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2024-04-20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通用10篇)

篇1: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

三、知识网络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课程导入】

我国古代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传说中,神农氏看到小鸟把衔来的谷籽儿丢在地上,便长出了禾苗,于是就试着采来谷籽儿埋在土中,果然长出了谷苗。他十分欣喜,于是就用木、石、骨制成耒耜等农具,教人们翻松土地,采来穗大实多的谷籽儿埋入土中,待长成结穗后收割,供人食用。他还用同样的办法,种植其他作物。后来,神农氏播种五谷的办法,传遍各个部落,人们尊称他为神农氏。

神农氏的传说反映了原始农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早期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观察到植物的生长规律,并有意识地种植可以食用的植物,这就是原始农耕的起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原始农耕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的原始农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当时的人们有哪些生产工具?过着怎样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步入那个时代,共同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吧。

神农氏 原始农耕时代:原始农耕一词,遵从教育部新发之历史课程标准,其《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节内容为:“以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为例,简述中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根据李根蟠等著《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我国原始社会若按“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演进”划分,可分为“原始采猎业”和“原始农业牧业”两大阶段,而“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的伟大革命性转变。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第71页)。据最新考古材料可知,我国黄河流域最早的农业遗址,为黄河中下游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等,碳-14数据表明,这些遗址年代都在公元前6000年至前5000年,即距今七八千年。这些都比半坡和河姆渡的农耕文化略早。一般来说,原始农耕时代相当于石器时代的新石器时代,也相当于以社会结构为演进标志的氏族公社繁荣阶段。

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伏羲氏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圣贤,是著名的“三皇”之一。古史上又称庖牺氏或宓牺氏。《三皇本纪》称他“养牺牲以供庖厨”,是说他教给人民畜牧以供厨下的肉食。《周易》又载庖牺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唐代史学家司马贞把这两个记载结合起来:“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是把教给人民结网打鱼和驯养禽畜的功劳全归在伏羲氏一人身上了。

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关于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古史多有记载,如《周易》说:“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拾遗记》说:“时有丹雀衔五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白虎通》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课本上的引言和古文引文便源自上述《逸周书》和《白虎通》。此外,《淮南子》上尚记载有“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和“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等功劳。

原始社会人们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的不便之处如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徙等等,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能促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从“引言” 中神农氏拣坠落地上的谷粒,种在田里的神话传说,可以推测:多年从事采集的原始人类,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业于是便开始出现了。【新课内容】

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世界上的人工栽培稻,有亚洲稻和非洲稻两种。目前已知的最早非洲栽培稻,考古学家认为起源于非洲西部的尼日利亚,最早可追溯到3500年前。亚洲栽培稻要比非洲稻早得多。长期以来学术界大多认为印度是亚洲稻的起源中心,印度曾发现过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稻遗存,20世纪70年代又发现公元前六千至四千多年的人工稻遗址。而我国河姆渡遗址和另一处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出土的人工稻谷距今七千年左右。1988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又在湖南澧县彭头山发现了更早的碳化稻壳遗迹,距今年代为九千年至八千年。后来,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距今约一万年的湖南道县玉蟾岩的人工栽培水稻。一些学者认为,我国是水稻的发源地。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国和印度都应是亚洲稻的主要起源中心之一。

河姆渡的磨制石器 :河姆渡的磨制石器,主要器形有石斧、石锛等,还有专门用作木材加工的原始刨光工具石扁铲,和用于加工木板的石楔等,共出土约九十件。河姆渡原始居民用骨器多于石器,出土各种骨器七倍于石器,最常见的有骨耜。骨耜上部安装一根木棍,称为耒。用耒耜耕作,称为耜耕农业。(图画说明)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这些骨耜是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系用动物的肩胛骨加工制成的。粗的上端厚而窄,下端刃部薄而宽。耜长约二十厘米,肩臼处横凿方孔或磨成半月形,骨板正面中部琢磨出平浅的竖槽,浅槽下部两侧各凿一孔,木柄竖贴着骨板浅槽安装。图上是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式样,使用时手握耜柄,脚踏横棍,推耜入土,进行翻地。这种骨耜比较锐利,适于开发南方的沼泽地带。干栏式的房子 :河姆渡居民住在干栏式房子里。这是一种木结构的地面建筑。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我国先民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于是盖造干栏式房屋。这种木建筑房屋,一般都由若干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柱构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打桩的方法建成。桩木打成后,上架横梁,再铺板材,然后在木板上立柱构梁架和屋顶,形成架空的建筑房屋。干栏式建筑,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可避潮湿,下面还可养殖家禽家畜。至今,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尚采用这种古老建筑形式。

(图画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这是1973年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木构水井遗址复原想象图。井口呈方形,边长2米,井口为榫卯套接的木框,每边竖以排桩为井壁;水井深约1.35米,外围有一直径约6米的栅栏和28根木柱,专家据此推断,井上可能盖有简单的井亭。这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水井。

动脑筋: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想象一下,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劳动分工。

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

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目前,世界农学界几乎都认为,粟的种植,是中国人的首创。我国和世界上发现的最早人工栽培粟,出土于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距今年代为七千三百年左右。此后,西安半坡原始居民,也大量种植粟,半坡遗址发现了窖藏和罐藏的粟子。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到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

