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策略探讨论文

2024-05-15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策略探讨论文(共8篇)

篇1: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策略探讨论文

新时期高校教学设计与管理探讨

摘要:新时期,高校教学要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措施,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潜力,使大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巧去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 教学设计 教学管理

在新时期的高校教学中,广大教师和教研人员要多方位和多角度地深入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进而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对此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之一,是教育教学思想表达及其贯彻的重要载体。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管理权力进一步下放,学校将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管理的形式将进一步多样化,这就要求加强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调节好各方面的关系,以适应教育事业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我国目前教学制度体系不完备,要改变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进一步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不仅要立足现状还要参照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在借鉴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自身的特色、优势所在,从而更进一步加以完善。(2)加强检查,重在落实。加强制度的检查、总结,通过督促检查了解制度的执行情况,加强宏观调控。(3)当前要加强以教育管理人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在从事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注重理论学习,及时地将优秀的管理经验上升为理论,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二、加快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进程

如何加快信息化进程,建立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支撑体系,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首先,增强全民族的信息意识。要促进和实现社会信息化,首先要进行信息化知识和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族的信息化素质和意识。第二,建立和完善教育创新体系,不仅要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还要重视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适应信息时代组织模式变化的趋势,使我国的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得到应有的发展。第三,加强保障信息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等社会人文环境的研究和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社会文化环境。第四,系统地、多层次地培养信息化专门人才和队伍,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懂业务又懂信息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设计的宗旨是通过促进学习者的有意义学习,进而达到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教学环境对于教学活动的过程及效果的影响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教学环境作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整个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直接影响着教学目的的达成、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手段的选择等方面。所谓教学环境是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统合,良好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大学生课堂教学行为的社会化,有助于大学生人格的成熟,有助于大学生道德准则和道德义务的内化,使大学生把外部的行为准则与自己的自觉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一定要加大教学环境优化的力度。首先,教学环境的组成要素极其复杂,只有把这些有形的和无形的环境因素协调一致时,教学环境的正面影响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同时,大学生也是教学环境中的主人,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离不开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因此教师要重视大学生在调控教学环境方面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学会控制和管理教学环境,才能最大化发挥教学环境的教育作用。

四、构建高校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不再是大学生学习的唯一知识源,教师不能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设计教学方案上,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促进教学过程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并非自始至终处于中心地位,大学生有时处于传递——接受学习状态,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帮助下进行主动思考与探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大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项措施,学生内部各种组织职能的有效发挥,各种管理目标的有效完成,都需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来实现,正因为如此,一定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服务引导,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并让学生民主和平等地参与到教育管理活动中来。此外,还要注意强调个人成长与他人、与社会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交流。

五、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

随着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种媒体被引入课堂,人们越来越重视多媒体组合教学的设计与应用,并且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的显现出来。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一方面,要确定和分析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针对教学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达到优化学习的目的。另一方面,注重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评价。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是否合理有效还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比如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教学理论,是否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与教学内容相对应,能够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等。同时,在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阶段和主要过程,合理地选择好媒体,加深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巩固,达到促进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提高认知水平的最终目的。

总之,新时期,我国的高校教育工作都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本着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任务,不断完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站在全局的方位上去考虑和发展,才能更好更完善的加强和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学校各个方面的建设,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培养出更多符合国家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探索[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谢秉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6(2)[3]钟秉林,张健.积极探索弹性学习制度努力开创高校人才培养新局面[J].中国大学教学(4)

篇2: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策略探讨论文

摘要:

教育新常态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了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发展要求,需要与时俱进加强创新改革,打造高效初中历史课堂,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对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四方面入手探讨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学创新要点,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有益思考和启迪。

关键词:

篇3: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策略探讨论文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由于成长在中国社会科技文化加速发展的新的特殊时期, 创新与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正是这样独特的成长教育背景因素, 才影响并促使他们形成了富有个性特色的思维模式。包括以下几点:

1、注重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 具有强烈的平等参与意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 随着互联网、移动电话等传播媒介的增多, 大学生接触新事物的途径也随之增多, 信息爆炸带来的影响就是使大学生的思想更加的开放和活跃, 创新思维和参与意识逐渐形成, 90后大学生在行为诉求中, 追求自我实现, 时刻想要体现自我的价值, 希望在团体中平等的分配并担当自己的角色, 要求给予他们应有的信任和尊重。

2、网络信息爆炸时代头脑被塞满, 内心却相对空虚

网络渠道给大学生们提供了冲破时间和空间的新的沟通方式,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 无论是在娱乐方式上还是交友过程中, 这一渠道为90后大学生提供更加迅速、即时、便捷的交往方式。更深层次的影响了他们的语言、心理、思维、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发展。网络世界带来的吸引使他们收获了乐趣, 并使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席位。不得不承认科技的发展给他们创造的成长环境, 是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去探索更加广阔的世界。但是网络这把双刃剑是有利有弊的, 过于依赖网络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一个普遍的问题, 从电脑上网到手机上网、从拨号上网到无线宽带, 虽然网络是无形的, 但却使它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甚至有些人已经离不开网络, 除了网络没有其他的爱好。这造成了当代大学生的普遍共有的浅阅读文化氛围。“微博”的流行正是很好的例子, 每天更新和接触的是过盛的信息, 简短的语言片段缺乏深度, 使人们视野变广却没有随之变深, 心理也变得浮躁而缺乏耐性, 正是由于90后的年龄所限, 无法把握现实却产生了不必要的空虚, 混淆现实与虚拟。

