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22-08-26

第一篇: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

2010-03-12 10:17 字体: 大 中 小

一、《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的基本情况

2008年10月,市政府根据市城市规划局的请示,批示将原由市城市规划局承担的组织编制《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工作移交市环保局,并要求10个月内完成。市环保局受领任务后,立即组织人员与市城市规划局对接,经过调查询问,在市城市规划局预选的三家编制单位的基础上,再函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参加投标。2009年2月,经招标筛选确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为编制单位。

2009年2月至8月,以中科院地理所张义丰研究员为组长,约30人的《规划》编制专家组,前后5次到湛江实地考察,时间逾100天。专家组调研了各县(市、区)的生态敏感区域和各类经济开发区,走遍了重点乡镇,听取了各县(市、区)领导和各部门有关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分别与市四套领导班子、市直各局、驻湛科研和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座谈交流,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100余次。完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包括文本、说明书等总计约70余万字。

2009年9月至10月,《规划》进行了公开征求修改意见,发出近150份征求修改意见函,征求对象涵盖了所有座谈的单位和市人大常委会所有成员,收回征求意见书143份。反馈意见显示,各单位(个人)除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外,均对该《规划》给予较高的评价。《规划》经编制专家组修改完善后,于2009年12月27日,顺利通过了由环境保护部主持,李文华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论证。

二、《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的主要亮点

(一)湛江城市发展定位的突破。长期以来,湛江城市的发展都定位在滨海城市,忽略了城市发展的整个自然空间特征和发展趋势,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湛江城市的科学发展和布局。本《规划》经过详细的实地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论证,提出了湛江建设“生态型海湾城市”的发展定位,实现了湛江城市发展定位上的突破。

海湾是指弯曲的海岸线形成的被陆地包围的水域面积要等于或大于以湾口两角连线为直径的半圆面积。海湾城市首先必须要具备海湾的基本定义,其次城市的发展要以海湾为基础进行城市规划和开发。不具有海湾特征的城市不能称之为海湾城市;具有海湾特征,但城市发展空间上没有按海湾进行组织的,严格意义上也不能称之为海湾城市,但随着城市的拓展和功能的转移,这类城市是可以发展成为海湾城市的,比如厦门就成功的从海岛型城市转变成为了现在的海湾城市。海湾城市是滨海城市的一种,但受到其定义的严格限制,我国海湾城市在滨海城市中所占的比例极少。

经过专家组的考察和研究,根据湛江湾内部和外围存在着硇洲岛、南三岛、东海岛、东头山岛、特呈岛等众多岛屿,称之为“湛江群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湛江独特的“岛—湾—港—城”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目前湛江城市出现了“拥湾发展”的空间态势,提出建设“生态型海湾城市”的发展定位。《规划》对湛江市的定位完全符合湛江城市发展的自然本底和空间特点,将对湛江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意义在于:(1)提升湛江城市的资源禀赋价值和优势特色,为湛江市在“十二五”及今后更长一个时期,争取省、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吻合湛江城市“一湾三岸,拥湾发展”的基本空间态势,顺应了湛江经济大发展的趋势和发展阶段要求,有利于促进城市功能的耦合优化和市区经济的平衡发展。

(二)建立了一套符合湛江特色的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本规划打破了传统生态市(县)建设规划指标体系制定的传统,突破了环保部制定的相关参考指标体系,在生态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上进行了创新。突出了以下四个特点:(1)综合性:以国家级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指标体系为指导,参考国家、广东省、湛江市生态示范区建设指标,构建市—县—乡镇—村四位一体的

综合指标;(2)可比性和特殊性:既能反映湛江热带海陆一体化的特点,又具有横向可比性;(3)可操作性:能够通过统计数据收集、调查和监测获得,并能够通过对本规划决策执行和项目的实施实现达标;(4)阶段性:能够动态地反映本规划动态执行过程,并与规划的阶段目标相一致。

在此基础上,将指标体系分为基本条件指标和建设指标。其中基本条件指标包括湛江市范围内的生态区建设规划编制情况、环境保护机构建设情况和生态示范区创建情况等3大类12个指标;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等3大类28个指标。

目前湛江市已有10项指标基本达标,达标率为35.7%;按规划至2015年末可望有20项达标,达标率将达到为71.4%;至2020年末,所有生态市建设约束性指标全部达到,参考性指标达标率达到80%以上。2020年至2050年为生态市建设指标完善和维持阶段。

(三)生态城市形象建设的创新——湛江彩龙。本规划把生态城市形象建设纳入到生态市建设的基本框架内,在全国生态市规划领域属于首创。通过对湛江市自然、资源、经济、产业、文化等禀赋优势的分析和研究,《规划》以视觉传达的方式展现并突出了湛江生态城市建设的品牌形象。

通过对“湛”的挖掘,发现“湛”字里面包含着“江”字,同时结合湛江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在粤西区域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对“湛”字进行了形象化设计,配上湛江传统的“蓝、绿、红”三色,形成“湛江彩龙”形象标识。

(四)坚持环保与生态建设并重主题思路。传统的生态市建设规划往往把重点放在环保方面,而对涉及区域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关注不够。本规划坚持生态建设与环保建设并重的思路,加强了影响湛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重大生态问题的研究和规划。(1)提出生态市建设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市建设的观点,对影响湛江市经济发展的若干重要产业类型的生态化发展进行了研究和规划,弥补了传统生态市规划只重环保项目,而忽视生态产业项目,只重生态保护,而忽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足。(2)从陆地生态系统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及生态信息化建设等角度,加强了湛江生态安全格局系统建设的规划,提出了保护和建设“湛江群岛”、“红树林绿色屏障线”、“沿海防护林绿色生命线”等重要概念和理念。(3)从生态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加强了湛江生态县(市)、生态镇(乡)和生态村建设的规划内容,提出了建设生态城乡人居环境体系建设的空间架构。同时提出要重点加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打造“人地和谐”的生态意识。

(五)加强项目建设,突出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为实现湛江生态市建设的目标,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规划》围绕生态产业、资源保障、环境保护、生态文化、生态城乡人居环境和生态形象等专题,分别设计了近期和中远期建设项目。同时,还重点规划和设计了影响全市生态市建设的重点工程和各县(市、区)重大工程,其中包括:湛江市生态与环境建设重大支撑项目13个,生态市发展战略研究项目5个;县(市、区)优先建设项目30个,重点建设项目23个等。突出了项目建设,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在生态市建设中支撑作用。