(图画说明)半坡的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 :骨器是以哺乳动物的骨骼为材料制成的器具。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的远古居民就已经制造出骨器,与石器并用了。到了新石器时代,尤其是在半坡原始居民的遗址中发现了骨制的箭头、鱼叉和鱼钩等。半坡的骨制箭头也叫镞,是一种狩猎用的工具。1953年,半坡遗址出土的箭头有三角形、圆柱形和柳叶形多种,共计三百多件。鱼叉和鱼钩都比较尖锐,是半坡人捕鱼的重要工具。这些骨制品的出土,标志着渔猎生产在社会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半坡彩陶的烧制技术 :半坡彩陶是由有制陶经验的妇女们制造的。她们选用粘性适度、泥质较细的泥土作陶土,并根据器物的不同用途,或淘洗掉泥土中的杂质,或掺和适量的沙子以便耐火。陶土调好后,搓成泥条用盘筑法或分段衔接法作坯,小器物则直接用手捏塑而成。接着是修饰陶坯,先用慢转陶轮修整器皿口部,又趁湿粘上或嵌入把手、器耳等附件。等陶坯半干后,要用陶垫托着内壁,细心地进行拍打,使之加大密度与光洁度。上彩之前要涂上一层白色或浅红色的陶衣。绘彩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蘸上赤铁矿粉或氧化锰粉,在器皿上绘出红色或黑色的花纹来。最后放在窑中去烧成。由于当时的窑室封闭得还不够严密,陶土中的氧化铁得以充分氧化,因此成品绝大部分呈红色或红褐色。因为烧制火候估计有1000℃左右,所以烧出的陶器硬度相当高。

(图画说明)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 :半坡遗址的房屋有圆形,也有方形,大多采用“半地穴式”的建筑形式。这种“半地穴式”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穴居发展而来的一种土木合筑的建筑。每间房屋的面积多在二十平方米左右。此房屋平面近似圆形,向南开门。在房屋中央,有灶坑正对门口。房屋周围的墙壁下部是用坑壁作墙基,上部是用草拌泥筑成的。墙壁中间立有很多根木柱支撑屋顶。屋顶用排列整齐的木椽架起来,外表盖着拌泥的草,以便抵御风雨。半坡还有少量从地面建筑起来的房屋。

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已出现了原始纺 织业。最早的织机遗存出土于河姆渡遗址。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织机。半坡原始遗址则出土了用以捻线的石制陶制纺轮。从半坡陶器底部发现的麻布印痕分析,当时最细的线纹直径0.5毫米,已和今天的线差不多。半坡居民使用原始的织机,织成麻布,制成衣服。

(图画说明)半坡出土的纺轮 :这是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直径6厘米,中间有一圆孔,是陶制品。它是我国古代发明的最早的捻线工具,即在纺轮中间的小孔插一个杆,利用纺轮的旋转把纤维拧在一起,并用同样的方法把单股的纤维合成多股的更结实的“线”。在半坡以后的其他一些文化遗址,也出土了形式多样的陶质纺轮,可见当时这种捻线工具已被人们广泛使用。

3、大汶口原始居民

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业生产 :在大汶口原始居民时期,耜耕农业已占统治地位。这里出土的石耜多于砍伐用的石斧(石耜27件,石斧10件),还出土了一件52厘米长的鹿角鹤嘴锄,至于各种质料制作的镰刀,其总数超过了整地农具的数倍。耜用于翻地,鹤嘴锄用于中耕,镰刀用于收割,整套农具的出现,反映了大汶口原始居民时期农业技术的提高。当时农业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家畜饲养业和制陶等手工业都有赖于它的发展。由于剩余粮食的出现,制陶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猪的饲养也得到很大发展。半坡氏族的猪,绝大部分是在幼小时宰杀掉的,因为那时人们的生活资料还比较缺乏。大汶口原始居民时期宰杀的,则多为一二岁的成年母猪,且猪的数量也很大。猪的饲养,间接地反映了大汶口原始居民时期农业的相对发达。

黑陶和白陶的烧制技术 :黑陶和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制陶业中出现的两个新品种,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显著进步。这时的陶器,已用快转陶车来制造。陶车由轮盘和轮轴组成。使用时,由一人转动轮盘,使其急速旋转,由另一人借助陶轮转动形成的离心力,配以双手灵巧的动作,将陶土塑成需要的器皿。用快转陶车制坯,数量多,质量也好。烧制技术也有提高。扩大了窑室,缩小了火口,增加了火道支道和窑箅箅孔的数量,使热力分布更加均匀。这时采用了高温下严密封窑技术,使陶土中的铁元素得以还原,有的还在陶土中掺过炭,因此烧成的陶器多为黑色。白陶用高岭土制造,制造时努力保持陶土的纯洁,因而烧成了白色。白陶的出现有重大的意义,它为以后瓷器的制作奠定了技术基础。白陶上有的还有图案花纹。

大汶口墓葬反映的贫富分化 :大汶口墓地的墓葬中,以教材提到的10号墓随葬品最多,数量居各墓之首,达一百七十多件,除大量的陶器和石器外,还有制作精美的玉器和大量的骨、牙、绿松石等质料的装饰品。据鉴定,墓主人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妇女。此外,有两组墓葬(可能为两个父系大家族)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组7个墓,随葬品比较丰富,最多的一个墓有77件,最少的一个墓也有19件,都包括陶器、玉石器、猪头等;另一组4个墓,随葬品很贫乏,总共只有17件,为陶器、纺轮、獐牙等。墓葬随葬品悬殊之大,反映贫富分化已很显著。活动与探究:

1.看图分析:右边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制作的陶器,你能说出它的用途吗?

