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平台为何招聘陷阱

2023-05-22

第一篇:招聘平台为何招聘陷阱

虚假招聘陷阱浮出水面:注水招聘背后的真相

随着有关部门打击力度的加强,以直接骗取求职者金钱为目的的虚假招聘在逐渐减少,或变得越来越隐蔽。与此同时,另一种变相的虚假招聘陷阱正浮出水面———一些企业借招聘虚张声势、张扬品牌、炒作形象,在职位信息上注水,被称之为注水招聘———

招聘三百余人只为形象炒作

近日,哈市香坊区高女士在某媒体上看到一则大幅的招聘广告,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招聘职位和职位描述。她欣然前往应聘后,却意外得知,这个所谓的招聘广告,只是这个单位的一次形象宣传。

高女士说:“自从原单位倒闭后,4个多月来我最关心的就是各种招聘信息。几天前,一位朋友打电话给我,说有一家网站招人,招聘人数过百,公司的实力一定雄厚。看到广告后,粗算了一下,招聘人数有300多人。虽然对招聘人数心存疑惑,但我还是带着简历到指定地点面试。面试后,被告知回家等通知。后经朋友打听,得知这家网站成立不久,这次的招聘只是公司企划部做的一次形象宣传,并不需要那么多人。”

记者从高女士提供的广告上看到,这家公司招聘的部门有××战略发展中心、××营销管理中心、行政管理中心等,提供网络编辑师、媒体经理等职位。

随后,记者从该网站内部人员处了解到,实际上该网站目前只有企划部、技术开发部、设计制作部和财务部等几个部门,并没有招聘广告中描述的那么大规模和设置的那些部门。记者表示对“网络编辑师”一职很有兴趣,该工作人员却告诉记者,该网站没有这一职位。据其透露,这只是网站的一次炒作。“大规模招人,可以显示出企业的实力,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关注,比单纯在媒体上打形象广告会有更好的效果。”当记者问该公司打算如何应对前去应聘的人员时,这位工作人员说:“如果真的很优秀就留下,至于其他应聘者,公司会开出很低的待遇,让应聘者‘知难而退’。”

注水招聘坑害求职者

据了解,这种新的招聘陷阱,虽不以骗财为主要目的,但客观上也对求职者构成了欺骗,甚至造成了伤害。用招聘广告来宣传形象、招揽人气甚至搞市场调研,成了一些企业的惯用手法,有实力的公司在媒体上做广告,而一些小商店、则在自家门前张贴招聘广告招揽人气。

1月18日,在哈市南岗区宣庆街,记者走进一家贴着招聘营业员广告的体育用品商店,在30多平方米的店内,已有两名营业员在工作。得知要应聘,女老板表示已招满人,只是忘记摘下门前的招聘广告。而据邻居介绍,这家店的招聘广告已打出近半年,几乎每天都有人上门应聘,但都会被拒绝。因为该店处于半地下室,有些隐蔽,但在门口打个招聘广告,相应地就能达到招揽人气的目的。

去年刚刚从黑龙江某大学毕业的李浩洋向记者讲述了他遭遇注水招聘的经历。据他介绍,他曾参加了某咨询公司的招聘考试,结果却成了公司市场调研的对象。试卷上的题目除特长、爱好外,还问牙膏习惯用哪个品牌、通过何种途径了解该产品等。他向负责招聘的人员提出质疑,对方回答说:“这是企业的招聘程序。”李浩洋气愤地说:“我是后来在同学的提醒下,才意识到遇到了虚假招聘。遇到这种名不副实招聘的事,我们班不光我一个。我的一名同学应聘一家鞋业公司文员,可是上班后,才发现她的工作职责是在专卖店当营业员。我们费心费力地认真制作了简历,满怀期待地投出去,却掉入招聘陷阱,不是变成了公司的市场调研对象,就是被录取的岗位与应聘岗位不符,这些公司不仅欺骗了求职者,也将诚信当成了儿戏。”

宣传效应催生岗位虚设

据了解,目前,借招聘之名,推广企业形象的做法,已被一些企业频繁采用。

已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现任哈市某公司人力资源主管的刘薇薇说,岗位虚设是一些企业最常用的招聘办法。一些企业为了造声势,往往会将一次小型的招聘“策划”成一个大规模的招聘活动。比如说,一家企业只有企划部需要招聘经理,招聘广告上却写着招聘总经理秘书、销售经理、财务经理等六七个职位,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造声势,鼓吹公司的规模。招聘广告成为推广企业形象的合适方式。因为这种招聘广告花钱少,效果却比同样大小的广告好得多!她坦言,其公司也曾用过这种方式。另外,一些企业常年打招聘广告,但大部分时候是不缺人手的,纯粹是为了扩大知名度。

