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之趣味活动

2024-04-12

农耕文化之趣味活动(精选11篇)

篇1:农耕文化之趣味活动

《狼图腾》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之我见

《狼图腾》是作家姜戎草原生活经验和对中国文化思考的结晶。其中有对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军事才能的细致描绘,也有对狼训导蒙古铁骑和保护草原生态贡献的讴歌,更有对狼的宁可战而死,不愿病而亡的顽强不屈精神的颂扬,并由此而展开了对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优劣之比较与思考,对许多问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创见,因此被为一部“旷世奇书”。落后就要挨打,似乎是中华民族百年来遭受异族侵略、欺凌、蹂躏的惨痛经验的一个总结,所以,中华民族的哲人志士一直在探究自身落后之原因,一直在寻找一条自强与复兴之路。从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从公车上书到辛亥革命,从赶英超美到改革开放,无一不是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殚精竭虑的思考,在这一条道路上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思想的领域,我们思考达到的最深层次是所谓的国民性,或者说文化。

对于习惯于春种秋收、夏敛冬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明生活的传统中国人来说,草原生活的确是一个充满蛮荒和野性的新奇世界;即使是对于当代中国人也会构成极大的冲击和诱惑。实际上,夷夏之间的分别就是以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为界线的。游牧文明被视为夷,农耕文明被当作夏。千百年来,是夷变于夏而不是夏变于夷,即使四夷在军事上政治上征服了夏,但华夏还是保持了文化上的自尊与自傲,并最终实现了对征服者文化上的反征服,即所谓“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是中国为华夏也。”而作者则认为,情况恰恰相反,是四夷游牧文明对华夏农耕文明一次又一次的输血才赋予了后者以生机与活力,并使之延续存留到今天,否则,后者早就烟消云散,成为历史陈迹了。由于一味地扩张农耕文明,向草原要田、要粮,致使草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草原变成了荒漠,动物的乐园变成了动物的坟场;农耕文明的肆意妄为最终又在吞噬着自身,风沙越来越大,风沙线越来越向南,直逼北京城。作者所描绘的这些景象触目惊心,对我们有极大的警示作用;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思考也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身,去掉长期存在的傲慢与偏见。

中国病的病根在于农耕文明和农耕性格;中国人的出路在于输入狼血,适当释放狼性,走“文明狼”的道路,也就是说,要吸取强悍进取的游牧精神,加大竞争的残酷性,适度释放邪恶意志与欲望,才能使中国疆域扩大,国富民强,经济文化繁荣昌盛,这也是中国的惟一出路。

作者认为草原狼灭绝和草原生态糟破坏是由于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造成的。农耕区来的人急功近利,视狼为凶狠邪恶破坏生产的动物,欲处之而后快,而以毕力格老人为代表的传统蒙古人敬狼拜狼,视狼为上天的使者,是草原的保护神,与狼始终处于一种紧张而又和谐关系之中,但最终草原狼在农耕区来的负责人的指挥下被铲除殆尽,失去生存的最后空间,随之而来的是草原生态破坏和牧场的沙化。

我认为“黑车白帐,逐水草放牧”的游牧经济生产条件下,没有人工种植牧草,只靠天然牧场自由放牧,作为第二生产资料的牲畜,对第一生产资料的天然水草,具有其自然的掠夺性。牲畜一进入草场首先就吃好的,好的不足才吃次的,次的不足就要转移牧场,游牧民必须随其畜群,按季节而游牧,逐水草而迁徙。蒙古民族的众多部落,夏则居水草丰美的高山草场,冬则居气温暖和的山麓向阳处,无论远距离还是近距离,草场都能得到轮休,而且,游牧经济投入的是简单的生产工具和少量的劳动力,因而经济效益高。牲畜采食牧草的种子和枝叶,缺草时几乎吃掉牧草全株,相比之下,农业只利用粮食作物的果实,利用率只有25%,效益低下。

此外,草原畜牧业的丰歉,不是简单地看参加生产的劳动力的多少,主要依赖宽广而丰美的草原和是否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游牧生产是一种短链生产,天然草场的质量及其变化是决定因素,一年四季的变化,决定了畜群都要经历的“春死、夏活、秋肥、冬乏”的轮回,但这种游牧生产,净生产量大,发展快,只要草原上有足够的生物量,就会出现肥壮的马、牛、羊、驼。而农业劳动生产就大不相同,一个劳动力使用简单工具种几亩地是固定的,要扩大规模就需要改进工具或增加劳动力,说明两种生产方式在规模经济弹性上有很大差异。

当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产方式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从事种植业的民族,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精耕细作生产技术,使我国种植业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小农经济导致人口过度膨胀、文化闭塞;而游牧民族从草原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依靠天然草原,自然繁殖,总结出一整套完善的畜牧业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其弊端则是生产方式结构简单,对自然的依赖性强,草原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差。

