级统计汇总到县(市、区)、省辖市,凡是涉及有关部门的,需 经县级有关部门签署确认意见,并加盖公章。如“未利用地面积统计表”,由国土部门签署确认意见、盖章;“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调整规划表”,由交通(公路)、水利部门签署确认意见、盖章;“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调整规划表”,由农业部门签署确认意见、盖章;“县级政府规划新增宜林地面积统计表”、“造林地类规划表”等,由国土部门、水利部门签署确认意见、盖章。所有表格要装订成册,封面加盖县级人民政府公章。由省辖市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上报省厅。

(三)省厅审查,县市认定上报

县(市、区)提出初步调整意见后,省厅进行汇总,按照统一的审查办法对各地材料进行审查,主要是审查上报的各类数据与省厅掌握的是否一致,规划的工程任务是否符合当地实际,经综合平衡后形成初步审查意见,将审查意见反馈各省辖市、县(市、区),各省辖市、县(市、区)认定后再反馈省厅(若各项造林面积均小于等于省辖市、县(市、区)初步意见的,各类表格不需要有关部门重新签署确认意见、盖章;否则,需按上述要求由有关部门重新签署确认意见、盖章),经省厅审定汇总,编制《〈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中期调整报告》,上报省政府批准后予以实施。

篇2: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林木声指出,我省历来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型自然保护区364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56个;建成25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个国家级生态村,487个省级生态示范村镇,编制了4万多个村庄规划,建成户用沼气近30万户,建设了96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林木声强调,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更加突出的位置,持之以恒地推进我省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使我省广大农民在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同时,能够享有良好的生活环境。重点要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决落实责任。要统筹推进城乡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激励机制。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重点支持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示范创建等。三是强化污染防治,确保环境安全。要严格环境准入,严防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和水质改善,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四是加大监管力度,加强能力建设。严厉查处违法排污企业,防止“十五小”、“新五小”等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同时,加强农村环保能力建设。五是深入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全面推进宜居城乡建设。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切实改善农村“脏乱差”现象,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篇3: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

关键词: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国家渐渐将经济建设的重心转移至对城镇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建设,而且明确提出了在城镇实施大战略的发展方针,对农村的劳动力进行充分的利用,然而在开展城镇经济化建设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导致城镇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1]。

1对城镇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

1.1过分重视对经营性项目的资金投入

在对城镇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过分重视对经营性项目的资金投入,对城镇生态的保护往往采取忽视的态度,甚至有的企业在进行经营性项目的建设时,不惜牺牲环境,将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与国家提出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严重不符。

1.2城镇的建筑规模比较小,而且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比较落后

城镇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对现阶段城镇建设进行分析,发现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城镇,基础设施相比发达地区比较落后, 并没有引入自来水,而且供暖措施比较落后,有的地区甚至没有安装排水设施。

1.3对于环境保护没有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

对城镇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首先必须制定比较详细、符合当地特点的发展规划,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样也要制定相应的规划,但是目前大多数城镇建设并没有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规划,没有目的性的对其进行建设, 甚至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1.4工业区的建设加剧了城镇的环境污染

国家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并且要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即就是在保证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工业区都在搬离城市,往周边的城镇转移,这些工业型企业也为了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污水排放规定和废气排放规定,造成了城镇环境的污染。

2针对城镇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和规划

2.1建立健全保护城镇生态环境的制度进行

在对城镇环境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与保护城镇环境的相关制度,可以将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法作为核心, 根据地域特征以及环境特征进行灵活的变化,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保护法规,为城镇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一定的保障,在此基础上严格执行这一地方性法规,发挥其真正的效用。

2.2针对城镇生态环境的问题对环境保护机制进行完善

要想解决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贯彻生态环境以及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对环境保护机制进行完善,环境保护部门更要以身作则,在工作过程中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且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为城镇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行之有效的战略性措施,并且定期对相关企业的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废气处理进行检查,对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企业进行教育并处罚金,提升环境法规的执行力度。