蒸食物。

2.看图分析:右边是半坡彩陶上的彩绘动物图案,它们是什么动物?你能说出这些动物和当时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

是鱼和鹿的图案。说明半坡的原始居民还捕鱼打猎,以补食用。3.找一找:从以上课文的叙述,你能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三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篇2: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采用读图,用视觉效果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然后通过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原始农耕文化的正确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最古老的人类,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知道了在早期人类时期,他们是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住在洞穴和树上,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但也有很多不便之处,随着人类的进步,人口的增多,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人类开始过着较为稳定的生活,然而靠采集渔猎为主的生活,对原始人类来说是否有保障?为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依靠“采集”为生,有很多局限性,要受到季节的影响,例如植物果实在冬天就很难找到;如遇上自然灾害,像水、旱灾等,可能就无法生存;食物来源不固定、不充足,生活的场所就不固定,那他们将始终过着流浪的生活,等等。

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原始人的生活有保障呢?(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

(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请大家阅读“导入框”的内容:

师:这是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它反映了原始农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早期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观察到植物的生长规律,一些可食用的食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他们开始有意识地种植可以食用的植物,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摸索,初步掌握了一些植物的种植方法,然而,这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是这个漫长过程的真实写照,随着原始农耕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渐渐由采集过渡到农耕,这就是原始农耕的起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原始农耕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的原始农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当时的人们有哪些生产工具?过着怎样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步入那个时代,共同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吧。讲授新课: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师: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我们已经有了基本了解,现在以同样的方式,从时间、地点、食物、工具、建筑等方面归纳出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特征。

1、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陕西先附近的半坡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

3、农业: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畜牧业: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

5、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

6、建筑: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7、手工业:彩陶,刻画符号。纺线、织布、制衣。

师:对比:对比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哪个时期更进步? 学生:半坡居民,因为从工具方面看半坡居民比河姆渡居民进步,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器、骨器,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多,还有饲养的牲畜更多,会制造彩陶。

师:很好,无论从工具的制造还是生产方面,半坡居民都比河姆渡居民有了一定的进步,现在请大家看教材第7页“干栏式房屋”和第8页“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比较一下:两个房屋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而这些不同又说明了什么?

因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气候不同,故在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房屋建筑方面也有区别。因长江流域水量充足,气温暖热,故适宜种水稻,黄河流域降水量相对减少,且气温相对长江流域低,故主要以种植耐旱,且产量较高的粟为主。这种自然环境决定了长江流域的家畜水牛不可能在北方出现,也决定了“半地穴式”的房子只能出现在北方,因为这种建筑形式可以适应北方寒冷的天气。而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建的“干栏式”房子一可以避潮湿,二可以避蛇虫猛兽之害。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神农氏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制造工具,教人种植。那么,天时、地利指的是什么呢?是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土、植被等。因为这些直接影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

师:请大家阅读教材“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并找出这两种居民所在的地点及生活的河流流域。(河姆渡居民居住在浙江余姚,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居民居住在陕西西安,生活在黄河流域。)

这两个遗址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不同的原始农耕风貌,首先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

师:首先请各位同学阅读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归纳出他们的生活特点:

1、时间---距今7千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畜牧业:饲养家畜。

5、工具:耒耜,磨制石器。

6、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

7、建筑: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师:文中第8页说到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稻谷,这就说明了江南气候适宜水稻生长,河姆渡居民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农耕生产成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因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不但进入原始农耕阶段,而且有了较高的水平。师:看看河姆渡居民在工具使用上和北京人比有哪些不同?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使用骨耜、石斧、木铲,与北京人使用的石器相比,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许多石器已经作了磨光处理。请同学们看课本第6页“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农耕是定居的重要保证,此外定居还需要哪些必要条件,请大家看教材中“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已掌握了凿井的技术。他们饮水比以前更方便了。)(“耒耜”: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翻出。改进的耒有两个尖头或有省力曲柄。耜类似耒,但尖头成了扁头(耜冠),类似今天的锹、铲。其材料从早期的木制发展出石质、骨质或陶质。是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耒耜的发明提高了耕作效率。耒耜也是后来犁的前身,所以有人仍称犁为耒或耒耜。)

师:我们看看课文中“干栏式房屋”图,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有固定的居住场所。)

师:他们为什么将房子建造成这种结构呢?有什么好处? 干栏式房子是一种木结构的建筑。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我国先民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于是盖造干栏式房屋。这种筑房屋,由若干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柱构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打桩的方法建成。桩木打成后,上架横梁,再铺木材,然后在木板上立柱构梁架和屋顶,形成架空的建筑房屋。干栏式建筑,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防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这说明古代建筑业开始萌芽,而且能做到因地制宜。今天,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采用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

河姆渡原始居民除了种植水稻、开凿水井、建筑干栏式房屋以外,还饲养家畜,主要有猪、狗、牛为主。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造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从食物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主要靠采集、渔猎;而河姆渡人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会挖掘水井,饮水更方便。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时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河姆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中国是农业大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板书设计

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陕西先附近的半坡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

3、农业: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畜牧业: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

5、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

6、手工业:彩陶,刻画符号。纺线、织布、制衣。

7、建筑: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二、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7千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畜牧业:饲养家畜。

5、工具:耒耜,磨制石器。

6、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

7、建筑: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篇3:《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67-0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与地位

教材内容:《原始的农耕生活》是岳麓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2课,主要介绍了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文化。

教材地位: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分别是我国南方和北方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了解远古时期农耕生活的特征,知道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特点及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初学历史的七年级学生应建立的基本知识框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了解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房屋特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饲养的主要禽畜品种、生产工具、半坡人的彩陶艺术;(2)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物插图来设置问题,激发探究欲望,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要点,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2)掌握在比较中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中华大地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特别是以半坡、河姆渡为代表的氏族)取得的成就,了解远古中国人的高超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2)通过了解漫长的人类进步史中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活状况,体会人类征服自然的漫长和艰辛,从而更加珍爱生命,善待人生,增强征服挫折的意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能够简述以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2.教学难点:对原始农业文明特征的概括。