自古以来,华夏各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较为发达的农耕文化,他们根据不同的地域生产特点,总结出一系列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随季节的更替,农民进行着有规律的春播、夏锄、秋收、冬储的生产活动,长期的农业生活和物产丰盈的文化氛围,使汉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观念,比如对草的看法和行为与游牧民族就截然不同。由于野草对农作物生长具有破坏和抑制作用,农耕民族为了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提高产量,决不允许其他杂草存活其中,久而久之,在人们头脑中形成排斥草、贬低草、视草为敌的观念,随之自然表现在语言词汇和行为方式之中,以汉字汉语为例,凡草字打头的词绝大部分带有贬义,诸如“草莽”、“草包”、“草率”、“草稿”、“草芥”、“草寇”、“草昧”等,对草的鄙视还波及到畜牧业上,一些含有愚蠢、讽刺之意的词汇常常与牲畜联系在一起,比如“吹牛”、“拍马”、“牛头马面”、“牛脾气”、“马虎”、“马前卒”等。由此可以见得,农耕民族传统文化中涵有轻视、蔑视畜牧业的价值观念。

各民族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和情感趋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人们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用这种稳定性去抗拒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以保护、巩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主体地位,构成自己的民族个性。在历史的舞台上正是通过其独特的“个性”来展示其多姿多彩的文化特征的。

游牧民族根植于相对隔绝的内陆草原,一代又一代地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因子,使游牧文化这个团体不断壮大起来。具体地说,它来源于草原文化这个大环境,诸如草场、牧群、冬夏营地、穹庐毡帐、衣裘饮酪及隆重的那达慕、敖包会、祭典、婚礼和佛事活动等等,铸造了蒙古民族粗犷、开阔、宁静的个性,猛兽、风沙的侵害和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练就了他们的强悍、勇敢、豪放的作风,特别是围绕这一地域的尚武习性,形成了备受北方游牧民族喜爱的赛马、摔跤、射箭等竞技活动,这是草原牧民勇敢、坚毅、好胜性格的真实写照。

的确,特别的性格来自特别的环境,正如著名诗人巴.布林贝赫写道:“来自大自然的民族是纯朴的、粗犷的。清新的空气,明丽的阳光,晶莹的露水,给了他们单纯的心灵;苍茫的原野,狂暴的风雪,严峻的天空,给了他们粗犷的性格。”大自然赐予游牧民族草原般的胸怀,他们饱经生活的艰辛和乐趣,对外来文化从不排斥,任何时候能够与自身的传统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能够恰到好处地融合、吸收异族文明,使游牧文化具有开放性、时代性的特征。

自古生活在中原的汉民族,优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生活条件,较为发达的文化事业,使人产生依恋故土、不慕异地的观念,世世代代面朝黄土的人们,自然对土地的恩泽加倍地感谢。正是由于坚持不懈地在土地上耕耘劳作,使他们具备了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进取精神,忠贞、礼让、仁爱的交往态度,严谨细腻的思维方式。这些特点,导致了传统文化的稳固性、封闭性和排他性。所以,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民族往往具有行为模式的从众,思维模式上的狭隘和单一,缺少个性和特点,不易于融合外来文化,这也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局限性在民族文化心态上的表露。

篇2:农耕文化之趣味活动

走进庆阳农舍,随处可见贴在墙壁上的剪纸花,有些已不再住人的窑洞房舍的窗框上、炕围上,被烟火熏得发黑的剪纸花依然牢牢地贴在那里。剪纸在庆阳,如同五谷杂粮一样必不可少,哪里有人住,哪里就有纸剪的花。剪纸,在庆阳成了农村妇女美化生活、抒发情感的精神依托。窗户、门扇、窑壁、炕围则成了妇女展现手艺的美术天地。

庆阳剪纸源于生活、讲究情趣,是劳动妇女生产生活习俗和文化传承的结晶,是她们的爱心浇灌的花朵。著名民俗学家靳之林先生称剪纸艺人是“真正的艺术家”。并说,“庆阳剪纸在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美学、艺术学领域里,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新课题。一幅传统的陇东民俗剪纸,不仅是一张剪纸,而且是凝聚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结晶。”

庆阳剪纸,由来已久,在国内外早有影响。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用纸剪人影像以代活人的剪纸艺术就开始了。到了隋唐时代,剪纸用途进一步拓展,人们用纸剪出武将秦琼、敬德的形象,贴在门上作为门神,祛邪挡鬼。此后,剪纸艺术不断衍变,题材不断拓宽,用途不断增加,由宫廷祛邪走向民间生活。

庆阳作为当时京畿之地,是剪纸艺术最先兴起地区之一。后经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剪纸不断发展成熟。1930年,庆城县胡仙川(女)创剪的《五福捧寿图》在《波兰画报》上发表,庆阳剪纸首次走出国门。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就组织专业人员对庆阳民间剪纸进行过搜集整理。解放后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古元借鉴庆阳剪纸,创作了很多珍贵的木刻。这些木刻又影响了庆阳剪纸,使庆阳剪纸有了新的提高。1959年庆城县编印了《庆阳民间剪纸》一书,在西峰召开的全国群众美术现场会上受到了专家们的喜爱和好评。1985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王光普的《陇东民俗剪纸》,再次把庆阳剪纸介绍给全国。

