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中园林艺术风格论文

2022-04-22

摘要:本文以建筑景观的设计为切入点,通过介绍现代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设计理念融合的必要性,说明传统元素魅力,引经据典说明在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带来的视觉美感和心灵感受,探讨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如何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要素的完美融合,阐述了现代背景中环境艺术设计为何要加入传统的文化构思的原因。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耕文化中园林艺术风格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耕文化中园林艺术风格论文 篇1:

中华美学精神理论建构的文化引领作用

摘 要:当代中华美学精神是个复杂系统,至少包含五个层面:有文化上承前启后的精英层面,意识形态主导的主流层面,市场主导大众追捧的时尚层面,具有超稳定结构体现民族文化心理的潜意识的民间层面,有强大整合、辐射、传播效应的多元文化层面等等。其中精英层面的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文化导向功能,是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

关键词:中华美学精神;精英层面;理论建构;中国现代化;文化战略

文献标识码:A

Key words:Chinese aesthetic spirit; The elite layer; Theory construction; Chinese modernization; Culture strategy

中国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入中高级阶段获得了主动权,开始在世界范围强势传播,文化传播的先锋是艺术,艺术文化中渗透着美学精神。美学在精神文化系统中指向理想层面,是中华文化精神的精粹所在。中华美学精神是民族文化心理的潜意识层面的本真表达,也是中华文明至高价值的精彩呈现,因其与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关联,与日常生活审美化关联,与国家文化形象和民族精神感性形态关联,在文化发展和文化交流中往往有引领作用。在全球化时代,各文化系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广泛交流,碰撞融合,此际对中华美学精神作系统研究,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对中华美学精神的进行层次分析的意义

中华美学精神是在不断生成发展中的活精神,传统美学精神与农耕文明基础、宗法统治结构、一元正统的文化控制、祥和淡静的艺术追求息息相关;现代美学精神则与工商文明信息文明生态文明匹配,渗透审美民主意识,高扬文化批判旗帜,导引艺术创新方向,促进世界文化融汇,传播中式價值观念,构筑现代中国的崭新文化形象。

中华美学精神是个客观的精神存在,而引起国人重视和热议,是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一概念。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一由政治核心人物提出的文化概念有重要的文化战略意义,对其解读和落实影响着中国文化在21世纪的发展走向和发展速度,理论界高度重视。北京大学及文联作协哲学社科领域纷纷举行专题研讨会,美学文艺学刊物和相关网站开辟专栏讨论,虽然政治表态多于研究论证,但大家分明都意识到了“中华美学精神”这一概念在意识形态之外的文化意味。

中华美学精神是个复杂系统,至少包含五个层面:有文化上承前启后的精英层面,意识形态主导的主流层面,市场主导大众追捧的时尚层面,具有超稳定结构体现民族文化心理的潜意识的民间层面,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趣味层面等等。这些不同层次的美学理念在艺术形式和审美文化中表现出来,构成现实和理想交织的中国文化真实形象,是中国深度现代化发展阶段的重要环节,是人的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层次分析,有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健康发展和有效传播。

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层次分析一方面可细化对中国审美文化的全面研究,另一方面,也利于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倡导不同审美标准,宽容不同审美趣味,利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阳春白雪的高雅不碍下里巴人的亲和,各种艺术风格在各种艺术消费群体和各类艺术市场中均能找到知音和价值体现形式,白云不遮青山势,青山不碍白云飞。

二、 中华美学精神的传统文化根基

本文重点论述多层次的中华美学精神系统中的精英文化层面建构,主要是指文化专业人士的理论建构,是审美意识具备精致的理论形式的部分。首先进入研究视野的就是中华美学精神的传统文化底蕴。

当代美学精神的精英层面总是与传统文化精髓、艺术经典和杰出代表人物相关联,体现为美学精神的精粹和高端品位。

中国古典美学在农耕文明的悠缓节奏中形成的尚中和、崇雅正、重气韵的审美标准,在生活趣味、宫廷趣味、文人趣味、宗教趣味和民间趣味中均有体现,其植根于艺术品评,滥觞于日常生活,徘徊于经验形态,聚焦于语言艺术,于社会现实生活中追求散淡诗意,在世界美学之林独具特色。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系列,工艺美术中体现文人雅趣,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但却以器物形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如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器、漆器、木器、竹器、藤器、瓷器、丝绸、刺绣等等,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水乳交融,处处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支撑,百姓日用中见文化之道,形成传统审美品味的沃土根基。

日常生活审美中百姓福乐人生观居主导地位,吉利祥和成为主要审美诉求,福禄寿喜成为民间艺术主题,各种谐音似形的世俗生活幸福的吉兆祝福,成为实用工艺品的象征意义源头和想象空间框架,与其他文化中的宗教神话主题形成鲜明对照。如果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侵染,则会发现很多怪诞审美意象,无法解释。如五福捧寿中蝙蝠形象,马上封侯的骑马猴,大吉大利的公鸡荔枝图等等,对于外国人恐怕都是无法以常识和形式规律来推断的审美怪癖。连我们早已习惯的龙的形象,西方语境中也会认为是恶龙和丑陋爬虫,可见审美情趣与文化系统密不可分,尤其在稳定传承的民间工艺中深藏着审美文化基因密码。

民间审美文化的理论研究还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民间工艺市场、土风艺术风潮等也起到了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作用。

宫廷趣味是放大和精致化的民间趣味,尚华美雍容,丽以壮威,祈国盛民富,长治久安,笃信声与政通,期望文治教化,太平盛世。因而往往对针砭现实敏感,对末世之音反感,对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之作纵容,对佐政崇德厚俗,清风之作大加褒奖。国家愈是兴盛太平,文化愈是开放包容;愈是危机四伏,愈是草木皆兵,钳制日紧;到国衰势微反而民间多元风格并起,亡国灭种危机中可能出现国族最强的悲壮之声,所谓愤怒出诗人,国家不幸诗家幸,审美文化与政治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博弈古今类同。

文人趣味往往是审美文化体系中最精微高尚的品味,与民族文化的最复杂层面相呼应。在宗教意识相对淡薄,崇尚文治科举取士的中国,文人趣味便成了审美领域的引领者,权贵和百姓均乐于附庸风雅,文人趣味曲高和寡但自命不凡。文人因本身就是艺术生产者和专业评判者,尽管常常遭受宗教道德政治文化的强势冲击,但长久看来仍始终把握圈内话语权,有禁得住艺术史考验的审美标准,能形成精神领域的独特传承系统,文脉不断。

中国古典美学旨趣在文人品味中体现出崇尚自然率性淡泊冲和清秀典雅的特质,独树一帜。

宗教趣味在中国文化中是在高远处的精神超越路径,虽始终未走到政教合一的正统位置,也未能和百姓福乐人生的世俗追求水乳交融,但仍是文化系统中的精萃部分,有力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农耕文明的早熟导致中国人很早就相信人定胜天,脚踏实地谋生存,实用理性抑制了理论理性和宗教狂热,艺术的神话主题和对极致理想的追求均乏强劲动力。

朴素的阴阳五行观念中孕育出阴阳和合化生万物的美学理念,易学的生命哲学,道家的朴素自然,佛家的超脱境界,民间宗教巫术的奇诡想象,均对古典美学的气韵、神采、意境等范畴有建构作用,在世俗情怀外开辟出精神超越的开阔空间,对中国文化的理想层面的构建有促进作用。

