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触摸春天》有感

2024-04-29

听《触摸春天》有感(精选14篇)

篇1:听《触摸春天》有感

听《触摸春天》有感

杨村分校刘传松

今天,我和同事们一道在龙湖中心小学听了骆正霞老师执教的《触摸春天》一课,听后受益匪浅。我归纳了一下,大约有这几点体会。

一、去除繁琐,显露精妙设计

骆老师的课避免了繁琐化,简化头绪,“在我们眼中春天是怎样的?”学生接过话题,畅所欲言:“是五彩缤纷的,是阿娜多姿的。。”,“那盲人呢?他们是如何看待春天的,今天我们就和一位盲人一起感受春天。”“触摸春天你是怎样理解的?”看似简单的导入,但是直到听到课的尾声才发现原来这个导入也有着较为精妙的设计,联系本课的最后部分在一段段的解读后骆老师问到“你能不能再解释触摸春天?”解读全文后学生再次理解的触摸春天不正是与之前的相互照应?不正又体现了学生在理解文章精髓后的知识与情感的升华吗?那么之前的那个问题不就是教师精妙的设计?

二、植根阅读,彰显十足魅力

目标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骆老师的全课都与学生的阅读紧密相连,也正是通过学生的阅读突破了本课的重点、难点,而这样植根阅读的教学不也是骆老师始终如一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植根于自己课堂的体现吗?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朗读课文,先画出你喜欢的语句,然后细细地找出哪些词触动了你,通过这些词你能走进安静的心灵感受吗?”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引导学生直接有效地进行阅读。骆老师更是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精准把握,引领学生能够做到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脉络,从而理解人物情感。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流连”:“安静在花丛中流连时可能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摸到什么?”学生在教师细致的引导下听到了很多,闻到了很多,摸到了很多,“是呀可以倾听,可以触摸这就是流连。”“穿梭”是怎样的走?骆老师请学生上台“穿梭”,还记得第一个小女孩穿梭的不坚定,而后骆老师又叫了一个小男孩“穿梭”,这次小男孩恰到好处地诠释了穿梭,我想通过这样直观的演示学生应该很容易体会“穿梭”,“安静是位盲人,请你也闭上眼睛再来穿梭!”“是呀,现在穿梭起来有些困难了,那为什么安静能穿梭呢?”将文章的前后联系起来,学生当然容易明白,在流连的基础上当然可以穿梭,这样学生又一次体会了流连。“张望”你是明眼人,你看到了什么?“安静是盲人,她为什么还会张望?你读懂了什么?”生:她非常想用双眼看到春天,她想见到光明。这样植根于学生的阅读,脱离了教师的代劳分析,不正是一步步带领着学生走进了课文,解读了人物,接受着情感的触动?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而骆老师的范读功能也不可小觑,如她范读了安静拢住蝴蝶的那段,随着她饱含感情的朗读,学生的思维顿时合上了节拍,他们描述了安静是如何拢住蝴蝶的那段,并一步步递进,“你能描述安静感受到的蝴蝶吗?她的心情呢?”——“安静拢住的仅仅是蝴蝶吗?”学生的体验也是更上一层楼,“拢住的是她没有体验过的感觉,拢住的是对春天的遐想”,连听课的我都被这精彩的回答深深震撼,难道没有透彻的理解学生能有如此近乎完美的回答?这样的例子也还有许多。

三、细致引导,引起学生共鸣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学习中也不能缺少教师有效的组织和引细致的引领,骆老师对于学生的关注可谓是滴水不漏,(1)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如“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及其精准地伸向。。”“慢慢地”要读出慢,“及其精准”是对花香非常敏感、熟悉,读出她的毫不犹豫;“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悄然读的对吗?悄然应该是安静的、轻柔地、隐秘地,带着感情再来朗读!(2)对学生用词的指导:如一学生的回答“她非常想有一双眼睛”“非常能用另一个词语代替吗?”学生自然想到了渴望;“把蝴蝶放在手中,它就会灭了”“灭了这个词对吗?”学生立刻更正为消失,这样的指导及时到位,不正是为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作很好的铺垫吗?(3)对学生深入感悟体验的指导:“仅仅是安静在触摸春天吗?”生:还有我,“从哪里感受到的?”“我仅仅被春天感动的吗?”“安静告诉我怎样的道理?”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盲女孩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视,同时也挖掘体会到“我”——作者的心灵触动和生命感悟,这些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比较困难,但是通过学生的朗读不难看出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有了自己的感悟,被深深的感染了。

最后骆老师利用多媒体的辅助,让学生感受了来自于世界万物的生命气息,感受着万物生活的权利,伴着学生坚定不息的朗读,结束了本课的学习。

骆老师的这堂课与其说是上课,不如说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亦后者学生、教师给予自己心灵的触动,今天在骆老师的带领下,不仅是学生,也让我深深地被这别样的春天吸引了,陶醉了,凝聚了对春天的遐想,放飞了对生命的梦想。

2012年3月27日

篇2:听《触摸春天》有感

——听《触摸春天》有感

在这次与子弟二校活动中,我有幸听到张星华老师所执教的《触摸春天》。听完此课,精神为之一振,这是一节颇具语文味的教学课,它向我们展示了老师如何把学生引进文本,感知、体验,感受人物、感受语言、理解文本,是一堂非常精彩的示范课。

《触摸春天》讲了一位盲童安静在花丛中用手触摸春天,用心灵感受生命的美好的事。字里行间浸润着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课文内涵深沉,四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张老师在课堂上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做到了以读促理解,以理解来带动学生有感情地读。整堂课教师注重课堂的生成。下面具体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植根阅读,彰显十足魅力

课程目标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顾老师的全课都与学生的阅读紧密相连,也正是通过学生的阅读突破了本课的重点、难点,而这样植根阅读的教学不也是顾老师始终如一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植根于自己课堂的体现吗?