3、竞争意识强烈, 抵抗挫折的能力较低

当代大学生所遇到的社会变化是之前所没有的, 高考扩招, 毕业后自主择业等对他们来说都是十分现实而尖锐的问题。正是因为这样, 压力自从读大学以来就已经逐渐增加, 这也就造就了他们强烈的竞争意识。来自各方面的选拔活动, 使他们早已意识到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今后走上社会参与竞争时才可以站在不败之席。但成长之路的不同, 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的原因, 大部分90后是被当成花朵精心照料培养的, 一路走来有父母充当保护伞, 缺乏社会经验和抗挫折的能力, 在真正遇到挫折的时候极易引起心理波动甚至采取过激行为。

4、独立意识强烈, 自理能力较差

当代大学生的独立心理和自理能力是矛盾的, 一方面想要脱离家庭的束缚拥有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又无法独立面对生活上的繁杂琐事。90后大部分都是出生于“四二一”家庭, 在家中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 从出生起就担当着小皇帝、小公主的角色, 遇事有主见, 并能轻易取得家长的认可, 这就造成了他们人格中相对独立的心理, 自由意识和成人意识都比较强烈。相比之下, 在90后的教育方式中, 凡事都有家人参与, 百般呵护万般宠爱, 也使他们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 真正遇到关键问题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 大多数90后都缺乏独立解决的能力。

二、思政工作创新途径新探索

由于以上特点, 针对并结合90后的心理和成长因素,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深入的研究探索适合90后大学生的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切实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先进性, 使思政工作永葆活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实施隐性教育, 使教育的可接受性增强

前苏联“教育思想的泰斗”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造成教育青少年的困难的最主要原因, 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 而处于这个年龄期的人, 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之前的教育方式过于简单, 老师负责将道理讲给学生, 是显性且直接的, 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当今的大学生。从大学生的心理层面和当今时代背景来分析, 这些大道理是他们在中学甚至小学时期都已经接受的, 也是已知的。他们渴望学习和获取的, 是未知的、开放的知识, 而不是已经掌握的和古板的道理。而实施隐性教育的方法却可以从各种媒介去影响大学生的思维, 通过隐性的、间接的方式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使他们更加乐于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观点。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 在不知不觉中为大学生打造了一个平和愉悦的学习感受, 从心理上喜欢并且自愿的去理解和接受相应的观点, 同时满足了他们追求自我实现和平等参与的心理诉求, 很好的避免了之前的方式会造成的抵触情况。因此, 每一位高校思政工作者都应该学会运用这样的隐性教育方式, 并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挖掘隐性教育方式的物质性。在这里, 物质就是指校园环境这个硬件设施, 优雅宜人的校园环境以及校园文化能够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享受, 也是保证隐性教育方式效果的充分必要条件。让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 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观以及行为规范和道德素养, 陶冶情操的同时也散发出校园文化积极的一面, 并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二、认真完善隐性教育制度。校园里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以有形的、固定的条款方式出现, 就像是校园里的法律, 约束大学生必须遵守。这也需要有相对的软性制度来规范大学生的行为, 所以制定并完善如《大学生行为规范》、《宿舍文明公约》、《先进班级评比细则》等规章制度, 并奖罚公平地去执行, 可以为隐性教育的实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2、进一步探索网络教育法

要学会利用“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和熟悉这一特点, 认真思考, 从中寻找更加易于被90后大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国家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顾海浪曾经说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方法, 必须针对网络的特点进行创新, 否则将失去阵地。因此, 在网上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可以通过运用即时通讯工具去迎合大学生的喜好特点, 比如开通思政教育工作的相关微博、通过飞信账号发送短信等方式, 与大学生交流沟通, 并通过线上活动进行讨论, 既当好良师又做好益友, 与学生平等对话, 及时把握思想动态并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 通过创建校园网、心理健康网、就业指导网等网站, 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传递给学生, 引导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延伸自己的思想。

三、心理咨询要注重“以人为本”

当今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社会转型的巨大影响也给当代大学生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压力和困惑。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业、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就业前景表示担忧, 这些问题日积月累也就会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 使部分大学生变得自卑、焦虑、厌学、甚至仇视社会, 把对自己的不满发泄在对社会的不满上, 把造成自己压力的责任推给社会。因此必须尽快解决这类问题, 以免大学生在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因心理原因影响一生的发展甚至对社会造成潜在危机。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时的最重要准则就是“以人为本”因人而异, 针对不同的学生, 采取不同的指导。一方面要把握好学生们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 在一些具有重要意义和转折性质的时期进行重点关注, 比如新生入学后对新环境的接受能力问题、学习期间对今后人生的发展规划问题以及就业指导问题等;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同一阶段不同群体的心理特点, 对成绩优异、表现良好的学生要加强进一步的培训、并时刻注意其变化;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给予更多关照, 做好跟踪研究、一旦出现问题要能够及时帮助并正确引导。总之, 要以积极的事例去影响学生, 以优秀的榜样去带动学生进步, 努力帮助每一位同学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和人生目标并踏实的去实现它们。

