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教育的内涵

2024-05-03

触摸教育的内涵(精选十篇)

触摸教育的内涵 篇1

1.将学生视作发展性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也是教育的重要因素和主体。以往的教育观将学生视作静态的、无思想的“物”体, 将大量的间接知识灌输进学生脑中, 造就了一大批无法适应社会的“机械”人。而如今, 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态势下, 这种塑造人的方式已不能造就社会所需之人了, 这就必然要求改变, 在研究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改变教育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确立学生发展性主体的地位。

2.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个体特殊性。学生是在各自遗传素质和社会背景下成长的独立个体, 他们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育要尊重学生用这些已经获得的经验去解决问题、去展现自己的能力。既然学生是不同的独立个体, 那么他们就有各自的特殊性, 教育必须尊重这一点, 并且利用这一点为社会造就多样化的人才。

3.旨在培养个性化和有创造力、实践力的公民。现代教育理念是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提高民族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并把“人”置于中心位置而树立起来的。现代社会变化之快, 国际竞争之激烈都超乎我们的想象, 我们唯有造就可以适应现代变化和竞争的公民才能不被淘汰, 而只有个性化和有创造力、实践力的人才才能做到这一点, 这是我们现代教育的目标, 也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归属。

读书笔记——触摸教育的风景 篇2

高一数学组

郭丹瑶

很喜欢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是一道风景,教育也一样,我们教育着学生,而学生又时时刻刻的妆点了我们的生活。最近品读了一本《触摸教育的风景》,让我领略到教育也可以是一道优美的风景。

《触摸教育的风景》作者陈惠芳: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现为张家港市沙洲小学副校长,任教数学。曾获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百名“好师徒”,张家港市第三届“十佳”师德标兵、张家港市名教师、市数学学科教改带头人、市首届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全书分为五个部分:案例解读、学科频道、校园故事、教学杂谈、课题研究,其中大部分的篇幅是陈老师所撰写的教育叙事类文章。观陈老师书中的五大版块,各具精彩。正像窦老师在总序中给大家介绍的那样,陈惠芳老师的本书并不醉心于形式逻辑意义上的严密性,而是以中国散点透视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普通教师在新课程下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陈惠芳老师《触摸教育的风景》一书中,各位读者除了能读到她教育教学的一些成功经验、反思教训,更能也是更应当读到的,则是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

文章看似简单,但从中蕴涵的教育哲理,却不压于各类专家名著。因为文中所写都是真人真事,就如同发生在自己身边,而有些情况更自己亲身经历,所以读起来倍感亲切。我想作为教师都知道将每天的教学事件都进行记录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但如果没有如此的坚持,我想陈老师就无法写出那些看似很小、看似很近,却常被我们忽略的故事。如果不是长期的观察和积累,是无法养成这种随时思考习惯。我想只有一个有心的人,才会觉得点点滴滴都是故事。只有一个有恒心的人,才会时时处处都在写故事。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真切地领悟出陈老师对数学学科的把握,领略到她数学课上的独特风采。陈老师的数学课有三个特点,一是注重生活化,她发现《生活,让数学如此精彩》,于是倡导《让数学回归生活》,《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创新发展》,并进一步《谈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二是注重活动性。她在数学课不仅经常《剪剪、画画、说说》,甚至还《带着学生过马路》,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运动场》,善于《破译孩子心灵的密码》,发挥《优点卡的魔力》,《接纳学生的异口同声》,《给每个孩子一个出错的机会》,《给每个孩子搭一个凯旋们》,充分体现《赏识教育的育

人功能》。在案例解读中,她所撰写的文字中有不少是听名师讲课的体会。例如听特级教师李烈《师生呼导生术”》,刘德武《走进新课程听课随记》、吴金根《引导学生从“无序”走向“有序”》等等。陈老师每次听课后都能深入挖掘名师课堂艺术的精髓,提出自己的反思与建议,给教师提供了走进名师、亲近名师、欣赏名师风采的机会。名师课例本身是一道风景,陈老师以解读的形式将这些风景定格,于是形成了又一道亮丽的风景。陈老师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数学教师,她还是一位成功的教育管理者,在书中有相当多的文字叙述了校园的教育故事。陈老师选择的28个校园故事,用爱心书写了28道美丽风景。从陈老师的校园故事中,我们处处能感受到教育“春风风人,夏雨雨人”的真爱风景。感谢陈老师在教育路上给我们带来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们受益不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自己的专业成长,我制定了一些计划。

一、成长需要多听课。我认为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每听一堂课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渐渐地,我也掌握了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听完课之后,把其他老师上课时讲到的记在听课记录上,然后进行琢磨,将他们很多优点和长处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当中去。每次听课,我都有不同的领悟,都能收获到很多东西,经常有“听君一节课,胜思一整天”之感。所以我要将听课坚持下去。

二、成长需要多反思。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认真地做好记录,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

三、成长需要多读书。只有多读书,才能领会书中的精彩世界,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一个优秀教师的深厚功底,高超驾驭课堂能力、活泼风趣的课堂语言,只能来自于持之以恒的不断读书,不断的充电,不断的从知识海洋中汲取营养。

引领学生触摸语文术语的内涵 篇3

一、 情境创设中展示内涵

展示语文术语的内涵,并不是让学生掌握术语,而是借助语言内涵的展示,促进内容理解和情感培养,促进语言赏析和语言内化。为此,可借助情境创设,引发言语活动,让语言魅力凭借言语活动彰显。如:从前,大山脚下有座小村庄。小村庄住着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一天早上,一群大雁从他们头上飞过,兄弟俩想射下一只大雁来充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上述句子是后文内容的反衬,为使反衬的语言技巧给学生形象的感受,教师可这样引导:

师:(出示上述句子)请仔细读读,认真想想:读了这两句话,知道兄弟俩后来竟没有射落大雁,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细读思考后交流)

生:他们以打猎为生,也许有百发百中的本领,为什么连飞到头顶的大雁也打不着呢?真是不可思议。

生:他们以打猎为生,箭法一定很好,甚至是箭起雁落,怎么没有射到从头顶飞过的大雁呢?

生:还兄弟俩呢?一群大雁从头顶飞过,大雁这么多,距离这么近,可竟然没有射到,太不应该了。

师:是啊,以打猎为生,是兄弟俩,有一群大雁,又从头顶飞过,没有理由射不下来。为什么兄弟俩空手而归呢?下面继续阅读课文。

在后文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理解了兄弟俩未射落大雁的根本原因后,教师又这样引导: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兄弟俩为什么没有射落大雁,如果你就是他们,此刻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生:唉,兄弟俩面对一群大雁竟然一无所获,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怪谁呢?只能怪自己,如果不是刚才空谈,错过了射落大雁的最好时机,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了。

生:现在后悔也没用了。看来,今后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把握时机呀!