庆阳剪纸,取材宽广。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特别是家庭院落这方圣土内的男女娃娃、牛羊骡马、猪狗猫兔、瓜果蔬菜,因为天天见,对它们观察深透,因而成了妇女们剪刀下永久的题材。她们通过对这些题材的取舍剪制来装饰美化家庭环境,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庆阳剪纸内容丰富多彩。有表达吉祥喜庆、反映传统民俗的“二龙戏珠”、“骆驼进宝”、“吉兽图”、“麻姑献寿”;有反映生殖繁衍、美好爱情的“孔雀戏牡丹”、“蝴蝶恋花”、“喜鹊踏梅”、“鱼儿钻莲”;有保佑平安康乐、祈求神兽降福的“老虎下山”、“狮子滚绣球”、“抓髻娃娃”、“送福娃娃”;有民间故事“刘海戏金蟾”、“武松打虎”、“王祥卧冰”;有表达对劳动果实喜爱的麦穗、谷穗、瓜果、桃杏等等。这些作品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反映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习俗,充满着她们对生活的理解、感受、热爱和追求。

庆阳剪纸,表现手法灵活,剪纸技艺娴熟。颜色以红、绿为主,有单色、套色、染色等;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迭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为了线条丰富多变、多姿多态,艺人们还创造运用了梅花纹、云勾纹、锯齿纹、田禾纹、月牙纹、点纹、水纹、花纹等剪法,她们凭着一双灵巧的手,把生活剪裁得千姿百态、生动活泼、有情有趣而富有诗意。

庆阳剪纸,种类繁多。因用途不同而内容各异。大体有喜庆剪纸、礼仪剪纸、祛病剪纸、生活剪纸、福寿剪纸、婚禧剪纸、生殖剪纸、趣味剪纸、丧葬剪纸、图案剪纸、底样剪纸和现代生产劳动剪纸等等。这些剪纸大都有底样,是从祖辈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细心的妇女把底样夹在杂志书籍中,视为传家宝。

庆阳的剪纸作者,多是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甚至一些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剪纸艺术大师”也识字不多,有的纯粹一字不识。她们的手艺是从上辈人那里学来的。农村女孩五、六岁起就围着奶奶、妈妈学剪纸,到十五、六岁就能执剪了,“二八闺秀学针线,巧剪花样百家传”。

庆阳剪纸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线条洗练。与全国同类民间剪纸相比,独具特色。

一是原始图腾文化的遗存。庆阳位于陕甘宁三省交会地带,远离大城市,交通闭塞,很少受外来文化冲击。作为生命象征的龙为图腾的龙文化,以鹿为图腾的鹿文化,在国内其他地方近乎绝迹,但在庆阳剪纸中一直延续并保留了下来。如“人头鱼”、“神鱼瓶”、“娃娃鱼”都是以鱼、龙、蛇为图腾的原始文化的传承。剪纸“寿花”,既有鹿头纹样的原始图腾形态,又在向生命之树的植物形态发展一卜有双鸟的轴对称形剪纸“生命之树”(扶桑树),是两汉广为流传的图样。令人震惊的是,两汉时代先民的民俗和图样,竟然一直蕴藏在庆阳剪纸中流传下来。这在全国民间剪纸中是绝无仅有的。

篇3:农耕文化之趣味活动

农耕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部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我国农耕文化耕耘蓄养已经绵延上万年。年复一年的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不仅养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而且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为了使学生领略到农耕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的需求。我们以农耕文化为内容开展德育系列活动,把农耕文化教育融入学校德育活动中,让学生在系列德育活动中培育农民特有的精神,并逐步将农民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

一、开展“农耕文化艺术节”,唱响德育主旋律

“农耕文化艺术节”内容包含民间剪纸、民间才艺表演、农民小歌手大赛、朗诵农耕谚语比赛等,让学生们对农民的文化生活和诗词描绘的农耕生活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同,为从学生时代起就拥有“农民情结”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学校组织农耕文化知识大赛和举办“农耕杯”校歌合唱比赛。学校组织农耕文化知识大赛,内容涉及农作物辨认、农耕工具辨认、农耕季节时令知识、农耕劳动程序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等,借助多媒体展现题目,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选取三名代表参加全校性大赛,以此普及农耕文化知识。学校举办“农耕杯”校歌合唱比赛,全校教师上台展示,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全体学生上台参评,身着整齐校服,口中唱着校歌:百年耕耘,桃李芬芳,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校师生非常投入,现场气氛无比热闹。

农耕文化内容丰富,思想深远,通过开展“农耕文化艺术节”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农耕文化,进一步领悟农耕文化的精神深邃,对学校也有更深层的喜爱。

二、开展“农耕文化体育节”,创新德育新载体

校园文化建设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农耕文化体育节”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体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主体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

例如,学校传统的“农耕文化体育节”,以趣味运动会为载体,开展“抛秧苗”“挑水过梅花桩”“背媳妇”“三人夹西瓜”“捉泥鳅”和“赶鸭子”等有趣的体育运动项目,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农民劳动的情感,学习和传承农耕文化。其中“抛秧苗”项目是以“沙包”代替“秧苗”,每位选手9把“秧苗”,选手将“秧苗”分别抛到10米以外的指定“九宫格”的9个格子里面,进一格得1分,抛进同一格子的“秧苗”不重复计分,以得分高低记录名次。“挑水过梅花桩”项目是让学生模仿农民挑水,在20米长的比赛场地画出左右相错的两排直径40厘米、圆心间隔前后50厘米左右错开20厘米的圆圈,学生脚踩圆圈、挑着两桶各重5斤的水桶,从一端跑向另一端,以速度快慢计分,没踩在圆圈内为犯规,不得计分。