四、举办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网络给予大学生的并不是整个世界, 要练就在社会生存的本领还需要通过实践来切实的体会。因此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 更应该率先寻找探索新的方式, 带领学生见识领略真实的社会。在校园活动中可以添加以思政教育工作为主题的演讲赛、辩论会等活动。更直接的方式就是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 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支教、社会调查等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实际工作, 带领大学生从对工作的好奇和新鲜感转变为扎实肯干, 认真钻研的态度。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时代的创新与进步, 体会社会上的竞争环境, 引导他们适应并积极的面对挑战。把书本中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领悟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从而使学生达成普遍的价值认同, 潜移默化的给予其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以良好的影响。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 真正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正是高效政治思想工作者所为之共同努力的方向和最大的愿望。[4]

结论

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 真正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之共同努力的方向和最大愿望。因此, 我们在工作中要积极探索, 在实践中要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 充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和分析问题, 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真正做好思政教育工作, 把自己当成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指南针和引路牌, 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的伸出援手, 做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生活和学习工作各个方面都要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 使他们在毕业后走向社会之时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83-84。

[2]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109-110。

[3]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 人民出版社, 2004:50-52。

篇4: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策略探讨论文

【关键词】新时期 创新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41-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以及教育形势上发生了基本性的变化,高校的教育管理,教学和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也已全面展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一系列的改革还将进一步深化,而且对学生的观念、思想以及行为造成一系列地影响。原本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并且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所以,在新时期下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摆在高校教学以及管理工作面前十分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面对新时期新的发展形势,特别是,面对大学生们心智还不够成熟,价值体系容易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对于人生价值的选择以及判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种种影响,大学生的自我实现容易被经验舆论所引导等一系列的问题,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学生思想没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可以说是相当活跃的,他们都喜欢接受新的事物,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多色彩,而且多容量。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人文内涵薄弱,人文底蕴可以说是相当贫瘠的,不注重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通常情况下照本宣科,机械的照办上级精神,过于空乏。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没有紧紧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在一起,难以较为准确、较为充分地体现知识经济时代下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大学生成长的实际需求,不能从学生所关心的思想、政治、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就业的问题入手,将解决思想问题与巧妙运用知识使得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得以解决相互紧密结合在一起,把教育同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学生的贴心人,直接造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滞后。四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通常情况下过多地强调大学生对于整个社会的服从以及认同,忽视或者淡化了人的主题性以及人文精神的培育。五是教育内容没有内化为大学生自己的思想,灌输式教育方法仍然是最有影响的教育方式之一,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不但缺乏实效性,更是缺少时代内涵以及实际的应用价值。由此可见,新时期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以及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1.重视思想政治教学的观念,破旧立新

在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整个过程之中,相关教育者应渐渐从自发的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要牢固树立创新思维,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在实际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认真做好教学计划,不断总结以及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进一步推动学生“以需促学,以情感学,以趣激学”,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通过全体学生的努力共同实现目标。

2.让大学生走进“社会”,参与社会实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一些学生往往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譬如说当家教,搞咨询、办公司、搞推销等等,这自然而然造成他们在经济意识上的强化,从而出现严重的政治信仰危机;在对物质金钱利益引起密切关注的同时,受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人生观的思想腐蚀等等。对于高校出现的这种“经商热”,我们应坚持正面引导,引导他们朝社会健康发展的方向努力,努力的好办法就是让大学生更自信、更顺利地融入社会,尽可能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从而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这无疑比那些单纯的说教更具有说服力。通过以上所说的各种各样形式的社会实践,使得广大高校学生能够不断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效,能够以一种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思考以及分析问题,这有助于引导和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校园思想道德以及文化建设。

3.积极运用教具及现代媒体演示法

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理性知识的抽象性,教师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时,假设能够运用直观教具展开演示的话,无疑能够增强教学直观性,使得广大学生获得相应的感性认识,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无疑是很有帮助的。电影、电视、录像,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是现如今电化教学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可以密切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观看一些电影、电视、录像或者与之相关的片断,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展开一系列的辅助教学,多媒体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从掌握原理方面进行分析的话,可组织大量材料,图文声像俱全,对学生的包括听觉、视觉、语言等各个感官的刺激,牵动着学生思维线路的条条神经,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从演示的内容这个角度进行分析的话,它能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形象地反映内容,使得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里主要指的是精神文化,而并非物质文化。应该创设一个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得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学校要通过迎新、庆祝节日、欢送毕业生等各个环节举办各种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读书月、电影周、文体竞赛、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的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思想,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以及尽可能完美的表现形式来感染学生,与此同时,关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健康倾向,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克服。

5.加强心理咨询工作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早就已经习惯了父母为自己操持一切,直接造成自立能力、抗挫折能力低下,长久以来,又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心理特征,再加以家庭贫富的差别,容易产生惟我独尊或者自卑的一系列心理,遇事容易冲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因产生的矛盾引发出的殴打,毒害,杀害等一系列的极端事件,严重干扰了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形成良好政治、道德品质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之中,绝大多数的学生之所以在思想上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心理问题。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要求其要运用心理咨询的理论以及方法解决他们思想深处的疑问,逐渐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咨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运作方式已经在许多高校内得到了广泛性地应用,并且在实际工作之中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要使得心理咨询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必须在原有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等传统形式的基础之上,将心理咨询工作做实、做细。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切实帮助广大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好释疑解惑以及教育引导的相关工作,又要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吸引力、感染力,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叶志辉.试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4).