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空洞的讲述,没有专业的术语,而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亲近人物,进入情境,理解条件与结果的落差,感悟语言情感,体会上文与下文的联系,领悟语言奥妙,使反衬的内涵在言语活动中得以清晰,从而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以及对语言的深刻解读。可见,对小学生而言,对语文术语简单讲述不行,一味回避也不行,可通过情境创设激活文本,让语文术语的内涵在鲜活的言语活动中具体起来、清晰起来,从而让学生既能深刻地感悟语言情感,又能形象地感受语言魅力。

二、 内容关联中显化功能

言语形式服务于言语表达,言语表达借助于言语形式,这就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互为依存的关系。文中每一言语形式都有特定的功能,对小学生而言,其功能不能由教师告诉,而应该在内容与形式的关联中表现,促进学生去感受、去领悟。如: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使楚》)这是事情的背景,它对事情发生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借助背景促进内容的理解,借助内容体会背景的作用,教师这样引导:

师:请大家仔细读读一二两节,看你能读懂什么?

(生阅读体会后引导交流)

生:我知道,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齐王派晏子访问楚国,按理说楚王对晏子不该小视。

师:是小国就可以小视了?

生:我的意思是,国家之间交往应该不分大小和强弱。可楚王认为自己强大,不把别的国家放在眼中。但齐国也是大国,他可得掂量掂量。(笑声)

师:哦,你是这个意思。其他人读懂了什么呢?

生:虽然楚国和齐国都是大国,但从第二节可以看出,齐国的国力比不上楚国,所以楚王不把齐国放在眼中。

生:论国家的大小,两个国家不分上下,但论国家的实力,齐国不如楚国。

师:是啊,课文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来国家无论大和小、穷和富、强和弱,应该一律平等,可楚王却不这样认为,他想借此机会侮辱晏子,显显自己的威风。

在阅读了晏子与楚王斗智斗勇的经过,理解了他的大智大勇后,教师又这样引导:

师:一个使者,能从容地对付不可一世的国王,这是为什么呢?

生:晏子凭借的是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没有勇敢,便不敢与楚王斗,没有智慧,他无力与楚王斗。

生:所以晏子能机智勇敢地与楚王斗,并最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一个重要原因是背后有强大的祖国在支持着他。祖国的尊严由于晏子的机智和勇敢得到了维护,晏子个人的人格尊严也由于祖国的强大而得到了尊重。

师:说得太好了,没有祖国的强大,晏子就难以与楚王进行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没有晏子的勇敢和机智,祖国的尊严也就难以得到维护。

如何借助背景促进内容理解和情感体会,感受背景在叙事、写人中的作用呢?上述案例给了我们启示。教学中,该教师把背景的发现和运用巧妙、合理而又有效地融合于文本的阅读感悟之中,使得背景对人物的凸显作用非常清晰,人物对背景的依托作用也很明显。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回避专业术语,不能简单地规避专业知识,要在文本解读中让语文知识变得形象而具体,让文法内涵变得立体而感性,以便学生去触摸与感悟。

三、 深入探究中感受匠心

课文中的语法、文法知识,多是潜藏的、无形的。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教师既要通过教材的潜心研读来明晰作者的写作意图,又要通过对教材的科学化处理,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独具匠心。如:他等老板、老板娘和几个伙计到教堂做礼拜去了,就从老板的立柜里拿出一小瓶墨水,一支笔尖生了锈的钢笔,摩平一张揉皱了的白纸,写起信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凡卡》)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留白艺术填补其间的空白,内容理解才更深刻,情感体会才更真切。对此,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首先,初读中揣摩。初读后引导质疑:墨水、钢笔、白纸是谁的?为什么墨水是一小瓶?钢笔又是笔尖生了锈的?白纸是揉皱了的?接着引导揣摩:你认为这些是谁的?是怎么来的?为何放在老板立柜里?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些肯定不是老板的,老板不会这么寒酸。墨水瓶可能是捡来的,墨水可能是从老板那里倒的,钢笔也可能是捡来的,白纸可能是老板的,揉皱了是为了不被老板发觉。而这些放在立柜里,反而不会引起老板注意。可见,为了写这封信,凡卡做了精心准备,可谓是煞费苦心。

其次,精读中联系探究。精读中,引导从“信的内容”中,感受凡卡挨打挨欺、挨冻挨饿的学徒生活,从“插叙内容”中感受凡卡自由快乐、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以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艰难和乡村生活的美好,形成与“精心准备”的紧密联系。

教育的内涵与质量 篇4

真教育体现人文精神

教育的本质是把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过程, 是一个人格养成的过程。教育要为保障人人享有发挥自己才能、掌握自己命运而提供必需的思想、判断、人文情怀和劳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本质是让受教育者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成为“全人”, 走向社会。

真正的教育不是说能够读懂几本书, 根据专业知识去就业, 而是使受教育者的心中要有人文关怀, 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的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与核心, 教育的人文思想是要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学术批判和科学求真。一所优秀的大学应当发挥大学的人文精神对人才培养、现代社会发展及先进文化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大学不仅仅是知识传授和科技创新的场所, 也应追求人文关怀的终极价值, 并成为人类社会公正与理想的源泉。

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唯一的教育目标, 忽视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的教育是一种片面的教育观。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引导, 会使学生关心他人的意识淡薄, 缺乏对人生价值追求的思考和对人类文化价值的理解, 也会使一些教师的价值观和他们的人生追求产生弱化, 这些都偏离了教育的本质要求。

在伴随中国日益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过程中, 中国的一流大学必须要有我们自己的人文价值诉求和人文主义。大学的教育教学要承载应有的人文精神, 使大学真正成为国家的智力源泉和执政的“智库”。大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 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坚持大学自己的人文主义, 这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教育内涵, 也是我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 这样才能真正回答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价值诉求。

用教育教学传承人文精神

大学的人文精神不是依赖简单的国学知识和泛道德化的教育形成, 也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一所大学的人文精神是这所学校代代相传的大学文化、教育理念和学术传统风气, 还有学生社团活动、卓越教师的个人魅力、同学之间的交流、校园里令人流连忘返的老楼旧屋等。

在大学的人文教育中, 我们必须加强包括国家历史、文化、哲学、心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社会发展成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爱国主义是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知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清楚当今社会发生的变化, 形成完整的价值观。特别是在理想主义和价值追问不断被遗忘甚至被嘲弄的今天, 我们更要注重大学生人文精神和价值观的培养, 激励和发现当代青年人所应有的理想主义精神和对人生价值的积极追求。

大学的人文精神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和社会发展进程的理性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进步, 大学培养的千万人才支撑着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但是教育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完美的地方。

尽管如此, 这也不应成为一味抱怨和批判中国教育的理由, 当前中国教育所存在问题的解决, 不仅仅是国家的责任, 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包括受教育对象的共同责任。

教育是一个过程

教育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需要了解和洞察教育对象的个性, 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群体与过去相比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 面对许多大学生成长的困惑, 师生的互动也是教育内涵的重要内容。因为科学精神的传播和人文素养的感受, 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接触, 这是其他任何教育方式都无法替代的。

教师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职业, 更应是一个具有行动力和创造力的教育实践者。针对各方面的纷繁变化, 一个好的教师, 应该学会与时俱进地积极应对。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 而培养学生首先要把课堂教学搞好。课上不好, 一切无从谈起。教学是一门艺术, 是一门科学。教师要融汇知识, 要激发学生的一种冲动和激情, 让学生听完这门课, 豁然开朗。