2.3对城镇生态保护理念进行广泛的宣传

要想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的效果,宣传工作也必须到位, 因为提升群众的环境保护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城镇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相关企业以及环境保护部门的努力,同时也需要群众的参与,所以要扩大城镇环保理念的宣传,可以利用报纸、网络、电视广告等媒体,也可以通过村委会、学校、 医院等文化单位对城镇环境保护理念进行广泛的宣传,利用视频短片、宣传标语等形式让人们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2.4将清洁型能源运用到工业型企业的运作过程中

城镇环境的污染,主要因素就是工业型企业对于污水、 废气等物质的排放,所以这可以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出发点, 将清洁型能源运用到工业型企业的运作过程中,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污染物的排放量,而且也可以遏制新的污染源的出现。也可以在城镇的工业区建立专门的污水处理厂,因为水污染是造成城镇污染的重要问题,所以政府部门可以积极的筹措资金,与企业进行合作,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建设,这对于保护城镇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3结语

本文主要对城镇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过分重视对于经营性项目的资金投入;城镇的建筑规模比较小,而且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对于环境保护没有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工业区的建设加剧了城镇的环境污染,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篇4: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环境规划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反规划;生态环境规划

生态环境规划在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规划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时段和层次都较丰富,是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一类的总体称呼。同时,生态环境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从早期《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条例》的颁布,到近年的《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都有强调在编制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当提高自然生态坏境在城市的地位,对其进行适当的保护和改善,同时也需要相关措施来让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合理的建设与管理。近年来,我国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各类资源合理利用的政策法规层出不穷,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不管是法律层面还是城市总体的发展战略层面,都对城市的环境起到了约束和引导作用,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對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密切关注,也间接体现了城市总体规划对于生态环境规划得到发展、完善的诉求。增加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关于生态环境规划的研究,是应对于完善目前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体系编制所需,也是当前国际以及国内强调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所需,更是对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及科学性的大大提高,还有效提升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水平。

一、生态环境规划的涵义以及

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规划所指是为了协调发展社会、环境与经济,把三者看作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对人类的自身和对环境所做的活动,进行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要使得这种合理安排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就必须处理好环境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特别是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为确定城市的性质、城市规模以及发展方向,使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发展目标得以实现,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均衡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对各项建设所作的一系列部署。城市总体规划偏重于从城市的形态设计角度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生态环境规划的目标就在于去实现总规中关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合理的发展。两者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生态环境规划是组成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部分。城市总体规划与生态环境规划相互看作彼此的基础,也可以相互进行参照。生态环境规划所要达成的目标即为总体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并综合平衡地参与和纳入其中。

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并做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项建设一致的进行规划,并贯彻实施及协调发展,能有序地解决城市的生态坏境污染及破坏问题,让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效益实现统一,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即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生态环境规划进行考虑,能够对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及科学性的有效提高,大大的提升了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水平。

二、城市总体规划中环境规划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总体规划常常轻视了环境规划,只重视城市的用地发展项目以及经济发展,对于环境规划仅仅是提出一些如“生态优先”等的宽泛说法。编制过程中对具体的环境影响分析和保护措施只有少数的阐述,还有部分城市甚至是首先对总体规划进行编制,而只把环境规划看作是在补充总体规划。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一)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内容与总体规划的方案协调性不够

现在大多数生态环境规划都是作为城市规划中的一个构成部分,以专项规划或者单独章节的方式写入到总体规划之中。这类方式通常容易导致城市规划方案与生态环境规划之间呈现脱离状态,两者之间不仅严重缺乏协调,且互相不能得到有力支撑。首先,生态环境规划的发展目标和相关措施会与城市规划方案不协调,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可能会产生明显的矛盾;其次,生态环境规划中的相关举措很难甚至不会在城市规划方案中得到实现。