2.重点强化,难点突破。

在处理关键句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在读中体会和理解,注重了学生自主揣摩、感悟的过程。加强了学生在与任务文本人物(安静、作者)的对话过程中,对内涵的理解和把握。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引导语,将学生读懂难说的句子通过读的方式呈现出来,听课老师可以感受到老师的驾驭能力和精心设计。

3.尊重学生,关注学生。

在听课的过程中,有一个小细节感动了我。老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了解的那些“身残志不残”的人时,有位同学说到作家杏林子,她12岁就得了一种怪病,经医师诊断为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但是她却成为著名的作家。张老师在给学生补充介绍杏林子时,说错一个地方,她说杏林子一生有四十多部作品,但有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您说的不对,她有六十多部作品”,对于学生这样毫不留情面地指出自己的错误,张老师一点也没有生气,反而是表扬这位学生是“小伽利略”,敢于质疑!张老师是多么尊重学生啊!

4.学习氛围的创设

一个好的课堂学习应该建立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吸引的磁场。一个灵动的课堂应该是智慧碰撞的场所,相互启迪的空间。深入思考的课堂永远比外表热闹的课堂更有内涵。这堂课恰好为我们营造了这样的课堂。

张老师一堂四十分钟的课,语言简洁优美,富有感染力,问题设计恰当,真正体现了课堂的高效,整堂课张老师都能很好引导学生去体味文本,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走进安静,与她进行心灵的对话。

篇3:《触摸春天》教学预案

《触摸春天》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如花的小女孩穿梭在美丽的花丛中,就像一只飞舞的蝴蝶。蓦地,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竟然奇迹般地拢住了一只蝴蝶。美丽的蝴蝶在她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课文描写了盲童安静在花丛中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文笔细腻,语言丰富优美,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随着课文的叙述,我们可以读到四个层次的“春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触摸到了清香袅袅的春天;“蝴蝶在手指间扑腾”触摸到了灵动的春天,这是盲童安静触摸到的春天,是自然之春;安静“仰起头来张望”触摸到的春天是作者与盲童安静用心灵触摸到的春天,是内心生命涌动的春天;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许久,她张开手指”和蝴蝶的“扑腾”“扑闪着翅膀飞走了”是学生触摸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春天。只要你的内心是充实而丰富的,最简单的事物,哪怕是那么一只小小的蝴蝶,都能让你感受到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所以,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写道:“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每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即使没有健康的体魄,只要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可以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

二、教学目标

(略)

三、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感知春天。

(配乐出示小区春景组图)

1.同学们,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美呀!看: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

(板书:春天)

齐读(春天真的来了)。

2.有一个叫安静的小女孩,她不能欣赏到这一切。但是,她却凭着对春天的向往,用心触摸到了春天。

(板书:触摸)

3.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这个8岁盲童的内心世界,跟随着她一起去触摸春天。

(揭题读题:触摸春天)

(二)诵读体验,触摸春天。

在春天的深处,盲童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创造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奇迹。读一读第3、4自然段,画出安静所创造出的奇迹。

1.出示语句: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自读第2自然段思考:安静为什么能走得如此流畅呢?她可是一个盲童啊?

2.出示语句: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指名读,通过教师的评价,实现不同层次的朗读。)

评价:

(1)听了你的读,老师感受到安静非常喜欢这些花。

(2)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安静都舍不得离开花丛了。

(3)正是因为安静对花、对春天的喜爱,所以,她才整天在花丛中流连。

3.出示语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你从哪儿感受到这是一个奇迹?

(2)一点误差都没有,太不可思议了,这真是一个奇迹。

(3)指名读。

4.出示语句: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1)同学们,把眼睛闭上,我们一起做一做动作,体验一下。

睁开眼,蝴蝶捉到了吗?安静想到了吗?作者想到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竟然惊讶)

(2)能读出这种出乎意料、惊讶的语气吗?

5.教师小结“触摸春天”。

(1)随着这些奇迹的出现,我们仿佛看到了安静第一次来到这个花园的情景——那是一次又一次的磕磕绊绊,甚至一次又一次的摔倒,但是,她却一直坚持在花丛中穿梭,奇迹发生了——

(配乐引读第一次奇迹)

(2)她只是想拢住一朵花,却一次又一次地失误、一次又一次地扑空。但她并没有放弃,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配乐引读第二次奇迹)

(3)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终于在她人生中的第八个春天,奇迹发生了——

(配乐引读第三次奇迹)

6.怪不得连作者都感叹道:“睁着眼睛的蝴蝶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你是如何理解安静的神奇灵性的?

(1)蝴蝶被安静神奇的灵性所吸引,心甘情愿地落入她的掌心。

(2)这神奇的灵性就是安静对花、对大自然的爱,就是对春天、对生命的热爱。

(配乐美读第3、4自然段)

(三)探究追问,感悟春天。

1.出示语句:自然界中的春天是美好的,安静的心中也有一个美好的春天,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我仿佛看到了她的内心世界。

读一读第5~7自然段。

(1)此刻安静在想些什么?在享受着什么呢?

(2)说得真好,这就是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

2.出示语句: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1)作者为什么用“张望”来形容一个盲女孩,是不是词用错了?

(2)蝴蝶飞走了,安静在张望什么?

