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农耕文化

2024-05-06

传统的农耕文化(精选6篇)

篇1:传统的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既反映了农耕生产的全过程,同时还折射出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精神文化。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各民族在长期适应客观自然和社会历史环境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在这传统农耕文化中包含了各民族团结合作、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些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民族农耕文化类型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个多山地的高原省份,国土总面积中,山地占总面积的84%,高原占10%,盆地占6%,山多坝少。同时,云南气候类型多样化,各族人民交错立体地分布于高山河谷,民族构成多样性,分布有26种民族,是全国居住民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在不断的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形成了很多优良的传统伦理道德。相较于中原的农耕文化,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气候类型,为民族农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地域差异提供了基础条件,使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也 呈现出多样性,主要有三种类型。

1.1 山地农耕文化

云南山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遍布高山深谷,少数民族中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如基诺族、拉祜族、德昂族、独龙族、怒族、傈僳族、布朗族和苦聪人等少数民族。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植被生长及再生能力强,降雨充沛集中,动植物资源丰富,但是众多的河流大多从山脚流过,很难引致山上,由于可供引用的灌溉水源比较缺乏,不适宜进行灌溉水田农耕,山地民族主要从事刀耕火种农业。刀耕火种是适应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因素的产物。刀耕火种地一般在坡度20°~50°不等的山坡地,很难甚至无法进行机械化或犁耕;耕地如果经过深翻深挖,进入雨季,坡地容易水土流失;深翻深挖或犁耕必然会使耕地中的植物根部受伤害,以后转入休耕,地表植被也丧失了恢复能力,山地民族非常注重保护地表植被的恢复能力。刀耕火种有别于毁林开荒,在砍烧林地时,砍小留大,砍树留根,虽然经过火的烧烤,一般不会伤及树根,在耕地进行休耕周期,地表植被能更新恢复,这也是这种耕作方式能否延续的前提条件。

1.2 梯田农耕文化

云南不同地区地形地貌差异非常显著,在山地,如果土质含沙量不大,能解决灌溉水源问题,很多山地民族从事山坡梯田灌溉农耕生产,如哈尼族、彝族、壮族、佤族等。依山势开辟出阶梯状的田地,引山泉自上而下灌溉或在高处建蓄水池,梯田从山脚逐层升高,直达山顶,梯田农耕是在充分利用山区特殊的地形、气候、植被以及水土资源等的立体性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的良性生态农业循环系统,是民族智慧的发明创造。梯田农耕是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如利用山势水流运送森林里的枯枝落叶,野兽的粪便等,它们是天然的肥料,这种施肥方式称为“赶沟”,既可降低森林病虫害又减少了火灾发生几率;人们把日常产生的灶灰炭屑、人畜粪便等垃圾集中在水塘里沤烂成肥,引山泉冲击水塘,顺势进入层层梯田的“冲肥”方式,完成施肥同时处理了生活垃圾。在梯田农耕民族的传统观念里,对与农业相关的自然物及自然现象充满崇敬,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节庆祭奠活动,如祭寨神、十月年、苦扎扎节等,自然崇拜客观上有效的保护了梯田的命脉水源林。

1.3 坝区农耕文化

云南平坝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6%,坝子星罗棋布的分布于河流湖泊周围或群山环抱之中, 三分之二的坝子集中于滇东,云南较大的曲靖坝子与陆良坝子都分布在此。坝子地势平坦,水利条件较好,一般土地肥沃,复种指数比较高,主要居住的是社会发展程度相对更高的民族,如汉族、回族、白族,纳西族等。自古以来,因西南地区有着特殊的国家战略位置,帝王将相都将云南视为恒久保有的重要边地,所以,坝区很早就与中原发达地区交流,在汉文化以及外来汉民族移民的影响下,坝区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灌溉水田的稻作农业及固定旱地的耕作。随着中原王朝对云南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程度加深,先进的农耕观念、生产技术、农具、工具的传入,坝区逐渐向精耕细作的水田与固定旱地耕作发展。坝区的农耕文化与中原的农耕文化比较接近,农业生产水平在云南属于比较高的地区,如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灌溉水田耕作技术可以说是云南水田稻作民族中的佼佼者。

篇2:传统的农耕文化

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中的传统伦理道德形成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是云南各民族在长期适应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认识资源、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形成的。哈尼梯田反映了哈尼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一种文化,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山地民族的轮歇耕作方式;景迈山上布朗人将茶树当作自己生命 ;白族水崇拜等,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作用等等。如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虽然农药和化肥能使粮食增产,但它导致水源的污染,农产品的污染,导致损害人体健康。云南各民族在耕作过程中辛勤耕耘,使用农家肥,精耕细作,为保持农业生产的持久性,千方百计地保持土壤持续不断的生产力上下功夫。这与其说是农业生产方式独特,不如说是云南农耕文化中的传统道德文化在现代农业中发挥了作用。尽管耕作方式差异甚大,但是就其农耕思想和生态适应性而言,在很多方面却都包含了不以片面追求作物产量而损害种植前景的耕作方法,以及通过各种仪式活动敬畏自然,客观上达到了对生产与生活环境保护的目的,云南各民族传统农耕文化中包含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2.2 勇于耕耘、务实和坚韧的大山精神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地理环境因素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心理特征和道德规范,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云南省山地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少数民族中的绝大部分居住于山区和半山区,确实是一个大山里的世界,大山锻造了人们坚韧、务实、不断攀登的精神。无论是以山地农业为主的粗放农耕者,还是以水田农业为主的精耕细作者,在他们的农耕文化中,都具有为了自身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埋头苦干,勇于耕耘的精神。例如梯田农耕利用山区山高谷深的切割地貌以及气候、植被立体分布的特征,在山坡上修筑梯田,从山脚到山顶,依据不同的山势修堤筑埂,坡缓地大则开大田,坡陡地小则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缝处也开田,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座山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凡到过哈尼山寨的人,都会为哈尼人民的独特创造而赞赏不已,显示了各民族坚韧的.倔地精神。充分挖掘和提升云南各民族农耕文化所共有的勤劳勇敢,不惧艰险,刻苦努力的大山精神,提升各民族对自身和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自信心,促进团结。

2.3 提倡勤俭至上,适度消费的发展观

云南的农耕文化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崇敬自然,对自然界从来不是毫无节制的索取,而总是出于一种敬意来感谢大自然,这种依赖于森林和自然的生存方式,使他们更懂得珍惜自然的重要意义。在许多民族的神话、传说和诗歌中,都劝导人们要节用,不仅以习俗的形式,甚至以神灵的名义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不要贪婪,以免遭到自然的惩罚,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适度消费的发展观,勤劳、俭朴的品质,历来被看做一种美德。在当今社会,食物的惊人浪费与匮乏并存,工业文明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在面临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的威胁下,勤俭节约对于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有着重要意义。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中倡导的勤俭至上,适度消费的发展观,对我们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有益的启示作用。

