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智渊为何离开新教育

2024-04-18

魏智渊为何离开新教育(精选6篇)

篇1:魏智渊为何离开新教育

魏智渊《召唤》读后感

初读《召唤》,只大概浏览,读后有些懵懵懂懂,不太明白,待仔细又读,似有所悟,却理无头绪,直至三遍,边读边揣摩,联系本人的教学生涯和现状,渐渐似乎有了些眉目和想法,思忖再三,下笔写来,内心惴惴,不知自己理解得是否到位,恐辜负了魏老师的一番教诲和我们校长的良苦用心。

一、遵循内心的召唤,追求二十年的理想

记得上小学时,我当了五年的班长,五年级时还当上了少先队大队长,深得每一位任课老师的喜爱,而老师们的慈祥关爱、博学敬业,更深深打动了我,久而久之,我对教师这个行业充满了向往,憧憬着自己也能成为一名知识丰富、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好老师。这是我童年时的第一个目标清晰的理想,虽然在这之后也曾有过别的想法,但当报考志愿时,我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专业,或许,冥冥之中,这就是埋藏在我内心深处的召唤,是在内心深处引导我的声音。这个声音引领着我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品性和爱好,打好基础,只为更好地去迎接成为教师的那一天。

真正成为教师,品尝了许多的酸甜苦辣,踏过荒野和荆棘,流过泪、洒过汗、滴过血,也曾经有过后悔、打过退堂鼓,但收获更多的是喜悦和满足,当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真诚的话语和崇拜的眼神浮现在脑海时,内心的声音告诉我:这就是我的选择,就是我儿时的理想,自己儿时的老师何曾没有经历过这些心路历程呢?在确立自己理想的那一刻,注定也将承受自己事先所没预想到的一切磨难。内心的声音引领着我往前走,如今已走过了二十个红烛春秋。经常回忆起学习生涯,揣摩自己恩师们的言行举止,内心充满了感激,也更坚定自己内心的召唤。同时不敢放松自己,向身边优秀的老师看齐,努力学习和工作,通过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品德素质来践行自己内心的召唤!

众所周知,教师职业是一个良心活,如果内心的召唤不是纯洁高尚的,就会违背自己的良心,放任自己,就如“魔鬼”的召唤,做出种种不象老师、有违师德的事来:怠慢工作、敷衍学生,崇尚拜金主义、追求物质享受、不思进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等。这样的教师在我们的队伍里也不乏其人。目暏这些不良现象,不平衡过、不甘心过、气愤过、动摇过,但对学生、对教育的热爱和责任感,学生对自己的喜爱和信任,领导的支持与关心,慢慢抚平不平静的心,最终,我选择了不随波逐流,我愿遵从内心的召唤,做个对得起良心的好老师!

二、内心的迷茫: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实践“新教育”

通过学习《召唤》,我也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近几年来,自己也存在着自我满足、原地踏步、止步不前、固守自己多年的工作模式、不愿向更高层次追求的问题。特别是新教育实验在我校进行大半个学期了,可自己关注得不多,虽然通过集体学习有所了解,但总感觉那些理念和方法、操作手段好象更适合语数外学科,上新教育网我校主题贴看了几次,几乎没有任何关于音乐教育方面的实质性经验和做法,艺术教育的内容也少得可怜。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体现和实践新教育?这恐怕是不少艺体老师的疑惑,疑惑着,犹疑着,迷茫着,却并没去深入思考、钻研,所以仍然按着自己惯常的方式在工作。恐怕正象魏老师说的,“受到召唤者众,成为选民者少”,而我,虽然一直兢兢业业,努力用心地去上课、教学,但远没有做到象“大禹”、象“俄狄浦斯王”、象许许多多的“雕刻者”那样,所以,我并没能成为“选民”。

《召唤》撞击着我的心灵,我想,也许我的内心早已有了新的召唤:为了祖国的花朵,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不该止步不前,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勇敢地面对困难,也应该、必须、能够克服困难,冲出自满、懈怠的枷锁、屏弃“魔鬼的召唤”,去披荆斩棘,迎接旷野上的狂暴的风,忍受饥饿寒冷,去流放自己,做一名“殉道者”,当然,这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牺牲自己、奉献自己的精神。

也许,其实我们许多人内心早已做好了准备,随时都会行动,因为,我们早已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召唤!

篇2:魏智渊为何离开新教育

来源:千龙网

2010年05月21日14:45

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 大中小

千龙财富北京消息 电视《手机》正在热播。电影《手机》就说影射崔永元。但是这篇文章似乎同此毫无关联。《我的抗战》近日举行了看片会,这被称为崔永元的泣血之作。5月20日,CCTV知名主播柴静其博客发表文章指出,崔永元变得快乐了,因为他不想那么多事,只想着怎么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好几年没见到小崔。

两年前通了一次电话,他说:“这个时代太二了,我不跟了。”

他扭头转身去做历史。

上周《我的抗战》看片会上,他说为什么离开《实话实说》:“那六年半,我和好人告别了,因为在场面上做事的时候必须要应对或者说应付,我变得越来越圆滑,天助我,我病了。”

心理医生说就干你喜欢的事儿吧。他从小喜欢历史,“假历史也倒背如流,高考能考96分”。

得病了有时间多看资料的时候,他“一定要知道什么是真的”。

所以他选择“口述历史”:“是谁说的,是林语堂还是陈寅恪说的。他说这个民族有五千年历史,非常了不起。他说,不管怎么个混法,能混五千年就了不起。我觉得他一针见血。在我眼里,这个民族五千年以后,现在我们就能看到结果,基本还是个混的状态。这个民族浅薄,没有文化,不重视历史。我说这个话根本就不怕得罪谁,就这么浅薄。”