(六)因地制宜提出湛江生态市建设的七大生态带工程。生态带是保护湛江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线和防护线,《规划》结合湛江产业发展和区域布局规律,提出了七大生态带建设重点工程,即:沿海防护林、滩涂红树林、森林公园、交通绿色长廊、江河水源涵养林、城区公园绿地和工业园绿化缓冲区等建设工程。

(1)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是湛江市生态市建设的绿色长城线。要以雷州半岛东西两岸的防护林建设为重点,加强以木

麻黄为主体的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恢复和建设,提高防护林防风固沙、绿化美化等作用。

(2)滩涂红树林建设工程。湛江市红树林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是湛江生态市建设中最具有特色的生态资源之一,保护和建设好红树林这道绿色屏障线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建设通明海红树林湿地生态公园建设工程、特呈岛红树林生态公园建设工程、雷州九龙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和沿海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等四大工程。

(3)森林公园建设工程。重点以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为核心,在全市范围内建设若干不同层次和主题的森林公园,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城乡生态环境,同时开展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提高森林公园的生态教育价值和经济效益。

(4)交通绿色长廊建设工程。构建以环岛绿色交通线为主体的交通绿色长廊是湛江生态市建设的重大任务。只有建立环岛绿色交通线才能使湛江真正实现海陆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和产业一体化发展。环岛绿色交通线总长度为538.4千米,可借助现有公路的长度为73.09千米。涉及乡镇43个,路经两个大的港口(海安港和湛江港),小港口42个,出海口11个。

(5)江河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重点以鉴江、九州江和南渡河三大流域为主体,加强以水源涵养林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流域建设,构筑湛江市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命线”。同时要加强鹤地水库等重要水源节点周边的水源涵养林建设。

(6)城区公园绿地建设工程。重点加强湛江市区及各县城环城绿带建设、居住区绿地建设、交通干道绿地建设、城市密集地带屋顶绿化及单位庭院绿化美化建设等。加强对城市公园的美化建设和改造,提高城市公园的观赏和休憩价值。

(7)工业园绿化缓冲区建设工程。湛江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大发展的时期,将不可避免地对城市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为了保持湛江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尤其是大气环境的稳定,缓解城市环境与人口之间的矛盾,《规划》提出了在产业聚集区域与人口居住区域之间建立生态缓冲区的概念。重点在东海岛及各主要工业园区周边建立绿化缓冲区。

(七)重视县(市、区)生态建设,从更大的视野考察区域的生态发展问题。《规划》不仅在湛江市域层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设计,而且充分考虑到了湛江11个县(市、区)各自不同的特点,在规划中专门加入县(市、区)生态建设专题,分别从发展定位、生态产业培育、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信息化建设和重点项目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总篇幅占到了全部说明书的四分之一,这是全国其他生态市建设规划所没有的。

第二篇: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方案

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是协调市域产业和区域发展关系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和行业、部门规划及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对于指导生态市的有序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工作内容

《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内容和深度,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建设指标(试行)〉的通知》要求,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指导,从邯郸市的实际出发,并与《河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及邯郸市各领域的发展规划相衔接, 提出切合邯郸市实际的生态建设具体措施,力求实现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在对邯郸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现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评价生态市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明确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生态市审核所设立的指标体系,针对邯郸市的实际情况优化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目标可达性分析;利用多时相、多波段中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通过解译获取生态环境信息,利用GIS技术,根据邯郸市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划分成不同的生态功能区,明确不同生态功能区的主导生态功能,阐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的建议策略,为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产业布局等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环境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管理信息与管理手段;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写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资源保障、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领域,并设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主要包括生态产业建设规划、生态功能区划、水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建设规划、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生态人居体系建设规划、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减灾防御体系规划等;规划基于RS/GIS/GPS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实现邯郸生态市建设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

1理,为后续其它规划的编制和生态环境管理等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根据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建设步骤,确定重点建设项目与投资;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组织、政策法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二、规划方法与技术支持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生态学理论、相似理论、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和环境承载力理论为指导,研究人—地系统的协调共生关系,维持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发展,确定当地区域环境承载力,规范经济开发强度,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保障系统的正常功能。

采用情景分析方法、相似分析方法、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时间序列分析、费用-效益分析、生态系统分析、RS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系统决策优化技术等。

三、规划的主要成果

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技术报告和规划图件。具体内容在规划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将会有所调整。

(一)规划文本主要内容

规划文本(或称规划纲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生态市建设纲领性文件,是在生态市建设规划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为主体组成的规划技术报告(或称规划说明书)基础上提练而成的。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市建设的任务由来与背景、意义与作用、必要性与可行性、规划建设的范围与时限等;生态市建设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基础条件,创建生态市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与具体指标;生态市建设的区域生态与经济功能布局;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与任务,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资源保障、人居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安全等领域;重点建设项目与投资概算,分类别、分阶段列出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内容、范围、地点及投资等;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包括组织管理、政策法规、资金投入等。

(二)规划技术报告

规划技术报告(或称规划说明书)是对规划内容的详细说明、分析、论证,是在生态市建设重点建设领域深入进行专题研究和专项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综合协调、平衡、汇总而成,规划内容按经费做适当调整。根据邯郸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现状与发展重点,拟设置以下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

1.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综合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综合评价;

2.生态功能区划;

3.生态工业建设规划;

4.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5.生态旅游建设规划;

6.水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

7.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8.森林保护与建设规划;

9.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建设规划;

10.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11.生态人居体系规划;

12.环境污染控制规划;

13、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14.减灾防御体系规划。

(三)规划图件

规划图件包括具有法规性质的规划图和为规划提供依据的规划附图。主要包括区位图、污染源分布图、监测点位图、生态功能区划图、重点生态保护区分布图、环境基础设施规划图、城镇体系规划图、总体规划图等。

(四)生态市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为生态市建设提供决策信息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包括生态市建设规划的数据库、图形库、规划决策管理体系。

(五)生态市建设声像资料成果和多媒体演示资料

包括生态市建设成果声像资料和研究成果多媒体制作。

四、工作进度

(一)调查收集资料阶段(2006年6月15日-2006年7月31日)