2.4 生产生活中的互助互惠

云南各民族在适应复杂的生态环境过程中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各具特性的文化,同时,各民族为弥补自己在生活用品、生产工具方面的缺失而互通有无,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关系,如云南西双版纳平坝地区,种植水稻的傣族经常将稻米托运上山,与山里居住的德昂族交换棉花、芝麻、茶叶等土特产及手工物品,农忙时节,山区德昂族下山到平坝地区帮助傣族耕种和收割水稻;一家有喜事,全寨子同贺,一家有困难,全寨子帮忙,德昂族结婚办喜酒全寨子的人都来吃。云南民族节日活动反映了云南各民族崇尚平等、崇尚团结的价值取向。如哈尼族的长街宴、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跳菜等等现象都具有团结本民族、协调缓和人际间矛盾的功能。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中具有的这种互助互惠的伦理道德传统,对于保证人们的诚信、促进社会稳定和行为的和谐,其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尤其是保障农业生产有序进行和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3 小结

篇3:传统的农耕文化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 是个多山地的高原省份, 国土总面积中, 山地占总面积的84%, 高原占10%, 盆地占6%, 山多坝少。同时, 云南气候类型多样化, 各族人民交错立体地分布于高山河谷, 民族构成多样性, 分布有26种民族, 是全国居住民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在不断的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 形成了很多优良的传统伦理道德。相较于中原的农耕文化, 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气候类型, 为民族农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地域差异提供了基础条件, 使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也呈现出多样性, 主要有三种类型。

1.1 山地农耕文化

云南山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遍布高山深谷, 少数民族中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 如基诺族、拉祜族、德昂族、独龙族、怒族、傈僳族、布朗族和苦聪人等少数民族。在山地和丘陵地区, 植被生长及再生能力强, 降雨充沛集中, 动植物资源丰富, 但是众多的河流大多从山脚流过, 很难引致山上, 由于可供引用的灌溉水源比较缺乏, 不适宜进行灌溉水田农耕, 山地民族主要从事刀耕火种农业。刀耕火种是适应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 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因素的产物。刀耕火种地一般在坡度20°~50°不等的山坡地, 很难甚至无法进行机械化或犁耕;耕地如果经过深翻深挖, 进入雨季, 坡地容易水土流失;深翻深挖或犁耕必然会使耕地中的植物根部受伤害, 以后转入休耕, 地表植被也丧失了恢复能力, 山地民族非常注重保护地表植被的恢复能力。刀耕火种有别于毁林开荒, 在砍烧林地时, 砍小留大, 砍树留根, 虽然经过火的烧烤, 一般不会伤及树根, 在耕地进行休耕周期, 地表植被能更新恢复, 这也是这种耕作方式能否延续的前提条件。

1.2 梯田农耕文化

云南不同地区地形地貌差异非常显著, 在山地, 如果土质含沙量不大, 能解决灌溉水源问题, 很多山地民族从事山坡梯田灌溉农耕生产, 如哈尼族、彝族、壮族、佤族等。依山势开辟出阶梯状的田地, 引山泉自上而下灌溉或在高处建蓄水池, 梯田从山脚逐层升高, 直达山顶, 梯田农耕是在充分利用山区特殊的地形、气候、植被以及水土资源等的立体性分布特征的基础上, 创造出来的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的良性生态农业循环系统, 是民族智慧的发明创造。梯田农耕是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如利用山势水流运送森林里的枯枝落叶, 野兽的粪便等, 它们是天然的肥料, 这种施肥方式称为“赶沟”, 既可降低森林病虫害又减少了火灾发生几率;人们把日常产生的灶灰炭屑、人畜粪便等垃圾集中在水塘里沤烂成肥, 引山泉冲击水塘, 顺势进入层层梯田的“冲肥”方式, 完成施肥同时处理了生活垃圾。在梯田农耕民族的传统观念里, 对与农业相关的自然物及自然现象充满崇敬, 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节庆祭奠活动, 如祭寨神、十月年、苦扎扎节等, 自然崇拜客观上有效的保护了梯田的命脉水源林。

1.3 坝区农耕文化

云南平坝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6%, 坝子星罗棋布的分布于河流湖泊周围或群山环抱之中, 三分之二的坝子集中于滇东, 云南较大的曲靖坝子与陆良坝子都分布在此。坝子地势平坦, 水利条件较好, 一般土地肥沃, 复种指数比较高, 主要居住的是社会发展程度相对更高的民族, 如汉族、回族、白族, 纳西族等。自古以来, 因西南地区有着特殊的国家战略位置, 帝王将相都将云南视为恒久保有的重要边地, 所以, 坝区很早就与中原发达地区交流, 在汉文化以及外来汉民族移民的影响下, 坝区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灌溉水田的稻作农业及固定旱地的耕作。随着中原王朝对云南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程度加深, 先进的农耕观念、生产技术、农具、工具的传入, 坝区逐渐向精耕细作的水田与固定旱地耕作发展。坝区的农耕文化与中原的农耕文化比较接近, 农业生产水平在云南属于比较高的地区, 如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灌溉水田耕作技术可以说是云南水田稻作民族中的佼佼者。