“如果我们能采访孔子呢?”他打了个比方说,“因为论语都是孔子死三百年以后才成书的,已经都不对了,再心得一遍,不知道说的是谁的事了。我们做口述历史这件事就是直接听孔子说,然后你发表心得,别听别人心得了。我们世世代代老听心得,进步速度会非常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它(口述历史)特别有意义。”

他成立了一个公司来做这件事,叫“清澈泉”,用六哥的话说“听着像夜总会的名字”,但是一个“可以不用提防,不用担心不

交货或者不给钱”的公司。

采访了3500个人,收集的口述影像超过200万分钟、纪录影像超过200万分钟、老照片超过300万张,两年花了1.2亿,都是他自己筹来的,到处找,“最感兴趣的是我们抗战的对手,日本人”。

他说日本电视台NHK:“2001年我去了日本,一个小姐在那里操作。她就问你要看什么?看中国啊。问看中国什么?我说看东北。问看东北什么?我说张学良。张学良调出来了。她给我打开了视频,三十分钟,张学良的演讲。我记得很清楚,里面说了一句,委员长说,两年之内,不把日本人赶出满洲,他就辞职。这是张学良演讲里说的,我当时很受刺激。”

他的刺激是我们也是电视工作者,但我们没有这样的资料,而且,“这三十分钟拿回来谁也不会把它当回事”。

参与历史的中国人很多已经死去,有的正在老,正在失去记忆。

“不能再等了。”他说。

我说:“很多人觉得这些事应该是搞研究的人来干。”

他笑,多么熟悉的嘴角一弯:“他们在评职称,还有更紧要的事。他们评完职称也会想起来干,不着急,谁想起来谁干。”

我和小崔同事十年。

刚来的时候,部里让主持人拍合影,我是小姑娘,很自然地站在后面。

他回头看见我,扶了一下我的胳膊,把我带到前排最中间他的位置,那时候,他连我的名字都不知道。

别人老觉得他幽默,嘲讽,调侃,解构,等他坐在观众席上,听别人讲故事,眼睛一会湿一会儿热的时候,有人说“小崔没意思了,都不说笑话了”,他说:“什么时候我们连听一个人讲自己生命的耐心都没有了?”

这次看《我的抗战》的时候,好几个人说,一集节目里,如果只放一个故事,可能会更好看一些,为什么要放好几个人的采访。

他说:“我们采访老人这么长时间,打搅人家这么长时间,就用几秒钟几分钟,对不起人家。有时候海若做片子特别苦恼,因为我向他们提很多无理要求,我希望片子多出几个人,因为可能再看一个片子,这个人就没了,我希望他们能看到自己的影

像在电视台播出,哪怕是中央电视台呢,这也很好。”

陈虻的葬礼上,我们见过一面。

他不说话,面色不好,坐在那里。

我坐他边上看着他。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把药,我给他递一瓶水,他拿在手里,没喝,直接把药吞下去了。

他看看我说“别生气啊”。

我什么都说不出来。

这次看片会上,他说:“柴静那时候总看到的我不开心,但她最近看到的我很高兴。”

他说:“我们做完采访,再做笔录,一校二校三校,当事人校,然后做成现在能看到的(片子)。每看都觉得自己非常渺小,我们受那点委屈算个屁啊。这里所有的人都是九死一生,家破人亡,多沉重的词啊,对他们来说小意思。受尽委屈,一辈子不给钱,半辈子吃不饱饭,儿女找不到工作,女朋友被人撬走,想加入组织就不让你进,邻居一辈子在盯着你。当我在看他们的经历的时候,我忽然觉得我这个年龄经历的所有事,都特别的寡淡。”

有观众发言,说得很动感情。

他拿过话筒说:“我想补充一点,我听出一点危险。我不希望大家误解这个片子,《我的抗战》就是„我的抗战‟,是自己叙述。你之前听到的共产党把日本打败,还是国民党把日本打败,这个片子不负担这个任务,不管这个事。如果你想听我知道的宏观叙述,那就是日本投降时,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感到很诧异。不要以为《我的抗战》是要翻案,没有那个味道。”

他和他的团队对结论没有什么兴趣:“我们可能会采访几万个人,多少多少个小时,去重新对历史下一个结论,可能又会误导一批人,我们不想干这样的事。我希望五、六十年以后终于有一本被大家公认的书,不管是宏观叙述还是细节描写,大家认为它是真实的,而它在最后写一句„本片部分资料取自崔永元《口述历史》‟,就行了。不要指望着我们这代人因为这点采访能够

对历史得出什么结论。”

一位同行站起来请他谈谈对当下电视台纪录片的看法。

“我对电视台的使命和节目编排同样没有什么想法,我也不愿意想,因为那样可能会耽误我干正事。我有那个时间,就能多采访一个人,多整理一些材料,这样可能更有功德。我现在想,2002年为什么得病,就是老想不该想的事,现在为什么快乐,就是不想那些事,只想怎么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这一点可能更重要。”他说。

篇3:魏智渊为何离开新教育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案例教学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基础性课程, 众多学者 (战勇, 2008;祖晓青, 2010;李海明和翁卫国, 2011) 从教学范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等方面对该课程 (初级教程) 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然而, 目前国内学者对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的教改关注的较少。中级宏观经济学为培养本科生的经济学直觉和科研兴趣的基础性课程, 也是进一步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先导性课程和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比较起来, 经济学基础课程 (初级宏观经济学) 的教学中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 而高级课程则强调论证的严密性和实证性, 作为初级课程和高级课程之间的中级课程, 则更多地起到培养学生经济学直觉的作用。我们学院一直以来在大一开设宏观经济学 (初级教程) 的双语教学, 在大二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本文就我们学院的教学实践情况进行总结, 尝试对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