1、规划编制单位拟定收集资料提纲,以会议或送达形式发放到有关部门(规划单位与规划办共同负责)。

2、规划编制组到典型区域现场考察,到各有关部门座谈和收集资料(规划单位、规划办和各有关部门共同负责)。

(二)编制规划大纲阶段(2006年8月1日-9月10日)

规划编制组在调查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关于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规划大纲。

(三)规划大纲论证阶段(2006年9月11日-9月30日)

由省环保局组织有关专家用会议或函审的形式对规划大纲进行论证,规划大纲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作为规划编制的依据。

(四)规划编制阶段(2006年10月1日-12月31日)

根据规划大纲和国家技术导则编制规划初稿。

(五)规划协调阶段(2007年1月1日-3月31日)

1、规划初稿以会议形式征询规划领导小组和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同时以函审的形式征询有关院士专家的意见。

2、根据部门和专家意见修改规划初稿,必要时修改后再次征询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规划送审稿。

(六)规划评审阶段(2007年4月1日-5月31日)

1、由省环保局组织并主持专家以会议的形式对规划进行评审。

2、根据评审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报批稿。

第三篇:关于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专项经费预算

审核结果的公示

根据财政部财建[2001]第591号《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规定》,市投资评审中心对常德市环保局报来的常德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专项经费预算进行了审核,现将审核结果公示如下:

一、工程简介:

1、项目概况:常德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包含前言、生态市建设的宏观背景和现实基础、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生态市建设的实现目标和建设步骤、生态市建设的现实条件和能力、生态市建设的生态功能分区、生态市建设的主要任务、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创建生态市的政策措施及附件等十个部分,分为《常德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大纲》、《常德市生态市建设规划》两个阶段,编制工作时限约一年。

2、资金来源:政府投资

二、审核依据:

1、常德市环保局《关于常德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专项经费的请示》及批复;

2、常德市人民政府常政发[2005]12号《关于加强生态市建设的意见》;

3、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3]91号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通知》。

三、审核中的主要问题及说明:

虽然国家环保总局早在2003年即下发了生态市建设指标,但截至目前国家仍没有有关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收费标准。该项目所需

经费预算为设计部门根据市场行情编制,按照深圳特区标准,在我市显然偏高。

㈠、科研业务费

1、考察调研费用10万元:按项目组成员10人计算,调研时间一个月,每人只需5000元,审定金额为5万元,核减5万元。

2、测试分析:由监测布点和分析两部分构成,其中前者可在设计部门指导下,由市环境保护部门完成,这部分费用只需5万元,核减5万元。

3、模型、数据库处理:原列处理费用10万元,由于该费用为纯技术处理工作费,除研究人员工资外无其他成本,建议暂按8万元考虑,核减2万元。

4、交通差旅费:由于工作时间长、范围广,同意暂列20万元,不予核减。

5、文献资料费:由于该项目为我市创建工作的一部分,而领导小组成员为政府各部门有关领导,其图文资料只要有的均可无偿提供,不足部分须从国内其他环保部门购买,建议控制在5万元以内,核减5万元。

6、讨论评审费: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的5次讨论会议,按市场价测算,每次只需1.5万元,5次合计7.5万元,核减2.5万元。

以上小计50.5万元,核减19.5万元。 ㈡实验材料费

实验材料费已记入测试分析费,主要由计算机耗材组成,根据设计成果,经测算只需2万元,核减3万元。

㈢仪器设备费:原列仪器设备费5万元为新购置仪器设备,作为由资深设计部门,应该均有为工作服务的仪器设备,故只考虑折

旧1万元(按20%计算),核减4万元。

㈣项目组织实施费:该费用为建设单位管理费,按10%计算明显偏高,考虑工作的复杂性,按2.5%计算为2万元,核减13万元。

㈤科研人员工资:由于该类设计项目无标准可作为依据,第一部分(科研业务费)已含部分人工费,项目组成员10人,建议另增3万元/人标准暂付30万元,不足部分从第一部分调剂,核减20万元。

㈥报告书、图集等的制版印刷及计算机光盘文件制作费:同意暂按10万元考虑。

㈦税金及不可预见费:该部分不予考虑,核减20万元。

四、审核结果:

第四篇:xx市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科教兴国战略,顺应我国及全球21世纪农业发展的需求,根据xx市情,按照《安徽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和市政府建设生态xx总体规划要求,制定xx市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一、xx市生态农业建设现状

xx市地处皖东、江淮之间,是典型的丘陵地貌。现辖天

长、明光2市(县级),定远、凤阳、来安、全椒4县和南谯、琅琊2区,180个乡镇,2249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431万,其中农业人口332万,占77。国土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其中低山3155平方公里,占23.7%;丘陵8644平方公里,占64.9%;平原471平方公里,占3.5%;圩区739平方公里,占5.5%;湖泊319平方公里,占2.4%。全市耕地面积60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84万亩,占64%;有效灌溉面积480万亩,占80%;旱涝保收面积360万亩,占60%。

作为长三角经济区域的边缘,南京都市圈的组成部分,xx市具有承东启西、衔南接北的独特区位优势。京沪、淮南和筹建中的宁西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穿境而过,以合宁、合徐和建设中的蚌宁高速公路及诸多国道、省道为骨干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内河航道直通长江、淮河,距南京、合肥机场分别为60公里和110公里,交通便捷。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覆盖全市,供电、供水、供气能力不断扩大,各类金融机构可直接办理外汇业务。

(一)生态环境状况

xx市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夏热冬寒,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常年平均气温14.8℃-15.4℃,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0.9℃-1.9℃,极端最低气温达-23.8℃;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8℃,极端最高气温达41.5℃。全市历年平均降水日数112天左右,常年平均降雨量980毫米左右,时间分布上春雨适中、夏雨集中、秋冬少雨,地域分布上南部略高于北部。常年无霜期218天左右,初霜出现在11月初,终霜在3月底4月初。

我市土壤共分淋溶、初育、半水成、人为四个土纲和水稻土、黄棕壤、潮土、紫色土、石灰土、粗骨土、石质土、砂浆黑土8个土类。耕地土层深厚,大部分深度在1米左右,土壤较为肥沃,平均养分为有机质1.7

7、氮0.