宗教的精神麻醉功能,往往与文人懦弱地在消极避世退隐中追求精神自由,不期而遇;宗教的精神统治功能,往往与希图长治久安的政治理想合谋;宗教的慰死抚生功能与百姓的希望长生永生和禳灾祈福的需求汇合;于是宗教趣味会渗透到其他层面,引领精神升华。

中华美学精神在古典文化的四大审美趣味中含蕴而成,又通过生活情趣和艺术品评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中国特色的古典美学系统。

与西方体系性美学自上而下的哲学血统不同,中国古典美学是从艺术品评经验中滋蔓出的经验形态,自下而上,升华而成,与艺术体验息息相关。诗品词话画论书法曲论剧评小说评点等等,无一不细致入微曲尽其妙。看西方美学能了解美的本质和美感缘由,及艺术发展态势及规律,但其引用的艺术作品却往往找不到——很可能被艺术史淘汰了;而读中国美学能找到写诗作画门径,能分出上中下品,能成为艺术家知音,具备精微的内行品味和深厚的艺术涵养,真的是内行看门道。

中国古典美学是中华美学精神精英层面建构的精神资源。

三、中华美学精神的现代理论建构

中华美学精神的历史传承和现代重建,在当代现代化進程中显得格外艰难,全球化背景、新媒体路径、高科技方法、现代化理念、快节奏生活,都在全面阻击传统文化向现代生活的渗透。传统趣味似乎只有在抚慰文化不适应症的时候有奇效。

中国文化在现代化环节的落伍,摧毁了大多数国人的文化自信,整个近现代史其实就是一部被动西化史,包括今天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西化语境。 好在,我们终于在西化中冲破了传统文化惰性,在改革中实现了现代化,在工商文明基础上奠定了中国文化的真实现代性。在国力日渐强盛的今天,可以与世界对话,可以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以自信的中国道路、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亮相,这是现代中国进入文化主动态的重大转折期,此际提出优秀传统文化命脉和中华美学精神弘扬,确有重大理论导向作用。

一个理论概念的提出,是长期社会文化实践的产物。当代中华美学精神的精英层面的建设中,古典美学精神的传承,古典艺术品味在现代艺术中的复现,成为艺术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以及现代艺术现场的清理,中国当代艺术的大胆创新,同样重要。

以现代治学方法对中国美学史的梳理研究,开先河的是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鲁迅、朱光潜、宗白华等学者,19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在万籁俱寂中吹起文化号角,吸引了众多目光。改革开放之初的北京大学主编中国美学资料选编和叶朗主编的历代美学文库(2009)奠定了研究基础,宗白华、李泽厚、刘纲纪、叶朗、朱良志、张法、王振复等的研究勾画出了大致轮廓,不断涌现的断代史研究和艺术类型美学史研究及审美文化史研究,则不断细化深化,展开中国美学图景的丰富细节。

在这些研究中,中华美学精神的传统底蕴渐渐清晰,儒家正統的“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兴观群怨的艺术功能论;道家的“朴素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美丑相互依存转化论;佛家的慈悲庄严清静空灵的精神境界审美,佛教造型艺术的民间影响,讲经活动和经变文对中国小说发展的启示,均在中华美学精神系统中支撑起一片独具个性的天地。

丰富细致的艺术品评专著,则在文学艺术、绘画书法艺术、建筑园林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戏曲艺术、装饰艺术、生活艺术等领域,提炼总结出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的具体体现形式和独特美学范畴,在世界美学系统中独树一帜。比如诗画一体、情景交融,书画同源、笔墨意趣; 与自然协和,与造化同工; 声与政通,戏入人生;祥和清秀,怡情养生。与西方美学和艺术的哲学根基、精神等级、写实精确、结构严整、领域分离、各臻其极、现实力作、理想倾向等等特征大异其趣。

中国现代艺术探索的精神内涵和现代形式,也在丰富和转变着中华美学精神。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始,处于亡国灭种危机中的中国文化开始全面反思,文化批判意识格外锐利,文化自信尽失,在美学方面,“打破污浊之中和”,借用和模仿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形式成为时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全面贯彻,附带效应是导致为统治阶层服务的传统品味及孤芳自赏的文人品味边缘化而至萎靡,民间趣味和民间艺术进入美学中心舞台。八台样板戏探索传统综合艺术形式——京剧的艺术新突破,在一片文化低迷背景中孤军突起,成为人人能哼出几段的普及性艺术,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时代审美标杆。一批以农民起义、革命队伍英雄人物成长、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动者形象为主题的小说电影出现,在中华美学精神系统中注入硝烟、泥土、草根和长风的元素,粗粝而劲健,霸蛮而清新,对传统民族审美情趣的冲击和改变毋庸置疑。

底层趣味升华与传统精英品位的跌落同时发生,中华审美文化的平面化平民化以这样的方式实现。大众文化迅速成为主流文化。劳动人民成为统治阶层的时代,歌颂劳动光荣,工农兵健猛形象、革命运动的摧枯拉朽成为艺术焦点,但极端反传统反精英也导致文化的高度深度和精度跌落,结果是轰轰烈烈的风潮过后,能在艺术史上留痕的精品甚少,对中华美学精神系统的实质性长久性的影响也就大打折扣。

文革过后,百废待兴,在美学和艺术领域,李泽厚领军的翻译运动起到了美学的现代新启蒙作用,一批美学史建构力作以西方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处理中国资料,很快在形容词构筑的诗性艺术品评海洋中理出了中国美学体系大纲,朦胧诗寻求语言艺术接续唐诗宋词余韵并与现代性融合,西方现代主义流派仿作在诗歌小说戏剧领域蔚然成风,美术领域“85新潮”开辟了中国现代视觉文化的疆场,影视领域和流行音乐流域从港台风、日韩风、欧美印风后终于到了本土化的西北风、东北味、高粱红、新长征摇滚,建筑和时装领域也出现中国风,城市规划中体现“文化立市”中国神韵,成为新时尚。

在广泛学习借鉴后,中国的本土文化自我生长,滋养出了现代中国艺术和现代美学品味的百花园,这是“中华美学精神”概念能够提出的坚实基础。

四、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内涵

中华美学精神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土壤,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根系。

意识形态是显性的精神取向,随着政治形势大幅度变化,审美情趣是隐性的潜意识层面的精神趋向,深入到文化深层结构中,更真实更稳定更持久。在时代风云变幻中花果飘零枝叶摇摆中,审美文化根植于民族心理,在时代的淘汰和累积中,形成民族文化的精萃和精华,代表一种文化的精神高度,中华美学精神就是这个高度的一种标识和旗帜,在世界文化之林彰显出步入主动态的自信满满的中华文化精神风貌和性情姿容。

当代中华美学精神的各个层面均在迅猛发育中,而植根传统精粹的中华美学精神的精英层面则起着引领作用。

风物长宜放眼量,审美是渗透式的熏染过程,品味上升需数代陶冶,需规避和纠正一些偏差:如主流层面的政治短视,时尚层面的轻浅功利,民间层面的素朴粗陋,多元文化的驳杂迷乱。

我们这几代人经历了破多于立的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大转型,品味上往往尚刚健清新,对优雅细腻高深玄奥的趣味绝缘,免不了粗陋鄙俗。在艺术上很多领域是在经历清场重建,左锋所向,往往空了前也绝了后。本土现代化模式在探索中,中国现代艺术也在萌生期,成功崛起的中华当代艺术的几座孤峰往往是汲取了传统文化精华的乳汁。进入21世纪后,成功走上世界艺术舞台的无不彰显出浓郁的中国风,从电影奖项到时装风尚,从孔子学院到功夫热,从留学移民潮到中国城遍布,从海外华人文艺到国人获得国际奖项,中国风席卷世界,中华美学精神从生活层面到精神层面,撒播到全世界。