[2]闫晓伟.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革[J].改革与开放.2010(10).

篇5:新时期高校德育创新研究

摘要:我们党历来关心、爱护、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当代大学生既成才又成人,高校必须重塑德育新理念,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情感的力量打动人,用典型的力量引领人,真正使德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德育 创新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十分关心大学生成长成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立德树人’写入十八大报告,充分体现了党对学校人才培养和德育工作的重视。那么,怎样才能使当代大学生既成才,又成人?笔者认为,必须重塑德育新理念,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情感的力量打动人,用典型的力量引领人,真正将德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涯的全过程。

1.重塑德育新理念

1.1德育工作者要有大德育观。在网络时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从德育的角度把握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从心理学角度去解决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弄清学生中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原因,以及思想认识上出现的误区,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他们,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认真研究和掌握心理学规律,改进我们的工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更好地改进教育工作。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符合社会和时代要求,具有创新精神、自觉自律、心理健康的人。在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同时也要兼顾个体的心理素质,吸纳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丰富拓展德育的内容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1.2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德育模式偏重道德说教和自身的社会工作性价值,忽视直接为人发展服务的人文价值和平等观念,普遍存在空洞说教、知行脱节的现象。有一位教育学专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课堂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层面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体内,却隐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是跪着的灵魂。因而,德育工作者应更新观念,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方式方法,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一种合作型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判断、抉择能力,正确引导学生从“顺从性道德教育”向“选择性道德教育”转化。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和调适,使学生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这样“说服”才能真正转变成学生的“心服”,变成他们稳定的内在素质和个性品质。

1.3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德育工作者可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测量工具了解学生的个性及发展趋势,在德育工作中容纳并重视个体的差异性,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做到因人制宜、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改变以往德育工作中不顾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思想意识状态和思想信息接受特点的“大一统”的做法。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个体的主动性、参与性,实现个体的自我教育与调试,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方法,给他们自己选择、判断的机会,教给他们判断的方法,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在德育工作中,还要把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心理问题的防范和调节等纳入到德育内容中来,使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知道如何为自己创造健康、幸福、美好的人生。

2.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

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带给人们的主观反映往往是不同的。有的深刻、全面、由表及里,也有的浮浅、片面、歪曲甚至颠倒。德育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要向人们传播科学真理,即帮助人们拨开扑朔迷离的表面现象,正确把握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因为只有真理最客观,它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以任何的个人意志为转移;只有真理最具说服力,它不怕诡辩,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只有真理最实惠,人们一旦掌握它,利用它,便会带来无穷的利益。我们的德育是党的工作,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马克思

主义真理,宏扬共产党人的理想与追求,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我们天经地义的职责,坚定不移的使命。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地方马克思主义宣传不力学生听起来感到“乏味”,甚至不愿听“大道理””!究其原因恐怕不能一味埋怨学生觉悟低,也不能说“大道理”本身没有说服力,主要还应从德育工作者自身多找原因。

首先,德育工作者自身理论修养的高低,对真理的科学涵义是否弄懂吃透,直接关系着宣传的效果。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灵魂、行动的指南,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更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努力学习,不断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以使我们宣传的真理更丰富、更具时代性。否则,自己云里雾里,又如何能说服学生、教育学生!

其次,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宣传真理。阐述真理必须准确全面,说明真理必须实事求是,宣传真理必须有的放矢,坚持真理必须与时俱进。断章取义、老生常谈、形式主义、装腔作势、大而化之、避重就轻,习惯于“放空炮”、“一锅煮”、“一刀切”,对于广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说不清、道不明、绕开走,只能抵消真理的力量,是宣传真理的大忌。

再次,宣传好真理要注意选择好的表达方式。要讲究“四性”:一是逻辑性。听起来主题鲜明,条理清楚,过度自然。二是真实性。多用接近的、典型的事例、数据说话。避免从原则到原则,从概念到概念。三是平等性。不能给人以居高临下、冷冰冰的感觉,应以平等地位、热情的语调与听者交流。四是艺术性。善于用浅显明白的事理、生动形象的比喻、幽默诙谐的语言,把重要、深奥的理论讲清楚,让人听起来感到亲切、顺耳,容易接受和理解。

3.用情感的力量打动人

既然德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人的一切行动都受感情的影响,因此,进行有效的德育,就不能不重视情感的力量。“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德育工作者不仅要做到以理服人,还要做到以情感人,即以自己的言行引起学生在思想上和感情上的共鸣,起到春风化雨,启迪心灵的作用。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情为民所系”。作为党的干部,专职从事学生德育,从事人心的转化工作,更应当心系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关心学生的喜、怒、哀、乐,关心学生的冷暖,与学生实现情感相通,心灵互动。那种对学生的疾苦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任凭你苦口婆心,但激不起一丝感情的涟漪,甚至连一点起码的同情心都没有的人,是不可能做好德育的。所以说,做德育的人首先是个“有情人”,要学会了解人、尊重人和关心人。了解人,是指熟知情况,全面把握学生的心态。要真正俯下身子,走到学生之中去,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既当有心人,又当知心人,真实把握学生思想脉搏,然后“对症下药”及时做好思想化解工作。尊重人,是指尊敬和重视学生,特别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一般来说,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先进和后进之分。同先进学生的感情交流较为容易,同后进学生则容易产生感情上的隔阂。因此,对后进学生,尤其要尊重他们,热情诚恳地对待他们。因为得不到别人重视和尊重的人,不仅自尊心往往最强烈,而且逆反心理最重。只有通过真实情感的双向流动,才能消除思想上的隔阂,使之自尊心得到激发,进而把党的主张、正确的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注入他们的心田,实现其思想的转化和提高。关心人,就是要真诚地关怀和体贴学生,尽力帮助其排忧解难。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一定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体谅他们的难处,积极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当然,以感情人不等于感情用事和放弃原则。它要求的是情真理切,情理交融,融情与理,以情示理。