学校“农耕文化体育节”的趣味运动项目,“农”味浓郁,体现农民的各项技艺;“趣”味多多,体现农民活动的趣味;“拼”味十足,体现体育竞技活动本质;“意”味深长,体现农民劳动的伟大,实为农耕文化教育的好载体。

三、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丰富德育新内容

传统节日文化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学校德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传统节日彰显着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学校德育的好资源。学校结合当前实际,充分利用本地的传统节日,丰富德育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例如,学校以“当地农家过节日”为主题,充分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等资源,向同学们介绍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意义,让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每年的春、秋季节,学校大队部要求各个班级分别围绕“春耕”和“秋收”主题墙报评比,评出奖次在学校学生大会上颁奖,并把主题墙报拍成照片存入学校档案。平时让学生背诵古典诗文中描写农耕的名篇佳句,如大家都熟知的陆游《游上西村》、白居易《观刈麦》、陶渊明《归园田居》等。既让学生感受到多彩的农民生活,又让其在吟诵间咀嚼到古典文学中的文化精髓。

农村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也符合农村的教育实际;既能调动老师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既让学生感受农民生活的多姿多彩,又让学生过上传统的农家节日。

总之,农耕文化作为农村小学德育活动的新内容、新载体和主旋律,既符合教育规律,又独具个性特色,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体现应有价值,最终达到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博大的农耕文化精髓,传承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和实践智慧。

篇4:农耕文化之趣味活动

“趣味数学”知识竞赛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开拓知识面,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由数学与计算科学系举办的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 “趣味数学”知识竞赛于2011年11月26—27日如火如荼的开展了。

本此活动的参与人员范围广泛,我院在校08级—11级各系部各专业学生均可参加,受益学生数量大,且紧紧围绕此次艺术节“肩负时代使命 起航艺术青春”的主题,贴近学生需要,学生参与度高,在艺术节组委会、院团委和系部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系团总支学生分会积极配合,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此次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前期宣传与报名;第二阶段,笔试阶段;第三阶段,趣味知识抢答阶段;第四阶段,竞赛后经验交流及颁奖。

一、前期宣传与报名

对于本次竞赛,我系进行了大力宣传,不仅在食堂,虹桥,数学楼等人流较多的场所挂出横幅了、画海报等,而且通过了各兄弟系部的团总支学生分会来进行宣传,把我们本次竞赛活动的宗旨、目的和意义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在各系的数学爱好者中广泛推广,使得本次报名参赛的同学很多,达到了预想中的效果。

在11月12号到15号为期四天的报名工作中,我们不仅安排了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还专门安排了为同学解答疑问的工作人员。这样,使得所有的参赛人员,不管是本系的,还是外系的,都能够对本次竞赛的流程以及相关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再加上同学们报名时井然有序,我们的报名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很成功。

同学们在跟工作人员咨询

同学们在积极报名

参赛选手在精心阅读相关流程

二、笔试阶段

笔试环节于11月26日在数学楼505与507进行,分为了专业组和非专业组。不管是我们数学与计算科学系的同学还是外系的同学们都为此次竞赛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仅参加了我系为此次竞赛开展的“趣味数学培训班”,还积极上网查阅资料,对本次竞赛格外重视,使得这次活动真正践行了“展现数学之美,尽显理性魅力”的宗旨,最大程度上达到了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开拓知识面,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促进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的目的,纵观考试现场,氛围很是融洽,笔试环节举办的很成功!

专业组的同学们在奋笔疾书

三、趣味知识抢答阶段

此次“趣味数学”知识竞赛,为的是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学数学,用数学”的行列中来,选手多是对数学很热衷、表现非常出众的各系精英,他们用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自信,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征服了评委,打动了观众。在“趣味数学Happy Show”现场,他们用自己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掌声,观众的欢呼。是的,数学是充满魅力的,只有你真的热爱它,才会发现它的美,理性的魅力!

在选手们轮又一轮的抢答和观众们一次又一次的掌声中,我们在欢声笑语中找到了数学的另外一种存在,而本次竞赛“展现数学之美,尽显理性的魅力”的宗旨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最后,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趣味数学的抢答阶段。

在积极抢答的同学们

积极抢答的同学们

“趣味竞赛Happy Show”现场

四、竞赛后经验交流及颁奖

竞赛结束后,来自于不同系别的各个参赛者都还沉浸在这次趣味数学的竞赛中,他们讨论着这次竞赛中的题目,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经验。既然是比赛就会有胜负,这次竞赛设了很多的奖项,除了一、二、三等奖,我们还设置了“趣味达人奖”、“心算达人奖”等各种奖项。颁奖结束后,随着掌声一阵又一阵的响起,随着欢呼声一波又一波的起伏,衡阳师范学院“趣味数学”知识竞赛圆满的落下了帷幕。