中国美学家在学习译介西方美学、整理耙梳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上,也有自己的理论创造,在世界美学交流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引起一定反响。除了美学大讨论中涌现的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客观派、主观派、主客体统一派、社会实践派之外,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情感本体论美学、艺术人类学、意象美学、生命美学、生态美学、文化美学、生态美学、生活美学等均有所建树。随着艺术学学科的独立和发展,各艺术门类美学体系纷纷建立。随着工商文明和信息文明的发展,实用美学兴盛,如设计美学、广告美学、工业美学、商业美学、消费美学、时尚哲学等等深入到各行各业。新媒体艺术和网络艺术兴盛起来后,科学美学、技术美学、数字美学、信息美学、网络文化美学等等方兴未艾。近年来在反思审美文化领域的乱象基础之上,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再度深入美学领地,文艺美学、生态美学、文化美学、生活美学、政治美学、经济美学、比较美学、传播美学、旅游美学等学科在高校学科建设中日渐成熟,培养的硕士博士遍及社会各个领域,影响着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和艺术发展的走向。

五、中华美学精神精英层面的理论建设对文化发展的导向

美学精神通过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在现代文化多元的社会是更加有效的形式。中国在经历西化而走入现代化之后,开始以主动姿态和平姿态走向世界,在信息时代,文艺美学和艺术走在文化交流的最前沿。

艺术是美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美学精神和文化精神传承的最佳形式。传统艺术经典文本在博物馆和教科书系列中成为全民精神滋养物,现代艺术经典作品则在艺术消费和艺术市场中为大众熟知。电影票房、电视收视率、网络热点、书画收藏、畅销书排行版、国际文艺评奖、国内文艺批评,都在不断推出新经典。

文艺领域的代表人物是文化趣味和审美标准的代言人,并通过其作品和活动传播美学精神。艺术作品在微博微信领域的传播格外有效,在普及高雅艺术的同时,也带动一批网红明星出世。中国新民俗文化,新时尚先锋文化在大众中具有强大号召力,有些影视明星和网络红人的文化推广作用甚至超出精英文化代表。游走国际的跨界文化人往往成为中国精英文化的代言人,在国际获奖的艺人也有强大的号召力,成为艺界风向标,如张艺谋、李安、王澍、莫言、高行健、谭盾、郎朗等等,他们在获得西方世界承认的同时,也成功将中国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推向世界舞台,成为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里程碑式的存在。

在文化传播中,流行文化代表的作用有时甚至超出精英文化的代言人,这也不奇怪,想想唐诗宋词的时代,有多少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大家,拿着他们的诗词奔走于当时的豪门名流座下,希图得到赏识引荐,而今那些昔日名流早已湮灭无闻,而怀才不遇郁闷终身的诗人却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化地标,真真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但这一现象在众声喧嚣盖过精英品位的网络文化时代更为突出,以至大众接受美学和消费美学冲击了艺术和美学领地,终结论的哀叹遍及精神高地,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层面在困境中委顿不前,或在象牙塔的冷板凳上自赏,或在网络适应中放下身段,走向娱乐化、商业化和技术化,消散了精神力度或精神高度的热诚追求。这就不免尴尬和悲哀了。

在大众用口袋里的钱来投票决定艺术种类和艺术风格兴衰成败的今天,国家层面在文化政策上区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在促进文化产业在文化艺术市场海洋中奋进的同时,也在扶持和关注不赚钱的文化事业的建设。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弘扬,对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推动,对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开放的支持,对电影院线和剧场运营的资金支持和文化规范,均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中华美学精神系统的精英文化层面的建构。而国家支持带来的精神依附性和惰性,也加剧了精英文化层面的困境,既有超越升华叛逆冲动,又离不开主流文化推动和意识形态支持,工具论和喉舌论也时时笼罩理论工作者和灵魂工程师群体。

对精英文化层面的管理,更需要长远的文化战略眼光和超越政治经济功利尺度的世界文化布局方案,才能脱出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管,一管就死的文化短期政策泥潭。

文艺和审美意识形态有其文化自律性。美学艺术家群体和艺术作品质量在艺术史上还是会有公正客观的评价,脱出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有色眼镜及经济凹凸镜的左右,尘埃落定,文化坐标系上群星定位,基本还是能趋于稳定有序的。因此在精英文化层面的美学精神建设,应着重考察艺术史文学史的写作的美学根基,审定各类文艺评奖活动的审美标准,关注学院派关于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系统梳理,汲取评论家对万花筒般流变不息的现代新文艺形式的冷静的审美解析,等等。

在鼓励中国艺术走向世界、世界艺术走向中国的同时,在发挥国际获奖作品对国内艺术发展的导向和提升功能的同时,中国作为主办方,组织各类国际艺术文化评奖活动,也应提上日程。

中华美学精神的建构和弘扬,中华民族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在世界艺术文化系统中的推广,有利于现代化的中国起到一个大国的文化引领作用,这对于目前的世界文化生态平衡,对于在文化冲突和文化迷茫的复杂背景中确立中国文化自信和美学自觉,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华美学精神不是想当然的自封,而是五千年文化的结晶,在这个文艺共和国和文艺共同体的内部,自有其法度和伦理,甚或是类似审美宗教的虔诚和执迷,难以为外人道。精英文化层面的美学精神应具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不必紧追时代大潮,也不必迫切迎合民众需求。审美标准比政治标准更远视和公正,艺术和民众间拉开一定距离才有提升功效。

中华美学精神系统中精英文化层面的建设是承前启后的文化主脉所在,也是面向未来的大势所趋,还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是中国文化大国形象的高端体现,必须在充分尊重文化發展自身规律和遵循艺术发展独立自律性的基础上,才能有实质性的推进。如果无视美学精神在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之间、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之间的弥合功能与升华性质,以工具论粗暴介入,则用力越勤,戕害越烈,反不如提供开放空间,任其自由发展,让精英层面的美学精神与高雅艺术升腾到民族文化系统的高端,建构文化理想,再由教育系统承接地气,培养理想受众,从而广范围大幅度提升民族文化素质,提升民众审美品位。

对中华美学精神系统进行层次分析,在五个层面中突出精英文化层面的建设,就是要在这个审美民主化的时代,在大众文化趣味全面替代贵族品味而占居主导地位的时代,留出中华文化的涵蕴升腾空间,给审美乌托邦一个立足点,从而保证了在整体文化战略上,中华文化的精萃精华和最精致形式,在社会现代转型的沧桑巨变中,能稳定传承,不断创新,能够屹立于世界文化高峰地带。

参考文献:

[1]黄柏青.多维的美学史——当代中国传统美学史著作研究[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

[2]邓晓芒.20世纪中国美学之回顾与反省[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8).

[3]杨岚.文化美学形成的五条路径[C]//全国美学大会(第7届)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4]李媛媛.美学的多样性与中国美学的贡献——访实用主义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教授[J].东方丛刊,2010(3).

[5]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6]徐碧辉.探析“中华美学精神”[J].中国文学批评,2016(4).

[7]王德胜.“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品格[N].人民日报,2015-02-27.