二、学情分析、学法、教法及教学思路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历史学科的学习,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从影视作品中了解到一些抽象的历史知识,对历史故事特别感兴趣。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历史故事、教学视频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其掌握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

学法:课堂讨论、图示法、归纳法、比较法。

教法: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采用大量直观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思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重点和亮点落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以情境创设和分组探究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突出生成性课堂教学的特点。教学环节包括:情境创设(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分组探究)—困惑与答疑(由学生发现问题并自主解答)—比较分析(对知识进行整合和提升)。

三、教学实录

(一)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1.上节课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拜访了我们的远古祖先。我们拜访了哪些人?2.谁来说说我们的远古祖先吃什么?住哪里?(学生回答。)

师:进行采集、渔猎活动得到野生动植物,人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自然的恩赐。妇女们在长期的采集过程中,发现植物的果实掉在地上可以发芽、生长、结果。通过反复地进行观察和试验,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人工栽培,早期的农业劳动也就因此而产生了,原始的农耕生活产生了。(展示课题)今天,我们来了解其中最典型的两个代表: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设计意图:从了解远古人类的日常生活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拉近历史空间的距离,自然切入对新知识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展示地图,请学生在地图上指出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地理位置(地点、流域),明确其年代。

师:几千年前的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我们通过他们的衣、食、住、用等进行了解。

(三)探究历史

【活动一】角色扮演。

活动介绍: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扮演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让他们从衣、食、住、用等方面介绍各自的生产、生活状况。学生先看书、交流、填表,教师再进行提问,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感知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活情况。

(设计意图: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问题,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师:我们来开展一个活动,全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同学扮演河姆渡人,另一部分同学扮演半坡人,请你们从衣、食、住、用等方面来介绍各自的生活情况,对方可以进行提问。(学生选择扮演的角色)第一、第二组的同学是半坡人,第三、第四组的同学是河姆渡人。大家用5分钟时间,先看书了解各自的生产、生活情况,然后前后左右进行同学交流。

(学生看书、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河姆渡人、半坡人生产生活简表,见表1。)

学生填写表格,掌握课本知识。

【活动二】困惑与答疑。

师:“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基本生活情况,大家对彼此的情况还有什么不清楚、不了解的吗?

由代表“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学生相互提问,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起引领作用。

(设计意图:课堂是丰富的,生成是精彩的。教师应促使学生在场景活动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促进者,应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完成学习活动。教师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生成课堂的精彩,使课堂绽放生命的活力。)

教师展示图表,见表2:

生1:为什么你们(半坡人)会想到制作装饰品?

生2:因为我们(半坡人)对装饰自己和美化生活很重视。

师:半坡人制作装饰品说明了他们爱美。对美的追求,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对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追求。其实,人类的进步,不仅是物质进步,更体现在精神上,对美的追求就是精神生活的一种表现,是人类进步的一大表现。如半坡人不仅穿上了衣服,而且用佩戴各种装饰品来美化自己。从考古中发现,半坡人的饰品可以装饰头颈部、腰部,在半坡出土的1900多件装饰品中,陶环就有1100多个,说明半坡人很重视对自己的装饰。如果我们给一个半坡姑娘佩戴上这些装饰品,会看到一个健康美丽、“珠玑盛装”的少女。

生3:为什么半坡人烧制的陶器是红色的?

师:半坡彩陶的陶胚上彩之前要涂上一层白色或浅红色的陶衣,再放到窑中烧制,烧制温度达1000度左右,烧出的陶器呈红色,硬度相当高。(展示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图片。)

生4:半坡人戴很多装饰品,行动会不方便,劳动时装饰品容易被碰掉。

生5:我们(半坡人)主要是妇女们佩戴装饰品比较多,她们多半在家做家务,制作陶器、工具等,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经验回答。)

(课堂生成点出现:学生对半坡人佩戴的饰物很感兴趣,发展为如何处理劳动和爱美的关系,并由此生成一个新问题,即如何看待古代人对美的追求的问题。同时,学生也感受到半坡人的审美意识已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四)比较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对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活进行比较分析,层层分析两者生活状况有差异的原因。

师:刚才“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各自介绍了自己的生活状况,我发现两个地方的人在很多方面的情况不同,哪位细心的同学来为我们指出?为什么会不同呢?

生1:我们吃的东西不一样,河姆渡人种水稻,半坡人种粟和蔬菜。

师:种植的农作物不一样。

生2:住的房屋不一样。

生3:饲养的动物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生4:因为生活环境不一样,河姆渡人生活的地方潮湿、闷热,半坡人居住的地方干燥、寒冷。

师:黄河流域适合种植粟,长江流域适合种植水稻。从饲养的动物来看,南方比较适合水牛生长。还有哪些不同?(学生思考。)

生:制作的陶器不同,河姆渡人的是黑陶,半坡人的是彩陶。

师:这是因为土壤质地不同,烧制的陶器在色彩上有区别。

教师小结: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生态环境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原始农耕生活不同。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分别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人类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开始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且发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然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人们的生活与环境相互依存,不同的自然条件会促使人们采用不同的生活方式。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产、生活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师: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在生产和生活上有一些区别,但是,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生1:他们都过定居生活,会自己种粮食吃,都会制作陶器。

师:归纳得很好。还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生2:他们都会磨制石器,都会通过劳动来创造生活。