赛后的经验交流会

获奖的同学们

五、经验和心得

数学与计算科学系举办的 “趣味数学”知识竞赛在院系领导的的大力支持下,我系团总支学生分会积极配合,分阶段、有特色、宣传到位,使活动的开展更具可行性,对此,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系领导的高度重视

为响应学校建设科学校园文化的精神,按照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组委会的要求,为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我系领导老师特为此次竞赛活动提供了活动专业指导,并且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在报名结束后还开展了“趣味数学培训班”对参赛选手进行培训。

2、明确的分工,事半功倍的效率

这次活动的开展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在各个院系的宣传成为了 一个大问题,但是我系团总支学生分会的同学们在系领导的支持下,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分工明确,确保了全校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本次竞赛活动中来。具体分工有负责宣传的宣传小组、负责报名的报名小组、负责摄像的后勤小组、负责人员联络的联络小组等等等等,大家的分工合作是本次竞赛完满成功举办的保障。

3、赛后颇具意义的经验交流

此次竞赛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对数学充满了热爱的同学,大家因为热爱数学而走到了一起。在竞赛活动结束后,大家进行了颇具意义的经验交流,在交流会上大家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为此次“趣味数学竞赛”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篇5:走进田园 体验农耕趣味

体验农耕趣味

——农耕文化实践体验活动

拍照

张洪嵇

茶建杨报道

“过了夏天,到了秋季,这又是个丰收的季节。”农历八月,收割稻谷正当时。卷起裤管,光起脚丫,软滑的稀泥穿过趾缝,将秧苗均匀地插入泥中„„对农家孩子来说,这不算什么。2016年5月24日下午,41名孩子在老师的陪同下,来到金鸡乡金鸡村农户的水田,体验了一把传统插秧活动。

下午12∶30,来到金鸡村的水田旁,孩子们显得格外兴奋,迫不及待地下了田,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模有样地运苗、插秧。很快一块0.1亩左右的秧田就布满了绿油油的秧苗。

虽然中间状况百出,种下的秧苗也有些参差不齐,但孩子们个个都很认真。参加这种活动让小孩真正体会到劳作的艰辛,对他今后的成长很有意义。

农耕文明在我国历史悠久,但随着农田的逐年减少,唤醒孩子们对农耕文化的意识,去体验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悠悠历史。“韵美田园 亲近自然”插秧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进行,旨在让更多孩子体验农耕文化,培养节俭、惜福、感恩的意识。

篇6:农耕文化

一、文化一词,在中国典籍中最初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人束皙《补之诗》:“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怀远。”皆承其义,“文”“武”对举,文化即取“文治与教化”义。文化原义,在中国先秦时代混同于“文明”、“文学”。《说文解字》:“文,错画也。”有三层意义:一是由语言文字象征符号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二是由伦理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义;三是美善德行之义。而“化”则是配合“文”而取“化成”之义。对文化的理解,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者专指文、史、哲,广义者则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论其结构,又主要表现在器物、制度、行为、精神四个层面。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类型特征、价值取向等受到中国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历史因素的影响。本文要讨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经济基础

———农耕经济对其特征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二、中华大地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大河大陆型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相当辽阔的地域。中国农业发生很早,考古资料证明,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域已有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三代时期,农耕业已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秦汉以后,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更把“重农固本”奉为治国的不易之道。汉晋以后,中国农耕区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中国南方优良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农耕经济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的农业经济几千年一直稳定发展没有中断过。稳定的农业生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华的农耕文明早就在河流相交的三角地带黄河中游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形成。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三、农耕经济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直到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的形成与农耕经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1.务实精神。长期的农耕生产,形成了中华民族质朴的品格和务实精神。中国文化的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与农耕经济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生活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民众在农业劳作中领悟到:利不幸至,力不虚掷,说空话无补于事,实心做事必有所获。这种农人的务实作风也感染了士人。“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中国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章太炎在《驳建立孔教议》中说:“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险。”作为农耕民族的国人从小农业的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运思方法是注意切实领会,中华民族被西方人称为“最善于处理实际事务的”民族。

2.爱好和平,追求和谐。农耕经济的生产方式主要是劳动力与土地的结合,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发展的前提。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中国民众安天乐土的生活情趣。农民希望固守在土地上,起居有定,耕作有时。他们追求安宁和稳定,以“耕读传家”自豪,以穷兵黩武为戒。《论语》云:“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墨子》曰:“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农耕民族反对敌对和冲突。同时,因农业生产常常受天时和地理的影响,因此,古人崇拜自然、崇拜天地,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这些都表现出农业社会的民众爱和平、求和谐的理想。