二、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由于我们学院本科教学一直使用曼昆的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因而, 在这里主要分析该教材的一些主要特点。

1.理论的抽象程度高

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是在美国的经济实践基础上编写的, 是用来分析美国的经济问题的, 教材内的案例主要是来于美国。美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 市场经济结构完整, 企业的市场化程度高;其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等发展充分。在这种环境下, 不论是以需求为导向, 还是以供给为导向的政策工具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而在我国, 市场发育还相对不完善, 国内的企业要真正成为独立的主体, 还需要深化改革。对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很难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来理解宏观学经济的理论。其结果是, 这些理论对学生往往显得抽象难懂。

2.与宏观经济实际联系紧密

中级宏观经济学为培养本科生的经济学直觉和科研兴趣的基础性课程, 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要求非常高的课程。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对学生基础和教师水平要求都很高, 要求学生要具有微观经济学的知识基础, 要有较高的应用数学的能力, 要有对一些现实的宏观经济现象的认识能力。不仅要求教师既要按照教学大纲讲授完规定的教学内容, 还要具有紧密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我国宏观经济现实存在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初步掌握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和宏观经济的科研基础。

3.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强

曼昆的宏观经济学首先对宏观经济学家关注的三个重要变量 (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 作了一般性的介绍;接着, 从长期角度 (当价格伸缩性时) 分别考察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这三个宏观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问题 (即第3-8章的古典理论) ;然后, 从短期角度 (当价格粘性时) 分析这三个重点问题 (即第9-13章的经济周期理论) 。在此基础上, 讲述了稳定宏观经济的政策。整个课程, 条理清晰, 逻辑严密, 系统的将宏观经济学的主流理论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中, 使得这些宏观经济理论表现出很强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三、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 我们发现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手段比较简单

教师在课堂中大多采用口授形式, 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往往会导致学生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讲解的非良性教学现象。并且, 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其中大量的数学推导, 导致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对此门学科缺乏兴趣, 产生畏难的态度。在中级宏观经济学学习过程中, 存在大量的数学推导和图表分析过程, 而教师们往往采取口授的方式, 使得原本艰涩难懂的推导变得更加无趣, 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气氛及学生学习兴趣。结果是, 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以后, 常常觉得根本没有学到什么, 也不知道如何去解释众多的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

2.切合中国实际的案例非常少

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教材的特点是逻辑严谨, 思路清晰, 教材安排也比较很适合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的需要。但是该教材采用的是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案例, 缺乏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式的案例。这样导致了课堂上主要讲理论以及美国的案例, 缺乏与我国的宏观经济实践相结合, 特别是缺乏能够贴近当代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前沿的话题。这使得在课堂学习中, 学生对于知识掌握仅仅停留在理解的程度, 很难进一步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来, 使得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得不够

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诸多环节, 但无论是教务处对教师教学效果好坏的评价, 还是老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都主要依据评教分数或考试分数, 这种对分数的过分推崇往往会扭曲事实的真相, 这种评价方式也会使得教师习惯于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授课, 学生也主要以书本学习为主, 而忽略了课堂之外的社会实践学习。事实上, 宏观经济学的许多经济学理论都是从社会实践中抽象出来进而又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的, 因此, 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不只是理解它的数学推导或者它的计算公式就足够了, 更重要的还在于学会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

4.课时安排的相对偏少

从教学内容的进度安排方面来看, 我们学院中级宏观经济学的课时安排是54个学时。相对于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54学时显然比较紧张。为了讲完教材上的内容, 教师常常需要赶进度。每上一次课 (一次课三个学时) 需要讲完一章的内容, 差不多是三十页的教学内容;即使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 要完全吸收课题上讲的内容还是有很大的难度。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对前面的内容没有掌握好的时候, 教师已经在往后面赶教学进度了。其结果是, 学生后面的课自然听不懂, 教学和学习的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四、改进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结合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以上一些主要问题, 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工作进行改进, 以提高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1.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内容, 包括自己主讲的内容和对学生提问的问题。课堂设计的目的旨在让学生既能紧扣课本深入浅出地掌握所学知识点, 又能从这些抽象的理论中体会到其内在的精髓, 能够从所学知识中对社会有初步的了解。好的课堂设计还要突出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课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课堂问题的设计和精选, 课堂问题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 学会把前后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一起, 而不是只记住一个个支离破碎的知识点。这样, 学生才能明白所学知识的用处, 才能把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组织上, 应该将启发式教学方式贯穿教学全过程。可以从提出和分析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 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课堂上教师需要以章为单元, 概述基本内容、强调基本概念、讲解重点难点, 把枯燥的理论讲解转为活跃的讨论研究。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初步的运用理论分析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 有意识地将讲授的内容设计成若干个问题, 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来, 或者是在讲完某个原理后, 随即向学生提出一个跟原理应用相关的问题, 通过“即问即答”, 引导学生看、听、说、思考联动, 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

3.采用中美比较的案例教学

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教材主要采用美国的案例, 如果仅采用教材上的案例, 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从教学实践看, 通过引入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案例以后, 学生的兴趣提高了, 教学效果更好了。例如, 在讲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法构成时, 通过中国和美国的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比较, 学生既掌握了理论, 又理解了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发点和目的。因此, 在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的课堂上尝试同时大量引用中美两个的宏观经济现象, 并做适当的国际比较分析, 以此揭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般性以及可能具有的特殊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直觉和科研兴趣, 又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及应用背景。

4.适当增加教学课时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 由于学生本身基础薄弱, 该课程的知识量又大, 如果要实现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 那么在教学安排上适当增加课时, 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辨能力。如果课时能够多一些, 上课的进度能够稍微放缓些。这样在课题上可以做一些课题练习, 及时加深学生对理论部分的理解;并且, 在每一章结束后, 教师都能有时间给学生总结一下本章的重点、难点、讲解习题或提出案例进行讨论;通过这些环节来强化知识点, 丰富教学内容, 这样, 无疑会得到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曼昆.宏观经济学 (第六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李海明, 翁卫国.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新探索[J].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112-116.