企业之所这么做,因为招聘广告有隐性宣传的作用,可以让人感觉到这个企业很有发展潜力,因为当一个企业需要招聘很多人时,在求职者心目中,这个企业无疑会被认为是一个正在蒸蒸日上的企业。

另外,某些公司通过假招聘,建立人才储备库。据了解,某单位为了建立人才储备库而发布了一个招聘广告,几天内就收到了几百份简历,领导给的初选条件是:女的不要、应届的不要、没有相关经验的不要,没有专业背景的不要。这四项下来,就剩下几十份了,领导自己看了一遍,就剩下3份了,真正是百里挑一。选完了,领导却说,先留着吧,等需要的时候再说。

据刘薇薇介绍,企业常用的手法还有美化职位名称。如一家公司只需要招一名文员,但会打出“商务助理”的名称,换一个名称,可能会吸引更多、层次更高的人才,让企业有更大的挑选余地。而另一种做法是“挂羊头卖狗肉”,招聘广告中的职位与求职者实际从事的工作内容严重不符。这种广告往往是以招聘总监、经理、秘书、行政人员等为幌子,骗取求职者应聘,等到求职者正式上班后,才发现所从事的工作原来就是去拉业务,既没有底薪,更没有福利。

黑龙江省人才市场经理鲍大文说,这种虚假招聘也存在于正规招聘会中,特别是一些免费的招聘会,为了扩大规模、增加用人单位数量和岗位,主办方通过各种关系找来一些企业当托儿,人为地制造火暴假象。

另外,每年一届为毕业生举办的招聘会也存在虚假招聘的现象。这类招聘会多在每年的11月或12月举行,可是学生要到第二年7月才能毕业。急需用人的企业招了人却不能上岗,而不急需用人的企业,不能提前半年就确定下半年的岗位,致使出现空缺的岗位。

注水招聘:李鬼害了李逵

针对一些企业进行虚假招聘的行为,黑龙江省人才市场经理鲍大文说,这种注水招聘由于操作隐蔽,除了消耗求职者的精力外,并不会给求职者带来大的经济损失,防范起来不容易。许多求职者投出个人简历后,犹如石沉大海,不少人认为真的是自己技不如人,被淘汰掉了。特别是一些应届毕业生,将个人简历做得非常精美,造价很高,见到招聘广告便投简历,结果简历的命运是看都没被看过便进了碎纸机。为了避免遭遇此类招聘,求职者要做好信息鉴别。与企业谈话中要留意企业对这个岗位是否有长远的规划、是否有明确的岗位义务、工作目标,如果得到敷衍地回答,求职者就要当心。虽然在招聘广告刊登前,需要到有关部门办理广告核准手续,但目前没有相关部门可以直接监控企业是不是真的招聘、这些岗位缺不缺人。另外,很多单位在自己的门口私自张贴招聘广告,目前还没有相关规定对此加以禁止,很多单位就钻了这个空子。目前求职者只有做好防范,尽量避免给自己造成伤害。

“目前,我国的诚信体系还不完善,求职者和用工单位互不信任,在求职者怕上当的同时,企业也怕被骗。”鲍经理说,“我曾接到很多求职者的电话,询问‘这样的单位我该不该去?’一般我会建议他们,如果对单位不信任就不要去,尤其是要求交纳各种费用的单位。”

鲍经理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法规,在把好企业招聘事前核准关外,还应建立事后公示制度,企业最后招没招人,向社会有一个公示,对企业招聘的真实性进行监管。也奉劝喜欢搞注水招聘的单位,不要为了宣传形象而把企业的诚信当做儿戏。

针对此类注水招聘,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邢晓明认为,用这种非常规手段进行招聘,短期内可能会起到宣传企业的目的,但从长远看,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首先从应聘者的角度来说,会挫伤人才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其次,对打广告的企业来说,容易对其企业形象、企业品牌产生负面影响。另外,对整个社会而言,会对建立良性竞争机制和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产生不利影响,使其他真正想招聘人才的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遇到诚信障碍。