(3)蝴蝶飞走了,它是怎样飞的,飞向何方?这些安静一无所知,她多么想亲眼看到啊,所以,她才会仰头张望。

3.出示语句: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优美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中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并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1)安静惊喜之余,放飞了蝴蝶,这让我感动,感动那颗幼小的心灵竟那样关爱一个小小的生命。看着安静,我不禁在想:

(引读一)

(2)安静虽然看不见蝴蝶飞舞时划过的那一条优美的弧线,但她在心中想象到了蝴蝶飞走时的画面。甚至把自己当做一只正在飞翔的蝴蝶,她用心感受到了飞翔的快乐,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

(引读二)感受快乐、美好。

(3)人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特殊的内在视觉,可能看的更真实,那就是用心看世界。

(引读三)用你的心灵去感受人生的美好。

(4)会背的同学试着背一背。

(四)链接生活,拥抱春天。

1.其实像安静这样虽然身体残疾,但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课件出示)桑兰、张海迪、海伦、贝多芬……

2.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句话:

(多媒体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1)齐读。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能根据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吗?

(3)美国有一个残疾人,叫海伦·凯勒。她的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嘴巴不能说话,但是她毕业于哈佛大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十大英雄偶像。

(4)同学们,每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即使没有健康的体魄,只要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可以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属于自己五彩斑斓的世界。这也是安静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齐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5)春天的美好感染了安静,安静的行为也感染了我。我不仅感受到了自然界中春天的美好,同时也触摸到了美好心灵的春天。

3.这篇文章美不美?告诉大家,作者吴玉楼是湖北的一位中学生,这篇文章是他在一次全国作文大赛中的获奖作品。

篇4:《触摸春天》学后感

《触摸春天》这篇课文写的是盲童安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课文通过安静用手触摸、捕捉春天的踪迹,讲述了残疾人也像正常人一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

盲童安静凭着自己的感觉捉住了蝴蝶,并最终放飞了蝴蝶,让小小的动物也有生活的权利。也让我们看到了她那颗善良美好的心灵。

安静作为一个孩子,也一样拥有生活的权利。虽然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每天都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温暖的阳光下游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但是遇到生活中的一点点挫折就会手足无措。我们和安静相比,实在是相差太远了。安静生活在黑暗中,却用平静的、美好的心灵去享受宁静的生活。我们对生活,又做了些什么呢?

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共同去创造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让我们再次在心中诉说: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美丽的世界!(黄珍奇)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叫《触摸春天》的课文,学完,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课文写了一个叫安静的小女孩。她是一个盲女,却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有一次她想轻轻地摸一下月季花,雪白的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漂亮的蝴蝶,她悄然合上手,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于是安静细细地感受春天。过了许久,安静把蝴蝶放了。

作者阐述了一个道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到了那些残疾人的渴望,他们是多么希望自己是一个健全的人,能和自己的亲人快乐地生活啊。尽管他们的愿望不一定能够实现,但无论是残疾人还是健康正常的人,只要相信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就一定能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我在报上看到了一个故事。有一位读初中的大哥哥因为一场病烧坏了脑子,成了只有五岁智商的人。可是他爱弹钢琴,爱听钢琴的声音,所以他天天练习弹琴。过了两年,他终于小有名气,在市级比赛中得了一等奖。我想这应该是大哥哥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结果吧。他用自己的意志,自己的音乐奏响了永恒的生命之歌。

以前,我虽然觉得残疾人有些可怜,可我却没有常常帮助他们。有句话说得好,“光说不做不管用”,所以请大家把语言化为行动,去关心帮助他们,让世界多一份关爱吧!

最后我想说:“一个人的身体可以不完整,可只要他有一颗完整的心,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比什么都重要”。(郭毓凯)

朋友,你触摸过春天吗?

这是一篇课文,主人公是一个叫安静的盲女,她有着一颗对春天热爱的心。

故事发生在花园中。安静在花香中流连。她转向了一株月季花,极其准确地伸出双手,却拢住了一只蝴蝶。安静开始感受飞翔的含义,感受生命的魅力,最后安静满足地放开了手。

像安静那样热爱生命的人比比皆是:贝多芬,在弹完最后一曲的时候耳朵完全聋了,但他却拥有音乐般美妙的人生;爱迪生,一个耳光下的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家;雷锋用短暂的生命尽情阐释了“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愿望,他的行为让我终生受益。

安静,虽然我没有看见过你,但你热爱生活的感情全世界的人都能理解。(凌剑亮)

(指导老师:韦兰卉)

篇5:读触摸春天有感

我觉得课文中“早晨,我在绿地里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园里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这句话体现出了安静的活泼、聪慧以及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虽然安静看不见,但她却走的很流畅,这就代表了安静即使是个盲童心也是在大自然中。原来,安静是用身心感受来感受大自然的。

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一个盲童用自己独特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踪影。安静真厉害呀!她虽然看不见,但是她能用身心感受、去触摸春天。

篇6:《触摸春天》有感

上周五,我听了四年级一班徐老师的一节课《触摸春天》,感触极深。下面就我印象最深的几个方面做一下评课。

一:导入干净利落;

徐老师没有过多拖沓的修饰,用干净利落的方式直接导入到新课主题——触摸春天,十分的干脆,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把全部精神放到新授的课中来。

二:课件设计栩栩如生。

一打开课件,一幅百花盛开的美丽春色图,花丛中一位美丽的盲人小姑娘轻易捉住蝴蝶。这动人的场景正是课文内容的真实写照,学生们的注意力怎不被吸引住?