[3]战勇.在反思和创新中学习宏观经济学[J]学术问题研究 (综合版) , 2008, (1) :98-102.

篇4:资本为何离开中国?

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顺差”是中国外部经济的最典型特征,但中国也曾出现过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逆差。1998年,中国资本与金融项目逆差63亿美元,此后若干年也出现过个别季度的资本与金融项目逆差。1998年出现的资本外流主要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强烈贬值预期的影响。由于人民币盯住美元,当亚洲金融危机国家货币与美元脱钩并大幅贬值,市场产生了对人民币贬值的强烈预期。当时,“人民币不贬值”的政治承诺和外汇管理的加强,对抑制资本外流起到了关键作用。

跨境资本再次出现大规模的波动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国际金融环境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非居民为主体的国际资本流向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2008年美国雷曼公司破产后,美国国内出现信贷紧缩,迫使跨国公司集中将资本搬回母国,中国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减少;反过来,当危机国家经济复苏、中国经济形势趋稳、人民币升值预期回归、中外利差上升时,国际投资者又回流中国。

与2008年的情况类似,2011年下半年,欧债危机恶化造成国际资本对美元的需求增加,国际资本陆续撤离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因此在亚洲市场普遍出现了一个现象——投资者抛售当地货币购买美元,当地货币贬值。在香港则出现了抛售人民币,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这一波动传染到内地外汇市场,人民币升值预期转向,美元需求增加,大量资本流出中国。

2012年第一季度,由于中国放宽了QFII等资本流入的限制,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中国再度吸引全球资本内流。但是,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却因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复苏乏力而恶化。加上中国今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长率放缓,消费价格水平下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下降,通缩风险概率上升,“稳增长”再次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人民币贬值预期明显上升。内外经济环境恶化导致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投资信心下降,开始再次转移资本。

非居民为主体的资本外流大部分是短期行为,待经济形势逆转,还可能回流;但以居民为主体的资本外流往往具有长期性,对中国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影响是长远的。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众多难题——资源与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经济过度货币化、收入分配不公、教育质量下降、社会保障不完全,等等。资源与环境的恶化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下降;房地产市场的下滑、产能过剩、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和外部市场萎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风险。长期问题和短期风险的交织导致了一些富裕家庭出于安全和财富管理的考虑,通过移民、对外投资、子女教育,将本币资产变现为外币资产,向外转移资金。国内一些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激励和追求更好投资机会的驱动下,投资国外市场。

当前,无论是非居民为主体还是居民为主体的资本外流都将使中国国际收支的失衡状态“被迫纠正”。这将会进一步影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可能面临更加恶化的外部经济环境,内部经济的平衡也将面临更大的困难。经历危机的历练,中国应更加明白,我们必须进行面向未来的制度改革,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期问题,提高居民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当前,应对资本外流的短期风险,中国要吸取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和本次金融危机的教训,并结合目前的新情况,改善资本管制的方式,采用市场化的工具(汇率和利率等)来管理资本流动。同时要加强金融监管和宏观经济调控,关注和防止系统性风险。

篇5:魏智渊为何离开新教育

或许是上天安排让我遇到她吧,让我有一段永远也抹不掉的记忆,记得第一次加入QQ时候,一个人无聊的按着遥控器,习惯了一个一个台的换,是的她来信息了,又来信息了,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聊了整正一天,我们聊的很合的来,聊生活,聊着学习,我问她有男朋友没有,她说没有,大学期间不想谈恋爱,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天真的想法,不谈恋爱,大学能有几个人做的到。转眼国庆过了,是学生返校的时候了,我带着家乡的特产踏上了回学校的汽车,风景在身边瞬间飞过,但是我却没有心情观看,唯一想做的是快点回学校,远离汽车,其实我晕车,但是没几个人知道。

第二天还在睡觉,电话响了,看下时间,看下来电显示,这么早,是她打电话来了,我是一个非常懒的人,早上本来就是个懒的起床的人,但是我还是飞快的爬了起来接电话,清楚的记得她当时说她来学校了,在体育馆旁边,说先去上网了,我说你等十分钟,我马上就到,后来估计到的时候超过了十分钟吧,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牛仔裤,白色的衣服,显得干净清爽,我们在体育馆整整打了一上午的球,打完球到了吃饭的时候就叫了她一起去吃饭,她问我关于自考本科的事情,对于这个我也是半斤八两,我把我所知道的全都告诉了她,当时两个聊的很开心,离开后她去了上网,而为继续来寝室上网,但是她的笑容已经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不过当时从来没有说有想恋爱的想法,也没考虑方面的事情,我一觉睡到晚上,醒来,发现带给他的东西没有给她,迫不及待的把东西拿起来就出寝室了,当时清楚的记得她在篮球场打球,我把东西送给了她,然后我们坐在一起聊了起来,聊大学,聊生活,聊学校,当时她说要我当她师傅,我说好,我说我还是数学建模协会的会长,加入数学建模协会有很多好处,有我这个师傅罩着,没人敢欺负她,然后聊的学习的时候我说我可以帮她补习数学,我还是我不喜欢网吧的气氛,要她少去网吧上网,对身体不好,我们聊了很多很多,天气冷了才回寝室去。我还嘱咐她好多好多,就像一个哥哥对妹妹的关心一样,她每句都认真的听着,后来也证明她也很用心的在做。她说叫我小黑哥,我叫她小文……