教育本身是一个缓慢、优雅和美妙的过程, 不能有任何急功近利的心态。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把“书”读好, 把“社会”读懂, 使他们真正能成长为有理想、有抱负、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新人。这就需要我们把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深扎根于每一位教师的心中, 体现在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提高教育质量不仅依靠每个教育工作者深厚的直觉和倾心的付出, 还要把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的感情融入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近年来, 西安交大深入思考以什么样的教育在特定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实施“2+4+X”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学生创新实践的“工程坊”、推行本科生“书院制”、倡导“体育精神”的人才培养等四项系统重大改革, 这是基于百年交大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基础, 在新时期对教育内涵的思考和提高质量的行动, 它不是关注眼前的发展利益, 也不是一次“惊涛骇浪”走过场的改革, 而是实事求是、深刻又缓慢并逐步深入的“静悄悄”的变革。

读《触摸教育》心得体会 篇5

最近有幸拜读了张圣华老师编著的《触摸教育》一书,其中对当前教育的现状和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十分到位,观点鲜明,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创设理想高效的课堂这一章节的内容对我的触动很大,编者认为理想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地通道和美丽的风景,不必遵循固定路线的没有激情的旅程;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安全、愉悦的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给予学生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读完之后我思考了很久,这样的理想课堂在现实教学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应该如何创立呢?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体会:

首先要树立学生主体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由传统封闭式教学转换为指导学生的 “开放式学习”,同时教师的观念也要随之改变,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起和谐民主、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又要承认差异, 兼顾个性,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发挥学生的才能, 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学习, 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确保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使多数学生都得到锻炼,学生自主参与、师生平等交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能深入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 提高学习兴趣, 树立自信心, 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能创造师生互动, 学生之间互动的机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心理障碍,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同时也能使学生提高与别人协作交往的能力。

其次要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参加国培时我听过一位特级教师在线讲座,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少有快乐可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们又怎敢奢望他们能够高效学习?所以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是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动力,是成才的起点。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山市》时,先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视频,调动起学生探究自然世界的兴趣和欲望。教学过程中遇到海市蜃楼的成因与出现地点,这些自然知识都激发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于是让学生自己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思考,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接着让学生在班上讲述自己和理解。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在学习和评价中,学生学会了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经验。学生始终处在积极的学习动态,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较好地达成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学生激起了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开始逐渐地积累知识,久而久之,当量变发展到质变,就有了成绩的飞跃、提高。

再次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抛绣球”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既感到紧张又有趣,热闹开心的游戏中,诗也很容易就背熟了。学习九年级下册13课《威尼斯商人》时,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课文的思想内涵。此外,在课堂上不时地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最后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摄影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关系 篇6

关键词:摄影教育,素质教育,内涵

一、摄影教育的内涵

1. 摄影教育的性质

人类的文化教育活动与传播密不可分。一部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教育的传播史。教育本身也有着展现自我和进行交流的内在特性,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本土教育与外邦教育、先进教育与落后教育等各种教育形态之间从未停止过交流与碰撞, 而这都依赖传播作为桥梁。

以摄影艺术作品作为教育媒介, 面向普通的观众和受教育者, 这是作为摄影艺术教育区别与摄影专业的教育, 而纳入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定位。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 将有效地帮助受教育者在加强对摄影艺术的观摩中, 获得诸多审美与非审美的教益, 综合素质特别是艺术修养得到提高。在目前高等教育体系中, 摄影教育一般存在三种不同的教育对象:一种是将来希望从事摄影职业专职拍照的人才;二是将来从事商业摄影的人才;三是从事摄影学习课程只是为了开拓知识视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质、完善知识结构的普通高等受教育者。这三种层次的教育对象, 无论自身条件、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正确了解摄影教育与专业摄影教育的区别是十分重要

多样的生物形式与生命力中汲取营养, 最终的建筑形态是以自由流畅的曲线造型和富有生命力的形式表达着美与和谐, 如高迪设计的圣家族大教堂。直线式的几何形态是现代主义工业文明的直观表达, 构成美学与秩序感是其最大特征。极端与模糊化是对思维常态的一种否定, 如极简的元素做极繁的构成达到强烈的对比效果, 而模糊则与之相反, 不是强调差异性, 而是模糊两个概念的界限, 达到新的形态。相对结构主义而言, 解构就是一种陌生化手法, 陌生化就是要通过瓦解日常的概念去创造升华的意义, 重构现实的内涵。可以通过尺度、材料、形态、位置及时空的改变, 在设计中全力破坏原有结构而达到新的有序符号造型, 如解构主义大师弗兰克·盖里的设计, 以设计具有奇特不规则曲线造型雕塑般外观的建筑而著称。 (图2)

四、教学中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很多人把环艺设计的学生比作是泥工、木工、油漆工与画工, 这形象说明了环艺设计的学生要求有过硬的动手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包括三方面的能力, 一是手绘能力, 能够进行快题设计。这要注有一定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对建筑结构的理解能力, 能根据要求把小型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及透视效果图表现出来, 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对手绘的训练。第二方面是电脑设计能力, 现在很多设计的同学把学设计简单看成就只是学设计软件。平面设计的同学只要掌握几个图像处理软件, 环艺的同学只要学会cad, 3d, ps等就可以了。这样说也有一定的道理, 在数字信息时代, 电脑辅助设计是快速且出效果的最好手段。学习好电脑的的。因为“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 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 就是说, 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三种教育对象而言, 强调普及摄影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通过对优秀摄影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来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修养, 培养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当代社会, 摄影教育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从这个意义上讲摄影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 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手段。摄影教育的教学是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而存在。受教者学习摄影课程, 了解和掌握摄影文化基本知识和影像鉴赏的方法, 主要不是想掌握一种创作或拍摄技巧, 而是为了开拓艺术审美领域, 提高摄影文化水平, 培养对艺术美的审美鉴赏能力。以体现我国教育方针, 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 摄影教育的特点

首先, 摄影教育从形式上影响大学生, 并建构新的思维要求。大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本质是对大学生的培养。高等教育中面对着普遍接受影像传播的学生群体, 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 他们大量接受影像传播的信息和知识。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信息表述从语言走向影像。摄影的产生所引起的巨大变革, 将超过印刷术在促进国家工业化中所起的作用。摄影艺术的发展必将冲击未来的信息社会, 使大众的思维方式和接受方式对受到影响, 并改变着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 文化的传播模式得到重构。

其次, 摄影教育拥有广泛、全面的文化内容。摄影艺术作为新时代的产物, 具有其它一切传播和教育模式难以匹敌的优势。摄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方式确立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以其特有的

确是非常重要的, 既能满足设计公司与客户的需要, 又能真实地表现场景效果与质感效果。当然我们不能只是做一个电脑绘图人员, 我们要能把设计思想通过电脑表现出来。第三方面的能力是模型制作能力, 南宋大诗人陆游有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了在做学问方面要注重实践, 用在我们做设计也是有说服力的。我们把建筑方案按一定的比例做出实物模型, 这样能更生动地展示建筑形态, 更有表现力。模型的制做不要求用多么好的材料来作, 它考察的是同学们对比例尺度的控制能力与材料的应用能力与及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同时, 在制作过程中, 对建筑的结构与功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中, 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 以小组赛的形式, 既有竞争性, 又培养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 《小型建筑设计》课程在教学中先是解决认识方面的问题, 再是从提高专业素养与设计能力入手, 解决学生设计方面的问题, 这样对于学生能在老师的辅导下进行大量的课外拓展阅读, 加强手绘训练, 最终较好地完成设计创作, 为以后从事建筑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振复.建筑美学笔记.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2]傅祎.建筑的开始—小型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3]赵劲松.建筑原创与概念更新.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4]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审美方式和认识功能成为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社会交流手段, 摄影语言是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语言形式, 更多的文化信息通过图像进行传送,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视觉空间, 也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使观众理解信息, 使信息内容得以拓宽。人们对信息文化价值的判断也将从单一深刻过渡到丰富多彩。这将会给摄影教育带来更丰富的内容。