2 民族农耕文化中的伦理道德传统

2.1 尊重自然生态环境, 崇敬自然

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中的传统伦理道德形成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 是云南各民族在长期适应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 认识资源、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形成的。哈尼梯田反映了哈尼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一种文化, 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山地民族的轮歇耕作方式;景迈山上布朗人将茶树当作自己生命;白族水崇拜等, 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环境, 保护资源的作用等等。如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虽然农药和化肥能使粮食增产, 但它导致水源的污染, 农产品的污染, 导致损害人体健康。云南各民族在耕作过程中辛勤耕耘, 使用农家肥, 精耕细作, 为保持农业生产的持久性, 千方百计地保持土壤持续不断的生产力上下功夫。这与其说是农业生产方式独特, 不如说是云南农耕文化中的传统道德文化在现代农业中发挥了作用。尽管耕作方式差异甚大, 但是就其农耕思想和生态适应性而言, 在很多方面却都包含了不以片面追求作物产量而损害种植前景的耕作方法, 以及通过各种仪式活动敬畏自然, 客观上达到了对生产与生活环境保护的目的, 云南各民族传统农耕文化中包含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2.2 勇于耕耘、务实和坚韧的大山精神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地理环境因素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心理特征和道德规范, 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云南省山地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 少数民族中的绝大部分居住于山区和半山区, 确实是一个大山里的世界, 大山锻造了人们坚韧、务实、不断攀登的精神。无论是以山地农业为主的粗放农耕者, 还是以水田农业为主的精耕细作者, 在他们的农耕文化中, 都具有为了自身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埋头苦干, 勇于耕耘的精神。例如梯田农耕利用山区山高谷深的切割地貌以及气候、植被立体分布的特征, 在山坡上修筑梯田, 从山脚到山顶, 依据不同的山势修堤筑埂, 坡缓地大则开大田, 坡陡地小则垦小田, 甚至沟边坎下石缝处也开田, 梯田大者有数亩, 小者仅有簸箕大, 往往一座山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凡到过哈尼山寨的人, 都会为哈尼人民的独特创造而赞赏不已, 显示了各民族坚韧的倔地精神。充分挖掘和提升云南各民族农耕文化所共有的勤劳勇敢, 不惧艰险, 刻苦努力的大山精神, 提升各民族对自身和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增强自信心, 促进团结。

2.3 提倡勤俭至上, 适度消费的发展观

云南的农耕文化尊重自然生态环境, 崇敬自然, 对自然界从来不是毫无节制的索取, 而总是出于一种敬意来感谢大自然, 这种依赖于森林和自然的生存方式, 使他们更懂得珍惜自然的重要意义。在许多民族的神话、传说和诗歌中, 都劝导人们要节用, 不仅以习俗的形式, 甚至以神灵的名义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不要贪婪, 以免遭到自然的惩罚, 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适度消费的发展观, 勤劳、俭朴的品质, 历来被看做一种美德。在当今社会, 食物的惊人浪费与匮乏并存, 工业文明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 在面临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的威胁下, 勤俭节约对于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有着重要意义。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中倡导的勤俭至上, 适度消费的发展观, 对我们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有益的启示作用。

2.4 生产生活中的互助互惠

云南各民族在适应复杂的生态环境过程中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各具特性的文化, 同时, 各民族为弥补自己在生活用品、生产工具方面的缺失而互通有无, 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关系, 如云南西双版纳平坝地区, 种植水稻的傣族经常将稻米托运上山, 与山里居住的德昂族交换棉花、芝麻、茶叶等土特产及手工物品, 农忙时节, 山区德昂族下山到平坝地区帮助傣族耕种和收割水稻;一家有喜事, 全寨子同贺, 一家有困难, 全寨子帮忙, 德昂族结婚办喜酒全寨子的人都来吃。云南民族节日活动反映了云南各民族崇尚平等、崇尚团结的价值取向。如哈尼族的长街宴、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跳菜等等现象都具有团结本民族、协调缓和人际间矛盾的功能。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中具有的这种互助互惠的伦理道德传统, 对于保证人们的诚信、促进社会稳定和行为的和谐, 其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尤其是保障农业生产有序进行和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等方面, 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3 小结

对于云南各民族丰富的传统农耕, 我们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客观、全面地进行科学的调查、总结和研究。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反映了各民族的人生态度、伦理道德、审美意象等, 是云南各民族精神生活的写照, 体现了各民族勤劳、勇敢和智慧的精神特色, 发展决不能忽视文化内涵和文化力的作用,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中的传统伦理道德,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系生物多样性、传承民族文化、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优秀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

摘要:农耕文化, 既反映了农耕生产的全过程, 同时还折射出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精神文化。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历史悠久, 各民族在长期适应客观自然和社会历史环境的生产生活过程中, 创造了丰富的农耕文化, 在这传统农耕文化中包含了各民族团结合作、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坚忍不拔的精神, 这些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云南,农耕文化,伦理道德

参考文献

[1]王东昕.衣食之源:云南民族农耕[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0.

[2]施惟达, 段炳昌.云南民族文化概说[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4.

[3]谷家荣, 蒲跃.迎合西南地缘特征的山地文化生成逻辑——以滇缅边境地区的德昂族为例[J].学术探索, 2014 (9) .

篇4:传统的农耕文化

关键词: 草编工艺 农耕文化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2-1096-02

草编工艺作为我国原始社会最先出现的一种手工编织技艺,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草编工艺技术本身,更多的是对社会发展进程的一种折射,作为一个原载体,与一切皆有可能的事物发生碰撞,农耕文化便是其一。我们知道早在河姆渡时期,便有农耕文化的出现,人们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男耕女织初有发展。而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苇席残片则表明,农耕文化时期草编工艺已有所发展。每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出现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精细而复杂的流程呈现出当时人们古朴的智慧。“可以说,草编工艺作为我国一项传统手工编织技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形成与发展受到时间、地点、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下面主要从农耕文化和现代文化背景来探讨草编工艺的发展现状。

1 草编工艺的起源于发展

1.1农耕文化背景下的草编工艺

农耕文化起源有“男耕女织”之说,人们不再简单地满足于炎帝时期流传下来的养蚕缫丝,开始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例如用稻草搭建的房屋等。而到周代已经形成稳定的农耕文化体系,所以也加速了草编工艺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取代土地私有制,农耕文化繁荣发展,出现了用萱麻和蒲草编制的斗笠。秦汉时期,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思想得到广泛流传,人们开始注重日常生活的舒适感,这时草鞋、草编、草扇、草帘及僧侣信徒打坐的蒲团在民间受到广泛使用。发展至盛唐,随着农耕经济的繁荣发展,除了蒲草编制蒲衣、蒲鞋外,还有蒲草编制的蒲帆。

因此随着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的进步发展,草编工艺也在不断地演变进化。从单一的草编席到种类丰富的多种生活用品,从不成体系的手工编织到专业化的编制应用,这些都是农耕文化的繁荣发展带来的草编工艺的变化发展。

1.2 现代化背景下的草编工艺

工业革命作为现代化社会一种新的生产财富的方式,是现代化社会的一种重要特征,虽然其存在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手工编织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使草编工艺品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得到了新的延伸,使草编工艺的发展必然会与现代各种形形色色事物相碰撞,其实这种碰撞也会对草编工艺的发展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譬如在各自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相互的吸收借鉴也是一种发展方式。