追求的那段时间

我一直都不相信一见钟情,世界上也没有一见钟情,所以一直都是这样安静的过着,我和她训练的时候在一起教她打球,晚上有时间的时候帮她补习数学,其实就是一种哥哥对妹妹的关爱,她也什么事情也会跟我讲,班上当上了宣传委员,我要她不要去,因为会让自己很忙,她说她班上一个男生在追她,不要我带那个男生,他说周末必须回市区,我都认真的听着,偶然会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一切都是这样顺利,一切都是这样美丽,不过美丽总会有打破的一天,慢慢的我发现喜欢和她在一起的感觉。

我记得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都是这样美好,我去了市区的羽毛球专卖店,突然想起了她也在市区,还说过在上海城附近,好吧,打个电话给她,上天安排的也算巧合,她坐上了车,一个电话却改变的太多太多,她下车了,她跟我去了羽毛球专卖店,不知道旁人有意还是无意,把我和她放在了一起,(你们好合适啊)一句这样的话打开了我很久冰冷的心,我当时想法很多很多,不过她的眼神却给了我勇气,是的,我该走出来了,追求自己喜欢的女生,我们眼神对在一起,我的心砰砰的跳了几下,她就是我以后要找的人吧,在这一瞬间,我喜欢上了她。

我们回学校了,一切都是这样正常,不过我的心里已经发生了改变,因为我爱上了她,我比以前更加积极的打电话给她,训练补课都早早的在约定的地方等着,就想早点看到她,中间的一段时间我们一起过的很开心,我想时机成熟了吧,那天晚上聚会以后我发了一条短信给她(我很喜欢你,做我女朋友把)很久以后才收到回信,其实并不久,(小黑哥,对不起,我说过我大学不谈恋爱,如果你还把我当徒弟,明天早上图书馆见)当时我心里没有太多的波动,因为这句话不算拒绝,那么我能做的只有再接再厉,我想只要我足够诚心,那么总有一天会感动她的,我们还是和以前一样生活着,不过在我的耳边浮出一个声音,某个大二的副书记也在追求她,我想,小文魅力真大,追的人不会仅仅几个的。

时间就这样过着,我照样的对着她好,但是从来都没有提起感情的事情,我把她放在心底,她要做的事情我尽能力帮她做好,让她安心的搞学习和参加活动,直到学校搞校运会的时候,说过一起去南苑,但是她和另外一个男生去了,我知道当时是车走了,我没有等到车,觉得比较难过,也比较生气,可能真的真的爱上她了吧,不过我却没有怪过她,因为我知道她有她的难处,那周周六晚上她回来了,但是寝室只有她一个人,她告诉我说很害怕,害怕那我就陪你吧,当时打电话打到她手机没电,我跟她讲一些开心的事情,其实我很晚才睡觉的,因为担心,我恨自己这个时候不能陪在她身边。

时间还是一样的过着,每周周末她都去市区上课,而我也每周陪她出去,尽管很多时候没事,我晕车,很怕坐车,但是很少人知道,因为想多点时间看见她,我一直没说我晕车。我来大学当时没有通宵过,因为她,那天晚上我们去网吧过夜了,希望她睡觉的时候手不冷,我一直把她手放在我衣服里面,她睡着了可能不知道吧,她说要买A3的纸,我跑了很多地方才帮她买到,一点都不感觉累,我一直关心着喜欢着她,直到有一天,他们班上搞活动,在市区上完课要很晚回学校,我明明知道那个时候肯定不会有校车会学校了,我等她,等她到5点多,不过非常开心,看到她的微笑就是我的动力,那天我们是打的回学校的,我说一定保证她能回到学校,尽管很晚,但是还是做到了,我第一次去了怪叔叔,一个情人经常去的地方,我们一起吃饭,一起打牌,很开心很开心,我们打牌的时候还赌了很多条件,我说如果你输了就亲我一下,但是她不干,莫名的我发现她脸色变了,变的很难看,原来是那首音乐影响了她的心情,我心里当时也很难过,希望能帮她分担点忧伤,那天晚上她发了一条信息给我,拒绝了我的好,她也没有去参加他们班的活动,我知道当时她心情是真的不好了,我去了图书馆,因为我打了电话给她,担心她,那天我们聊了很久很久,从上午聊到下午,也终于明白了一些事情,她高中喜欢一个人两年,因为一个不得已的原因分手了,她伤的很深很深,对爱情不再有多少期待,我也把我的事情说了出来,不过我当时没有讲,其实我对以前的那个女孩子用情很浅,分手的时候连句再见都没有说,我只是说我希望她能过的好,比我好,在一起很久在乎是肯定有的,难过也肯定是有的,但是那不是我对她的那种爱。我走了,她也回寝室去了,她说我在她心里一直都是一个哥哥的身份,我说她在我心里就是我女朋友,她说她不会对我有感觉的,我说我相信奇迹,有天你一定会喜欢我的。

有必要说下她过生日的那天,我知道她的生日没几个人知道,我是想一个人帮她过的,那天早上我们一起去吃了寿面,我非常开心,我心里想每年我都要陪着你一起吃,可能是因为某个人也知道吧,她的生日公开了,很多人祝福她,晚上他们部门又聚会,我要为她准备的两个人过生日的愿望泡汤了,不过晚上还是一起逛了一圈,同学当时就问我是不是要买鞭炮啊,我拒绝了,我知道她不是那么高调的人,或许是因为我不够浪漫吧。