最后, 摄影教育拥有最广泛的接受者。现代的人们在家里只要打开电视, 什么样的图都可以看, 什么样的画都可以读。摄影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 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提高人的全面素质, 就有重要的意义和功能。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美育、体育、智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素质教育应该是以德育为核心,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 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的教育。

1.素质教育提出的时代背景

近二十年,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指导方针就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素质教育对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意味着国家将培养出什么样的人与这个复杂的世界合作和竞争。素质教育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教育既是一个国家的产物, 又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所以, 国家的教育既要反映本国自身社会发展的需求, 也要反映所处时代提出的要求。正如一位老师所说:“素质教育处于“知识经济”时代, 它必须是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国际意识的教育;素质教育处在“重生存生活方式”的时代, 它必须是能培养学生学会生存的“完人教育”;素质教育处于“多元化”时代, 它必须是能培养学生个性的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 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教育处于基础地位, 国力的强弱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劳动者素质, 这对于普通高校培养和造就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和崭新的课题。

2.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指“依据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 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素质为目的的, 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 注意开发人的潜能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所以, 素质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操作教育、技能教育, 而是一种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 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德智教育、心理教育、情感教育, 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的教育。在现阶段, 也可以说是培养“四有”公民的教育。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做了深刻全面的阐述。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就应该是以大学生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育, 把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在加强和重视知识文化教育的同时, 更要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尤其要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当前大学生的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是不容忽视的, 学校的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智育方面的发展, 更要重视德育方面的发展, 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教育方面的加强, 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 也就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加强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不但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还强调只有重视和加强素质教育, 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摄影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摄影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生的思维训练中更强调的是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是艺术想象的合理性而非逻辑性。但是, 摄影教育和传统的艺术教育如舞蹈教育、音乐教育等艺术教育又不一样。摄影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必然要依循教育自身所具有的普遍规律以外, 摄影教育也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例如, 舞蹈这种青春期艺术, 如果不是从小学习, 肯定不能成为专业人才。而普通高校的摄影教育则不需要, 它是受教者进入高等学校后才实施的艺术教育。与专业的摄影学院的摄影教育是不同的, 它更多是重视对广大受者的多中素质的教育, 特别是审美素质的培养, 包括审美鉴赏能力和批评鉴赏能力, 及摄影艺术非审美价值的解读, 从对摄影艺术的教育把握中, 不但获得高品位的审美情趣, 更多的受到其他方面的教育, 同时摄影教育有自身较为规律的特征。

1.原则和目标的一致性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在第五次会议中, 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推进文化创新,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与素质教育所遵循的马克思主义和一人为本的原则是一致的。在“为什么教育”“教育谁”“教育为了谁”的问题上, 摄影教育和素质教育也有着相同的回答, 也是素质教育和摄影教育的共同目标。

2.互利和共进的过程

素质教育和摄影教育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们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首先, 摄影教育的逼真性与实现素质教育的现实性。摄影作品的人物与情节都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 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不但充满了真实感而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其次, 摄影教育的丰富性与实现素质教育的多元性。摄影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等特点, 其中包括人文、自然、天文、地理, 还有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使人们既了解自己身边的事件人物, 同时又通过摄影媒介洞察无法接触到的生活与自然世界, 从而充实自己。以至于摄影教育的形式与目标出现了多元化。如有的摄影作品表现的是生活中欢乐的一面, 使人们欣赏之后可以愉悦身心, 获得愉快的心理享受;有的摄影作品是悲伤的画面, 表现生活中悲惨的一面, 人们可以通过摄影作品, 了解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特别是对没有经历过人间苦涩的读者而言更是一部必读的佳作。摄影艺术的丰富表现内容和教育信息, 给受教者带来教育的多元性。其次摄影教育的生动性与实现素质教育的活泼性。无论是摄影作品中的视觉效果还是情感脉搏, 都应是丰富而生动的。摄影作品要想打动观众, 博得喝彩, 必须生动。既有生动的现实性又不失艺术的生动性。再次, 摄影教育的梦幻性与实现素质教育的启发性。不管摄影多么反映现实生活, 它毕竟是生活的再创造, 是高于生活的

参考文献

[1]张星男.《论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J].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第9-11页

[2]林群.《高校素质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5月

探寻音乐教育的审美内涵 篇7

一、教学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在著名的德国奥尔夫学院, 综合性教学成为了最显著的特点, 奥尔夫说, “从来就没有孤立的音乐教学课堂, 而只有与动作、语言、舞蹈等音乐教学实践环节同时存在的音乐教学。”在音乐课堂上, 尝试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开发创造新意识, 发展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操作能力, 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比如在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中, 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发展他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一方面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 在现有的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大胆的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更新教学手段,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其次, 在教学方法上, 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给学生设计有兴趣的、适合表演的教学内容。学生正处在情绪体验较强的时期, 有激情, 喜欢新鲜刺激的事物, 对未来充满幻想。同时, 由于心理不太稳定, 容易受外界环境和伙伴的影响, 除了喜欢给人以力量的歌曲外, 还喜欢活泼动感、新鲜时尚、容易上口的流行音乐, 富于幻想充满诗意的音乐, 反映大学生自己生活和情感的音乐及通过影视传媒影响的偶像音乐, 对这些合乎口味的音乐作品, 我们要适时引入课堂。教师要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艺术实践的机会,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组织的各种演出和比赛, 因为音乐是以情感为纽带的审美体验, 只有亲身经历和积极参与, 才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强化审美体验, 从中感到乐趣。学生如何利用创造性思维去聆听鉴赏音乐, 教师因给予正确的鼓励和引导, 在声乐教学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培养创造性操作能力, 当学生通过听觉、视觉、想象、对所欣赏的作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 再让他们演唱, 使欣赏过程提高到另一个高度。

所以, 教学实践相结合, 是为了促进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 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 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 提高人文和审美素质。

二、歌唱欣赏的形象重塑是审美内涵的核心内容

歌唱欣赏的形象重塑是审美内涵的核心内容之一, 也是歌唱审美终极目标的最终价值实现。因为在歌唱艺术活动中, 欣赏者必须通过积极主动的歌唱听觉感知活动来参与歌唱艺术的审美创造。而全部歌唱审美创造过程的完结, 则只能是在欣赏者接受歌唱听觉刺激, 并借助思维想象的帮助, 在脑海中塑造出新形象时, 歌唱审美创造才能最终告以段落。在这里无论是作为歌唱艺术一度审美创造的声乐作品创作, 还是作为二度审美创造的歌曲演唱表现, 都是直接针对或指向作为三度审美创造的歌曲欣赏活动的。倘若离开了歌曲欣赏的听觉审美创造, 前两度创作都会失去最终的作用对象而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歌唱听觉思维的形象重塑, 是审美内涵的最终结果, 是艺术的审美价值体现。