(责任编辑:方英敏)

作者:杨岚

农耕文化中园林艺术风格论文 篇2: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融合

摘 要:本文以建筑景观的设计为切入点,通过介绍现代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设计理念融合的必要性,说明传统元素魅力,引经据典说明在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带来的视觉美感和心灵感受,探讨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如何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要素的完美融合,阐述了现代背景中环境艺术设计为何要加入传统的文化构思的原因。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环境 建筑的艺术设计 传统文化元素 文化融合

一、 现代化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设计理念的融合必要性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人对西方社会舒适生活的追求与渴望逐步升温。西方现代社会的文化、科技、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大大冲击了本国传统文化规范,也带来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艺术“本土化”潮流。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工程中境外设计师中标频率的增加,拥有国际化水平的建筑设计方案逐步被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在吸引国人眼光的同时,也引发国内学者、设计师等对两种设计理念融合的探讨。

1.西方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概念及特点

西方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对工业化文明成果的应用。它的发展水平较完备,从装饰材料、制作工艺到设计理念上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西方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设计师注重对金属、玻璃等材料的使用,在构思里融入西方现代思想。像西方社会强调人文关怀,所以在设计时较为注重园林绿化、公共设施的配套,期待通过现代化的实际理念和制作工艺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再者,西方现代艺术主张摆脱传统的束缚,大胆采用适应现代化社会条件的融合理性主义与激进主义的观念,强调色彩的美感。以现代主义建筑为例,这类建筑以简单几何体作为构成元素,少用雕花等装饰,将建筑的实用性发挥到极致。这样的特点虽然方便了生活但极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间接造成现代主义与古典主义的脱节。

2.现代设计理念中的传统文化思想融合的必要性

哲学家认为文化精神是促使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内在原因,那么中国传统文化所代指的是什么。在这里我们认为是中国的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等理念。它倡导阴阳的调和以及万物的平衡。追求内在神韵和外在美和谐统一。从根本讲这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千年的秘诀也是傲然挺立在亚欧大陆上的资本。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生活开始进入由高科技主导的时代。全球一体化风潮逐步打破各个地区的独特性,科技创新、生产力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地域性的民族文化逐步被统一的现代化思想取代。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取代了原有的社会风貌,但处在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已经不可能回到闭关锁国的时代。同时,基于传统文化建筑形式或者说设计构思延续千年而不衰亡的强大适应性。我们要相信传统文化的传承。要理性的在新与旧,现代与传统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掌握好现代设计的理念,灵活地将传统文化思想融入在艺术设计中。延续它的价值,去除其中的落后思想,在打磨中让传统文化愈发光彩照人。

另外,从民族角度讲,被赋予传统文化构思的建筑无疑是对外展示我国悠久历史深厚底蕴的一种外在体现。举例来说,北京奥运会围绕中国元素进行的一系列设计让来自各国的友人耳目一新,从来自陶瓷纹路的鸟巢外观、到源自中式窗格的设计造型。奥运会中每一个融入传统历史的细节都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受到来自遥远文明的震撼。提升国际影响。

最后,在心态上我们要接受二者的融合。现代的艺术设计在一些方面看也是对传统的批判和革新,他们通过更严格有效的方法来满足审美要求的提升。而且现代主义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强调逻辑思维基础上的“理性”、“有序性” 。也正是这样,西方建筑看起来往往像是几个简单几何体的堆叠,在形态上往往没有东方建筑那样的神韵,然而这种融合也算是对现代艺术设计内涵和外部观瞻效果的一种提升。

二、 傳统元素的来源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环境艺术是现代技术发展和文化进步融合的缩影,是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表现的方式,要想达到现代环境艺术和自然的和谐统一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为深入了解和更深层次思考。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来源与灵活运用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悠久的传统风格赋予它深厚的内涵。土地的辽阔、民族、地区差异造就了自身多样的设计风格。从秦汉的深沉、隋唐的壮美, 至宋代的清婉,元的粗狂,再到明清的娟秀。从江南的小桥流水到北国的万里雪飘。自东南沿海的华丽、到大漠戈壁的壮阔再到内地草原的平阔。自然人文元素为设计者在设计运用中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尽管如此,元素的使用也需要设计者通过自身的修养和深厚设计功底来把握其内在精神和实质及文化本源,我们这里用一个小例子来说明这三个层次:比如祥云图案,它的外形取自自然中的云朵;代表农耕社会祈求风调雨顺的原始愿望;后逐渐发展为祥和、顺利的代名词。所以,真正的艺术设计是需要设计师对文化的充分了解,在形的与意的基础上诠释它的文化本源,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情感与当代艺术巧妙的嫁接,实现构思在作品中体现。因此这也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设计师需要扩大自己的视野,通过领略不同的自然文化元素魅力,找到准确鲜活的灵感源泉,学会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运用。

2.古建筑中的传统气息

中国传统的建筑以精美著称。从飞檐、屋角到多样化的屋顶,每一处都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这些丰富细腻的建筑细节除了本身的装饰作用外也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譬如马头墙、宫殿中的斗拱、园林的漏窗等等。北京故宫建筑群就是最有代表性的集实用美观功能为一体的古代艺术精髓。在布局上它运用了对称结构,内部进行了前朝后寝的理性庭院构思。色彩及区域划分时充分融入阴阳五行之说,将建筑体分为内廷和外朝,屋顶使用代表国家土的黄色,又根据火生土的五行原理选择红色的宫殿柱子与之相配(图1)。花窗运用万字纹、轱辘钱等样式,从艺术形式到文化内涵渗透出古建筑中的传统文化气息。以无声的语言展示着中国古文化的魅力。

三、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更深层次上讲,现代环境设计在吸收传统元素之后拥有了灵魂;传统文化因为现代艺术获得了更多的展示机会。在当代背景下随着民众思想的解放,国人的审美与以往相比已经大大不同。传统文化的应用也依据设计师的个人理念由形的表达、境的展示到意的体现。部分现代作品通过借鉴传统元素意蕴。譬如雕花、四角飞檐典型的中式传统艺术,为现代复古建筑物的沉重感中增添一分灵动;香山饭店借鉴传统空间布局规律,借用自然山水草木的布局,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这样传统元素与现代文明的交织融合,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思维上的互动,是设计理念和思维的进步。

传统建筑设计中强调风水布局,注重整体的和谐之美。在设计中大多通过含蓄的手法表现质朴、庄重的历史感,用巧妙的布局显示设计者深厚的人文底蕴。譬如在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中,贝聿铭吸取苏州园林构图原理,运用传统园林中的叠石寄情、花木寓意的手法,突出文人写意的特点,以画为本,诗为题材,在花草树石的堆叠上加入传统的写意构思,同时融入西方理念,将中庭等共享空间想法应用其中。在建筑材料和造型上参考民居,处理环境的异同,为树木山石让路很好地体现了设计与环境的原则。这些建筑理念的实施使得游客畅游其中如品诗亦如赏画。折射出都市环境中难得的水榭楼台,湖光山色的自然和谐之美。

所以说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的构思与应用不仅是建筑外在形态上的复古,更重要的是思想的采纳以及现代与传统文化融合(图2)。