三:朗读方式多种多样;

这节课,徐老师运用了各式各样的朗读模式,来锻炼学生们读书的好习惯,如:齐读,个读,教师示范读,学生代表示范读,小组朗读等,这些模式运用的充分,丝毫没有浪费课堂的时间,而是安排的合理有序,让我十分佩服。

三:注意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在小组交流中,徐老师并不是像其他老师一样让学生们来回答各式各样的问题,而是让他们充分的感受文中小主人公——安静的境遇和感情,她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怎样的一种心态,怎样的一种经历和感受,在徐老师的循循诱导下,同学们慢慢揭开这个盲女孩的内心世

界,感受她生活的多姿多彩,体会她不同的人生境遇和生活热趣,看到了她创造的奇迹,真正为她的奇迹而深受感动,从而让同学们自己深刻体会到了作者的感受:“谁都有生活的权力,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不仅学生们被文章打动了,我更是有点湿了眼眶,盲女孩安静都是如此的热爱生活,我们有什么资格整日抱怨呢?

四:阅读链接内容丰富;

跟安静同样的境遇,徐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还有中国第一盲人钢琴调律师李燕的多彩生活,再一次升华了主题,让学生和我都深受感动。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窗的时候,必然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这是课堂上徐老师引用的一句话,我觉得非常的好,我深深的被这堂课吸引了,真希望自己能回到十一岁的年龄,做徐老师课堂上的一名小学生。

篇7:读《触摸春天》有感

春天来了,社区的花园繁茂,到处鲜花盛开,蝴蝶翩翩起舞。瞎眼的孩子们静静地在花丛中徘徊。一大早,静静地在花丛中穿梭,一点也不粗糙。在花香的指引下,她准确地伸出一朵娇艳迷人的玫瑰。那只安静的手悄悄地合上,抓住了一只蝴蝶。一只眼睛明亮的蝴蝶被那个瞎女孩的魔手抓住了,真是个奇迹。蝴蝶在她手中翩翩起舞,安静而充满了惊奇和怀疑。很长一段时间,她张开手指,蝴蝶飞走了,静静地抬起头来。此刻,她在8岁的人生中,一定跨过了一道美丽的弧线。

安静的故事让我们明白:残疾人也有远大的梦想与抱负,也有对学习的渴望,也有对追求生活的希望。所以我们不能看不起残疾人。我们要尊重他们,呵护他们,不能让他们因自己身体的残疾而自暴自弃,把痛苦烙在他们心上。

篇8:《触摸春天》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生:南京的春天哪儿都很美丽!玄武湖的花园, 散发着花的芳香。

……

师:听了你们的描述, 我已经是心驰神往了。我们是多么幸运, 可以用眼睛饱览春光。今天, 有一个盲童叫安静, 她将领着我们去———触摸春天。请大家齐读课题!

【点评:生活处处有语文。教师非常重视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玄武湖花的芳香、明孝陵樱花的美丽, 学生们用眼睛看到了南京春天的景色, 闻到了南京春天的气息。教师更重视营造认知的冲突———盲童安静将怎样去感受春天, 触摸春天?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为教学的深入奠定了基础。】

师:先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边读边想一想,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确, 把句子读流利。

师:谁来说说,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课文主要写安静这个盲童用心来感受春天。

【点评:初读课文重在读正确、流利,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个目标很明确。】

师:老师想检查一下, 文章的生字词, 大家掌握了没有?

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师: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铿锵, 有停顿。

师:请大家注意“磕磕绊绊”的“绊”应该读“bàn”———请同学们齐读这个词语, 每个读两遍。 (生读)

师:大家请看这个“一瞬间”的“瞬”字, 可难写了, 看老师来写一写。

师:拿起笔把“瞬”在本子上写一遍。 (生写)

师:我们再写一遍。但是要请你闭上眼睛写。开始!

师:这位同学, 请你说说自己写的两个字为什么区别那么大呀?

生:我的第二个字写得不好。因为是闭着眼睛写的, 以前没这样写过。

师:同学们, 我们闭着眼睛写一个字都已经觉得不容易了, 但文中的盲童, 整天生活在黑暗之中, 却做出了很多令我们惊奇不已的事情。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板书:奇迹)

【点评:通过创设闭着眼睛再写生字的情境, 让学生感受盲童的真实体验, 体会盲童生活的不易, 为后面体验“奇迹”作好铺垫。】

师:请默读1~4自然段, 把那些令你感到惊奇的地方画下来。

生:请大家跟我一起看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 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 真是一个奇迹!”

师:你读得很流利!不过, 这个“悄”在这里不读第一声, 它念第三声。请大家跟我读一遍“悄然合拢”。

师:同学们, 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个句子。根据老师的读, 你们做动作。

师: (指一生) 我发现你刚才的动作是那么地慢, 那么地轻, 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做吗?

生:怕伤害到蝴蝶。

师:这样慢、这样轻的动作也就是句子中的哪个词?

生:悄然合拢。

师: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

师:一个盲童却能拢住蝴蝶, 你觉得怎么样?

生:安静是一个盲童, 却能用手拢住那只蝴蝶, 这是一个奇迹。

师:所以, 这个句子中还用了一个词———

生:竟然。

师:感受到了吗?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个句子, 注意表现出“竟然”“悄然”的味道。

师: (指发言的学生) 请你在黑板上“奇迹”这个词语后面加上一个感叹号, 那是你的发现。

【点评:这一环节的教学, 教师注重为学生营造语境, 借助亲身体验感悟词语意义。在朗读指导中, 不是单纯地告诉学生朗读的技巧, 而是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 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 为自己的发现加上一个感叹号, 也是一处很见智慧的安排。这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 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 (读) “早晨, 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 安静在花丛中穿梭。”

师:你明白“穿梭”的意思吗?

生:就是很快地走动。

师:安静在花丛中穿梭, 她摔跤了吗?她碰到花朵了吗?