4.用典型的力量引领人

德育的一个有效方法叫做典型引路。毫无疑问,最有说服力的典型就是德育工作者自身。“身教重于言教”这句哲理名言,深刻地说明了德育工作者自身思想作风修养,对于保证德育取得实效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德育工作者良好的人格力量的重要性。无数事实表明,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德育工作者必须首先做到,这样大家才会心悦诚服。否则,你不讲原则,不顾及人格,“说起来像钢条,干起来像面条”,不但没有人会听你的,而且会失去你自身,失去你在学生中应有的威望。实践中,我们有些思想教育工作之所以收效不大,往往不是因为教育的内容失当,而多半是因为一些处在领导地位的教育者,缺乏令学生敬佩和认同的人格力量。如说的多,干的少;说和干的不对号;重利轻义,见利忘义;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贪图安逸,害怕艰苦;见好处就上,见困难就推;对人是马列主义,对已是自由主义;尤其是一些高校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生活腐化的严重腐败现象,正在严重侵蚀着党的德育的人格力量,动摇着德育的根基,以致形成“台上他说人,台下人说他”的现象,这是当前德育苍白无力的主要原因。注重高校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是新形势下德育对领导干部素质的客观要求。领导干部在学生中树立什么样的形象,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行动是无声的命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个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应有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既要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执行者,又要成为党纪国法的模范遵守者;既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又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既堂堂正正做人,又实实在在干事;既能做到一心为公,又能做到办事公道;这样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当好表率,才能有资格去教育别人,说话办事才有感召力、引导力和说服力。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如新媒体对德育工作的影响等。德育工作者应努力探索,不断创新,研究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参考文献:

[1]迟成勇,杨湘红.大众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02).[2]张志华.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南京师范大学, 2005.[3]彭永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6.[4] 陈友放.网络时代高职德育应突出“三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07)[5]赵道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4).赵

篇6: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创新的思考

太原科技大学樊杏华

内容提要:新的历史时期,法治理念、民主理念、和谐理念及科学发展的提出为工会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人治思维、诉求多元、制度漏洞也是工会创新面临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工会工作创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高校工会工作创新做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民主 法治 和谐

一、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创新面临的机遇

1、法治理念与法治环境

法治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法治与人治的分界线是:当法律与当权者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是法律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高于法律。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法治理念要求政府必须走向法治政府,也就是政府从决策到执行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制化轨道,权利与责任紧密相联,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于一身。

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在2007年先后制定了《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三部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在这三部法律中,进一步明确了工会在促进就业、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劳动争议调解中的地位、职能及其作用。例如,《劳动合同法》第78条规定,工会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进行监督,当用人单位违反法律和合同规定,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或是提起诉讼的,工会应给予支持和帮助。随着劳动法律体系的完善,随着工会法治化进程的推进,工会与劳动法律为政府、企业和劳动者所信仰并付诸实践,为新时期的工会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2、民主理念与民主土壤

民主是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它既是一种实体,也是一种程序。普选、参与、法治、透明、人权和责任是评判一个民主政体的普遍标准。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推进,公民通过多种渠道参与社会的治理,政府也更加重视公众的参与诉求。广泛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政府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为新时期的工会创新工作提供民主土壤。

在新的历史时期,职工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增强推动作为职工“娘家人”的工会组织加强民主建设和源头参与,积极参与到国家和地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中,从源头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例如,在《劳动合同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华全国总工会积极配合全国人大法工委征求职工对该法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映到立法机构,各地职工共提出近20万条各类意见和建议。

3、和谐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氛围

和谐社会,是人类亘古以来不断孜孜以求的永恒的历史主题。和谐社会首先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谐社会的建立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新时期的工会工作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劳资矛盾逐渐凸显。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各级工会在新的社会利益格局和劳动关系的形成过程中,逐步建立了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为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发挥了更大作用,既实现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好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又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新时期高校工会创新面临的挑战

1、人治思维与现实的困境

人治是与法治相对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一再证明,任何社会的纯粹法治也是一种空想,毕竟法律是有有意识的人制定并执行的。所以,任何社会的治理模式都是“人治”与“法治”模式的折中。在中国传统三千年的皇权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在追求法治的现实道路上面对的最大困境是如何将人治限制在合理的限度内。尽管依法治国已经写入了《宪法》,但现实中权大于法、有法不依的现象比比皆是。在高校,工会工作做的好不好,不在于《工会法》,而在于是否有一个开明的校领导和一位有影响力的工会主席决定的。依靠个人魅力而非制度的优势来开展工会工作,成为我们现实中工会工作的典型特色,凸显了人治思维对工会工作的影响。