歌唱欣赏作为一种“审美的聆听”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这种聆听, 借助以听觉感知为基础的思维想象和联想活动, 依据歌唱音像提供的线索, 对形象分析、形象整理、形象重组、形象综合, 在大脑中重新进行形象设计, 塑造出全新的审美艺术形象。歌唱欣赏的艺术形象审美创造的个体差异十分突出, 这种差异通常是由欣赏者的个人生活阅历、文化知识、音乐修养和其他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差别造成的。比如在欣赏《月之故乡》的过程中, 假定我们可以排除语言因素的制约, 同样的声响信号刺激, 在作用于一个中国人时, 就一定会于一个欧美人有很大不同。《月之故乡》的背景形象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中秋节”团园的习俗有关。它是借海峡两岸同胞中秋赏月这一现实事物, 以远离故乡的台湾同胞在日月潭边“赏月思乡”为背景, 寄托台湾同胞渴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的民族情怀。因此, 在这首歌曲赏析的过程中, 欣赏者的脑海中涌现出中秋月夜湖边赏月的情景是十分自然的。而以当空明月为实象, 象征远隔千里之外的故乡月夜的虚拟场景;再由天上和水中的月亮遥相对应, 两岸亲人不能团聚的严酷政治现实, 并由此生出种种想象, 使欣赏者的内心生成丰富而强烈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渴盼统一的乡愁情结。另外歌曲音乐所采用的平稳舒缓的节奏, 先上行后下行的旋律走向, 透出浓浓的乡情, 又透出深深的无奈。而所有这些, 对于一位生活在欧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洋人来说, 尽管音乐的美感和歌词的意境依旧, 但却很难在心理上生出这种情愫, 形成于中国文化相映衬的内心视象或其他知觉形象。很显然, 歌唱欣赏的审美创造源自于歌唱听觉刺激及由此产生的生理、心理感受反应, 但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创造却只能始于欣赏感知基础上产生的思维想象和联想, 而最终完成于歌唱艺术欣赏的形象重塑, 以至于一曲终了, 仍令人回味无穷。

生命高素养教育的内涵解析 篇8

何谓生命高素养教育?核心理念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对天津南开翔宇学校康岫岩校长进行了专访。在访谈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康岫岩校长博大宽广的教育情怀:把自己生命融入到教育事业当中,用教育引导生命。正像康校长在其专著《生命因教育而精彩》引言中提到的那样:“多年来我对教育事业的激情之所以没有丝毫的减退,是因为我深深地感受到———我的生命为教育而延续,因学生而精彩。”[1]

一、生命高素养教育的定义

对生命高素养教育的理解,康校长认为不能把其看成是以生命为内容的教育,它也不是某一种具体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指导着天津南开翔宇学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生命高素养教育是康岫岩校长几十年办学实践的总结,是担任天津南开中学校长逐步凝练的“整体高素养教育”的新发展,是对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拓展。

生命高素养教育基于学生的生命,通过各种显性或隐性的教育途径,尤其是教师的教养,来点化和培育学生的生命,发展学生的生命潜能,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生命高素养教育是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发展学生,最终目的是解放学生,使受教育者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1.学生的自然生命构成了生命高素养教育的实践起点

生命高素养教育中的“生命”不仅仅包括学生的生理机体,同时更强调学生的心理和能够独立地在人类社会中生存并作出贡献所需要的社会文化和实践能力。因此,生命高素养教育不仅仅只关注学生的自然生命,还关注学生的社会化生命,毕竟学生的生命社会化发展需要成为了教育活动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生命作为高素养教育的前置定语,就是为了突出强调教育对学生主体的回归,对自然生命的爱护与尊重。

2.强调学生生命发展的过程性

“素养”就是指素质的养成过程,相对于素质而言,素养更具有外显的特征和对个人行动的指导,是一个人内在的禀赋与外显的形式之间的集中体现。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学生个体先天的生理基础,更为关键的是后天的教育来养成与提高的。生命高素养教育强调以“养”为主,重视素养形成的过程性,更为强调主体性。“高素养”,一是指对一般意义上珍惜、尊重与热爱生命的超越,是将生命的发展提升到不仅能够获得学生个体全面发展,而且能够有效实现个性发展;二是体现在素养的自主性、社会性与文化性的统一协调发展。

3.实现生命高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

生命高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生命的价值提升到“身心健全、有社会责任感与自强不息并进、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兼备、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均强”的高度,具体体现在南开翔宇学校的育人目标,即“让南开翔宇的教育为学生生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兼备,自强不息,身心健康,为祖国繁荣富强与世界和平培育优秀后备人才”,这正应了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生命高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

在谈到“生命高素养教育的理念”时,康校长认为:理念是道,方法是术。如果有术无道,那么就会失去方向;如果有道无术,那么就只是空谈。一定要让教师达到“道术合一”之境界,即知行合一。康校长认为,生命高素养教育的理念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珍惜生命、尊重未成年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培育未成年人的生命发展潜能、提高未成年人的生命发展价值。

1.珍惜生命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开始,就有了生的权利。随着其年龄逐渐长大,慢慢成长为具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体。当前,青少年受各种媒体、影视文化与网络游戏等影响越来越大,譬如在网络凶杀游戏及暴力影视中,人的生命可以任意侵犯、践踏,久而久之很容易让青少年产生对生命的蔑视;又比如目前学校出现的自杀、斗殴乃至凶杀等案例,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是对我们学校教育中缺乏这一方面教育内容的血的警示。青少年淡漠了对生命的敬意与珍惜,把生命当成了物品,可以随手抛弃,从而没有敬畏的神圣感,也没有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感恩之心。

无论何时,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就是生命。在教育中,教师时时刻刻要面对的就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要教育学生珍惜和善待自己的生命,珍惜和善待他人的生命,尽量避免人间悲剧的发生。生命高素养教育坚决维护每一个生命体的平等权,力争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具体而言,珍惜生命作为核心理念第一条,强调三个方面:一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首先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二是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生命不再,何谈教育;三是要求教育者加强对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使其对生命的孕育、发展有所认识,从而对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持有珍惜和尊重,培养其对他人、社会的爱心。呼吁相关媒体报道一些灾难的时候,不能把注意力仅仅聚焦于灾难本身,应该把重心放在如何救助、如何避免、如何自救等相关方面,让学生树立起正确对待生命的信念,学校也应加强交通、防火、防震、防灾等方面的教育演练。

2.遵循未成年人的生命发展规律

人的成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实践中加以遵循,这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教师掌握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理论,洞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命发展规律和特点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站在学生的视角或立场思考问题,这是生命高素养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体现在翔宇学校的教学原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激发内需,按需指导”之中。尊重未成年人的生命发展规律,主要是遵从以下三个方面的规律:其一是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其二是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随着身体发展的变化,必然带来人的心智发展;其三是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与能力形成规律,譬如艾宾浩斯提到的遗忘曲线等。