11、磷0.0

4、钾1.65,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境内河流纵横,共有淮河、滁河、白塔河等河流37条,高邮湖、沂湖、洋湖、女山湖、七里湖、花园湖、高塘湖等分布各地。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1059座,总库容30亿立方米;塘坝12万座,总库容7亿立方米。

全市共有林业用地250万亩(其中有林地2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8,活立木蓄积量800万立方米。

全市共有水面面积220万亩,其中可养水面204万亩;草场面积300万亩,其中天然连片草场80万亩。

(二)农业及农村社会经济状况

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在1250万亩左右,复种指数达205%;年饲养生猪500多万头、羊120多万只、禽1亿只;养殖水面面积达115万亩。盛产水稻、小麦、玉米、山芋、油菜、花生、棉花、茶叶、畜禽、鱼蟹等多种农产品,历史上是长江北岸著名的鱼米之乡,有“安徽粮仓”之称,是我国大型商品粮基地、长江流域优质油菜产业带主产区、出口水产品养殖示范区、菜蓝子基地和定远猪商品生产基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常年粮食总产65亿斤、油料8亿斤、棉花36万担,肉类总产35万吨,水产品22万吨,是传统的农业大市。2002年,人均粮食、油料、肉类、水产品产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2002年全市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达816万亩,占总播面积的66,其中小麦优质化率达76.3、油菜优质化率达86.

4、水稻优质化率达76。畜牧业上大力引进推广三元杂交猪,使之已占生猪饲养量的48以上。同时调整畜禽结构,耗粮型的猪禽与食草型的牛羊之比已由8:2调整到了7.5:2.5。全市名特优新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8.54万亩,占养殖总面积60。

全市通过承担“星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丰收计划”、“沃土计划”、“重点农技推广计划”、等,以及种子工程、水稻旱育稀植、麦油高产攻关、白色工程、畜牧进位工程、渔业致富工程、菜篮子工程、生态家园示范工程等重点项目,大力推广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保优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作物平衡施肥及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畜禽标准化养殖和疫病程序免疫技术,优质水产品健康养殖和蟹鳜混养技术,农业减灾和救灾配套技术等,适用技术组装配套能力逐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农牧渔业增产增收。“九五”以来,全市共取得省、市两级农业成果50多项,获奖成果30多项,其中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引进推广获省农村科技特等奖(第三完成单位)、优质水稻丰产栽培技术推广获农业部“丰收

计划”二等奖、杂交油菜“皖油9号”获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蟹鳜混养技术推广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7.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61.8亿元、占52.7;林业产值1.7亿元、占1.4;牧业产值36亿元、占30.6;渔业产值18亿元、占15.3。

农民人均全年纯收入2228元

,其中农业收入1332.5元、占59.8,养殖业(畜牧、水产)纯收入275.2元、占12.3,林业收入6.6元、占0.3,其他及劳务收入623.7元、占28.5。

全市农机总动力325万千瓦,农业机械化作业综合水平达到72。农业信息网络基本形成,实现了电脑入乡。全市已有500多个网络用户终端,注册开通农业部全国农村供求信息联播系统“一站通”130个,年均信息利用量近万条,促成网上交易额在千万元以上。已有6个县(市、区)开通了农技“110”信息咨询服务电话,明光市还组织开展了央视农业频道(七套)进村入户工作。

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我市小城镇已初显规模,基本实现了积聚和辐射效应,较好地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小城镇个数为86个,镇区人口66.3万人,占农村人口19.5,镇区二三产业从业人口31.9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口的17.2;镇区占地面积已达3万公顷、各类集贸市场250个;镇区企业已占各类企业的46.9,镇区企业从业人员已占乡村各类企业从业人员45。全市共有农村中小企业74527个(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6443家,年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443家),年营业总收入316.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8.8亿元,上交税金5.38亿元。其中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276个,年营业收入达58.7亿元,主要代表企业有天大集团(2003年实现营业收入达12.2亿元,入库税金3342万元)、凤阳水泥总厂、全椒富爵集团、凤阳大庙裴氏石英砂集团、定远三河石膏矿、南谯区乌衣优质米厂、明光市元盛纸业、来安华萃食品公司等。目前,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达65.4万人,其中跨省41.5万人。

1997年,我市开始实施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五年来,共开挖、整修塘坝6800面,改造中低产田25万亩,新增蓄水能力8000多万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0多万亩,新建供水设施300多处,打井2455眼,解决和改善了27万人的人畜饮水困难,以女山湖灌区节水改造和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主的水利骨干工程稳步推进。共完成“绿色长廊”线路和林带建设2050公里、村庄集镇绿化3468亩,低产林改造1.5万亩,小流域和荒山荒坡治理28万亩,新造经果林4.9万亩,发展生态林5000多亩,退耕地造林30万亩,生态防护林体系雏形已初步形成。共修建乡、村道路530公里,其中水泥路面45公里,柏油路面78公里、砂石路面400多公里。

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畜牧、水产、林业、蔬菜五大优势产业。全市已建各类产业化组织439个,从业人员5万多人,带动农户40多万户,其中龙头企业161个(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6个、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67个),中介组织207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1个、专业农协150多个),有6家企业被列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4家企业被列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以绿色食品开发为突破口,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市已开发和申报了15个地方特色产品、7个无公害农产品、24个绿色食品和11个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初步建立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确保城乡群众吃上“放心菜”和“放心肉”。制定了《滁菊》、《优质籼稻栽培技术规程》、《蟹鳜混养技术规范》等近10项农业地方标准,对23万亩水稻、5000亩菊花、3000亩蔬菜基地实行了生产监控,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目前,市、县两级都建立了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组建了有近300人的执法队伍,认真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2004年,我市被评为全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先进单位和全省唯一的市级全国先进集体。

1999年,我市来安县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0年,我市各地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当时农业税总额是3.02亿元,人均税负90元。此后,全市通过调整农业税计税面积和粮食常产、农业税改征农业特产税税,全市农业税总额下降为2.7个亿元。2004年,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农业税下调2.2个百分点,取消农业税附加,我市核减农业税及附加1.1亿元,目前全市尚有农业税1.57亿元,人均税负51元。全市以各种形式流转土地面积67.8万亩,其中耕地流转35.8万亩。2002年我市启动化解村级债务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2003年底,全市化债9324万元,目前尚有村级债务3.5亿元,争取用5-8年时完成村级债务化解工作。