从近现代的中国来看,陕西历史博物馆在中西方融合方面造诣值得借鉴。它在设计理念上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艺术的代表性,融合了现存最早、也最能代表西安特色的唐代建筑风格,着意突出盛唐风采,布局上借鉴古代宫廷主从有序的特点,散中有聚,恢弘大气。同时搭配草木山石等小景再现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的包容。恰到好处地展示了“超以像外,得于寰中”的东方宇宙哲理,同时对建筑的思考超出形式相似的层面,上升到“道”、“法”、“自然”等哲学认知层面,形成自身独特的意境。并对直觉、通感、体悟等形成独有的意蕴将东方思维模式与现代设计理念进行融合。达到一种艺术和美的平衡。形成一部对后辈有借鉴价值的作品。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学习、欣赏价值,无论建筑设计中还是城市布局里,汇集现代艺术和本土气息设计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历史符号的运用让设计连接着老城区的古朴,现代手法的应用使得作品更具现代活力。在西安地铁的环境设计中,设计师巧妙运用护城墙这一历史建筑符号来表示西安古都的特征。再如包容了古老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中国汉中门广场,着手细节,在建筑小品上选择石灯、辟邪图案等,以此营造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所以说,小到一处景观、大到一座城市,艺术设计外在的每一次展示都是深刻审视华夏民族历史、继承传统文化、促进吸收作为舶来品的现代艺术设计精华,寻找现代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城市和国家才能形成具有历史内涵符合现代理念、独特且具有完整生命的。也正是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与众不同的美感构成了一座有根基有脉络的城,让远在他乡的游子魂牵梦绕。

四、 现代环境设计中传统文化构思的碰撞

令人感慨的是在人为因素和现代思潮的冲刷下,部分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出现了生搬硬套的现象。牵强附会的寻求外在的相似、对外来文化顶礼膜拜,或忽略内部联系,不分场合的使用本土元素,附庸风雅,满足市侩的猎奇心理。这些都是不科学不理智的行为。我们应该深刻的意识到文化是根植在思想深处不可磨灭的一种印记。不论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来自千年历史的锻造。也终究造成了思想观念上的不同。所以,要想真正实现文化思想的融合是需要很长时间去磨合的。就像中国古典建筑中奢华意味着华丽的装饰、珍贵的材料。而在外国设计理念中奢华的环境不一定是金银玉石名贵珠宝堆砌,也可能是和谐的氛围视觉上的舒适。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在历史演变中产生的,经年累积已经形成固定形态,在很多深层次与现代理念上有分歧,直接表现在文化交流的不顺畅,在实际应用中自然表现为不兼容。这种不和谐导致美感的缺失。正如我们所知,文化的发扬需要不断的吸纳来自各个方向的长处。但任何文化的发扬都需要物质载体,在经济发达的当代社会,艺术设计产品作为物质精神文明的结合,这要求设计师在样式的基础上尝试将意蕴化的方式融入到艺术设计中,不必拘泥于形式具有全局观,比如假山、小路生态风貌的延续等是在艺术形式上的模拟,而盲道、弯角等设计就是儒家学派尊老爱幼的体现,如此二者融合形成的设计就颇具现代和传统文化交织的意味(图3)。同理,从装饰上说如祥云、龙纹、中国红等特色图案和色彩在现代造景艺术中的应用配合与钢铁雕塑的应用搭配也是如此。着眼小处,借鉴古建筑中的雕花、建筑镂空图案雕刻道路庭院,将浓浓的文化融入到景区要素中。达到设计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合理变换。让现代与传统完美契合,这种在细节上的处理对艺术家的细腻和敏感是一个挑战(图4)。最后伴随民族传统元素的设计思想的兴起,这种需求过快的状况会造成不同的结果:一方面,这种设计思潮会促进中国的设计师们探索自己的设计风格,逐渐摆脱西方式的设计理念,形成本民族独有的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系统。另一方面,在大的潮流下如果忽略个人能力,一味的照搬传统元素,不免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例如,现代市场经济中随着人们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提升,古镇旅游业蓬勃发展,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仿古现代建筑林立。现代气息冲淡了部分古镇原有的历史意义,变成商业化的现代作品。这极大阻碍了中国文化发展,打消民众对传统文化追根溯源的热情。造成传统文化实际意义上的丧失。

五、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互融要点

1.融合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构思的运用需要掌握如下几点:第一,避免对文化符号的形式模仿。传统艺术构思中一些元素的精美绝伦是依托于它生长的土壤。就像格桑花美丽却无法生长在江南水乡一样。任何精美的艺术形式都必须处在适合它的民族文化和精神背景下才能熠熠生辉。同理,深厚的内涵也需要配合相得益彰的外在才得以实现。所以在使用文化元素前需要对元素背景文化进行调查研究。第二,在设计中灵活运用传统中的精神内涵与文化本源,将传统元素中的精华部分进行提炼,吸取其中的精华,了解广大人民的需要,对比时代特征选择适合的切入點。

2.兼容并包、注重創新打造现代化的具有文化感的环境艺术设计

文化艺术的不断进步是维持设计活力的根本动力。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中推陈出新,在现代艺术的刺激下寻找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获得发展的活力。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传统元素时要体现出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利用现有的丰富的资源寻求创造艺术设计的新方法。第一,要注重古今融合,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资源,整合思路做到传统设计中难以实现的部分,比如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整体设计,开幕式灵活运用了多媒体技术,通过光和影的使用将五千年来的历史娓娓道来。另外,今天社会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与过去相比速度明显加快,做出更适应需求的设计,要求设计者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抓住社会意识形态变迁的规律,这样才能找到与人们思维方式相互匹配的设计。第二,注重中西结合,突出中国特色。近代以来,西方在科技、经济等方面处于世界发展前列,因此对西方事物不能一概而论全盘否定。正所谓“师夷长技”,西方先进的技术理念能方便我们的生活,更好的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时至今日,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依然有强劲的生命力,尤其当今这个注重发掘和利用这些地域性的文化资源的社会,再现某种独特的人文艺术景观不仅利于民族自豪感的培养,也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增强地域文化和城市个性文化间的沟通。另外类似禅意、道家学说等的传承也沉淀了丰富的思想元素,为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形成提供理论素材。在回归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要把一个设计做得美的到位才是一件难事。当下国内部分城市某些建筑物被刻画成功利化的道具,价值取向趋于的同质化、,丧失艺术设计中的独特性,这意境在中国蔓延成一种集体无意识现象,直接造成回归传统难的问题,这令人很无奈。从实用角度考虑,一旦设计的本能和基本属性被消解,失去实用价值的设计就如浮萍一样没有了根基。标新立异只能在一个时间段内吸引眼球,真正伟大的设计是永垂不朽的。从万里长城到北京故宫、由胡夫金字塔到古罗马斗兽场。每个作品都是时代的精华,时间除了沧桑带来的也只能是更多的赞誉。

另外在高科技发达的现代,媒体的发达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信息的传播。社会公众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关注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舆论快速度的传播改变了大众的思维和审美。近年来类似最差设计榜单的出炉也不胜枚举。这也在无形中督促新时代里设计师们的自我反思,要求设计师在本土设计的艺术构思中深入思考和比较本土与现代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的艺术构思中互补共生,找到平衡点,探求“现代”与“本土”的契合,从而在设计中有所突破和创新。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是按部就班的套用,从外在形式与内涵角度全面看待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构想,要学会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文化的存在,适度借鉴传统元素协调好现代思想与古代传统文化的关系。时刻总结,推陈出新,有针对性地将民族性地域性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力求获得大众认同感归属感。这样才能处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差距。实现现代艺术环境设计在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丰收、彰显大国魅力。

参考文献:

[1]樊予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

[2]暴丽.论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

[3]陈传渝.国学视域中建筑环境的人文设计[J].科学咨询,2012.

[4]奉隆瑜.浅议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J].大众文艺,2010.

[5]蔡尚亮,苗延荣.浅谈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

[6]张洽.从传统建筑美学的角度阐述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J].艺术评论,2010.