(二)生态环境规划的编制缺乏一定规范性

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城市总体规划中都有生态环境的相关内容,但生态环境规划的目标、内容、研究深度和技术方法,根据不相同的规划参与者对于生态环境规划的重视和理解程度,都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因此,首先确定好生态环境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内容体系,使得生态环境规划实现细化目标、具体化任务和规范化内容,对实践生态环境规划成果的指导性其及提高的可操作性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三、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总体规划

同步实行时的解决途径探讨

(一)“反规划”——基于安全生态环境格局的规划

“反规划”是在当今中国各大城市的迅速发展进程和无秩序的扩张背景下产生的,是一种强调规划城市物质空间的方法论。“反规划”是一种全新的城市规划设计的工作方法,指的是城市规划设计在编制过程中应当把非建设用地看作是首要的,而并非遵循传统模式先进行建设用地的规划,在传统规划中有关于不建设区域基本都是被动的、滞后的、零碎的。“反规划”并不是单纯地强调“绿地优先”,也不是否决现行的规划,而是应对如何在目前迅速的城市化和各种不确定性发展的条件下,在城市中系统地进行空间发展的一种较佳途径。笔者认为把“城市与环境”的关系用“图与底”来比喻显得十分生动恰当,在传统规划设计中通常都是以城市为“图”、而以环境为“底”;反之,“反规划”提倡的是“图”与“底”互换位置,优先的以环境为“图”来进行规划设计。

从这个方面来看,在处理两种规划关系的方法里,“反规划”不失为一种好对策。这个原理在于:在规划中不仅建造的部分是主要目标,留空的非建设用地更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实行保护。相对于景观中稳定存在的河流水系、绿色走廊、保护湿地、农林耕地等自然景观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所拥有的功能和城市的整体规模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更需要换位的思考城市规划的方法,用逆向的思维来直面迅速变革时期城市的不断扩张。

“反规划”的实施方式就是先从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着手,接着进一步布局建设用地。即为了防止因为迅速的城市发展扩张,导致生态基础设施的减少和破坏,首先要进行有力的保护和控制,使其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生态基础设施指的是城市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整套自然生态系统,使得整个城市及其中的居民能够从自然中持续地获得服务。自然生态服务包含有新鲜空气、食物的提供,体育、休闲娱乐场所,安全庇护场所的提供,以及教育等。它涵盖了所有能够供应以上自然生态服务的系统,譬如城市绿地系统、农林耕地系统、以及自然保护源地等系统。

(二)切实落实规划环评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具体是指,规划和建设的项目实施之后,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好影响进行一系列分析、评估及预测,相应地出台一些对策和措施以预防或减轻其对环境不好的影响,一并紧密地追踪期间所采取的办法和相关制度。2003年9月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提到,国务院相关部门、市级以上地方政府以及相关下属部门对有关土地利用进行规划编制,区域、海河的建设、开发等措施相关综合或专项的规划都要有关于环境影响的章节,工、农、畜牧林及能源利用、交通设施以及城市建设、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需要环境影响报告书,因为其不具指导性,所以还需要一些相应固定的程序及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倘若这个重要的战略能够得到确切的实行,环境保护规划能够从基础、从大局方面、甚至从起源開始重视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污染的管控以及对自然生态的保护。环境影响评价使得城市总体规划在编制当中得到充分重视,并且及时地对相关生态环境规划措施进行制定。环评还能够充分发动社会各界一起行动,形成当局负责进行审批,环境保护的相关主管部门实行统一的监督管理,相关单位对规划可能产生的一些环境影响承担责任制的新体系,另外让广大人民群众也能够参与进来,团结一心地护卫环境的新机制。

四、结语

追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向前的脚步,城市建成区的逐渐扩张,城市环境也一直在恶化。热岛效应、酸雨、雾霾等各种环境污染造成的极端天气,早已成为城市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总体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指导,不仅仅要考虑到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且应当将生态环境规划新鲜的理念更好更多地融入城市总体规划。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融入的过程中,应改变从前传统规划的旧模式,即以经济发展为唯一的目标,以城市及土地为核心,要在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上着重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所以笔者认为一个城市的发展要始终保持协调,就要处理好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可以看做是城市总体规划集合里的一个子集,但这个子集相对其它子集是独立的,同时该子集又是城市总体规划构成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参考文献:

[1]徐长久,万玉山.我国环境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川煤炭技术,2007,(03).