2 草编工艺的特色及艺术内涵

2.1 技法的多样性

一般的草编制品的生产过程基本一样,大体分为选料、上色、浸泡、编织、熏蒸、晾晒、刷漆等七个环节,全部采用手工制作。

(1)选料。选用玉米皮要去除外面的老皮,选里面的皮要求质地柔软,色泽一致,颜色呈白色。选用蒲草可根据编制用途和角度,用蒲茎或蒲叶或蒲挺。选用麦杆要选麦桔草最上节的麦草,呈自然色,粗细均匀。

(2)上色。根据设计要求,将所需要的各种颜色均匀地涂在用料面上面,并晒干。

(3)浸泡。将涂有颜色的用料,放入水中,根据原料的不同确定浸泡时间,使其变软,方便编织。

(4)编织。依照模具或按照一定的形状、规格进行编制。

(5)熏蒸。将成品放入熏室内熏蒸,熏蒸时必须密封熏室门窗。

(6)晾晒。熏蒸后的成品要及时地进行晾晒、熏蒸和晾晒都是为了防止产品发霉和变形。

(7)刷漆。晒干以后,刷上清漆,增加亮度,保持色彩。

这些事草编的基本技法,除此之外还有挑压法、缠绕法、收边法等。可以根据具体材质和式样选择合适的技法编织,充分体现广大劳动者的智慧。

2.2 式样的多元性

草编工艺品主要欣赏工艺品如“天女散花”、“五谷丰登”等富有美好寓意的编织品或者一些动植物物造型;二是生活实用类的草编制品,如装饰盒、草鞋、蓑衣等。这些传统的草编工艺品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我们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式样也有了较大的改观。譬如将其与一现代印花相结合,质朴中带有华丽的味道,平淡真切,如图1,D&G的笼状手袋里还藏着一颗印花手包,给人一种复古的奢华。而图2则是对草编的另一种演绎,用夸张的草编技法来进行服装的演绎,呼吁人们注重珍惜、运用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草编质朴工艺与时尚的结合,是实现绿色发展、生态设计的有效路径之一。

3 草编技艺的农耕文化体现

3.1 取材方便性

草编工艺,顾名思义就是选用自然界的植物的根和茎作为编织材料进行手工编织的技法。草编工艺与现代化的机器化生产不同,所采用的是纯手工制作,所选材料也是取之自然,用之于民,其种类丰富,方便取用,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可逆的,是环保的。常见的主要编织材料有茅草、麦杆、柳条,此外还有一些野草也是草编的主要材料,例如龙须草、芦苇、棕榈口十、蒲草、乌拉草、葵等,这些遍布在全国各地区。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种植草已不再陌生,也成为草编工艺的一类代表性材料,如席草、黄草等。

3.2 自然性

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与自然同进退,共命运是农耕文化的最显著的特点。人们尊重世间万物,就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中所描述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正是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使草编工艺不论从材料上还是工艺技法上都充分体现了“取之自然,用之于民”的特点。如上文提到的各种轻拢慢捻抹复挑的手工编织技法,以及就地取材的原生态材料,直至最后制作的出的手工艺品都颇具自然人文气息。

nlc202309011136

3.3 民众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农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人们在一点一点的摸索中寻找生存的方法。不论是石器的使用,火的发现,还是遮蔽身体的服装的出现,都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探索出的,是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所以我们知道一个事物的出现,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没有一蹴而就的,其存在的同时也是被人们所需要的。而草编工艺的出现与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它是在民众的智慧下,通过不断实践而得以传播。其的存在让人们感受到了舒适与美观,所以人们对美的追求,使草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4 规律性

规律具有普遍性,是既定的,不会因为社会,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农耕文化发展的规律性,使其在大自然的庇护下得以发展壮大。“草编技艺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实用和审美创造活动,其特点是以熟练的、专门化的技巧,通过对蒲草、苇草及玉米皮等原材料的加工和编制工具的掌握和运用,形成一系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品及民间工艺品。以此,草编技艺是人民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

3.5 主观性

农耕文化的发展是因为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社会的认识而产生的,所以被赋予了人的主观性,从出现到革新发展,都是由主观的人类来进行的。

而草编工艺与一般的传统工艺相比,其造型观念的主观性更加突出,是民间实用技术和民间工艺美术的有机结合,也是实用性与审美的有机结合。所以草编工艺是农耕文化的代表产品。

3.6 传承性

农耕文化之所以可以记载史册,是因为老一辈对新一辈的解说得以传承他们发现的一些自然规律。养蚕缫丝,钻去火种,打磨农具,驯养家畜都是他们对大自然的解读,这种解读虽通过甲骨文等一些象形文字进行描述,但更多的是人们潜移默化之间的传承使我们对这些抽象的概念有着身体力行的了解。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草编工艺也是经历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使其工艺技法,造型美观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一般其传承可以分为家族性的世代传承,这种传承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次是国家组织的传承,这种带有保护性的传承,使草编工艺得到重视,从而避免这个璀璨工艺文化的流失。

4 手工编织与农耕文化融合发展的意义

4.1 继承与发扬民族传统

现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最大的危机便是人们的崇洋媚外,一味地追求国外的奢侈品,对国产的产品不屑一顾,这种思想文化意识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国家推行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支持民族手工业的发展。而草编工艺作为我国的一个蕴涵悠久文化底蕴的手工编织技法,对其的传承和发展即是一种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扬和发展。草编工艺的编织技法,图案,所选的材料,以及使用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巩固,对我国的民族手工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4.2 环保

草编工艺无论从最初的原始选料,到最后的纯手工编织,整个过程是可回收的可逆的过程,一切都是可以再生的,这与当代社会所倡导的环保理念不谋而合。它不似国际奢侈品的矫揉造作,也不似化学材料聚乙烯的合成重组的表面光鲜,它是人们用手工—点-商的手法编织而成,有着难以诉说的魅力。

所以被工业化产品日益消磨了耐心的人们,开始趋向于这种原生态的产品,草编的古朴中透着鲜亮,实用环保的特点,颇受人们的欢迎。

4.3 社会和谐发展

融入了农耕文化的草编工艺,不仅是一种传承,也是体现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体现。如果说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那么大自然也是在不断更新发展的,人们不再是简单物质层次上的需求与满足,精神上的需求日益凸显。脱离钢筋混凝土的社会,走向大自然,去寻找记忆中的那个小镇,成为人们日常假日的经常性选择。草编让人们学会在于自然予取予求的关系中,我们要遵循自然的发展,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5草编技艺与农耕文化融合的创新性发展

5.1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农耕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出现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的认识,更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代表着人类学会了思考,划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但是我们知道农耕文化作为最初的文明代表存在着一些固定历史时期的问题,比如它们固步自封的保守性和依赖性,对于已发现事物的沾沾自喜,而对于新事物缺乏一定的探索性。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取用其有内涵的部分,而摒弃相对来说不合理的部分,盲目的吸收或排他都是不合理的。