全市已建成户用沼气池8000口,占农户数的1。以沼气为纽带,联动种植、畜禽、水产等产业,开发“水上养鹅鸭,水里养鱼虾”的“塘口经济”,初步形成了“猪-沼-渔”、“猪-沼-菜”、“猪-沼-果”等立体种养模式,从而减少了畜禽粪便对环境的影响。2002年,我市全椒县顺利通过国家级农业生态示范县验收。积极推动生态示范区建设,全市已建成生态示范村6个,其中全椒县汊河村、天长市蒲西村、南谯区长洼村、定远县耿巷村先后被授予全省百佳生态村。

农业科技队伍和劳动力素质逐步提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全市有180个乡镇设立了基层农技站、农经站、畜牧兽医站、水产站等,农、牧、渔等专业科技人员5000多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300多人,高级职称230多人,中级职称1500多人。农业从业人员中,聘用乡镇农技(经)员500多人、村级农技员1400多人、畜禽防疫员1900多人,科技示范户8.2万户,绿色证书持有人数1万多人。开展了农民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已评审出农民高级技师27人、农民技师184人、农民助理技师682人、农民技术员2251人。建立乡镇科协227个,村级科普组织1413个,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0多个。

二、xx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1、水资源短缺,干旱灾害比较频繁。我市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为791立方米,只有全国的30,全省的60。据气象部门统计,我市干旱约两年一遇,远远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发生频率。

2、土地利用不尽合理,耕地质量水平总体下降。全市8.36万亩的坡林地由于种植粮油和开发不当,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耕地由于重用轻养,掠夺性经营,生产力普遍下降,全市土壤有机质和钾素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氮、磷含量中等偏高,土壤养分失调;耕层变浅,容重增加,孔隙度降低,物理性状恶化。

3、农田化学投入品增加,农地土壤污染严重。2002年,我市耕地化肥施用量为42.8千克/亩,超过全国、全省施用水平,不仅成为河流、水库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而且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日趋严重。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时有施用,造成面源污染较为严重。随着保护地栽培中的微膜使用,农田残膜污染日益扩大,加剧了农田物理性状的恶化,削弱了农田的抗旱能力。

4、农业结构不尽合理,调整进程波动性大。近几年,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种植业比重有所下降,畜牧、渔业发展加快,但与农业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就自身资源禀赋条件而言,养殖业发展仍显滞后,存在一定的差距。受国家粮食政策的影响,在种植业内部,粮经种植面积有些年份波动较大,甚至出现大的反复。我市农业优质品种推广覆盖面较大,但生产经营方式较为落后,总体上以传统分散的一家一户生产为主,规模经营不够,生产组织、产销衔接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农业整体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加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发展与我市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不相适应,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5、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待加快。我市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但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运作不规范,与农户的衔接不够紧密,不能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6、农民收入增幅减缓,持续增收缺乏后劲。由于受各种自然灾害、市场因素和科技素质的影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增幅下降,少数受灾严重和纯粮种植户的收入出现减少。

三、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根据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推动力,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循环再生利用的原则,在大力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农田生产条件的同时,充分发挥区位和比较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实施农业生产区域化、品种优质化、经营规模化、加工专业化和产品无害化战略,促进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目标

本规划分为三期,即近期2004-2007年、中期2008-2015年、远期2016-2020年。用10-20年的时间,使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基本治理,建立起稳定的农田生态体系,形成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预警机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基本实现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文明富裕的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市。

1、近期目标(2004-2007年)

通过4年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农业经济结构比较合理,资源综合利用显著提高,形成一批科技水平相对较高的生态农业产业,推进生产区域化、品种优质化、经营规模化、加工专业化和产品无害化。初步建立生态农业执法监督机制,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明显提高。

具体指标:林木覆盖率从现在的16.7提高到20;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例由52.5:30.6:15.5调整为50:32.5:16;节水型有效灌溉面积由现在占耕地面积的80增长到83;农业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10和12。

2、中期目标(2008-2015年)

建设一批生态农业产业化工程项目,开辟较多的新兴产业生长点和经济增长点,构建区域化生产、优质化品种、规模化经营、专业化加工和无害化产品的生态农业格局,基本形成生态农业产业化。生态环境问题初步得到遏制,生态农业市建设处于全省先进水平。

具体指标:林木覆盖率从现在的20提高到25;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例由50:32.5:16调整为42:38:18;节水型有效灌溉面积由现在占耕地面积的80增长到88;农业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15和18。

3、远期目标(2016-2020年)

到2020年,生态农业建设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农民(基地)-高附加值加工企业-大市场”三者紧密、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实体,生态农业产业化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经济发达,农民富裕,景观秀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

四、生态农业建设中优先实施的重点工程

(一)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工程

组织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采取“一个产业、一项工程、一个协会、一批龙头企业、一片示范基地”的举措,尽快把优质粮食、优质油料、畜牧、渔业、蔬菜等农业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加快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在水稻主产区建设20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在小麦主产区建设100万亩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在南部地区建设200万亩“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在江淮分水岭地区建设100万亩优质花生基地,在滁菊原产地保护区建设1万亩滁菊生产基地,在城市中、远郊和传统蔬菜产区建设100万亩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在沿湖地区建设50万亩河蟹养殖出口示范基地,规划建立一批畜禽养殖小区。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

全面组织实施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省“食品放心工程”,推行保健栽培、清洁生产、健康养殖和生物防治,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市本级近年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重点扶持天长市建设全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市、明光市和全椒县建设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定远县建设全省无公害商品猪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和农业投入品管理,严肃查处使用违禁农药和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引进示范与环境相容性农药及减少用药量的安全高效精确施药技术,争取到2007年降低高毒农药使用量20个百分点,农作物综合防治率达95以上。坚持并不断扩大畜禽定点屠宰,逐步在全市农贸市场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菜篮子”产品检验检测,杜绝有毒有害农产品流入市场。积极鼓励申报、创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2007年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达到30个、绿色食品品牌达到50个、有机食品品牌达到2个。2008-2020年,全面建设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害化。

(三)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以畜禽养殖业为主体,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联动种植、畜禽、水产等产业,在吸收传统农业经验和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施猪(羊、牛)—沼—粮(菜、鱼、果、菌)模式。2007年,发展户用沼气池3万口,实施面积4.2万亩;2015年,发展户用沼气池10万口,实施面积30万亩。