生:没有!

师:难怪让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奇迹!请你上去再加一个感叹号 (“奇迹”后面) 。

师:同学们, 你们肯定学过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其实文中就有一个句子具体地说出了“穿梭”的意思。你们找一找吧!

生:她走得很流畅, 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师:怎样才是流畅?

生: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师: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指的就是———流畅。你们看, 一个句子前后可以互相解释, 这种方法大家可要注意一下。还有谁有发现?

生: (读) “她慢慢地伸出双手, 在花香的引导下, 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师:这个句子中一定有哪个词语尤其吸引你的目光, 带给你震惊的感受。它是———

生:极其准确。

师:我让你闭着眼睛拿出一支笔, 翻一页书, 都不是很容易的, 但是安静却能做到“极其准确”, 真是奇迹!请你上去加上感叹号。

【点评:“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课标对中年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教师通过动作演示、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悄然合拢”“穿梭”“磕磕绊绊”“极其准确”等词语的意思, 使学生既明白了这些词语的精妙之处, 又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方法。】

师:安静一次又一次让我们见证着奇迹。这一定让你感到震惊, 不可思议。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别急, 先自己练练。

师:谢谢你。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那样一株洋溢着芳香的月季花前了。我们大家一起来, 好吗? (生齐读)

师:其实, 文章中的“我”也是这样。因为盲童安静, “我”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

课件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生齐读)

课件呈现: () 有生活的权利, () 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安静有这样的权利吗?请你把安静加到括号中, 读!

师:这位同学, 你也有生活的权利, 请在括号中加上“我”, 告诉你自己!

师:生活的权利, 我们有吗?让我们告诉自己! (生齐读)

【点评:在一次又一次的“奇迹”见证中, 升华文章的主旨, 可谓水到渠成。】

总评

春天是多彩的、芳香的、诗意的, 课堂上老师带给我们的是清新的、欢跃的、灵动的。在美丽的季节里, 欣赏着这样的课堂———

1.目标定位准。

中年段的阅读教学要突出段的教学, 课堂上更要抓住重点。教师选择了3、4自然段作为学习的重点, 让学生通过体会含义较深的重点词句, 去感受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爱、对生命的爱。这样的设计, 能够将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整合在一起, 并予以落实。

2.字词教学实。

通过“绊”“悄”的读音纠正, “瞬”的写字指导, 说明识字教学并不是低年级的专利, 该读则读、该写则写, 如此, 字词的教学才不走形式。

3.教学思路清。

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 紧紧围绕“奇迹”展开学习, 在一次次见证奇迹后, 揭示文章的中心句, 思路清晰、设计巧妙。

4.学法指导巧。

课堂上, 教师不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训练———边读边画, 还注重教给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意思的方法, 体现了“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思想。

篇9:《触摸春天》教学感悟

一、巧妙的教学设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触摸春天》一课与一般的课文不同之处在于:其一,课文的语言华美,例如:“神奇的灵性”、“飞翔的概念”等,但是也就因为语言表达上的华美,让学生读起来反而更不容易理解;其二,课文的内容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课文描述的是一个盲童的世界,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体会不到安静有多么的可怕,她又有多么地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因此,如何定位教学目标从而设计教学流程,如何引领学生从不理解到理解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这便是孟老师整个教学设计中独到的地方。孟老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把文章进行了“浓缩”,归纳为3个关键词:奇迹、灵性、感动,以此为基点,为学生搭建起走进文本的阶梯:因为这样的奇迹所以让安静有了如此的灵性;因为这样的灵性所以让作者及读者感动;更因为这样的感动才有了文章的主题——热爱生活。每一步的设计都非常巧妙,把一篇本来很难理解的文章建构成为了一个体系,出乎其外地纵览全篇。然后又入乎其内,斟酌词句,同时进行文章的取舍,由一句带一段,比如:对“奇迹”一段的教学,让学生寻找那些让你感觉到了这真的是一个奇迹的语句课文中有4句话都写到了这是一个奇迹的原因,而孟老师抓住了一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略处理了其他的3句,然后把4句话联系起来再进行读中理解。其实这4句话中暗含着一种因果关系,同时也说明了所谓的“奇迹”,就是因为安静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从而帮助学生破译了“奇迹”的真相。

二、文意交融,拓展延伸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让它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孟老师把《触摸春天》一课人文内涵的定位不仅仅停留在文本所涉及的内容上了,整个拓展的形式也极为巧妙。例如:在解读文章的部分,教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闭上眼睛体会抓住蝴蝶时的感受,从而理解“神奇的灵性”指的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思考:此时的安静会想些什么呢?这样的拓展延伸不仅让学生走进了安静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是一处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又如:在整个文章的结尾处,孟老师不仅引领学生还原了安静的内心对生活、生命的无限热爱,同时突破了这种热爱的局限性,以文章中的语言文字“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为基点,让学生们知道无论怎样的人,只要热爱生活都会有精彩的人生,就这样教者把文字与意义在此巧妙地相结起来,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平台。同时教者在此处设计了几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自发地想到,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权利,创造未来的权利不仅仅是在劝慰那些肢体残疾的人们,更应该珍惜生活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就这样,文与意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无声、无形的追溯中,获得了丰富的精神享受,这也为今后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三、教学智慧,成就灵动课堂