生命高素养教育倡导三个基本规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作用促进学生个体的生命发展,这也体现在南开翔宇学校的育人目标中,强调学生“身心健康”。生命高素养教育倡导教师必须遵从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发展的心理顺序来进行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使其在知识、能力、思想等各个方面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生命高素养教育希望各个学科教师主动转变角色,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巧于示弱,善于激励,让学生自觉行动起来,在合作交流中,在探究过程中,在平等对话中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幸福。

3.培育未成年人的生命发展潜能

作为教师,应该信奉这样一个事实: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只有这样,教师才会笃信每个学生都是有培养前途的,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的,相信每个学生都是追求进步和发展的,于是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有信心,才能唤起每个学生的信心,激发出每个学生的生命发展潜能,实现“日新月异”,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所说:“相信每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实现在自身原有基础上的不断完善。每个人都可以在认识今日之我不足的基础上,去创造一个较今日之我更为完善的明日之我。”在教育过程中,生命高素养教育倡导教师提高学生生命个体的生命发展潜能,教师必须认清楚学生现实状态与未来可能之状态,进行合理的引导,实现从或然态到应然态的转换。只有培育激发出学生的生命发展潜能,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自我潜能的主人,更好地促进学生生命个体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生产力向高科技更新和智力密集方向发展,对人的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成年人的生命发展潜能的培育,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强调教育中追求学生个体的自我完善,并不是要求学生去面壁思过,而是积极投身到实践学习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地重构,构成一个良性循环机制。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生命发展潜能,实现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古人所说的“修身”之目的,实现个人价值。天津南开翔宇学校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日日新,月月新,力争学生时时进步,为其以后走向社会行使自己的选择权和参与权奠基。

4.提高未成年人的生命发展价值

前面几点的核心目的在于促进个体的发展,达到个人“修身”之目的,而“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打基桩,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一个人的价值只有放在大环境才能更好地体现,相比国家而言,个人是渺小的。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发展能够为个体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两者相互促进。生命高素养教育是爱国教育家严范孙和张伯苓以教育兴国为己任的情怀的传承,这既是南开校友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与信念的延续,也是南开翔宇学校创立以来所持有的教育夙求。

生命高素养教育希望学生具有“心系天下”的胸襟,目光长远,天津南开翔宇学校的育人目标“使其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祖国繁荣富强与世界和平培育优秀后备人才”。生命高素养教育秉承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公能兼修,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兼备,自强不息,达到自身的完善。只有具有高素养的个体,达到修身之境界,更有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才能更好地为国家、为世界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有力实现中国梦、世界梦。

三、生命高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

生命高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从“珍惜生命、尊重未成年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培养未成年人的生命发展潜能、提高未成年人的生命发展价值”四个方面进行解读,第一个是教育的出发点,第二个是基本的教育原则,第三个和第四个分别是从个体和社会两个角度谈教育功能的,一个是个体指向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另一个是个体指向内部精神世界的自我建构。生命高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也体现着教育的整体性、差异性、养成性、主体性与开放性等。在具体把握生命高素养教育的理念时,教师需要真正做到“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唤醒学生”,最终目的达到“解放学生”。这样使得生命高素养教育不再只是一个口号,教师也有了抓手,有效实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转变。通过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反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生命高素养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越来越充分的条件。

生命高素养教育的实施,必然带来学校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学校组织管理等各个层面的改革,对学校管理者以及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但我们相信,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康岫岩校长提出的“生命高素养教育”理念,拥有“视学生如己出,视学校如己家,视祖国如母亲”情怀的教师队伍,一定可以实现南开翔宇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借用康校长的话来说:“当我们用生命来理解教育时,当教师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时,当学生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时,我想,中国教育的生命将更充满活力。”那么,中国梦也一定会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灾难, 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 篇9

灾难给我们带来的物质、精神和情感上的创伤,已经有目共睹,无需多言。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跨越创伤,对自然、对民族、对国家和社会进行全新认识,以及建立在种种灾难基础之上的关于人情、人性、人文乃至生命价值的重新思考,那么我们将获得新的动力去创造未来。

作为承担母语教育重任的语文教学而说,灾难是一种难得的学科建设的契机———固然这种契机稍纵即逝,但其深刻的穿透性决不容我们忽视。

一、灾难赐予我们一本难得的语文教科书

当灾难与我们不期而遇时,它同时也为我们解决了一个令语文老师无奈已久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鲜活性问题。灾难面前,大自然所展示的无法抗拒的残酷性是鲜活的;灾难面前,生命所表现的脆弱和坚强是鲜活的;灾难面前,民族和社会所体现的悲情心、同情心和团结心是鲜活的。鲜活的内容,还包括灾难发生后,我们每时每刻都能从媒体上接收到的那些令我们刻骨铭心的视听材料:小男孩敬礼的画面,手机上母亲的短信遗言,废墟中教师用身体保护学生的定格姿势,以及总理饱含深情的抚慰和总书记发自内心的振臂高呼。

这些鲜活的内容弥补了平时教科书的不足,也拉近了学生和语文的距离。灾难发生后潮水般奔涌而至的信息中,有大量内容与语文教育相关。这本难得的教科书的每一鲜活的内容无不写着语文教育的关键词:悲痛、怀念、生命、珍惜、感动、无私、坚持、勇气等等,而这些关键词又有哪一个不是我们早就想通过语文教育,迫切渴望写进学生心灵的关键词?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教科书至少带给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学科教育内容:(1)文字内容(包括各种各样的有关灾难的文字信息);(2)文学内容(包括诗歌在内的多种多样的有关灾难的文学作品);(3)文化内容(包括思辨在内的丰富多彩的有关灾难的文化素材)。

这本教科书其实早就有了许多名称:《生命》或者《大爱》。灾难自然是这本教科书的始作俑者,但是国家、民族和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本教科书的亲笔撰稿者和编写者,而我们的媒体和众多的传播信息的形式和手段,替代了纸本的教科书,社会也充分发挥它的公共职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这本教科书得到了最大空间的畅销和重印。所以,如果给灾难这本教科书以“难得”和“鲜活”的评价的话,我想这应该是一种共识。但是共识的结果,就是启发我们要用好用足用透这本教科书。

对于语文学科教育而言,我们的任务是在珍视的前提下,把这本教科书所赋予的宝贵教学内容用心地教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教到生命的深处。

二、灾难为语文学科教育环境带来改善

如果说灾难让我们意外收获了一本难得而鲜活的人文教科书的话,这也仅仅是令我们从教育内容方面辅助了语文教育,但事实上远远不只在于内容上的添补,其对于语文教育环境的建设所创造的契机,我认为更应当引起我们珍视。