最后,邢晓明说:“我们还是呼吁企业本着务实的态度进行宣传和招聘,毕竟只有有序、合理的竞争才能为企业生存发展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

第二篇:警惕“假招聘真促销”陷阱

随着求职热升温,一些违法机构和个人也开始蠢蠢欲动。记者昨获悉,目前,市劳动保障局、公安局、人事局、工商局四部门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以职业介绍为幌子的违法犯罪分子,依法取缔非法职业介绍组织,清理整顿违规经营的职业介绍机构,该项行动将持续到3月20日。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专项活动中发现,个别用人单位通过设立招聘陷阱,坑骗求职者。浦东新区一名姓姜的大学生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招聘广告,说某水晶贸易公司要招聘业务员,待遇优厚。姜同学即前往应聘。公司负责人提出必须先与公司签订一份“实习(兼职)合同书”,合同约定姜同学“自愿”参加该公司实习,实习内容为先自愿花330元“认购”公司产品,再按照公司价格推销出去,如销售成功可拿到提成并被正式录用。如果终止实习,必须支付公司违约金330元。姜同学拿到产品后,竟发现该公司的产品价格远高于市场价。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提醒求职者,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必须订立劳动合同,不能签订以推广、促销为名的民事协议,否则就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也不能随意签字交钱。如果已经发生并支付钱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欺诈求职者的,可以向公安部门举报。

来源:新闻午报

第三篇:睁大眼睛看清招聘陷阱

以前只在媒体上看到有些人跌入“求职陷阱”,没想到自己也“陷”了一回。由于找工作心切,我为一家公司非但白干了三个月,还倒贴钱。

4个月前,我被一家软件公司录用,试用期3个月,商定试用期月薪1500元。老板当时说,试用期过后再签劳动合同。我沉浸在找到工作的巨大喜悦中,来不及考虑就点头答应了。

第一个月,工资如数照发。但从第二个月起,就再没发钱。老板说资金周转困难,允诺下个月一起发,我当时也没太在意。可第三个月快过去了,工资还是没发。我觉得不对,于去年10月底提出辞职,并要求结清所有的工资。可老板一口一个“没钱”,只给了一份签了他名字的“结账单”,上面列明欠我的工资数额,还加盖了公司公章。无奈之下,我只好拿着“白条”离开这家公司,可一等就是20多天,发工资一事依然毫无动静。我到了原来的公司,不禁大吃一惊——人去楼空,连公司牌子也没了。我这才明白碰到了骗子公司,自己近3个月的劳动成了徒劳。

我算了一笔账:上班三个月虽然拿到第一个月工资950元(上了19个工作日),可花掉的全部交通费、午饭钱加起来就超过1400元。也就是说,自己倒贴了450 元。尤其令我懊恼的是,还白白耽误了三个月的宝贵求职时间。

现在职场有不少招聘陷阱,我作为一个“过来人”提醒广大求职者:千万不要因为急于找工作而忽视了自己的正当权益,头脑冷静、眼睛睁大,没什么坏处。(何美健)

来源:北京人才市场报

第四篇:招聘陷阱花样翻新专坑求职大学生

新年刚过,不少毕业生开始找工作,许多在校大学生也利用假期时间找兼职打工。但许多黑公司、黑职介同样抓住“机会”打着招聘的幌子进行欺诈。

录用大学生巧立名目为收钱

毕业于师范院校的冉小姐,在应聘时一步步陷入了招聘公司挖好的陷阱中。

2月11日,冉小姐顺利通过在西安小寨办公的某公司招聘文员的面试后,被工作人员告知体检合格才能够被正式录用。她当即交了148元的体检费,被安排到指定的医院进行了常规检查。两天后,该公司打来电话,声称体检合格,要求她立刻到单位签订合同。冉小姐赶到公司却被告知,要交1200元押金才能签合同。她如数交上押金并签了劳动合同,但押金收据与签好的合同全部被公司收回“保管”。

冉小姐17日第一次去上班,该公司就提出员工需要先自付5000元到深圳参加培训,并称如果不去,则被视为违约对待,仅能拿回押金的60%。但如果培训不合格,将视作不适合该工作自动终止合同,培训费不予退还。