[2]吕斌,余高红. 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J]. 城市规划学刊,2006,(04).

[3]曹勇宏.论区域环境规划的综合集成方法[J]环境私学与技术,2003,(26).

[4]曹勇宏.尚金现代环境规划学及其创生[J].环境科学动态,2002,(01):14-18.

[5]尚会城.环境规划与管理[M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郭英丽,杨明.关于城市经济和环境规划的几点建议[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03) : 9-14.

作者简介:

篇5: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施意见

闽政办[2006]91号

颁布时间:2006-4-18发文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生态省建设,实现《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生态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十一五”期间贯彻落实《生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围绕建设目标,认真组织编制区域规划

(一)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生态省建设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在今后的五年,要形成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的态势,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建设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到 2010年,全省生态效益型经济形成规模,产业结构比较合理,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进入较高层次的生态省。各地也应从自身现有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出发,全面规划,合理确定本阶段生态建设的目标,与生态省建设目标相衔接。要立足当前,处理好近期、中期、长期的关系以及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重点抓好“十一五”近期主要工作,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生态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使生态省建设能够不断取得实效。

(二)抓紧编制市、县(区)生态建设规划。各市、县(区)政府要按照《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加快组织编制市、县(区)生态建设规划,并于2006年底前经同级政府或人大批准颁布实施,并报省发改委、省环保局备案。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区)有关部门,要根据省、市、县(区)生态建设规划,结合全省及本地区生态建设实际情况,按照部门职能,于2006年底前制定相应的生态建设配套实施方案,切实负起对本辖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指导、协调、监督的职责。市、县(区)生态建设规划要按分解、细化、落实《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要按照生态功能区划要求,落实具体的实施步骤与举措;要与“十一五”规划、2020年长期规划相衔接,做到上下对接,相互促进,真正以生态乡镇、生态县、生态市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生态省的建设。

(三)强化生态省建设指标的考核评价。要把生态省建设完成情况作为各地、各部门环保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通过评价指标来客观评价、动态跟踪和综合考核。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生态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行业、各区域以及示范区的实际情况和建设要求,于2006年底前研究制定不同层次生态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发展方向,用于考核相关领域或区域生态建设工作和生态环境状况,指标评价的要求要与各地“十一五”规划以及“十一五”专项规划衔接。既要重视考评单位GDP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土地退化指数等约束性指标,还要重点考评与群众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主要水系水环境质量、城区绿化覆盖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等指标。

二、围绕建设任务,认真组织实施重点建设工程

(一)生态效益型经济工程。包括生态效益型工业项目、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和生态旅游业建设项目等三方面内容。

(1)生态效益型工业项目。按照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要求改造传统工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探索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共生产业群模式。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火电、石化、冶金、建材、轻纺、煤炭等六大行业的技术改造工作,并逐步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