[7]许旸.当代建筑如何摆脱文化“失语”[J].文汇报,2015.

[8]王鹏.矛盾、融合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思潮[J].广西城镇建设,2011.

[9]沙振宇.传统建筑技艺在当今设计中的运用与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作者:黄蕾

农耕文化中园林艺术风格论文 篇3:

大地园林化

由《故宫》原班人马倾情打造的八集纪录片《园林》(分别为第一集《仙境在人间》、第二集《村庄里的上林苑》、第三集《桃花源有多远》、第四集《写在大地上的诗》、第五集《汴京艮岳梦》、第六集《不朽的林泉》、第七集《遥远的归处》、第八集《墙内的花园》,每集长度50分钟),于2015年6月20日CCTV9的端午假期档(每晚20点“特别呈现”时段)播出,受到海内外观众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第二集《村庄里的上林苑》:秦代写实、汉代写意的兵俑,昆明池操练的水军,承接仙露的仙人铜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邂逅伊人(卫子夫),游猎于上林苑、充满谋杀险恶的汉武帝、李敢、霍去病,昼夜赶工、挥洒汗水的能工巧匠,在田间地头高吼老腔、高唱“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老汉,狂奔于大地追赶野兔的细狗,以及游走在废弃村庄残垣断壁上的李小超。影片中流动的线条与绘画,历史与现实,关中与长安,秦岭与渭河……诸多文化符号与地理遗迹,都一起涌向了我的心头。笔者从大地园林化的角度对这一集进行解读。

一、 现在的村庄,历史的上林苑

(一)上林苑的范围

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上林苑的空间范围与地理尺度。笔者试做一个比照:根据凤凰网2015年6月20日报道,迪拜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户外休闲度假胜地,也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花园”。这座奇迹花园耗费了4500万株鲜花,并被装饰着一周围墙,具有长达4000米花径,今日它在中亚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的日光下熠熠生辉。今天,全世界的人们为之投来目光。汉代上林苑与之相比较,3000平方公里的关中大地都充满了山、水、植物、土、石、动物,乃至帝王贵族等文化元素!迪拜花园真是“小巫见大巫”!历史地理学者王社教教授考证上林苑在其范围(长度)最大时大约400余里。[1]

(二)上林苑的植物引种

古代典籍中记载秦汉上林苑所有栽培植物名称共2000 多个,自然科学工作者对其中记载的163个木本植物名称进行考释,识别出144个现代植物学名称(隶属34 科、71种),占总数的88.34%;此外存疑 19 个,占总数的11.66%。其中热带、亚热带植物(如荔枝、木棉等)占有近40%的比重;果树园艺的品种异常丰富;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上林苑成为当时驯化西域果树的中心。[2]例如南越王赵佗曾经向长安进献珊瑚树,高1丈2尺,一株三分叉,生有462根枝条,呈现焕然之景。上林苑中移植栽种此树之后,被称为“烽火树”。上林苑还设置冬季暖房,类似于今天的温室,以利花草与蔬菜。[3]从如今的生态学来看,上林苑在观察生物习性、饲养动物、动物驯化与人工选择性栽培花木等方面所采取的分门别类和划分区域的方式,都已达到相当高的科学水平。

(三)上林苑的建筑营建

上林苑营造了扶荔宫、葡萄宫、犬台宫、走狗观、蚕观、薄升观、观象观、白鹿观、鱼鸟观、走马观、虎圈观、飞廉观、射熊观、属玉观等60余座离宫别馆(历史典籍中记载25处宫,56处观,多有重复)。阿房宫前殿遗址附近所发掘的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与上林苑二号建筑遗址已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被考古工作者所揭示。其中,在一号建筑遗址中发现了夯土台基、廊道、给排水设施(散水和曲尺形石渠)等遗迹。在二号建筑遗址考古发现的建筑物残迹(坐落于两层夯土台基之上),该建筑物经推测应该为秦汉时期典型的高台多层建筑。[4]2005年和2006年,考古工作者进一步在阿房宫前殿遗址附近实地发掘了上林苑三号建筑遗址及上林苑五号建筑遗址。其中,三号建筑遗址为下部夯土台基和上部三层建筑组成的高台建筑,考古发现了残存的廊房、廊道等遗迹,此外,五号建筑遗址的两组排水管道保存较好。这两处遗址与秦代阿房宫的修建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在战国时期秦上林苑中新修建的。[5]另外,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三桥镇阿房宫村南、赵家堡村东北的上林苑四号建筑遗址,西距阿房宫前殿遗址500米,地面之上现存高大土台。[6]

(四)上林苑的功能

经过汉武帝的铁腕营建,举全国之力,使上林苑发展成为融山水、花木、建筑为一体的皇家园林,体现打猎游玩、宴饮接待、军事演习等多用途性质。[7]上林苑水系是一个自然河流湖沼与人工湖泊渠道相结合的系统。以灞、浐、沣、涝、鱊、滈、渭、泾等“八水绕长安”“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司马相如《上林赋》)的宏伟形势,在汉长安城附近形成以西南昆明池为核心的園林水体景观群。上林苑构筑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中大型水景的典范:兰池宫进行系统的园林堆山、叠石、理水等园林营造实践;同时,开辟了西汉宫苑中以求仙超脱为目的的园林营建之先河,使得园林成为人们塑造理想世界一种重要途径[8];水系开创了供水、航运、防洪、军事和生产等诸多功能,开渠凿井引导终南山之水进行灌溉,处理和协调好了园林的赏玩游憩与实用功能之间的关系,开创了山水园林的先河,为隋唐时期的进一步利用水源“五渠八井”打下坚实基础;模仿东海里仙人居之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首创园林水景的“一池三山”模式,为后世所继承,并一直延续到清代民国园林营建。[9]《村庄里的上林苑》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前府后园”,不是小姐在闺阁中郁闷之极出来散心赏花的小圆子,而是汉武帝的后花园,是他呈现泱泱帝国风范的军事演习场所、动植物繁育引种基地、处理国务的会客厅、转运粮草的码头仓库。上林苑以水系为魂,将大自然的风景浓缩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呈现出泱泱大国的奔放情怀。

(五)上林苑的生态变迁

汉代上林苑在中国园林营造中具有承前启后的转折意义。在殷商的“台”(最初只有观天象通神明之功能)、“圃”(最初是种植奇花异果、繁育动物的功能),周代“囿”(最初是提供帝王狩猎场所)的基础上,汉代上林苑既继承了皇家贵族狩猎传统,同时也增加了航运、灌溉、休闲、军事操练等诸多功能。因为秦汉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如此造园规模宏大得超乎今天人们的想象,当时的人们充分利用自然山河,繁育多种动植物,并且造园技术也突飞猛进。[10]上林苑的园林格局、园林模式(如一池三山模型)等为后世长安隋唐园林、明清园林等产生重要影响。李健超(1984)[11]先生指出:汉上林苑亚热带生物的消失不能仅仅用气候变迁来解释。汉代以后,上林苑土地被开垦,秦岭北麓植被破坏,湖沼湮塞,河流流量减少甚至干涸,人为破坏秦岭山区的森林使上林苑失去了生态平衡的天然屏障,人类活动应该是造成上林苑生态环境变迁的主导因素。史念海先生(1998)[12] [13]也曾论述:汉唐时期环绕长安的“八水”流量能够保持相当高大的水平,这与当时秦岭北麓森林的茂密、植被的丰盛有密切关系。森林能够茂密,植被能够丰盛,不受人为的摧残破坏。