“亲其师,信其道”。孟老师身上的教学智慧,哪些是有形的外显?哪些是无形的内涵?这些才是我们该静下心来思考的。“润物无声、水到渠成”应该是《触摸春天》一课最为外显的教学特色。整节课上,孟老师没有一句句地追问,每个点的过渡都是那么地自然,这是因为教者有强大的教学智慧作为支撑,当课堂上出现问题的时候,教者会同时制订多种方案适时地调整。那么这种教学智慧就来源于充分的教学预设、丰富的教学经验。一节课,只有在课前下足“预设”的工夫,在课上才会“生成”的游刃有余。至于孟老师的个人魅力,则来源她厚重的文化底蕴,也是无形的内涵。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不断增强自己的文学素养,这也是孟老师为我们留下的又一个思考与启迪。

篇10:读《触摸春天》有感

主人公安静是个盲女孩,她看不见绿茵茵的草丛,看不见五颜六色的花朵,眼前乌黑一片。但安静并没有因看不见而自悲,她和我们正常人一样,热爱生活,甚至比我们更热爱生活。

安静是一个盲童,我心里本来充满着对她的的同情、怜悯,我想像着她应该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怕被人嘲笑,怕走出家门遇到的种种麻烦。即便她走出家门,甚至也会自己藏在一个角落里,不敢跟人说话,不敢走动,怯怯地听着周围的一切。

可是,安静的表现却让我对她充满了崇敬之情。在她身上怎么也看不出她是一个眼睛完全失明的孩子,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穿梭,她那么自信、从容,她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残障儿童而自悲自怜,她的心里充满了阳光,她热爱生活,热爱周围的一切,她是一个幸福的小女孩。

安静的眼睛看不到,但她用手触摸,用心去感受春光。当她像正常孩子一样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当她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时,我能想像得出她是一个敢于尝试、勇于战胜困难的坚强的小女孩。我能想像得出她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来,一次次用手去触摸那些可能会扎疼她的花草树木,在她的不屈不挠的努力下,她在花丛中越走越流畅,她能用手触摸到每一珠植物的存在,她能用心感知到每一珠植物的成长。可是在这背后,她肯定吃尽了苦头,付出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艰辛,她是多么坚强呀!亲爱的同学们,当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就让我们像安静一样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和挑战吧!

安静的眼睛看不到,但她用向往春天的神奇的心灵,拢住了那只蝴蝶,她告诉我们,她有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她更告诉我们,谁都有生活的权力,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让我想起了世界上许多身残志坚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奏出了一曲生命的赞歌:五岁时就高位截瘫的张海迪、国家优秀运动员桑兰、患有肌肉萎缩性疾病的霍金、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他们顽强地与命运作斗争,他们用神奇的心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拥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灿烂人生。

篇11:读《触摸春天》有感

每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一定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就像《触摸春天》里的盲女孩安静一样。

春天来了,安静每天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我想一般盲人都是用一根竹竿探路的,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生怕跌倒。而安静却走得与我们平常人没什么两样。想到这,我继续往下看,嘴巴从紧闭渐渐张成了“O”形,当我看到安静的手指悄然拢住了一只停在花朵上的蝴蝶时,我惊讶极了。一个失明的小女孩怎么可能会轻而易举地拢住一只蝴蝶呢?换做是我们的话也不会那么容易做到的。好奇心驱赶着我往下看,直到最后我才明白一个道理。是呀,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由自己决定,由自己使用。盲女孩安静,虽然看到的一切是黑暗的,但她的内心是明亮的,她是在用心看世界,用心在生活。

海伦。凯勒曾经说过:“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大家应该都读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就是海伦凯勒写的一部书。在海伦凯勒的心里,视觉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她多么渴望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哪怕只让她看三天的世界就心满意足了。而我们,不知比她们幸运多少倍,却从来不知道珍惜爱护,好好利用。就让我们用美丽的双眼去观察世界、发现世界吧,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篇12:读《触摸春天》作文有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热爱生命的文章《触摸春天》,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有一位盲人小女孩安静,她是一个十分热爱生命的盲童。有一次,居然用灵性拢住了一只花蝴蝶,这让我感到十分的好奇。

我读了这篇课文,知道了:无论是人、是动物,甚至是植物,他们对生命的欲望是极大的。

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位好朋友一起捉蚂蚁玩,我们先找到一个蚂蚁洞,再把蚂蚁引出来,然后我俩悄悄捉住它,蚂蚁并没有如我们想象中的.一样一动不动,而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捉住蚂蚁时,它在我手中乱动,居然想逃出来.我没想到:一只小小的蚂蚁也会与人类反抗!我们把捉到的蚂蚁放进一个小盒子里,我们拿盖子堵注,当捉住了几只后,我们想看一看这些小蚂蚁,当我们一打开盖子,蚂蚁好像早就知道了一样,正等在盒子口上,幸亏我们动作快,不然小蚂蚁一定会爬出来,我们真没想到一只小小的蚂蚁竟然有那样强烈的求生欲望。我们看了一会,就放了它们。

篇13:听《触摸春天》有感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何在, 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的主题。由于学生年龄较小, 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 因此, 联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 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来体会安静这位特殊盲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是本课教学的基本思路。另外, 本文情感丰富凝重, 所提炼的对生命的感悟对四年级孩子来说会有些难度, 除了具体感受安静丰富的内心世界之外, 还可适当拓展学生所了解的人物, 如千手观音的演员和地震灾区的人民等, 使他们对文本的感悟建立在具体语言与具体形象之上, 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设计理念]

着力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用心去读书、用情去体验。通过品味词句、激情朗读、激发想象、情境体验、心灵对话, 让学生真正读进课文里去, 把课文读进自己的心里去, 读出韵味, 读出思考, 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复习、掌握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有选择地背诵课文有关段落, 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并能通过朗读、对话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4.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 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 懂得热爱生活, 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 初步学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 体会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生字新词

[模块一]复习字词

1. (播放课件:春天美景) 沉醉在春天的美景中, 你想到了哪些有关春天的词语?