抓好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的试点工作。2006年8月底之前,完成福州、厦门、三明、南平等地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或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其他市也要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发展壮大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燃煤电厂烟气脱硫除尘、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医疗废水和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处置、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等技术和装备。组织实施一批环保产业化示范工程,培育扶持一批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环保产业园区和企业,扶持高新技术设备和产品生产,使环保产业成为我省新兴的绿色产业,力争到2010年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占第二产业比重达到6%.(2)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研究我省不同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种植技术、作物类型的单位土地面积消纳畜禽粪便等污染物的比例,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沼气,大力推广“牧—沼—果”、“牧—沼— 菜”、“牧—沼—粮”、“牧—沼—草”等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大力发展以农田为基础的粮经、粮肥轮作模式,优化品种配置和种植结构;大力推进人工鱼礁建设,积极推广水面立体种养和浅海滩涂深海生态养殖模式;发挥山地资源优势,推进山地综合利用开发,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加快发展安全食品。抓好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在闽江、九龙江、晋江、交溪流域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村;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食品安全。示范(试点)区内的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土壤酸化等障碍因子得到初步治理,大部分农产品达到无公害的要求。加快绿色食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利用闽西北优良的自然生态资源,加快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特色的绿色农副产品。

(3)生态旅游业建设项目。按照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构建闽南(厦门、漳州、泉州)商贸滨海旅游区、闽北(南平、三明)生态文化旅游区、闽中(福州、莆田)商务休闲文化旅游区和闽东(宁德)山海畲乡民俗旅游区、闽西(龙岩及三明的客家县)客家文化红色旅游等五大旅游区,建设一批生态旅游目的地。重点推出具有福建特色的山林生态旅游、蓝色海洋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旅游产品系列,提倡绿色经营和绿色消费。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创建A级旅游区、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生态旅游示范区。

(二)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程。突出抓好资源开采、资源消耗、废物产生、再生资源产生、消费等五大环节,力争在重点行业和领域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到201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0%,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增加65%.加快实施节能工程,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保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深入开展节约用水,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到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 60%.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土地市场,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内在机制。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的消耗管理,鼓励使用再生材料,大力节约包装材料。

(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工程。要加强保护重要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重点预防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等区域,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退化。跨市和跨县(市、区)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各级政府要加强沟通协调,制定规划,分期建立省、市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依法保护和建设自然保护区。加强自然保护区种群网和重要种子资源库建设,确保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要认真编制自然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经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审查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严格执行有关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清理整顿自然保护区内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建设活动。切实加强对全省各地森林公园、生态良好的江河溪流和海滩海湾海岛等区域的保护。

保护好饮用水资源。全省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排放污水,禁止从事旅游、游泳和其他可能污染水体的活动,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二级保护区内的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由所在地政府限期予以拆除。到2010年,95%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四)重要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工程。实施“土地整理、沃土工程”,保护基本农田。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用一补一”的原则,保持耕地占补平衡,同时重视保护农田质量,确保全省2010年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稳定在1830万亩。每年整理15—20万亩农田,继续提高耕地质量。

加强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快建设蓄水工程和跨区域、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开展生态环境最小需水量研究,维护好江河健康生命和流域生态平衡。水利工程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水资源评价” 制度。推进闽江、九龙江、敖江、晋江、汀江、木兰溪、交溪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及绩效评估工作,省组织跨设区市的闽江、九龙江和敖江流域整治工作,其它流域由所在地设区市组织实施。到2010年,全省12条主要水系90%的水质达到相应功能区的环境质量标准。

强化矿山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健全省、设区市、县(市、区)三级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突出解决矿业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取缔关闭不符合最小开采规模规定的矿点;严禁在禁采区内新建矿山、矿点,严禁在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以及重要河流两侧山体(一重山)可视范围内开山炸石。被取缔关闭的矿山的生态恢复,按照‘谁开采、谁治理’的原则由采矿权人负责整治。对无法落实业主的废弃矿山,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整治。2006年底前完成“青山挂白”治理工作。

保护好森林生态资源。闽北闽西山地盆谷生态区、闽东闽中中低山原生态区等林区,要以保护闽江源头、支流两岸一重山和重点生态区位的森林资源为重点,建立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小区(点),生态公益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30%以上。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建设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基地。到2010年,全省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面积达到122万公顷,各类特殊保护区域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2%.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海域资源,加强海洋和海岸线资源的保护,强化海洋环境功能区管理,确保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严格控制港湾内围、填海,切实保护好近海与河口湿地资源。闽东及闽东南沿海地区要建立近海海域生态区及海水养殖和贝类净化基地,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水平;建设一批生态养殖示范区,加强沿海港湾养殖集中海域的污染治理,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加大力度开展重点港湾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水环境监测。到2010年,全省45%的近岸海域水质达到环境功能区的海水水质标准。