而草编工艺品的单一性,也随着其发展日益凸显,所以在对工艺及文化的传承中,要优则而为之。对于材料的选择,技法的应用以及元素的搭配,除了遵循基本的常规外,要学会从内而外打破一些规则,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与此同时,农耕文化思想中的传男不传女或者说纸传族人的想法也使草编工艺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样会导致工艺的最后失传,所以要用开放的心态去认真对待每一个虚心的求学者,这样我们的草编工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5.2 与时俱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一成不变终是会遭到历史的淘汰。在农耕文化自给自足的背景下,草编工艺的循规蹈矩之势也愈演愈烈,因此势必要打破这种局势,草编工艺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对于这一点,我们要了解到草编工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状态,分析构成其发展威胁的因素有哪些,然后需要做哪些改进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使其既保持固有的传统特色,有不乏时尚的味道,从而推动其进一步的发展,使草编工艺不再是仅仅存在于历史长河中的工艺技术,而是真真实实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文化,是货真价实的璀璨的中国文化。

篇5:农耕文化区

各位游客:

大家现在来到的是农耕文化区,农耕文化区主要体现江西修河流域传统的农耕文明。“七百里修河,激情扬波,滋润着赣西北苍桑大地;五千年文化,厚重深远,彰显出山与水无穷魅力”修河,又名修水,古号分宁,是江西省五大水系之一,也是九江市境内最大河流,全长405公里,流域面积14784平方公里。修河流域的先民们事农桑,务耕作,重农务本,民风敦厚,逐渐形成了内涵极为丰富的修河文化,源远流长。如今修河流域流传的锄山鼓、车水歌子,放排号子、全丰花灯、宁河戏等都凝聚了修河文化的精华。修河文化铸就了修河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并且得到了代代传承。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这首宋代著名诗人徐俯的《春日游修溪上》,向人们描绘了修水纯净秀美的自然风光。900多年后的今天,柘林湖又在向世人展示着美丽的修河风光,述说着古朴的修河文化。

柘林湖农耕文化区分为两大区域:即外婆岛1主要表现农村生产和生活的泛文化主题和外婆岛2以江西古老的民间艺术和中国农耕历史为题材,是一个集观赏性、参与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

农耕文化区面积达45800㎡(外婆岛1:22800㎡;外婆岛2:23000㎡),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2%。主要景观有:“外婆松”、水车、文化墙、耕田组雕、磨坊、脚踏水车、外婆屋、三缘亭、外婆桥、铜钱路、人生路等景观。

外婆岛1

“外婆松”(马尾松):

大家看到外婆岛门楼前这棵松树是否像一位老外婆伸出双手热情的欢迎大家的到来呢?

中国自古以来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松、竹、梅也称为“岁寒三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农业文明中培养出来的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

外婆岛上的松树是一个种类:马尾松,别名青松,属常绿乔木,是我国南方主要材用树种,经济价值高,分布极广,北至河南、山东南部,南至两广、台湾,西至四川中部。马尾松的松油脂及松香、叶、根、茎节、嫩叶(俗称树心)等可以入药,能祛风湿,活血、祛瘀、止痛等作用,马尾松放入水中煮,饮用汤汁可清热解毒、美容养颜,对糖尿病也有特殊疗效。

水车:

水车是一种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水车也叫天车,这组水车大的高10米多,小的7米高由车轴支撑着木辐条,呈放射状向四周展开。每根辐条的顶端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装水。河水冲来,借着水势缓缓转动着十多吨重的水车,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河水被逐级提升上去。临顶,水斗又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农田里。

中国自古就是以农立国,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水利作为农业中最不可缺的一环,各朝政府虽致力于兴修水利工程,不论是灌溉渠道或是运河都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营建。但是这些渠道大都分布在各大农业区,至于高地或是离灌溉渠道及水源较远之地,显然是无法顾及。于是中国人善用其智慧,发明了一种能引水灌溉的农具─——水车。水车外形酷似古式车轮。轮幅直径大的20米左右,小的也在10米以上,可提水高达15-18米。轮幅中心是合抱粗的轮轴,以及比木斗多一倍的横板。一般大水车可灌溉农田六、七百亩,小的也可灌溉一、二百亩。水车省工、省力、省资金,在古代可以算是最先进的灌溉工具了。农耕文化墙:

这里展示的是传统农耕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用具,这些用具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智慧的结晶。

耕田组雕:

这组耕田组雕主要表现了一位农民在田里耕作期间休息的场景,他旁边是一组牛耕组雕,牛在中国封建时代甚至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农村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所以每家每户为了种地都要养牛。牛养的多家里就会富有一点,劳动力多一点也会好一点,正是所谓的人多力量大,牛多力量更大。家家都有一条牛,养牛就是家庭的重要任务,一般大人们都有事要做,这些养牛的事都交给小孩子们去做了,家里小孩子多的养的牛就多,一般小孩子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学会放牛了。名副其实的牛童,养的牛多壮家里地自然种的就好,经常给地翻土,土地就肥沃长的庄稼就好。

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在55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农民就开始尝试使用犁。中国的犁是由耒耜发展演变而成。最初可能仍名“耒耜”。用牛牵拉耒耜以后,才渐渐使犁与耒耜分开,有了“犁”的专名。犁约出现于商朝,见于甲骨文的记载。在古代欧洲使用的犁从青铜时代起,基本上就没有怎样改变过。只有犁嘴从公元前十世纪起一般用铁代替了木头。这时的犁在耕田时由犁田人提到一定的高度,需要相当大的气力。犁出来的沟垄既不怎么直,也不怎么深,因此要犁过两遍。在犁第二遍时要和第一遍的方向形成直角。在欧洲,公元前一世纪就已经使用一种新式的犁。它有个轮子控制犁地的深度,这就使犁地的人省力。新式犁有犁刀划土和一个模板翻土,犁出来的沟又深又整齐,而取代了以前的犁田法。新式犁比旧式犁要重,拖起来需要相当大的力气,因此农民用牛来犁地。碾磨:

在上世纪70年代前,山区的农人们吃的米,都是靠石碾碾出来的。碾子由碾槽、碾磙和碾架三部分组成。碾槽由若干节成弧形的石槽连接成一个大圆圈,碾磙是用坚石打磨成车轮状的两个石盘构成,然后靠碾架固定分前后嵌在碾槽里,碾架由一根粗壮的直木从碾圈的中心牵出,控制碾磙始终绕着碾槽运转。碾磙靠牛来拉动。碾米时,先把稻谷均匀的倒入碾槽,然后驾上牛,人坐在碾架上挥鞭驱牛,牛走磙动。石磙在碾槽里不断地对稻谷磨碾,直到壳破米出糠成细粉。这样,一槽米就碾熟了。有的在碾米前先用轹子磨破大部分谷壳,既可缩短碾米时间,又可减少碎米。一般一槽可碾一百二三十斤谷。时间大约二三个小时。石碾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一般两三个屋场共一座碾子。碾子通常设在几个屋场的中心地点,隔人户较远,为的是几个屋场的人都方便。碾子的周围一般都有大树遮蔽,免得夏日碾米时人畜被烈日暴晒。上世纪60年代粮食都是由生产队统一按时发放的,碾米活儿就比较集中,农户为抢碾子,常常要起三更睡半夜,否则就可能要饿几天肚皮。

辘轳:

辘轳是从杠杆演变来的汲水工具。早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多年前中国已经发明了辘轳。到春秋时期,辘轳就已经流行。辘轳的主要部件是一根短圆木,上绕绳索,圆木可环绕其固定轴而转动。明代罗颀所编的《物源》载:“史佚始作辘轳”,“史佚”为周初史官,故辘轳可能起源于商末周初。春秋时期,曾在一种军用巢车或八轮车上装有辘轳,以便将巢车举起,车内人即可居高望敌城。自战国到汉代,辘轳常被人用作入葬下棺的机械。辘轳的制造和应用,在古代是和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的,它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灌溉上。辘轳的应用在我国时间较长,虽经改进,但大体保持了原形,说明在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设计了结构很合理的辘轳。解放前在我国的缺水地区,仍在使用辘轳提水灌溉小片土地。现在一些地下水很深的山区,也还在使用辘轳从深井中提水,以供人们饮用。在其它工业方面,有使用牛力带动辘轳,再装上其它工具用来凿井或汲卤的。

脚踏水车:

也叫做“龙骨水车”,省称“龙骨”。一种用于排水灌溉的机械。因为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其结构是以木反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小轮轴一。另一端有小轮轴,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用时踩动拐木,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后世又有利用流水作动力的水转龙骨车,利用牛拉使齿轮转动的牛拉翻车。以及利用风力转动的风转翻车。广东等地用手摇的较轻便,施于田间水沟,称“手摇拔车”。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上去领略一下。

风扇车:

是一种能产生风(或气流)的机械,也叫扇车或扬车。发明于汉代,由人力驱动,用于清选粮食。风扇车的组成是在一个轮轴上按装若干扇叶,转动轮轴就可产生强气流。西汉时长安有名的机械师丁缓发明了“七轮扇”,是在一个轮轴上装有7个扇轮,转动轮轴则7个扇轮都旋转鼓风。《武经总要前集》中绘有一个以轴上曲柄转动的风扇车。王祯《农书》所绘的风扇车,轮轴上亦装曲柄连杆,以脚踏连杆使轮轴转动。以上所述,都是开放式风扇车,它们没有特设的风道,因此,风扇产生的风是向四面流动的。

现在展现的是闭合式的风扇车,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就绘有了闭合式的风扇车,从中可见,在装有轮轴、扇叶板和曲柄摇手的右边,是一个特制的圆形风腔,曲柄摇手的周围圆形空洞,就是进风口,左边有长方形风道,来自漏斗的稻谷通过斗阀穿过风道,饱满结实的谷粒落入出粮口,而糠粃杂物则沿风道随风一起飘出风口。这种闭合式的风车,可能产生于西汉晚期,一直沿用至今日的农村之中。

英国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旋转式风扇车的一个惊人特点,是进气口总是位于风腔中央,因而它是所有离心式压缩机的祖先。

篾盘:是用竹篾制作的晾晒工具,主要用来晾晒谷物及其他农业作物。

打谷桶:是在收割稻谷后,为了使谷粒脱离稻秆使用的脱粒工具, 由打盘和谷桶组成,农民在使用时用一把稻谷在打盘上摔打,谷粒就脱落在谷桶中,相当于人工脱粒机。

石磨:最初叫硙(wei),汉代才叫做磨,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创造发明家鲁班发明的。他生活在春秋末期,叫公输班,因为他是鲁国人,所以又叫鲁班。据说他发明了木工用的锯子、刨子、曲尺等。他还用他的智慧,解决了人们生活中的不少问题。在鲁班生活的时代,人们要吃米粉、麦粉,都是把米麦放在石臼里,用粗石棍来捣。用这种方法很费力,捣出来的粉有粗有细,而且一次捣得很少。鲁班想找一种用力少收效大的方法。就用两块有一定厚度的扁圆柱形的石头制成磨扇。下扇中间装有一个短的立轴,用铁制成,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以后,下扇固定,上扇可以绕轴转动。两扇相对的一面,留有一个空膛,叫磨膛,膛的外周制成一起一伏的磨齿。上扇有磨眼,磨面的时候,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过罗筛去麸皮等就得到面粉。许多农村现在还在用石磨磨面。

蓑衣:是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起源古老。《诗.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何,即“荷”,带着。唐张志和《渔父》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宋功轼《渔父》诗:“自庇一身青蒻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斗笠: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

在江南农村一带,几乎每家每户家中都有斗笠。在外出中,他们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头上。成了自己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斗笠,这种古老的挡雨遮阳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乡仍随处可见。更有一些旅游胜地,将斗笠作为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工艺品明码标价,十分受人欢迎。许多家庭,往往在墙上挂上一斗笠作为装饰,亦赏心悦目。

斗笠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诗经》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说明它很早就为人所用。《说文》中提到一个“簦”字,意为竹篾编的有盖有柄的遮阳挡雨的器具,而有盖无柄的则称之为笠,又叫笠帽。俗语称之为斗笠,因其平面如斗大小,故名。

斗笠用竹篾、箭竹叶为原料,编织而成,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形制。讲究的以竹青细篾加藤片扎顶滚边,竹叶夹一层油纸或者荷叶,笠面再涂上桐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两层竹编菱形网眼组成,中间夹以竹叶、油纸。“或大或小,皆顶隆而口圆,可芘雨蔽日,以为蓑之配也”(《国语》)。古诗文中,故常蓑笠并用,“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唐-储光羲《牧童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在武侠小说,斗笠常为高人手中的武器,往空中一掷,旋转飞行,直奔对方头颈,使读者叹为观止。