历史就像一本隐藏在背后的书,操控着历史,连接着现实。谁说牡丹只是皇家御用,谁说山野之花就不美丽?《村庄里的上林苑》呈现的正是在关中大地这一片生生不息的土壤上牡丹和山野之花的一次对话,正是皇家文化与草根文化融合的一段综合艺术之旅。在寻觅大汉园林遗迹的过程中,主人公总是走向现代的村庄原野,走向自己儿时的童年回忆。从村庄到宫苑,再回归村庄,书写了一场跨越2000年之久的朝花夕拾“梦呓”。

二、 关中是铭刻中国主流王朝遗迹最多的地域

如果就园林阐述园林,那应该是风景园林学科涉及的内容;如果就纪录片阐述历史记录,那应该是广播电影电视学、文艺学涉及的内容。从《园林Ⅱ》之《村庄里的上林苑》扩展,综合性解读上林苑所在的关中地区,解读中国第一“天府之国”的文化内涵,则更具有意义。关中地区,天下陆海,13个王朝建都于此,特别是秦汉王朝,秦以法制统一天下,在中国形成大一统的文化政治传统;汉以农立国,加速了中国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汉民族的雏形。以秦朝渭河以南的宫苑为基础,在汉代兴建的上林苑,具有重要转折意义。上林苑是皇家园林与帝王私家园林的完美结合,开启了后世私家园林之先河。上林苑是微观园林要素与大尺度的地理要素的完美结合,在尺度的转换上体现了汉代的宏大强健的审美特征,面向无垠、天人一体的包容气概。

(一)关中的盆地优势

关中地区凭借“被带山河,沃野千里,天府之国”的历史地理优势,在冷兵器时代演绎了一系列传奇故事,书写了13个王朝的变迁。关中诸塬(原)是关中盆地的主要地貌类型之一,有别于陕北黄土高原与秦岭山地。关中盆地的基本地貌类型有两种: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塬。宽广的阶地平原是关中最肥沃的地带。关中诸塬(原)基本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缘“北山”以南,秦岭“北坡”以北。关中诸塬(原)可分为渭北黄土台塬、渭南黄土台塬两种类型,在地貌上有微小差异。自先秦以来对于黄土台塬的农业开发,兴修水利等措施成为周秦汉唐等王朝定都关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关中平原被赋予 “第一天府”与“陆海”的美称。长安附近的农业开发,形成历史上独特的“八水九塬(原)”景观①。

(二)关中是中国的院子

陕西师范大学朱鸿教授的散文集《关中是中国的院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关中踏梦》以叙事为主,描写和记叙了关中“四关”——潼关、武关、散关、萧关,以及太白、华山、樊川、辋川、黄帝陵、曲江、龙门、少陵原和道观佛寺等景象,提出了应该把一个完整的关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向联合国申报;第二部分为《长安论》,主要讨论了作为古都长安与文化长安的本质区别,分析了古都文化与西安人的成长关系。全书意境开阔,融情与景,学术性与艺术性兼具,该书获得2010年首届陕西省“优秀文艺图书奖”。评奖组委会对其授以的获奖理由是:“这是一部历史文化散文集,视野开阔,分量厚重,所行所见所思,感情理性融为一体,尤为可贵的是作家实际考察了关中大地的文山田河,关隘要塞,帝陵牧场,古陶名碑,并以满含感情和富有质感的文字予以表达,情由心生,理趣并茂。”[14]陕西文化户外大讲堂把听众拉到历史故事的发生地、历史思想的诞生地、遗产旅游的现场,使得客观的历史遗迹与主观的游客、听众之间建立了有效的文化对接。目前,该活动已成功举办了30多期,累计5000余人次参与[15],初步实现了当地民众、旅游景点和科研院所(高校)的“三赢”。

(三)关中人的地域性格

《村庄里的上林苑》是以咸阳礼泉县、渭南市合阳县、华阴县等选取的几个主要村庄作为拍摄地,原汁原味地勾画出关中人的地域性格。多年以来,在涉及关中人乃至陕西人现状特质的讨论中,总存有零零散散却不绝于耳的一种说法——“封闭的”标志性象征物,这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西安保存完好的古城墙。文雅者冠以“城墙思维”“城墙文化”等等,形象思维更显示出想象力的丰富。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是把城墙比喻成“猪圈”,“里面生活着一群猪”。这种比喻尽管有点自我作践、自我受虐的“残酷”,而其意思却与前一种文雅的提法英雄所见略同,即后者为前者的注释。陈忠实先生赞同封闭的说法[16],却不敢苟同只有关中人乃至陕西人封闭的观点。

从文学书写与影视书写两个方面梳理小说《兔儿岭》和电视剧《关中匪事》的异同,张祖群(2014)[17]着重以《关中匪事》(中国版的《乱世佳人》)为案例阐述关中人的地域风格。笔者以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封闭又进取,呈现一种矛盾交织的状态。说陕西人特别是西安人封闭保守,更多的是指心态上的保守、思想上的保守,而不仅仅是行动上的保守,这或许与山关四固、旱涝保收的关中盆地地形有关。令人称奇的是陈先生竟举出如此多的常为人所忽视的陕西人敢为天下先的举动,笔者把它归结为一个字:变。陕西人并不是一根筋,更多的是敢于抵抗压迫与敢于斗争,好斗、狠、好动的性格造就了这个地区历史上频繁更换王朝,屈指数来前后有13个王朝在西安这里更换,甚至有学者试计算出17个王朝在这里更换。当然这种双重矛盾交织的性格并不能归结为封闭的城墙,这种逻辑首先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同时仔细看城墙,其实除了封闭、抵御的一面,也有开放、进取的一面,高大的城楼、精致的火炮、蜿蜒的护城河,还有通过9门伸展向外的笔直的大道。通过驿站、官道,乃至一系列官道上的關隘联结着整个王朝或区域政权的疆域,甚至几度出兵疆外、征战四夷,可见以西安为都城的王朝政令通达、开疆拓土等景象都是以那个方字形的大城墙为原点的。这倒是提醒我们:第一,城墙是历史的产物,现代人要辩证地看待与对待它;第二,西安人乃至关中人的性格地域特质也是历史沉淀的产物,同样需要现代人辩证地看待与对待它;第三,地域民众性格需要扬弃以适应现代化、全球化的时代潮流;第四,西安人性格中的保守封闭和城墙符号之间其实没有必然关系,城墙到底是否代表着文化封闭也值得商榷。

诚如解说词中所说的那样“那些消逝的、认定已经远离我们的历史,会以各种生命样态存活于今天生活的每个角落”。现代艺术家李小超笔下的《上林长卷》勾勒的是从村庄到宫苑,再回归为村庄的艺术回归。王朝遗迹与文化变迁实际深深扎根于关中农民的土壤里。

三、 学术讨论

朋友们,你们何曾想到:2000多年的汉代上林苑就已付诸了中国园林营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大地园林化”实践。园林不只是植物、建筑、山石与水体在一个狭小空间里的组合,而是在大地上一副巨型的山水画。诚如王毅(2004)[18]在其著作中所概括得那樣:汉代园林以其笼盖宇宙的雄浑气魄与磅礴力量,显示了一种充盈之美。上林苑就是大气雄浑的汉王朝在关中大地上绘制的一副写实、写意兼具的山水画。汉代人就是在这样的大地为美的皇家园林中,实现从此岸世界向彼岸世界的过渡,其实,两个世界是那么近。