加强湿地和红树林保护。沿海各级政府要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制定方案,分期在闽江下游、厦门湾、三都澳、泉州湾、九龙江口、漳江口、福清湾、兴化湾、福宁湾、沙埕港、漳浦莱屿列岛、诏安湾等建立一批沿海湿地特别保护区,保护湿地、红树林资源和海洋生物多样性。

(五)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2010年各市、县所在地建有垃圾和污水处理场,城市(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城市(含县城)污水处理率均应达到60%以上。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接纳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污水,其处理后排放污水的有机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有机炭)、悬浮物和大肠菌群的含量超过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计征的收费额加一倍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征收污水排污费。进一步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工作,加强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理处置运营管理。加快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2010年全省危险废物基本做到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按照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村落绿化、道路硬化、沟渠净化、庭院美化,构建人居环境。城乡统筹治理农村垃圾,建立多形式、多渠道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长效模式。有条件的地区,提倡垃圾焚烧发电。要采用先进实用处置技术,加快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置。

深入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市内河整治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处置。厦门、福州市要巩固和发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泉州、漳州市要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验收,其他设区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要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面推进绿色社区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2006年底前,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市要建成一批省级绿色社区,10个以上的乡(镇)达到国家级或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要求。各设区市要加大内河治理力度,确保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福州、厦门、三明市要在巩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泉州、漳州要力争进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到2010年,全省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2007年底前,所有城市市区公交车必须达标排放。年检或抽测排放污染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机动车,要限期治理,治理仍不达标的按规定强制报废。

(六)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生态农业示范(试点)县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以饮用水源和水源涵养为主要生态功能的区域,氮、磷污染严重的水域、土壤,以及农产品中农药等残留量超标的地区,要大力提倡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有效控制和严格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物质。

抓好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编制完成《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和《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规划》。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畜禽养殖禁建区内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禁建区划定后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限期予以拆除;禁建区划定前已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于 2006年底前限期治理达标,未按期达标的一律搬迁或关闭。全省其他地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于2007年底前治理达标。要切实完善配套设施,强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开辟利用途径,因势利导,变废为利,提高转化率与利用率。对以营利为目的,并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畜禽养殖场,应当依法征收排污费,促进污染治理。大力推广扶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2006—2010年全省每年新建户用沼气4万户。

加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全面实施生态省千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水土监督保护,推进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建立全省水土保持监测评价体系,定期发布全省水土保持状况。2010年前,在全省建成15个水土保持示范城市、120条示范小流域、8个生态修复试点县、10个水库库区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示范区。到2010年末,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下降到6�4%.(七)生态安全保障和人口安全保障建设工程。重点抓好一批重点生态安全工程建设。包括城乡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工程:“五江一溪”及沿海、库区、重点干旱片区等洪涝干旱灾害防御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江河流域生态林、城市周边一重山森林生态安全保障,城乡绿化一体化、绿色通道、森林“三防”体系等林业生态防护工程;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服务工程;闽东南沿海海洋灾害防治工程;农林水产疫病防治工程;闽东南沿海和闽西部分城市防震减灾体系二期工程;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特别要加强对生态脆弱区的保护与综合整治。

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口宏观调控机制。要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切实加大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的投入,实施 “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努力控制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地方病,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要积极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把产业规划、就业规划与人口规划结合起来,统筹人口分布与生产力布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配置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作用,促进人口与劳动力在地区间、城乡间的合理、有序流动。