生3:他们还会养动物。

生4:都是氏族村落。

师: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处于大致相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他们都是按血缘关系组成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氏族),土地、房屋等都归氏族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贫富差别。

(设计意图: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比较,一方面可以超越课本内容,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更多的生活经验融入课堂学习中,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让知识“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变单纯的“传递”与“接受”为积极主动的“发现”与“建构”,在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

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这些共同点恰恰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特征——会建造房屋、使用磨制石器、种植谷物。同学们要注意,原始农耕与古代农耕有一定的区别。原始农耕使用的生产工具是磨制石器,与狩猎经济相辅相成。以后我们将学习的古代农业生产使用的是铁制农具,使用牛耕。

(五)拓展提升

师:作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如果让你穿越时空,你是否还愿意回到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为什么?(鼓励学生分组交流,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再次提出“穿越”的话题,与导入环节相呼应。)

生:不愿意!(全班大多数学生齐答,有少数学生答“愿意”。)

师:为什么?

生:北京人、山顶洞人太落后了。(全班齐答。)

师:能从衣、食、住、用等方面来具体说说吗?

生1:若打不到猎物,采不到植物就会挨饿。

师:由于食物的来源没有保障,北京人、山顶洞人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如果是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在吃的方面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生2:他们会种植农作物,会饲养动物,食物有保障。

生3:吃的食品种类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多,尤其是能吃上饲养的动物的肉。

生4:我从住的方面说,北京人、山顶洞人没有房子住,要住山洞。

师:居住条件变好了,会建造房屋,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可是,我也听到有同学说“愿意”,为什么呢?

生5:因为(条件艰苦)可以更好地磨练自己的意志。

师:这位同学很有吃苦精神。

(课堂又出现生成点:学生的思维有个性,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对学生大胆创新、积极探究的精神给予肯定。)

生6:我也愿意。在那个时代,氏族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可以上战场磨练意志。

师(纠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过着群居生活,还没有进入氏族时代。

生7:我们可以回到那个时代,了解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师:这位同学的好奇心很强。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很多。其实,我们大部分同学是不愿回去的,这印证了一个道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向文明迈进。

教师小结: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不断有所思考、有所创造、有所提高,由此推动了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文明。这个漫长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挫折,同时也凝聚了人类的智慧。

篇4: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了解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状况,简述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饲养家畜、烧制陶器、过着定居生活;半坡人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并有了原始艺术;

引导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片或模型,寻找其中较为明显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其中所反映的历史特征,形成简单的历史结论,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历史图片或模型的基本技能和陈述历史问题的口头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展示出土文物图片和实物模型及设置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体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的智慧,感受他们为人类社会的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了解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当时的生活状况,体会人类适应自然的漫长和艰辛,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从而更加珍视生命,善待人生。

③让学生查找有关网页,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学习服务,既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又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半坡人与河姆渡人的社会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导致半坡人与河姆渡人生活状况不同的原因

四、教法学法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通过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原始农耕文化的正确认识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回顾第1课:元谋人、北京入主要靠渔猎采集为生,住在洞穴里或树上,生产力极为低下,生存问题一直是人类诞生之初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是,到距今六七千年的时候,这种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1、地点 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镇浪墅村

2、时间 约6000多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骨耜(sì){耜:古代跟犁上的铧相似的东西。}

4.农作物 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河姆渡人种植的水稻粒

5.定居生活

(1)干栏式房屋(有通风防潮的性能,适应当地潮湿闷热的气候)

(2)学会了打井

(3)原始饲养业 猪、狗、水牛(4)原始手工业 陶器 玉器

◆哪些东西能说明河姆渡人过上了定居生活? 生产工具、干栏式房屋、学会了打井、原始饲养业、原始手工业都说明了河姆渡人过上了定居生活。

二、半坡人的社会状况

1、地点 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

2、时间 约5000多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石斧、石锄、石耜冠、石铲、石刀。

石刀蔬菜的国家。

5、原始手工业 陶器

4、农耕作物 粟和蔬菜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布纹陶钵、人面鱼纹陶盆、人面陶塑、陶鸟头塑像

6、主要家畜:猪、狗 也有少量的牛、马、羊、鸡

7、住房:半穴居房屋 适应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8、会美化生活 半坡人的生活中,已经有了绘画、雕塑、刻画符号和装饰等

◆仔细观察《农耕图》,结合出土的农具,想一想,半坡人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的?(教材7页的课中题)★半坡人有的在放火烧树林,有的在披荆斩棘、用石斧砍伐树木,有的在播种;有的在收割。

◆半坡人修建的房屋与河姆渡人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种不同? ★河姆渡人的房屋,以木桩为基础,在木桩上架设横梁,再在上面铺设楼板,在楼板上立柱、作墙、盖顶。上面主任,下面堆放杂物。这种房屋适应了当地潮湿闷热的气候。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的,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适应了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两个典型代表,系统地了解了原始的农耕生活状况。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原始农耕生活的共同特征是种植农作物、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建房定居、饲养家畜家禽、纺纱织布等。但由于气候环境的不同,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也具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他们都创造了华夏文明。

七、知识巩固

1、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哪些? 水稻、粟和蔬菜

2、姆渡人的原始农业生活,比北京 人和生活有了哪些进步?