3.持续性与延续力。生活在东亚大陆上的华夏人及以后的汉人,栖息于由大河灌溉的辽阔而肥沃的原野间,自结束流动性的渔猎生活,很早就从事定居农业。定居农业的优越性诱使他们对于土地产生一种特别执著的感情。他们这样赞美大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对土地的深深眷恋,使汉民族养成一种“故土重迁”的习惯,所谓“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除少数行商走贩和从事“宦游”的士子外,大多数汉人,尤其是农民,终身固着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如果没有极端严重的灾荒和战乱,一般是不愿脱离故土的。由于人员少有迁徙,商品生产和流通规模有限,从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由血缘家族组合而成的农村乡社,便世世代代得以保存。这种可变性少的农耕经济,求延续、重稳定的特征,影响产生的中国文化就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延续力。《易传》所谓“可久可大”,《老子》所谓“天长地久”,董仲舒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都是求“久”观念的典型表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持续性与延续力是十分明显的,从先秦诸子到汉代经学到唐代义疏到宋明理学,有着一条传统的横线延续。

4.多样性和巨大的包容性。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有着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因此,在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在不断繁衍生存,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促进两者之间经济文化互补和民族的融合。一方面北方民族的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另一方面农耕民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游牧民族社会形态的变化。这一切形成了古代中国不同区域文化格局,如秦晋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楚宋文化,使中国文化具有了多样化特点。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使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从纵的方面讲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从横的方面讲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从历史发展看,中国经济在三代时是原始协作式农业自然经济,秦汉至明清则为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至近代始出现农业与工商业并存的经济形态。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特点。《易传·系辞下》提出“天下百虑而一致,同归而殊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秦汉时期的儒道融合,这些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之间思想文化的交相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表现了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宏伟气魄。

5.循环论所显示的凝重性。中国农业文化成熟较早,农业生产周期和植物从种子到种子周而复始衍化以及四时、四季循

环的现象,启示了中国文化中循环论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长期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政治生活中朝代的盛衰更迭,治乱分合的往复交替,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以及人世间的种种变幻离合,更强化了人们的循环观念。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便是循环论的表现。在循环论思维方式的制约下,农业社会中的人们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缺乏扩大社会再生产的能力,社会运行缓慢迟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容易滋生永恒意识,认为时间是悠久的、静定的,因而往往表现出习故蹈常的惯性,好常恶变,使中国文化显露出凝重的保守性格。保守的意识形态,导致社会普遍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

6.以中庸之道为高级哲理。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与统一,崇尚中庸。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着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承认对立面的对立、统一,强调用缓和、和谐、适度的方法来解决矛盾。在中国古代,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高级哲理。它是一种生存智慧,它把无过无不及的庸常之道作为天下的定理、正道,它要求人们凡事要适中、适度,不偏不倚,保持均衡。这种人生智慧,源自农耕经济的土壤。

篇7:农耕文化之趣味活动

省委宣传部公共文化服务处处长赵志强、主任科员王金元,省新农村办主任董国权、副主任肖允功,四平市农委主要领导及公主岭市、梨树县新农村办有关工作同志,梨树县蔡家村和马家村、四平市团山子村、西八大村、东八大村和哈福村等村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省农委科教处副处长侯宇心主持。

会上,梨树县蔡家镇党委书记王志清介绍了经验,省委宣传部公共文化服务处处长赵志强做了重要指示。

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董国权强调,要抓住农民文化节的有力契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建设工作。在三个方面下功夫:深入挖掘和整理我省农村特色文化。我们大家要多上心、多留意、多收集、多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努力把新农村文化建设搞得丰富多彩、积极向上;广泛开展文化宣讲活动,打造农村文化“四窗”、“五廊”。要积极利用文化休闲广场、文化大院、小庭院、小公园、艺术长廊、博物馆、展示馆等农村文化活动场地,积极开展“四窗”、“五廊”建设。“四窗”,即政务公开窗,按规定公布村务、党务、接受村民监督;政策宣传窗,张贴最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宣传反邪教、村规民约等;文明礼仪窗,张贴文明礼仪的知识、标识和美德事迹等;科普知识窗,张贴与群众生活密切联系各类科普知识、生活窍门等,倡导科学低碳生活方式。“五廊”,即全景式展示村情村史村貌,打造传承优秀文化、弘扬道德文明新风的教育阵地;打造一批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典型。根据每个村所在的地域文化,打造具有区域性代表性的、具有本村特色的美丽乡村文化品位。一是创建一批精品文化村。突出典型示范,选择一批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行政村,集中资源力量培育打造精品文化样板。二是评选一批乡土文化村。立足各地实际,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评选出一批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具有较好乡土文化特色的行政村。通过梳理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进一步提炼特色村文化内涵。三是打造一批红色文化村群。四是建设一批休闲生态文化村屯。要坚持规划高水平,建设有品位,落地出精品,加强农业农村独有的民俗保护、文脉传承、观光休闲、农事体验等文化资源,在现代农业园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同步建设休闲文化生态旅游基地,展现现代田园风光,真正实现美丽乡村与休闲生态文化紧密结合,努力让美丽乡村实现文化的提升、财富的提升和品牌的提升。

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了梨树县蔡家镇蔡家村农耕文化博物馆、柳条边遗迹、千米石器长廊、阳光沐浴人家、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和农村环境改观、房屋改善、厨房改良、厕所改造、人们生活观念改变等“五改”建设情况。沿途参观了四平市铁西区团山子村、西八大村、东八大村美丽乡村建设现场。