三缘亭:这是哪“三缘”呢?那就是“天缘”、“地缘”、“人缘”,自古便有天时、地利、人和之说,而在外婆岛确有着一个天缘、地缘、人缘的传说。一年三次路过此亭便聚天缘、驻足歇息片刻便聚地缘、路过此亭有思者便聚人缘!三缘齐聚,那便是拥有友情、健康、财富、快乐与美丽。

相传“永修县侯”桓伊,功高名显,但是非常谦逊,平易近人。他喜好音乐,能达到音乐的奥妙,“为江左第一”,有“笛圣”之美称。桓伊除喜好音乐外,还非常喜欢外出郊游。

偶有一日,桓伊游至此处,只见此风光旖旎,驻足歇息。望江南的秀水美景,想起远去边疆的朋友,顿觉伤感,于是吹笛以思故人。此后,每逢佳节,桓伊便游至此。后人称其来此,而得三缘即天缘、地缘、人缘。

公元383年,桓伊在淝水大战中攻破苻坚,“功封永修县侯,进号右军将军,赐钱百万,袍表千端”。桓伊去世后,安葬于南昌青云谱,他的儿子桓陵继承了他的侯国。

后人为纪念他,在他奏笛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亭子,取名“三缘亭”。

外婆桥:喜欢刺激的朋友不妨自费尝试一下。“外婆桥”长138米,宽2米,桥面用999块木板铺成,代表着“爱情长久、友情长久”的意思。是江西省目前最长的单挂钢索桥。走时晃动不止,注意随晃动节奏和保持身体平衡。(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勿走)。

外婆岛2

本岛屿是农耕文化区的第二个岛屿,以江西古老的民间艺术和中国农耕历史为题材,是一个集观赏性、参与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本岛屿续外婆岛Ⅰ,展示了农耕文明相关的建筑、表演以及农耕物品,在此游客可以观看修河流域的传统文化表演,可以体验别具特色的二十四节气罗盘与沙漏,可以走一走中国独一无二的人生路、财富路,可以品一品柘林湖特产的农家美酒„

二十四节气罗盘:

二十四节气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根据阳历划定,反映着季节的变化,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这个占地面积约16㎡的二十四节气罗盘,从上到下共分为三层。顶部为第一层,它代表着地球一年绕太阳旋转周为360°,即一年360天,每15天划分了一个节气,刻成的度数代表着太阳黄经度数。罗盘第二层可转动,对应第一层刻印着每个节气与其所处的日期。罗盘第三层对应的刻着每个节气的气候、物候的变化。

沙漏:

沙漏,也叫做沙钟,是一种测量时间的装臵。西方沙漏由两个玻璃球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的。通过充满了上面的玻璃球的沙子穿过狭窄的管道流入底部玻璃球所需要的时间来对时间进行测量。一旦所有的沙子都已流到的底部玻璃球,该沙漏可以被颠倒以测量时间了,一般的沙漏有一个名义上的运行时间1小时。

这四个计时沙漏就是仿制西方沙漏制成的,可转动,占地约4㎡。四个沙漏分别装着四种不同颜色的沙子:白色,代表健康;紫色,代表品位;粉色,代表天真;蓝色代表活力。它们的运行时间分别为一天,三天,一天,四天,代表着一生一世的爱情,一生一世的友谊和一生一世的幸福。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在几千年农业文明的进程中,形成自身独特的劳动、耕作、物产、饮食方式以及手工艺产品。农耕文化带来了农业的文明,农业文明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在农耕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璀璨了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也萌生了一条人生之路。

铜钱路:

铜钱路是农耕文化财富的缩影,告诉人们农耕文化其自身价值的贵重,也告诉了人们农耕发展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这条铜钱路(财富路),正是以仿铜钱铺设而成,路宽为1.5m,占地约60㎡,路的中间以红麻亮面板贯穿铜钱方孔,取意为古时的“盘缠”。踏着铜钱过路,象征着踏着数千年农耕文明长河,将给我们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

人生路:

农耕文化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催生了色彩斑斓的人生之路。人生路由农耕文化长河中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人组成,该路用大理石铺地而成,长165米, 采用汀步的环形路布臵方式。这条路共设有365块踏步,每一块踏步代表着一个生日,在踏步边上的小块大理石上刻着对应生日的形形色色人物的资料,365块踏步就组成了一条人生的印记。“漫漫人生路,人生短短几个秋。”踏上这条人生路,就像是进行一场人生的旅行,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边品读着百味人生。

滑草:

滑草是最近几年在国内兴起的休闲健身运动,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奥地利,当地的人们酷爱滑雪,但因为季节关系夏天无雪可滑。于是人们就尝试着开始滑草,期望在草上能体验滑雪的那种愉悦和乐趣,运动一经推广便受到了欧洲白领阶层的欢迎。

本滑草项目惊险刺激,玩法却相对简单:游客只需坐在滑草车上,左右抓稳,双腿微屈登住车前部,由工作人员在车后用力把车推出,游客则会随着滑草车一起快速滑下,这种滑草运动既符合新时代环保的理念又很新奇。

由于这项运动惊险刺激,以下几项大家需要注意:

1、孕妇者、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恐高症患者不能参加;

2、滑草期间不能横穿滑道;

3、请自觉服从工作人员指挥,请勿拥挤、打扰。

酒坊:

酒与中国人的情缘源源流长,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与酒结缘者比比皆是,酒的历史、酒的趣闻,饮酒的讲究、饮酒的含义五花八门,以至现在有“酒文化”的说法。中国造酒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8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了自然发酵的果酒,此后发展到利用谷物糖化再酒化的酿酒工艺。公元前16世纪(商代)至公元前200年(先秦时期),人们又用谷物或其副产品培养出了一种能发酵的活性微生物或其它酶类的“曲”的直接酿酒法,这大大早于19世纪的欧洲。我们现在所说的酒,一般都是指谷物酿酒。

篇6:传统的农耕文化

《狼图腾》是作家姜戎草原生活经验和对中国文化思考的结晶。其中有对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军事才能的细致描绘,也有对狼训导蒙古铁骑和保护草原生态贡献的讴歌,更有对狼的宁可战而死,不愿病而亡的顽强不屈精神的颂扬,并由此而展开了对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优劣之比较与思考,对许多问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创见,因此被为一部“旷世奇书”。落后就要挨打,似乎是中华民族百年来遭受异族侵略、欺凌、蹂躏的惨痛经验的一个总结,所以,中华民族的哲人志士一直在探究自身落后之原因,一直在寻找一条自强与复兴之路。从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从公车上书到辛亥革命,从赶英超美到改革开放,无一不是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殚精竭虑的思考,在这一条道路上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思想的领域,我们思考达到的最深层次是所谓的国民性,或者说文化。