2.上节课, 我们也学习了许多词语 (课件出示下列词语)

(1) 浓郁飞翔弧线流连流畅小径瞬间穿梭

(2) 磕磕绊绊清香袅袅花繁叶茂多姿多彩

评价预设:“花繁叶茂、多姿多彩”这两个词都是形容春天的, 你能不能再读一读?你的朗读让我似乎看到了那缤纷多彩的春景。你读“清香袅袅”时, 让我感受到那芬香扑鼻的清晨。

[点评]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 必不乐学。”生机勃勃的春景课件、教师动情的语言, 调动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并相机积累巩固了词语。

3.过渡:春天是个缤纷的世界, 在春天也发生着许多动人的故事。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走进安静的内心, 细细体会那令人怦然心动的画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6自然段。

巡视提示: (1) 画出让你动情、动心的语句, 并在旁边写下你的内心感受。 (2) 同学们读得多认真呀, 我从你们的表情中感受到大家已经走进了春天, 走进了安静的内心世界。

二、聚焦“奇迹”, 感受春之气息

[模块二]热爱春天

课件出示: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 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对话:“穿梭”是什么意思?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安静在“穿梭”?从“穿梭、流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结:一个盲姑娘能够这样穿梭于花丛中, 而且走得那样自如, 那样轻盈, 那样流畅, 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这着实让人感动。

3.练习:是什么让这个盲姑娘的手极其准确地伸向沾有露珠的月季花?

课件出示:因为, 所以。

4.引读:“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 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 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以至于“在花香的引导下……”

(2) 安静喜欢这芬芳扑鼻的春天, 以至于“在花香的引导下……”

(3) 她呼吸着、享受着这春光给她带来的美好, “在花香的引导下……”

[点评]在品悟“穿梭”“流畅”“极其准确”等词语的基础上, 通过说话练习、激情引读, 让学生感受盲童安静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模块三]热爱生活

课件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 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 真是一个奇迹!

1.品悟:悄然、竟然、奇迹

2.引读: (1) 这是作者意想不到的。“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

(2) 这也是你我意想不到的。“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

3.想象:如果当时你就在那儿, 当你看到这一幕, 你想说什么?

4.体验:闭上眼睛, 此时, 你就是安静 (课件播放音乐) 你穿梭在花丛中, 你慢慢伸出手, 在花香的引导下你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手指悄然合拢, 竟然拢住了一只蝴蝶。你感觉到了什么?

5.小结:是啊, 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安静的手中扑腾着, 此时此刻安静也感受到生命在跳动, 生命是那么美好。引读:“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 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6.想象:安静在她第八个人生的春天里, 触摸到了一只蝴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她还会触摸到什么?

7.小结:与其说她拢住了蝴蝶, 不如说她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才有了这般灵性。引读:“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 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 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点评]这一情景设计让学生亲身体验安静当时的感受, 使学生与安静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了解到正是因为安静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才让她抓住了这一瞬间, 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三、聚焦“张望”, 感受生命的缤纷

[模块四]生命美好

课件出示:许久, 她张开手指, 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 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1.对话: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怎样叫“张望”?你能做个张望的动作吗?

2.练习:安静看不见, 但还在那儿张望, 她仿佛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许久, 她张开手指, 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 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她仿佛看到了。

3.此刻安静的心也随着蝴蝶飞翔起来。引读:“此刻安静的心上, 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 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 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4.朗读:是啊, 她在张望, 张望心里的春天, 她的心中一定也有梦想, 此时正如蝴蝶般扇动翅膀, 在她的缤纷世界中飞翔, 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感受。 (配乐朗读)

5.小结:这让我想起海伦·凯勒说的一句话: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东西, 还有一种内在的视觉, 那就是用心看世界。安静, 就是用她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触摸到了春天, 让自己拥有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点评]抓住“张望”这个词语,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 设身处地地从盲女孩安静的角度去思考:她最想看到什么?巧妙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与文本中的主人公对话, 从而使学生走进安静的内心世界, 达到情感的共鸣, 并通过说话、朗读把情感体验表达出来。

四、升华情感, 领悟生活真谛

[模块五]创造生命

课件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1.对话:“谁”可以指什么人?

2.练习:都有生活的权利, 只要, 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3.小结:是呀,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无论是残疾的, 还是健康的, 只要你能用心去创造, 就会有一个缤纷的世界。

4.拓展:我们生活中, 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虽然他们身患残疾, 但是他们用自己的心, 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1) 看, (课件出示:《千手观音》) 站在最前面的这位是邰丽华, 她被评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节目精彩, 更因为表演这一节目的演员都是聋哑人。她们在无声的境界中, 创造出如此精彩的缤纷世界, 感动着亿万观众。

(2) 看, 这是大家熟悉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

5.引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1) 让我们谨记这句话吧:“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2) 让我们把这句话送给灾区人民:“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3) 让我们把这句话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点评]学生在体验、品味“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句话的时候, 让他们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事迹, 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上升到一个高度, 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五、拓展阅读, 加强语文实践

[模块六]积累拓展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抄写下来, 背诵下来。

2.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并把收集到的资料及阅读后的感受, 小组同学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手抄报。

[点评]“阅读链接”中海伦·凯勒所写的那段话, 又一次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在领悟文本的基础上, 超越教材, 跳出文本, 拓展更多的课外资源, 阅读“生活”这本无字书。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从而感悟文本的真正内涵。

[教学反思]

《触摸春天》是一篇简短的抒情散文, 真切地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 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本课教学基本贯彻了我的设计理念, 使学生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 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评课之后我认真反思, 发现有些地方需要改进。