这种契机对于学科教育环境改善的意义,首先体现在灾难拓宽了语文教育学科视野,并且极大地凸显了语文教育的学科地位。课堂小环境方面,灾难为语文教育带来的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令以往让师生感到相对平淡、空洞的语文课堂教育环境骤然变得鲜活和丰富起来。这种变化也必然直接激发学生和老师教学的积极性,语文教育的视野也骤然开阔。而在学科的大环境方面,灾难所带来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又同责无旁贷的语文学科责任紧紧关联起来,这也直接凸显了语文教育的学科地位,这对于增添语文学习的自豪感而言,正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这种契机对于学科教育环境改善的意义,其次体现在灾难使得语文学科知识与信息传递模式和语文学习方式的多元化,这令语文教育环境充满灵动性。以往的语文学习中,以教科书和教师为核心的信息传递模式,在灾难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媒体为主流的信息传递方式直接将信息传递给教育对象,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接收方式令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学习和思考积极性迅速增长。比信息接收多元化更能刺激这种积极性的,还有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如默哀、书写寄语、朗诵、生命思辨、上网留言、课堂募捐以及和灾区学生共同学习等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让课堂变得难以想象地灵动起来。同时我们还能看到比之更可喜的学习方式的变化:习惯于被动参与学习的学生,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大大增强。

这种契机对于学科教育环境改善的意义,还充分体现在灾难令我们的学科不得不重新定位学科教育的本质,重新审视学科教育“效率”的深意。如果说灾难之前我们的语文学科教育环境确实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那么其本质原因也许就是一个:那就是我们过分地将学科知识的掌握当成了第一。在这样的前提下,语文学科教育的环境不可能真正出现蓬勃生机的局面,因为教师是沉重的,学生是压抑的。而正是在这样的学科教育环境下,语文学科所要达到的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肯定会被严重挤压。所以,这种学科教育环境下我们所追求的“效率”二字,是确实应该被打上引号的。但是灾难时期,我们的老师能亲身感受到学生在灾难时期的人文情怀,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参与。我想每个语文教师都不会再将“分数”和“成绩”等当做评价学生和考量课堂学习效率的唯一。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一定会重新思考学科教育的本质,重新审视学科教育“效率”的深意。因为在这种时候,语文学科教育环境能让我们的教育对象真正收获什么,懂得什么,也许谁都会理解其分量到底有多重。我想,这样的思考审视是有助于语文学科教育环境向更良性的方向发展的。

三、灾难促成教育对象人文情怀的成熟积淀

当然,我们关注灾难时期语文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发生的变化,目的最终还是要将目光放回终点:语文学科借助灾难这本难得的教科书,到底能对我们的教育对象的成长和学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认为,这种良性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灾难以其鲜活而丰富的人文内容,必将促使我们的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净化,在思想上得到沉淀,在人格上得到完善,在生命价值观上得到重塑。百年难遇的灾难在给学生们脆弱的心灵带来创伤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一笔丰厚的人文财富,这种财富能加速学生在情感等多方面的成长成熟。

首先,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惜。对于生活在今天的孩子们来说,无论是生活在农村,还是成长在都市,因为欠缺灾难的感受,也就欠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当然很难谈得上对生命的珍惜。我们经常目睹孩子对周围的一切表现出的满不在乎的心态。甚至对亲人冷漠,对学习和未来的无所谓的态度。而当灾难降临时,生命的话题也活生生地摆在了孩子们的面前:举国哀悼的场面和电视、报纸上每天都在更新的庞大的伤亡数据,让他们不得不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因此,用灾难来警醒我们孩子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惜,恐怕再也找不到比之更合适的方式了。

其次,是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确立。因为欠缺磨炼,今天的孩子们心理和情感上的脆弱也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但是很显然,心理脆弱仅靠目前形同虚设的心理课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是,语文学科老师们通常肩负着语文和心理教育的双重责任。但是没有鲜活的内容,再好的语文老师想要做好这两件事都是举步维艰的。灾难在给我们送来最好的人文教材的同时,也奉上了心理教育教材。在一个个生动的废墟故事面前,学生们没有理由不给自己的心灵补上困难和挫折教育一课,没有理由不为自己收藏坚强与勇气。

再次,是责任意识的培养和大爱情怀的重新点燃。如何利用语文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意识,帮助学生点燃这个时代需要的大爱情怀,也是我们语文学科长期以来的困惑之一。当灾难降临时,关于责任、关于爱、关于感动甚至关于民族高于一切的鲜活的材料,也接踵而至了,这中间还包括诸如“范跑跑”引起的相关责任话题的讨论。在这样的材料面前,我们发现,以往的困惑都在迅速化解。而让这些内容轻而易举地植入学生心扉的,并不是说教,而是灾难这个事实本身。

在教学效果上,灾难使学生们对母语文化认同感和人文素养的深度积淀,也是不可忽视的。灾难发生后,媒体以各种形式的表达方式,如消息、通讯、评论、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甚至包括电视上主持人特别时期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明星艺人们在演出现场集体的朗诵内容,等等,都在前所未有地为我们的学生开设语文补充课堂。这些都是难得的,难得之处就是灾难令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和人文素养这个大天地里,迅速成长起来了。

四、灾难赋予了语文教师神圣的使命情怀

灾难面前,语文教师应当怀有怎样的教育意识?这也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话题。因为灾难里许多内容都跟我们的语文教育密切相关,都跟我们语文教育一直以来苦苦追求的境界密切相关,也跟我们语文教育对学科困惑的解答密切相关。作为解决教学内容的困扰,灾难是一个契机;作为突破学习方式的困扰,灾难是一个契机;而对于我们教师冲出理念上的瓶颈,又何尝不是一个难得的契机?我想,我们既责无旁贷又应该有所作为。

(一)作为人文传播者,应树立向学生播种人间大爱的使命情怀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弘扬爱的光荣传统。灾难带给我们民族、社会和国家巨大伤痛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大爱的宏篇巨卷。语文教师,是最基层的人文传播者,理应是最直接的人间大爱的播撒者。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我们比任何人都更有理由,也更有责任抓住灾难这一契机,向学生的心灵深处播撒这一最需要种植的美好种子。作为基层的人文传播者,我们应当比其他人更早更牢固地树立这种使命情怀。

(二)作为民族一分子,应树立向学生浇灌民族信仰的时代情怀

语文教师同时也是母语的使用者、传授者,更是民族一分子。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向学生介绍和展示在灾难面前全体华夏儿女所表现出的民族心、民族情。上至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百姓,在民族深受灾难创伤的时候,正是这种民族心、民族情让全国人民、全世界的华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这种时候,教师的民族信仰和情怀是最能影响学生的,是最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爱民族的情操的。

(三)作为学科教育者,应树立向学生进行价值培养的责任情怀

新课程改革大纲将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为三个维度,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关键词所包含的内容意义深刻,对语文教师而言可谓责任重大但实现难度也大。但是在灾难时期,我们想要实现这一学科育人目标也许并不难,因为无论哪一个目标的实现都可以寻找到令我们满意的教育素材。重要的是,作为语文教师,担负着教学责任之外,更担负着育人的重要责任,我们应当忘却功利,淡化分数,勇敢地把这种责任情怀牢牢地树立起来。

作为语文学科教育工作者,我们还有更多的意识需要树立,我们在树立灾难时期语文教育者的特殊使命时,或许也会暂时失掉一些我们固守的东西,造成一些遗憾和疏漏。但我认为,相对于民族的大灾难和对灾难时期那些失去的生命而言,相对于灾难面前那些可歌可泣的人或事而言,我们的情感不可过于保守,我们的思维不可过于迟滞,我们的视野不可过于狭窄。也许,只有当灾难过去很久以后,我们回过头来看时,我们才会知道,灾难其实对于我们的学科教育是多么的珍贵,而灾难时期我们的所作所为又将是多么值得回味。