对于习惯于春种秋收、夏敛冬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明生活的传统中国人来说,草原生活的确是一个充满蛮荒和野性的新奇世界;即使是对于当代中国人也会构成极大的冲击和诱惑。实际上,夷夏之间的分别就是以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为界线的。游牧文明被视为夷,农耕文明被当作夏。千百年来,是夷变于夏而不是夏变于夷,即使四夷在军事上政治上征服了夏,但华夏还是保持了文化上的自尊与自傲,并最终实现了对征服者文化上的反征服,即所谓“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是中国为华夏也。”而作者则认为,情况恰恰相反,是四夷游牧文明对华夏农耕文明一次又一次的输血才赋予了后者以生机与活力,并使之延续存留到今天,否则,后者早就烟消云散,成为历史陈迹了。由于一味地扩张农耕文明,向草原要田、要粮,致使草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草原变成了荒漠,动物的乐园变成了动物的坟场;农耕文明的肆意妄为最终又在吞噬着自身,风沙越来越大,风沙线越来越向南,直逼北京城。作者所描绘的这些景象触目惊心,对我们有极大的警示作用;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思考也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身,去掉长期存在的傲慢与偏见。

中国病的病根在于农耕文明和农耕性格;中国人的出路在于输入狼血,适当释放狼性,走“文明狼”的道路,也就是说,要吸取强悍进取的游牧精神,加大竞争的残酷性,适度释放邪恶意志与欲望,才能使中国疆域扩大,国富民强,经济文化繁荣昌盛,这也是中国的惟一出路。

作者认为草原狼灭绝和草原生态糟破坏是由于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造成的。农耕区来的人急功近利,视狼为凶狠邪恶破坏生产的动物,欲处之而后快,而以毕力格老人为代表的传统蒙古人敬狼拜狼,视狼为上天的使者,是草原的保护神,与狼始终处于一种紧张而又和谐关系之中,但最终草原狼在农耕区来的负责人的指挥下被铲除殆尽,失去生存的最后空间,随之而来的是草原生态破坏和牧场的沙化。

我认为“黑车白帐,逐水草放牧”的游牧经济生产条件下,没有人工种植牧草,只靠天然牧场自由放牧,作为第二生产资料的牲畜,对第一生产资料的天然水草,具有其自然的掠夺性。牲畜一进入草场首先就吃好的,好的不足才吃次的,次的不足就要转移牧场,游牧民必须随其畜群,按季节而游牧,逐水草而迁徙。蒙古民族的众多部落,夏则居水草丰美的高山草场,冬则居气温暖和的山麓向阳处,无论远距离还是近距离,草场都能得到轮休,而且,游牧经济投入的是简单的生产工具和少量的劳动力,因而经济效益高。牲畜采食牧草的种子和枝叶,缺草时几乎吃掉牧草全株,相比之下,农业只利用粮食作物的果实,利用率只有25%,效益低下。

此外,草原畜牧业的丰歉,不是简单地看参加生产的劳动力的多少,主要依赖宽广而丰美的草原和是否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游牧生产是一种短链生产,天然草场的质量及其变化是决定因素,一年四季的变化,决定了畜群都要经历的“春死、夏活、秋肥、冬乏”的轮回,但这种游牧生产,净生产量大,发展快,只要草原上有足够的生物量,就会出现肥壮的马、牛、羊、驼。而农业劳动生产就大不相同,一个劳动力使用简单工具种几亩地是固定的,要扩大规模就需要改进工具或增加劳动力,说明两种生产方式在规模经济弹性上有很大差异。

当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产方式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从事种植业的民族,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精耕细作生产技术,使我国种植业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小农经济导致人口过度膨胀、文化闭塞;而游牧民族从草原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依靠天然草原,自然繁殖,总结出一整套完善的畜牧业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其弊端则是生产方式结构简单,对自然的依赖性强,草原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差。

自古以来,华夏各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较为发达的农耕文化,他们根据不同的地域生产特点,总结出一系列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随季节的更替,农民进行着有规律的春播、夏锄、秋收、冬储的生产活动,长期的农业生活和物产丰盈的文化氛围,使汉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观念,比如对草的看法和行为与游牧民族就截然不同。由于野草对农作物生长具有破坏和抑制作用,农耕民族为了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提高产量,决不允许其他杂草存活其中,久而久之,在人们头脑中形成排斥草、贬低草、视草为敌的观念,随之自然表现在语言词汇和行为方式之中,以汉字汉语为例,凡草字打头的词绝大部分带有贬义,诸如“草莽”、“草包”、“草率”、“草稿”、“草芥”、“草寇”、“草昧”等,对草的鄙视还波及到畜牧业上,一些含有愚蠢、讽刺之意的词汇常常与牲畜联系在一起,比如“吹牛”、“拍马”、“牛头马面”、“牛脾气”、“马虎”、“马前卒”等。由此可以见得,农耕民族传统文化中涵有轻视、蔑视畜牧业的价值观念。

各民族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和情感趋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人们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用这种稳定性去抗拒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以保护、巩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主体地位,构成自己的民族个性。在历史的舞台上正是通过其独特的“个性”来展示其多姿多彩的文化特征的。

游牧民族根植于相对隔绝的内陆草原,一代又一代地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因子,使游牧文化这个团体不断壮大起来。具体地说,它来源于草原文化这个大环境,诸如草场、牧群、冬夏营地、穹庐毡帐、衣裘饮酪及隆重的那达慕、敖包会、祭典、婚礼和佛事活动等等,铸造了蒙古民族粗犷、开阔、宁静的个性,猛兽、风沙的侵害和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练就了他们的强悍、勇敢、豪放的作风,特别是围绕这一地域的尚武习性,形成了备受北方游牧民族喜爱的赛马、摔跤、射箭等竞技活动,这是草原牧民勇敢、坚毅、好胜性格的真实写照。

的确,特别的性格来自特别的环境,正如著名诗人巴.布林贝赫写道:“来自大自然的民族是纯朴的、粗犷的。清新的空气,明丽的阳光,晶莹的露水,给了他们单纯的心灵;苍茫的原野,狂暴的风雪,严峻的天空,给了他们粗犷的性格。”大自然赐予游牧民族草原般的胸怀,他们饱经生活的艰辛和乐趣,对外来文化从不排斥,任何时候能够与自身的传统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能够恰到好处地融合、吸收异族文明,使游牧文化具有开放性、时代性的特征。

上一篇:我爱我家四年级作文350字下一篇:人生·心理——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