(四)节水、旱作及“五早”集约栽培工程

节水农业是充分合理利用各种可用水资源,采取水利、农业、管理等技术措施,使区域内有限的水资源达到总体利用率最高、效益最佳。包括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输水系统、田间灌溉、农艺、化学节水增产技术等。旱作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是通过各种农艺、覆盖、生物、工程和农业化学等方面的技术的综合运用,协调配合土、肥、水、光和热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利用雨水的措施上做文章,提高对降水的利用率。包括粮经肥草分带种植、地膜覆盖集雨增墒、秸秆覆盖保持性耕作及抗旱保水剂应用等技术。“五早”集约栽培是我市从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抗灾避灾的农业增产增收技术体系。采用保护地栽培措施,灵活地推行预留带、“五早套”、“套五早”间作、套种技术,充分利用早春温光资源,发展春种粮经作物,达到提早收获上市、提前腾茬复种、多熟高产高效的目的,实现了由对抗性农业向适应性农业的转变。到2007年,推广各类节水和旱作农业技术200万亩,“五早”集约栽培面积200万亩;2015年,区域内农作物分带种植和水资源利用更趋合理。

(五)立体农业开发工程

根据各种农作物、畜禽水产动物、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开发利用时、空、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潜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把种植业、养殖业乃至相关的加工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多物种共处、多层次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体系,实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和立体种养的高产高效集约生产方式,推广油/瓜-稻、麦/瓜/豆、林‖粮、果林‖牧草—鸭(鹅)—鱼、林‖经—畜—食用菌—粮(菜)、稻 灯 鸭、稻田养鱼(虾、蟹)、蟹鳜混养等立体种养模式。2007年,推广各类高效立体种养模式20个,面积100万亩;2015年,发展到150万亩。

(六)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培肥地力工程

农牧业废弃物主要是指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其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可作为资源进行综合循环利用,达到“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技术目标。农作物秸秆经过青贮、碱化或微生物处理,可作为畜禽饲料过腹还田;畜禽粪便既是沼气的主要原料,又可以进行堆肥处理和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减少了对农田和环境的直接污染。通过工程、农作和包括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生物措施,进行综合改良,增加有机肥料投入,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物质能量循环,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到2007年,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土壤有机质含量由目前1.7提高到2.0;2015年,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2.5。

(七)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程

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建设为突破口,从优势主导产业入手,推进公司连基地带农户、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增强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轨道,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立足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按照优势产品产业化、特色产品规模化、大宗产品优质化的思路,走特色 规模 档次 链条增效益的路子。培育本地主导产业,加强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龙头企业产业升级,实施GMP(良好的生产操作规范)、HACCP(有害分析关键控制点)、ISO9000(国际产品质量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体系,实现工业的文明生产、生态良性循环,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到2007年,发展10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0个市级龙头企业;2015年,力争发展1-2个国家级龙头企业,25个省级龙头企业,100个市级龙头企业。

(八)江淮分水岭生态升级综合治理工程

在巩固“四把工程”综合治理成果基础上,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因地制宜,围绕开发和发展现代草牧业、小果类、杂粮花生类、有机茶、园林草业、生态畜禽鱼等,进行江淮分水岭生态升级综合治理。到2007年,区域内农业发展水平达到全省及周边地区中等水平;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农民人均收入平均年增长7.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适应性调整,农业生产初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通过消灭荒山还林、还草、还果,乡镇、村庄、水边路边、田间绿化,使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20提高到30;完成灌区节水改造等骨干工程,有效灌溉面积提高13。2015年,在实现第一步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区域治理总体目标任务。

(九)观光旅游生态农业建设工程

观光旅游生态农业是利用农业自然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农耕和农村文化,吸引游客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科普的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它是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渗透,是城市郊区农业由传统的生产型向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的一部分,是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缩小城乡差别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形式。观光旅游生态农业以城市消费者为市场,以参与为特点,利用农村空间、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活动,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经过改造提高,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我市要结合琅琊山森林公园、凤阳韭山洞、全椒黄栗树水库、神山寺、来安白鹭岛、天长釜山卧龙公园、定远泉坞山温泉度假村、明光女山湖渔业旅游观光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整体开发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公园、度假农庄或休闲农场。

(十)生态农业信息管理工程

利用现有计算机技术,建立实用的市域生态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比较全面的数据库系统,并具有数据库、生态农业全息评价、预测、统计模型管理、图形管理等功能,避免仅凭个人经验及有限信息决策造成的失误,为生态农业的实施和管理决策提供了有用的辅助工具。主要建设重点是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与精准农业技术服务,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综合的信息服务支撑。到2007年,初步建立上下贯通、横向相联、功能扩展、操作便捷的覆盖全布的农村经济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和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窗口服务,为企业宣传、产品交易提供无时空限制的广阔虚拟平台,信息用户终端达到900个;2015年,信息用户终端达到2000个。

五、生态农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实施的领导,强化管理

生态农业是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协调统一。该项工作应切实摆到了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必须制定与发展目标相配套的政策措施,从激励群众和保护生态环境两个方面规范生态农业建设,使之在法制轨道上健康发展。它包括:

(1)建立目标责任制,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生态农业建设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立有权威的组织管理机构,为此,要成立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态农业市建设领导小组,完善目标责任制,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

(2)组建生态农业办公室,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的协调监督管理机构。

(二)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包括建立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建立农民投劳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性的可持续发展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并在规划期内逐步提高环境质量标准。

加强农药、化肥、农膜等使用管理,严格执行控制使用农药,禁止使用剧毒农药,研制、生产和推广无公害生物农药。

针对农业企业主体各方面的权利与义务,使其合法经营受到法律的约束与保护。

完善契约或合同。要以契约、合同的形式,把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责任、义务、权利、利益确定下来,并坚持双方履约守信。

(三)加大规划实施的投入力度

由于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差,尤其是近期效益差,资金筹集的难度大,需要有较多的政府投入。除国家重点扶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外,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规划区生态环境建设诱导资金、设专项资金,以吸引和带动国内外其他资金的投入。

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开发多元投入渠道,逐步推广以法律为基础,以效益为机制,采取各种承包经营方式,引导城市企业和居民参加生态环境建设。

完善法律法规和还贷制度,以政府和企业投入为连接点,引导银行投入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如可能,要通过宣传,扩大规划的影响,积极寻找有益的国际援助。

根据项目需求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拨款方式(无偿赠款、低息贷款、农民小额贷款、资金奖励、企业承包等)。

(四)加大科技投入

根据各生态农业建设分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和特点,研究、筛选、培育和引进相适宜的优良树、灌木和草种,合理调整动植物种群结构和优化动植物群落结构。通过试验,开展示范,加以推广。