篇8:班级活动之趣味运动会总结

经过精心的策划和组织,11月15日下午4点15左右我们城规班和土管班愉快地进行了班级之间第一次的大型联谊活动。

活动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是比较到位的。策划书很早就做出来了,每个体育游戏项目的场地、器材、规则、布置和人员安排做得井井有条,连大致时间也算出来了;生活委员也提前准备好了比赛要用到的气球、布条、桶等;赛前的动员工作做的也很好,同学们都积极的报名参加,有人甚至一口气报了六个项目。总体上来说,我们的赛前准备做得还是比较好的。但是,还是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像比赛用的气球差点就不够了,应该还买多一点的,比赛的时间选的也不是很好。如果我们之前想的更仔细一点的话,那这次或活动就能办得更顺利,更完美了。

活动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我们一共准备了六个活动,活动的形式多样,趣味性很浓,既能放飞同学们的心情,也能增强我们两个班同学之间的友谊。“你我都出名”这个项目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相认识的机会,大家自由的询问新同学的身份,然后以一种很有趣的方式相互介绍,都玩得很开心。“气球对对踩”吸引眼球的魔力十足,大家在规定的那个的圆圈里相互追赶着要踩掉对方脚上的气球,笑声充满了整个操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进行了上面两个活动,但是这两个活动我们都办得非常成功。如果我们能选一个更好的时间的话,就能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这次联谊活动中来,时间上的失误是我们每个同学的遗憾。以后的活动,我们应尽量选在一个较好的时候,让时间不再成为我们快乐的障碍。

活动结束后也有人清理场地,替忘拿衣服的人的人把衣服拿回去,这方面安排的也还不错。

总体说来,这次活动我们办的还可以。虽然项目比较少,但是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我们办这次活动的目的。以后我们办活动,在准备工作上还应该多花些功夫,尽量多考虑一些细节,把策划做得周密。时间方面也得仔细斟酌,一定要尽量保证每个同学都能玩得高兴,玩得尽兴。要保证各个方面都做得好,最重要的是每一步都有好的安排,这就需要很多很多好的意见,而好的意见和大家的交流是分不开的,我们以后要多沟通,比赛前可以征集一下大家的创意,比赛后及时交流一下对不足的地方的反思。

经过这第一次的联谊活动,我们和土管班的同学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办活动的流程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我们相信,有了基本的感情基础和活动经验后,下次联谊活动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明显的进步。

2011-11-15

篇9: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区别与相似

任何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同具体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变迁直接相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历史演变的特殊性,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特征,经过漫长的演化和冲撞,积淀成为今天的文化系统,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就是这样逐步形成、传承和发展的。它们有其自身内在特质和规律,通过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表现出来,显示着地域文化的博大和雄浑。本文以蒙古族和汉族为例,具体比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差异性。

特定的生态环境决定着特定的文化系统

(一)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着文化系统

蒙古高原地处内陆半干旱的自然环境,疏松沙层广泛分布,使这里形成了干旱荒漠的景观,加之雨量奇缺,气候温差大,只能适宜多年生、旱生低温的草木植物生长,千百年来,生聚在这一地域的人们,因地理条件所限,不宜从事农耕,只能依赖游牧、狩猎等生产方式生存繁衍,并且逐步形成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素质,融合为一个人们共同体——游牧民族。这里的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而游牧生活是一种粗犷而富于冒险的生活,恶劣的自然条件培养了他们极强的与自然搏斗的能力。他们衣皮被旃裘,食肉饮乳,居毡帐,乘坐骑,衣、食、住、行、用与牲畜须臾不可分离。正像农民依恋土地一样,牧民则离不开牲畜、草原。辽阔的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养育过匈奴、乌桓、鲜卑、突厥诸族,同样,它为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隔绝的历史地理环境。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草原文化系统,作为草原骄子的蒙古民族深受环境的陶冶和启迪,在承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系统的基础上,经过本民族长期的开拓和实践,创造出灿烂的富有草原色彩的语言、饮食、服饰、建筑、礼仪、祭祀、宗教等等游牧文明。

与这一地区相邻的是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雨量充沛的黄河流域。湿润的土地,适宜的气候宜于农作物大面积种植。这里则生息着以农耕为生的农业民族,他们生活在固定的土地上,培养了大量宜于种植的农作物,同时发展了养殖业、酿造业、手工业等等。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和气候的选择性很强,还有土壤的种类、水利资源、作物种类等,都会影响作物的种植和生产程序,农业民族正是依据这些因素,经过长期的摸索,形成了汉民族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以最初的“刀耕火种”、“轮作抛荒到精耕细作”,并且一代一代得到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异彩纷呈、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二)游牧经济与农业经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方式

篇10:农耕文化之趣味活动

趣味运动会方案

活动时间:X年X月X日

活动目的:为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增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学校拟利用本周三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特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活动地点:后操场 活动牵头:XXX 裁

判:XXX

记录:

XXX 参加人员:所有教师及食堂工友

奖励办法: 全校教师按分成四组,3项比赛的积分累计最高者为第一名,其余类推,按名次发放活动奖品。活动项目:踢毽子、跳长绳(1分钟)、夹球接力

踢毽子比赛:(器材准备:毽子10个)