(1)工具 北京人: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 打制石器

河姆渡人:石斧、石锄、石耜冠、石铲、石刀

磨制石器

(2)生产 北京人:猎取动物 采集植物

河姆渡人:用耒耜耕地

(3)生活:北京人:赤身露体、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山

洞里

河姆渡人:住上了干栏式的房子 过定居

生活 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

方便干净 还饲养了家畜 会

制造陶器 并能制作简单的玉

器和原始乐器

八、作业:略

九、板书设计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1、河姆渡遗址

时间:距今6000多年 地点:长江流域

2、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篇5:【学案】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课前预习】

1、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能促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

2、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此不同?这两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时是怎样考虑的? 【课堂小练】

1、我国很早就出现原始农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国家。

2、(A)上图1是______________居民房屋复原图,上图2是_____________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3.下面哪些发现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

①发现了粟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②发现了水稻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③发现了纺轮,证明已会纺线、织布、制衣④发现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5.2009年11月,被确认为我国发现的最早人工栽培水稻地区之一的苏州草鞋山遗址又有新的考古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也已经种植水稻的是()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6.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其中介绍错误的是()

A.生活在长江流域 B.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C.种植粮食作物粟 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 7.下图中的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某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该原始居民应是

()

磨制石锄 骨制箭头 纺轮 刻有符号的陶片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二、课前预习:请你为同学们详细介绍我国远古时代你所喜欢的一个传说故事。

篇6: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主要的历史信息,加以初步分析。3教育目标: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 教学思路 复习与提问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 1地点 长江流域的浙江 2时间 约七千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耒 4农作物 水稻

5定居生活 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 猪

7原始手工业 陶器 玉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 指导阅读复习提问:

1导入:我国现在生产的农作物由那些?(水稻、小麦)那么远古人类是靠什么手段来获取事物

2讲:古老的神话,神农氏,教人耕种。从此有了农耕。(书7页提示)3介绍、分析、提问三 阅读课问提示 思考比较;

回答老师的提问

讨论:远古时人类采集食物会遇到什么困难? 1快速阅读思考

我国原始农耕的代表性遗址有那些?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 黄河流域的陕西 2时间 约四五千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4农耕作物 粟

5原始手工业 陶器 纺轮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时间:约四五千年 2地点:山东

3生产工具:石镰 石锄 4原始手工业:

黑陶 白陶

5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课时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大汶口居民农耕生活。了解生产工具的进步,带

用心

爱心

专心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农耕生活 观察与比较,讨论与探究

动了原始农业的发展。有带动了原始饲养业、制陶和纺织的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种,原始的艺术也开始萌芽了。个典型代表: a河姆渡居民 b半坡居民

c大汶口居民(时间、地点、劳动工具、农作物、手工业、饲养业、其他)4讲:私有财产的出现必然会造成贫富分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5强调: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课时小结:

自由发言,说出本课的知识要点。2河姆渡与半坡原始居的异同? 3拓展想象

生活在原始农耕时代的男人、女人和老人会有时么劳动分工? 4思考:贫富分化出现在什么时期,为什么会引发这种变化? 5动手写一段小文章

原始的居民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6完成目标

板 书 设 计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 1地点 长江流域的浙江 2时间 约七千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耒 4农作物 水稻

5定居生活 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 猪

7原始手工业 陶器 玉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 黄河流域的陕西 2时间 约四五千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4农耕作物 粟

5原始手工业 陶器 纺轮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时间:约四五千年 2地点:山东

3生产工具:石镰 石锄 4原始手工业: 黑陶 白陶

5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思 路 设 计

本课重点是我国的农作物粟和水稻,及南北方的差异,运用观察与比较,讨论与探究的方法,学生好奇,观察细致。

用心

爱心

篇7: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房屋遗迹、各种磨制石器、陶器图案、农作物遗迹、饲养家畜遗迹等,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原始农耕生活,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史前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出土文物的图片设置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最终通过师生互动探究原始农耕生活的特征。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远古居民的成就,感受远古先民的高超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针对七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在教学中运用图片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认识与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此外,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但学习方法欠缺。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三、重点难点

重点:简述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明的具体特征。难点:对原始农业文明的特征的概括。

四、教学过程 【导入】

继山顶洞人之后,又有哪些居民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呢?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种植什么粮食?他们会建造什么样的房屋呢?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述的内容。【说一说】什么是氏族?什么是聚落? 1.聚落:早期人类的定居地。

2.氏族: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

3.氏族聚落:按血缘关系组成,固定的社会群体,过着定居的生活,是同一祖先的后代。【自主学习】

半坡聚落 自主学习,通过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工具的发展这两条线索,从原始农耕、原始畜牧业,还有原始手工业3个角度,让学生了解半坡聚落遗址。(1)原始农耕: 让学生运用考古方法自主探究半坡人以粟为主食,引导学生知道南稻北粟的差异是因为自然条件不同引起的。

根据半坡氏族使用的磨制石器石刀、石锄、石耜冠、石铲、石斧,得出新石器时代的概念。(2)原始畜牧业: 以证据证明半坡人的原始畜牧业中会饲养狗,学生通过分析知道半坡人养狗主要为了打猎,继而推出半坡人在进行原始农耕的同时也保留的渔猎生活。(3)原始手工业: 制陶业:

出示半坡出土的鱼纹陶盆和纺轮,说明半坡原始手工业的进步性。建筑业: 通过对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的分析,再次证明不同的自然条件会让人们产生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运用方法来进行证据收集,推导、判定,自主探究半坡人的农耕生活,较全面地依靠自主探究去感受半坡原始农耕生活。)

河姆渡聚落

(1)原始农耕: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河姆渡人饮食的部分,提问:河姆渡人在当时以什么为主食?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河姆渡人以水稻为主食。