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开展规划区水土资源调查、监测和管理的工作。对气象、病虫害、自然和人为灾害,对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监测、预警,建立规划区生态环境整治的现代化管理系统。

(五)搞好试点,稳步推广

在规划区内的不同生态经济分区,依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建立不同类型的生态工程建设示范区特别是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通过技术引导,典型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六)宣传教育,加大公众参与力度

1、系统地组织开展规划区干部专门培训

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是实施规划、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应当有系统地、分期分批地组织规划区内的干部,进行专门培训,以转变观念,提高实施规划的自觉性。

2、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公众参与规划区建设的积极性

以生态农业建设试验区建设为样板,通过技术培训,引导农民特别是妇女、青年及农民企业家,积极参与有益的产业开发及生态环境建设等公益事业。

3、引导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植和启发大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编写广大民众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教材和书籍、手册,通过各种教育和行政事业机构,开展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可生态农业的常识,提高规划区广大农民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能力。扩大宣传范围,以获得市内外的关注、支持和参与规划的实施。

第五篇: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及“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及“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近年来,凭祥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全社会环境保护的氛围基本形成,较好地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共赢。2020年10月9日,该市喜获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

一、“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一)工作成效

1.党政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作用。全市上下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落实,全力维护了绿水长流、青山常在的生态环境。市委、市政府和各镇党委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入重大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和问题整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对本级政府及其部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市督考局对市直各部门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环境问题整治、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等工作实行常态化督查。负有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相关部门积极抓好职责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逐步形成了部门合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01.87亿元,增长11%,增速位居崇左第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3.05亿元,增长18.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9亿元,增长10%,增速位居崇左第一;

财政收入6.50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56亿元,增长20.89%;

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1168.9亿元,增长31%,位居全区第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7400元,增长8%,保持崇左第一;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428元,增长10%。2019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847.37万人次,增长22.2%,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3.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空气质量保持优良。2017年空气质量pm2.5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2018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5%,pm2.5年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低于自治区下达的控制目标。2019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7%,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均低于自治区下达的控制目标。

(2)河流水质持续改善。2017年地表水平而关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标准。2018-2019年地表水平而关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水质标准。2017-2019年县级集中式饮用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3)城区声环境质量稳定。各功能区昼夜间噪声均达到国家标准。

4.生态文明水平明显提升

(1)生态示范创建成效显著。凭祥市2010年启动自治区级生态县(市)创建工作,目前我市4个乡镇已全部获得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命名,7个行政村获得自治区级生态村命名,21个行政村获得市级生态村命名。2017年荣获自治区首批“生态县”称号,森林覆盖率达到70.48%,2020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申报工作,得到国家生态环境部核查组的高度肯定。10月9日,获得生态环境部授予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命名表彰。成为全区2020年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三个县市区之一,成为崇左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2)生态文化建设明显加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逐步形成,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

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达到94%,全民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厉行节约、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5.呈现生态工业新面貌

通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全面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生产能力,全市能耗、污染物排放强度不断降低,生态工业步入良性循环,生态工业产业链初步形成。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口岸加工集聚壮大。首家在凭祥落地的中国上市食品加工企业盐津铺子食品一期项目建成投产,首家坚果加工企业沙土食品加工项目顺利投产,美洋水产品加工等3个项目落户综保区。以中国(凭祥)东盟水果小镇为核心,推动果美味饮品加工、兴荣食品加工、汇隆食品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广西三诺音频及智能终端产品制造与销售项目、绿冠食品等16个项目正式投产,兴荣坚果加工、泰象谷等9个项目加快建设,广州果美味饮料加工等14个项目签约落地。凭祥综保区被自治区列为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陆路通道,凭祥·江楠鲜品东盟电商产业园项目投入运营。深圳三诺集团、广州领航集团、郑州云调味公司和广州江楠鲜品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行业领军、品牌影响力较大的企业落户凭祥。全市红木企业达406家,荣获“广西著名商标”10家、“广西名牌”产品称号15家,位列全区前茅。

(2)现代服务业升级发展。红木城列入自治区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凭样综保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成为广西唯一上榜园区。捷递集团中国总部从深圳迁入综保区,富士康准时达绿色物流中心落户综保区。首趟中越集装箱(凭祥—上海)冷链班列开通运行,中欧班列(凭祥—河内)跨境集装箱直通运输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2019年凭祥综保区完成跨境电业务量近4.5万票,中国—东盟(凭祥)电商产业园项目正式运行,36家企业入驻园区,生鲜供应链平台“江楠鲜品”凭祥直发频道线上水果成交额超1.5亿元。

6.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发展

宝岛美人椒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列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获授四星级“广西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友谊镇生猪养殖产业园和夏石镇晚春桔产业示范园荣获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称号。桂川养殖专业合作社获广西畜禽现代生态养殖场四星级养殖场称号,龙力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老兵山羊养殖场获三星级养殖场称号。发布《凭祥石龟》和《凭祥石龟养殖技术规范》广西标准。引进吉美梁山等一批企业种植澳洲坚果10000多亩。2019年,林业总产值完成103.48亿元,林下经济完成2.425亿元,面上造林、珍贵树种种植等四项指标完成率均超100%。

7.城乡人居环境得到优化

(1)城市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获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通过自治区初审,获得向国家申报资格。城乡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加强,市容乱象得到有效整治。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4.58%,绿地率超35%,污水处理率超92%,垃圾处理率达100%,保洁范围扩大至所有城乡结合部和小区。

(2)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建成使用31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4座乡镇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95%以上,10个屯获评“自治区级绿色村屯”,12个村屯获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绿色村屯,上石镇获评“广西森林乡镇”,2个村获评“广西森林村庄”。

二、“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一)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的压力加大

我市水环境质量、空气质量环境质量居全崇左市前列,但部分主要污染物减排压力尚未完全缓解,新压力显现,污染物类型从常规污染物向常规污染的新型污染物的复合型转变,污染物介质转变为大气、水、土壤三者共存,积累型、长期型、复合型的环境污染问题正集中显现,一部分长期累积的环境污染问题难以短时间内有效根治。”十四五“期间我市的生态环境问题进入多型叠加期,受经济因素影响,污染治理主体承受力步入下降期,全市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的压力较大