2、诉求多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加速分化,已从传统同质的单一型社会,转型为异质的多样型社会,多元化主体的利益诉求纷纷呈现。伴随着利益关系的调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人们的利益诉求表达意识日益觉醒,开始用各种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建议,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陈述自己的种种不满和不公正待遇,表现出较强的政治参与和决策参与的需求。以高校为例,有编制内的建立人事关系的人员、有编制外建立人事代理关系的人员、还有编制外的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还有建立劳务派遣关系的劳动者。高校复杂的劳动人事用工决定了主体诉求的多元化,如何平衡多元化的利益诉求成为工会工作面临的难题。

3、法律漏洞

法治者,缘法而治也。要实现法治,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高校工会工作中面临的难题之一是法律的不完善和法律之间的冲突。例如,作为高校教代会基本法律依据的《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不仅仅存法律性质上存在诸多争议、而且教代会具体运行制度缺乏诸多漏洞,例如,如果一个学校不能按时召开教代会,谁需要为此承担责任?承当什么责任?是高校党委书记?还是工会主席?应当经过高校教代会讨论、审议、决定、通过的事项,如果没有经过讨论、审议、决定、通过,该事项在实际执行中是否有效?这些事关教代会制度落实的关键制度由于没有法律依据,导致实践中教代会被形式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维权中存在最大困境也是无法可依,例如,《劳动合同法》是否适用与高校的在编人员?如果高校拖欠教师工资,教师能否援引《劳动合同法》提起诉讼?《劳动合同法》对此规定都不明确。依据该法,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但是如何缴纳社会保险?该法没有明确规定,而其他法律也无明确规定。这就导致实践中高校一方面有为非在编人员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但是又不知道如何缴纳或是向谁缴纳社会保险的难题,将高校推向了二难境地。

三、如何实现高校工会创新

1、从工会外部看

1)回归工会本质,重视第三种力量

工会是工人阶级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从本质上讲,工会是非政府组织,党的领导说明了中国工会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工会,是为了保证工会正确的政治方向,党的领导不能改变工会的非政府组织的本质。但是,实践中,高校工会人财物都来源于高校的支持、高校工会存在行政化的趋势,导致在工会工作中过多的依靠党委、行政而忽视非政府组织经验的借鉴。从社会治理看,第三种力量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工会工作的创新,离不开工会本质的回归,即发挥工会这个传统的群众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2)制定与修改完善涉及事业单位的相关法律

从国家的层面看,事业单位的改革不仅仅是靠一个政策决定,更需要从法治的层面上做宏观的统筹。改革的过程中要及时完善涉及事业单位人员切身利益的法律的制定,避免事业单位无法可依的现状。另外,修改完善现存的《教师法》《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制定《社会保险法》等法律,做到以法律促改革,以改革践法治,为工会的依法维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3)提高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法治的实现过程就是政府与公民理性互动的过程,中国过去的改革推动者主要是从政府层面开始,对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认识不够。随着中国社会民主政治的推进、随着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随着公民民主意识的提高,中国公众参与政治、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极大提高。但是,在现实中,公众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导致公众采取非理性的渠道表达自已的诉求。所以,政府应理性面对公众的诉求,构建完善的公众参与制度,架起政府与社会之间融通互动的桥梁,而工会、青年团、妇联等传统的群众组织可以发挥其传统的组织优势,理性动员相关人员参与社会的治理,从而实现政府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只有形成了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仰、对社会治理的参与的格局,方能为工会的工作创新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从工会内部看

1)工会地位——做到有为和有位

从高校内部看,工会工作的创新首先必须从新认识工会的地位。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模式之中,工会应成为高校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工会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涉及学校发展、教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中,应处理好“敢说”与“会说”、“敢做”与“会做”的关系。要通过充分的调研将广大教职工关心的问题,及时传达给学校的决策层,同时将决策层的重大决策通过制度层面传达给教职工,实现学校和教职工之间的理性沟通。

2)工会人员——结构合理化、知识专业化

工会人员机构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工会工作的顺利开展。长久以来,工会人员存在数量和机构的不合理,一方面人员少,导致工会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人员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工会应调动二级分会参与校工会工作的积极性,弥补人员的不足。另一方面,工会应加强人员结构的调整,培养一支老中青结合、人员知识化、专业化相结合的干部队伍。

3)工会工作——全面履行各项职能,突出维护职能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工会应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各项职能,突出维护职能,不仅抓好传统的福利和文体活动,应积极研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教职工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应适应维护职能的紧迫需要,建立法律咨询与援助于一体的机构,从制度的层面上完善维权预防机制建设、纠纷处理机制,加强教职工法律知识的普及,提高教职工民主法治意识和参政水平。

参考文献

【1】《民主与陀螺》,俞可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第三种力量》, 王建芹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

樊杏华,太原科技大学工会、法学系教师

篇7: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策略探讨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对网络的应用更加普及,如何做好高校网络舆情控制成为高校管理者进行管理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然而,高校网络舆情与其他领域所显现出的网络舆情不同,有着自身的特点,高校管理者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了解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及容易引发的不良影响,以此为基础制定适合的应对策略,为构建和谐、稳定的高校环境打下坚实的舆论基础。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

网络舆情主要是指公民通过互联网获知社会事件并对其产生不同的看法,以此进行舆论表达,是一种社会舆论表达的总和。而高校网络舆情则是专门针对高校学生这一特定人群的一种舆论方式。它以“校内外热点问题和焦点事件”为主要的对象,通过校园论坛、个人空间、微博、贴吧等方式来展现。而高校的网络舆情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征:

(一)从众性特征。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集中地,它天然带有群体性的特点。高校学生在群体之中生活,需要倾听和表达,高校学生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有相似的教育背景、相仿的年龄,对一些问题、现象的看法常常相似。高校网络舆情正因为学生的群体性特点引发了它的从众性。从众性就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之下改变自身意见,力图与周围环境达成一致的行为。高校学生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会不自觉地跟随舆论风向,造成舆论一边倒的现象。

(二)隐秘性特征。互联网不同于传统媒介,具有即时性与隐蔽性。高校学生不需要采取面对面的交流方式,通过计算机就能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新型的人际交流方式,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交流平台。他们可以隐藏在计算机背后,无所顾忌地表达想法。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表达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也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提出了挑战。

(三)突然性特征。互联网的快捷性既方便了学生与学校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舆情监控的难度。高校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学校论坛、贴吧、QQ群等发布消息或者发表评论,而这些消息会迅速扩散,一旦学校监控不力,就可能造成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如一些虚假信息的散布造成的学生恐慌,一些激烈言论的扩散造成的学生暴动等等。

(四)任意性特征。网络给高校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高校舆情的监控造成了不利。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任意性,一旦缺失网络监控,任何具有上网能力的公民都能通过网络发表个人观点。而现今很多高校网络监控松散,对学校的各项网络通信缺乏监督和审核,任何人都可以在学校论坛、贴吧上发送信息。这种网络舆情的任意性,也给高校管理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高校网络舆情所引发的不良心理表现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从众性、隐秘性、突然性和任意性的特点,这就给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高校的网络舆情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积极方面,一是消极方面,对此高校管理者都应引起重视。对于积极舆情,学校领导要给予适时引导,让舆情发挥更大效益。针对消极舆情,学校领导应该想方设法进行疏导,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需要响应国家“以人为本”的号召,为满足学生需求而努力。为此,高校管理者应明确认识高校网络舆情会引发的不良心理表现并针对这些不良心理进行相应辅导,力图找到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最佳策略。

(一)过度的自我表现。大学生在高校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一些社会技能。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际交往不仅是面对面的交流,还包括网络交流,学生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看法、意见通过文字、符号、表情等方式表达出来。但是,这种自我表现会受到外界舆论的干扰,演变为自我膨胀。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而网络的隐蔽性为他们的表达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场所,学生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进行交流,完全释放自己,这也会造成学生长期沉溺网络虚拟世界,逐渐迷失自我。

(二)焦躁的心理状态。高校网络舆情涉及面非常广,不仅包括社会热点、政策措施,还包括学校新闻、校园新规等。这些舆论信息的发布会引起大学生的心理焦虑和恐慌。而造成大学生焦虑的主要来源有三点:第一,就业压力。各种就业信息的网络发布会给学生造成压力,使他们产生对前途的担忧。第二,信心危机。大学生喜爱特立独行,喜欢在网络空间发布一些个人信息,如逛街购物的收获,各种奖状奖励等等,这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引起浮躁情绪。第三,竞争压力。高校网络常常会公布一些高校排名、专业排名信息,这些信息的公布容易引起学生间的盲目竞争。

(三)失衡的心理宣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为了推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高校也不断改革,信息更加公开。但是,近年媒体不断曝光贪污腐败、事故危害等信息,这些信息的公开也引起了大学生的不满。与此同时,社会上的一些分配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也引起了大学生的担忧,造成他们对政府的信任感有所降低。而且,这些网络信息常常只有前期报道缺乏后期解决,大学生们为了探寻真相,宣泄心中不满情绪,难免就会发布一些激进消息,产生负面影响。这就会造成负面舆情的循环产生,对高校的校园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四)困顿的未来期望。我国社会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很多政策法规仍不完善,许多思想观念仍借鉴西方经验。由此,也产生了价值观与文化观的冲突。现今的大学生正处在思想转型的关键时期,他们在高校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在不停更新自身思想观念。但是,现实的一些负面报道容易使他们产生迷惘和困惑。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高校和学生关心的重点问题。高校学生在现今网络舆论下,不仅要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必须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从网络舆情造成的迷惘困顿中走出来,重拾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应对策略

随着技术的进步,高校管理不仅包括教学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档案管理,还包括网络舆情管理。现今的高校教学与网络密切相关,教师上课需要使用多媒体设备,学生学习离不开网络辅助。另外,网络也是学生课余生活的一种调剂方式。因此,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是高校管理者的必修课,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一)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完善应急处理制度。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阵,除了担负为国家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职责,还担负着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的职责。为此,高校应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力度,随时掌握舆论导向,一旦发现不良舆情及时导正,并预先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制度。高校是学生密集区,不良舆情的产生会造成安全隐患,学校对负面舆情的处理应该快速直接,可以借鉴危机处理的“3T”原则,产生舆情问题时学校首先牢牢掌握住舆论信息的发布权,及时发布真实、全面的相关信息,做到“源头掌控、动态把握、应急处置”三者结合,让学生享有知情权,稳定学生情绪。在稳定学生情绪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当然,学校管理者不仅要有处理问题的魄力,还应该主动借鉴他国或他校的经验,预先制定出一套应急处理方案,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反映,迅速控制住局面,避免事态的恶化,降低负面影响发生的可能性。