接着不久就是英语三级考试了吧,不知不觉也到了12月十几号了,我跟她说过,我想带她去步行街逛逛,英语一直是我的克星,理所当然的我也要考试,我们一起参加考试,结果她过了,我没过,我替她高兴,对于自己的失望因为这份高兴淹没了,那天下午我们去了步行街,我知道当时有点勉强,我们在步行街逛着,看着,我说你帮我挑几件衣服,她说她不会挑,我说你挑的我就喜欢,那天帮她买了一个冬天的帽子,也牵了她的手,不过没几分钟她甩开了,我知道她心里还是没有我的地位,但是我不会放弃。

恶梦也终于传出来了,我很喜欢逛她的空间,看她写的说说,一个很静很静的晚上,我看到了我心疼的话,其实她的日记和说说都是很伤感的,也明白了她表面上很活泼开朗,心里非常孤僻,事情都不愿意说出来,一个人默默承受,结果正如我所说的,她喜欢了一个男孩,第二天听到这句话有点不相信,但是现实告诉我他不会骗人,她要我到此为止,要我放手,说的是那么的坚决,于是我疯狂了那天晚上我失眠了,一整晚没有睡觉,我想知道那个人是谁,我想知道那个人能不能像我一样爱她,能不能给她带来快乐,如果一切都是肯定的,只要她快乐,那么我在一边看着,不会去打扰她,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她变的更伤感了,但是我却帮不到什么忙,看着她不开心我也难过,看到她失眠已经成为习惯,我给那个男孩子留言了,我说你一定要对她好,她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子,不能伤害她。因为以前的关系,我们联系少了,不过知道她的情况我就很开心,我一直在关注着她,圣诞节那天晚上我喝醉了,我醉的原因不是因为她不选择我,而是她跟那个男孩子很难幸福,因为中间的事情我清楚一点。时间在过着,马上就是寒假了,不过我很想她,但是我没有见她,我怕我见到她我舍不得,只要她好就行。

寒假的生活就这样过着,我们还是通过QQ一种聊天着,一聊有时候就是一天,很开心,直到有一天晚上,她告诉我她被人欺骗感情了当时心里只有难过,可怜了心爱的女人不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我安慰了她,叫她不要太难过,我当时想法很多,我想我能给她幸福,我想我在她身边,她永远也不会受到这样的伤害,期待着开心,期待着看到她。

第二个学期开始了,我迫不及待的想见她,但是每次打电话给她她刚开学,事情多吧,她想换体育课,在多少个期盼中,她找了我,也顺利的帮她换了课,她要会计考试,我陪都有事,可能因为着她去图书馆看书,她心情不好想上网,我陪着她去上网,多少个日日夜夜我这样陪着她,只愿她能够开心点,终于我再次鼓起勇气,我说到我身边吧,我会好好爱你,她还是拒绝了,很干脆,她说你在我心里只能是朋友,只能是哥哥,我失落了,我想一直以来都是我自作多情吧,不过你好比什么都好,我还是默默的关心她,朋友都说我像个傻瓜一样,别人不会把你的好当着好,只能当你是傻瓜,我一笑而过,那我就做一个傻瓜吧,望着天空我对自己说,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希望你能永远幸福。

在一起的那段日子

奇迹终于有一天发生了,我当时喜极而泣,很清晰的记得这个时间是3月25日,那天早上在上课,突然短信响了,很奇怪,早上基本上没有人发短信给我,打开短信,我笑了,(我最讨厌我在乎的人拿我和别人对比,我最讨厌你拿我和别人比较,尤其是以前的“她”)我当时就默默的对自己说,我一定会让你幸福,不让你受到任何伤害。我们一起了,是的,我们多么不容易终于在一起了,我们要好好珍惜我们的来之不易,晚上去了图书馆教她电脑操作,送回到寝室楼下的时候,第一次我们拥抱了,时间是那么的短暂,对于我却是那么的幸福,这是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期盼,现在终于变成现实了,后来我们有时间就总呆在一起,我们去过学校的每个角落,去个学校附近的任何餐馆吃饭,我们一起快乐着,幸福着,我说你就是我的唯一,我说我的爱情世界里只有你,我说只要你在乎我一天,我就永远爱着你,你淘气的说是不是不在乎了就是我人生的过客了,我严肃的对着你说,没有那么一天的。我们在南苑送你回家的时候第一次正式牵你手了,当时你脸好红,是真的红了,像个小苹果,第一次带你去篮球场打篮球,也是那天晚上,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我说我喜欢抱着你的感觉,如果能够这样一直抱着该有多好,我们经常在足球场约会,你说你喜欢看流星,可是我们却没有真正在一起看见过流星,我梦想有天我能带着你一起去看流星雨。有天晚上我们一起躺在看星星,突然看到一颗一闪一闪的亮点,我提醒你说:看流星,你好奇的看了一眼,说:那里有流星,那是飞机灯光,是啊,是飞机灯光。我们在学校的其他地方也经常呆过,你说你不想坐草地上和躺在草上,怕草扎人,我说那你就坐我身上躺我身上,这样扎的人就是我了,你在走路走的脚痛的时候,我说我背你,你不肯,说你很重怕我背不动,不过后来在某次我还是背了你,感觉一点也不重,我们在一起也会经常吵点架,都怪我没有让着你,你说你不想接吻,恶心,我说我尊重你的想法,后来有时候做的过分点,但是我一直还是尊重了你的想法,你说不要让你看到我抽烟和在我身上闻到烟味,我开始戒烟,你是要我每天刷牙两次,我回来洗澡的时候都会按时刷牙,你说怎么没看到我去你空间留言,我说那我以后每天去你空间留句话,尽管有两天以为没有留,但是我还是坚持了四个多月。我们就这样生活着,直到有一天我们去了橘子洲头,还去了农大,我知道那天放假你是因为我回学校的,当时很感动,我想应该给你一个好的周末,没过几天,第一次你提出分手了,你说你很头痛,你说你想了三个小时也头痛了三个小时,还流泪了三个小时,我告诉你我说我们两个在一起来之不易,我说我很好好的对你,给幸福,我说我们两个在一起一定会一直快乐下去,我说我有缺点,但是为了你我会改变,我说了好多好多,你也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我们继续着在一起的生活,很多地方留给我吗多的记忆,那都是我们开心的见证,我说只要你在我身边,我就是最幸福的人。我说你是一个缺少安全感的人,有我在,我的肩膀就是你最可靠的依赖。第二次你又提出分手了,你说我们不合适,你说你现在很累,我打电话给你,我告诉你我们在一起也快三个月了,我们正在磨合期,以后不会让你累的,我说以后你是我老大,你说什么我都遵命,一天时间过去了,我们晚上还是和以前一样约会着,我也知道你和我在一起很多时候都是很开心快乐着,我说我们会这样一直老下去,因为学校羽毛球校队的成立,我训练的时间也占了很多时间,有时候身上还是一身汗,你总是催我去洗澡,别感冒了,还经常买饮料给我喝,我当时很感动,我说今生有你,足够了,我是多么幸福的一个人,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说出来了两个你最不愿意听的词语,你不理我了,你说不想和我说话,你说你不会原谅我的,我真诚的向你道歉,我知道我错了,我不该对你说出那两个词,你在我心里是多么重要,我有病还说出那两个词,在我的道歉下,你宽宏大量,给了我一次机会,说要我下楼来,因为我的不信心,因为我的不了解,我错过了这次机会,你回寝室了,而我在你楼下等你,直到寝室锁门,我才回去,当时蚊子很多,但是我不觉得辛苦,因为那是我该有的惩罚,最终你还是没有下来,我回寝室了,你的那句晚安让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值,就算让我等十个小时,我也愿意,这个时候快到放假了吧,我们都忙着考试,我没有代表学校去参加羽毛球比赛,在考试那天晚上我送你一个水杯和一条手链,我只是想告诉你你是我一辈子在乎的人,我们那天聊的很晚才回去,我说在放假的时候你要想我,我说我会一直想着你的,你说不想,有什么好想的啊,其实已经明白你的意思了,放假那天我送你回家的,一直送到路桥楼。其实当时很舍不得,因为我们要分开两个多月。