1.学生自由读书、思考、品味的时间不够充分。课文虽然语言优美, 但由于话题凝重、深沉, 学生年龄较小, 对于一些关键语句, 体会起来有些困难。加上教师急于完成教学目标, 为了赶快进入下一环节, 学生自由读书、品味的时间不够充分, 致使对文本的体验不是很到位。如在理解重点句“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时, 学生就无法理解和体验到那神奇的灵性就是源于安静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篇14:触摸春天的心灵

刚踏进普者黑,我的心倏地动了起来,冬的身影还未走远,春已踩着轻快的步伐来了。我闭上眼睛,似乎感觉到小草正从沉睡的大地中嗞嗞钻出地面,惊奇地张望着这陌生而又熟悉的大地,一阵风儿过后,它们纷纷脱掉厚厚的冬装,轻快地跳跃着,把紧缩了一个季节的筋骨舒展开来,它们泛着晶莹剔透的淡绿,招呼着还不敢钻出地面的朋友;沿湖而立的柳条婀娜地摇摆着,鹅黄的嫩芽在不断地鼓胀着,它们在张望着湖里那些羞答答的小荷;一只蜻蜓也有些急不可耐,在湖面上捣鼓着清幽幽的湖水。

嗅着这朝气蓬勃的春之气息,我们一家在游泳池边的草地上奔跑 、追逐。看着这充满活力的春天,我有些忍俊不禁地打开了手里的摄像机,记录着这早春的时刻。看到我打开摄像机,调皮的女儿拉上她老爸,迎着我的镜头赛跑起来。她规定从起跑线到我坐的地方这一段距离中要往上跳跃两次,比赛中不仅要比谁跑得快,还要比一比谁跃得高。在一次次的赛跑中,他们把整个草坪吵沸,让散落的人群享受着这和谐而温馨的场面。三局两胜,好胜的女儿跑完一局就先冲到我的摄像机前翻看着,她要最先知道到底是谁赢?前两局她老爸还有些让着她,越往后跑,女儿的步伐越轻快,可早年就有些发福的丈夫越跑越慢,越跳越低,最后不得不输给女儿,看着满头大汗的女儿、气喘吁吁的丈夫,我既兴奋又心疼,劝他们别在跑了。一家人就着松软的草地躺下,遥望着高远的蓝天,闻着阳光的味道,细数着蓝天中的朵朵白云,想安安静静地睡上一觉。可那从未到过野外的小兔子绵绵东跑跑西颠颠的,一会儿跑到人行道上,竖起耳朵张望;一会儿又跑到清幽幽的游泳池边试探。女儿担心它出意外,就带着还未退尽的汗渍寻着绵绵而去。

突然间,女儿惊喜地把躺在草坪上的我们唤起,跟着她来到偶然间看到的一片嫩黄的迎春花前欣赏起来。在煦风微送中,只见迎春花在和风暖阳的呼唤声中,一面夸张地宣扬着自己优美的身姿,一面吐放着鹅黄娇嫩的花朵,把一根根缠绵的枝条尽情地向春天的深处伸展。女儿伸手去抚摸着一朵朵花,可最终还是收了回来。我问她喜欢这些花为什么不摘一朵呢?她惊奇地瞪大眼睛,妈妈,小花也有生命哟,我摘了它会疼的!看着天真的女儿,我为她的善良感到高兴。为了不留遗憾,我在迎春花前用摄像机为女儿和她的宝贝绵绵留下了美的瞬间。

在这灵动的季节,丈夫的童心大动,他悄悄尾随着一只早早飞来的蜻蜓,那蜻蜓好像知道了丈夫的心思,停停飞飞,显得有些犹豫不决,蜻蜓的行为让丈夫有些无奈,只好用商量的口吻对蜻蜓说:“蚂螂蚂螂歇歇,你的屁股借我捏捏”听了丈夫对蜻蜓的呼唤,看着丈夫幼稚的动作,女儿爆笑不止,说她老爸太有趣。以前从未见过丈夫如此童心,今天,在女儿眼中,她老爸好像比她还小似的。让女儿发笑不止的还有另一个原因,她说她老爸真笨,连蜻蜓都不认识。听了女儿的话,我告诉她,蜻蜓在我们老家习惯管它叫蚂螂。女儿听了也很兴奋,学着她老爸的样儿唤起蜻蜓来。父女俩一个赛着一个,大有捉不到蜻蜓不罢休之势。可蜻蜓老是跟他们兜着圈子,丈夫怕蜻蜓听不懂,又换了一种说法:“蚂螂蚂螂飞,底下有人追,蚂螂蚂螂落,底下有好货。”边念叨边把一只握有树枝的手伸出去等待蜻蜓降落,另一只手则准备着随时去捏降落的蜻蜓。看着蜻蜓刚要降落到丈夫手中的枝叶上,女儿有些不甘心,学着她老爸的样儿握着树枝,高声喊道:“蚂螂蚂螂飞飞、蚂螂蚂螂飞飞,这儿这儿落落、这儿这儿落落”,刚想落下的蜻蜓在女儿的喊声中飞走了,但也并未向女儿飞来,可认真的女儿高举枝叶,抢过丈夫刚改的口诀高声念叨着向蜻蜓追逐而去,她总希望在她老爸之前捉到蜻蜓……

看着童心未泯的丈夫和笑容灿烂的女儿,踏着轻柔的春风,细赏着脚底的春天,我有些醉了,此时,我仿佛感觉到我们一家已触摸到了春天的心灵!

上一篇:未来的地球小学作文400字下一篇:东郡某人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