(一)重提“大地园林化”

传统园林思维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变革与人类需求。现代园林建设早已抛弃了传统的壶中天地、咫尺园林的游憩观赏阶段,进入了改善人居环境、最大程度满足景观效应、人与自然和谐诗意栖息的阶段。[19]在1958年人民公社运动和“大跃进”进行地如火如荼的时期,为改善我国环境面貌,毛泽东同志提出“大地园林化”(Earthcape Gardenization)的口号。以“大地园林化”为指导,我国园林绿化建设在群众造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在城市公园的营造中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造园传统。但是因为普遍政治狂热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再为人所提及。[20]有人甚至将其作为极左年代里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反面典型。今天,当西方LA(Landscape Architecture)与景观生态学的大地尺度理念引入中国之后,我们发现:“大地园林化”可能是东、西方之间关于土地伦理、人地关系的一个可以对话的基础;“大地园林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

针对目前我国的各大城市中城市建设野蛮蚕食毁坏侵占园林绿地等屡禁不止的现象,20年前就有有识之士提出:大地园林化实在是对田园城市的一种现代呼应。大地园林化为我们从规划科学的角度来协调城乡关系、调整产业结构、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传统,为实现区域园林、城市规划和建筑的有机融合,创造“环境共生型”的人居环境,提供可能途径。[21] [22]大地园林化是按照综合规划思想、景观生态学思想等对国土空间进行“绿化+美化+亮化”的一种宏伟理想[23] [24],是城市“生态建设”与“文态建设”的实践,是人类诗意地栖息于园林式“城市—乡村”的一种实践。

(二)关中大地园林化的实践

曾晓丽(2005)[25]分析了周、秦、汉、唐四个王朝陵寝园林的历史发展状况,深入揭示了关中皇家陵寝园林的历史文化价值,系统剖析了皇家陵寝园林与关中地区经济、环境、风俗之间的内在关系。刘锡同(2013)[26]对关中农耕文化(包括农耕民俗、农耕农具、农耕谚语、农耕活动等)相关要素进行了深入研究调查,在现代园林设计与传统农耕文化之间找到结合点,挖掘了关中园林中“农”业文化内涵。他认为农业中的山水、建筑、植物、人文等要素都可以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巧妙的融合,从而实现生产、生态、文化与美学等互相融合的多重效益。施海燕、黎晓涛、张宏勃(2013)[27]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就关中大地上的核心城市、小城镇、道路、农田林网、河流水景与植物树种选择配置之间提出了建议。关中大地实现“八化”(指城市园林化、乡镇园林化、村庄林荫化、路渠林带化、农田林网化、河流湿地生态景观化、出入境口优美化、荒山荒坡全面绿化)措施,通过10年的努力,新增绿化面积75.25万hm2,使森林覆盖率由40.5%(2012)提高到47%,实现关中大地园林化。[28]宝鸡一马当先,2012年召开了宝鸡全市秋冬季造林绿化暨率先推进关中大地园林化动员大会,该市力争用5年时间(即到2016年)全市新增绿化面积239万亩,率先基本实现大地园林化。[29]大地园林化不是梦想,不是传说,而是一个基于现实地理形态的人居环境实践。今天,在古老的关中大地上,“三千万老陕”正在以大山(秦岭)大河(渭河)为依托,根植于历史记忆,在黄土地上营造新型人居环境,普通村落、集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镶嵌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构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文化景观。

结语

现今汉代纪录片成为历史类纪录片的一个热点。《园林》是以专题形成,按照朝代顺序梳理园林艺术风格,《村庄里的上林苑》是其中第二集,时间节点非常明显;同样是汉代纪录片的《我从汉朝来》,则是以画像砖石作为蓝本,艺术载体非常明确,折射其记录的风物风俗、人物、动物等艺术群像,从多维视角解读和阐释历史,实现尹鸿教授所概括的四种对话(即当代与汉朝的对话,人与石头的对话,观者与画像的对话,有限存在与无限时间的对话)。[30]总之,《村庄里的上林苑》虽然只是一部纪录片,但是却是一部很好的解读中国古典园林转折时期科普作品,对应今天人们理解中国园林的艺术流变、关中的地域文化性格,以及促进大地园林化等都有重要启示。纪录片不在于玄奥的哲理,而在于勾连起历史与现实,让人们在节目中获得经世致用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王社教.西汉上林苑的范围及相关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3):223-233.

[2]包琰,冯广平,赵建成,等.秦汉上林苑栽培树木初考[J].农业考古,2011(4):273-292.

[3]刘玉文.离宫别苑——园林[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6-7.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阿房宫考古工作队.西安市上林苑遗址一号、二号建筑发掘简报[J].考古,

2006(2):26-34,103,2.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阿房宫考古队.西安市上林苑遗址三号建筑及五号建筑排水管道遗迹的

发掘[J].考古,2007(3):3-14,97-99,2.

[6]李毓芳,孙福喜,王自力,等.上林苑四号建筑遗址的勘探和发掘[J].考古学报,2007(3):359-378,381-394.

[7]徐卫民.西汉上林苑宫殿台观考[J].文博,1991(4):34-41.

[8]吕琳,周庆华.论长安宫苑“水文化”与西安遺址公园水景建设[J].中国园林,2013(5):90-95.

[9]高歌.论西汉上林苑水系功能特点及其形成因素[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1-53.

[10]周云庵.陕西园林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79-81.

[11]李健超.上林苑生态环境的变迁[J].生态学杂志,1984(6):41-43,50.

[12]史念海.汉唐长安城与生态环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1):5-22,251.

[13]陈隆文.史念海先生与关中水环境的研究[J].唐都学刊,2010,(3):7-17.

[14]朱鸿.关中是中国的院子[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1-233.

[15]康传义.把听众拉到历史的发生地——访西北大学陕西文化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韩杰应[N].陕西日报,2010-12-17(10).

[16]陈忠实.我的关中我的原[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35.

[17]张祖群.《关中枪声》刮起的中国影视“西北风”[J].电影评介,2014(16):7-11.

[18]王毅.中国园林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62-67.

[19]王万喜,贾德华.大地园林化——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11):151-153,131.

[20]赵纪军.对“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考察[J].中国园林,2010(10):56-60.

[21]李敏.从田园城市到大地园林化——人类聚居环境自然空间规划思想的发展[J].广东园林,1995(2):2-12.

[22]李敏.从田园城市到大地园林化──人类聚居环境绿色空间规划思想的发展[J].建筑学报,1995(6):10-14.

[23]陈俊愉.重提大地园林化和城市园林化——在《城市大园林论文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J].中国园林,2002(3):8-11.

[24]陈俊愉.重提大地园林化和城市园林化——在《城市大园林论文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J].北京园林,2002(3):3-8.

[25]曾晓丽.关中皇家陵寝园林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1-61.

[26]刘锡同.农耕文化在陕西关中地区园林设计中的表达[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1-47.

[27]施海燕,黎晓涛,张宏勃.关中大地园林化建设的树种选择与配置浅析[J].陕西林业科技,2013(2):68-69.

[28]葛安新,张荷花,王雅婷.新背景下关中大地园林化建设的意义[J].陕西林业科技,2013(4):91-93.

[29]刘亚媚.关中大地园林化 宝鸡要当排头兵[N].宝鸡日报,2012-10-10(1).

[30]尹鸿.《我从汉朝来》:穿越时空 对话历史[N].光明日报,2015-11-16(14).

作者:张祖群

上一篇: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下一篇:失真表现的企业会计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