三、围绕保障措施,强化生态省建设的政策、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持

(一)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根据生态省建设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健全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主体、具有福建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进一步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土地集约利用、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促进节地节水、资源有偿使用及产权转让、环境监察、放射性污染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等政策;研究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加强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标准化工作,完善主要用能设备及建筑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和主要耗能(水)行业节能(水)设计规范。建立和完善再利用品标识、节能建筑标识,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健全保护区管理工作评估机制;不断完善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以及开发、推广和使用清洁能源的激励政策。

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的监督作用,强化执法检查。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分工协作、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对有关部门移送的生态污染和破坏案件要及时查处,及时反馈。设立投诉中心和举报电话,畅通投诉渠道,鼓励广大群众检举揭发各种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强新闻媒体监督,对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曝光,依法查处。

(二)拓宽生态建设的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统筹安排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省级各有关部门预算专项资金每年都要安排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的相关重点生态项目建设。要不断拓宽和运用社会资金加大生态项目建设,也要积极引导和利用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的贷款或赠款用于生态省项目建设。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对政府投资的项目,可采取股权收益适度让利、公益性项目财政补助、延长项目经营权期限、按规定减免税收和土地使用费等政策措施,推动环保产业化改革。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采取多种投资形式参与生态省建设。积极支持生态项目申请银行信贷、设备租赁融资和国家专项资金,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探索经营生态项目的企业将特许经营权、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权,林地、矿山、海域使用权等作为抵押物进行抵押贷款。

(三)开发引进先进适用的绿色科学技术。积极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加大生态环境科技项目交流,有效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

(四)加强相关领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从健全激励机制入手,吸引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到闽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在生态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与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设立生态环境研究工作站或博士后流动站,加强本地技术骨干队伍的培养。

(五)加强合作,扩大开放。学习借鉴国际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循环经济的有益经验和做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污染防治、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鼓励外商在闽设立生态经济研发机构,积极开展有关项目的合资合作。拓展与台港澳和兄弟省市特别是周边省市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四、围绕责任,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

(一)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各市、县(区)要成立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推进生态市、县(区)建设工作。要结合环保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将生态省建设任务纳入各级政府行政首长目标责任制的内容,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分解落实,层层建立责任制。各市、县(区)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指定专人,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当地市、县(区)生态建设工作,提出建设计划,组织年终考核。

(二)建立分工协作机制。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区)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切实指导、协调、监督本部门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形成部门相互协调、整体联动的生态省建设分工协作机制。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市、县(区)生态建设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并牵头会同环保部门制定生态建设的阶段目标和重点项目计划;负责重大生态建设项目的审查、审批或上报。

经贸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工业行业发展专项规划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行业污染治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节水及资源综合利用,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订生态建设资金融资办法和措施,研究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财政性资金投入机制和管理办法。环保部门负责实施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并指导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以及有机食品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推进绿色社区、生态居住小区的建设工作。

科技部门负责对生态建设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工作的指导和管理,重点支持与生态保护和建设有关的科研项目,并积极促进先进成果的推广应用。

国土资源、海洋、水利、气象部门负责国土、矿产、海洋和水生生物资源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林业部门负责生态公益林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以及沿海防护林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建设。

建设部门负责环境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努力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交通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工作,重点是加强公路界内绿化的管理工作和水上交通运输船舶的污染防治。

农业部门组织编制畜禽养殖规划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监督包括畜禽养殖业在内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控制和生态农业建设、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建设项目,积极推进生态村镇的建设。

水利部门负责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与保护。

旅游部门负责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开展A级生态旅游区、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指导并监督旅游污染防治项目的实施。

(三)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深入开展“倡导绿色文明,创建绿色家园”活动和环保志愿者行动,鼓励成立民间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组织,进一步引导社会团体和公民积极参与各种环保活动,推广采用听证会、论证会和社会公示等多种形式,扩大公民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作用,把宣传教育与环保治理有机结合。深入开展全民环境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生态省建设讲座列入培训计划,广泛提高全民生态文化意识。