教师:运用考古方法讲述河姆渡人为什么以稻为主食。

(设计意图:以考古学常用的方法实证史实,让学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讲授把考古和实证方法传授给学生,便于学生以后自主探究。)

设置情境,请同学根据出示的图片选择工具种植水稻。

(设计意图:通过对工具的比较,知道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的特征,使学生了解只有工具的发展,生产能力才能提高,社会才能进步。)(2)原始畜牧业:

教师:运用考古方法、艺术形象创作讲述河姆渡人饲养家畜。

(设计意图:以考古学常用的方法实证史实,让学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讲授把考古和实证方法传授给学生,便于学生以后自主探究。)(3)原始手工业: 制陶业:

出示河姆渡出土的扁圆陶纺轮、鱼塑、扁腹釜、人首塑说明河姆渡原始手工业的进步性。建筑业: 河姆渡人有了更为先进的工具,就有了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这就要求河姆渡人必须在离耕地很近的地方定居。

教师:河姆渡人住什么样的房子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到答案。河姆渡人为什么要把房子建成这样呢?请结合地理知识来回答。

学生:属长江流域,古时靠近大海,潮湿温热,这样有利于通风防潮。

通过阅读材料和对干栏式房屋的观察,使学生知道自然条件影响远古居民的建筑形制和结构。

模拟河姆渡人在干栏式房屋中的场景,引出干栏式房屋下部可养牲畜。讲述河姆渡遗址——水井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河姆渡人工具的进步和自然条件的影响。)

大汶口聚落

大汶口遗址属于同一类文化的遗址,在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还有多处,也通称大汶口文化。并强调此时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因果关系。在这里补充“大汶口墓葬贫富对比”。为突破这个难点,可以分两个层次来讲:第一,由于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大汶口坟墓中随葬猪头、猪下颚骨的墓占总数的34%,少者一两个,多者有14个猪头。此外,这一时期随葬的物品还有陶器、生产工具、各种装饰品等。这些东西应是墓主人生前的私有财产。第二,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贫富分化的现象。【活动】想象、口述

让学生想象半坡人或者河姆渡人一天的生活,经小组讨论后请两名学生进行口头表述。(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农耕生活可以掌握一定的考古成果,以学生活动为载体,运用想象力和知识的迁移来使学生进行对考古成果的整合,进而描述出原始农耕生活的场景,深入了解农耕文明的产。)

学生通过上述想象进一步概括归纳原始农耕生活的特征。(设计意图突破教学难点)【讲授】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

合作探究:概括归纳原始农耕生活的特征

种植庄稼 喂养家畜纺织穿衣 磨制石器 制作陶器 装饰爱美 建造房屋 定居生活 农业使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广泛地使用磨制石器和钻孔技术,学会了制作陶器和饲养牲畜,提高了生产力和生活水平。世界的其它地方也有与我们过着相似生活的人,比如:美洲也有农耕生活。农业文明孕育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由此而产生了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创造了独特的中华文明。(设计意图:深化农耕文明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活动6【练习】课后练习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表格内容。

篇8:第2课 原始农业与村落生活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饲养家畜、烧制陶器、过着定居生活;半坡人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并有了原始艺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示出土文物图片和实物模型及设置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体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的智慧,感受他们为人类社会的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了解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当时的生活状况,体会人类适应自然的漫长和艰辛,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从而更加珍视生命,善待人生。让学生查找有关网页,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学习服务,既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又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半坡人与河姆渡人的社会生活状况。教学难点:导致半坡人与河姆渡人生活状况不同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回顾第1课:元谋人、北京入主要靠渔猎采集为生,住在洞穴里或树上,生产力极为低下,生存问题一直是人类诞生之初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是,到距今六七千年的时候,这种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课教学】

展示骨耜、石刀、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人面鱼纹盆等图片。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吗?做什么用的?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说明:这些就是在中华文明的起源中,我们的祖先使用的生产工具——骨耜、石刀及居住的房屋——河姆渡的干栏式房屋和半坡的半地穴式房屋,还有墓葬用的人面鱼纹陶盆。

读图学习:

1、在中国地图中用动画显示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彭头山、城头山等遗址的位置,使学生明白在原始农耕时代,氏族村落遍及中华大地。同时重点显示河姆渡和牛坡遗址的位置,教师进行说明:今天我们就通过长江和黄河流域的这两个典型代表来说明我们祖先原始的农耕生活的状况。

2、关于河姆渡人的生活,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用多媒体手段(或者通过讲故事、表演),再现河姆渡人的生产和生活场景。①河姆渡人住在于栏式房屋里生活的场景。②河姆渡人在土地中生产的场景:用骨耜耕地,播种,用石刀收割。③河姆渡人在有井架的水井里打水的情形。④河姆渡人在房屋旁边圈养猪、狗、水牛等家畜的情形。

3、关于半坡人的社会状况,再次在中国地图上显示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地理位置,教师说明这两个氏族村落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不同,虽基本上同属一个时期,但从考古发现来看,他们的社会生活有很多不同之处。

教师提问:我们现在就来找一找半坡人与河姆渡人的生产和生活到底有哪些不同?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讨论,回答。教师出示出土的历史文物的图片(粟的朽粒、菜籽和石斧、石锄等工具,饲养的家畜骨骼化石)和复原的半地穴式房屋的图片。

教师对半坡人种植的农作物、使用的生产和生活工具、饲养的家畜、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进行说明。教师出示半坡出土的陶轮,说明半坡人已能纺织麻布,缝制衣物。

教师出示仰韶文化的原始艺术珍品,如人面鱼纹陶盆、狗首鸟尾陶塑、骨珠、刻有符号的陶片等,说明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半坡人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重点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