(二)培养“意见领袖”,导正网络舆情方向。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受众是高校教师和学生,为了应对网络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管理者应该培养一批“意见领袖”来导正舆论风向。“意见领袖”,顾名思义是对意见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他们活跃于人际传播的网络中,通过向他人提供意见、信息,对他者施加影响。这些“意见领袖”是网络舆情的中介和过滤者。高校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中培养一批“意见领袖”,既对网络舆情起到监督作用,也能及时导正网络舆论风向。当然,这些“意见领袖”必须是教师、学生中具有影响力、思想境界高、理论素养成熟的一批人。高校管理者可以让这些“意见领袖”担任贴吧版主、论坛版主等职,一方面监督校园网络的信息发布,另一方面及时跟贴回应维持网络秩序。

(三)增加学生意见平台,疏导学生不良情绪。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一个关键点就是疏导学生不良情绪。为此,高校应该通过学生意见平台的设立,为学生情绪表达提供机会。高校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知情权,并且让他们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力,让他们能够自由表达想法。这既有利于学校的管理,也能够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为学校的发展共同努力。高校可以在校园网站、论坛等地专门设立一个学生意见平台,或者可以开一个领导意见邮箱,并派专门人员及时收发回复,了解学生的动态,控制网络舆情的发展。另外,学校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控的责任意识,明确部门分工,避免发生网络舆情问题时出现推诿现象。

总而言之,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管理工作者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在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特征的前提下,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完善应急处理制度,培养“意见领袖”,导正网络舆情方向,增加学生意见平台,疏导学生不良情绪,建设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篇8: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策略探讨论文

1.1 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电视新闻的传播是为了让人们对时事有一定了解,但很多电视新闻为了博得观众关注,利用一些虚假的事件制造新闻,以此增加收视率并增强竞争力,然而电视新闻采编的基本原则就是真实性,让群众了解事件的真相,并且发表看法,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电视新闻具有真实性才能真正利用事件吸引群众的注意并且保持长久的关注度。

1.2 遵循一定的技巧原则

电视新闻采编需要遵循一定的技巧原则。在电视新闻播放当中,很多事件中,为了保护新闻当事人的隐私,人名会使用化名,且人物出现时会比较模糊,这就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对新闻画面进行一定的技巧处理,保证事件人物的隐私不会遭到泄露,以免使其遇到不必要的麻烦[1]。

2 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的挑战

2.1 受到了互联网媒体的挑战

新时期,电视新闻面临着很多方面的挑战,网络迅速普及后,很多人都会通过网络了解时事新闻,而时事新闻的播报网络平台又有很多种,互联网的发展给电视新闻带来的冲击使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互联网当中信息的更新速度很快,经常是相关采编人员将信息整理之后就立即发到网络当中,这种快速的新闻传播方式使很多电视新闻及报纸广播新闻都受到了较大冲击,电视新闻在采编过程中需要核对信息的真实性,并要对语言组织进行核对,才能进行发布,但大多网络新闻则不需要这么多环节,因此多媒体互联网给电视新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2 新型的技术设备带来的挑战

任何形式的创新都要由硬件设备做支撑,对于电视新闻的创新来说,需要利用新型的技术设备提供硬性条件[2]。但目前,新媒体利用很多新型设备,导致电视新闻的收视率下降,进而影响其收益。传统的电视新闻的结构已经延续了很多年,要让其在现有的形势中快速改变是很难的,导致电视新闻的发展缓慢。

3 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策略分析

3.1 加强与各媒体之间的合作

合作模式是新时期电视新闻的一种主要工作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新闻需要将信息共享并采取兼容的模式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媒体间的合作。在网络时代,电视新闻难以独立发展,只有利用媒体间的交流合作才能使其长久发展下去,不同形式的媒体新闻的长处可以共享,所以电视新闻就要在其中发挥长处然后找到可以兼并的方式提升自身在媒体新闻当中的地位,不能封闭信息渠道。通过媒体之间的合作达到信息的高效性及灵敏性,这样才能使得电视新闻在新时期得到较快的发展。

3.2 深入群众,进行交流互动

新闻采编的任务是通过对真实的事实新闻的报道使群众了解事件的真相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电视新闻的受众是人民群众,新时期,群众更是以一种主体形式存在的,要想增强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就要深入到群众中,与群众进行交流互动。电视新闻进行创新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的需求,使电视新闻采编内容被群众所接受。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多询问群众的意见和看法,以群众的立场去解说新闻,这种创新形式能够使群众更容易接受电视新闻,而不被泛滥的网络新闻影响。

3.3 提高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

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采编工作的进行,在电视新闻采编过程中,采编人员需要站在专业的角度去理解电视新闻,并应用相关的技术使采编内容更加符合新时期的群众的需要。采编人员需要应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新闻内容进行分析,使其引导群众以及社会的正确舆论走向,增强电视新闻的说服力及真实性,使其在新时期中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4 结语

传统的电视新闻采编形式已经不符合现代人对新闻的需求方式,所以对其进行创新是发展的必然,采编人员需要深入了解新闻内容,应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并通过模式及形式的创新使电视新闻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符蕾.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发展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4(14).

上一篇:拜城县创建教育收费示范县工作汇报200810060-85则范文下一篇:小学一张照片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