篇6:魏智渊为何离开新教育

关于杜家滨要离开思科的传言已在业界流传了很久,但没有人想到,这位执掌思科中国帅印7年之久的著名职业经理人,会以在短短4天之内“闪电”离开的方式告别思科中国。8月1日,思科宣布任命陈仕炜为亚太区总裁,全面负责亚太区业务,而这个职位之前一直被很多人认为将由杜家滨接任。8月4日,思科对外发表声明,杜家滨将调任亚太区,在新任总裁人选确定之前,陈仕炜将代理思科中国总裁一职。

两个月前,杜家滨还曾公开辟谣:“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不会离开思科中国。”杜家滨对于思科以及中国市场的留恋在业内几乎尽人皆知。而现在,他不但卸任了中国总裁,而且只获得了“新工作”:将专注于拓展垂直市场解决方案,向亚太区总裁陈仕炜汇报,并没有获得“新职位”,哪怕是象征性的。这甚至不符合跨国公司高层离任的惯例。

7年或许真的是个不吉利的年头,即使是杜家滨和思科中国这对曾经令人羡慕的完美组合也没能携手走过“七年之痒”。

离职悬念

从2004年以来,思科内部关于杜家滨要离开的传闻就从来没有断过。“到了今年,大家关心的已经不是杜家滨会不会走,而是什么时候走。”思科的一位员工说,“因为大家普遍认为,他一定会离开的。”不久前的一则传言将此推向了顶峰。今年6月,有消息称,一直受离职困扰的惠普中国总裁孙振耀即将接替杜家滨出任思科中国总裁。消息传出之后,杜家滨在很多场合予以了否认,并称:“曾当面向孙振耀询问过此事。”不过有知情人透露,“思科的确曾经力邀孙振耀加盟。”

没有人比杜家滨自己更清楚他在思科中国的处境。据说,去年9月,钱伯斯访华的时候,在与中国高管开会时曾经明确表示过对杜家滨的不满。杜家滨的尴尬和失落可想而知。但在思科达到其职业生涯顶峰的他并不愿轻易放弃,始终在努力地扭转不利局面。

“革命尚未成功,家滨仍需努力。”杜家滨之前面对传言时说过的一句话,表达了他对于中国市场的留恋,“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要继续留下来。”杜家滨从去年开始在香港大学读EMBA的课程,选择香港而没有选择海外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表示留在中国的决心。另外,杜家滨通过在公司内部推行一些“新政”来改变总部对于自己的看法。例如:招聘大学毕业生送到美国培训的政治性举动;制订一些新规定鞭策工程师、销售人员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等等。但是杜家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上层将他调离思科中国的最终决定。

表面看来,在没有找到接任者的情况下,杜家滨的离开似乎过于迅速了,但对钱伯斯来说,显然经过了一个反复权衡的过程,不然杜家滨离职的传闻也不至于持续一年多的时间。从惠普到微软到思科,杜家滨在业界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思科任职整整7年的他,已经成为思科在中国的一个标志。圆熟的杜家滨不仅在业内具备广泛的影响,而且深谙与中国政府和媒体打交道的办法。但最终,更注重市场份额和销售业绩的钱伯斯还是下了放弃杜家滨的决心。

为业绩所累

思科从2003年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今年的业绩更是全线“飘红”。8月10日,刚刚公布的2005财年的报表显示:思科在2005财年的净销售额为248亿美元,同比增长12.5%,每股收益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3%。相比之下,中国市场的“欠佳”就尤为突出。