4、关于氏族,出示《半坡遗址示意图》,包括居住区、公共墓地、制陶窑场三个部分,进而说明什么是氏族及其特点。注意指导学生对历史文物和遗址图片、示意图进行观察、分析时,应注意:①注意图片中表明的文物所属时间、地点,以便联系已有的知识。②注意观察对象的外形、结构和材料,以便对其功能、用途加以分析或推测。③注意联系课文的大、小字内容,有的文字是概述文物特征,有的是对文物的背景作介绍,有的是说明文物所反映的客观历史情况。

学生在讨论归纳时,应注意:①从出示的动画、历史文物图片、示意图和地图中捕捉有效信息,从而得出简单的历史结论。②通过讨论比较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社会生活的不同,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③各小组派出发言人阐述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言之有理的发言,点拨分析,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

篇9:《原始的农耕生活》说课稿

△自我简介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原始的农耕生活》,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五个方面谈自己的课堂教学构思及理论依据: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原始的农耕生活》是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的内容。原始社会演化可分为原始采猎业和原始农牧业。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年纪尚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具有探索精神。但较难忍受枯燥的说教和单方面的知识灌输,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也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对原始农业缺乏直观的了解。

(三)教学重难点:

半坡遗址是一处比较完整典型的母系氏族村落遗址,全面反映了原始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状况,所以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是本课的重点。

由于年代久远,加上现在学生缺乏对古代农业的认识,各地气候不同造成学生对原始农耕状况认识不足,所以原始农耕生活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通过观摩分析,形成初步的历史结论,培养基本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设置问题,激起学生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认识概括问题特征。方法是观摩法、比较法,设计探究问题余学生质疑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是学生体验先民的智慧,感受先民做出的巨大贡献,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了解古人生活的艰辛,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培养意志力,让学生珍爱生命。△说教法:在农村,学生课外阅读条件有限,不能了解更多的知识,所以讲解法是必不可少,七年级学生为增加兴趣,还要适用多媒体教法,问题探究法。

△说学法:根据学情分析和贯彻“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理念,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进行学习指导。

△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特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 环节

(一):导入新课(3分钟),多媒体演示石刀、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人面鱼纹盆等图片,以问题和解决问题导入,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问题的兴趣。环节

(二):探究合作讨论,针对农村中学条件有限,学生熟悉农业生产特点,我把学生(自愿)分成半坡队和河姆渡队两个队。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两队分别进行组内讨论,各自选出本组代表描述本组所代表的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为了增强兴趣和锻炼学生的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向对方发问,教师做点评。最后教师作总结,告诉学生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产和生活有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主要是地理位置引起不同。环节

(三):总结归纳(3分钟),教师简要总结。环节

(四):作业布置:学生完成《原始农耕生活比较表》,对本课知识加以巩固。

篇10: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

(一)内容标准

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河姆渡和半坡遗址距今年代、所处的地区、自然条件、主要种植物和饲养物、生产工具、房屋特点、陶器的使用以及纺织、渔猎等其他生产生活情况。通过实物图片或考古纪录片,让学生观察、复述原始农耕文化产生、发展的概况。

2.过程方法与能力

通过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与前人在衣食住等生产生活方面的比较,概括出中国远古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人类进步的规律,初步培养比较、分析、归纳和概括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祖国境内河姆渡、半坡居民为代表的原始人类所取得的成就,感受我们先民的生存智慧和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人类由采集到农耕生活的转变过程和河姆渡、半坡居民生活的状况,说明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探索和艰苦的劳动实践取得的。通过学习感受劳动和创造的艰辛与价值,培养百折不挠的奋进精神与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要点

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居民的生产与生活状况所反映出的原始农耕生活的状况。这是属于知道和了解层次的知识。

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对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的概括。这是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中国远古人类,知道了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远古人类(稍稍停顿,让学生来回答。)――元谋人,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170万年。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北京人,北京人的食物的主要来源――采集和狩猎,他们使用的石器――旧石器,打制石器,他们已经会用――火。

讲授新课:

在距今约八千年前后至约四五千年前,中华文明又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农耕时代,为了大家学习这一时代的历史,教材精心挑选了两个文化遗址:西安半坡原始聚落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他们分别代表中国的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南方(长江流域)。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8页看图“我国原始农耕时期的文化遗址分布图”,在图中找到这两个文化遗址。

这两个遗址展现了南北不同的原始农耕风貌,接下来我们再通过学习比较来认识两个时期在距今年代、生活地区、原始农耕工具、原始家畜饲养业、原始手工业等方面的不同。

我国的北方和南方气候差异很大,这种气候的差异对原始人类的影响很大。由于人们的生产力水平很低,科学技术有限,人们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有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粟和水稻分别在北方和南方的种植,一方面说明人们对自然的依赖。一方面也说明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我们的祖先们都创造了灿烂的原始农耕文化。

无论从工具的制造还是生产方面,半坡居民比河姆渡居民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拿着两个时期的居民住的房子一样吗?看课本11页至12页。

房屋样式的不同,也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要定居下来的人们,在北方和南方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北方主要是解决取暖的问题,南方主要是解决雨水的问题,面临的问题不一样,解决的方式就不一样。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相关文章: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05-06

传统的农耕文化05-06

谷雨农耕谚语06-20

农耕节气谚语04-08

农耕承包合同04-28

农耕文化简介05-03

谷雨农耕谚语范文05-27

农耕文化发展04-24

周祖农耕文化04-27

农耕文化之民间剪纸之乡的介绍04-27

上一篇:一口幸福的水散文下一篇: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