触摸教育的内涵 篇10

1. 生涯的概念

生涯教育重要的是在前两个字, 即生涯, 在英文中形容这个词的英文单词为career, 这个词语的来源最早便是罗马词via carraria和拉丁语carrus, 前者的意思为马车道, 后者的意思为马车。Career这个词语最早的意思就是驾驭赛马, 后来渐渐发展为道路、人、事物所经历的一个途径, 即人这一生发展的一个过程, 然而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 一些人认为生涯就是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经理的所有职业或者说职位的一个代名词,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这一辈子供职应职的过程就叫做生涯, 还有人认为生涯是一个人经历的一生, 即工作、生活等一辈子经历的事物统筹在一起就叫做生涯。

2. 生涯教育的概念

生涯教育是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而诞生的, 生涯教育的出现为会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早在1971年, 时任美国教育总署署长的马兰就提出生涯教育的理念, 想通过这个理念进而改变全美国的教育, 后来在不断的发展中, 人们发现生涯教育可以建立在一个人人平等的基础上, 从而改善人人平等, 从一个人的出生到今后的上学, 参加工作, 改善生活等等出发, 进而改变此人的人生, 当然这种改变是起到积极作用的, 通过生涯教育, 让所有接受教育的人学会如何规划人生等等, 对人生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 制订目标, 从而根据这个目标去努力, 这样的人在今后的日子里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会变得越来越成熟, 也就成为了我们所说的人才, 所以生涯教育的开展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能够改善个人的人生规划。

二、职业教育的概念界定

1. 职业的概念

与生涯一样, 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也是前两字的职业二字, 在中文的解释中, 职业这个词语职是责任, 业是行业, 所以有些人就认为职业就是行业内的责任, 履行责任。在英文中occupation, vocation还有career都可以理解为职业, 然而这两个的侧重点却是不同的, occupation大致的意思就是指社会制度和社会分工层次上对职业分类的一个概念, vocation则主要是指职业兴趣和个人能力等, 我国伟大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提出:职业即个人谋生的手段或是对群众服务这两个方面。而美国的教育家杜威认为:职业就是智力和道德的一个成长。还有人认为, 职业就是一个赖以维持生计的手段或是说方式, 例如我们今天的大学, 在招生之前就会问学生想学什么职业等等, 职业的发展随之呈现慢慢上升的趋势, 职业依托于经济的发展, 现如今, 职业可谓是五花八门, 什么职业都有, 例如教师职业、经理职业、工人的职业、艺术家的职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医疗卫生的职业等等, 不仅如此, 职业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职业的种类也是在逐渐的消失中, 然而随着职业的消失, 另一些新兴职业也会出现, 进行着彼此之间的交替。

2. 职业教育的概念

职业教育的概念诞生于十八世纪六十年到的欧洲, 随着工业革命的广泛流传职业教育也随之流传, 久而久之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一个方式, 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多次更换过名称, 例如, 在我国清末时期称其为实业教育, 现如今称为专业教育等等, 然而究其根本原因, 职业教育不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对职业本身的教育, 明白什么是职业教育, 并且划定好自己未来人生的职业, 另一方面是对技术的掌握, 成为一个技术型的人才, 换而言之, 职业教育的本身目的也是为了培养技能型的人才, 对职业本身进行一个很好的掌握, 首先来说, 职业教育是在普通教育的一个模式上进行教育, 例如我们的中学甚至没有职业教育这一门课程, 更没有人会为此专门开设课程, 到了大学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才开始显现, 有的高校甚至每年还会增添新的专业, 换而言之, 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和对职业技术进行掌握就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三、生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1. 生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

对于生涯教育与职业教育来说, 生涯教育和职业教育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衍生的产物, 其对当时的时代或者以后的社会发展都起着一定的作用。生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严格的来说都是一样的目的, 那就是希望通过改变个人使个人改变社会的整体, 不同的是, 生涯教育重在制订个人一生的发展历程, 给予个人清楚的发展方向, 而职业教育是注重培养个人的能力, 然而二者有机的结合, 对于个人的影响较之一种可谓是能够整体的改变个人, 所以现如今的高校和社会都开始注重个人的生涯教育与职业教育。

2. 生涯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

生涯教育是一种专注于个人综合整体教育的学科, 使人们从态度、生活技能、综合素质等全方面整体提高, 生涯教育的教育方式也并不是单一的, 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等共同的努力下, 增加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感, 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使个人能够有较高的独立思考性、创造思维性。而职业教育则是通过学校、老师、专业师傅等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又同时能够任教的单位或个人对其进行专业或者说职业方面的教育, 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或者说个人有一技之长, 学会专业的知识, 另一方面, 职业教育也通过教授艺术, 德育渗透等方面从根本改变个人的社会观, 同时通过职业教育让学生或个人为国家的安定和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毕竟职业技能优异的人无疑是对国家发展有好处的, 职业教育和生涯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大致来说是相辅相成的, 职业教育弥补了生涯教育过于注重个人的整体和未来发展的制订, 同时生涯教育弥补了职业教育过于学习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 从而由于没有制订好人生规划而导致的有能力没工作等现象发生, 对于二者来说, 生涯教育和职业教育既有区别, 又相互联系, 职业教育是特定的人群在其一生特定的时期接受的一种特殊教育, 对于教育本身来说, 职业教育的成熟期较早, 可以在学校的教师或是师傅的任教下快速的成型, 马上胜任工作。而生涯教育强调所有职业教育应该为社会所服务, 其教育的周期长、成型慢, 并且生涯教育对于个人的整体都负责, 换句话说, 生涯教育由于大部分并不是由校方教师所教授, 所以一直是通过自身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调节进行学习, 而职业教育恰恰相反, 是可以通过教师讲授和学校学习, 所以这两者之间是并不冲突的, 我们可以先进行职业教育的学习也可以先进行生涯教育的学习, 相反也是一样的道理, 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互补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人才这个代名词永远也不会改变其特有的地位, 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 就必须进行生涯教育和职业教育, 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改善, 生涯教育的方式已经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 以至于目前的高校也开始进行相应课程的授课, 同时, 通过生涯教育也改变了职业教育的方式和种类, 使职业教育与生涯教育相辅相成, 从而彻底的对学生们进行合理的再教育, 促进了人才的成型与未来的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繁荣, 人才越来越缺稀, 我国的高等教育仅仅只注重专业教育, 从而忽视道德教育、生涯教育、职业教育等, 使得人才的比重相对较低, 为了改善这一现象也为了抓住这个商机, 国内一些教育机构渐渐开始开展生涯教育与职业教育, 本文就生涯教育与职业教育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解析。

关键词:生涯教育,职业教育,相关概念,内涵解析

参考文献

[1]陈智锟.英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启示[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5 (1) :83-86.

[2]张晓林.中等职业教育职普融通的路径选择[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6) :828-832.

[3]蔡莉萍.生涯教育理念下成人职业意识的教育[J].甘肃科技纵横, 2013 (2) :97-99.

[4]袁芬.义务教育阶段职业生涯教育实施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13.

上一篇:时间去哪儿了下一篇:现实虚拟技术