思科官方从未透露过中国在全球销售中所占的比例,但有传闻说,今年思科中国只完成了5亿美元左右的销售额。而在财年初,杜家滨曾经向钱伯斯许诺将完成8亿美元。

1998年加盟思科之后,杜家滨在最初的几年度过了一段难得的“幸福时光”。2001年,在他担任思科中国总裁第3年的时候,思科中国的年营业额从1亿美元上升至10亿美元,全球排名从50位之后跃居第4,成为紧随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之后的全球第5大市场。就在那一年,业绩出色的杜家滨升任思科全球副总裁。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中,杜家滨和他的思科中国再也没达到过这个数字,销售业绩不但没有大踏步向前,反而有所下降。

从去年年底开始,思科更是接连在两个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单子上遭遇滑铁卢。去年年底的中国电信下一代承载网(CN2)设备招标中,思科、华为、Juniper和阿尔卡特四家厂商分食CN2蛋糕,在本次CN2建设以前,思科基本上占据着中国电信骨干网95%以上的市场份额,而这次招标只获得不足40%的设备份额。紧接着,中国开通了世界上最大的第二代互联网CERNET2,一向有着霸主地位的思科却没有拿到订单,再一次输给了Juniper和华为。这两个单子的丢失对于杜家滨在思科中国的位置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在业绩和市场份额的压力之下,杜家滨在公司内部实行的新政受到了一些员工的质疑。例如区域销售总经理的调换轮岗就引发了很多怨言。思科的一位员工说:“业绩不理想,再加上内部变动,使得整个公司的士气相当低落,私底下确实有一些对杜家滨的怨言。”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替杜家滨喊冤:“杜家滨是一个很好的销售和领导者,思科在中国遇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思科在过去的几年中能取得骄人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在中国市场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尤其是国内厂商那几年的实力远没有今天强大。但是现在,在电信核心路由器市场,思科在中国就有华为、中兴和港湾三家竞争对手,而在其他国家,几乎只有Juniper一个对手。在中、低端路由器和交换机市场,思科在中国的对手有7-10家,而在其他地方,几乎没有厂商能与思科抗衡。国内厂商经常会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夺取市场份额,这也让一直希望通过技术优势和国外运营模式吸引客户的思科感到非常难受。国内的竞争形势显然要比欧美残酷得多。杜家滨曾经感叹:“我在中国从来没有觉得生意好做。即使某个生意开始好做,但后来肯定也会变得难做,因为大家都进来了。”

但是思科总部以及钱伯斯无法完全理解思科在中国境遇的变化。杜家滨一直在努力“教育”钱伯斯对中国能有更实际的认识,除了他自己不厌其烦地介绍之外,一有机会他就派中国的员工去美国工作,影响总部对中国市场的认识。但在思科颇具侵略性的策略和文化下,钱伯斯还是无法接受业绩的停滞和份额的流失。一位美国思科的高层曾在私下抱怨:“中国的市场这么大,为什么思科的产品在中国就卖不好呢?”他的话也说出了钱伯斯以及总部对杜家滨的不满。

市场竞争的加剧是杜家滨个人无法左右的,让杜家滨对思科中国业绩增长放缓完全负责并不公平,但是对于钱伯斯来说,他需要给董事会以及投资者一个交代,牺牲杜家滨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选择。

思科和杜家滨的未来

思科放弃杜家滨也是走了一招险棋。杜家滨凭着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对中国市场的了解,曾经带领思科中国高速增长,培养了思科在中国的政府关系,并为思科树立了很好的形象。有人认为:“如果因为中国市场的增长放缓导致杜家滨离职,思科付出的代价太大,毕竟这样的职业经理人可遇不可求,应该给杜家滨更多的时间去调整。”失去了杜家滨的思科中国,平添了诸多悬念。

继任者成为一个关键因素。现在暂时由陈仕炜代理中国区总裁的职务。思科方面称正在物色接任者。未来中国区总裁的人选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从现有的五位副总裁中提拔一个。但他们从资历到名气都与杜家滨相距甚远,按照思科一贯的风格,实施这一方案的可能性不大。“空降”目前看来更有可能。从接洽孙振耀一事中,可以看出思科正在圈内寻找合适人选。杜家滨离开,但没有接任者,从某个方面也说明了能够胜任这个职位的人确实很难找。思科在现阶段需要的领军人物至少需要以下几个特质。一是必须要对中国的电信行业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因为现在的竞争环境与几年前已完全不同;另外,他还需要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前瞻性。杜家滨犯的重要错误之一便是对华为等竞争对手的成长估计不足,这也是令钱伯斯很恼火的事情;沟通能力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虽然杜家滨与政府和媒体的沟通相当出色,但是与美国总部沟通的效果还是不甚理想。

而对于杜家滨来说,他又将何去何从呢?作为中国IT行业的第一代职业经理人,和他同一时代的大多数人要么退休,要么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他在思科中国总裁的位置上一呆就是7年,也算是这个圈子里的“长青树”了。现在他会不会步他们的后尘呢。

杜家滨在离开思科前的一段时间里集中拜会了很多政府领导,或许这可以看作是其在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未雨绸缪。目前思科给予杜家滨的新工作,显然不符合他“不离开中国市场”的理想。“杜家滨离开思科只是时间问题。”一位分析人士判断,凭借其在行业内的良好口碑以及对中国市场的不舍,杜家滨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回到我们的视野里。

对于思科和杜家滨来说,他们的合作已经过了蜜月期,与其忍耐,不如分手,这对双方都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吴颖)

上一篇:《上锁的房间》观后感剧评下一篇:刺槐速生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