(二)环境风险防范难度越来越大

部分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尚未完全摸清,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的隐患短时间内无法根除,仍有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可能。环境风险防范的源头预防、过程控制、事故应急、损害赔偿的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区域协作联动机制尚不健全,环境监管能力仍不能完全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三)生态资源保护压力不断加大

“十四五”期间是全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的重要时期,社会对土地资源需求将进一步增大,仍存在“先破坏后治理、边保护边破坏”以及非法占用林地、基本农田等现象。气候异常导致森林火灾,农林虫病虫害发生较为频繁。野生动植物保护、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压力日益增大。

(四)公众对良好环境的期盼迫切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环境和生态状况信息公开程度的加强,公众的环境权益观日益增强,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事件使得群众对土壤中的重金属、空气中的pm2.5、饮用水安全、看不见的辐射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对良好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和民生福祉的理念不断强化,对环境质量改善以及影响损害健康的环境诉求越来越强烈,凸显了良好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环境污染投诉发生率不断上升,环境质量改善速度和老百姓需求差距较大。

三、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中央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双核驱动、绿色发展四大战略,以环境问题大诊断、环境问题大治理、环境质量大提升战略为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达标排放和污染减排为抓手,以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健康和防范环境风险为落脚点,认真落实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严格落实环境准入清单,强化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联动协同,实施重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大工程,着力构建重点区域生态安全屏障,严防环境风险,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为实现“两个建成”宏伟目标打下良好生态基础。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崇左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守住绿色发展底线,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持自然保护与绿色发展相结合,做好保护和利用的加减法,推动经济和产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在经济发展中保护好生态,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崛起,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空气清新、社会和谐”的美丽凭祥。

(二)总体目标

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区前列,水,空气、土壤等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上级目标要求。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大气细颗粒物浓度有效降低,优良天数增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

城乡环境得到改善;

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逐步建成城乡环境基础设施;

自然生态系统及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自然生态系统更加健全稳定,生态承载力进一步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更强大,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安全体系基本形成。

四、“十四五”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和措施

(一)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计划,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深入贯彻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推动污染排放消减,严格实行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准入清单等“三线一单”管理,以颗粒物为重点,着力控制城市中污染天气,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向多因子、全方位、区域协同控制转变;

优先保护饮用水源和水质良好江河湖库,继续推进平而河、凭祥河流域综合治理;

按照“防、控、治”并重推动原则,加强土壤环境保护,着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1.综合施策,全力开展大气环境治理。

严格环境准入,源头控制排污;

力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加强联防联控,实施城市空气达标管理;

深化污染治理,开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加强主要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开展工业企业粉尘烟尘污染综合整治;

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

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等。

2.系统施治,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深化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优先保护饮用水源环境安全,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分类推进城市备用水源、应急水源、供水管网建设,加快乡镇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

加强平而河跨界河流流域水环境保护监管,配合上级部门完善跨界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加强部门联动执法,开展环境保护联合监督检查。

3.深化减排,实现质量与总量双控。

优化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实施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

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深化污染工程治理,提高减排效率。深化主要水污染工程减排,加强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探索建立养殖减排补偿奖励机制,加快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深化主要大气污染物工程,减排,全力推进工业大气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加快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

4.查治并举,积极防控土壤环境污染。

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管,预防土壤污染;

加强农用地合理使用,优先保护未受污染的农用地;

加强污染农用地的安全利用和严格监管,强化建设用地风险防控,保障用地安全;

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监管,加强未利用地块环境监管,防范新增污染;

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恢复使用功能。

5.加强监管,确保人居环境安宁。

优化、调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落实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强化交通运输、社会生活、建筑施工和工业企业等各类噪声源监管和治理,及时受理和解决群众的噪声扰民投拆,及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二)实施全程管控,防范重点领域环境风险。

按照“源头控制、过程防范、违法严惩”的基本思路,重点对涉重行业、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核与辐射加强风险防范,实行全程监管,实现对原料产地、生产区域、集中堆存点、废弃场地的环境风险空间管控,保障环境安全。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结合专业查污,全面摸清环境风险源状况,持续开展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加强风险防控基础能力建设,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和执法大检查等活动,确保十四五期间不发生重大及以上级别突发环境事件。

推进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一般固废防治。科学统筹,推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发展,加强危险废物的规范化管理和综合利用;

进一步推进医疗废物安全处置;

推进一般工业固废和建筑垃圾处置;

开展危险化学物质的防控,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对高环境危害、高健康风险化学物质实施管控,严格控制环境激素类化学物质污染;

保障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加强核与辐射监管能力建设,严格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强化放射源安全监管,加强核电项目全过程环境风险管理。

(三)强化空间管控,优化分区管理。

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统筹空间布局,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多规合一”,明晰城镇发展、基本农田、生态等各空间边界,制定实行各空间生态和环境保护政策和管控措施。优化环境分区管理,积极推进形成宜居适度的城镇空间,集约高效的农业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制定实施区域差别化产业政策和环境准入政策,实行区域产业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生态空间格局,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严格落实环境准入清单等“三线一单。

(四)加强保护修复,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推动生态建设产业化,构筑绿色生态系统,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强化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保护经营,提升森林质量、河湖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系统修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障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配合上级部门完成环境监测监察垂直管理,以此为契机,推进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争取更多的人财物方面的支持,提高环保执法能力和环境管理水平;

构建应急监测体系,配备必要的应急监测设备和防护装备,确保能够得到快速识别、及时处置辖区内发生的一般突发环境事件。进一步完善环保工作机制,推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监督、部门各负其责、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五、“十四五”规划期间拟重点实施的生态环保项目

1.夏石镇、上石镇污水管网工程项目,主要是配套建设上石镇、夏石镇污水管网,提高污水收集率,预计投资1900万元,计划2020-2021年实施(已立项,资金未落实)。

2.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主要开展平而河、派站泉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区隔离防护工作,包括建设隔离网、保护区界标、告知牌、水泥柱等,预计投资3400万元,计划2021-2025年实施。

3.农村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主要分批建设36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工程,预计投资1500万元,计划2021-2025年实施。

4.凭祥河、板灵河水系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主要建设湿地公园,流域沿岸水土保持等工程,预计投资3000万元,计划2021-2025年实施。

5.卡凤山体生态修复项目,主要是对友谊镇卡凤村3座裸露山体进行植被恢复绿化,修复生态环境,预计投资2000万元,计划2021-2025年实施。

上一篇:手术室各班护士职责下一篇:手术室护理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