值得注意的是,自始至终,冉小姐手里仅仅留有一张没有任何凭证作用的体检单。当冉小姐和家人17日下午找到该公司理论时,公司负责人矢口否认接待过她。

兼职没经验学生次次都受骗

“几次求职都上当受骗了,每次都是新花样,弄得同学们都不敢去职介所求职,两次求职每人被骗305元。”陕西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一位司同学日前讲述起自己和同学假期打工的经历,后悔不迭。

据司同学介绍,去年国庆节期间,他们宿舍3名同学到西安高新区一职介所求职,每人交过35元的登记费后,职介所就让他们去吉祥村附近一公司上班,报到后公司让他们每人缴纳55元建档费,并办理面值100元的消费卡,只说做销售工作,但具体如何操作没有介绍。

几天后,公司说要装修,让他们春节后来上班。可是大年初八,他们打电话询问时,电话已经停机了,业务主管的小灵通也无法打通。

在等待上班期间,他们3人又去一家职介所求职,每人缴纳了15元登记费,后在电子二路一图书店工作,书店让他们背几套考题,考试合格后才能上班,但考前须交100元钱。为能顺利获得工作,他们每人就交了100元参加考试,结果是3人都落聘了。“考题那么简单,怎能落选呢?直到现在,我们才明白上当受骗了。”这位同学生气地说。

认清黑职介上当赶快去投诉

西安市职介所主任刘向庆提醒大学生,在中介公司找短期兼职工作,一定要看清对方的经营资质,中介公司必须有三证一照:职业介绍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收费许可证,没有这些证照就可认定是黑职介,大学生就不要登记,并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西安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投诉电话:029-87627202。本报记者田雨杰焦媛郭魂强

温馨提醒

求职防骗的三忌四法

在求职时要注意“三忌”:一忌贪心,二忌急心,三忌糊涂心。

注意了“三忌”,还可以运用“四法”:

望:观察公司的外部环境和人员情况,办公所在地的环境、公司人员的基本素质,这些摆在眼前的东西都能传递出公司的基本情况。

闻:通过听觉以及咨询手段了解公司经营发展概况,要“耳听八方”,上网找资料,发帖询问。

问:即对亲属、亲属的朋友、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进行有目的的探询。

切:直接交手,试探虚实。在面试时,别只做个回答者,有提问的机会千万别轻易放过。

来源:华商报

第五篇:小微企业求职招聘信息平台

小微企业求职招聘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随着社会智力水平和劳力水平向垂直和纵深方向的不断发展,个人在社会中所承担和从事的职业会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基本上不存在一辈子一个职业的现象。此时个人对招聘信息的需求再急剧上升。另一方面,作为企业,面对庞大的求职人员和就业大军,又很难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信息的过滤和筛选成了公司HR部门每日必做的基础功课。

现代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多种信息交流的方式,手持终端的应用无疑是其中最高效、最经济的应用形式。本项目计划建设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信息发布平台,主要内容包括小微企业招聘信息发布,个人求职信息发布,构建一个基于个人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个沟通的渠道和平台。

一、建设内容

1.用户信息注册功能

提供2个注册接口,一个是个人求职用户注册接口,一个是企业用户注册接口,分别完成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的注册功能。

注册的用户需提交相关的基础信息,以验明身份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对由此信息产生的一切后果负责。

2.企业招聘信息发布功能

在企业用户注册后,可以根据自己企业的招聘需求发布企业招聘相关信息。

发布的信息定制必要的有效期和循环期限,具有特定企业的置顶功能,红显功能,点击率排序等功能。

3.个人求职信息发布功能

个人注册用户可能根据需要发布自己的求职信息,求职中确定一些基本要素,以确保求职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个人的求职信息定制必要的有效期和循环期限,具有个人信息的置顶功能,红显功能,点击率排序等功能。

4.智能信息匹配功能

根据发布的信息的特点或特征信息,在求职信息和招聘信息之间进行一种逻辑匹配运算,将企业的招聘信息转换为某一求职对象的需求,将个人的求职信息对应到某些企业的招聘岗位上,在系统中形成一个闭环的、可信的求职招聘信息环,通过这个环,构建求职者和招聘者之间的良性生态系统。

5.信息推送功能

通过信息智能匹配系统,对已经定制了信息推送功能的

用户(包括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进行推送,也就是求职者得到企业招聘信息,企业得到求职者的求职信息。

二、建设方式

1.基础平台

2.技术方案

三、预期效果

1.用户注册量

2.访问量

3.

上一篇:在描写百草园的景物时下一篇:做你的爱人的歌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