(四)建立健全生态扶持与补偿机制。各地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经济政策,定期修改和公布鼓励发展的生态产业、产品、技术与工艺的项目目录和生态产品标准,并给予投融资和其他方面的政策倾斜。要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依法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税费征收管理,完善生态补偿制度。逐步建立矿山生态治理恢复保证金和重点污染行业保证金制度。积极探索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强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建立科学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篇6:生态环境规划

自然概况

气候条件: 大河乡属中亚热带气候,夏长冬短,平均气温19℃,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00小时,无霜期长达308天左右,平均相对湿度为75.85%,年平均降雨量为1894毫米,给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

土壤条件:大河乡土壤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土层深厚,耕作性好,宜发展水稻、蔬菜、旱地作物和林业。

动植物资源:

地形地貌条件: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 150 米,典型岩溶地貌.岩溶峰林地貌。本案地势基本平坦,西侧有风光秀美的漓江从中穿越,东侧有有桂林最高峰、森林茂盛的尧山。

水文条件与水资源: 大河乡位于桂林市区东北部, 漓江就从大河乡穿境而过, “百里漓江第一岛”的南洲岛在其中.漓江旁边有大片滩地和湿地.大河乡各村庄零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池塘.存在问题:

农药化肥过度使用: 在化肥、农药长期过量施用的影响下,耕地的保水保肥和速氮速磷能力急剧下降,地力明显减弱,呈现“过量施用—污染环境—地力下降—追加施用”的恶性循环。农药的过量施用,还造成了作物体内农药残留量的增加,不仅降低了农作物的质量,也危及到人体健康。

乡镇企业的污染危害: 乡镇企业普遍存在分布广、耗能高、规模小、技术条件落后等特点,对农村水环境构成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

“白色”污染: 随着不可降解塑料地膜的大范围使用和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无控制使用,农村的白色垃圾污染不断增加。“白色”污染主要危害有两个方面:①塑料废弃物随处可见,破坏了周围环境美感;②是塑料废弃物进入环境后,很难降解,大量残留在土壤中的塑料制品使土壤通透性变差,使农作物减产。

滥用农业资源,造成资源破坏 滥用农业资源,就会导致农业生态失调,农业资源衰竭,产品减少。例如乱砍滥伐,破坏植被,就会导致水土流失。此外,农村建房和兴办企业占用耕地,也是当前影响农村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生活垃圾和废水的污染: 农村人均年产生活垃圾约300 kg,而且还在逐年递增。并且,农村垃圾的综合利用率一直较低,各种废弃物随意抛散,垃圾“围村塞河堵门”之势已成为农村一大“公害”。此外,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也日趋严重,年排放畜禽粪19亿t ,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的214倍。目前,许多农村是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三污合流”,水体和垃圾污染严重破坏农村景观,从而影响投资环境,影响农村改革开放的形象。

作物秸杆的不合理利用: 燃烧作物秸秆做为获取能源的主要途径,用于烧水、做饭、取暖,给秸秆还田带来了很大难度。将作物秸秆用作能源而得不到还田的弊病除了使农田有机质含量减少,加重土壤贫瘠化外,还增加了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生态环境恢复措施:

农业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及有机复合肥的开发利用 利用发酵后的沼液为载体与无机物质络合,生产出液体复合有机肥,可消除农业生产中单

一、超量施用化肥所出现的环境污染和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对畜禽粪便进行多层次的加工与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商品的回报率,同时有利于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生物修复要向复合污染修复方向发展 很多土壤的污染情况非常复杂,有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也有无机物、有机物复合污染,这时综合利用真菌等微生物及化学螯合剂等多种修复强化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使农田庇护率达标。大量陡坡耕地、沙化土壤的退耕还林,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遏制了北部风沙蔓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明显改善。

上一篇:马承汇报课下一篇:银行业合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