1、4个小组每组各派3名代表参赛。

2、比赛分4轮进行,每轮1个小组参赛,每名参赛队员连续踢毽子一分钟,记录3人成绩总和。

3、按成绩高低取名次。

“双人胸(背)夹球跑”接力赛:(气球10个)、每2人一组。

2、每队每次出2人,两人胸对胸或背对背,中间放1个气球,两人用胸或背夹紧,立于起点线后。令下,两人同时侧向跑动,绕过障碍物后返回交第二队两人。第二队用同样的方法将球运回交下一组。依此类推,先完成的组为胜。

3、比赛规则:

(1)、令下后才能跑动。途中若球掉地,要在原地夹好,继续比赛。

(2)、在跑动过程中,一律不许用手触球。

(3)、球运过终点线后,才能交下两人。

4、名次录取:按速度取名次。一分钟跳长绳比赛:

1、两位男老师站在固定的位置上负责摇绳,其他队员成一路纵队站于一侧

2、裁判“鸣哨”比赛开始,再次“鸣哨”比赛结束。

3、记数方法:3分钟跳的总个数。

4、名次录取:按成绩高低取名次。

友情提示:为了避免运动损伤,请老师们最好不穿长统靴或是高跟鞋参加活动。

XX学校工会委员会

篇11:为“农耕文化”说几句

我要修订的,指的是“农耕文化”在历史上影响的问题。

二十世纪初至二○○○年,我国学术界的美术史著作,正式出版的有百余种,却没有一种提到我国美术发展,特别是民间美术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半个世纪来,我的专业研究是中国美术史,且有六种美术史专著出版,也没有一种提到“农耕文化”。现在,我只能说自己对农耕文化没有认识——并不是有认识而在学术研究上将其疏忽了。

近年,我在有关报刊上提出了“农耕文化”,说实在的,这是在学术研究中偶然的碰撞启发了我。

我家住杭州,八十岁后,居桐庐大奇山,目的是读书看山,过晚晴生活。可是,这地方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有此一缘,我在这地方闲不住,写了一本《中国民间剪纸史》,该书已在二○○六年十月出版。当我撰写这部书之初,碰到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专用新名词。这还是二○○三年的事,当时报刊上很少见到这类新名词的使用。加之我的知识浅薄,对这些新名词不甚了解,不得已,从诸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当然,也查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这些名词有关问题的讨论。当深入了解时,逐渐地领悟到,“人类口头”传承是农耕文化传播的重要的方式、方法。“非物质文化”也正是由于“人类口头”的传承而产生。作为“非物质文化”的民间艺术,当有了口头传承这一关键性的媒介,才获得农耕文化的影响,并得以发展。从而可知,这些新名词的定格,紧密相连其内容,严密顺从其逻辑,竟使吾人在理解这些新名词的含义时,顺着这个逻辑之藤,摸到了“农耕文化”这个瓜。

我查阅的这些问题,对某些学者来说,或许是极为常识的事,在我来说,却是一个新课题,对此,我确实是个小学生。因此,我又曾冷静下来,再阅读一些必读的书与一些刊物上的近人专论,也请教了多位历史学家和我的同行,又经过一些时间的琢磨,我深切地感到,对“农耕文化”的论述,在美术史研究上硬是少不了。

在历史上,农耕文化,是靠人们的记忆,靠口头表述与口头传承。它不是靠文字、靠经典来宣扬、传播。如民间剪纸艺术,那些原生态的本土剪纸家,相当一部分是农村不识字的老大伯、老大娘,可是他(她)们创作的剪纸艺术,不只是在技艺上精练,而是着实显示了“有文化者的悟性”,但是他(她)们被看做“粗人”,“没有文化”。其实,他(她)们有文化,即具有“农耕文化”,他(她)们受农耕文化熏陶,他们的文化由口头传承。

我国以农立国,以农业生产、农业经济为社会基础,历史上的上层建筑,有相当的部分是在广大农村的民俗生活中体现出来。它不只是反映在民间剪纸上,也包括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就民间美术来说,如民间年画,民间皮影,民间木雕、竹刻、石雕、泥塑以至西北的社火等等,无不受农耕文化的熏陶。民间美术的茁壮与成长,又丰富了农耕文化及其内涵。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都由于有着人们的智慧的付出,人在生活实践中得来的各种悟性灌注其中,所以使农耕文化,也就在我国久长的岁月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历史上做出了它那特殊的贡献。中华民族所保留下来的民间习俗、岁时节令、生活规范、服饰烹调、娱乐歌舞乃至美好愿望,就是一份非常珍贵的、丰厚的、非物质的文化财产,这份财产基本上从属于农耕文化。那么,在吾人论述中国文化史、中国美术史之时,能忽略历史上的“农耕文化”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保护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我们国家也开始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务院还特意为之发布文件。然而,这一切的意义当中也应该包括对农耕文化在历史上的影响作用的应有的重视,必须给农耕文化一个说法,在我国文化史、美术史的空间,必须有“农耕文化”的席位。

上一篇:一份改变您健康观念的演讲下一篇:河南高考录取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